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病毒的預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第1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黑客攻擊手段的不斷創新現在黑客已經不是單兵作戰的年代,黑客也在不斷發展,維基解密就是目前黑客的主要形式,往往來自全球的黑客通過互聯網組成聯盟,在短時間里面能夠實現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計算機癱瘓。這種團隊作案的破壞性更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國家組織網絡安全部隊,來應對即將到來的互聯網安全戰爭的主要原因。

        利用各種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來進行木馬植入和黑客的那種短時間迅速讓數百萬臺計算機癱瘓的強大氣場不同,現在出現通過各種信息溝通工具來誘騙別人上當的攻擊方法,更是讓人防不勝防,通過垃圾電子郵件,寫上誘惑性的內容,讓用戶主動點擊,就可能讓用戶計算機植入木馬。同樣的道理,很多通過即時信息工具來誘惑信息,誘騙別人點擊,植入木馬病毒等,這些都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讓病毒的傳播更加快速,攻擊的方法也更加的隱秘。

        用戶本身的安全意識不夠目前國內網民的數量超過了6億人,而這6億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有忽視計算機安全的問題,不是他們不知道計算機安全的重要性,而是他們對于計算機安全技術知識的匱乏。在對計算機平時的安全設置中,并不知道怎么操作,以為安裝了一款免費的殺毒軟件就能夠有效的保護計算機,這樣的計算機往往就被黑客們稱為“肉雞”,有經驗的黑客,往往不到幾秒鐘就能夠攻入這樣的計算機系統,可見安全意識不夠及相關安全方法技術的匱乏。

        當前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點及分類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1)破壞性強,因為計算機病毒擁有自我復制能力,能夠迅速破壞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行,導致整個計算機癱瘓,如果是互聯網病毒,那還可能導致互聯網上有著類似系統計算機的癱瘓;(2)具有潛伏性,有些計算機病毒侵入計算機后,不會立刻發作,而是要等到觸發一個事件之后,就會迅速接管計算機,或者獲得計算機的各種秘密信息,比如密碼和各種賬戶信息等;(3)容易擴散,之所以把入侵計算機的程序叫做病毒,就是因為這些程序擁有病毒的很多特征,比如自我復制能力,快速傳播和感染能力,而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種快速傳播更是被放大了,很多企業的電腦,因為某一種病毒的感染,導致整個企業電腦的集體癱瘓,可見這種快速傳播感染的效應是多么危險;(4)病毒在某些情況下會有針對性,特別是一些木馬病毒,往往會針對計算機的游戲賬號,銀行賬號等。

        需要宿主的病毒需要宿主的病毒主要表現形式是依附于某款軟件和某個程序后,才能夠發揮這些病毒的威力。目前主要有2種表現形式,(1)通過軟件后門入侵的病毒,如果軟件沒有后門,那么這些病毒就起不到入侵的作用。可遺憾的是,幾乎每款軟件都會有相應的后門,甚至包括計算機操作系統也有后門,如果軟件后門隱藏的很到位的話,那么病毒想要利用后門進行攻擊,就變得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后門設置簡單,甚至這些后門只要通過某個默認的ID和密碼就能夠輕松接管軟件,有的則通過一個隱藏的事件和進程就能夠實現對軟件的接管,然后再通過軟件進一步接管計算機操作系統,從而實現對計算機的攻擊;(2)邏輯炸彈,這種攻擊方式最為古老,主要的入侵手段是植入在一個合法程序里面,但是目前因為木馬的出現,則有重新煥發了青春。實際上,目前數百萬種的計算機病毒其中就有大半是各種類型的木馬病毒,因為簡單的控制和破壞計算機操作系統或者計算機并不能夠給黑客帶來什么經濟上的利益,而木馬病毒則能夠有效的通過各種途徑來迅速獲得計算機的秘密資料,甚至通過入侵互聯網網站來獲取數據庫的信息,這樣的信息往往能夠給黑客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不需要宿主的病毒這種病毒的主要表現形式有2種,一種被稱作細菌,這種病毒不會在計算機上破壞程序和文件,一旦植入到計算機被激活之后,就會不斷的繁殖自己,直到整個計算機資源被這個細菌完全占據之后,那么這臺計算機的速度就會變成蝸牛,直到計算機癱瘓。另一種就是常被人提起的蠕蟲病毒,蠕蟲病毒擁有病毒和細菌的全部功能,不僅僅具有廣泛的傳播性,還有強大的自我復制能力,蠕蟲病毒一旦促發,就會利用蠕蟲病毒提供的后門,不斷在互聯網上搜集各種類型的木馬植入到計算機,從而迅速的從感染的計算機里面竊取重要的資料和獲得各種秘密信息。蠕蟲病毒只會存在計算機內存中的一種獨立的程序,他本身不會改變其他程序的運行,也不會影響計算機的功能,為的就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后門讓更多的病毒入侵,再加上蠕蟲的可擴散性,通過互聯網就能夠迅速感染數萬臺電腦,曾經的熊貓燒香就是這樣的一種蠕蟲病毒。而且蠕蟲病毒目前還有2種不同形式的變種,一種是在計算機里以正常的程序運行,通過網絡會把自身復制到其他計算機系統,然后本機會留下副本或者不留下,另一種就是以互聯網作為神經系統,在各個網段里面復制代碼進入到計算機系統中。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分析

        正確安裝系統和軟件通常而言,應該選擇正版系統和軟件,因為正版的軟件和系統一定有安全保障,不會因為這些軟件系統本身就有木馬病毒來感染計算機,可是遺憾的是,當前很多用戶都喜歡免費的,破解版的軟件和系統。這類系統往往會人為植入一些木馬,可能這些木馬不會對計算機產生破壞性作用,但是卻能夠給自己謀取利潤,現在很多電腦城里面的GHOST系統安裝版,就有這樣的問題。而網絡上一些免費的試用版應用軟件,也或多或少會存在和木馬綁定的問題。

