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務員的職業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與小顧的焦慮相對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提供了什么,以及個人對自己在行業中的定位和思考?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求職進入某個行業,某個公司后,是否有相對完整的職業規劃?這個職業規劃,起碼應該包括近三到五年的學習、晉升和五到八年的轉型。有的企業培訓晉升機制很完備,那么你可以參照同崗位前人的發展方向,結合自己的特點來做職業規劃;有的行業可能本身就是新興行業,企業自身也處于成長期,沒什么可供參考的經驗,那就需要自己多思考,預謀劃。
拿小顧的職業來舉例,公務員,多少人眼中的鐵飯碗,需要規劃謀劃嗎?答案是肯定的。正因為公務員這種特殊行業,才更需要做好職業規劃。人的本性都是懶惰了,失去了市場自由競爭的機制,容易變成溫水中的青蛙,每天渾渾噩噩過日子,在不知不覺的安逸中失去競爭力,一旦市場被打開,輕輕松松被超越、被替代。到那時候再來后悔,為時晚矣。
公務員其實也有行業之分,小顧在稅務系統,相對來說專業性較強,她自己本身非科班出身。完全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3-5年的學習計劃,在會計和稅收專業上更近一步,可以在職讀一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也可以通過職稱考試加強學習,比如初級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甚至是國際認證的ACCA,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在行業內具備更強的專業性;另外一方面是可以保持自己持續進步的狀態,這非常重要。
通過行業內3-5年的積累,相信小顧有了更強的專業能力,在系統內也會有更好的發展。現在公務員流動渠道也多,不像以前一個單位呆到老,如果這時候覺得稅務系統發展受限,還可以考慮向財稅方向別的系統轉型,比如財政、審計、保監等,而之前學的財務知識在這些單位同樣能用上,這無疑是加分項。
這個名字,熟悉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人都會知道。
作為中國創立深圳經濟特區的主要決策人之一,有評價稱他為“經濟特區CEO”。
但谷牧的兒子劉會遠,更愿意稱呼父親為“公務員”。
上學期間,學校讓學生填寫父親履歷。
“按您參加革命的履歷,怎么也得是個中將、少將吧?”劉會遠找到父親。
“你就填‘公務員’。”谷牧淡淡地說。
劉會遠就認認真真填了“公務員”。
“好多同學都笑話我,在他們概念里‘公務員’就是‘勤務兵’。”劉會遠說。
而到了今天,公務員已是炙手可熱的職業。
這一冷一熱間,你真的明白“公務員”的含義嗎?
我是誰?
五位漁民出海打漁,海上有暗礁,需要建造燈塔。
于是,每位漁民分別出了1000元。
他們雇傭了一名管理者,名叫管本,并為他建造了辦公地點。
但在燈塔選址、建多高以及聘請守塔人等一系列問題上,管本和漁民們產生了分歧。
誰說了算?
“你們把我請來管理,就應該聽我的。”管本說。
事實上,管本是一個內陸人,對航海知識所知甚少。
漁民們一時為之氣結。
良久,一漁民悠悠說道,“你以為你是誰?”
這下輪到管本為之語塞。
管本是誰呢?
“你得記住,你是我們雇傭來的。”漁民繼續說道。
…………
在這個故事中,管本顯然沒搞清楚“我是誰”這個問題。
建造燈塔,漁民們是實際出資人。
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說,建造燈塔是一項公共事務,漁民們是納稅人。
好了,這時候可以回答管本“是誰”這個問題了――他是一名“公務員”。
這就是著名的“燈塔理論”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人們可以明確管本到底“是誰”,也可以明確“公務員”到底“是誰”的問題――公務員是一名“職業公共事務服務者”。
“‘公務員’背后隱含著一個關鍵詞,就是‘公共’,他們掌控著公權力。”市委黨校教授黃遠固說。
于是也有人把“公務員”稱之為“公共人”。
“但是‘公共人’之外,也不能否認公務員‘經濟人’的特性。”黃遠固說。
公務員是一份職業,從事一份職業就有權獲取個人利益。
“因此在‘公共人’和‘經濟人’之間,公務員要做好權衡。”黃遠固說。
權衡的關鍵就在于要“先公而后私”,這是這份職業的特殊所在。
我想干什么?
公務員是一個特殊職業,但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把重點放在“特殊”上。
若要問一些人:“你從事這份職業是想干什么?”
很多人會說――想把自己家的日子過好。
在他們眼里,這個職業的特殊在于公務員是一個“鐵飯碗”,是好日子的保證。
他們不知道這個“鐵飯碗”的背后有一個“心靈契約”。
先來聽一個故事。
某日,貧窮的阿拉丁救了一位老人。
“你救了我,以后我可以滿足你的任何愿望。”老人說。
“真的嗎?”
“當然,我可以同你定下一個契約。”
老人其實是位落難的神仙,阿拉丁輕松獲得了讓人艷羨的富裕生活。
一定意義上,阿拉丁找到了一個“鐵飯碗”。
但是有一日,阿拉丁找到老人。
“能不能把你的神力也給我呢?”
“恐怕我不能給你。”
“你不能毀約吧?”阿拉丁得意洋洋地拿出之前簽訂的契約。
“毀約?恐怕是你毀約了吧。”
一聲冷笑之后,老人飄然而去,之前阿拉丁獲得的一切也煙消云散。
阿拉丁毀約了么?白紙黑字上寫得很清楚啊。
“你毀的不是白紙黑字的契約,而是心靈的契約。”老人的聲音遠遠傳來。
老人和阿拉丁確實簽訂了一份紙質的契約,但在這份契約背后,阿拉丁已經默認并將確保老人的神仙地位。
但阿拉丁誤判了“心靈契約”,導致自己重新回到赤貧。
在任何社會關系中,都存在這種“心靈契約”。
當一個人選擇從事公務員這份職業時,也意味著他們與代表著公共利益的政府簽訂了一份“心靈契約”――服務于公共利益。
若是忽略掉這份“心靈契約”,那么這個“鐵飯碗”隨時都可能變成一個“泥飯碗”。
我能干什么?
胡彎是一名基層公務員,手中的權力不大,但是負責分管幾個村子的扶貧、新農村建設等工作。
按規定,被確定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補助對象,每人可得到國家補助款5000元。
可胡彎在宣傳時,按“每人補助3000元”的標準進行宣傳。
“你這樣怕是不好吧?”妻子得知后,規勸胡彎。
“怕啥子,這是我手中的權力。”胡彎不以為意。
事后,胡彎拿著一份多出20萬元的存折,不無得意地對妻子說:“你看,我說我能,我就能干成。”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不久后,胡彎鋃鐺入獄。
“我錯了,后悔沒有聽妻子的。”在法庭上,胡彎痛哭流涕。
胡彎錯在沒有聽妻子的嗎?
其實,他錯在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或大或小,公務員手中都有權力。
“不可否認,不少人是沖著權力加入到公務員隊伍。”黃遠固說。
這種權力往往還是于“千軍萬馬”中沖過“獨木橋”之后獲得的。
“能進入到這個隊伍中,這些人都還有一定能力。”黃遠固說。
但是在得到這種權力之后,一些人出現了種種權力運用的偏差――
有的把職權看作私有財產,作為獲利的工具,利用職權牟取私利;
有的隨意運用職權,全局觀念不強,規范意識欠缺,權力專斷;
有的將職權作為商品,進行權錢交易。
…………
“這其實都是沒搞清楚權力的邊界。”黃遠固說。
作為“公共人”,公務員手中的權力來源于人民,這份權力的邊界就是公共利益。
公務員既要思考手中的權力“能干什么”,能怎樣服務公共利益,同時也要思考,“我不能干什么?”
