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稅務管理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研究背景
企業稅務風險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且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而從實證角度分析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的研究成果基本屬于空白。因此,本文通過廣東省部分城市不同企業的問卷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制度建設上的不足,并總結出影響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水平的因素,以期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假設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信息的溝通以及監督改進機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業內部產生了大量的稅務風險。因此,本文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編制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對不同類型、規模、運營時間、所在行業的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的差異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設以待驗證。
H1: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1A: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B: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C: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存在差異。
H1D: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涉稅信息溝通水平存在差異。
H1E: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與改進水平存在差異。
H2: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3:不同運營時間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4: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5: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三、樣本分析
(一)樣本介紹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共向廣東省8個城市(廣州、惠州、清遠、中山、陽江、湛江、潮州、東莞)各類企業發放問卷1 500份,回收問卷1 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問卷1 289份,較之問卷發放總量,有效率為85.9%。被試的具體情況見表1。
(二)評價指標的測度方法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評價中涉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中的16個問題,這些問題都屬于定性指標,因此需要通過對問題選項的賦值來進行量化。具體的賦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據企業對問題2選項“會咨詢、不咨詢”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二:根據企業對問題4、問題6、問題7、問題8、問題9、問題11、問題12、問題13、問題14以及問題16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三:根據問題1、問題3中企業實際選擇的信息溝通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不、偶爾、經常”分別用“0、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四:根據問題17中企業實際選擇的對國稅發[2009]90號文的了解程度,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來沒有聽說過、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細研讀過”分別用“0、0.5、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五:根據問題10中企業實際選擇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情況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設置了稅務部門、設置了稅務崗位、有財務部門人員兼任、由外聘機構、否”分別用“2、1.5、1、0.5、0”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六:由于問題15是反向設置題,根據企業對問題15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0、2”值進行量化。
(三)整體樣本的正態檢驗
傳統上,學者多采用ANOVA方法識別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帶來的差異。但是ANOVA方法應用的前提是變量的分布必須滿足正態分布,因為ANOVA所采用的F檢驗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態分布假設之上的。為此,我們首先采用非參數檢驗中的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的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
可見,全體樣本的顯著度在1%以上,拒絕樣本為正態分布的零假設。這意味著,相關的樣本不能采用傳統的ANOVA方法進行分析,而Mann-Whitney U檢驗最顯著的優點是無需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的假設,可以視為對大樣本正態檢驗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代替ANOVA來進行分析。
四、不同企業規模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現狀分析
(一)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3。
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低于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但在信息溝通水平上與大型企業沒有顯著區別,這是由于小型企業員工人數少,管理權相對集中,導致小型企業在涉稅信息的溝通上,反而優于大型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注冊資本的增加,對于注冊資本在500―3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所有稅務風險管理相關的制度建設都有了顯著提升,這說明了注冊資本越大的企業,規模相對來說也比較大,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比起小型企業都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注冊資本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但在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以及稅務風險評估水平上還明顯低于大型企業。
(二)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4。
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年收入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無論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還是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收入的增加,對于年收入在500―5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除了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設都有顯著提升,這說明了中小企業隨著年收入的增加,雖然尚未設置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但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已經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年收入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
(三)結果分析
無論從企業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分析,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經營收入越多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設H1得到了證實。具體到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也都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上,無論是從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來分析,規模越大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設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證實。
