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優質護理服務
圍手術期護理對于實施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術后康復具有重要作用,能夠顯著提高預后效果,改善臨床療效[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應用效果,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9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獲得較為滿意的應用效果,其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9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48例患者。對照組48例患者,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8.6±4.2)歲;觀察組48例患者,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7.5±3.8)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在年齡以及肌瘤類型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48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基礎護理、生活護理以及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觀察組48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包括術前優質護理服務、術中優質護理服務以及術后優質護理服務。
1.3評價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沒有不適感,通過X線與其余常規檢查后顯示肌瘤全部剔除;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基本沒有不適感,通過X線與其余常規檢查后顯示肌瘤基本剔除;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不適感增加或未見減少,通過X線與其余常規檢查后顯示肌瘤未全部剔除。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予以調查,主要有護患關系、健康宣教、基礎護理以及護理主動性等,非常滿意為>85分,滿意為75~85分,一般為65~74分,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0.0完成,計數資料應用率(%)顯示,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s)顯示,組間對比應用t或χ2檢驗;當對比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是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是72.9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χ2=15.036,P=0.000),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7.08%,組間護理效果對比,觀察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χ2=5.352,P=0.021),見表2。
3 討論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生殖器方面較為多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2]。由于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腹腔鏡技術也愈發成熟,成為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最佳手術治療方法。優質護理服務指的是以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在基礎護理上進行完善,充分達到患者的心理與生理的各項標準,為患者提供最全面以及最舒適的護理服務[3]。本次研究對我院觀察組患者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具體護理內容有。
3.1術前護理 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掌握患者心理需求;為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讓其掌握該疾病的相關知識、注意事項以及手術治療的重要性等,緩解患者緊張、害怕以及焦慮等不良心理,增加患者治愈信心,全力配合治療[4]。
3.2術中護理 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的監測,需要醫護人員有較高的服務水平與責任心,檢查術中氣腹機和雙極電凝等儀器的運轉情況,若有問題發生及時告知醫師予以處理;做好腹腔沖洗護理,及時更換腹腔沖洗液,維持沖洗液的進出平衡;嚴格掌握手術各種操作與技術,全力輔助醫師完成各項操作;充分準備好應急措施,降低術中并發癥發生率。
3.3術后護理 手術后12h內對患者的脈搏、呼吸以及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予以嚴密監測,進行常規吸氧;告知患者術后應多吃熱量高、維生素多的流質食物,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護理好導尿管、切口以及術后陰道出血,以免發生并發癥。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是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是72.9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χ2=15.036,P=0.000);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7.08%,組間護理效果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χ2=5.352,P=0.021)。結果表明,患者應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時,實施積極有效的優質護理服務,能明顯改善護理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靜.優質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當代醫學,2014,17(12):106-107.
[2]肖新順.優質護理服務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3):137-138.
【關鍵詞】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腫瘤;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24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by transuretha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bladder tumor SHEN Zhong-wei, YANG Bo. Liaoning Heishan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zhou 12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urative effect by transuretha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bladder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40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a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hospital stay time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and bladder tumor patie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ladder tumor; Transuretha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臨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腫瘤的手術治療方案很多, 本文旨在研究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對治療這兩種疾病的效果, 因此, 將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40例膀胱腫瘤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40例膀胱腫瘤患者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每組有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膀胱腫瘤患者。觀察組年齡50~77歲, 平均年齡(63.52±5.15)歲, 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7.28±4.43)年。對照組年齡51~78歲, 平均年齡(63.57±5.20)q, 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7.32±4.5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患者給予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①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臨床上的標準設定電切鏡的參數以及準備好灌洗液, 患者取連續硬膜外麻醉, 行膀胱造口, 在膀胱頸的縱向部位作一切口, 深至包膜, 切除的邊界部位選擇膀胱頸和精阜, 術后止血并留置導尿管, 給予患者抗感染藥物使用。②膀胱腫瘤患者:在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后將患者擺放成膀胱截石位, 將5%的葡萄糖注射液灌注到患者的膀胱內, 將電氣切鏡從尿道置入, 對腫瘤的大小、形態進行探查, 電切腫瘤, 使用電灼止血后沖洗膀胱, 給予患者抗生素。
1. 2. 2 觀察組患者實施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①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除儀器換為等離子雙極電切鏡外, 其他操作和對照組一致。②膀胱腫瘤患者:在設定好參數后進行手術, 從基底部到腫瘤基底部2 cm為手術的切除范圍, 游離較大的腫瘤, 隨后將其切除。術后對膀胱黏膜進行止血以及沖洗膀胱, 術后給予化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膀胱腫瘤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現1例尿失禁, 繼發出血和膀胱痙攣各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膀胱腫瘤患者出現膀胱癥狀1例, 膀胱穿孔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出現2例尿失禁, 尿道口損傷和尿道口狹窄各2例, 4例繼發出血, 3例膀胱痙攣, 1例包膜穿孔, 并發癥發生率為46.67%;膀胱腫瘤患者中出現3例切口感染, 5例膀胱癥狀, 2例膀胱穿孔, 并發癥發生率為50.00%。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腫瘤均是泌尿外科疾病, 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男性中的發病率較高[1], 其臨床癥狀包括排尿困難、血尿、尿頻、尿路梗阻等, 會對患者的腎臟生理功能造成損害。膀胱腫瘤的臨床癥狀表現為上尿路阻塞癥狀、下腹部包塊、膀胱刺激癥狀等, 復發率較高,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8]。經尿道電切術常用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腫瘤, 但存在術中出血量多以及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的缺點。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手術方法[2], 具有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損傷小等優勢, 切割準確率高, 在術中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 可防止發生經尿道電切綜合征;等離子體可使組織表面均勻分布凝固層[3], 有利于愈合毛細血管、小動脈和小靜脈, 止血效果較好;雙極電不從人體經過[9-12], 同時進行低溫操作能夠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減少對膀胱的刺激和術中出血量, 避免發生閉孔神經反射和術后后功能障礙, 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 具有較高的手術安全性, 應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腫瘤的治療中具有明顯的效果[13-20]。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膀胱腫瘤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腫瘤的手術方法, 臨床推廣價值較大。
參考文獻
[1] 瞿豪.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腫瘤的臨床研究.健康導報(醫學版), 2014, 19(12):6.
[2] 朱冬進.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分析.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5, 26(10):1225-1226.
[3] 胡國森.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體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臨床分析.中外醫療, 2015, 34(19):76-77.
[4] 趙金全, 楊連升, 張學忠, 等.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體電切術同期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癥.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0, 16(4):313-314.
[5] 王勇, 侯宓. 采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同期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腫瘤. 實用醫學雜志, 2008, 24(12):2098-2099.
[6] 張立卿, 徐建江, 劉仰東, 等.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2012, 32(2):196-199.
[7] 張光明, 崔光華, 張敏.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15):84-84.
[8] 陳向能, 熊林, 陳春明, 等.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62例臨床分析. 海南醫學, 2013, 24(14):2112-2114.
[9] 盧軍.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體電切術治療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 中國當代醫藥, 2011, 18(21):205-206.
