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共享經濟研究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 要 題】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
【關 鍵 詞】灰色文獻/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
【正 文】
灰色文獻是指通過正常途徑難以獲得的文獻。傳統的灰色文獻主要包括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內部刊物、政府報告、學位論文、檔案文獻、產品樣本、廣告樣本、翻譯文獻等。1997舉行的第三次灰色文獻國際會議,就灰色文獻的定義基本達成了共識,認為灰色文獻是指不受商業出版者控制的,由各級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工商業界生產的各類印刷或電子形式的文獻資料。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傳統的出版費用的增加,通過網絡出版、傳播和獲取灰色文獻成為重要的手段。網絡灰色文獻不僅包括傳統灰色文獻的網絡載體形式,而且還包括許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學術性的在線信息、電子預印本等。一般來說,網絡灰色文獻資源主要是對科研和生產有較高利用價值的學術信息資源。本文主要對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對策進行探討。
1 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
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建設開展時間較晚,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技術報告以及其他學術資源方面的建設。
1.1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一種重要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它是一種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理論性、系統性較強,內容專一,具有一定的獨創性,目前,我國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方面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CALIS的高校學位論文數據庫。該數據庫是一個集中檢索、分布式全文獲取服務的CALIS高校博碩士學位論文文摘與全文數據庫,由清華大學圖書館牽頭組織,協調全國86所高校合作建設的文摘索引數據庫。系統收錄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大學在內的83個CALIS成員館的博碩士學位論文,內容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學科領域。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的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該數據庫是萬方數據庫的子系統,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它的記錄來源于1977年以來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及研究所向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送交的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論文。其文摘記錄數量到2006年7月23為止已達到766609條,每日更新,而全文數據庫收錄了自1986年以來的博碩士論文,涵蓋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學科領域,全文數量到2006年7月23日為止已達到492562篇。
中國期刊網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該系統是目前國內相關資源最完備、收錄質量最高、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博碩土論文全文數據庫,至2006年7月23日,它收錄了1999年以來305家博碩士培養單位的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約321506篇。覆蓋的范圍有:理工A(數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學化工能源與材料)、理工C(工業技術)、農業、醫藥衛生、文史哲、經濟政治與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該數據庫及各鏡像站點每日更新,專輯光盤每月更新,專題光盤年度更新。
國家圖書館學位論文收藏中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指定的全國惟一負責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國學位論文的專門機構;也是人事部專家司確定的惟一負責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報告的專門機構。迄今已收藏自 1981年實施學位制以來的博士論文(包括所有博士授予單位及其專業)近12萬種,收藏率達98%;收藏近年來碩士論文和博士后研究報告萬余種。此外,自 1992年至今,已向海外征集到中國留學生的博士論文千余種。該館并建置了“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自 1986年至今共建立全國65所大學院校、882個研究所的126000余篇博碩士論文的摘要資料。
1.2 會議論文
會議論文也是一種重要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目前,我國會議論文數據庫的建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的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是國內惟一的學術會議文獻全文數據庫,主要收錄1998年以來國家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組織召開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每年涉及600余個重要的學術會議,每年增補論文15000余篇,數據范圍覆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林、醫學等領域。到2006年7月,總共收錄會議論文 407004篇。
中國醫學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該庫是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數據庫研究部開發的以醫學學術會議論文為來源文獻的數據庫,收集了1994年以來的中華醫學會所屬專業學會、各地區分會以及編輯部等單位組織召開的全國性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的醫學文獻,約700多個會議15萬多篇文獻。會議論文大部分只在大會上宣講或傳閱,只有少部分會議在醫學期刊上。數據庫收集面廣、會種多、內容豐富,是目前我國收集較為齊全的醫學會議文獻數據庫。
中國知網的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收錄 2000年以來(部分回溯至1999年會議論文)中國國家二級以上學會、協會舉辦的重要學術會議、高校重要學術會議、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上發表的文獻。年更新約100000篇文章。至2005年12月31日,累積會議論文全文文獻38萬多篇。中心網站及數據庫交換服務中心每日更新,各鏡像站點每日更新。
1.3 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作為一種重要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國研網的國研報告。國研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創建于1998年3月,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辦、北京國研網信息有限公司承辦的大型經濟類專業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它全面匯集、整合了國內外經濟金融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經濟信息。其國研報告是一種有關中國經濟和社會諸多領域的調查報告,內容豐富,設有社會發展研究、宏觀經濟研究、農村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產業研究、企業研究、政府管理研究、技術發展研究和區域經濟研究等9個專題報告,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預見性。每年約200期,不定期出版,網絡每天在線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國商業報告庫。它是中國資訊的子庫之一,收錄1993年以來經濟專家及學者關于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行業等的分析研究文獻及政府部門頒布的各項年度報告全文,主要為用戶的商業研究提供專家意見的資訊。到2006年7月23日為止,共收錄218723篇報告,數據庫每日更新。
1.4 電子預印本資源
電子預印本資源是開放存取資源的一種主要類型,也是一種新興起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國內的電子預印本系統建設起步較晚,2003年以來,許多研究機構和個人組織紛紛建立電子預印本系統,收集電子預印本資源,主要有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奇跡論文、中國預印本系統等。這些預印本系統提供了向科研人員提供方便穩定的預印本服務,方便科研人員第一時間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國學術界中推廣開放存取的思想和理念。目前,國內的電子預印本系統基本上覆蓋所有的學科。
轉貼于
2 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一個全國性的網絡灰色文獻收集管理中心
國外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灰色文獻的收集管理和開發利用,成立專門性的全國灰色文獻機構,如:英國大英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德國灰色文獻中心等,集中收集整理本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灰色文獻,并建立了許多灰色文獻網站,如:灰色文獻網(GreyNet)、美國的灰色文獻門戶網站(GreyLit Network)等。而一直以來,我國由于缺乏對網絡灰色文獻的開發意識,并沒有專門設立一個統一的機構對網絡灰色文獻進行集中、系統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現有的灰色文獻系統一般都偏重于搜集某一類型的灰色文獻,如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政府報告等等,各自為政,缺少合作,同類資源重復建設的現象較嚴重,缺乏系統的開發利用,缺少一個含多國家、多類型、跨學科的大型綜合性網絡灰色文獻信息系統。
