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低碳發展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生態旅游;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態旅游學》是許多旅游院系都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在綜合考慮當前這一領域的問題和背景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針對現存問題和發展新趨勢的課程新框架,現提出來供交流探討。
一、整合生態旅游教材內容
近十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業中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名詞,國內一批學者也相繼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為各相關院校旅游專業課程教材。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盧云亭和王建軍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學》[1],全書共十章內容;由嚴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生態旅游學》[2],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以及張建萍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 [3],全書共十三章內容。這些著作內容雖有簡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資源和評價、規劃與開發、游客與市場、管理與發展等幾個部分編排。這幾個部分從前至后的邏輯安排,同時也是旅游專業中幾乎對每一種業態教學的普遍體例,學生對每個部分的相近知識已經有較多的學習積累。
因此,根據以上教材,結合其他文獻資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幾部分的生態旅游教材教學內容:第一,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第二,生態旅游資源及其評價,第三,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模式,第四,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市場,第五,從當地政府、旅游企業、社區居民、旅游者等多視角的生態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顯低碳旅游前沿熱點
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10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著重在賓館飯店、景區景點、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試點和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四個方面,將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
基于當前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和形勢要求,因此在生態旅游學教材內容教學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學內容。除適應實踐發展的需求之外,主要還考慮到以下原因: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同是關注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內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應對氣候變化趨勢,強調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夠量化、更具科學性,在實踐中能夠通過節能減排的措施實際推進、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國尚無低碳旅游相關專業內容,本院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知識空白區;作者近兩年來關注這一領域,并與人合作編寫了國內首部相關著作 [4],該書以匯總國內外相關資料、技術、運作模式和實操案例為目標,既是一個工作指南,同時也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適于學生對此領域的初步了解和認識。
因此,主要按照該書的內容章節,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礎知識及基本現狀評估”解決基礎概念和認識問題,重點闡明低碳旅游概念、內涵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初步估算旅游業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闡明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優勢與意義,并對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能耗狀況、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進行初步評估,對中國旅游業碳排放現存問題與降減途徑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中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框架與主要措施”解決發展背景及政策體系問題,主要對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五大領域組成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政策框架進行了介紹分析。第三部分“景區節能減排及低碳化發展的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景區低碳循環發展問題,闡述了循環型低碳景區的基本概念、發展模式及運行流程,分析循環型低碳景區建設的途徑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示范低碳景區的發展思路與具體途徑。第四部分“綠色飯店節能減排途徑與案例”解決餐飲飯店業綠色集約發展問題,介紹了綠色飯店的概念與特征、飯店節能減排的意義、飯店節能減排的基本原理及國內外飯店業節能減排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制訂計劃、技術控制及制度安排推進飯店節能減排的途徑,介紹相關標準、扶持激勵等政策措施并對飯店的綠色能源管理進行了案例性介紹。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發展及案例”解決旅游城市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闡述低碳旅游城市相關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基礎上,對低碳化發展的思路、原則、目標、戰略和途徑進行分析。第六部分“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企業綠色環保創建和評定問題,簡述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介紹綠色環球21、ISO14000等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環境認證體系,對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創建思路和途徑進行重點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關領域低碳發展”從概念、內涵特征、主要方式、技術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綠色旅行社、綠色旅游者、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資模式借鑒”解決旅游業低碳發展的投融資問題,主要是介紹并借鑒國內外相關產業和領域在低碳化發展中成熟的融資政策和模式。
三、經由實踐提升理論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了解到,學生對生態旅游的實感非常欠缺。由于對實際情況認識的欠缺,學生對生態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發展中要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對生態旅游“保護、發展與分享三者一體”的概念內涵認識不深刻。
為加深學生對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組織了一次全體學生的外出實習。綜合考慮交通、安全和實習地點的典型性,選擇了北京郊區門頭溝的爨底下村和靈山風景區的兩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溝域生態為基礎、以明清風格的村落景觀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靈山景區則是以山地生態景觀為主要吸引的風景區,二者地理相近、類型有別但都可屬于生態旅游范疇。出發之前,要求學生從旅游專業尤其是從生態旅游的視角,對實習地進行綜合考察和獨立思考,在實習體驗結束后,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討論課。課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加深了對兩個旅游區生態旅游發展的認識:兩個旅游區都有良好的生態景觀作為旅游吸引,是其發展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爨底下村以村委組織旅游公司收取門票、投入進出村的道路等設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參與食宿接待,這一發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設施的投入和整體接待質量的提高,又讓當地村民充分參與得到旅游發展的實惠。對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學生對生態旅游地旅游經濟發展復雜性的認識,對生態旅游概念中關于如何保護、怎么發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實際的認識。進一步,通過作者引導,學生對靈山景區建筑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接待服務質量的提高、登山線路的多樣化安排以及與爨底下村的資源整合、周邊旅游點產品組合等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結
總結起來,對《生態旅游學》的創新教學實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過對《生態旅游學》各版教材的比對和整合,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分支學科目前的發展現狀,對“生態旅游”這一研究領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對低碳旅游的教學,學生對低碳旅游的概念、計算和景區、飯店、城市等實踐領域的低碳發展有了基本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對此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以“高星級酒店的低碳化運營”為題,還面向全校舉辦了一場開放性的學術沙龍;最后,實習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方面深化了對生態旅游發展的實際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論深入的興趣。從對生態旅游這一旅游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都在隨著實踐而發展,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而言,也應該隨著時展和實踐需求而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嚴力蛟.生態旅游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建筑;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2-0021-02
一、綠色建筑