[10] 徐廣明.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體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分析.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21):121-122.
[11] 孟慶軍, 蘇猛, 楊輝.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40例療效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4(18):51-52.
[12] 田桂菊.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體電切術治療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療前沿, 2010, 5(4):33.
[13] 李春明.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療, 2013, 32(11):102-103.
[14] 衣學龍, 武藝, 裴昌松, 等.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 陜西醫學雜志, 2011, 24(8):5365-5366.
[15] 林云僑, 李惠長, 劉昌明, 等. 經尿道電切除術和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0, 7(13):5-7.
[16] 嚴廣, 黃志華, 葛新國.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 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22):8-9.
[17] 任福祥.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 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32):49-50.
[18] 楊曉榮, 蚌凌青, 劉裔道, 等. 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 中國醫藥指南, 2010, 8(34):41-42.
[19] 張孝雄, 吳健, 羅德毅, 等.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分析. 西部醫學, 2015, 27(2):200-202.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鄉村;鄉村振興;數字鴻溝;發展路徑
數字鄉村不僅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1]。山東省在《數字山東發展規劃(2018-2022年)》和《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互聯網在鄉村的快速普及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城市和鄉村聯系越來越緊密,城鄉聯動、融合發展在技術上成為可能,但數字鄉村建設才剛剛起步,城鄉數字鴻溝仍然存在,還有加大的趨勢,鑒于此,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山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路徑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山東省數字鄉村發展現狀
近年來,山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迅速,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1數字基礎設施全面提升。隨著“寬帶山東”戰略的深入實施,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得到穩步增強,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運算速度和綜合技術水平位于國內前列,全省所有城區、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全覆蓋,城鄉家庭互聯網接入能力基本達到100Mbps,鄉村數字基礎設施也不斷的得到完善,但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亟需增強,農村尤其是偏遠山村,因其居住分散且基礎設施差,導致網絡建設成本很高,運營商無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建設農村網絡,設備商提供商也不愿意花費精力進行農村網絡創新方案的研究,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還不廣泛。1.2電子政務建設深入推進。全省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實現互聯互通,各服務平臺的核心業務信息化應用加速,“一次辦好”改革全面推進,基本實現了公眾和企業網上辦事“一號登錄、一站受理、一網通辦”[2],全省政務信息系統集成整合共享工程明顯提升了政府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水平,但在農村,電子政務治理還比較薄弱,公共服務的數字化建設還需穩步加強。1.3信息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在數字山東的帶動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推進,農村寬帶建設已普及,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成效初顯。在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的信息惠民政策宣傳和普及、信息服務平臺的使用及惠民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形成了城鄉共享的優質教育文化資源,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1.4農村數字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互聯網+”和市縣級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使農村數字化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農業信息技術成果越來越多的得到轉化和推廣應用,但是不同地區之間差距明顯。魯西南是淘寶村集聚區,菏澤市淘寶村、淘寶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從地區分布來看,開展跨境電商的村主要位于沿海地區,特別是擁有外貿傳統的城市,如青島市等。同時電子政務標準及規范體系不斷完善,網絡空間法治化取得積極進展,顯著提升了網絡安全防護和處置能力[3]。
2山東省數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城鄉數字化鴻溝進一步拉大。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下,城鄉“數字鴻溝”是山東省數字鄉村戰略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4]。傳統意義上的城鄉“數字鴻溝”集中體現在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管理措施上。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缺乏網絡設備與上網條件、缺乏文化知識與上網技能兩者相互作用和影響,共同構成了制約數字鄉村建設的瓶頸[4]。由于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很明顯的較大差異,城鄉居民的互聯網理念和對信息知識的應用就存在著較大差異,城鄉“數字鴻溝”不斷以新的形式呈現,其更多的是體現在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理解和使用上,阻礙了農村培養數字化生產力的進程。還有一些地區在引導搬遷、撤并村莊時忽略網絡設施和信息服務完善,促使了新的城鄉“數字鴻溝”的形成。2.2農村信息失聯、情感失聯、財富流失及空心化嚴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中青年農民都選擇進城務工,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也逐漸增多。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留守兒童、老人和婦女對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的應用很少,導致了鄉村的信息失聯以及情感失聯。大量中青年農民的進城,使得農村土地也被大量閑置起來,無人耕種,加劇了鄉村財富的流失,鄉村空心化嚴重。這是現代化和城鎮化的必然產物。2.3農村數字化發展水平各地區不平衡。目前,我省農村數字化發展各地區很不均衡,發達地區與一些偏遠、落后的地區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差距較大,農業信息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比例差距也比較明顯。淘寶村的出現,破解了農村信息化的難題,縮小了城鄉數字鴻溝,如:濱州博興縣、菏澤曹縣和鄆城縣等、青島市即墨等淘寶村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2.4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我省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我省移動寬帶用戶、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等指標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種植養殖、加工、集配、運輸、倉儲、營銷、支付、消費等整個流程的數字化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產地倉、冷鏈物流、信息網絡、購銷網點等方面的建設還需加強,智能電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農業建設任重道遠。另外農村的互聯網理念淡薄,缺乏網絡設備與上網條件、缺乏文化知識與上網技能也是影響數字鄉村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2.5缺乏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平臺。在農村數字化建設中缺乏專業的科學技術指導和技能培訓,沒有完善的培訓機制和管理機制。雖然在農村開啟了社區教育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有些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構建還不完整,學習資源不豐富,根本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村民沒有電腦和智能手機,不會上網也限制了數字化學習平臺的使用,而且絕大部分人上網只是娛樂,對學習農業新技術不感興趣。2.6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比較低。“互聯網+黨建”工作開展不到位,村干部老齡化嚴重,黨務、村務、財務不能實現網上公開,鄉村現代化治理能力進程緩慢,“互聯網+政務服務”不能實現鄉村覆蓋,缺乏“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鄉村治理能力和體系亟待加強。數字技術和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在線診療和在線教育等公共服務發展緩慢。因此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鄉村綜合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務的數字化水平,使村民真正獲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3山東省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路徑