同任何職業一樣,這份職業賦予的職權也有邊界,甚至更嚴格。
我的職業支撐點是什么?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
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我不干了。”小鐘吃驚不已。
這只舊鐘把三千二百萬次當成了小鐘的目標。
另一只舊鐘說:“別聽它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這只舊鐘則把三千二百萬次當成結果,讓小鐘頓時覺得輕松不少。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而現實中,很多公務員會把目標和結果的位置擺錯。
年輕的公務員邱莫就是這樣的。
當上公務員之初他的QQ簽名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同朋友們交談,他躊躇滿志,“以后一定要當個大官”。
而現在他的QQ簽名改了――只是證明自己還活著。
這種心理波瀾,源自邱某的工作一直未見起色――
最近區里的評優沒有評到他,近期升職無望。
他不止一次同朋友抱怨,“當不了官了”。
其實,這是沒有找準職業的支撐點。
作為一個職業,公務員同其他職業一樣,都應有職業目標,這個職業目標就是他們職業的支撐點。
不見得很多人會想著“發財”,但確實有很多公務員把職業目標定在“升官”。
“升官”其實是很正常的職業追求,但這應該是結果,而不是目標。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阿基米德說。
沒人懷疑這句話,但誰都知道,這個支點不能設在地球上。
同樣,若是公務員把職業支撐點設在結果上,他必然撬不動整個職業生涯。
我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2013年底,王磊入職某基層單位。
“我是沖著公務員是一個穩定、清閑、福利待遇好的職業來的,可現在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沒多久,他在QQ上找到自己的大學輔導員,一通抱怨。
剛來到單位,王磊的文件寫不好,每天還要接待大量群眾來訪。
“焦頭爛額,忙中出錯,經常被群眾投訴,還要挨領導罵。”王磊說。
輔導員并沒回應他的抱怨,只是在QQ上打出一行字――擺正位置先做人。
這行字讓王磊一陣錯愕,“什么意思?”
“認真琢磨后,我明白了輔導員話中的意思,我的職業規劃是錯誤的。”王磊說。
若不是當初圖這份職業清閑和高福利,王磊就不會因為工作壓力大、工資福利少而感覺“不是這么回事”。
“其實這就是一份普通職業,而我就是職場新人。”王磊說。
心態平和之后,王磊認真看了三個月的舊文件,并虛心向同事請教。
看文件的時候很痛苦,但對工作很有幫助――王磊不但寫文件受到領導表揚,處理群眾工作也得心應手起來。
“工作越來越順心了。”王磊高興地說。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寶貝。”
公務員是最好的職業嗎?
若是沒有擺正位置,公務員可能也是王磊口中“不是這么回事”的職業。
公務員是最壞的職業嗎?
[論文關鍵詞]公務員報考熱勞動就業市場機制社會保障體系
一、引言
我國自1993年開始實施公務員制度,1994年施行公務員公開招考以來,公務員制度日趨合理與完善,公務員錄用制度也日益公開、公平、公正,相應的出現了“公務員報考熱”現象.據資料顯示,去年11月2日結束的2008年國家公務員報名,再次掀起熱潮,最熱門崗位供需比達l:3592l0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仍遠遠超過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試,又成為一座爭擠的獨木橋。面對公務員報考熱現象,我們應該理性思考。
二、公務員報考熱的雙重效應
(一)正面效應
公務員報考如此火爆,無疑有利于政府吸賢納士,充分的挑選所需人才。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已越來越被社會大眾所認可,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尤其是大學生通過考試錄用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客觀上會給國家機關帶來新鮮血液和新鮮空氣,給公務員隊伍帶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這必將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會促進社會的加速發展。
(二)負面效應
“公務員報考熱”現象已成為一種民情,無論是對于政府和公務員自身的發展,還是社會的長期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負面作用。
首先,公務員報考規模增長過快會帶來政府管理費用的膨脹、交易費用的上升。參加考試的人增多,政府為此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必然隨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戰。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為超級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類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領域.中等人才大多成為公務員,但是當一個社會極其推崇公務員時,超級人才就會選擇成為公務員,這必將造成社會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浪費。優秀人才大多在社會之中,而不是過度集中于政府機構,這是所有現達國家的普通現象。公務員報考熱這一現象打破這種人才配置格局,自然也就打破了經濟持續增長、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三、公務員報考熱現象形成原因的主客觀分析
公務員報考熱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國放寬對報考公務員的條件限制。除特殊職位外,招考職位的資格條件中無性別、身高、體重、外型、外貌、婚姻狀況、畢業院校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我國于2006年首次對中央國家機關的招考職位不再設戶籍的限制,為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人員提供了平等的報考機會。除此原因之外,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一)客觀方面
1.實際上存在著較為嚴峻的就業壓力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導致結構性失業不斷增加,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交織在一起,使我國的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國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而2007年城鎮可新增就業人員約1100萬人,就業缺口高達1400萬人。整個“十一五”期間,全國新增勞動力供給將達5000萬人,其中普通高校畢業生將多達2500萬人。經濟學家胡鞍鋼認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高失業所帶來的挑戰。公務員報考熱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并將隨著進一步發展而呈現出新的特點。
2.公務員職業具有很強的誘惑性
公務員職業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保障性,同時為青年人提供了一個實現理想抱負的平臺。據統計,l996——2003年的8年里,我國辭退的公務員人數足2萬人。按照全國近500萬公務員計算,公務員年辭退率約0.05%。粗略估算,公務員的流動率在1.25%左右,這是一個遠低于其他行業的數字。所以公務員職業對于渴望穩定的社會成員來說是一個首選的鐵飯碗。
公務員職業擁有完整的社會保障“安全網”,相比其他行業的社會成員來說,公務員幾乎沒有危機感。同時,公務員作為政府工作的參與者,直接為囝家服務、為社會服務,公務員職業崇高神圣,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是年輕人實現理想和抱負的有利平臺。
(二)主觀方面
1.擇業觀念的轉變
近兩年來,企業人才出現了飽和,并同時出現一些專業人才過剩,企業人才競爭達到了白熱化,工作開始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同時,勞保福利也成為人才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所以,公務員職業具有的穩定性強、福利高、發展前景廣闊等優勢促使這些社會成員向政府部門靠攏。但是,擇業觀念的轉變反映出當前擇業者創業精神和創業憧憬在不斷減退,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文化傳統的存在
官本位文化的存在極易造成人們對權力的崇拜,即對官的崇拜,扭曲整個社會心理。在大多數人眼中,當公務員與做官幾乎是等同的。因為作為公務員就有潛在晉升的機會,也即意味權力的擴大。正是對權力的這種崇拜,才使得大量的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也熱衷于考公務員,而不是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從事適合自己的行業。
3.從眾心理的驅使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在這股“公務員熱”中,有些社會成員看到周圍的同事或同學爭相報名,也紛紛放棄原來的自主創業的理想或考研計劃。根據中國廣西人才市場所做的一份調查,廣西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較為模糊,66.7%的受訪者坦然承認自己的職業規劃較為模糊,甚至有5.6%的受訪者坦承根本沒有職業規劃,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因此,絕大部分同學受從眾心理的驅使沒有慎重考慮甚至不考慮自己的愛好、能力以及考取公務員的難度系數,便開始蜂擁報名公務員考試,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公務員熱”。
四、理性對待公務員報考熱現象
(一)建立健全的勞動就業市場體制
目前我國缺乏專業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統一有序的勞動就業機制,另外就業信息網絡也不完善。這些缺陷導致一大部分勞動力不能得到很好安置,走后門拉關系等現象屢見不鮮,破壞了公平的就業競爭。鑒于此,我國應建立完善的勞動就業體制,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形成高度的職業分化、公平的職業競爭、自由的職業選擇的市場環境,促進人才分流機制的完善。因為在一個職業高度分化、每位就職者都能通過公平競爭自由選擇職業的社會,不可能出現大多數人都熱衷于考公務員的現象。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雖然我國已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但是部分私營企業的職工仍無保險。總體來說,我國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養老保險的覆蓋面遠遠低于國有企業。因此,和完善的公務員社會保障體系相比,在企業等單位工作的員工會缺少安全感。所以,必須盡快編織好這張社會保障體系“安全網”,擴大它的覆蓋面,這樣公務員所擁有的部門“安全網”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了。