        計算機一定要安裝殺毒軟件有的計算機愛好者喜歡“裸行”,就是說計算機上不安裝任何版本的殺毒軟件,這對于某些計算機高手們而言,當出現病毒時,能夠通過修復注冊表,強行刪除病毒主體的方式來實現。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計算機用戶而言,“裸行”的風險系數極高,特別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個裸機在互聯網上沖浪,估計不到3min就會被木馬入侵。所以安裝正版殺毒軟件是必須的,而且還需要能夠通過網絡自動更新和升級,由此來提升計算機的健壯性。

        系統和數據備份計算機病毒不可能徹底封殺,所以平時做好有關的系統備份和數據備份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企業的文件服務器,定期使用移動硬盤進行備份能夠有效的消除計算機安全問題對整個數據安全性的影響,實在不行全部格式化重新安裝,但是如果沒有數據備份的話,那么病毒的破壞性就變得非常可怕了。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應加強病毒防范工作數據的傳輸目前非常頻繁,有的通過優盤,移動硬盤和網盤,當然也有通過互聯網的即時通訊工具和郵件傳輸文件。對于這類數據文件的傳輸,在打開之前,應該通過殺毒軟件進行查殺,防止這些數據里面存在木馬,感染計算機。

        隨時關注計算機運行的狀態現在有很多殺毒軟件都配合了安全衛士來對計算機實施實時的監控,比如通過對計算機進行體檢,看看目前計算機的健康狀態,當發現健康出現危機的時候,再通過專業的殺毒軟件進行查殺,如果一次查殺不干凈,那就要轉入安全模式或者通過DOS環境進行查殺,盡可能的將病毒的感染程度降到最低。

        結語

        第2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預防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42-098-01

        1計算機病毒的介紹

        1.1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一些人通過研究并利用電腦軟、硬件存在的脆弱性,進而編寫出具有指定功能的一些程序。因為它跟醫學上的“病毒”一樣,都具有著破壞和傳染的特性,所以此名詞由此而來。

        1.2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具有非授權可執行性、可觸發性、傳染性、隱蔽性、潛伏性和破壞性的特點。之所以具備以上的特點,是因為它是一種具有很高編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執行程序,并且它具有依附于其他的媒體而寄生的能力,它也可以在侵入計算機以后并不迅速的起反應,一旦等到時機成熟,便會迅速的擴散,感染其他的程序,它一旦侵入系統,就會對操作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

        影響。

        1.3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手段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的重點就在于對于計算機啟動以后能否獲得內存控制權。在系統正常運行時,病毒就通過系統的外存儲器進入到系統的內存儲器,常駐內存。病毒一旦侵入到內存中就會監視系統的運行,一旦發現有攻擊的目標并且此目標滿足條件的時候,就會從內存中將自己存到被攻擊的目標中,進而進行病毒的傳播。而病毒利用系統讀寫磁盤的中斷又將自己寫入到系統的外存儲器硬盤或者是軟盤中,再感染其他的系統。

        當可執行文件感染到病毒時,一旦發現可以被感染的目標,它就會對正在運行的可執行文件進行地址標識位信息進行判斷是否已經感染了病毒;當發現其為感染病毒,就會利用病毒鏈連接到可執行文件的首部亦或者是尾部、中間,并存到磁盤中;當傳染完成后,它就會去尋找新的攻擊目標。以此往復下去,計算機病毒就完成了自己的傳播。

        2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

        根據上面所介紹的計算機病毒的特點以及傳播手段,可以了解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迅速的傳染性等特點。因此對于計算機病毒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計算機病毒的檢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計算機病毒程序中的關鍵字、特征程序段內容、計算機病毒特征以及感染方式、文件長度的變化,在特征分類的基礎上建立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另一種是不針對具體計算機病毒程序自身檢驗技術,即對某個文件或數據段進行檢驗和計算并保存其結果,以后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根據保存的結果對該文件或者數據段進行檢驗,若出現差異,即表示該文件或者數據段的完整性已遭到破壞,從而檢測到計算機病毒的存在。

        對于計算機病毒的檢測的基本方法為借助簡單的工具檢測和借助專用的檢測病毒的工具進行檢測。而計算機病毒的主要檢測技術分別有外觀檢測法、特征代碼法、系統數據對比法、實時監控法和軟件模擬法等。外觀檢測法可以通過檢查屏幕顯示、聲音、文件系統、程序、系統以及打印機、軟驅等外部設備是否有異常來判斷計算機是否感染病毒;特征代碼法可以通過查看系統內存的容量與正常情況下是否有差異,以及檢查系統內存的高端內容來判斷其中的代碼是否可疑;系統數據對比法采取長度、內容、內存、中斷比較法來判斷系統數據時候異常。

        從上面的檢測技術可以看出來,對于計算機病毒的檢測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善加利用。

        3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計算機一旦感染病毒,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例如系統癱瘓等。所以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預防病毒的侵入,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預防,有以下幾個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

        對于一些來歷不明的軟件或者是程序,在安裝之前要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查殺、測試。打開計算機后,要立即開啟病毒查殺軟件,例如金山、360等,在使用移動存儲設備的時候要進行病毒查殺,并且選擇安全打開方式。

        3.2關閉或者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

        默認情況下,許多操作系統會安裝一些輔助服務,例如Web服務器。這些服務為攻擊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對用戶沒有太大的用處,如果刪除它們,就能大大減少被攻擊的可能性。

        3.3使用復雜的密碼

        有很多人為了圖方便,便將自己的密碼設置的很簡單,這樣就給那些通過猜測簡單密碼的方式攻擊系統的網絡病毒帶來了便利,也使得自己的系統處于危險之中。所以為了提高計算機的安全系數,應該使用盡可能復雜、無序的密碼。

        3.4安裝專業的殺毒軟件,并實施實時監控

        殺毒軟件目前可以算是我們預防計算機病毒的實惠、經濟的選擇。不過用戶在安裝了殺毒軟件之后,要定時的對其進行升級,對于一些主要的監控要經常打開查看,這樣才能夠盡可能的保證計算機的安全。

