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鄉村振興年度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振興年度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振興年度計劃

        第1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一、目標任務

        (一)山區中學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根據需求,計劃為藍田縣、戶縣、周至縣、臨潼區、長安區的山區25所鄉鎮中學(2所高中、23所初中)各招錄師范專業本科生1人,共計25人;

        (二)鄉鎮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工程。根據需求,計劃為高陵縣、藍田縣、戶縣、周至縣、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的163個鄉鎮衛生院各招錄醫學專業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生1名,共計163人;

        (三)鄉鎮農技隊伍建設工程。根據需求,計劃為全市144個鄉鎮農技服務機構各招錄1名農技(包括農、林、水、牧、機和城鎮規劃建設等)專業本科生,共計144人;

        (四)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工程。全市抽調200名新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到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確定的200個重點村村委會擔任村長助理,進行為期一年的駐村幫扶工作。另外,由市上招募50名普通高校畢業生自愿進村工作,每縣(區)分配5名。

        (五)支農、支教、支醫工程。嚴格執行陜政發12號文件的規定,根據省農業廳(陜農業發316號)、省教育廳(陜教8號)、省衛生廳(陜衛人發393號)下達的年度計劃進行。

        1、支農工作由市、縣(區)農業部門牽頭具體負責,協調水利、林業、建設、科技等部門各司其職。今年從市級涉農事業單位選派50—80人,從十個縣(區)級涉農事業單位各選派7—10人。重點面向農業生產建設一線。

        2、支教工作由市、縣(區)教育部門具體負責。今年支教全市共選派198人,其中:市級(含城三區)選派98人;長安區、臨潼區、藍田縣、高陵縣、戶縣、周至縣各選派15人;閻良區、灞橋區各選派5人。重點面向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和山村中小學。

        3、支醫工作由市、縣(區)衛生部門具體負責。今年從市屬和駐地醫院選派100人(其中省上計劃下達33人,市衛生局主動增派67人),從十個縣(區)醫院各選派5—7人。重點面向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

        (六)學歷教育工程。根據實際情況,計劃每縣(區)選派30名35歲以下不具備國民教育大專以上學歷的鄉鎮、街道辦事處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共計300人,實行帶薪學歷教育。

        (七)農村實用人才建設工程。十個縣(區)共培養、選拔農村實用人才10000人。其中重點培養3000名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鄉村科技人員;依托農校、農函大、農廣校、農職校、林廣校等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000人;通過支農專業人員傳幫帶,培養農民技術員2000人。

        (八)資助到農村基層從醫從教的在校大學生和面向基層就業的定向(委培)生。在省內高校師范、醫學專業各設立25個助學金名額(共計50名,平均每個縣區5名)。對家庭困難、學業優秀的250名高中生進行資助,每個縣(區)確定25名。

        二、工作職責

        (一)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職責

        實施振興計劃指導協調的責任在市,市級各職能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本單位、本系統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及時解決“振興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市人事局工作職責:負責全市“振興計劃”的組織、協調、督促和檢查工作,總體負責“振興計劃”的年度實施工作。負責與省振興辦和市新農辦的聯系協調工作。負責“振興資金”的管理工作。根據縣(區)上報專業需求,組織招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從醫和從事農技服務。做好對口“三支一扶”專業技術人員選派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組織、協調、選派新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駐村幫扶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學歷教育工作。做好農村實用人才的選拔培養工作。負責普通高校畢業生自愿進村的招募工作。負責享受助學金的在校大學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審批工作。承擔振興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其它日常工作。

        2、市財政局工作職責:負責按照“振興計劃”的要求落實配套資金,保證“振興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負責“振興資金”的審核、撥付、監督使用。加大對涉農鄉鎮公益性事業單位的財政投入力度。

        3、市編辦工作職責:負責改革鄉鎮衛生院的財政供養體制。根據現有編制使用情況和高校畢業生到崗情況,負責確定鄉鎮事業單位編制數,并實行周轉編制,確保高校畢業生能到基層一線工作。

        4、市教育局工作職責:負責指導縣(區)教育部門落實山區中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指導縣(區)教育部門清退代課人員和無教師資格證人員,下派學歷不達標教師,調整農村中學隊伍人員結構,分流農村中學編制定員外超配的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負責落實支教人員的選派工作和條塊支教計劃的協調銜接工作。指導縣(區)教育、人事部門負責到農村基層從教資助生畢業后的安置工作。根據省教育廳學歷教育計劃落實學歷教育的院校。做好享受助學金的在校大學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推薦、審核、評審工作,協助高校加強對享受助學金的在校大學生和定向委培高中生的教育管理和安置工作。負責對招錄到農村中學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崗前培訓和進修學習。負責組織實施對中小學教師進行系統的在職培訓。

        5、市衛生局工作職責:負責指導縣(區)衛生部門落實鄉鎮醫療衛生隊伍的建設工作。指導縣(區)衛生部門清退無從醫資格人員,調整鄉鎮衛生院隊伍人員結構,分流鄉鎮衛生院編制定員外超配的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負責落實支醫人員的選派工作和條塊支醫計劃的協調銜接工作。指導縣(區)衛生、人事部門落實到農村基層從醫資助生畢業后的安置工作。負責對招錄到鄉鎮衛生院的畢業生實施崗前培訓和進修學習。負責組織實施對鄉村醫生進行系統的在職培訓。

        6、市農業局工作職責:牽頭具體負責支農工作和條塊支農計劃的協調銜接工作。組織協調水利、林業、建設、規劃、科技等涉農部門各司其責。指導縣(區)農業部門落實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指導縣(區)農業部門調整農技隊伍人員結構,分流農技服務機構編制定員外超配的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負責做好農村實用人才的選拔培養工作。負責落實支農人員和幫扶人員的選派工作。

        7、市林業、水務、畜牧、城建、規劃、科技等部門。負責按照牽頭部門的要求落實所屬單位“三支一扶”人員的選派工作。

        (二)縣(區)政府職責

        縣(區)是實施“振興計劃”的責任主體,組織推進的責任在縣(區),實施落實的責任在鄉鎮。各縣(區)政府及鄉鎮要切實做好“振興計劃”各項建設工程的落實工作,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工作機制健全,人員到崗,全面完成本年度“振興計劃”各項目標任務。

        三、實施步驟

        年推進“振興計劃”實施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月初—2月底):動員籌備階段。分別召開市、縣(區)推進“振興計劃”動員會議,學習領會相關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年落實“振興計劃”的各項工作。各縣(區)按要求組建振興計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落實工作人員和配套“振興資金”,制定本區縣年實施方案,統籌安排本區縣年落實“振興計劃”的各項工作。

        第二階段(2月底—11月底):全面實施階段。

        根據“振興計劃”和本方案有關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全面啟動“振興計劃”的貫徹落實工作。各項工作時間安排如下:

        (一)3月底前完成從教、從醫和從事農技服務人才的招錄和培訓工作、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建設人才的選派和招募工作。

        (二)4月底前完成“三支一扶”人員的選派工作。

        (三)7月底前完成實施學歷教育人員登記工作,確定人員名單,9月份開始實施學歷教育。

        (四)10月底前完成貧困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審批和資助工作。

        (五)11月底前完成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工作。

        第三階段(11月底—12月底):調研檢查階段。

        健全監督檢查機制,確保“振興計劃”各項政策、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各相關責任部門、各縣(區)在自查的基礎上,做好迎接市振興計劃領導小組的調研檢查準備工作,通過對全市本年度“振興計劃”執行情況的調研和檢查,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研究解決計劃執行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年“振興計劃”的實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縣(區)要把“振興計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確定一名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由縣(區)組織、人事部門牽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相關部門和鄉鎮積極配合認真落實。市級各有關部門也要明確責任,制定配套實施辦法,積極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密切配合,上下聯動。市、縣(區)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主動搞好配合,做到不推不拖。各縣(區)要以積極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把市委、市政府加強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決策落到實處。

        (三)加強督導,跟蹤檢查。市“振興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項工作的檢查督促,每季度檢查一次,定期通報情況。各縣(區)根據工作進度進行跟蹤檢查。對工作責任心不強、指導不力導致不能落實大學生工作崗位、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經費落實不到位、人才閑置浪費等問題要追究領導責任。

        第2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一、計劃的目的、意義和編制依據

        (一)計劃的目的、意義

        通過編制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充分發揮計劃指導作用,實現科學調控土地市場,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貫徹落實好建設用地年度供應計劃,對于落實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要求,推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計劃編制的主要依據

        1.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

        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3.住房建設規劃與計劃;

        4.城鄉建設規劃;

        5.建設用地使用標準。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提質增效、深化改革為動力,以黨的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結合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和“供給引導需求”為基點,合理安排2020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的總量、結構、布局、時序和方式,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合理利用,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充分發揮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在宏觀調控中的閘門作用,以土地供應結構調整和利用方式的轉變,著力推進工業提升、城市建設、旅游開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保障我縣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節約集約用地原則。通過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嚴格保護耕地資源,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力度和存量挖潛力度,優先供應存量建設用地和閑置土地,著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2.城鄉統籌原則。積極推動城市化發展,正確合理把握縣城規劃區與鄉鎮建設之間的關系。不斷優化土地供應空間布局,逐步實現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就業保障一體化建設。

        3.供需平衡原則。以土地供應引導需求,合理配置土地供應結構和供應量,形成土地供應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格局。

        4.有保有壓原則。積極支持優先保障民生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項目和鄉村旅游項目;嚴格控制國家規定限制類和禁止類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堅持重點項目極時供、儲備土地有序供、存量土地計劃供,穩妥實施招拍掛出讓。

        5.連片開發原則。為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按照統一規劃、組團開發、連片供地的指導思想,盡量做到集中連片供地,避免小地塊出讓。

        三、計劃指標

        (一)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2020年度全縣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為636.14公頃。

        (二)國有建設用地供地結構

        在2020年土地供應計劃中,安排商服用地40.02公頃,占供應總量的6.3%;工礦倉儲用地189.51公頃,占供應總量的29.8%;住宅用地105.28公頃(其中商品房用地89.63公頃,保障性住房15.65公頃),占供應總量的16.5%;交通運輸用地165.83公頃,占供應總量的26.1%;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含教育)89.33公頃,占供應總量的14.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6.17公頃,占供應總量的7.3%。

        四、土地供應政策導向

        (一)優化土地供應結構

        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對各用途土地供應采取“城鄉統籌、節約集約、供需平衡、有保有壓”的原則,優先保障民生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鄉村旅游等國家鼓勵類項目的用地需求,從嚴控制限制類項目用地,嚴禁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和產能過剩等禁止類項目安排用地計劃。

        1.保證重大基礎設施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服務、環境建設的土地供應,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運行和服務水平。優先確保城鄉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設用地供應;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建設用地供應,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綜合公共服務體系;合理保障生態工程建設所需用地,構建立體化的城市綠化格局,多渠道拓展城市綠化空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2.合理確定住宅用地供應規模。提高并優先保障拆遷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對列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的用地實行“應保盡保”;確保保障性住房、危舊房與城中村改造以及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的70%;限制高檔住宅商品房項目建設用地供應,禁止高檔別墅項目建設用地供應;積極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用地需求保障;不斷優化住宅供給結構,著力穩定房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3.積極引導經濟轉型,著力構筑技術先進、結構合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支持旅游“二次創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用地需求。從嚴控制規模較小、生產能力不高的限制類項目用地,嚴禁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項目用地。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發展電子商務、倉儲物流、信息、咨詢等生產業。

        (二)優化空間布局

        1.合理安排縣域城鎮建設空間布局。一是形成“一核三軸”的城鄉空間結構。“一核”即城區。“三軸”即“一主軸兩副軸”。主軸指城區—古碑—斑竹園發展軸;兩副軸指城區—青山—天堂寨發展軸、城區—南溪—沙河發展軸。二是構筑“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四級鎮村體系。中心城區即縣城新區和縣現代產業園區;中心鎮指建制鎮的集中建設地區,包括白塔畈、南溪、雙河、青山、天堂寨、斑竹園、燕子河、古碑、吳家店、湯家匯;一般鎮指油坊店、全軍、鐵沖、麻埠、果子園、槐樹灣、花石、沙河、桃嶺、關廟、張沖、長嶺;中心村,是農村居民的集中居住地區。

        2.合理安排產業集聚空間布局。一是產業組織思路:禁止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化工冶金等工業項目。堅持產業聚集發展,重點建設縣城現代產業園區。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與農產品加工、農業服務業聯動發展。堅持特色帶動發展,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紅色旅游。以旅游產業帶動鄉村農業結構的調整。二是工農聯動產業布局思路:建設縣城現代產業園區和22個集鎮農民創業園,推進工業集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三是旅游產業布局思路:建設天堂寨和梅山兩個旅游集散服務中心,重點打造湯家匯鎮、麻埠鎮響洪甸村、吳家店鎮西莊村、燕子河鎮大峽谷村、槐樹灣鄉響山寺村等共10個旅游服務接待點;積極培育西線(縣城-湯家匯-斑竹園-天堂寨)、中線(縣城-梅山水庫-馬鬃嶺-天堂寨)、東線(縣城-響洪甸-燕子河-天堂寨),推進旅游資源整合,構建縣城-梅山水庫片區、響洪甸水庫片區、湯家匯-金剛臺-懸劍山片區、天堂寨-馬鬃嶺片區四大旅游特色片區,重點打造會議度假、運動養生、休閑養生、國防教育為支柱的旅游產業體系,搶占大別山旅游產業發展的高端。四是農業產業布局思路:重點發展高山有機稻、茶葉、油茶、黑豬、黃牛、蔬菜等。以鄉鎮為單位突出特色,以村為單位適度集中,因地制宜引導涉農產業空間布局。建設特色農家樂和特色村,推進農業品質發展。

        3.合理安排生態涵養空間布局。規劃根據縣的客觀條件,構成縣“兩心三區”的生態安全格局。“兩心”指梅山水庫和響洪甸水庫兩個水源地保護區;“三區”指西南部中山區“金剛臺——懸劍山生態區”、西北“沙河——關廟生態區”和南部天馬生態區三個二級自然保護區。

        (三)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1.嚴格保護耕地,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增長速度和規模,促進土地資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續利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從緊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建設用地;努力提高供地率和用地效率,嚴格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相關要求,切實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力度,加大低效用地再開發、閑置土地處置盤活力度,加強土地批后監管,嚴格查處違法違規和閑置用地,促進土地有效開發利用。

        2.促進產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提高產業用地的利用效益。完善并嚴格執行產業用地的用地標準和相關控制性標準,合理控制產業用地規模和項目實施進度;積極引導工業向經濟開發區集聚。除重大、特殊項目外,嚴格控制在規劃工業用地區塊外單獨選址進行建設。

        3.促進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按照節約集約利用的總體要求嚴格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土地使用標準,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用地有償使用,通過經濟機制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四)促進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建設,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繼續推進土地市場建設,提高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工業用地及商業、旅游、娛樂、商品住宅項目等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改進和完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有競爭性的基礎設施用地開展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加大政府土地儲備力度,完善土地一級開發機制,增強政府住房保障和調控市場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抓住重點、優先安排。凡是被列為市、縣政府重點項目的,優先安排用地指標,確保及時供地。把握全面,突出重點,強化服務,保障供應,對年度重點項目用地、政策性住房用地要采取超前介入,跟蹤服務,全程保障。

        第3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2018年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溫州市發改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加快融合發展,打造至美××”的戰略目標,以十大責任捆綁攻堅行動為主載體,盯引大項目、打造大平臺、營造大環境、保障大民生,各項工作亮點紛呈。現就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思路做如下匯報:

        一、2018年工作總結

        (一)狠抓項目謀發展,有效投資穩步增長。

        一是投資結構逐步優化。2018年1-12月,我市實際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2.36億元,增長18.57%,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投資結構中,工業投資增長36.55%,增速高于目標增速;服務業投資、交通投資、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6.16%、24.1%、12.61%;生態環境和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因大型城市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增長27.85%,增速大幅提高。二是省市重點項目完成較好。去年我市本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10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8%,續建類項目完成率達122%,66個項目實現開工,開工率達到115.8%。其中,45個溫州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3.9億元,完成率148.9%,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務;14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億元,完成率112.6%,超序時進度12.6個百分點。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溫州分會場在我市濱海高新產業園區成功舉行,我市13個項目參加開工儀式,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居溫州各縣(市、區)第一位。四批次集中開工活動大大推動了我市項目開工建設進度,全市57個開工類項目已開工54個,開工率95%。三是項目謀劃積極推進。精心謀劃2019年全市重點項目,初步梳理項目358個,其中續建類109個,開工類59個,爭取開工類70個,研究類120個,項目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提升。包裝3個項目申報列入今年省重大產業項目,同時謀劃一批后備項目。

