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的品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學習興趣可以提升學生對某個事物產生心理傾向,能夠促使學生觀察和學習這個事物,因此,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果。要想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質量,就必須采取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個學生都想要被表揚,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成就感,那么教師就要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發光點,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從而使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2、教師應發揮榜樣作用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兒童時代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從模仿開始,由于他們的認識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樣對學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3、注重教學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在進行思想道德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課內教學和校內活動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愉快的課外活動,使學生通過活動提升道德情操。在目前競爭比較激烈的社會環境下,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子女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對此,很注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很缺乏。因此,教師應該利用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用來彌補學生的道德品質缺陷,讓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發展。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善,通過應用生活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小學生作為一個國家的未來,因此,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是很重要的。
4、靈活運用說理教學法
說理教學法就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觀點,以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一種方法。說理教學法主要可通過三種方式進行:一是談話,教師就有關的思想問題與學生交換意見,使學生明白有關道理。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進行。特別是個別談話時,對談話對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現狀等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二是講解,對需要深刻理解,辯明是非和哲理性較強的教育內容,運用講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三是討論。這種方式主要用于小學高年級,當學生對某些社會或道德問題有不同看法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帶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評價
讓學生會對自己的道德進行自我評價,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學會評價自己是先從認識別人的品德開始的,對自己的評價只能重復教師或家長的看法,已慢慢學會獨立評價別人,最后逐步過渡到對自己的評價。我鄰居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孩,有一次她媽媽帶她去看電影,要進去時發現媽媽沒給她買票,她怎么也不肯進去,很認真地對媽媽說:“老師說了,看電影要買票,媽媽不給我買票是不對的,我沒有票進去看電影的話,我也是不對的?!苯Y果,她媽媽給她買了票,她才肯進去??梢?,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對學生自我評價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培養他們,要善于運用教材、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對比,并指導他們做好經常自我監督、檢查和總結,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6、家庭教育應與學校教育有效結合
一、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現狀分析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眾星捧月,從小養成了為所欲為、唯我獨尊的不健康心理,不僅社會觀念淡薄,是非觀念差,連起碼的家庭觀念也極淡薄。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可是由于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和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又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正處于人的發展的基礎階段。兒童的品德行為正處在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階段,可塑性強,只要正確地引導,就能促進兒童向健康的方向發展,變得更加優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環節上出現偏差,則將使兒童向不良的方向發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壞孩子”。因此,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擺在我們學校和家長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思想教育必須從小學生抓起,它對于人品的養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讓小學生及時了解思想道德的內容,他們就可以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指導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知道應該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從小道德觀念強,思想品德好的人,長大以后是很少違法犯罪的,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小學階段就形成了不良道德習慣的人,往往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昂媳е?,生于毫木”“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于他們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影響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因素
通過與學生談話,家長溝通和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學生出現不良道德品質的因素有:學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一)學生自身因素
當前的小學生,在家中都是嬌生慣養,稍遇不順,便會發脾氣,情緒沖動產生不良行為,造成嚴重后果。
(二)家庭因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獨生子女政策的落實,許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對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質的要求都盡力去滿足而忽視運用正確方法對子女進行品德教育。父母離異的殘缺家庭,孩子過早地推動父愛和母愛,在單親照顧下成長。這樣,很容易出現偷竊、斗毆、浪蕩、內向、怯弱、憂郁等行為
(三)學校因素性格特點