2.2 網絡灰色文獻類型少,規模較小
國外針對灰色文獻開發利用的類型多種多樣,涵蓋了灰色文獻的所有類型。如SIGLE收集有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譯文、預印本、政府出版物等,另外,除收集本國的各種灰色文獻資源外,還積極開發利用其他國家的灰色文獻資源。
而我國目前對于灰色文獻的開發類型還主要集中在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和科研報告方面,近幾年來開展了針對電子預印本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建立了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奇跡文庫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等三大電子預印本服務系統,但由于電子預印本系統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小,論文的提交量還相當有限,其中許多學科提交的論文數量只有幾篇甚至從來就沒有。另外,在譯文方面的開發利用也還未能開展。而且我國的灰色文獻資源來源也主要局限于國內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協會、學會和政府等,對國外灰色文獻的收集和開發利用也很少。
2.3 網絡灰色文獻開發利用缺乏標準化建設
網絡灰色文獻開發利用的最終目的是資源共享,而標準化與規范化則是灰色文獻資源共享的前提,沒有規范和統一的技術標準,資源共享將成為空談。目前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建設仍處在一種零星分散的狀態,數據格式多種多樣,數據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而且數據的建設重復較多,覆蓋的廣度也不夠,這些問題給實現數據共享帶來很大障礙。而國外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由于有一個相對集中的管理中心,該中心已通過建立起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對灰色文獻進行集中收集和管理。
2.4 網絡灰色文獻的版權保護問題期待重視
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知識產權問題,一般來說,對于任何形式的復制、分發、租賃、存儲等目的的使用權限需要向文獻的版權所有者申請。雖然有合理使用的范疇,但為了不侵犯灰色文獻版權者的權益,在開發和利用網絡灰色文獻資源時,首先要保持文獻資源的完整性,并注明資源版權者的姓名,如帶有營利目的,還應向版權者支付版權費用。就目前來說,許多大的灰色文獻收藏機構往往能夠獲得文獻的版權,并向用戶提供一般意義上的使用權,如個人的研究需要或非商業目的的使用。但有些灰色文獻收藏機構只對一部分特定用戶提供使用權,而大多數用戶在使用或下載時需要申請權限。另外,還有很多灰色文獻沒有明確的版權說明,有些甚至沒有明確的來源信息,更無從考證版權,這些都給網絡灰色文獻的收藏和利用帶來了很多隱患和困難。
3 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對策
3.1 建立全國性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管理機構
我國政府和各個灰色文獻收藏機構應該重視網絡灰色文獻的開發利用,政府應根據需要制定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總體規劃,并統一和協調各個灰色文獻收藏機構的具體規劃,從而保證對本機構范圍內的網絡灰色文獻的收藏和開發利用。目前,各種類型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中,學位論文的收藏和利用較為系統化和規范化,建立了國家學位論文服務體系,成為國家科技文獻資源建設與共享服務平臺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其他類型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如會議論文、技術報告、國家標準、開放資源等等的收藏和開發利用并不系統。因此,有必要像歐美國家一樣,成立全國性的、統一的國家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管理機構,加大對網絡灰色文獻開發和利用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加強各收藏分機構間的合作,統一協調開發利用工作,避免重復建設,以收集更多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灰色文獻資源服務。
3.2 切實加強收藏和組織利用各種網絡灰色文獻資源
如前所述,網絡灰色文獻資源是一種重要的學術信息資源,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種類多,國外針對灰色文獻開發利用的類型多種多樣,涵蓋了灰色文獻的所有類型,如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學術會議論文、譯文、預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國對于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學位論文、學術會議論文和科研報告方面,特別是對于最后幾年出現的網絡開放存取的學術資源,并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另外,除了多途徑多類型、廣范圍地收集各種網絡灰色文獻外,還應該有針對性地開發利用網絡上的灰色文獻,通過有效的方式對灰色文獻資源進行組織管理,并制定管理章程、規范和條例,確定灰色文獻的收藏范圍、原則和保管細則等具體的管理辦法,加強灰色文獻研究與開發,以便人們更好地利用。有必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對網絡灰色文獻開發利用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和報告的開發外,還要加強對開放存取資源、譯文和政府出版物等類型網絡灰色文獻的開發利用。
3.3 加強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版權保護
加強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版權保護有利于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持續發展。由于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翻譯、復制、傳播、利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版權保護方面存在較大的復雜性和難操作性,有必要重新修訂《知識產權法》中的有關條款,加大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保護力度和違反后的懲罰力度。同時,應該大力宣傳《知識產權法》,加大宣傳以及采取專門措施,逐步強化人們的知識產權意識,長期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網絡灰色文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3.4 加強網絡灰色文獻的開放存取
在加強對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版權保護的同時,有必要加強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開放存取,國外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中,有許多是開放存取資源,用戶在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能夠免費利用這些開放存取資源。而國內由于利益方面的問題,資源共享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只停留在本機構范圍內、系統內的資源共享,如大學校園網外的用戶并不能有效利用大學圖書館購買或開發的網絡學術資源,包括許多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因而,有必要進行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開放存取,機構生產者可以在本機構建立機構庫或學科庫,用戶將自己撰寫的灰色文獻資源通過網絡提交到機構庫或學科庫中,而機構庫通過特定的協議如OAI元數據收割協議(OAI PMH)和其它機構庫或學科庫實現互操作,形成更大范圍內的網絡灰色文獻資源的開放存取。
3.5 加強網絡灰色文獻建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
標準化和規范化是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要實現資源共享,就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規范。歐美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完備的網絡灰色文獻數據庫,并遵循較統一的、易操作的標準和規范。我們在建立網絡灰色文獻數據庫時,一定要充分研究與國外接軌的規范和標準,實現網絡灰色文獻資源著錄格式、標引規則、數據指標、符號轉換等方面的標準化,并根據國際標準和通用規范,逐步推出資源標識、描述、存貯、查詢、交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形成我國網絡灰色文獻資源建設所需的標準規范體系,真正使我國網絡灰色文獻信息資源能夠被社會以最方便的形式獲取和利用。
【參考文獻】
[1] chinainfobank. com/dir/baogao/bg00. htm
[2] gz. wanfangdata. com. cn/cddb/cddbft. htm
[3] paper. edu. cn/home. jsp
[4] qiji. cn/
[5] prep. istic. ac. cn/eprint/index. jsp
[6] ckrd. cnki. net/grid20/Navigator. aspx? ID=2
[7] edu. drcnet. com. cn/DRCNet. Channel. Web/Report/ index. aspx
關鍵詞:軟科學研究機構;合作交流;資源共享
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精神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召開,對我國政府決策政策水平,尤其是科技政策決策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數軟科學研究活動已與國家決策活動緊密聯合在一起,成為政府決策鏈中的一個先行環節和宏觀管理調控手段。但還是存在一些關鍵性問題制約著其發展。例如中央、地方政策決策協調的背后,必然需要和存在以決策服務為宗旨的軟科學研究機構間的互動、協同。軟科學研究合作交流與資源共享是提升軟科學研究能力和決策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實現軟科學機構間的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成為我國軟科學機構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 國外軟科學研究機構合作交流與資源共享現狀及實例