五、不同特點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異研究
(一)樣本調整
由于本部分重點研究不同特點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意識差異,因此,在數據的使用中進行了進一步篩選,剔除標準參照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中《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將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較大企業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業后,有效問卷為967份。被試具體情況見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6。
根據表6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其他類型的被試企業。
(三)不同經營年限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7。
根據表7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運營時間在10年以下的企業。
(四)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8。
根據表8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并不明顯;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以及建筑安裝企業之間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9。
根據表9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區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湛江、潮州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廣州、惠州以及陽江地區企業,另外中山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惠州地區。
(六)結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其他企業。研究假設H2得到了證實。
2.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運營時間不到10年的企業。研究假設H3得到了證實。
3.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雖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顯著差異。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業以及建筑安裝業的差異并不明顯。研究假設H4沒有得到支持。
4.雖然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但與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并無直接聯系,例如在2011年廣東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廣州、惠州及陽江。研究假設H5沒有得到支持。
六、結論
本文研究的主要結果及分析如下:
1.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規模較小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都顯著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的管理上是明顯落后于大型企業的,這也證明了中小企業需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2.與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制度相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也隨之提高,這說明部分中小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時候,更注重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設上沒有同步跟上。
3.在對中小企業進行分析時發現,外資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內資企業要高。一方面由于國外稅務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早,外資企業非常重視稅務風險問題。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資企業收入較高,其員工素質普遍較高,在稅務風險的管控上更有“執行力”。
4.中小企業的經營年限也直接影響了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營時間較長的中小企業對稅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稅收問題上“吃過虧”,因此對于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要顯著高于經營年限較短的中小企業。
5.本研究最初假設,中小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會影響到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應高于其他地區。通過分析最終發現,經濟發達與否并未顯著影響到當地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可能會受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經營環境、稅收環境、稅收執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6.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稅務風險的管理不僅要求中小企業要有稅務風險意識,關鍵還要建立一套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中小企業同樣需要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入手,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僅有風險意識,沒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將無法實現管理稅務風險的目的。同時,各項制度的建設必須齊頭并進,不能簡單的將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要設置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及控制目標,通過企業內部及外部的涉稅信息溝通,識別與評估稅務風險,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應對策略,及時的完善、改進管理制度。
7.中小企業應認識到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緊迫性。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應及時進行,不能等到出現稅務問題了再“亡羊補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稅務風險可能給中小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一定要在稅收上“吃了虧”才想起稅務風險管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就太高了。特別是對于剛成立的中小企業,應該在成立初就打好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為企業快速平穩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與外資企業相比,內資企業更應該盡快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稅務籌劃;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西方發達國家,納稅人對稅務籌劃早已耳熟能詳。而在我國,稅務籌劃卻處于初始階段。對于什么是稅務籌劃,那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某些納稅人雖具有稅務籌劃能力,但水平較低,只是滿足于在經營過程中規避額外的稅負而已,遠未上升到權衡稅負以選擇最佳經營方案、多渠道爭取利已的稅收政策的稅務籌劃核心的層面上;我國納稅人的稅務籌劃走“彎路”甚至走“歧路”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國稅務籌劃的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改善我國稅務籌劃現狀,提高納稅人的稅務籌劃水平,已越來越引人關注。本文將就此表達一些個人看法,嘗試提出一些相應對策。
二、稅務籌劃的概念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依據所涉及的稅境和現行稅法,遵循稅收國際慣例,在遵守稅法、尊重稅法的前提下,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精密規劃而獲得節稅收益,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涉稅理財活動,是納稅人經營管理活動的組成部分。
