•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

        第1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2:看一些書啊,文章什么的,比如手頭的以前買的這本書。以及網絡上的一些關于提高演講,口才的文章。多看些,從多個角度了解說話,口才,演講。以及提高的方法,方式。

        3: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當然,這個方法肯定是不斷完善改進的,方法又分2種,一種是核心的本質的,就是每個人都認可的或者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另一種是不斷與時俱進的。比如,此階段是這個方法,另一個階段是另一個方法。這類方法要不斷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完善。

        4:鍛煉。這個是核心。看書,方法僅僅只能占很小的部分,尤其是從時間上來說。不能占據很多。主要的精力,時間要花在鍛煉上。比如對照鏡子說,喊,自我感受,說的過程中自己完善,錄音,各種形式的說話模式,各種風格的探討。等等。技巧的,方法的,方式的應用。關于如何鍛煉,要有自己的方法。關于如何鍛煉的方法,另外起文章論述。可以參考之前的我寫的文章。當然也是可以參考廣大人們的經驗,心得的。

        第2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關鍵詞:高職語文;口語表達能力;復述活動;演說;面試

        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而為學生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而為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的相關活動進行論述。

        一、組織有效的復述活動

        復述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概括能力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有效的復述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表達,以確保學生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例如,在教學《泰坦尼克號》時,我選擇了復述活動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小組“講故事”活動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在復述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切記不能簡單地概括中心思想,也不能簡單地背誦,否則,復述活動的開展將失去效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復述時,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概括故事,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模仿“演說家”節目

        “我是演說家”是大型原創新銳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主要的形式就是讓演說者通過對某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模仿“演說家”的節目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借助演講來闡述自己對某話題的觀點和看法,進而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同時,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水平也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

        例如,組織學生進行即興演講。在教學《聽聽那冷雨》時,我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選擇了以“雨”為主題進行的即興演講,給學生留出幾分鐘對“雨”這個話題組織語言,并進行演講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演講。具體來說就是要讓學生自選主題,并組織演講活動,給學生展示的平臺,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演講活動之外,我們還可以進行命題演講,比如,中國夢、親情、父母等,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命題進行演講,一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來能夠使學生在自主走上演講平臺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而且有效的演講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能夠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演講中綜合語言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模擬真實的面試訓練

        模擬真實的面試過程是為了削弱學生對進入社會的“畏懼感”,也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使學生能夠輕松地面對步入社會后的面試,能夠在流利的對答中完美地展現自己,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而為學生的健全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分別扮演面試官、面試者,然后,讓兩者充分搜集資料,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相關面試中常遇到的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模擬,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現場模擬中提高自身的面試技巧,進而也能使學生感受職場,提高學生的面試能力。所以,在實際的模擬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在真實的模擬面試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對學生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做出相應的貢獻。而且有效的模擬活動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對準確地抓住面試官問題的重點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總之,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要從多角度入手,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給學生搭建表達的平臺,進而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理解能力,最終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第3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表達被譽為“敲開企業大門的第一塊磚”:應聘者首先要向用人單位遞上一份簡歷,表現的是文字表達能力,與用人單位一見面,開口就是口頭表達能力的展示。寧夏人才交流中心有關負責人也談到,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成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表達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善于表達,必定影響人際關系,影響自己其他能力的發揮。

        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2007年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有24.93%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7.2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發現,求職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自我表達能力欠缺,其比例高達40.23%,這比上一年度的調查數據高出近5個百分點,其次分別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無獨有偶,清華大學對用人單位進行的回訪調查顯示,理工科學生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上有所欠缺,一些理工科學生在面試時往往表現緊張,連自我介紹也說得結結巴巴,而求職時的面試時間一般也就10分鐘,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好好表現,可能就與一個好機會擦肩而過。

        《寧波市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及發展研究》中也提到:大學生的就業準備和學校的就業工作,應該從關注就業機會及相應的求職技巧,轉向關注就業能力。就業能力既包括大學生作為一個普通人為適應社會生活而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也包括作為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對學校來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意味著,就業工作是貫穿始終的,要把學生作為就業的主動者,通過各種措施,指導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把表達能力列為大學生的基本功

        不少高校都把“行勝于言”作為一條行為準則來要求大學生,主要是強調做學問的人,應該少說多做。但現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你有一個好的產品、一個好的想法,應該讓別人盡快了解,為此,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把“一口話”、“一筆字”、“一手文章”列入培養目標,作為大學生的3項基本功。為把“一口話”基本功落實到實處,學校還專門實施了“一口話”水平測試,并計入學分。

        表達能力是人的一項基本素質,是非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無論今后求職還是工作,首先需要能準確地運用漢語進行表達。為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該校不僅把“一口話”作為學生的一項基本功,還為此開設了“普通話”、“演講與口才”、“大學語文”等課程。對學生進行“一口話”測試,也重在督促和引導大學生夯實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普通話流利、標準,口頭表達準確、流暢、層次清楚、思維敏捷。