3.1加強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鄉村首先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各級政府部門應響應《數字山東2020行動方案》,積極推動“百兆鄉村”建設,統籌推進移動和固定寬帶網絡的IPv6發展,推動智慧廣電網絡建設,支持培育和引進開放的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和農業農村觀測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體系[5]。繼續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大力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推動農業領域的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進程,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實現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農業的轉型。3.2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在基礎建設的同時還應加快建設數字型政府,加強各行政部門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辦理,力推政務服務“一次辦好”,并進行機制和體制改革,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一體化。地方政府做好促進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供給工作,建立或者健全一套適合當地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促進政策,特別是要制定出一套適合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舉措,補足數字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制度體系,營造適合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制度氛圍。同時,協調各級政府部門,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主體提供必需的物質和資金支持,以此來引導和激勵當地的數字經濟發展。3.3消除城鄉“數字鴻溝”,建設幸福鄉村。首先,加強鄉村信息化教育,培養信息化技術人才,把握好“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機遇,利用現代科技建設數字鄉村,使農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愿意留下來,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數字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利用數字化、現代化設備來實現智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鼓勵農民積極接觸和參與到農村電商中去,徹底打破農民信息貧困鎖定的藩籬,為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不斷豐富鄉村網絡內容,構建數字鄉村新系統,不斷完善鄉村信息化建設和農村數字產業,讓更多的農民就地就業,使農民獲得幸福感,改善農村信息失聯、情感失聯及財富流失等問題,建設幸福鄉村,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真正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助力農村數字化建設的全面開展。3.4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專業化信息人才的緊缺是數字鄉村建設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已成為制約數字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本土農民是建設數字鄉村的內生動力。首先,以本土農民為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目前由于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農村中種地的人大量減少,大量的土地進行了流轉,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形成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趨勢,因此,在發展農村數字經濟的同時應提升農民的信息化素養,積極培育實現智慧化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其次,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利用好各種培訓平臺,讓農民成為懂信息、懂數據、懂技術的新時代農民,提升鄉村信息化水平,進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再次,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進及激勵機制,為各類人才到農村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發展環境。3.5構建鄉村大數據平臺。山東省大多數農村地區的數字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平臺的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傳輸、服務不健全,涉農電商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規劃發展鄉村大數據平臺,整合數據信息資源,加強鄉村信息資源的共享、兼容和公開,利用“互聯網+”模式建設具有鄉村特色優勢的大數據系統,借助大數據促進數字鄉村的快速發展。3.6數字鄉村文化建設。在加強數字化基礎建設的同時,還應加強數字文化建設,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養,尤其是鄉村傳統文化是農村數字化建設的靈魂,以無形之力推進著鄉村數字化的進程。首先,改變文化宣傳方式,除了采用傳統的公告欄外,還可采用微博、微信、網站等各種形式實現農村各項政策和事務的線上宣傳,在鄉村營造起良好的信息化氛圍。其次,在培育新型農民的各種培訓中,加入傳統文化的元素,使農民在接受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理念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逐漸提高村民的數字化素養。最后,利用新聞網站、學習強國及各種媒體平臺,宣傳數字農村的建設,講好數字鄉村故事,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3.7建立健全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在鄉村政務工作和鄉村治理中深化數字化建設。首先: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農村領導班子應改變傳統思維,改變意識,從思想上樹立農村信息化的觀念,不斷學習國家以及山東省關于農村數字化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文件,并積極落實到位。其次:將農村的各類資源納入到鄉村大數據平臺,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和數字化管理,建立“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再次:積極開展“互聯網+黨建”工作,定期開展黨員信息化學習和培訓,鼓勵黨員帶領群眾一起發家致富,探索農民在線交流議事模式,激發農民參與決策的積極性。最后: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真正實現黨務、村務、財務的網上公開,推動形成積極互動的農村基層自治體系,建立健全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
4結語
目前我國正處在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山東省將數據和信息融入鄉村振興全過程,統籌推動城鄉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動山東數字鄉村建設,使網絡信息化在全省農村社會的影響不斷擴大。論文在分析了山東省農村數字化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度挖掘鄉村數字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農村數字化發展的路徑,以期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靜.分四階段扎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R].經濟日報,2019-5-18.
[2]叢楷力.從“碎片化”到“整體性”: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治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2019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J].新疆農業科技,2018(6).
[4]畢耕.”軟硬兼顧”解決數字鄉村發展難題[N].光明日報,2019-09-25(11).
新型智慧城市面向國家層面的全局智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城市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為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中國電科總經理樊友山表示。
