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文言文復習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一個觀念――天天學語文
因為語文學科的特殊性,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存在著輕視的意識,尤其是高三學生更不愿將時間“浪費”在語文上。我感覺,我們所教的學生,在幾次質評中能取得較理想的成績與我們強化學生語文意識密切有關。所謂語文意識,就是對如何運用語文文字的自覺關注。一般中學生多少都有一點語文意識,問題是有沒有達到“自覺關注”的程度。一個親戚請教如何提高他孩子的語文水平,我隨口答道,鼓勵他多讀書吧,誰知那親戚大不以為然,因為那孩子用于讀書的時間比別的孩子多多了,幾乎所有的武俠小說都看了,金庸、古龍、梁羽生的還不止一遍,可語文水平還是遠遠不如別人。為什么會這樣呢?就因為孩子關注的只是武俠小說中離奇的故事情節,而沒有“認真聽聽它的聲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體溫’,把它擺在它和整體的關系之中,擺在它和語境的關系中反復審視、掂量、咀嚼、玩味”。
判斷學生是否在學習語文的主要標志,并不是單純的聽、說、讀、寫,而是怎么聽、怎么說、怎么讀、怎么寫。書聲瑯瑯,沒有語調,沒有快慢的變化,沒有抑揚頓挫,他只是在“念”。就像念歷史、地理、政治。就像背數理化的公式定理,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聚精會神地看書,學生在學語文嗎?不一定。看晚報的。或許是掛念球星、歌星;看小說的,或許只是關注人物的悲歡離合……心在“意”而不在“言”,過河而拆橋,得意而妄言。
所以在平時,我們很多時候,不去查學生具體知識,而去檢查他們學習狀態,看他們語文這根弦是否繃緊了。
二、兩條線索――課內、課外兩線并進
語文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生活,語文知識獲取的途徑就決不能局限在課本與課堂。我們經常告訴學生:“語文學習不要寄希望于課堂上教師教你們什么,教你們多少;大量的知識,還是靠我們從課外獲取,課堂上老師僅是給你指引方向,引你入門,與你交流。交流對社會生活的看法。”高中生因為繁重的課業負擔限制,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的途徑很狹窄,而現實的語文日益注重實用性,要求學生視野開闊,關注社會、關注人生。怎么辦呢?既然不能直接了解那就間接了解,通過別人的文章去了解,我們組織學生集體訂閱六七種雜志、優秀作文期刊,有組織、有計劃讓他們閱讀。
不過學生閱讀也要在教師指導下閱讀,指導他們做好閱讀――思考――摘抄這一系列工作。語文是有頭腦、有思想、有思考的人的天下,沒有思想的人是學不好語文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做這些方面的工作。
1. 要先看文題,思考可寫什么,我要寫這一文題我會怎么寫,從哪些角度寫。以及聯想到哪些相關材料。
2. 要看作者是針對什么現象、問題有感而發的,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有何局限,自己怎么看?
3. 課后閱讀也要寫,要有讀書筆記。文中那些優美語段、精彩事例、警策的哲理,抄下來,背下來,同時寫一些讀后感。
老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讀、寫的習慣。要隨機檢查,每天早晚自習經常找部分學生出來讓他們“談談”昨天看的文章,看看他們的讀書筆記。
三、三輪關系――一輪二輪相結合,綜合練習經常做
高三進入復習階段,一般都嚴格按三輪進行復習。第一輪抓課本,但搞著就陷入燙剩飯的尷尬境地,教師無味,學生抱怨,最終草草結束。無奈中進入第二輪,起初很好,兩個星期下來,學生就被枯燥乏味的專項練習搞得暈頭轉向。第三輪的綜合試卷更讓學生頭昏眼花。
我認為采取“一輪二輪相結合、綜合練習經常做”的方法比較好。
課本復習按體裁內容分為文言文、詩歌、現代文三大模塊,集中復習,不必按冊就班。復習完詩歌單元,就可以復習詩歌鑒賞專項;或僅復習課本一部分,就穿插專項復習,用專項知識再去指導復習另一部分課文。綜合試卷可以每兩周檢測一次,這樣就避免專搞一項的單調乏味。
作文教學穿插于課文復習中,比如我們在復習文言文時就以單元為單位,采用四步復習法:讀背;識記重點實、虛詞,文言現象;梳理練習;借鑒寫作。
在第四步對語文內容復習時,我們要求學生把課文當作閱讀材料,深人品味課文內容,重新思考,變換角度,提煉觀點。
比如我們在復習《燭之武退秦師》時要求學生深入品味課文內容。變換角度提煉觀點,學生就從下面一些角度提出全新觀點。
1. 從鄭和秦晉之間關系被瓦解來看
①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②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關系是不鞏固的。
2. 從燭之武單槍匹馬游說成功的角度看
①智慧的力量,知識的價值。②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現代社會,未來21世紀,已將“口才、電腦、原子彈”并列為三樣法寶。③人才的重要性。
