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商實訓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
確立和完善了“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上海化工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通過科學論證和研究分析,吸取借鑒國際跨國公司和國際化工集中區域開發建設經驗,結合中國上海發展石油化工的具體條件和需求,提出了產品項目一體化、公用輔助一體化、物流運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的“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
高起點做好項目引進和技術篩選。在產業集聚過程中,強調產業政策、園區規劃、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節約用地、用水、安全控制、產品鏈關聯和技術先進性,把好項目準入關,確保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符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在具體的招商引資過程中,化工區注重產品鏈的關系,對產業鏈節點項目和技術先進項目全力推進,形成相互關聯和支撐的產業集聚整體優勢。如重點開展乙烯和氯化工產業鏈的相關項目引進等;對不符合化工區產業布局、產品鏈和土地利用等要求的項目堅決不引進。開發建設以來,化工區否決了投資規模近7億美元的高能耗無關聯的鈦白粉、多晶硅項目和硫磺制酸等多個項目。
逐漸完備園區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一方面通過加大招商力度,化工區全力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企業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生態產業網絡,確立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體系。目前上海化工區已投產的企業中已經形成了以乙烯為主的乙烯產品鏈和以氯氣為核心的氯化工產業鏈,106.63億美元的總投資中,約有81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具有上下游關系,產品之間的關聯度已接近80%。另一方面通過創新合作、大膽實驗,實施余熱利用、新能源研究、水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形成資源的循環經濟利用體系。
引導入區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按照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要求,開展了園區企業的污染源普查;開展了園區的能耗統計;開展了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工作;以創建節水型園區為抓手,組織開展了各項節水工作;建立園區清凈雨水收集系統,用于園區的綠化澆灌和道路保潔和推進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循環經濟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納入管理、融入發展。2005年上海化工區獲得了由中國石油化工協會授予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園區特殊貢獻獎”,由上海市授予的“先進制造業十大品牌”,2006年取得了園區IS014000的認證,2008年獲得了上海市第一家“上海市節水型工業園區”的稱號。
形成了經濟增長、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與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經過幾年來在循環經濟方面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上海化工區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能源、土地、水資源產出率逐年提高,單位總產值能耗和取水量不斷下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89.19%)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7%)處于較高水平,而二氧化硫(478.39噸/年)和化學需氧量(420.3噸/年)的排放量處于較低水平的良性循環。循環經濟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循環經濟發展特色日趨顯現。率先提出了“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構建了上海化工園區循環經濟的基本框架;率先形成了產品的共生組合關系,形成從以石腦油為原料,生產乙烯、丙烯、丁二烯、苯類、再生產二氯乙烷、苯酚丙酮、丁苯橡膠、ABS等,到生產雙酚A繼而生產聚碳酸酯等4-5級梯次的乙烯產品鏈;率先建立了資源共享、綜合利用體系,形成了以氯化工為核心的氯元素參與多家企業的異氰酸酯、二氯乙烷、聚氯乙烯和環氧樹脂等的多次重復利用的產業鏈。率先建設了一批循環經濟的示范項目,余熱利用、生態實驗濕地、路燈節能等項目已投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已開展項目前期準備。
三、幾點體會及發展思路
確立理念是前提。上海化工區在開發之初即將提升、整合上海化工產業的水平、改善城市環境、實現工業向園區集中作為開發建設的指導思想,通過對發展格局、發展模式、發展目標、發展途徑的思考,確立了五個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為上海化工區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前提條件。
科學規劃是保障。根據合理的區域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和區域環境規劃,確保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效控制污染,保護環境。在科學規劃好發展宏觀目標的前提下,制訂各類詳細的形態和配套專業規劃,避免了發展的盲目性和資源的浪費,使得開發建設更集約。
先進技術是支撐。從企業層面,先進技術可以提高效能,節約成本。從園區層面,先進技術可以解決資源充分利用、產業無縫鏈接。
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任重道遠。上海化工區將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推進園區的循環經濟工作:
一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循環經濟理念。上海化工區將在已經構建的循環經濟體系框架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和豐富循環經濟的內涵和外延,通過大膽實踐、努力創新,提高科學發展的自覺性。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剛剛過去之際,也是在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時刻,我市的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干部培訓班今天就正式開班了,這次培訓班,是市總和省總干部學校聯合舉辦的一次培訓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全市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干部的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更好的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推動全市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受田愛華主席的委托,我代表市總工會對培訓班的開班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學員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抽出時間來鄭參加學習培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為辦好這期培訓班,“五一”節前,市總組織部和省總干部學校作了認真充分的準備工作,特別是省總干部學校根據我們這期培訓班學員的特點和工作性質,精心準備教材,合理安排課程,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妥善安排學員食宿等,為大家學習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給予培訓班極大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市總工會也代表田主席,對省總干部學校吳校長等各位領導和各位老師的關心、支持和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市總對這次培訓也非常重視,田主席在培訓班開班前多次過問人員組織和報名情況,明確要求要把培訓班辦好、辦出特色,下面,按照田主席的指示精神,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增強對工會干部培訓工作的認識
1、加強工會干部培訓是形勢發展需要。王兆國在中國工會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廣大工會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忠誠黨的工運事業,堅持用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勤于學習、善于思考,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工會實際問題。要以提高能力為重點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會干部組織職工、引導職工、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我國已進入“矛盾凸顯期”,各種新舊矛盾也日益暴露出來,特別是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強工會工作,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穩步發展,不僅是黨對工會工作提出的希望,也是廣大職工對工會的迫切愿望。工會工作只有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膽創新,才能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養成學習、實踐、提高,再學習、再實踐、再提高的循環往復的學習習慣,以此來促進工作的正常開展和事業的健康發展。
2、加強工會干部培訓是工會干部立足本職,履行職責的需要。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會要起到組織職工、引導職工、維護職工、服務職工的作用是新時期黨對工會的要求。當前,勞動關系日益復雜,黨對工會工作賦予的任務也越來越多,需要我們不斷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做法、新經驗。在過去的工作當中我們有過探索,也有所收獲,但工會工作如何突破體制障礙,切實解決組建難、維權難等問題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我們的實踐也只有在正確的理論指引下才能把握方向,才能真正使我們的工作符合中國特色工運理論對我們的要求,切實解決在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真正把科學發展落實到工會工作的各個方面。
3、加強工會干部培訓是全面提升工會干部整體素質的現實需要。工會十五大對加強干部培訓,提升素質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的講話、同志的祝詞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工會干部的學習培訓。加強工會干部培訓不僅是黨央央和全總的要求,也是我們工會干部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工作能力的現實需要。當前,從總的情況來看,我市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是較高的,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較好,但隨著工會干部交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工會工作環境的不斷變化,工會理論創新成果的不斷增加,迫切需要我們加大干部培訓的力度。工會要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會干部自身素質能力的高低,工會干部的能力又源自于對各種知識的汲取,對各種新事物、新情況的學習和掌握。“己所不強,不足以服人”,“欲予人一杯,己先滿一桶”,因此,只有通過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不斷加強工會干部的學習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素質,才能真正提升工會工作水平。
二、珍惜機會,自我加壓,努力提高工會工作理論水平