        單純的“普通話”測試盡管也有表達能力的測試,但主要側重于發音的測試,側重于普通話的正確度,“演講與口才”只是作為“一口話”的訓練過程和知識學習,側重于知識方面的測試,而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一口話”的測試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實際測試。對于“一口話”測試,學生多持贊成態度,很多學生認為“有利于督促自己提高演講和表達能力,免得以后一登臺或公開講話就渾身發抖”。

        良好的表達能力是成功就業的一半

        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今天,不少高校都在想方設法通過就業指導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在抓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同時,通過諸如“一口話”測評等方式增強學生非專業素質的探索,無疑為高校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帶來了諸多思考。

        第4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思辨能力;培養策略

        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對于事物的分析能力弱,分析程度低,缺少辯證思維能力,喜歡想當然,在對待問題上,習慣感情用事,不多做思考,這些都是影響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重要原因。我們要想提高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需找準大學生思維與全球化對其思維要求的差距,并根據這些差距,作出合理的解決。

        1 當前英語學習現狀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十分堪憂,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尤其是在進行對話或者發言,語言的時候,缺乏邏輯思維,組織語言上面,缺乏條理性。在演講與辯論時,常常出現主題不突出,觀點不明確的現狀,想到什么說什么,缺乏分析與思考、綜合判斷與邏輯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稍稍遇到疑難的問題,就開始漫天說一通,根本不去考了答案的對與否,合適與不合適,不善于說理和議論,并常常由于各種隨意性語言造成笑話。這些都是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缺乏思辨能力的體現。

        2 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原因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找。首先存在于學生本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良好的思辨能力是需要自己去培養的,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說用的最少,尤其對于一些學習稍微差一點的學生來說,由于平時很少用英語交流,所以造成了其學習的時候依賴性強,即使進行對話也是被動的,最多也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很少深入話題,平時不注意擴大知識面,導致他們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受到限制。

        其次就是教師方面的原因,老師在英語教學的時候,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與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等能力的培養,有的老師教學手段單一,照本宣科,平時課堂上也很少開展演講和辯論等活動,這樣,沒有給學生一個培養思辨能力的環境。第三,就是學校和有關教育部沒有將此類問題進行那個落實貫徹,放任自流。導致下層的教師對待這個問題上抓的不牢,這也是原因之一。

        3 提高英語思辨能力的方法

        提高英語思辨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為 :興趣引導、創新思維、語言交流等三個方面進行提高。

        3.1興趣引導

        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發展思維能力的巨大推動力。豐富的興趣能夠推動教學的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創造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的東西來啟發學生,帶動學生。刺激他們的好奇心,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地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增設一些場景:商場購物、警察與小偷、記者采訪之類的,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組織語言,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帶動學生積極去思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引導學生,盡量把學生帶入特定語境,讓學生跟著思維出發,開發智力潛能,在對待英語學習上,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自主現象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多開發自己的想象,多創造新的英語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2創新思維法

        學生喜歡接受新事物,因此,學會帶動學生創新很重要。隨著最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已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熱點,對于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從創新角度抓也成看關鍵。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利用當前的科技來實現,多媒體、幻燈片等。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達到影音結合,通過一些圖片或者視頻之類的,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例如:教師分別給學生播放了四個視頻,并讓學生根據這四個視頻,分組進行討論,將視頻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并通過討論得到表達,從而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學會在課堂上設立小組,常常進行小組討論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創造意識的萌發和創造力的產生。讓學生可以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從而激起他們的主動創新思維。再者,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設立一些隨機性多角度的問題, 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思考題,從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帶動學生思維的轉動。讓學生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探索,去創造,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通過課堂上一些靈活巧妙的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誘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高的提升。

        3.3語言交流

        對于語言來說,良好的語言交流是提高語言學習能力,帶動思維開發的重要途徑。對于英語來說,進行英語演講和辯論是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的進行英語方面的閱讀,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實踐,提高演講的技巧,同時,常常在課堂或者其他的環境開展演講比賽之類的活動,讓學生參加。另外,經常組織一些有效地辯論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與分析和創新能力。在辯論賽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為正反兩方,自己組織材料進行辯論,再綜合對比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增強了學生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和臨場應變能力,提高了思辨能力。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不僅需要帶動學生怎樣去培養,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的學生適應社會要求。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趙彩然,劉艷萍,等.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客觀性量具構建的先導研究[J].外語教學.2010(10):136-137.

        [2] 王敏.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思維方式的轉型[J].山西大學.2010,10(11):167-168.