在學校,小學生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從教師那里獲得道德態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為習慣,教師對待小學生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小學生品德的發展。社會學家的調查證明:強制專橫型的教師只能培養出屈從推卸責任不愿合作、弄虛作假等品質的學生;放任自流型的教師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道德品質差,學習也不會好,因為他們缺乏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責任,不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惡的,不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更無合作精神和自覺性可言;而民主型的教師,能尊重小學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學生性格,培養的學生有責任心,有自覺的行為習慣,有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行為表現,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小學生道德教育對策分析
小學生思想品質受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參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學生良好品德形成這一艱巨的任務。
(一)學校方面
小學生喜歡模仿老師的言行,因此教師要注意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牢固樹立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信念,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習對教師的評價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把政治理論水平、育人效果、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的重要內容,而不是單一憑分數論高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把班主任單獨評議改成自評、互評、家長評議相結合;縮短評議時間,及時與家長溝通。只有教育的思想正確,把學校德育擺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學校真正辦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基地。
(二)家庭方面
“養不教,父之過。”作為家長應積極地為孩子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作為教師應該愛護、尊重學生、對出現打架、罵人、曠課等行為的孩子要正確疏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改善他們與群體的關系,不能強制,以免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加快不良品德形成。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通過家訪,讓學校的教育,使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一、前言
從目前小學教育來看,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衡量小學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標準。只有在小學教育階段重點開展思想品德養成教育,才能有效滿足小學教育的需求?;谶@一考慮,我們除了要對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還要重點開展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全面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從根本上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應結合小學生教學實際,從多個角度出發,認真開展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采用社會上的真人真事,自然界存在的現象,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例如: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品德,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學會保護環境?,F實生活中,我們知道身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但是學生并沒有覺得環境污染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水污染了,我們可以食用自來水;空氣污染了,就用空氣凈化器;電池亂扔,對土地的污染一點兒也看不出;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威脅認識就更加欠缺。因此,我采用多媒體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變質,魚兒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飛舞,垃圾成堆,人類生存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社會矛盾加大......"隨著畫面的切換,鐵的事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我們要保護環境的意識立即萌發出來。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愛護環境,共創美好家園的品德情操。
三、小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應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小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多數學生都能保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生活。老師應利用小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教育中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1、積極開展小學思想品德課程
為了保證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積極效果,應在小學階段設置專業的思想品德課程,保證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能夠有正規的渠道和方式。
2、在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積極的心態和心理素質
從教學實際出發,小學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用積極的心態影響學生,并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心理素質,使學生的整體思想品德素質能夠得到持續提高。
3、對學生展開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生的思想品德養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保證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的持續性和有效性,應對學生展開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小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應利用學生集體教育
在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過程中,除了要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之外,還要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形成學生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模式,提高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整體質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入手:
1、認真分析小學生集體特點,做好集體教育
在小學教育階段,應積極利用學生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提高集體教育的有效性和滿意度,使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在開展方式上更加多元化。
2、建立集體教育理念,做好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為了保證集體教育取得積極效果,應在小學階段建立集體教育理念,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納入到集體教育中,提升整個集體教育的成效。