這次在省總干部學校舉辦工會干部培訓,可以說是市總采取走出去辦班而采取的重要形式和措施,也是發揮省總干校師資力量強,辦學經驗豐富的優勢,讓大家接受一次高層次的培訓,對每位同志既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又是一次工會工作經驗交流的好機會。大家平時工作都非常忙,集中學習的機會也不多,要十分珍惜這次培訓機會,既來之則安之,專心致志參加培訓,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學一點,學深一點,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是要進一步樹立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的觀念。當今時代,是一個高度競爭的時代,也是相互學習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推動學習贏得競爭的時代。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復雜多變的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不斷深化的社會變革,尤其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和諧社會,都不得不使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學習上來。學以聞道,學以立德。一個人學習掌握的知識越多,就會眼界越開闊,思想越充實,境界越高遠。特別是在知識快速更新的今天,不進則退,不認真學習就會被時代淘汰,就會產生“本領恐慌”。中央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一定要按照黨的號召和全總關于建設學習型工會組織的具體要求,緊密結合鄉鎮( 街道)和機關工會的特點和工作實際,借鑒和運用現代學習理論特別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加強學習,不斷開發和整合工會組織和人力資源,不斷提高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的學習力、創新力和競爭力,努力把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建設成為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干部隊伍,形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良好風尚,以繼續教育觀替代一次性教育觀,以動態、連續學習觀替代靜止的學習觀,把學習當作終身職業,做到取群書之精華,融眾家之所長,激獨有之思想,說話辦事才能出之有據、思之有成、破壁有時。
二是要樹立學習力是最核心的適應力和競爭力的觀念。一直以來,大家都認可這樣的觀點:適應的就是最好的;市場競爭表現為產品或服務的競爭,產品競爭實質就是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競爭,而技術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從學習型組織理論和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經驗和教訓看,人才競爭的背后是學習力的競爭。一個組織如同一棵大樹,只有根扎得深、扎得廣,才能吸收更多的水分,才能夠枝繁葉茂。所以,一個組織具有學習力,才會真正具有適應力、競爭力和創造力。學習力是最核心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有“全球第一ceo之稱的杰克?韋爾奇說過:“最終的競爭優勢有賴于一個組織的學習能力。”因此,工會組織要具有順應市場經濟的適應力和競爭力,就必然努力增強學習力。
三是要樹立加強學習就是增強執行力的觀念。現實生活中一些單位領導者常常為這樣的問題所困擾:單位思路正確,決策可行,但發展效果總是不如人意,他們苦思冥想,也找不出問題的癥結。這實質就是執行力弱的表現。所謂“執行力”,就是完成任務的態度和水平,就是抓落實的精神和能力,就是對目標和方法的認真研究、執著跟進和明確責任的規則及程序。執行力對一個組織如此重要,因此,我們工會組織要研究增強執行力的問題。從我市各級工會當前的情況看,確實存在著一些落實的誤區和執行的“黑洞”,使上級工會的工作思路和重大決策得不到有效貫徹,使我們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現在我們工會不是沒有思路,“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就是思路,加強基層工會工作就是思路,更不是沒有目標,“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最充分地把工會組織的活力激發出來、最大限度地把工會工作做到職工群眾中去”就是目標。關鍵在于能否落實,在于有沒有執行力。要強化執行的觀念和意識,要有執行的底氣和勇氣,要有執行的能力和水平,要保證執行的嚴格制度和制度的最大效力。因此,我們這次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主席培訓班就是要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學到新知識,獲得新信息,積聚新經驗和理論,從而為我們開展好工會工作奠定更為扎實的思想理論基礎,進一步推動我市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三、聯系實際,勤思善學,通過學習培訓促進工作開展
要勤思善學,達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取得成效。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我市工會工作實情,結合各單位工會工作的實情,邊學邊思考,不斷深化學習成果,做到學思并重,逐漸形成有自己獨特見解的、有創新的、有發展的思想和觀點,進一步增強工會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并結合到具體工作中去,力求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使培訓更富有成效,只有這樣才算達到了培訓的目的。
通過這次學家要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要通過學習明思維、開思路、拓視野。既然學習已成為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組織乃至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首要條件,成為這個時代的首要特征。那么,在當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形勢下下,我們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組織的發展,就必須通過學習達到有開闊的視野、有戰略的眼光、有全新的理念、有開明的思維和開放的思路,把工會組織所有的豐富資源都整合起來,把所有的力量都調動起來,把所有的積極性都發揮出來。
第二,要通過學習促提高、促工作、促發展。同志指出“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本文來源:文秘站 。要堅持邊學習、邊促進這一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學習不能是空洞的,學習與推進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工作不能兩張皮。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轉化,要在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實踐中促進我們的各項工作。因此,堅持邊學習、邊轉化、邊促進,才能體現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促進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工作思路和工作運行的進一步優化和發展。
第三,要通過學習想問題、抓落實、找規律。提高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組織的學習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加強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工作,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要有正確的途徑和方法。怎樣把學習與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工作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習不流于形式,讓學習對實際工作產生推動作用?就是要“想問題、抓落實、找規律”,就是要工會領導同志帶頭學習、帶頭思考。我們工會組織有豐厚的資源,但組織和人力、資金和資產等資源聯動的有效機制還不健全,管理體制和運作方式也還存在深層次的問題;工會組織體制上存在的塊塊和條條彼此不兼容,造成條不順、塊不全的問題;工會工作的傳統習慣與適應市場經濟尤其是職工隊伍、勞動關系新變化要求的工會組織建設還不到位的問題,等等。怎么解決?關鍵在于我們的思想觀念要改進。思想觀念改進靠什么?靠的就是學習。各級工會領導同志帶頭學習是前提,帶頭思考是目的。每一位同志都應該有這樣一種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習一定要鉆研進去,認真思考一些問題。要“想問題、抓落實、找規律”,強調在學習中要認真思考、把握鄉鎮(街道)和機關工會工作規律。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可見通過思考才能學得真知,才能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駕馭事物發展規律,才能有發展、有創新。
關鍵詞:工商管理 實驗實訓 平臺建設 三合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10-162-02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作為一所民辦三本院校,近年來其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能正視與一、二本高校的客觀差別,在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上大膽改革與創新,在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大力建設新型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實訓平臺,走出了一條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
1 實驗室建設與升級工作完成
2012年5月,我院工商管理系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全新的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并對原有的“ERP物理沙盤實驗室”進行了全電腦化、網絡化升級改造。同時,學院還為兩處實驗室新配備了用友SCM供應鏈沙盤(含電子版)、金碟商道ERP沙盤(含電子版)、貝騰創業之星電子經營沙盤三大系統,從而將我院的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實驗實訓教學水平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1.1 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
該實驗室配備實驗實訓模擬軟件情況:
(1)用友SCM供應鏈管理沙盤,該課程的模擬經營中,三家企業(生產制造商、渠道分銷商、終端零售商)共同組成一條供應鏈,然后開展供應鏈之間的對抗與競爭。
(2)“創業之星” 管理實訓軟件課程通過“創業之星”領先的商業模擬引擎,讓學生在虛擬創業空間里,全面體驗創業的全過程。在這里,創業不再是停留在書面上的理論知識,而是真實的體驗與實踐。
1.2 ERP沙盤實驗室
該實驗室在原有物流沙盤的基礎上,新引了金碟公司的《商道》ERP實訓軟件。《商道》是一款企業經營模擬軟件,參加該軟件實戰模擬者作為虛擬公司的學生,需要在電腦提供的公司經營現狀基礎上,對該企業的各種資源,各部門職能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并參與同行競爭、競賽。
如何通過教學改革,將原有的ERP沙盤模擬實驗室與全新的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的實驗實訓教學工作有機協調起來,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兩個實驗室的優勢是擺在工商管理系面前的全新課題。
2 城市學院ERP協會成立
2011年10月,我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建立了由專業指導老師負責的“城市學院ERP協會”,正式將ERP教學通過大學生社團的方式延伸至了課外的第二課堂。
本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明顯地有別于一般的、普通的學生社團活動,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組織。因此,我院成立了在專業教師團隊的指導下的、有嚴格組織紀律的、以追求管理科學真知與創新、創業、應用能力為目標的ERP協會。
該協會面向學院所有專業、所有年級的同學開放性招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有包含土木工程、醫療護理、涉外語言等不同專業專業的近400名學生先后加入了協會,會員年級涵蓋大一至大四。同時,協會每個周都會在教室或實驗室中,組織ERP教學與練習賽活動,從而徹底打破了第一課堂教學計劃對實驗專業、年級、時間、場所的機械限制。
但是,如何通過教學改革,將原有的ERP沙盤模擬實驗室與全新的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的“硬件”與城市學院ERP協會這一“軟件”有機結合起來,又是一項創造性的任務。
3 新型工商管理實驗實訓平臺建設的困難
在我院工商管理實驗實訓實驗室建設完成、我院ERP第二課堂教學積極開展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通過新型工商管理實驗實訓平臺的建設,將原有的ERP沙盤模擬實驗室與全新的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的實驗實訓教學工作有機協調起來,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兩個實驗室的優勢;通過新型工商管理實驗實訓平臺的建設,將兩個實驗室的“硬件”與城市學院ERP協會這一“軟件”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新型工商管理實驗實訓平臺的建設,來全面推進經濟與管理學部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
目前,該平臺的建設還存在以下阻礙:
(1)平臺建設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辯證關系需理順。目前,傳統的觀念認為實驗實訓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對新時代條件下實驗實訓教學對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建設“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平臺”,確立實驗實訓教學在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從根本上改變實驗實訓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的舊思路,從而全面推進我院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