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并不是指綠色的建筑,而是人類與建筑間的一種良性關系,不管是在人類建筑時還是在使用建筑時,都要充分保護環境,在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時節約資源。除此之外,在建筑設計時也可以體現綠色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和其他建筑不一樣,建筑的布局充分利用大自然,節約資源,其在室內設計上也不浪費空間,實現人與大自然的有機結合,使人類在居住時的舒適度提高。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的理念和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迎合,有利于發展低碳經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發展綠色建筑的重要意義
綠色建筑發展對整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兩個角度:第一,通過綠色建筑可以更好地發展低碳經濟,第二,通過綠色建筑可以優化人們生存環境。具體闡述如下:
1.綠色建筑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基本相同,主張在節能環保的同時控制對能源的使用,所以綠色建筑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其中可以通過控制空調的耗能來控制能源消耗。建筑是一種能源使用的載體,一旦在建筑中使用耗能較高的家電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如果使用一些風能太陽能就有利于保護資源。如果使自然資源提高利用率和社會影響力,那么傳統的家電就會逐漸淡出市場,利用綠色建筑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就勢在必得了。另外,通過綠色建筑可以實現其連帶效應,發展與之有關的環保產業,這極大地提高了經濟發展效率。對于建筑產業來說,它的產業鏈較長,加上這一產業影響的相關產業較多,所以一旦綠色建筑發展起來,其他行業也會實現綠色發展,走低碳之路。這樣一來可以引導整個行業走向環保,極大地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2.綠色建筑優化人類生存環境。通過綠色建筑可以極大地優化生存環境,同時也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綠色建筑中不僅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涉及到人文關懷理念,注重人們的生活質量。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它和自然有一種密切聯系,為人們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事實上,人類自身對大自然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如果以大自然榛礎建立良好的建筑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心愉悅。除此之外,通過綠色建筑可以真正改變思維體系,影響人們的行為習慣,在適應綠色建筑后會影響人們的消費理念,進一步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影響。
三、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的角度來說,低碳經濟在城市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很多農村居民逐漸向城市遷移,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市建設的發展。相應的,城市經濟也得到推動,形成了良性循環。在這一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相應的居住環境也必須實現發展,這就極大地推動建筑行業發展。另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發展態勢較好,所以消費者也會有環保意識,這激勵著建筑行業提高綠色建筑的水平。不管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還是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現在的建筑行業都要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這是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的關鍵發展模式,盡管現在其發展趨勢是上升的,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具體來看,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1.綠色建筑普及程度不高。在過去,我國的建筑行業沒有過多的關注環保問題,只是為了提高建筑面積,在裝修上追求奢侈。近些年來,盡管綠色建筑實現突破,取得了發展,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使用傳統的裝修模式,在實踐中沒有充分應用綠色建筑理念。另外,很多普通人民沒有綠色建筑的意識,因此綠色建筑產業沒有得到普及,不利于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2.綠色建筑成本高,短期收益不高。綠色建筑的建筑成本比普通建筑高,但是其收益并沒有直接提高。綠色建筑是一種新發展的產業,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也需要很多高超的技術,一些高素質的人才也是發展綠色建筑的必要條件。另外,綠色建筑使用的裝修材料是與普通建筑不同的,前期投入較大但是沒有直接獲得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綠色建筑的起步。
3.綠色建筑施工難度較大。要想真正發展綠色建筑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其施工上存在難題較多。要想建造綠色建筑,必須先分析當地的資源狀況和自然狀況,通過專業程度較高的設備利用資源,預先設計房屋的機體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自然資源可以和建筑相融合。這樣一來,施工建筑難度提高,不利于提高綠色建筑水平。在未來,綠色建筑必然會成為社會的大勢行業,盡管現在其發展水平并不高,但是只要努力探索、堅持不懈,必然會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建筑發展的措施
通過分析上述綠色建筑存在的問題,筆者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解決措施,優化建筑行業發展狀況,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具體分析如下:
1.政府必須出臺鼓勵政策引導綠色產業發展。一個國家的政策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因此政府如果出臺一些鼓勵政策可以極大地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對于有關部門來說,要完善綠色建筑有關的獎勵體系,對一些努力發展綠色建筑的行業提出鼓勵,使企業可以繼續投入到這一行業中。與此同時,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綠色建筑行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消除企業的顧慮,推進綠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2.加大對綠色建筑的宣傳力度。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人可以理解綠色建筑的有關內容。從現在來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綠色建筑的意義,因此要加強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意識到綠色建筑對低碳經濟乃至其生存環境的重要意義,通過媒體和報紙等多種多樣的手段進行宣傳,幫助人們深層次地了解綠色建筑。另外,要進一步拓寬宣傳的范圍,不能局限于部分地區和部分群體,而是要針對全體人民進行宣傳,不斷豐富宣傳途徑,使人們可以更好地認識綠色建筑。
3.通過新興科技和高素質人才發展綠色建筑產業。要想發展好綠色建筑產業,離不開新興科技和高素質的人才,通過高科技發展綠色建筑是必然趨勢。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發展綠色建筑行業,一方面可以節能環保,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Y源。高素質人才對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由于受過專業化的教育,可以獲得與之相關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高素質人才的創新意識較高,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新性思維改變綠色建筑的發展形勢,幫助綠色建筑行業走出困境,實現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4.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盡可能地節約能源。在進行綠色建筑時,要安裝一些節能的通風、采暖和空調設備而非高能耗設備,這樣一來,綠色建筑可以通過自然優勢改變室內溫度和濕度。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當地的氣候狀況設計良好的布局結構,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通風、采暖和空調設備的使用時間。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綠色建筑的成本問題和節能環保問題,提高綠色建筑的“綠色”水平。不管是設計環節還是建筑環節,都要充分意識到材料的使用狀況,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天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控制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樹立節約能源意識,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控制二次污染,例如在進行設計和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如何保護水資源,在住宅小區內設置中水收集處理系統,做到使水資源能合理循環利用。(2)推廣應用綠色能源。在進行設計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當時的地域狀況和用戶狀況,提高對太陽能、風能等利用率,利用好潮汐能、地熱和地冷等綠色可再生能源,防止過分依賴能源,大力推廣綠色能源的發展。(3)大力提倡回歸自然。對于綠色建筑來說,其外觀設計上要同其所在的環境相適應,不僅要充分考慮到其形態和色彩,還要考慮到其布局狀況,實現和環境的有機結合,通過動靜互補可以使人們有融入自然的意識。
5.突破對綠色建筑認識的誤區。對于綠色節能建筑來說,不能單純地把它定義成高端化的建筑和貴族化的建筑,這樣一來其推廣難度會增加。通過實踐可以得知,要想發展綠色建筑,就要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使老百姓可以接受綠色建筑,提高綠色建筑的技術水平,實現我國的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在過去,智能建筑存在的問題較多,其發展局限于安保和音響方面,對于路線設計上存在著不合理現象,不僅如此,其工程造價比較高,投資需求大,但是后期收益并不明顯。因此,這種智能建筑不是我們需要發揚的綠色建筑。對于綠色建筑來說,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節約能源,為工作、生活提供舒適和便利。智能建筑才可稱為綠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綠色智能建筑。通過突破對綠色建筑認識的誤區,進一步發展綠色建筑。
五、結語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環境日益惡化,全球變暖趨勢加劇,發展低碳經濟是大勢所趨。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就要充分發揮綠色建筑的作用,優化傳統的建筑模式,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社會各界都要充分重視綠色建筑,加快綠色建筑的發展速度,推動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人們可以早日過上低碳環保的舒適生活,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沈家學,段利民.淺談綠色建筑[J].中州建設,2007,(9):23-24.