與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在發展理念、建設目標、實施途徑、核心功能、資源和形態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強調在國家層面開展體系規劃與頂層設計,實現城市之間、城市內部的信息融合共享以及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強調數據歸心、信息主導,通過數據的集中、融合和開放,匯聚社會力量,共同挖掘數據的內在價值,支持城市的管理者、使用者和建設者實現更加合理的決策,并利用信息流驅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等其他流態,完成智慧的組織,推動政府管理扁平化和高效化,加快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三是堅持探索開放經濟和共享經濟,打造基于開源信息系統的經濟發展能力,把數據存量轉化為產業增量,充分匯聚信息、利用信息、挖掘信息,以開源的方式催生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信息經濟等新興經濟模式蓬勃發展,形成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四是強調便捷為民,通過建立基于智慧信息系統的便捷為民服務體系,形成高效便捷、無處不在的信息服務。
“互聯網+數據融合”解決城市治理難題
城市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關鍵環節,承載著人民對更美好生活的期盼。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進入協同發展新時期,以城市治理與新一輪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求。
在樊友山看來,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在技術上涉及基礎網絡、感知設備、云計算設施、共性平臺及基礎信息資源,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則面臨著更為嚴苛的要求。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應從全局視角出發,根據國家總體規劃、城市現狀、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發展規劃,對城市的特點、競爭力、吸引力、發展驅動力、信息化可提升的點線面進行全面分析。
縱觀當前的城市治理,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跨域業務協同方面,城市信息化建設,缺乏全局的頂層設計;管理機制建設方面,各部門條塊分割和層級化的管理模式嚴重阻礙城市信息化發展;數據共享應用方面,城市基礎數據資源未能實現充分共享和綜合利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方面,尚未建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體系,形勢嚴峻……要解決這些問題,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僅停留在技術層面,還要成體系的信息系統技術來推動城市管理改革。
在此背景下,許多企業都在積極布局,致力于通過“互聯網+數據融合”催生新的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自2010年開始,中國電科先后承擔了北京、重慶、天津、上海等100多個城市的智慧城市設計與建設。2015年8月以來,中國電科與深圳市、福州市、嘉興市達成協議,深度參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城市運營、大數據管理、網絡安全等多領域運用體系工程方法,自頂層向下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最終打造改革開放、創新生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三個方面的“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標桿”。
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落地的重要技術手段,在物聯網通用體系架構指引下,各物聯網應用支撐平臺可實現城市內及城市間各部門應用信息的接入、匯聚和整合,通過數據融合共享和開發開放,可為城市管理者提供城市日常運行狀態信息和應急響應決策依據,便于城市管理者進行一體化應急指揮調度、多部門協同處置、精細化和精準化城市管理。
“通過在普通監控攝像機中嵌入多種智能識別算法,當探頭發現實時信息,自動將信息傳送至視頻平臺,實現了對監控系統‘智慧’技術的革新。”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表示,將可視化的視頻設備與物聯網、視頻云平臺等技術結合起來,還可實現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
智慧方案為生活帶去更多便利
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核心是為民服務。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濃厚氛圍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于利用“互聯網+”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智慧解決方案。
提起看病,很多人都有過去大醫院就診的經歷:掛號排長隊,候診等半天,反復檢查太折騰,開大處方花錢多……說到底就是一個字:“難”。那么,是否可以將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運用到醫療領域,實現更為便捷的智慧醫療?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電科的技術“極客”們推出了“全科醫生”解決方案:患者通過智能手機連接社區全科團隊,可以得到更加方便有效的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全科團隊利用信息系統在循證、知識庫、認知技術的幫助下提升診療水平,更好服務患者,全科團隊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對接高端醫院專科醫生資源,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門診。
頗具代表性的還有“智慧工地”解決方案。這是專門為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打造的一款產品,其綜合應用了RFID、紅外探測、無線傳感網等物聯網技術,幫助施工企業和建筑工人改善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環境污染和勞動力薪資,并提供便民服務一站式服務。
元數據工作組(WG1)工作進展
WG1討論了ISO 23081應用調查的結果、有關ISO 23081第三部分自評估工具及第四部分如何產生元數據方案的工作進展、ISO 23081與正在研制的文件管理體系標準的關系等工作。大會一致同意今后應加強ISO 23081的宣傳與交流;建議由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的專家總結其所在國ISO 23081應用的經驗和案例供其他國家借鑒;ISO 23081第三部分自評指南是未來工作的內容;第四部分《如何開始元數據方案制定》的修訂本已通過,決定免費發給各ISO成員國,促進ISO 23081的推廣應用;決定加強對ISO 23081與其他相關國際標準(如Morq2, DOD3,ICA相關標準)和正在制定的ISO文件管理體系標準的關系研究。
文件管理電子文件長期保存要求工作組(WG7)工作進展
WG7討論了《文件管理――電子文件長期保存要求》技術報告草案的各國修改建議。會議一致同意該草案在范圍、目標及功能等方面需要再修訂和重新定位。專家提出該技術報告制定時應該注意避免與ISO 15489、ISO 23081內容重復;該標準應該提供如何與業務過程集成的保存規劃、原則和方法,強調數字技術對文件管理和業務活動過程帶來的挑戰和問題,提供其對策和思考,而非孤立破碎的技術措施;保存對象不應僅限于文本文件,數據庫文件等也應包括在內。大多數專家認為制定該標準是必要的,可以按短期迫切需要和長期的發展規劃決定未來工作計劃,應該將國際領域最新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研究成果吸收進來,研制能夠支持ISO 15489應用的電子文件保存專門化應用指南,但該指南不應僅供文件管理領域使用。
文件管理體系:基礎與術語工作組(WG8)工作進展
WG8討論了《文件管理體系:基礎與術語》草案。專家們對草案各部分的內容、結構、組成部分、語言表達提出了修訂建議;對術語選詞、增詞、刪詞、修詞原則等問題提出了建議。對與《文件管理體系:要求》相關工作的合作進行了討論。
文件管理體系:要求工作組(WG9)工作進展
WG9討論了《文件管理體系:要求》草案。會議同意該草案制定時應該提供文件管理認證的可選功能,應該加強有關法律支持的研究,注意與WG8在相關術語和概念上的一致性。
文件數字化實施指南工作組(WG10)工作進展
WG10討論了《文件數字化實施指南》草案。同意修訂稿在2008年8月提交各國投票,作為技術報告出版。有關文件數字化的保存問題由美國專家在下次會議上提交建議稿,作為新的工作內容,不包括在此標準中。
特別工作組工作進展
特別工作組有四個,分別是:“ANSI/ARMA16―2007數字文件轉化過程:項目規劃、要求及過程”特別工作組、“ANSI/ARMA5―2003重要文件規劃:重要文件的識別、管理、業務恢復”特別工作組、“基于風險評估的數字倉儲審計方法(DRAMBORA)”特別工作組和ISO/ TC46/SC11市場化戰略特別工作組。前三個工作組的工作與正在制定的文件管理體系家族標準的關系尚未解決,對ISO 15489的支持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為什么需要這些標準,如何將這些標準與現有的ISO 15489標準和ISO 23081標準融為一體是下一階段工作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部分專家提出應該從支持機構風險管理、問責和可持續發展等戰略管理視野把握標準制定的特色和方向,避免各類標準各行其是,支離破碎或相互重疊,某些專家建議將有關內容融入相關標準中,不用再做新標準。市場化戰略特別工作組將在下次會議提交ISO/TC46/SC11市場化戰略及規劃。
啟示
參加此次會議有許多感受,以下就三個方面談談此次會議對我國文件檔案管理標準制修訂工作的啟示。