(2)目前,我院經濟與管理學部的實驗實訓教學中,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統一各自獨立、還缺乏有機聯系。同時,已有的實驗實訓軟件,由于制式格式問題只能在各自實驗室中孤立運行,缺乏統一使用的平臺條件。
(3)第二課堂中的實驗實訓活動開展還不成熟。實際上,開展ERP沙盤實驗第二課堂教育并不是一個“孤立”的課外行為,相反,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建立在作為第一課堂“補充”、“延伸”和“升華”的基礎之上;因此如何打通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之間的“銜接關節”,就成了科學高效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的關鍵。
(4)師資力量薄弱。從知識要求來看,ERP實驗是一門綜合性課程,要求必須有管理科學、計算機操作、數據庫技術、管理信息系統、ERP實務、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運籌學、財務管理、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等課程的基礎。因此,要講授好ERP課程,對教師的知識水準有一個很高很全面的要求,然而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上述理論的復合型教師非常少。
4 新型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實訓平臺建設思路
如何構建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平臺,我們認為階段目標為——通過對武漢市內高校經濟與管理類實驗室建設與教學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結合實施校企合作ERP人才培養計劃,探索建立適合我院情況的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運行與ERP協會管理體系;并引進與吸收多項實驗實訓電子模擬軟件,順利開展相關教學。
最終目標為:通過創新改革,我們希望建設以新型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室、ERP沙盤模擬實驗室、ERP協會有機統一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平臺”,從而全面推進我院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
這一工程的具體內容實施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1)平臺制度構建研究:進行教學制度改革,使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與實驗室建設協同。1)進行制度改革,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與實驗室建設協同。確立實驗實訓教學在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地位,從根本上改變實驗實訓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的舊觀念。2)實施校企人才培養合作,將相關企業人才培養計劃中。以信息化人才培養方案納入教學計劃。如:充分利用相關企業在企業信息化知識積累與人才培育方面的優勢,深入合作,將企業信息化成功經驗不斷推廣和復制,從而培養管理信息化的實踐型人才,為企業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提供所需要的服務,并協助輸送到迫切需要信息化人才的其他企業當中去。3)堅決取消一些人浮于事的所謂“實訓”,加大對真抓實干實訓的補貼。
(2)平臺對第一、二課堂的“銜接”功能研究:通過組建大學生ERP協會,并為協會配以專業指導老師,從而將實驗室轉變為連結課堂教學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的“橋梁”,使得實驗實訓教學自然延伸到第二課堂中去。1)新生學習。協會將為還沒有接觸(或因專業限制而無法接觸)到ERP沙盤實驗的同學,講授ERP基本原理并組織物理沙盤實驗。這項工作首先由教師指導團隊成員以講座形式向學生傳授企業信息化理論知識。2)聯賽制度。協會并沒有設立嚴格的上課點名簽到制度,但是協會在學期中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安排由專業老師主持的ERP電子沙盤教學比賽,已有ERP沙盤實驗經驗的同學,可以自行組隊參加比賽。3)代表隊選拔及集訓。協會在每年的四月底或五月初,由指導老師從協會聯賽累計積分靠前的學生中選拔我院ERP競賽代表隊。代表隊將代表學院參加多項省級、國家級全國大學生企業模擬經營大賽。在參賽之前,老師將對各支參賽隊伍(一般3-5支,每支隊伍4-5人),進行賽前集中訓練。
(3)平臺集成管理技術構建研究:面對來源眾多的教學軟件,我們將建立“集成化的實驗室管理平臺”。通過統一集成網絡管理,來整合學校現有及將要購置的課程實驗軟件,從而避免實驗教學軟件單一、零散、孤立等諸多問題;即實現對各類實驗軟件的統一管理和操作,方便學生進行遠程實驗,并實現教師遠程輔導學生實驗。
目前,我院經濟與管理學部正在進一步引進人力資源、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相關實驗實訓電子模擬軟件,并積極著手建立“集成化的實驗室管理平臺”。
5 我院工商管理實驗實訓課程開展取得的喜人成績
近年來,我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對新型工商管理綜合模擬實驗實訓平臺進行了不斷建設,借助沙盤教具,將企業真正“搬進”了課堂,從而取得了優秀的教學效果,我院學生多次在省級、國家級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及企業ERP模擬經營大賽上屢獲佳績。
6 小結
本文認為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平臺的構建,應該將“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工商管理新型實驗實訓模擬中心建設”、“學生第二課堂活動”三合一。
這一“三合一平臺建設”是在堅持三本高校本科工商管理教育與一、二本院校錯位發展的整體思路下,強調大力實施實驗實訓模擬教學(特別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并使其與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構建“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實訓平臺”,從而落實我院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參考文獻:
[1] 唐時俊.建設有中國特色本科工商管理專業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10):133-134.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社群;移動電商
文章編號:1672-5913(2017)05-0140-05
中圖分類號:G642
0 引 言
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成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是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36 號)》中明確提出2015 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行業已成為各產業升級創新的“發動機”,也是大眾創業的肥沃土壤。各大院校紛紛在基于互聯網或電子商務平臺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筆者依托電子商務專業教育體系,立足于高校市場資源,利用新型的社群移動電商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創新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
1 傳統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脫節
創業和電子商務都非常注重實踐性。一方面,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更傾向基于學科理論體系的知識教育,導致學生面對電子商務這個多學科復合專業時,知識體系容易割裂,難以學以致用,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需求;另一方面,虛擬項目訓練脫離行業和市場實際,學生無法真實體驗項目運營過程,訓練效果有限[1-2]。
1.2 短期創業教育和實習效果不佳
創新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目前雖然很多高校都專門設立了創業教育課程,但近40學時的短期課程很難讓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傳統的短期實習主要是參觀和座談的形式,很難讓學生參與企業實際運作。雖然學校投入的成本很大,但是學生的實際收獲非常有限[3]。
1.3 缺乏適用的實踐平臺
利用實驗室電子商務仿真軟件進行項目實訓,雖然開展起來比較簡單,但模擬軟件無法真實體現項目運營實際,學生按照既定的規則和流程進行操作,更像是操作員而不是創造者,不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創新精神[4-5]。利用微信、淘寶、阿里巴巴等真實電商平臺組織學生開展電子商務項目實踐,需要一定的前期資金投入,學生又缺乏實際運營經驗和資源支撐,創新創業可行性低、難度大、風險高;另一方面,由于難以有效獲取學生在這些平臺上的運營數據,成績的考核非常困難。
2 創業實訓的基本思路
2.1 立足高校市場開展真實的創業實訓
校園本地化市場相對獨立封閉,有較好的電子商務交易基礎,與面向社會的電商項目相比風險更低。學生了解校園市場和大學生群體的消費特點,可有效解決創新創業項目缺乏可行性等問題。因此,創業實訓與市場直接對接,將真實項目引入校園,可以使學生完整經歷調研分析、可行性論證、項目策劃、設計開發和運營的實際項目流程,增強學生的行業認知,提高調研、分析和策劃能力,豐富運營經驗。同時,課堂教學充分與創業實踐項目相結合,專業教師逐步向創業導師角色轉變,通過邊做邊學實現學生知識技能的優化組合,解決學生知識技能與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6]。
2.2 建立創業實訓課程群
W校改變傳統的短期實踐項目和課程實驗模式,組織多個學生創業團隊,持續進行項目運營。結合項目運營進度,我們將多門相關課程優化組合,分別改革原有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建立創業實訓課程群,確保學生在創業實踐的每一階段都能得到專業指導,使專業知識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同步提升。
2.3 校企合作建立創業實訓平臺群
針對創業實訓目標,深入進行校企合作、協同創新,設計開發一套完整的電子商務實踐平臺群。平臺群應基于當前的主流電子商務模式和技術,同時考慮未來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分布式電商交易平臺,以適應大量創業團隊同時運營;統一的營銷推廣平臺,作為所有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主要流量入口;教學管理平臺,對所有創業團隊進行教學管理和評估。平臺的所有數據均應是共享和流通的。原則上,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營銷推廣平臺均由學生團隊負責實際管理和運營。自主創業實訓平臺群的構建為創業實訓和教學管理的充分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
3 創業實訓體系設計
遵循以上創業實訓的基本思路,筆者從實訓平臺、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對實訓體系進行了設計和改革,將完整的創業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工作,配合學生的課余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實現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目標。
3.1 實訓平臺群設計
通過和廈門優優匯聯密切合作,我們建立了完整的創業實訓平臺群,平臺群包括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同學惠微信公共平臺、分布式社群移動商城系統、供應商資源池、實訓教學管理平臺五大系統。分布式的社群移動商城系統支持多個創業團隊針對校園美食、運動、旅游等圈子建立自己的移動社交電商平臺(簡稱社群微店),并選擇供應商資源池中適合的產品在相應社群中推廣和零售。最終所有社群微店通過虛擬合伙模式加盟同學惠校園門戶。同學惠校園門戶和微信公共平臺利用二手交易、一卡通服務、校園兼職、場館預訂等O2O服務向社群微店引流,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商務閉環。實訓教學管理平臺主要便于教師或創業導師及時查看學生創業團隊的社群微店實際運營情況,并進行評價和考核。實訓平臺群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新設計。
(1)分布式電子商務平臺:依托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改變傳統集中式電商的比價模式。通過同學惠流量入口,形成各種O2O、B2C、C2C的異業聯盟和虛擬合伙,實現分布式電商架構。
(2)基于社群經濟的營銷模式:項目基于圈子、人脈、六度空間等概念建立社群營銷模式。通過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將一個興趣圈打造成為消費家園,社群成員因為興趣、認同感、歸屬感而匯聚在一起,粘度更高。
(3)多平臺數據整合:移動校園門戶、微信公共平臺、社群微店獨立運營的同時,還實現了跨系統的實時數據交換和流程對接。教學管理平臺可對所有營銷運營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4)O2O引流:創造性地將O2O服務作為平臺引流渠道,將O2O帶來的精準流量引入電子零售交易。
3.2 課程體系設計