發達國家的軟科學研究機構一般稱為“思想庫”、“智庫”或“頭腦工廠”,主要職能是向決策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政策對策建議和可供選擇的科學決策方案[1]。大多數國外著名智庫自建立起就長期奉行資源共享戰略,并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規范體制和運行機制,尤其以美、英、日、德等西方國家為典型。
1.1 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機制
發達國家的思想庫大都非常重視對軟科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最突出的是美國的思想庫,一般都具備人才儲備、人才交流、人才培養三個方面的功能。
首先,研究人才通過多樣性、多元化舉措,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研究團隊。美國思想庫非常重視研究人員的構成,注重學科互補和人才的內外結合。例如,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高度國際化的智庫,其重要優勢之一就是研究團隊的國際化,學會的研究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員工構成的多樣性、國際化保證了研究的客觀性、創造性和全球性,為研究提供了全球性視野和廣度。
其次,研究人員通過“旋轉門”機制,形成政府與研究機構的良好人員互動。例如美國蘭德公司90%以上的研究課題來自美國政府,一般不承擔私人企業委托任務,蘭德設在首都華盛頓的辦事處,主要工作是溝通和政府各部門間的聯系,大量的研究人員和政府部門之間有著頻繁的工作交往,事實上蘭德已成為專門面向政府的咨詢顧問機構。美國思想庫的人員交流與政府之間是緊密的,美國人把這種思想庫與政府機構的人員交流方式稱為“旋轉門”現象,通過“旋轉門”作用[2],美國的學界和政界、思想和權力之間得到很通暢的交流,從而有效地保證思想庫的決策影響力。類似的還有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它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同樣非常密切,充當政府決策中“影子”參謀機構。
最后,研究人員通過高校載體為支撐,有效提升研究實力和人才優勢。國外十分注意發揮高校對軟科學人才培養的作用,思想庫與大學之間通常有著密切的人員交流合作。例如,斯坦福大學的管理學院專門開設了培養軟科學專家的課程,為碩士生開的軟、硬課程達86門之多。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以美國中西部、西海岸的大學為支撐,并聘請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委員會,委托國內80多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完成課題。美國企業研究所除擁有自身專職研究人員外,還從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利福尼亞伯克利校區等學府聘請了大約250名教授為兼職研究人員。可以說,高校已發展成為政府或民間軟科學研究機構的支撐和依托力量。
1.2 注重軟科學機構內外研究成果的共享機制
1)發表著作、研究報告和定期出版物。主要包括:發表思想庫最新研究成果的專著、期刊;對于重大的、緊迫的政策性問題出具的報告;對學術界有影響力的工作論文;對當前重要政策問題發表見解并引導公眾輿論的快報;總結展示研究機構情況的年度報告等。蘭德公司2008年一年的出版物、報告和文章共533篇,媒體采訪報道4261次。日本的野村綜合研究所定期出版《智慧資產的創造》、《IT情報新天地》等十余種刊物。思想庫通過以上做法擴大其知名度,達到相應的社會影響力,進而提高在政府決策部門的滲透力度。
2)現代化的媒體推廣手段。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智庫除了借助傳統的印刷品宣傳研究成果外,開始越來越多的通過現代電子媒體和新聞媒介來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政策主張。例如,蘭德公司開始利用互聯網免費向社會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與多個國家的媒體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2009年接待來訪記者達500多個。
3)專題會議演講。美國思想庫經常召開各式的討論會、專題研討會、紀念會、答謝會等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宣傳。例如,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要的活動方式是舉辦專題研討會、午棍會、晚餐會和特別工作會議等各種形式的討論會,邀請專家、外國政府官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參加。通過這種方式,思想庫可以及時了解到政府的政策走向,并將自己的政策理念傳遞給政府相關決策人員,而政府官員也可以及時從思想庫汲取所需的研究成果。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ERC)內部也非常重視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活動內容包括:一般討論會、時事講座、特別講座、產業講座等。
1.3 注重軟科學機構之間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
蘭德公司是開展對外交流合作較早的智庫,服務對象已遍及全球近30家科研院所,成為高度國際化的智庫。例如近年來,蘭德陸續開展了關于中國問題的研究,包括“節能潛力分析的合作研究”、“中國工業的開發體制與技術創新”、“中國農村醫療保健制度”等研究項目。日本的軟科學機構設有很多海外型機構。這類機構主要是由日本政府、大企業或財團在海外設置。主要任務是加快海外技術、經濟等情報信息收集,并加以研究后,將研究的方案及時傳遞到政府有關部門和國內自己的企業,為其提供決策依據,從而加快其海外市場競爭力的開發。隨著國際市場競爭劇烈化,這類機構的數量正在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達數百個之多。
1.4 注重資源共享的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歐盟一直是共建共享研究區域和科研基礎設施的典型。2000年以來,歐盟開始創建歐洲研究區。2007年歐盟成立歐洲科學研究理事會(ERC),該理事會是歐洲首個致力于前沿科研領域的泛歐基金組織。其宗旨是,通過資助(提供“歐洲科研理事會先進大獎”、“歐洲科研理事會啟動獎”)吸引最優秀的創新科研人員,來推動歐洲的科研成果。其運作主要采取“調研人員主導”或者說“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且對任何領域的研究開放。
1.5 注重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法規和數據共享政策機制
伴隨著各種資源共享方式的有益實踐,發達國家已研究并制定了關于研究資源共用、管理、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通過各種政策法規的實施來保證信息共享。如美國的《美國聯邦信息資源管理法》,德國的《信息和通訊服務規范法》,法國的《信息社會法》等。美國政府在推動國內資源共享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建立了以“完全與開放”共享國策為核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體系,該項信息共享政策規定了各類數據共享管理的機制和用戶獲取開放數據的費用。“完全與開放”的共享政策使美國成為全世界的數據和信息中心。
2 國內軟科學研究機構合作交流與資源共享現狀
我國軟科學機構不論在資源共享的理論、方法研究中,還是在軟科學資源共享、合作交流實踐方面較為薄弱,機構與人員間資源共享的觀念較淡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軟科學資源共享內涵、特征及共享機制等理論方面研究
我國學者從理論角度豐富和完善了資源共享概念。如鄒艷梅(2008)重點研究了軟科學研究信息資源共享的基本理論問題,界定了信息資源共享的內涵,并指出合作、協作關系是其主要紐帶[3]。金春華等(2007)對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的內涵及特征予以闡述,指出目前研究軟科學機構的資源共享多停留在技術層面、行為和激勵層面,但實際上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是以環境與技術為基礎、內容與結構為核心的系統工程。說明軟科學資源共享是需要從環境、功能、結構及支撐技術等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4]。
2007年李建平、葛新權等人出版了《北京軟科學資源共享研究》一書,提出“軟科學的內在特點決定了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的必要性。通過資源共享,可以集合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專家形成相應的專家體系,真正發展成為各級政府機構的智力支持系統”[2]。
2.2 軟科學資源共享方面存在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趙剛(2006)從軟科學研究機構數、科研經費投入、研究人員構成、研究課題完成情況、對外合作交流等幾個方面入手,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析中國軟科學研究機構在1991-2004年間的發展現狀問題,指出我國軟科學機構在科技成果和資源共享等方面主要存在三點問題,包括:不能共享(占總調查人數的20%),主要指存在技術、語言、方法等障礙;不愿共享(占總調查人數的45%),主要是受利益影響、所屬特定區域影響、資源配置分散等原因;由于存在缺乏共享經濟、政治,使共享不經濟、不被允許(占總調查人數的35%)[5]。劉勇(2007)在《我國“十一五”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的戰略選擇》一文中,認為我國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原因有:軟科學研究投入不足,資源共享缺乏物質基礎;政府和社會對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重視不夠,資源共享缺乏社會氛圍;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運行機制不完善,相關制度法規不健全;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缺乏有效的技術平臺,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等幾個方面[6]。
2.3 軟科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情況
目前初步形成共識:通過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建設和使用,可以使軟科學資源整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我國軟科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使軟科學研究更好地發揮“智囊團”的作用。
如金春華(2007)從資源共享平臺的用戶類型、平臺的用戶需求、平臺的結構三方面提出了初步設計方案[7]。劉宇(2006)提出建立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知識動態聯盟的構想,介紹了知識動態聯盟的概念,并對軟科學研究資源的知識動態聯盟組織模式進行了系統闡述[8]。李明珍(2010)通過浙江省軟科學研究共享平臺為先導,嘗試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軟科學資源交流與共享的途徑,從而有效推進國內軟科學研究資源的共享[9]。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開展了“黑龍江省軟科學成果共享平臺機制研究”與“黑龍江省軟科學成果共享模式研究”。并建設了軟科學成果共享的信息網站[10]。