稅務籌劃的根本目標是做好各項經濟行為事前的稅務規劃,減輕企業稅務以實現企業稅后收益最大化,降低企業風險。通過稅務籌劃,企業可在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使國家的稅收立法意圖得以實現,并強化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三、我國稅務籌劃的現狀
稅務籌劃進入中國只是近十年的事,1994年我國才建立起比較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稅收制度,稅法逐漸規范,專業性也在加強。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 為了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展開了激烈競爭。在經營能力和外部環境既定的情況下,政府稅收與企業可支配利益是一個相互消長的關系。
從理論上講,能合法減少應納稅款,節約稅收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稅務籌劃,應是納稅人的必然選擇。然而實踐中,稅務籌劃并未廣泛展開。即使實施了稅務籌劃,納稅人也是停留在經營過程中規避額外稅負的初級稅務籌劃階段,鮮有納稅人立足權衡稅負以選擇最優經營決策的中級稅務籌劃,而立足于通過反映、申訴、呼吁等措施積極爭取對自身有利的稅收政策的高級稅務籌劃更是難以企及。國內納稅人整體稅務籌劃水平較低,實踐推廣剛剛起步。由于認識上的偏差,籌劃活動走“彎路”,甚至走偷稅、逃稅的“歧路”的情況屢見不鮮。另外,我國專業的合格的稅務籌劃人才儲備不足,稅務籌劃人才隊伍建設與我國國情和現實需求相去甚遠。
四、稅務籌劃不和諧現狀的原因分析
1.執法不嚴導致違法成本低
稅法執行情況是企業評估偷稅、逃稅等稅收違法行為成本的一個因素。如果稅法得不到有效貫徹執行,納稅人違反稅法及法規的行為得不到及時懲戒,則企業違法、違規的成本較低,企業管理當局在權衡了成本與收益后,可能會傾向于選擇違法行為而不是選擇稅務籌劃的正途。
由于我國稅法體系還不完備,制度安排不盡合理,稅務行政處罰力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納稅人的偷、逃稅行為,導致涉稅失信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止。在這種納稅環境下,納稅人偷、逃稅收所可能引發的風險相對于所獲得的利益來看是小的,成本收益分析的結果往往促成偷、逃稅行為的發生。同時,遵紀守法的正向效應不足,誠信納稅的納稅人未能得到應有的稅收優惠待遇,而以較低違法成本來減輕稅負的涉稅失信行為卻大行其道。這在客觀上都阻礙了稅務籌劃在理財實踐上的實施。
2.稅務籌劃成本相對過高
稅務籌劃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綜合性涉稅理財活動,一般是由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去實施運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也就是說,稅務籌劃是有成本的。
籌劃人員必須熟悉稅收政策、法規,對納稅人涉稅經濟行為有充分了解,對稅務籌劃方案的運行效率和效果及其被稅務機關認可的程度有準確的把握,才能找到實施稅務籌劃的合理空間。
另外,籌劃人員必須熟悉國家的財務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法規。稅務籌劃需要嚴謹、準確的會計處理來支持。否則,納稅人無法對幾個納稅方案進行比較和篩選。
稅種的多樣性、政策的動態性、企業的差異性和納稅人要求的特殊性,要求籌劃人員不僅要精通稅法、財務會計以及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知識,同時需具務較強的溝通能力、文字綜述能力、營銷能力等。在充分了解籌劃對象基本情況基礎上,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判斷能力為企業出具合適的籌劃方案。
鑒于以上所述,稅務籌劃大多要由專業人員及專門部門進行,納稅人或者根據自身組織專門機構,或者聘請稅務專家,或者直接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籌劃。無論采用何種無疑都會增大納稅人的涉稅活動成本。
3.不穩定的稅收環境是關鍵因素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國家稅制變動頻繁且復雜。納稅人根據原來有利于自己的規定進行稅務籌劃,一旦政策發生變化,稅務籌劃的空間相應消失,結果可能發生變化,甚至事與愿違。稅務籌劃是一個系統工程,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需要納人通過對自身應納稅行為預見性的安排來進行系統、全面而又長期的規劃。因此,納稅人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稅收環境,稅收法規的頻繁變化會增大籌劃成本,使納稅人對稅務籌劃持謹慎態度。
4.現有的稅務籌劃人才儲備不足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1
風險管理有著極強的針對性,效能高的同時又只需相對較少的投入。憑借這些特點,自1970年以后,風險管理迅速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建立起了完備的理論系統,并在企業、跨國公司、經濟、政府的管控活動之中體現著它的價值。近年來發生了太多由于忽視稅收風險的重要性而導致的企業倒閉事件,于是,一些企業制定了很多相關政策來應對稅收風險帶來的威脅。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標志著企業內部管控體系的日漸成熟,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合理評價與化解企業稅務風險,對稅收風險的控制同樣已然成為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的關鍵因素。
一、企業稅務風險產生原因
企業稅務風險意為由于來自不同的貿易逆差所產生的、受內部稅收政策和外界原因影響的潛在風險。社會經濟現狀飄忽不定,稅收政策的調整和企業生產經營項目中的可變性是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成因,并可將成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部分。
1.風險產生內因
企業內部稅務控制制度意為公司開發的具有預警、檢察、發現和矯正過失以及欺騙行為的內部政策章程,以期達到落實發展戰略宗旨、依照相關法律進行公司活動的目的。實際上,很多企業未曾將建設稅務內部控制制度作為重點工作,稅務危機意識薄弱,必要的稅務部門建設的步伐不能跟進。有的企業的財務機構既要承擔會計職能,又要分管納稅事宜。實際上,財務事項處于公司盈利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它的主要功能是遵照事實記錄生意現狀。如果財務機構發現了公司的稅務存在的問題卻通過修改賬目以達到消除稅收風險的企圖,那么企業就會被稅務部門判定為偷稅。
當下,大部分公司沒有建立稅收制度來進行全面的內部審計,而且不能進行固定周期查驗和合理性評價。許多公司僅僅遵從政府分管稅務部門的剛性需求進行稅務自我檢查。另外,如果公司自己的審計者不擅長處理稅務相關內容,則一般會交由公司外部的稅務從業人員處理相關事宜,于是伴隨這個過程就滋生了外包風險。一般來說,公司外的稅務從業人員很難切切實實了解企業的產業管理和稅務現狀,有些更是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在不具備對被委托公司財政現狀的完備知識的時候就貿然為該公司制定出了驗證材料。只要政府分管稅務部門或者審計局對公司的納稅情祝進行查驗,就能立刻發現公司的偷稅行為,該公司不僅在運營上會遭到嚴重影響,并且企業信譽也同時蕩然無存。
2.風險產生的外因
究其風險產生的外部因素,更多的是由于需要納稅的個人或法人希望通過躲避交付一部分稅款來抵消一部分自身遭受到的目前納稅政策帶來的不公正待遇。我國目前的稅收政策以間接稅為主。增值稅不是中性稅收,并且營業稅重復征稅,企業生產、經營等范圍的劃型的不同以及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的不同都會導致納稅力度的區別。政府對內外資集團的征稅力度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這些情況都導致企業產生通過人為調整稅務情況以追求公平的想法,于是由此滋生了稅務風險。
我國現有稅務政策不夠明晰。目前我國設置有18種稅務類型,大部分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的界線劃定不清晰,主旨過于概括,這就導致了收稅方和納稅方在政策解讀上的爭執。由于我國稅法是制定法,根據執法者對政法相關規定的自我解讀導致的執行結果來決定糾紛中的責任歸屬。目前我國公民在稅務方面很少有人明確唯有法律規定的才是合法的,并且稅法在法律體系中沒有處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國家行政機關對稅法具體應用貫徹的方法所作的說明處于主要地位,這些都導致納稅者處于劣勢,增加了該群體承擔稅務風險的可能性。
二、企業稅務制度的設計
1.完善稅務內部制度
企業財務狀況核算以及企業整個運營鏈條都應該以稅務管理政策穿插其中,實施時應做到以下幾點(1)調整稅務管理的企業自身結構,成立專業的分管稅務企業機構以及緊抓稅務執行者的業務能力;(2)有效查驗和權衡稅務風險。對比風險產生概率、可能后果和企業的對風險的態度,來決定風險的管理方法;(3)參考對稅務風險的估測,同時考慮風險管理方法,積極落實為達到內部稅務政策制定初衷的相應辦法;(4)制定內部稅務風險測評的交流制度;(5)進一步提升內部稅務制度的監管能力。
2.完善稅務審計制度
合理化內部查驗部門,設立審計委員會,自主設置直接受理事會領導的企業自身審計部門,已達到企業自身內部查驗部門單獨行事的目的。公司自身稅務查驗規模和頻次要做到規范化。對企業的稅收政策遵從度進行重點查驗,公司自身稅務監管條款的設置以及實際運行效果也要重點考慮。
3.建立風險預警制度
企業應具備了解稅收風險的相應能力,并在充分了解風險的基礎上,建立稅收風險預警的有效機制。企業將根據先前統計數據和有關材料,采用先進手段,及早發現、識別和認知風險,從全局把握稅收風險的整體信息,可以采用例如流程防止、避免和減少、減低密度、轉嫁風險等多種手段。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 有效稅務籌劃 現狀 改善建議
