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吉林省;區域經濟;城鄉統籌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037-2
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但是歷史沉積的舊矛盾也開始顯現,使得吉林省統籌城鄉發展還面臨很多困境,這就需要對目前吉林省城鄉發展差距的現狀進行認真剖析,選擇適合吉林省的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途徑,推進吉林省城鄉一體化進程。
1 吉林省城鄉發展差距現狀
1.1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吉林省城鄉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比較嚴重,統計資料顯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1985年的1.47∶1,擴大到2009年的2.66∶1,同時,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全國范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嚴重。2009年的基尼系數是0.565,大大超過上世紀90年代基尼系數的平均數0.338。而0.4的基尼系數水平是判斷社會收入分配平等與否的警戒線,這說明吉林省社會收入分配及其不公平,貧富差距懸殊。
1.2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差距
2009年,吉林省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才1140.7億元,比1990年增長6.1倍,而農村在消費市場所占份額僅為21.9%,消費嚴重不足。從消費支出看,農民消費水平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恩格爾系數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呈下降趨勢,相差懸殊。2009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7%,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高達43.5%,相差近9個百分點,無論是生活消費品還是耐用消費品,農村和城市在檔次和質量上都存在明顯差距。
城市和農村的居民生活質量在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農村的整體基礎設施遠遠落后于城市,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城市的人均投入數量是鄉村投入的十幾倍,對于電影院、圖書館等文化設施的投入,對于飯店、游樂場等娛樂設施的投入,無論是政府資金還是民間資本的投入,城市都遠遠高于鄉村。這一系列的差距,使得在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質量遠遠高于農村,這就造成了人才、資金等向城市流動的情況,使得科技人才、教育人才、醫療人才等各方面的人力資源大量流失。
1.3 城鄉社會保障及福利差距
2009年,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80萬人,比上年增長24%;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426萬人,增長33%;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的有133萬人;發放企業離退休基本養老金138萬人。最近幾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城市和鄉村的差距還是巨大的,城市職工的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全面覆蓋,但是農村在養老保險方面沒有保障,只是處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實施階段。對于各種社會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各個方面農村的實施速度還遠遠落后于城市,實施的力度也低于城市的實施力度。這些情況都擴大了城鄉的差距,阻礙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1.4 城鄉教育、衛生發展差距
吉林省在教育的發展上,存在著城市和鄉村的嚴重的發展不平衡現象,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從教育資金的投入上城市教育人均資金的投入遠遠高于鄉村人均教育資金的投入;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城市教師隊伍無論是從教師數量上,還是在教師學歷上,教師的工資待遇上都遠遠高于鄉村教師;在各種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上,城市遠遠高于鄉村的水平。這一系列的不均衡,導致了城市和鄉村之間家長對于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存在重大的差距;城市和鄉村之間各級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的各教育階段的升學率存在重大差距,鄉村學生的失學率遠遠高于城市。而鄉村教育的嚴重滯后,成為影響鄉村發展,尤其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障礙。
吉林省在城市和鄉村衛生事業上存在許多方面的重大差距,衛生資金的投入城市遠遠高于鄉村,衛生資源存在嚴重的配置不均衡的問題。鄉村的醫生數量嚴重不足,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鄉村的醫療設施相對陳舊和落后,鄉村人均醫生數量、病床數量都遠遠低于城市,各種福利醫療費用,城市是鄉村的四倍以上,這一切導致了鄉村存在看病難的現象。
2 吉林省城鄉發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2.1 農業的弱質性
對自然的高依賴。吉林省地處我國東北部,緯度高,無霜期短,西部地區常年干旱少雨,風沙大,土質為鹽堿型土壤,糧食產量極低,遇到大風、霜凍、冰雹等災害,損失更為嚴重。農業生產機會成本也大,而經驗表明,進城務工往往能取得比農業生產更好的經濟效益。農產品的附加值低,農業是一個自身經濟效益低,社會效益大的奉獻產業,農民常常是幾噸糧食才換回一臺彩電,所以這些就注定了農業是一種弱質產業。
2.2 農民的弱勢性
農民的待遇和保障水平低。農民的自由度不高。把城鄉居民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使農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遷移,造成城鄉居民之間過大的消費差距。而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動,農村大量勞動力進入城市,但這只是體制外的、暫時的流動,他們的戶口仍在農村,不納入城市就業管理,這種城鄉分割體制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沒有流動的自由,這是造成吉林省甚至是全國城鄉差別擴大的重要原因。
2.3 農村的落后性
農村相對投資依然不足,比起發達省份相差甚遠。農業生產存在周期性強、投入大產出少等特點。因此吉林省在農業上存在科學技術相對落后、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3 吉林省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對策
3.1 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工業化發展逐漸與農業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工業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這是工業化對于農村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等等方面的需要。那么推進鄉村的城鎮化建設,調整小城鎮的產業結構是未來要的工作,他關系到我省工業化進程。這需要我們去尋找適合鄉村城市化發展的土地管理辦法、人口戶籍的管理辦法,要求我們轉變鄉村的政府職能,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3.2 加快推進農村工業化進程
要加強農村工業化的進程,科學合理的對農村工業化的發展合理布局。明確農村工業化總體的發展方向,形成農村與城市工業化產業的合理協調。農村在工業化的發展上有天然的優勢,農村的剩余勞動力人口數量巨大;農村的各種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農村的土地、水利等自然資源豐富。我們要將在農村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具有農村風土文化的服務產業;大力發展農村農副產品的加工業,擴大農副產品的價值;大力加強農村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傳承。同時要在稅收、信貸、市場準入等方面對農村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進行扶持,特別是改進金融服務。
3.3 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
在發展工業,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農業的發展,我們不能犯以農業發展換工業發展的錯誤。農業是經濟的基礎,同時農業也是其他產業的基礎,農業的穩定發展是工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農業的發展除了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以外,農業的發展也受自然的影響。加快農業的發展,單單依靠市場調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主動的加強對于農業的保護和扶持,農業的穩定發展是國民經濟的保障,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加強對于農業的資金投入,改進農業的投資體制,堅實有力的保障農業健康穩步的發展。
3.4 逐步實現城鄉統一
