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

        第1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經濟形勢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國民消費支出的貢獻作用。反映國民消費支出的指標有很多,如居民最終消費占GDP中的比重、勞務支出指標等。這些指標數據可以有效的作為國民消費支出核算的原始數據,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能夠很好的反映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另外,消費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費中的構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類的支出份額。有了這種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導居民進行適當的消費支出,從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的詳實科學,能夠促進我國的稅務改革,了解當下消費熱點,樹立居民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中居民的儲蓄與投資有很大的貢獻作用。在國民經濟中,投資儲蓄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等指標,可以很好的分析當前的各種貨幣供給與需求狀況,了解我國的居民儲蓄在國內儲蓄中的地位,以及儲蓄對投資的貢獻率。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政府投資與居民投資的比例關系,更科學的實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際上,儲蓄、投資、稅收是聯系很密切的三個環節,對儲蓄與投資信息的嚴格審讀,有助于稅務部門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除此之外,儲蓄的變化狀況還可以反映我國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的住房制度和醫療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40%、農村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120%。

        預期心理對消費需求的制約作用是顯而易見,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工人就業狀況糟糕、醫療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居民對未來隱憂加劇而讓銀行儲蓄增加。對此,相關的部門對我國的各個體制進行了適度的改革,讓居民放心消費。雖然,我國的社保制度不夠完善,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畢竟居民的消費心理需求有了適當的提高。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統計部門與政府部門有很好的參考依據,各個職能部門也據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從而促進我國居民儲蓄與投資的良性發展。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可以讓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國民經濟的循環是一個系統而長期的過程,生產只是一個階段,對于最終成果的消費才是目的。不過,成果的消費并不是生產者一個人“享有”,而是要經過“分配與交換”的多個環節,才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國民經濟的核算就是要對消費品在“分配與交換”的各個環節進行統計與核算,這其中也包括對最終產品的使用情況。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與科學,提升人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收入分配與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層展開,有次序的進行。為了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核算的信息應該包含更多的機構部門,應用SNA在核算整個收入分配時,就應該按照“初次分配”與“再次分配”兩個階段進行。在收入分配增長動態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讓宏觀收入分配的結構更好的得到調整,初次分配可以讓收入結構得到很好的轉移,調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結構狀況。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與對內經濟政策的制定。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在世界上享有的經濟待遇與政治待遇,也就間接的影響到了我國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制定。例如,聯合國根據連續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會費;世界銀行業根據相應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能否享受到相應的優惠待遇。所以,國民經濟核算還深層次的影響到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間接影響到了我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

        (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投入產出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對投入產出分析的貢獻很大。也有相應的投入產出方法,用于國民經濟的核算。投入產出方法又稱為投入產出分析,以一定的國民經濟產業分類為基礎,結合比例系數與結構分析,從數量上研究經濟系統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相關的經濟模型來分析國民經濟結構以及原因和影響。投入產出的方法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有一個漫長的歷史。1950年,投入產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議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1968年,SNA就吸納了投入產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產出納入到了整個核算體系。實際上,我國的投入產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歷史了。1974年,我國就編制出了第一張實物性的投入產出表,涵蓋了61種產品。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更是編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產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產出表的編制”更是讓投入產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投入產出表考慮了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來源”與“使用去向”,是一種棋盤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同時能夠很準確的表明“投入的來源”與“產出的去向”。另外,對于各個部門之間很復雜的技術經濟關系,投入產出表也能夠很好的把握。投入產出表的樣式多樣,分類齊全,結構清晰明了。如“實物性”與“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就充分考慮了計量單位的特點,便于審核統計工作。另外,也有根據地域劃分的投入產出表,如“全國投入產出表”與“地方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數據結構表”,可以直觀地反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廣泛應用于經濟分析中。“對稱性投入產出表”用于預測和制定計劃。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三)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的貢獻價值

        宏觀經濟效益能夠很好的反映各個產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在當今的經濟發展狀況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一味追求GDP的量與速度,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因為,在宏觀經濟的背景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會總產出。一定的情況下,GDP的數字越大,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產品以及服務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識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財富數字的增長來衡量GDP。如果犧牲了環境與浪費掉了大量的資源,雖然換取了經濟財富的增長,GDP指數的上升。但是,GDP并不體現資源的掠奪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實際上,這種GDP的數字是一個虛假的數字,過度的夸大了“財富”,卻忽視了對成本的折算。鑒于此,一味的追求財富GDP的增長不是一個很明智的辦法,要考慮環境與資源的因素,減去相應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了綠色GDP這樣一個概念,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這一個“綠色GDP”概念的產生,是人們思想觀念轉變的結果,也是人們在權衡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以及利弊后的一個結果。

        二、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分析及宏觀經濟模型建立的基礎

        在宏觀的經濟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統計數據以及模型,而國民經濟核算就可以為這種數理統計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礎。作為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核算確定了很多宏觀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指標設置以及基本分類。這樣的功能讓經濟統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大的提高了宏觀經濟分析的效率,增強了其應用功能。

        三、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國民經濟計劃涉及到很多的宏觀經濟指標,這些經濟指標所反映的現象,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經濟聯系。為了更好的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計劃與規劃的指標數量也必須滿足這種經濟聯系。國民經濟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學,也正反應了這種內在的經濟關系。因而,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四、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法

        第2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確認基礎

        目前,會計理論界對四大基本假設的認識很不一致,各種論點常常自相抵牾。會計基本假設所存在的缺陷,也為會計核算工作引出了許多麻煩,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降低會計信息的披露成本,關于四大基本假設的重新思考,是每個會計人員都應該做的事。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會計假設的基本概念上探究其局限性,并對基本假設給會計確認基礎帶來的影響作一定分析,希望能為四大假設的完善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一、對國際公認的四個基本假設的考察

        (一)關于會計主體假設的考察

        在哲學認識論中,主體是表示人與外部世界活動關系的概念,是指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這里所說的人不是指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會聯系存在的社會人。相比較而言,會計上所說的主體有自己的特殊性,這是由會計學的經濟科學和管理科學的雙重性質所決定的。進行會計核算,首先要明確其核算的空間范圍,即為誰記賬。會計主體假設是指假設會計所核算的是一個特定的企業或單位的經濟活動,而不是漫無邊際的。盡管現代企業歸投資者所有,但企業的會計核算不包括該企業投資者或債權人的經濟活動,或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一般地,經濟上獨立或相對獨立的企業、公司、事業單位等都是會計主體。簡單來說,會計主體假設的目的是為企業核算劃定一個空間范圍,以便于將企業自身的經營活動和外界相區別、與所有者自身的經濟收支相區別。界限清楚,既便于核算,又避免糾葛。此假設的原意是正確的,其界定的經濟核算范圍也是切實可行的,問題在于“會計主體”概念的指向含義令人費解。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人是主體,客體是自然。于是,以企業作為會計主體的假設違背了管理學的原理,背離了唯物主義認識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主體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也給實際工作造成了混亂。這也是頗具爭議的一點。

        (二)關于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的考察

        所謂持續經營,是指一個會計主體的經營活動將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在可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不會因遭遇清算、解散等變故而不復存在。持續經營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采用非清算基礎,例如資產按成本計價就是基于持續經營這一假設或前提的。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勝劣汰是一項競爭原則,每一個企業都存在經營失效的風險,都可能變得無力償債而被迫宣告破產進行法律上的改組。一旦會計人員有證據證明企業將要進行破產清算,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或假設便不再成立,企業的會計核算必須采用清算基礎。會計分期是指會計信息應按劃分期限進行收集和處理,會計分期假設是持續經營假設的一個必要補充。如果假設一個會計主體應持續經營而無期限,在邏輯上就要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規定期限,這是會計這一信息系統發揮作用的前提。明確會計分期假設意義重大,正是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但是,由于持續經營假設的不確定性,將可能使會計分期假設也失去意義。

        (三)關于貨幣計量假設的考察

        貨幣計量假設是指會計為持續經營的會計主體進行核算時,是以采用幣值穩定的貨幣來綜合計量為前提的。但是貨幣計量假設并不表示貨幣是會計核算中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有些情況下,統一采用貨幣計量也有缺陷貨幣計量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數字化浪潮對貨幣計量假設的沖擊。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數字化浪潮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計算機和互聯網、互動媒體和電子商業等,這些將決定今后世界的發展方向。以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革命對會計的影響是巨大的,通常貨幣反應的價值信息,已不是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而諸如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虛擬企業創建速度等表現企業競爭力方面的指標,更能代表一個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同時,隨著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產生了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商務模型,對無形資產和人力資源的計量、對高級專門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價值的計量、對高科技企業潛在的高額風險回報的計量等方面,成為當前的一個突出問題。(2)物價變動對貨幣計量假設的沖擊。貨幣計量的基礎是假定用于經濟事項的貨幣穩定不變,但并非絕對不變,只是其波動的幅度不足以影響用它來計量會計事項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各種原因引起的物價變動均會造成幣值的不穩定,使相同的貨幣量在不同的時間代表不同的購買力,喪失了會計信息應有的可比性和綜合性。

        二、會計基本假設對會計確認基礎的影響

        眾所周知,會計確認有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大基礎。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原則,是指以應收應付作為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準,而不論貨幣資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就是說,一切要素(特別是收入和費用)的時間確認,均以權力已經形成或義務已經發生為標準。而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作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凡是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無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雞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無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權責發生制是依據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這兩個基本假設來正確劃分不同會計期間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歸屬,并運用一些諸如應收、應付、預提、待攤等項目來記錄由此形成的資產和負債等會計要素。企業經營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損益的記錄要分期進行,每期的損益計算理應反映所有屬于本期的經營成果,而收付實現制顯然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因此,權責發生制能更加準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幾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實現制。但是,權責發生制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時也有其局限性:一個在損益表上看起來經營很好、效率很高的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卻可能因為沒有相應的變現資金而陷入財務困難。這是由于權責發生制把應計的收入和費用都反映在了損益表上,而其在資產負債表上則部分反映為現金收支、部分反映為債權債務。而這些局限性和缺陷正是由于將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作為前提所帶來的,會計確認基礎受到了動搖,將為整個會計工作的進行造成極大阻礙。

        三、結語

        第3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說到學習會計學,這絕對是一項不容馬虎的過程。在我剛學習該課程的第一章時,以為學習它不過就是背背定義就可以了,可在相繼學習了后面的內容后,我發現其實不然,要想學好這門課,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更深一步應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供大家參考。

        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1學習會計已近一學期,在這半年的學習中,不僅對會計有了比較系統和科學的認識,并且學到實用的技巧去處理相關方面的問題。本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學習有關財務會計的知識,對會計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接觸。主要圍繞著分為五大部分,財務會計的方法和原則,會計報表,會計等式和賬戶,復式記賬,以及賬戶調整和報表編制。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學習,對會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改正了過往的一些錯誤認識,改變了對會計的態度。

        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以會計準則為依據,運用會計的專門方法,帶企業發生的能夠用貨幣確認、計量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報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財務會計的內容包括財務會計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一般會計事項,具體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會計要素。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財務會計有助于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其次,財務會計有助于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再則,財務會計有助于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正是由于其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會計學好,學透成為從事財經方面學習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務。

        有人會說會計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來,會計是門數字的藝術,而這種感覺在編制三表時尤為強烈。從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用丁字形賬戶反映出來后,如果沒有出差錯的話,那最后那份平衡的報表則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一個個數字在筆下演繹一場美妙絕倫的舞蹈,她們流暢地完成每個動作,扮好了自己在隊伍中的角色,各司其職,給觀眾呈現的則是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藝術。從中可以獲得無法言喻的成就感和歡暢感,就像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件精致的藝術品。

        看著自己一點點把原始數據梳理清,整理好,再分別記錄成冊,最后完成編制,如同看著手中的藝術品如何一點點塑形,烘制,定型,著色,拋光,最后擺在柜臺上以供欣賞。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會計并沒有那么枯燥無聊,不會夢到所有的數字都變活來追殺,盡管有時會被繁多的數字弄得頭昏腦脹,但是只要真正熱愛這門學科,去真誠地發現其中蘊含的美,那么這門課帶來的不僅僅是學識的擴大,還有成長的喜悅。

        會計的學習特別需要細心和專注,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核算過程中出點小差錯

        就會影響整個操作過程的進展和完美,所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次在做資產負債表時,因為丁字型賬戶中有筆活動只有借方項目沒有相應的貸方項目,結果在最后填寫報表時沒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賬戶中去檢查每個項目的變動和調整,而且還是檢查好幾次才查出來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

        事后算了一筆賬,這個查漏就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除去浪費時間不說,還影響了整個工作的進度,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劃算。所以學習會計要踏踏實實,一絲不茍,還要考慮全面防止對一些問題的忽略。如果堅持下去,那么長此以往就會減少出差錯的次數,養成一個嚴謹的好習慣。這樣才會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出色,受人賞識,才能夠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項目。

        盡管現在對會計還只是淺嘗,但是會計也對日常生活有幫助。我學會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開支賬戶做的更好,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每個月的開支詳情,還懂得該如何規劃下個月的開支以使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我覺得這有利于我以后的理財,有利于我形成較好的花費習慣,也是一筆不錯的收獲。我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把會計只是學以致用的,而不是讓其束之高閣,而且會計的真諦正是用其科學系統的理論來指導社會經濟的運行,為社會的發展服務。

        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2本書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教材,也是財經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在體例結構上每章均有學習目標與知識目標,設計了相關鏈接、思考與實踐。對學有余力的同學給出社會實踐的方向,旨在提高其動手能力。本書配有學習卡,可從網站上獲得更多教學資源;為便于學生隨時檢查自身的學習情況,配有習題集(附多媒體教學課件);為了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配有教學參考書及電子教案。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財經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對口升高職的考試用書,還可作為在職人員培訓用書。

        目前初中畢業生主要流向高中,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明顯下降,這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而財會專業課又是一門理論性強、概念枯燥抽象、實踐性要求嚴格、規范的課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在這里談幾點體會。

        因材施教、激發興趣。所謂因人施教,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教的活,學生才能學得活、用得活。

        凡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教學中都不是照本宣科地給學生講,而是使學生的情緒、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把授課的過程變成學生思考、記憶的過程。有的教師抱怨學生學過的知識背不下來,腦子笨,應用、考試時用不上;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正是教師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疏忽的問題。

        職高財會專業的學生,未曾參加過生產經營活動,既缺乏理性知識,又缺乏感性知識,因此,在授課時就必須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問題通俗化。也就是用學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說明問題,用學生最能接受的、最貼切的實例來解釋問題。如解釋流動資產,用人的血液來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讓學生接受。有些知識本身比較抽象,而并不深奧,如憑證、賬簿。通過實際參觀,增強感性認識,明白究竟。有的既抽象、深奧,又比較復雜,這時就要運用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理解中接受。如講資金平衡原理時,運用兩塊面積相等的圖形代表資產和權益,對不同類型的業務引起資金的增減變化,用圖形割補演示增減變化的過程及結果,讓學生理解其原理。如果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接受的、興奮的狀態,對老師講不到的知識他們也能想到,這樣便能給學生以漁的本領而非授之以魚。

        從學生大量作業中可以看出,不少學生做賬務處理時,常常把會計科目用錯,主要原因是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及會計制度規定記得不清。學生遺忘的現象相當普遍、嚴重,老師講的知識不少,但學生掌握的東西不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師思想上不重視,對學生要求簡單、松懈、抓得不扎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對概念、財經紀律、制度規定強行死記,對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礎上進行復述,逐一過關的方式。如果學生缺乏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猶如盲人摸象。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抓實干,把功夫下到位,重視基礎知識、基礎理論教學,提高職高學生的技能。

        要使學生所讀的書,所學的知識形成立體、多方位、動態的體系,并能靈活地運用。這樣,學過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

        要使學生掌握真本領,具備真才實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課堂練習、單元練習、分步模擬實習、綜合模擬實習等,讓學生有活學活用的機會,通過練習,形成技能。再一讓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實踐,身臨其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經濟建設人才。許多學生深有體會地說:“以前是老師代替我們吃梨子,然后告一訴我們梨子是甜的,讓我們死一記住梨子是甜的:現在我論文下載們自己吃了梨子,就立即知道梨子的甜味,對梨子的味道有時比老師品的還仔細,梨子是啥味,我們永遠忘不了。”

        總之,如何把學生培養成自食其力,既能實際操作,又有理論知識的合格型經濟人才,始終是我們專業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

        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3在將近一年的學習中,使我對會計學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部分,是適應社會的生產的發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在社會生產中,會計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勞動產品的數量進行記錄、計算;另一方面則要對生產過程中的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分析、控制和審核,以促使人們節約勞動耗費,提高經濟效益。正是因為社會生產中人們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客觀上就需要有一種以經濟數據的記錄、計算、分析、控制、審核為中心的經濟管理活動。

