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氣候觀測;氣候預測;重要性
1.引言
2012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這一主題突出了天氣、氣候和水服務為我們及后代的持續發展增添動力的重要作用。更深入地了解、研究氣候變化,有助于各國控制風險、利用不斷變化的氣候所帶來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最容易受氣候影響的國家。同時也會發揮我們在氣候觀測、研究和信息管理系統方面投入的數十億美元資金的潛力。我們最優先考慮的事情是降低災難風險、水管理、食品安全和健康[1]。
當我們漸漸考慮到氣候在未來對人類發展的影響時,氣候觀測和預測工作的地位就凸現出來了。這使得人們在處理氣候變化問題時更加主動,也更有操作性。
2.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
2.1什么是氣候預測
氣候預測即根據過去氣候的演變規律,推斷未來某一時期內氣候發展的可能趨勢。
由于氣候有各種時間尺度的變化,從預測幾十年以內的短期氣候變化到預測萬年以上冰期和間冰期的氣候變遷,都屬于氣候預測的范疇。和人類活動最密切的是一年以上到幾十年以內的氣候預測[3]。
氣候觀測為氣候預測提供了數據支持,根據現有的氣候觀測數據可以對未來的氣候變化進行預測,現有的觀測數據越多、越詳細、越準確,氣候預測的準確性也就越高。
2.2開展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工作的必要性
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較為準確的氣候預測,可以為政府提供可靠的氣候數據依據,使得決策者可以制定正確合理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以從容應對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帶來的沖擊。
3.現階段的氣象觀測和預測工作概況
3.1相互協作和數據共享成為共識
利用完成的全球長期連續的觀測資料進行全球整體化的氣候變化預測也可以提高局部地區氣候預測的準確性。近年來,各國之間有關氣候觀測數據的共享和氣候預測的合作越來越廣泛。
3.2存在問題和氣候觀測的發展趨勢
根據“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供支持的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充足性第二份報告”的最新評估認為,該系統在滿足觀測要求的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未來的發展中要在實現實地網絡特別是海洋和陸地范圍基本氣候變量的全球覆蓋;提供高質量的綜合氣候產品;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參與以及提高國家、地區和國際的計劃編制、報告和協調等領域不斷做出改進[5]。
氣候觀測的發展趨勢:
1)更加強調實施綜合戰略:全球性的觀測需要由綜合戰略來協調,全球觀測綜合戰略(IGOS)就是這樣的一個協調者。目前,IGOS已經制定了GCOS關于溫度、大氣化學、碳循環等的綜合觀測戰略,隨著GCOS觀測網在全球范圍的展開,綜合戰略的作用將越發明顯。
2)衛星與實地觀測相結合:衛星遙感提供全球尺度的連續觀測資料,可以有效彌補地球表面的觀測空白,是未來地球觀測的發展主導。
3)觀測與模擬相結合:目前,一些重要的氣候資料還無法通過直接觀測獲得,或者觀測質量未能滿足GCOS的要求,這時,需要將觀測與模擬結合應用,以獲得全球統一的資料。另外,結合模式模擬也能有效改進遙感反演技術,同時促進模式自身的完善。
4)陸地觀測將得到加強:在大氣觀測網基本形成、海洋觀測網穩步實施的同時,陸地氣候觀測將成為今后GCOS發展的重要內容。未來將逐步完善世界水文循環觀測系統(WHYCOS)、建立完整的冰雪資料集、發展生態觀測、制作生態資料集等。
4.我國在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上的成果
4.1氣候觀測[4]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和國際同步、逐步建設了WWW網,但在站網布局和探測水平上都與發達國家以及氣候觀測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我國現有的觀測站網是按照天氣尺度要求和行政區域布設的,并不符合氣候觀測的要求。
2)監測精度較差,難以滿足氣候監測及預報準確率提高的需要
3)亟待完善氣候系統及與其相關的各層圈變化的監測項目。
4)空基氣候觀測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衛星遙感資料應用薄弱。
4.2氣候預測[6]
主要表現在氣候年際變異的研究、ENSO預測研究、數值氣候預測研究三個方面:
在氣候年際變異方面,對于急流對我國的影響、北極濤動/北大西洋濤動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南極陶濤動對我國氣候的影響、越赤道氣流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和關鍵海區海溫異常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NASO預測研究方面,海氣耦合模式、基于高分辨率太平洋模式的ENSO預測是主要的研究內容;
在數值氣候預測研究上,夏季降水的實時氣候預測、春季沙塵天氣異常的數值氣候預測、西北太平洋臺風活動異常的數值氣候預測是主要的研究內容。
我國及東亞氣候年際變化及其可預測性和預測研究是目前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關于沙塵天氣頻率和臺風活動頻率的預測也是氣候預測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另外,關于多模式集合預測以及關于動力-統計方法相結合的預測研究尤其重要,因為任何模式都是有缺陷的,所以結合以統計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5.總結
2012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定為“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以及上文中對國內外對于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所做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到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的重要性,當人們掌握了氣候的變化規律,提高了氣候預測的準確程度,就可以避免在制定發展規劃中可能出現的盲目和錯誤,更好利用氣候變化、防范氣候變化。改變現階段以彌補氣候變化帶來的不良影響為主的氣候研究工作,轉變為以氣候觀測和氣候預測為中心的研究工作,讓“天氣、氣候”真正意義上為人類的未來增添動力。
參考文獻
[1]http:// ,深圳新聞網,田小靜.
