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林長制工作督察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舉報案件
迅速著手應對
江門市環境保護局環監分局的龔湘洲是康溪工業區案件的主要執法負責人,全程參與了此次案件的辦理。
“中央環保督察組來江門前,我們就一直在做著應對各類案件的準備?!杯h保督察組進駐江門的第三天,龔湘洲和同事收到了第一個轉辦案件:“蓬江區荷塘鎮上圍路康溪工業區內企業沒有環評手續,卻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生產?!?/p>
“首先是對康溪工業區進行了解,要先知道他們的‘家底’到底如何,不能盲目行動?!饼徬嬷薇硎?,在收到案件的當日,他馬上和同事通過企業檔案庫查閱該工業區的資料。
康溪工業區位于蓬江區荷塘鎮康溪村委會上圍路,1986年就已建成,現有工業企業5家(包括四家生產企業及一家廢水集中處理站的運營公司)。但據了解,工業區內企業并不都像投訴所說沒有環評手續,事實上工業區早在2005年就通過了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其中包括了7家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并分別核發排污許可證。后來,相關企業倒閉、合并、改建,變成了現在的5家,大部分都是皮革生產廠,并且園區內也建成了集中式廢水處理設施,專門收集處理工業區內的所有工業廢水。
既然已經通過了環評報告書的審批,并且建有廢水處理設施,那么“沒有環評手續”一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龔湘洲和同事鄧錦勝通過翻閱資料發現,在2016年8月中旬,江門市環境保護局已第一次收到群眾來信反映康溪工業區內鴻盛皮革廠非法擴建鞣制車間的問題。經調查核實后,江門市環境保護局于2016年10月對該廠進行立案調查,并于2016年12月初對該廠發出行政處罰文書。
再次接到舉報后,12月2日,江門市環境保護局會同蓬江區和荷塘鎮對康溪工業區進行全面排查,這次前往的執法人員共有10人,分為5組。
到了現場后,執法人員發現,園區內大部分企業都在生產,機器也正常運轉。但由于園區的環評手續是多年前辦理,部分企業在此期間經歷了企業重組等情況,因此涉嫌擅自擴建設備以及未報批環評文件。
其中,主要從事皮革后加工的江門市德高皮業有限公司,存在未報批環評文件、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違法行為。江門市環境保護局依法對該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生產,并處罰款10萬元。次日,江門市環境保護局就向該公司送達了《江門市環境保護局處罰聽證告知書》。
主要從事皮革鞣制加工的江門市合利皮革有限公司,則存在擅自擴建了7個大轉鼓、3臺小去肉機、1臺大去肉機、1臺1.8MW燃生物質熱水爐、1臺燃柴油熱水爐等環境違法行為。江門市環境保護局依法對該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擴建項目的生產和使用,并處罰款8萬元。同樣,次日,江門市環境保護局向該廠送達了《江門市環境保護局處罰聽證告知書》。
憑借職業敏感
馬上發現“異樣”
龔湘洲和同事鄧錦勝在現場檢查過程中還發現,從事皮革鞣制加工的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鴻盛皮革廠(以下簡稱“鴻盛皮革”),也存在擅自擴建了2個車間(二車間和染色車間),以及一車間擴建了8臺去肉機,三車間擴建了2臺去肉機、8個小轉鼓、2臺片皮機、1臺燃燒生物質顆粒烘干爐等環境違法行為。江門市環境保護局依法責令其立即停止擴建項目的生產和使用,并處罰款8萬元。次日,江門市環境保護局向該公司送達了《江門市環境保護局處罰聽證告知書》。
同時,在該工廠二車間排查時,執法人員發現該廠房里的廢水排溝渠和其他廠“有點不一樣”。龔湘洲說:“出于職業敏感,我們沿著排污渠一直往外走,發現廢水直接通過車間側雨水渠直接向外排放?!比绻钦5奶幚沓绦颍瑥S房里的廢水應該通過收納管到廢水收集池,然后集中輸送到工業區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
發現這一情況后,江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執法人員馬上進行現場取樣。
次日,根據江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出具的監測報告顯示,鴻盛皮革二車間雨水渠外排廢水中總鉻濃度為13.6mg/L,超標8.06倍。
由于重金屬污染物濃度超標三倍以上,根據有關法律法,其行為已涉嫌構成污染環境罪。對此,江門市環境保護局立即向市公安局進行了案件移送。
12月15日,市公安局聯合市環保局到現場開展案件調查。12月19日,市公安局對該皮革廠車間的實際經營者和廠長采取了強制措施,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市委書記帶隊
檢查辦理情況
針對以上情況,江門市環境保護局責令自2016年12月7日起,康溪工業區的所有企業進行全面停產整治。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現狀
文成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為載體,以“811”生態環保行動、美麗鄉村建設、“三邊三化”、“五水共治”等為抓手,不斷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目前農村環境質量現狀總體良好,經監測表明,全縣農村地表水水質90%以上達到環境質量Ⅱ類標準;大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標準;聲環境質量達到Ⅱ類功能區要求;土壤環境質量良好,符合土壤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0.43%,轄區內未發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100%; 加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全縣384個村全部列入生活垃圾處理考核,垃圾收集處理覆蓋率達到100%,逐步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規范化運行,有效遏制農村環境污染惡化趨勢,逐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狀況,對國家級生態縣創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群眾參與意識不強整治成果難以鞏固。農民群眾長年的生活習慣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足,參與意識不強,缺乏主動性,普遍存在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的現象,未形成“農村環境人人有責,清爽環境人人共享”的共識,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有一定的困難。
