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計算機專業前景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但目前卻存在這樣的現象,很多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改行從事了與專業不相關的職業。一部分畢業生雖然從事的職業與計算機專業相關,但是就業質量不高,對自己的發展和前途不甚樂觀。
一、就業難的原因
1 思想認識不到位,就業擇業意識有待轉變。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大學生就業不能再局限于事業、行政、金融等單位,而應該尋找和發現適合自己專業、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單位,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許多就業崗位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只有盡可能多地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2 教學課程體系相對滯后,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基本技能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設和推廣的迅速發展,使中小學信息技術的基礎教育日益普及,傳統的課程體系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發展。計算機課程體系要緊跟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使學生在具有扎實計算機基礎的同時,不斷學習計算機新技術、新方法,掌握新技能。而現今的課程體系造成學生在校學到的只是一些基礎知識,與市場需求的前沿知識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其中有課程體系結構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是教育體制的問題?,F行的教學計劃一般是一四年為一個周期的,不會輕易改變課程的設置。
3 專業認識不到位,大學生職業規劃體系有待加強。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不到位,突出表現為:不知道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畢業后有什么用,不知道將來自己能從事什么樣的職業,自己能干些什么,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明確,對自己的將來比較迷茫。這種狀況同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體系的構建
基于上述內容,應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更新課程體系,加強專業教育,進行大學生職業規劃體系重構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這項工作的開展和實施迫在眉睫。
1 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法,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心態,其本質是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問題??梢酝ㄟ^組織企業名人講座、企業人力資源專家作報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專業的特點和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從而樹立強烈的工作事業心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另外一個方面,還要做好大學生擇業的心理咨詢工作。教育學生要根據計算機專業特點和實際專業技能,正確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從而確定自己合理、科學的就業期望值,達到“知己”的目的。在課程教育過程中著重加強學生專業教育,引導學生明確本專業的學習方向,增強實際技能,使大學生逐步樹立自信心,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各類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藉此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2 改善課程體系,增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豐富實踐經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迅猛,這要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必須根據計算機的學科變化而進行動態的修訂與完善,同時要求計算機專業人才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特點,依據CC200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等專業規范,結合學院2006年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和用人單位需求,我們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做了如下嘗試:
在構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新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有特長”的原則,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學習專業基礎(數學、英語、電子技術、數據結構與程序設計等)及專業主干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操作系統、軟件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等)的學習和基本素質的培養,構建學生下一步學習的基礎平臺,然后從大三開始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自身兩年的專業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學習興趣和特長,從軟件開發、硬件技術和網絡應用三個方向(或者稱為三個模塊)中選擇一個深入系統地學習,同時設置專業任選課進一步拓寬學生知識面并加強專業特長的學習。
同時實踐教學融入教學之中,不同階段實踐環節也有不同定位。大一、大二時實踐教學設置為基礎實驗、動手能力訓練、認知實習;大三時實踐教學設置為專業課程設計、社會實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大四時實踐教學設置為專業綜合實習、工程項目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由于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和企業需求,課程體系改革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加大實踐教學學分比例,加強實踐教學的內涵和考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聯合培養人才,實施學生輔導員與導師制,加強學生專業教育和引導。
3 采用就業指導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做好學生的職業規劃。根據計算機專業的企業需求和就業特點,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工作,并把它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全過程。
一年級結合入學教育、專業認知實習、各種學生課外活動,進行專業學習適應性、素質能力培養、理想信念教育和專業認識的就業指導,二年級結合就業指導課和社會調查活動,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和職業規劃的系統指導,幫助大學生了解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將來就業的崗位及前途,如軟件開發、網絡維護、嵌入式開發等;三年級結合課程設計、社會實踐和就業指導課,加強求職擇業觀教育和專業特長教育。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規劃學生的學習方向、定位學生專業學習的目標,以及挖掘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和施展個人才能的就業方向;四年級加強大學生對就業擇業的認識,講解就業政策、就業形勢和求職擇業技巧指導,為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大學生做好求職擇業的心理調適,深入認清自己的優勢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畢業實習,幫助學生定位、細化學生努力的方向和適合自己將來發展的工作崗位,并給予修訂和指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10-0055-02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現狀和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與之相應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已顯得滯后。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設置和課程安排,大多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學生缺乏最新計算機應用技術知識和應用方法的掌握,特別是缺乏新的計算機軟件和專業化、行業化軟件的應用技能。同時,由于教學投入的缺乏,學生的實踐機會不多,缺乏系統的計算機操作實踐訓練,畢業后往往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計算機專業是知識更新速度最快的專業之一。一些計算機專業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不多、不注重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更新和提高,對計算機新知識、新軟件缺乏必要的了解,知識和觀念落后于形勢的發展,這是中職計算機專業難以提高教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在當前形式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計算機人才是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為保證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學”從屬于“教”的僵化模式;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體需求,從多方面啟發學生的積極性;要樹立現代教學觀念,應用最新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學到最新、最有用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
導師制作為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之一,是學校內部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其宗旨在于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培養創新型人才,探索制定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體系及基本模式,進一步形成辦學特色。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嘗試在本科生、高職生中推行導師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也給我們一些提示:能否在中職學校的各個專業實施導師制?