逐步實現城鄉的一體化建設。取消造成城鄉分離的一切人為因素和制度。在就業上逐步建立城市和鄉村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勞動力一體化;建立統一的無差別的城市和鄉村的社會保障體系,從體制上解決城鄉差異,使城市的各級人才排除顧慮,真正的實現城市和鄉村的科技一體化;建立城鄉育資源分配制度,打破城鄉之間教師待遇、教育資源分配的差異,真正實現教育的城鄉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陳寶蘭.從城鄉二元發展到城鄉統籌發展[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崔大樹,張國平.我國現階段統籌區域發展的結構和模式[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尊敬的張建星社長、朱從玖省長,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主辦的“實施標準化戰略 踐行新發展理念”研討會。在此,我謹代表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今年9月9日,為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發來賀信,指出“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并向世界宣布“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關于標準化的系列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我國標準化工作方向,為開展好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從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生態文明、文化建設、政府管理以及國際標準化等方面對“十三五”期間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部署,充分體現和貫徹了新發展理念。
標準是創新發展之翼。創新與標準相結合,所產生的“乘數效應”能促進相關產業倍增發展,形成強有力的增長動力。
標準是協調發展之基。推進協調發展,需要發揮標準的協調、規制和導向作用,促進服務業與工業、農業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標準是綠色發展之器。標準是環境保護的硬約束,是綠色制造的催化劑,要加強節能、節地、節水以及環境、質量、安全等標準的制定實施,加快標準升級步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標準是開放發展之橋。標準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規則,是服務和貨物交易的“通用語言”。推進開放發展,需要我們同世界各國一道,深化標準化合作,共同完善國際標準體系。
標準是共享發展之要。推進共享發展,需要以標準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推動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我們認為進一步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踐行新發展理念需要從這幾個方面下功夫。
強化理論研究,抓好系統布局。以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為指導,探索掌握標準化發展規律,歸納總結我國標準化工作成功經驗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理論體系和科研成果,指導全國標準化工作實踐。
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創新驅動。要按照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以改革促進創新,推進科技研發、標準研制和產業發展一體化。
注重協同推進,完善共同治理。堅持“放、管、服”相結合,發揮市場對標準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發揮政府作用,調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性,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形成標準化共治新格局;廣泛開展標準化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夯實標準化基礎。
加強統籌協調,形成規則合力。堅持各類各層級標準協同發展,發揮標準對法律法規的技術支撐和必要補充作用,形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規則合力。
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改變內蒙古“欠發達”區情,是我區長期奮斗的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同志在全區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干部大會上提出的“8337”發展思路中,明確提出了“三個著力”,即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壯大縣域經濟、著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這是對我區經濟建設重點工作的重要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推動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著力調整產業結構,是提高我區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所在。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必然依托產業建設來實現,我區目前的產業發展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主導產業結構單一、鏈條不長,總體發展還不夠充分,效益有待提高。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既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又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還要加快發展服務業,繼續做大做強畜牧業,努力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通過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實現產業規模擴大,產業素質提高,不斷增強市場競爭能力長期發展后勁。
著力壯大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有力舉措。黨的十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對于我們這個幅員遼闊、線長面廣的西部地區來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點在旗縣、難點在旗縣,發展縣域經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當前,我區農村牧區經濟落后于城市經濟、農牧民收入低于城鎮居民收入的問題比較突出,地區之間發展也很不平衡,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然選擇。這一決策部署,將進一步引導自治區有關部門和盟市把縣域經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也將進一步調動旗縣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縣域經濟的大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著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增強我區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黨的十明確提出: “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我區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僅落后于沿海地區,而且與周邊省區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自治區黨委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體現了黨的十精神,抓住了我區經濟工作的薄弱環節。隨著這項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非公有制經濟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以及擴大就業、繁榮市場等方面的作用將會得到充分發揮,我區經濟發展活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三個著力”,事關我區經濟發展大局,是開啟我區新一輪發展的“鑰匙”。產業結構調整見到成效了,我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就會有新的提高;縣域經濟搞上去了,城鄉區域發展就會更為協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有了堅實基礎;非公有制經濟壯大了,就業多了渠道,收入多了來源,經濟多了增長點,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活起來了。貫徹落實好“三個著力”的部署和要求,必將有力推動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快富民強區進程。