        (二)創新重大項目閉環機制,項目盯引成效凸顯。

        出臺《××市重大產業項目推進工作指引》,創新建立重大項目全過程閉環機制,實行項目謀劃全方位指引、全過程跟蹤督考,有效推進“省市縣長項目工程”落地,得到馮飛常務副省長和陳偉俊書記的批示肯定。一在前期謀劃上,建立重大項目“靶向招商地圖”。盯引了投資超20億元的瑞立、瑞明等兩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總投資24億元的華峰溫商回歸項目成為溫州“首個列入、首個落地”的省重點盯引清單項目,聚焦打造汽車高端部件及新能源汽車千億產業集群、“數字經濟強省”的××板塊、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二在中期盯引上,建立重大項目“三級捆綁機制”。實行書記市長領銜盯,鎮委書記、鎮局長具體盯,營商專員跟蹤盯等專項工作機制,確保各大項目落到實處。2018年謀劃書記市長項目21個、鎮委書記和鎮(局)長項目71個,

        9個列入溫州市縣長項目,其中5個列入省“152”項目清單,9個溫州市縣長項目中,已開工建設項目6個,另外3個項目在2019年上半年爭取落地。三在后期落地上,建立重大項目“集成服務機制”。具體是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級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統領,聯動推行“標準地+”改革、營商專員保姆式服務、政府購買服務代辦、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涉企執法備案等集成服務,推出“親清聯系卡”,企業投資工業類項目實現“開工審批7天、竣工驗收30天”。還制定出臺了《××市重大產業項目推進工作指引》,建立市級項目前期庫,明確項目從謀劃到落地的全方位指引,將重大產業項目謀劃和前期推進工作以高權重列入綜合考績,實行全過程跟蹤督考。

        (三)全力推進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取得實效。

        一是著力構建“萬千”大平臺。依托濱海高新產業園,通過出城入園模式“裂變一批”,產業鏈招商模式“招引一批”,落地全產業鏈項目3000多畝,落地項目32個,其中5個超20億元項目、9個超100畝項目,將成為××產業高端化發展的主引擎。二是新興產業培育加快提速。圍繞構建“高端汽車部件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數字經濟+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集群,在20億、50億級重大產業項目上求突破。率溫州率全市之先開展數字經濟課題研究,制定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視客控股成為國內VR龍頭企業,引入七大數字經濟項目。加快丁山二期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推動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海尚機器人關節減速機技術國際領先、金石機器人項目獲行業最高金球獎、綠歐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項目落地開工,特種消防機器人等一批項目正在對接,有望打造成為××戰新產業新集群。三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季度,我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0.98億元,同比增長9.4%,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分別高1.4、2.5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貢獻率達58.4%,三次產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45.2∶52.2調整為2.5∶42.3∶55.2,完成服務業投資233.7億元,同比增長9.6%,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84.9%,服務業實現稅收45.51億元,占全市稅收總收入的50.2%,服務業已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智慧物流發展勢頭良好,世界500強普洛斯現代物流園投入使用、韓國SK易瑞物流項目完成供地,易達公用型保稅倉獲批,阿里巴巴500畝菜鳥物流園區項目前期有序推進。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4%,占GDP的比重達到了55.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1個百分點。去年1-11月,我市47家其他營利業企業完成額14.6億元,增速24.3%。四是能源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工業固廢與污泥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改擴建工程建成并投運;華峰熱電聯產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完工;江南新區泛能網項目完成征地年內將完成招拍掛;××海上風電項目正在積極對接規劃調整工作。2018年累計完成淘汰改造80臺,超額完成省能源局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地面光伏項目與分布式光伏項目有序推進,新增屋頂光伏裝機約0.75萬千瓦,家庭屋頂光伏1600余戶、裝機容量0.35萬千瓦,圓滿完成省、溫州市民生實事任務目標。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一是特色小鎮建設再上新臺階。圍繞打造溫州華商綜合發展試驗區和區域進口商品集散中心“橋頭堡”,基本形成“一園兩區三平臺”主體框架,先后招引落地超億元項目8個,集聚知名品牌21家,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小鎮跨境貿易成果豐碩,華商回流總部集聚效應明顯,服務配套功能日趨完善,僑貿進口商品展銷中心、僑貿國際進口商品中心、盛明進口商品精品超市等三大進口商貿中心成功入駐,甌貿通、賽伯樂、豬八戒、新聯等四大外貿平臺全面投運,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模式全面開啟。特色裝備小鎮、汽配智造小鎮2個溫州市級小鎮創建工作進展順利,積極謀劃××本級特色小鎮7個,省級、溫州、××組團梯隊發展格局逐漸形成。二是小城市培育工作有序推進。塘下、馬嶼小城市培育工作順利通過省檢查組考核驗收,馬嶼鎮獲得補助資金2500萬元,塘下鎮獲得獎勵資金380萬元。三是“最多跑一次”跑出新速度。重點圍繞審批制度改革和審批服務質量評價工作,順利完成浙江政務服務網3.0版和審批監管平臺2.0+版“雙升級”上線運行,實現“三個百分之百”。落實企業投資“開工前100天”工作和溫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上線工作并逐步進入常態化運行。在一窗受理、集中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引入“無差別全科受理”審批模式,進一步優化了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制,得到廣大群眾企業一致認可。今年以來,共審批類各類批件390件,其中辦結企業投資備案116個,投資總額達

        197億元,審查、審批政府投資項目立項類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類項目195

        件,總投資額166億元,按時辦結率100%,審批窗口也獲市優秀審批窗口流動紅旗。四是醫共體改革彰顯成效。成功列入省首批縣域醫共體改革試點,率全省之先創新實施“向使用環節要空間”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改革,調價體量居全省各縣(市)之首,得到副省長成岳沖、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肯定。通過實施首輪方案,共騰出空間7789萬元,上調醫療服務價格6197萬元,將增加醫院收益3375萬元,降低群眾醫療費用1592萬元。

        (五)深化區域發展協作,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積極對接長三角協作。成功與上海安亭簽訂安亭·××協同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促成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與××質檢院進行深度合作,謀劃共建安亭·××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飛地創新港”。二是精準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突出產業合作,引導民營企業在阿壩縣成立2家旅游公司,包裝設計4條旅游產品線路,2018年以來已出團9批次300余人次,得到省市援建指揮部充分肯定。強化資金支援。今年共安排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資金2500多萬元,其中阿壩縣2200多萬元,重慶涪陵區南沱鎮259萬元,新疆拜城縣幫扶資金75萬元。突出勞務協作和人才支援,9月份在阿壩舉行××-阿壩貧困人員就業招聘會,達成初步就業意向人員150多人,來××就業人員40多名。在阿壩舉辦了貧困人員、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培訓,參加培訓人員約100人次。各項任務基本完成。三是鄉村振興(西部休閑產業)建設全力推進。編制完成了《××市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建設規劃》和《行動計劃》,全市計劃安排生態西部休閑產業帶實施項目73個,計劃總投資160多億元,年度計劃30多億元,其中列入溫州市考核項目18個,計劃總投資4.68億元,累計完成5.12億元,超計劃完成任務。截至10月份,我市共完成工商資本下鄉(助推鄉村振興戰略)40多億元,完成計劃的200%,暫列溫州各縣(市)區第二名。

        (六)不斷夯實物價工作,民生工作穩中有升。

        一是完成2017年度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報告制度。深化實行一年一度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報告制度,按時完成了70家單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執行情況報告工作。二是加強價格規范管理。調整××市公立醫院首輪醫療服務價格、××至北龍航線客運票價,核定江南鄰里佳園公租房和范大橋騰退房租金標準、電信等三個停車場停車收費標準和景祥園等六個小區前期物業服務收費標準,完善《××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有效規范市區機動車停放收費行為。三是強化價格監督執法。進一步暢通價格服務渠道,及時妥善處理各類價格咨詢、投訴388件,其中12345市長交辦件359件,12358平臺受理投訴舉報29件,立案查處1件,按時回復率100%。加大房地產市場日常巡查,深入落實溫州市房地產調控有關政策,2018年共檢查新樓盤21個,確保新售樓盤明碼標價到位;同時,糾正了一家房地產企業的違規銷售行為,退還消費者銷售款5000多萬元。開展公共停車場收費檢查,出動51人次對市區15處市區公用停車場及道路咪表停車進行了收費檢查,有效規范了停車收費行為。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沖刺之年,我局將緊盯各項考核目標,克難攻堅、狠抓落實,奮力沖刺四季度、科學謀劃2019年,實現發改工作謀劃更精準、協調更高效、落實更有力。

        (一)加強宏觀經濟分析,提升科學謀劃水平。

        一是加強對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及時掌握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態勢,研究對策當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助手;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做好省經濟運行網上監測問卷調查任務。二是開展“十四五”規劃前期課題研究,著重分析××市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綜合性問題,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奠定基礎。三是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圍繞××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立足××全局發展,開展推進一批重大問題和重大課題研究。

        (二)優化投資結構,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緊盯投資結構。深挖潛力,加快濱海高新產業園新開工項目進度,加快項目進度和土地款補繳入庫,努力完成高新技術、交通、生態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年度目標。積極向上對接,將實際已完成投資額逐步入庫,確保完成全年民間投資和服務業投資任務。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緊盯投資進度。強化與財政、國土等部門的深度對接研究工作,逐個項目分析,想方設法做好要素保障工作,確保項目如期推進,按時開竣工。在延續2018年責任捆綁攻堅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分解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節點任務,特別是交通、農林水利、團塊拆改等大項目,加大與各主管部門的協同配合,確保任務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位。三是堅持政策導向,緊盯項目謀劃。搶抓新一輪政策窗口期,對照省152工程、省重大產業項目入庫標準,切實謀劃一批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對接上級發改、國土、財政、交通、水利等部門,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省、溫州市重點項目計劃,省重大產業項目等,爭取更多資金和土地要素支持。

        (三)持續推進動能轉換,著力提高發展質量。

        一是加快建設高質量產業平臺。編制××市萬畝千億產業規劃,重點打造濱海高新產業園區,力爭納入全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創建名單。二是加快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工作,努力完成裝機容量建設任務,推進××市企業和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三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以“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為契機,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深化服務業“質量強市”建設,引導規模以上服務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探索建立“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協同共管的質量共同體,全力挖掘綜合體對我市社零批發、其他營利業和服務業稅收的貢獻度。

        (四)聚焦華商產業回歸,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是加快“橋頭堡”建設。突出重點,對標一流,依托世界華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將僑貿小鎮建設成對外開放新窗口、進出口商品集中地、華僑創新創業目的地。二是強化區域合作協同發展。依托安亭鎮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以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為重點合作領域,促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轉型提升。加強對口扶貧、對口支援工作。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標準地+”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備案制”改革,完善重大項目閉環落地機制,著力優化企業投資營商環境。

        第4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主要任務是學習兄弟市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市委、市政府召開今年全市第一季度經濟工作督查調度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布置安排二季度經濟社會工作,為確保完成全年任務奠定基礎。前天,淮南市和蚌埠市進行了觀賞學習,學到經驗,看到差異,增強了壓力;昨天,又利用一天時間,實地觀摩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看了以后感到變化很大、令人振奮。關于到淮南和蚌埠市以及縣的考察觀摩情況,方書記還要作全面總結,僅就縣的工作簡單談一談看法。

        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縣去年一年。堅持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雙翼齊飛,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印象有三點:一是大項目引領工業化。投資11.5億元雙班20萬輛江淮安馳微轎生產基地即將全面啟動;投資10.8億的雨潤食品工業園項目已經正式簽約,7月份將開工;昨天又舉行了10個投資超億元項目的集中開工儀式。二是大手筆推進城鎮化。去年大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城南新區新開工建設11條25公里的道路、2個公園、6公里的水系景觀帶,40萬平方米的3個安排小區即將投入使用,開工建設渦河三橋,南部新區可以說是路網、水網交織,夢里水鄉的新家園雛形初現。三是大視野統籌城鄉一體化。昨天下午主要看了農村,看了楚村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看了新農村建設點,家家戶戶使用沼氣,太陽能路燈的應用,這些應該在全市的新農村建設中進行推廣。

        三縣一區和市直幾個部門進行了交流發言,會上。感到大家的思路都很清晰、措施也很具體,講的很實在很全面,希望抓好落實。一會,方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下面,先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第一季度全市經濟工作取得的成果

        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兩會”精神,今年以來。堅持“發展為上、民生為先、穩定為重,少說多做、真抓實干”全面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出現“增長強勁、調整加快、效益回升、民生改善、社會和諧”良好態勢,為完成上半年乃至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基礎。

        13月份,一是工業經濟迅速回升。初步統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3.9億元,同比增長36.9%增幅居全省第2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319家,比年初凈增71家,新增個體工商戶3902家,新增中小企業530家。

        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二是小麥生產豐收在望。面對歷史罕見的秋冬連旱。狠抓抗旱春管,堅持了小麥良好的生長態勢。全市累計澆灌小麥1700多萬畝,追施返青肥和拔節肥900多萬畝,促進了苗情轉化,目前,全市小麥一、二、三類苗分別為75%20%和5%壯苗比例達到95%整體長勢好于去年同期,只要中后期田管措施落實到位,無較大自然災害影響,午季小麥豐收在望。

        13月份,三是商貿流通繁榮活躍。預計。全市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5.88億元,增長53.6%增幅居全省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億元、增長16.6%增幅居全省第15位;實現進出口總額4845.8萬美元,增長21.4%比上月提高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13位。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9億元,四是投資增幅全省領先。預計。增長40.5%增幅居全省第2位。

        市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五是招商引資好戲連臺。今年。新成立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商貿服務業、新興產業、金融業招商中心,組建了市招商服務中心和項目推進服務組,實行招商引資周例會制度,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統計,13月份,全市新引進各類招商引資項目213個,總投資189億元,實際利用市外資金97.3億元,同比增長87.9%其中,利用省外資金52.5億元,增長73.7%12月份,利用省外資金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增長151.5%增幅居全省第3位。杉杉服飾、安踏鞋業等項目順利推進,金龍集團、亳藥堂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與雨潤集團、江淮汽車集團、修正藥業集團、新華發行集團、精華藥業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合作協議已經簽署,與中恒集團、恒大集團、華強集團、天津醫藥集團、紅星美凱龍集團等達成合作意向。同時,亳州蕪湖工業園也即將啟動。值得一提的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有的已經開工,有的即將開工。

        全市完成財政收入17.04億元,六是財政金融形勢喜人。一季度。增長50.6%收入總量居全省第14位、較上月前進1位,增幅居全省第7位。截至3月末,新增貸款33.08億元,比年初增長13.52%增幅居全省第1位。今年第一次銀企對接會促成銀企合作項目343個,簽約金額37.8億元。

        必需認真分析存在問題,充分肯定成果的同時。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一是宏觀環境變數增多。中央雖然繼續實施擴大內需的方針,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近期連續多次加息,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政策明顯收緊。目前,市局部項目后續建設資金缺乏,經初步摸排,今年有貸款需求的重點項目有171個,年度計劃投資80.3億元,年度貸款需求約26億元,多數貸款尚未得到落實,影響了建設進度。二是與周邊相比競爭加劇。目前,全省各市你追我趕,發展勢頭強勁。一季度,市財政收入總量略高于宿州,但增幅落后于宿州1.8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比阜陽低11.1個百分點、比宿州低10.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雖然高于阜陽4.6個百分點、高于宿州3.9個百分點,但總量分別比阜陽和宿州少19.6億元和10.1億元。三是財政收支壓力加大。一季度全市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主要是由于今年入庫的非即期收入和一次性收入增加較多,若扣除一次性因素,增幅將大幅下降;財政收入增長慢于財政支出增長,遠遠不能滿足支出需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性住房建設等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支出的壓力更大。四是項目建設亟待提速。市直和南部新區工業區年度計劃新開工項目41個,一季度僅開工7個,開工率17%低于去年13個百分點,多數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許可、項目用地等前期工作因種種原因而拖延,一定水平上影響了年度投資計劃實施。五是園區擴區進展緩慢。各縣區的園區擴區工作進展不平衡,局部基礎設施項目仍處于規劃設計、工程招標和征地拆遷階段,新開工道路、管網工程較少。

        當前的經濟工作取得的效果可喜,總之。面臨的任務艱巨。第二季度是做好全年工作的黃金期和關鍵期,全市上下一定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開創第二季度經濟工作的新局面,為完成全年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努力在幾項重點工作上實現突破