        在還沒有接觸基礎會計學這么學科之前,我們很多人對它都只是感性的認識,盡管它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有密切的來聯系。當問到我們會計是什么?我們也許會說:會計就是寫寫、算算。通過對基礎會計學系統的學習,我才發現會計并不是那么簡單。“管理活動論”者認為會計是一項具有反映和控制職能的經濟管理活動。而“信息系統論”者則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從以上兩個觀點我們可以理解會計是一個數據處理,進而產生信息,利用這個信息達到加強經濟管理,從而實現預期目標的工作或者活動。我們知道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作用。建立和實施會計制度規范了單位的會計核算,提供了真實完整會計信息,規范有序的會計環境和有效的會計制度對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基礎會計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從態度上應該重視它,要認真學好它,提高學習的興趣。在強調它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基礎會計畢竟只是基礎會計,它的內容是基礎的,所以學習的時候一定把它定位在這樣一個高度:對基礎會計中的知識以課本知識為主,不要太多太深的拓展,對會計核算的流程只要一個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基礎會計作為會計的入門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我從理論上對會計有了基本的認識,使自己了解了會計要素,對會計要素進一步細致劃分,產生了會計科目,了解了會計分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會計是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出現的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和產物,進行會計核算從根本上說是為相關人員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額,為了達到這一目地,必須對日常的經濟業務和是事項。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進行分類,從而產生了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一種粗線條的大的類別劃分,因此在會計要素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劃分,出現了會計科目。而會計科目中的數字和決策所需要的信息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樣還需要核算核算程序,對企業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和事項進行歸類入科,編制會計記賬憑證,然后對會計憑證逐條登記到會計賬簿,再由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從而最終生成決策有用的信息,也完成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職能。

        會計作為一門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學科,實習是檢驗學校里的教學成果的最好試金石。雖然我還沒有真正的參加實習過,但我明白學校中的知識都要轉化為工作能力,這樣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會計的發展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會計教育應當與實踐相結合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系: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假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系,以假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系,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

        通過學習了基礎會計學過后,我了解到作為一名專業的會計人員是需要一定的道德素質的。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能接觸到大量的共有財產,所以作為會計人員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辦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對于他人的威脅,誘惑,和指使要做到堅決不從。

        學習會計學,要注重原理的學習,吃透原理,活學活用。基礎會計學主要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原理,包括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例如,學習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時,不要就方法論方法,要理解其理論依據;既要學會應當怎么做,又要弄懂為什么要這么做。要防止鉆入具體業務處理,而忽略對原理的學習。我們要善于將總論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后面闡述的會計核算具體方法的運用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對會計學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學習了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后,我的感覺用受益匪淺這個詞來概括是毫不夸張的。對于以后的學習來說,也是心里有“數”。對于會計這門課,從一開始我們就體會到了學習的艱辛,因為學習一些原理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可是在艱辛的同時,也磨練著我們的意志。應該趁自己還年輕,努力的多學習些知識!這樣才可以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籌碼。

        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4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有了點兒零星感觸,認為會計科目的內容其實是最難學習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是最難把握的。但是,個人認為知識的學習就好似建筑樓房,也需要打建‘地基’,方可建起高樓大廈。基礎如果不夠牢固,那么蓋得越高,倒塌的危險性就越大。直至最終,導致一頭霧水,無法準確掌握。所以我認為,基礎學習非常重要。

        第一章的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就是對全書內容的總括,所以建議大家只要大概了解即可的。但是有會計基本假設的內容需要重點掌握,因為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上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一個基本前提,可以說是會計學科的一個基礎,所以個人認為必須牢記而且要深入理解。會計主體是假設中的重要要素,主體一旦確定,中心對象、服務對象也就隨之確定了,一切會計活動都是圍繞這個主體而展開的。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會計主體可未必等同于法律主體的。通常,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的,但會計主體可未必是法律主體的。這一點一定要區分清楚,二者絕對不可以混淆的。

        會計主體確定后,順理成章生存下去自然要產生經營活動的,而且這個經營活動一定會是可持續的。一旦一個企業無法正常持續經營主營業務,那么這個會計主體一定是出現了問題,生存也就受到了威脅。不過,如果直接假設一個會計主體是不可以進行持續經營的,很明顯是個錯誤,會誤導經濟決策行為。所以,假設持續經營是不要的。

        然而,有了會計分期才會使不同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礎,從而才會出現應收、應付、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因此,不難看出,合理進行會計分期也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學習會計科目上也應成為我們注意的一個重點。

        最后,上述一切行為都要通過報表,用相應貨幣去進行計量,展現給使用者一組有價值的數據。所以,合理選擇貨幣去體現所想說明的一切,才不會給使用者帶來誤導,故而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深刻理解和經典習題輔助強化,牢固掌握,把基礎知識打造的更為堅實。這樣,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才可以保證大方向上不會嚴重偏失,對問題的理解上才會更加準確。有了這一切,你的知識結構才會更加牢固,才會打建得更加高大。

        此外,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后的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對知識的靈活掌握,要以不變去應萬變。不過,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慢慢體會到基礎學習的重要性。

        會計專業學習心得感悟5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學期的時間又過去了。沒有接觸會計學這門課之前,我想許多同學和我一樣只有感性的認識。死板,以前這個詞我們總定義給會計,盡管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密切的關系,甚至有些人已經同會計打過交道,或者已使用過會計憑證,或者閱讀過會計報表。但問到我們會計是什么?我們也許會說:會計就是寫寫、算算。后來為了考取會計資格證書,對會計學這門課進行了算是比較系統的學習。但經過32個學時的系統學習,對于《會計學》這門課程的學習,對會計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自從學習了會計學后,知道活學活用才是實質。所謂活學活用,是指對課程內容不要理解過死,如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賬戶分類等。具體說如我們作一筆會計分錄,并不是說就一成不變,而是要定期調整賬戶的記錄,使各賬戶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而在調整時,要用權責發生制。當然活學活用的基礎是吃透原理,因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會計學要求我們在學習基礎理論時,注重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體運用會計核算方法處理一般經濟業務;掌握企業經濟業務的基本會計處理方法,要求學生能正確編制企業共同業務的基本會計分錄,學會必要的計算及編制會計報表。會計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對于我們,目前來說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體系。由于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在學習上更應聯系實際,方便與掌握應用。

        在課程學習當中,最為關鍵的是上課認真聽講,緊跟老師,在做好筆記的同時能夠及時思考相關問題在實際情況中的應用,并快速理解老師所給出的例子。如過能對老師上課中已經提及,但又未充分說明的東西能刨根問底,就更好了。這里需要特別講到的是老師所發的課本。雖然上課的時候不用,但在課下,通過閱讀課本相關內容,更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師上課所講到的內容。另外由于課本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練習,方便我們做基礎訓練。

        在學習內容上,我認為首先應弄清楚各個基本概念,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或者練習。這樣一是容易由于基本概念不清的產生問題而讓進一步的學習進行緩慢,二是避免因基礎問題產生不必要的困惑。對于基本概念良好的理解同時還能幫助我們區別會計學當中許多分類問題。在實際學習中,我發現同學們很多時候問的“為什么”都是由于對基本概念的不熟悉。其次我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實際的練習。

        在課堂上,老師給我們準備的題目,我們需要靠自身的能力獨自完成,同時盡量在練習的時候少看或者不看講義。如此,我認為才能起到練習的基本作用,并發現自己在之前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和錯誤,以便今后改正。課下,我們一是可以選擇老師出的題目進行反復練習,做到熟能生巧二是可以選擇課本練習進行更多樣化,更復雜的練習,遇到不懂的時候在下次課中詢問老師。同時盡量避免去問同學。因為問同學所得到的答案一是不見得正確,二是表述上很不精確。對于會計學這么一門精確的工具性學科,不精確往往就意味著錯誤。

        在學習中我發現,會計學是一個細節致命的學科,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這樣是很難達到學習要求的。因為它是一門技術很強的課程,主要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方法。所以對于它的學習,要按教材章節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種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間的聯系,才能掌握整個方法體系。對于具體業務的賬務處理、賬簿組織、賬表結構以及有關數字的來龍去脈,都要細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瑣碎,不能煩躁,必須要踏踏實實地學。

        例如,我們在確定費用是管理費用還是制造費用時,一定要認清是廠部發生的,還是車間發生的。再如,只有當購入材料驗收入庫注明后,才能記入物資采購。而這樣特別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許多內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同學在學了一些內容后,就有了放棄的想法,更有甚者還產生了畏懼的心理。誠然,困難不能否認,但只要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最后加上勤奮,那樣必然會贏來成功的曙光。

        第4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在不斷適應這個社會,去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價值提升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心理疲憊期。旅游作為當代人度過心理疲憊期的最好選擇,旅游景區的服務及其設施如何就成為人們選擇是否前往的一個要點。從順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的角度出發,面對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伴隨“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為了實現旅游景區的進一步發展,傳統旅游景區的轉型升級是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使效益不斷增長的良策。

        一、“互聯網+”與智慧景區基本概念

        (一)“互聯網+”

        “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社會各行各業進行充分融合,以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以及它的靈活性、創新性、交互性推動實體經濟進行不斷地創新與生產,實現經濟發展新形態。

        (二)智慧景區

        智慧景區是互聯網與旅游景區相結合的產物,它打破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能通過信息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對景區進行管理,無論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還是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旅游者行為、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都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游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同旅游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智慧景區建設要素分析

        (一)景區智能化系統

        1.游客通訊網絡及定位系統。由于個人移動終端在國內的大范圍普及,游客對景區無線寬帶網的需求增強。因此在保證其它通訊網絡能夠正常使用的基礎上,通過增強無線信號以達到無線寬帶網與游客的移動終端高度聯系的目的是各景區必須落實發展的一步。

        網絡在景區內大范圍覆蓋的同時促進了手機地圖的使用。通過對景區內部地圖的收錄與細化,只要游客在景區范圍內使用APP,就能夠清晰明確地標出游客所在的具置。目前,國內的游客定位系統發展范圍較狹窄,比如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的游客定位系統只能標識在固定建筑物周圍的具體的位置,而在雪場或者雪道上就無法對具置作出定位,也無法提供所在雪道的具體名稱和信息。與之相比,國外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旅游業的研究和實踐開展得比國內早,美國的Steamboat滑雪場于2005年推出RFID定位裝置反饋系統MountainWatch,此系統專為游客服務,具有實時監測游客位置、反饋游客消費情況、推薦最優滑雪路線的功能,以科技化服務保證游客的便捷與安全。

        2.智能導游服務系統。智能導游相對于普通的電子自助講解導游來說,它的服務可選擇性更多,也更有個性。比如在2009年,英、德兩家公司就以“增強現實”技術為基礎,開發了一款智能導游軟件。此軟件憑借手機里的全球定位功能和攝像、圖片識別功能,對游客所在的位置及面前的事物進行攝影定位,并從游客的視角將所在景點的具體信息通過手機顯示出來,比如古跡曾經的繁榮樣貌或斷壁殘垣的虛擬重構等。除此之外,該軟件還有路線規劃功能,人性化的服務表現在充分考慮游客對不同路線的需求,為游客量身定做專屬旅行方案,比如幫助游客遠離大眾線路,獨辟蹊徑等。

        目前,國內也已經有不少景區將智能導游落實到旅游活動中。從2015年7月起,三河古鎮景區適時啟用了電子語音導覽系統,游客來三河古鎮只需花10元就可“聘請”一名電子導游,走到哪“導游”到哪兒。因此,在2016年旅游旺季出現時,沒有出現“導游荒”。

        (二)旅游資源保護系統

        1.數字保護系統。旅游資源的保護一直是國家所關注的熱點,特別是文物資源的保護。2016年在上海舉辦的“敦煌:生靈的歌”展覽讓游客感受到了古文化的震撼,以及發起對文物保護與創新的思考。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敦煌莫高窟就像人從幼年到青年再到壯年,最后到老年,就會離去。這個壁畫肯定也是要走色,不過就是速度問題,我們過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壽,而無法阻擋他慢慢的退化。”因此,對文物旅游資源的保護與發展,始終是擺在旅游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圖像數字化和檔案數字化是實現文物保護的主要方法。而且數字化有著檢索快捷方便、容易實時同步備份、維護安全簡單、存儲空間小等優點。在“互聯網+”被提出后,敦煌莫高窟景區就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科技手段,最終以數字技術實現了文物保護的完整性與精確性,將整個洞窟的大小、形狀、顏色都實現高保真,有效避免了中國文明的失色。

        2.3D技術保護系統。文化遺產的珍貴性不僅在于其歷史性,還在于難保存性。通過數字技術,我們可以將它的具體信息、圖像保存下來,但文物實體該如何保存又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探索與改進的技術難題。如果目前做不到將文物本體資源永久保存,那么使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將其最高程度地表現出來,讓人們依然能夠進行游覽的同時,文物本體資源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

        在國內,結合了三維掃描技術的3D打印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國內一些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博物館對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對于無法翻模或不適于翻模的文物進行復制和用于局部殘缺文物的修復。個別材質的文物,比如瓷器,還可以直接利用打印品來進行文物補全。

        雖然3D打印出來的文物,永遠都不會是擁有歷史與精神的文物本體,但是3D打印卻可以作為文物價值的技術支撐,對于文物保護和文物修復是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的。

        三、智慧景區建設現狀

        2015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游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游鄉村。目前,國內的智慧景區建設發展如何,在此以揚州瘦西湖智慧景區的發展建設現狀為例進行研究。

        《互聯網周刊》了2015年智慧旅游景區的Top100,揚州瘦西湖以品牌內涵與影響力得分95.67分、自身網絡的建設得分94.78分、傳統行業地位得分97.38分,綜合得分97.09分位列榜首。作為榜單第一的揚州瘦西湖,以下將對其建設內容分為以下三點進行研究。

        (一)靈活營銷

        蜀岡-瘦西湖景區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宣傳渠道和影響力優勢,借助各類媒體及微信、微博等手段,開展了高密度的立體宣傳營銷。比如:針對清明小長假雨天的不利情況,景區連續策劃一系列高品質的微博、微信,微雜志作品《清明到揚州來看雨》將連綿陰雨天氣演繹出別樣雅致的意境,不時被拿來與故宮、三亞等旅游勝地做比較,大大實現了利用微營銷達到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便捷購票

        當旅游行為發生時,游客最為關心的不外乎是買票。瘦西湖的高兼容軋機已經實現了一個二維碼對應三家OTA(攜程、同程、驢媽媽)的一對三模式。游客可通過OTA購買電子票或者在自動售票機自助購票,還可以通過微信的搖一搖“智能購票”。對于傳統的團隊游,團隊通道依舊得到專門開設;而散客可以持金融IC卡直接刷卡進園,便利性得到提高。

        (三)智能導航

        進入景區后,游客在園區內可享受全覆蓋且免費的WiFi網絡,可以通過手機虛擬導游了解景點的文化內涵,也可以通過搖一搖的方式進入景區微信服務區,了解景區周邊的停車情況、餐飲以及購物場所,并使用導航功能快速地前往各個景點。

        四、智慧景區建設對策

        目前,國內的景區數量相當龐大,但不是所有景區都有轉變為智慧景區的基礎。通過對瘦西湖這個發展較為成熟的智慧景區的研究,為目前急需轉型升級的景區提供以下兩點建設對策。

        (一)景區總體智慧化

        智慧景區的智慧化不會局限在某一段時期內,也不會單純地只表現在管理、營銷和服務上,而是會由內到外、由小到大、不間斷地去改善景區的方方面面,使景區最大程度上與時代科技接軌。轉型升級可以是長期的不間斷的勻速改造,也可以是短期的投入大成本的快速改造。

        在保證旅游資源不被破壞且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和創新的基礎上,管理是景區經營的關鍵,作為首要的轉型目標,一定要不斷地研究與融合時下新興科學技術,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手段對景區進行管理,使其利用率達到最優,從而實現管理的迅速、便捷、靈活與準確。營銷方面,以多渠道、多層次營銷為主。多渠道營銷在于充分利用各大熱門媒體,比如微博、微信、途牛APP、去哪兒APP等,結合傳統的營銷手段進行營銷;多層次營銷則以年齡、性別、職業等不同因素,將游客分為不同的目標群體,實行針對性地宣傳。服務方面,分為基礎設施服務和無形服務,通過對游客需求的調查與研究,對基礎設施進行更新與完善,提供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給予游客最舒適的體驗效果;而無形服務體現在工作人員的服務上,注重服務質量。

        (二)多方合作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區若是“閉關鎖國”,就會逐漸失去對游客的吸引力,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因此,多方合作的重點在于發展成熟且具有一定空間范圍的景區可以結合周邊的小景點,以大景區為中心,小景點為輻射,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旅游面。在這個旅游面里,又可以形成多條旅游線路,而景區憑借著相對較高的知名度和居于連接的中心點的優勢,可以實現穩定,甚至快速的發展。同時,旅游面的形成還可以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比如餐飲業、酒店業等等,其次,通過打造旅游面的線上服務、電商平臺,能夠更大程度地滿足游客的信息采集、購物等需求。多方合作的意義在于,以旅游面的整體吸引力來提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力,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五、結語