(一)強化調控政策引導,努力實現促增長與控物價的雙贏。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實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堅持抓自有收入與爭取國家支持并行,擴大收入總量與優化支出結構并重,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300億元、總財力進一步增加。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推進財政綜合績效管理,突出對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領域改革、重大項目、科技創新和薄弱環節的支持,繼續壓縮當年專項結轉。加大金融資源調控力度。力爭貸款增幅在全國保持領先位次、新增貸款加市場融資總量有明顯增加。推進政銀企合作,以多種方式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有效信貸投放。強化對農牧區金融支持,逐步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適度競爭的農牧區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動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優化區域布局,支持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在青開業,繼續引進新的金融機構。大力培育小額擔保、小貸公司、保險直投等非銀行金融市場。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特別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努力實現物價調控目標。加強牛羊肉和蔬菜購銷工作,保障冬春市場供應。加大"菜籃子"建設力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加強重要商品產運銷銜接,增加政府和商業儲備,加大對農貿市場建設的支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及時查處亂漲價、亂收費行為,規范市場秩序。我們深知,物價問題關系民生、關系全局。各級政府要堅定不移地承擔起調控物價的責任,毫不動搖地堅持行之有效的一攬子打法,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嚴格問責,確保今年物價指數控制在預期目標之內,讓全省人民滿意。
(二)積極有效擴大內需,增強投資消費協同拉動。這是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戰略基點。進一步擴大投資需求。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700億元。加快續建工程進度,新開一批重點工程。青藏鐵路至格爾木增建二線工程年內全線通車。開工建設格爾木至敦煌鐵路、香日德至花石峽等公路。力爭開工大武機場,加快祁連機場前期工作。加快瑪爾擋水電站、神華格爾木火電廠建設,黃豐水電站年內建成發電,新建兩臺60萬千瓦火電機組。大力發展風能,今年再新建1000兆瓦光伏電站并安全上網運行,開工建設750千伏與聯網等輸變電工程。著力優化投資結構,確保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0%以上,爭取三產投資、藏區投資、民間投資有新的增長。加緊謀劃3-5個投入和產出上百億元的重大項目,確保“不斷檔”。實施大規模投入、大兵團作戰,推進地質找礦戰略行動取得新突破。著力增強消費需求。增加政府惠民支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完善促進消費措施,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落實購買首套商品房相關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擴大內需最大的產業支撐是服務業。全面落實已出臺的促進旅游、商貿物流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整體推進十大服務業加快發展,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充分發揮旅游業對提升服務業的引領作用,確保旅游總收入突破110億元。加強城鄉流通體系建設,推進朝陽物流園區、曹家堡保稅物流中心等重點物流項目。組建航空投資管理公司,發展地方航空業。支持建設文化產業集聚區,創新文化業態,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8%以上。通過多措并舉,促進消費總量的不斷擴大和消費水平的顯著提升。
(三)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提高自主增長能力。抓住戰略機遇期,在調結構、轉方式上邁出更大步子。加速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整體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認真實施應對工業經濟下行的十項舉措及配套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快“雙百”行動步伐,促進三大工業園區錯位發展。擴大技改專項資金規模,實施一批重大技改項目,全面提高傳統產業先進產能的比重和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大幅提升重點骨干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加快實施煤基多聯產、太陽能電池組件、鋰動力電池、PVC復合材料、生物制品等重大產業升級項目。加快形成新興產業高起點、高技術、高投入、高增長的發展格局,打造十大特色優勢產業的基本產業鏈。繼續推進科技“123”工程,加強關鍵技術和工藝再創新,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嚴禁高于行業能耗標準的項目上馬,突出抓好節能減排改造工程,實施落后產能淘汰計劃,從源頭上強化節能減排工作。著力提高農牧業綜合效益。加強農牧業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推廣體系、農牧民教育培訓體系和農牧業信息化建設,啟動“1020”科技支撐工程。促進設施農業和生態畜牧業上規模,新建農區日光節能溫室3萬棟、養殖小區100個,牧區畜用暖棚1萬棟,實現生態畜牧業模式在純牧業村的全覆蓋。將林果、水產養殖等產業作為新的增長點。支持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市場開拓,提升產業化水平。在建設十大特色農牧業上實現新突破,促進農畜產品生產能力、綜合效益和農牧民收入同步提高。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黃河谷地綜合開發工程。啟動湟水谷地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和東部干旱山區綜合治理項目。力爭開工蓄積峽水利樞紐工程、引大濟湟西干渠建前工程。扎實推進人畜飲水安全、小流域治理、草原節水灌溉及城鎮水利保障工程。從今年起,每年投入1億元,用五年時間解決農灌工程老化失修問題,實現有效灌溉150萬畝,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我們要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形成以水促發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態的強力支撐。
(四)大力推進城鎮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規劃引領,搞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城鎮化布局體系的銜接,啟動一批城鎮道路、橋梁、供排水、供暖、燃氣等基礎設施項目,拓展工業園區社會服務能力,強化城市的產業發展、吸納就業和人口集聚功能,增強在區域發展中的拉動作用。按照“四區兩帶一線”的總體布局,重點推進東部城市群建設和海西城鄉一體化試點,推動撤縣設市工作。同時,統籌推進中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并實施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積極破解城鄉之間以及城鎮內部居民和農民工之間的“雙二元結構”。支持藏區發展“飛地經濟”,支持縣域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塊狀經濟增長點,帶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繼續推動發達省市對口支援我省藏區工作,把無償援助與合作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爭取支援方擴大在青投資規模。同時,加大對省內其他少數民族自治縣的扶持力度。促進各族人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我們的神圣使命,我們將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關鍵詞:黔江;區域性中心城市;路徑探討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2-0026-02
重慶市黔江區既是全市六個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武陵山片區的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僅關系到重慶市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而且關系到重慶直轄市在湘、鄂、黔跨省界武陵山片區的影響和示范效應。因此,加強對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要求的理解,探索黔江在區域中實現錯位競爭、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路徑,具有前所未有的戰略性意義。
一、黔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走特色發展之路
在區域競爭猶如百舸爭流的新形勢下,搶占發展先機,已成為各區縣共識。從黔江發展的現有基礎條件來看,黔江在經濟基礎、城市規模、開放水平、區位條件等方面并不具備比較優勢,經濟總量小、城鎮化水平低、開放程度不高,距主城的距離相對較遠,物流運輸成本較高。另一方面,黔江也有其他城市不具備的“特質”,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較大、森林覆蓋率較高,峽谷峽江城市風貌獨特,建設“宜居城市”條件好;從旅游景點分布看,黔江北有“長江三峽”,西有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觀,南有銅仁“洞天福地”梵凈山,東有張家界旅游勝地,借助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整合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潛力大;占據全市“一大兩小”機場之其一,為對接主城高技術新興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黔江作為渝東南“翼”的中心,在全市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政策“洼地”成為吸附資源要素的強大磁場。因此,黔江不能走傳統的發展老路,必須立足區情實際,走一條符合自身特色、錯位發展的道路。
二、黔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以產業集聚為抓手
