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農業智能化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智能化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業智能化發展

        第1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 農業文化;價值;功能;傳承;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5-0350-02

        農業文化是一種以動植物為生產對象,以自然環境為載體,以農業活動情結為核心,以達到高效高產優質農業為目標,以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為手段,以科研、教育和管理等農業活動為形式,而在農業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產業文化。

        1 農業文化的價值

        在社會的現代化過程中,由于工業文明不斷發展而產生了許多消極的文化因素影響,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逐漸被破壞,甚至人與人個體以及社會群體之間的裂痕逐漸拉大,社會、生活、人文、經濟等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中國傳統農業文化卻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在前進中展現出其內在價值。

        1.1 農業文化的經濟價值

        我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彌補了工業社會發展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同時克服了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后果。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既繼承了傳統農業文化精華,又與現代化技術融合,創造著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高效經濟價值。輪作復種就是傳統農業幾千年來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并應用至今的生產方式,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為預防病蟲害的侵襲,也為了防止土地肥力的加速衰退,于是輪作技術被發明了,即在同一塊土地上按不同時令有計劃地輪換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輪作的同時還有一種技術稱為復種,就是為了提高同一塊土地的利用率,在同一年內播種2次以上。輪作、復種能產生高效的農業經濟價值,在淮河以南地區常采用多種形式的水旱輪作制,而在中原大地以北地區主要發展豆谷輪作。同樣,精耕細作也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的農業文化精華,對土地的精細規劃和對農作物的細心栽培能產生較高的農業經濟價值,當今世界農業的發展仍然要借鑒中國的精耕細作技術。傳統農業文化處處體現著循環利用、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例如水旱輪作、施肥輪作和豆谷輪作。我國的傳統農業文化是當今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基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續和穩定,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處處都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1-2]。

        1.2 農業文化的生態價值

        在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辛勤智慧的勞動人民總結了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發明創造出成熟的農業技術和一系列符合生態發展要求的耕種制度,形成了用地養地、輪作倒茬、精耕細作等優良的傳統。

        我國農業文化很好地協調了農業生產的多方面關系,它的生態價值突出表現為:一是通過合理施肥、系統灌溉、土地輪種、復耕細作、修建梯田等多種農業技術方式,實現了對土地精心保護并且達到合理永續利用的目的,傳統農業一貫遵循著養地用地相結合的原則,從而很好地保護了水土資源;二是人類的先祖知道人與自然息息相關,他們努力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最大限度地按自然規律辦事,通過頒布相關法令法規來嚴格約束人們的狩獵、捕魚和采集等行為,從而杜絕人們過度的索取自然資源;三是對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我國人民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不同的地域優勢,使農林牧漁各業相互依存,協調發展,這樣就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傳統農業文化的生態價值正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巨大作用[3-4]。

        1.3 農業文化的社會價值

        農業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這正是傳統農業文化的社會價值的體現。首先,誠信為本是傳統農業文化社會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也是構建當今和諧社會關系的重要條件。當今社會,人們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對經濟利益過分追求,從而導致產生了崇尚投機的思想行為,于是誠信觀念逐漸淡薄,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從傳統農業文化角度出發,重塑人與人之間的誠信關系,一方面要引進以契約為主的現代業緣合作形式,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傳統血緣和地緣為主的合作傳統。既要輔以制度信任,又要發揮人際信任,現代社會契約關系和傳統農業文化講求的誠信相輔相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其次,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是農業文化所倡導的優良品質。在農業社會,耕耘與收獲是必然的相互關系,辛勤的付出,才會有農業的豐收果實。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直保持著勤儉的生活作風,這正是傳統農業文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品德?,F代社會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這正是對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中勤儉節約和再利用思想的傳承。再次,孝道倫理是農業禮治社會的秩序基礎。傳統農業文化長期影響社會形成的禮治,對維系社會秩序具有重要價值。在傳統的文化中,長幼有序,子女孝順父母,親朋友愛,這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孝文化是農業文化的社會準則,孝道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繼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農業文化。

        2 農業文化的功能

        農業文化是一種最早出現的文化,它是農耕文明產生并且逐漸發展成熟后,隨之慢慢積淀形成的。農業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產業,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經歷、演變和發展,形成了一種文化――農業文化[1]。因此,往往導致人們在認識上產生誤區,認為農業文化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事實上,時至今日,農業文化在現代社會進步中發揮著各方各面的功用。一是社會凝聚功能。農業文化是傳統智慧的結晶,倡導先進、積極的農業文化時,就能用其厚重的思想底蘊把單位和個人凝聚到農業文化的旗幟下,共同為農業發展而努力。二是生產導向功能。農業文化以其獨有的特質展現著它的精神和價值。農業和文化是統一的,它們共同指引著農業的發展方向,即創造高產高效優質農業。農業文化既引導著農業生產方向,同時也是社會道德的導向文化之一,它的導向功能顯而易見。三是歷史貫聯功能。農業文化具有貫聯古今的功能,它一脈傳承,將原始、古代、近代、現代和未來的農業有機的聯系、貫穿起來。傳統農業文化是先人一輩輩積累下來的,并且傳承至今,今人繼承并且發展了農業文化,這種血脈關系使農業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發揚光大。四是產業協調功能。農業文化屬于整個社會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員,它能協調農業部門與其他產業部門的關系,以有利于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農業文化還能協調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讓農業資源既有利當代又造福后人。同時,農業文化也協調了農業生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農業生產協調有序進行。五是生產服務功能。農業文化一方面服務于農業,農業文化起源于農業,伴隨著農業生產活動而產生發展,同時又反作用于農業,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力和效率的提升,以達到優質高效。農業文化另一方面服務于社會,農業文化的發展會讓社會文化更加豐富,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道德素質,同時有利于和諧社會穩定發展。