(三)擺正就業心態,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擇業
公務員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輕松,作為一個依靠納稅人供養的崗位,納稅人的滿意度是衡量公務員的付出與回報是否對等的關鍵。民憂公務員則憂,民喜公務員則喜。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報考公務員的社會成員都是沖著高收入、高福利、高待遇、高地位去的,這必將成為政治腐敗的一個縮影。所以,民眾在報考公務員前要清楚的了解公務員所應具有的素質和應履行的職責,不能盲目做決定。
另外,要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擇業。從心理學角度講,情緒穩定性比較高的群體相比之下更適合報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的工作具有程序化強、挑戰性小的特點。所以,對于勇于探索富有冒險精神的群體來說不宜做公務員。
(四)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公務員管理與監督機制
作為稀缺資源的權力本身決定了其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利益。如果沒有制度性的監督與約束,權力必然產生尋租、機會主義等腐敗行為。許多社會成員一方面對腐敗表示極其的痛恨,另一方面卻渴望獲取同樣的地位和利益。因此,構建一個健全的廉政體系必將使官員階層受到嚴格的限制,那些渴望通過從政謀取利益的社會成員必然會轉向另一個訴求——市場。
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說,要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規范行政權力。相關領導表示只有不斷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加快由權力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社會成員的擇業范圍必將進一步拓寬,報考公務員的熱潮才會降溫,整個社會才能做到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實現合理的人才配置。
關鍵詞 公務員 心理契約違背 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0.3 文獻標識碼:A
日前,智聯招聘了《2015春季人才流動分析報告》。讓人驚訝的是,向來被認為端著“鐵飯碗”的公務員竟成為了跨界跳槽最活躍的人群。調查顯示,跨行業跳槽人群最活躍的是公務員,同比去年增加超過三成。為何以往備受青睞的公務員也出現了跳槽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隨著政府變革的逐步推進,公務員的心理契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裂和違背。如何管理公務員心理契約,使公務員隊伍能夠更積極地面對變革、參與變革,進而提高公共行政管理效率,成為一個亟需研究的課題。
1問題的提出
“心理契約” 最初是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領域的。它反映了組織成員和組織之間在雇傭關系中彼此應付出什么,同時又應得到什么的一種主觀的、內隱的心理約定。①隨著社會的進步,從“心理契約”角度研究員工的管理方式已逐漸凸顯出前所未有的優勢。組織中最具價值的資本就是人力資本,而員工的積極性具有不可控性,書面契約不能約束員工的方方面面,“心理契約”的應運而生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運用心理契約,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同樣也適用政府對公務員的管理活動。
在雇傭關系的前提下,心理契約同樣也存在于政府組織和公務員個體之間,具有雙向的指引作用。目前,我國政府主要是依據《國家公務員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等規范體系來管理和制約著公務員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是通過這些規范體系等書面契約,無法完全界定政府行政組織與公務員之間的相互關系責任。②公務員對于政府部門的期望多為隱性的。如,政府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有著較為穩定的收入待遇等。同時,政府組織對公務員也有隱性期望,政府期望公務員提高行政效率等。公務員心理契約指的是在公務員和政府組織之間在雇傭關系的前提下,雙方對于對方的非書面化的、隱性的、動態的期望,以及對這種期望的認知。③政府和公務員,如果一方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那么,必然對兩者的相互關系產生消極影響,進而影響公共效率和政府形象。如果二者之間責任對等,那么他們之間會維持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和諧的關系。
從心理契約的角度分析公務員,我們可以知道心理契約作為他們對政府責任義務的一種期望,勢必會成為公務員對政府行為評判的一個標準,且其評判結果將影響他今后的行為。如果政府的某些行為與公務員心理契約中的期望不一致,就導致了心理契約的破裂和違背。當存在心理契約違背的情況時,公務員則會采取積極或消極的應對方式。積極的會自我調整心態、與組織溝通的方式來設法改變現狀,消極的則可能出現滿意度下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怠工現象,而發生心理契約違背的公務員的最后手段則是“退出”,即主動中止與政府的經濟契約關系,也就是公務員的主動離職行為。
2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的影響因素分析
2.1政府組織自身對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的影響
2.1.1政府行為的影響
政府的 “一言一行”對公務員影響顯著。如果組織內部嚴重,作風不民主,不尊重或不信任他人,隨意許諾且不能兌現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形成。如果組織遇事能主動和員工進行溝通,尊重他人和關注他人感受等,這些積極的行為必將引導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健康發展。
2.1.2政府利益分配的影響
公務員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利益分配主要體現在非物質獎勵方面,如培訓或進修、評優評先以及職務晉升方面等。政府利益分配的公平與否深刻影響著公務員的思維路徑和行為方式。如果公務員為政府的付出在主觀期望上沒有得到相應的認同或報酬,即公務員的期望與現實得到的產生不一致或當公務員感受到顯失公平的對待時,就會造成我國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
2.1.3政府體制的影響
健全的政府體制會使公務員主觀體驗感受到民主、公平,從而增加對工作的努力度和責任感,進而促進公務員心理契約的順利實現。若政府體制不健全,比如出現決策程序不夠規范、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政府目標和責任難以落實等問題時,自然會導致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
2.2公務員自身對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的影響
2.2.1公務員個人素養的影響公
公務員的個人素養包括政治、知識、能力和心理素養。公務員自身的文化程度與知識水平、智力與能力、氣質與性格等個人素養對我國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影響是深刻的。比如說公務員個人的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既決定了其自身心理契約期望要素所涉及的范疇和標準,同時,又基于自身的主觀感受去理解政府的期望內涵。④再比如說公務員的自我適應能力,具備較強適應能力的公務員,能在心理契約內容發生變化時,感知并調整自身心理期望并與之相適應。但如果適應能力較弱,又缺乏相應的心理疏導渠道,必然會造成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進而導致公務員心理危機的出現。
2.2.2公務員特殊身份的影響
公務員既是普通公民又是人民公仆,雙重角色時常發生沖突。必然造成人的自然屬性與公務員職業公共性的要求相沖突、官僚制的理性要求與公務員的個性發展相沖突、公共責任的重大與公務員個人能力的有限相沖突,這些沖突均可能導致公務員心理契約的違背與破裂。
3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干預對策
公務員心理契約有其形成、違背和破裂的過程和形態。結合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看,可以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角度對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形成階段和違背及破裂的干預來進行公務員心理契約的重構。
3.1招聘和錄用階段,強化溝通,注重公務員心理契約構建
招聘過程是公務員與行政組織首次發生的正面接觸,也是心理契約構建的第一個環節。在招聘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雙方均要傳遞真實有效的信息,這是構建心理契約的基礎。一方面,招聘過程中政府機關應該向求職者提供真實的資料。因為新招聘人員往往認為在招聘中得到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招聘人員所承諾的將來都會兌現。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招聘過程中傳遞的信息很多都不真實,這樣往往就會導致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另一方面,作為公務員這種特殊的職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要求具備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養,因而對求職動機和價值觀的考核也十分必要。當一個相對比較認同政府價值的人進入公務員隊伍,組織對其整合的過程會大大縮短。他對于組織長期一貫堅持的信念,就會心照不宣地理解和認同,心理契約就會自然形成。因此,行政組織在考錄時,就要關注應聘者動機、態度和價值觀的取向,同時應向向應聘者展示提高本單位的信息透明度,使其對組織情況有一個真實的認識,并產生服從的意向和行為。這樣,組織和應聘者都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在考錄階段的大量準備工作能夠為維持公務員心理契約的動態平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滿足培訓需求,維持公務員心理契約動態平衡