在中職學校各專業實施導師制,由專業教師全程全方位跟蹤學生,參與一切教學活動,講授主干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等進行指導和規劃,幫助他們加深對本專業的全面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創業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中職學校實施導師制改革存在的困難
(一)導師資源相對匱乏
中職學校實施導師制面臨著導師隊伍不穩定、導師水平較難得到持續提高、導師職責不明確等問題。有關機構對各地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的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1)專業課、實習指導課教師比例偏低;(2)專任教師80%以上是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的,來自企業的不到5%,普遍缺乏實踐經驗;(3)“雙師型”教師缺少且主要是“雙證型”,他們對實際生產過程并不熟悉,而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有困難。
導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學生的品格及創新能力的形成與導師的師德修養、學術研究水平、指導水平息息相關。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導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在與學生的討論與交流過程中,導師的師德修養、人格品質、學術態度、科學道德對學生的思想、學習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與導師的交流中,可不知不覺間達到品德與學問俱進的效果。當然,導師指導的成功主要依賴于關注學生個體、師生雙方的互動與合作以及對待知識的獨特態度。組建一支由具有“雙師”資格、可持續發展的教師組成的實踐導師隊伍非常必要。導師還應不斷完善自身師德修養,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指導水平。
(二)傳統的教學理念難以轉變
導師制的宗旨是由導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中國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課本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灌輸式”教學,重“傳授”而輕“啟發”,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對如何“學會學習”比較茫然,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中職生因為年齡、過往學習經歷等因素,“失敗者”心態較為普遍,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社會適應能力較弱。他們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更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導師制的順利實施。
導師教學應是一個“交流-互動”的教育活動過程,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導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指導,向學生介紹專業方向的技術核心知識與前沿信息、就業前景和企業文化等,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我校計算機專業實施導師制的實踐
(一)實踐背景
我校計算機專業成立于2002年,目前專業教師共32名,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雙師型”教師28名,高級職稱11名,中級職稱18名。經過多年的改革,本專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學生自備電腦的“網絡實驗班”教學模式和模塊化教學模式,為實施導師制創造了有利條件。學生自備電腦,保證了學生課余學習時間。實行模塊化教學,專業教師在4到6周集中教完一個教學模塊后,可在模塊教學間歇期下企業實踐,保證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教師下企業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2009級計算機專業學生在二年級下學期前已經學習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圖形處理、網絡應用、3ds Max建模、網頁制作等基礎知識,對計算機應用已有了系統認識,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也有了一定了解。在這樣的前提下,學校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決定在2009級計算機專業實施導師制教學改革。
關鍵字:計算機導論;課程設計;課程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0
引言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開設了“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設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專業核心課程的大雜燴,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組成原理”,“程序設計”,“數據庫基礎”的專業課程內容各取一節。另一種是對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介紹,基本上與非計算機專業講授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沒有區別。
近年來,通過我們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專業教學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計算科學本質缺乏比較全面的認識??茖W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比較差。
1.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
《計算機導論》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先導基礎課程。該課程肩負著“開啟專業之門、引領學習生涯”之重任。主要講述計算機科學的特點,歷史淵源,發展變化,知識組織結構和分類體系。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方法,為將后學習《操作系統》、《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課程打下基礎。其目的就是使學生能以一種統一的思想來認知計算機科學的本質,教育和幫助學生建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方法論。
我們從課程的定位與意義出發,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為:(1)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學科的興趣;(2)充分展示計算機領域能做什么,但不深究怎么做;(3)讓學生了解計算機領域的歷史及其發展狀況(4)培養學生學科全局觀及隨著學科不斷更新知識的意識(5)能讓學生了解該專業畢業生應具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在該領域工作應有的職業道德和應遵守的法律準則。
2.課程內容的設計與課時安排
“計算機導論”主要是為計算機專業新生開設,使他們對計算機學科整體有一個了解。我們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時,特別要區別計算機專業與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培養目標和方向上的不同,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在進行“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上,我們要注意科學性、適用性、實用性,要有全局意識。“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可分為下列幾大部分:
(1) 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包括學科的背景、發展歷程、信息化社會的特征以及信息化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并初步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范疇和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并明確今后的學習目標。
(2)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包括計算機的產生和發展,馮?諾依曼機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計算機的體系結構,計算機硬件技術的發展等。
(3) 計算機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程序設計語言翻譯系統的功能和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軟件的分類、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算法與算法分析,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
(4) 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SQL概述,幾種新型的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的應用。
(5) 對通信與網絡知識的描述:主要介紹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包括網絡的體系結構、數據通信的基本方法和網絡協議以及網絡系統的安全和管理知識。
(6) 人與計算機:包括人機交互、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領域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人腦與電腦的關系。
(7) 學科展望:計算機學科的前沿知識,發展前景以及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內容。
具體的章節安排與課時設置可參照下表1.1:
表1.1課程設計表
章次 內容 總學時 課堂學時數 實踐學時數
1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4 4 0
2 計算機硬件系統 4 2 2
3 計算機系統軟件與工具軟件 10 6 4
4 計算機應用軟件 20 8 12
5 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 2 2 0
6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2 2 0
7 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 4 2 2
8 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1 1 0
9 計算機技術新發展 1 1 0
總計 48 28 20
3.課程特色
3.1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在學習計算機基本理論的同事注意實踐操作的訓練,做到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投過技術抓理論。
3.2把當前最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術融入教學。積極跟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時更新教材,更新實驗平臺,更新教學方法。
3.3注重實踐教學的考核。期末理論和實踐考試都采用計算機考試系統進行,促進了學生實際操作的學習。
3.4基礎性強。“計算機導論”是其他后續課程的先行課程,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計算機導論”的課程內容既要防止過于簡單,也要防止過于復雜。如果課程內容簡單化,使之等同于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就會背離該課程的教學意義與任務。反之,如果課程內容太復雜,就會把計算機導引課提升到計算機原理課的水平。第一門課就讓學生覺得晦澀難懂,容易造成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望而卻步,給后續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造成障礙。
通過以上對“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的組織和安排,可以使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已進入大學就能對自己今后學習的主要知識、專業方向有一個基本了解,為后續課程構建一個基本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1]劉莉,陶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課程整合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4)
高職類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維護、程序代碼編寫等應用型人才?,F在,一般的高職類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普遍都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軟件、計算機信息管理以及計算機應用和網絡動漫設計等多門專業方向,所培養的學生將來走上崗位也大都為一般的綜合性計算機系統維護員或者專業的軟件代碼編寫員。前面所提到的幾門專業方向在社會上并沒有具體明確的崗位群與之相對應,使得在校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和就業前途了解不深,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應付的思想。很多在校學生對各門專業知識不是特別精通,只是略懂皮毛,高職類院校所培養的畢業生將來走到社會上就缺乏市場競爭力。所以,高職類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應該對自己的專業定位有一個清楚認識,對如何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有明確的思路。
2專業建設與定位
高職類院校教育的學科專業建設和定位是學校為了能夠適應社會人才需求和引導社會人才消費的一個基本的標準。對于計算機專業而言,其所包含的范圍比較廣,相應的社會對應崗位也就比較多,甚至崗位之間也是大相徑庭。該專業必須進行專業定位和設置才能夠滿足目前的計算機專業教育需求。
2.1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
院校所設置的專業方向是否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是培養合格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前提和要素。專業的設置就應該以市場導向為指引,市場需要什么人才,就應該培養什么人才。對于計算機專業而言,就應根據I1r人才的需求進行規范化,對市場動態實行實時的動態跟蹤和調研,只有這樣才能辦好有市場前景的IT專業,對于沒有市場需求和就業出路的專業就應該堅決停辦?,F在的高職類院校大都開設了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專業,這些專業方向都應該根據不同的就業崗位需求來進行專業設置。對于專業的設置應該根據該專業的市場需求來進行相應調整,并在此基礎上著重考慮所設專業的方向、規模、結構以及跟區域經濟結構的匹配程度、跟就業市場需求的適應程度,此外,還應該最大限度地考慮用人單位的意見等。
2.2科學定位培養目標
高職類院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掌握各種硬件、軟件工具,同時具有一定的設計、安裝、維修和項目開發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此外,還應該把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作為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應以職業能力分析作為基礎,進而面向整個職業過程,將崗位對人才知識、技能、態度的需求有機地結合,從而把職業對人才的要求和標準轉化成切實的課程目標。
3課程建設