        依照年初既定的工作思路,第二季度經濟工作總的考慮是圍繞“確保快速發展、力求爭先進位”目標。扎實開展招商引資推進年、項目建設推進年、發展環境優化年“三項活動”全面實施資金平安、工程平安、生產平安、干部平安“四項工程”努力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平臺打造、資金平安“四項重點”工作上尋求突破,確保第二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一)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

        優化結構、轉變方式、創新機制的肯定選擇,招商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便當路徑。引進人才、資金、項目、市場等生產要素的殊途同歸。作為后發地區,必需把招商作為第一要事,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

        思想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第一。思想解放天地寬,思想解放機遇多,思想解放發展快。思想解放不是說在嘴上,而是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具體項目上。思想解放必需看長遠、算大帳,必需勇于擔當、果斷決策,必需心底無私、一心為民。一要政策引領。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政策可以調動千軍萬馬,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今年元月份,市政府對實行了兩年的招商引資政策進行了局部調整,土地、稅費等方面的優惠尺度進一步放寬,政策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優惠水平略高于周邊地區,政策出臺以來,發生了較大的吸引力。修正藥業、精華藥業、紫鑫藥業已經落地,中恒、杉杉、恒大、華強、雨潤、紅星美凱龍等一批知名企業在亳州進行戰略性布點。實踐證明,只有看長遠、算大帳,不時完善政策,打造投資洼地,才干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發展一片”集聚效應。二要招大招強。一流的產業要由一流的企業家來打造。要緊緊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堅持理性招商,要招大引強,瞄準中國500強、行業50強等大企業、大集團,主動上門,攀親敘友,推進合作。當前,要主動出擊,加強與央企、國企、省屬大企業和知名民企的對接。今年,省國資委將舉辦地方政府與省屬企業對接活動,第一場對接會爭取放在亳州舉行。從現在起,市發改委、經委、招商局、國資委等相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要積極準備,研究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發展特點和方向、投資需求,有針對性地謀劃項目,爭取對接活動取得實質性的效果。三要招工招新。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是市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必需緊緊圍繞“125工業振興計劃”大力實施“產業招商”引進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打造塊狀經濟和集群經濟。要突出抓好現代中藥產業招商,注重引進高端制藥企業、先進裝備、先進技術、優秀人才,不時提高中藥產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名副其實的中華藥都。四要盯住盯緊。對那些有擴張沖動、有轉移意向的企業,要想方設法通過各種直接的間接的關系牽線搭橋去認識、去結交。一有意向,就緊貼上去、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使之盡快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五要服務到位。市政府已經實行招商引資周例會制度,正在制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服務組制度》每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都要成立推進服務組,由一名市級領導分包,一個牽頭單位負責,有關成員單位配合,牽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項目推進服務組組長,要做到項目日常服務專人專辦、應急服務及時處置。

        招商方式上要進一步創新。一要帶著協議招商。臨行之前,第二。要做足功課、準備充沛,認真研究雙方的資源稟賦、經營理念和共同愿景、發展意向,及早起草合作協議,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會談,突破一些實質性問題,爭取現場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甚至正式合同,從而提高招商時效。二要帶著感情招商。誠信是根本,真誠是基點。要真正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為投資者著想,幫投資者盈利,助投資者勝利,做到真心、誠心、熱心、恒心、耐心,以真情換真意,以誠信樹人格,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自己的一片真情實意感動投資者。要以真情搞好外商的接待,做到細致周到氛圍熱烈,黨政聯手、口徑一致。三要帶著資源招商。要善于推介亳州,大力宣傳我市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政策優勢、交通優勢、人文優勢、政治生態優勢。要充分挖掘人脈資源,廣泛利用親友情、同學情、戰友情、老鄉情等各種聯誼渠道,全方面收集招商信息。今年,交給市招商局一個任務,就是以藥商為主,分省成立亳州商會,使亳州籍企業家成為我市招商引資的領頭人和中介人。四要帶著項目招商。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我市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高起點、高水平篩選包裝一批產業升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領域的大項目、好項目,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實做細,提高可操作性,讓客商看到項目的特殊優勢,增強吸引力,提高簽約勝利率。同時,要加強市、縣(區)招商局的隊伍建設,選拔最優秀的同志空虛到招商局。

        招商領域上要進一步拓展。一要把握招商的主攻產業。要圍繞工業化、城鎮化、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社會事業進行招商。二要把握招商的主攻區域。地區上就是長三角、珠三角的一線鄉村,第三。產業上就是藥業經濟為主。三要掌握招投標的主攻目標。無論是項目建設還是土地出讓都要有招大引強的理念,要采取適當方法著重引進國家一流的設計院所、建設企業,參與亳州的建設,提高鄉村建設的檔次和水平。

        (二)把項目落地作為第一抓手。

        沒有項目就形不成投資,項目是投資的載體。沒有投入就沒有增量,也就談不上發展。一定要增強項目意識,堅持政府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工程化,把項目能不能落地建成作為檢驗各地各部門執行能力的主要規范之一。當前,要重點落實以下項目:一是市、縣(區)政府在人代會上承諾的項目;二是30項民生工程項目;三是招商引資項目;四是土地整理項目等。

        分包項目的市級領導原則上每周要到分包項目工地現場督查一次或召開一次例會,一要強化責任。繼續推行重大項目市領導分包責任制。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全力為項目建設排憂解難;各項目建設單位要科學組織,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工作。每一個項目,二要強化管理。要堅持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特別是政府投資項目,都要切實把好“三關”工程設計關、建設關、驗收關)嚴格落實“六制”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資金報賬制、竣工驗收制)著力提高項目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市直有關部門要切實解決資金、用地、供水、供電、供氣、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問題,三要強化保障。要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項目的要素保證力度。加快項目相關事項審批,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對項目落地情況,實行分管市長周調度、市長月調度制度,重大問題及時協調。

        (三)把平臺打造作為第一要素。

        加大園區擴容升級力度,要著力建設省級開發區、特色產業園區、鄉鎮工業功能區等三大平臺。增加投入,擴大規模,做強產業,使園區迅速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抓好省級開發區建設。五個省級開發區每年要完成擴區3平方公里的任務。第一。

        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一是市南部新區要加快申報現代中藥產業園,第二。盡快升級為省級開發區。二是加快亳州蕪湖工業園建設。總面積10平方公里,起步區3平方公里。要加緊注冊成立亳州蕪湖工業園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對選址要作適當調整,抓緊編制總體規劃,盡快啟動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快古井產業園建設。市委、市政府初步考慮古井產業園、修正藥業、杉杉服裝、亳州蕪湖工業園四個項目在5月份集中舉行開工典禮。四是縣要加快雨潤(食品工業園建設和江淮安馳產業園建設,爭取盡快開工。五是利辛縣要加快篩網紗門產業園建設,爭取有大項目入駐。六是渦陽縣要加快渦北循環經濟園建設,加快推進洗煤廠項目,爭取盡快有實質性進展。七是市住建委要抓緊編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園規劃,爭取盡快啟動建設。

        大力發展鄉鎮工業功能區。目前,第三。市有30個鄉鎮工業功能區,但功能較弱,必需加快建設與發展。一要抓規劃。依照“規模適度、定位合理、一次規劃、分步建設、滾動開發、集約發展”原則,從當地產業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動身,確定功能區的發展模式。二要抓項目。今年,每個功能區至少要入駐1家規模企業。全力支持譙城區古井鎮、縣許疃鎮工業功能區申報省級開發區。三要抓結合。以中心鎮為軸心,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相結合,使工業功能區成為統籌農村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四要抓經營。要樹立經營土地的理念,整合鄉鎮資產,成立建司,打造融資平臺,籌集基礎建設資金,實現滾動發展。

        提供土地保證。亳州正處在大建設、大發展時期。據估算,第四。十二五”期間,從需求方面講,全市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約為2萬畝,總量約為10萬畝;從供給角度分析,省政府能下達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約為2000畝,加上城鄉建設用地掛鉤周轉指標每年約為1萬畝,五年合計約6萬畝,供需缺口達4萬畝。這就要求我要開拓思路,尋找新的路徑。一要在清理批而未建、閑置土地上突破。全市批而未供、閑置土地至少有2萬畝,致使珍貴的土地資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要下決心把這部分土地清出來、用得上。二要在推進建設用地置換掛鉤和農村土地整治上突破。要把土地整治工作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和“頭號工程”盡快完成7個國家和省級土地整理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切實做好利辛縣舊城鎮、城關鎮和渦陽縣牌坊鎮3個土地整理項目的開工建設;全面開工建設全市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設8個子項目;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確保全年完成8000畝的新增耕地任務;做好去年置換項目的復墾驗收和今年增減掛鉤的組卷工作,今年市本級要達到1萬畝,每縣區要分別完成5000畝。三要在鄉村規劃區內集體土地的征收上突破。這方面,縣、利辛縣發明了整村拆遷的好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四要在國有土地的房屋征收拆遷上突破。要進一步組織學習《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領會好文件精神實質,樹立依法行政、以人為本的理念。工作要更細致、更民主、更規范,確保鄉村建設的健康發展。市直和譙城區要加大老城區改造拆遷力度。五要在用足用活政策、積極爭取用地指標上突破。要靈活運用計劃、點供、移位、掛鉤等手段,全力保證地方經濟建設用地,市本級要確保年內收儲土地1.8萬畝。要通過提高土地的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土地出讓合同中約定開竣工時間和違約責任等方式,確保批一分地用一分地,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六要在狠剎私搭亂建歪風上突破。私搭亂建嚴重影響了鄉村發展進程,影響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對“兩違”處置,態度要堅決,旗幟要鮮明,方法要穩妥,一定要做到建一處拆一處,不要等到積累多了再搞什么大行動。七要加快保證性安居工程建設。今年省政府下達我市保證性住房任務10800套、棚戶區改造6000戶,首批農村危房改造2000戶,合計18800套(戶)省政府要求,3月底上報地塊和建設規模計劃;今年計劃建設的項目,6月底以前開工率要達到60%以上,10月底前要全部開工建設。希望各縣區和市住建委務必高度重視,確保按時限要求完成任務。

        (四)把資金平安作為第一保障。

        今年將在全市范圍內實施資金平安、工程平安、生產平安和干部安全“四項安全工程”這是市政府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的有益嘗試,市政府決定。也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舉措。該文件已經下發,希望抓好落實。此,著重強調一下資金平安問題。一要明確責任。要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責任,資金使用部門是第一責任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對資金的平安使用負總責。二要嚴格依照規定使用資金,依照權限和順序進行審批、撥付,切實加強對預算內資金、專項資金、各項貸款等資金流向全過程的監督和檢查,不得隨意改變支出項目和資金用途。三是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屬于政府推銷目錄規定的項目,要實行政府推銷;財政部門要認真做好財政資金帳戶清查工作,加強對帳戶和資金的管理,規范預算編制,堅決查處“小金庫”強化資金使用績效考評;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財政收支情況、市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重大支出項目的審計,對市直重點部門預算執行情況每兩年要全面審計一次,對項目建設、土地收儲、土地征遷在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大對財政性資金收支管理工作的監督,對違法違規的單位和個人要從嚴查處。四要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和評審監督。當前,市正處于大建設、大發展時期,財政投資的項目很多,必需加強審計監督、財政評審。去年,全市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核減工程結算款6515.4萬元,核減率為19.4%其中,市本級核減額1004.8萬元,平均審減率11.9%比上年下降15.8個百分點。渦陽縣對28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了竣工決算審計,核減工程價款3404.2萬元;譙城區對渦河拆遷還原小區配電裝置等4個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價款結算審計,核減工程價款1353萬元。因此,當前一定要嚴格執行施工單位申報、項目單位審核、財政部門評審、審計部門審計的四步走”工作流程和監督管理機制。建設項目單位要嚴格控制工程造價,對把關不嚴造成工程造價不實,經財政審計部門評審審計,審減率超過5%由建設單位書面向市政府說明原因;審減率超過10%由市紀委(監察局)會同相關部門立案調查,若是施工單位的責任,要將其列入黑名單。

        三、扎實做好當前的幾項工作

        切實加強小麥田間管理,一要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要及時掌握小麥苗情。確保單產水平有新提高,確保今年糧食增產2%目標實現。當前是禽流感等動物疾病多發時期,要切實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各項工作,加強食品平安監管。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積極爭取中央、省的水利項目和資金支持,盡早實施一批農田水利項目,提前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準備。要全力抓好涉農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質按量完成建設任務。要及早謀劃夏種結構調整,力爭玉米種植面積突破300萬畝,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20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7萬畝。原則上,流轉的土地要用來種植藥材、蔬菜等高效作物。

        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要指標的監測,二要抓好工業運行調度。要進一步做好服務企業工作。特別是要通過縱比、橫比、環比,高度關注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制訂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要積極引導企業上市,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要切實做好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的供應保證,確保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提高公民道德文化素質,三要抓好鄉村管理。要進一步加大鄉村文明創建力度。將文明創建效果進一步向鎮村延伸,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全市開展“五佳鄉鎮”五差鄉鎮”評選活動。近期,市文明辦要牽頭準備召開農村清潔工程現場會。市區的文明創建上,要繼續落實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一是要繼續開展三輪車專項整治活動;二是要規范道路交通秩序;三是要嚴禁超載車輛穿越市區;四是要啟動魏武大道的綠化、美化和網線下地工程;五是要啟動小街巷道路修建工程。

        任務已分配到各縣區政府和市直15個責任單位,四要抓好民生工程。今年我市將實施30項民生工程。希望各級各部門要及早動手,打好主動仗,爭取早開工、早建設、早見效。要保證資金落實,市、縣兩級配套資金要保證在4月中旬全部到位。要規范運作,嚴格依照政策要求和省民生辦的各項規定,認真做好、做實每一個項目。各級各單位要切實依照責任書上的任務分解,進一步細化任務,落實到人,確保序時進度,力爭在全省獲先進、獲表彰。

        第5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關鍵詞]勞務經濟 民族貧困地區 農村職業教育 發展

        [作者簡介]吳格娥(1968- ),女,貴州天柱人,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和研究。(貴州 凱里 556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2010年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貴州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GH53)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9-0014-03

        黔東南州的勞務輸出工作經過了近30年的歷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促進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中,三穗縣是黔東南州最早進行勞務輸出的縣份之一,也是黔東南州勞務輸出工作成績最突出的縣份。在較長時期內,勞務輸出將繼續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層次的傳統型狀態及其原因,如何使民族貧困地區的勞務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順利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的長效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筆者認為,以智力扶貧為重點,以農村職業教育為突破口,使農村職業教育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助推器,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本文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例,分析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舉措。

        一、勞務經濟的貢獻

        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實現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目前,務工收入成為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就醫、衣行、人情來往、房屋修建等家庭開支。2011年黔東南州259.79萬人農村勞動力資源中,農村富余勞動力104萬人,外出務工人數72.39萬人,務工人員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7.86%,農民人均收入3949元,其中務工工資性收入1563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39.58%,比來自農業經營收入1183元多380元。三穗縣外出務工人員43773人,占農業人口的22%,每年能為家庭提供5000元以上收入的31954人,占外出務工總人數的73%,10000元以上的19698人,占外出務工總人數的45%。勞務經濟拉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廣大農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勞務經濟的貢獻,不僅體現在直接增收的經濟效益上,也體現在宏觀的社會效益上:一是增加了農民收入。以三穗縣為例,不到30%的農村勞動力務工創造了40%的農村經濟,有外出務工人員家庭比沒有外出務工人員家庭在生活條件上有更快的改善。二是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合理轉移。在全國范圍內對勞動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和調劑,解決了輸入地勞動用工緊缺的難題,實現了輸出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截止到2011年,黔東南州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就業107.29萬人,其中,出省務工人數達58.41萬人。三是有利于縮小農村家庭的貧富差距。外出務工人員為務農勞動力贏得了更多的土地等生產資料,對沒有務工人員家庭增收功不可沒,使兩類家庭(有務工人員家庭和沒有務工人員家庭)的收入在自然條件下得到了一定的調控,對預防農村的“第二次剪刀差”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

        二、勞務人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勞務輸出,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顯露出了勞務工作持續發展的先天不足,導致農民工在轉移就業過程中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和突破的問題。由于環境、社會、勞動者本人等多方面的原因,貧困地區的勞務輸出障礙更加突出,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選擇空間小。由于務工農民整體素質不高,他們少知識、缺技術,多數人員只能從事一些純體力、技術含量低、報酬低的職業。三穗縣務工人員統計信息顯示:超過2/3的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他們流向經濟發達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區就業,必將遇到更大的就業壓力,多數只能進入到一些小型企業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崗位,主要從事建筑、裝修、餐飲、服務、加工、電子等行業,難以向新興產業轉移。苦、累、臟、安全隱患大是崗位工作的明顯特征,繁重的工作還體現在不能享受到法定休息日,日工作時間長,單位時間勞動報酬低。