[2]IPCC.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EB/OL].http://ipcc.ch/.
[3]百度百科,
[4]程磊,高云,申敏.我國開展氣候觀測和資料獲取系統建設的戰略性思考[J].中國軟科學,2003,12:27-30.
Ricardo GarciaHerrera
Ricardo Machado Trigo
Trends and Directions
in Climate Research
2008,375pp
Paperback
ISBN 9781573317320
Blackwell
Luis Gimeno 等編
目前氣候變化已經是人人皆知的現象了。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這些現象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隨著科學界氣候變化意識的加強,與氣候相關的研究越來越多,增長非常迅速。而氣候研究的主要目的正是理解氣候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質機理,并得到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
本書是關于第七屆歐洲氣象學會年會和第八屆歐洲應用氣象大會上關于氣候研究的最新進展。美國紐約科學院是一家極具聲望的非營利性組織,致力于通過促進學科之間、國家之間的交流和建立科學與社會之間的橋梁來推進對科學和技術的理解,成立于1817年,是美國第三大古老的科學組織。美國紐約科學院年報也已經具有180多年的歷史了。因此本書極具權威性。
本書開篇先給了一個關于氣候信息來源的歷史回顧,然后討論了運用在氣候系統中的各種模型的特點,接著主要著眼于地方氣候或者地球不同區域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最后回顧了氣候變化對歐洲農業的影響。本書共包括17篇相關文章,題目分別為:1. 對航海日志在氣候研究中的作用的思考與前景展望;2. 平流層中的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信號;3. 中高維度平流層循環的振蕩信號的不穩定性研究;4. 與北半球環形模式變化相關的低溫層相互作用;5. 隨機壓力對熱鹽環流的影響;6. 進一步分析數據對計算南美洲氣候指數有用嗎?7. 關于大氣環流類型分類的最新進展和應用;8. 關于泛美海域低空急流的綜述以及未來研究方向;9.熱帶和溫帶氣旋轉變和極端氣候事件中的大尺度因子;10. 北大西洋氣流與颶風趨勢以及它們對歐洲降水和大西洋有效波高的影響;11.基于對北半球溫帶斜壓發展區域的進一步分析的氣候學;12. 基于對流頂層附近切斷低壓的氣候學及識別;13.對最大可能降水量的評估:加泰羅尼亞案例;14. 關于拉普拉塔河流域阿根廷東北地區日降雨量的變化研究;15. 基于加那利涌升流系統的時空涌升趨勢研究(1967-2006);16. 氣候變化對歐洲農業的影響;17. 城市氣候建模的進展。
本冊重點體現了氣象學應用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而且給出了目前最新的研究課題及進展,內容充實新穎,非常適合相關專業學者學習了解氣候變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展,同時也可供對相關知識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士閱讀。
張永杰,博士生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關鍵詞:氣候變化;青少年;行為意愿;影響因素;計劃行為理論
中圖分類號:X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2024505
1引言
氣候變化已經被看做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也成為了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1],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都高度重視,并在巴黎氣候大會前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交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總結和規劃了應對氣候變化所實施的政策與行動[2]。然而在中國,公眾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度還很低[3],但社會意識及環境態度又能夠決定社會行動,如果公眾具有強烈的氣候變化意識將能夠極大程度地促進低碳政策的完善及低碳社會的發展建設[4]。
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青少年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群體[5],近年來的一些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及氣候的變化趨勢也預示著氣候變化將會在未來給當今的青少年群體帶來更多的威脅及挑戰。同時,青少年也將對未來的氣候變化減緩決策及應對方式有重要影響。首先,青少年仍處于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青少年氣候素養的培養將有助于應對公眾的氣候變化關注度降低等問題,也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方面挑戰。其次,青少年對采取積極行動富有激情、想象力及活力,這在當今的社交與媒體時代將對氣候變化問題有更重要的貢獻,例如:青少年在家庭中提倡氣候友好型行為;在學校及一些課外群體中扮演重要的信息交流者;能夠通過社交媒體接觸并傳遞全球性的信息[6]。
青少年想要應對氣候變化以求未來的發展,不僅需要具備氣候科學知識,還應具有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驅動,以及在個人及群體層面擁有實施氣候友好行為的信心。然而,中國現有的對青少年氣候變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傳遞氣候變化知識來增加青少年對于氣候變化的原因及其影響的理解,卻缺乏對最終的親環境行為的探究及培養。因此,了解中國青少年對減緩氣候變化問題的行動參與意愿情況及探究其參與意愿的影響因素,對今后開展氣候變化教育、培養氣候素養、建設低碳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7]。
國外已有一些研究基于環境心理學及行為學來探討有效的氣候變化交流機制以及影響個人氣候行為的影響因素。筆者的研究就基于計劃行為理論來進一步探究中國青少年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的影響因素。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來預測個人親環境行為的理論模型[8]。該理論指出,對于最終的行為,行為意愿是最具影響力的預測指標,并且行為意愿又主要由3個因素決定: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及知覺行為控制,即態度越積極、認為周圍重要他人越支持、自我感知的行為能力越強,行為意愿就越強。在Schindler的研究中態度還被定義為針對特定環境問題的態度[9]。一些調查研究也表明,對于特定的環境問題,比如對氣候變化而言,關注度越高,以及地方脆弱性危機感知越強,越能夠激發個人節約能源的意愿[10,11],而對氣候變化的懷疑也將阻礙對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參與。因此針對氣候變化問題,態度可再細分為3個主要維度:①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②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③基于氣候變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機感知。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細分氣候變化態度的復雜性及特殊性,將有助于進一步探究影響青少年減緩行為參與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希望該研究結果還能夠運用今后的氣候變化教育,培養出參與減緩氣候變化及低碳發展的青少年。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調查地點