        3 農業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逐步發展進步,人類從刀耕火種、器具化農業,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機械化、現代化農業。在繼承傳統農業文化的同時,還要不斷地發展農業文化精神和充實農業文化內涵。傳統農業文化有很多方面值得繼承和發展:一是技術經驗。對于灌溉、育種、耕種等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必須加以保護和傳承。傳統的耕作技術遵從中華民族美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3],必須繼承發揚。同時,還要借鑒現代化的生產科技,不斷提升農業效率。二是生產制度。從古至今,農業生產制度都對維護農業生產秩序發揮著重要作用。建立合法有序的農業生產制度,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基礎。吸收改造傳統農業生產制度的同時,發展合理合法的現代化農業制度是重中之重。三是農業配套設施。中國人創造了自己獨特的生產工具和農業配套設施,并且不斷地改進改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在進步中摸索前行。農業生產設施要遵循自然的原則,需要在保護傳統農業技術和設施的基礎上,研究和發展適合當代農業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設施。四是農業信仰。農業信仰是農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信仰作依托,傳統農耕文明就不可能實現穩定發展。傳統的農業信仰值得學習和傳承,同時也要引導人們摒棄迷信,相信科學,繼承發展與改革相結合來充實農業文化內涵。傳統農業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豐富了精神文化的內涵。農業文化是與時俱進的先進文化,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業文化將繼往開來,一直發展下去。

        4 參考文獻

        [1] 羅凱.農業文化的基本問題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1(11):43.

        [2] 孫白露,朱啟臻.農業文化的價值及繼承和保護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1):54-58.

        第2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業機械;自動化;智能化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設計方案不斷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優勢也越來越顯著。自1990年代開始,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整體水平提升很快,農業機械的應用效果也有所提高。此后20多年農業機械技術發展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各類機械技術的合理應用,讓農民切實體會到機械化作業的應用優勢及實際效果。在此基礎下,越來越多的研究單位及農機生產企業加強了對智能農機的開發生產,并且通過合理應用各類計算機技術及信息技術,實現更高智能化水平農機產品的研發,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設備智能化發展的進程。

        1目前智能農機的應用領域

        自動化技術在實際研究中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設備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實現了農業機械設備的智能化發展;也可以通過各類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實現部分人工技術的替代。智能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常用領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農業植保的智能檢測與智能化藥物噴施

        目前我國圖像分析技術及視覺模擬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拓寬。通過農作物圖像的獲取及相應信息的分析,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狀況的檢測,及時發現農作物是否發生病蟲害,有利于機械植保技術在農作物生長管理中的應用??梢愿鶕鞯貐^的實際病蟲害發生情況,通過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智能化噴施農藥,達到幾倍于傳統人工作業的防治效果,有效減少人工作業中廣泛存在的農藥噴施不合理現象,減少農藥應用的負面效果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1]。

        1.2定點土壤肥力檢測與智能化播種施肥

        在農作物種植中應用定點土壤肥力檢測技術及智能化播種施肥,能夠通過土壤內布控的各類檢測裝置,實現對檢測區域土壤含水量及養分水平的檢測,并對實際檢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再進行肥料的智能化配比及施加,使農作物始終獲得高質量的肥力供養,從而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

        1.3糧食收獲狀態的智能化監測

        糧食收獲狀態的智能化監測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應用智能技術,對糧食作物的生長情況作全面的了解,可以運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農作物的生長階段進行分析,以選擇更加合理的時間進行收獲,降低谷物收獲損失率,避免出現糧食浪費的情況[2]。

        2農機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2.1加強智能農機管理平臺的研究開發

        農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及相關技術發展速度的加快,有效促進了農業機械設備中各類智能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智慧農業發展也離不開智能農機技術的實際使用。智能農機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對各類技術的分析及合理規劃應用,但是從智慧農業管理平臺應用現狀來看,仍然存在功能不全等情況,其功能大部分仍然集中在數據統計及農機管理工作方面,需要作進一步優化和調整,通過對大數據的匯總利用,來實現對各類農機資源的合理調配。

        2.2加強農機智能作業技術的研究

        農業機械要想真正實現智能化發展,需要加強對智能作業技術的重視,以保證農機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實現各類農業機械作業性能的提升,優化智能作業技術。智能農機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以下問題。首先是能夠提升各類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技術水平,在視覺模擬及傳感器等技術的配合下,在作業中實現對農作物生長信息的獲取、作業速度的自動調整、障礙物的躲避及行駛路線的合理規劃。其次能夠將智慧農業帶到更高的發展階段,通過電液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各類機械設備的智能化與可控化控制,同時依靠傳感器技術對各類機械設備的運轉速度及作業能力進行調整,達到智能化控制效果,有效提升智能控制的穩定性[3]。

        2.3智能感知技術與邏輯思維技術的提升

        計算機技術及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有助于提升各類決策措施的可靠性、穩定性,智能技術的提高是農機智能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智能技術也是代替基礎人腦決策的關鍵性技術。當前農業機械設備智能化發展中,感知技術的應用仍有局限,不管是視覺設備還是傳感器的實際技術水平仍較低,并未實現與農業機械設備的高度融合。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智能感知技術與邏輯思維技術的實際應用研究,以促進智能化農機設備的應用與智慧農業的進一步發展[4]。

        3結語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及農業生產的發展,均離不開智能技術的優化及應用。自動化作業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農業機械操作中人力的投入,對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海棟,胡明月,張濤,等.如何發展農業機械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54.

        [2]白伏升.農業機械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應用方式與發展途徑[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11):147-148.

        [3]高文英.淺議現代農業機械智能化的應用與發展[J].南方農機,2020,51(11):65.