        2.高齡農民工就業機會少。由于多數農民工職業技能的缺乏,當他們年齡偏大、體力下降后,轉移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且多數只能進入到小型企業,工作的穩定性差,收入更低。2011年三穗縣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43773人中,40周歲以上的12563人,占務工總人數的28.7%。用人企業對勞動力年齡的要求,促成了農村勞動力在農村與城鎮之間有規律的流轉:20歲左右開始外出務工,直到35歲左右是他們務工的黃金年齡;35歲以后,他們的體力開始下降;40歲后,在年齡和體力上的優勢已漸漸失去,父母已經年老,子女處在讀書最關鍵的時期,這時他們又返回農村贍養年老的父母和管理子女。

        3.制度保障缺乏。雖然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關注和傾斜到農民工這個最大的弱勢群體,但在制度的落實上與預期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農民工感到最沒有保障的就是保險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制度,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在單向利益驅動下對農民工制度保障缺失明顯,農民工還無法享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他們的勞動時間長、強度大、條件差,出現工傷事故的隱患很大,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多數只能被動協商解決,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4.融入城市生活的難度大。除有一技之長的部分人員可以獲得較穩定和不低的收入外,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較低,生活僅處在養家糊口水平,還不能真正融入城鎮過上體面的生活,他們大多數只能將孩子送回農村的老家,由父母來照看。務工周期的形成,證明了大部分農民工難以從農村居民身份轉變為城鎮居民身份。

        三、勞務經濟持續發展難的根本原因

        勞動者是生產力三要素的主導因素,也是最活躍的因素。分析勞務人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農民工自身素質較低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綜合素質低、非農就業的知識和技能缺乏,使農民工在人才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多數只能進入到城市初級勞動力市場,從事的行業、崗位多局限在技術含量低的體力型職業,衍生出了從業年齡限制問題、低收入問題、需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增加收入問題、農民工受歧視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問題、發展空間受限制問題等。

        民族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低下。在黔東南州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4%,高中、中專、中技占13%,大專及以上占3%。三穗縣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43773人中,小學文化程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大專以上占7%,外出務工勞動力與留守勞動力比較,總體文化素質略高,然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高達69%。全州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勞動力僅占勞動力人口的10%,未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勞動力占90%。由于文化素質低,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勞動力少,在貧困地區還存在著許多難以從農村轉移出去的青壯年勞動力,在轉移出去的勞動力中常年從事體力勞動或一般性勞動的比例高達90%以上,就業和發展的空間小。不同文化程度的務工人員在收入上有明顯差異。據統計,在兩年務工期內,受過中等層次教育的比初中以下的年收入高17.5%,受過高等教育的高21.5%,而且文化程度低的很難獲得待遇的提升。可見,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制約著轉移結構的提升和務工收入的增加,要增強農村轉移勞動力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優勢,促進貧困農民的非農就業,就必須加強對他們的非農職業教育和培訓。通過非農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從業素質,增加他們的人力資本,努力實現勞務輸出由體力型向技術型、智能型轉變。

        四、發展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的舉措

        1.改變觀念,把農村職業教育作為扶貧的核心工作來抓。對于農村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往往是說得多但落實少,想得好但落實難,有些工作還處在低效率的模式上。如何讓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速度更快、更符合民意,關鍵還得改變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認識。

        農村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個人利益行為,而且也是國家利益的社會行為。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合,國家利益的實現從根本上是通過人民利益的兌現而實現的,民富則國強。農村職業教育反映的雖然只是農村教育的一個側面,但關系重大。它關系到人力資源是否被有效開發利用,關系到農村人力資本能否增值,關系到農村的發展和長期的穩定,關系到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出路,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①。農村職業教育靠誰來發展?單靠農民的自覺覺醒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科學文化落后的民族貧困地區。抓好農村職業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要積極貫徹實施“推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把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規劃,切實解決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②。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應從國家層面上全盤考慮,把職業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把農村職業教育作為一項特殊的公益事業來做,才能真正實現農村職業教育的大眾化和終身化。從平衡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反哺農村、東部幫扶西部、重點傾斜落后,民族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才有可能得到跨越式發展。民族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除了歷史的、地理的、自然的原因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文化教育的落后,農民智力貧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高度重視農村職業教育工作的落實。

        民族貧困地區把農村職業教育作為扶貧的核心工作,切實抓好農民的智力扶貧,樹立“給錢給物不如給教育”“治窮先治愚”的觀念,實現從政府的“輸血”轉化為農民自身的“造血”。通過抓村干的職業教育培訓有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黔東南州麻江縣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2002~2006年由縣委、縣政府擠出資金把麻江縣90位村干分三批送到黔東南州農校進行為期兩年的階段性培訓,為麻江縣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麻江縣農業產業化與現代農業建設走在了全州前列,這與加大對村干的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村干隊伍素質是分不開的。在培訓的90位村干中,現在繼續擔任村干的有30人,成為各種農業產業協會主要人員的有4人,有35人成長為農業產業帶頭人。近年來,縣委更加重視對村干的培訓,每年舉辦培訓班,組織外出觀摩,鼓勵支持參加大專學歷教育等,使麻江縣的農業產業化與現代農業有了強大的后勁。

        2.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經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該系數大于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于相對富裕;20%~30%為富裕;20%以下為極其富裕。黔東南州2011年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499.7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1761.5元,恩格爾系數為50.33%,說明黔東南州農民生活水平還處于溫飽階段。對于大多數農民生活還處于溫飽階段的民族貧困地區來說,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困難很多。在限制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資金是“木桶效應”中的短板,如果缺乏上級財政的支持,廣大的農村勞動力很難接受到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在民族貧困地區籌措資金難度大,主要表現在:一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總量小,地方財政收入自給率較低,財政充其量只能算是“吃飯財政”。在對教育的投入上,能用于發展基礎教育的資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很難有資金用于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例如,三穗縣22余萬人口,2010年財政總收入才突破億元關,而地方財政收入自給率僅為19③。在如此拮據的財政收入中,難以與發達地區和省份并駕齊驅,能用到農村職業教育的經費少之又少。二是農民家庭很難承擔得起勞動力接受自費的職業培訓。據調查,很多農村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愿意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的技術培訓,但如果是自付費用,近2/3的人將會選擇放棄,原因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三是由于教育的投資見效慢,再加上貧困地區多種客觀條件的弱勢,很難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職業教育上。

        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為主,投資對象的重心應向下移,投資主體的重心應向上移,以省、中央投入為主,以縣投入為輔。中央財政應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對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的轉移支付和傾斜力度,以扶持和幫助貧困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的穩步發展。地方政府要保證用于發展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比例,倡導節源開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證用于職業教育的資金有增無減。

        3.當地人民政府要統籌好承擔農村職業教育的主體。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是服務“三農”的職業教育,包括辦在農村的職業教育、農業職業教育和為農村建設培養人才的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根據農村勞動力不同方向的就業需求和轉移就業的職業能力現狀,需提供分門別類的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這就需要有專門的領導和組織機構,制訂培訓計劃并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此來引導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是當前在農村實施較成功的兩項工程,培訓機構主要是職業學校和農業部門。項目的實施為農民的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體制的不順沒有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培訓還處于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計劃,內容單一,實用性差,技術含量低的水平,特別是這些培訓機構在法律法規、幫扶政策方面的培訓能力受到明顯的局限。要增強項目實施的實效性,必須加強政府的統籌管理和監督工作。

        從全局性和宏觀性的角度來看,統籌工作應由當地人民政府完成,州縣共管,以縣為主,兩級政府要加強領導,認真履行好統籌職責。州級政府重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縣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分清先后、主次,分類編制年度計劃。政府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整合培訓資源,由科技、教育、人社、扶貧、農業、財政、司法、金融等部門構成農村職業教育的主體,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各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承擔農村職業教育的主體資源,首先要充分利用縣級資源,在出現縣級資源不足或薄弱的狀況下,由州級資源來填補,這就要求縣級年度計劃要具體化、明確化,便于對州級資源的科學分配。通過州縣兩級政府統籌管理,實現農村職業教育的合理布局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各項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4.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要取決于教育對象的需求。根據調查,農村勞動力流向的規律如圖所示:

        開展農村職業教育,其內容要取決于受教育對象的需求,不能“一刀切”。依據農村勞動力就業期望和流向的不同,農民會逐漸被分化,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隨之分化為農業教育、農業工人教育、進城務工教育、創業教育等。對期望轉移就業的要幫助他們走出去,對期望留下來的要幫助他們滿懷希望地留下來。除了對他們進行相應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和培訓外,對于留守勞動力,重點抓好農業實用技術的普及,實現農業實用技術的低重心發展和推廣工作④;對于外出務工勞動力,重點抓好非農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社會知識和社會能力的教育與培訓,使他們有一技之長,能走得出去,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能幫助他們融入城鎮的工作和生活;對于回鄉創業的,重點抓好創業培訓和創業跟蹤指導,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和回報率,使一部分勞動力率先從謀就業轉為謀發展,為本地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對于創業成功者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重點抓好在經營管理、信息預測、市場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培訓,盡可能提供外出參觀學習機會,使這部分人能走得更快,在當地成為學習的榜樣和典型,增強帶動和示范功能。

        受農民長期形成的觀念、習慣、文化基礎的影響,非農職業教育成為農村職業教育中任務艱巨而基礎較薄弱的一個部分。因此,在確定農村職業教育內容時要把握好非農職業教育既不同于農民的農業職業教育,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職業教育。農民的非農職業教育是針對農民進入第二、三產業就業和創業的需要,是農民學習非農社會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非農社會化過程,是農民增加其個人社會資本的過程,其教育的內容既要突破目前勞務人員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又要引導和培養他們進入新興行業的就業能力。

        5.農村職業教育師資短缺問題的應對措施。由于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不夠,導致職業教育是目前教育體系中最落后、最缺乏吸引力的一個部分。與職業教育中的學歷教育相比,非學歷職業教育更是弱中之弱,還處于蜻蜓點水階段,農村職業教育很難落到實處,與農民期盼的、真正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教育極不對稱,與總理提出的“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差距還很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職業教育學校師資短口大,沒有更多的老師有時間、精力到農村第一線作技術指導和培訓。民族貧困地區勞動力文化素質低,轉移就業能力差,農村職業教育的任務艱巨。在龐大的需求面前,師資短缺是很突出的問題。以黔東南州為例,2011年全州有鄉村從業人員240.08萬人,2004~2012年全州“陽光工程”累計培訓人數為11.59萬人,連續9年受培訓人數僅占2011年鄉村從業人員人數的4.83%;全州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數40962人,專任教師1019人,除去頂崗實習學生數,師生比約為1U27。無論是非學歷職業培訓還是學歷職業教育,師資不足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解決農村職業教育師資短缺問題,首先要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農村職業教育不僅僅是職業學校的事情,而是全社會各部門共同的事情,每一個部門都應該主動承擔起農村經濟發展的社會職責,向農民提供生存、生活、發展相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第二,政府統籌好承擔農村職業教育的主體部門,制定好“年度計劃”和“五年規劃”,并做好執行和落實的跟蹤工作。第三,建立教師資源庫。組建以兼職為主、專兼結合、校內外結合的成人教育教師隊伍,教師資源要按專業方向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第四,對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教學點下移。農民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主體部門做到有需則應,主體教師按需上崗,教師流動,送教下鄉。這樣既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又把方便留給了農民。

        6.把服務于經濟發展作為農村職業教育的根基。農村職業教育要為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服務。農村職業教育能否立足于當地農村和市場經濟,關鍵要看它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力。凡是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凡是能讓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凡是能幫助老百姓轉移就業的,就是受歡迎的,這樣的教育就有生命力。農村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形式必須符合人們的意愿,必須符合地域特點和需求,必須與農民的期望吻合。這就給承擔農村職業教育的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僅僅是思考給多少教育還不夠,還應更多地思考給什么質量的教育,使農村職業教育更好地為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穩定就業、體面就業提供幫助,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更好地為城鎮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農村職業教育要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服務。民族貧困地區往往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欠開發的良好生態,是發展生態旅游業的天然優勢和資源。農村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放思想,幫助農民在思想上、認識上、觀念上有一個新的突破,改變他們的價值理念、勞動模式、市場觀念、經營意識、服務意識;其次,農村職業教育要緊緊圍繞開發資源、發展主導產業抓好教育和培訓,培養一大批“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地方人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使大多數人由農業轉入第三產業,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增長源。努力做到發展一項產業,培訓一批農民,振興一方經濟。

        [注釋]

        ①徐長發.新鄉村職業教育發展預期[J].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6.

        ②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11]13號)[Z].2011-10-25.

        ③付樂欣.三穗縣政府工作報告2011[EB/OL].http:///xxgk_list_1.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20172&wbnewsid=221263,2012-

        第6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

        (2021-2023年)

        (征求意見稿)

         

         

        玉山縣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 錄

        目 錄

        前 言

        一、概況

        (一)行政區劃

        (二)區域經濟

        (三)地形地貌

        (四)氣象氣候

        (五)水文地質

        二、原則和依據

        (一)編制原則

        (二)編制依據

        三、成片開發區域情況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

        (二)成片開發土地利用現狀

        (三)基礎設施條件

        (四)批而未供、土地閑置情況

        四、成片開發必要性、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一)成片開發的必要性

        (二)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五、成片開發合規性分析

        (一)與國土空間規劃符合性說明

        (二)與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性說明

        (三)與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性說明

        (四)與自然保護地符合性說明

        (五)與一級公益林符合性說明

        (六)與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性說明

        (七)與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性說明

        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性符合分析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概述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情況

        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用地情況

        (一)土地征收成片開局

        (二)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

        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年度實施計劃

        (一)用地項目性質、面積、開發時序

        (二)成片開發范圍內公益性及非公益性用地比例

        九、成片開發效益型分析

        (一)經濟效益

        (二)社會效益

        (三)生態效益

        十、征地農民利益保障

        (一)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意見

        (二) 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三)征地程序

        十一、結語

        十二、附圖

         

         

        前 言

         

        《土地管理法》第45條(五)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成片開發用地需符合自然資源部規定的標準方可實施征地。按照自然資源部《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自然資規〔2020〕5號)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依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

        玉山縣擬實施的成片開發項目屬于《土地管理法》規定的需編制成片開發方案的產業項目。為保障項目落地,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提升當地居民就業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執行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指導意見》(贛府廳發〔2021〕2號)的具體要求,我縣組織編制了《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

        一、概況 (一)行政區劃 玉山因境內有相傳天帝遺玉懷玉山而得名,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面積1728平方公里,人口63萬,下轄16個鄉鎮(街道)。

        玉山位居閩浙贛三省之要沖,素有“豫章第一門戶”、“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與浙江江山、常山、開化三縣市接壤,高鐵南站、滬昆高速、320國道和浙贛鐵路橫貫縣境東西,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已形成快捷通達網絡,到杭州318km、寧波410km、上海543km,距衢州機場80km,交通便利,是全省向東開放的先行區。

        玉山縣現轄冰溪、文成2個街道,臨湖、必姆、橫街、下鎮、巖瑞、雙明、紫湖、樟村、仙巖9個鎮和懷玉、南山、下塘、四股橋、六都5個鄉,以及七一、王宅2個水庫管理局,總人口63萬人。有漢族和畬、布依、苗、蒙古、彝、回等29個少數民族。

        (二)區域經濟 “十三五”期間,玉山縣經濟社會呈現出“總量進位、增速居前、質效雙升、圓滿收官”的特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居全市“第一方陣”。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25.87億元,增速4.6%,列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達9%,超額完成“十三五”預期目標;財政總收入達28.7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20年同比增長9.7%,位居全市前列,連續七年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考核綜合先進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五年累計突破400億元,城鎮與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三五”期末分別達到3.68萬元和1.84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至2.0。

        (三)地形地貌 玉山縣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主要山脈有懷玉山脈和武夷山脈。懷玉山脈是贛、浙、皖省的天然屏障,發脈于三清山,橫貫縣境西北部,其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為懷玉山脈最高峰,也是縣內最高點。懷玉山脈西入廣信區境內后,又折南向東,由雷公包(海拔1054米)復入玉山縣境,成沙溪嶺。武夷山脈由東南面入縣境,構成丘陵地帶。華山在縣城南10公里,是武夷山余脈自廣豐入縣境的第一山,海拔437.3米。玉山縣整個地形為“五山、四丘、一平原”,玉山縣常態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即山區面積占49%,丘陵占41%,平原占10%。河谷平原為主要的農業區。