中小型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眾多中小型企業紛紛陷入生存困境,為此本文將就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有效稅務籌劃展開研究,以期為促進中小型企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一、中小型企業有效稅務籌劃的方法
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小,融資困難但經營靈活度較高,對投融資、經營及分配活動中涉及的應稅事項,可以采取如下稅務籌劃方法,詳見表1。
二、中小型企業有效稅務籌劃的現狀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型企業有效稅務籌劃工作的指導,筆者對多家中小型企業的稅務籌劃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了如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對稅務籌劃的內涵理解不足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為家族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他們要么認為稅務籌劃就是簡單的“避稅”,要么認為稅務籌劃會導致大量人、財、物資源的投入,而未必有什么成效,因此很難對稅務籌劃提供有效支持。另一方面,許多中小型企業管理層在選擇財務人員時多考慮自身比較信任的親人,這使得在崗財務人員大多沒接受過正規的財稅知識培訓,無法制定并實施良好的稅務籌劃方案。
(二)企業稅務籌劃目標的選擇存在風險
稅務籌劃的目標包括稅負最小化、稅后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如果將其定位為稅負最小化,那么企業往往會放棄投資利潤較高的項目;如果將其定位為稅后利潤最大化,雖然籌劃者在制定經營決策時會充分考慮稅收因素,但卻忽視了風險問題而容易導致短視行為;如果將其定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那么可以最大限度克服上述兩者的缺陷,并對稅務籌劃方案進行全面衡量。但在實踐中,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財務人員都將稅務籌劃的目標定位為節稅和稅后利潤最大化,加大了企業生產經營的風險。
(三)將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歸類到稅務籌劃中
稅務籌劃的前提是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這意味著合法合規性是中小型企業開展稅務籌劃應遵循的首要原則。但調查中發現,不少中小型企業將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歸類到稅務籌劃中,例如有的企業設置兩套賬簿,以會計作假的方法來達到企業少繳稅的目的,此種做法不屬于有效稅務籌劃,不僅無法達到減稅的目的,還會使企業存在遭受法律制裁的巨大風險。
(四)對稅收政策的認知不全面
調查發現,中小型企業極少會隨時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對稅收政策認知的不全面會使企業在實施稅務籌劃時遭遇如下兩種風險:第一種是由于稅務籌劃人員缺乏稅收法律方面的知識,對稅收方面的法律條款理解不準確或運用不當,而導致稅務籌劃失敗的風險;第二種是在新舊稅法的變更時期,由于財務人員未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稅收政策,并對稅務籌劃方案作出調整而導致稅務籌劃活動由合法變為不合法的風險。
三、中小型企業有效稅務籌劃的改善建議
(一)提高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1、提高管理層對稅務籌劃的重視程度
有效稅務籌劃不僅可以提高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而且可以降低中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為此管理層應從長遠發展著眼,將有效稅務籌劃視為企業戰略組成的重要部分,給予稅務籌劃以足夠的支持。
2、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有效稅務籌劃涉及諸多學科的知識,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此中小型企業可以讓財務人員分批參加財經類高等學校或專業培訓機構進修,或者定期聘請知名的稅務籌劃專家到企業進行稅務政策和稅務籌劃方面的培訓。此外,中小型企業還應對財務人員實施的有效稅務籌劃給予適當獎勵,例如對通過稅務籌劃給企業帶來收益的,可以適當獎勵稅務籌劃人員,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二)采取恰當的稅務籌劃方法
中小型企業因其經營方向、財務管理水平及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其采取的稅務籌劃方法存在差異,為此中小型企業必須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自身實際情況來采取恰當的稅務籌劃方法。
例如,通過對供應商身份的選擇增加進項稅的稅務籌劃為例,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企業所得稅25%,增值稅17%,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5%。該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有很多零星開支(如計算機耗材、車輛維修與保養等),2015年全年零星開支為36萬元,均提供普通發票。如果選擇具備一般增值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含稅報價為38萬元,但能夠增加增值稅進項稅額=38/1.17*17%=5.52萬元,節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5.52*12%=0.66(萬元),同時會增加企業所得稅為0.66*25%=0.17(萬元),企業可記入成本費用的金額相應減少36-38/1.17=3.52萬元,企業所得稅額增加3.52*25%=0.88萬元,最終提高公司稅收收益總額=5.52+0.66-0.17-0.88=5.13(萬元)。
(三)其他建議
1、加強國家相關稅務政策的學習,及時關注中小型企業稅務政策變化
中小型企業可以指定辦稅專員關注國家財稅相關網站,如有出臺或變更與企業相關的財稅政策,及時在企業內部展開學習。另外還可以邀請稅務籌劃專家和稅務工作人員到企業進行培訓,就有效稅務籌劃的相關知識和國家稅務政策進行講解;對行業中在有效稅務籌劃方面具有出色表現的其他中小型企業,可以外派財務人員去進行學習,對比自身的經驗和不足,提高有有效稅務籌劃水平。
2、防范規避稅務籌劃的各類風險
現階段中小型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風險,如認定差異風險、違法違規風險、片面性風險、稅收政策變動風險、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風險等,這些風險的存在可能導致有效稅務籌劃的失敗,為此中小型企業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制定縝密細致的有效稅務籌劃方案,避免因籌劃失敗而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3、規范會計核算依法籌劃
實際操作中,中小型企業應納稅額計算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稅法為依據,健全的會計核算是有效稅務籌劃的基礎。同時會計政策的選擇會影響企業稅額計算,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會形成不同稅負的納稅方案。為此,中小型企業必須規范會計核算,選擇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來提高稅務籌劃水平。
4、構建和諧稅企關系
為了提高稅務籌劃的成功率,中小型企業稅務籌劃人員要與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平時加強稅收政策的培訓、學習、提高政策應用水平,重視建立良好的稅收信用,從而獲得稅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和信任。針對企業內部稅務籌劃方案涉及的稅收政策的理解要主動咨詢,尤其是對一些新生、模糊的稅收政策和不明確的問題的處理,以此來避免因理解不同而導致稅務籌劃風險的增加。
四、結束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期,由于認知存在誤區,導致人們將稅務籌劃簡單地等同于逃避稅收。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人們逐漸認識到在遵守基本稅收法律與制度的前提下,通過有效稅務籌劃來降低稅負是企業生存的必然選擇。基于此,本文筆者結合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緊密結合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特點和生存環境,從提高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采取恰當的稅務籌劃方法、規范會計核算依法籌劃、規避稅務籌劃的各類風險等多個角度出發,就新時期中小型企業有效稅務籌劃的策略進行了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范芳,嚴群英.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路徑研[J].北方經貿,2012(02):61-62
[2]施金龍,許景.中小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分析[J].會計之友,2013(35):115-117
[3]孫陽.淺談中小企業稅務籌劃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5(3):109-110
在企業財務核算管理中,有部分企業都沒有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規范要求來開展財務核算工作,尤其是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多數小型企業都存在財務核算工作基礎薄弱,財務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分析企業財務核算現狀和企業財務核算對稅收征管的影響,并提出加強企業財務核算管理的對策。