一是高起點打造產業集聚平臺。按照“一園多區”的思路,加快正陽工業園區建設,注重圍繞優勢產業,突出功能和特色,推動園區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積極爭取將正陽工業園區建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二是強化產業集聚。加快卷煙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生態旅游、現代物流、公共服務、生物制藥等新型產業培育。按照梯度開發、錯位發展的思路,圍繞“三大三特三新”產業,拓展擴大開放空間和平臺,構筑新型工業空間體系。全力發展食品、新材料、化工三大百億級產業;以家紡家居產業、機電及配件產業、電子及元器件產業為支撐,快速發展三大特色產業;以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為著力點,加快發展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工業園區規劃面積達到25平方公里,完善正陽片區、青杠片區、龔家壩片區三大片區的配套服務功能,加快黃山壩片區、李家溝片區開發建設。提升現有都市工業樓宇檔次和配套服務功能,新建一批工業樓宇,布局建設一批鎮鄉工業集中區。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三大、三特、三新產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全區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為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三、黔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發揮生態優勢
黔江中心城市建設在規模上難以求“大”,重點要依托自然生態環境,立足“峽谷峽江之城,清新清涼之都,休閑養生之地”的城市定位,打造成為主城人假期出行和度假納涼的“后花園”。一是做優城市規劃,加快推進城鄉總體規劃修編調整,立足“高層次、高品位、有特色、做精品”的規劃目標,做好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二是做靚城市環境。重點抓好新城建設,立足高品質和宜居生態特色目標,盡快建立完善新城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啟動建設一批融購物休閑、娛樂觀光、商務會所于一體的地標性建筑,在阿蓬江沿線和酉陽山麓規劃布局一批具有投資和旅游雙重概念的高品質別墅小區,助推城市旅游發展。提升改造老城,盡快完成核心C組團、南溝片區、城北片區改造,進一步增加城中綠地和親水景觀,加大工業、生活污染的處理,創造市民健身休閑的良好環境。三是打造主城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圍繞黔江中心城區“山、江、峽”相互呼應的構架特點,集中打造好“城市峽谷”和“城市綠心”兩個主題公園。在注重峽江、峽谷地質構造、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同時,注入民族和宗教元素,如在峽谷絕壁上雕刻具有民族宗教題材的巖畫,在酉陽山頂建設宗教機構,滿足城市人“祈福求愿”要求。立足峽谷峽江和酉陽山等城市景觀,集合小南海、濯水古鎮和武陵仙山開發“魅力黔江一日游”項目,聯動江三峽、仙女山、梵凈山、鳳凰古鎮組成“一周游”菜單。依托濯水現代農業園區、阿蓬江花卉苗木基地,打造以鄉土休閑、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旅游精品。
四、黔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承接產業鏈延伸
“十二五”期間,重慶主城將加快培育以筆記本電腦、離岸數據開發兩大基地和通信設備、生物醫藥、光源設備為重點的10大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壯大汽車摩托車產業、裝備制造業、化工產業、材料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黔江應立足承接全市產業發展趨勢和要求,加快產業配套發展,力爭打造成為主城產業發展的“配件箱”。一是做優承接主城產業平臺。加強與主城產業對接,首先需要平臺承載。要優化調整正陽工業園區規劃,圍繞規劃面積2015年達到20平方公里、2020年達到25平方公里的目標,抓好園區的拓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爭取市級層面對土地利用及指標安排的支持。要立足把園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目標,加強園區關聯企業、產業的有效集中,加速形成產業集群,盡早把園區建設成為對接主城產業的“橋頭堡”和“強支撐”。二是壯大“三大”產業集群。食品產業:積極爭取市煙草公司支持,加快啟動“煙廠退城入園”項目,推進現有設備、生產工藝等技術改造升級,提高配套卷煙生產份額;發展壯大雨潤百發、朵朵潤爾等食品企業,支持輕紡集團聯盟嘉士伯啟動黔江啤酒項目二期建設。材料方面:依托武陵硅業,引導主城企業投資開發多晶硅、單晶硅及太陽能電池等深加工產品,積極銜接為主城及“1小時經濟圈”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化工方面:加快推進PVC一體化循環項目建設,將青杠拓展區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化工生產基地,立足重慶主城電腦、打印機、監測器、手機等產業發展,配套提供相關建材及配件生產。三是推進產業項目和技術合作。抓住主城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利契機,瞄準主城產業轉移重點,引進一批重大項目。當前,重點要加強與主城汽車摩托車企業、電腦生產企業和化工醫藥企業對接,爭取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生產、筆記本電腦外殼以及現代制藥業半成品等項目落戶黔江。
五、黔江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依托大通道建設
加快建設區域通樞紐,促進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暢通,打造產品輸出和資源輸入的“物流集散地”。一是加強大通道建設。爭取盡快開工渝懷鐵路、黔張常鐵路,積極推進渝黔城際鐵路、黔恩鐵路、黔遵鐵路前期工作,抓好黔恩、黔石高速公路建設,開展黔遵、黔張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全力抓好黔江綜合客運換乘樞紐和物流樞紐建設。推進舟白機場配套設施建設,力爭開通黔江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重點旅游城市航線,努力構建武陵山區航空門戶和旅游中轉港。力促黔江成為連接珠三角、北部灣、環渤海灣經濟區的南北運輸大通道和連接長三角、成渝經濟帶東西運輸大通道上的節點。二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重慶市十二五規劃將黔江納入全市五大地區級物流樞紐來規劃布局,對我區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分有利。要抓好正陽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立綜合配送體系,大力發展化工、材料、農產品等專業物流;通過配套土地、稅收、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引導市內外優勢物流企業來黔發展,積極培育第三方物流;規劃建設舟白空港物流基地,瞄準航空服務、電子、醫藥等新興產業,培育打造高端物流,努力建成重慶東南出海的物流樞紐。積極探索借助貴州豐富資源,建設黔江“貴電、貴煤入渝”中轉站,成為重慶主城加快發展的資源保障基地。三是著力構建大商圈、大市場。商貿業興旺與否是體現商氣、人氣和開放程度的“晴雨表”。要立足打造渝東南地區消費中心,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核心商圈升級改造,引進知名品牌企業入駐,著力培育老城50億元級、新城100億元級商圈。加快推進新城汽摩交易、機動車交易二期、農產品批發、商貿批發、工程機械交易、林業交易等六大區域性市場建設,努力增強對市場對區域商貿流通的輻射功能。切實加強渝東南會展中心建設,引導主城高端服務生產型企業入駐黔江發展建筑工程設計、法律仲裁和咨詢評估等專業服務或中介服務業。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如何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牽一發而動全局”,適應形勢、做好規劃、抓好落實,代表委員們圍繞議題積極獻計獻策,共商我區發展大計。
“三次產業”上承發展大計,下接具體工作。李o恒書記在參加審議時說,農業方面,要解決好種植業玉米“一糧獨大”和畜牧業“一羊獨大”的結構性問題;緊緊抓住綠色消費升級和國家倡導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市場和政策機遇,抓好原產地保護和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認證,完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追溯體系;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農畜產品品牌,打出“互聯網+綠色”的王牌,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等。工業方面,要厚植工業發展優勢,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各項工作;促進傳統優勢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推動工業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堅持集中集聚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后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子。服務業方面,要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快發展生產業和生活業;積極打造全時全域黃金旅游帶,做到產業圍著旅游轉、產品圍繞旅游造、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民生圍繞旅游興;把旅游業與綠色產業、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創意開發旅游業態新產品,拉長旅游產業鏈,形成大旅游發展格局。
關于如何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代表委員們與政府工作部門也提出了具體的思路。