第一,研究并制定具有全球視野的文件檔案管理體系標準制修訂國家戰略勢在必行。隨著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了ISO文件管理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及其推廣應用中。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國積極地將其國家標準推薦為國際標準或將其先進的文件管理思想用于指導ISO國際標準制定,并將引領國際標準發展作為其國家戰略。新西蘭、美國、荷蘭、加拿大、西班牙、瑞典、法國、英國、韓國、日本等國積極地將ISO 15489應用于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支持機構基于證據的機構治理、問責、風險管理、績效評估和審計等業務管理活動中,提高其國家在全球化競爭中的實力。我國已將ISO 15489和ISO 23081采標納入工作計劃,預備2009年完成采標工作。如何處理ISO文件管理體系標準與ISO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環境管理體系標準、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等管理體系標準的關系,如何處理ISO/TC46/SC11委員會制定的文件管理標準與其他相關委員會(ISO/TC171等)制定標準的關系,如何處理ISO文件管理標準與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標準的關系,如何處理ISO文件管理國際標準和國家檔案標準及其他國家信息化標準的關系等問題已提上日程。如何建立跨機構和跨部門的文件管理標準制修訂協作與合作的機制,建立連貫和一致、經濟和高效、全面和集成的文件檔案管理概念框架、戰略目標、規劃藍圖和實施計劃等問題亟待解決。為此筆者提出有必要開展全球視野下文件檔案管理體系標準制修訂國家戰略的研制工作,其受益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為文件管理體系國際標準本土化應用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另一方面,為我國參與文件管理體系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提供國家戰略方針,以維護我國在文件管理體系國際標準制定過程中的國家利益和合法權益。
第二,ISO 15489和ISO 23081采標工作應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因地制宜,建立動態治理機制。國際標準的研制及其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如何采用不變的國際化先進管理理念、原則和方法,研制符合我國國情和實踐需求的最佳實踐規范,與時俱進動態更新針對我國文件管理問題的對策,值得研究。如何將各種文件管理標準產品納入文件管理體系標準家族總體框架,與我國檔案管理標準、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業務標準及信息化標準相匹配,合理定位文件管理標準的功用,建立互補和增值的文件管理標準動態治理機制值得研究。
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這一系列自動化技術的實施,有效地將金融服務標準化、降低了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并觸及了以往無法或難以覆蓋的長尾人群,包括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群以及農村群體等。技術驅動帶來的金融普惠,在各個領域、各個企業,都取得了一定的應用經驗,也獲得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三以“技術驅動下的普惠金融創新”為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嘉賓們就“金融創新的信息安全基礎”,“數字普惠金融應有的邊界”,“金融科技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信息安全是惠普金融的基石”,“普惠金融的商業邏輯”,“強監管周期下的金融科技”,“數字普惠金融正在發生的未來”,以及“現金貸是否有助于緩解財務困境引發的負面影響”八個主題發表講話。
金融創新的信息安全基礎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我國依然面臨著普惠金融成本高、效率低、服務不均衡、商業不可持續等全球化的共性難題。這些難題,成為實現全面普惠金融目標的主要障礙,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去破解。
李東榮首先總結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意義:一是有助于解決“普”的難題;二是有助于解決“惠”的難題;三是有助于解決服務質量的難題;四是有助于解決商業可持續的難題。
隨后,李東榮也提到數字普惠金融在業務模式、技術屬性、風險特征等方面的新特點,以及其帶來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都需要引起普惠金融從業者的高度重視。這些挑戰分別是風險治理、數字鴻溝、基礎設施、監管適應性,對監管體制方面,監管資源和監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前述分析,李東榮認為應該研究并推動包括政策、制度、技術等在內的一攬子系統性的普惠金融解決方案:一是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體系,堅持普惠金融服務主體的公平準入;二是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治理體系;三是建立數字普惠金融的技術創新體系;四是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的基A設施體系;五是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消費者保護體系。
李東榮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國家行業自律組織,高度重視數字普惠金融的應用實踐和風險治理,愿與各界同仁一道共同研究、通力合作,努力實現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的美好愿景。
數字普惠金融應有的邊界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提出了數字普惠金融要有邊界。他認為數字普惠金融應回歸金融的本質,但是不忘普惠初心。這里面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普惠金融有別于政府扶貧,它不是慈善金融,也不是扶貧金融,它是實實在在的商業金融,就必須履行金融的內涵;第二,它的經營必須要建立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就如何建立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方面,焦瑾璞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完善普惠金融組織體系;第三,探索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第四,規范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防范金融風險;第五,加強消費者金融教育,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關于數字普惠金融應有的邊界,焦瑾璞指出,監管體制錯配和法律體系滯后,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所面臨的兩大問題。他建議應當:一是明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邊界;二是對金融機構采取行為監管;三是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構建適應金融市場發展的新型法律與監管體系;四是發展監管科技,利用數字技術提升金融監管能力。
金融科技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巡視員、副主任,中證監測總經理趙立新就金融科技對資本市場影響,以及如何利用好金融科技做好證券期貨監管發表了看法。
趙立新首先提到了金融科技運用的上三個場景:智能投顧,基于大數據的指數產品、交易策略和信息增值服務以及基于監管科技的風控合規系統。金融科技為這些場景帶來了更低的成本、更強的紀律性、更廣闊的服務面,相關技術充分利用所有信息發現價值,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不僅能夠克服人類在交易操作上的缺陷,還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隨后,趙立新也指出,金融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導致的順周期特征及交易行為趨同可能加大市場波動,技術風險和操作風險相互加強,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最后,趙立新介紹了金融科技在資本市場監管中的應用前景,包括探索智能監管和完善市場監管的基礎設施。他建議:一是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建立各監管業務條件之間、各市場之間的信息關聯;二是進一步整合全市場數據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深挖數據金礦,對監管業務和流程進行集中的再造;三是構建資本市場運行及系統性風險,監控監測指標體系,開展政策效果的檢驗和評估,努力成為市場決策者的智囊。
信息安全是惠普金融的基石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總經理季小杰表示,想普惠金融走得更遠、更穩,信息安全仍然是基石。她就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關于用戶身份精準識別和認證的問題。她表示,核實用戶的真實身份是所有金融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立體、多維度的認證體系是實現線上業務身份識別和驗證的有效手段。
第二,關于保證交易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具體表現為如何保證參與方相關權力與缺失有效的線上證據保全機制兩個方面。她認為可以從電子簽名與公正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所頒發的數字證書、基于數字簽名技術的無紙化解決方案和合同簽署的時后保全服務體系三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第三,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問題。安全的管理應該是多維度的,除了數據傳輸的安全外,系統本身的安全缺陷也可能導致信息被偷或者是本身被劫持。定期的信息安全系統檢測是必須的,能夠幫助我們盡早地發現安全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建立共享機制,聯防聯控安全風險。她建議盡可能大范圍地打破行業壁壘,打通數據孤島,建立高效的聯網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做到異常交易及時報警。
季小杰總結,在科技驅動的普惠金融時代,金融服務不斷創新的同時,安全風險也不斷增加,CFCA愿意為普惠金融保駕護航,讓金融真正地觸達普惠。
普惠金融的商業邏輯
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指出,要做普惠金融,必須找到低成本、可持續的模式。經濟學中,企業成本有一個劃分維度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成本結構的不同,使得經濟實體所能服務的對象的廣度和深度也完全不同。如果金融機構固定成本低、變動成本高,那么只能去服務高收入人群和高價值的大公司。反之,則相對沒有邊際的限制,可以快速復制,覆蓋更多群體。目前制約普惠金融發展的癥結在于變動成本高,而科技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機構改變成本結構,并通過貸前、貸后管理降低信用風險,優化服務能力。