        4 結語

        現如今,隨著計算機技術廣泛的應用,計算機病毒種類也變得多種多樣。本文通過介紹計算機病毒的檢測技術以及預防措施,希望能夠使我們更加透徹的了解計算機病毒,也能夠從自身做起,樹立安全的防范意識,從而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第3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實際上,堵塞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非常有效的防止病毒人侵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應用好管理手段,防范于未然。為了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治理,保護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障計算機的應用與發展,各國都有自己的防范規定,我國也制定了多種規章制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第50號令《機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國家保密局《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以及《關于加強政府上網信息保密管理的通知》中,我們看到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工作,在網絡建設中是必須考慮的。為確保網絡運行可靠、安全,系統要有特定的網絡安全保密方案。在實際的計算機操作中,我們建議注意以下幾點:(l)管理人員、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要有很強的安全意識,牢記病毒對計算機的危害性,首先在思想上不能放松,要進行病毒防治的教育和培訓。(2)建立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制度。計算機忌諱亂人使用。為保證計算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最好是專人使用專人保管。加強日常管理,切實負責計算機的日常使用和維護,避免使用中感染病毒。(3)及時檢測,進行查毒、消毒。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在使用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進行一次病毒的檢測和查、殺,每次有外人上機使用后、外來軟盤進行讀寫之前都要進行一次病毒的檢測和查、殺,及時發現病毒的存在,及時消滅之。(4)重要的文件、數據要及時予以保存備份,以免病毒搗亂后丟失。這樣做很重要的一個好處是系統出現故障進行修復后,可以很快恢復這些重要的文件或數據。

        應用技術手段預防

        例如采用防火墻,后面還有若干層的防護,如人侵檢測、漏洞掃描、加密、解密軟件包等。防火墻是隔離和訪問控制的。它根據通訊協議,包頭的信息并依據預先定義好的安全規則,決定數據在網絡上能否通過。防火墻從邏輯上將內、外網絡隔離,具有簡單、實用、并且透明度很高的特點,可以避免黑客的人侵或外網病毒的傳播。加密機具有加解密的功能,身份認證的機制。另外認證、審計也逐漸普遍推廣應用起來。免疫軟件包主要指我們常常使用的有KILL系列、Kv3以刃、瑞星、NORrl下N等殺毒軟件。這些軟件包具有檢測和殺、消的功能,使用方法簡單易行,即采用開放式和封閉式系統,用戶通過升級其版本就可以不斷增加檢測和查、消不斷出現的新病種,并且具有查看主引導區的信息,以及系統測試、修復和重建硬盤分區表,使丟失了分區表的硬盤起死回生。采用硬件和軟件的目標是一致的。硬件的投資一般是比較大的,它的效果較好。軟件也不錯,各有他們的優點。網絡安全實際上僅有其中之一是遠遠不夠的,要將防護方法綜合利用,以達到最好的配置和使用,以保證信息系統中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在我們單位的計算機中,病毒問題曾屢次出現,搞的人們措手不及,發作時影響工作,經常使人們提心吊膽。計算機病毒的蔓延,已經引起轟動,我國計算機專家對其進行了研究,開發出許多防止和消除病毒的軟件或硬件,相對來說,計算機的使用安全了許。當然,這些軟硬件使用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及時升,以免檢測不到新的病毒。

        總之,計算機網絡是當今信息時代快速發展的產,它的發展速度很難預測。計算機病毒雖然很猖多級,但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分析與研究,主觀能動性。,主要還是看人們對它的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物撅們薄弱的管理和技術手段的匾乏。因此,安全系統需要由人來計劃、設計和管理,任何系統安全設施也不能完全由計算機系統獨立承擔系統安全保障的任務。一方面,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有關系統安全方面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用戶對網絡安全性要有深人的了解,防范于未然,就能降低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愿我們在網絡建設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案,使網絡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第4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一、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的介紹

        1.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及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絡安全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計算機所儲存的數據沒有危險,不會因為偶然或惡意的攻擊而被破壞、更改和泄露,從而造成事故損失。系統和信息安全是網絡安全的兩個重要內容,前者涉及到計算機的設備硬件、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后者則和計算機完整、可用、保密地存儲、傳輸各種數據信息有關。計算機網絡安全受到威脅的原因可能有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三種類型。外部因素包括計算機病毒入侵和黑客等的人為惡意攻擊。內部因素主要指計算機系統內部存在的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多是由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件程序中的“BUG”造成的。其他因素包括人為失誤和不可抗力,人為失誤是指操作人員、用戶不合理配置系統資源、誤刪或改動程序數據與命令等不當操作;不可抗力如地震、雷擊等。

        1.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傳播和特點

        現在對計算機病毒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按病毒的傳播方式分為引導區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而且業界越來越傾向于再加入網絡型病毒的分類。計算機病毒一般通過磁性媒體(主要是軟盤)、硬盤(以優盤為最常見)、光盤(尤其是到處泛濫的盜版光盤)、網絡(從節點到節點或從網絡到網絡)途徑來進行快速傳播,感染其他電腦。計算機病毒首先具有破壞性。計算機遭到病毒攻擊后,正常的應用程序將無法使用,內存中的各種數據和信息會被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泄露。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傳染性。只要一部機器感染病毒,在通過網絡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接觸后,病毒就會傳遞到新的個體上,然后通過新個體的其他接觸最終造成大量計算機同時感染病毒。計算機病毒也具有寄生性。計算機病毒以特定的程序為寄生的土壤,只有當這個程序被運行時,病毒才能發揮它的破壞力。計算機病毒還具有潛伏性、隱蔽性、可觸發性等特點,共同構成了病毒防范清除的復雜性和困難性。

        二、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從管理層面上預防控制,另一方面是從技術層面上突破解決。