        第5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論文摘 要: 眾所周知:學生的英語輸出能力至關重要,如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人才需求的日益更新預示著英語教學的方向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本文就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

        一、引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打好語言基礎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但打好基礎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重視語言學習的規律,正確處理聽、說、讀、寫、譯之間的關系,確保各項語言能力的協調發展。

        二、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必要性

        1.理論上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規定:本要求適用于高職高專教育(即普通高等專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專科教育)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生入學時一般應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認知英語單詞1000個(較低要求)—1600個(標準要求),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受過初步的訓練。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實踐中的迫切性

        我校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4年,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35所國家級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是國家依據IT產業發展戰略、軟件藍領專業人才需求創建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基地,畢業生畢業后應具有國際化視野、實用化技能,實踐特色鮮明、善于與人合作,英語水平好。學院的教學目標是“創一流軟件學院,育一流軟件人才”。針對以上情況,面對著每屆約1700位專科生和大約100位本科生的教學任務,我們在復合型軟件工程人才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方面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沖擊。

        三、實施方案

        1.加強口語教學

        英語口語大致分為四個層次:語音語調、詞匯、句式和演講。其中前三項構成口語的基本要素,第四項為重點提高對象。針對這幾項,我們課題組在平時課上加強訓練。演講訓練分為基礎演講和提高演講。通過各個階段的訓練,指出了大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最容易犯的錯誤和最可以提高的地方,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2.強化聽力教學

        聽力教學并非是孤立的,在某種程度上,聽力是駕馭英語的基礎,也是學好英語的前提,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如何加強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一直關心的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新生入學的語音問題糾正,利用其他課堂有效時間,對學生逐步進行單詞、單句、片段、篇章的聽寫練習,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

        3.實踐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關鍵,我們對閱讀課的試驗主要采取精細閱讀與快速閱讀相結合的方法。無論哪種閱讀都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材料,然后通過分析問題與講授答題方法與技巧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改革寫作教學

        寫作教學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在我們的教學中,實施了“寫長法”教學,對寫作教學實施逐步增加寫作的字數,鼓勵學生多寫,不斷變化句子結構及形式,使文章的句式變化多樣,從而提升文章在作文評分中的檔次。

        5.采用多媒體教學

        在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并實踐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習者自主學習、自主輸入,兼顧教師指導和語言輸出。而多媒體教學正適合當前的教學趨勢。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6.開辟聽說自主課堂

        在聽說自主學習課堂中采用多媒體課件,其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地給學生創設一個接近現實的英語語言環境,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歷史事件、人物、地點呈現給學生,圖文并茂,畫面動感,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使學生消除恐慌、緊張的心理,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引起其積極參與的意愿,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同時,聽說課程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開展獨立自主的學習,并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大量事實證明,在從模仿走向創造的過程中,教學藝術的介入以及教學模式和教學藝術的互滲互補最為關鍵。

        參考文獻

        第6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那么,它同我們熟見的文學語言有何區別呢,下面,我們以列表的方式表達職業漢語和文學語言的差異:

        從上表可以看出,職業漢語是全然不同于我們熟知的文學語言,它要求語意清晰,表達準確,有較強的交際目的性。而文學語言允許有它的模糊性和不同的分析闡釋。那么,對應職業漢語的概念,什么是職業漢語能力?以及如何提高這種能力,如何測查這種能力,本文將展開闡述:

        一、職業漢語能力的概念及培訓

        1.職業漢語能力的概念

        職業漢語能力,是指在職業活動中運用漢語交流表達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也可稱之為“職場交際能力”。思維決定語言,因此職業漢語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兩個方面。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越嚴密,語言表達能力越高,當然,這些能力都可以通過有效的鍛煉得以提高。

        2.職業漢語能力的性質

        (1)職業漢語能力標志著人的思維水平

        職業漢語能力強的人往往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善于運用多維思考,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多,處理事務得心應手,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相對較高。

        (2)職業漢語能力通常表現為在職場中的思想交流與信息溝通能力

        職業漢語能力強的人,信息處理能力很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對身邊的人往往具有較強的感召力,善于發揮所長激發他人熱情,因此一般都有良好的協調、溝通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職業漢語能力強的人容易成為“復合型人才”

        職業漢語能力是基礎的也起決定性作用的職場能力之一,它決定著人進一步獲取知識和自我成長的能力,因此,職業漢語能力強的人往往有較強的發現、創造和創新能力,具有觸類旁通的悟性,容易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3.職業漢語能力訓練的三個階段

        (1)基礎知識儲備階段

        職業漢語能力的基礎是漢語,因此首先需要掌握漢語的基本知識,包括文字、語法、語調的基礎知識以及詞匯、語法等的使用規則。

        (2)文從字順訓練階段

        在掌握了漢語使用的基本規則之上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從而達到“文從字順”的標準。

        (3)解決問題階段

        職業漢語最終是要運用到職場交際當中的,是要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當然,運用職業漢語解決實際問題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不但包括漢語使用規則,還包括個人的思辨能力、判斷能力等。在通常狀況下,人們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積累相關經驗才能不斷提高用職業漢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個階段需要反復實踐。

        4.職業漢語基礎能力培訓

        職業漢語的基礎能力可以分解為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分別加以針對性訓練。

        (1)“聽”的能力培訓

        注意力集中訓練:包括學會專心聽講;記筆記速度明顯加快,克服拖拉磨蹭;錯字、漏字、多字、串行現象明顯減少;杜絕粗心馬虎。

        聆聽技能訓練:聽讀訓練、聽寫訓練、角色觀察訓練、快速聽記訓練。

        (2)“說”的能力訓練

        口語是自己的有聲名片,因此這項能力尤其重要。口語能力的培養主要應突出四個方面:加強思想修養;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加強知識積累;加強語感訓練,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如演講、模擬面試場景等展開實景訓練。