常青代表說,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要著眼于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益。“去產能”重在化解以僵尸企業為代表的低效產能,“去庫存”重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打通供需渠道,“去杠桿”重在有扶有控、區別對待,“降成本”重在降低企業稅負,“補短板”重在優化結構、創新發展。
張建民代表說,要堅持把項目投資作為穩定增長的“壓艙石”,進一步提高項目籌劃質量,擺脫傳統路徑依賴,區分輕重緩急,統籌有效推進,確保投資精準有效,避免出現新的產能過剩。
自治區發改委在向人代會所作的報告中也提出,在去產能上,要堅持積極穩妥;在去庫存上,要靈活因城施策;在去杠桿上,要著重防范風險;在降成本上,要注重多措并舉;在補短板上,要明確突出重點。要通過加強基礎設施“七網”建設、推動社會民生領域建設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規模。
未來我區將堅持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一起做、調整存量和做優增量同步抓,做好資源轉化增值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后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子。
扎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經濟發展新支撐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就要堅持優化布局,形成多極支撐的區域發展格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做好和林格爾國家級新區申報、規劃等工作,統籌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口集聚、生態環保和城市功能布局;推動呼包鄂基礎設施共聯、產業建設互補、生態環境共治、公共服務工作共享;加強東部盟市優勢特色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東部盟市加快發展。
這一內容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和林格爾的優勢在于它是我區人才、資金、政策、技術、科技等各類先進生產要素集聚的“洼地”;呼包鄂是自治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東部盟市則有著國家東北振興戰略和自治區東部盟市跨越發展的政策疊加優勢。
李杰翔代表說,我們要按照自治區的要求,全力把和林格爾新區打造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體制機制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智慧區。3年后全市工業銷售收入要達到2000多億元,5年后實現4000多億元。充分利用好全區、全國乃至世界的資源要素,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試這個政策優勢,充分利用好國家級新區這個平臺,做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
王中和代表說,自治區對呼包鄂協同發展,尤其是對包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予厚望,同時也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相信包頭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走在全區發展的前列。
杜梓代表說,要從適應國家東北振興、自治區東部跨越的大局思考戰略性大事,抓住國家東北振興政策機遇、京沈高鐵機遇、“產業大洗牌”等機遇,加快通遼發展,肩負起“東部振興看通遼”的歷史重任。建設以科爾沁區、開發區為重點的區域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經濟體,主動接受輻射帶動,打造東部教育、科技、醫療、文化、交通樞紐和產業高地。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要牢牢把握區域協同發展這一歷史性機遇,抓緊制定方案,完善推進計劃,建立共建共享、聯防聯控、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區域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拓展,努力譜寫協作共進、互惠共贏新篇章。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大數據、“七網”建設、全域旅游、高鐵經濟……隨著這些名詞出現在自治區兩會中,內蒙古營造新的發展優勢的號角已經吹響。這里,有我區列入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的機遇優勢,有我區大力實施“七網”建設的政策優勢,還有各地區特色資源所具備的比較優勢。我區未來發展的增長極呼之欲出。
于立新代表說,呼倫貝爾今后將重點加強“七網”建設,公路、鐵路、航空三大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發力,市政網、信息網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相應投資;加強旅游業發展,努力把呼倫貝爾打造成為全國重點旅游城市,同時打造1―2個5A級旅游景區。
張院忠代表說,包頭市今后將重點抓好“七網”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投資,確保投資增長在15%以上;通過抓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做大做強稀土產業,大力發展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大數據應用中心建設,積極發展商務會展、旅游和文化等現代服務業。
“十三五”時期,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性作用,同時強化政府的規劃引導和宏觀指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促進經濟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順暢流動與合理配置,構建以城市群、經濟帶、重點經濟區等為支撐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協調聯動的多中心、網絡化區域發展格局。
加強群區耦合
提高城市群的輻射力和帶動力。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加強城市群內部基礎設施網絡化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的基礎上,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城市群內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同時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要順應城市群和經濟區相互耦合的趨勢,推進空間結構的優化。以城市群為核心,形成東北、泛渤海、泛長三角、泛珠三角、海峽、中部、西南、西北經濟區。這種空間組織模式,既能發揮各區域自組織、自協調、自調整的能動性,加強相鄰各省的經濟聯系與合作,中央政府也能發揮統籌協調能力,消除區域壁壘,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縮小區域差距。
加強軸帶引領
當前,我國交通運輸方式組合條件好,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一級開發軸帶主要有沿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京廣京哈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隴海蘭新經濟帶、包昆經濟帶等。這些主要交通干線形成了比較明顯的經濟隆起帶,對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具有重要意義。
除上述發展軸線外,滬昆經濟帶、沿邊經濟帶、漢江經濟帶、膠濟邯經濟帶、大(同)太(原)運(城)經濟帶、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帶等可以作為國家二級軸帶。
加強開放合作
“十三五”時期,不僅要繼續深化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和對內陸地區開放的帶動能力,還要加快推進沿邊、沿江和內陸地區開放,通過開放促改革、促合作、促發展。同時積極構建國際區域合作機制與交流平臺,全面促進國際國內區域和次區域合作。
當前,推進國際區域合作的戰略重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應以國際大通道為依托,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平臺,深化珠三角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把長江經濟帶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連接起來,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次區域合作。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化與中亞國家的合作,并加強與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通過深化東北亞的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核心區和重要樞紐。
在加強國際區域合作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國內區域合作。應通過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拉動或引領國內區域合作,通過國內區域合作支撐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
健全協調發展長效機制