研究于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5月30日開展問卷調查。由于非城市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更高,對氣候變化敏感度及脆弱性也更高,因此了解這一地區青少年氣候變化行動意愿將更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而在中國,不同地區對氣候變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異,因此研究參考了中國1960年以來極端天氣的分布及變化情況,如夏季高溫天的變化等,最終選取了12個省的非城市地區開展問卷調查。這些調查地點的海拔跨度從50~3000 m,并且包括了內陸地區及沿海地區,以求盡可能代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情況。每個非城市地區選取1所小學進行調查研究,共12所學校。
2.2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及細分的氣候變化態度,測量了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如“我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等)、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如“我不會去關注電視或報紙上有關氣候變化的報道”等)、基于氣候變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機感知(如“我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對我居住的這個地方造成影響”等)、知覺行為控制(如“我覺得我的努力對減緩氣候變化不會有什么幫助”等)、主觀規范(如“我的家人認為減緩氣候變化的節能行為是沒有必要的”等)、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如“接下來的一年里,我愿意為減緩氣候變化而捐出自己部分零花錢”等)和一些社會學變量,測量題目主要基于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的研究結論根據實際情況而設定。為保證調查質量,問卷采用了正向-負向題設計,且先由專家進行討論,修改后又先后進行了兩次預實驗(N1 = 150,N2 = 88),最終問卷共包含51個問題。所有感知變量及減緩意愿都使用了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測量(非常同意-同意-保持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社會學變量多采用填空題及選擇題,其中性別、年齡、地區、家庭成員數、家庭私家車及摩托車擁有情況被用于了之后的分析。
2.3信度檢驗
信度檢驗是測定所設計的量表是否具有可靠性和穩定性的有效分析方法,根據Cronbach alpha(α)值評價量表的可靠性,一般認為α大于0.7被認為可信度較高。利用SPSS 22.0軟件對最終問卷中所測的感知變量及減緩意愿進行信度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基于氣候變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機感知、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范、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的α值均大于0.75,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的α值接近于0.7,仍在可接受的范圍。由此說明本次調查的問卷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所有變量所得分值將進一步用于的數據分析。
2.4調查參與情況
該調查研究一共邀請到了1229名年齡在9~13歲的青少年參加。
3研究結果
3.1信息來源途徑
在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絕大多數青少年已經聽說過氣候變化(圖1)。對于氣候變化的信息來源呈現出多元化的途徑,且可能同時存在多種信息獲取途徑,因此途徑累計百分比超過100 %。在這些傳播途徑中,大眾媒體作為信息來源的比重最大,例如電視(69.7 %)、網絡(49.7 %)。其次,課內外課程教育對氣候變化的認知也占有很大比重,如課外書籍(47.3 %)、學校課程(38.2 %)。從家人那里獲知氣候變化(35.9 %)或者從報刊雜志上獲得此信息(34.3 %)相比其他途徑而言比重相對較少,但仍有超過1/3的參與者提及。大眾媒體作為青少年獲取氣候變化信息的最主要來源,其對氣候變化的報道將可能影響著青少年的氣候變化情感感知與參與(表3)。
3.2青少年減緩氣候變化行為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及細分的氣候變化態度探究青少年參與減緩氣候變化情的行為意愿的影響因素,如表3
結果表明在社會學變量中只有性別對最終的減緩意愿有顯著影響(B=-0.06,p>0.05),且表現為女生對氣候變化的減緩意愿會強于男生。分析所有情感感知變量對減緩意愿的影響時發現,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B=0.00,p>0.05)和基于氣候變化的地方危機感知(B=-0.01,p>0.05)這兩個氣候變化態度對最終的減緩意愿沒有直接影響,而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B=0.16,p
3.3氣候變化態度與行為意愿的關系
由于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和基于氣候變化的地方危機感知這兩個變量在回歸分析中對最終的減緩意愿沒有直接顯著的影響,而同屬于態度的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對減緩意愿卻是極顯著的影響,因此研究建立了中介模型來進一步探究這3個感知變量與減緩意愿之間的關系(圖2)。
結果顯示: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可以通過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作為中介變量來影響減緩意愿(直接效應c’=-0.12,p
4討論與建議
(1)從理論上基礎來分析,在Ajzen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中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及知覺行為控制能夠影響個人的行為意愿。通過實證研究,基于理論進行的回歸模型分析也發現,青少年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行為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等情感感知變量能夠有效地影響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意愿。因此,要鼓勵青少年更多親環境親氣候的行為以應對氣候變化,就必須關注影響青少年行為參與意愿的重要情感因素,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氣候變化教育。
根據研究中分析總結的影響青少年參與意愿的直接因素,氣候變化教育對情感感知變量的關注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氣候變化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提高青少年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度。通過有效地信息傳遞,建立青少年自身與氣候變化的相關性,并真正意識到氣候變化與個人生活及行為的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參與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意愿。②氣候變化教育應當注重主觀規范對行為意愿的重要作用。主觀規范對于行為意愿具有極強的影響力,這就需要今后的教育注重創建良好的群體認同感,讓青少年個人接受到來自他人的積極性期望,從而觸發他們行為意愿的增強。③今后的氣候變化教育也可以通過提高知覺行為控制來鼓勵更多的行為參與,即提高青少年個人的行動能力以及對自我行為作用力的信心。Moser等的研究表明在氣候變化教育中,直接教授青少年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解決措施比只傳遞氣候變化的形成原因及影響更能有效地提高個人的行動能力感知以及對自我行為作用力的信心,從而付出行動參與其中[13,14]。