        (四)氣象氣候 玉山縣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四季變化明顯。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玉山縣年平均降水量184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31小時。

        (五)水文地質 玉山縣境內河流主要屬信江水系,其中金沙溪、玉琊溪是信江兩大源流。金沙溪源于三清山,源頭建有七一水庫;玉琊溪源于懷玉山,源頭建有峽口水庫。北有金沙溪,發源于三清山東北麓,是信江主要源流之一。東南有甘溪、滄溪。金沙溪與甘溪匯合后成冰溪,冰溪沿縣城流至十里山,與源出懷玉山的玉琊溪匯入信江。黃家溪由西北向東南流,匯入信江;葛仙溪從廣信區白沙村流入縣境,經臨湖鎮復入廣信區境內,至信州區靈溪注入信江。隴首溪流入德興市境樂安河;程溪屬山溪性河流,流至花山進入開化縣境注入婺江。玉山縣境內8條主干河流總長385.25公里,流域面積1600.2平方公里。

        二、原則和依據 (一)編制原則 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注重節約集約用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依法依規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20〕5號)等規定。

        (2)公共利益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兼顧群眾特別是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和片區群眾長遠利益。

        (3)生態優先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著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涉及各類自然保護區、生態紅線和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地和重要環境敏感區等;合理設置生態綠化用地,實現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與生態建設的和諧統一。

        (4)節約集約的原則。《玉山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021-2023年)》編制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節約集約優先戰略,每類建設項目都依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實際用地需求、土地綜合開發相關政策等合理確定建設總規模和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二)編制依據 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訂版);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5)《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0年);

        (6)《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2014年);

        (7)《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2017年)。

        2、政策依據 (1)《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20〕5 號);

        (2)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執行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的指導意見》(贛府廳發〔2021〕2號)。

        3、相關資料 (1)《玉山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延續方案》;

        (2)《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

        (3)《玉山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

        (4)《玉山縣自然保護地優化預案》;

        (5)《玉山縣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等相關資料。

        三、成片開發區域情況 (一)成片開發的位置、面積 本次成片開發共涉及11個片區,面積總計370.1384公頃。

        片區1位于橫街鎮碓頭村、斧市村和文成街道姜宅社區、侖溪村,位于G60滬昆高速西側,東側有高新區互通線與G60滬昆高速連接,北側靠近蜜月小鎮,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93.1464公頃。

        片區2位于文成街道侖溪村,位于新320國道與G60滬昆高速之間,東側毗鄰新320國道,南側靠近玉琊溪,北側靠近六村村,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22.0710公頃。

        片區3位于冰溪街道文成村,東側為高新區軸承產業園內,南側為懷玉山大道,西側距玉隆路約320米,北側距科龍路約160米,成片開發總面積約18.9699公頃。

        片區4位于冰溪街道王村畈村、下徐村,南側距新320國道約200米,東側距金山大道約160米,南側為高新區家具產業園,成片開發總面積約5.6043公頃。

        片區5位于四股橋鄉皇珠村和冰溪街道小徐村、許家社區,北側為新320國道,南側為富力院士廷小區,西側為在建玉山一中城北分校,東側與玉清大道相距約440米,成片開發總面積約36.4169公頃。

        片區6位于冰溪街道后山村,東側為玉山二中,西側為玉清大道,南側為民俗路,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20.2307公頃。

        片區7位于巖瑞鎮太平村、新康村、巖瑞鎮東壟水庫,東側為東壟水庫,北側為320國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為102.1251公頃。

        片區8位于必姆鎮上湖田村、石筍村,在必姆鎮集鎮范圍內,靠近306省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10.8349公頃。

        片區9位于臨湖鎮臨江湖社區,在臨湖鎮集鎮范圍內,南側靠近饒北河,東側為臨江湖大道,成片開發總面積約6.4001公頃。

        片區10位于下塘鄉曾家村、下壇村,在下塘鄉集鎮內,南側靠近下塘中學,成片開發總面積約8.0089公頃。

        片區11位于巖瑞鎮龍琴社區、巖洲村,位于龍琴社區與巖洲村的交界處,成片開發總面積約46.3302公頃。

        (二)成片開發土地利用現狀 本次成片開發用地總面積共計約370.1384公頃,涉及農用地245.5572公頃,占總面積的66.34%,其中耕地64.5115公頃,園地2.2880公頃,林地173.5648公頃,其他農用地5.1929公頃;涉及建設用地109.2123公頃,占總面積的29.51%,其中城鄉建設用地90.7461公頃,交通水利用地16.2489公頃,其他建設用地2.2173公頃;未利用地15.3689公頃,占總面積的4.15%。

         

         

         

         

         

         

         

        表1 成片開發范圍土地利用現狀面積匯總表

        單位:公頃

        一級地類

        二級地類

        三級地類

        面積

        占比

        農用地

        合計

        245.5572

        66.34%

        耕地

        小計

        64.5115

        17.43%

        水田(011)

        47.5787

        12.85%

        水澆地(012)

        2.1737

        0.59%

        旱地(013)

        14.7591

        3.99%

        園地

        2.288

        0.62%

        林地

        173.5648

        46.89%

        其他農用地

        小計

        5.1929

        1.40%

        農村道路(104)

        0.1501

        0.04%

        坑塘水面(114)

        4.7796

        1.29%

        設施農用地(122)

        0.2632

        0.07%

        建設用地

        合計

        109.2123

        29.51%

        城鄉建設用地

        小計

        90.7461

        24.52%

        建制鎮(202)

        58.9421

        15.92%

        村莊(203)

        6.7827

        1.83%

        采礦用地(204)

        25.0213

        6.76%

        交通水利用地

        小計

        16.2489

        4.39%

        鐵路用地(101)

        0.3588

        0.10%

        公路用地(102)

        7.8733

        2.13%

        水庫水面(113)

        7.3244

        1.98%

        水工建筑用地(118)

        0.6924

        0.19%

        其他建設用地

        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05)

        2.2173

        0.60%

        未利用地

        合計

        15.3689

        4.15%

        其他土地

        其他草地(043)

        8.0569

        2.18%

        裸地(127)

        7.312

        1.98%

        總計

        370.1384

        100.00%

        (數據來源:玉山縣2018年土地變更調查數據)

         

        (三)基礎設施條件 成片開發主要位于玉山縣高新區、城東新區、衢饒示范區、必姆鎮、臨湖鎮、下塘鄉、巖瑞鎮。

        高新區涉及片區(片區1- 4):玉山縣高新區位于玉山縣城西部,320國道穿區而過,擬建互通線與G60滬昆高速連接,交通條件好,區內規劃布置了多個污水處理廠及變電站,能滿足區內用電與污水處理求,并設置有多個垃圾轉運站及垃圾填埋場。玉琊溪為區內主要河流,能滿足用水需求。區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可以較好地服務于片區成片開發。

        城東新區涉及片區(片區5-6):城東新區為玉山縣主城區,北有新320國道與G60滬昆高速,南有浙贛鐵路與滬昆客運高鐵,交通出行較為便利,區內合理布置了多個學校、醫院,綠地與公園較多,商業服務設施與公用設施完善,能較好地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求。

        衢饒示范區涉及片區(片區7):片區基本沿320國道建設,東臨浙江省衢州市,位于上饒市至衢州市的咽喉位置,交通較為便利,靠近巖瑞鎮東壟水庫,北側將新建水廠,工業及生活用水需求能有效滿足。

        必姆鎮涉及片區(片區8):片區位于必姆鎮集鎮范圍內,306省道穿鎮而過,交通便利,沿河規劃了濱河公園,設置了一座污水處理廠,并有學校、醫院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條件較好。

        臨湖鎮涉及片區(片區9):位于臨湖鎮集鎮建設范圍內,主要河流為饒北河,生活與生產用水充足,北側為237國道,交通便利,設置有消防站、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符合成片開發的用地需求。

        下塘鄉涉及片區(片區10):位于下塘鄉集鎮范圍內,657縣道穿集鎮而過,北至玉山縣城、南連320國道,交通便利,東側靠近河流,規劃擬建自來水廠與污水處理廠,能滿足區域內的用水與污水處理需求,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布置合理。

        巖瑞鎮涉及片區(片區11):片區位于巖瑞鎮巖洲村與龍琴社區的交界處,區域有上海鐵路局的貨運專線,交通便利,片區內建有較為完善的路網,綠地面積較廣。

        (四)批而未供、土地閑置情況 以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掌握的縣域內實時批而未供率判定批而未供率和閑置土地率。市縣區域內2009年以來實時批而未供率超過全省2009年以來實時批而未供率平均數1倍以上的;市縣區域內實時閑置土地面積占全省閑置土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5%的,暫緩批準征收成片開發方案。

        根據自然資源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統計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相關數據情況。玉山縣不涉及上述暫緩批準方案的情況。

        四、成片開發必要性、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一)成片開發的必要性 1、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積極引進龍頭產業項目落地,帶動玉山縣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的產業發展格局,以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業態創新、品質提升為主攻方向,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一二三產融合共進的產業新體系。

        2、大項目建設的落地需求 (1)大項目的落地發展,能夠為玉山縣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效益,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提供新鮮血液,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2)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玉山縣的民生就業問題,保障人民幸福、社會穩定。此外,一系列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將有助于緩解玉山縣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提高區內居民生活水平。

        3、完善道路交通及其他配套設施的需要 優化整個區域的功能布局,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硬件”水平,完善生活服務配套,提高人居環境水平。

        玉山縣的快速發展使得成片開發區域的道路交通及其配套設施越來越顯得乏力,為緩解交通壓力,為區域內的居民、企業提供更好的生活、生產環境,有必要在現有交通網絡上進行道路新建與改擴建工程。道路工程的建設落地,將增強現有的交通網絡覆蓋力度,為區域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性和通達度,也為我縣的發展擴張提供有力的道路交通保障。

        4、提升景觀風貌及空間形態的需要 浙贛邊際地區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富集地區,建設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有利于整合兩省優質的生態資源,有利于建設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打造長三角區域的“后花園”。 

        5、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 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完整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范圍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注重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6、節約集約用地的需要 成片開發是綜合開發的基礎。綜合開發就是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和房產開發、商業和公益、居住和公共服務,生產、生活與生態的統籌規劃、集中性、一體化開發,通過統籌規劃各類配置,各種功能相互協調,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二)主要用途和實現的功能 1、主要用途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主要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具體用途分類面積見下表:

         

         

        表2 成片開發范圍主要用途面積匯總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用途

        面積

        片區1

        工業用地

        61.6153

        交通運輸用地

        19.8335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1.6976

        小計

        93.1464

        片區2

        儲備庫用地

        2.0379

        工業用地

        12.158

        交通運輸用地

        4.3184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3.5567

        小計

        22.071

        片區3

        工業用地

        2.077

        交通運輸用地

        3.0746

        居住用地

        5.531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8.2871

        小計

        18.9699

        片區4

        工業用地

        3.0339

        公用設施用地

        2.3906

        交通運輸用地

        0.1798

        小計

        5.6043

        片區5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6.2428

        交通運輸用地

        6.2183

        居住用地

        15.8179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3.5954

        商業服務業用地

        4.5425

        小計

        36.4169

        片區6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2.7217

        交通運輸用地

        5.2308

        居住用地

        12.2782

        小計

        20.2307

        片區7

        工業用地

        66.9582

        公用設施用地

        4.964

        交通運輸用地

        28.439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7637

        小計

        102.1251

        片區8

        工業用地

        1.195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6.1338

        公用設施用地

        0.1041

        交通運輸用地

        0.8901

        居住用地

        1.4668

        商業服務業用地

        1.0451

        小計

        10.8349

        片區9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1.5896

        交通運輸用地

        0.6366

        居住用地

        3.9491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0.2248

        小計

        6.4001

        片區10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3.8073

        交通運輸用地

        0.2282

        居住用地

        2.320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1.4083

        商業服務業用地

        0.2449

        小計

        8.0089

        片區11

        工業用地

        30.3863

        公用設施用地

        0.6786

        交通運輸用地

        5.7382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9.5271

        小計

        46.3302

        總計

        370.1384

        2、實現的功能 此次成片開發主要服務于玉山縣的用地需求。成片開發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集中連片的產業發展基地,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提高區域生產、生活品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此次成片開發規劃主要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

        其中儲備庫用地2.0379公頃,儲備庫是保障城市良性運轉的物質條件之一,對于保障城市良性運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城市其他功能部分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工業用地177.4237公頃,實現促進產業與經濟發展功能,工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此外工業的發展,對于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推動城市化進程起著重要作用。

        公用設施用地8.1373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0.4952公頃,實現完善周邊區域配套設施布置功能,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文化娛樂等公共場所,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強群眾幸福感。

        交通運輸用地74.7877公頃,實現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功能,可為周邊群眾和產業園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提高出行可達性和交通效率,促進片區功能調整,使整個區域發展環境得到改善,進而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發展。

        居住用地41.3634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5.8325公頃,實現居住和配套商業服務一體化功能,建設集菜籃子、便民店、家政維修店為一體的城市社區商業綜合服務中心,積極推進集零售、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商貿中心建設。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標準化建設和改造。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0.0607公頃,實現建設居民公共空間功能,有利于片區構建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的空間格局。

        五、成片開發合規性分析 (一)與國土空間規劃符合性說明 本次成片開發范圍以玉山縣城鄉總體規劃產業定位為指導,在引進企業的同時,壯大提升既有產業,同時完善基礎配套產業。根據《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為保證擬建設項目用地順利完成征地報批,并滿足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本次成片開發范圍均位于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建設區內,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二)與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性說明 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

        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

        根據玉山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三)與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性說明 生態保護紅線的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目的是建立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對生態功能保障、環境質量安全和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監管要求,從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生態保護紅線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操作可達性等特征。具體來說,生態保護紅線可劃分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限。

        根據玉山縣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調整方案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占用生態保護紅線,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四)與自然保護地符合性說明  國家為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帶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珍貴稀有動物自然棲息地及其他歷史遺跡和重要水源地籌劃出界限加以特殊保護的自然地域。

        自然保護區以保護自然資源為主,還須把科研、教學、旅游和生產結合起來,統一經營管理,使之成為以自然保護為主的科學實驗、生產示范和旅游的基地。保護區可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核心區是原始狀態保護較好的自然景觀地區,是開展生態系統研究的基地。

        根據玉山縣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方案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自然保護地,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五)與一級公益林符合性說明 通常所稱的公益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林地。

        公益林,是指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體功能,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劃定,經批準公布并簽有公益林保護協議的森林、林木以及宜林地,包括防護林、特種用途林。公益林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公益林。

        根據玉山縣第二次林業調查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一級公益林,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六)與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性說明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第二十八條,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

        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征求同級文物主管部門的意見。

        根據玉山縣歷史文化保護區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七)與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性說明 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廣、種類多,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

        根據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掌握的玉山縣土地污染地塊數據,本次成片開發不涉及土地污染地塊,符合方案報審要求。

        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性符合分析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概述 《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提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縣將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綜合實力、經濟實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臺階,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建成工業強縣、交通強縣、教育強縣、文化強縣、旅游強縣、體育強縣,基本建成符合玉山實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區域經濟競合優勢明顯增強,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成為驅動我縣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玉山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明玉山、法治玉山、平安玉山、廉潔玉山、健康玉山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走在全市前列,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形成綠色生產生活的新風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力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全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本成片開發的實施將增強玉山縣的產業集聚力,加快區域產業的升級轉型,擬建設項目符合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情況 錨定二〇三五年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綜合考慮玉山未來五年的發展基礎、發展環境與發展要求,“十四五”時期,玉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目標是:

        (一)“一強”:

        ——綜合實力強。全縣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在平穩健康發展基礎上提質增效。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GDP總量力爭突破325億元,財政總收入達38億元,實現經濟總量在全省、全市排位進一步前移,市場活力、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二)“兩美”:

        ——生態美。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省一流水平,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成果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道雙向轉換更加順暢有效,生態保護與修復機制更加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趨合理,全縣綠色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68.33%。

        ——人文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持續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高質量文化服務和供給進一步擴大,全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文明玉山進一步提升。

        (三)“六好”:

        ——產業質量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科技研發支出不斷提高,到2025年,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2%以上。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及優勢傳統產業得到鞏固提升,“十四五”期間,成功打造300億級、200億級、50億級產業梯隊,工業經濟的主體地位更加穩固。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現代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產業更優、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初步建成。