當前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低碳經濟,減少碳排放量,推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緩解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低碳經濟環境下,我國企業應該積極實行綠色營銷。低碳經濟強調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通過開發新能源、創新制度和技術以及產業轉型等方式,盡可能的減少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的排放量,盡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對于人類來說屬于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巨大創新,企業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實施綠色營銷策略屬于滿足產業自身發展訴求、緩解全球經濟環境壓力和適應時展需要的必由之路。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低碳經濟環境下的綠色營銷策略進行了探討,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的產業轉型和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低碳經濟;企業;綠色營銷
要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對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調整,絕不能走先粗放后集約、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低碳經濟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經濟發展方式,實行低碳經濟也有利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改善,因此其是一種具有較強可持續性的經濟。企業要適應低碳經濟環境,就應該積極開展綠色營銷,然而綠色營銷在我國還未得到廣泛的推行,主要表現為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綠色消費需求,企業也沒有將綠色營銷的理念建立起來,一些企業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仍然片面地看重眼前利益,再加上我國本身不健全的法制,因此使得我國企業的綠色營銷之路仍然存在著較多的阻礙。
一、企業實施綠色營銷的重要意義
(一)綠色營銷是適應低碳經濟的營銷方式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大威脅,根據聯合國的相關調查,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氨等等。所以,嚴格控制碳排放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已經變成了全球的共識。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的遵照和探索降低碳排放量的方法。我國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于2009年通過一項決議:與2005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到2020年要達到40%至45%的下降幅度。要實現這一目標,對二氧化碳對排放量進行控制,就必須改變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銷售模式。因此企業積極推行綠色營銷除了能夠積極地回應國際社會倡導的節能減排和我國制定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還能夠在經營和銷售的過程中植入低排放的環保措施,從而更加有效地保護環境,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將降耗的公眾形象樹立起來。
(二)綠色營銷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方式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資源,現階段我國各個企業都開始積極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而在我國加入WTO之后,國際上的很多企業也紛紛地參與到了國內市場的爭奪戰之中,這樣就導致我國很多企業在競爭中變得越來越被動。我國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企業都開始進入到了微利時期,企業必須對企業的經營和銷售成本進行嚴格控制,不斷地開源節流。現在企業經營的中心任務就是在使客戶需求得到不斷滿足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為了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提高經營利潤,企業必須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對自身的經營渠道進行大力拓展,全面地增加收入;其次,有效地控制企業的經營成本。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成本費用屬于一項直接和可控的因素,在企業具有同等收入的情況下,其經濟效益與成本費用成反比。在企業的日常經營中能源消耗屬于一項非常重大的支出,如果企業立足于低碳經濟的理念,大力推行綠色營銷策略,能夠確保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最終進一步實現開源節流的目標。
二、低碳經濟環境下的綠色營銷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觀管理盡管我國政府大力強調低碳經濟和綠色營銷,但是推行綠色營銷仍然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由于政府缺乏必要的綠色營銷宏觀調控,沒有對企業進行有效地鼓勵,再加上不完善的法律體系,導致企業面臨著市場進入和流通困難、市場秩序混亂和綠色產品標準模糊等一系列的問題。
(二)企業自身淡薄的環保意識在具體的營銷過程中,我國很多企業仍然在采用傳統的營銷模式,片面地關注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實施綠色營銷的過程中具有較低的積極性。由于企業自身淡薄的環保意識,在經營中沒有重視環境保護的作用,目光短淺,急功近利,最終導致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
(三)消費者淡薄的綠色消費意識由于我國消費者普遍缺乏綠色產品消費意識,因此直接導致我國市場中的綠色消費需求不足,很多消費者并沒有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綠色產品,也沒有在消費預算中納入綠色產品,在具體的消費過程中存在著綠色消費需求不足、消費隨意性過大等一系列的問題,全社會性綠色消費需求在我國并未真正形成。尤其是一些消費者只是從衛生和安全兩個方面關注綠色產品,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人們身體健康與環保之間的密切關系、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一些消費者只關心自己不要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卻沒有形成主動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適應低碳經濟環境,實施綠色營銷的具體措施
(一)以低碳為目標,優化綠色營銷組合①在進行產品設計和產品生產時,企業都應該以低碳、環保為準則,打造綠色產品。綠色產品指的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的全部生命周期都應該與環保要求相適應,盡量做到環境無害,或者盡量減少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不斷提高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和報廢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在產品策略方面,企業必須做好調查和研究,對低碳消費市場進行實際考察,依據低碳消費市場的相關信息為根據積極的研發提升效率、避免資源浪費、降低環境污染的環保技術或者低碳產品。②企業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循環經濟嚴格控制企業的研發費用和產品成本。企業要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心理進行調查,例如消費者對低碳產品的認知水平和感興趣程度,低碳產品的市場需求和生產成本之間的關系等等,以此為依據進行定價。要對人們崇尚自然、求異、求新的心理進行考慮,合理地評價消費者的“察覺價值”,從而制定價格。企業應該認識到綠色產品的價格不僅關系到其品質的提升和環保費用的支出,還與消費者對該產品的理解程度有直接的關系。在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消費者對于綠色產品的價格較高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我國消費者具有普遍較弱的綠色意識,所以政府應該積極的扶持企業,使綠色產品的價格變得更加合理。③在具體的銷售策略方面,企業要依據產品的屬性和自身的實力,從而將集團產品的分銷渠道網絡建立起來。同時,企業要在營銷的過程中不斷的強化渠道成員的集團意識,充分地做好回收使用產品包裝物的工作,要加大開發網絡渠道等短渠道的力度,縮短渠道的流通環節,通過對各項新技術的利用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和流通費用,從而將價值讓渡給消費者。
(二)走綠色營銷之路,樹立企業形象傳統企業都是將以獲益為中心作為自身的營銷理念,并沒有充分地關注生態環境的惡化,也沒有理性地認識到全球資源枯竭的現狀,因此其生產經營活動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這就要求企業應該樹立全新的綠色營銷理念,將綠色文化、環保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形成完善的綠色管理體系,大力研發綠色產品,通過綠色企業的形象拓展市場、吸引消費者。
(三)建立健全產品可回收體系以可回收原則為依據,企業應該對產品進行科學的設計,在設計時還要充分考慮產品各零部件和材料是否能夠回收處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回收價值和可能性,以此為方向選擇材料和零部件,盡量提高資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時也減少回收過程中的二次污染。要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產品,盡可能地采用同一種材料制作零部件,要將可回收標志和材料名稱標明在可回收零部件上。對于個別含有有毒物質的零部件,為了避免回收過程中造成污染,必須對其進行密封設計。
(四)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與監督管理職能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與監督管理職能,不斷完善相關的管理條例,建立完善的綠色產品行政管理機構,進行專事專管,對各種造假行為予以大力打擊,從而使綠色營銷市場具有良好的市場秩序。政府還要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大力扶持推行綠色營銷的企業,通過相應的法律和政策做好對企業的監管工作,從而對企業的綠色營銷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與此同時,政府要使稅收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利用其對企業的行為進行規范,比如征收排污權交易稅、包裝稅、環境稅等;與此同時,立法部門和執法部門都要大力推進環境立法和執法工作,對于企業營銷活動中的一些負外部性,必須進行嚴格的控制,推動企業對傳統的營銷模式進行改進,促使企業提高對綠色營銷模式的重視。政府與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在政府采購和消費行為中都要向綠色產品傾斜,做好引導和示范工作。
四、結語
在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大力推行綠色營銷,能夠有效的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提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并且建立綠色的企業文化。為此企業必須要,快轉變自身的經營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產品生產、銷售和稅收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使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同時政府還應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體系,對企業的綠色營銷進行大力扶持,最終確保我國社會經濟能夠實現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文倩,魚文英.淺析延邊酒店業綠色營銷現狀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02)
[2]俞博文.綠色營銷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當代經濟.2016(04)