        第3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水稻;智能化育苗;浸種催芽

        1 水稻智能化溫室浸種催芽技術的使用效果

        (1)水稻智能化溫室浸種催芽達到統一浸種、催芽、育苗,有利于統一品種,保證生產用種質量。

        (2)保證浸種、催芽、育苗質量。通過自動控制使水溫達到恒溫狀態,種子受熱均勻,可進行水循環導氧,種子浸種、催芽全過程是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提高了種子芽勢和芽率,利于培育壯秧。

        (3)推進浸種、催芽、育苗標準化進程,通過浸種基地建設,實現浸種、催芽、育苗一體化,便于規范和提高操作標準。

        (4)推進規模化生產進程,智能化浸種、催芽是水稻工廠化育秧的基礎,通過育苗基地建設,實現浸種、催芽、育苗批量化,育苗規?;档蜕a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5)應用水稻智能化溫室浸種催芽,浸種時間短,催芽快而齊,一般36h后出齊芽;而且芽根白色、新鮮、整齊度好;整個苗期稻苗生長穩健,白根多,盤根快,秧苗素質提高,成秧率達到97.5%。

        2 智能化浸種催芽技術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催芽時期的循環水高度以不浸泡底層種子為宜,保證最底層種子不要接觸水面。

        (2)種子裝袋不要過滿,裝種量25kg/袋。

        (3)種子碼垛一定要碼“井”字垛,但不要壓實以免內部空間氧氣流通不好造成出芽不齊等現象,浸種箱四周要留空隙,種子裝箱后與浸種箱上口要留有40cm間距。

        (4)催芽時種子上面應加蓋麻袋片、種箱上口覆蓋塑料膜,做好保濕保溫措施。

        (5)排水催芽時箱底水面要低于簾子下方,避免底層裝種袋接觸水層,不利于種子養氣的流通。時間10~12h,促使種子早破胸。

        (6)管理人員要勤檢查儀器,浸種箱內、種子中間、循環水的溫度以及水量,并逐箱作好各時段溫度管理記錄,破胸期間要經常檢查,破胸達到50%左右進行降溫催芽。

        (7)由于種子自身污垢較多,管理人員要經常檢查噴淋搖擺設備是否暢通,如出現噴淋口堵塞和搖擺停止等現象,應及時處理,確保箱內受熱均勻。

        3 措施與建議

        3.1 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智能化水稻工廠育秧工程建設是落實國家優質糧食產能工程配套項目的重要舉措,是為糧食生產提供安全服務,盡快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是符合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宏觀政策的客觀要求。對此,必須高度重視,納入日程,把智能化水稻工廠育秧工程建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下大力氣把智能化水稻工廠育秧工程建設培植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確保項目工程建設落實和實施。

        3.2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廠工程建設要嚴格按照環境適宜和集中連片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項目地點要選擇條件優越的水稻主產村作為創建基地,按照全面鋪開、突出重點的原則確定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廠建設選址,結合現代農業建設要求形成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管理規范、設計標準、示范面廣的產業格局。

        3.3 抓好標準建設,夯實設施基礎

        (1)全面實施科學化管理。按照“工程化設計,工廠化管理”的理念,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在確保示范基地建設質量前提下,努力實現水稻育秧基地交通便利、排灌方便,道路硬化,秧田布局合理,實現電、井、池、床、路、溝、場、林綜合配套的規范化秧田。

        (2)努力實現智能化催芽。在抓標準化建設上加大育秧生產全程智能化的推進力度,加快育秧標準化建設。按照技術要求,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每個育秧基地聘請一名農藝專家,配備一名專職技術員,實行全程指導。從而確保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推廣成功。

        (3)加快育苗標準化建設。在強化對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廠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戶管理技能及技術培訓的同時,要從秧田耕作、到種子加工、種子處理、置床處理、秧田播種、秧田管理、綜合利用等項生產環節,實現秧田整地、集中浸種、集中催芽、精量播種、秧田追肥、秧田防病、秧田微噴、秧田調溫、秧田除草等100%標準作業。秧田管理人員適時按照水稻秧苗葉齡進程實施調溫、控水等標準化作業,保證秧苗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健壯生長。

        3.4 強化建后管理,健全管理機制

        (1)工程化設計,工廠化生產。發展現代農業,就要像設計工程一樣規劃農業,像工廠車間一樣進行流程管理,使農業生產全過程用數字說話,用微機控制。在建設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廠中,要運用現代系統信息理論對農業生產進行精準控制的新提升。在建設智能化水稻工廠育秧基地的過程中,要堅持用工業理念裝備智能育秧車間,用企業理念管理智能育苗工廠,借鑒國有農場企業化管理現代農業的新模式進行管理。

        (2)智能化管理,集約化經營。智能化水稻工廠育苗基地,從浸種催芽車間到集中育苗大棚小區,對溫度、水分、養分等重要指標全部實現智能化監控,達到精準管理水平,為培育壯秧和同時降低成本提供便利條件。

        (3)多渠道經營管理,商業化產業化運作。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不具備承載高技能人才和現代化裝備的能力,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探索管理體制機制上的創新,農業向企業化發展是今后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3.5 創新投入機制,確保資金投入

        (1)國家要確保智能化水稻工廠育苗項目建設專項資金的投入。智能化水稻工廠育苗項目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重要舉措,項目建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但是,項目建設需要投入資金量較大,必須國家財政扶持,國家可以農業項目建設投入方式進行投入,實施專項資金專項投入專項管理,嚴禁擠占挪用,確保項目建設。

        (2)是整合項目,整合資金,強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為了搞好項目建設,在國家財政投入基礎上,要協調金融部門的信貸投放,積極整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向基地智能化水稻工廠育苗項目建設轉移和投入,同時引導水稻加工龍頭企業和社會資金及廣大農戶作為投資主體,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項目建設投入機制。

        (3)綜合開發,提高效益。項目建成后要積極開發溫室大棚的綜合利用,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作物,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以確保智能化水稻育苗工廠的管理費用和增加經濟效益。

        第4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機械加工;智能化;問題分析

        要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就必須要實現智能化。機械加工行業是一個整體機構嚴謹、步驟分工明確的行業,智能化就是高標準、高質量、高要求、精細而準確的計算。智能化是高科技代名詞,智能化產品普及市場能大大增加企業產品的客戶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智能化的實現為提高企業生產水平生產效率以及生產競爭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1、我國機械加工智能化現狀