(2)根據研究的中介模型分析,雖然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和地方脆弱性危機感知并沒有直接對行為意愿有顯著影響,但它們卻是有效的間接影響因素,能夠通過影響關注度來間接地影響行為意愿。這說明,這種負向的氣候變化態度與行為意愿間還存在某種距離,但這種間隙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積極的氣候變化態度來調節,因而深入理解了這3個態度變量之間的作用機制將更有助于全面地分析影響青少年參與減緩氣候變化行為意愿的因素。根據模型結果,可以通過克服青少年對氣候變化問題在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的距離,降低青少年對氣候變化的懷疑度或者增加青少年對當地來自氣候變化的危機感知,來吸引青少年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從而獲得最終的減緩行為的參與。
(3)研究還發現性別在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參與意愿上存在顯著差異。針對青少年而言已有研究表明,當面對氣候變化問題時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強的氣候變化危機感知,甚至對于其他環境問題也如此[15]。而研究的結果也進一步證明,女性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有更強烈的行為意愿來參與到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中。而這種性別差異導致的行為意愿差異可能由社會經歷的不同而引起,同時這種差異還有可能和價值觀有關,如利己主義或共享主義,而這種價值觀的形成也會與家庭背景、同齡人的影響有關。
隨著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生態危機、經濟危機及社會危機也日益顯著,國際社會也在加強各方面的合作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政府提出了低碳社會的發展策略,制定了一系列阻止碳排放高速增長的低碳減排政策,但低碳社會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還需要鼓勵更多居民的日常行動參與,以及培養青少年的低碳意愿及行為,才能真正實現低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長期的氣候變化問題。為鼓勵公眾參與,激勵青少年的行為響應,政府及社會可以通過氣候變化教育入手,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針對不同的地區細化氣候變化教育活動。研究建立模型及提出的行為意愿影響因素能夠反映出,心理認知過程在對于理解和實施減緩氣候變化教育行為的重要性。已有研究證實了當地的氣候變化信息將更有助于激發個人的參與[16],同時,強調個人經歷和當地影響的信息交流更可能觸發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及減緩行為的發生[10, 17]。因此,基于地方信息的、結合地方氣候特點的氣候變化教育活動更能有效地克服個人對氣候變化的心理距離,改善對氣候變化的情感感知,進而影響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參與[18]。
第二,鼓勵開展多形式的氣候變化教育來增強公眾及青少年的氣候變化行為參與。氣候變化信息來源途徑的多樣化體現出了對多形式教育模式的需求。氣候變化教育的類型主要可分為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正規教育主要依托于學校,以傳授氣候變化基本知識為主;非正規教育一般指在非正規的教育場所開展氣候變化教育活動,如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等;非正式教育主要依靠大眾媒體作為信息渠道開展氣候變化的宣傳教育。多形式的教育模式能夠提高氣候變化教育的有效性,但教育活動應該不僅僅傳播氣候變化知識,還要注重對氣候變化情感感知的培養,強化個人與氣候變化的聯系,激發個人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及自我責任意識,最終引導和鼓勵行動的參與。
5結語
基于對全國多地區的青少年調查研究,結果具有廣泛性,對未來開展氣候變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參與具有理論參考價值及實踐指導意義,也對政府應對氣候變化、進行公眾的宣教工作、加強公眾的參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研究僅針對青少年開展,結果又具有一定局限性,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特征人群的氣候變化教育建議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及驗證。
參考文獻:
[1]Le Quéré C, Moriarty R, Andrew RM, Peters GP, Ciais P, Friedlingstein P, et al. Global carbon budget 2014 [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15, 7(1):47~85.
[2]蘇偉. 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R]. 北京: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 2015.
[3]Stokes B, Wike R, Carle J. Global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broad support for limiting emissions [R].Wahsington: Pew Research Centrer, 2015.
[4]趙群,曹麗麗,嚴強. 城市居民的環境態度對其環保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 生態經濟,2015,31(8):159~162.
[5]李玉潔. 怎樣提升青少年氣候素養[J]. 學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5(4):9~10.
[6]Flora JA,Saphir M,Lappé M,et al.Evaluation of a national high school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program: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Education [J]. Climatic Change,2014,127(3-4):419~434.
[7]陳濤,謝宏佐. 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6643份問卷的調查[J]. 中國科技論壇,2012(1):138~142.
[8]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9]Schindler F H. 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issue attitudes [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99, 30(3): 12~16.
[10]Spence A, Poortinga W, Butler C, et al.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willingness to save energy related to flood experience [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1, 1(1): 46~49.