創業實訓主要面向電子商務和信息管理專業二、三年級學生。學生從第三學期開始組建創業團隊,啟動創業實訓項目,整個項目持續到第六學期期末,中間無間斷。
應將多門相關課程和實習優化組合,建立創業實訓課程群。重新設計調整原有授課內容,一方面增加了實訓項目相關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使教學體系趨于柔性,符合創業訓練需求,每門課程均針對實訓項目某一階段的核心任務進行講解和考核,持續對學生項目實踐進行技術理論指導,見表1。由于課程群,學生團隊都運營相同的移動商城系統,使得各門課程的教學和實訓成果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配合課程群建設,我們將各相關課程和實習的主要負責人納入教師管理團隊,負責學生實踐指導、創業支持等工作,逐步將自身指導的畢業設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科競賽項目與創業實訓對接。
3.3 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設計
業實訓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指導學生組成穩定的項目團隊持續運營項目。其中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和同學惠微信公共平臺設立專門的實訓團隊來負責平臺的運營推廣。其余項目團隊均基于分布式社群移動商城系統建立獨立移動店鋪,通常每個店鋪針對一個特定高校社群。通過教學管理平臺數據分析,經營狀況較好的社群微店會在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和同學惠微信公共平臺進行商品和推廣,以增大這些店鋪的流量。
各項目組實訓成果分別納入關聯課程期末成績核算,通常比例為20%~30%。整個創業實訓歷時兩年,其中第一年為必修內容;第二年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自由選擇是否繼續參與實訓,不再參加實訓的學生,授課教師安排其他實踐內容。教學管理團隊提前設定項目運營標準,達標的團隊可直接獲得創業教育等課程的選修學分。
3.4 實訓拓展
為了通過創業實訓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創業團隊,孵化更多的真實創業項目,筆者專門設計了項目和團隊的激勵機制和拓展路線。
(1)對經營業績較好、營銷活動策劃出色的項目團隊,經評估后協調貨源廠商給予團隊一定的資金和產品支持。
(2)鼓勵學生團隊基于實訓項目,利用微店、淘寶等平臺開展面向全網的電子零售業務。
(3)鼓勵學生團隊基于實訓項目,開展垂直商城、社交平臺、O2O等多形式電商項目,并和大學生創業計劃、各類學科競賽相結合。
(4)篩選優秀的創業團隊和項目進入學校眾創空間進行后續孵化。
(5)創業實訓結束后,不再繼續進行創業的優秀團隊或個人將有機會進入貨源廠商等項目合作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方面的實習和就業。
4 創業實訓實踐探索
基于以上創業實訓體系,學校在2015級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等專業進行實踐嘗試,共涉及200多名學生、50多支團隊。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同學惠微信公共平臺、分布式社群移動商城系統、供應商資源池、實訓教學管理平臺均已成功上線運營。各系統間實現了商務對接和數據分享,形成一個校園社群移動電商平臺,見圖1。
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主要面向全校在校師生及其他客戶群體,提供優質商品展售、校園二手交易、兼職招聘等服務。門戶主要通過O2O服務向各個社群微店引流。目前,創業網團隊已與校內的美容美發、文具、鮮花、電信營業廳、網吧、洗衣店、咖啡店等20余家商戶達成合作關系,其商品和服務也成功在同學惠的商品優選中上線。截至2015年年底,同學惠校園移動門戶的下載量已達1 000多次,交易量達1 000多次,覆蓋客戶人群達3 000人左右。
同學惠微信公共平臺是項目的線上主要推廣途徑和實時消息推送渠道。項目團隊綜合采用事件營銷、話題營銷、線下推廣等營銷手段,通過微信二次開發實現了“校園一卡通查詢”這一特色功能,使公共平臺的文章單次閱讀量迅速達到了1 000多次,公眾號關注3 000余人。
利用分布式社群移動商城系統,項目團隊共建立基于校園社群微店40余個。按實訓計劃,各個創業團隊成功完成了市場分析、商業策劃、店鋪創建裝修和基礎運營工作。通過實訓教學管理平臺可以看到,僅實訓的最初4個月各項目團隊就總共完成1 000多筆交易,近10萬交易額,見圖2。
借助實訓教學管理平臺,還可以便捷詳細地對整個實訓成果進行統計和評價,見圖3。教學系統會自動記錄每個手機店鋪的經營歷程和成果。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教學要求設定各個評分項的具體分數,最終自動生成各個團隊的實訓成績。
5 結 語
經過前期實踐,基于校園社群移動電商平臺的大學生創業實訓模式的教學效果良好,為全面提升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徑。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何激勵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如何避免創業項目的同質性等問題依然有待解決。新型的創業實訓模式對授課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以及電子商務行業的實操經驗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合理的專業創業導師培訓培養機制還有待建立。
參考文獻:
[1] 陳曦. 本科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與建議[J]. 時代教育, 2010(5): 12-13.
[2] 潘旭華, 尉斌, 張波. 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計算機教育, 2009(15):16-19.
[3] 張波, 王艷軍.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項目化教學[J]. 計算機教育, 2014(5): 72-76.
[4] 于巧娥, 王林毅. 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J]. 教書育人, 2012(21): 104-105.
關鍵詞:實訓基地 藥劑專業 實訓室和設備 建設和完善
在全區三年職教攻堅中,我校藥劑專業積極申報自治區示范性專業,于2009年申辦成功,成為自治區示范性專業。中職學校藥劑專業畢業后的主要就業方向是醫院藥劑科、醫藥連鎖藥店等,從事藥品的經營和零售,2010年藥劑專業獲得自治區300萬元的實訓基地建設基金,針對藥劑實訓室的不完善和實訓場地的實際情況,從實訓場所、實訓模塊、實訓教學目標、核心實訓設備進行藥劑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完善。
一、實訓場所,主要建成和完善了五大實訓場所
1、藥學基礎實訓中心。
2、醫院藥劑實訓中心。
3、醫藥商品流通實訓中心。
4、藥品質檢實訓中心。
5、藥品信息化管理實訓中心。
二、主要實訓模塊
1、藥學基礎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模塊有專業基礎化學實訓室、動物實訓室和天然藥物實訓室。
2、醫院藥劑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模塊有模擬西藥房實訓室、模擬中藥房實訓室和處方實訓室(包括電子處方)、普通制劑制備實訓室。
3、醫藥商品流通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模塊有藥品倉儲實訓室、模擬藥店實訓室和藥品配送中心實訓室。
4、藥品質檢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模塊有藥品常規檢查實訓室、藥品質量檢查實訓室、貴重儀器實訓室。
5、藥品信息化管理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模塊有醫院藥劑科綜合信息管理實訓室、藥品配送中心信息實訓室、電子信息化處方實訓室。
三、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1、藥學基礎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學會應用專業基礎化學的常見操作方法進行藥物理化性質的鑒別;學會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通過動物實驗,熟悉藥物的作用原理及其臨床用途;展示我國常見的藥用植物蠟葉標本、原藥材浸漬標本、中藥飲片;辨認常見的中藥飲片;通過藥材橫切面、粉末顯微特征和理化鑒別鑒定常用中藥的真偽、質量的優劣。
2、醫院藥劑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熟悉中、西藥房的布局設備及工作內容、工作制度、工作職責; 熟悉中西藥的配伍禁忌及特殊管理藥品(毒性藥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貴重藥品的保護、使用及注意事項;掌握中藥調劑工作中的常用術語(處方常用名和正名、中藥的生品和炮制品、處方注腳-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沖服、烊化)[1]; 學會按照醫師處方進行西藥處方的調配(收方、劃價、調配、核查和發藥); 學會中藥調劑的操作程序(戥量法);學會調配電子處方(中心藥房);了解電普通制劑室的布局、設備及規章制度;掌握常用內服制劑(顆粒劑、合劑、酊劑、糖漿劑、散劑、中藥片劑、膠囊劑等)的制備;掌握外用制劑(軟膏劑、酊劑、消毒劑)的制備方法[2]。
3、醫藥商品流通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按照GSP操作規范完成藥品陳列、接待顧客、解答顧客疑難、促進藥品成交、收銀、處理顧客異議、盤點等店堂日常業務;正確區分處方藥品(單軌制、雙軌制)、OTC藥品(甲類、乙類)、保健藥品、保健食品、非藥品、醫療器械標識;學會藥品請購計劃單、單據報表、進出藥品帳冊及報表的使用目的和填寫的方法;掌握藥品的分類儲存、色標管理(五色標法)、保管養護及有效期的管理(做到先進先出、近期先出);掌握中藥的分類儲存與保管(溫濕度管理、防霉、防蛀、防鼠)及質量檢查(外觀性狀、色澤、質地);熟悉藥品的入庫檢查、在庫檢查及出庫的發貨程序;掌握收銀員必備錢幣真偽鑒別、信用卡使用、商業票據知識;掌握藥品配送中心的進貨、驗收、儲存、養護、出庫、運輸、送貨等職能;學會冷藏庫藥品的保管和監測方法。 轉貼于
4、藥品質檢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熟悉與制劑劑型相適應的檢驗設備、衡器、量具的使用方法及質檢室的工作職責;掌握配制制劑的質量檢查(含量測定、衛生學檢查、雜質限量檢查等);掌握檢驗報告的正確書寫;掌握原料藥、蒸餾水、注射用水的檢查及半成品檢查;掌握貴重儀器的保管養護方法。
5、藥品信息化管理實訓中心主要實訓教學目標
藥品出入庫管理(入庫處理、出庫處理、入出庫記賬、查閱申請、錄入申請);藥品庫存管理(藥品月結、藥品盤點、藥品來源、藥品去向、出入庫對賬、效期藥品管理、過期藥品管理、庫存限量報警、藥品供應維護、藥品調價盈虧統計);藥品帳目管理(付款處理、付款單據打印、付款情況查詢、供應商付款查詢);采購計劃管理(待采購藥品查詢、供應商采購計劃、采購計劃查詢、采購計劃執行、采購計劃作廢);藥品查詢管理(出入庫記錄查詢、藥品使用排名);藥品目錄管理(藥品目錄維護、公費藥品目錄維護、藥品目錄查詢、新藥、變更藥品正名、藥品相互維護、藥品信息維護);藥品價格管理管理(藥品價格維護、查詢、調價)[3];電子處方、擺藥管理(處方按身份、費別、開單科室出庫品種、毒理分類統計);臨床用藥咨詢(安全用藥、配伍禁忌、藥學服務)。
四、核心教學設備
目前,我校已購進高效液相色譜儀、高效氣相色譜儀、澄明度檢測儀、WZZ-2A/2B自動旋光儀、MB23/MB25水分分析、752N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SW-CJ潔凈工作臺、BJ-2崩解時限儀、BH數碼顯微鏡、智能溶出度測定儀、GWJ-4A微粒測定儀、78X-2型片劑四用測定儀、TDP-單沖壓片、ZP-11旋轉式壓片、BY-400荸薺式包衣機、YK-160制粒機機、VH-50高效混合機、半自動膠囊填充機、全自動鋁塑包裝機、液體灌封機、口服液灌裝軋蓋機、軟膏灌封機、往復式切藥機、DW腦立體定位儀、YSD-4G生理藥理實驗多用儀、ZH-A小鼠反射箱、JL-F數顯式光熱測痛儀、HIS藥庫管理系統、藥用植物標本電子版等核心教學設備,在實訓室中建立了3個多媒體教室以及2個計算機藥品實訓信息中心。
藥劑實訓基地在學校及藥劑教研組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的建設,如今已投入了正常的教學當中,取得良好的教學的效果。在今年的教學過程中,首次舉辦了學校藥劑專業技能小能手比賽,應用多媒體實訓室和信息中心進行了處方信息化教學、教學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尤其在中職教育中,首次開展了貴重儀器高效液相、高效氣相的教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在實際的基地建設過程中,也有些做得不足的地方,如由于學校實驗場地有限,較多的貴重儀器只能放在比較小的實訓室中,學生實際操作時只能專業教師示教,很難每個學生都得到動手的機會,面臨的問題,學校領導也相當重視,正在積極籌劃協調,特別要求教研組拿出整改意見,相信隨著儀器設備的不斷完善,藥劑實訓室的建設一定更加符合教學和實踐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柳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編印 中藥調劑與技能[M].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2007,12:190-191。
一、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是謀求院校差異化發展的優勢體現在現階段,基于我國職業教育的傳統,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仍普遍存在著重視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嚴重不足的現實。很多情況下,是人們已經認識到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已經開始行動起來,積極投身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還是只停留在表面上。[1]實踐教學規律的探索、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一直是高職院校、尤其是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積極推動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是基于高職教育本質規律,滿足社會需求,高職院校在同業競爭中,謀求差異化優勢的重要途徑。