        2.1管理層面

        首先要加深對計算機病毒危害的了解,增強病毒防范意識。不管是技術操作人員還是大眾用戶,都應該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有基本的認識,能夠自覺主動地采取手段防止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損失,并在平時的網絡使用中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訪問有安全風險的網站、不打開傳播來歷不明的郵件訊息等。其次要制定全面詳盡的操作規范,約束相關人員嚴格進行操作,切實落實維護網絡安全的有關政策法規。最后要注意掌握計算機病毒的最新發展動態,對癥下藥,研究完善相對應的防治辦法,將病毒攻擊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2.2技術層面

        兼用病毒防火墻和病毒防治軟件是有效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技術方法。防火墻能限制網絡中一些有風險的訪問,例如IP探測、共享數據訪問等,切斷病毒通過網絡傳播的通道,保證網絡的安全運行。病毒防治軟件能夠檢測和清除病毒,它們通常利用特征碼與校驗和以及行為碼相結合的原理對已知和未知的病毒都有很好的敏感度和較低的誤報率。合理安裝設置軟件也能起到很好的病毒防治功能。合理安裝軟件,卸載不需要的多余組件,降低病毒攻擊的可能性;適當設置軟件,比如禁用瀏覽器的ActiveX控件插件等,可以有效阻擋網頁病毒的入侵。及時升級軟件也能對維護計算機病毒起到一定的作用。各種軟件由于程序BUG產生的安全漏洞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部因素,用戶通過經常及時的對軟件進行升級操作可以彌補軟件的缺陷,增強計算機對病毒的抵抗能力。最后,定期備份重要的數據是降低損失、減少破壞的最好補救辦法。

        三、總結

        第5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 病毒 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009-02

        計算機技術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開始得到各行業的廣泛應用。雖然計算機技術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也難免會遭遇到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如果計算機遭遇到病毒的入侵,輕則導致計算機死機,重則導致計算機癱瘓,并且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數據信息也會被不法分子竊取,給計算機用戶造成極大的損失。

        計算機病毒在我國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是指編制或者插入在計算機程序中的能夠破壞計算機功能及數據,并且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并能進行自我復制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目前有很多不法分子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所避免不了的漏洞,從而進行一系列違法行為,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不法分子獲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過計算機病毒,他們借助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和共享,將計算機病毒隱藏在文件或者網頁里面,當用戶下載文件或者瀏覽網頁時,侵入到用戶電腦的存儲介質或者程序里面,從而導致電腦癱瘓,獲取用戶的信息。另外,目前計算機病毒不但藏得越來越隱蔽,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頑固,破壞力也越來越強大,而且目前有很多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病毒都難以進行徹底的清理。所以只有仔細研究計算機病毒的類型以及傳播的方式,才能夠更好地防護和清理病毒。

        1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由于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漏洞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導致計算機病毒像雨后春筍般涌現。計算機病毒類型分很多種,在近幾年,在互聯網上最為猖獗的主要有以下幾類病毒。

        1.1 Internet語言病毒

        Internet語言病毒是利用Java、VB程序的特性來撰寫的,這種病毒雖然對硬盤上的數據信息造不成威脅,但是如果用戶使用瀏覽器瀏覽含有病毒的網頁,病毒就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計算機進行復制,從而盜取用戶的信息并降低計算機系統資源的使用率,造成計算機死機。

        1.2 宏病毒

        宏病毒是利用軟件本身所提供的宏能力來設計病毒,只要是計算機上具有宏能力的軟件,就有存在宏病毒的可能,該類病毒的特征是以Office模板進行病毒傳播。例如之前的美麗殺手病毒。美麗殺手病毒是一種是專門針對微軟電子郵件服務器MS Exchange和電子收發軟件Out look 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種拒絕服務的攻擊型病毒和Word文檔附件,由于E-mail服務器具有傳播擴散的功能,能夠進行自我復制,用戶一旦打開這個Word文檔附件,那么病毒就會借助用戶的Out Look地址薄向前50名收件人自動復制發送,從而達到損壞E-mail服務器的目的。

        1.3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計算機操作系統中擴展名為.com、.exe以及.ovl的可執行文件。如果用戶運行帶有病毒的可執行文件,那么病毒就會實現在計算機中不斷復制的目的,由于病毒的不斷繁殖,導致計算機的工作效率變低,最終造成計算機死機。例如特洛伊木馬型病毒,特洛伊木馬型病毒是通過服務器端以及客戶端進行病毒傳播的,在服務器端通過對文件進行復制、下載等途徑傳送到要破壞的計算機系統中,如果用戶一旦執行了特洛伊木馬型病毒,那么系統每次啟動的時候,病毒就會偷偷地在后臺運行。當計算機系統連接上Internet時,黑客就可以通過客戶端病毒在網絡上尋找攜帶服務器端病毒程序的算機,當客戶端病毒找到攜帶服務器端病毒程序的計算機后,就能夠在用戶不知曉的情況下使用客戶端病毒指揮服務器端病毒對計算機進行控制。由于文件型病毒的危害性極大,所以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網絡安全性就無從談起。

        1.4 引導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是通過感染計算機磁盤的引導扇區發揮作用,用戶啟動系統需要從引導區讀取信息,系統一旦被啟用,此類病毒就會被激活,并開始運行病毒代碼。

        1.5 復合型病毒

        復合型病毒同時兼具了文件型病毒和引導型病毒的一些特征,可以感染計算機磁盤的引導扇區文件,也可以感染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一些可執行文件。計算機一旦感染了復合型病毒且沒有對這類病毒進行全面清除,殘留病毒可進行自我恢復,再次對引導扇區文件和可執行文件進行感染,此類病毒不但對計算機破壞程度較大,而且這類病毒的查殺難度也很大。

        3 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的方式

        3.1 源代碼嵌入式

        計算機病毒使用源代碼入侵的主要對象是計算機高級語言的源程序。計算機病毒代碼在源程序編譯之前嵌入,在嵌入病毒程序后與源程序一起被編寫成可執行性文件,最終就形成了病毒文件。