        (3)“讀”的能力訓練

        信息爆炸的時代需要我們快速高效地獲取信息。針對重復閱讀、閱讀效率低下等書面閱讀問題可以進行視覺能力訓練、影像閱讀等訓練,達到閱讀效率提高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輔以誦讀訓練,針對記憶速度慢、遺忘快,漏記、錯記、混淆、框架不清晰等問題,進行快速記憶技巧培訓。總之,讀和記的能力訓練相輔相成,互為提高。

        (4)“寫”的訓練

        在培訓寫作能力方面,注重對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與應用技巧的培訓,培養思路清晰,行文結構嚴謹,克服寫作構思慢,作文主題不清晰,脈絡混亂等問題,同時要加大對應用性文體如公務文書寫作能力的訓練。這項能力的訓練同樣需要反復進行。

        5.職業漢語能力分解及標準

        (1)交流討論能力

        能夠獨立主持一個較大規模的主題討論或會議;代表一個單位就實際問題對外進行對話和談判;在交流談論中,能夠把握主題、聽懂別人談話內容并做出反應,準確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當眾演講能力

        在較大型的演講場合,能明確主題,當眾作發言演講。能提前做可行性準備、當眾流利發言,能準確把握說話的內容、方式、語氣及恰當借助各種有效手段提高演講效果。

        (3)閱讀能力

        能有效閱讀多種公務文書并準確提煉出主旨;閱讀復雜主題的長篇文字資料,找到需要的資料和信息;為解決實際問題或研究課題查找有關資料;能看懂資料包含的思路和要點,看懂資料本身存在的價值和問題;利用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

        (4)書面表達

        熟悉多種文書的體裁及行文特點,熟練應用多種寫作方法及技巧。在面對具體事務時,能就指定的主題,巧妙利用和組織材料,采用適當的寫作風格,撰寫相應類型的文稿。

        二、職業漢語能力的測查——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

        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簡稱ZHC)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OSTA)組織國內語言學、語言教學、心理學和教育測量等方面的專家開發研制。

        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面向所有就業者,主要考查他們在職業活動中實際應用漢語的能力。合格者可以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國家職業漢語等級證書》。獲得ZHC等級證書意味著測試者所具有的相應等級的漢語能力。考生除了獲得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漢語水平等級證書》以外,還會獲得由北京華美杰爾教育咨詢中心開出的《ZHC(ZHC)成績單》。ZHC成績單結合了先進的教育測量理念,除給出考試總分和各分項得分外,對分數層級給與了一定解釋。成績單的分數解釋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對于每名考生成績的描述有針對性,對于成績在全體考生間的排隊情況、分項分數解釋及相關的語言能力描述以及可勝任的工作崗位等方面都做出解釋,使得成績單更接近于一份“職業漢語能力報告”。對于單名考生在全體考生組里各分項成績的排隊情況及與學歷的關系,通過圖表進行說明。這無論對考生、考點還是用人單位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ZHC項目于2006年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截止2011年底,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在全國已經建立起400多個考試網點,參加考試的人數達12萬多人。同時,很多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和著名企業把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作為人才招聘選拔的重要工具。

        1.職業漢語能力測試主要內容

        主要測查內容為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共有102道題,其中閱讀理解50道,書面表達52道。測試時間為150分鐘。其中1~100題為客觀試題,而101~102題為主觀題,分值共計1000分。其中,測查能力可以分解為如下7項:

        (1)歸納理解:測查歸納、概括、理解的能力;

        (2)綜合理解:測查對篇章的綜合理解的能力;

        (3)演繹理解:測查分析、理解、邏輯推理的能力;

        (4)別字辨析:測查準確掌握和運用漢字的能力;

        (5)詞語應用:測查在具體語境中恰當運用詞語的能力;

        (6)句子應用:測查充分理解和正確運用句子的能力;

        (7)篇章表達:測查在語篇表達中“遣詞造句”的綜合應用能力。

        2.職業漢語能力測試的原則

        (1)著重考查職業活動中所需的語言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形式,是交際的工具。語言能力是個體勝任職業工作的核心能力,從計劃總結到上傳下達,從電話郵件到溝通談判,語言不但影響到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工作效率,也影響到一個人或一個機構的職業形象。所以,語言能力成為各行各業選人用人時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必然成為ZHC考查的重點和核心。

        (2)著重考查語言能力而不是語文知識、“文學”和“人文”

        ZHC主要考查語言交際能力,考查語言表達和交流溝通能力,考查運用語言獲得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考查運用語言完成一定的工作和學習任務的能力。它不同于以往的語文考試,不考基本語文知識,而是側重能力的檢驗。

        (3)考查穩定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不是短期的記憶力

        ZHC成績高低跟一個人的記憶力無關。參加ZHC不需要突擊背誦或參加學習班提高,它不反映一個人對考試的準備程度,ZHC主要考查一個人穩定的、內化的語言能力。這種能力既是長期學習的積累,又是刻苦學習的結果。

        總之,關于職業漢語能力的研究是一個龐大的課題,應該遠遠還不止這些,學界對相關內容的研究可以大大豐富該學科的知識體系,同時能促使更多的在校學生及從業者去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這種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宇.職業漢語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謝小慶.謝小慶教育測量學論文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8.