3、提升集體教育的有效性,重視集體教育的成效
基于集體教育的諸多優點,在小學教育階段,應重視集體教育的有效性,應重視集體教育的成效,應積極開展集體教育。
五、小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教育應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集體活動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品質,學生在集體中成長,感染集體的力量,從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得到激勵,使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文藝比賽,聯歡會等活動,都是我們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極好機會,在這些活動中我有意識地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使其感受到集體榮譽跟每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同時鼓勵學生齊心協力為班級爭光,學生們取得了成功必然會產生自豪和榮譽感,當他們盡情體驗勝利時,集體榮譽感便已形成。
考慮到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老師應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盡可能多的活動,使小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得到全面培養。因此,在小學生思想品德養成教育過程中,應從集體感中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六、家庭、學校相互配合,重視榜樣作用,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考慮到小學教育階段的特點,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家庭和學校的雙重作用,應促進家庭和學校相互配合,同時樹立學習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達到提升整體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見,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應對家庭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應實現家庭與學校的培養,利用榜樣作用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想品德水平。
在《試析<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一文中曾經強調:“對《品德與生活》課堂教育的深入實踐,通過安排實踐性活動以突出目的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邊玩邊實踐。”這一論述充分表明,將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角色的轉變中去學習知識的便捷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課本上的角色移植到生活中去,在生活實踐中體會這種角色的變化和意義,在體驗中理解文本所要傳達的內容和意義,成了我們駕馭《品德與生活》課的重要手段。例如: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我的角色與責任”,這一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我是誰”“我的角色”“我能做好”。這一單元相關的內容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親身接觸的,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很多小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就是簡單的一句話“我就是我,我就是一個名小學生?!睘榱俗寣W生更全面更直接地理清自己的角色,在教學中,我們就通過設置各種生活場景或者直接到生活場景中去體驗。很多學生在體驗中就會意識到:在家里,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在學校里,我是一名學生;在商場購物的過程中,我是一名顧客;在法律知識宣傳的過程中,我是一名宣傳志愿者……還有一些角色是學生所不能意識到的,如“在莊嚴的五星紅旗下,國歌響起的時候,我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通過制作PPT,設置個性場景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不同場景中的角色定義。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成長的快樂與煩惱”,這一單元主要告訴學生要積極樂觀應對挫折和困難。而實際上,在學生的生活中,很少有能稱得上是挫折的問題,他們所謂的“挫折”不過是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煩惱,自己解決不了的一些小問題而已,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采用班級討論會的形式進行學習和教育。這一堂課主要圍繞“我成長過程中的快樂與煩惱”這個主題,讓學生通過講故事,講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然后其他同學進行談論,尋找解決這些小問題的策略,化解心中郁結的手段等等。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即興演講的形式,告訴大家,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小煩惱,我們應該怎么積極勇敢地去面對等等。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但談論熱烈,學到了該學的知識,樹立了一種積極地面對生活的態度,并且從此喜歡上了這種學習的形式。
二、將課本中的理論實踐化小學《品德與生活》
更多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生活中的實例來明白一些小道理,學到一些小知識。但這并非課本的全部內容,還有一些內容相對來說理論化比較強,那么,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的處理,我們采用了情景模擬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并為自己所用。例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尋路與行路”,在學習這一單元的時候,我們通過場景設置的方式進行。將學生帶到鳳凰公園中去,首先跟他們講明白這一堂課這樣學習的目標和規則,然后借助公園里的迷宮,進行一個分組小游戲,學生通過走迷宮的過程,就逐漸掌握了尋找路線的要領和方法———會看路線平面圖,識記東、西、南、北的方向,注意路線上的標志物,在行路的過程中注意做好標記,并且要注意避開路上的危險地等等。一堂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可,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和實踐中收獲了很多。另外,在講授“做一個誠信的小公民”的時候,讓學生搜集與之相關的小故事進行講述,并且還通過現場情境模擬的方式:如一次課堂小測驗結束了,有的孩子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有的孩子成績不是太理想,老師要求將檢測結果回家反饋給家長,有一些檢測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礙于自尊心的表現,不想告訴家長真實的檢測成績,面對這樣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選擇結果統計出來之后,老師進行點評,學生在反復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完成了思想教育的升華。
三、將課本中的活動課外化讓學生更好地內化品德課的內容
當今的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將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實現。作為一名思品教師,應該以戰略的眼光來研究品德教育的特點,探索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1.小學生思想品德現狀
1.1 學習和生活方面。在學習上現在小學生只有少數人學習積極主動,具有創新的學習精神;多數學生基本還處于單純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的狀態,不講究學習方法,未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度和興趣愛好,缺乏內在動力是他們今后得到充分發展的阻力;極少數學生從應付教師和家長監督管理的被動狀態發展到放棄學習的狀態,成為厭學生、差生。在生活中不少小學生勞動意識淡薄,缺乏勞動習慣,不會自理。有講吃講穿的不良習慣,平時花錢和其它浪費現象也比較嚴重。