培訓在公務員管理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已經成為提升公務員績效、提高政府效率的必然選擇。公務員要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如薪酬提高、職位晉升等,就必須通過各種培訓,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使之達到標準。所以政府可以通過采取完善公務員培訓制度、多元化培訓內容和渠道等措施,滿足公務員的培訓需求,一方面既提高了公務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改變利益尋租、人浮于事的現象;另一方面也能夠避免因為公務員的個人歸因機制、公平感的缺失等原因導致心理契約的破裂和違背,使得公務員的心理契約在動態中維持相對平衡。
3.3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干預心理契約破裂和違背
政府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制度,增進公務員與政府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干預公務員心理契約破裂和違背。有效的激勵制度可以充分發揮公務員的責任感,讓其完成更有挑戰性的工作,使他們從心理上感受到認可與尊重。同時激勵機制可以強化有正面行為,減少負面行為。公務員一旦受到有效的激勵,就會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完成工作,自然達到提升績效水平的效果。所以說,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維護良好的心理契約。另外,政府應建立健全公務員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按要求對其進行以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為重點的全面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調整工資待遇、獎懲、辭退等的主要依據。用量化的指標公正、客觀地評定工作業績,為維持政府和公務員雙方滿意的“心理契約”創造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從而達到調動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績效的目的。⑤
3.4實施科學職業生涯管理,預防心理契約破裂和違背
公務員作為政府組織中的個體,有著各自的職業追求和人生目標,為公務員制定更為靈活的內部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和晉升通道,對于維護心理契約和諧及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有著重大意義。一方面,政府應倡導公務員職業規劃的理念,從觀念上引導公務員敢于在工作中突破自我,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提升工作質量,從而實現政府組織對于公務員的心理期望。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從制度上保證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可實施性。近年來,我國數次將“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提上日程。如中央印發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強化職級在確定干部工資、福利等方面的作用”。2014年12月2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的《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指出,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有利于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這從制度層面加強了公務員對于政府的信心,讓基層公務員看到了職級上升的通道和希望。
3.5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 維護心理契約和諧
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能在政府中創造出一種積極進取、和諧信任、公平公正的氛圍和精神,從而為公務員塑造強大的精神支柱,讓其主動關心組織的發展。建設“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實現人盡其能,人盡其用,高效開發公務員的能力與潛力,無疑給達成與維護“心理契約”創設良好的氛圍、空間,增強公務員努力工作的熱情與信念,激發政府與公務員共同信守“契約”所默示的各自對應的“承諾”。⑥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心理契約的違背情況就能很好的得到控制,組織上下齊心,組織使命得以實踐,從而真正實現組織的長遠發展。
注釋
① ARGYRIS C U.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60:12.
② 徐婷.我國公務員心理契約特點及管理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9.
③ 楊潔.我國公務員心理契約:問題和重構[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8).
④ 姜高娃.論我國公務員心理契約違背及其干預[D].內蒙古大學,2009.
【關鍵詞】民族地區;公務員;人力資源開發
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人力資源開發還處于較低的水平,當地政府部門以及人民群眾都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與本地區人力資源開發呈正比。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領頭羊,地方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人力資源開發以及人力資本提升尤為重要。
一、公務員人力資源開發的含義
所謂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是指對開發對象(人)的知識技能、潛在能力、思想行為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進行教育、培訓,充分發揮其創造力、開發其體能、智能,以達到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目的。而公務員的人力資源開發的特殊性在于由政府部門主導,通過上述科學的開發方法,以實現政府目標。
二、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隊伍中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一)是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其歷史發展、地理條件等原因,相對中國東、中部地區有較大差距,我們在充分發展東、中地區的經濟后,不難看出,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緩慢,人民生活較困苦,與現代化發展要求差距較大,作為政府雇員,少數民族地區的公務員隊伍理應開發思想、與時俱進,在地區經濟發展中帶好頭,服好務。
(二)是我國加強創新性人才儲備的現實需要。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的人力資源的大力開發,是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并且敢于創新的國家公務員隊伍和是進一步開發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人才資源的現實需要。
(三)是加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現實需要。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的執政能力以及執政方式都與民族團結息息相關,處理少數民族之間以及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需要一批對民族文化非常了解的公務員隊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也需要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出謀劃策,這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尤為重要。
三、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隊伍人力資源開發的不利因素
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的人力資源未能得到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其原因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思想上未認識到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長期以來,人們只將人才資源作為口號宣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還未深入人心;一些地區“重物輕人”的思想嚴重,忽視人才的重要作用,而片面只強調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開發和管理投入不夠,挫傷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導致人才資源的失調、不平衡以及相對過剩等后果。思想的滯后將極大影響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
(二)人力資源需求規劃不夠合理和人才培養較缺乏。人才培養需要納入戰略規劃,但目前在少數民族公務員隊伍中缺乏長期規劃,針對性和統籌性不夠,人才斷層、脫節的現象嚴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建立在穩定而長遠的規劃上,通過對人才的引進、培訓以及開發,都應該系統的進行。