        第5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旅游;旅游本質;旅游邊界;旅游統計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16)08-0016-13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07

        引言

        邏輯學常識告訴我們,世間萬物和諸般概念,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所指和邊界,這是萬千事物不同名稱由來的依據,也是人們辨識各種事物的前提。作為人類行為活動的一種方式,旅游雖然被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是“十分復雜的現象”,要為它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十分困難”[1-3],但捫心自問,“旅游”的內涵和外延應該不至于比“文化”“存在”等概念更為復雜吧?旅游到底是指哪一類行為活動,進行了什么活動的人屬于旅游者,這是普通人的常識認知所能確定的。對此,中外旅游學者也從理論和邏輯上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探討,對旅游這一基本概念的認知接近達成共識[4-9]。然而,這種共識目前還不夠穩固,許多人已經習慣了按照世界旅游組織(UNWTO)出于經濟統計需要而給出的寬口徑“旅游”定義去理解旅游,并以此技術性定義質疑更為嚴謹的學理性、概念性定義[10]。面對國內學者有關旅游的核心是“愉悅體驗”還是“非慣常環境體驗”的兩種觀點,人們感到旅游本質的核心仍未確定 [11]。盡管許多學者指出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性旅游定義會誤導我們,建構旅游理論必須探索更嚴謹的概念性定義[3, 7, 12],但由于該機構的官方色彩及國際組織背景,人們容易將其給出的旅游定義視為權威觀點而接受(至少無法忽略它的存在),放棄探索更具學理性的觀點。大量旅游學教科書為了兼顧兩類存在矛盾的旅游概念而勉強自圓其說,邏輯上不能自洽的理論解釋使本來明白旅游為何物的學生在學習旅游學課程后反而無法與常人對話。世界旅游組織所給出的技術性定義,就像一座巨大無形的山體,把旅游界的人籠罩其中,使大家身在此山不識山,無法在“旅游”和“旅游者”這兩個最基本的概念認知上形成符合常識并能夠邏輯自洽的認知,以至于在國家官方旅游抽樣調查問卷中不得不轉換陳述方式才能被社會接受。因此,有必要辨析旅游概念的本質內涵和外延邊界到底在哪里,即使這個邊界是動態的、模糊的,也依然存在。這不僅出于學理需要,也是法理需要,更是產業需要。

        1 統計范疇的“旅游”到底是什么

        1.1 國際機構對旅游統計原則的解釋

        要了解統計范疇的旅游到底是什么,應回歸到制定國際旅游統計標準的官方文件的表述中。《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國際旅游統計文件[13],它由世界旅游組織擬定,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審核頒布1。該文件這樣闡述進行國際旅游統計的目的以及統計的范疇:(1)旅游(tourism)是一種社會、文化和經濟現象,涉及人員向其慣常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移動,通常以娛樂為動機。鑒于旅游會對經濟、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到訪地的當地人口和游客本身產生一系列影響,有必要對旅游的發展、管理和監測進行全盤考慮。為了幫助決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實施國家和地方旅游政策,制定營銷戰略,需要獲得更多更可靠的統計資料以對旅游進行各種分析。為了給各國編制旅游統計提供一個共同的參考框架,即一個具有內部一致性的定義、概念、分類和指標體系,編制了《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該體系將有助于與旅游衛星賬戶國民賬戶、國際收支和勞工統計等的概念框架建立聯系。(2)從經濟視角看,國際旅游統計聚焦于visitor(本義為“訪客”,中文文件將其譯為“游客”,下同――筆者)活動及按貨幣和非貨幣指標對游客進行的計量。因此,旅游的定義是被確定為游客(visitor)的人員所從事的各種活動,即為度假、休閑和娛樂、商務、健康、教育或其他目的旅行的人。該范圍要比傳統概念的旅游者更廣,后者只包括休閑旅行。(3)旅游指游客(visitor)的活動(tourism refers to the activity of visitors)。游客(visitor),指出于任何主要目的(出于商務、休閑或其他個人目的,而非在被訪問國家或地點受聘于某個居民實體),在持續時間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出行到其慣常環境之外某個主要目的地的旅行者。游客(visitor)的這些出行符合旅游性出行(tourism trip)的標準。(4)旅游是旅行的一部分,游客(visitor)是旅行者的一部分(Tourism is therefore a subset of travel and visitors are a subset of travelers.)。(5)旅游性出行的類型包括:①個人目的:度假、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教育和培訓、保健醫療、宗教朝覲、購物、過境(停留)、其他;②商務和職業。

        上述要義讓我們明白,統計視角的旅游是這樣的:

        (1)旅游統計是對移動人口及其消費的經濟統計。

        (2)旅游統計的對象人群其實是訪客(visitor)。“訪客”的外延大于“旅游者”,相當于不以就業為目的的所有旅行者。

        (3)旅游統計的范疇大于旅游本身,包括了因個人和工作事務目的的各種出行活動。即:統計范疇中的旅游=到訪≈旅行,旅游業≈旅行業。

        1.2 官方機構旅游概念界定的演變與問題

        表1列示了國際國內組織從統計角度給出的旅游概念界定及其歷史演變情況。

        細看表1,還有幾個問題值得進一步討論。

        第一,旅游統計的對象逐步擴大。從最初的只計過夜訪客,到后來包括不過夜訪客;從最初的不包含留學生,到包含教育培訓乃至購物者;從只計保健(health)目的者,到包含醫療(medical care)目的者。對象擴大雖然有因可循(例如出國購物逐漸成為享受性活動因而具有愉悅性),但有些對象的擴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群或國家,例如,把保健性療養擴展到就醫看病,對于發達國家也許適用,對于中國則不適用。由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日均70萬外地患者赴京看病,2013 年北京市三甲醫院外來就診的患者達3036萬人次,這是國家衛計委抽樣調查得出的數據[14]。這相當于說北京市2013年接待國內其他省市來京旅游者(游客)總數1.56億人次中,有約1/5的人數是就醫人群,這在事實與邏輯層面都說不過去。

        第二,先界定“旅游者”后界定“旅游”,不符合常規認知邏輯。國際組織于1937年開始界定“國際旅游者”,一直到1991年才在其旅游者概念的基礎上界定什么是“旅游”,并且旅游的定義是被確定為“游客(visitor,訪客)”的人員所從事的各種活動。從現象和概念產生規律看,應該先有“旅游”這種行為活動,然后才有被稱為“旅游者”或“游客”的一類特殊人群,就像先有“運動”,其后才有“運動員”概念。因此,符合常規的概念界定順序應該是先界定前者(例如運動、旅游),再界定后者(運動員、旅游者)。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的界定屬于逆向倒推,在沒有闡述何為旅游的情況下,先設定哪些人群是訪客(visitor),然后讓“訪客的活動”等于“旅游活動”,讓“訪客=旅游者”,一方面有先天邏輯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偷換概念之嫌(訪客的內涵與外延范圍明顯不同于旅游者)。

        第三,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在界定與使用中存在自相矛盾現象;中文翻譯錯誤加劇概念混亂。從表1的國際機構文件規定可以看到,他們對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邊界的認知基本上是清晰的,也大致符合常識判斷,即tourism(旅游)?travel(旅行),旅游者(tourist)?visitor(游客)?traveler(旅行者)。然而,在具體使用這些概念時并沒有完全遵循這種邏輯關系,而且表現出要打破這種邊界關系的趨勢,要讓范疇更小的“tourism(旅游)”去統籌范疇更大的“travel(旅行)”。UNWTO的英文原名中的“T”,從1963年的“travel”改為1991年的“tourism”,兩次大會討論的問題是“旅游”統計,但會議名稱卻是“旅行和旅游會議”(見表1第1列)。也就是說,國際機構雖然在文本內部說明了旅行與旅游的聯系與區別,提出了旅游只是旅行的一部分,訪客只是旅行者的一部分,但實際的旅游統計范疇卻明顯超越了常識認知中的“旅游”邊界而接近于廣義的“旅行”1,而文件的名稱卻依然是“旅游”,這猶如用一件小小的衣衫包裹一個大大的身軀,衣不蔽體,難免顯出捉襟見肘之態。旅游概念的混淆之根從此埋下,旅游、訪問和旅行本來清晰的外延邊界就此被人為打亂。

        漢語翻譯理解的錯誤,進一步加劇了這兩大概念的混淆,大量英文教科書和文件將“travel”理解成“旅游”,把“business travel、religious travel”譯成“商務旅游、宗教旅游”;把“世界旅行與旅游理事會”(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即WTTC)譯成“世界旅游旅行理事會”或“世界旅游理事會”;甚至在國際組織提供的官方文件漢譯文本《2008年旅游附屬賬戶:建議的方法框架》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錯誤和不嚴謹的翻譯,開篇第一章就將travel譯為“旅游”,將traveller譯為“旅游者”,對visitor與tourist的含義與漢譯不加區分,與《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相對嚴謹的翻譯形成反差。三大旅游基本概念的漢語錯譯如此普遍,應該不僅有翻譯原因,也有國際組織自身對概念界定及使用不嚴謹之因。

        對“visitor”一詞的漢語翻譯問題有必要特別提出討論。該詞的準確含義是“訪客,參觀者”,比常識認知中的“游客”概念的外延更大2。現行所有旅游統計數據中的“游客”,其實是指visitor(訪客),范圍大于“旅游者”(tourist),二者差別并不僅在于UNWTO提出的過夜與否。我國的官方統計文件和有關書刊一直如此稱呼但少有標注原文者,只有王洪斌和高蘇的《旅游學概論》明確指出我國將visitor譯為“游客”是一種誤譯[15]。如果說“visitor(訪客)”的邊界范圍大于“tourist(旅游者)”在中英文中是合乎常識的話,說漢語“游客”的邊界范圍大于“旅游者”,顯然不符合常識。對于國人而言,“旅游者”與“游客”的含義完全相同,只不過前者更顯嚴肅,后者更為簡潔,二者完全可以互換使用。現實文本中人們一般也不加區分,我們所有的旅游學教科書以及《旅游法》,都將“旅游者”(而非“訪客”)作為獨立一章設置,它們所界定的旅游者,顯然就是指常識意義上的游客,而非UNWTO意義上的“訪客”(visitor)。因此,visitor概念在漢語官方文件中被譯為“游客”并每年依此口徑旅游數據,造成行業內外很大誤解,人們自然會將這些“游客”(訪客)全部看作是旅游者,而不知其實是指到訪者。故此,有必要將統計文件中的visitor所對應的“游客”改回更準確的對應詞“訪客”,以免加劇概念混淆。

        當然,visitor概念的使用和錯譯只是造成了一部分混亂,旅游界最根本、最原始的概念混亂,當屬國際組織出于經濟統計需要而對“tourism”(旅游)一詞的內涵和外延的人為干預而造成的混亂,這種混亂,迄今影響著社會各界及旅游界自身對旅游范疇的準確認知。

        2 如何看待統計范疇的“旅游”概念

        2.1 理性認知世界旅游組織界定的“旅游”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所謂特有屬性,是某類事物都具有而別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屬性(其中,某類事物的決定性的特有屬性被稱為本質屬性)。定義是揭示概念的內涵的邏輯方法,也是揭示事物特有屬性的邏輯方法。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相互制約,概念的內涵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概念的外延也跟著確定了,反之亦然[16]。

        2.1.1 從旅行角度看旅游

        世界旅游組織1991年從統計角度對“旅游”的界定是:旅游(tourism)指人們由于休閑、商務和其他目的而到慣常環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活動。對國際訪客(international visitor)的界定是:到一個不是自己慣常居住的國家去旅行,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訪問地獲取經濟效益的人。這兩種定義,一種指旅游活動,一種指旅游者,表述的方式略有不同,但用以刻畫兩個概念屬性特征的要素是一樣的:空間、時間、目的。定義的方式也是經典的“種差+屬”方式,其中的“屬”是旅行(者),“種差”是旅游(者)。接下來需要問的是:旅游和旅行兩者之間,決定它們差別的本質屬性是什么?是“空間”上移動到非慣常環境?回答:二者無差別,近距離移動一般不會被稱為旅行;是“時間”上停留的暫時性,即在非慣常環境暫時停留,最終會返回出發點?二者基本一致,只有移民是單向旅行,其余皆須返回,至于停留時間是否以一年為限,是技術口徑問題,與本質無關;那么是出行“目的”不同?是的!常識告訴我們,旅行是出于各種目的的遠行和異地停留,而旅游是出遠門去“玩”。國際組織也意識到這一點,《2008國際旅游統計建議》開章明義第一條就提出,“旅游(tourism)……通常以娛樂為動機”。那么,關鍵就在于在概念界定中如何描述旅游與旅行在“目的”上的區別。我們遺憾地看到,世界旅游組織對于旅游與旅行在“出行目的”差異上的界定,是“是否為了在當地賺錢”。這顯然不同于其所認可的常識認知,也沒有反映出旅游與其他旅行在目的上的本質差異。Cohen說,旅游與其他旅行活動在目的上的差異,在于后者是事務性,前者卻是非事務性的,只以旅游本身為目的[4]。國際組織指出,之所以把旅游的統計范疇擴大到傳統的娛樂性目的出行之外,主要是為了衡量移動者對當地的經濟貢獻,而這種經濟貢獻的對比需要與勞工部門、居民經濟統計部門相協調,因此,“目的”這一本質性屬性就變得次要了,過夜成了更重要的指標[17]。各種本質不同的出行目的(而非出游目的),都被包含在“旅游”這個范疇中。也就是說,目前世界旅游組織出于經濟統計需要而給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義,并沒有找準旅游的本質特征(至少有違于常識認知),并且有意把這兩個概念的內涵泛化,因此其外延的邊界擴大和不清晰也是必然的結果。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的解決路徑:(1)世界旅游組織及各國聲明其所統計和界定的旅游,是“泛旅游”,或者更名為“旅行”統計,讓名實相符;(2)理論界清晰區分統計性定義與概念性定義,尋找符合常識認知的旅游概念界定方式,避免統計性定義帶來概念認知與理論混亂,做出知識貢獻而非唯權是從。

        作為學者,前者只是建議,后者才是責任。我們需要找到旅游和旅游者的真正內涵和外延邊界,并尋找到更為準確的概念來描述和解釋旅游界的現象。此前,已有學者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分類標準。Cohen在1974年就提出了關于旅游和旅游者分類的精到觀點,認為旅游的類型可以劃分為“完全旅游”和“部分旅游”(partial tourism,順帶旅游)兩種,后者即指各種事務旅行中伴隨或嵌入了旅游活動的行為[4];謝彥君(2011)提出“嵌入型旅游”概念,同此含義[3]73。此外,還有學者提出了兩組用于區別旅游本質屬性成份純度的層級概念,一組是“元旅游、準旅游、泛旅游、偽旅游”(曹詩圖,2006,2014)[34-35],另一組是“純旅游、準旅游、類旅游、泛旅游”(袁美昌,2011)[18],二者對第一層面概念――“純旅游”(“元旅游”)的認知幾乎完全一致(同“完全旅游”之義),認為都是利用閑暇時間在異地從事非功利的、以愉悅為主要目的的體驗活動,差別只在于用詞不同。但對于準旅游、泛旅游、非旅游(偽旅游)概念的理解上,二者存在一些差異。曹詩圖認為“準旅游”是消遣、審美等愉悅體驗特征不很明顯但仍具有某種旅游內涵(如舒展身心、增長知識、身心需求的滿足等)的異地休閑生活方式,如康體旅游、科考旅游、修學旅游、宗教旅游、黑色旅游等;“泛旅游”則是以某種功利性目的為主,旅行中附帶進行了某種旅游活動(如所謂的商務旅游、會議旅游、探親旅游、尋醫旅游),而純粹的事務/商務出行活動則屬于“偽旅游”。袁美昌則認為“準旅游”特指探險、考察、禪修、磨礪等具有預先事效而與旅游有相似體驗目標的活動,并且不帶有緊迫性;而那些純粹的必須完成的事務性旅行,則屬于“類旅游”(“非旅游”),如同類人猿,雖類似人,但不是人[18]。他把“泛旅游”看成是“旅游+類旅游”,且“旅游=純旅游+準旅游”。有意思的是,謝彥君也曾使用“準旅游”概念,他認為各種非休閑、非娛樂、非審美目的的旅行(如帝王巡行、商貿旅行、探險旅行)活動,“充其量只能稱作‘準旅游’”[3] 88。這些描述不同層次旅游含義的概念群的出現,遠比只用一個單一的“旅游”概念來解釋多元旅游現象更為有效,值得重視,并且各有其獨特貢獻。至于細節理解和用詞的差異則完全可以在尋求共識的前提下再行探討商定。