        近日,“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智能化農機技術與裝備”重大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該項目是截至目前農業裝備領域財政投入最大的國家863計劃項目,項目經費概算2.758億元,其中國撥1.138億元,自籌1.62億元。該項目也是“十二五”期間繼“現代多功能農機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研究”重大項目第2個由農業裝備聯盟組織或牽頭實施的國家科技計劃重大項目。項目由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牽頭實施,實施期自2012~2015年,匯聚相關技術產品領域的57家主要企業、研究院所、大專院校近350名相關領域優勢科研人員,從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創制重大產品與集成示范等兩個層面開展種苗高速栽插與精密播種技術、高效收獲分離清選技術、農產品智能分選與節能加工技術與裝備等10項任務研究。項目將重點突破智能栽插和高效采收、植物生長過程和環境信息實時監測、種肥水藥按需施用控制等智能化共性關鍵技術100多項,開發智能化種子精細加工、全自動嫁接育苗、瓜菜智能化生產、植物工廠化生產等重大裝備與設施50套左右。同時,建成10多處以智能化技術為引領的智能農機裝備產業化示范基地。

        項目主要技術路線分為兩方面。一是對國外技術已經成熟、在國內已經引進試驗的高端產品技術,采用聯合設計、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方式,如全自動嫁接育苗成套裝備、瓜蔬自動化收獲技術與裝備等;二是對國內已具研究基礎的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等領域采用集成創新方式,集成形成先進適用技術和產品,如智能化種子干燥和精細化選別裝備技術、農產品智能分選技術與裝備開發等。同時,創新新原理、新結構,與農藝技術有效結合,自主研究適合我國不同種植模式和作物多樣化需求的高速栽插與精密播種技術、作物收獲高效分離清選技術、植物生產智能監控關鍵技術與系統以及優質茶生產智能化關鍵技術與裝備開發,以智能化技術引領提升我國農機裝備與設施智能化水平,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目前,我國農業已經到了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的緊要關頭。適應農業規?;?、精準化、設施化的要求,必須加強以信息化技術為先導的智能化、自動化農機技術與裝備的研究,增強農產品生產的技術集成和標準化應用能力已成必然趨勢。

        2、工程機械出口向高端智能化發展

        目前,亞洲依然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最大市場,以38.27億美元的出口額位列第一,占全球工程機械出口總額的42.4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45%。我國對亞洲的出口價格依然偏低,這既有地緣原因,也有與東盟國家貿易互惠的原因。日本以4.54億美元位列第一,各項出口指標均穩步增長。印度雖然以3.12億美元位居第二,但是出口價格下滑22.56%,直接導致出口額同比下滑15.05%。印度基礎設施需要大量投資改善,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作為“金磚五國”之一,或許“含金量”不太足。印尼是個頗具潛力的新興市場,雖以3.02億美元的份額僅位居第三,但是出口額、出口數量和價格同比分別增長了64.53%、24.95%和31.68%,市場氣息欣欣向榮。韓國雖然以2.57億美元居于第四位,但是緊隨其后的泰國更值得關注,對泰國的出口額、出口數量同比竟然分別增長了127.4%、89.67%。經歷了前幾年的政權更迭、社會動蕩,一個安定、健康、發展的泰國需要穩步建設。

        歐洲以17.35%的市場份額居第二位,出口額達到15.62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8.72%。機械出口仍然以傳統歐盟15國和俄羅斯為核心市場,其市場份額達到了14.56億美元,占歐洲市場的93.21%。歐洲國家當中俄羅斯又以5.49億美元居首,俄羅斯市場出口額同比增長51.61%,雖然出口數量下降了9.76%,但是出口價格卻上漲了68.01%,足以說明俄羅斯市場的巨大潛力。事實上,俄羅斯地產價格攀升,投資不斷涌入持續刺激著建筑業蓬勃發展。另外,不斷攀升的國際原油價格使俄羅斯的國內經濟得到極大的改善,同時油氣、礦產開發工程設備需求量也大增,產業迅速發展,而俄羅斯建筑及工程機械折舊率已達45%~75%,使用中的機械設備有50%源于進口。德國以1.73億美元的份額緊隨其后,各項出口指標均有穩步增長,說明德國的實力依然雄厚。英國、意大利、荷蘭等市場份額均過億美元,但都有小范圍波動。

        拉丁美洲市場以13.18%的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三位,出口額11.8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84%。委內瑞拉以4.01億美元的市場份額雄踞拉美首位。巴西為拉美第一大國,以3.60億美元位居第二,奧運會、世界杯兩大世界體育盛事引來的150億美元建設投資也是一個極其誘人的大蛋糕,今年對巴西工程機械出口的持續增長也印證了這一點。

        非洲是一片亟待開發的土地。上半年我國對非洲工程機械出口11.15億美元,占全球工程機械進口總額的12.38%。北美洲市場是相對穩定的大市場,上半年出口額為9.74億美元,同比增長40.9%。北美洲市場以美國為主,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33億美元和1.4億美元。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對中東出口7.25億美元,同比增長34.06%,傳統市場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伊朗三國就占到了70%的份額,除伊朗外,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均有大幅增長。對大洋洲工程機械出口額3.40億美元,同比增長71.01%,澳大利亞即以2.99億美元占據了87.64%的份額,澳大利亞市場成長良好,工程機械出口穩步大幅增長。

        3、結語

        綜上,在機械制造智能化過程中要有效運用計算機信息系統發展智能化技術,不斷克服傳統機械制造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高精密度、高競爭力及產業化發展大勢。同時,在新環保的大旗下,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低碳經濟。

        參考文獻

        第5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產品種類少,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求

        我國現階段已經生產制造出了大量的農業機械,但是相對于整個農業生產來說遠遠不足,比如我國現在的農產品深加工機械還是主要依靠國外進口,牧草類機械也主要來源于發達國家。