[11]崔維軍,羅玉.城市居民氣候變化風險認知對出行方式選擇的影響: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調查分析[J].生態經濟,2014,30(11):119~123.
[12]Preacher K J,Hayes A F.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 [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8,40(3):879~891.
[13]Moser S munica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ublic engagement when climate change comes home [J].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limate Change, 2014, 5(3): 337~358.
[14]Clayton S, Manning C, Hodge C. Beyond storms & drought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M].Washington:Eco America, 2014.
[15]Stevenson K T, Peterson M N, Bondell H D, et al. Overcoming skepticism with education: interacting influences of worldview and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on perceived climate change risk among adolescents [J]. Climatic Change, 2014, 126(3-4): 293~304.
[16]Scannell L, Gifford R. Personally Relevant 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Local Versus Global Message Framing in Engagement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1, 45(1): 60~85.
[17]Weber E U. Experience-based and description-based perceptions of long-term risk: Why global warming does not scare us (yet)[J]. Climatic Change, 2006, 77(1-2): 103~120.
[18]Akerlof K, Maibach E W, Fitzgerald D,et al.Do people “personally experience” global warming, and if so how, and does it matte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23(1):81~91.
關鍵詞:氣候變化 科普教育 素質教育 途徑
中圖分類號:G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6-001-02
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性的全球問題,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大,青少年有理由關心這個問題,并為之付出努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近50年變暖尤其明顯,中國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為2.5毫米,山地冰川快速退縮,并有加速趨勢。2008年一份在中國七所高校的1500多名學生中開展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學生對當前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有高度的關注,愿意為節能減排身體力行。2007年國家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包括家庭社區行動、青少年行動、企業行動、學校行動、軍營行動、政府機構行動、科技行動、科普行動、媒體行動等九個專項行動。其中青少年行動和學校行動主要內容是積極開展以節能減排為內容的學校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因此,加強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如何加強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筆者認為,要從三個方面下工夫。
1 加大氣候課堂教育項目的推廣力度
學科課程滲透是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教育的主要渠道。
(1)結合學科教學特點,依據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充分挖掘現行教材中有利于氣候變化的滲透點,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目前全國不少中學都以地理、生物、化學、社會課程教學為主,同時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和節約教育。一些地方,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知識納入中小學校有關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2)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變化課堂教育項目在我國的實踐。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舉辦了“中英國際氣候課堂教育論壇”。本次論壇主要圍繞“青少年與氣候變化”、“如何在學校成功開展氣候課堂項目”、“氣候變化教育教學方法”、“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學校的氣候變化教育”等五個議題開展專家講座、經驗分享及分組討論,并對當地兩所學校進行考察。專家詳細介紹了氣候課堂項目及其實施細則,闡述了氣候課堂項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北京、天津、重慶等地的三位老師在實踐層面,從課內資源、課外資源以及網絡資源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學校開展氣侯變化教育的情況,用真實的案例闡述了學生社會實踐中所做的工作,介紹了學生在推進氣候課堂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解決辦法。論壇最后簽署并宣讀了《氣候課堂中國宣言》。
如何積極參與氣候課堂項目,真正把氣候變化教育落到實處?1)積極與全國氣候課堂項目中心聯系,成立組織,制定計劃,建立資源庫,為教師提供氣候課堂的素材、方案。并積極開發本土資源。2)在各級中小學校本課程上、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上打開思路,進行落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友好學校聯系,交流經驗。加強校際交流,積極推廣并培養示范校、重點校。3)結合教學工作,進行氣候變化訪談,盡可能利用課余時間、假期進行教學設計、活動設計。4)成立學校氣候變化協會,以起始年段為主要成員,開展社區活動,向學校、社區提供建設性意見、建議。
(3)積極配合氣象部門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科協、教育局編印《應對氣候變化》普及讀本,將該讀本納入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必修課程,介紹有關應對氣候變化各方面基礎知識,作為中小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全國、全省范圍內各中小學的課外讀物中,必須有相當部分指定書目是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科普類讀物。應對氣候變化也具有豐富的國情教育內容,應由科技局、科協、教育局牽頭,會同有關宣傳主管部門和氣象部門,開展協調規劃和安排,整合有關信息資源,將應對氣候變化知識轉化為教師、學生和普通大眾容易獲得和應用的形式,達到普及和宣傳的目的。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自然、地理和生物課教學中加重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教育;編制應對氣候變化教育系列叢書作為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課外必讀物;在各大院校普遍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學科的選修課,加大對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教育的力度。
2 充分發揮科普基地的獨特作用
科技場館在科普教育中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它的教育對象主要是青少年。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館在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的作用。目前,我國有300多座科技館,據了解,大多數科技館在展示內容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展項設置不多,缺少這方面科普知識的教育。為此,筆者建議在科技館的展示內容方面要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的展項內容,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公眾到科技館接受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教育。