        [3]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大綱.法律出版社,2004,(2).

        [4]謝小慶.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的效度分析.中國考試,2008,3.

        [5]謝小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開發中的一些思考.

        [6]ZHC官方網站.

        第7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策略課前五分鐘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愈顯重要。口語日漸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技能,看今天大學生求職、人才招聘、公務員競爭上崗、人才頻繁流動,都讓我們意識到,口語交際不僅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展示個人才華的極為重要的途徑。

        而口語交際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過程,決不是短評快的培訓就能解決的,必須從基礎教育階段加強培養。在全面系統地訓練中,才能使口語交際能力獲得穩扎穩打的提高。

        然而,實際的基礎教育過程中,在新課程背景下,雖然口語交際在新教材中也有專門的呈現,但教師們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難顯成效,有些教師常以無從下手、課時不夠、考試不考為由,而擠占了原本屬于口語交際的時間。葉圣陶先生曾多次呼吁重視口語的訓練,他說:“必須認識到看書讀書其實就是聽他人說話――用眼睛從書面上說自己的話,讀和聽一回事,寫和說是一回事,不能丟開聽和說不顧,總是讀和寫。認識了這一層,語文教學才能切合實際,對學生才能真有益處。”

        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中,安排的口語交際課時量遠遠不夠。作為教師,應從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利用零星時間滲透口語交際教學。讀寫聽說的能力中,“說”是最重要的一種實際的能力,對個體、對社會來說都是那么重要,教師應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表情達意的能力、思維能力等來展示學生的才華。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不僅知道“說什么”“怎么說”,還要“會說”“說好”,處處體現睿智和洋溢才華。做到這些,才會凸顯個人魅力,并且將漢語的精華精彩地展現出來。

        一、教師應時刻注意語言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假如在言語旁邊沒有藝術的話,無論什么樣的道德訓誡,也不能在年輕人的心靈里培養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來。”“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一個優秀的教師,僅有淵博的知識是不夠的,還得擁有美的言語。美的言語是教師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高尚的修養、高尚的情懷的生動體現,其本身就是美的典范。這種美的語言必然會以自身豐富的審美特征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境界得到不斷提升。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在文章中呼吁:“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的要學好語言。”教學語言,是對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準確性是教學語言的生命,它時刻考察著一個教師的教學精神和工作態度。

        教師美的言語,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教師言語的審美創造,不僅影響到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優化,更重要的是他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發展。

        美的言語,是教師給學生做出的運用語言的最直觀、最有效的榜樣。教師言語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實踐證明,學生受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動情、言之生趣的言語的長期熏陶,就會逐步產生對語言的濃厚的興趣,進而獲得靈活機智地、準確有效地運用語言的本領。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弩斯說過:“美的語言是偉大心靈的回聲,它將對其他的心靈產生深遠的震撼。”學生對美的語言的熱愛和陶醉,必將促使他們自覺地、積極地去進行審美創造,從而在創造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總之,教師的話講得得體就是感染力,講得精彩就是影響力,講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講得深情就是沖擊力。所有這些力加起來,就是一種強大的驅動力,它推動著教學活動順利高效地向前展開,推動著學生向身心俱美的目標健康地成長。

        二、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訓練過程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不應因重視指導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訓練過程。在課堂上,往往喜歡表現的學生侃侃而談,而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造成教學中學生訓練機會不均等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任務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之在交際過程中為完成各自的任務而積極參與其中,和諧交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立足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成為交際的主體。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以人文關懷,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溝通心靈,形成必要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樂趣。

        把課堂教學作為口語交際教學的主陣地,進行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應對能力,從而達到“會說”“說好”的目的。

        (一)重視朗讀,以讀起步

        朗讀是培養說的最簡單最常用的方式,在反復的朗讀中,還可以培養敏銳的語感,潛移默化地把優美語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比如,要求學生學會正確停頓、讀準字音、讀美節奏、讀出情感,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課堂上,學生發言時,教師隨時評價他們的說話質量,隨時糾正語病。

        (二)進行復述訓練

        所謂復述,就是把讀過聽過或見過的內容、材料、事情,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出來的一種口語表達方式。復述訓練需要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習詳細復述和概要復述,然后再學習創造性的復述。其中,創造性地復述是最重要的。在訓練初期,教師不妨選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或者就以課堂教學中的文本材料為例,先讓學生嘗到復述的成功。此后再選擇一些說明性較強的材料,逐步加深難度,講究訓練的層次性。

        (三)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口頭作文需要學生邊想邊措辭,邊表達,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有效的口頭表達訓練,能培養學生敏銳靈活的思維和系統連貫的講述能力。

        教師可以采取各種形式的口頭作文。可以是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形象表達的習慣。教師也可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根據情境、對象恰當地表達的能力。

        (四)進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訓練

        演講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口語表達訓練,也是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進行的,以有聲語言和輔體態語言為手段,公開表達某種主張和看法,以達到說服人、感染人、教育人、鼓勵人的一種交際方式。演講要獲得聽眾的信服取得成功,需要演講者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包括表達、自信、思維、臺風等,這對初中生來說,雖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可以進行初步訓練的。所以,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寫好演講稿;其次,通過實戰來不斷提高演講的質量。