2.4 軟科學機構在資源共享、合作交流方面實踐總結
伴隨著軟科學在政策研究、服務決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國和地方開始通過舉辦軟科學學術交流會議、搭建交流平臺等方式來促進軟科學研究機構間的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
定期舉辦的國家軟科學研究工作年度會議、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軟科學國際研討會等。2009年在重慶舉辦的“自主創新與持續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在此次會上提出了建設北京軟科學資源共享文獻庫的建議,系統介紹了北京軟科學資源共享的建設內容。2012年2月在北京舉行的“2011年度中國軟科學獎成果報告會”,目的是宣傳軟科學獎的獲獎成果及獲獎者、宣傳軟科學成果的社會價值、宣傳軟科學發展基金會,并通過成果宣傳手段來提高中國軟科學獎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促進軟科學事業發展。
此外,還有地方政府及地方高校不定期舉辦的各種軟科學學術交流會和成果交流會議。如2009年10月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和陜西省軟科學研究所舉行的“全國地方軟科學研究機構合作與發展聯誼會”,宗旨是共同繁榮中國軟科學研究事業,推動地方專業軟科學機構間的合作、專項業務、人員培訓等交流和資源與信息共享,實現共同發展。目前該聯誼會已發展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西、山東等省、市、自治區的軟科學研究機構共14家理事單位。
3 對我國軟科學機構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發展的啟示
國外軟科學研究機構已經將自身建設和開放創新有效融合協同,如國外眾多知名思想庫的工作大都面向政府服務,與政府保持密切關系,甚至其研究活動已成為政府決策的組成部分。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軟科學機構通過海內外人才融合、與高校合作開展學術及人才交流活動、與其他海外軟科學機構的交流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研究組織等方式不斷完善自身建設,來提升在本國和海外的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相對于國外軟科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軟科學研究機構限于體制、機制等原因,在對軟科學資源共享、合作交流理論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透徹;缺少對現存軟科學機構資源共享體制與機制的科學分析、管理措施;軟科學機構內部也尚缺乏真正行之有效的共享方法,所涉及的研究也是基于對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思考和初步建議,真正用于實踐的資源共享平臺還不多見。因此,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軟科學機構發展,并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顯得尤為必要,這仍需我國軟科學研究人員不斷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孫順庚,李光等.國外軟科學研究及其管理的成功經驗淺析[J].國外科技政策與管理. 1990(5):26-29.
[2] 李建平,葛新權.北京軟科學資源共享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 鄒艷梅.地方軟科學研究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構想[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7(18):137-138.
[4] 金春華,葛新權等.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的內涵、機制與構建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4):16-19.
[5] 趙剛,蔣天文.我國軟科學研究機構資源共享機制與措施[J].中國軟科學,2006(8):22-30.
[6] 劉勇,趙剛.我國“十一五”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的戰略選擇[J].中國科技論壇.2007(2):8-12.
[7] 金春華,葛新權.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5(24):21-23.
[8] 劉宇.軟科學的知識動態聯盟研究-以北京的研究資源整合為例[J].北京社會科學2006(5):102-106.
[9] 李明珍,徐進.軟科學研究資源共享機制探討——浙江省軟科學研究共享平臺的構建與示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1(27):65-68.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方法
Abstract: based on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proposed his own point of view, and discusses the urban plan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The problem; methods
中圖分類號:F1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城市規劃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它城市發展的前提下,以滿足當代人的福利需求為目的,以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通過規劃手段引導城市生態復合系統向更加和諧、平穩、均衡和互補狀態的定向動態過程,體現城市系統的一種狀態或目標。
一、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
1 規范不明確。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所擔負的責任,在國外城市發展的法令中都有文明規定,而現行的政策所有的責任變成只由政府承擔。
2缺乏真正的財務支持,財務計劃是一套很重要的建設發展預算。
3缺乏真正的計劃目標,城市規劃中還沒有一項是與達到目標相關的分類或政策綱要。
二、完善城市規劃的策略
1政府部門加強調控。城市規劃策略從內容到方法及手段獨特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規劃的政府行為包括立法、預算、行政管理對規劃實施的成敗起關鍵作用。以法律的強制性來保障規劃的實施,合理的預算,完善的行政管理,擴大財政的收入,為實施城市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完善城市規劃體系。城市規劃體系的完善與否影響著城市規劃的實施質量,將現行的城市規劃體系。在空間上強調面向廣域,把工作重點轉向強調社會、經濟、政治意義的結構性規劃,以發展戰略規劃為導向,以總體規劃為核心,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將城市設計貫穿在規劃的各個階段。建立動態規劃的機制。在規劃手法方面,向具有超前性、引導性、彈性以及方便置換功能的方面轉變。完善戰略規劃,對城市發展終極狀態進行預測,采用時序發展規劃與彈性規劃的手法,對規劃各期限進行綜合部署。
(1)編制具體實施規劃。在規劃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會有臨時的經濟變動及無法預測的問題產生。在新在問題產生后,就需要采取新的相應的對策。為了切實適應這些形勢的變化,應編制具體的實施規劃。,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同時也是促進城市國際化的一個手段。
(2)規劃的公共參與。促進公眾參與規劃,在協調各方利益時,公開的決策過程是保證各方利益都得以尊重的辦法之一,能在城市決策層和市民中形成共識和協調的行動。跨世紀的規劃需要依靠公眾和行政機構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加實施并給大力協助。所有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從設計階段開始就要盡可能地反映公眾的要求而開展工作。這種決策機制的引入將促進城市規劃借助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實現既定的規劃目標。
(3)合理運用城市地理編碼。城市地理編碼相關標準的建立和實施可以進一步實現城市范圍的管理,對于城市范圍內的信息資源獲取、共享、交換、整合具有重要意義。城市規劃可以利用城市地理編碼技術,獲取更為準確、更有意義的城市信息資源并有效整合,通過分析獲得可靠的關于城市歷史和現狀的知識,為形成最終科學、理性的規劃成果提供依據。因此,城市地理編碼站在信息資源的獲取、處理、加工和轉換角度,以城市作為規劃對象,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是實現規劃城市地域范圍的各種信息資源的統合。來自不同專業部門、不同信息系統的城市經濟、社會、人口統計等數據只有基于統一的時空框架,做到空間定位、屬性分類、編碼一致,才能在城市規劃編制中建立有機聯系,實現信息交換和多源信息的整合,為城市規劃綜合分析提供技術支持。
三、城市規劃應該注重的問題
1注重經濟的發展。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就是要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優化經濟結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強調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結構是城市經濟結構的主體,影響著城市生態系統的結和功能。為改善城市生態結構,促進物質良性循環和能量流動,必須改進城市的產業結構。規劃設施農業、示范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創匯農業,把多種生態農業模式和空間資源和土地資源的農林立體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生態經濟系統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水陸交換物質循環生態系統, 例如;農、魚、禽水生生態經濟系統,綜合利用多功能污水自凈生態經濟系統;農、副、工聯合生態經濟系統等。從解決生產與生活之間的矛盾出發,重點規劃檔次高、輻射面廣的專業市場,規劃和建設信息網絡, 形成信息產業基地,加快以科技服務和社區服務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形成覆蓋范圍廣、滲透到千家萬戶的綜合服務體系。