(二)資金缺口過大造成農村環境整治成果難以鞏固。文成的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在環境整治方面資金嚴重短缺是制約農村環境整治的瓶頸,盡管近年來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投入力度和資金都在逐步加大,但因農村點多面廣,具體到村的資金有限,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環境整治的需要。
(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成效難以鞏固。農村的生活垃圾清理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一件事,一直普遍存在“我扔你撿”的局面,雖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收集率達100%,但每次上級來檢查時臨時抱佛腳,檢查完成之后馬上恢復原樣的現象還是存在,潔化成效難以鞏固,工作壓力十分繁重。
(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有待加強。開展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調查,發現部分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設計容量過大,造成服務區管網相應拉長,以致接污管網不暢;部分村設施表面現象比較普遍,或有覆土種植農作物和道路水泥硬化沒有留厭氧池和生物濾池井蓋,對今后清池維修有難度;部分村缺乏及時維修,少數設施過去曾經使用過,有的因為周圍其他項目施工而損壞管網,有的使用一段時間后管網自然損壞沒有及時維修,現處于停廢狀態等,未能讓生活污水處設施發揮最大效益。
三、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議和對策
(一)突出宣傳教育為引導。一是加強新聞輿論宣傳。突出新聞媒體、互聯網等輿論導向作用,強化每月20日“縣環境衛生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村民參加環境整治活動,自已動手美化生活環境,提高大家的文明衛生意識,改善環境衛生面貌,并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反復宣傳,利用報刊、展板、宣傳標語等形式強化宣傳,及時對整治行動中涌現出的新做法、新經驗、新典型進行宣傳、報道、傳播,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二是注意教育系統宣傳教育。在中小學開設生態環境保護教育課,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加強對青少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和培養工作,以學生帶動家長,以家長帶動鄰里,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氣氛,提高宣傳效果。三是完善志愿者服務活動。以“三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等為載體,通過發放志愿者宣傳手冊,講解“三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政策法規,參與義務清掃等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宣傳環保知識,營造人人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濃厚氛圍。
(二)籌措建設資金為抓手。按照“政府拿一點,群眾集一點,集體補一點”的辦法,積極籌集農村環境整治資金。一是政府主導。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政策,爭取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整治項目資金,同時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逐年增加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和技術扶持,重點支持飲用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五水共治等工程。二是財政傾斜。提高財政投入生態建設、環境建設資金的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等有效形式,確保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運轉。對經濟薄弱村,要增加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資金補助力度,加快推進“小五化”(硬化、亮化、綠化、潔化、凈化)建設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的擴面提升。三是部門掛聯。結合縣管干部駐企聯村、下派農村工作指導員等工作機制,聯系的部門領導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工作,盡自身所能在資金爭取、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幫助,切實解決所聯系村環境“臟亂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