1.2 遵紀和守法方面。小學生對日常行為規范存在著懂不懂、做不做、自覺不自覺三個問題。真正自覺實行的是少數;"要我做我就做"的是多數,還有少數學生不在乎,我行我素。少數小學生在遵守社會公德、交通法規、公共場所紀律、愛護環境花草樹木等方面,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較大存在著"從眾"的心理,尤其是在公交車給老弱病殘讓座的事情上思想不積極,視若無睹。"當老師面一套背老師面一套"是遵紀守法教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小學生中已經產生了個別無視學校紀律、國家法規,染上了壞行惡習的人。如,交朋結伙打群架,偷竊物品,搶劫低年級學生的錢物,破壞學校紀律等。這些學生人數雖少,影響極壞,教育轉化這些學生任務艱難,責任重大。
1.3 身心健康方面。由于平時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所致,有的學生身高不足,體胖有余,有的體質弱,經不起稍許艱苦的勞作和行走,還有的戴上了眼鏡。有些小學生中存在任性、孤僻、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和心理障礙。
2.小學生思想品德存在的問題
2.1 思想品德教育不夠深入。不同的學校在堅持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趨于表面化:愛國主義教育不夠深入,普遍缺乏感性的材料和實踐活動,學生中存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教師客觀方面,教師對思想品德課教學不重視。有的學校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常常把思想品德課作為附帶課,讓班主任或其它學科教師兼代。部分教師把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和時間壓縮,只讓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思想品德課教學仍處于無足輕重的地位。教學方法單調呆板,不符合認識活動的規律。在教學中,不注重學生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失去學習的興趣。
2.2 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娛樂方式也時刻毒害兒童的健康成長。社會上各種歪風和邪惡勢力對兒童少年的身心殘害也不容忽視。違法亂紀現象無法徹底消除,學生盜 竊、打架、成立小幫派、進游藝廳、等現象時有發生。
2.3 學生心理壓力大。小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父母,除了要有好的學習成績外,還要完成父母的安排學好各種附加的功課,如書法、繪畫、彈琴等等。不少同學表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怕老師,在課堂上明明會背的書背不出來;怕父母,明明想跟父母說話卻不敢說;煩惱,覺得讀書又讀不好,不知道要干什么。在生活與學習上毫無目標可言,盲目的聽從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依賴心理,這對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未形成的小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3. 完善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建議
3.1 聯系生活實際,激發興趣。思想品德課目的是通過知識的講解而使學生真正接受你所講的觀點,進而形成觀念,落實到行動上。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設置有價值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掌握道德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應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3.2 拓寬德育教育渠道,加強德育工作管理。一是要加強德育同有關學科的結合和滲透。加強督導,要使德育的滲透工作有一個較突出的地位。二是大力開辦家長學校,使家長學校工作規范化。要把中小學教育通過家長學校的形式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這方面工作教育主管部門要負起責任,加大管理力度使孩子在家在校均能受到健康的教育。三是多樣的校內外活動,學校道德教育應當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進行。
3.3 建立建全完善的思想品德評價體系。目前,通過考試,我們只能考查出學生對思品知識掌握了多少,而不能反映出學生思想品德究竟有多高,這充分說明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為了搞好其評價工作,要建立和健全與素質教育相配套的考核制度,成立評價機構,配備人員,使評價工作進一步科學化,制度化。一是要建立評價目標,使評價內容具體化;二是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原則,運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評價的實效性。
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如果說思想品德課是知情教學的重要途徑,那么班隊活動是知、情、意、行統一的最好方式。因為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是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而班隊活動往往包括著勞動、學習、文娛、體育等內容。教師有效地組織好這類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3.4 強化思想品德教育,重視知、情、意、行的感化誘導作用。
3.4.1 讓學生明確學生目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好教育時間,結合晨會,周會、班隊活動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講深講透。
3.4.2 要有針對性的行為控制。 由于小學生缺乏生活常識,各種活動中的利弊缺少經歷和總結。因此,對小學生思想品德行為可進行控制性教育。規定哪些活動可以進行,哪些活動不能參加。如:課間應進行有益活動,不能亂扔石頭、不投泥沙、不揚土、不說臟話等,并通過行政方法或制度加以督促實施。
3.4.3 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身邊的人和典型事例為材料,正面的、反面的都用。讓學生在"看得見"的事實中,真正明白是非,弄清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
3.5 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教育不是萬能的。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取決于學生的自覺性,自我管理便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有效方法。具體做法是:讓學生自我制定思想品德計劃,自我參與組織,在組織活動中自己控制不良行為,自我評價自己。用寫日記、寫周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思想行為。在活動結束后,自己進行總結分析。如:針對某種傾向性思想品德行為,讓學生展開大討論,使學生明辨是非,提高品德行為養成的活動,像進行"節儉之星"評比、寫讀書體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達到自我鍛煉的目的。
(一)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特點
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學校在進行教育時,應該重視對課本知識以及教育模式的創新,不能只將課程的教育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有限知識,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重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教育走出課堂,融入社會,使學生能夠親身的對課本的知識進行實際的操作,通過各項活動的不斷完成,對自己的思想品德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品質[1]。小學生還處在思想意識不全面的階段,所以學校的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對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引導,這樣才能對小學生起到教育作用。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原則
1.針對性原則: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思想品德養成的重要階段,對于小學生在思想品德養成過程中的不良的習慣以及錯誤認識,學校以及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自身的情況,對其進行積極的思想引導[2],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并對其進行及時的改正。