(三)人力資源開發的機制不完善,挫傷人才的積極性。要保障良好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必須要求職業規劃的合理有效,公務員職業上升渠道和溝通渠道通暢,然而,在少數民族地,“人治”因素較為嚴重,這種舊思想形成時間長,改變不易,并且對法治和民主都起到消極作用,對于公務員本身的人力資源開發的積極性也極大挫傷。
(四)自然條件等原因對人才資源吸引力缺乏。相對于物質文明發達,精神需求多樣的較發達地區,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確實不大,時間越長,這也就形成了明顯的“馬太效應”強者越長,弱者越弱。東南沿海城市人力資本儲備愈加豐富,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力資源流失嚴重。
四、公務員隊伍人力資源開發的具體措施
要真正開發出本地公務員的人力資源,需要有針對性采用適合于本地的方式方法。據此,本文提出以下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人力資源開發的具體措施:
(一)樹立并強化人才戰略。21世紀里,資金、土地、設備等已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而是取決于對人的投資,人才是創造價值的主體,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是作為新一輪國際經濟分工和排序的重要依據。國家要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更要發展,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源在民族地區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高效開發并利用人才,才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二)健全公務員的考核制度,有效激勵公務員隊伍的人力資源開發。建立健全公務員考核機制,目的在于建立一套標準,考核的前提在于有個公平的考核體系,這既是人事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制度的執行性和貫徹性不夠,考核的結果也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制度在“人情”面前往往會大打折扣,這需要強化制度的作用。公務員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健全而有力的考核制度作為保障。
(三)完善和健全公務員的培訓制度。這是從根本上開發公務員隊伍中的人力資源的措施。其培訓主要體現在分類和分層。分類體現在:對技術類崗位的公務員,要加強其技能的培訓,而對管理以及執法類崗位,要對其進行民族文化,法律法規以及執法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分層體現在:對于領導干部進行領導能力的培訓,如怎樣科學合理的制定宏觀戰略計劃等,對于非領導干部層則需要加強執行力的培訓,以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改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貴陽高校;體育類專業;職業規劃;就業
一、引言
職業規劃最早出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我國出現的較晚。職業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化的簡稱,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三部份內容。完善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成長成才及事業成功、人生理想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但是當前高校的領導、老師和在校大學生并不重視職業生涯的規劃,在很多大學生的意識中還不了解什么事職業生涯規劃更別說自己去給自己做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那么沒有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就會影響到其畢業后的擇業問題可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還任重而道遠。
二、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法共隨機發放200份問卷,回收200份,有效195份,有效率97.5%。其中僅有20%知道職業生涯規劃,雖然有80%的人認為它很重要但不知道怎么去做,希望學校能夠有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老師來上這門課程,并不是僅僅開設幾個課時到最后寫一個大學四年規劃就結束了。在這其中男生有88人對自己以后的職業定位有很明確的目標,而女生僅有50人,在這一點上男生明顯強過女生。由此可見男生對自己有明顯的心里職業暗示,腦海中有了初步的職業定位。
三、目前體育教育類專業的就業狀況
3.1體育類就業現狀。筆者通過訪談法,訪問了我校09級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發現:1,近一半的人選擇了教師崗位,另一半人在公務員、出去打工、自主創業。2,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已經變換了3次以上的工作,這一部分人往往是選擇外出打工的較多,還有一部分選擇在山區農村地區的當老師的也會選擇重新擇業。3,仍有部分畢業生經常變換工作導致目前處于失業狀態。而在走訪貴陽市其他高校,通過輔導員和部分老師發現近3年的畢業生在公務員體系當中的大部分畢業生已經穩定,少部分因為無法適應工作選擇其他工作;還有一部分人目前有工作但仍然努力堅持考公務員或者研究生;處在農村偏遠山區的做老師的畢業生由于無法忍受艱苦的環境等因素在尋找其他的工作的機會;還有一小部分人工作經常換極不穩定。
3.2導致目前就業現狀的原因
3.2.1社會原因。社會對畢業生的政策引導力度不足。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雙軌階段,傳統主渠道吸納畢業生能力下降。長期以來政府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近些年政府機構精簡、企事業單位改制、縮編等使主渠道吸納體育專業畢業生人數有限[2]。而每年面對大量的畢業生,而作為體育類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師范類,教師崗遠遠低于畢業生的數量,社會的吸收能力在下降。同時還存在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招就業機制尚不完善,信息流通不暢。很多畢業生由于剛開始踏入社會不知道怎么樣去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3.2.2學校原因。學校教育仍然脫離不了應試教育的影子,并沒有達到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需求。這不僅需要學校要求學生在學習上達到要求,而且要在生活、品的品行、職業精神等方面嚴格要求。我們根據畢業生反饋信息分析發現學生認為自己在專業知識上有很多不足,雖然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自己的重心不是學習技能上,而是放在如何通過最后的期末考試。目前在貴陽市各高校體育類專業中大多數是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這四個專業為主,這四類畢業生交流發現他們在大學期間所開設的課程雖不完全相同,但很多學校安排的課程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沒有很好的區分導致各個專業專業程度不夠,這四類專業的學生可以相互替代。
四、建議與擇業選擇
4.1政府加強政策引導,完善就業信息渠道。在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有必要通過政策來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充分本上化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體系[3]。同時繼續大力出臺畢業生就業和創業政策,讓社會給予沒有經驗的大學生一些機會,讓大學生的父母不會覺讓子女上大學是失敗的投資。優化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求職者之間的信息流通渠道,最好能達到企業與學校、企業與畢業生面對面的進行交流。
4.2學校優化課程設置,培養專業化人才。學校領導、專家、老師應深入用人單位,了解用人單位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備哪些專業技能、哪些能力才能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同時要加強科研攻關。在體育類各專業中相互比較重新評估目前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其次,要突破應試教育的束縛,將期末考試的成績在考評中降低,更加注重學生在平時對各項技能、能力的培養。第三,將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必修課程并一直伴隨學生整個大學四年,實行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制,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和逐步完善學生的職業規劃設計等。
4.3學生個人要提升專業技能,加強體育相關類知識技能儲備。學生自身要加強思想約束力、自制力,不能再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網絡游戲、電影電視劇、網絡小說、朋友聚會等中。應該通過老師、書籍、朋友和網絡課堂加強本專業技能的學習,同時要在學校和校外尋找機會加強實踐能力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利用課余時間要拓展其他知識技能,提升人格魅力。最后,樹立明確而實際的目標,不斷完善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一步步的朝著自己的目標走去。
貴州師范學院2013年度大學生科研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13DXSO45
參考文獻
[1]孔沛球,呂英秀,黃蔡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指導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89
[2]王豪杰,盧進偉.體育院校大學生就業困境與對策探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08)159