        進一步,從目的區分角度看,如何看待國際機構給出的各種“旅游性出行”與純旅游之間的關系?又如何區分我們旅游界經常提到的商務旅游、生態旅游、工業旅游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此前,曹詩圖、袁美昌也曾描繪出其各自理解的旅游概念圈層結構圖,本文用圖1來呈現筆者所理解的“旅游”概念的層次結構,以及“旅游”與“旅行”的邊界關系。圖1中的大圓代表各種目的的旅行(大旅行),也是“旅行”一詞的本義;小圓代表“純旅游”,包括外出休閑、娛樂、度假目的的旅游(無論是參團還是自助方式),是“旅游”的本義;圍繞著小圓的各種梯形,是各種其他目的的出行方式,它們可能與小圓(旅游)相交(即:辦事順帶旅游);也可能不相交(純辦事);有些可能相交較多,有些相交較少;因此,把相交部分用虛線表示。與小圓(純旅游)有相交的,可以稱為“準旅游”,無相交的,則是“偽(非)旅游”。大圓之中的非梯形空白部分,表示統計中未計入的其他旅行,如移民、通勤、就業、難民遷徙等移動行為,他們也是“非旅游”。目前,官方旅游統計的范疇,是小圓+全部梯形,并把所有虛線按照實線看待(把“可能”看作“肯定”),亦即:旅游=純旅游+準旅游+(部分)非旅游=泛旅游1,幾乎等同于大圓所代表的全部旅行范疇。

        這種統計口徑所造成的邏輯問題在于:第一,我們所統計的“旅游”,口徑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旅游的邊界,相當于廣義的旅行,但仍然被冠以“旅游”之名。第二,把各種“可能嵌入旅游活動”的旅行行為(梯形的虛線部分)假設為“全部嵌入旅游活動”看待,導致人們把“商務旅行、探親旅行……”等活動稱為“商務旅游、探親旅游……”。第三,認為各種梯形所代表的“旅游”,與小圓所代表的“旅游”是不同類型的,因而導致“商務旅游,會議旅游,公務旅游,醫療旅游”等“偽概念”出現。之所以說這些是偽概念,原因在于世界上并不存在“商務性的旅游”,也不存在以商務、會議為活動對象的旅游活動(奧運會、演唱會等具有吸引物屬性的會議除外),而是存在穿插安排了游覽活動的商務或會議活動,或者參加商務、會議的人利用外出之機自行安排一些旅游活動的現象,所謂“商務旅游”“會議旅游”,所體現的其實是“商務+旅游”“會議+旅游”,兩類事物是相加關系(聯合詞組)。而“工業旅游”“探險旅游”的構詞方式是偏正關系,表達的是“以工業活動為對象的旅游”“探險性活動為內容的旅游”。只有偏正結構才能表達一種限定性關系。因此,不少旅游教科書將觀光旅游、文化旅游、商務旅游、公差旅游、宗教旅游、探親旅游、探險旅游并列放在一起,稱其為按“旅游內容類別”劃分的旅游類型,顯然存在邏輯混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按“出行”目的的差異,只能區分出旅行的類別;只有按“出游”目的的差異,才能區分出旅游的類別。

        再看人們生活用語中對“旅行”一詞的運用。除了上述廣義“旅行”含義之外,我們有時也用“旅行”一詞來指代旅游,甚至只指旅游中的某種方式(例如自助游)。例如,當下時尚口號“人生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其中的“旅行”含義顯然指“旅游”,也就是圖1中的純旅游,這是中義“旅行”。此外還有一些時尚短文稱,旅行與旅游的差別,就在于你收獲的不同,“旅游花錢圖享受,旅行注重體驗和感悟;旅游者注重看景點,旅行者鐘情于人跡罕至的荒野大川”。閱讀者明白,這里所說的“旅行”,其實也是指旅游,只不過作者想強調它不是那種膚淺的走馬觀花式旅游,而是更具獨立性、選擇性的高品位旅游(背包客、騎行者當歸屬于此類),此乃狹義“旅行”概念。我們能清晰判斷的是,狹義和中義的“旅行”,與“旅游”并無本質上的差別,因為二者出行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前往異地尋求精神上的愉悅,因此,都屬于“純旅游”范疇,只不過更傾向于指自出游方式。之所以出現偏愛使用“旅行”一詞指代旅游行為的現象,原因在于語言的所指具有時代色彩。早期,漢語和英語的“旅(行)(travel)”都有寄人籬下、艱苦之義,“游覽”(tour)則是享受性的、令人愉悅的[19]。在旅游進入大眾化、普及化階段后,各種疲勞式、雷同式旅游方式(尤其是團隊游)遭到人們鄙視,認為不如略帶艱辛、較為小眾的“旅行”來得瀟灑、高端,雖然付出更多,但收獲也更大[4],因此,“旅行者”“旅行家”“旅行指南”等名稱一直流行至今。

        綜上,“旅行”一詞在漢語使用中至少存在這樣三個層面的含義:廣義的旅行,指各種目的和方式的出行,是該詞的本義;中義的旅行,接近于旅游之義;而狹義的旅行,用于指不參團的自助游。三者分別對應著圖1的大圓、小圓以及小圓的下半部分。與此相伴,狹義的旅游,是我們常識認知的旅游(愉悅目的的旅行),也是該詞的本義,我們稱其為“純旅游”;而中義的旅游,是指那些嵌入了旅游活動的其他旅行活動(稱為“準旅游”,或“事務旅行+旅游”),或具有愉悅體驗色彩的旅行活動;而廣義的旅游,則包含上述兩種,可稱為“泛旅游”,是“純事務旅行”。而現實統計中的旅游,比這里所說的“泛旅游”邊界還大。

        由于漢語是單字成義的語言,有必要進一步分析漢語“旅游”一詞的含義構成。旅,指在外地做客(各種目的),離家在外的人,含義不止于行在路上,也有停留于目的地之義;游,水中浮行、從容行走、游覽等之意1,旅游之意,既“旅”且“游”,用現代漢語解釋,“旅游”是指融入了游覽活動的旅行,表達的是兩種行為結合的結果。這種結合,不是并行相加的關系,而是重疊相交的關系,用數學方式表達:旅游=旅∩游,≠旅∪游。用通俗的話語解釋:為了游覽而去遠處(非慣常環境)逗留的行為是旅游,否則只是一般性(事務性)旅行。這就是從旅行的視角看旅游的結果。

        2.1.2 從休閑角度看旅游

        如果把上面的話用倒轉的方式表達,即:去遠處游覽是旅游,在近處(慣常環境)游覽是休閑消遣。這種表達方式也符合常識,合乎邏輯,它其實是換了一個視角,即從“休閑”的視角看什么是旅游,而此前我們討論的都是從“旅行”的視角看什么是旅游。所謂休閑活動,廣義是指人們在生理、生活和工作需要之外的自由時間所自愿從事的令人愉悅的活動,不限空間距離;而狹義的休閑活動,一般指在日常生活半徑范圍內所從事的消遣活動,尤其指戶內休閑和慣常環境的休閑娛樂[7, 20]。從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統計性旅游和旅游者定義中,可以看出它不但限定了旅游和旅行的關系,同時限定了旅游和休閑的關系,將旅游與休閑區分開來的標準是“慣常環境”,落實到可操作性技術指標上,主要是出行距離。鑒于人們一般會將“外國”視為非慣常環境,因此世界旅游組織對國際旅游者的衡量指標統一以“過夜”為標準。但是,對于國內旅游者的指標,尤其是一日游的具體衡量指標,世界旅游組織并沒有做出統一規定,而是讓各國自行確定。大多數國家根據訪客(visitor)的停留時間和出行距離設定,少數國家根據是否過夜來劃分。部分國家設定的國內旅游者的技術性標準如下:美國、加拿大:到距離社區50英里(約80 km,單程)之外訪問的人。法國:在外停留24小時以上,4個月以內的人,出行目的包括消遣、保健、出差、游學。英國:出行在外過夜一次的人。中國:出行10 km之外,6小時以上的人[15, 21, 32-33]。可以看出,我國制定的距離標準顯然過于保守,甚至比許多國土面積不大的發展中國家設定的標準還低,難以與日常戶外休閑活動的邊界區分開來。在高鐵和汽車普及的時代,我們應該考慮重新設定國內旅游“慣常環境”的指標,或者以過夜為標準,或者提高距離標準(比如單程30 km或50 km)。

        如果用休閑的標準來審視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旅游”定義,可以發現它也是超出“休閑”范圍的。我們知道,任何休閑活動都是在閑暇時間內開展的。然而,世界旅游組織把許多非在閑暇時間內進行的活動,如商務、差旅、看病等工作和生活事務活動也納入到旅游統計范疇中,僅把休閑/娛樂/度假作為8種旅游類型中的一種。部分文獻解讀這種扭曲常識做法的一種觀點是:只要是外出辦事的人,從他踏上旅途的一刻起,就比按點到崗上班的人在時間上擁有更大的自由度[12, 15, 21]。也就是說,不管你差旅工作有多么緊張繁忙,無暇娛樂游覽,只要你出了家門和單位旅行在外,就等于是旅游,是休閑,所以把所有差旅活動全部統計在“旅游”范疇之內是合理的。這種把非休閑活動也納入旅游統計的做法,同樣違背常識認知,違背邏輯。

        3 寬口徑泛旅游統計的利與弊

        3.1 合理性與有利性

        世界旅游組織和聯合國對旅游做出寬口徑的泛旅游統計,有其一定的邏輯和客觀原因,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應。這一超出常規口徑的泛旅游定義所取得的最顯著成效是:(1)引起了世界各國對外來移動者對本地經濟貢獻的關注。(2)設定了一個能讓各國參照的技術性標準,有利于統一衡量各國出入境旅游業發展狀況和外匯貿易狀況。(3)可以突顯“旅游業”的規模效果,吸引更多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并使各類冠有“旅游”頭銜的組織受益[22]。

        設定寬口徑旅游統計邊界,可以理解的合理之處在于:(1)從國際貿易角度看,只要是非移民、非就業性質的外來到訪者在本國停留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即可以算作本國的出口貿易。(2)從各國國民經濟核算的角度看,所有從其他地方來到本地的流動人員(打工者、通勤者除外),他們對當地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就可以看作是外來旅行者的貢獻,因為目前并沒有其他部門將外來移動者所產生的經濟貢獻納入自己的部門統計范疇內,無論這些人是旅游還是經商、出差、探親、上訪。(3)上述這些人,有一半以上出于共同的目的,即旅游――愉悅性目的的出行和消費(圖2、表2),這是最大的群體,因此,將這種新型旅行方式統一納入“旅游”的范疇之下統計,有一定基礎。不過有一點難以理解:為什么要以“旅游”之名,冠“旅行”統計之實?何不直接命名為旅行統計或旅行業?筆者揣度認為,只有旅游者是一群具有相似目標和需求的移動者,而廣義旅行者的出行目的千差萬別,游玩、工作、探親(含奔喪)、探險、過境、救災……,到達目的地后的去向與需求完全不同,因而無法將廣義旅行作為一種具有共同需求的產業看待。不過,從經濟統計角度看,“是否在當地賺錢為目的”其實是可以作為區分不同類型旅行者的標準的。因此,將現行旅游統計改稱為“旅行業”統計,將旅游業作為其下的一種類型,其實更合乎邏輯,也更符合實際,還不會造成概念混亂。

        3.2 帶來的扭曲與阻礙

        當下口徑的“旅游”統計標準已經被使用多年,雖然多數人不明就里,但也聲名廣播。加上私營機構WTTC通過更大口徑的旅游業統計方式宣稱“旅游業是世界上最大產業”,許多不嚴謹的機構和教科書幾乎對其信以為真[24-26]。國際國內旅游機構每年公布的訪客(游客)及其消費數據,不時提示著人們,每年有多少億人次外出“旅游”,這些“游客”每年給全球帶來多少千億美元的收入。旅游圈內外的絕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些被稱為“游客”的人,實際上包括了出差、探親順便游玩的,也包括公務結束立即返回的,還包括去外地進貨的、上訪的、奔喪的、看病的、尋找丟失的孩子的……,將這些行為者統統納入“游客”范疇統計,其負面效應不亞于其正面效應。

        3.2.1 扭曲旅游概念,違背常識認知,未被社會接受

        世界旅游組織出于統計需要設定的廣義旅游內涵和外延,已經在各國旅游統計層面實施多年,但是否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社會共識?答案并不那么樂觀。

        在表1的最底端兩欄我們發現,同樣是中國國家旅游旅游局的關于“游客”的界定,兩種表述的內涵與外延并不相同。我們經常見到的是《中國旅游統計年鑒》(2001)所界定的游客概念(visitor):“任何為休閑、娛樂、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離開常住地,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獲取報酬的人。”然而,在直接面向大眾進行問卷抽樣調研時,由于擔心這種概念無法被民眾理解接受,因此《地方接待國內游客抽樣調查實施方案》(2013)對“國內游客”的界定方式做出了調整:“指不以謀求職業、獲取報酬為目的,離開慣常居住環境,到國內其他地方從事參觀、游覽、度假等旅游活動(包括外出探親、療養、考察、參加會議和從事商務、科技、文化、教育、宗教活動過程中的旅游活動),出行距離超過10 km,出游時間超過6小時,但不超過一年的我國大陸居民。”1這一陳述方式很少被人注意到,然而卻是最合理、最準確、也最符合常識認知的游客(旅游者)定義(排除距離與時間條件)。

        我們還關注到一個事實,2012年《旅游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將源于世界旅游組織的旅游定義搬到法律條文中(“本法所稱旅游,是指自然人為休閑、娛樂、游覽、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離開常住地到其他地方,連續停留時間不超過12個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獲取報酬的行為”),結果引發最大爭議,最后在正式公布時改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組織到境外的游覽、度假、休閑等形式的旅游活動以及為旅游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經營活動,適用本法”。改后的文本雖然沒有對旅游的概念做明確界定,但所指的范圍明顯收縮到常識認知中的游覽休閑度假這種純旅游活動中。這種范圍,并不排斥人們在其他事務活動過程中順帶參與的旅游活動,與《地方接待國內游客抽樣調查實施方案》中界定的旅游者的內涵和外延保持了一致。它并不像某些人擔心的那樣窄化了旅游業的范圍,無法與世界旅游組織的旅游口徑接軌,也不僅是因為某些活動有“公款旅游”之嫌而被取消[27],而恰恰是對世界旅游組織過于寬泛的旅游界定方式的“撥亂反正”。況且,作為《旅游法》,實際上也只能規范純旅游活動,不可能將所有參加會議、探親、醫療、購物、宗教等各種移動者的活動和權責都加以規范,否則就應該叫《旅行法》或《人員移動法》。

        事實上,許多發達國家并沒有完全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標準去收集數據,而是做出了合理的調整,比如,日本國土交通省旅游政策審議會在1995年6月2日的《關于今后旅游政策的基本方向》中,將旅游定義為:“旅游就是在業余時間,離開日常生活圈外出進行的以體驗交流、學習和游玩等為目的的各種活動。”游客,則是“以旅游為目的出行的人”。這一定義的邊界,明顯比世界旅游組織的更窄、更準,也更符合邏輯規則。它規定了旅游是在業余時間進行的活動,而目的僅限于體驗交流、學習和游玩,不包含各種事務性旅行。

        進一步探尋,世界旅游組織的界定方式應該能深入根植到旅游界官員、學者和企業家心中,并能正確指導他們的決策和判斷吧?答案仍然不那么樂觀。一些嚴謹的學者已經指出,“世界旅游組織所界定的旅游者,過于寬泛,至少對于社會學研究來說”[4];“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經常被使用但也經常混淆和誤導我們,專家們對其也抱以懷疑態度……旅游學界所討論的旅游活動,基本只限于度假和休閑的旅游者”[22] 27-35。許多官員、學者和不明就里的投資者樂于接受官方的旅游統計數據,經常用全年旅游統計數據判斷旅游業規模,以為這些游客人數、出游率、花費是真正的純旅游數據,依此引導政府或企業投資旅游項目,結果顯然會產生偏差,因為如圖2和表2顯示,真正的旅游者數量,只占50%~60%。

        綜上可以看出:世界旅游組織所界定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雖然推廣、使用了數十年,但由于設定的概念邊界過于寬泛而與常識認知相悖,迄今沒有在現實生活獲得一致認可,沒有在各國行業統計和學術研究中被普遍接受,也難以直接依此數據指導旅游業的實踐發展,如果不對其數據進行剝離的話。

        3.2.2 對旅游基礎理論形成障礙和沖擊

        如前所述,概念的外延邊界主要由概念內涵確定,我們出于統計需要把旅游的邊界擴大到非旅游范疇,必然難以找到真旅游的本質特征。如果說從經濟統計角度設定寬口徑旅游概念有情可原,然而從旅游學理論建構而言,這種寬口徑統計的技術性定義則只構成了危害和障礙。部分學者對此有深刻認識,也提出了更為嚴謹的關于旅游或旅游者的概念性定義[3, 7-8],然而遺憾的是,“‘旅游者’和‘旅游’的確切定義是存在的,但其中沒有一種被旅游學界的專家們廣泛認同并運用在所有課本中”[22] 27。