[3]張凱波,陳雅婷.低碳時代下杭州房地產綠色營銷策略研究[J].智富時代.2016(02)
[4]劉芳寧.國際綠色營銷——我國企業進占國際市場戰略選擇[J].商業故事.2015(18)
[5]張茂磊,鄭英群.淺談對我國綠色營銷的幾點思考[J].山東煤炭科技.2010(02)
[6]倪龍松.煤炭企業綠色營銷模式探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關鍵詞】綠色管理;企業形象;企業競爭力;中小企業的挑戰
一、綠色管理的原則
綠色管理可以概括為“5R”原則:(1)研究(Research)。將環保納入企業的決策要素中,重視研究企業的環境對策;(2)消減(Reduce)。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或消除有害廢棄物的排放;(3)再開發(Reuse)。變傳統產品為環保產品,積極采用“綠色標志”;(4)循環(Recycle)。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5)保護(Rescue)。積極參與社區內的環境整治活動,對員工和公眾進行綠色宣傳,樹立綠色企業形象。
二、企業實施綠色管理的必要性
除了前面所說的綠色管理已經成為一種管理新趨勢和綠色市場的巨大的消費潛力之外,企業實施綠色管理還有如下的必要性。
1.保護人類生活的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通過建立綠色管理模式,從綠色管理和經濟發展的結合去規范綠色行為,最大限度的配置使用資源,減少浪費行為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從原材料的選擇、設計、加工、銷售、運輸等方面著手,最終使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充分調動和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有助于企業節能、減排、增效,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價格競爭優勢
綠色企業管理模式要求企業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體現了清潔生產的思想。同時,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和回收廢舊物質,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3.提高企業在公眾心中的形象,以環保概念吸引消費者,增強市場競爭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的注意重點已經逐漸從產品質量轉向生存環境質量的好壞,對企業的要求也就更高了。顧客不僅希望產品質量過關,同時更加關心是否對環境造成損害。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消費者更加青睞注重環保理念的廠家。因此,建立綠色管理模式,可以滿足顧客和利益相關方對于組織的綠色行為的期望和要求。同時,一個看重環境保護的企業,并且將環保落實進自身的生產管理中的企業,通常會被看作富有責任感,并且能夠鼓舞顧客,增強投資者的熱情,有利于提高其市場形象,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為下一步擴大生產,迎接全球競爭打下堅實基礎。綠色管理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觀念上的革新,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良性循環。
三、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
中小企業的“綠色革命”雖然商機巨大,但是這一新興產業的未來還存在一定變數。尤其我國的低碳經濟剛剛起步,不少中小企業由于外部環境和企業規模、資金、技術、人才方面的限制,在市場競爭中不得不面臨一些難以逾越的障礙,致使企業的“綠色革命”陷入僵局。
低碳節能技術是推動綠色經濟向前發展的關鍵要素,而目前國內低碳技術仍然不夠成熟和標準化。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經濟形態,而這“三低”技術是一個涉及企業生產方式革命的復雜工程。受資金、人才及市場因素影響,許多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低,技術實力落后,產品研發能力不強,因而在低碳產品的開發及推廣上缺乏足夠的資源。要發展低碳經濟,我國迫切地需要國際合作或發達國家的技術轉讓。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發展低碳經濟”對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更多地意味著“挑戰與責任”。目前世界各國正不斷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以搶占這一新的技術制高點。因此我國的中小企業必須認識到“低碳”和“綠色”的生產方式是一個全球性的轉變,并且盡快通過跨越式的技術變革,將生產方式由“高碳”轉向“低碳”。
除了低碳技術的制約之外,低碳經濟的市場環境也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除了生產領域技術變革所產生的壓力,還包括來自國內外市場的壓力。在國際市場,發達國家可以打著“綠色貿易”的口號,對進口的高碳產品設置種種障礙,以維護本國企業的競爭力。在國內市場,許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產業,以及大量高耗能、高排放的“兩高”企業,則已經進入一個高成本經營時代。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對能源的消耗浪費和超量污染排放,都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一方面,一些企業缺乏環保觀念,只關心眼前利益和成本壓縮,不重視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低碳產品的成本較高,不少消費者環保意識不強,對低碳產品認識不足,因此低碳產品消費市場還需進一步拓展。
由于低碳經濟屬于新興產業,所以在制度方面也不夠健全。中小企業創業輔導、管理咨詢、法律援助、技術推廣以及企業融資、信息、培訓等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公益不足,打破行業壟斷、實現公平準入也存在眾多障礙。此外對于如何發展低碳經濟以及如何研發推廣低碳產品方面,政府也缺少全面、具體的政策指導。在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面前,中小企業進軍低碳經濟無疑也面臨較大的難度,政府應該采取少取、多予的政策,通過減稅、減費、貼息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負擔重的問題,為中小企業減清負擔和壓力。因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低碳熱潮既是一場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四、結語
企業在綠色營銷趨勢下實行綠色管理,才能保證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將傳統的桎梏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無度掠奪自然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管理模式,轉變為幾位自身生存而謀求企業、社會、環境三方共贏的綠色管理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正如作者喬
格溫特在《企業和環境》一書中說到“企業的總經理們不理會環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將來,公司必須善于管理生態環境,才能賺錢。”因此,中國的中小企業要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不落后,必須盡快適應綠色管理的模式,只有經歷陣痛,才會有最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太會.“綠色”與綠色管理的概念界定[J].生態經濟,2007(4):93-95
低碳經濟,是人類經過兩次工業革命,在時代大發展的大背景下,隨著氣候變化這一全球重大問題而產生的。由于人類的各種活動,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漲、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個必須要面對的嚴峻問題。針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各國都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并已經開始了采取相關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其中,低碳經濟是各國在解決氣候問題變化中,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低碳經濟,其內涵包括了三個方面———碳排放量的減少、提高碳的生產力和低碳經濟自身的階段性。低碳經濟所要應對的主要目標,是應對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和全球溫室效應,通過技術上的創新手段、加強污染排放處理和管理手段,減少碳的排放。低碳經濟的衡量,是通過每個單位碳的排放量所生產的GDP總量來衡量的。在當前一個時期,低碳經濟的發展,有兩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在能源消費方面,碳的排放量要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其次,在保證正常發展的提前下,使碳的消耗不斷下降,而碳的利用率則要不斷提升。簡而言之,低碳經濟,就是以科技帶動發展,在保證社會供給量充足的前提下,碳排放不斷下降、碳的生產力穩步提升的一個過程。
2企業綠色供應鏈的重要性
在未來,發展低碳經濟,必將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以保證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更應該重視低碳經濟對于企業集團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的發展和管理當中,融入了綠色供應鏈的管理,不僅僅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在社會的生態效益方面,也能起到積極作用。企業發展中,解決好經濟活動中,污染環境、資源浪費等問題,在此基礎上,企業才能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強自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競爭力。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的管理,對于國家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能提供強大的推動力,解決當前時期我國經濟的增長,依舊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大的問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個企業要想進一步的發展,首先要在社會和消費者當中,具有良好的影響力,做好綠色供應鏈管理,有助于企業承擔好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的塑造,有著積極作用。如福建南平鋁業有限公司進行環保節能電解鋁技改項目建設,其中環保設施投資3000多萬元。實踐證明,電解鋁技術改造環保效果十分明顯,經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各項指標均達標排放,實現了增產減污。公司先后通過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審核,并獲得國家級綠色社區稱號。綠色供應鏈的實施,需要企業深刻認識節能減排的在綠色供應鏈中的意義。企業要建設綠色供應鏈,首先要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正如該公司在節能減排工作方面所取得成效,與企業長期以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有密切關系。長期以來,該公司始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把保護環境造福社會作為公司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負責制為核心的環保管理體系,同時確定了走“依托技術進步,防治并行,實現清潔生產”的路子,不僅在生產過程中最低限度地削減“三廢”的產生,同時變廢為寶,實現污染物利用的最大化,在環境效益、經濟上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3制造業綠色供應鏈實現所涉及的問題