        ——發展格局好。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浙皖閩贛國家旅游生態協作區、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等機遇,加快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促進玉山與浙江、上海等地實現跨區域協同發展。“十四五”期間,實現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8.5%左右,全力打造江西對接浙江的示范點,推動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

        ——營商環境好。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市場化改革,“五型政府”建設扎實推進,全面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治理,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強化招商引資,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努力實現營商環境“全省一流、可比浙江”的目標。

        ——城鄉協調好。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一主兩副雙廊四片區五平臺”的城鄉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心城區基礎配套設施持續完善,城鎮化率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美麗集鎮、美麗鄉村建設向浙江看齊,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均衡。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6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16萬元和2.68萬元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1.93。

        ——社會治理好。“平安玉山”建設取得新成果,持續推進“信用玉山”建設,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得到進一步彰顯,政府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城鄉基層治理和社區協商制度不斷完善,鄉村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

        ——百姓生活好。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縣鄉村社區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生活環境更加宜居,幸福指數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宜業宜居的幸福玉山基本建成。

        表3:“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類別

        指標

        單位

        2020年

        實際

        2025年

        目標

        年均/累計增長(%)

        屬性

        綜合質效

        地區生產總值(GDP)

        億元

        225.87

        325

        7.5以上

        預期性

        財政總收入

        億元

        28.76

        38

        5.5以上

        預期性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

         

         

        7.5以上

        預期性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

         

         

        8.5以上

        預期性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129.4

        200

        9以上

        預期性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億斤

        4.18

         

        保持穩定

        約束性

        創新驅動

        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1.8

        2.2

        [0.4]

        預期性

        協調發展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2.0

        1.93

        [0.07]

        預期性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56.5

        62.5

        [6]

        預期性

        改革開放

        進出口總額

        億元

        1.54

        1.9

        5左右

        預期性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1.04

        1.4

        6左右

        預期性

        利用省外資金

        億元

        72.52

        106

        8左右

         

        綠色生態

        單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省市下達的目標

        -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省市下達的目標

        -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

        98.27

         

        省市下達的目標-

        約束性

        主要河流斷面優質水比例

        %

        100

        91.67

        [8.33]

        約束性

        森林覆益率

        %

        68.13

        68.33

        [0.2]

        約束性

        民生福祉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431

        26800

        8左右

        預期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776

        51600

        7.0左右

        預期性

        備注:1.全縣生產總值絕對數為當年價格,年均增長按不變價格計算;2.[ ]為五年累計提高或下降數,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十三五”平均增速;3.約束性指標具體數值按國家下達任務執行。

        數據來源于《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征求意見稿)》

        七、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用地情況 (一)土地征收成片開局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共涉及11個片區,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擬規劃用途為儲備庫用地、工業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居住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等。

        其中儲備庫用地2.0379公頃,占總面積的0.55%,工業用地177.4237公頃,占總面積的47.93%,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0.4952公頃,占總面積的5.54%,公用設施用地8.1373公頃,占總面積的2.20%,交通運輸用地74.7877公頃,占總面積的20.21%,居住用地41.3634公頃,占總面積的11.18%,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0.0607公頃,占總面積的10.82%,商業服務業用地5.8325公頃,占總面積的1.58%。詳見下表:

        表4 成片開發用地布局情況表

        單位:公頃

        用途

        面積

        比例

        儲備庫用地

        2.0379

        0.55%

        工業用地

        177.4237

        47.93%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20.4952

        5.54%

        公用設施用地

        8.1373

        2.20%

        交通運輸用地

        74.7877

        20.21%

        居住用地

        41.3634

        11.18%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40.0607

        10.82%

        商業服務業用地

        5.8325

        1.58%

        總計

        370.1384

        100.00%

        開發片區內用途布局能與周邊現狀用地相結合,且符合開發項目和片區周邊發展用地的需求,如片區4用地為工業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其周邊為工業用地、城鎮村道路用地及農村宅基地,片區建設能夠與周邊形成緊密連接,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完善了區域基礎配套。

        (二)成片開發擬安排的建設項目、開發時序 統籌考慮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情況、征收難度、融資情況、建設計劃等因素,綜合研究后制定擬建項目開發時序及年度實施計劃。本次成片開發擬建項目用地開發時序確定為2021~2023年。擬建設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

        1、環保二期地塊:擬建設面積約93.1467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83.3722公頃。

        2、熱電聯地塊:擬建設面積約22.0710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15.8236公頃。

        3、標準廠房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8.969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6.8261公頃。

        4、恒昌實業地塊:擬建設面積約5.6043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約3.0229公頃。

        5、法院北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36.416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25.7319公頃。

        6、玉山二中西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20.2307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9.0977公頃。

        7、衢繞示范區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02.1251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97.1611公頃。

        8、必姆幸福商苑地塊:擬建設面積約10.834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5056公頃。

        9、臨湖建材大市場地塊:擬建設面積約6.4001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4.1788公頃。

        10、下塘國營大壟墾殖場墾區棚戶區改造地塊:擬建設面積約8.0089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1.7668公頃。

        11、南方水泥地塊:擬建設面積約46.3302公頃,其中需報批征收面積8.7503公頃。

        本次成片開發擬在2021-2023年完成項目報批征收54.4324公頃,詳見下表:

        表5成片開發項目擬征收年度計劃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片區名稱

        時序

        片區面積

        擬征收報批面積

        片區1

        環保二期地塊

        2021-2023

        93.1464

        82.3722

        片區2

        熱電聯地塊

        2021-2023

        22.071

        15.8236

        片區3

        標準廠房地塊

        2021-2023

        18.9699

        16.8261

        片區4

        恒昌實業地塊

        2021-2023

        5.6043

        3.0229

        片區5

        法院北側地塊

        2021-2023

        36.4169

        25.7319

        片區6

        玉山二中西側地塊

        2021-2023

        20.2307

        9.0977

        片區7

        衢繞示范區地塊

        2021-2023

        102.1251

        97.1611

        片區8

        必姆幸福商苑地塊

        2021-2023

        10.8349

        1.5056

        片區9

        臨湖建材大市場地塊

        2021-2023

        6.4001

        4.1788

        片區10

        下塘國營大壟墾殖場墾區棚戶區改造地塊

        2021-2023

        8.0089

        1.7668

        片區11

        南方水泥地塊

        2021-2023

        46.3302

        8.7503

        總計

        370.1384

        266.237

        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年度實施計劃 (一)用地項目性質、面積、開發時序 統籌考慮研究后制定擬建項目開發時序及年度實施計劃,本次成片開發擬建項目用地開發時序確定為2021~2023年,擬新建項目面積共計370.1384公頃。

        (二)成片開發范圍內公益性及非公益性用地比例 本次成片開發方案公益性與非公益性用地比例如下:

        本次成片開發范圍共370.1384公頃(含擬建區及現狀建成區),其中非公益性用地224.6198公頃,其余用地均為公益性用地,共145.5186公頃。詳見下表:

        表6成片開發用地項目情況表

        單位:公頃

        片區編號

        片區面積

        公益性用地面積

        公益性用地比例

        片區1

        93.1464

        31.5313

        33.85%

        片區2

        22.0710

        9.9130

        44.91%

        片區3

        18.9699

        11.3618

        59.89%

        片區4

        5.6043

        2.5704

        45.86%

        片區5

        36.4169

        16.0563

        44.09%

        片區6

        20.2307

        7.9525

        39.31%

        片區7

        102.1251

        35.1668

        34.44%

        片區8

        10.8349

        7.1279

        65.79%

        片區9

        6.4001

        2.4510

        38.30%

        片區10

        8.0089

        5.4437

        67.97%

        片區11

        46.3302

        15.9439

        34.41%

        合計

        370.1384

        145.5186

        ——

        九、成片開發效益型分析 (一)經濟效益  基礎服務設施產業的完善和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形成優勢互補,規模效應進一步突顯。促進經濟的增長最為直接的方式是稅收的增加,另外,基礎設施的完備將提高區位優勢,對周邊產業行業有較強的帶動力。

        通過本次成片開發的實施、項目的建設,將推動和聚集符合當地資源特點的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將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提升全縣的綜合發展水平,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通過城鎮的傳導作用,將先進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等,輻射、傳播到農村,促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的迅速發展,并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加速城鄉一體化,從而增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輻射帶動力,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社會效益 成片開發的實施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周邊發展,新增產業項目的建設發展也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成片開發的建設和投產有利于吸收當地農業剩余勞動力,降低城市就業壓力,減輕政府負擔;有利于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對穩定政治、社會大局,加強社會管理等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相關企業的生產消費和納稅可促進地方經濟,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本次成片開發的實施,可促進地區產業的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完善產業鏈,符合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同時由于項目的建設活動和生產經營活動,將直接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間接增加當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帶動當地消費水平的上漲,搞活當地經濟市場,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三)生態效益 土地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土地開發建設導致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變化,將農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從而改變地表植被的種類及覆蓋程度,本成片開發實施過程將嚴格對涉及的耕地實行占補平衡。將有效恢復生態綠化功能,改變城市環境,在減少水域污染、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降低噪音等諸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使項目區域生態環境實現良性循環,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十、征地農民利益保障 (一)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意見 本成片開發方案擬于2021年4月28日至5月27日在玉山縣人民政府網站公示,且在開發涉及的各鄉(鎮、街道)及村委會公告欄張貼公示,征求范圍涉及的村集體和當地村民的意見。

        (二)征地補償安置標準 依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全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贛府字〔2020〕9號),本成片開發方案實施時,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區域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補償,玉山縣各鄉鎮及街道征地補償標準如下:

        1、冰溪街道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34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7360元/畝,未利用地13020元/畝。

        2、文成街道、臨湖鎮、樟村鎮、六都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1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6440元/畝,未利用地12330元/畝。

        3、下鎮鎮、紫湖鎮、橫街鎮、四股橋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40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6040元/畝,未利用地12030元/畝。

        4、必姆鎮、雙明鎮、巖瑞鎮、楓林鎮、懷玉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388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5520元/畝,未利用地11640元/畝。

        5、仙巖鎮、南山鄉、下塘鄉、三清鄉 耕地、園地、人工高產油茶園、養殖坑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37100元/畝,林地、其他農用地14840元/畝,未利用地11130元/畝。

        擬征收土地范圍涉及的青苗、地上物及其他建、構筑物由玉山縣人民政府按實際落實補償并組織實施拆遷。

        第7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前天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投資工作暨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從貽琴省長的講話和省直各廳局的發言中,都能感受到當前抓項目、促投資、保增長的困難很多、壓力很大。今天這次會議,主要目的就是傳達貫徹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投資工作暨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精神,積極應對當前形勢,進一步把信心樹立起來,責任擔起來,千方百計、百計千方鎖定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力以赴增措施、加力度,力爭全面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會前,市發改委下發了《全市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通報》和《關于加強調度確保完成年度計劃的通知》,對第四季度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著重對后一季度的生產總值、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這三個重點指標作了安排部署,并把前三季度未完成的任務加到第四季度。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看,增速與進度之間不平衡,我們在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5.5%,全省排名第一,到第三季度增速下滑到33.4%,全省排名第三,盡管增速全省排名在第一方陣,但是序時進度差距非常大,所以不要樂觀于增速排名在全省前列。在經濟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抓好投資這個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千方百計擴大固定資產規模,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投資這個關鍵。為此,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誰欠哪補、欠多少補多少,層層分解。總而言之,全年目標任務不能減。同時,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年,也是攻堅年,做好今年各項經濟工作,為明年決戰“十二五”,奠定“十三五”良好開局具有重大意義。

        剛才,市發改委徐江主任通報了全市1-9月固定資產投資和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建設情況,市工能委、市交通局、市統計局、市國土局和仁懷市、紅花崗區政府做了交流發言。仁懷市和紅花崗區是全市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快的,紅花崗區增速達34.8%,但序時進度僅完成51.8%,欠賬比較多。工業、交通等行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戰場,從剛才發言情況看,工業方面,整個工業項目、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居在全省第一個方陣,大家盡了最大的努力。交通基礎設施方面,“交通三年大會戰”里的項目推進較快,明年年底可實現縣縣通高速,整個“十二五”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接近1100公里,加上明年開工建設的遵義至余慶高速公路、綏陽至正安高速公路、遵義西南繞城高速項目、蘭海高速公路貴遵復線擴容改建工程,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里程要達到1200公里,高速公路的路網密度在全省最高。川黔鐵路外遷工程已于今年10月份開工,渝黔快鐵將于2017年年底建成通車,明年有望開工攀昭黔鐵路、貴陽至遵義城際鐵路、市內輕軌一號線等鐵路建設項目。水利設施方面,“水利三年大會戰”投資也很大,預計到2016年,我市水利建設項目將占全省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一半左右,當然各縣(市、區)配套的壓力也很大。市統計局針對各縣(市、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方法、產業投資比重低、統計數據質量不高作了全面分析,大家要抓緊完善,對統計數據要認真分析。市國土局圍繞土地要素保障做了大量工作,爭取的指標在全省走在前列,基本能保障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的需求,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需求,當前市國土局正在開展2015年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用地指標申報工作,希望大家認真梳理,提前謀劃上報項目用地計劃指標。在抓好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時,各縣(市、區)要把第三產業切實抓在手上,著力打造成經濟工作新的增長點。在第三產業方面我們與貴陽市的差距越來越大,2012年差距為400多億,2013年達到500個億,這500個億也是我們整個經濟總量跟貴陽的差距,所以我們與貴陽市的差距主要在三產上,各縣(市、區)要全力抓好三產,千方百計做好統計調度,把第三產業做大做強。下面,在大家發言的基礎上,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投資的“三大作用”,以新思想新思路推進新常態下的項目投資工作

        從全國范圍看,經濟已進入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新常態”。我市的發展又必須牢牢守住“兩條底線”,嚴格按照主基調主戰略要求,特別是在欠發達、欠開發、欠開放的條件下,既要保持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省、全國和西部地區,又要努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守住綠水青山。遵義如何在生態和發展中找到平衡,主動作為,實現后發趕超,不管從歷史看,還是從當下經濟運行來分析,投資都是必須緊緊抓住的著眼點。

        (一)投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投資增長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晴雨表”,什么時候投資搞上去了,經濟就能實現較快發展,什么時候投資沒有搞上去,經濟增長就會受到影響。拉動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是投資、消費、進出口,三大要素協同發展的狀態最理想。但由于我市城鄉居民經濟收入不高,消費市場不是很大,要提高消費在全市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進出口規模也小,2013年僅為3.77億美元,對GDP的影響有限,雖然今年開工的以晴集團全面投產后每年有100億科工貿產值,其中70%是出口,有質的飛躍,但要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度增長,成為主導因素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投資還是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十二五”期間,我市投資保持35%左右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反映在數據上,1-9月,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0.9億元,增速33.4%,位列全省第三,在投資的拉動下,前三季度GDP總量達到1336.6億元,增長14.5%,位列全省第二。盡管如此,但是我們差序時進度很大,只完成序時進度的62%,所以要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我們在第四進度要完成869億,目前只有兩個月了,每個月要完成將近300億。

        (二)投資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十二五”期間,我市投資的三次產業結構從2011年的3.8:41.6:54.6調整到2013年的4.1:38:57.9,二產投資比重下降3.6個百分點,三產投資比重提高3.3個百分點。投資和經濟的產業結構變化基本符合由二產向三產轉移的演變規律。今年1-9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634.3億元,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44.3%。鐵路、公路、房地產投資分別為14.2億元、165億元、248.3億元,分別增長29.7%、33.6%、55.6%。特別是我市房地產市場在升溫,投資增速、銷售收入、營業額等有所好轉,這也符合房地產業走向正常的規律。目前,國家對房地產業非常關注,投入2000億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房地產項目信貸政策逐漸寬松,第一套首付比例降低,第二套沒有首付比例。這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大家一定要抓住,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

        (三)投資是促進民生改善的重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最根本的目標,擴大投資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手段。從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看,高速公路、國省干線改造、客貨運樞紐項目以及鄉鎮客運站、農村公路等項目均按照計劃要求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可提前2個月完成投資任務目標。這些項目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各縣、鄉、村的交通出行條件。市委、市政府還著力實施“工程”、十大民生工程等項目,涉及中心城區城市道路改善、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文化旅游景區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教育醫療民生建設工程等,累計完成投資346億元。擴大投資,不僅能通過直接帶動各產業部門總產出的增加促進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費增長,還能有效新增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勞動力,促進收入增長,提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