        確實,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會混淆和誤導我們,然而由于其半官方和國際性機構的權威性,人們不能無視它的存在,因此其定義會在許多教科書中被提到或使用。然而最大的麻煩在于,根據正常的旅游認知形成的旅游理論,無法解釋世界旅游組織所界定的旅游現象;而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寬泛定義,又無法形成旅游理論。許多教科書為了既能形成一定理論,又能解釋世界旅游組織的旅游概念,只能委曲求全,割裂既有理論,客觀上降低了旅游理論的解釋力。最明顯的例子是,旅游活動產生必須具備兩大客觀條件:個人可支配收入(錢)、個人可控制的自由時間(閑)。這一理論確實能解釋常識認知中的所有旅游活動,包括嵌入型旅游活動。正如羅貝爾?郎卡爾所言:“自有人類便已出現的旅行,只是在旅游這一現象中才同自由支配時間和閑暇的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28]然而,要解釋世界旅游組織所提出的商務、差旅活動,這兩大條件都會失靈。因為公務性活動不需要個人支付經費,也不需要依賴閑暇時間,甚至出行的目的地都無法自行選擇。因此,有關教科書在闡述這兩大條件時,只能聲明它們不適用于“差旅性旅游者”[15],或者說這種條件只針對消遣性旅游活動[21]。好不容易形成的具有解釋力的一個旅游理論,遇到世界旅游組織的旅游定義,就只能如此破裂、消解。

        再分析為什么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義如何無法形成旅游理論。根據其定義,只要不是為了在當地就業的外來旅行者,逗留時間在24小時以上、一年以內的,都屬于旅游者。那么,請問這些旅游者有共同的出行目的嗎?前面分析過,沒有。游覽的、度假的、看望父母的、奔喪的、出差的、采購的、上訪的、尋找被拐賣兒童的、看病的……各種目的千差萬別,前往的地方也各不相同。試問,這種情況下,能產生我們現在已有的基本旅游概念――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線路、旅游體驗嗎?顯然不能。海南三亞、云南麗江肯定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它們不見得是著名的差旅之地,也不會是著名的探親、奔喪之地。反之,出差之地不必有旅游吸引物,探親訪友者更無特定的目的地。如果硬要采用世界旅游組織從統計角度給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義,旅游學理論恐將一無所獲,連現有的這幾個基本概念都無法形成。原因在于UNWTO所給出的旅游和旅游者這兩個元概念,本身就是在違反邏輯、違反常識的基礎上強行嫁接形成的。

        國內外學術界多年來感慨旅游學研究理論基礎薄弱,也都知道理論薄弱的最明顯標志在于對“旅游”這一元概念的本質和邊界認知上尚未能形成共識[3, 7, 12],而共識形成的最大障礙,除了學科視角等原因之外,與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方式橫亙其中有很大關系,對此已有諸多辨析,可惜能清晰認知的人并不多[3, 7, 9, 29]。

        4 形成具有邏輯共識的旅游概念

        4.1 為什么要尋求旅游概念的本質一致性

        也許有人會說,根據不同需要和視角界定同一個概念是正常的,沒有必要也無法使用一個概念去涵蓋所有視角的認知,學術界也有人提出過類似觀點[30]。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首先,這些概念如果指的是同一種事物,則它們的本質內涵(特有屬性)應該是一致的,不會產生內在沖突,否則就是一詞多義(或稱“一詞多概念”),而且這一詞的“多義”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其次,旅游(toursim)一詞在簡化使用中有多種含義:行為活動、現象、產業、學科,我們不希望用一個語詞涵蓋所有含義,那樣容易帶來混亂;也不需要像Leiper那樣將旅游理解為一個活動系統,內中包括旅游者、客源地、目的地、通達路徑、旅游業諸多元素[12],而只界定其最原初、最簡單的含義(語詞的本義)――行為活動,而旅游者、旅游現象、旅游業等等,都是在旅游活動這一本義上衍生的合成概念。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在研究旅游時,側重點肯定不同,但大家所關注的旅游現象卻是同一種現象,所認定的旅游者,也應該是同一個群體,這是最起碼的共識,否則旅游學術界的同行將無法對話。統計性定義、法律性定義、學理性定義等等,其表述方式和角度會有不同,但只要界定的對象(旅游、旅游者)是一致的,則對這些對象的所指應該是基本一致的,否則將難以實施。從概念定義的方式和功能角度看,人們已經反復證明,概念性定義是反映事物本質的定義,它負責描述出某一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特有屬性,即某類事物都具有而別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屬性。技術性是出于某種現實需要設計的,它一般需要在概念性定義的基礎上做某些細微具體限定或調整,但無法代替概念性定義[3, 7, 17]。聯合國和世界旅游組織所制定的旅游者和旅游定義,顯然屬于統計視角的技術性定義(他們自身也強調這一點),我們不應該以技術性定義去倒推或質疑概念性定義。

        另外一點需要強調:尋找概念的本質,只能回歸到該詞所代表的最基本含義,即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單元,若不追尋到這一最基本單元,就無法獲知旅游的本質。早期關于旅游的概念性定義,例如知名的“艾斯特” (AIEST)定義,以及我國知名學者申葆嘉對旅游性質和產生階段的判斷,都只將旅游當作一種宏觀層面的“現象”看待,而沒有還原到“行為活動”這一現象的微觀層面――亦即最基本的單元看待。因此,前者得出了“旅游是旅行和逗留所引發的現象和關系總和”的結論,后者得出了“旅游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的結論[31]。這兩種觀點如果用來界定旅游活動,則未觸及旅游本質,也不符合客觀事實,還存在邏輯問題,因此近些年受到挑戰而無法成為符合真理的共識。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旅游定義,其實明顯透露出“艾斯特”定義的痕跡。

        4.2 如何確立具有共識的旅游概念及其邊界

        面對世界旅游組織定義帶來的困擾,應該怎么辦?讓他們尊重常識認知更換統計口徑或者改變統計名稱?恐怕一時難以實現。繼續推廣使用這種迥異于常識認知的旅游概念,讓人們最終接受一個新的廣義旅游概念?目前尚看不到希望。鑒于這種不嚴謹概念主要對理論學術界和行業管理界產生影響,因此,學術界應該做的,是找到一個能符合常識認知、客觀事實和邏輯規則的旅游概念,確定其本質特征和基本邊界,在本質一致的基礎上,接受并推廣其他衍生的概念和技術性界定方式,從而更準確地解釋和指導行業實踐。

        那么,“旅游”和“旅游者”概念是否可以被更準確合理地界定?經過數十年的探索、爭論及對前人觀點的辨析,學術界已基本找到旅游的本質與邊界所在,前文已有闡述,這里再進行一個簡要概括。常識認知告訴我們,旅游是“出去玩”,用學術性的話語表達,旅游是利用個人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非慣常環境進行的一種以獲得愉悅為目的的體驗活動。空間環境、時間狀況、出行目的,是三個體現旅游概念內涵特征的主要因素。它的外延邊界,需要通過與其關系最密切的兩個范疇來區分確定,這兩個最鄰近的范疇,就是“旅行”和“休閑”。當我們把旅游看成是一種旅行活動時,出行目的顯然是旅游與其他旅行差別最大的一個要素,因為其他各項旅行活動的目的難以歸類,至多可概括為“事務旅行”(為了完成各種不同的事務),只有旅游這種旅行活動可以統一概括為“愉悅目的的旅行”,不附帶任何事務性、功利性目標,只謀求旅行自身帶來的愉悅享受[3-4]。當我們把旅游看成一種休閑活動時,空間范圍(非慣常環境)就成了旅游與其他休閑活動的核心區別。因此,國內學者謝彥君提倡的旅游本質在于“愉悅目的”[3],張凌云提出的旅游本質在于“非慣常環境”體驗[5],看似差異很大,不在一個邏輯軌道上,其實只是從旅行與休閑兩個不同角度側重觀察的結果,殊途同歸,并不存在根本沖突。此外,閑暇這個要素包含在二者之內。休閑活動不言自明,是在閑暇(可自由利用時間)內進行的;而各種旅行活動之中,只有旅游活動是在可自由支配時間內進行的,因此,閑暇也是純旅游與準旅游、非旅游的重要區分標志,這特別適用于分析事務出行者順帶游玩或臨時出現空閑時間而用于游玩的準旅游者。總體而言,旅游與休閑的邊界比較容易劃清,旅游與旅行的邊界則更為復雜,難以劃清。圖1主要揭示了旅游與旅行的關系,而旅游與休閑、旅行三者的關系,作者在另文已有描述[7]。

        有人擔心將旅游的邊界限定得更為準確,會限制了旅游的伸展空間,或縮小了旅游的地盤。這兩個擔憂都是不必要的。一個產業的地位,如果僅僅靠一部分多算出來的統計數字贏得地位,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旅游業的地位恰恰是由那部分真正以休閑/娛樂/度假為目的“純旅游”需求確立的,而不是其他[7]。從圖2和表2可以看出,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純旅游數據都一直占據50%以上的份額,而其他事務性出行中順帶產生的旅游活動也完全可以計入到旅游業統計中,只是沒有必要將全部事務性旅行活動都納入旅游統計。當今各國旅游產業的規模之所以難以取得圈外部門和人士的完全認可,恰恰在于所統計的對象邊界寬而不準,是包含了一般訪客在內的大口徑旅行數字,而不符合事實的數字其實難以贏得人們的尊重和信任。至于有些人擔心的統計便利性問題,其實也不難解決,只要將抽樣調研時段從出行活動開始改為出行活動結束即可[7]。

        至于旅游學科地位,同樣也由實際的旅游需求決定,完全不會因為準確的定義而對其產生負面影響。相反,從學術角度而言,如果缺乏嚴謹的概念,建立不了自身的概念體系和基礎理論,才會無立足之地,不但被其他學科小覷,而且遭政府和企業非議。因此,理性看待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厘清旅游的內涵和外延邊界,尋找到符合事實、邏輯與學理的旅游概念定義,讓統計性、法律性、學術性的旅游概念,以及不同學科視角的旅游概念界定在最本質的層面上保持一致,才有可能達成行業共識、學界共識。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Theobald W. Tourism: meaning, scope and metrics[A]//Zhang Guangrui , et al. trans.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the 2nd Edition)[C].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01: 7. [威廉?瑟厄波德. 旅游的含義、范疇和度量[A]// 張廣瑞, 等譯. 全球旅游新論[C].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1: 7.]

        [2] Goeldner C R, Ritchie B.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the 10th Edition)[M]. Li Tianyuan, Xu Hong, tran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查爾斯?R?格德納, 布倫特?里奇. 旅游學(第10版)[M]. 李天元, 徐虹等譯.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11.]

        [3] Xie Yanjun. Tourism Studies(the 3r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1: 52-98. [謝彥君. 基礎旅游學(第3版)[M]. 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11: 52-98.]

        [4] Cohen E. Who is tourist?Analysis of concept[A]// Wu Ning, Ma Chongling, trans. Contemporary Tourism: Diversity and Change[C].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7: 21-45. [科恩. 誰是旅游者?概念的辨析[A]//巫寧, 馬聰玲等譯. 旅游社會學縱論[C].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7: 21-45.]

        [5] Zhang Lingyun. A study on consumers’ behavior and phenomenon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0): 12-15. [張凌云. 旅游學研究的新框架: 對非慣常環境下消費者行為和現象的研究[J]. 旅游學刊, 2008, 23(10): 12-15.]

        [6] Wang Yuhai.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ourism”: Discussion with Xie Yanjun and Zhang Lingyun[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12-17. 王玉海. “旅游”概念新探――兼與謝彥君、張凌云兩位教授商榷[J]. 旅游學刊, 2010, 25(12): 12-17.]

        [7]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鳳. 關于旅游學科基本概念的共識性問題[J]. 旅游學刊, 2011, 26(10): 21-30.]

        [8] Cao Shitu.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Wang Yuhai. etc[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1): 116-120. [曹詩圖. 對“旅游”概念的進一步探討――兼與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16-120.]

        [9] Bao Jigang, Wang Ning, Ma Bo, et al. Free Thinking about Tourism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 [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167-168. [保繼剛, 王寧, 馬波, 等. 旅游學縱橫: 學界五人對話錄[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167-168.]

        [10] Wu Bihu. What is tourism: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1-124. [吳必虎. 旅游是什么――評《旅游學縱橫: 學界五人對話錄》[J]. 旅游學刊, 2014, 28(2): 121-124.]

        [11] Song Ziqian. Rethink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discipli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2): 103-109. [宋子千. 學科理論視野下旅游學科建設反思[J]. 旅游學刊, 2012, 27(12): 103-109.]

        [1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 6(4): 390-407.

        [13]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08[R]. : 12-33l[聯合國統計委員會. 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 2008年旅游附屬賬戶: 建議的方法框架[R]http: //unstats. un. org/unsd/tradeserv/tourism/manual. html: 12-33.]

        [14] Beijing into a "National center of medicine": Daily 700, 000 other provinces patients to Beijing[EB/OL] chinanews. com, 2014/05-19. [北京成“全國看病中心”: 日均70萬外地患者赴京[EB/OL]. 中國新聞網, 2014-5-19, chinanews. com, 2014/05-19.]

        [15] Wang Hongbin, Gao Su.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2n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0.: 76. [王洪濱, 高蘇. 旅游學概論(第2版)[M]. 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10: 76.]

        [16] Jin Yvelin. Formal Logics[M]. Beijing: People Press, 1979: 22-25. [金岳霖. 形式邏輯[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2-25.]

        [17] Burkart A J , Medlik S. Tour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 2nd Edition)[M]. Zhang Jian et al, trans.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0: 35-38. [A. J. 伯卡特, S. 梅特利克. 西方旅游業[M]. 張踐等, 譯.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0: 36-38.]

        [18] Yuan Meichang.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1: 55-56. [袁美昌. 旅游通論[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1: 56-66.]

        [19] Shi Tiantian, BaoJigang. Tran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to “tour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üyou”[J]. Tourism Tribune, 2014 , 29(7): 106-114. [史甜甜, 保繼剛. “Tourism”對應概念的多元變化及其與“旅游”的對應關系[J]. 旅游學刊, 2014, 29(7): 106-114.]

        [20] Carr N. The tourism-leisure behavioural continuu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972-986.

        [21] Li Tianyuan.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6th Edition)[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 2009: 89. [李天元. 旅游學概論(第六版)[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 89.]

        [22] 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the 3rd Edition)[M]. Xie Chang, Weng Ji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7-43. [尼爾?利珀. 旅游管理(第三版)[M]. 謝昌, 翁瑾等譯.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7: 27-43.]

        [23]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Tourism Market Trends, 2003 Edition: World Overview & Tourism Topics[R]. 2004: 53.

        [24] Shi Shouxiang. Some questions to be clarifi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Special Issu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2007, (S1): 146-149. [師守祥. 《旅游學概論》教材中有待澄清的幾個問題[J]. 旅游學刊?人力資源與教育教學特刊, 2007, (S1): 146-149.]

        [25] Ge Yuj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hod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7): 11-18. [葛宇菁. 旅游衛星賬戶的發展與方法研究[J]. 旅游學刊, 2007, 22(7): 11-18.]

        [26] Smith S L J, Wilton David. TSA and WTTC // WEFA methodology: different satellites or different planet?[J]. Tourism Economics, 1977, 3(3): 249- 263.

        [27] Wang Xingbin. Why tourism law not mention about business tourism[A]//Wang Xingbin. Reflection of Tourism[C].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76-77. [王興斌. 旅游法為何不提事務旅游[A]// 王興斌. 旅壇憂思錄[C].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76-77.]

        [28] Robert Carle. Tourism and Travel Sociology[M]. Chen Lichu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8. [羅貝爾?郎卡爾. 旅游和旅行社會學[M]. 陳立春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7: 8.]

        [29] Xu Jufe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nsensus―Review of the Dialogue on Tourism Studies [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5-127. [徐菊鳳. 共識的起點――評《旅游學縱橫: 學界五人對話錄》[J]. 旅游學刊, 2014, 28(2): 125-127.]

        [30] Smith S L J. Defining tourism: A Supply-side view[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 197-190.

        [31] Shen Baojia. Tourism i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 economy[J]. Tourism Tribune, 2008, 28(3): 19-24. [申葆嘉. 論旅游是市場經濟發展產物[J]. 旅游學刊, 2008, 23(8): 19-24.]

        [32] CNTA. The yearbook of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2001[M]. Beijing: 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 2001: 134. [國家旅游局. 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2001[M]. 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1: 134.]

        [33] CNTA, CNSA. Tourism Statistical Programme[S]. Beijing: 2013: 49. [國家旅游局, 國家統計局: 旅游統計調查制度[S]. 北京: 2013: 49.]