探索整合社會資源興辦專業化的科普基地。如充分開發利用氣象科普資源和基礎設施,提高科普基地的科普服務能力及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更好地發揮在科普宣傳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規范科普基地建設的管理,每年年初制定計劃,明確工作任務,主動接受科普基地主管部門的工作指導,參加科普工作的經驗研討會和培訓等活動。落實開展的項目經費和人員,爭取納入本單位的年度工作任務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明確規定了氣象等部門開展科普工作,《全國氣象科普基地標準》及《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為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基地建設規劃提供了政策依據。要將科普基地建設納入第十二個五年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加強科普基地建設經費維持經費投入,實現科普基地建設健康發展。
3 加大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體驗活動組織參與力度
要使中小學的科學教育真正體現出“主渠道”的作用,除了制定科學的課程標準外,還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校長和教師要具備大教育、大科普的觀念,要充分認識到中小學科學教育不僅局限于學校內,而是學校、社區和家庭共同參與,消除障礙和隔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定位,注意相互銜接,形成完善的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社會體系,也即是科普的社會體系。這對于從多元化的途徑培養青少年的科技素質,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整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提供青少年體驗模式。在這方面,美國科學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全球變化等科學實驗的一些做法給了我們啟示。在向中小學傳播過程中,通過課程講授、校外輔導、參觀實驗等方法可以傳播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傳統的講授式也被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個案研究、實驗、野外考察、參觀博物館 (科技館)等方式所取代。也就是說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不僅體現在科普知識的學習與宣傳,更體現在積極參與宣傳環保理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使青少年受到影響,在未來從事與環保有關的工作,讓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和行動落實到更廣泛、更深入的層面。
(2)探索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技俱樂部和創新競賽等系列活動,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動站活動。共同構建一個青少年科普的社會體系,從而能夠提供多元化的科普途徑和學習機會,以滿足不同類型對象的科普需求,促進青少年科學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由于2005年提出的“我們來保護雨林發達國家提供資金協助”全球雨林保護計劃。其主要內容為:減少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redd)都是減少空氣中的碳排放活動。“redd+機制”中的“+”是指碳封存或去除大氣中的碳。
[2]《京都議定書》框架將通過森林固碳作用充抵減排二氧化碳量的造林、再造林項目確立為清潔發展機制下唯一合格的林業項目,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林業領域內唯一的合作機制。根據這一機制,發達國家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可換證的排放削減量”以履行《京都議定書》對其規定的減排義務,進而通過市場實現森林生態效益價值的補償。
[3]2001年10月2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7次締約大會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波恩政治協議》的技術性談判。會議以一攬子方式通過了落實《波恩政治協議》的一系列決定,統稱《馬拉喀什協定》。
[4]該理論主要指這樣一種困境:雖然氣候變化是一個結果非常嚴重的問題,但由于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直接,盡管人們已意識到其重要性,生活方式卻沒發生任何改變,更沒有動力做出突然性努力以回應人類所面臨的這一嚴峻挑戰。由此導致的悖論在于:一旦當氣候變化的后果變得非常嚴重,一切為時已晚,我們就不再有行動的余地。因此,如果我們再不把氣候變化問題有效地納入政策議程,那么這種悖論的情景就會出現。
“極地氣象”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據世界氣象組織新發表的《2006全球氣候狀況》中認為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06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上世紀60—90年代間的平均氣溫上漲了0.5攝氏度左右,是有記錄以來第6個溫度最高,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的年份,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氣溫在過去一年中都創下了歷史新高。而海冰的覆蓋面積在今年9月為590萬平方公里,是25年前開始該項記錄以來面積倒數第二小的年份。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報告則顯示,到2040年,北冰洋的大部分地區將不再被冰雪覆蓋而將成為無冰的海洋,這一現象的出現比原先的預測提早了幾十年。科學家還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于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研究人員發現,過去20年間,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成為地球上變暖速度最快的地區。當地因紐特人說,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已受到威脅:永凍層土壤融化,導致房屋倒塌;捕魚和狩獵海豹變得又困難又危險。海冰的減少可能導致嚴重的海洋生態變化,影響到海洋哺乳動物,因為為無數海鳥、海豹和鯨魚提供食物的磷蝦,將由于海冰的減少而大量減少。
極冰的變化不僅僅影響到南北兩極的動植物和土著居民,也影響著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星球,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赤道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熱源,兩者遙相呼應,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監測南、北極冰原在融化,這將改變地球的生態系統,包括海洋及地表生物、氣候、航運模式,甚至國防政策。另外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北極地區冰雪覆蓋面積的變化與北半球許多地區的降水有密切的關系。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禮(Dennis Nally)表示:“亞洲的樂觀情緒尤其強烈,亞洲無疑將成為世界新秩序下的增長中心。雖然經濟衰退帶來了一些全球性的變化和挑戰,但為了抓住這一機遇,亞太地區的CEO們必須專注于長遠的發展前景。”
亞洲是首選地區
82%的全球CEO預計,其亞洲業務會在未來12個月實現增長,盡管53%的受訪者認為西歐是目前最適合開展并購業務的地區。有75%的受訪者認為拉丁美洲是名列第二位的投資地區。
普華永道中國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危機加速了經濟格局的變動,新興國家的經濟實力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我們謹慎的態度,使得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好于很多其它地區。現在,亞洲的戰略優勢在于人才、資源以及處理危機的能力。”
45%的受訪者預期,銀行貸款將會在融資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78%則認為內部產生的現金流,仍然會是主要的融資來源,這反映出大家預期復蘇的態勢會持續下去。
長遠增長的關鍵是人力因素
75%的受訪者認為,亞太地區CEO們在長期投資決策中,將特別關注領導力開發和人才培養。危機也使得CEO們在支出方面變得更加謹慎,84%表示要采取措施提高成本效率。不過,盡管成本問題備受關注,但接近50%的CEO預期,在未來12個月會增加員工人數,只有16%的受訪者表示會減少員工人數。