作為高職類院校專業設置的基本內容,課程建設同樣不可欠缺。作為高職人才培養的基本內容,課程建設是為課程學習者或者本專業學生構建通向成功就業的橋梁。一般來講,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可以按照不同性質分為:公共文化課、計算機專業基礎課和計算機專業課等三個大的模塊。其中,公共文化課的內容主要包括: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等,高等數學和英語作為現代IT從業人員的基礎素質課程,要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開展;計算機專業基礎課和計算機專業課可以統一起來劃分為不同的模塊,然后按照不同的模塊來選擇相關課程。此外,在各門課程的授課時數的設置上應該充分考慮基礎理論、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術之間的內在關系,應該在保證畢業學生具有很強職業崗位適應能力的同時,還要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進行考慮,使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職業適應能力。
4教學方法改革
對于IT類專業課程的屬性劃分,從根本上來講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即原理型課程和技能型課程。高職類院校學生的培養應該按照理論夠用、重在技能的原則來實現,所以,原理型課程主要負責對計算機軟件的基礎和工作原理進行講授;在開展此類客課程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原理的推演和推導,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計算機的整體工作原理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基于此,在授課過程中不能完全采用多媒體方式來實現。同樣,對于技能型的課程,由于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所以對此類課程的教學應該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這樣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上實際操作的直觀性來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此外,該類課程一般都是通過某一軟件平臺來進行講解,如果不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給講解帶來困難。所以,應該根據具體課程的實際情況確定配套的教學方法,從而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合理、科學性。
5課程技能測驗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專業課程的考核和測試是了解學生對該門課程掌握情況進的重要手段。所有,如何對所設置的專業課內容進行測驗,以及采用何種或者什么方式進行檢測,是高職類院校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對計算機專業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專業來說,更應該根據就業崗位和教學大綱的實際需要,經學生的測試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
一、傳統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層次不一。中專生存在較大的基礎差異,對于計算機知識的傳授具有一定的影響。有的學生在學習之前對計算機具有一定的了解我,并且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基本工作軟件,在學習中占據優勢。但是有的學生對于計算機卻沒有絲毫的了解,入門學習要從最基礎的環節開始,教師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的障礙,統一化的教學不能夠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
2.理論實踐段條。中專計算機教學基本分理論和實踐兩個環節。通常中專計算機的教學都是先理論、后實踐,做不到多媒體上課,一邊聽講一邊操作。學生在學習理論的時候不能進行實際的操作鍛煉,而上機實踐時又忘記理論知識。二者不能得到完美的結合。
3.考核形式單一。由于考試形式和學校設備的限制,中專計算機的考核停留在傳統的筆試和機試的水平,機試也只是側重理論知識的填空、選擇等,操作題目極少,致使學生在期末復習時也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將操作技能拋在腦后。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策略
1.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和上臺演示,并在學習和練習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講解文字排版時,可以把WORD、EXCEL、記事本、千千靜聽、畫圖幾個軟件提供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實踐操作來感受哪款軟件更加好用?;诖耍瑢W生必須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和思考,才能確定哪款軟件更好用,而通過提供并使用的軟件,教師可以趁機講解新的知識,然后,再給學生提供一段文字,由學生通過不用軟件進行自南編輯,然后比較各個編輯結果,哪款好,由學生做評委,最后,要給編輯設計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以興趣、物質激勵創新,對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必將有較大幫助。
2.市場需求.恰當設置計算機專業方向
各個行業和領域都需要計算機人才,尤其需要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包括大量的軟、硬件及網絡維護人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空間是非常廣闊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為中專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亦對我們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和挑戰。
學生從初中進入中專層次后,學習目標已經從升學轉向了就業。其沒有高考壓力,但面臨就業的挑戰,由于就業市場靈活多變,學生已認識到就業的嚴峻性和復雜性。我們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設置要根據中專生就業的市場和其特點綜合設置相應的專業模塊和課程,使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與就業市場相適應。中專學生的認知能力,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等方面不同于大學生,不能進行高深理論的研究。中專生畢業就得參與市場競爭,其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比起大學生要強。
中專教育要培養出能靈活適應市場變化的應用型、技能型計算機專業人才。又不同于社會上一般的計算機培訓機構,他們只用極短的一個或幾個月時間培養專門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一小方面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員在社會擇業和就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專計算機教育在教學時間上比培訓機構有很大的優勢,能培養其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計算機軟硬件使用及維護等能力。中專計算機專業教育,首先就得培養出合格的打字員,再次必須培養出熟練的“電腦通”。快速準確的打字能力和對計算機的使用及日常維護是我們每個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必備素質。在專業方面,我們可以確定幾個大方向:其一,計算機應用及硬件方向。其二,計算機網頁設計及網絡組建方向。其三,計算機程序設計軟件方向。在這大方向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專業。比如計算機軟件方向專業可以細化為軟件設計開發、軟件維護管理、軟件評估等多個小方向。計算機應用及硬件方向和計算機網頁設計及網絡組建方向也可如此,這樣就可因材施教,開設不同的課程,既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3.核形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在整體上處于弱勢,傳統的“筆試十機試”的考核方式,很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項目制教學實踐耍求首先要將考核內容模塊化,根據不同的項目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目標。項目考核是項目教學實踐中的重要環節,每結束一個項目的教學都必須進行過關考核。項目考核要模擬崗位要求,接近實戰,以完成實例為主。學生選修完一個模塊后,要求進行行業化設計。兩年兩期學生在修完所選模塊后,可根據模塊的繁雜程度,要求學生單獨或按能力差異組成團隊進行畢業設計。畢業設計不過關的將不推薦外出實習,不發畢業證??傊椖恐平虒W實踐只有把握好考核關,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從業能力。