2.教育的多樣化原則:由于小學生自身的思想意識不完善,所以,教師在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應該采用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如可以以班會的形式進行思想道德的討論或者進行社會實踐使學生對思想道德進行全面的認識,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生對道德教育的興趣,從而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顯的上升。
3.堅持示范性引導原則:在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是學生的直接行為引導人,小學生在思想方面的認識還沒有完全成熟,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他們將教師的言行作為自己行為的規范,所以,教師的行為規范在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言行一致,為學生做好榜樣,這樣才能保證思想教育的效果[3]。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開展的創新性
對小學生思想品德課的創新,主要是對其教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化的創新,它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創新的基礎,對其內容的創新主要是指對教學的形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等等的創新,創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一)對課堂氣氛進行相應的改變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氣氛比較輕松的教學模式,因為小學生對社會還沒有完全的認知,還沒有建成自己的世界觀,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課堂教學環境的輕松[4],這樣才能使學生有興趣去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局限于室內教學,還應該積極的運用室外的有利條件,將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其進行全面的認知,在日后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以及行為習慣。
(二)對課程進行合理化安排
1.創新教學的內容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所以學校以及教師必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還應該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當中,讓學生通過肢體以及感官的認知,對思想品德教育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在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便于學生理解的,符合現代化發展的信息,這樣可以使學生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2.完善課外活動的形式
在對學生進行課外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自主吸收能力對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及時的創新,在對思想品德教育時,不僅僅只局限于學校之內,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積極的參與社區的一系列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敬老院、孤兒院看望老人或者孤兒[5],這樣可以是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來對一件事情進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處理辦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去了解并領悟優秀的思想品德的建成,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可以達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教育效率。
(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青少年教育;思想道德;德育合力;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50-01
思想品德作為社會主義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要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要求,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社會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有用人才。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社會或階級為使自身得以繼承和發展而培養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動。古往今來,沒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們全黨及各條戰線的共同任務,學校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由于小學德育工作的對象是廣大小學生、根據他的心理、生理特點和情感認識規律來開展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關鍵所在。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確立思想品德教育為首的主導地位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學校工作首位,首先是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取得共識,其真正認識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導地位是由秩序的功能所決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學校教育具有導向作用,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功力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對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具有保證作用。因此,從學校領導到全體教職工必須更新育人觀念,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做到“四堅持”、“四抓。”即堅持思想品德教育為首,抓“五育”并舉,堅持面向全體,抓后進生的轉化;堅持全程負責,抓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堅持全面豐收,抓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廣大教職工的思想統一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根本宗旨上。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強全員思想品德教育意識。這種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共識,才是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堅持多樣化
所謂多樣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樣。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上根據教材,并聯系實際補充豐富德育資料向學生講授,著重抓住德育目的,講清人物實際,讓學生感受德育道理;在講解和認知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充分發揮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創設機會,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德育專題班會,使學生從活動中有所悟,有收獲。