用科技降低三大變動成本:一是科技公司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觸達到傳統金融難以觸達的人群。通過將這種場景開放給傳統金融,就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二是科技公司可以在生活消費和產業交易場景中獲得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真實反應了客戶需求和實體經濟的產銷情況,通過這些數據+風控技術可以去做風險管理與風險定價;三是在流程運營層面,科技公司可以基于更好用戶洞察能力、產品洞察能力,實現從客戶申請、授信、放款、貸后的全流程貫通,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極大地改善客戶體驗。
陳生強還介紹了京東金融實踐普惠金融的經驗,以及其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助力。一是在批量@客方面,京東金融基于京東數億用戶的基礎以及電商交易場景,2014年推出了業內首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白條”,切入了傳統金融不便觸的弱信用人群或較低收入群體;二是在風控方面,依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做風控。智能風控體系建立起來之后,幾乎就不再產生變動成本;三是流程運營方面,以農村金融的養殖貸為例,幫助養殖戶建立了一套現代化農業養殖管理體系,提高了整個貸前、貸中、貸后的流程效率,也降低了信用風險。
陳生強認為,未來的金融服務要形成一個“O+O”的模式,即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放眼全球,傳統金融擁抱新興科技,利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正在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
強監管周期下的金融科技
凡普金科創始合伙人、首席執行官董w就強金融監管周期之下的金融科技以及凡普金科積累的一些實踐和創新兩個方面發表了演講。
董w表示,中國的金融科技目前是在一個非常好的起點上,這個和在過去幾年整個監管當局對于金融科技等新生事物的包容性是分不開的。但是從2016年底開始,更嚴格的監管正在發生,在新形勢下有利于幫助這個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
他基于兩個主要判斷:一是金融科技創新,使得可以把錢推到個人和小微企業去;二是金融行業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才能生存。所以金融科技機構就需要通過技術讓變動成本的幅度和整個服務的門檻降低來尋求生存空間。
在凡普金科的實踐方面,董w介紹,該平臺提供各類金融產品和類似理財的撮合服務,滿足用戶不同生命階段的金融服務需求。凡普金科的云圖系統整合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使得其在風險的管理和精準獲客上面獲得一些優勢。能通過大規模應用技術使其盈利性可持續化。
最后,董w指出了金融科技領域需要兩方面的創新,一方面,專注在金融科技上的公司需要持續創新,才能提供可持續性的低門檻、補充性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需要監管層面上的更多創新,促使行業里面各主體(無論是第三方的機構,還是龍頭企業)相互之間的合作,從而使得技術、信息和數據能夠得到更多的共享,降低整個行業的運營成本。
數字普惠金融正在發生的未來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以螞蟻金服的實踐舉例,并從五個方面來講金融科技最重要的趨勢,探討金融科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金融體系的兩大問題:難普難惠和脫實向虛。
一般來說,以政府機構與公眾及私人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平為準,政府管理方式發展至今經歷了信息、交互、提交和交易這四個階段[1](見表1)。目前處于交易階段,這一階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單純的信息與公共服務提供,而是政府信息、服務的融合,公眾通過政府信息平臺能夠更方便進入一個多機構、多服務的政府管理系統。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變革,其更關注政策或戰略的制定,為公眾和企業提供更有效的全面在線服務媒介,而且能夠借助外部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來完成這些活動。這一階段,受眾能夠全面與政府服務機構交互,享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公共服務。這是一個更加復雜和不斷完善的系統,豐富的信息、交易平臺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階段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個明顯特征是政府顯著的數字及多極化特征,因此,這一階段的政府也被成為“數字政府”。數字政府包含狹義和廣義的定義,美國得克薩斯州數字政府規劃中將數字政府明確定義為:“各級政府與公眾、企業之間借助電子通信技術開展的政府活動,包括:產品及服務的提供和購買,產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獲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2]
數字政府被認為是新公共管理理論革命最后的實踐,成為公共部門改革公共服務的主要推動力,其對政府管理的影響更傾向于歸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論。 最早的數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關于21世紀邁向數字政府的報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開始指導美國聯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術來提高公共服務透明度,由此利用現有的先進技術建立高效數字政府的理念雛形,隨后發展迅猛并得到推廣和應用。僅1997年,世界范圍內有1915個中央級政府機構建立了相應的政府公共網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這一數字增長到9363個,美國以擁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務網站(這里,僅以數量計,不論服務質量)獨霸數字政府發展鰲頭,一些發展較早的國家包括法國、巴西、葡萄牙及丹麥等。Gartner將數字政府的特征概括為:“數字政府,即通過各種技術、網絡及新媒體發展,推動政府機構內部及社會外部的連續轉型,從而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參與公共事務活動的能力和管理水平進行最優化的結果”,其實質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4]Pardo進一步概況了數字政府區別于傳統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眾獲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一般性規則;(3)公眾借助政府提供的數字平臺和公共協助更有效地取得個人利益;(4)政府之間活動及政府與企業之間活動的便利和公開;(5)政府對政府的信息和服務融合;(6)公眾參與公共管理活動的更廣泛性。[5]數字政府將進一步帶動整個社會信息技術的融合和應用,形成“數字政府———數字企業———數字公眾”三位一體的“數字社會”。Fang將數字政府的交互內容概況為八種:政府—市民,市民—政府,政府—企業,企業—政府,政府—政府供職人員,政府—政府,政府—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政府。數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視其中的五種關系:市民—政府,企業—政府,政府—政府,政府—非營利組織,政府—政府供職人員。[6]
具體來看,首先,市民—政府的關系反映了公眾個人對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與服務的需求,這些服務包括發放有關許可和執照,如駕駛許可,漁業許可等,不僅包括納稅人對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稅費支付,也應該囊括政府對納稅人的退稅等服務。其次,企業—政府的關系主要是企業、商務活動及合作組織對政府提供服務的需求,包括營業許可,用工信息及經營選址等服務。最后,政府—政府,政府—非營利組織,政府—政府供職人員的這三種關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間及其內部機構及政府供職人員提供與完善政府服務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務活動、政府采購、政府內部資金轉移及其他相關的服務。目前,數字政府的發展階段主要存在于市民—政府,企業—政府,政府—政府這三種關系之間,尤其是前兩種服務需求較大,發展較快。[7]根據上述八種關系,多極數字管理體系的運行機理可以展示為圖2。如圖2所示,城市數字管理系統是不同機構與組織之間相互傳遞信息,內外部聯動的“開放式循環”,其中內部的信息雙向流動包括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以及這兩級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動分支包括地方政府與公眾之間,以及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相互傳遞,這里,地方政府不僅承擔著本級政府與公眾和企業之間的信息、服務聯通,更重要的是公眾及企業與中央政府之間信息交換的媒介,中央政府的各種信息,需要通過地方政府的相關活動進行傳遞和解讀,因此,地方政府在整個數字整合系統中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傳遞與反饋的主要渠道,這顯示出城市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統不僅提供了公眾與企業及其他組織需要的信息及服務來源,而且是貫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動的決定性環節,通過地方政府實施的城市管理系統,中央政府的各種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順暢的和貫徹,意味著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統,地方政府成為中央政府實現其政策目標的主要執行者,也是公眾及企業信息及其他服務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二、全國省會數字城市管理體系構建的綜合比較