——與西南交通大學陳光教授談社會轉型期的擇業觀 2005年全省省級機關及垂直管理系統公招數據顯示,報考人數與錄用名額的比例超過100:1的職位達18個。其中,報考人數與錄用名額的比例最高者達884.5:1。 四川公務員報考的“火爆”場面不過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據國家人事部統計,全國有36.5萬人參加2006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人數比上年增加47%。10282個崗位平均每個有35人競爭,競爭難度大大超過高考和考研,各大媒體形容,國家公務員考試已成為“目前中國最艱難的考試”。 為什么公務員考試如此火熱?“公務員熱”又向我們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看待“公務員熱”?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光教授。 “熱”自何處 記者:2001年,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人數為3萬多人;到2005年,這一群體達36.5萬人。僅僅5年翻了10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陳光:今年對公務員考試的一個生動形容是,“博士生一走廊,碩士生一禮堂,本科生一操場”。對于公務員考試一年比一年火,我的看法是,首先,這是公務員考試制度造成的。在現代社會,“凡進必考”的公務員考試,為廣大考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平臺。其次,從2004年開始,公務員招考放寬門檻,包括取消戶口限制、取消身份限制、減少專業限制等條件。 記者:今年四川公務員報考有什么特點? 陳光:總的來講,今年公務員招錄有3大特點:一是考錄比例非常懸殊。據我測算,四川今年的考錄比例是53:1,高于全國47:1的平均比例,超過已往任何一年;二是報考者的學歷層次比較高,研究生占考生比例約20%-25%之間;三是報考者大部分為應屆畢業生。 記者:據調查,針對“公務員吸引你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被調查者選擇“工作穩定”的達53.3%,看來,這是吸引眾多大學畢業生和社會在職人員報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所在。 陳光:正是如此。公務員的職業特點決定著它在諸多工種中具有的較高吸引力。它的公共性,使人們對公務員掌控的社會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充滿較高的預期;它的穩定性,使公務員成為風險最小的職業,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它的保障性,讓公務員能夠最充分享受社會保障體系帶來的實惠。人們往往看重社會聲望較好的職業,而公務員正滿足這個條件。
“熱”至何時 記者:20世紀80年代,伴隨全國“下海”熱潮,許多年輕人紛紛走出國家機關。20年后,眾多年輕人卻紛紛又從外面的世界“擠”進機關。這說明什么? 陳光:與過去的創造社會共同財富、實現個人價值不同,現在的人們更熱衷于使用財富、管理財富,參與公共事務。“公務員熱”不可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現。那時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經濟生活,所以會有“下海”創業熱,而經過20多年經濟的相對高速發展,人們經濟比較寬裕了,同時市場主體越來越多,短時間內創業盈利的空間變小,于是整個社會的管理問題開始被更多人關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勢必影響到人們的擇業心態和行為;另一方面,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對人們擇業觀仍有重要影響。應當指出,當前政府、公務員在掌控公共財力資源、公共信息資源、話語權以及獲得工資外福利待遇等方面,不僅優于其他行業,而且他們的失業風險還是最低的。所以,從短期來看,“公務員熱”還很難改變。 記者: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務員熱”中的人們是非常理性的,他知道千軍萬馬中自己一旦沖出去,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 陳光:這就有一個責、權、利相匹配的問題。人們也許更多地考慮到公共職位的“優越性”,但是要做一個稱職的公務人員,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公務人員應當是素質最為優良的職業人。公務員職位的穩定性、保障性是與崇高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是相匹配的。“公務員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任務艱巨,我們的行政行為急需規范。 怎樣看“熱” 記者:“公務員熱”持續升溫表明:與公共事務相關聯的崗位已成為人們就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這揭示出什么問題? 陳光:在我們分析后得出,“公務員熱”表面反映了人們就業思路在轉變,表明人們更加渴求公務員工作的穩定,以及社會形象、社會地位、福利待遇較高的一種心態。但實質揭示出三個問題,即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公務員機制建設的缺陷,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 記者:那么,“公務員熱”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嗎? 陳光:它也是國際上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盡管不同國家公民的就業觀念各不相同,但公務員考試競爭的激烈程度卻不相上下。比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舉行過500多次公務員錄用考試,平均考錄比例達21:1,其中有些高級職位考錄比例甚至達333:1。但應看到,中國的考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國家。應當說,“公務員熱”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又具有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的特殊性。 記者:我們應如何理性應對當前“公務員熱”現象? 陳光:“公務員熱”反映的不僅是一種職業選擇理念的變化,也是一種社會治理結構的重大變化。在社會轉型期,“公務員熱”是一個必經過程,它并不是盲目的,甚至可以認為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產物。當然,在大量人才涌向國家機關的新形勢下,政府在公務員選拔過程、相關制度設計方面應更加合理規范;作為“機關人”,公務員應牢固樹立為大眾服務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公眾利益;作為個人來說,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們,要用心研究公務員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要克服一定的盲目性。畢竟,公務員并不適合每一個人。[觀點]
“公務員熱”凸顯三個問題 就業形勢 35個人競爭1個職位,這樣的比例雖然在公務員考試中“再創歷史新高”,但在其他事業單位的招考中,卻并不算什么新鮮事。“公務員熱”折射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乃民生之本,緩解就業壓力,可謂任重而道遠。 機制建設 競爭機制、淘汰機制的缺失或形同虛設,很可能讓一些人端著無風險的“鐵飯碗”卻損害工作效率,造成財政虛耗。而這一弊端,在擇業者看來卻很可能成為“優點”,并進而成為自己“首選”的因素。不能強求每個考生都從公共利益來考慮問題,但構建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應是公務員隊伍建設中不可輕忽、不可懈怠的一個命題。 社會保障 公務員成為考生眼中的“香餑餑”,除了“鐵飯碗”的誘惑,還有“鐵保障”的誘惑。別的暫且不說,單是培訓、醫療、退休養老等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他職業群體無法望其項背的。為什么“單位人”很難向“社會人”轉變?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社會保障畸輕畸重,發展不均衡。社會保障體系應朝著更公正公平的方向前進。[交鋒]
是鐵飯碗? 正方:作為現今許多人的一種就業選擇,公務員當之無愧地成為社會上的一個最大的就業熱門。公務員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是,公務員正點上下班,工作條件良好,而且工作壓力也相對較小,前途較穩定,不吃青春飯,只要不犯錯,可以安安穩穩一直做到退休。近幾年來,經過多次加薪后,與社會上大多數職業相比,工資待遇也優于普通民營企業。同時,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福利待遇也有保障。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國是中央集權的管理體制,政府部門掌握有大量的資源,使得人們對公務員的評價和職業期望值都比較高。在人們心目中,公務員不僅是“鐵飯碗”,甚至變成了“金飯碗”。 反方:當公務員并不等于進了“保險箱”、端了“鐵飯碗”。公務員工作雖然相對穩定,但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已經在逐漸建立。尤其是近幾年,公務員的工作節奏不斷加快,“首問責任制”、“限時答復”、“末位淘汰制”等制度的實施,使得公務員工作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公務員法》突出了對公務員行為規范及考核的量化制度的建立,公務員“進口”將更嚴格,“出口”渠道更加暢通。公務員不是市場經濟下的最后一個鐵飯碗。 利弊幾何? 正方:公務員熱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公務員熱與我國的公務員招考更加注重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密切相關。在公務員報考中,已經不再設戶籍限制,這為全國范圍內的報考者提供了平等的報考機會,這表明我們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其次,眾多人報考公務員,有助于人才的選拔和公務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反方:我國報考公務員熱的“奇觀”,是市場吸引力正在迅速流失的一個明確預兆。其本質,則是中國人對市場的信任正在急劇下降。由于人們之間橫向的傳統信任紐帶遭到肢解,導致民間企業本身很難超越地域提供信任資源。如此,民間企業本身的市場就只能局限于狹小的范圍內。低水平的信任被迫重新向官僚系統縱向聚集。它不僅為官僚體系提供了合法性,也為一些官員最大限度地尋租提供了可能。 是正常的人才流動? 正方:公務員熱與“大城市熱”和農民工赴城“找工熱”并無實質的區別,這些都是人才流動的正常規律。在過去的計劃經濟年代,大多數人一輩子固守在一個單位,做著從一而終的工作。而公務員招考給人才流動提供了相對簡捷和公正的渠道,它使越來越多的人有了第二次選擇工作的可能,而不是把第一份工作作為自己畢生的職業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務員熱加速了人才流動。 反方:公務員的眾多職位均要求高學歷,說明國家對于公務員素質能力高要求的重視。但這樣的規定,會造成政府和社會爭奪人才,不利于人才流動到企業、科研機構等生產一線單位,不利于人才流動到基層崗位。隨著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國家對公務員的素質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時,培養公務員實現公共利益的責任意識尤為重要,更需要引起政府注意。(記者陳婷)[專家簡介]