綠色供應鏈的建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企業實施過程中,會出現種種問題,因為供應鏈的建設發展,往往涉及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綠色供應鏈的建立,在制造行業中,涉及著很多方面。首先是綠色供應鏈的目標,企業要在實現供應鏈對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尋求企業經濟的最大化,綠色供應鏈管理,要在減少污染、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垃圾處理等方面,有所作為。在企業綠色供應鏈的建設中,還要考慮綠色供應鏈的產出和運作流程。綠色供應鏈的產出,概括為一個產品———綠色產品,供應鏈的產出,是否達到了標準要求,取決企業綠色供應鏈的管理落實情況。企業的綠色供應鏈的運作,包括了企業產品生產流程涉及的方方面面。綠色供應鏈的整體運作中,企業要關心產品原材料的質量、原材料和環境的友好度、生產所需要的資源等等。該公司在綠色產業鏈的建設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了創新。作為省一家典型的高耗能資源利用型大企業,是省工業企業的耗能大戶。近幾年,公司投資十多億元進行了240KA大型預焙槽及鋁加工等一系列大規模環保節能技術改造,形成了年產7.5萬噸電解鋁、15萬噸鋁鑄造、10萬噸鋁型材、5萬噸板帶材、100萬平米氟碳鋁材等生產能力,以項目技術改造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打造好綠色產業鏈,使該公司成為國家環保局公布的第一批符合環保規定的電解鋁企業。
4在低碳經濟下,制造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轉變
在低碳經濟下,制造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與傳統供應鏈管理相比,有著較大的差異。如何克服這些差異,從傳統供應鏈管理中,轉變成為綠色供應鏈的管理,需要政府、社會、企業三方面的努力。在綠色供應鏈管理方面,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分析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將其中可借鑒的部分,借鑒過來,為我所用。企業在綠色供應鏈管理構建中,政府可以頒布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落實。政府在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可以對表現優異的企業,進行獎勵,提高企業對綠色供應鏈構建的積極性。對于企業自身來說,首先要從思想上,提高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認識,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規模、所擁有的資源,穩步實施企業綠色供應鏈的管理。企業建設中,從企業節能減排開始做起,對企業所產生的廢氣、廢水等,進行處理。該公司現有的煙塵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噪聲等各項環保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使廠區、生活區及附近大氣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在綠色供應鏈的建設中,不能僅僅以供應鏈建設為目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鞏固好企業產品的上下游關系,實現綠色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共贏的目標。
5結束語
關鍵詞:有機化學;低碳;環保
作者簡介:丁國華(1969-),男,山西大同人,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崢(1962-),女,江西興國人,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廣西 桂林 54100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4-0090-02
低碳環保、綠色節約是當今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受到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我國有識之士也提出了應該加強綠色化學教育的觀點。所以,低碳綠色化學教育是21世紀化學學習與教學的新挑戰,同時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1]而“有機化學”是理工科高校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具有課程內容豐富,授課時間較長,選課學生面大,社會應用性強等特點,廣泛滲透到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中。[2]“有機化學”教學是學生認識低碳環保綠色化學的基本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低碳綠色化學內容,加強學生的環保綠色意識,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同時,“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與有機化學實驗相配套,使學生在實驗中更直觀地認識到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必要性,在有機化學實驗中盡可能“節約化”、“綠色化”;在藥品用量上實現從“大量到中量到少量到微量”的轉變;實驗儀器半微量或微量化。這不但減少了藥品資金投入,降低了廢物的排出,也減少了對環境的傷害。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得益彰,將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的教育貫徹到“有機化學”教學的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以下是我們在“有機化學”教學和實驗過程中,滲透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教育所做的探索與實踐,期待與廣大同仁共勉。
一、“有機化學”理論教學中低碳環保理念的滲透
“有機化學”課程是在高等院校中進行低碳環保綠色化教育最合適的課程之一。這是由“有機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這種理念是有機合成化學家最先提出的,其內容與有機化學學科密切相關。
在教學中,我們注意補充和介紹一些具有時代性與低碳環保理念有關的內容,如綠色化學的定義和內涵;低碳生活與地球溫室效應的關系。還要以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說明,如汽油無鉛化、洗滌劑無磷化等,使學生認識到環保與自身息息相關,從而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也要擴展一些新開發出的綠色工藝中采用的新試劑和新技術。如烴類的烷基化反應,現行的教材中一般都是介紹氫鹵酸、三氯化鋁等液體酸催化劑,其會對設備產生嚴重的腐蝕,對人體產生危害并且污染環境。而開發固體酸烷基化催化劑就可以避免這些缺點,既低碳又環保。也及時介紹一些綠色化學研究取得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途徑,如電化學合成技術與方法、微波合成技術與方法、超聲波合成技術與方法、光化學合成技術與方法、超臨界合成技術與方法、一鍋合成技術與方法、固相合成技術與方法等,豐富理論教學,開闊學生綠色環保的視野。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低碳環保教育提供了必要條件,改變了一支粉筆滿身灰塵的授課形象,這本身就體現了環保的理念。不用粉筆書寫板書,可以向學生傳遞更多的信息,單位時間內授課效率高,也貫穿了綠色節約觀念。
“有機化學”有些內容,傳統的板書授課,學生理解起來困難,如有機反應機理(即化學鍵的拆分及重新組合的詳細過程)、立體化學中的分子構型、對映異構體現象、反應機理的立體化學等重要內容,都是用語言難以描述清楚、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同時將文字、圖像聲音等綜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單純的抽象化語言更富有表現力。同時豐富多彩的圖片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體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低碳環保理念的滲透
“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與實驗課緊密結合,“有機化學”實驗在使學生領悟和感受到科學為人類社會創造了文明和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全國眾多的大學、中學的化學實驗課就猶如一座座微型化工廠,每天都在排放著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廢物,污染著環境。[3]由于化學實驗所使用的試劑品種多,排出的污染物成分復雜,治理起來更加困難,自然就加重了社會治理的成本,對社會財富也是一種浪費。因此,要從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角度重新認識化學實驗課程的設置內容。筆者所在的有機化學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探索和實踐,嘗試在實驗教學中提倡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經過幾年的探索,編寫出版了《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程》,該書是桂林理工大學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教學研究成果的結晶,也是桂林理工大學“十一五”規劃教材。以下是我們進行綠色化實驗的結果總結,供同仁們參考。
1.加大半微量或微量實驗的比重,強化低碳環保意識
與常規實驗相比,采用半微量或微量實驗,試劑用量減少約2/3,相關輔助材料和水電的消耗也相應減少,降低了實驗成本,節約了實驗經費。同時實驗產生的廢物量也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將常規實驗與半微量或微量實驗進行對比,如試劑用量、實驗結果、廢物量、水電量、實驗成本等指標以掛圖的形式時刻提醒學生,在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節約和環保,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深刻認識到低碳環保的重要意義。
2.改進實驗內容和方法,進一步強化低碳環保意識
實驗中產生的廢物,不允許直接排入下水道,分門別類做好廢物回收利用,盡量做到除產品外的零排放。教導學生,保護環境就是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改進某些實驗內容,以期達到節約和環保的目的。
例1:“熔點的測定”基本操作實驗,常規使用的加熱介質是濃硫酸,屬于危險試劑,使用過的硫酸變黑,只能使用一次。同時回收的廢硫酸量大,浪費嚴重。我們改用液體石蠟作為加熱介質后,廢酸沒有了,而且液體石蠟可以重復使用。沒有廢物排放,既環保又節約。[4]
例2:“蒸餾與分餾”基本實驗操作,現行的實驗教材,要求使用甲苯和四氯化碳兩種試劑,沸點高,毒性大,價格較高,加熱時間長,回收量大,對環境和人身都有害。我們用工業酒精和自來水替代后,由于降低了體系的沸點,因而縮短了加熱時間,回收的酒精可以重復使用,或作為酒精燈的燃料。工業酒精價格低廉,實驗效果好,這一改進,既節約又環保,廢物零排放。[4]
例3:“萃取”基本實驗操作,一般使用乙醚萃取醋酸水溶液中的醋酸。該方法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乙醚的沸點低,室溫下極易揮發和燃燒,安全性差,不適合在人員集中的場所使用;二是乙醚的滲透性很強,操作中容易出現滲液和漏液的現象,造成實驗數據的誤差較大,而且很容易實驗失敗;三是乙醚做萃取劑,使用量大,成本高,易污染環境。我們改用水為萃取劑,從醋酸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萃取醋酸,實驗中使用的乙酸乙酯毒性低、污染小,實驗時分層速度快,現象明顯,容易操作。萃取后的乙酸乙酯使用碳酸鈉溶液洗滌后可以回收再利用。[4]
例4:“環己烯的制備”實驗,目前國內有機化學實驗教材要求采用濃硫酸或濃磷酸做脫水劑,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收率不高,濃硫酸腐蝕性強,炭化嚴重,操作不方便。而濃磷酸雖較濃硫酸好,但價格較高。二是副產物多,濃硫酸容易生成炭渣和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殘渣和殘液對環境污染大。我們在實驗中改用六水合三氯化鐵做脫水劑,避免使用濃硫酸或濃磷酸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而且產率提高了;催化劑經過回收,處理后可重復使用。[4]
例5:“甲基橙制備”實驗,現行高等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中,是由對氨基苯磺酸、亞硝酸鈉和鹽酸,經低溫(0~5℃)重氮化反應生成重氮鹽,再與N,N-二甲基苯胺偶合而成,而且制備過程中需要冰鹽浴保持低溫,實驗時間長,反應條件不易控制。我們采用“一鍋法”常溫下合成甲基橙,不僅降低了試劑的耗損,而且條件容易控制,操作簡單,收率高,實驗時間也縮短了。[4]
三、低碳環保和綠色節約教育是學生素質的主要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將是我國長期的、不懈奮斗的目標。加強環境治理和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為此要以解決危害人民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機化學”的教學目標,說到底是科學素質教育。將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理念的教育貫徹到“有機化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是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培養他們低碳環保和綠色節約意識是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同時又是其他素質的綜合體現,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要成為全面發展并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的大學生,就必須自覺接受低碳環保、綠色節約化教育。