        農業技術人才匱乏

        現階段,我國從事農業機械操作的主要是農民自己,很多地方甚至面臨著高級一些的大型農業機械無人可以操作的局面,農機的操作人員大多沒有經受正規的操作培訓,隨著農業機械普及而來的是各種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

        農機手收入低

        農業的生產操作具有很強的季節性,農機手只能在農忙時開展工作,綜合算來收入不高,產品回收期長。

        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

        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綜合我國農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外國的發展經營方式可以得出,智能化、自動化是我國農機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機技術的智能化、自動化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需求。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加入了WTO后,我國的農產品價格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劇烈沖擊。以棉花為例,今年我國棉花產量大幅度降低,國內棉花的價格持續升高。但是國際棉源的價格遠低于國內。盡管國家已經采取了諸多措施,如限制最低價格、限制進口棉指標等等,我國棉價還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較高的原因是人力資源投入較大,機械成本低。如果農機實現了智能化或者自動化,農業生產率必然大幅提高,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農機技術的智能化、自動化是提高農產品品質的必然要求。我國的溫飽問題基本得以解決,人們現在關注的不是吃得飽而是吃得好。加入WTO后,我國的農產品開始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大大提高。農產品的產前管理、產后分類、加工制造都要借助于機械。農機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才能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對產品的品質投入更多的關注。

        向綠色產品發展

        第6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智能化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很多專業性機械制造智能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水平,而在農業制造領域,還在起步階段。農業機械制造智能技術是專門研究產品的設計、生產、加工、銷售、售后乃至維護維修的整個技術過程,并將提高產品質量、效益、競爭力作為最終的目標。農業機械制造智能技術包含了生產對象、生產資料、能源、人力資源、生產和質量信息等內容。其中,生產對象、生產資料與能源屬于硬件范疇,生產和質量信息則是軟件范疇,而人力資源則是兩者都屬于。在諸多的生產要素之中,人的要素處于主要地位。

        2兵團農業機械制造智能技術現狀及其與內地的差距

        2.1兵團農業機械制造智能技術現狀

        近年來,雖然很多企業在農業制造業方面不斷采用先進的制造技術,像北疆的科神數控設備已占企業機加工設備的30%以上,且已經引進了CNC加工中心,企業的機加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公司已經啟用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和服務。南疆的天誠對企業設備也進行了較大投資,且已經在某些焊接生產線采用了焊接機器人,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焊接質量和工作效率。但是這些進步與內地專業化農業及機械制造業相比,仍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2.2兵團與內地在農業機械制造智能技術上的差距

        2.2.1管理

        內地優秀的農業機械制造業廣泛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對于組織和管理制度的更新與發展都較為重視,并對生產模式加以完善,力求達到準時、快速、高效的生產制造。比如采用MES(制造執行系統),該系統包括計劃排產、過程糾偏、質量控制、資源優化、數據采集、電子看板、ERP集成等模塊。系統依據ERP或手工輸入的生產任務,通過精細排產,得到可執行的工序級生產排程,并通過對生產執行過程的詳細進度、用料、用時及質量等信息實時跟蹤統計,以數字化的方式、智能化的形式直觀地展現生產全過程。而兵團農業機械制造業采用計算機管理的水平還正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的企業仍然處于陳舊的經驗管理階段,是兵團農業機械的制造業發展步伐緩慢的原因之一。

        2.2.2技術設計

        內地優秀的農業機械專業化廠家對設計方面要求嚴格,且更新速度較快。由于大量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CAM),部分大型企業甚至已經開始脫離圖紙進行設計和生產制造。而兵團農業機械制造企業,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使用尚比較局限,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兵團農業機械制造業技術發展推動力不足。

        2.2.3制造工藝

        內地農業機械專業廠家比較廣泛的使用數控加工,許多新型的加工方法,例如:激光切割、高精密加工、復合加工技術等也得到廣泛應用。然而這些新型技術在兵團農機制造企業基本沒有應用,有的甚至還在企業議程之中,使得兵團農機機械制造技術仍然處于低水平狀態。

        3發展建議

        3.1系統優化

        農業機械制造過程中對速度、精度和效率以及柔性化和智能化的要求較高。在采用高速控制系統的同時又改善了機床的特性,使得機床的速度、精度及效率大大提高。而柔性化不僅僅指機械本身,還有群控系統的柔性,數控系統的本身就是采用模塊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裁剪與組合性比較強,能夠滿足用戶的不同設計和需求;群控系統則是根據制作流程的要求不同自動進行修正和調整,使得群控系統的效能充分發揮出來。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市場環境,僅有柔性化是不夠的,機械制造智能化也需要不斷升級改造以適應當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只有具備了智能化才能應對更加復雜的市場發展環境。

        3.2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在智能化的數控系統中要做到用戶界面的圖形化、科學計算的可視化與多媒體的結合和應用。用戶界面是系統與使用人員之間的橋梁與窗口,由于使用人員的要求不同和專業性差異,給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與研制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采用圖形化用戶界面后,使用者在使用時較為方便??茖W計算的可視化可使可視信息直接使用,比如說圖像、動畫演示等??梢暬夹g的應用與計算機的虛擬技術環境結合起來,使智能化領域又進一步得到拓寬。而計算機、聲像以及通信技術完整的結合便形成了多媒體技術,它使計算機擁有了綜合處理數據的能力。多媒體在智能化數控領域中可綜合化、智能化地處理信息,在現場監控系統中也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