2城市規劃要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除了有效的經濟增長外,可持續發展城市謀求的是在不同的利益中公平地分配社會資源,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追求社會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城市社會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它是以人口為主體的立體結構,并與城 市經濟、城市環境等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其中包括人口、文化、教育、衛生與健康、藝術、體育、價值觀念和社會網絡等。城市社會可持續發展最終是人的全面發展,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做好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規劃。
首先要有效控制人口數量,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特別重視外來人口的管理,在規劃中 合理安排外來人口及流動人口的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其次,從人文生態角度出發,創造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完善社區物業管理、社區供給與保障、社區教育、社 區服務等多功能社區中心的結構規劃。人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智力基礎,大力發展先進的職業教育,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大學適齡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引進人才,搞 好科技開發、轉化與應用。科學、教育、文化事業是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的誕生地、推廣者和傳承者,只有科學、教育得到發展,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目的——人的 全面發展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英]J•B•麥克勞林著,王鳳武譯:《系統方法在城市和區域規劃中的應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88年。
2王建國編著:《現代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1年。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高等農業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農村經濟、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的綜合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相應地,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多重戰略目標。英國教育家紐曼提出大學的首要職能是教育,即通過教學傳播普遍知識。19世紀末期,德國洪堡在創立柏林大學時主張科研是大學的第二個職能,即通過理論研究和成果應用推動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催生了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即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促進科技進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高等農業院校的服務目標可歸納為教育服務、科研服務和社會服務三個方面。
(一)教育服務:人才培養與技能培訓
教育服務職能是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目標,為現代農業培養創新人才隊伍,為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農村經濟、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的綜合發展,要求農業專業人才具備寬廣的理論知識面和多樣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操作實踐能力、開發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基層適應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等。高等農業院校通過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對農村干部和農業從業人員提供專題教育和技能培訓,為新農村建設輸送理論專家和實踐工作者。
(二)科研服務:科技研發與成果推廣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高等農業院校通過發揮科研服務職能,為現代農業提供先進技術研發成果并推廣應用,將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方面,高等農業院校在研發基金和課題專項基金的資助下,通過建設科技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組建研究項目團隊進行技術創新;另一方面,高等農業院校通過政府主導、校企聯合等產學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財政支助和政策扶持,發揮高校與企業各自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吸納社會資源,通過創辦科技成果推廣實體機構,解決農業生產流通領域技術難題。
(三)社會服務:決策咨詢與社區建設
高等農業院校的社會服務職能,既包括為農業產業布局發展和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市場調研和發展規劃等決策咨詢服務,又包括在農村地區宣傳新觀念和傳播新知識,促進城鄉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圍,構建和諧社區,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高等農業院校的服務要素
在教育服務、科研服務和社會服務目標的統率下,高等農業院校應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優勢資源和支撐保障。概而言之,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資、觀念和環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助于促進現代農業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提升農民文化素質,是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要素;物資、觀念和環境間接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助于提高農村社會福利水平并改善農村社區環境,是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礎
人才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培養創造型、創新型、創業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農業院校的首要任務,為各地農業和農村發展培養復合型的人才隊伍,為農民提供專業技能培訓是高等農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容。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是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高等農業院校應積極適應各地區、各時期農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制定靈活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和培訓模式,培養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二)“科技”乃關鍵
科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催化劑,科技創新、科技傳播及科技應用是高等農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農業院校已從傳統單一的教育教學中心向科學研究中心和社會服務中心轉變,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重要。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和農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決于科技進步及其成果應用孵化。高新技術研發和傳統技術革新既是高等農業院校科技服務的體現,也是服務“三農”、創造經濟效益的關鍵。
(三)“信息”創平臺
信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網絡平臺,“三農”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與運用是高等農業院校整合資源,聯系政府、企業、協會、農戶和消費者等新農村建設多方參與主體的現代化手段。高等農業院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農業企業數據庫平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農產品交易拍賣平臺和涉農電子商務平臺等,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市場供求服務信息,在戰略聯盟、行業協會和農業企業之間傳播分享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從而擴大農產品流通范圍,協助政府管理決策參考。
(四)“物資”成支撐
物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硬件和軟件支持,高等農業院校可將圖書資源、體育場所、醫療設施、教學設備、計算機及網絡等物質和設備為當地農村和農民服務。高等農業院校的硬件設施設備和軟件等在社區的共享為農村地區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產品,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功能。
(五)“觀念”為先導
觀念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風向標,倡導“科教興農”理念,幫助農民樹立現代農村文化觀念,推廣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是高等農業院校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組織師生下鄉實踐,建立農村教學實習基地以及農村遠程教育等形式,高等農業院校推動城鄉文化交融,全面提升農民素質。
(六)“環境”作保障