        第6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能力已成為人才的基本必備條件,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和實踐,在教育部計算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開設方面提供了多項服務。作為學生應該具有的學習知識訴需求,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中國帶來了重大挑戰包括教育內容,對于現代高校的教學來說,及時改變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尊重先進技術的作用,將“微課程”教學方法應用于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的實際設置中,然后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微課程”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中的應用,有利于高校計算機教學課堂的改革和發展。

        1.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們在大學里教授計算機課程愈加規范化。然而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高校基礎課程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知識和相關概念,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利用計算機教學課程中的內容解決相關的問題。高校計算機課程的課時分配并不是非常合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伴隨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學生對于信息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根據近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成果,可以注意到作為一科理論性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兼備的課程,如何使教學實踐發揮出最好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與實踐經驗的豐富,是教育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的道路。

        2.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文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課程知識大綱和知識體系的設計不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對于計算機基礎文化課程教育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該課程是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和重要概念的綜合性、概括性的介紹,要配合實踐教學,使學生了解基本概念、相關技術和應用領域,計算機硬件的結構與組成、操作系統的功能、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數據庫和多媒體等應用技術,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的教育,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后續研究創造必要的知識準備,使他們有意識地學習各自學科中計算機科學的一些概念、技術和方法。

        2.2課程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不能夠滿足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要求

        沒有充滿意義的教學過程設計與照顧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的實踐過程,是難以實現有效的教學的。個性化的教學應該利用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靈活地運用不完全相同的教學指導方法。為了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達到充分實現課程大綱要求的教育教學和培訓的目標,伴隨信息化教學指導方法的增多,高校不開展教師培訓活動,如數字化教學技能的培養,教師符號水平和專業發展水平的高低,這間接地導致了教育工作者數字化教學技能的差異化現狀。教學指導過程與活動的設計是一個統一的概念,這不是提高學生實際行動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的概念,同時也不能夠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目的。為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制造靈活多變的學習環境與創建學習組織,也是教師教學設計的瓶頸,以適應學生的個人學習需要。

        2.3課程教學評價系統不能夠保證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高校,評價和評價的教學方法通常是學期末的統一考試,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對課程的掌握程度通常是根據考試結果來評價的。但是,考試的成績并不能夠體現出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只能夠查看學生對于一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對課程中知識模塊的掌握程度不能反映在成績上,綜合成績相近的學生在不同內容上的應用水平上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然而傳統的教學體系評價方法比較單一,學生很容易出現平時不下功夫、學期末臨時抱佛腳的問題。

        2.4課程教學環境與學生的需求和信息素養不相適應

        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各類大學都非常重視建設數字校園或智能校園,大部分課程都在這一背景下完成了自身網絡課程和網絡工具的開發,然而卻存在很多問題,如通用性不平等等信息能力強,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習需求不明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網絡資源在課程教學中的效益。盡快完善的課程教學支撐平臺,使師生能夠有效地在線或離線交流,只有這樣,網絡平臺才能對課程教學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

        3.高校計算機基礎課中“微課程”模式的構建

        3.1學習內容方面

        在“微課程”教學模式中,微視頻是管理課程、知識閱讀、實踐練習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內容。它細化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應用“微課程”教學模式可以清晰地展現學生的知識點,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網絡平臺“微課程”可以提供詳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研究,有效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2學習任務和問題方面

        對于基礎課中的關鍵知識點,我們要設計相應的問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此外,在設計問題和任務時,還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保證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起到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作用,指導學生以任務驅動的方法進行自覺主動的學習,給每個重要的知識點設計學習任務和提出問題,任務設計上應該緊密地聯系相關知識點,緊密地聯系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本著實用性和綜合性設計原則采取措施,任務設計不僅要確保大多數的學生能夠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也要設計一些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來滿足較高水平的學生,這樣以來,可以整體地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能力。

        3.3學習活動方面

        在學習過程中,“微課程”的教學方法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教師可以在基礎課上制作出具有關鍵知識點和典型練習的微視頻,并對每一步進行準確的講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循序漸進地學習按照微視頻中的步驟和過程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與問題相關的情境,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舉一反三,然后解決問題。老師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學生也可以互相評價,接受其他學生的評價,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3.4綜合評價方面

        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多層次、簡單多樣的實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鍛煉相關知識點,捕捉相關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項目、學習反思總結等合作學習活動,將所學知識內化,以報告或任務的形式呈現課堂外的學習和思考。教師根據個人敘述、學習報告的綜合表現來評價學生課程的最終評價結果,在考試系統中進行自我評價和聯合小組評價,完成考試。

        4.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關于“微課程”的應用

        第7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她經濟”商業模式

        引言

        隨著電商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的細分,女性消費成為了新的消費趨勢,女性在市場上占有絕對的地位。于是商家為吸引女性消費,需要改變營銷策略,實施精準營銷(李玲,2015)。追根溯源,企業改變營銷策略需要對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創新2.0下“互聯網+”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動力,也在網絡經濟的背景下與傳統行業跨界融合。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在女性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時代,探討“互聯網”+“她經濟”環境下商業模式創新中關于社群、平臺、跨界的變化,為企業如何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以滿足女性消費者的需求提出建議。

        一、基本概念

        (一)“互聯網+”的概念

        “互聯網+”是一種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從技術與產業角度的“互聯網+”的實質,是使傳統產業轉變得更加信息化、數據化。“互聯網+”依托信息技術實現與傳統產業的結合,通過更新業務體系、優化生產要素、重構商業模式等措施來完成經濟的轉型和升級(李玲,2015)。依托“互聯網+”,能夠創造新的產業和業態,也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李璐瑩,2018)。“互聯網+”是一種創新性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實現“互聯網+”的融合、開放、合作與共享,其具有六個相得益彰的典型特征即跨界協作、創新推動、重建結構、滿足需求、開放連接、連接所有(李偉,2018)。“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促進新技術應用到社會經濟發展各個方面中,推動產業商業模式創新和新資源開發(馬化騰,2015)

        (二)“她經濟”的概念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曾指出:“新的經濟增長,不是來自中國、印度或者互聯網,它將由女性驅動。”突出了女性在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因此《經濟學人》將由女性推動的經濟發展的現象定義為“女性經濟”即“她經濟”(寧家駿,2015)。依托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即可以享受到良好的購物體驗,同時也可滿足心理需求。“女性經濟”則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下產生的,女性消費使消費項目更具有側重點并日益多樣化,如女性產品設計注重感性元素(蔡晨微等,2010),“她經濟”下的消費特點可促進企業營銷方向和商業模式的改進和完善。“女錢”時代來臨,女性收入在逐漸增加,財務也越來越獨立。據對亞洲女性的調查中顯示:在財務獨立方面,67%的女性擁有個人的銀行賬戶;在收入方面,8%的亞洲家庭是以男性為唯一的經濟來源。隨著“女權力量”崛起,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業率的增加及多元文化的發展,女性的力量逐步增強,社會角色多樣化和特殊化,購買的商品種類逐漸增多,尤其在對化妝品、服飾、食品百貨、母嬰用品、家居用品購買決定比例均超過50%;對電子產品、旅游及休閑決定比例也接近半數,如圖1所示。“女神消費”興起,現代女性的愛美之心使得女性樂于購買服飾、化妝品等產品,據統計女性網購商品中服飾占到89%,化妝品占83%。女性因身份角色特殊,因此購買母嬰及兒童用品的比例達到了87%。

        (三)商業模式的概念

        1957年貝爾曼(Bellman)提出了“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在無邊界的互聯網下,將生產者與消費者聯系起來,兩者通過創建共同的社群平臺,達到生產者產生利潤、消費者滿足需求的模式(李文明等,2015)。“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女性旺盛的消費力使不能追隨潮流的商業模式逐漸被淘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脫離時代潮流的思想、生產、宣傳方式已不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故學者認為互聯網引發了商業模式創新(羅珉等,2015)。商業模式創新是依托“互聯網+”的產物,以技術、經濟可行性為主要前提,強調滿足消費者需求,通過整合利用多方的優秀資源,在符合制度的情況下創造新的模式和經濟價值,使生產者與消費者達到雙贏的局面。目前發展中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網絡技術,將引導企業探求生存的跨界等變革,積極參與到商業模式創新的大潮中,以免被數據化時代淘汰(周建芳等,2015)。

        二、“互聯網+她經濟”的商業模式

        社群中的“她經濟”。互聯網社群中的社交關系錯綜復雜,在廣闊的互聯網空間內,具有相似興趣、價值認同的人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表現形式的群體。“她經濟”的繁榮,也使得女性基于共同點形成群組。現代女性所擁有的多重身份,導致她們面臨時間緊張、自主支配時間少等困難,這會促使女性在做決策時會注重高效的產品和服務,并樂于在社群中分享。女性個性化需求旺盛,傳統的大批量同質生產已然不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可以促進新設計的創新(完世偉等,2014)。“互聯網+”背景下,社群具備互動便利的基礎,社群運營商可通過與女性社群的溝通以及個人行為的分析,了解其獨特的個性化需求,對她們進行“一對一”的精準設計和推廣。平臺中的“她經濟”。平臺是由一系列固定的、互補元素組成的(丁詩瑤等,2014)。開發者將其中的要素作為用戶與開發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互聯網是一種擺脫了時空的限制的“無邊界”平臺,它加強了提供者與需求者的信息交流,讓信息需求者尋找信息的成本會大大降低,最終實現雙方價值交換(黃錦宗等,2006)。依靠“社群流量”快速發展,開發者和運營商可以合規地利用互聯網平臺收集女性用戶的個性喜好信息,準確的滿足市場需求,女性用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向開發者反饋個人體驗和建議,以便開發者改進。跨界中的“她經濟”。跨界是為了發揮協同效應,通過打破傳統模式,尋求合作伙伴間不同資源的互補、修正、聯合和協調,由此產生的新模式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圍繞“互聯網+”應用的新科技在各行業中的滲透發展,行業間的界限不再分明,跨界協作變得更為便利(羅珉等,2015)。跨界過程中滿足了在原有價值的基礎上創造新價值,“互聯網+”下的跨界協作推動企業生產者發現目標社群,達到用戶與企業的價值協同(徐雙,2017)。“互聯網”+“她經濟”的跨界合作下,兩者相輔相成,既擴大了互聯網的滲透范圍,又為“她經濟”整合了線上、線下的資源,形成的女性社群和溝通平臺是促進“她經濟”滿足女性消費者需求的積極因素。

        三、“互聯網+”背景下“她經濟”商業模式創新策略

        (一)改善女性用戶體驗

        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一直是互聯網消費的主力,源于女性社會角色的多元化,她們更可能給互聯網消費市場提供強大的內生驅動力。建立完善的“她數據”庫。我國網民數據呈離散狀態,以至于無法有效的實現精準營銷,我們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她數據”庫,針對女性群體特征,結合已有的數據庫,提供專門化需求,為精準營銷建立基礎。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根據女性顧客的瀏覽記錄與購買行為數據,分析出女性的消費特點和個體差異,分類加入“她數據”,可以為女性顧客提供針對性的產品與服務及優惠信息。用戶主導的生產模式。“她經濟”,聯想到的是女性日益高漲的消費欲望和強大的購買力,然而女性既是產品消費者,又是產品創造者(趙振,2015)。企業需要將用戶加入價值創造過程,引導用戶參與進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流程,才能實現生產價值、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積極建立以用戶為主導的生產模式,讓女性參與到產品的設計與生產中去,最終成功實施智慧制造模式。用戶體驗式營銷。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營銷策略非常有必要。企業根據消費者對購物偏好與購物需求等進行劃分市場,以用戶為中心設計消費者真正需求的產品與服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口碑效應”。百雀羚作為中國女性化妝品傳統品牌代表,為適應互聯網時代以用戶為主導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更改了產品的外觀、定位屬性、品牌代言、用戶體驗等,并拓寬了產品的女性受眾年齡。同時利用“萬萬沒想到”這個神秘的用戶服務部門,貼心的實現部分用戶的特別愿望,做到了成功的情感營銷。用戶滿意的售后模式。在實現讓顧客滿意的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其成本與收益的關系,達到既讓顧客體驗到專業服務,又使企業實現收益的目標。例如,戴爾的高效服務模式——“專業支持一線通”服務,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全天候專家技術人員電話服務、遠程診斷后現場服務、硬軟件服務及自動檢測服務等的技術支持。針對用戶尤其是那些“電腦盲”的女性用戶,這種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模式讓戴爾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

        (二)優化女性網絡平臺口碑傳播

        女性客戶聽信廣告營銷產生購買意愿只是部分的表象,更多的女性希望能在社群或者平臺上獲得更多交流。因此,優化口碑傳播質量,讓女性顧客能在網絡上了解更多滿意度高的用戶反饋。獲得忠實的女性顧客群體的關鍵因素就是提高產品質量,促進正向的口碑傳播,達到良好的口碑效應和顧客鏈式反應。企業應因勢利導,將女性顧客視為營銷伙伴,讓目標客戶參與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將女性列為營銷伙伴,這一概念象征著企業營銷模式發生了創新性的轉變,企業開始“與”女性共同營銷(張少君,2017)。

        (三)行業跨界合作

        隨著市場的碰撞競爭和行業之間的頻繁合作,新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產生,企業將與自身毫不相干的企業相互融合、滲透,從而創造了更高效的整體,通過差別更大的跨界合作吸引消費者,用新穎、獨特征服消費者。例如,阿瑪尼與三星合作推出的聯名限量款手機,滿足消費者身份心理和求異心理需求,形成了有價值的企業鏈條。企業間應用開放式、發散式的思維進行跨界合作,在誠信的基礎上敢于創造新的合作模式,打破行業界限,強強聯合,互贏互惠。

        第8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在哲學上,馬赫的主要思想是要素一元論和思維經濟原理。對此,學術界卻頗多爭議。本文只擬簡略地論述一下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以期引起同行們的討論。

        1)思維經濟原理的提出

        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是在1868年發表的“液體的形態”的講演和其后出版的《能量守恒定律的歷史和根源》(1872年)一書中首次提出的。他在講演中把液體的表面原理和裁縫最大限度節省布料的吝嗇而明智的商業原理作了對照,并進而指出:“請告訴我,這是為什么?難道科學要為這樣一個原理感到羞愧嗎?科學……作為一個極大值或極小值問題,……其本身不是比商業更商業嗎?用盡可能少的功、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以盡可能少的思維去獲取盡可能多的永恒真理,這難道不是科學的任務嗎?”