        3.3體系結構的優化

        在農業機械制造過程中,改善和發展體系結構較為重要。首先,企業數控機床占用比例應不低于50%,使智能制造系統應用效率達到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集成企業CPU資源系統來提高集成度和運行速度。采用高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規??删幊碳呻娐稦PGA、EPRD、CPRD以及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的新一代PCNC數控系統,并應用LED平板顯示器平臺,以實現超大尺寸的顯示傳導和發散信息。采用增強集成電路的密度來改進性能,使組件的尺寸減小,可靠性提高。其次,硬件的模塊化使數控系統的集成和標準化更加簡單和方便。如顯示器、CPU、輸入輸出設備、以及存儲器等最基本的模塊,都可成為獨立的載體,在通過不同方法的組裝、搭配以及減持和增加以便構成檔次和功能不一的數控系統。最后,通過系統中心樞紐對機床進行網絡化,通過機床聯網的手段,可以在任意一臺機床上進行多臺操作,使不同機床的畫面在同一臺機床的屏幕上出現,實現對機床的遠程控制或者是無人化操作。將計算機智能技術、網絡技術、CAD/CAM、伺服系統、自適應控制動態數據管理及刀具補償、動態仿真等高新技術融為一體,形成嚴密的制造過程閉環控制體系,使產品制作過程靈活多變,以適應當前農機市場多品種、多批次的市場需求。

        4小結

        第7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智能化;農業用水;節水灌溉;控制系統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受水資源不足、人多地少、環境污染嚴重以及技術落后等原因的影響,我國農業用水的浪費率高,這對于發展現代農業是嚴峻的挑戰,也是現代農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國外經驗,研究分析適合我國的智能化設備農業節水灌溉控制系統。

        1節水灌溉技術及國內外發展

        (1)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工程節水技術;灌溉控制技術。①工程節水技術:工程節水技術主要指的是利用原有的灌溉設施并對其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或者重新建設先進的灌溉設備其目的是通過設備改造和創新減少水資源的損失,節水利用原則一是減少輸水損失、二是減少無效灌溉;具體技術有管道輸水,滴灌等等。②灌溉控制技術:灌溉控制技術主要指的是利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根據自然環境、農作物用水需求以及可用水量等因素,綜合協調保障供水,其供水原則更加精細化和可控化。相比較傳統的人工控制灌溉,灌溉控制技術不再依靠人的經驗進行控制灌溉,而是利用對地理環境以及作物生長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滿足用水需求的同時,做到不浪費水。

        (2)國外農業節水灌溉控制技術應用。

        國外在農業節水灌溉控制技術上有發展時間長,智能化水平高,其自動控制系統更加完善和先進。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控制灌溉系統,檢測和掌握土壤環境,從而有效控制和掌握實際需水量,使用滴灌和噴灌,并且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只需要在控制室就能夠完成整個操作過程,在自動灌溉配套設施中,流量控制閥、減壓閥等,能夠大大提高整個設備的運行效率,促使作物獲得最佳的生長環境。

        (3)國內農業節水灌溉控制技術發展。

        國內節水灌溉技術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但是由于在管理和推廣方面的問題,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在灌溉技術上取得了較快發展,但是先進的設備住喲還是依靠從外國進口,并且未能形成完備的控制體系,相比較國外地區,我國在農業生產中,有其特殊性,土地相對分散,并且地形較為復雜,一些國外的灌溉控制系統在適應性上存在不小的問題,并且這些設備價格昂貴,在我國推廣的難度大,我國在發展灌溉控制系統時需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對控制系統的整合和升級,開發適用性強、成本低、效率高的智能化灌溉控制系統。

        2節水灌溉控制系統

        (1)節水灌溉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節水灌溉控制系統是利用土壤測量儀器探測田間土壤各種信息,并對于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轉化成數字量,并在控制器上予以顯示。同時這些信息及時傳輸和推送到PC上位機的人機界面上,實現對信息的掌握和控制。從接收的信息上結合預設的農作物需水量和以及整個灌溉系統的灌溉用水量、水速進行有效控制。一旦需要灌溉就可以啟動相關按鈕進行灌溉操作,整個過程中的信息都能夠在人機界面中得到顯示,主要包括灌溉時間、灌溉量以及剩余時間和水量等信息,如果不需要進行灌溉,就可以發出控制指令,機器就會停止操作。

        (2)灌溉實現與控制。

        在灌溉系統中,最核心的是采用電機驅動離心泵的方式將水注入管道,從而實現灌溉的目的。而這個過程中,執行灌溉任務的是電磁閥,電磁閥在這個系統中充當管理者角色,它能夠控制區域灌溉與否,并且連接著灌溉干支流的各個管道,在整個系統中形成若干個連接點。灌溉支管上安置了若干個噴頭,根據區域需水量進行灌溉或對區域實行輪流灌溉。對于分片區域,安放一定量的土壤水分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的主要作用是監控所在地點的土壤水分,并將檢測到的數據和結果通過通訊設備傳輸到單片機中,單片機再根據預先的參考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對比分析結果實施灌溉。

        (3)節水灌溉控制系統總體結構。

        根據具體的原理和實際的需求,對于灌溉控制系統的總體結構進行了分析,其工作采用的是某型單片機,并采用控制電磁閥對于田間進行灌溉操作,其系統主要是利用傳感器測量電路、模數轉換電路、控制電路等等,結合上述的功能及總體結構。在研究智能化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控制系統時,將灌溉控制系統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硬件電路,另一個是軟件程序。硬件電路主要是負責對數據的處理和執行,并且硬件設備能夠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軟件部分主要負責協調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控制硬件的執行,屬于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而整個系統的完成質量主要是硬件設備和軟件服務相互協調的結果,只有二者相互協調才能發揮節水灌溉系統的最大功效。

        3節水灌溉控制系統的設計及建議

        (1)系統設計主要內容。

        智能化設施的農業節水灌溉控制系統設計可以分為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兩個部分。硬件設計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①單片機主機;②模數轉換電路;③LED數據現實電路;④超限報警電路。軟件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設計:①灌溉系統主系統設計;②采樣子程序設計;③數據處理程序設計;④尺度變換程序設計;⑤轉碼程序設計。