4.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學質量
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手段,在培訓內容上以落實課程綱要為核心,通過對教材的深入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針對計算機知識更新快的特點,更是要加緊執教教師的理論及實踐培訓,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學生。因此,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必須加強教學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確保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三、結語
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中專計算機專業教育,畢業學生要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高效的學習能力。因為計算機的軟硬件更新太快,學生必須不斷更新自己所學的知識,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老師要不斷更新知識,要有傳授學生技能和知識的義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等專業學校 職業教育 計算機教學 實踐與探析
在如火如荼的社會信息化時代,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主要脈搏和重要象征。如今,計算機應用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以培養“軟件藍領”為目標任務的中專計算機教學工作來說,改革與發展、壓力與機遇是同時存在的,這也為職業教育改革事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在中專計算機教學改革中,我們要本著“以生為本、專業發展、不進則退”的原則精神,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和奮力拓新的行為實踐,認真反思并善于總結教學工作中的成敗得失,有效地推動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本文試對此作出拋磚引玉之論,希望能為更多實踐者提供一些借鑒。
一、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的簡要解析
關于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可用“低層次化”來概述之,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學生專業素質不高。由于受高校、高職和普通高中擴招的影響,中職校的生源普遍較差,整體水平偏低,尤其是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菜鳥”與“熟手”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前者對專業基礎水平教學很感興趣,而后者幾乎把“沒意思”“沒勁”和“無聊”等說法當成了口頭禪。這給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難度。二是專業設置過于籠統。計算機一般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大類。硬件主要包括組裝、電子電路知識、顯示原理、打印原理和掃描儀等,而軟件既有編程開發又有圖像處理、動畫制作等多種知識。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知識包羅萬象且更新很快,中職生利用兩三年就想全面學習計算機的硬軟件知識絕對是不可能。三是學生操作能力低下。許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比較熟悉,卻對主板、CPU、顯卡和網卡等實物不是很認識,或者說雖然認識,對于如何組裝電腦卻顯得無能為力。四是由于職校及其學生面臨著生存壓力等因素,市場化傾向濃重,普遍重視招生和求職而疏于教與學工作。計算機專業同樣也不例外。
二、對中職計算機專業創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本文從實踐中總結認為,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我們應當本著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因人施教、因勢而化的個性教學活動。
1.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努力優化教學過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材具有理論和實踐雙強的特點,尤其是初學階段,我們完全可以嘗試教學改革,以七三開比例把每節課堂教學分為“基礎篇”和“提高篇”:本著“少而精”的實用性原則,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簡單易學內容入手,主要教導操作的方法和步驟,如引導學生制作精美卡片,帶著學生上網沖浪,組織學習并開展五筆輸入法比賽或打字游戲等,以有效激發其課程學習情趣。等到學生擁有一定基礎之后,再逐步組織學習計算機構造和信息的存儲與表示等。至于那些能力稍強的學生,完全可以另外布置學習任務,如給他們灌輸操作技巧和講解一些計算機日常處理常識等;或者利用學生好為人師的心理,驅使他們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此外,在作業設計上,可根據教學內容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并施以不同程度的個別輔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不斷增強成功的信念,從而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理論聯系實際,努力促進學用結合。學校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用結合中有效地促進知行統一。唯物辯證法認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而實踐是理論的升華,兩者之間有著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學生在講起計算機知識的時候口若懸河,可實踐操作卻顯得笨手笨腳;而有些學生動手操作如行云流水,可問起他們有關基礎知識的時候,卻是大眼瞪小眼,說不出所以然來。這些都應當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如任其發展下去,理論與實踐脫離現象將越來越嚴重。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日益重視和社會對于專業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全國各地的職業學校都在不斷地擴大辦學規模,當下各類熱門職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成為各學校開設專業的方向。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專業幾乎成了各個職業學校的公共專業。每年都有大批學生選擇學習計算機專業,但是這些學生畢業后,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就業現狀及原因分析
現在從報刊到網絡常能看到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找工作不好找、到處碰壁,畢業即面臨失業的報道。大學生處境尚且艱難,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對口就業就更加困難,究其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
1.生源質量下滑
由于近幾年高校的不斷擴招,上大學不再像以前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特別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成績稍好的學生都能就讀高中,這使得中職生源質量大幅下降,各所中職學校每年都會為如何招到學生而絞盡腦汁,出現了只要報名就能上學的局面。