環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保障因素,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村地區政策制度環境、基礎設施環境和人文氛圍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和促進作用。通過整合優勢資源,高等農業院校為改善農村社區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獻計獻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環境保障。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高等農業院校的服務路徑
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依據服務目標定位,有機整合服務要素,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高等農業院校應充分考慮自身的辦學基礎、學科特色和科研實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區、各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合理選擇并組合各種服務路徑,以實現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整體最優。
(一)樹立服務“三農”辦學理念
高等農業院校首先要樹立“服務‘三農’”的辦學理念,必須始終把科教興農、科教興國作為第一社會責任,以科普為載體,注重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面向基層的技術、經營和管理的農業復合型人才。將服務“三農”的辦學理念滲透到校史、校訓和校園文化中,通過舉辦征文、攝影、書畫、歌詠比賽等主題的文娛活動加強對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聞媒體宣傳高等農業院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職能和社會影響力。
(二)創新農業人才培養模式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創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農業院校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明確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一是培養知識基礎寬厚、素質能力協調發展、具備較強的實踐和科研能力的優秀本科生;二是培養高素質的能夠勝任交叉學科研究任務的優質研究生。高等農業院校應以傳統農科專業為核心,實施創新人才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實施“學校+農業企業”、“學校+農村”、“學校+農業協會”等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綜合運用互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環節,從而提高高等農業院校學生的整體創新能力。
(三)構建以農為本課程體系
高等農業院校應著重在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設計中體現“以農為本”的學科和課程特色,通過創辦農業經濟管理、農村金融、農產品營銷和農業旅游等特色學科專業,采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等形式,綜合考慮農業特色、社會需求、學生興趣和國際辦學經驗等因素,構建公共必修課程系統、農科專業課程系統、交叉學科特色課程系統以及創新素質與能力訓練課程系統,加強學生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鍛煉。與此同時,高等農業院校應結合地方特點和時代特色全面開設綜合課程體系,開展對農業企業員工和農民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著重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輸送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四)發展農企教學實踐基地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高等農業院校培養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為此,高等農業院校必須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思路,堅持素質教育和能力訓練并重,攜手農業企業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農業企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主體,其既是農業創新人才的需求單位,又是現代農業技術研發推廣經驗和經營管理實踐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農業院校應堅持“互惠互利,合作雙贏”的原則,攜手農業生產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業旅游企業等,構建人文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并重的教學實踐基地,采取課程實踐、專業實習、科技活動周、學科競賽、調查研究等具體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鍛煉和科研實踐能力培養。同時,農企教學實踐中獲取的研究成果也可為相關農業企業提供理論指導和決策依據。
(五)實施技術研發推廣機制
高等農業院校應大力開展跨領域、跨產業的研究與合作,引領農業科學技術創新及新產品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迅速轉化。具體而言,高等農業院校可通過實施具有激勵約束功能的技術研發推廣機制,組織科教人員定期下鄉調研,鼓勵科研專家深入基層講學,成立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農業企業研究中心、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中心等以農為本的科研項目小組,加速高等農業院校科研成果的實際推廣應用。同時,在薪酬設計、科研論文獎勵、課題立項和職稱評定等方面,應著重向對農業技術研發推廣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傾斜,從而調動教科人員服務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使高等農業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設立管理決策咨詢中心
【關鍵詞】建筑市場;經濟研究;施工企業
深化建筑企業的改革,促進我國建筑業穩定發展,是我國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要進行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招投標制度的引入,促進了建筑市場的形成。本文試圖應用市場經濟理論,研究建筑市場的內在規律,探討對我國建筑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以供建筑企業管理者參考。
1、我國建筑經濟市場的組成
我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筑業處于國家指令性計劃向投標招制過渡的階段。在當時來說,實行招標投標制的建筑市場只是個雛形, 主要存在的間題有許多建筑市場尚未開放,仍以實行指令性計劃的承包方式為主,名義上實行投標招標,實際上大多仍按指令性計劃分配任務,建設單位利用建筑市場呈買方市場的有利條件,只顧眼前利益, 無科學根據地壓低標價,不合理地縮短工期,施工單位為了得到工程合同,過份夸大和渲染自己的施工實力,有些正承擔國家指令性計劃工程的施工單位,為在其它招標工程中能中標,不合理地將國家指令性計劃重點工程的國家統配物資轉用到其它投標工程中,作為投標的優厚條件,從而使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質量和進度受損。
在國家指令性計劃狀態下,建筑業與外界的關系,嚴格說來不能構成市場關系,它呈現了一種僵化的硬性攤買的關系。實行招標投標制的最件下,市場買賣雙方平等,雙向有互選的權利,雙方都注重質量。市場內實行公平競爭,從而形成了社會主義競爭的建筑市場。可以說,全面實行招標投標,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規律下開放型建筑市場的必要條件, 是發展建筑業的需要,從理淪上說,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經濟規律相適應的。
2、我國建筑經濟市場的特點
建筑市場的生產能力是由諸建筑企業的施工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施工工藝水平、企業全員素質、資本有機構成、施工人數等因素所制約, 在建筑市場基本完善條件下企業競爭勝利的標志是中標。施工人數是由市場容量調節下自動變化的。在施工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宏觀調節,就須先對該時期內,整個建筑業施工能力增長情況進行預測, 作為主觀調控的數據。表現為建筑市場的購買力一投資的來源分為國家貸款、地方和企業自籌資金、個人或企業籌資買商品房三大類。國家貸款的投資額是根據國家經濟三大平衡關系( 即財政、信貸、物資)確定的;地方和企業自籌資金,仍以企業經濟發展的綜合平衡關系為根本依據。這兩類投資額對建筑市場來說是先有確定性投資,再要求施工能力與其匹配。在決定今后某時期內,某部份投資投入時點時, 就應把建筑市場承受能力因素也作同步考慮。第三類購買力作為獨立因素,其資金來源是社會上的流動消費資金,對國民經濟財政和信貸平衡無破壞作用;該資金數額可以通過宏觀引導和調節籌集, 受建筑市場影響相對大些;該資金的投入市場可以對我國部份商品的供需矛盾起一定的調節作用。當建筑市場的供需關系是供遠大于需情況下,將該資金引導到建筑市場,使購買力轉移,可以緩解各自商品市場的供小于需的矛盾。
3、施工企業管理特點
施工企業管理直接關系人員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質量,所以,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認識加強施工企業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企業自律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內在需要,是實現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要認識到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大力加強企業內部建設,理順內部機制,強化自律意識,及時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才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現快速可持續發展。
(2)制定并組織實施施工企業職業道德準則。
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其活動中行為要求的準則,也是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職業道德準則與法律規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職業道德有著事前防范功能的優勢。各施工企業要根據工程建設行業的特點,以提高行業整體素質、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為目標,主動建立企業自身職業道德準則和規范人力推動職業道德準則的組織實施工作。從加大職業道德教育和宣傳力度入手,使職業道德準則成為企業及全體員工自覺遵循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規范。