        在1872年出版的書中,為了更一般地討論科學定律的意義,馬赫系統地闡述了科學中的思維經濟原理。他認為,隨著知識的日積月累,科學家被激勵簡化他們的智力成果,達到定律在結構上的經濟。這個原理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節約原理或“奧卡姆剃刀”,也類似于牛頓的科學思維法則。但是,在馬赫看來,思維經濟應該被看作是我們文明的特殊形式的一條基本原則。馬赫呼吁:“在科學中……我們要關心方便和節約思維。”

        后來,馬赫在1882年的“論物理研究的經濟本性” 和《力學史評》(亦譯《力學及其發展的批判歷史概論》)的一個專門章節 中,重申并再次強調了思維經濟原理及其與數學推理、因果性、目的論、進化論和心理現象的關系。這一原理在馬赫的其他論著中也無處不在,以致C.S.皮爾斯這樣寫道:“恩斯特馬赫博士具有哲學家能夠具有的最大毛病之一,那就是至死都要騎著他的馬,他關于科學中的經濟原理就是這樣做的。”([1])

        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既不是憑空臆想的產物,也不是靈機一動的結果。它的提出既得益于對前人和同代人思想的深思,也淵源于馬赫本人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經驗的總結。

        1861年至1867年間,當馬赫在格拉茨大學任教時,他結識了該校的經濟學教授赫爾曼(E.Hermann),他們過從甚密。在赫爾曼的影響下,馬赫認識到科學的精神活動也是一種經濟的思維活動,科學也有一個經濟問題或節約問題。正當馬赫想用赫爾曼經濟理論的中心概念(經濟概念)解決科學理論的動力學問題,即哪些要素決定假設和理論的變化和進步問題之時,赫爾曼本人則在努力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論考察經濟原理所引起的一些經濟問題。這兩位科學家都相信,人和自然的分離只能人為地達到:就像霧在陽光下消散一樣,在人和迷信與虛妄信念創造的其余一切之間劃的那可憐的界線也必定在科學的光芒下消失;我們知道只有一個自然,而人作為由眾多個體合作進行創造的存在物,在其中占據一個微不足道的地位。人類勞力,我們的建筑物、機器等的節省都同植物的生命器官、動物的感官和心智器官之起作用和創造的經濟相仿。

        少年時代的馬赫就聽老師介紹了拉馬克的生物進化理論(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之前)。馬赫對這個理論深信不疑,他永遠也無法使自己擺脫建立在獲得性遺傳基礎上的潛在的進化認識論。后來,達爾文的進化論進一步堅定了他的信念,加深了他的認識。馬赫看到,如果按照達爾文學說對我們的啟發,將整個心理生活——包括科學在內——看作生物現象,并把達爾文的生存競爭、物種進化的自然淘汰理論應用于這些現象,那么思維經濟原理就會有一個廣闊的基礎和新的科學闡明。馬赫指出,科學的生物學工作為充分進化的個人提供了一個盡可能理想的自我定向的方法。無論是在科學家之間還是在科學理論之間,都存在著生存競爭。只有那些堅持思維經濟的科學家所創造出來的簡單、方便、經濟的理論,才能在斗爭中幸存下去。另一方面,我們最初的知識是一種本能的、經濟的產物,通過交流,才能把個別人的經驗集中到一起而變成許多人的經驗。知識的交流的必要和每個人(因為個人的生命有限)力求用最少的腦力花費來組織經驗,迫使我們把知識組織成經濟的形式。我們接受其他個人的經驗,實際上是以往全部世代的經驗.這個過程類似于把千萬年積累的經驗傳遞給生物,使得這些經驗作為遺傳稟性傳達給后代的過程,仿佛是知識繁殖一樣。馬赫以因果性為例提出:“因果觀念之所以擁有很大的權威,多半由于它們是本能地、不由自主地發展起來的,并且我們清楚地感覺到,個人對因果觀念的形成是無所貢獻的。的確可以說,我們對于因果性的意識并不是由個人獲得的,而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完備起來的。所以原因和結果是思維的東西,具有一種經濟的功能。”([4])

        馬赫關于思維經濟的見解,也是從他的教學經驗中,從他的實際研究工作中發展出來的。早在1861年,當他開始以無公薪講師的身份開課的時候就有了這種見解。他說,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節省經驗,這樣一個人的勞動就可以免去其他許多人的勞動。進而,人們力求簡要地、概括地進行描述,也是為了節省教育和探索所需要的勞動。當時,他還以為自己是唯一懂得思維經濟原理的人,后來他發覺這個原理永遠是,也必然是所有思考科學研究過程的本性的研究工作者共同具有的。在科學研究中,馬赫具有把復雜的、含混的關系歸納為簡單概念的令人贊嘆的才能,他從中發現這里表達出的經濟觀念(別處也稱之為理性機巧)是知識進步史中的富有成果的手段。馬赫認為,思維經濟原理可以采用十分不同的形式來表述,例如,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工作中顯示得非常清楚的那種簡單性和美的基調,就具有經濟的特征;牛頓的哲學思維規則本質上也是受經濟觀點影響的,盡管思維經濟原理當時并沒有明確表示出來。

        2 思維經濟原理的涵義和精神實質

        馬赫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多次闡述了他的思維經濟原理。這個原理的涵義是相當寬泛的,據布萊克默的分析 ,其涵義大體有以下諸方面。

        1.思維的經濟:人的生命和能力有限,只有通過巧妙的思維經濟和謹慎的積累,經濟地整理無數人的共同經驗,個人才能獲得名副其實的知識。

        2.精力的經濟:認識論的現象主義可使人們耗費最少的精力,也就是對現有的知識狀況來說,它比任何其他方法都更經濟。

        3.功和時間的經濟:科學家向自己提出的任務是,用盡可能少的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并且用盡可能少的思維,獲得盡可能多的真理。

        4.方法論的經濟:用以獲得知識的諸方法都是經濟的。

        5.作為數學簡單性的經濟:簡單性的要求對于內行和新手當然是不同的問題。首先,用一個微分方程組的描述是充分的;其次,超出初等定律的一個逐漸的構造是需要的。

        6.作為簡化的經濟:科學的經濟程式有它的長處和短處。事實的表示總是要犧牲其完整性的,而且這種表示絕不比目前正當的要求吏精確。

        7.作為抽象的經濟:我們的成為思維事實的復制品總是抽象,這又是一種經濟傾向。 8.作為不完善的經濟的邏輯:經濟的要求比邏輯的要求更多,可以說,邏輯只可以看作是一種消極的規則。

        9.本體論的經濟:主要的事情是廢除不必要的雙重存在(“現象”和“實體”)。

        10.自然界中沒有經濟:不能說物理過程中的經濟,因為沒有可能在真實的事件之間有所選擇。

        11. 語言的經濟:語言,這個交流的工具,本身就是一種經濟的發明。

        布萊克默的分析比較全面地揭示了馬赫思維經濟原理的涵義,有助于我們加深對這一原理的理解。不過,他的分析似乎使人不得要領,無法把握思維經濟原理的精神實質,這顯然難以洞見到該原理的深層意義。那么,思維經濟原理的精神實質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也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窺見一斑。

        1.思維經濟是科學的目的。馬赫認為,科學的目的,就是用思維對事實的模寫和預測來代替經驗,科學的這種貫穿其整個生命的經濟功能是一望即知的。在科學知識的形成、傳授、交流中,都可以看出其經濟傾向。例如,科學(語言數字、代數符號、化學符號、公式等)本身就是一種經濟手段,數學模型、假設的運用,也是為了簡化對事實的摹寫。在科學的細節中,經濟性質更加明顯。例如,在自然界中并沒有折射定律,只有各種不同的折射情況,折射定律是我們為在精神上摹寫這一事實而設計出來的簡明規則。馬赫指出,從經濟的角度看來,高度發展的科學,即是那些可以把事實歸結為少數性質相似的要素的科學。力學、物理學和數學就是這樣的學科。在力學中,我們僅限于處理空間、時間和質量,預先建立的數學的經濟功能對它很有幫助。物理學也有不少思維經濟的例子:轉動慣量可以使我們不必對各個質點分別考察,力函數可以使我們不必對力的各個分量一一進行研究,高斯折射光學可以使我們不必對折光系統中的每一個折射面單獨探討。至于數學,它可以被定義為計算的經濟。數學以最概括、最經濟的方式,用已知結果的舊有演算去代替新的演算。依靠數學,可以使我們獲得精神上的完全解放,因為數學的力量就在于回避不必要的思想和奇跡般地減少思維操作。正是基于對科學經濟功能的全面考察,馬赫得出結論說:“可以把科學看成一個極小值問題,這就是花費盡可能少的思維,對事實做出盡可能完善的描述。”([4])

        2.思維經濟是方法論的原則。 馬赫說過:“我們必須承認,任何一種科學成果,如果沒有方法,是不能在其主要之點達到的。而事實上,由于人的生命短促,人的記憶能力有限,任何一項名副其實的知識,如果沒有最大限度的思維經濟,都是不能得到的。”在馬赫看來,思維經濟之所以能作為一條方法論原則,也是由人的思維形式的本性決定的。我們在思維中摹寫事實時,從來不是把事實全部摹寫出來,而只是摹寫其中對我們重要的那個方面;而且,我們總是從比較穩定和熟悉的復合開始,然后再用不常見的復合補充那些復合,加以校正。這種摹寫過程永遠是一些抽象,這里具有經濟傾向。進而,在從眾多的事實中歸結出少數性質相似的要素(概念)和尋求它們的共同特點(定律)時,人們也總是自覺地或本能地體現出思維經濟的要求。事實上,概念和定律所包含的內容總是少于事實本身,因為它們不是把整個事實重新產生出來,而只包含那些對我們是重要的東西,其余部分則有意識地、或根據需要加以省略。這種以最少的思維花費,從一給定領域中獲得概觀以及用某個單獨思維過程來表示這一領域中所有事實的傾向,實際上是一種經濟的傾向。馬赫甚至強調,思維經濟原則是區別科學認識方式和非科學認識方式的特征原則。首要的是,一個事實領域的歷史、方法論猜想、研究和表示與其說是知識的純偶然的增進,還不如說是科學地證明為合理的。因此,發現的方法和表示的系統方法都服從經濟原則,即用定律取代事實是一重經濟,在心智中把實驗定律凝結成理論時又是一重經濟。在這種意義上,馬赫的作為方法論原則的思維經濟, 既

        是科學發現的邏輯,也是科學研究的心理學。

        3.思維經濟是評價科學理論的標準。在馬赫看來,我們對事實描述或摹寫得越經濟、越簡單,那么就對事實的認識越深入、越完善,這樣的描述或摹寫在科學研究上起的作用也越大,它也具有較高的價值。最有助于思維經濟的概念,即是能普遍適用于最廣闊的研究領域,并且給最大量的經驗做出補充的概念,也就是最科學的概念。馬赫洞察到,一門科學的系統化形式,是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從同一原理中推出來的,但是必定有一些演繹系統比其他的演繹系統更符合思維經濟原理,符合得好的系統就是好系統。馬赫指出,理論的經濟性或簡單性是相同的,但對內行說來認為簡單的理論在外行看來也許就是復雜的,不過這是一個實際問題而不是原則問題。

        4.思維經濟是反形而上學的武器。馬赫多次強調:“科學的任務不是別的,僅是對事實作概要的陳述。現在逐漸提倡的這個嶄新見解,必然會指導我們徹底地排除掉一切無聊的,無法用經驗檢驗的假定,主要是在康德意義下的形而上學假定。”因為“它們是多余的,并且會破壞科學的經濟性。” 馬赫在這里所說的形而上學,是既無法證實又無法駁倒的東西。科學是不關心這些東西的,科學必須停留在經驗范圍之內,又必須超出經驗以外,經常地期待著證實,經常地期待著反駁。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馬赫提出了他的現象論的研究綱領,并建議拋棄那些無法感知的、形而上學的“實體”概念。也正是出于思維經濟的考慮,馬赫給質量和力下了操作性的定義,以消除牛頓定義的形而上學的朦朧。

        3 思維經濟原理的歷史命運

        在馬赫提出思維經濟原理前后,其他一些哲學家和科學家也先后提出過或提出了類似的思思。例如,阿芬那留斯寫了《哲學——按照費力最小的原則對世界的思維》(1876年),基爾霍夫在《力學》(1874年)提到“全面而又極簡單的記述”,克利福德(Clifford)等人也談到這個問題,表示贊同馬赫的這一原理。

        尤其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馬赫同屬“批判學派” 的彭加勒和迪昂,對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更是推崇備至。彭加勒在《科學與方法》(1908年)中寫道:“著名的維也納哲學家馬赫曾經說過,科學的作用在于產生思維經濟,正像機器產生勞力經濟一樣,這是十分正確的。”他像馬赫一樣地認為:“思維經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是科學的永恒趨勢,同時也是美的源泉和實際利益的源泉。” 彭加勒主要是從簡單性的角度理解思維經濟原理的,并給它賦予了科學美的內容,這也是他對思維經濟感興趣的原因。迪昂在他的《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1906年)中,也表示贊同馬赫關于“整個科學的目標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智力操作來代替經驗”的觀點。他這樣寫道:“構成理論的抽象和推廣的雙重工作帶來了雙倍的思維經濟:當用一個定律代替許多事實時,這是經濟;當用一小批假設代替一大堆定律時,這又是經濟。”他指出:這就是物理學家為什么首先要把無數真實的或可能的事實濃縮到一個定律中,為什么要形成許多定律的極其濃縮的綜合即理論的原因。”

        不用說,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也遭到一些人的批評。胡塞爾在他的《邏輯研究》(1900年~1901年)第一卷中,批評思維經濟是科學思想的墮落,是與粗俗的或盲目的思想的結合。對馬赫主義及其思維經濟原理進行毀滅性批判的,則是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1908午寫成)。列寧指出,思維經濟這個范疇是“荒謬的、主觀主義的”。“只要把這樣荒謬的概念搬入認識論,那么不用說,‘設想’只有我和我的感覺存在著,是最‘經濟’不過的了。”他表示贊同赫尼格斯瓦爾德(R. H?nigswald)和馮特的觀點,也認為思維經濟“不是從經驗中得出的,而是在一切經驗之前就存在著的”,它”實質上是先驗的”。他還提出了這樣的論點:“人的思維在正確地反映客觀真理的時候才是‘經濟的’”,“思維的經濟性只不過是用一個笨拙的極其可笑的名詞來代替正確性”。

        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也受到一些科學大家的批評。愛因斯坦認為這個以“可疑的商業上的名稱”命名的原理“的確有點太淺薄”,馬赫的簡單性這一觀念也“太主觀”。不過,他也指出,“馬赫的思維經濟概念可能包含有部分真理”,并在邏輯簡單性或邏輯經濟的意義上接受了馬赫的這一概念。他多次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要在“邏輯上比較經濟”,并認為“相對論是要從邏輯經濟上來改善世紀交替時所存在的物理學基礎而產生的”。他在1953年寫信給摯友索洛文,提到他關于總場理論的一個嘗試“可能算是極完美的了(獨立概念經濟,假設經濟),盡管他當時還“不知道其中是否含有物理真理”。 玻恩認為馬赫的思維經濟“是可以大加非難的”,他“不贊成”“必須把思維經濟當作科學的唯一根據”。他指出:“我們若想使思維經濟化,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應該是完全停止思考。”不過,他也表示“不否認思維經濟和結果的濃縮是很重要的”,并認為“拉普拉斯的普適公式是這一傾向的一個正當的理想”,“哈密頓原理乃是這一傾向的恰當的表述”。 對于胡塞爾的批評,馬赫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在胡塞爾完成他的著作前不作詳盡答復,因為胡塞爾的研究并沒有觸動他的研究結果,他真誠地希望這些著作獲得最大的成功。他只是作了以下幾點說明。他說,作為—個自然科學家,他喜歡從一些特殊的確定的問題出發,讓相同的東西從各個方面對自己起作用,然后從特殊情況上升到一般觀點。他提出思維經濟原理就是遵循這個習慣的,因為這種關于理論的理論,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工作。他認為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區別心理問題(“盲目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思維)和邏輯問題的。不過,他也強調指出:即使所有科學部門的邏輯分析都是完善的,對它們的發展作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依然是必要的。如果把思維經濟理論僅僅設想成一個目的論的。暫時的指導原則,那么這個見解并不排斥它可以建立在一個更加深刻的基礎上,而它正是這樣作的。何況,思維經濟決不是那樣,它是一個純粹的邏輯理想,直到它的邏輯分析已達完善,它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價值。馬赫最后自信地說:“當我發現思維經濟觀念在我對它加以說明以前和以后都不斷地受到重視時,我對個人成就的估價就必須低一些,但是在我看來,這個思想本身倒是更由此獲得自己的價值;胡塞爾把它看成是科學思想的墮落,是與粗俗的或‘盲目的’思想的結合,而我認為它正是一種精煉。思維經濟觀念已脫離學者的研究,深深地根植于人類生活之中,并對人類生活發生有力的反作用。”([4])

        對于列寧的批判,馬赫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出版(1909年5月)之后兩個月就了解到了。據西德學者的研究,事情是這樣的:與馬赫交往甚密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阿德勒(F.Adler)之妻是俄國人,她把列寧的書譯成了德語,一部分是筆譯的,另一部分是她口譯給馬赫聽的。當時馬赫的反應是:一方面,他很高興,因為他知道有這么一回事,要不是阿德勒妻子介紹,他簡直無法知道還有這么一件大事發生;另一方面,他認為這本書完全是黨派爭論的著作,與他感興趣的問題相去甚遠,因此他對此書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至于愛因斯坦和玻恩的批評,都是馬赫去世以后的事了,馬赫當然無從答辯。

        撇開“思維經濟”這個術語是否“笨拙”、是否“可疑”不談(這不是實質問題),人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境遇、立場、需要、經驗和知識背景,對它的意義和意向做出自以為恰當的理解,并就它的優劣得失加以評論。但是,在我們看來,人們似乎在以下幾個問題上易于對思維經濟原理發生誤解和曲解。

        1.思維經濟原理是主觀的、先驗的嗎?