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消除行政壁壘,積極推進區域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土地要素市場建設,建設區域性產權交易平臺、技術和人力資源市場,積極推進城鄉土地資產市場一體化,促進土地使用權有效流轉和優化配置。推進區域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制訂和完善信用法規和標準,共同打造信用信息大平臺,推進信用服務市場建設,共建市場信用監管體系。加快改革戶籍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戶籍上的福利特權和針對非戶籍人口的歧視性規定,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加快完善各類社會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機制,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更多考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
加強對城市群、經濟帶和重點經濟區的規劃引導。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作用,重點對跨行政區、次區域進行規劃引導。“十三五”期間,應啟動若干重大區域規劃的編制工作,如編制城市群規劃和重點經濟區的規劃。編制黃河、淮河、松花江、遼河、漢江等流域的發展與合作規劃,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在市縣層面,編制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避免規劃之間的脫節和沖突,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在全國,構建上下一體相互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全國性的空間規劃、區域性的空間規劃、市縣層面的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應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一、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2008年,廣東本地生產總值35696億元,增長10.1%,約為全國的八分之一;人均生產總值達37588億元,增長8.7%,突破5000美元,其中,珠三角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財政總收入8470億元,約占全國的1/7;進出口總額6833億美元,占全國的26.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56119億元,約占全國的1/8。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低迷的影響,廣東省經濟發展面臨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困難:一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去年,廣東經濟增幅低于1979―2007年13.8%的平均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6個百分點,回落幅度高于全國。二是出口持續下滑。去年出口增長9.4%,回落12.9個百分點。特別是去年第4季度出口加速回落,到今年1月單月降幅達到23.6%。三是企業經營困難。去年前11個月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3.1%,增速回落46.4個百分點,關閉、停產、歇業、轉移的中小企業數量增加,就業壓力增大。四是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去年全省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376.08億元,下降8.9%。五是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去年來源于廣東的財政總收入僅增長9.3%,增速回落42.2個百分點,今年1月則下降27.9%。
出現如此嚴峻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廣東經濟外向度高,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來得更早、更直接、更明顯。2007年廣東外貿依存度155%,比全國高89個百分點,加工貿易約占2/3,近七成商品出口到美國、歐盟、日本三地。另一方面,2003年以來廣東經濟保持14.5%的高速增長,存在調整的必要。重要的是,廣東省產業整體處于價值鏈條的中低端,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制造業比重較大,產品技術來源60―70%屬于外資,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二、廣東抓改革、促調整、保增長的初步實踐
我們深刻感受到,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極致。這場危機是傳統發展模式之危,科學發展模式之機。化危為機”的根本出路在于調整經濟結構。去年,廣東對新一輪發展進行了謀篇布局,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取得了重要成效。
(一)著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為有效擴大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供制度保障
制定實施科學發展觀評價指標體系及考核評價辦法。頒布實施省政府第三輪第三批行政審批項目調整目錄,下放管理權限102項。企業投資項目備案信息系統實現全省網上備案。開展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尤其是啟動“新十項工程”,加大投資力度,決定統籌使用2009―2012年各項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資金、集中投入財政性資金約1000億元,安排重點工程投資3030億元,集中投向公共交通網絡、節能減排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自主創新、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農村基礎設施等領域。去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40億元,農業和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49.4%和18.7%,高耗能工業投資下降7.1%。
(二)著力完善產業政策,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制定實施《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支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發展。省市共建先進制造業基地14個,新增省級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11個。出臺實施建設創新型廣東行動綱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2.2萬億元,增長15%,發明專利授權量躍居全國第一。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全年共淘汰落后鋼鐵產能550萬噸、關停小火電300萬千瓦以上。淘汰落后水泥產能2500萬噸,提前完成國家下達全省“十一五”期間的任務。單位生產總值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5.58%和5.28%,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啟動省部合作共建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工作,全省“招拍掛”出讓土地數量占出讓土地總量的80%。
(三)著力完善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環境,全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取得新進展,省國資委監管的24家國有企業集團企業總資產達到4750.27萬元,比2004年增長39.39%。完善和落實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措施,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積極開展股權出資試點,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民營經濟增加值所占比重進一步提高。
(四)著力加快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努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發制定《關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見》,建立健全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土地規模經營試點,經營權流轉面積占總數的14.4%。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1136個,成員達16.9萬人。加快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珠江三角洲地區已將城鎮化的農村地區居民,統一轉為城市戶口。
(五)著力完善區域發展政策,促進珠三角與東西北地區協同發展
制定實施《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及配套文件,以競爭方式安排資金擇優扶持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實現東西北地區銷售電價區域同網同價。
(六)著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擴大消費提供有利條件
公共財政進一步向民生傾斜,用于民生、公共服務、幫助市縣增強發展后勁的省級財政資金852億元,占總支出的73.7%。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量約占全國的1/5。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難家庭全部納入低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100元以上,參合率達95.4%。
三、圍繞“科學發展,先行先試”,不斷創新體制機制
去年年底,國務院批準實施《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廣東將抓住實施規劃綱要的歷史機遇,圍繞“三促進一保持”(即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這個中心任務,科學發展,先行先試,著力創新“六大機制”,為應對危機、優化結構、確保增長增添新動力。