一、企業財務核算現狀分析
(一)企業聘用財務人員的隨意性較大,管理水平低
當前,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制度存在不健全的現象,這就導致企業的財務核算管理比較混亂,其主要體現在企業聘用財務人員隨意性方面,包括:第一,當前大多數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存在老齡化的現象,由于老會計人員對新的稅收知識接收能力較差,電腦操作水平也較低,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電腦信息化的使用是會計人員必須掌握的,但是,大多數會計人員對電腦操作知識都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會計人員對電腦信息化的使用一無所知;第二,大多數企業招聘的是大中專會計畢業生,由于學生剛從學校畢業,缺乏做賬經驗,導致企業財務核算管理需有待改善;第三,親戚朋友兼職會計,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小型企業都是屬于個人投資或親戚合伙的企業,由于大朋友多數投資人把自己信得過的朋友作為財務人員,但這些財務人員不夠深入了解會計知識,甚至有的完全不了解會計知識,導致大多數企業的財務核算管理不規范;第四,企業記賬,由于大多數小型企業沒有設立專職會計人員,大都數都是采用記賬的方式,由于一名財務人員同時兼職多個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并且財務人員更換也較頻繁,甚至有的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更換兩個或三個以上的會計人員,由于兼職會計人員都是按照企業老板提供的資料來按部就班歸類記賬,這就導致企業賬目根本無法反應出企業的真實情況,例如現金交易不用開具發票的,一般不會在賬面上反應,企業記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開具增值稅發票,但是,在稅務評估稽查時,由于企業財務人員沒有依據來說明具體財務情況,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缺乏真實性;第五,小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費用,一般會聘用業務規模較少的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審計質量不高,難以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在稅收上的風險不容易暴露。
(二)財務核算不夠規范
企業財務核算不夠規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賬目不健全,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要求來設置、使用、保管賬簿等,由于當前大多數企業存在賬簿設置不全、設置賬外賬、甚至有的企業不設置賬簿等現狀,造成企業不能對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成本及費用等不能進行財務核算;第二,存在記賬不規范的現象,由于大多數小型企業存在現金交易和白條入賬等現象,這就造成賬目數據不規范和信息缺乏真實性;第三,企業核算方式與財務人員核算存在不統一的現象,由于大多數小型企業采用的是手工記賬的方式,其經營方式也比較靈活方便,這就造成企業財務核算比較混亂。
二、企業財務核算對稅收征管的影響探討
(一)申報數據缺乏真實性,導致企業稅收收入減少
由于企業的賬目較混亂,大多數企業存在賬目信息不真實的現象,導致企業在納稅申報數據中不能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稅收核算情況,進而造成企業稅收收入的質量,甚至有的財務人員以核算混亂為借口,不嚴格按照查賬征收的標準來核定征收,大多數財務人員采用定期定額的核定征收方式,導致企業稅收收入減少。
(二)核算管理比較混亂,造成企業稽查震懾力發揮不夠
稅務稽查的基礎工作是財務核算,由于企業財務核算管理較混亂,這就給企業稽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企業稽查力度不夠還受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第一,大多數企業的稅務稽查工作主要放在重點行業、重點稅源的檢查上,并且稽查工作主要是通過管理部門來進行納稅評估的,然而,管理部門只注重納稅評估的重點檢查上;第二,受查前輔導稽查方式的影響,在日常家檢查中,小型企業往往采用自查補稅的方式來實現稽查工作,卻對存在偷漏稅的行為不作處罰處理,只需要偷漏稅者進行補繳,這就造成企業稽查力度不夠;第三,受稅收執法考核指標的影響,對于申報率考核指標來說,一般指標為100%,但是,在申報考核中,納稅人一般不按期申報,這就給基層人員的稅收管理工作加大了一定的難度,若基層人員在催報無果的情況,一般會出現稅收管理人員代為申報和自墊稅款的現象,這種“保姆式”的稅收管理使稅務稽查震懾力發揮不夠,由于行政處罰力度不夠,造成納稅人的不法行為時常發生。
(三)財務信息隱蔽型較強,稅源控管難度加大
小型企業具有點多面廣和經營變化情況大的現象,這就造成稅務機關無法充分掌握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情況和企業的產品數量,同時也無法掌握企業的帳外銷售行為,導致企業的賬目數據信息缺乏隱蔽性,對稅源數據也難以實施控管。雖然稅務機關不斷加強對企業的建賬建制工作,但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對于基層的管理,由于大多數小型企業仍然采用手工記賬的方式,導致現代化的征稅手段難以發揮作用,并且在現金交易方面,由于現金交易收入便于不開具發票,也不入賬,進而造成稅務機關難以對企業帳外經營情況進行監控。
三、加強企業稅收和財務核算管理對策
(一)提高企業財務核算水平
對于當前企業財務核算的現狀,企業應對財務核算工作引起高度重視,由于財務人員是財務核算工作的主要管理者,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財務核算工作,因此,提高財務人員的核算水平是加強企業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要保障。針對財務人員,不僅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也應注重德育教學,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保證財務人員在財務核算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另外,稅務機關應加強稅務的宣傳,通過采用免費發放和召開政策會等措施,使納稅人對各項政策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要求納稅人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和會計制度來設置賬簿,稅務機關也應加強對財務核算工作的檢查,督促企業財務人員認真對企業所產生的成本、收入、費用進行核算,促進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使納稅人及時進行稅務的繳納。
(二)建立企業財務人員聘用體制,加強財務人員的監督管理
對于財政部門說,應加強對代賬會計的管理和指導,尤其是對財務人員的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若企業采用記賬的方式,就要求記賬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具有會計證,還需要具有經財政部門批準的“會計上崗證”,財務人員需持證上崗;第二,招聘完財務人員后,記賬公司應加強對代賬會計財務人員的培訓和業務學習,讓財務人員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的財稅政策,并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使財務人員正確運用財稅政策,以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在個體記賬會計中,應注重對其進行分類處理,采用分地區集中管理的方式,便于相關部門對財務信息的掌握、監督檢查;第四,要加強對協助企業做假賬財務人員的處罰,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查處違法違紀行為,杜絕財務人員做假賬。
(三)按照企業財務核算管理制度來加強企業稅收和財務核算監督
在建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制度方面,應要求企業主管部門、地稅及相關部門的參與,利用公眾信息網公開信用等級,從而加強企業稅收和財務核算監督。因此,稅務部門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稅務機關應組織財政部、工商等部門來加強企業財務和稅收核算管理,要求監督企業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企業的財務制度來建立賬務,對賬務信息進行正確稅收核算;第二,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監督作用,完善部門的工作,將財務核算工作納入到稅務范圍內,將稅務與職能部門的實時監督工作相互結合,以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
(四)加大對企業的稽查力度
財務核算工作是稅務稽查的基礎,其在一定程度上關系著稅務稽查質量,因此,加大稅務機關的稽查力度,加強對企業財務核算的檢查,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稅務稽查工作中,第一,應查閱相關信息資源來尋找稽查工作的突破口,根據各種信息資源來針對性的開展專項稽查工作,注重檢查與監督的有效結合,規范納稅人的征納行為,從而提高稅法的遵從度;第二,稅務機關應注重重點案件的稽查工作,充分體現出稅法的剛性,根據稅法來加強偷稅者的處罰力度,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使稽查工作順利開展;第三,政府部門應參與到稽查工作中,聯合其他部門對外帳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檢查,對偷稅的私營和個體企業,應加大懲罰,并給予曝光,以減少偷稅的現象發生;對于遵章守紀的業戶,應給予一定的表揚,讓納稅樹立“依法納稅,利國利民”的理念,以保證納稅人及時進行納稅。