        (五)巧用課前五分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更不可能通過幾節專門的口語交際訓練課就能達到目標。作為一種能力培養,它是一項長期不斷的工程,應貫穿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實踐中,我歷時三年,進行嘗試,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在不斷改進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具體想法和做法如下:

        1.概念解讀

        (1)“課前五分鐘”是指上本節課內容前的五分鐘而不指――上課之前的五分鐘。利用課前五分鐘是指導在這五分鐘內進行聽說能力的有序訓練,與閱讀、寫作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的語文素質。

        (2)利用的形式有講故事,一事一議(內容可以是身邊發生的小事,社會熱點,國際時事等),演講等。

        (3)每次一人發言,兩分鐘左右。然后讓兩至三名學生簡評,學生集體打分,最后教師簡單總結。

        2.理論依據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改革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9條: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3)《語文課程標準》各學段都有詳細的“口語交際”教學目標。

        3.具體操作

        課前五分鐘的利用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訓練;第二,是檢驗。訓練又分為敘說古今故事,關注身邊事物,探討熱點話題等。三年每個階段都有細致而明確的目標,循序漸進,要求逐步提高。每一次演講結束由同學評價,集體打分,每學期評選出“演講之星”。

        訓練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如下:

        (1)敘說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話傳說、童話寓言、軼聞趣事,都是講述的題材。這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課前發言的習慣,鍛煉學生的膽量,以便使學生在公共場合發言能做到情節完整、吐詞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時,初步讓學生了解講述故事要注意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聲音變化和態勢等。

        (2)關注身邊事物。每天都會發生許多的事情,即便是學校生活,只要善于觀察,有一顆敏感的心,也會覺得身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此,要多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己身邊的一事一物,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在課前把自己的見聞感受表達出來。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即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表達生活感受的良好習慣。

        (3)探討熱點話題。這是第二階段的深化和提高,所謂熱點話題,是指在社會上影響比較大而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玉樹地震、西部干旱、上海世博會,等等。當然,也可以向學生征集他們關心的話題。探討之前,教師或同學講述事情的基本事實,這―階段旨在拓寬學生視野,開闊眼界,且從這些事情中進行分析、思考,學會提出觀點,從而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思辨能力。

        今年的初一年級,為了使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我讓學生間隔進行兩分鐘的演講和一分鐘名言的闡述。一分鐘的名言闡述:即請學生精心準備名言于課前板書在黑板的名言角,并精心準備個人對名言的解讀展示給大家。養成積累習慣的同時,鍛煉了解讀能力,每天都能沐浴在名家箴言帶給我們的徹悟中。

        4.案例

        2006年,我開始對自己所任教的初一(1)班進行訓練,去年臨畢業時估算了一下,40名同學中,能夠進行成熟、精彩演講的同學已經不少于22個(從表達、自信、思維、臺風等角度來衡量),哪怕是平時被認為是非常靦腆、不善言辭的同學,一站上講臺,流暢的語言、讀到的見解,往往讓大家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其中有14個同學曾經在學校進行巡回演講,有一定的影響力。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一在新的學校里擔任各種角色的學生干部,他們似乎一致認為,這些主要得益于三年的演講帶給他們的自信和才華。

        三、實踐成效的歸納與反思

        這一活動我已進行到了第四年。利用課前五分鐘進行訓練,作用是多方面的。最明顯的情況是,學生的膽量提高,參與意識大為增強,表達能力提高。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班隊活動中,學生都樂于表現自己的亮點,展現自己的才華,并在這一過程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增強了學習的興趣。我分明感覺到學生對每天進行的這一活動的期待,而且通過這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我們把這一活動戲稱為學生的營養“加餐”。一方面,每一階段的訓練都促使學生去閱讀,去觀察;另―方面,一個人的閱讀面極其有限,―個人的精力也是極其有限,但在課前的發言中,學生把各自所知道的知識講述出來讓大家聽,使同學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許多知識,無疑這也應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如在熱點探討中,許多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啟發,使他們學習從多層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法,而這樣就有利于發散思維的培養,創新意識的加強。同時,還是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絕佳時機,他們在絕對平等的交流溝通中互相認同,在彼此認同中思想升華。這種教育的力量,遠遠勝過老師的說教。

        也許,一些教師會認為,一堂課用五分鐘進行這樣的訓練浪費了時間,課堂上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首先,從語文課程的性質來看,學習語文要為人們的日常交際服務,應具有日常交際工具的功能。而人們的日常交際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通過口頭表達的形式來進行的。其次,從語文教學的目標來看,過去的《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能力。現在的《課程標準》更是對每個學段的口語交際訓練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再次,從課堂效果來看,―節課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好四十分鐘進行課文教學,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洪鎮濤說:“學習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所謂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感受,領悟,積累語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徑是聽、讀)和運用語言(其途徑是說、寫)來提高語文能力。”洪老師從語文教學的根本上來論述學習語文的途徑,明確指出:學習語言,聽說和讀寫同樣重要,甚至聽說比讀寫更重要。因此,我們大可不必為課前五分鐘的口語交際訓練而擔憂,因為這和課文教學一樣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我們要做的是,由于時間的相對縮短,在課前對教材要進行更加認真細致地分析和研究,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效率。