(3)建立完善企業自律約束機制。企業自律工作的著力點在于落實。企業內部要建立自律工作數據平臺。對遵守自律管理制度、格守職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等方面的基礎性信息進行搜集、整合。要完善自律的獎懲機制。通過網站、企業報刊等企業媒體平臺及時公布自律工作開展情況,并與相關部門聯動,對經營活動中模范遵守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場參與者予以表揚,對違反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場參與者予以警示;要注重與協會、與政府溝通協調,增強從全局上對企業自律管理約束,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4、施工企業管理新方式
信息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發揮作用的方面,良好的項目管理必須具備以下3個因素:①對項目的認知:通過信息系統的實施,將項目進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組, 使項目結構更加清晰、重點更加突出, 有利于對項目的整體認知和把握。②為項目提供良好的協同環境: 通過對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各部門、各參與方對自身的職能以及在整個項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認識, 有利于分工合作。③進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統的最大優點是資源共享和反饋及時, 有利于實施有效控制。具體來說, 信息技術在以下方面可發揮其作用。
4.1 工程管理方面
(1)投標。工程量計算、投標標書制作。
(2)施工組織。施工平面圖; 網絡計劃,豐富的、準確的信息,先進的分析方法,是決策、計劃的前提。現在的許多網絡計劃,往往編的時候不是通過很準確的計算,僅憑經驗,過程控制也只是針對幾個大的節點,甚至是否科學也不得而知,相應的資源配置計劃也不清晰; 鋼筋翻樣; 模板及腳手設計、計算及配置; 深基坑圍護方案、設計、計算等。
(3)過程控制。預決算、成本控制; 財務管理; 質量安全管理; 施工現場監控;統計報表等。
(4)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材料、設備配置; 合同管理; 圖紙管理。
4.2 辦公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涉及財務統計報表、檔案管理、辦公信息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作用包括信息傳遞、電子郵件、公文流轉、工作日程安排、協同辦公、工作流程自動化等。對于大量的信息溝通、交換及共享的需要來說,無論哪種形式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都應該包含辦公過程所需要的信息的溝通、交換、共享等基本功能,需要建設一個高可擴充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網絡通訊平臺。
4.3 企業管理數字化
企業管理數字化就是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和網絡傳輸數據的能力將企業在管理、工程、造價、成本、物資、計劃、統計、技術、質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經集成并綜合處理為企業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進度、物資供應、成本核算等,以利于進行實時管理、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各子系統間密切協作,使各個業務部門都能及時、準確地查閱所需的相關信息, 從而使企業達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復雜工作簡單化、發現問題及時化、成本核算科學化”的目的。
5、結束語
在宏觀調控中,為完善建筑經濟市場機制,應考慮社會大市場基本同步趨于完善,并在該市場機制條件下,進行我國建筑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同時,我們應加強施工單位的施工管理,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中國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10):轉變發展方式與提高發展質量[ 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
【關鍵詞】 風險導向; 事故災難; DPSIR模型; 預防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9-0098-02
一、引言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種公共危機事件挑戰的過程①。頻發的公共危機事件給經濟社會帶來巨大損失,甚至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如2003年肆虐全球的非典疫情、2007年太湖藍藻污染事件、2008年中國的汶川地震、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5年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等。
面對各種公共危機事件,各國政府機關及國際組織開展了大量的公共危機預防審計,如地震預防績效審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審計署,1997),禽流感、極端海洋污染和危險化學品導致交通事故的應急預防系統功能評估(愛沙尼亞國家審計署,2007),城市災難預防審計(洛杉磯城市控制辦公室,2008)[1]。相比而言,我國的公共危機管理審計還處于僅針對公共危機發生后的援助款物開展財政財務收支審計階段。如何借鑒他國經驗,轉變審計理念,由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審計,盡快開展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對于充分發揮政府在應對公共危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風險導向事故災難預防審計模式內涵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體現于“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模型,該模型是制定審計計劃和實施有效審計的重要工具,這一模型要求審計人員將財務報表看做被審計單位戰略實施結果的一部分,以客戶經營風險評估為導向,從源頭上更加準確地評估與財務報表相聯系的重大錯報風險,據以制定和實施審計計劃,合理分配審計資源,以提高審計效率、加強審計效果[2]。
在國家審計免疫系統理論下,事故災難預防審計采用風險導向模式是必然選擇。劉家義審計長在2011年提出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重要組成部分的理論觀點,認為審計本質上是國家治理大系統中一個內生的具有預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統。預防功能是指國家審計憑借其威懾作用及各方面的優勢,能夠預防和預警經濟社會健康運行中的風險和隱患,增強國家治理系統的“免疫力”;揭示功能是指國家審計通過監督檢查各項治理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情況,能夠反映發生的違法違規、損失浪費、污染環境等真實情況和揭示存在的體制障礙、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問題,促進治理措施落實到位;抵御功能是指國家審計通過促進健全制度、完善體制,能夠抑制經濟社會運行中的各種“病害”,提高國家治理績效[3]。
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屬于事前審計,能夠識別和評估對經濟社會造成損害的各類事故災難風險,較好地發揮預防功能;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在對事故災難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事故災難預防和應急準備工作開展審計,能夠發現被審計單位在預防和應急準備方面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制度缺陷問題,較好地發揮揭示功能;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在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各種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整改建議,以促進改革體制、完善制度、防范風險,較好地發揮抵御功能。
三、風險導向事故災難預防審計模式應用
(一)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階段要求開展對事故災難風險的系統評估,優先考慮全局性風險和高風險領域,以此確定審計項目重點和先后順序。按照風險管理理論,風險評估是根據風險辨識結果,采用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分析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及由此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依據“事故災難風險=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發生產生的后果”計算風險評價分值,根據建立起來的風險評價標準確定風險等級。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定性方法包括專家打分法,定量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和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
通過事故災難風險的系統評估,可以形成事故災難風險審計數據庫,為有計劃開展事故災難預防審計提供基礎數據。美國在“9?11”恐怖襲擊之后出臺了《國家應急規劃情景》文件,強調對容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嚴重社會影響等災難的應急準備,充分反映出對災難風險事前準備工作的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國家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并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內容易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源、危險區進行調查、登記、風險評估和定期檢查監控。因此,審計機關可以和國家其他公共部門共建事故災難風險數據共享平臺,合力應對事故災難的威脅[4]。
(二)風險應對