2.學生的選擇盲目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和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中國滬深股市的概念股到美國的納斯達克,從年度行業收入排行到新聞人物評選,媒體的各類報道無不向人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計算機行業可以產生大量財富。于是,很多學生認為凡是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都能掙大錢,在選擇所學專業時不考慮學習內容、不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只要和計算機沾邊他們就會盲目報名,隨波逐流。
3.畢業生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隨著大眾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中職畢業生憑借一些淺顯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已經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很多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只掌握了辦公軟件的使用,但由于計算機的普及,這些基本的技能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4.缺乏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
很多學生對自我的期望值很高,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希望畢業就進好單位,但又不能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事實證明,凡是態度端正、敬業、誠實、虛心好學、工作認真負責的實習生都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好評,也為他們邁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些學生因自身綜合能力的不足,或因機遇時機把握不準,導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單位。但他們往往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從而產生了不平衡心理。這種不平衡心理往往導致少數學生對社會以及人生產生偏頗的看法。有些學生因自己專業技能不如其他同學,或因面試屢次受挫,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求職的信心和勇氣。還有些同學因職場競爭的激烈,以及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再給父母增加負擔的想法,使自己無形中背負著很沉重的壓力,常常會表現出焦慮和急躁,缺乏自我控制,煩躁不安,無所適從,有時會導致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
職業指導的意義和作用
職業指導是一個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及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體;它既是一門綜合性社會科學,又是一種社會服務手段,其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促進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實行最佳配置,從而達到人與職業的合理匹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是指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及職業結構對學生素質的要求,結合被指導者的個性特點,以科學的就業概念指導學生適應勞動力市場發展,提高自身素質選擇職業的過程。
為此,必須改變僅將職業指導作為學生臨近畢業時開設的一門課程的做法,而應切實將職業指導作為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不斷提高職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切實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達到人職匹配,真正培養出社會適應型人才的目標。
筆者認為職業指導在解決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問題時,其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職業與就業政策指導
教育部辦公廳、信息產業部辦公廳聯合的《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將計算機專業進行了具體細化,同時明確了相關的培養目標,這就充分說明: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并非無用武之地,關鍵在于你是不是人才,在于你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而是懂技術,會操作的實干家。
采取辯論、游戲、典型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職業意識教育和就業政策指導,幫助其樹立學好本專業的信心,使學生了解當前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和形勢,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種類和就業準入制度,同時讓學生樹立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意識,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就業途徑,以及勞動關系與個人權益保護等法律、法規,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就業觀。指導學生設計編寫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職業意識訓練與指導
職業意識包含職責與服務、人際溝通等方面。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過程中,圍繞工作責任感、規范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奉獻意識、溝通意識、創業意識和協作意識等主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良好的人際關系溝通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深刻理解現代企業的文化特征,增強其職業適應性。
現代用人單位所需要的,是職業化的人才而不是“學生”,這也決定了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是為職業服務的,是把普通學生變成具有較高素質勞動者的過程。學校本身的性質要求其教育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F在,筆者學校在研究市場崗位需求的基礎上,開始將計算機專業 “解體”,細化為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裝、電子商務等專業,這就是一個進步的標志。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校更多的是關注學生職業崗位技能這一“硬”技能的培養,其實學生的職業意識這一“軟”技能的培養也同樣重要,“軟”技能對幫助學生走向社會時勇于面對現實,樹立起“行行出狀元”的正確職業觀,正確地進行擇業的準備、職業選擇,關系極大。
3.職業技能的基礎指導
職業技能的基礎指導包括個人形象設計、撰寫求職簡歷、體驗求職面試、掌握求職途徑和制定求職計劃五個方面。通過職業指導,對學生進行就業及求職過程的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提高其競爭就業的意識和能力。
4.職業適應期的追蹤指導
中職畢業生從學校進入社會面臨著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的轉變。多數畢業生在角色轉變過程中,有一段適應過程,即“職業適應期”。筆者學校近幾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職業適應期”的調查顯示,學生普遍存在難以適應社會和職業環境,穩定性較差、頻繁調換單位和崗位的現象。導致學生頻繁轉換單位的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工作報酬太低、工作環境太差、勞動強度太大、生活條件太差、不喜歡所做的工作等。這種隨意離職、不講誠信的做法如果不加以糾正,必將影響到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因此,在學生實習期間,要對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的追蹤指導,引導他們找尋應對職業壓力的方法以及克服職業倦怠的方法,同時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就業心理,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