        面對新的形勢,各級各部門既要充分發揮好已有的好做法好經驗,保護好多年以來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的好成績,更要根據新形勢對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開動腦筋,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思想理念、認識水平、干事創業精神上進行全面的革新,以適應新常態下抓好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的需要。

        二、準確把握投資工作面臨的“三個問題”,盡心竭力抓好項目投資工作

        我們在看到固定資產投資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上半年,全市50萬元口徑投資增速是35.5%;1-7月是35.4%,比上半年下降0.1個百分點;1-8月是35.3%,比上半年下降0.2個百分點;1-9月是33.4%,比上半年下降1個百分點。各縣(市、區)1-9月除仁懷和桐梓增幅同比增加4.7%和2.6%以外,其余縣(市、區)增速都處于下降趨勢。整體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自下半年以來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且下降幅度不斷在加大。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從投資主體看,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當前全國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已逐漸傳導影響到我市,直接導致相當一部分產品市場需求疲軟,經營成本上升,工業企業投資信心明顯下降。我們的優勢產業遇到的困難也沒有根本性好轉,例如原材料企業持續低迷、煤電需求不足、白酒銷售困難等,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壓力仍然較大。同時,民間投資增長回落幅度大,1-9月,我市非公經濟投資增速為22.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0.7個百分點,直接影響了全市投資增速。

        從投資結構看,重點領域投資不足。1-9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55.6%,比去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采礦業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9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同比增長2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1.4%個百分點。這些重點領域的需求乏力,直接影響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擴大。就目前形勢來看,全國范圍內的房地產調整政策還有可能持續,我市房地產投資的壓力將逐步加大。

        從投資載體看,新開工項目帶動乏力。項目是投資的載體,尤其是新開工項目對投資增量有明顯帶動作用。但就目前情況看,1-9月新開工項目4603個,比去年同期下降32.1%。新開工項目完成的投資增速也處于較低水平,增速為27.7%,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5.7個百分點。同時,新開工的億元以上項目數量占比小,1-9月356個,占全部新開工項目的7.7%。新開工項目中缺少大項目的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難免陷入疲軟。去年我們各級都有大項目投資,而今年僅有以晴集團、茅臺循環產業園等幾個大項目。我市投資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既有宏觀經濟環境的壓力,也有微觀經濟實體的乏力。但更大的問題是,我們各級干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主動作為不夠,習慣于按部就班,出力不盡力、用心不盡心,在謀劃項目上缺乏前瞻性、在落實項目上缺乏戰斗力、在推動工作中缺乏創造力。各級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的這些問題,是與時代的要求、組織的要求、發展的要求、群眾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我們一定要按照群教活動的要求,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入培析思想根源,從思想骨子里進行整改,形成強大的正能量,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建設,促進投資增長。同時,對前三季度集中項目中尚未開工的項目,市政府督查室要督查,要求各責任單位說明原因、拿出開工時間表。

        三、緊緊圍繞投資工作的“三個重點”,千方百計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當前,我市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盡管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面臨的機遇更是前所未有。一是國家推出重大工程建設的機遇。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選擇確定了生態環保工程,糧食水利重大工程,健康養老服務工程,清潔能源重大工程,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交通重大工程,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7大類重大工程建設,分別列出了2014年和2015年可以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和專項,其中有些已經開工建設,有些正在履行審批核準程序,還有一些正在進行前期論證。對于國家已經明確到具體項目的重大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要抓緊完成前期手續,確保按期開工建設;正在建設的項目,要抓緊推進建設工作,確保早日竣工、驗收,發揮效益;對于僅明確全國總規模和僅明確投資方向的國家重大工程,按照國家確定的投資項目和方向,抓緊梳理我市國家重大工程的項目名單,抓緊完善相關前期手續,使之具備開工條件,抓緊開工建設,并及時上報省,爭取更多的項目能得到國家支持。二是國家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機遇。省相關部門將著手準備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強、建設條件好的項目,加大“跑部”力度。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加強項目規劃建設的前瞻性和計劃性,做到建設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補充一批,做到干著今年、備著明年、想著后年,編制一批項目力爭進入省“十三五”規劃的盤子。三是全省經濟加速發展的機遇。當前全省進入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的新階段,加之我市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基礎設施、社會發展和民生等領域投資需求旺盛,有擴大投資的廣闊空間和基礎條件。我們更應該抓住發展的機遇,加快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發展靠投資、投資靠項目的大格局不會改變,抓投資抓項目仍將是我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要抓住重大機遇,用好自身優勢,充分挖掘潛力,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環節”而全面發力,千方百計推進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各項工作。

        第一,要圍繞重點領域抓投資。一是在大項目謀劃和項目建設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圍繞產業發展抓項目的理念,依托市場和政策“無中生有”謀劃生成項目,切實加大向上跑,向外招的力度,狠下功夫引進一批具有引領性的龍頭項目和龍頭企業,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局面。二是積極爭取加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投資。搶抓國家擴大西部鐵路投資機遇,扎實抓好“交通三年會戰”、“水利三年會戰”,加快推進以民用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等重點交通項目,以骨干水源工程為重點水利項目,以強電弱電為重點的電力項目建設。同時,扎實抓好“工程”、小康六項行動計劃、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尤其是“工程”年度建設任務,年內必須全面完成。三是充分發揮民間投資的積極作用,切實“打開社會活力的閘門”,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投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市政公用和社會服務等領域。

        第二,要圍繞重點產業抓投資。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保護兩條底線,全神貫注抓園區、凝神聚氣抓工業是我市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實施五類項目。一是能源原材料類項目。圍繞實施以“四個一體化”為重點的能礦產業升級工程,加快我市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火電“上大壓小”和熱電聯產機組項目,著力提高能源保障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加大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資源精深加工項目,著力提高礦產資源就地轉化率。二是制造業類項目。圍繞實施裝備制造業振興工程,充分發揮電子及基礎件軍民融合產業優勢,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及能礦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項目。三是加工業類項目。圍繞實施“五張名片”產業提升工程,重點發展白酒、煙草、茶葉、醫藥、特色食品等特色優勢輕工業項目,積極發展包裝印刷、家電五金、日用化工等其他輕工業項目。四是新興產業類項目。圍繞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重點發展一批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項目。五是生產服務類項目。圍繞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加快工業物流、工程設計、技術研發、檢驗檢測、市場營銷等服務業項目建設,加強冷鏈、倉儲等物流體系建設,積極發展阿里巴巴等第三方電子商務項目。另一方面,要著力從五個途徑尋找項目。一是從現有產業中尋找項目。要根據現有產業升級路線圖和產品技術路線圖,著力在突破產業關鍵技術、提升工藝、新產品研發和產能擴張等領域,謀劃和生成一批產業項目。比如,國發2號文件把遵義納入軍地融合的實驗基地,但至今尚未破題,動作不大,雖然有體制機制障礙因素。我們一定要下硬功夫,認真研究,發揮好現有航天航空企業的技術優勢,在核心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方面破題。二是從現有資源中尋找項目。立足我市的自然資源稟賦,加快在能源、礦產、生物、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設計和開發一批產業項目。三是從農業產業化中尋找項目。要以抓工業的理念和方法抓農業,把農業作為工業的車間和基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作用,在招商引資投向、社會資金導向上予以引導,大力實施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打造一批龍頭大企業。四是從國家政策中尋找項目。圍繞項目化、實物化落實國發2號文件,深入研究政策、利用政策、爭取政策,盡快把政策疊加效應轉化為大項目、好項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五是從市場需求中尋找項目。要分析研究市場需求和投資意愿,編制完善項目投資指南,注重產業鏈招商,在市場中找合作伙伴、找合作項目。

        第8篇:鄉村振興年度計劃范文

        交通運輸調研報告范文一: 鐵路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鐵路專用線是企業連接鐵路的橋梁和樞紐。如何加快鐵路專用線運輸工作健康發展,帶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經濟,已成為我市當前經濟建設思考的重大課題。加快鐵路專用線運輸工作,是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就業的重大舉措,有利于加快貨物流通,擴大企業有效需求,為經濟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對于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基本情況

        上個世紀60年代初,隨著婁邵鐵路正式通車,我市建成了第一條鐵路專用線邵陽石油站鐵路專用線。后歷經50多年發展建設,全市共建成了20余條鐵路專用線(含專用鐵路)。20**年后因企業改制,個別專用線合并或停用,現我市共有合法審批手續的鐵路專用線19條,其中在我市雙清區16條,邵東縣2條,大祥區1條。目前在雙清區經營這16條鐵路專用線的企業(單位)有19家,總占地面積約2376余畝;鐵路軌道31條,總長度17.13公里,有效長度8.27公里,占地面積在300畝左右;擁有大小貨場48個,倉庫面積27.27萬平方米,職工4202余名,裝卸人員約800人。鐵路專用線距離車站最遠的為三七五專用線,距離為7.97公路;最近的是六三三專用線,距離為605米。軌道最長的鐵路專用線是中央儲備糧邵陽直屬庫專用線(共用),其軌道數為2條,有效長度為1.13公里,專用線末端距離車站3.47公里。

        二、經營現狀

        我市鐵路專用線承載著全市工、農業生產基本資料的運輸重任,對經濟發展建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鐵路專用線經營運輸的貨物種類繁多,送出的貨物有非礦、礦建、金礦、糧食、化肥、鮮活、食品、紡織品、紙漿、木材、工業機械、農副產品、文教器材、日用百貨等十余個品種近百種產品;運進的貨物有成品油、油、瀝青、鋼材、礦建、水泥、木材、棉花、化工、工機、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糧食、食品、皮棉、鮮活、飲食品、紙及紙制品等二十余個品種上百種產品。據不完全統計,鐵路專用線承載著全市95%以上尿素、鉀肥、成品油、油等基本生產資料和60%以上的飼料、鋼材、棉花、紙漿等原材料的運輸任務。我市大型企業湘窖酒業的酒精原料、釀酒的糧食等全部是通過鐵路專用線運輸的。據統計,20**年市區貨物運輸總量經估算大約為1500萬噸,鐵路專用線運輸總量近140萬噸,鐵路貨物運輸僅占比重只有約10%,鐵路運輸總營業額7000余萬元,稅收近230萬元,鐵路運輸業在我市運輸業乃至經濟建設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三、存在問題

        隨著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公路遠比鐵路發展快。受公路運輸的沖擊,我市鐵路運輸業發展的市場逐漸縮小,鐵路專用線在經營中所面臨的各種矛盾也日漸突顯。

        (一)企業缺乏集聚力。各鐵路專用線產權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少,配套差;裝卸獨家經營,手段落后;與外界連接的公路建設滯后,大部分屬于鄉村道路,路面質量差,且斷頭路多;環衛設施及消防設施不足;站場建設發展緩慢,聚集和輻射能力不強,吸納剩余勞動力、集聚運輸業務的能力低,與其它運輸行業發展不平衡還很嚴重;運輸業務辦理程序繁雜、中間環節多、中轉時間長;運輸發展特色不明顯,應有的凝聚力、感染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產業缺乏拉動力。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市是全省重工業基地之一,有一大批企業因產業的發展帶動著邵陽工業的發展,拉動了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繁榮。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些企業因產業結構調整不及時,企業本身創新能力低、產業鏈條短、沒有全國或全省知名品牌產品,結構性矛盾明顯,市場經濟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無法形成特色工業主導產業,產品銷售不出去、源材料運不進來,加之落后的區位條件,糟糕的投資環境,使得我市工業經濟日益邊緣化。鐵路專用線運輸寄生于產業,企業停產難以為繼,形成鐵路專用線面臨冷落的尷尬局面,嚴重制約了鐵路專用線運輸業的發展。

        (三)規劃缺乏制約力。鐵路專用線運輸在規劃與管理上投入精力少,具體運輸業務規劃不細,科學性不強,沒有把整體規劃與局部規劃、產業規劃、運輸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規劃建設只是對自發無序建設的改進,缺乏協調統一的規劃指導和調控機制,專用線企業間、鐵路部門間、其他運輸行業間在運輸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業趨同、相互打壓、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運輸業發展的整體效應。一些鐵路專用線經營戶規劃約束力弱,經營隨意性大,為爭取貨源,不計成本降低價格。鐵路部門俗稱鐵老大,辦理運輸手續繁雜,費用高,服務難到位,貨物停靠存在隨意性;專用線維護獨家經營,成本高,專用線企業負擔重。

        (四)政策缺乏推動力。

        一些制約鐵路專用線運輸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及時加以調整,對與發展要求不相應的政策規定沒有適時完善,有些已經出臺的措施沒有認真落實到位。當前有三大問題制約了鐵路專用線運輸業的發展。一是專用線屬性不同制約了政策的統一規劃。18戶經營鐵路專用線的企業屬性不同,有屬國有(或國有控股),有屬集體所有,還有民營的,無法出臺合理的政策實施有效的指導與幫扶。二是體制問題捆住企業手腳。國有性質的專用線企業吃大鍋鈑的思想嚴重,難以拿出有效的資金進行技術改造,無法自主靈活應對市場,致使運輸業務日益蕭條。三是經營理念落后制約了鐵路物流的發展。各鐵路專用線企業座吃山空的思想嚴重,一些專用線企業從事單一的運輸業務,不能積極主動地開拓新市場,運輸業務無法實現多元化發展。

        四、利弊分析

        根據統計數據,我市城區內的鐵路專用線年運輸量一般在200萬噸左右,近年來有下降趨勢,僅占市區物流運輸總量的百分之十幾,但鐵路專用線所發揮的作用卻不可忽視,而且影響到我市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現階段來說,拆除城區鐵路專用線利遠小于弊。

        (一)拆除賠償成本高。城區鐵路專用線軌道總長度為17.13公里,僅以每公里賠償金額3000萬元計算,光鐵路專用線線路的賠償費用就超過5億元,加之貨場、倉庫等各類設施的賠償和職工安置等各類費用,總賠償金額將達12億元左右,這對我市的財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另外,與企業進行談判也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屆時將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二)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大。我市鐵路專用線承擔了如寶興科肥、海納化工、東信棉業、華力棉紡、立得皮革等一大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材料及產品的運輸任務。如寶興科肥每年通過鐵路專用線向外地發送銷酸氨、碳酸氨等產品3萬噸左右,占到了全廠生產總量的30%,到20XX年寶興科肥二期投產后年生產量將達到30萬噸,鐵路發送量將達到20余萬噸,占到其生產總量的70%。同時,鐵路專用線還承擔了我市農資化肥和成品油的運輸重任,每年要通過鐵路運進尿素、鉀肥等各類農資化肥16萬噸左右,占全市農資化肥總量的85%;中石化、中石油兩公司每年通過鐵路運進成品油近60萬噸,關系到全市九縣三區所有機動車輛和內燃機的正常運轉。

        (三)不利于我市兩型社會的建設。我市是個典型的內陸類城市,即沒有便利通暢的水運、也沒有快捷高效的航空,如果不發展鐵路運輸,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高價格、高污染的公路運輸了,這與建設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的兩型社會要求及不協調。因此,保留鐵路專用線,重新整合鐵路專用線企業經營資源,是促進我市物流多元化,服務我市社會經濟建設,加快四化兩型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短期內不能實現城市新的發展規劃目標。我市鐵路專用線集中在市區東北方向,這一區域也是我市的老化工區,不同程度制約著城市向東北沿河區域發展。如果要在這一區域進行商住開發,就必須把整個老化工區進行搬遷,而這在短期內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單獨拆除鐵路專用線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向東北沿河發展的目標。拆除鐵路專用線必須與搬遷我市老化工區同步進行才能實現城市新的發展規劃目標。

        五、對策與建議

        我市的鐵路專用線建設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要做好近期發展與遠景規劃,緊緊把握經濟強市這一機遇,把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進程作為實現物流多元化和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途徑,以科學化帶動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鐵路專用線運輸管理正規化,實現各企業高度融合,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千方百計加快我市鐵路專用線發展進程,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以牢記三高意識為基本點,全面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步伐

        1.高要求搞好鐵路專用線規劃。要樹立富規劃、窮建設的理念,寧可多花一點精力把規劃做好。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優勢、滾動發展的思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搞好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科學規劃設計。一是要抓好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總體規劃,合理安排貨物資源。建立兩至三家現代大型物流城,分產品類別分區裝卸存放,統一調度,整體規劃。二是要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編制經濟發展規劃,搞好詳規,用詳規指導各項具體建設。要突出特字。

        產業上要富有特色,雙清區、新邵縣等區縣要規劃一批精細化工等特色工業,大祥區、隆回縣等區縣要規劃一批富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加工業。三是運輸規劃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要注意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降低運輸發展成本,講究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富余勞動力就業,引導合理流動。四要強化運輸規劃監督工作。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建立規劃實施責任追究機制,嚴肅查處違反運輸規劃的行為。