21世紀是人類與環境友好相處的世紀,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時代呼喚高等院校擔當起培養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人才的任務,也是化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要在“有機化學”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貫徹低碳環保、綠色節約的理念,使這些理念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人文素質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宿輝,張永忠,邵鐵華.有機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J].中國農業教育,2004,(3).
[2]謝兵.談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J].廣西輕工業,2006,(5).
[3]張淑華,劉崢.有機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教育,
內容摘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低碳經濟定義,找到各種定義的共同點,給出低碳經濟的定義,從五個方面對低碳經濟的內涵進行了說明,整理了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的定義,分析了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的異同。
關鍵詞:低碳經濟 定義 內涵
低碳經濟的定義與內涵
(一)低碳經濟的定義
《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白皮書中指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國外一些學者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后工業化社會出現的經濟形態,核心是低溫室氣體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經濟,低碳經濟是能夠滿足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挑戰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
我國學者莊貴陽(2005)認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付允等(2008)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鮑健強(2008)等指出,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新變革,它將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礎之上的現代工業文明,轉向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劉細良(2009)強調低碳經濟是人類對經濟增長與福利改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一種理性權衡;是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關系的一種理性認知;是一種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續經濟;是工業文明之后的生態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金樂琴(2009)等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一致,與當前大力推行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有密切聯系。
盡管學者們對低碳經濟定義的表述方法不盡相同,但各個定義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筆者認為低碳經濟定義可概括為: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二)低碳經濟的內涵
1.低碳經濟的核心是減少高碳能源消耗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工業革命以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大大提高,與此同時也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問題。化石燃料燃燒時會釋放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效應,地表將變熱,由此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后果。低碳經濟的核心是減少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2.低碳經濟的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以激勵經濟發展為條件,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標的發展理論和戰略。低碳經濟的目的是實現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經濟革命。發展低碳經濟實質上是對現代經濟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經濟革命。這場能源經濟革命的基本目標是努力推進兩個根本轉變:一是由以高碳能源為基礎的不可持續發展,向以低碳與無碳能源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的轉變;二是由高碳型黑色能源消費結構,向低碳與無碳型綠色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
4.低碳經濟的關鍵是技術創新。控制和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主要途徑有四條: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發展清潔能源;植樹造林。目前,這四條途徑都存在著明顯的技術瓶頸。因此,發展低碳經濟首先必須在技術上實現突破和創新。沒有技術創新,低碳經濟不過是人類的一個“美好幻想”。
5.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工業社會發展初期,使用的能源全部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高碳能源,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可稱為高碳經濟。隨著對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不斷認識,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不斷反思,人類逐漸認識到要摒棄18世紀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尋找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就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與高碳經濟的比較見表1。
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辨析
(一)相關概念的涵義
1.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目前沒有公認、確切的定義。通過搜集、比較各種定義,筆者認為,循環經濟指通過資源循環利用使社會生產投入自然資源最少、向環境中排放的廢棄物最少、對環境的危害或破壞最小的經濟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一般以“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作為操作準則,簡稱為“3R”原則。減量化原則,即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在經濟活動的源頭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再利用原則,即盡可能多次使用物品,避免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再循環原則,即廢品回收利用和廢物的綜合利用。“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最重要特征。
2.綠色經濟。綠色經濟目前也沒有公認、確切的定義。通過搜集、比較各種定義,筆者認為綠色經濟是指那些同時產生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人類活動。從這個定義上引申,綠色經濟有兩種涵義。
第一種涵義是指經濟要環保,即要求經濟活動不損害環境或有利于保護環境。例如,鋼鐵、造紙等行業,用落后的方式生產是高排放的,因而不是綠色經濟;而用清潔技術生產,就屬于綠色經濟。第二種涵義是指從環保要經濟,即從環境保護活動中獲取經濟效益。也就是說,環境保護可以成為經濟利潤的一個來源。例如,新能源開發、綠色食品研發等活動,可以帶來新的利潤。
以上兩種涵義分別強調了綠色和經濟兩個方面,它們的共同點是同時追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3.生態經濟。關于生態經濟目前存在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是生態經濟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二是生態經濟強調生產、消費和廢棄的全過程就如生態系統一樣是密閉循環的,最終達到資源的零輸入和廢棄物的零排放以及能量守恒。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但從目前的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來看,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各國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僅是一種趨勢。
(二)低碳經濟等概念的異同
1.低碳經濟等概念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產生的根源相同。現代工業社會既是一個技術發達、經濟騰飛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的時代。現代工業發展引發出嚴重的環境危機,不可再生資源的匱乏和枯竭、可再生資源的破壞和短缺、環境污染的加劇、生態環境的失衡。生態環境惡化的嚴酷事實,迫使人類不得不反思和重新審視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人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開始關注環境,探索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都是對人類和自然關系的重新認識和總結。
理論基礎相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并不單純地屬于經濟學范疇,而是經濟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系統科學等學科相互交叉、滲透、有機結合所形成的交叉邊緣性概念,具有綜合性特征。外部不經濟理論、生態大系統理論、生態學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原理、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理論是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等概念重要的理論基礎。
技術手段相同。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現的技術手段包括宏觀技術手段和微觀技術手段。宏觀技術手段是構建生態產業園區。生態產業園區是一定地理區域內的多種產業,按照物質循環、生物和產業共生原理組織起來,構成產業鏈和產業網,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微觀技術手段是采用環境無害化技術。環境無害化技術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廢物和產品,以環境可接受的方式處置殘余的廢棄物。