項目教學法主要是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之間共同實施的一個項目任務完成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主將學生作為主體,使傳統教學方法中的弊端得到克服,每一學生都參與項目,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與參與者,老師由以往的主導者角色轉變為指導者與協調者角色,整個課堂教學圍繞所制定的項目而開展,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一種由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并深入探索的新型教學模式,老師引導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制訂計劃與相關規定,并獨立實施計劃,最后進行項目評估。整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適應了社會的發展及現代職業教育的改革。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涉及不同模塊的知識,這些與現實生活都有緊密的聯系,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能夠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它符合計算機教學的實用性與層次性,將計算機基礎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在實踐中的創造性,使學生在自主完成整個項目的過程中形成一套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體會到學習計算機的價值和樂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學效率。此外,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不能盲目進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是要結合計算機專業各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水平及個人能力等,綜合各方面因素選擇最合適的、最科學的學習項目,以便使項目實踐教學達到最佳狀態;其次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要不斷創新項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探索興趣;最后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公平合理地評價學生完成項目的成果,以便鼓勵和激勵學生不斷改正和進步。
二、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專業建設中的應用
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項目課題
確定項目課題是進行項目教學的首要工作,項目教學法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項目課題的確定是否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實施項目教學法之前首先要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項目課題,在確立項目課題時要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對計算機專業的前景及人才市場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等方面做出調研,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制定一個能夠鍛煉學生專業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教學項目。整個項目課題的確定過程由老師指導,師生及生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將計算機專業重點知識點及所涉及的技能要點分解到項目實踐任務中,還要確定項目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規劃并明確項目實施的各項細節、注意事項及權責,以便保障項目的順利開展。
2.成立項目小組科學合理分工
科學合理的分組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在進行學生的分組時要堅持一定的原則,而不是隨機分配,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個人能力、性格特點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合理分組,保證每組人員各方面可以互補,達到一種平衡狀態。每個小組以五人左右為宜,人數過少不利于有效的合作與交流,人過多不利于個人的展示,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在組長組織下進行各組內部的合理分工,根據組內各個學生所擅長的技能或興趣愛好進行分工,比如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負責項目成果的展示及各項所需要的外部聯系等,具有較強程序設計能力的學生可以負責程序的規劃與調試,計算機操作技術較強的學生可以負責編寫代碼。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愛好及擅長進行合理的分工,進一步促進項目的有效完成,也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各項能力。
3.項目的具體操作實施
在確立了項目的課題,完成了合理的分組之后,接下來就是組內的各個成員根據所分配的任務有序地開展工作,每個小組的組長就是項目的負責人,帶領本組的人員積極查閱與自身任務相關的各項信息,將具體的工作步驟加以確定,并開展相關的社會調查、資料的收集等。整個過程中,老師要充當協調者與指導者角色,對于學生在項目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進行適當指導,還要及時跟蹤反饋學生完成的各項任務,使學生不斷完善項目實施的成果。
4.項目的匯總與激勵評價
項目結束之后每個小組都要對自己所實施的項目任務進行一個具體的匯報與總結,按照小組的方式進行項目成果的匯報,其他小組作為評委,對該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價打分,各小組匯報完之后根據其他小組提出的評價及意見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及時剖析并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對于項目完成較好的小組要給予充分的表演和肯定,對于不夠完善的小組給予一定鼓勵,這樣會使項目教學的效果更突出,也為學生今后開展類似合作項目提供一定指導。
三、結語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計算機教學 教學探討
一、引言
計算機基礎教育從無到有、由點到面,從計算機專業和少數理工科專業率先實踐發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都普遍開設相關課程,計算機基礎教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會操作計算機已成為人們的一項基本技能。計算機應用能力將是人們的生存能力之一。目前,在全國的各大中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已成為公共必修課。然而與數學、英語等其它基礎課不同,計算機作為一門發展迅速的學科,其軟硬件更新換代非常迅速;加上學生自身水平差異;因此,要使計算機基礎教育跟上科學發展的形勢,并使學生真正能夠熟練應用到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從多個方面努力完善和提高。
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