        3.2 代碼取代

        使用代碼取代入侵的計算機病毒主要是利用自身的病毒代碼來取代某個入侵程序的整個或部門模塊。它主要攻擊的對象是特定的程序,雖然其針對性較強,但是卻極其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查殺此類病毒也較為困難。

        3.3 修改系統式

        修改系統式入侵電腦的病毒是目前大部分計算機感染病毒的方式,計算機病毒通過這種方式,將自身替換為計算機系統某些文件的同時,也改變了原計算機系統程序的一些功能,所以通過此類方式入侵電腦的病毒危害是極大的。

        3.4 附加外殼式

        計算機病毒通過這種方式嵌入到計算機正常程序的前部或者尾部,等于給計算機程序添加了一個病毒外殼。用戶在執行這個程序時就會觸發病毒,導致病毒代碼先執行。

        4 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措施

        如果計算機用戶是在工作當中遇到病毒的入侵,那么計算機中所存儲的文件必然會遭到病毒的攻擊,因此為了防止計算機中的文件遭到破壞,用戶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安全措施來預防病毒的入侵。

        第一,新購買的電腦在使用之前首先要進行病毒檢查,以免機器攜帶病毒;第二,絕不使用盜版軟件,特別是在計算機上安裝盜版的殺毒軟件;第三,安裝正版且有效的殺毒軟件,并經常對其進行升級維護;第四,要使用殺毒軟件對外來程序進行檢查,沒有經過檢測的可執行文件是不能夠拷貝到硬盤當中的;第五,在啟動計算機時,最好不要使用軟盤;第六,在殺毒之前,將硬盤引導區以及主引導扇區中的數據文件進行備份;第七,在啟動最新的反病毒軟件之前,要對整個計算機系統進行全面的病毒掃描和清除,以便系統或文件恢復正常;第八,如果發現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文件,要立即使用反病毒軟件對文件中的計算機病毒進行清除,如果不能夠徹底清除病毒,那么就要將其文件刪除,然后重新安裝相應的程序。

        5 結語

        防止計算機病毒入侵電腦的有效措施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第一,對計算機病毒做好預防措施;第二,經常使用正版且有效的殺毒軟件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第三,當發現計算機病毒入侵時要立即清除;第四,要到官方網頁下載軟件,堅決不瀏覽不良網站,不隨意點開陌生人發來的郵箱、網址鏈接等。

        參考文獻

        [1] 王文娟,王玉容.對于計算機病毒防護措施的探索[J].電子信息與計算機科學,2014(5):11.

        [2] 李佳奇.計算機病毒與防護措施分析[J].硅谷,2014(2):89-90.

        第6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分類;防范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23-0000-01

        Class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Analysis of Computer Viruses

        He Yanren

        (Chibi No.1 High School,Chibi 4373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ormation age,computer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every area of society as a whole,the concomitant emergence of computer viruses to our lives a lot of inconvenience and a huge threat.In this paper,the use of computer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virus and preventi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Keywords:Computer;Virus;Classification;Prevention

        一、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在教授學生計算機相關知識時,讓學生首先對病毒的分類進行了簡要的了解:

        (一)根據病毒攻擊的系統進行分類

        1.攻擊DOS系統。攻擊DOS系統的病毒占病毒總數的比例為99%,目前我國基本上出現的都屬于DOS系統病毒,同時也屬于計算機病毒中最常見、最早出現、變種最繁的病毒種類。

        2.攻擊UNIX系統。現今UNIX系統應用已經非常廣泛,特別是許多大型的操作系統均采用UNIX作為其主要的操作系統,所以攻擊UNIX系統病毒的誕生,對人類的信息安全處理造成了嚴重威脅。

        3.攻擊OS/2系統。目前,已經發現世界上第一個攻擊OS/2系統的病毒,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不良的開端。

        4.攻擊Windows系統的病毒。用戶因喜歡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和多任務操作系統,從而廣泛使用Windows系統,以至于Windows正逐漸取代DOS,從而成為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

        (二)計算機病毒的鏈結方式分類

        1.操作系統型病毒。此類病毒采用的方式是代替系統進行運行,很容易產生很大的破壞力,導致系統崩潰。

        2.外殼型病毒。外殼型病毒是該類病毒中最常見的病毒,有易于編寫,容易被發現的特點。其存在的形式是將其自身包圍在主程序的四周,但并不修改元程序。

        3.嵌入型病毒。在計算機現有的程序當中嵌入此類病毒,從而將計算機病毒的主體程序與其攻擊的對象通過插入的方式進行鏈接。

        4.源碼型病毒。該病毒主要是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源碼型病毒主要是在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度編譯之前就將病毒插入到程序當中,通過有效的編譯,而將其稱為編譯中的合法一部分。

        (三)傳播媒介分類

        1.單機病毒。此類病毒一般都是通過磁盤作為載體,通常來說一般從軟盤傳入到硬盤當中,感染系統后,在將病毒傳播到其余軟盤,從而感染到其余系統。

        2.網絡病毒。此類病毒主要是通過網絡渠道,切具有更大的破壞力與傳染性。

        (四)對病毒激活的時間進行分類

        計算機病毒的激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定時,指的是病毒在某一特定的階段才會發作出來;隨機,指的是病毒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作,沒有具體規律。

        二、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高中生對計算機病毒防范意識,正視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

        有了較高的防范意識,意識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才有可能對計算機病毒進行及時快捷的防護。

        (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殺毒軟件

        例如在使用“360安全衛士”,對電腦健康進行檢測評分,隨時的檢測與升級系統與相應的計算機程序,對于系統漏洞應及時安裝相應的補丁,做好操作系統的更新,這樣可以避免黑客通過系統出現的漏洞對計算機進行攻擊。對于“系統漏洞的檢查”,可以采用計算機自動更新或者部分軟件來全面的檢測系統漏洞。在平時的計算機課上,需要教會學生使用正版殺毒軟件,同時升級計算機內部各種應用軟件,對于無用軟件則需要做好及時的清理。