(一)創新行政管理機制
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增強科學調控能力。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第四批審批制度改革,省本級爭取減少一半審批事項。加快推進省、市、縣和鎮電子監察系統的四級聯網。建立健全在專項資金分配環節引入競爭性機制的有效辦法。開展鄉鎮財政和村級財務管理方式改革試點。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健全市場準入制度,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決策權,擴大地方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權限,完善政府投資項目決策機制和審批管理制度。
(二)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機制
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經濟競爭力。促進自主創新,探索完善政產學研商的創新推動機制,促進形成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扶持發展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名牌拳頭產品和銷售收入超百過千億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制造業產業基地,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航空制造等新興產業。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要資源、基礎產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建立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
(三)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實施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促進區域協調與合作發展。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專項規劃和實施細則,落實完善先行先試領域的綜合配套政策,加快珠三角地區新一輪改革發展。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突出建設好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鼓勵珠三角企業加快向東西北地區轉移。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支持東西北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加強教育、就業、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制定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研究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選擇1―2個市(縣)按照主體功能規劃開展試點。
(四)創新城鄉統籌發展機制
建立推進城鄉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的長效機制。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快農村土地確權,推動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推動惠州、佛山、中山等市開展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推進村鎮銀行和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實現城鄉規劃“無縫對接,統一管理”。積極推進“市縣同城”的行政整合,加大“并鎮”、“并村”和“鎮改街”、“村改居”的實施力度。實行城鄉居民戶口統一登記管理制度,并對相關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義務教育、計劃生育等進行配套改革,統籌城鄉社會管理。建立和完善“積分制”,有序吸收農民工轉為城市居民。
(五)創新資源和環境持續利用機制
綜合運用法律、價格、財稅、行政等手段,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快完善電、油、氣、水、土地等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改革。探索建立環境容量有償使用制度和排污權交易市場,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建立政府部門間的環境與發展協商制度,解決區域、流域之間的重大問題。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統一區域環境政策和標準,統一規劃區域環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快節約能源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制訂及修訂。
川南經濟區地處長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是成都、重慶、昆明、貴州之間大城市最為密集、綜合實力較強的經濟區和多中心城市群,與成都城市群、重慶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應,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撐作用,在西部地區協調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發展條件: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
川南經濟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良好,城鎮分布密集,且資源配套富集,市場前景廣闊,具有加快發展優越條件。
首先,它地處長江上游,是國家南北交通干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點和國家“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的重要節點。同時位于成渝經濟區內部,橫跨沿長江發展帶和成內渝發展帶,是成渝經濟區沿江和南向開放,連接長江中下游與泛珠三角的重要門戶。
第二,具備較好的產業基礎。以優質名酒為代表的飲料食品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機械制造、化工、能源等產業特色突出,這是城市群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三,川南經濟區位于攀西-六盤水戰略資源富集區,氣候獨特,土地資源豐富。煤炭、水能、頁巖氣、煤層氣、天然氣、硫、磷、鹽鹵等資源富集配套。水系發達,擁有長江、岷江等優質岸線資源,具有發展臨港經濟的優越條件。蜀南竹海、興文石海、自貢燈會和恐龍、大千文化、長江文明等旅游文化資源享譽國內外。高度富集且匹配天成的自然資源奠定了地區優勢產業集聚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實基礎與潛力空間。
另外,川南地區緊鄰市場容量巨大的成都城市群與重慶城市群,擁有川滇黔渝結合部廣闊的經濟腹地,資源整合與產業協作前景良好,既具有與攀西、黔西北、滇東北等周邊資源富集地區的資源整合潛力,又具有與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空間。
重大戰略意義:促進地區協調發展
加快川南地區發展,對于促進四川省和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區域協調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川南經濟區加快發展有利于形成“四川第二增長極”,實現成渝經濟區中部快速崛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其次,川南地區與成都城市群、重慶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互呼應,帶動川滇黔渝結合部加快發展,更好地支撐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面向西南開放戰略的縱深推進。
第三,推進川南地區的快速發展不僅是對多中心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路徑的探索,同時在集中整合老工業基地城市、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試點、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等方面共有示范作用。將探出索西部城市群綠色轉型的新模式,也將為西部地區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提供范例。
現狀:機遇和挑戰并存
面臨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一方面,國家把城市群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更加強調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提出加快培育南部城市群,四川省第十次黨代會也明確提出“推動自瀘內宜一體化發展”,為南部城市群突破長期制約一體化發展的瓶頸提供了難得機遇。另一方面,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支持老工業基地城市調整改造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扶持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為南部城市群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轉型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面臨轉型升級、跨越提升的挑戰。從發展現狀來看,川南地區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既肩負著加快發展、成為成渝經濟區重要增長極的使命,也面臨著轉型升級、跨越提升的挑戰。