摘 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商品生產經營的主體,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安排自己的涉稅活動來減輕自身稅收負擔,合理地減輕自身的稅負,即稅務籌劃,不但能在籌資環節中有效地節約開支,還能在經營過程中為企業的稅務進行合理合法地瘦身。本文即對稅務籌劃進行簡單的探討,從稅務籌劃的現狀、加強稅務籌劃發展的對策、合理籌劃的方法進行淺析。
關鍵詞 稅收機制 稅務籌劃 中小企業
一、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的現狀分析
1.中小企業對稅務籌劃的認識性
稅務籌劃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比較新鮮,缺乏稅務籌劃的全面了解,導致在認識上存在很大的誤區。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稅務籌劃與稅務部門無關,是自己的事情。然而,國家指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是希望納稅人能夠主動學習,并在納稅過程中積極回應,有助于開展稅收工作。還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稅務籌劃就是避稅,正因為存在這樣的誤區,將稅務籌劃與避稅混為一談,在思想上忽視稅務籌劃。另外,稅務籌劃分工不明確,工作權責不能有效落實,使得會計人員認為稅務籌劃是領導們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導致稅務籌劃無法順利開展。再者,會計人員配備不足,同時對會計人員信心不足,懷疑能否順利開展稅務籌劃工作,最終導致企業難以有效開展稅務籌劃。
2.社會未能提供理想的稅務籌劃環境
稅收活動中的征收管理水平不高:我國稅收征管與其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由于行政人員具有較大的裁定權力,致使納稅人與征稅人關系復雜。稅務執法人員不依法辦稅現象比比皆是,收受企業好處,為企業減少稅收。嚴重妨礙稅務籌劃的健康發展。
財稅發展慢:我國稅務咨詢、籌劃等業務還在不斷發展,行業可為企業節約建立稅務籌劃部門的開支,有利于開展稅務籌劃活動。稅務人員專業水平有限,籌劃經驗不足,使得公司無法有效進行稅務籌劃,無法幫助中小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合理減少稅負。
稅法宣傳力度不夠: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不法企業從中獲取暴利,讓國家遭受很大的稅收損失。同時,稅法宣傳力度不足,僅僅刊登在稅務雜志上,缺乏調查反饋,使得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帶來不便。再者,各行各業對稅法調整有不同的看法,缺少宣傳和解釋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誤解。
二、加強稅務籌劃的對策
1.正確認識稅務籌劃
了解稅務籌劃的作用,增強依法納稅的觀念,有利于稅務籌劃工作順利開展。稅務籌劃有利于緩解企業稅負,相當于提升企業業績,但也不能將企業的利潤寄托于稅務籌劃。
2.提升規避稅務籌劃風險意識
規避稅務籌劃風險前要明確稅務籌劃的目標:稅務籌劃是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利潤最大化,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很多中小企業忽略企業財務管理,同時會計人員作風要嚴謹,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使得稅務籌劃工作順利開展。由于稅務機構籌劃水平有限,為明顯違反稅法規定的方案不管不顧,使得企業承擔因稅務籌劃不當帶來的巨大風險。
3.配合稅收管理工作
日常經營活動中應在避免稅收活動中不必要支出,如超過納稅期限繳納滯納金。中小企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及時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根據納稅要求上交有關材料進行審批,不能因為規模大就偷稅、漏稅,不利于企業發展。
4.加強與稅務執法部門的溝通
在稅務籌劃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稅務籌劃部門開展工作,同時也應該熟悉有關調控政策和法律法規,在與稅務執法部門溝通過程中,遇到不合理的稅務行為,要巧妙地拒絕,合法維權有利于維護企業與稅務部門的關系。
5.多關注稅收優惠政策
隨著稅收制度不斷完善,中小企業配合稅務工作的同時多了解稅收優惠政策,適時調整企業稅負結構。選擇稅收優惠是要注意:明確稅收優惠政策,濫用或誤用會被認為偷稅;熟悉稅收優惠政策的條款說明,按有關規定進行登記和申報,保障納稅人權益。
6.不應一味的降低稅收
稅務籌劃過程中不能一味的降低稅負,而忽視長期可持續發展。合理的稅務籌劃應該著眼于企業發展,減少企業整體稅負,合理規劃,避免繳納不必要的稅收。僅僅為了其他環節的節稅,可能會提高其他環節的稅負,企業總體收益反而降低。因此,在選擇稅務籌劃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短期效益,更應提出有利于長遠發展的稅務籌劃方案。
7.借鑒稅收專家的經驗。
稅務籌劃屬于高層次財務管理,不僅要了解稅法,還要具備金融、投資等專業知識。中小企業在人才配備方面存在限制,可以聘請專家或機構,借鑒專家們豐富的經驗,使得籌劃方案合法合理,最大可能降低稅務籌劃風險。
三、營造良好的稅務籌劃環境
1.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出臺中小企業的相關稅收政策
中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有些中小企業還接納特殊群體,中小企業在這些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因此,國家為中小企業應制定專門的稅收政策,在稅務登記,稅收申報等方面適當放寬政策,使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借助稅收扶持政策,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2.整理稅收優惠政策,實行法制化
在各種法規文件的補充部分中可以看到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小企業屬于弱勢群體,缺乏承受能力和社會談判能力。散亂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中小企業很難執行到位。因此,整理中小企業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并實行法制化,有利于中小企業通過稅務籌劃更好地享有稅收優惠。
3.規范稅收征收管理工作
稅務部門應建立嚴格有效的監督制度,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征收標準,根據企業發展情況科學核定應納稅額,嚴禁或人為擴大征收范圍,通過核定征收切實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為企業實行稅務籌劃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一、我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內容
任何企業都存在涉稅行為,自然也都存在涉稅風險,涉稅風險是世界各國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通常,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對稅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理解不到位,未能正確履行納稅義務而受到查處;一是企業濫用稅收籌劃,盲目“節稅”放大了稅務風險而受到制裁。企業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一切行為最終都是為了滿足其經濟利益,企業的納稅行為也是如此,在納稅活動上主要表現為少繳稅、緩繳稅以及不交稅,以滿足其經濟利益,這些行為在不同程度上為企業埋下了風險隱患。稅務風險具有客觀性特點,只要企業存在一天,就不可避免地要納稅,企業必然要面臨一些稅務問題和稅務風險,如果對涉稅行為處理不當,企業的經濟利益就可能受損。
按照企業涉稅環節,稅務風險可以歸納為六個類別:在企業內部引發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制定上;對涉稅政策理解有誤造成的稅務風險,如優惠稅率的使用等;財務處理方式上引發的稅務風險,主要體現在收入、成本、費用以及特殊項目的確認上;關聯交易引發的稅務風險,如內部融資等;發票管理和稅務處理引發的稅務風險,如增值稅發票的保管、營業稅的處理等;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引發的稅務風險,如納稅申報單額及時性,稅款繳納的及時等。
(二)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的不對稱是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可以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主觀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企業對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納稅意識比較淡薄;其二,企業稅務機構設置不合理,甚至并未設立風險管理機構;其三,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內部管控制度不健全;其四,企業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理解不到位,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客觀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我國現行稅制存在漏洞,稅收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其二,稅收行政執法存在風險,稅務執法工作有待規范;其三,稅收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的特征,稅務機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總是客觀存在。鑒于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消除,也是企業無法左右的,所以要從主觀原因入手,加強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盡量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