        (三)把握好計算機設備的入口關

        在教學的時候,筆者認為把好入口非常重要,對于現在的高中生來說,在使用一些有可能攜帶病毒的U盤、光盤以前,或者從網絡上下載的程序之前,經常忽視對于病毒的檢查,所以需要先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掃描,確定是否帶有病毒,確認無誤以后,在進行使用。

        (四)對于高中生來說

        比如說、不明網站和黑客網站等存在很大的吸引力,經常發生點開網站或者是貿然打開聊天工具上發來的不明鏈接信息,對于不明的軟件、程序等都沒有較好的防范意思,所以就需要在對學生引導時,對于這點需要尤為的提點。

        (五)程序病毒傳播的修復防范

        1.如果再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僅僅是無法執行部分程序,但是多了很多不知名軟件,就可以先切斷計算機網絡,將陌生進程關閉之后,使用殺毒軟件或者是360進行病毒查殺。

        2.當計算機無法正常使用,點擊任何盤都無反應,并且殺毒軟件業被關閉,此類也就屬于中度性中度。此類病毒,需要重新啟動電腦,進入安全模式之后,查看計算機進程,一般來說,很多病毒是隨著計算機的運作而運作,在安全模式下,大部分病毒都無法正常啟動,有利于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清除。

        3.當計算機連系統都無法進入,就屬于深度中毒。此時,可以先準備GHOST盤,而且盤中一般會帶有光盤系統。首先,通過光盤系統進行計算機,這樣的情況下,病毒是無法啟動的;其次,將C盤里面重要文件轉移到其余的D、E等盤中(但是需要注意不可雙擊盤符,因為容易引起病毒的再啟動);最后,在計算機系統重裝之后,先安裝殺毒軟件,將還未運作的病毒殺掉,一般可以通過2-3次的重復查殺(前提,不要進入任何盤,首先安裝殺毒軟件)。

        總之,筆者需要讓學生知道,不是計算機有殺毒軟件,就萬事大吉,殺毒軟件業不是萬能的。需要的是計算機豐富的經驗、思考能力與觀察力。計算機屬于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一門學科,需要學生不斷的挖掘、解決遇見的問題,通過實踐進行總結分析。俗話說的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與殺毒軟件也屬于此消彼長的情況,沒有任何一方有把握完全占據主動,只有讓學生懂得殺毒的方法、防范技巧,才能夠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使用計算機。

        第7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關鍵詞 計算機病毒;網絡系統;防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4-0083-02

        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其已經深入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計算機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工作也變的輕松自如。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計算機互聯網在給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其本身也在不斷的遭受著各種攻擊和威脅。其中,計算機病毒可以說是一種威脅最大、影響最惡劣、破壞能力最強的威脅方式。近些年來,因計算機病毒感染和攻擊所造成的用戶資料信息泄露、損壞,甚至大面積的網絡癱瘓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給計算機互聯網系統的正常運轉帶來了威脅。為了抵御計算機病毒的攻擊,維護計算機互聯網的安全運轉,人們研究了許多相關的對策和方法。但是,由于計算機病毒數量龐大,擴散迅速,而且其本身還在不斷變異進化,因此給其防御造成了很大困難。為了提高計算機互聯網系統抵御病毒的能力,本文在分析計算機病毒相關特征及其攻擊方式的前提下,對如何加強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防御能力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供參考。

        1 計算機病毒的內涵、類型及特點

        1.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一般而言,計算機病毒是指能夠破壞計算機軟、硬件功能,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且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

        1.2 計算機病毒的特性

        1)潛伏性。計算機病毒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潛伏性。其爆發之前,計算機病毒一般都會潛伏在計算機系統的關鍵部位。由于潛伏期間,計算機系統一般不會出現異常。因此,其一般可以躲過系統安全軟件的掃描和查殺,同時也不會引起用戶的注意。但是一旦過了潛伏期,計算機病毒就會快速繁殖、擴散并感染系統的其他部分。爆發式的增長往往會令被感染的計算機在短時間內出現故障,軟、硬件遭到破壞。病毒的潛伏期越長,潛伏的越深,就越難防范,一旦爆發其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嚴重。

        2)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危害體現在其破壞性上。病毒在感染計算機系統以后,通過大量復制并執行惡意代碼,占用系統資源,影響程序正常運行。嚴重的還會惡意刪除計算機系統的重要文件,造成數據丟失、機器癱瘓。此外,計算機病毒可能還會盜取泄露密碼,使用戶的財產及隱私安全受到威脅。這些都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

        3)傳染性。計算機病毒的與生物病毒一樣,也具有傳染性。一臺受到病毒感染的計算機或是內置了病毒的惡意程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感染其它正常的計算機。例如,病毒可以通過各種移動存儲介質及互聯網絡由宿主計算機進入正常計算機,并在被感染的計算機系統內進行大量復制,隨時準備感染別的計算機系統。最終造成與之相連的計算機系統全部受到感染,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4)隱蔽性。計算機病毒為了躲過殺毒軟件及計算機系統防火墻的查殺和防范,經常將自身偽裝成安全無害的程序代碼,移植進正常的程序中。由于其本身程序段較小,加之有其它正常程序做掩護,因此發現起來比較困難。盡管隨著計算機防病毒技術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通過病毒特征代碼及惡意代碼來掃描發現計算機中隱藏的病毒。但是,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進化。通過對自身的特征代碼及惡意代碼進行加密,使病毒的特征匹配變得困難,這增加了其不被殺毒軟件發現的概率。

        2 計算機病毒的技術分析

        通過大量研究發現,目前計算機病毒進入計算機系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利用系統的漏洞或后門程序進入。由于目前計算機系統特別是操作系統普遍采用的是微軟的WINDOWS系列,經過人們大量使用分析,其系統的漏洞和后臺程序被發現的概率大大增加。盡管微軟公司也在不斷對操作系統進行更新升級,但是隱藏的漏洞和后臺程序還是給計算機系統遭到病毒入侵提供了機會。