陳光,1961年生,安徽濉溪人,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科學技術哲學、科技政策與公共管理、科學學與科技管理、技術創新與管理領域的研究。先后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物寶天華國際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四川省重點軟科學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等項目10余項。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全國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001)等多項獎勵或稱號。 [鏈接] 一些發達國家在設置公務員招考條件時,門檻并不是太高,但是涉及具體職位時,要求往往嚴格而又細致。由于人才流動、自然減員及職位增加,當今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每年都要招考公務員。 歐盟:身體條件不作苛刻要求 歐盟許多成員國家招考公務員,一般對外貌、身高、體重、膚色不作限制,只對于“患有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嚴重疾病者”不給予報考資格等。但對于一些肢殘等人士,只要“身體缺陷不會威脅公務員本人及其周圍人群的身體健康,不會嚴重干擾公務員履行職責”,錄用機關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特殊照顧。對于軍隊、警察、消防等特殊行業還是有特殊要求的,并向公眾解釋清楚。值得一提的是,歐盟許多成員國家在公務員招考公告時,一般不會對每個職位報考人員的學歷和專業作出苛刻限制,但是會對每個職位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職業技能作出詳細而又具體的描述。 美國:不設最高年齡限制 作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從1955年開始,美國各級政府在招考公務員尤其是中高級公務員時,紛紛將報考人員的學歷資格限定為大學畢業。至于年齡限制,美國各級政府并無統一的限定標準,對報考人員的最低限制年齡一般在18歲至21歲期間,但是對最高年齡限制則不多,尤其是對涉及法律、財經等特殊職位,往往還會適當提高報考人員的最低年齡。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從未對報考人員的最高年齡做出任何限制。 日本:任何人不得阻撓報考 日本十分鼓勵公民報考公務員,認為這是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一種表現,因此對報考人員的限制條件比較寬松,錄用考試一般分為高級考試、中級考試、初級考試3個等級進行。為保障公民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權利,日本《國家公務員法》規定,凡是符合報考條件的人都有權利報考公務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阻撓,否則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完)(陳輯)
不知不覺地,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已經快要完了。回顧這開啟我人生新篇章的一年,從充滿新奇到現在的習慣,從剛進校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的目標清晰,這一年,是我真正成熟、真正成長的一年。盡管從專業知識上來說,我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對我來說,我真正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是對人生的自主安排,最大的成績是找到了未來的目標。
一、自我分析
一直以來,我都處于一個比較寬松的家庭環境中,從小開始也就一直很喜歡這樣一種自由的感覺,這也就造就了我向往自由的性格,不習慣緊張拘束的環境。因而,在學習方面的要求也不高,很多的時間都用來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同時,從小我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我的自理能力,長久地,也就養成了我比較自立的性格,生活上能夠很好地自理,同時遇到了困難也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決,很少讓父母為我的事情擔心。因此,在性格上我有很大的兩面性:在平時,很少去主動地接觸那些陌生人,也不愛說太多的話,喜歡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在一些需要表現自己的場合上,比如面試、一些集體活動等,我也能夠很自然地去表現自己,能夠放得開。
我的興趣廣泛,籃球、足球、音樂、游戲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人認為,尤其是在高三的時候,搞這些東西只是浪費時間,會影響學習。但我自己一直都認為這些活動對培養一個人的性格品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參加體育運動能讓我懂得堅持與團結,聆聽音樂讓我領略靜謐的魅力,適當游戲讓我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如果缺少這些東西,我的生活將是乏味的、將是不完整的。
讀到大學,盡管在成績上不算突出,但在英語及公文寫作方面仍有一定的能力,同時,在以前的許多活動中也培養了我較好的領導能力及團隊意識,做事情有較好的預見性。
但我同時又是一個比較“急功近利”的人,有點缺乏耐心,如果是在一個很長的活動中,就不能將最開始的那種狀態一直延續,如果時間耗得太長,我也會覺得很疲倦。同時,細心的程度也會下降,不能保證有一個持續的好狀態。另外一個方面,我的溝通能力還不是很強,在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的時候,會有拘束感,不能很快地去融入那樣一個集體。
二、職業選項
我最想從事的行業是運動服飾業,我的職業目標是建立一個自己的公司,來打造一個屬于中國自己的,有很強中國特色的,最適合中國消費群體的運動品牌,其中,重點我會放在街頭運動服飾這一類。
其次,如果我選擇就業,我希望能做企劃方面的工作,為企業的理性決策提供按效益化原則設計的方案。
再次,我也有意向去選擇做一名政府公務員。
三、決策理由
(1)自己的運動服飾公司
優勢(S):這是我本身的興趣與志向所在,有很高的創業激情,能充分地激發我的潛能。其次,現在有一定自己設計以及創造品牌的經驗,因為已經有將自己設計的東西投入市場進行銷售。還有就是以前就經常看這方面的書籍,對目前那些已經成功的公司的產品特點及其優缺點有一定的了解。在產品形象設計方面,我已經有了一個合作了較長時間的團隊,團隊的時尚意識及創新觀念比較強,能充分挖掘出市場需要的產品特性,能夠很好的保持與消費群的溝通聯系。
劣勢(W):作為自主創業,我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資金上的不足,尤其的品牌服飾這樣一個對資金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來說,資金來源是我的第一大命門。其次這個行業里已經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國外的耐克、阿迪達斯、kappa、and1、k1x等,國內有李寧、安踏、361°、匹克、鴻星爾克等,行業競爭巨大。另外,作為一個運動品牌,不僅要有外表的時尚,內在的科技內涵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我現在還沒有一個能夠適應市場需要、能夠自主研發的這樣一個科技團隊。還有就是現在缺乏對這類企業的管理及其運營模式的了解,在市場及營銷決策方面還經驗不足。
機遇(O):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上的運動品牌在價格上都比較高,其市場重心往往都在大中型城市,而我的企業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主要面向小城鎮的消費群眾,尤其是在現在的西部,小城鎮眾多,他們的購買力有限,不能承擔過高的價格,但仍然有較強的時尚觀念,尤其的廣大的青年學生,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消費市場,我的企業在初期的競爭優勢就主要集中在價格及時尚的外形設計上。此外,現在中國還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街頭品牌,所謂街頭品牌就是要價格上十分平民化,實用性很強,并且風格上很自由設計新穎。而這也正好就是我們的團隊現在正在努力的目標,今后我們企業的業務重點也會放在這一點上。
風險(T):目前,這一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小型企業始終都會面臨被大企業排擠、吞并的危險。另外,在運動產品的科技開發上,我們也很難與那些大企業相抗衡。并且就目前來看,消費者對產品科技含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科技研發的競爭力直接就影響了產品競爭力。再有就是,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企業都已經有了一套趨于完備的分銷系統,已經建立起較為固定的客戶群,對于同類產品的需求量就相對減少了。
(2)企劃人員
優勢(S):這一類的人才的需求量大并且需要的范圍廣,無論的國企、民企、還是外企都需要。而且,隨著各類企業數量的增加以及企業對競爭力的要求的增高,這一行業的就業發展前景目前比較看好。也正是由于企劃人員對企業的重要性,其薪酬方面也相當可觀。
劣勢(W):這一行業的專業性較高,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就十分重要,而我目前的專業與這方面的要求又有出入,在基礎理論方面就缺乏競爭力。目前,公司的發展要求更多的是要求全員企劃,對公司的每一個經營環節都要進行企劃,因而就要求企劃人員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以及對這一行業的各個經營環節都要有所了解,而對你自己主要負責的那個環節更要了如指掌。另外,現在的公司在招收企劃人員時,對工作經驗的要求較高,而工作經驗的積累又是件不太容易是事。
機遇(O):目前,國家對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在逐漸加大,各類企業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相應的,企劃人員的需求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加上目前企業改革的范圍正在逐漸加大,各類企業的重組改建工作也正好是企劃人員發揮作用的良好契機。