對此,林怡仲表示:“CEO面臨的首要問題仍然是人才。危機在幾個方面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其中之一就是,能夠在留住人才發展人才和降低成本之間實現平衡的組織,才能夠穩穩立足,走出低谷。由于亞太地區即將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源頭,因此,配備合格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急迫。”
所以,亞太地區的CEO們預計將大力投入人力資源開發,而且不光是通過薪酬的方式。47%的受訪者將調整員工培訓和職業發展項目,以迎接即將到來的經濟快速發展期。危機還使CEO們意識到員工激勵的重要性,43%的受訪者將著力開展員工激勵及員工參與項目。
綠色環保時代已經到來
雖然去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是仍有近半數的亞太組織機構認為,應對環境問題是一個關鍵因素。47%的CEO表示,他們已有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只有12%的亞太地區CEO,在過去12個月減少了在氣候變化戰略方面的投資。
1.森林是最大的儲碳庫和吸碳器
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并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匯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儲存了大量的碳。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被公認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時又是最經濟的吸碳器。與工業減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具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森林的碳匯功能和其他許多重要的生態功能一樣,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和氣候安全一直起著重要的杠桿作用。
2.森林銳減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毀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災害導致森林遭受破壞后,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碳被重新釋放到大氣中。聯合國《2000年全球生態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從人類文明初期的約76億hm2減少到38億hm2,減少了50%,本文由收集整理難以支撐人類文明的大廈,對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嚴重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毀林面積為730萬hm2。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4%,僅次于能源和工業部門,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圍繞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國際談判,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倡導通過恢復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以推動“減少毀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
3.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規模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建設農田林網,起到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的作用;建設沿海防護林、恢復紅樹林生態系統,對抗御海洋災害,保護沿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價值。而采用抗旱抗澇作物品種、加固海岸提防、減少森林火災和病蟲災害、加快優良林木品種選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森林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增強,反過來又會提高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
4.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
低碳經濟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碳匯功能,在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中貯存了巨量的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愈益認識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重要性。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林業既是產業建設的載體,也是生態建設的載體。現代林業的發展就是按照林業的基本屬性和內在規律,致力于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實現生態中有產業、產業中有生態的雙贏目標。通過發展現代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條件;林業產業的生態化,又促進林業潛能的循環釋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資源。
發展林業,增加林業生物質能源供給,對于維護我國能源安全、修復生態系統、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開發利用新能源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解決生態問題的國家戰略。
5.林業低碳經濟的基礎理論
所謂林業低碳經濟,是指在林業經濟活動過程中, 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 增加森林碳匯,減少林業碳源,從而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森林碳匯功能: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有機碳庫,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陸地生態系統中儲存了2.48 萬億t的co2,其中1.15 萬億t 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當中。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從而減緩溫室效應。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為碳匯,這就是森林的碳匯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固碳效益的潛力。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減排,森林的碳匯功能是林業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6.低碳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建議
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
林業產業的發展,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物質保證。在第一產業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設;在第二產業方面,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以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轉變的步伐;在第三產業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業、花卉業的發展。調整林產工業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發展優勢產品,努力開拓木材林產品的新用途,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解決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調整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實施大集團、大公司發展戰略,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加大科學研究,提供科技支撐。