(二)是全面提升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對培養高職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等,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對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置身豐富的企業管理實踐,能夠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點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形成對專業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踐教學,學生的操作技能、應用技能得到提升,強化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鍛煉。
二、實踐教學的困境
從現實情況看,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高職教學體系中是最為薄弱的環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認識不足、資源不足、模式陳舊、創新乏力等四個方面。
(一)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影響專業的長遠發展高職院校、尤其是以工科專業見長的高職院校管理者,常將工商管理類專業看成是低投入、高產出的專業,把這些專業當作高校市場化的重要利潤來源。這種認識是直接導致該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無疑具有“飲鴆止渴”般的危害,如不改變,該類專業實踐教學仍將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
(二)實踐教學資源不足,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實踐教學資源不足體現在多個方面:師資力量不足、實訓基地資源不足、專業投入不足。工商管理類專業特點和實踐教學自身的規律,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雙師”型。但從實際情況看,擁有“雙師”資格者并不十分稀缺。在此情況下,一般院校采取了專任與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模式。因此學校在引進師資時,通常對學歷、職稱比較關注,但對引進人才的專業實踐背景通常關注較少,有不少專任教師甚至沒有任何社會工作經歷,更不要說從事過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鍛煉。在實際教學中,專任教師的授課,常常滿足于理論的灌輸,要么不重視實踐教學,要么根本沒有能力從事實踐教學;在聘用兼職教師時,由于多種原因,一般難以找到適應實踐教學要求的高水平教師,外聘教師的角色定位與功能基本雷同于專任教師,體現不出外聘教師的特色。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實踐教學不應游離于企業之外而獨立存在。企業是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最好的平臺,企業管理的經驗和教訓、企業管理生動豐富的實踐,都是實踐教學無法替代、不可多得的資源;任何書本化的案例、任何虛擬化的實訓平臺都無法與之相媲美,但高職院校普遍難以獲得這樣的企業資源。
各高校為彌補這種不足,也在大力推進實訓基地建設,但又大多處于重在掛牌、輕在建設甚至不建設層面,相當多的高校在實訓基地建設上顯得有心無力,學生的校外實習實訓無法落到實處。
師資力量與實訓基地資源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專業投入不足,這導致專業教育難以吸引高水平的實踐型師資;高水平師資的短缺,使高職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時,沒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資源,企業對這種合作興趣不大,校企合作的領域極為狹窄,最終導致校外實訓基地資源匱乏。
從校內資源看,辦學者常常滿足于建立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訓室,有些甚至連這樣的實訓室也不配置。即使建立了實訓室,或由于軟件不實用;或缺乏與此相對應的師資,實訓室教學也難能盡如人意。一些高校在探索建設校內實訓基地,但由于觀點、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這樣的探索也是困難重重,實踐教學質量更難以有效保證。
(三)實踐教學模式陳舊,導致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目前高職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環節一般包括課堂案例教學、實驗室實訓、實訓基地實訓等。
但由于師資隊伍、資源投入、教學計劃等方面的原因,上述環節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問題。課堂案例教學是廣為推崇的教學手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互動環節得不到足夠重視,教師常常滿足于自身的說教與分析,不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有的教師對案例的選擇隨意性較大,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新穎性不夠;有的教師認為案例教學就是舉例教學,課堂教學滿足于將一堆堆的例子講給學生聽,而不注重其理論問題的分析,最后收獲寥寥。
實驗室實訓在資金投入、教學組織、過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教學成效再打折扣。
由于實訓基地資源與管理的限制,或應付了事,或直接被有意無意地忽略。在專業培養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與專業實踐密切相關的畢業實訓。但除了實訓基地匱乏之外,就業已成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于是實踐教學就草草收兵。
實踐教學模式陳舊的另外一個表現是,不愿甚至不敢對傳統模式進行調整與改革。表現在課程結業考核上,鮮有教師改變“一卷定成績”的傳統框框。通過這種方式給出的學生成績難以反映教學水平與效果的全貌,尤其難以準確反映實踐教學情況。這種情況助長了師生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思想,不利于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實踐教學創新乏力,影響專業教學改革的推進近年來,關于本科和高職工商管理類教學改革的討論與探索不斷,但真正取得成效的不多。
究其原因,是關于教學改革的創新乏力。就高職層次而言,創新乏力表現為:傳統思維禁錮著探索和創新的步伐,使高職工商管理類教育基本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體系;實踐教學手段陳舊,技能訓練與培養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教學組織過程中,過于信任本科教學的一套模式,不愿或不敢進行新的嘗試;仍采用傳統方式對培養情況進行評價,扼殺了創新動力;對創新的外在激勵不足,外部環境對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推動不夠,抑制了實踐教學創新的積極性。
三、改進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加大軟、硬件投入和一般工科專業不同,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的“硬件”投入相對較少,但對“軟件”投入要求比較高。目前高職院校都看到了前者,但都有意無意地忽視后者。這是工商管理類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質量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硬件”投入主要用于實訓室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軟件”投入主要用于師資隊伍(包括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和政策扶持。目前,某些高職院校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問題上政策僵化,導致投入嚴重不足。因此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以學校的政策扶持為前提。
(二)重視“雙師”素質的培養師資配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應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特點,提出師資的任職資格。從事高職工商管理類教學的人員,除了應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更應具有深厚的專業從業經歷和經驗。因此應注重從企業一線選擇從教人員;避免選擇應屆畢業生直接從事高職工商管理類教學;慎重選擇博士等高學歷人才,這類人才未必適應高職層次、尤其高職工商管理類教學需要。
應重視現有師資的再培養工作。但現行的做法,師資培養常常局限于學歷深造、學術交流和理論培訓,這是高職師資再培養工作的誤區。應讓現有師資分批、分期接受企業實際訓練,真正讓他們去企業摸爬滾打,增加企業實踐的感性認識,完善知識結構,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增長實踐才干,適應實踐教學需要。
應重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以加強實際教學為目的,制定兼職教學隊伍建設規劃和兼職教師使用計劃,使工商管理類教學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大力走開門辦學之路。兼職教師應以校企合作為前提,從企業營銷管理崗位上選擇,兼顧市場研究、渠道管理、市場策略等不同業務方向的背景,以適應教學要求。兼職教師的角色,不能與專職教師簡單劃等號,應定位為強化實踐環節、推進校企合作、加強工學結合。兼職教師的工作,以專題講座、營銷實踐經驗分享、案例報告和分析為主。
(三)著力推進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比重。一是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內容。一些高職院校現行的教學計劃安排不盡合理,內容重復、陳舊等情況并不少見。如“市場調研”是一門獨立的課程,但在《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課程中,相關內容反復出現。適量減少專業培養內容的重復,精簡理論教學內容,可以使專業培養計劃更合理。二是落實實踐教學是高職辦學中心的思想,改變目前實踐教學時數占總教學時數比重較低的情形,真正體現高職教育技能型特點。
創新思路,挖掘實訓資源。在當前企業基地難以發揮實效的情況下,應該創新工作思路,挖掘校內資源,開展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可以是超市、書報攤書報亭,還可以是淘寶屋,甚至可以利用校內網絡資源,將這些店鋪開到網上。如筆者所在學校舉辦的每年一次的校園商品展銷會,是學生鍛煉技能的綜合性場所,學生既是展銷會的主辦者、策劃者、管理者,同時又是交易現場的練攤者。但如前所述,關鍵需要得到學校的政策扶持。學校的扶持也是多角度的,既可將全校性的經營場所看作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習場所;也可辟出專門的地段(如學生經營的“商業街”)進行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對一些虛擬實訓基地建設應給予指導。對已掛牌的校外實訓基地,要掛牌,更要投入、維護和建設。要以互惠的心態動用校內資源服務于掛牌企業。
校企合作的另一個思路,是強調校企的聯合。這種聯合也是多角度的,可以是企業辦學校,也可以是學校辦企業,或者校企聯合辦專業。但現在公辦高職院校,由于機制、思路等方面的原因,校企聯合一直處于萌芽狀態,實質性聯合辦學還不多見。如浙江工商職院與必勝客餐飲連鎖公司寧波餐廳、寧波銀泰聯合辦學,成為學校學生全職頂崗的實踐基地,在三個月一批的輪流頂崗中,學生邊頂崗、邊培訓,不僅學習了連鎖企業的內部管理經驗和營銷手段,同時也培養了吃苦耐勞、團隊合作的精神,職業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注重團隊建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營銷本身就是一個團隊行為,因此可以以營銷實踐教學為契機,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學生團隊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對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的良好促進。[4]一般而言,團隊活動在管理類課程教學活動中并不少見,但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比如,學生團隊的組成方式,可以在學生自由組合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同時要求團隊起個性化的名稱、通過小組討論建立團隊章程,個人以此為基礎,制定工作計劃。
團隊活動開展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問題。可以圍繞課堂活動、校園調研、校園實踐、走向社會等環節進行。課堂活動可以是小組學習情況匯報、小組按設計的營銷問題進行表演等。校園調研是借助校園平臺,開展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舉措。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就校園熱點問題、專業學習等進行調查,撰寫調查報告。