        (2)系統設計基本原則。

        第8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與機械技術的融合形成了一股機電一體化的浪潮。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技術的成熟奠定了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數控機床的出現則給機械工業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微電子技術賦予了機電一體化更大的潛力。同時,可編程序控制器、激光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模糊技術等技術的發展,都讓機電一體化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從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功能與作用來看,可以將其分為2類,即整機與基礎元件。前者包括數控機床、智能化儀表儀器、CAD/CAM系統等;后者包括傳感器、模糊控制器和電力電子器件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農業機械的現代化帶來了強勁動力,應該特別關注機電一體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運用。

        1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農業機械現代化中的應用特點

        1.1 提升了農業機械的智能化水平

        農業機械正在融合越來越多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尤其是微電子控制技術和計算機處理技術的應用,使得農業機械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這種發展趨勢不僅優化了農業機械的結構,提升了其工作效率,還使得農業機械的用途不斷增加,利用率大幅上升。機電一體化技術在增加農業機械功能的基礎上,使得其智能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與其他各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生產相呼應。

        1.2 增加了農業機械的功能

        機電一體化不是一個單項技術,是一系列技術的有機綜合體,其囊括了微電子技術、機械技術、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傳感測控與自動控制技術、信息變換與接口技術、軟件編程技術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等。這一系列技術賦予了農業機械豐富而強大的功能,并將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農業機械功能多、質量高、可靠性強于耗能少的發展趨勢。

        1.3 提高了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水平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運用能夠提升農業機械的信息化水平與自動化水平,作業的規范性與精確性得到提升。自動化水平的提升能夠有效提高農業機械的產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1.4 農業生產過程的人性化

        電子監控與報警、故障診斷與自我防護等技術在農業機械上的運用,能夠充分保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減少機械故障。在數字化和程控技術的幫助下,農業機械人體學設計更加合理,操作也變得更加靈活高效。同時,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其維護更加方便,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

        2 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在農業機械運用中的實際情況

        2.1 在國外的運用情況

        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水平非常高,機電一體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運用成熟。其農業機械設計有4大特點,即作業速度的提升、作業寬幅的提高、農機功率的增大和操作更加人性化?,F在部分農機制造巨頭正試圖將一些尖端技術整合到農業機械上去,從而提升農業機械的智能化水平,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這些尖端技術有遙感技術、激光掃描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信息數據的自動化采集與批量處理技術等。農用激光平地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通過激光調平傳感微機處理技術,能夠獲得高度平整的田地。約翰·迪爾公司將精密作業系統安裝到水稻聯合收割機中,對水稻的收獲進行實時監控、計算與評估,能夠快速獲得產量、谷物濕度等信息;其內置的定位系統與示差定位能夠幫助農場主獲得位置信息,從而能夠對機械實施有效調配。

        2.2 在國內的運用情況

        由于諸多原因,農機現代化在我國起步較晚,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滯后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嚴重制約了我國現代化農業與生態農業體系的建立。隨著我國機械工業、信息化產業等的發展,我國的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尤其是我國在微電子處理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上的突破,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這也讓機電一體化技術能夠更加嫻熟地運用到農業機械中來。同時,應該充分借鑒美國、澳大利亞等農業技術大國的經驗,結合自身特點,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現代化道路。目前,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在農業機械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上取得一系列進展,施肥播種機、拖拉機和谷物干燥機等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升。雖然,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其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應該正視這一問題。

        3 農業機械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3.1 農業機械的光機電一體化

        在融合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基礎上,激光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將會充分整合與優化農業機械的組成,獲得最佳的工作機制,從傳感系統、動力系統與信息處理系統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

        3.2 農業機械的柔性化與智能化整合

        柔性化即自律分配系統化,建立起既能獨立工作又能為總體服務的系統,能夠充分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子系統出現故障對于整體工作影響不大,提高了農業機械的利用率。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讓農業機械的智能化不斷提升,在模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雙向聯系加強,智能化整合力度不斷上升。

        3.3 農業機械的微型機電化與信息化

        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納米技術和蝕刻技術的發展,機械元件的小型化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為其微型機電化提供了技術保障。通過將一些列傳感器、處理器和執行元件等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律元件。充分利用外界信息,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處理外界最新技術信息,獲得最佳的生產方式。

        參考文獻

        [1] 趙志強,盧昕,林甦君.機電一體化技術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2(20):132-133.

        第9篇:農業智能化發展范文

        關鍵詞關鍵詞:智能小區;物業智能化管理;中國特色商業街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8007602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李新(1980-),男,天津市古文化街海河樓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 引言

        隨著智能化技術從大廈走向小區,邁進千家萬戶,進入各個商業街區,智能化管理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那么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或模式才可以稱得上是智能化管理呢?最近國家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提出了關于住宅小區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即:住宅小區智能化是利用4C(即計算機、通訊與網絡、自控、IC卡)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這一標準在商業街區同樣適用。

        1 智能化管理在商業街區管理中的需求

        (1)業主方面對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在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自己經營店鋪的關注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店鋪面積、周邊自然環境、交通、客流等方面,而是越來越關注自身權利的維護,對物業管理方面服務的品質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這就需要物業管理方面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完善的物業管理解決方案。

        (2)物業管理方面的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成本持續增高,弱電、電子監控,各種智能化部件發展迅猛,質量不斷提高,價格比較穩定并且穩中微降。因此,從物業管理成本上來看,通過實現智能化來減少人力成本是物業管理方實施智能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用智能化系統代替人力也更加便捷,更加有利于管理者的監督與控制,減少人為因素,可以說是強化管理的物業管理者實施智能化管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2 智能化管理在商業街區管理中的具體實施

        智能化物業管理與傳統物業管理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智能化”。也就是說,它不僅具有傳統建筑物的功能,而且具有智能(或智慧)?!爸悄芑笨梢岳斫鉃?,具有某種“擬人智能”特性或功能。智能化小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信息服務,服務功能主要包括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監控和先進的通信方式。

        智能化管理意味著:①對環境和使用功能的變化具有感知能力;

        ②具有傳遞、處理感知信號或信息的能力;

        ③具有綜合分析、判斷的能力;