        2)利用無線電方式進入。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無線電發射機將加載了計算機病毒的信號發送到目標接收裝置,實現病毒的植入。由于跨越了網絡的層層防護,指向明確,同時不易被目標計算機系統發現,因此具有快速高效的特點。但是,這種病毒植入方式技術含量高,實現起來難度也比較大。

        3 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3.1 建立計算機病毒管理報警中心

        為了便于系統的統一防護,可以在計算機網絡節點建立一個計算機病毒管理報警中心。這個報警中心首先安裝了防毒軟件云系統,時刻對流入、流出網絡節點的信息數據流進行監控和分析。一旦發現危險代碼及程序段,馬上進行攔截查殺,并通知站點的工作人員。同時,收集病毒的相關特征代碼及時匯總給云端病毒特征庫。為了保證報警中心工作的有效預警攔截病毒,要定期對病毒特征庫進行數據更新升級,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3.2 加強計算機網絡的管理

        計算機病毒的猖獗泛濫,很大程度上與計算機網絡的管理不善有關。由于管理的疏忽,制度的不嚴格及人們安全意識的缺乏,造成了計算機病毒屢殺不止、屢禁不絕。同時,人們長期以來對計算機互聯網的安全建設也是采取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下一步為了從源頭堵住計算機病毒蔓延的漏洞,人們必須要建立切實可行的互聯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護技術能力和意識的培訓。同時,對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嚴標準、高要求,相關軟、硬件設施建設也要充分考慮潛在的安全隱患和必要的預防措施。

        3.3 加強個人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意識

        在互聯網時代,每個計算機用戶個體都不可能脫離網絡而單獨存在。大家都在無時無刻的、彼此交換著信息和資源。為了確保自己在上網過程中,免遭計算機病毒的攻擊和威脅,大家就要隨時繃緊安全這根弦。例如,不要隨意登錄不明網站,不接受他人發送的未知文件。同時,盡量不要在互聯網上讓自己的機器“裸奔”,要安裝可靠的殺毒軟件并注意及時更新升級等。只有大家自己在防御計算機病毒方面多注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備無患。

        參考文獻

        第8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中圖分類號:TP309.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

        計算機網絡是信息社會的基礎,已經進入了社會的各個角落,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生活越來越多的依賴計算機網絡。然而,計算機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問題,計算機病毒給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2003年1月25日,突如其來的“蠕蟲王”病毒,在互聯網世界制造了類似于“9.11”的恐怖襲擊事件,很多國家的互聯網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樣,前兩年的“熊貓燒香”病毒再次為計算機網絡安全敲起了警鐘。那么,面對網絡世界的威脅,人類總在試圖尋找各種方面來進行克服和攻關。入侵檢測技術作為解決計算機病毒危害的方法之一,對其進行研究就成為可能。

        二、計算機病毒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病毒的花樣不斷翻新,編程手段越來越高,防不勝防。特別是Internet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病毒的空前活躍,網絡蠕蟲病毒傳播更快更廣,Windows病毒更加復雜,帶有黑客性質的病毒和特洛依木馬等有害代碼大量涌現。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計算機病毒檢測周報(2009.3.29—2009.4.4)公布的消息稱:“木馬”及變種、“木馬下載者”及變種、“灰鴿子”及變種、“U盤殺手”及變種、網游大盜“及變種等病毒及變種對計算機安全網絡的安全運行構成了威脅。對計算機病毒及變種的了解可以使我們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對變種病毒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以便今后針對其采取強而有效的措施進行診治。變種病毒可以說是病毒發展的趨向,也就是說:病毒主要朝著能對抗反病毒手段和有目的的方向發展。

        三、計算機病毒檢測的基本技術

        (一)計算機病毒入侵檢測技術。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作為計算機病毒檢測的方法技術之一,它是一種利用入侵者留下的痕跡等信息來有效地發現來自外部或者內部的非法入侵技術。它以探測與控制為技術本質,起著主動防御的作用,是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較重要的內容。

        (二)智能引擎技術。智能引擎技術發展了特征代碼掃描法的優點,同時也對其弊端進行了改進,對病毒的變形變種有著非常準確的智能識別功能,而且病毒掃描速度并不會隨著病毒庫的增大而減慢。

        (三)嵌入式殺毒技術。嵌入式殺毒技術是對病毒經常攻擊的應用程序或者對象提供重點保護的技術,它利用操作系統或者應用程序提供的內部接口來實現。它能對使用頻率高、使用范圍廣的主要的應用軟件提供被動式的保護。

        (四)未知病毒查殺技術。未知病毒查殺技術是繼虛擬執行技術后的又一大技術突破,它結合了虛擬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未知病毒的準確查殺。

        四、 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

        目前,國外一些研究機構已經研發出了應用于不同操作系統的幾種典型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這些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基本上是基于服務器、網絡以及變種病毒的。基于服務器的入侵檢測技術采用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檢測序列作為主要輸入源來檢測侵入行為,而大多數基于計算機變種病毒的檢測技術則以預防和消除計算機病毒作為終結目標的。早期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主要用來預防和消除傳統的計算機病毒;然而,為了更好地應對計算機病毒的花樣不斷翻新,編程手段越來越高的形勢,最新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方法技術更多地集中用于預防和消除計算機變種病毒,打好計算機病毒對抗與反對抗的攻堅戰。總之,由于計算機病毒的變種更新速度加快,表現形式也更加復雜,那么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運行防護中所起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相信隨著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將會有更加安全可靠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問世,更好維護網絡安全,造福于全世界。

        五、計算機病毒檢測方法技術的作用

        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有:①堵塞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嚴防計算機病毒的侵害;②計算機病毒的可以對計算機數據和文件安全構成威脅,那么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可以保護計算機數據和文件安全;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擊病毒制造者的猖獗違法行為;④最新病毒檢測方法技術的問世為以后更好應對多變的計算機病毒奠定了方法技術基礎。