(三)我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緊迫性分析
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了對企業稅務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稅務風險不但會使企業受到法律制裁,直接影響其經濟利益,還會引發一系列的不利后果。首先,稅務問題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稅務風險往往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相關決策;其次,我國《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施行后,稅務風險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用評級,進而使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商業信譽受損,這對企業的長遠利益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再次,稅務風險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稅收處罰成本,這回影響到企業的資金運行。全球金融危機后,我國企業普遍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國內對風險管理的研究和應用還不成熟,稅務風險管理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在這種情況下,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緊迫。
二、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具體途徑
(一)把握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理論基礎
企業的風險來自多個方面,對企業經營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的一般并不是某一方面的風險,而是一系列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只有從企業的整體角度來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階段,企業要想有效化解各種稅務問題,防范各種稅務風險,就應把握好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主要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策略、信息溝通、問題監察等八個部分組成,稅務風險管理應以此為理論基礎,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實現科學、有效且全面的風險管理。
(二)重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政策依據
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就企業稅務風險問題下發了具體的指導性文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明確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指出了企業應重點識別的稅務風險因素,提出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應對策略,其具體內容為企業稅務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企業應參照《指引》的具體內容,結合自身的經營現狀,制定合理、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辦法,構建科學、全面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控制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稅務違法行為。當然,在政策層面上,《指引》中的內容還有待完善,如內容抽象、范圍窄、約束性較弱等。
(三)遵循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特殊原則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需要遵循其特殊的原則。企業要按照稅法規定,及時申報、準確申報、按時繳納相關稅務,履行其納稅義務,這就是納稅遵從原則,這也是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首要原則。此外,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還應遵循的特殊原則有成本效益原則、全面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目標導向原則、有效性原則等,這些原則可以為企業化解稅務問題、防范稅務風險提供必要的指導,促進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四)積極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施框架
企業應從稅務風險管理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到體系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積極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實施框架。實施框架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預防模塊、風險識別與評估、事后支持與改進四部分構成。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主要有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目標設定以此為基礎,構建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總體目標,搭建實施框架,并將管理流程細化為事先、事中、事后三大模塊;事先模塊就是預防模塊,設計預防模塊要對企業的內外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考慮,以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內控制度和組織結構;事中模塊就是風險識別與評估,通常會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估方法;事后支持與改進模塊的重點是企業基礎信息系統的構建,以保障整個體系的有效運行。
關鍵詞:稅務管理 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稅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政府2009年《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導》的頒布,各企業也給予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越來越多的重視。要想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稅務風險管理的落實很有必要。因此,本文就稅務管理流程下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其不僅符合企業管理的需要,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及內容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概念
所謂稅務管理,其是以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為基礎,結合有效信息,降低稅收成本,提高稅收效益,管理包括稅務策劃、控制、效益度量、業績評價等內容,且在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層次上均有涉及。稅務管理需要明確其作用,其中運營控制使得稅務成本效益不斷提高,日常管理是實現稅務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針對稅務管理信息的實時提供。
(二)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一、稅務戰略管理層次,也就是籌資、投資以及收益支配決策,而收益支配決策包括稅務的策劃、控制、效益度量以及業績評價等內容。二、稅務運營控制層次,也就是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經營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三、稅務日常管理層次,也就是會計核算、稅企關系以及納稅申報管理中的稅務管理工作;四、稅務信息管理層次,也就是涉稅信息的收集、處理及輸出過程中稅務的各項管理工作。
二、企業稅務風險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概念