        ④具有作出決定,并且發出指令信息提供動作響應的能力。

        智能化物業管理與傳統的物業管理在根本目的上沒有區別,都是為業主、用戶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創造物業最佳的綜合效益。但由于管理對象的層次不同,服務對象(業主)對物業的使用、要求等不同,二者在內容上必然會有所不同。

        智能物業由于采用了高度的自動化裝備和先進的信息通信與處理設備,能全面獲取物業的環境、人流、業務、財務及設備運行狀況等信息,有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手段,所以在管理上更要科學規范、優質高效??梢园阎悄芑飿I管理看成是在傳統物業管理服務內容上的提升,這種提升也就是“智能化”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各種智能化設備系統的自動監控和集中遠程管理

        傳統的設備管理如設備運行狀況監測,只可能靠人工現場巡查、看護,而實行智能化管理只需在中央監控室便可了解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況、調節設備的運行,并可根據設備自動報警信號顯示故障區,迅速啟用備用設備線路或及時到位搶修,確保大廈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還可根據自動記錄下來的設備狀況信息自動安排維護、檢修周期、電腦顯示等。這種集中遠程自動監控管理,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管理維護效率,確保了物業設備的正常使用。

        2.2 保安、消防、停車管理高度自動化

        保安、消防、停車管理均是物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往往需占用大量人力。配備完善智能系統的物業,可以實現保安、消防自動監控,減少大量一線巡視人員。如保安方面,可以用電視監控系統監控物業大堂、電梯、樓梯、走廊、出入口、停車場等重要部位,用紅外探測系統探測有無非法越界進入物業區域的現象,并向中心監控室報警,用電子巡更系統記錄保安巡視情況,門禁系統自動識別來人有無進入資格;消防方面,全套探測報警設備可以自動探測有無火災苗頭,自動報警,顯示異常部位,管理人員可在中心監控室切斷相關部位電源,啟動防火滅火設備,指揮人員及時到位滅火救險;停車管理方面,智能化的停車收費系統可以做到自動識別月保還是臨保車輛(通過感應車頭標簽),實現自動計時,收費放行。

        2.3 三表自動計量,各種收費一卡通

        智能抄表系統可以免去人工挨家挨戶上門抄表的煩瑣,實現多表數據自動采集、傳輸、計費。配以一卡通系統又可以免去管理人員上門收費或用戶到指定地點交費的不便,住戶只需手持一卡便可通過刷卡交費(包括物業管理費)。

        2.4 管理服務網絡化、信息化

        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配置,使得物業管理服務與被服務雙方的信息交互溝通更加便捷。物業公司可以快速查、記用戶網上提出的服務要求(報修各種代辦服務項目)與投訴,及時給予答復;可以網上通知、公告,催交費用,催辦有關事項,征集管理意見、建議,組織網上文娛活動等。這種物業信息化管理程度的提高,無疑會改變傳統的管理服務方式,促進服務效率的提高。

        2.5 物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是能對物業管理各種事物進行信息處理(收集、存儲、加工、傳遞等)并維護和使用,反映物業管理企業運行狀況,輔助企業決策,促進企業實現規劃目標,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它是專用于物業管理企業處理物業管理各種事物的專向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一整套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和基礎應用軟件以及物業管理事物處理專用軟件。

        當前趨勢是要把更多的興趣和注意力放在與外界溝通、信息服務、安全防范、物業管理等方面,正是適應這種社會需求,智能小區應運而生。

        智能小區的智能化系統功能設置一般應該根據市場定位的不同(是中檔還是高檔)而不同。主要包括安防監控、門禁管理、計算機網絡、家庭安防報警、三表出戶、現代通信、有線電視、設備監控、小區一卡通、計算機物業管理等智能化子系統,以及小區電子大屏幕、背景音樂、電子商務、信息服務、VCD點播等。其中智能小區安防、通訊及網絡是智能小區首先考慮的問題。智能大廈多數人比較熟悉,但對于住宅小區智能化并不是簡單的智能大廈的功能復制,這不能完全滿足要求。住宅有其特殊的方面,它需要將住宅內越來越多的設備、系統統籌管理,使其能具備智能化的功能,從而創造舒適健康的環境,具備高度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通信功能,包括語音、文字、圖像的傳輸。

        智能化小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信息服務,服務功能主要包括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監控和先進的通信方式。信息服務突出體現在計算機網絡上,這對小區網絡的硬件建設提出了要求。目前,帶寬問題是制約網絡發展的瓶頸,寬帶技術的逐步應用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有關權威機構預測,寬帶網絡在未來幾年里將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屆時網絡發展將真正進入到大眾家庭。智能產品實現功能的方式一般都是在小區內建立智能控制網絡,利用此網絡來實現家庭智能控制器。

        智能小區是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形成智能住宅。智能住宅是將家庭中各種與信息相關的通訊設備、家用電器和家庭安防裝置,通過家庭總線連接到智能控制網絡上進行集中或異地的監視、控制和家庭事務性管理,并保持這些家庭設施與住宅環境的和諧與協調。這些功能都是通過家庭控制器來實現的,家庭控制器則是通過智能控制器來實現的,家庭控制器通過智能控制總系統提供各種服務功能、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連接。所以說家庭控制器既是智能住宅的“大腦”,又是小區智能管理網絡系統的“神經元”。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胡裕華.效率、效益與質量——物業中的設備管理[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1998(1).

        [2] 張紅,龍奮杰,李常庚.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建筑經濟,2002(4).

        [3] 戴駿.小區的智能化系統設計[J].當代建設,2002(6).

        [4] 楊成漢,張奕先,段淵古.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觀規劃設計——以北京市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項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8(11).

        [5] 陶士康,王張華,管章志,等.近500年來安徽杭埠河流域旱澇災害發生規律及其成因分析[J].安徽地質,2006(4).

        [6] 姜紅.試論當代中國的社會流行語[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7] 吳卓珈.麗水市城市綠地景觀形象建設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08(3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