根據城市管理體系運行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選擇政府門戶網站開通情況、城市管理專門機構的設立、城市管理專門條例或規定頒布情況、城市管理分類規章及制度頒布實施情況以及數字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等五個方面的指標,對全國31個省會城市(包括直轄市)的數字城市管理體系進行了比較。(1)從擁有政府門戶網站情況看,全國31個省會城市(包括直轄市)無一例外都建立了政府門戶網站,提供有關政府政策文件、法律法規信息、重大事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態、近期工作進展、公共服務信息等一系列瀏覽和查詢服務,并提供政府直屬機構及各相關部門的鏈接,實現了政府信息與機構的互通互聯,體現出政府信息化建設初步成功和“數字城市”打造的前期成果。(2)從頒布專門性城市管理條例情況看,除天津和長沙外,其余城市都沒有出臺相應的城市管理專門條例,城市管理法制體系的建立相對滯后,統領性的城市管理條例出臺勢在必行,其頒布實施將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為未來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創造必要條件。(3)從城市管理分類條例或規定實施情況看,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市政管理和園林綠化管理規定實施情況最好,除烏魯木齊和蘭州外其他城市都有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市政管理規定僅長春和烏魯木齊沒有,園林綠化管理規定沒有出臺實施的是石家莊和蘭州。(4)從數字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情況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西安、成都和昆明都已經啟動,其中重慶和成都不僅較早推行實施了數字網格化管理模式,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此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
綜合來看,有兩項指標沒有體現的為北京、重慶、南昌、杭州、南京、合肥和廣州;表現較好、僅有一個指標沒有達到的城市包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長沙;而表現最突出,所有指標都有所作為的是天津,顯示了天津市近年來對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突出重點、統籌規劃、強調落實獲得的良好成效。通過對全國省會城市管理體系的綜合比較,發現以下幾個特點:(1)從管理主體上看,政府仍是城市管理活動的組織者、指揮者及承擔者,目前通過營利性企業和非政府組織配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的城市較少,政府管理城市的任務艱巨且過于繁雜,無法完全發揮其最重要的市場維護和監督職能,管理主體過于單一,不利于分擔政府管理事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管理運行效率。(2)從管理技術上看,數字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僅在幾個城市得到應用,大多數城市還沒有建立起科學的數字城市管理系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管理技術相對滯后的現狀,制約“柔性化”城市管理的轉變及發展。(3)從管理手段上看,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市容環境管理、舊城區改造管理、公共服務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綜合執法等多個領域的城市管理運行系統整合仍需時日,不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完善與修訂城市專門性管理條例、加強城市管理資源整合和配置的問題。(4)從管理目標上看,城市管理目標的法制化是保證其實現的首要因素,我國法制化的城市管理體系雖已起步,但進展較慢,目前還沒有城市形成較成熟的城市管理法典,管理目標多體現為政府短期政策目標,從城市長遠發展角度考慮形成的固定化城市管理目標仍是未來政府城市管理活動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多極數字城市公共管理體系的政策建議
1?建立現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結構。加快引入私營部門、第三部門等新的組織要素,建立由政府、企業、社會組成的多元化主體城市治理結構,以彌補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這種三元治理結構中,政府是組織者和指揮者,其行為決定和影響其他城市管理主體的活動方式和活動效果;營利性企業和非政府組織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與服務,其有利于分擔政府管理事務,提高城市管理運行效率和效益;社會公眾作為基礎通過公開與不公開途徑參與城市管理活動,推動城市管理機制內生化轉變。[8]其中,政府突出其統領與指導作用,企業突出其專業與獨立作用,社會突出其監督與制衡作用,完成“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造,對于城市公共服務中的自然壟斷產品,建立嚴厲的政府監督下的市場供給體制,對于共有資源或純粹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委托給專業的建造者或經營者,提供高效高質的第三方產品或服務。[9]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空氣治理體系的探索者賀克斌教授和他的團隊為我們帶來了希望。
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北京空氣質量全部達標,一級天數占50%以上,為10年來最好水平。但眾所周知,奧運會開幕前,華北區域受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空氣質量面臨超標的危險。(圖2、3)
空氣治理體系是怎樣幫助我們在短期內。使空氣質量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賀克斌說,空氣治理體系是一個復雜的治本系統工程,它包括3大組成部分:污染源排放規律,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部分。它能夠使我們掌握什么地方是重點;什么行業是重點;什么污染物種類是重點。第二部分,空氣污染從污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由于大氣化學過程演變,大氣物理過程空間變化,要掌握規律后,才能把污染現象和源之間有機的關系掌握住。
掌握了這兩個方面以后,第3個才能夠知道怎么治理它是最有效的,比如說當把奧運會期間空氣的目標設定為符合奧委會的要求時,我們對源做什么樣的工作。
原來空氣治理體系跟大夫診斷病情一樣,我們看到的一些污染現象,可以稱之為病狀,污染現象產生的規律我們叫作病因,然后再找到有害物質的排放點,這叫作病源。通過這3個步驟,就能知道如何對癥下藥,幫助我們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這樣看來,這一體系的原理非常簡單,并沒有特別獨到的地方,但它為什么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呢?
賀克斌說,發達國家目前只剩下二次污染,但是我們的一次污染仍在直接排放,沒有經過化學反應的污染現象還沒有徹底解決,同時二次污染又很嚴重。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它又形成一種復合污染。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把源的體系搞清楚。
首先要找準要治理的對象,也就是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它恰恰是這個體系里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賀克斌說,中國現在污染排放源的體系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最落后的技術并存,同時也有固定源和機動車的并存。要把這個體系全部做清楚,必須有一套很清晰的技術方法,而世界上沒有這樣現成的方法。由于中國的發展變化太快,如果拿3年前積累的數據說3年后的事情,它已經變化了。排放分布圖我們要有一套方法使它動態更新,這樣我們整個體系里,掌握了下藥方的信息,才能對癥下藥,對源下藥。
環境保護部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說,排放源的調查或者核定,對整個空氣污染治理體系至關重要,假如源掌握不清楚,后面所有的治理方案都沒有基礎。所以這個事情花十幾年時間是值得的。
污染源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搜集污染源的排放清單需要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嗎?原來,賀教授和他的團隊要把點點滴滴的排放源全部搜集在內,甚至燒灶煮飯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他們都親自監測。
賀克斌說,我國農村大量使用生物質燃料。南方和北方的灶燒法不一樣,不同時段燒的生物質也不一樣。農村或城鄉結合部的灶是一般的燒灶,但是它一旦進入空氣體系中,大氣化學過程會引起很多反應,所以把它搞清楚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源的方面。
經過一定歸納后,賀克斌在北方砌了一個能夠模仿各種特點的灶,自己模仿燒,又補充了一批數據,對生物質燃燒排放的基本規律做了比較好的歸納。在奧運會、亞運會和世博會期間,這些信息得到了相當多的應用。(圖4)
另一個讓人頭痛的排放源問題,是汽車尾氣。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激增,帶來了能源、環境、交通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使汽車尾氣的檢測變得更加棘手。不同的車型、使用年限、路況條件等因素都會影響尾氣排放量。這無疑給賀教授的工作帶來很多障礙。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圖5)
賀克斌說,汽車我們叫流動源,既然是流動源,要捕捉它的規律,在技術上難度最大。要動很多腦筋想很多辦法來解決。首先,汽車的排放規律是跟汽車發動機、燃料,特別是它的運行狀況有關系,汽車跑起來的狀態是其中影響排放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掌握這種規律,要想很多辦法。
賀克斌說,由于車太多了,我們只能攝像后回去再慢慢消化,找到在路面上行駛的實際分布,才能夠定選多少小轎車、卡車、公交車。在沒有用攝像這種方法之前,曾為了找它的晝夜變化規律,甚至24小時不睡覺,把信息捕捉下來。
不管是利用攝像,還是晝夜監守在街頭,這些監測辦法都費時費力。國外在實時監測汽車尾氣成分時,有一套完整的設備。但是,每套設備都有它的指標上限,而我國污染物的種類之多、濃度之高,已經大大超過了設備的規定數值,不僅會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還會得到失真的數據,影響后續工作的準確性。
怎么對汽車進行實時監測呢?
賀克斌說,用測試儀器實時模擬。司機在路面上跑,根據實際的路面情況,我們有一套設計集成了一套系統,實時地把油耗、排放量和運行的速度變化、規律都摸下來,再反過來計算它的排放系數。既拿到不失真的數據,同時又保護后續的幾個模塊的儀器,在這上面下了很多功夫。我們研制的稀釋系統對一些農用車、一些工況很差的大卡車都能測,稀釋系統在國際上也是過硬的技術。
稀釋系統的研制,成功地解決了國外設備在我國出現的“水土不服”問題,使汽車尾氣通過等比例地稀釋,適用于國外檢測設備的指標要求。(圖6)
安裝上稀釋系統以后,它會怎樣為我們顯示排放情況呢?