深入開展森林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基礎研究。加強林業減排增匯的技術潛力與成本效益分析;繼續加強森林災害發生機理和防控對策研究;加強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濕地、荒漠、城市綠地等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問題研究并提出適應技術對策;加強森林作為重要可再生能源庫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通過科研,推進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的進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加強宣傳,引導全社會參與低碳發展。
關鍵詞:水循環 水資源 氣候
水資源是一個特別龐大的“家族”,它包含江河湖海、潮汐、井泉。它不僅給予人們生理需求,同時為人類提供田地灌溉、動力發電、發展航運 、養殖業等等。沒有水資源,生命的誕生無從談起。豐富的水資源離不開穩定的水循環,而水循環的穩定是建立在氣候穩定的前提之下。萬物生機勃勃表現,離不開的水循環系統的正常運作。但自工業化時代以來,人們大量的使用化工產品打造化工基地,為了追求更多的物質享受,隨意開墾森林等等,嚴重制約著生態的正常循環。目前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而調查發現,人為因素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化學物質的大肆排放,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
1.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1 . 1自然因素
首先,自然因素造成的氣候變化,是指太陽活動高峰期黑子的余波會影響地球的氣候,導致地球出現像厄爾尼諾這樣的氣候。有時太陽光強度有所變化,導致輻射增強,加速地面水分的蒸發。但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是11年,到達地球后也所剩無幾。當然,太陽輻射和大氣的壓迫,也會使陸面發生熱力、動量交換過程和水循環的改變,但僅此一點,就會對氣候造成影響的說法有些牽強。所以,自然因素并非導致氣候變化的直接原因。
1 . 2人為因素
其次是目前最有爭議的人為因素。氣候對人類的影響,在當前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中更加顯而易見。自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為加快自身國力的快速發展,完全沒有顧慮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大量的砍伐植被,導致森林覆蓋面不斷減少,無法制造出足夠的氧氣,更無法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最終導致溫室效應的出現,繼而大量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遭到海水破壞等氣候問題。當前,地區水循環一般是分解為陸地支流和大氣支流兩大部分,水循環中的陸地分支是由降水量、出入本地區徑流量、蒸發量和土壤的含水量組成的。所以,本地區水土的流失,植被儲水量的下降,以及氣候的變化,都嚴重影響著水循環的吸收環節。水在循環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原動力,繼而造成水資源的流動性降低,給水質帶來了一定的破壞。而大氣支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將沿海地區的通過水循環系統帶入內陸,緩解地區干旱。
2.氣候對水循環與水資源的主要影響
2 . 1降水量的缺乏或超標
一直以來,水資源被人們作為延續人類生命的重要基礎。我國幅員遼闊,所以氣候的類型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不同特點的天氣類型,自然會出現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我國南部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降水量比較少,有時甚至會出現超量降雨。但我國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所以降水量相比于南方就較多。因此我國一直以來就有南澇北旱的說法。近年來,隨著氣候的變化,尤其是溫室相應帶來的冰川消融。不僅南方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同樣北方因降水量過多,而導致大量的房屋坍塌。甚至出現因植被無法及時吸收大量的降水,而出現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2 . 2水質的嚴重破壞
化工產品中含有大量的熱能,在融入空氣后與水循環相融合。經過水循環的作用,在降水過程中進入地表,對地下水資源有著很大的破壞力。另外,氣溫的不斷增加,必然也會導致水溫的上升,從而造成大氣中的水分蒸發總量的不斷的增多,導致地面的水資源嚴重不足,徑流量不斷減少甚至出現斷流的現象。造成水資源無法進行流動,內部的雜質無法分解沉淀,最后成為一潭死水,這也是對水質的嚴重破壞。
2.3冰川的快速融化
冰川作為水資源的另一種儲備方式,它一般都在極寒地區中,很少會受到外界的破壞。近年來溫室效應的不斷惡化,北極地區冰雪不斷融化。很多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都因為無法適應溫度的升高而死亡。動物的尸體長期漂浮在水中,造成了水資源質量的惡化。
3.穩定氣候,保護水循環與水資源的措施
3. 1加強植樹造林
綠色植物經過光合作用,可以制造出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同時也可以吸收人類排出的二氧化碳。植物特有的循環能力,證明了人類只有和大自然和平共處,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的真理。我國很早就提倡天人合一,這里的天就是大自然。由此可見,中國人對大自然的強大早已有所領悟。我國政府在意識到氣候對水循環與水資源的重要影響時,就已經深刻認識到大自然中,植被對氣候的影響。所以一直都在提倡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加強民眾對植樹造林的認識。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們的民眾了解植被對二氧化碳強大的吸收能力,以及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制造出人類所必須的氧氣,植被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等等。很多人深刻認識植被對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國很多地方本來貧瘠荒涼的地方,早已是郁郁蔥蔥的山林。
3.2減少化工燃料的排放
(1)有毒小顆粒的過濾。
二次工業革命對大自然的破壞我們有目共睹。工業革命期間,各國建立了大量的煉油廠、金屬廠、硫酸廠、磷化物等有害的化學物質基地。例如,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該工業區常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造成河谷內嚴重的逆溫層,致使60多人在一周內喪生,同時這些有毒氣體中的微小顆粒落入水中,殺死了水中大量有微生物,使得河水出現發臭、變色的現象。還有一部分被污染的水資源,在蒸發后進入水循環中,最后在降雨時與雨水一同進入地表,造成地下水的嚴重污染。為了穩定氣候保護水源,對于化學物質排放出的有害顆粒,相關工作人員一定會要做好排查工作,在發展的同時要尋找污染較小的替代品,對于嚴重影響氣候的企業要強制關閉,升級廢物排放設備中的過濾器,從源頭中處理有害顆粒。
(2)綠色出行。
汽車尾氣的排放,對大氣也有很大的污染。很多人習慣開車出行,但現在車輛原動力普遍的還是以汽油為主,而汽油中含有的硫在水中的易溶性,使它在進入大氣候迅速進入水循環系統,形成二氧化硫,俗稱酸雨。酸雨進入植被的根部、滲入地下水資源中,污染一旦擴大,那么整片森林包括森林下的地下水,都有可能遭到損傷。氣候的穩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久的堅持,從點滴做起。所以我們應該控制機動車輛數量、私家車數量的不斷上升,提倡大家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為穩定氣候保護水資源做出一份努力。
4.結語
國際氣候大會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一直處在激烈的探討中。為了阻止全球氣候不穩定的進一步惡化,保障全球水循環系統的穩定和水資源的質量,世界各地紛紛成立了氣候研究大會。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是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和巴黎氣候大會。我國當前人口眾多,水資源極度緊缺。因此對氣候的保護工作,我們責無旁貸。為此我國積極應對氣候的變化,不斷加大環境的保護。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為世界制造更多氧氣,嚴格審查化工基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斷提高人們對氣候穩定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完善與氣候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嚴重破壞氣候穩定的行為予以嚴厲懲治。氣候變化對水循環與水資源的影響,不僅僅關乎大自然的和諧與穩定,更與我們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麥日也木?吾買.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系統的影響[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10).
[2]孟麗,李莎莎.淺析氣候變化對水文資源的影響[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