        總之,口語交際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交際。但良好的交際結果是與良好的口語表達分不開的。所以,口語交際不是簡單的聽說相加,而是一個始終互動、充滿變數和應對技巧的過程。所以,老師應著手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互動訓練。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為保證語言交際的順利進行,必須讓學生認識并遵循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同時,還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精心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實際的訓練中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語文學習》編輯部.課堂教學藝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央教科所.葉圣陶語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教育部.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關鍵詞:博物館;創新;講解工作;

        博物館的講解工作是通過講解員的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以文物為依托來進行的。講解工作對觀眾起到教育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博物館正在由傳統向現代進行轉變發展,只有不斷的轉變,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所以講解員需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發揮創新精神,不斷進行講解工作的創新。

        一、豐富講解工作的專業知識

        作為博物館的講解員,每天要面對眾多的觀眾,向觀眾介紹博物館展品的各種陳列的文物,歷史背景及文化等,所以首先需要講解員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對博物館所陳列物品的起源、價值、所體現的歷史、文化等,都要非常了解。雖然講解員在工作之前,已經具備了某些知識,但僅僅這些知識是不夠的,只有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才能在工作中能夠輕松的應對所面臨的觀眾的參觀需求,輕松應對各種挑戰,從而帶給觀眾美好的印象。

        二、講解工作突出重點主次分明

        講解員每天要面對的觀眾的年齡、愛好,參觀的目的各不相同,所以講解者應當充分的了解觀眾的參觀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例如對于一些學生群體,要分析學生群體的特點,學生群體一般思維活躍,有著較強的求知欲,但也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所以講解員要注意講解風格,重點講解與展覽物品有關的歷史故事的講解,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參觀興趣。針對一些老年人團體,要注意講解過程中與他們要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老年人一般閱歷和知識比較豐富,有著自己獨立見解,應該多參考和采納他們的正確觀點和評論。還有些老年人聽力差和反應慢,與他們多進行溝通才能充分的體現對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所以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講解主次的分明,面對不同的觀眾進行不同講解,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給觀眾留下良好的印象。

        三、講解中展示語言的魅力

        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主要是通過語言的表達來完成的,無論是對展品的介紹,還是與觀眾的交流。所以在講解過程中,講解員要充分的展現語言的魅力,以此吸引觀眾,語言特點可以進行不斷的創新變換,而不是傳統的僅僅只是死板的講述內容,要把幽默、風趣元素的添加,講解語言要高度精煉,重點突出,并注意禮節性的開場白和結束語,也可以多利用當下流行的語言,這樣可以調節現場氣氛,也縮短了與觀眾的心理距離,這樣即可以展現講解員的智慧,也可以展現講解員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在講解員進行專心講解的時候,也要考慮自己的體態和站姿,要給觀眾一種積極向上的的形象,忽視這些細節,不加以重視,就會影響到自己的講解效果。

        四、轉變傳統的講解觀念

        傳統的講解理念就是要讓觀眾去聽講解內容,讓觀眾去接受所講內容。殊不知,這些內容,觀眾并沒有真正去接納。所以,講解員要改變傳統的講解理念,不能僅僅進行死板的講解模式,要進行多渠道、開放式的創新性的講解,傳統的講解模式不利于激發觀眾的參觀興趣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講解的效果。講解員要真正主動起來,不能像傳統觀念認為的,只是把內容講好,要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要提高講解水平,通過講解工作把我們的展覽推出去,.從而使更多的觀眾通過講解學習到知識,讓觀眾真正受益,發揮博物館講解工作的價值。

        五、靈活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

        在講解過程中,要多利用表情和肢體語言,從而提高演講效果。在講解中,要注意口型的變化,不能變化過大,表情不能過于嚴肅、生硬;表情要親切、自信、放松,這樣才能實現與觀眾之間的雙向交流,眼神是講解中重要的肢體語言之一,所以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與觀眾眼神的交流,在講解中也經常會利用手勢來增加演講效果,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配合講解內容的需要,可以適當的使用手勢動作配合演講的需要,但手勢也不能隨便使用,手勢運用時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例如在指向一些文物時,應當指向文物的一角,手勢的浮動不應過大以免影響到觀眾的視線,不能使用過多手勢的講解時,應當注意減少手勢動作的運用。對這些肢體語言的運用要做到準確、科學和適度,才能真正的提高講解工作效果。

        結語

        博物館講解工作的創新,需要講解者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講解經驗,不斷的改變傳統的講解模組,創新講解方法,了解參觀者的參觀需求,不斷地進行講解內容的創新,才能激發觀眾興趣,不斷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博物館講解工作的創新,還需要工作者繼續不斷的努力和開拓。(作者單位:廊坊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馬自樹.面對博物館發展熱潮,需要一點冷靜思考[J].中國博物館,2007(01).