三、品德教育要聯系生活實際,強化自我教育意識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時期,但發展不夠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訓練和培養。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在指導道德行為中強化自我教育意識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教學《我愛國旗》時,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知道升國旗,降國旗時要立正、敬禮,那么在每周星期一升國旗時你這樣做到了嗎?讓學生落實到行動,來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各方面密切合作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老師的引導,學校教育外社會教育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一個好的社會環境,能改變人的思想。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人。如果干擾很大那會有賴寧,張海迪,李向群式的人物產生!一些舊思潮、觀點、做風對提高人們道德不利,但是有一批又一批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人物產生。總之,良好的社會壞境,可以釀造出輩出的人才。另外,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不同的家庭,就教育出不同的孩子,比如,某個家庭品質好,忠厚老實、勤勞樸素,他的后人也亦如此;如果某個家庭好逸惡勞、陽奉陰違、老奸巨猾他的后人多般如此。當今世界,為了使自己的孩子達到某個目的,策馬揚鞭地進行嚴教嚴管。在這種高溫高壓下,他們就有一個固有的品德觀念。這種觀念就是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所以對整個人生價值來說,是基礎,但必須要有這個基礎教育。
五、建立建全完善的思想品評價體系
小學思想品德 教育 方法
一、激發自我教育,指導自我評價--自我教育指導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币囵B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激發起他們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們明確意識到社會、家庭、學校對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確性,并確信只要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從而產生主動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確要求,并有了自覺的愿望,學生就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為,并且能夠堅持不懈,把自我教育進行到底。
讓學生會對自己的道德進行自我評價,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學會評價自己是先從認識別人的品德開始的,對自己的評價只能重復教師或家長的看法,已慢慢學會獨立評價別人,最后逐步過渡到對自己的評價。我鄰居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孩,有一次她媽媽帶她去看電影,要進去時發現媽媽沒給她買票,她怎么也不肯進去,很認真地對媽媽說:“老師說了,看電影要買票,媽媽不給我買票是不對的,我沒有票進去看電影的話,我也是不對的?!苯Y果,她媽媽給她買了票,她才肯進去??梢姡處熀图议L的正確引導對學生自我評價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培養他們,要善于運用教材、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對比,并指導他們做好經常 自我監督、檢查和總結,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創設良好環境,潛移默化培養--環境陶冶法。
環境影響對學生品德成長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況下,良好的環境總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環境則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為。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今天,我們更應自覺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以保證學生品德健康成長。首先,學校要創設一個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小學生白天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美觀清潔的校園、樸實莊重的校舍、明亮整潔的教室,有秩序、有節奏的教學活動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風和班風等,不僅給人以清新舒適之感,產生奮發向上的最佳心理狀態,起到心曠神怡的作用,而且會使學生產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思想受到啟迪,產生美好理想和實現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很重要,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地創設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使學生在一個團結、向上、尊師愛生、民主而有紀律的班風熏陶下,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其次,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方面。特別是家庭環境,兒童一出生,首先進入的是家庭,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中,體力、智力、品德、行為等方面會發展得很好,反之,則會染上不良的行為習慣。家庭環境使孩子受到始終如一的道德熏陶,家長的思想作風、道德品質,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孩子。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力求家長的配合,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建立良好的家風,為學生創設和諧良好的家庭環境。而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這個大環境越來越復雜,而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可塑性很強,容易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產生不良行為。對此,教師要通過教育提高學生抵制社會環境不良影響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去辨別社會生活的丑美善惡。,教師還要善于去捕捉社會環境中積極的方面用以影響學生對美好社會環境和崇高思想品德的追求。
三、創設困難情境,磨練堅強意志--意志磨練法。
一、在教學中用愛心魅力潤育學生
實踐證明,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滋潤人心的巨大力量。在商品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商品經濟的浪潮對小學生品德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真摯、純潔、無私、高尚的愛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推動力,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和個性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抵御這種負面影響。同時對小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把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選取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符合當代少年兒童德育目標和德育發展方向的內容。
二、在生活中用行為魅力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
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平時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廢紙、垃圾就自覺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學生弄歪的課桌椅等,久而久之,學生受到的影響也都會自覺堅持學習。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內涵,大道理小行為?!币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市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品格觀念。
三、重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