最終目標相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追求的最終目標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過度使用及對人類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每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達到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用生態鏈條把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城區與郊區、行業與行業有機結合起來,從自然―經濟大系統出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低碳經濟等概念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研究的視角不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從不同的視角研究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低碳經濟是針對碳排放量來講的,要求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主要目的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循環經濟關注的是提高生產、流通、消費領域所有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所有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碳排放量的最小化;綠色經濟強調關愛生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生態經濟注重人類社會經濟系統和地球生態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
可操作性不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的可操作性存在很大差別。低碳經濟的涵義最為具體―降低碳排放量,最具有操作性;循環經濟提出了“3R”原則,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的涵義較為寬泛,沒有說明如何實現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僅根據涵義不能確定如何實現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
所屬的層次不同。根據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各自研究的視角和可操作性,可以將這四個概念進行如下結構性定位:綠色經濟最不具體,研究的范圍最大,為最高層次的概念,包含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次之,包含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并列并有一定的交叉,為低層次的概念(見圖1)。
涉及的研究領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涉及的研究領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經濟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減碳、碳交易市場、碳稅、低碳技術和低碳經濟政策等。循環經濟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農業循環經濟、工業循環經濟、服務業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區等。綠色經濟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綠色GDP、綠色產業、綠色貿易壁壘、綠色金融、綠色營銷、綠色消費等。生態經濟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生態經濟區、城市生態經濟、農村生態經濟等。可以看出低碳經濟研究的領域與其他三個概念研究的領域差別較大。
參考文獻:
1.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牛文元.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環境與資源,2008(3)
2.曹海霞,張復明.低碳經濟國內外研究進展[J].生產力研究,2010(3)
3.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3)
4.鮑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4)
5.劉細良.低碳經濟與人類社會發展[N].光明日報,2009(4)
關鍵詞:低碳經濟;綠色供應鏈管理;措施
隨著自然資源的逐漸枯竭和環保問題的日益嚴重,傳統粗放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和資源浪費,制約了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將可持續發展聯結為一個互為因果的有機整體,是一種資源節約型和綜合利用型的生產方式。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產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綠色經濟系統的重要一環。
一、低碳經濟與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內涵與關系
(1)兩者的內涵。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綠色供應鏈管理又稱環境意識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在整個供應鏈中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管理模式,它以綠色制造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和用戶,其目的是使得產品從物料獲取、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
(2)兩者的關系。在全球一體化發展中,物流與供應鏈是連通全球的動脈,供應鏈管理在低碳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低碳經濟的本質是通過技術創新和能源開發等手段,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本質也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對企業供應鏈進行管理,促進供應鏈各方的相互合作,將環境因素對供應鏈的影響降至最低,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由于供應鏈中的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戶,也是碳排放的大戶,發展綠色供應鏈、實現綠色物流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措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是低碳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之一。
二、我國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現狀及作用
(1)我國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現狀。目前,我國企業的環境環保意識還比較淡薄,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競爭,面臨國際上更嚴峻的“綠色壁壘”的挑戰,必須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有調查顯示,目前中國企業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踐中更關注實施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其累計貢獻率達到45.5%,其次企業對選擇供應商及供應商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比較關注,但系數只有8.9%,這也說明中國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綠色采購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投資回收的貢獻率為8%,整體上來說,我國綠色供應鏈管理尚處在起步階段,還沒有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
(2)要是著眼長遠的戰略發展,就不應為眼前利益而回避。綠色供應鏈的價值是長遠的,其價值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供應鏈綠化可提高運作效率,這往往能從路徑優化中直接體現;綠色供應鏈服務是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對于企業品牌的影響和企業的績效已經可以看出,它對企業的品牌是起正面作用的。衡量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綠色供應鏈是一個主要標志之一。
三、我國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成本較高。雖然綠色供應鏈的實施能夠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但構建綠色供應鏈企業要從各個方面包括新材料的采購、產品的設計、生產工藝的開發以及生產設備的更新等進行重新構建,這對企業來說將會直接導致生產經營成本直線上升。企業在考慮到短期利潤目標的實現時,其構建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積極性必然受到嚴重的打擊。
(2)消費的綠色低碳的環保意識淡薄。大部分綠色產品的價格會高于普通產品的價格,消費者出于自利性的考慮,大多數不會選擇綠色產品。因此,綠色產品的市場面臨嚴峻的挑戰。由于供給大于需求,商家也會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少綠色產品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綠色供應鏈的建設。
(3)我國暫時沒有形成成熟的物流標準,目前我國各地區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標準,缺乏統一標準,有些方面雖然有國家標準,但由于缺乏有效地監督管理而沒有得以普及應用。而我國對于物流活動環保方面的標準就更為缺乏,致使我國企業至今沒能形成綠色管理的觀念。
四、我國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措施
(1)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內容。綠色供應鏈管理內容主要包括: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與加工、綠色物流、綠色營銷和綠色回收。在產品生產全過程中包括采購、生產、物流與使用過程,企業要充分考慮資源消耗和環境友善性,優化所有設計因素,綜合考慮產品的功能、質量、開發周期和成本,使得產品在生產、物流、消費過程中實現最少的資源消耗和最高的環境友善性。
(2)提升企業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認識。國外在綠色供應鏈管理流程的各個環節上都實現了綠色環保,而國內企業首先要對綠色供應鏈管理有較深入的認識,然后根據企業自身的能力和資源,初步將綠色環保的功能應用在供應鏈管理流程的各環節上,等企業對綠色供應鏈管理達到成熟的地步后,再將綠色環保的功能應用在其他方面。另外,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企業應逐漸將這一先進的管理技術變成自身利潤的增長點。
(3)努力構建綠色供應鏈企業戰略聯盟。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時,應考慮我國國情,不能武斷地將那些未滿足環保要求的供應商排斥在外,應積極與供應商和分銷商建立新型的戰略聯盟合作伙伴關系。綠色供應鏈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僅是一種信息和利益的共享關系,而且也是一種標準和意識同步的協議關系。綠色供應鏈企業戰略聯盟是在行業內或行業間建立的一種實施“綠色”管理的企業聯盟,它不僅是一種信息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集合體,而且也是一種標準和意識同步的標準集合體。綠色供應鏈企業戰略聯盟的建立,可以提升結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與企業間單個的競爭,演變為一種規模化的競爭,即一條供應鏈與另一條供應鏈的競爭,進而達到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綜合成本最低、市場應變能力最強、顧客讓渡價值最大的效果。
(4)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風險控制。企業從供應鏈的構建到運行再到評價整個流程,應該加強對風險的控制。企業應該找到容易發生風險的控制點,設計相應的防范措施來進行控制。在日常的運營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風險,企業要做好及時地記錄、防范與糾正。通過對過程的風險控制,保證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順利實施,使其為企業服務的效用達到最大化。
企業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思想,企業就更應采取主動提高環境管理意識,把綠色融入企業的供應鏈建設中去,清楚認識到綠色供應鏈管理不但能為社會創造環境效益,而且能為企業樹立良好公眾形象,擴大其產品市場并節約成本,從而會使企業獲得更大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秦文展.我國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7(14):22-24.