企業稅務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企業稅務風險,其在稅務管理中客觀存在。然而,管理人員缺乏對企業稅務管理的了解,在實際的稅務管理中存在缺陷。稅務風險是指稅務目標管理、日常管理、運營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過程中,因涉稅事項的不確定影響,可能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損失。稅務風險帶來收益或者損失取決于稅務管理者的風險認識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進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那么將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收成本效益,否則,企業將蒙受虧損的打擊。
(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指稅務管理人員在稅務管理過程中,識別并評價企業的稅務風險,通過有效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要點包括內部環境、事項判斷、目標建立、風險應對、風險評估、監督控制以及信息傳送等。
(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稅務風險的戰略管理、運營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內容都是在相應的管理過程中,對企業稅務風險的判斷與評價,并且建立合理的風險控制機制,有效降低稅務風險,減小企業損失。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一)系統構建的整體目標
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從而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的判斷與評價,完成風險控制機制的制定,達成稅務風險的降低以及企業收益的提高。
(二)系統構建的整體結構
運營控制、戰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四個方面,其中,這些方面的內容包括目標設定、內部環境、風險評估、事項識別、監管控制以及風險應對等要素。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對企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企業稅務管理流程標準,依據企業各項管理體系,加強管理人員對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與性,落實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可以使企業稅務風險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根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結合實際,設計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系統,該系統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值得廣大企業在今后的稅務風險管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2
【關鍵詞】納稅服務 大企業稅收 風險管理 分析探究
隨著大企業的不斷增多以及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大企業稅收已經成為國家財政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增加社會就業的重要途徑和對外貿易發展的主力軍,同時也是我國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是我國財政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大企業的實際發展中,其經營規模較大、內部機構層次復雜、業務類型復雜多樣,導致它在經營管理中存在著很大的涉稅風險。因此,要想保證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它在稅收服務方面的合理性,有效控制和降低稅收風險,稅收機關應該不斷提高稅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強化稅收風險管理。
一、當前我國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一)機構設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在稅收管理工作中,其管理體制從上層的稅務總局到下層的各個分局,主要呈現出一種上小下大、基層隊伍十分龐大的金字塔結構,其中有88%的稅收機構和稅收人員分散于各個縣級政府以下的基層地區,幾乎處理和承擔全部的涉稅事項。這種形式的資源分布和管理體制,使得稅收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極為低下,而且經過由上到下的層層傳遞,使得稅收信息逐漸被減弱甚至是失真,如果稅務總局或者上級稅務局無法有效的監管基層的稅務機關,那么將會很難實現稅務的統一性、規范化管理。
(二)缺乏完善的稅收制度
當前,我國在稅收政策的制定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完善現象,使得稅收執法工作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同時,在稅收管理工作方面,也沒有針對大企業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稅收征管方法,通常情況下,都是由稅務機構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慢慢向前摸索,使得稅收管理工作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因為缺乏完善的稅收政策,使得大企業稅收管理和監控的專業化、深層次以及多角度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大企業發展需要的是較為合理、權威、標準、科學的納服務和管理方法。
二、基于納稅服務的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策略
(一)專門設立管理機構,實現稅收集中管理
通過相關實踐表明,實現稅務的專業化管理對大企業稅收風險防范和成本控制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專門設立管理機構,實現大企業稅收的集中管理,提升稅收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同時,加強集中管理,還能夠廣泛積累涉及行業稅收方面的管理經驗,為制定稅收政策提供良好的建議和依據,讓稅收管理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此外,對大企業實施納稅申報、強制執行以及稅務審計等納稅服務和相關的執法事項的集中管理,不僅能夠系統全面的了解大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內部經營結構,同時還有利于提升企業稅款繳納和納稅申報的精確性和及時性,最大限度的提升稅收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幫助大企業制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機制
首先,稅務機構應該參與到大企業相關制度的建立中去,將稅收管理由原來的事后處罰變成事前預防、事后管理、事中監管等一體的稅收風險管理,幫助大企業制定科學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機制,提升大企業防范風險和解決風險的能力。其次,引導大企業有效識別風險,確定大企業在經營運作、經營決策、稅務爭議以及納稅申報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且分析大企業發生風險的原因,進行定期的風險評估工作,結合實際的評估情況,提供針對性的建議,有效消除大企業涉稅風險。再次,在加強大企業自我管理方面擬定稅收規范手冊,指導大企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評價以及自我完善等,要求大企業必須嚴格遵從。同時設計相關的遵從模型,建立與大企業之間相互責任、相互遵從的合作關系。最后,針對那些不配合的高風險大企業,應該進行重點管控,開展專項檢查、避稅調查、稅務審計等工作,對企業內部稅務系統進行有效監管。
(三)強化專門的行業化稅務管理
參考國外的先進經驗,我國應該根據當前大企業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分類歸納,強化專門的行業稅務管理。首先,將各大企業根據一定的標準劃分,然后在針對行業類型成立相關的分析小組,分析行業發展特點和動態情況,從而有效預測行業的稅收狀況和經濟發展情況。其次,在管理大企業涉稅事項的基礎上,還要分析評價大企業的納稅環境和行為,從而制定出最佳的規劃策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行業化的稅務管理,可以集中各稅務機關的力量,對各行業類型定的稅務風險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具有共性的問題,并及時與納稅人進行溝通,提高風險評估的針對性,引導大企業更好的規避稅收風險。
三、結論
總而言之,大企業稅收作為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其在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大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工作,專門設立管理機構,實現稅收集中管理;幫助大企業制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專門的行業化稅務管理,引導企業更好的規避稅收風險,從而有效提升稅收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馬金鑫,王樹鋒.基于稅收風險防范的大企業納稅服務策略[J].現代商業,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