        雖然,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的作用很大,但并不能完全防止計算機病毒的攻擊,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加強IT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快完善計算機病毒防止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樣顯得刻不容緩。也許只有這樣計算機計算機病毒檢測技術才能更好發揮作用,我們才能更好防止日益變化和復雜的計算機病毒的攻擊。

        六、結束語

        第9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范文

        關鍵詞:軟件 病毒防護 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TP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3-0215-01

        1 殺毒軟件的使用注意

        計算機病毒防護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首先要注意以下常識:首先,任何反病毒軟件不可能殺死所有的病毒;第二,殺毒軟件找不到潛伏的病毒;第三,任何計算機系統不可以同時開啟兩個或更多套防毒殺毒軟件;第四,防毒殺毒軟件發現病毒文件一般有五種處理方法:不處理,隔離,禁止訪問,刪除,信任保護。因此,在計算機用戶的日常操作中,應該注意幾個問題:首先,不要認為在安裝了殺毒軟件的計算機上一切都是好的,因為你安裝任何殺毒殺毒軟件都不能阻止所有的病毒;第二,不要認為殺毒軟件越多越好,有些人喜歡在互聯網上共享和下載殺毒軟件,安裝和刪除,刪除再裝,很容易造成某種程序或系統軟件在計算機上運行沖突,不能兼容,導致系統形成一個強大的事故風險,甚至導致注冊表修改或誤刪系統文件等,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安全威脅。所以,請不要隨意安裝病毒殺毒軟件。

        2 殺毒軟件搭配策略

        我們已經說過,在電腦中不可能運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反病毒軟件,但這里我們談到計算機殺毒軟件搭配,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矛盾。其實不然,雖然在操作計算機不可以同時運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殺毒軟件,但是安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殺毒軟件,只有開放一個軟件,它是被允許的。通過這種方式,您可以根據各種防毒殺毒軟件的優勢合理搭配,以揚長避短,跨越式殺死病毒,能有效提高計算機安全系數。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殺毒軟件都可以進行搭配使用,在我們選擇在搭配時,應該知道殺毒軟件運行必要的條件,只有那些互相兼容、互補優勢的軟件才能夠合理搭配。

        在現階段,流行的殺毒軟件在市場上主要有兩個陣營,一個是國內殺毒軟件,另一個是歐洲和美國的殺毒軟件。從質量和應用效果上看國內殺毒軟件比歐洲和美國殺毒軟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國內殺毒軟件在價格和售后服務有很大的優勢,這也促使國內殺毒軟件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現在口碑好的殺毒軟件是一個Kv系列的殺毒軟件。其中,遺漏的病毒數目小,它可以殺死和防御的類型并不多。Kv系列軟件可以廣泛殺死特定病毒類型,但是它更新緩慢,反應速度不是很快,于是就可以用兩種殺毒軟件來實現互補,合理搭配。對于歐洲和美國市場上的殺毒軟件,著名的有cillin、諾頓、熊貓等等。這些軟件各有其特點和優勢,他們可以互相匹配來實現雙贏的合作。

        3 殺毒軟件搭配可行化

        正如已經討論過的內容,軟件的搭配可以使殺毒軟件清除灰色惡意區域,以下主要介紹幾個殺毒軟件的實用措施。

        首先,邁克菲系列軟件與國產軟件搭配使用。首先,根據測試兩種軟件可以用于搭配在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統,不會產生沖突,單獨的操作系統中不會互相影響。與此同時,邁克菲系列軟件綜合實力非常強,系統中惡意的AetiveX和JAVA控制監測、郵件監測、宏檢測、系統病毒和其他功能有很大優勢,它在殺毒能力也有極其高的效率,是較強的殺毒軟件;此外國產殺毒軟件是更受歡迎的,這在我們國國內是非常敏感的,它可以使用環境下的DOS和CMD沒有任何障礙,殺毒性能不差,再加上其支持鼠標和漢語優勢接口,非常適合與邁克菲搭配。經過驗證,這兩個軟件的搭配使用在許多公司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KL軟件和邁克菲軟件組合。正如已經討論了的邁克菲系列軟件特色和優勢,現在討論KL系列軟件,它已經在中國贏得了國內殺毒權威認證評估,它在技術上是非常強大的,尤其相比其他國內軟件,沒有競爭對手,其有技術實力非常可靠的用戶。因為,在我們國家KL系列軟件建立了一系列國內病毒監測小組,加上四十多個類似的機構在全球布局,確保使用者的電腦安全。KL系列軟件和邁克菲軟件組合搭配,當你開始監視一系列邁克菲軟件時,病毒入侵的概率減少到幾個,加上KL系列軟件隨機測試,特別是病毒訪問時。通過實驗,KL和邁克菲系列的搭配,兩種軟件不會導致系統沖突。

        第三,KV系列軟件和cillin系列軟件的組合。這兩種軟件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黃金搭檔。cillin系列軟件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它主要探測并殺死惡意ActiveX和JAvA程序以及網絡為載體的病毒;KV系列軟件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它具有良好的性能,如果遇到具有病毒的DOS,cillin無法處理,還可以通過KV系列軟件轉換方向,引入病毒殺死在DOS或CMD環境下。KV系列軟件在同一時間展現強大的性能,提供大量病毒樣本庫進行匹配。因此,通過KV系列軟件和cillin搭配,可以防護計算機安全有效的運行。檢查測試過后,兩個軟件搭配正常,沒有發現與系統沖突的事件。

        簡而言之,在計算機病毒防護中,反病毒軟件在使用過程中應該充分準備和制定使用策略,使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無法入侵,永遠保持安全無毒!

        參考文獻

        [1]劉濤,張連霞.怎樣判斷計算機病毒[J].內蒙古氣象,2001.

        [2]李冰.關于主動防治計算機病毒的幾點探討[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

        [3]楊大全.“米開朗琪羅”病毒的剖析和診治[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199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