        [2] 康晶.提升博物館講解員業務水平的方法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3(12).

        第9篇:提高演講能力的技巧范文

        創新本身具有超越性,強調在積累前人的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分析前人的知識,以積極主動的精神,去豐富、創新、發展前人的知識。包括持續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創新能力。

        二、畢業設計的特點

        畢業設計是大學生即將完成學業前的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一種嘗試,是提升學生軟能力的一個平臺,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學生主體性

        畢業設計打破了傳統實驗時間、地點固定,內容一致,簡單模仿等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學習和研究,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指導和監督作用。

        2.綜合實踐性

        畢業設計的選題、調研、開題、確定和實現技術路線、撰寫論文、答辯等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素質的載體,能使學生受到完整的解決一個實際工程問題所必需的綜合基本訓練。

        3.全面開放性

        畢業設計的時間、內容以及指導等是全面開放的。畢業設計一般持續一學期時間,學生在這段時間內可以按計劃自主安排時間,按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畢業設計,教師的指導具有隨時性、及時性和針對性,指導教師及時到位,并且能根據學生能力差異特點進行指導,做到有的放矢。

        4.探索創新性

        畢業設計要以科學理論和科研實踐為基礎,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去探索未知世界,最后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創新的基本訓練。

        三、畢業設計中軟能力的培養

        1.選題

        選題是畢業設計的第一步,也是關系到畢業設計能否成功完成的關鍵。教師要進行科學指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軟能力。選題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指導教師要考慮每個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對于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注重其專業基本內容的鞏固和提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可以考慮培養和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引導和鼓勵他們深入鉆研,設計內容的難度可以適當提高。二是結合科研課題,選題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延續性。指導教師可以根據科研課題的研究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與能力,圍繞科研項目的內容設計選題,這對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和創新,學生也能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學科前沿。這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更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三是指導教師可以兼顧就業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選題。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畢業設計之前就已經基本確定工作單位,可以適當考慮與學生畢業后從事工作相關的設計題目,這樣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可以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四是畢業設計的課題可以設計成一個工程項目分組進行,考慮每組在研究內容上既具有獨立性又有關聯性,而且承前啟后,這就要求每組成員在不斷提高自己個人能力的同時,必須學會與其他成員溝通協作,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2.開題

        在選題確定后,學生要有目的查找、收集大量與課題相關的中英文文獻,并進行閱讀,做到認識、熟悉、理解課題,熟悉國內外學術前沿,通過調研、辨析、比較確定初步的技術方案,完成開題報告。在這一環節中,有些學生認為,教師沒有給資料,不知如何下手;課題涉及內容從來沒有學過,看不懂;查找的相關文獻太難了,不知所云。指導教師可以適當指導: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圖書館、網絡工具查閱資料,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如何看中外文獻,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快速領悟能力和思辨能力;如果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困難,如何去查找有關的解決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他們自主而又愉快地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體驗到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帶來的樂趣,最終建立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與信心。

        3.技術路線的確定、實現

        這是影響畢業設計成敗的關鍵,在這個環節中,指導教師要用自己的業務水平、創新能力、工作態度及敬業精神等去感染和激勵學生,使他們勇于探索、吃苦耐勞、相互協作、敢于創新、樹立科研道德觀。在這關鍵的環節上,教師既要起到指導把關的作用,也要在具體細節上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啟發,既符合科學經典,又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尤其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弘揚個性,鼓勵冒尖,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鼓勵學生在了解前期研究工作、獲得間接的科研經驗的基礎上,增強技術方案成功的信心。方案的實現過程中,同一課題組的同學可以進行自由討論,甚至爭論,啟發他們的思維,通過相互有效交流協作,做到取長補短,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指導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經歷失敗,從失敗中取得經驗或教訓,鍛煉學生的承受力,從而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技術路線實現過程中,要處理大量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要求學生一定要遵循科學規律,實事求是,要有嚴謹求實的態度,使學生經歷一次科研道德培養的過程。

        4.撰寫論文

        論文的撰寫是對畢業設計階段實踐過程的總結,一方面通過寫論文可以使學生懂得科技論文、技術報告、產品說明書等的寫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導他們對待科學的態度,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論點要站住腳,論據要充分。指導教師可以強調對學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堅決杜絕數據作假和禁止抄襲,不做主觀結論和不嚴謹的結論,培養他們誠信品質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論文嚴格按照有關格式進行編寫,培養他們嚴謹認真的習慣。教會學生基本的論證方法,幫助學生用掌握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提高他們思辨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答辯

        學生在答辯過程中學會運用準確的語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結論,畢業答辯不僅可以測試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訓練他們的思維、反應,提高演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學生答辯時比較緊張、介紹不得要領或照本宣科等等,指導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調整心態,注意表達主要內容,學習演講技巧,做答辯稿等,做好充分的準備。總之,畢業設計是指導教師與學生近距離交流時間相對較長階段,教師要言傳身教,用自己嚴謹治學的態度和作風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勵學生,這必將對學生軟能力的提高具有深遠的影響。

        四、結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 视频在线色久火热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欧美日韩午夜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