風險(T):目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相當嚴峻,有許多企劃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仍然未能就業,因而,這一崗位的競爭也會相當的大,并且也有許多在其他的崗位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加入到這一崗位的競爭中來,就業壓力就更加巨大。
(3)公務員
優勢(S):公務員的工作相對穩定,收入穩定,能很好地解決生活問題。同時與在各類企業中工作相比,工作量相對較少,且在福利方面,有較好的保障。且目前國家對公務員的重視力度在逐年增加,薪資也有所增長,因而,公務員的工資也較高。另外,公務員的工作有很好的信息優勢,接近于決策的制定與傳達方。還有就是在人脈關系上的優勢,隨便哪個部門,不管是各部門間的業務交往還是黨校學習,都能極大的拓展自己的人際交往圈。這種圈子和企業經營形成的人際關系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其優勢體現在穩定性和低成本性上面。
劣勢(W):許多考上公務員的人,他們的專業都不是這一方面的,也并非是對這樣一個職業的工作很感興趣,因而在自我價值上的實現來講,不如在企業中就業。
機遇(O):目前國家向社會公開招收公務員,就是給普通人提供一些公平競爭的機會,而作為大學畢業生,在理論道德修養上,以及知識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優勢。另外我學習的這個專業有助于我以后到少數民族地區去從事公務員工作。
風險(T):目前社會上出現了“公務員熱”,許多人都去報考公務員,尤其是許多的大學畢業生,將報考公務員作為畢業后就業的出路,因而,這一崗位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加上公務員考試的難度也比較大,要求有較好的一段準備時間。
四、我目前的差距
(1)自己的運動服飾公司
在理論方面,由于專業學習的原因,我現在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理論上接觸得還不是很多,同時,對市場營銷的理論建設也還不足。在實戰方面,目前我自己的那個項目還處于一個很小的規模,所接觸的正規完整的市場競爭還很少,也缺乏對大規模企業生產管理的實際操作。再次,在我自己的創業團隊建設上,目前還未完成,團隊的組成結構還不是很合理。
(2)企劃人員
目前最大的差距在理論知識上,并沒能接觸到這一行業應該學習的那些理論知識。同時要想成為一名好的企劃人員,自己的交際能力仍然還需要提高。
(3)公務員
我現在還未針對公務員考試進行過準備,也還不了解公務員考試會考些什么,另外,我也還為到任何的公務機關去實習過,不了解他們具體的工作環境、工作職責。也還不知道公務員是否真的適合我。
五、我的對策及計劃
在大一的這個暑假,我回去我們家鄉當地的政府實習,去了解一下作為一名公務員他的職責到底是那些,去感受一下公務員的工作環境,以幫助我判斷這一職業是否適合我自己。
在大二的時候,除了學習好本身專業的東西外,最應當注意的就是我的英語的實際交流能力,繼續參加一些外國朋友的活動,在實際的交流中提高,還有就是要考到英語四級證書。同時我還會學習韓語作為我的一門第二外語,我想這應該也能夠成為以后就業時的一種優勢,在學習方式上,在大二的時候,主要以自學為主。另外,在公文寫作方面,尤其是學術論文的寫作上,應該加大力量去學習,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同老師交流及實際的寫作。如果還有更多的時間,我希望能接觸一些管理類的書籍,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在大二的寒假,我會回到家鄉,去市中心做一次市場調查,了解市民對運動服飾的品牌意識以及實用效果的要求。在暑假的時候,我會呆在北京,報一個韓語學習班,提高口語及考試的能力。另外,也會在北京找一份兼職的工作做,以培養自己對職場的適應能力。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務:拿到計算機二級證書。
在大三的時候,由于課業的壓力,在課外學習的時間就很有限了。但我會繼續我的韓語學習,爭取在大三的時候參加一次韓語等級考試,拿到等級證書。還有就是要接觸一些人力資源管理累的書籍,以幫助我以后的企業管理。
大四的時候,自然會走出校門去實習,到于此同時,我仍然會繼續我自己的創業項目,并會在大四的時候,找到一兩個成功企業的管理人員,向他們取經,借鑒成功經驗。同時我會開始去準備公務員的考試,學習相關的書籍。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眨眼之間,我已經走進了喀大的校園成為一名大一新生,年齡也已經20歲,不再是在父母羽翼下小孩,我已經是一名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應明確自己如何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做好未來職業規劃的鋪墊。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擁有著比前輩們優越的多物質條件以及更多的機遇,同樣的,我們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考驗。為了能夠更清醒的面對自己的未來,更有條理地安排今后的學習和生活,能夠在未來的社會大潮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弄潮兒,特作此規劃書,為自己的將來指明就業方向,為自己也為不負時代而努力奮斗!
現在我所學的“大學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使我具備了進行就業規劃的一系列系統的認識,對大學生就業規劃的各種準備與步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這些基礎知識使我有能力進行比較完整的職業就業規劃了。
一、自我認知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一片樹葉。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欣賞自己,才能最大限度的善用自身的資源,發揮自己獨有的才能。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差異,我是屬于性格介于內向和外向之間的人,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但也不逃避與人交往,相反我還是比較喜歡參加各種活動,了解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同時也能結識跟多志同道合朋友。
我個人認為我的優點是誠實守信、性格穩重。在我看來一個人在社會的立身之本就是誠信,一個無信之人還何談就業,無論干什么都是不長遠的,所以我一直以言出必行來要求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輕易許下承諾,我應該繼續保持,并以此不斷鞭策自己,不斷完善自身。
我的缺點就是很明顯了,喜歡一心多用,急功近利。我喜歡一口氣學很多東西但是貪多嚼不爛,最后搞得自己常常很忙,最后只學了些皮毛。自從我發現自己有這個缺點和問題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會后也不能一心兩用,且在思想道德方面樹立正確的三觀,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二、環境分析
我覺得一名大學生談及未來職業的發展與規劃時應先自己所學專業及其就業環境更進一步的了解,這對我們是尤為重要的。我的專業是法學,以下是我從不同渠道了解的本專業及其就業環境的分析:
1、業務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崇尚法治精神,具備熟練的法律職業技能與良好的法治思維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
我們畢業后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2、就業前景瞭望
根據《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法學是就業率墊底的紅牌專業,這個跟法學開設門檻低,但崗位門檻較高等原因都有關。不過,現在法學就業的整體環境在逐漸變好,一個是市場需求在擴大,另一個是國家有意鼓勵法律人才向邊遠地區流動以實現法律資源的均衡。
3、熱門就業方向
(1)律師
律所就業的專業性比較強,在律所工作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學到東西,但另一方面,律師的收入根據工作經驗和自己的能力水平是有很大的差距。
可能大家會有一個刻板認知,讀了法學專業就可以當律師了,但其實不然,律師的從業資格采取的是嚴格準入制度,法學生在選擇律師這個職業方向時,必須要參加全國統一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合格后才可以申請律師證,后面提到的法官、檢察官、公證員都需要參加這個考試拿到證。
(2)法院、檢察院
法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渠道之一就是去各級人民法院和檢察院擔任法官和檢察官。從廣義上來講它們都屬于公職范疇,是特殊的公務員,即司法機關公務員。
進法院和檢察院的前提是要同時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
(3)公司法務
現在很多大公司都有法務部門,法務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公司內部的法律事務,比如草擬合同、審定合同、處理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勞務問題等等,從事這個專業最好是需要學好合同法、公司法和勞動合同法。
(4)銀行/證券/通訊公司等
從金融行業整體來看,法律人才也算是很容易被接納的。主要集中在這些大公司與法律相關的合規部門、風控部門等。工作強度沒有律師這么大,工作內容單一,收入和福利不錯,一般還是女生居多。在校期間需通過法考和一些證券、銀行等從業資格的考試。
(5)法考法碩講師
還是一個是到教育培訓機構當法考法碩講師,工作內容主要是負責教研產品的研發。
(6)碩博深造
三、職業規劃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粗略的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規劃了。綜合自身情況分析及環境的認知,再加上我對刑法、民法、刑訴比較感興趣,而且可以熟練的應用WPS文檔處理軟件,同時具備一定的法律文書書寫能力,所以我希望未來能夠進入到法院、檢察院工作,我的職業類型偏向于現實性和社會性,做事能力較靈活,動手能力強,同時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傾向。在大一、大二時,我會認真學習各門課程,夯實基礎,提高專業素養,同時開始準備法考和考研;大三繼續準備法考,考研,爭取通過法考,考上研究生。畢業之后,希望可以到法院,檢察院實習工作,努力成為一名為人民服務的法官或者檢察官,維護世間公平正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