校園實踐主要依托校內實訓基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觀摩、認識和經營活動。校內實訓基地的核心管理團隊應在一定期限內保持相對穩定,教師或教師團隊(教研室)在其中起指導和監督作用,以確保經營穩定,確保其它團隊能夠從校內實訓基地學到知識和本領。以《工商管理類》教學為例,可以要求各團隊根據大多數成員意見,選擇感興趣的產品或企業,就產品策略、定價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等,通過網絡、現場觀察等進行跟蹤研究,在研究基礎上,寫出小組學習心得,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專題匯報。實踐證明,運作好團隊活動這四大環節,對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增強實戰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創新考核方式,增強實踐教學效果。實教學環節創新還包括考核方式改革。學生學習評定應貫穿學習過程始終,應加大實踐環節評價的比重。仍以《工商管理類》為例,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由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兩部分構成。除傳統做法外,應發揮團隊組長的考核功能,采取一活動一考核的辦法,增強考核的可信度和科學性。
以實踐大賽推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戰能力。工商管理類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實踐教學應注重其應用性。因此可以借助學生活動平臺,提倡專業建設與學生活動的結合,以專業為依托,開展一些學生競賽。如浙江工商職院舉辦的每年一屆的技能運動會已連續了十三屆,歷年來的傳統比賽項目包括:計算機實用技能、導游、英語口語、創業計劃、投資理財、推銷、廣告創意、促銷策劃、新聞、商務信息搜集等項目,學生參賽面達到80%,這有助于在校園內營造一種營銷專業氛圍,擴大專業影響。有的還可以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企業。
四、結語
實踐教學開展得如何,決定著高職工商管理類培養的質量。因此,實踐教學應成為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應加大專業辦學的投入,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滿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要求,以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為重點,打破傳統辦學思路和模式,注重團隊建設,改革考核方式,走出一條立足高職院校實際、體現高職特色和專業要求的專業實踐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劉蘭君論確立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中心地位中國成人教育,2008(14):126-127
[2]林若森,蔣向輝.生產實訓一體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8(8):142-143
【關鍵詞】高職 工商管理 校外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30-02
工商管理專業在整個教育教學和培訓過程中,必須做到教學與實訓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而校外實訓項目建設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和核心,也是高職院校完善和創新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
一、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
根據北海職業學院對2010-2013年連續三年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統計分析,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大多以中小私營企業為主,一般以企業基層崗位為主,崗位劃分不明確,從事的大多是人力資源管理綜合性工作。
因此,我們認為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應重點針對企業需要的技術層面,以滿足基層崗位要求作為學生能力及素質培養的目標,即所培養的從業人員應當擁有相關企業管理,尤其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綜合知識,能夠輔助戰略和戰術層面的管理者制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規章制度以及進行各種協調工作。
二、校外實訓項目建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校外實訓項目是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及其職業技能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平臺。只有學生通過在生企業一線的工作和學習實踐,在特定的企業文化、企業規范等企業環境熏陶與磨練之下,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在此過程當中逐步養成和適應所學專業發展所必須的團隊合作、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為將來步入社實現角色的轉換做必要的準備,“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縮短工作適應期”。
(二)促進教學內容的改革
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不斷更新,使得企業的發展及其產品更新換代日趨多樣化與科技化,這在客觀上要求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的教材與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以便培養出適應時展要求的應用性人才。為此,學校必須合理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與實訓方案,適度前移核心技能培養的教學模塊,使學生緊跟所學專業技術發展的步伐,掌握所學專業的核心技術與技能,使其能夠跟校外實訓基地(企業)員工所需的技術與技能直接接軌,進而提升學生參與校外實訓基地(企業)崗位實訓的工作能力。而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加強校企的交流與合作,強化校外實訓項目對學習教學與實踐內容的規導性作用。
(三)建立高職院校與社會機構溝通的橋梁
要大力發展高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機制,合作辦學對于高等職業院校來說,可以有效節省投資資金,使其在財力有限的條件下“實現高起點建設、低成本管理和高效率運營,有利于共建雙方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雙贏”。在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投資建設實訓基地,密切了高職院校與對口企業的聯絡,為學生獲得了充足的穩定的實習、實訓場地提供了保障;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實習、實訓過程中使用企業生產產品的同時,對企業產品也進行了宣傳推廣。
三、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校外實訓項目建設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單一企業能容納的實訓學生數量較少
單一企業能容納的實訓學生數量較少,對實訓基地的數量要求較高。基于工商管理專業方向工作的性質特點,每個企業所需要的工商管理類崗位,諸如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并不多,特別是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其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可能只有二、三個人。在業務規模不大、人員數量不多的情況下,企業不可能大量接收頂崗實訓的學生,每個企業在正常情況下最多只能容納三到四名學生實訓。按一個教學班50人計算,安排學生同時去校外實訓,至少要有10個以上的實習企業。如果是采用輪訓的方式,也至少需要五個以上的實習企業,而這在目前很難做到。
(二)企業參與實訓項目建設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在與企業接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部分企業不愿接納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去相關部門實習,一是擔心泄漏企業機密,二是擔心影響企業的日常工作。企業覺得學生在企業實習,雖然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用人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學校利用了企業的場地、設施以及企業專業人員給學生提供訓練,也必然會給企業增加負擔,從而不愿意讓沒有經驗的學生接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事務。即使有個別企業愿意接收學生實習,但也會提諸多限制性要求,“走馬觀花”可以,但是想參與實質性工作則不行,致使學生的實訓過程多半流于形式。比如,本學院也曾和北海工業園區內的某企業就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赴企業實訓達成協議,但是對方不會讓學生了解核心業務并進行操作,再加上實訓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天時間,這樣的實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靠個人關系建立的校外實訓項目缺乏穩定性
由于資源有限,許多高職院校的校外實訓項目多為靠私人關系而建立。經過追蹤調查,發現這樣的合作關系必然存在一定風險。因為在建立初期,企業方礙于個人情面,會重視校企合作,但由于校企合作雙方沒有相應國家政策支持及互惠利益機制,隨著時間推移及市場經濟的利益沖突,這樣的合作方式必然進入“休眠”狀態。另外,僅靠個人關系建立的校外實訓項目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實習、技能培訓會存在短期行為,不可能形成長效的合作機制,勢必對校外實訓基地的健康有序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四、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校外實訓項目建設的建議
(一)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項目
在校外實訓項目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校外實訓項目建設應選擇在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水平高、具有一定規模、并對職業教育比較熱心的企事業單位,經過校企雙方充分溝通與協商,簽訂長期的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合作協議,明確校企雙方職責,以保證學生能在校外實訓基地里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為畢業后順利進入就業市場、適應崗位需要打下堅實基礎。校外實訓項目的建設不能靠“個人”關系,對于那些靠“個人”關系建立起來的校外實訓項目,校方應根據實訓學生的人數和時間的長短,支付適當的費用,利于校企雙方能夠持續穩定的合作。
(二)拓展“雙師型”實訓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校外實訓項目能否做大做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其重要保障。高職院校在鼓勵專業教師繼續深造提高理論修養的同時,更要提供更多的下企業實踐、鍛煉機會來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應用能力。如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確定實習課題,到企業去了解企業現代生產、管理的全過程,體驗企業生產氛圍,探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完成實踐鍛煉任務,提高專業技術素質。
(三)以校企聯合導師制和以學生項目組為組織方式的校外實訓項目模式探索
首先,在人才培養計劃中將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安排,將實際實踐教學組織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專業實習教學環節集中在幾周的方式,采取專業實習教學環節緊跟著專業理論教學的方式,在每個學期均安排一定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與專業理論教學相配套,使得在專業理論教學不斷深化的同時,實踐教學也不斷地深化。
其次,將校企聯合導師作為實踐教學的指導者,根據校外實踐教學的需要,成立校企聯合導師組。校企聯合導師組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組成,其中,校內導師方面,優選理論水平較好,社會實踐水平較高的雙師型教師作為學生小組導師,出臺校內導師指導職責管理規范。
最后,成立學生項目組,實施以項目為導向的實踐教學。將工商管理專業的班級,按照自愿組合、統一調配的原則,按每組6~8人的規模,將40人左右的班級分為5~6組,每組配備1名校內導師,由校內導師從校外實訓基地庫內選擇合適的實訓企業作為項目組實踐單位,并與實踐單位的企業導師組成導師組。各項目組成員在項目組導師指導下,結合各學期專業課程安排,在三年的專業學習過程,以企業導師所在的企業為樣本企業,在校企聯合導師的指導下有計劃開展管理實踐活動及研究工作。
總而言之,在校外實訓項目建設與管理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校外實訓項目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與功能定位,拓寬建設思路與渠道,加強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并對校外實訓項目進行科學管理,從而保證校外實訓項目能夠順利、深入、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呂欽.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網絡財富,2008,(5).