        2.高標準搞好鐵路專用線整合。對那些地理位置好,但維護保養不善、基礎設施侵蝕嚴重、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企業,要按照遵循自愿、立足市場的原則,合理引導專用線產權人與其他專用線走合并聯營的路子,建立新的專用線企業或合作聯營公司,充分發揮專用線利用效能。對深入城市腹地、利用價值不大或地理位置偏僻、業務逐漸萎縮,又影響城市綜合效能的專用線,可采取政府收購,重新開發的思路拆除鐵路專用線,用于城市開發建設。對距離中心城區較遠,經營業績突出,有利于發展綜合物流的專用線,政府要加大政策傾斜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加快建設步伐,打造多功能物流城。

        3.高質量搞好鐵路專用線管理。鐵路專用線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根據鐵路專用線運輸發展的需要,賦予鐵路專線辦在規劃、經營和設施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必要管理權限,解決看得見、管得著的問題。要建立和培養一支高素質、過得硬的鐵路專用線綜合管理執法隊伍,從矛盾最突出的方面整治,認真處理好繁榮和站容的關系。搞好站場服務,體現人性化,為業務商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和社會環境。要依法行政,搞好鐵路專用線社會綜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會化管理體制。同時,從源頭上管起,規范專用線企業經營范圍,實行鐵路運價的透明統一,嚴厲打擊惡性競爭,確保鐵路專用線運輸安全、健康發展。

        (二)以推動產業建設為支撐點,增強鐵路專用線發展動力

        產業是運輸業發展的原動力,是鐵路專用線賴以生存的基礎。要牢固樹立運輸靠產業壯大的理念,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實行城鄉互動,把產業建設作為推進運輸繁榮,加速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來抓。一是發展裝備制造等重工業。進一步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建設進程是振興邵陽經濟的重要途徑。同時裝備制造業具備重載荷、大運量的特點,對鐵路專用線物流運輸依賴大,更能發揮鐵路物流的作用

        二是發展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醫藥、食品等傳統產業在全市占有較大的市場,如大米加工,目前有規模以上企業近10家,年加工稻谷150萬噸左右,年產出大米在100萬噸左右,除自銷一部分外,大量銷往廣東等沿海省市。另外,每年還需從東北等外省運進約50萬噸玉米、大豆、面粉等。三是發展能源電力和礦產業。能源、電力是我市又一個重要支柱產業。以煤為例,我市寶慶煤電公司一期工程年耗煤量在滿負荷條件下達300多萬噸,一般情況下年耗煤量200多萬噸,且年供煤量三分之二由外省、市購進,也就是說每年需購進燃煤100-200多萬噸。二期建成后,年耗煤量將達到500-700萬噸,這無疑將大大促進鐵路專用線運輸發展。

        (三)以落實科學發展為著眼點,提升鐵路專用線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發展是統籌鐵路專用線運輸發展的重要內容,立足當前,放眼長遠,鐵路運輸業發展必須堅持以良好的經營環境為中心,正確處理好業務商、其他運輸行業和資源分配的關系,合理布局,努力打造全市優質運輸服務企業。一是創新服務方式。積極引導專用線企業與產業園等相關企業開展對接服務,幫助專用線企業尋找出路,鼓勵專用線企業與產業園區企業對接聯營,拓寬鐵路專用線的業務渠道,做大做強鐵路物流產業。二是擴大服務渠道。在現有的專用線基礎上建設發展各類現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倉儲、包裝、流通加工及配送服務,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物流解決方案和一體化供應鏈管理咨詢服務等等。

        指導專用線企業建立各種服務站點,為工、農產業企業和各類大小集散批發市場服務,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三是注重全面建設。現代物流是一個基于信息化和網絡化的高技術產業,它所要求的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統、微電子技術、自動化倉庫和裝卸系統、聯運化和標準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通訊系統、條形數碼、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等技術,將極大地推動鐵路運輸尤其是貨運組織工作的進步。因此鐵路專用線企業必須加強人員素質培養,定期開展各種培訓與技能學習。同時,下大力搞好各種硬件設施建設,努力實現我市鐵路物流現代化。

        交通運輸調研報告范文二: 根據《政協章程》規定,按照政協2013年工作要點安排,縣政協從7月至8月對我縣交通運輸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分別深入交通運輸局機關、下屬單位、服務對象、縣級相關部門、部份鄉鎮,通過聽、看、問、訪、召開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縣交通運輸局2012年以來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認真、客觀、深入的調查和了解。在調查過程中,共召開座談會16次,參會人員129人次,發出問卷調查129份,收回129份;個別談話或交換意見107人;走訪服務企業和服務對象9戶,征求了市級主管部門的意見,基本了解了縣交通運輸局2012年以來的工作情況。總體認為:縣交通運輸局班子團結協作、凝聚力強,工作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工作措施有力、扎實有效,管理規范、運行良好,敢于創新、成績一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2012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一)班子建設堅強有力

        工作好不好,關鍵在領導,關鍵在一班人。縣交通運輸局始終堅持把團結、務實、創新、廉潔作為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總要求,把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切實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上級機關,下屬單位,服務對象和社會各界的好評。主要呈現在:一是強化思想作風建設,提升執行力。嚴格執行中心組和機關學習制度,不斷加強政治理論業務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切實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設,增強班子的凝聚力;保持和發揚交通系統團結拼搏、能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在人事安排、資金劃撥等重大事項上,堅持做到集體研究、集體決策,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成了工作合力,增強了班子戰斗力。二是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進一步落實。

        交通運輸局黨政班子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把黨風廉政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各項工作同安排、同開展、同檢查、同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明確、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人人有責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深入開展工程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等制度,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強化風險控制、措施具體,針對交通運輸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的特點,查找廉政風險點409個,制定了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433條,建立完善交通各領域防范機制10個,各類制度55個。完善的制定、具體的措施使廣大干部職工切實做到了明紀律、講紀律、守紀律。

        (二)項目工作扎實有效

        2012年以來,交通運輸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四大發展戰略和四個領先、一個趕超的目標要求,履職盡責,狠抓落實,全面完成了交通運輸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

        1、全域統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搶抓我縣被列入全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試點縣的歷史機遇,全力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全面加強項目建設。2012年至今,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5396萬元,向上爭取到位資金12851萬元。

        一是全力配合推進省市重點項目。配合完成岷江航電、成貴鐵路、仁沐馬高速在我縣境內的前期工作,力促項目早日開工。目前,岷江航電犍為梯級已報國家發改委進行項目核準;成貴鐵路正在進行環評、勘界、拆遷、組卷、報征等前期工作;仁沐馬高速公路可研已通過,初設線路方案已基本完成,犍為岷江特大橋選址已審定,今年將開工建設井研段;力爭開發建設犍為岷江特2橋。同時,配合完成了國道213線沙咀至岷江大橋段9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改造。

        二是強力推進縣重點項目。2012年以來,投資1.79億元的國道213線縣城過境段5.8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已完成投資總額的93%,國慶節將完工通車;投資1.6億元的清溪至大馬旅游干線9.7公里自今年3月28日開工以來,進展較為順利,正在進行路基、涵洞施工,已完成了投資總額的11.5%;估算投資6億元的國道213線縣城區過境段及岷江二橋12公里除環評、土地預審、地質評估綜批以外,其他 批復已全部完成,初步設計測量人員已進場測量;估算投資3826萬元的南岸沱馬邊河大橋及樂宜高速犍為南連接線擴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進入公開招標階段;估算投資1.86億元的國道213線清溪過境段5.8公里線路已確定,工程可行性報告已完成并報縣發改局立項,設計單位正在同步進行設計;估算投資8000萬元,整體搬遷犍為汽車站和北門車站,新建犍為客運中心汽車站正在進行項目選址和建站股份協商。

        三是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2012年以來,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7830萬元,完成縣鄉道路改造升級32公里,其中南陽集鎮至榮縣界段2.5公里、羅紀路15.4公里、犍宜路新民至宜賓段5.3公里、龍孝路8.8公里,開工建設并可在年內通車18.9公里,其中石西路6.2公里、岷舞路5.5公里、羅南路7.2公里,且年內將建成通車,完成村道公路硬化建設312.6公里。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工作,鐵炭路3.5公里力爭年內完工,九黃路(泉水鎮至沐川黃丹鎮)12.2公里準備開展項目工可、設計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前期工作。包裝縣鄉道路建設項目11個114公里,預計可爭取上級補助資金2464萬元。完成了全縣和30個鄉鎮《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確立近三年的發展任務和中期發展規劃,并以此為契機,已向上爭取到位資金4504萬元。

        2、探索公路管理養護新機制,打造暢通交通。積極探索農村公路長效管養機制,全力保障公路安全暢通。一是新組建機械化養護中心。投資316.6萬元組建了一支專業從事縣鄉道公路大中修、路面病害整治、水毀搶修和安保設施維修等應急搶險和公路快速保通的機械化隊伍。目前,該中心共配有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技術工人41名,新增大中小型養護機械設備20臺。今年又完成了瀝青儲油灌安裝和動力電改造,基本能夠滿足應急搶險和公路快速保通的要求。二是創新公路日常養護方式。

        利用民間資本、資源組建了2個養護公司,將國道213部分路段、自犍路、犍羅路等國縣道養護勞務承包給養護公司,實行公司化養護,不僅降低了公路養護成本,而且提高了公路養護質量和效率。三是加強公路養護規范化建設。修訂完善了《干線公路大中修工程管理實施辦法》、《公路橋梁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國道19座、縣道42座橋梁檔案,并及時更新數據庫。2012年,公路狀況指數(MQI)國道達95.9、縣道達87.6,優良路率國道87.8%、縣道72.5%,管理規范化居全市前列。

        (三)城鄉客運創新出彩

        一是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建設有序推進。編制完成《犍為縣十二五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試點縣規劃》,對十二五期間我縣城市公共交通、城鄉道路運輸、站場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劃,提出了年度實施計劃,并報省主管部門。二是城鄉客運公交線路改造力度加大。完成了縣城至孝姑城鄉客運公交線路改造以及縣城至泉水、至岷東2條城鄉公交線路改造前期工作。三是便民小客到農家發展迅速。在清溪鎮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新開通鎮村客運線路140條,投放顏色、標志、線路牌及安全、監控設施統一的便民小客車235輛,符合條件的鎮村客運通達率為100%。四是鎮村便民公交探索起步。針對人口密集鄉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今年2月,投放小型公交車7輛,開通縣城至下渡鄉文碧村、至玉津鎮朱石灘社區2條鎮村便民公交線路,形成了入戶到點、靈活運行的農村公共交通新模式。

        (四)運營監管嚴格規范

        堅持把安全放在發展的首位,創新管理方式,加強行業運營監管,打造平安交通。一是加大投入,提升科技管理手段。估算投資921.8萬元,對交通運輸安全監控(指揮)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將車載終端設備升級為3G視頻終端,建立交通行政執法管理系統、應急救援指揮系統、鄉鎮交管站監控平臺、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實現營運車輛的智能調度管理,為公眾出行提供交通信息查詢、訂票、投訴、出租車電召等相關服務,為貨運車輛提供貨源信息查詢服務。目前,改造前期相關工作已完成。二是加大查處力度,嚴防安全責任事故。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車船和重點環節實行嚴防、嚴查、嚴管,有效防范和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實現了安全責任事故零的目標。

        二、存在的問題

        (一)全縣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傷害險等相關保險。我縣現有運行客運渡口18道(華龍航運有限責任公司經營12道、鄉鎮維護管理6道),有渡船22艘,1529座,年客運量達200萬人次,分布在全縣12個鄉鎮。長期以來對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縣客運渡船多年未發生交通事故,但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安全穩定問題,主要是全縣客運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傷害險,客渡運從業人員也未參加保險,一旦發生意外,經營者無力承擔賠償責任,將可能出現嚴重的社會穩定問題。

        (二)農村便民小客車發展的機制問題。農村便民小客車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許可給有資質的企業經營管理,目前農村便民小客車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清溪模式,即全產權,車主全額投資,接受企業管理,按月繳納管理費,全額享受燃油和保險補貼,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另一種是股份合作經營模式,即企業每臺車投資2萬元,占51%的股份,車主投資近3萬元占49%的股份,按月繳納管理費,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燃油補助企業和車主各占50%。對股份合作經營模式,鄉鎮、群眾、車主意見較大,群眾沒有切實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

        (三)出境公路建設滯后。我縣出境公路14條,只有5條完成了硬化改造,達到晴雨通車條件,占出境公路的35.7%。尤其是羅城經敖家到五通金山,由于改造時建設標準低,運輸量又大,道路破損嚴重,通行十分困難,干群意見很大,至今沒有改造計劃。

        (四)對村道建設的指導與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主要表現為:一是部份村道未列入年度計劃;二是補助資金遲遲不能到位;三是邊遠鄉鎮村道建設由于條件差、線路長、投資大,加之人口少,除政府補助外,村民集資額大,相比條件好的村,難度更大,按現有的補助政策和標準難以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

        三、對今后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調整交通樞紐規劃,切實加快交通樞紐建設步伐。

        交通要發展,規劃須先行。雖然我縣制定了《犍為縣十二五交通建設發展規劃》和《犍為縣十二五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試點縣規劃》,但是從近幾年我縣交通建設發展情況看,由于岷江航電、成貴鐵路、仁沐馬高速公路等大項目將相繼開工建設,全縣社會經濟加速發展,我縣原有交通格局將有所改變,原有規劃已不滿足新形勢的要求,縣境內交通樞紐還未完全形成,縣城客運中心站遲遲未動工,縣內鄉與鄉、村與村、組與組之間交通節點還沒有全部打通、網絡還不通暢,縣內出境公路建設改造滯后。建議:要科學完成我縣十二五交通規劃的中期調整;加快岷江二橋和馬邊河大橋建設;加速推進犍為客運中心站建設;科學規劃鄉與鄉、村與村、組與組之間的連接公路,使之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格局;對部份運營量特別大的公路提高改造建設的標準;盡快打通未改造的9條出境公路,使我縣交通樞紐建設走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前列。

        (二)進一步規范渡口管理,著力解決渡口乘客意外傷害投保問題。

        經調查核實,客運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傷害險等相關保險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歷史的沿續,縣境內客運渡口長期以來成本高,票價低,利潤低,一直都未投保乘客意外傷害險等相關保險。二是客運渡口票價是由政府核定,企業不能自行調整。經核實,在核定票價成本項目中沒有乘客意外傷害險的項目,企業無力承擔高額的保險費。客運渡口不投保乘客意外傷害險一旦發生事故,將出現嚴重的社會穩定問題。

        根據《四川省渡口管理辦法》第二章第三條的規定渡口碼頭的建設維護,渡船的更新改造及維護、船員補助、渡船保險費等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樂山市航務管理局文件《關于要求客運船舶、餐飲娛樂躉船經營者強制投保承運人責任保險的通知》,要求全市短途客運、旅游船、客渡船在2013年11月1日前必須投保承運人責任險。經測算,我縣渡船22艘、1529座,需保費39.75萬元,從業人員50人需交保費4.5萬元,合計44.25萬元。綜上所述,建議:全縣渡口必須投保相關保險,所需保險費參照農村小客車扶持辦法,由縣財政給予補助;物價部門在核定票價時將經營者承擔部分列入經營成本;同時,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資金,加快渡改橋建設步伐。

        (三)進一步加快城鄉客運發展,全力打造惠民交通。

        一是兼顧各方利益,促進便民小客到農家的發展。我縣農村便民小客車到農家的清溪模式,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廣。但是在后續的發展中,兩個公司(樂山長途汽車客運有限責任公司犍為分公司、犍為縣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單一推行股份合作經營模式。調研中,廣大車主意見較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便民小客車到農家的進一步發展。

        雖經交通運輸局反復協調,但兩公司仍堅持股份合作經營模式。建議:嚴格執行犍府辦發[2011]11號《關于加快城鄉客運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在清溪模式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完善,統籌兼顧公司與實際經營者的利益關系,保證國家各項補貼政策的正確兌現,讓群眾切實享受到惠民政策的好處。二是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發展。雖然我縣城鄉客運事業發展較快,現有縣際以上客運車107輛,縣內農村客運車237輛,公交車129輛,出租車75輛,旅游觀光車8輛,基本解決了城鄉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但是離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愿望還有較大差距,個別鄉鎮還沒有縣城直達班車,農村客運、公交車、出租車還有較大發展的空間,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城鄉公交發展工作力度,解決好城鄉居民的出行問題,確保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和鄉村客運發展任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精品在线看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一区二区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