[2] 生艷梅,孫丹,等.低碳視角下綠色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1).
一、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主題
全省節能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節能有我,綠色共享”。低碳日活動主題是“工業低碳發展”。
二、宣傳形式
采取媒體宣傳、網絡宣傳、事跡報告會、專題講座、宣講團巡講、技術交流會、展覽展示會、現場體驗活動、懸掛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開展廣泛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宣傳內容
(一)開展節能低碳主題宣傳活動
通過宣傳展示、技術交流、互動體驗等方式,積極宣傳節能文化、普及節能知識、提升全民意識,培養廣大民眾勤儉節約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深入報道企業先進技術及典型案例,推廣節能新技術和高效節能產品。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
(二)開展節能低碳進校園行動
以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為重點,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開展貼近學生、形式多樣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實踐活動,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及科學知識,培育生態文明意識,推動形成勤儉節約人人盡責、節能減排人人擔當、綠色環保人人作為、生態文明人人踐行的校園新風尚。
在青少年中大力宣傳生態環保理念,普及節能低碳知識。在青年中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創新創效活動,組織發動優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環保組織和學生社團開展宣傳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視頻、動漫等新媒體手段,倡導低碳生活理念,營造節能環保氛圍。責任部門:省教育廳、團省委
(三)開展節能低碳科普宣傳行動
廣泛開展節能減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動,引導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節能與低碳新技術和新工藝,推動相關產業的低碳升級改造,引導全社會把使用節能減排創新產品作為一種自覺行動。責任部門:省科技廳
(四)開展節能低碳進企業行動
積極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吉林實施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7-2019年)》,大力宣傳并全面推行綠色制造,以多種形式在工業企業、園區宣傳一批綠色制造企業的重大技術、典型模式以及標志性產品。重點宣傳普及工業領域節能低碳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相關知識,引導企業職工自覺參與節能低碳行動,形成良好的綠色發展氛圍。組織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單位從自身推動工業低碳發展的實際出發,在全省低碳日前后開展各具特色的工業低碳發展經驗宣傳和交流活動。
督促國有企業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藝與裝備,發展低碳、清潔、高效能源,推廣節能減排降碳新技術、新工藝,持續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帶頭履行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社會責任。指導省屬國有企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節能、節水、節地及減碳等活動,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加快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切實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有企業建設。
組織開展“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將生態文明作為職工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綠色生活行動,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組織開展“我為節能減排作貢獻”活動,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開展以“三比一降”(比創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為主要內容的對標競賽活動,促進完成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責任部門:省工信廳、省國資委、省總工會
(五)開展環境保護宣傳行動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全面貫徹落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新《環境保護法》,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充分利用節能宣傳周活動引導全民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積極弘揚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理念,通過創新開展全社會宣傳教育活動等方式,促使公眾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當中來。責任部門:省環保廳
(六)開展建筑節能低碳宣傳行動
開展建筑領域節能與綠色建筑宣傳,引導綠色生活方式及消費。積極宣傳更高水平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建筑門窗等關鍵部位節能性能要求。重點宣傳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點,引領節能建筑新標桿。加大綠色建筑宣傳力度,推廣綠色建筑使用技術、產品和高效運行管理措施。結合舊城更新及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傳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宣傳力度,提高運行效率。積極鼓勵公共建筑建筑業主及使用人開展能效對標,引導公共建筑物業管理單位設置能源管理崗位,聘任能源管理專業人員,實施專業化用能管理。鼓勵農村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居住建筑按《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綠色農房建設導則》(試行)等進行設計和建設。加強農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訓,提高農房節能設計和建造能力。積極研究適應農村資源條件、建筑特點的用能體系,引導農村建筑用能清潔化、無煤化進程。責任部門:省住建廳
(七)開展交通節能低碳宣傳行動
大力宣傳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成效,充分利用視頻、微信、海報等多種方式,在車、船、路、港領域宣傳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節能低碳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推進港口電能替代和公路綠色拌和站。積極鼓勵支持共享單車,倡導公眾綠色出行文明出行,營造綠色交通氛圍。責任部門:省交通運輸廳
(八)開展節能減排農村行活動
大力推廣農村沼氣、清潔爐灶和秸稈綜合利用等技術,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加快推進節水農業,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強化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綜合治理,開展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為主的農業清潔生產示范,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加大技術咨詢和宣傳培訓,引導農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提高節能意識。責任部門:省農委
(九)開展商務節能低碳宣傳行動
以“創建綠色商場,推廣綠色技術,促進綠色回收”為重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流通領域宣傳活動。加大綠色商場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鼓勵流通企業按照《綠色商場》標準促進綠色供應鏈建設,采購綠色商品,開展節能產品促銷,在營業場所布置節能環保宣傳標識標語,引導綠色消費行為。鼓勵流通企業使用節能技術、產品、設備開展節能改造,組織節能技術產品設備供應商與流通企業對接,舉辦節能技術交流會、改造案例分享會等,促進流通企業發現節能機會,挖掘節能潛力。舉辦社區綠色兌換活動,采取散發宣傳冊、圖板展示和技術人員現場專題講座等方式,增強社區居民對再生資源回收的認識。責任部門:省商務廳
(十)開展媒體宣傳專項行動
組織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媒體以新聞、專題、訪談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節能低碳理念和知識,宣傳接地氣、貼近性強的節能低碳技術,發揮新聞媒體作用。責任部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十一)開展節能低碳進機關行動
積極發揮公共機構在節約能源資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傳貫徹《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組織各級各類公共機構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節能宣傳活動,帶頭普及節能常識,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踐行垃圾分類,倡導低碳出行,共享綠色環境,推進節約型機關、節約型醫院、節約型校園創建活動,培育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厚植綠色生態文化,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社會深入、持久、自覺行動,以高效的能源資源使用效率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責任部門:省管局
(十二)開展建設美麗家園行動
在城鄉婦女和廣大家庭中持續倡導節儉養德、低碳環保理念,引導婦女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身體力行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影響他人、奉獻社會,攜手共建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吉林。充分發揮婦聯系統所屬媒體特別是新媒體的作用,開展節能低碳、綠色生活、節儉養德等方面的宣傳和教育,從而增強婦女和家庭保護生態、節儉節能、低碳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責任部門:省婦聯
(十三)開展低碳發展宣傳行動
貫徹落實《國家“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積極宣傳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低碳發展的必要性,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意識,選擇優秀案例展示工業低碳發展成果和成功經驗,推動工業企業和相關單位開展低碳行動。各低碳試點單位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在全省低碳日前后開展宣傳和交流活動。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
四、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協同配合
全省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涉及部門較多,宣傳覆蓋面較廣,任務艱巨而繁重,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領導,精心謀劃,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全面開展好本地區、本領域的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