3. 從燭之武在國難危急時的做法來看
深明大義,有使命感。當個人利益、個人恩怨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面臨的選擇。(這一點可以用第一人稱寫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
4. 從燭之武的命運來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壯士不遇,英雄末路,這是中國人士人的命運。(聯系事例:輔佐雍正走上皇位的鄔思道悲慘的歸隱。賈誼、廉頗、屈原、陸洲、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5. 從晉文公撤軍時的言論看
小不忍則亂大謀;自古成就大業者,皆有過人之處,如清醒的頭腦,理智的判斷、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
6. 從燭之武游說成功的技巧的角度思考看
把握語言的技巧,用你的聰明才智讓對方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當你把美的玫瑰送給了別人,你便留下了最芬芳的花香。
7. 從俟之狐角度看
善于識別人才。發現人才。
8. 從鄭伯角度看
勇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
就這樣避免了單調乏味的“燙剩飯”,使學生樂于復習課文,既打牢了基礎,又積累了寫作素材。
四、四個問題――語知、作文、糾錯、規范
(一)關于基礎知識――字詞、語知
關于字詞等語知基礎知識。要經常搞,天天練,采取“集中復習與平常練習相結合”的方法。
而語文考試的較量。還是第一卷的較量。我們在平時都發現,基礎題得分高,全卷分數一定不低。每次的試卷分析都表明,考得好的學生,考得好的學校,第一卷都遙遙領先。
這里就需要思考用一種什么方式去打牢基礎。集中練習,枯燥乏味,這回練了,過幾天就又忘了。我覺得還是“練在平時”。我們實行“教案、學案一體化”。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做法就很好,在每一張學案上設有“天天詞語,天天美文”,使這些項形成慣例,要求學生每天積累十個單字,五個成語。這種做法就很好。
(二)如何進行作文教學
作文訓練要有計劃從文體練起。
反觀過去三年的作文教學,我們從高一時就直接寫話題作文,淡化文體。“鼓勵多樣”忽視了記敘、議論文的有機訓練。導致最后許多學生寫的作文“不堪入目”;許多學生拿到作文無從下手,盡是老話、空話、套話,毫無任何真情實感、具體內容。同時我們也保留了許多學生三年來的作文,在最后復習階段拿出來比較,發現令人羞愧的一點:經歷高中三年的“磨煉”,很多學生的作文都喪失了高一時的靈氣與清新。這說明三年來在我們的指導下,學生的作文不進反退了。
這樣看來,作文教學還是應從文體練起,作文技巧可以適當地講,但也不宜講得太多,以免扼殺學生的個性,應該從鼓勵寫真實做起,從激發寫作興趣做起,從錘煉語言做起,作文教學可以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讓作文成為學生自己有話不得不說的一種自覺行為而不是老師交給學生的一個沉重的負擔。
上好作文課非常重要的一環,不能隨時出一個作文題布置了事。我們的做法是:
1. 先計劃好寫作訓練計劃,定好每周訓練重點與作文話題,并配有范文。
2. 作文課上將材料下發給學生,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構思、寫提綱、寫開頭,然后發紙正式寫作。學生寫作快要結束時,老師在黑板上按文體、立意角度,清晰地圖表方式寫在黑板上,讓寫完學生對照自己的作文思考,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講話,僅用手寫方式進行指導,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并把事先準備的范文下發給學生。
3. 及時講評。在當天或第二天晚自習時間給學生評講,內容包括:精彩文題巧妙構思、正確立意、優美語段、范文選讀。
(三)關于習題和錯題記錄
練習要精選,不必搞題海戰術,但也要適當積累,可以選歷年各省的高考試題,要注意總結規律。
語文,屬于有心人的天下,只有那些善于總結規律的人才能成功,要讓學生養成做錯題記錄的習慣,去年我們的語文作業就直接變成錯題記錄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關于背誦和書寫
縱觀整張試卷,“背誦最簡單,背誦也最難”。在平時我們天天強調背誦,但沒有一次考試背誦情況能令我們滿意,錯誤人數總在三分之一以上。如果考題略生僻一點,做對者寥寥無幾。
背誦要從平時抓起,打牢基礎,考前再鞏固,不要心存僥幸,留待最后時刻突擊,那樣有冒險性。臨考前的心態不會讓學生有很好的記憶力。更有甚者,有人要放棄這幾分,對于高考來說,一分千金,就這樣將能得到的放棄,豈不可惜。
平時復習時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書寫。對書寫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們曾專門印發書寫紙給學生練字,不過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