賀克斌說,稀釋系統和計算機集成起來,同時獲得油耗、工況和排放的數據。在我們這套體系里它是很重要的,能把它集成起來用,并且獲得比較穩定的有用信息,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才得以實現。
賀克斌費了如此大的力氣,終于全面掌握了污染源排放清單。可是各種污染物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很難分清某種污染成分的增加是由哪種污染源排放出的。賀教授和他的團隊如何使這份污染源清單發揮出神奇的作用呢?
賀克斌說,要掌握大氣物理,就是氣象和大氣化學的演變規律。這個規律積累到一定數量,通過野外大量觀測、實驗室模擬和實驗數據以后,要把它建成數字模型,這個模型經過驗證以后,反過來通過相對精確的源,大氣物理和大氣化學規律的數字模擬過程,就能得到不同的空間位置的濃度演變過程。
空氣治理體系在各個方面的創新,是添磚添瓦互相學習和逐步集成的過程。甚至包括衛星信息的進步,
都不斷地引用進來,提高這個系統的準確度。就是說把污染源的信息跟最后形成的濃度的分布關聯起來。
獲取的工具和信息的準確度越高,或者說分辨率越高,用到實戰里的參考價值就越高。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都進行了空氣污染治理里頭的實戰。
根據排放源清單,再經過一系列的模擬、計算和建摸,賀教授和他的團隊能夠最終測算出導致某種污染成分增多的根本原因。找到了這些原因,就可以配合政府制定相應政策了。可是賀教授還要反復測算和模擬,盡量減小與實際的誤差。畢竟,空氣治理體系是否科學準確,最終還是要看實戰中的治理效果。(圖7)
王金南說,這個體系對決策者和政府部門,最大的用處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區域性的空氣治理體系。我們在“十二五”期間,想用這套體系來研究制訂像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還有6個城市群,建立區域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這套治理體系對我們國家應該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目前就北京市來說,有沒有得到實際的效應呢?
賀克斌說,這套體系通過奧運、亞運和世博的應用,使我們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規律,第一是污染的復合現象,就是必須考慮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同時治理。第二是它的區域性,奧運會中河北省和天津市的空氣質量對北京有影響,反過來北京對河北、天津同樣也會有影響,通過3場實戰,我們初步摸到了這種規律。
目前這套系統是否在其他地區也得到應用呢?
賀克斌說,在重慶的藍天工程、烏魯木齊的空氣質量改善計劃中這套系統都得到了應用。目前正在合作的是王金南副院長牽頭在做的我國3大城市群和6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城市群,要在“十二五”期間使這些城市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讓它們盡快得到一片藍天。
賀教授和他的團隊不但做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繁瑣工作,整理出龐大的污染源清單,同時把排放規律和反應規律聯系在一起,解決實際問題,成為系統創新的典范。正因為如此,空氣治理體系才能夠準確診斷大氣污染狀況,提供科學精準的數據,為國家環境治理把關,據此制定的國家標準達到9項之多。通過這些持續的努力,我國空氣狀況在不斷改善,人們擁抱藍天的夢想將不再遙不可及。(圖8)
公司憑借科學精細的企業管理,卓越的產品質量,誠實規范的經營管理,先后榮獲“2014廣東上市公司綜合實力10強”、“2014廣東上市公司最具盈利能力10強”、“2014年度全國‘安康杯’競賽安全文化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國家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廣東省節能先進集體”等多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實現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和諧共贏。
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堅持與踐行“環境優先、綜合利用、清潔低碳、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管理理念,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嚴格執行國家環境政策、法律、法規,以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為目標,重視與強化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與機制建設,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工藝、裝備,推行清潔生產;加大資源綜合利用,發展與推進循環經濟,強化科學管理,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發展,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企業,促進水泥行業節約、清潔、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公司堅持生產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原則,對新、改、擴建項目都經過嚴密論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項目實施中嚴格執行環保設計方案,建設項目均按國家相關法規做到了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制度。報告期內,公司各成員企業涉及的“新、改、擴建”項目均開展了環評并獲得相應環保部門的批復,環評執行率100%。
強化領導和管理機制,狠抓節能減排工作
為切實履行企業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公司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技術標準與制度等要求,建立與健全了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成立了由集團公司總經理掛帥的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由集團生產技術副總經理任主任的安全環保辦公室,負責檢查監督集團公司屬下各企業環保管理落實工作。集團公司及各成員企業根據各企業情況制定了環保管理制度和內控標準,確立了環保目標責任制,將環境保護考核指標納入各公司、各分廠的目標責任書內,做到了環保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嚴格考核,薪酬掛鉤。
公司加強企業污染預防與控制,主動接受當地環保管理部門及群眾等外部監督,及時排查治理企業生產經營運行中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環境隱患,并采取定期、定責任人、定整改措施予以限期整改完成,切實做到環境保護管理“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促進科學治理污染
公司積極開展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用于水泥生產。公司技術中心及各企業試驗室積極研究開發與實施礦山廢石用于生產機制砂石及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技術、低品位無煙煤用于水泥窯煅燒技術、脫硫石膏與陶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鋼鐵廠鋼渣與鐵渣、化肥廠氟石膏與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以及綠色水泥助磨劑開發利用技術,每年綜合利用各類工業廢渣200多萬噸,礦山開采基本實現廢石零剝離、零排放。公司水泥工業窯爐使用的耐火磚主要為尖晶石磚、高鋁磚,每次更換并經破碎后作為水泥混合材使用;生產過程中各收塵器收集的粉塵全部返回生產系統作為水泥生產材料使用,一般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公司各企業的生產流程設備設施均配套有先進的收塵器和消聲器;旋窯企業生產線在窯頭和窯尾安裝有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配套有純低溫余熱發電和SNCR脫硝系統,投入運行以來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高效。
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實現節能減排
2014年度公司全面完成了新型干法旋窯生產降氮脫硝SNCR+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并保持穩定運行,取得較好的成效。水泥窯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由原平均600—800mg/Nm3降至目前的250—320mg/Nm3,脫硝效率達60%以上,氨逃逸率小于10ppm。公司完成了下屬企業窯尾高溫風機、立磨循環風機等大風機的高壓變頻技術改造,實現年節電約468.66萬千瓦時。同時還完成福建區域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MFA自動控制系統改造,保持生產線整體穩定,降低煤耗與電耗值,并為系統的優化運行建立了便捷靈活的調整平臺,使水泥熟料燒成系統運行在最佳狀態,提高了燃燒效率,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通過優化公司6條新型干法旋窯生產線余熱發電的操作管理,提高轉窯煙氣余熱綜合利用效率,實現余熱發電系統供電29869.2225萬千瓦時,比2013年度多供電1859.25萬千瓦時,實現節約標煤2285噸。
加強員工培訓,提高節約能源和環境治理保護意識
為加強企業節約型文化建設,提高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環境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公司通過企業報刊、黑板報及召開會議等方式開展節能與環境保護意識宣傳,有針對性地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學習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環保標準與技術規范、環境管理體系及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文件,開展環保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進而提高相關崗位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時還聘請國內專家和高等院校的教授到公司授課并到工廠生產現場結合理論進行實踐和工作指導。通過宣傳培訓,營造人人參與節約能源,做好環境治理保護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