[2]曹述蓉.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現狀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9).
目前,東軟實訓在沈陽、大連、南京、成都和無錫建立了分布式的實訓基地,現有實訓基地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各類培訓教室、實驗室220個,可同時容納10000余人培訓和住宿。東軟擁有300余人的講師隊伍,講師均擁有豐富的開發、管理經驗,其中實訓經理共65人。此外,它還與全國一百多所高校展開了持續穩定的人才培養合作。
IT人才“儲備池”
東軟1991年創立于東北大學。自創立伊始,與東北大學合作設立了“軟件加強班”,開展聯合培養人才的探索。
通過多年的在員工培養方面的大量實踐,東軟實訓圍繞TCOE(卓越技術團隊)計劃,以人員的能力發展為基礎,形成了東軟人才培養框架NeuTA,并構建了基礎層、工作層、高級層、專家層四個不同層級,職業素質、軟件基礎、外語、商務辦公、軟件工程、工程實踐等六緯能力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東軟實訓成立至今,已向行業輸送人才萬余名,其中東軟內部錄用近2000名,還與300余家國內外名企保持著持續用人關系,入職IBM、上海通用汽車、埃森哲、惠普、戴爾、簡柏特、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LG電子等國內外名企的實訓學員近千名,已成為行業初級人才“儲備池”。
獲得多項榮譽
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多贏,共同發展”的原則,東軟實訓已與全國一百多所高校和三百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深度合作關系,在多層次、多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先后被南昌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數十所知名高校授予大學生實訓實習基地等資質。
此外,東軟實訓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也充分受到了國家級、省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贊譽,分別被授予“教育部軟件工程專業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軟件十年中國軟件行業人才培養貢獻獎”、“人才信用公約締約企業 ”、“遼寧省大學生實訓基地”、“江蘇省軟件人才實訓基地”等數十項資質和榮譽。
實力派品牌
東軟是中國知名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目前,公司擁有員工18000多名,在中國建立了6個軟件研發基地,8個區域總部,在40多個城市建立營銷與服務網絡,在大連、南海、成都和沈陽分別建立3所東軟信息學院和1所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在美國、日本、歐洲、中東設有子公司。
以軟件技術為核心,東軟通過軟件與服務的結合,軟件與制造的結合,技術與行業管理能力的結合,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和產品工程解決方案以及相關軟件產品、平臺及服務。
面向行業客戶,東軟提供安全、可靠、高質量、易擴展的行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信息化管理最佳實踐,以滿足客戶業務快速發展的不同需求。行業解決方案涵蓋的領域包括:東軟的行業解決方案涵蓋領域包括:電信、電力、金融、政府(社會保障、財政、稅務、公共安全、國土資源、海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商、知識產權等)、制造與商貿流通業、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等行業。
在產品工程解決方案領域,東軟的嵌入式軟件系統在世界著名的數字家庭產品、移動終端、車載信息產品、IT產品等眾多產品中運行。東軟的客戶遍布世界各地。
在自有品牌的產品工程方面,在醫療領域,東軟先后研制成功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T、磁共振、數字X線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參數監護儀、放射治療設備、核醫學成像設備等十大系列50多種醫療產品,其中CT機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空白,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能夠生產CT的國家。產品已經銷往中國32個省、市、自治區,同時在美國、意大利、俄羅斯、巴西、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設備安裝,擁有客戶5000多家,構建了覆蓋中國、輻射全球的銷售服務網絡。
在服務領域,東軟提供包括IT咨詢服務、應用開發和維護、第三方ERP咨詢與實施、專業測試及性能工程服務、與本地化服務、IT基礎設施服務、業務流程外包(BPO)IT教育與培訓等服務業務。
其中,在業務流程外包(BPO)方面,東軟面向日本、韓國、歐美等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提供多語言、多類別的一站式BPO服務,包括:客戶服務、技術支持、應用系統支持、Help Desk等Front Office外包服務,以及HR 外包、網站內容服務等Back-office外包服務,涉及IT、教育、政府、通信、互聯網、制造、個人消費品等眾多行業領域。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setting is essential to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curriculum: lack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experimental software update lag and so on. By introducing course contests and simulation scenario training platform in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mprehensive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in Gui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 ,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which effectively optimiz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關鍵詞:POCIB;實踐課程;創新
Key words: POCIB;practical courses;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8-0188-03
0 引言
國際貿易經濟與貿易專業是屬于實踐性、應用性及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開設該專業的本科及高職院校都意識到專業實踐教學及課程創新對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就勢在必行了。目前,桂林理工大學在加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方面主要是通過購買和使用相關外貿模擬軟件,在實訓機房完成各個外貿環節來完成操作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進出口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實訓內容缺乏真實性,學生畢業后很難與工作崗位對接。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如何開發專業實踐課程,創新實踐課程教學,縮短學生的業務適應過程,是每一個專業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在實踐中,通過組織學生參加POCIB大賽,引入學科競賽模式,不僅讓學生在競賽中通過仿真體驗式全面掌握實際操作的全部技能,而且使學生全面了解工作崗位需求,懂得各相關機構的的運作方式,為更好地與真正的工作崗位對接起到關鍵作用。
1 POCIB簡介
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全國外經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南京世格公司承辦的“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POCIB是一個基于網絡平臺的超仿真的國際貿易學科競賽,集函電寫作、商務談判、價格核算、單據制作、業務拓展等內容于一體。學生以20人為一個團隊,要求20天完成20筆外貿業務,參賽的學生以虛擬的企業法人身份成立一個進出口外貿企業,這些企業分布于全球10個國家,包括中國、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他們的任務是通過建立彼此之間的貿易關系,為公司創造最大化利潤。系統對學生的成績評定主要從跟單能力、業務能力、學習能力3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分。
通過POCIB超仿真的外貿實習軟件進行體驗式的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大大提升,實踐動手能力有效增強。因而,在目前條件下,參與POCIB國際貿易從業技能網絡大賽是高校國貿專業實習良好的實習形式[1]。
2 桂林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課程現狀及問題
2.1 綜合性實驗課程項目有待開發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指出,綜合性實驗是實驗內容涉及本課程的綜合知識或與本課程相關的多門課程知識的實驗。桂林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主要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有:認識實習、東盟實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習、單證實務實習、畢業實習與設計(論文),屬于上機的綜合性實驗課程只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習和單證實務實習,與其他學校的實驗課程設置達20門之多有很大的差距。另外還有已開設的上機實驗項目主要是依托課程而設置的,比如48學時的國際結算、56學時的報關實務分別有16學時是上機實驗,都是融合于理論課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這些課程的實驗主要以模塊訓練的方式來訓練基本技能的,缺乏動態型的業務操作與訓練,且涉及的僅僅是本課程的綜合知識,而不是多門課程的綜合性實驗。這樣的實驗項目設置,學時少,學生學得匆忙,容易忘記,技能訓練不扎實,在POCIB大賽中就顯現出來了,那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樓閣了。因此,開發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實驗項目成為國貿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2.2 校企合作實習流于形式