        從前面的敘述不難看出,馬赫思維經濟原理的提出,既不是主觀的臆想,也不是先驗的虛構。它的提出是馬赫教學經驗的總結,也是一個時代的人的智力成果的反映。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位科學史家,馬赫對科學發展史作了縝密的考察,他從中洞見到科學的經濟功能和科學理論的經濟傾向,也看到科學家把思維經濟或簡單性作為一種追求的目標。作為一位科學哲學家,馬赫了解人類的認識史和思想史,他從中覺察到,“當人類思維憑借共有限的能力企圖反映世界上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其自身只不過是這一世界的一小部分時,顯然他是不可能窮盡這一認識的,鑒于此,人們不得不經濟地思維。因此,各個時代的哲學都表達了同樣的趨勢,即通過少數基本的思想來把握實在的根本特征。”([4])思維經濟原理正是揭示了人類認識的這一趨勢。

        不用說,思維經濟原理包含有主觀性(愛因斯坦只是嫌它包含的主觀性太多了)。不過,這也是科學的主觀性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所具有的科學信念的主觀性的自然體現罷了。科學作為一種現存的和完成的東西,的確是客觀的。但是,科學作為一種尚在制定中的東西,作為一種被迫求的目的,卻同人類其他一切事業一樣,是主觀的,是受科學家的心理狀態制約的。這樣—來,把思維經濟作為科學的目的,又有什么理由加以過多的非議呢?另一方面,科學信念是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之時,對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結果事先所具有的自以為可以確信的看法。它有時也以方法論的原則和評價理論的標準的面目出現。盡管科學信念——開始并未得到實踐的檢驗,也許有的科學信念根本就無法用實踐檢驗,但是科學家還是堅 信它們,事實上它們也往往不會使科學家受騙。科學信念是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因素,它決定著著科學家研究的方向和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的動力之一。由此可見,科學和科學研究中的主觀因素和“先驗”(相對于實驗檢驗之后的“后驗”而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作為科學方法論原則和評價理論標準的思維經濟,應該享有它的合法地位。何況,馬赫在提出思維經濟是科學目的的同時,也強調“思想對事實的適應,是自然科學工作的目標”([7],p.99)。

        至于人類思維具有經濟的傾向,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人類思維的本性或本能(當然后天學習無疑會加強這一傾向,并使之變為有意識的)。這乍看起來是先天的,實際上卻是生物漫長進化和人類精神長期發展的結果,是人類已往經驗在人的遺傳基因上的積淀。這種對某一具體個人說來具有先天因素的傾向,對整個人類而言則依然是后天的。正如前面所述的,馬赫當時就認識到這一點(現代科學也許會愈來愈多地證實這一事實)。而且,他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認為:“在精神上確實存在著—個統攝新經驗的‘觀念’,但是那個觀念本身是從經驗中發展出來的。”([4])馬赫進而更明確地指出,人不僅得到自然的信息,而且也得到精神的信息,就此而言,人屬于兩個世界,我們和我們自然環境中的事物屬與同類,我們正是通過我們自己認識它們的。這種獲得概念工具的過程是十分復雜的,最初還是在沒有反思和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我們在學習過程的某個階段上變得有意識了,那么我們便發現我們已有一幅相當完整的世界圖景。但是,這種關于世界的概念當然不是先驗的(我們的“本能知識”可能使人認為它是先驗的),而這激起了巨大的信心。這個世界圖景無非是經驗財富,它像物質財富一樣,也是把許多人的工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從而得以節省和解放智力。([5])

        這還未觸及問題的要害。某些批評家指責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主觀,先驗,關鍵在于馬赫認為自然界中沒有經濟或沒有簡單性。自然界是否簡單或經濟? 對于這個帶有強烈“二律背反”色彩的本體論問題,人們自然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信念和答案。牛頓認為,自然界喜歡簡單化,而不愛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愛因斯坦指出,自然規律的簡單性也是一種客觀事實,而且正確的概念體系必須使這種簡單性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或現象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或心理的經濟和邏輯上的經濟)保持平衡;他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批評馬赫的思維經濟“太主觀”的,因為馬赫的天平偏向了主觀方面;不過,他也坦率地承認,他永遠不會說他真正懂得了自然規律簡單性所包含的意思。海森伯像愛因斯坦一樣相信,自然規律的簡單性具有一種客觀的特征,他甚至被自然界顯示出的數學體系的簡單性和美強烈地吸引住了。與此相反,玻思卻認為,經濟的不是自然界,而是科學。普利高津則強調指出,不僅人對自然的看法經歷了一個向著多重性、暫時性和復雜性發展的根本變化,而且科學的興趣正從簡單性向復雜性轉變。

        出現這種眾說紛紜的局面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因為自然界是否簡單或經濟這個本體論問題本身,本來就是一個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名副其實的形而上學問題。我們用什么來證明它呢?我們只能用科學,用科學定律和理論。即使我們所發現(恰當地講,應是“發明”)的定律和理論是簡單的,那也只是說明科學本身是簡單的,無論如何不能說明自然界是簡單的。還是彭加勒對這個問題處理得比較謹慎,比較巧妙。他說:“自然界的簡單性問題不是一個容易解答的問題。自然界不一定是簡單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相信它是簡單的而去行動,只有這樣科學才是可能的。

        2.思維經濟是要人們停止思維和隨心所欲地設想嗎?

        這是對馬赫思想的明顯曲解。思維經濟并沒有要求科學家減少觀察的數目和停止思維,也沒有說科學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胡思亂想或憑空杜撰事實和理論。事實上,馬赫本人就是一位勤奮的觀察家和思想家。他從小就對遠處的東西看來變小和磨房風車的轉動感到驚奇;即使到了高齡,他還強烈地進發出對觀察和理解事物的毫不掩飾的喜悅心情,還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窺視著世界,使自己從理解其相互聯系中求得樂趣,而沒有什么別的要求。像這樣一位在眾多學科領域辛勤耕耘,以批判機械自然觀和力學先驗論為己任,以追求科學統一理想為奮斗目標的嚴肅的科學家,怎么會讓人們停止思維和隨心所欲地設想呢?

        馬赫的思維經濟是針對科學的最終結果(科學共同體智慧的結晶)和科學家追求的目的而言的,并不是針對科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具體過程和個別科學家的發現(或發明)過程而言的。前科學的知識和不成熟的科學,一般說來并不是經濟的、簡單的,但是發達的科學則必然簡單或經濟。思維經濟作為方法論的原則和評價理論的標準,引導或啟發科學家選擇較為實際的道路和較為方便的途徑,以達到經濟或簡單的結果,但并不是說科學家就可以不費氣力,不走彎路,順手就能拈來科學之果。作為研究者的馬赫當然深知,“科學研究只能通過曲折的道路達到向直觀認識直接顯示出來的東西”([7],p.106),他的方法論只是希望人們少走彎路而已。

        因此,思維經濟原理并不是要求科學家停止思維或隨心所欲地設想,而只是引導科學家更積極、更有效地思維,從而達到經濟、簡單的結果。再者,思維經濟也不是科學的唯一根據。事實上,除此而外,馬赫還提出了其他一些方法論原理,如觀念適應事實原理、觀念彼此適應原理、思維連續性原理、補償原理、思維恒久性原理、概念嬗變原理、充分區別原理以及思想實驗方法等。所有這些原理都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構成了馬赫的科學方法論體系,在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中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3.思維在正確地反映客觀真理的時候才是經濟的嗎?

        情況并非總是如此。真的不見得是經濟的,正確性并不等價于經濟性。就科學理論而言,正確性是對它的最根本的、也是最起碼的要求,而經濟性則是對它的更進一步、更高一級的要求,二者在層次上是不同的。事實上,馬赫也是這樣評價科學理論的:觀念適應事實即是實驗證實,觀念彼此適應即是理論之間無邏輯矛盾,在此基礎上才要求理論要簡單、經濟。況且,正確性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正如我們前面已提及的,馬赫已經洞察到:一門科學的系統化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盡管都正確,但必有一些更為經濟。愛因斯坦則進一步揭示出:“對應于同—個經驗材料的復合,可以有幾種理論,它們彼此很不相同。但是從那些由理論得出的能夠加以檢驗的推論來看,這些理論可以是非常一致的,以致在兩種理論中間難以找出彼此不同的推論來。” ([12],p.115)例如,在達爾文關于物種由于生存競爭的選擇而發展的理論中,以及在以后天性遺傳假設為根據的發展理論中,就有這種情況。洛倫茲的電子論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更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這兩種理論在數學形式和觀察預言上是等價的,它們都可以說是正確的,即正確地反映了客觀真理。但是前者用了11個特設假設,顯得牽強、復雜,后者僅用了兩條公理(基本假設經濟),就構成了簡單、優美的完整體系。正因為如此,電子論雖然是經典物理學的最后杰作,最終還是被人們遺忘了,僅有歷史的價值。

        正是面對科學理論的這種現實狀況,馬赫和愛因斯坦才分別把經濟原理和邏輯簡單性原則作為科學的目的、方法論的原則和評價科學理論的內部標準(相對于實驗檢驗這一外部標準而言)。邏輯簡單性原則可以說是思維經濟的深化和集中化,因為它要求的只是科學理論的根基,即邏輯前提(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的經濟。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覺得馬赫的思維經濟原理“太淺薄”。其實,馬赫不僅把有用的形式邏輯附屬于他的現象論和經濟學說,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后者也是他的邏輯理論,他只不過是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認識得更為明確、更為深刻而已。

        翻開科學史和哲學史,我們不難看到其中奔騰著人類追求理論的簡單性和思想的經濟性的不可遏止的潮流。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奧卡姆的剃刀、牛頓的節約原理、馬赫的思維經濟、彭加勒的力戒特設假設和科學美、愛因斯坦的邏輯簡單性原則、惠勒(J.A.Wheeler)的質樸性思想……,就是這股潮流上幾朵有代表性的浪花。有人認為,馬赫的哲學是沒有意義的空話和胡說。有人認為,馬赫哲學雖然在歷史上曾起過某種啟蒙作用,但在現代科學面前已失去了它的魅力,正在遁入古老幽深的典籍王國。有人認為,馬赫哲學的某些方面,尤其是他的思維經濟原理和統一科學的理想,至今依然是人類智力武庫中的有用的武器。看來,要對馬赫哲學做出比較公正、比較符合事實的評價,還需要進一步批判地分析一切材料,科學地把握歷史事實。不費氣力地人云亦云是萬萬使不得的。

        參考文獻

        E. N. Hiebert, “Ernst Mach”, C. C. Gillispie ed.,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Vol.Ⅷ, New York, 1970~1977, p.604.

        Otto Blüh, Ernst Mach: His Life as a Teacher and Thinker, S. Cohen and R. J. Seeger ed., Ernst Mach: Physicist and Philosopher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 1970, p.15.

        這是馬赫1882年5月25日在維也納奧地利帝國科學院成立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演,中譯文(茆俊強譯)見《自然科學哲學》,1987年第2期。

        E.Mach,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Account of Its Development, Translated by T. J. McCormack,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60, Chapter Ⅳ, SectionⅣ.中譯文(孫小禮譯)見《科學與哲學》1985年第6輯。

        R. 哈勒爾:詩人的想像和經濟:科學理論家馬赫,周昌忠譯,《科學與哲學》1984年第5輯。

        John T. Blackmore,Ernst Mach:His Work, Life, and Influ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Chapter 12. 中譯文(董光璧譯)見《自然科學哲學問題》1985年第4期。

        )馬赫:《感覺的分析》,洪謙等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l版,第iii~v頁。

        李醒民:世紀之交物理學革命中的兩個學派,《自然辯證法通訊》,1981年第6期。

        H. Poincaré, Science et Mèthode,Paris, Ernest Flammarion,1922, pp.23,28,16.

        P. Duhem,The Aim and Structure of Physical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pp. 55,327.

        《列寧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171~173頁。

        《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許良莢等編譯,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1版,第212,214,384,389,573頁。

        第9篇:關于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物流條碼 標準體系

        電子商務是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于一身的電子化、網絡化的貿易形式,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出現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但其物流技術在我國目前還停滯在傳統的物流階段,使用物流條碼技術標準體系是電子商務和物流供應鏈的必經之路。

        1.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電子商務作為國內外貿易的重要形式,特別是隨著網絡的普及,給世界經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商務的網絡經濟以全新的方式和速度進行全球性的配置資源, 不僅影響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和企業經營行為, 還影響到了市場經濟運行方式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甚至影響到了世界經濟格局的重新調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電子商務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為一身,物流雖然包含在電子商務中,但人們對電子商務過程的認識只局限于信息流、資金流的電子化、網絡化,而忽略了物流的電子化,大多數物流仍停留在傳統的經銷渠道。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傳統物流的物流能力的滯后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物流的重要性及其對電子商務的影響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以物流條碼為核心的物流電子化開始被重視和發展。

        2.物流信息技術

        物流信息技術是指運用于物流各環節中的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分類編碼技術、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

        條碼技術是20世紀在計算機應用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集條碼理論、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條碼印刷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條碼技術是物流自動跟蹤的有效工具,被廣泛應用于物流管理過程中。條碼具有制作簡單、信息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條碼設備方便易用等優點。通過條碼技術可以準確識別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蹤物品,它是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礎,極大地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高級形式,被稱為21世紀十大重要技術項目之一。RFID通過非接觸讀取數據完成系統基礎數據的自動采集工作,從而成為計算機信息處理所需原始數據快速而準確采集的有效工具。RFID被視為一種安全存取技術和一個有生命力的多應用平臺,起到安全獲取由基于網絡解決方案提供服務的媒介作用。倉儲物流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就是基礎數據的采集問題,基礎數據的真實與完備是倉儲物流數字化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

        3.物流條碼相關標準

        信息化與標準化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于2005年在“物流信息化先解決標準問題”一文中指出:“盡快參與物流基礎標準制定”。

        在電子商務和物流中使用的物流條碼體系涉及面廣,相關標準很多。在國際貿易中,物流條碼標準體系已基本成熟.并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而日趨完善。我國也已經制定出了許多物流的相關標準,至今已了138項相關標準。目前,關于物流信息還需制定的標準項目有69項,在已經制定物流信息標準中需修訂的標準項目有16項。

        在實際的物流管理中,應用條碼技術主要涉及的標準有:條碼基礎標準、碼制標準、條碼生成設備標準、條碼識讀設備標準、條碼符號檢驗標準以及條碼應用標準。目前,我國已經制訂的物流國家標準已形成三個系列的物流條碼標準體系:

        ⑴ GB/T12905―2000《條碼術語》等條碼基礎標準;

        ⑵ GB/T15425―2002《EANUCC系統128條碼》等條碼碼制標準;⑶ GB/T14258―2003《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條碼符號印制質量的檢驗》等條碼符號印制與檢驗標準。

        2007年8月23日,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批準了GB/T 21049漢信碼國家標準。這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條碼碼制標準。漢信碼的研制成功是我國二維條碼技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將對提高二維條碼技術的應用水平、拓寬二維條碼技術的應用領域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4.物流振興規劃

        在我國制定的未來5年全國物流發展規劃中,對物流發展有了目標明確的內容:一是積極培育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爭取到“十五”末期社會化物流配送的比例達到50%以上;二是修建若干條貫通全國并且可以開展國際配送業務的聯運干線,構建全國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綠色通道;三是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產、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設具有合理規模的現代商品物流中心和專業化配送中心,構建全國性物流配送網絡;四是培育若干國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條件的爭取發展成為亞洲的重要物流中心;五是確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項目,在全國各大區的中心城市,選擇符合現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礎條件的企業,建立具有全國性經營網絡的專業化骨干物流配送企業。

        2009年4月2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針對物流振興綱要規劃,浙江省交通廳聯合華東等11個省交通廳的運輸管理局發起倡議,建立物流平臺以實現物流標準化的承諾。

        當今我國的通用商品條碼已經普及,使商業管理實現了自動化,而物流條碼體系的應用卻剛剛起步。為了推動物流條碼標準體系的應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正在開展醫藥物流及醫院使用二維碼的物流條碼系統的試驗推廣。應用物流條碼技術是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也是實現商貿物流業發展首選的最佳途徑。

        5.電子商務中的物流條碼信息化管理

        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經濟的核心必須以物流管理為基礎。電子商務活動中任何一筆交易,都是由四種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所組成。物流過程具體包括運輸、儲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種活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準確及時監控物流的運動。當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物流管理滯后,主要表現在物流的支付系統、配送系統和安全系統三個方面。電子商務推動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為基礎的,這種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轉較傳統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動化、現代化和社會化,既減少庫存和資金積壓,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子商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技術條件和市場環境,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而分析電子商務支持下的企業物流特點,以及建立宏觀和微觀雙控型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模式,就成為企業面對現代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商必須全面、準確、動態地掌握散布在全國各個中轉倉庫、經銷商、零售商以及各種運輸環節之中的產品流動狀況,并以此制定生產和銷售計劃,及時調整市場策略。

        因此,電子商務要通過最新現代技術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即: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在電子商務中推廣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術:條碼技術(通過掃描對信息實現自動控制技術)、EDI 技術(電子數據的交換和自動處理)、GIS技術(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術(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實現物流配置國際化)。通過四大新技術的結合,將在物流供應鏈上建立一個高新的供應鏈集成系統。物流信息能在開放供應鏈中實現物流的及時、準確的配置,做到:物流運作系統化、物流服務網絡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經營全球化。

        多功能化、系統化、一體化、可靠化、社會化、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是電子商務下物流的發展趨勢,應用物流條碼標準體系是電子商務和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者的現代化統一管理,必將大大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鐸:電子商務與物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牛東來:日本零售業物流啟示錄之九――技術篇①零售業物流條碼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02(9)

        [3]戴定一:物流信息化先解決標準問題[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5(8).

        [4]張成海李素彩:我國物流標準體系研究[J].中國標準化,2004(2)

        [5]袁偉華:條碼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10

        [6]李詠嬋李安平:現代物品信息技術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美乳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 一本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三级国产99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