首先,城市群總體規模偏小、體系結構不夠合理,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不強,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發育緩慢,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尚未呈現出成熟的城市群形態。其次,南部城市群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較低,創新能力不足,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最后,它還面臨著體制機制不健全、重大基礎設施支撐不足、開放水平亟待提高、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等嚴峻挑戰。其中,川南經濟區優勢主導產業主要為化工產業和白酒產業,其產業帶特別是白酒產業帶主要是沿江分布。白酒對水質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化工產業對環境形成較大威脅。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川南經濟區優勢主導產業的發展。
未來發展道路:打造四川經濟增長第二極
川南經濟區作為西部地區獨具特色的大城市密集區和多中心城市群,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發展優勢,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盡快打造成為四川經濟增長第二極,推動區域協調聯動發展。
在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城市群的發展應堅持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深入實施“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創新驅動、轉型跨越、開放合作、綠色發展”的方針,著重優化城市群空間布局,完善其城鎮體系及現代產業體系,以創新驅動謀發展,以開放合作促發展,努力建成四川和成渝經濟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優化空間布局
川南經濟區優化空間布局,必須根據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總體要求和城市群的基礎條件,良好地對接上位規思想,立足自身發展基礎,以達到構建科學空間格局的目的,最終促進城市群緊湊發展。
對接上位規思想。面臨國家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規劃出臺等重大機遇,川南經濟區作為成渝經濟區推動重點地區發展的主要載體,必須良好地對接上位規思想,才能快速有序地推動城市群自身發展。在《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中提出,“大力促進包括宜賓、瀘州、自貢、內江、樂山的經濟區南部城市群發展”,明確了城市群主要包括的城市及其范圍,并且規劃了“五帶”空間結構。
立足自身發展基礎。充分了解城市群發展現狀,立足自身發展基礎,是城市群優化空間結構的前提條件。擁有四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已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鎮的城鎮規模等級體系,其中,內江、自貢是成內渝發展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瀘州、宜賓是沿長江發展帶重要的港口城市。區域內擁有長江黃金水道、烏蒙山區等特殊性地理環境,分布有成自瀘赤高速、宜瀘渝沿江高速、內昆鐵路等重要的基礎設施,這些具有差異性并客觀存在的基礎條件,為優化城市群空間結構提供了有力依據。
構建科學空間格局。結合上位規思想,立足自身發展基礎,構建“四核四軸三片區”的空間格局。結合點狀發展理論,強化“四核”,即以四大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核心,建立并完善以四個特大城市為核心、中心城市和重點鎮為支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確的城鎮發展體系。開發帶狀發展模式,拓展“四軸”,即沿長江發展帶橫軸、成內渝發展帶橫軸、成渝經濟區至滇中地區縱軸、成渝經濟區至黔中地區縱軸。協調“三片”,推進北部淺丘地區、中部沿江地區、南部山區協調聯動發展。通過構建科學空間格局,促進城市群空間緊湊發展。
加強城鎮化建設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川南經濟區要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著力于建設現代化城市和發展特色小城鎮,構建城市與農村和諧相融、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鄉形態,推動城市群內部城鄉經濟社會的一體化發展。
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城市是體現社會文明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建設中,應不斷提高建設標準,融入現代元素和先進理念,提升城市的現代化水平。
城市發展要統籌新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尤其是新區的建設應廣泛吸收國內外新區建設經驗,按照產城一體、“兩化”互動的要求,以經濟開發區和重點產業園區為依托,推動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融合,不斷優化新區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
老城區的改造要緊緊抓住國家推進老工業基地城市調整改造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優化老城區的空間結構,實施老工礦區、棚戶區改造和老工業企業搬遷,加快老城區“退二進三”步伐,同時結合產業園區和城市新區的建設,促進老城區功能調整和人口疏解,重點向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轉型發展,增強老城區商貿、旅游、文化等服務功能,促進老工業城市向現代化城市發展的轉型跨越。
除此之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并充分發揮自貢、瀘州、宜賓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整合南部城市群文化資源,注重保護城市歷史建筑景觀和歷史文化街區,塑造文化與自然相互融合的現代城市風貌。
促進小城鎮發展。作為城市與鄉村發展的聯系紐帶,小城鎮在承接城市產業轉移和集聚農村生產要素,帶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方面至關重要。在城市群建設中,應依據當地的產業優勢和資源條件,注重追求時代特色與地方風格,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旅游鎮、工業鎮和商貿鎮,使其成為具有一定集聚、輻射、帶動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心。
統籌城鄉。除了現代化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統籌城鄉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路徑,發展更要實現城鄉的一體化發展,積極總結成都、重慶統籌城鄉的工作經驗,全面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探索適宜自身發展的統籌城鄉新模式,在產業、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促進產業發展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川南經濟區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體系,在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產業的發展應遵循“創新發展、集聚發展、綠色發展”的原則,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構建形成以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特色優勢產業突出,飲料食品(白酒)、機械裝備、化工、能源等產業基礎良好,今后應大力推進產業深度集聚整合,優化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水平和層次。同時,要適應國家產業發展的要求,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促進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的創新發展。
除此之外,還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商貿會展、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和生態環保、綠色有機的現代農業,將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升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和增加就業吸納能力的重要抓手,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突破口。
產業創新和集聚發展。推動川南經濟區創新發展和轉型跨越,必須以產業創新為支撐,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提升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同時,在產業布局上要推動產業集中集聚集群發展,重點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聚區,積極培育特色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川南經濟區在未來發展中,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川南經濟區重化工業對環境的影響將直接關系到白酒產業的發展。四川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重要階段,完全限制工業如重化工業、資源開采加工業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是川南經濟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