對于應用型專業來說,校企合作實習的模式從理論上是最好的實習方式,學生在企業里學到真正的實踐知識,得到真正的鍛煉。但是,在實踐中,校企合作的實習方式流于形式,無法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桂林理工大學國貿專業的校企合作專業實習課程主要有認識實習和東盟實習,認識實習屬于集中式的“調研實習”,東盟實習屬于“放羊式”的分散實習。認識實習在學生學習的第三學期開設,主要的做法是集中帶領學生到實習基地或企業參觀訪問,在企業里流水線地參觀企業生產流程或聽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出口情況,參觀后要求學生撰寫實結,提交實習報告即可。東盟實習在學生學習的第七學期開設,東盟實習一般和畢業實習捆綁一起,給學生更多的就業時間,學生回校后,提交一份實習報告即可。這兩種專業實習共同的不足是實習內容單調,學生獲得的只是表面上的直觀的認識,缺乏有效的體驗,訓練力度不夠,東盟實習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基本屬于“放羊”狀態,且考核松散,實習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上,難以取得專業實習的實效。
2.3 實驗室模擬實習軟件更新滯后
目前,由于到校外企業實習還存在有諸多困難,因此很多開設國際貿易專業的院校都紛紛建立各類實驗室仿真模擬平臺,通過購買一些國際貿易模擬軟件來實現,比如南京世格的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外貿單證實訓軟件等,這些軟件以仿真的方式對國際貿易進出易的基本過程進行模擬,可以使學生在仿真的環境里體驗國際貿易流程,鍛煉了學生的外貿函電能力、價格核算能力、貿易單證制作和審核能力,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實訓的過程中,這些模擬平臺也顯現出其不足之處。首先是實訓軟件設置單一,學生只能按照單一的流程去完成相關的操作,無法反映真實的外貿環境,比如匯率、關稅、運費、退稅率在真實的環境里是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還有運輸時間、各種業務辦理的時間以及到銀行議付貨款的時間都是隨時辦理,而現實中是存在有時差的,這些問題指導老師無法更新設置。桂林理工大學的Simtrade外貿軟件已經用了10年了,沒有進行更新升級,軟件的一些設置已無法適應新的外貿環境的變化了,與現實有一定差距,比如隨著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真實的外貿操作已經取消了出口收匯核銷制度,而系統仍然要求出口收匯核銷。其次是實訓軟件程序設定固定化,缺乏靈活性,以靜態的、機械化的內容和操作為主,學生實訓主要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實訓指導手冊的步驟來完成,自我發揮的空間不大,比如,在實訓中發現,學生業務的洽談主要是兩個同學一約而成,業務的談成沒有建立在對市場充分的調研、有效的洽談以及對未來風險的防范的基礎上,而市場拓展能力、商務洽談能力、風險防范能力是國際貿易人才必備的,這樣的能力鍛煉是實訓軟件無法體現的。
3 對桂林理工大學國貿專業實踐課程創新的思考
桂林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的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目標是,本專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多樣性的需要,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知識,全面掌握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知識,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業務和國際金融業務的操作流程及方法,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國際慣例,能夠熟練運用英語、計算機、互聯網等工具,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級應用型人才[2]。根據這一目標,培養學生外貿綜合技能,提高實踐能力是國際貿易實習實訓課程的改革的落腳點。
3.1 以學科競賽為切入點,開發和創新綜合性實驗課程
目前全國性的國際貿易學科競賽主要有全國商科大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POCIB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大賽、OCALE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
全國商科大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由全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聯合會舉辦,競賽設知識競賽和技能競賽兩個環節,知識競賽為個人賽,主要以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為主;技能賽為團體賽,競賽內容主要有制作國際貿易參展商業計劃書、國際貿易產品會和國際貿易模擬商品展。
POCIB大賽前面已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OCALE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主要是搭建跨境電商校企合作平臺,實現產學互動,讓學生參與企業實際運營,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電商企業運營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幫助高校對接產業資源,大賽分菁英選拔賽、創業排名賽和全國總決選(巔峰對決)三個階段。
以上述競賽為切入點設置三個綜合性實驗項目:
①以全國商科競賽為切入點,設置模擬場景實訓平臺。設置模擬場景實訓平臺可以達到多門課程的融合,所涉及的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外貿函電、國際商務禮儀等。教師可以根據大賽的要求,設置項目,模擬教學實訓場景,如設置模仿廣交會參展場景,要求學生編寫進出口計劃書(中文)、進行市場調研,分小組進行交易磋商(英文),核算成本、簽訂合同等。這樣的項目主要考核學生的市場開發能力、產品推廣能力、商務談判能力等。
②以POCIB大賽為切入點,設置POCIB網上實訓實驗課程。POCIB軟件平臺除了參賽功能外,還可以通過付費取得帳號進行實訓,每個帳號可以使用一個月。POCIB互聯網課程每期都有全國各院校成百上千的學生同時參加,每個學生扮演一個獨立的外貿企業,分屬于不同的國家,學生相互之間進行進出口貿易。這個課程與Simtrade最大的不同是參與實訓的學生是全國各院校的的學生,相互之間做貿易是一個近乎于現實的具有互動性與博弈性的關系,相互直接的交易多是通過電子郵件來完成,與現實電郵磋商相吻合,最大限度的模擬實際交易。
③以OCALE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為切入點,設置創新創業平臺。根據大賽要求,開設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基礎等系列課程并開設跨境電商實務實驗課程,充分利用大賽提供的網絡資源,指導學生了解跨境電商,并依托這一大賽進行創新創業訓練,如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或者通過依托本專業資源,以眾籌的方式創辦外貿公司,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創業實戰演練的場所和創業的平臺,還可以為本專業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提升專業核心能力。同時,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也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瓶頸。
學完這些項目后,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大賽,進一步檢驗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3.2 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深化校企合作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于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國貿專業的課程要求及就業的需要,應努力擴寬校企合作的渠道,使學生能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了解外貿企業運作的方式。在實習基地建設上,可以采用分層次的建設的思路[3]。首先,建立或開拓更多的認識實習基地,包括碼頭、機場、集裝箱堆場、海關、外管局、商檢局等,這些基地可以使學生在短期內對外貿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強化專業意識。其次,建立學生假期實習基地,根據學生自己的需求,學生假期自主尋找實習單位,回校后提交實習報告并將實習單位的聯系方式留存,學校可以根據專業的需要篩選,為建立長期實習基地做準備。第三,建立一批長期的畢業實習基地,這些基地可以是學校所在地或者學生生源地或是經濟較發達地區,在學生畢業實習的時候,可以適當容納1-3名學生實習,實習時間至少一個月。
3.3 構建仿真場景實訓平臺,加強軟硬環境的建設
目前,機房加軟件的實訓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外貿人才培養的需要,借鑒POCIB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將實訓由靜態化轉變為動態化,由平面化轉變為立體化,并與國際貿易實訓軟件相融合,構建立體化仿真場景實訓平臺。通過模擬仿真的場景,讓學生扮演模擬實訓中的相關角色,置身于實務操作的情景,真切的體驗國際貿易的整個流程,培養學生的崗位核心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短他們就業的適應過程,順利實現與社會的對接。
構建仿真場景實訓平臺,需要加強軟硬環境的建設。首先是軟環境的建設,立體化仿真場景實訓平臺離不開外貿實訓軟件的使用,可以使用Simtrade軟件或步驚云的一體化外貿實訓軟件,將外貿流程分解成一個個對應的場景,通過布景來再現整個外貿流程。其次是硬環境的設計,主要是在軟環境的設計理念指導下進行空間建設,比如可以將實驗室進行規劃,分別設立外貿相關機構并配備相應的硬件設備,包括辦公桌椅、產品展示臺、談判會議桌以及各種單據樣本等輔助材料。通過營造真實業務氛圍,將實訓模擬場景生動化、真實化、豐富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進行仿真模擬場景實訓教學前,需要教師做好模擬實習方案,實訓中進行隨時的指導和監控,最后做好成績評定的組織工作。
4 結語
2015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桂林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組織學生參加了POCIB大賽,20位同學兩名指導老師歷時20天,經過艱苦的日夜奮戰,取得了團體一等獎。通過參與比賽及賽后對整個比賽的分析發現,在競賽中,一方面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學生不僅夯實了學科知識,實踐動手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POCIB大賽獲得了學生們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另一方面,通過競賽發現了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探索如何改革實踐課程教學,科學設置專業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思路。
在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課程中引入學科競賽與仿真場景實訓平臺,加強了桂林理工大學專業實踐課程綜合項目的不足,改善了專業實踐的實驗環境,有效地優化了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李紀生.從POCIB談國際貿易專業教學實習改革[J].全國商情,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