“全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2007論壇”在新疆閉幕,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研究會會長譚浩強在會上作了重要報告,總結分析了過去20多年我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了新的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并單獨了《全國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體系2007》,對高職教育的規模,發展趨勢,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特點,指導原則都作了明確的說明。為計算機基礎教學指明了方向,讀之使人眼前一亮。
目前,高等學校的計算機教育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指計算機專業的學科教育即計算機專業教育;另一種是指面向全體大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占全體學生數量的90%,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及其它相關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為將來應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解決自己專業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三、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發展高職,培養大量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是促進社會就業的有效措施。 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不但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入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同時對于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也作為這些專業學生入學的公共基礎課?!队嬎銠C基礎》是每一個在校生必學的課程之一。
高職高專教育和普通本專科教育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高職教育以能力為本位,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而普通本科教育以知識為本位。
2.高職教育要以市場需求為目標,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3.教學方式要以實踐為中心。
4.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學習與工作相結合。
應用到計算機基礎教學上,人才培養目標瞄準職業崗位,在實踐教學中要告訴學生所學內容通常應用于哪一方面。努力做到讓學生所學有一定的“應用”目標。其次,課程體系突出實踐能力培養。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校分為理論和上機實踐兩個環節,比如,學到word中表格處理時,讓學生繪制和自己密切相關的課程表,鼓勵學生力爭做得快、準,而且美觀。講到Excel 電子表格時,讓學生上機輸入本班成績表,并求出表中每位同學的總成績、平均成績,按總成績升序排列,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及格和不及格篩選,并按一定的分數段進行分類匯總等。通過這一操作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所學內容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完善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健全教學考核手段
認識到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具體情況,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課程體系
注重基礎性和實用性,通過計算機基礎教學,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展過程,掌握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和配置,了解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安全,能夠熟練操作Windows操作環境下常用應用軟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等完成對文本、表格、數據的處理。了解因特網的初步知識,學會利用網絡獲取知識,具備分析和處理知識及與其他人交流的能力。
在一些專業中,計算機教學將會更加貼近專業,如公路橋梁、建筑、汽車設計與工藝焊接設計等。所以,計算機課程應該根據專業區別對待,根據不同的專業有不同教學側重點,有些工程性強的專業涉及到的科學計算比較多,設計類專業可能會注重多媒體處理,不同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包括針對該專業特點的內容。
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以及就業的前景需求,如果計劃內的計算機教學不能滿足需要,應該有選修計算機課程;該課程又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如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網頁設計等??傊?,各專業的計算機課程按照重基礎、強實踐,突出綜合應用能力的原則建立了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2.教學方法
計算機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室教學和網絡輔助教學相結合,加強教師的主導和示范作用,強調實踐環節,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善課堂教學。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主要教學環節的教學模式,做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課堂學習中實踐。
3.教學考核手段
為了保證計算機教學質量、促進計算機教學改革,同時應該改革計算機教學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對教師而言,重點在于對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基礎的考核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標。學生成績的評定應包括這兩部分,平時成績和筆試成績的有機結合,筆試成績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上機成績是操作技能的表現,平時成績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分配每種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這樣在理論達到一定深度的同時,通過上機操作來激勵學生創新,把理論和實踐真正有機結合。
五、結束語
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而我國的計算機機普及更存在著地域、學校的差別。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所有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盡可能地發展。全面提高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同時關注我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開創出我們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譚浩強.堅持正確方向,深入研究規律,大力推動面向應用的計算機基礎教育[J].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2007,09.
[2]宋清龍.計算機應用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8.
[3]李富蕓.高校計算機基礎的思考與建議[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03.
[4]郭艷玲.《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的探討[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