在風險應對階段,事故災難預防審計旨在依據災害風險數據,開展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預防審計,評價被審計單位預防和應急管理系統的完善程度及存在的缺陷,以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本文引入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使用的DPSIR概念模型,以某流域生態環境安全評價為例,解析事故災難預防審計過程。DPSIR概念模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993年提出,包含驅動力(Driving)、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影響(Impact)、響應(Response)五個因子,形成社會經濟發展“驅動力”,給生態環境造成“壓力”,引起生態環境的“狀態”改變,進而“影響”人類活動,促成一系列“響應”措施產生的完整因果鏈[5]。
1.驅動力審計
驅動力審計旨在評價引起生態環境變化的根本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該流域內人類活動和經濟發展。衡量人類活動的指標可以采用人口密度、城鎮化率、人均耕地面積,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可以采用人均GDP及年度增長率、工業化水平指數、流域開發值占GDP的比例。
2.壓力審計
壓力審計旨在評價引起生態環境變化的直接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對流域水資源需求的壓力和對流域生態系統造成的壓力。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工業的發展,生產、生活用水來源是對流域水資源提出的巨大挑戰,這一因素衡量指標可以采用萬元GDP水耗、家庭用水量。人類生活和工業生產也會使流域生態系統受到破壞,生產、生活排放物使空氣、土壤和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一因素衡量指標可以采用萬元GDP廢水排放量、生活區單位面積生活廢水排放量。
3.狀態審計
狀態審計旨在評價流域生態環境在上述壓力下的現實情況,主要體現在水資源系統滿足生活和生產需水的能力和水資源的承載力。衡量滿足生活和生產需水能力可以采用指標超III類百分比,衡量水資源的承載力可以采用污染物凈化能力指標。
4.影響審計
影響審計旨在評價流域生態環境所處的狀態對人類活動和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對水質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影響。衡量對水質的影響可以用水環境污染損失占當年GDP的比例指標,衡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采用水土流失率、生活用水缺水率指標。
5.響應審計
響應審計旨在評價人類對生態環境影響采取的改進措施,包括社會響應和生態恢復兩個方面。社會響應包括國家有關部門在經濟、政治、法律和技術層面采取的措施,可以采用環境投入占GDP比例指標來衡量。生態恢復包括為恢復生態環境所采取的措施,可以采用污水集中處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指標來衡量。
四、開展風險導向事故災難預防審計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事故災難預防審計的認識
各級審計機關和人員需要在思想上認識到事故災難預防審計是國家治理這個大系統中內生的具有預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統”,對維護、完善和促進國家治理有重要意義,從而充分體會事故災難預防審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
(二)確立事故災難預防審計的法律地位
目前,公共危機管理審計在相關的法律規范中有所涉及,《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要求審計機關“對關系國際民生的……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
但是,截至目前我國并沒有關于事故災難預防審計的單獨法律法規,也沒有制定專門的審計準則。鑒于預防審計的重要性,為使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在執行過程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亟須在法規層面上確立其地位,在準則層面明確其程序和方法。
(三)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
事故災難風險的多樣性決定了審計人員僅僅掌握財會知識是遠遠不能勝任事故災難預防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需要廣泛涉獵建筑學、醫學、農學等領域的知識,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盡最大可能提升自身的審計能力。
(四)完善審計工作的基礎數據
建立信息資源庫,將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法律法規、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等分類儲存和管理;審計機關可以和國家其他公共部門共建事故災難風險數據共享平臺,做到信息系統的社會聯動。
【參考文獻】
[1] 山東財經大學課題組.公共危機狀態下政府審計問題研究[R]//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研究報告(2010―2011),2012:100-101.
[2] 楊明增,任慶玲.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運用及其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3):95-100.
[3] 劉家義.論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J].中國社會科學,2012(6):60-74.
[4] 高靜美.災害風險預防性審計的構架設計與問題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4(10):139-147.
關鍵詞:信息營梢信息銀行市場
1引文
市場營銷觀念是一定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它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變化。隨著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興起,信息日益成為一種能創造價值、增加財富的重要資源,尤其是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引發了全球范圍的信息革命,信息技術正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企業而言,擁有信息量、信息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將成為其成敗的關鍵。因此,企業的營銷觀念必須隨之發生重大變革,這樣與新型經濟形態相適應的信息營銷應運而生。
2信息營銷的基本概念
信息營銷,乍看之下,很難理解。究竟是將信息作為手段和工具進行營銷,還是將信息作為最終產品來營銷呢?事實上,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營銷。因此,根據信息(本文“信息”的涵義是基于廣義層次的,即從大信息觀來看,包括信息內容本身、信息技術、設備設施等)在營銷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將信息營銷分為兩類:
2.1輔信息營銷
它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以信息為重要資源,綜合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獲取、處理、組織、利用各類有效信息來制訂營銷戰略,并協調和管理營銷工作,從而比競爭對手更快、更準確地識別、預測并滿足顧客需求的一種營銷方式,是企業為了把物質產品銷售出去而采用的一種輔助手段。在這種方式中,信息在營銷過程中起紐帶作用。企業所開展的市場調查、進行的廣告宣傳、提供的售后服務、企業信息化及建立的相關支持系統等都屬于這一類。
2.2營利性信息營銷
它以直接的營利為目的,通俗地講,就是“賣”信息。在這種方式中,信息和服務是作為商品而存在的,即企業或信息機構生產出人們需要的信息或信息產品,提供合適的信息服務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用戶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企業借此收回成本并實現盈利。網上軟件的銷售、數據庫的有償使用、企業競爭情報及信息咨詢機構提供的服務等都屬于這一類。
綜合上述兩類信息營銷,筆者認為,只要是為了一定的商業目的而進行的信息傳播、提供的信息服務等活動都是信息營銷。信息營銷以直接促進營銷實績和銷售潛力為目標,較之價格競爭、品牌競爭是更高層次的競爭手段。如新興房地產業和市場就是靠綜合利用兩類信息營銷方式來提高銷售業績的,一方面利用互聯網這種數字化的互動式媒介,創建公司網站宣傳自己的形象,同時在網上采用全數字化的三維技術,引導用戶進人真實感和可視化的交互式環節,提供網上選房功能,建立營銷數據庫。另一方面,將小區信息化作為賣點,推廣智能住宅,提供寬帶上網、安全防護系統、能源調節系統等。這些措施無疑是種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3輔信息營銷
日益豐富的信息量和高速度信息傳播,為市場營銷戰略的制定和調整提供了依據。市場之戰要取得勝利,相當程度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運用和對信息的獲取和分析運用。對于輔信息營銷,值得注意的是:(1)信息不僅是參考依據,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應該說,傳統營銷并不忽視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營銷活動中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其地位在決策過程中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在信息營銷中,我們更應該將信息看作一種重要資源,一種可以創造價值、增加財富的重要資源。信息就是金錢,信息在營銷活動中應占主導地位,并對營銷組合起定性作用。不僅依靠信息作決策,更新營銷方式,促進新產品結構合理化,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實現商業自動化,而且要把信息作為重要資源加以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發展信息服務,及時向生產者和消費者傳遞有效的信息,使信息成為市場營銷活動的直接對象,從而獲取信息產業市場的主動權。(2)現代信息技術應作為營銷的主要手段,以促進營銷活動的信息化、系統化、科學化。信息營銷中的各種信息都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來獲取、處理、存儲及傳輸。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及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為企業營銷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企業可以建立多種信息系統(如管理信息系統115、決策支持系統DSS、業務流程重組BPR、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等)來簡化和優化營銷活動。例如,電子函件系統擴展了現有傳真等通信手段的通信功能;電子支付與電子數據交換使得合作伙伴間的業務來往可完全通過現代通信網絡來實現;可視電話和可視圖文信息系統給企業管理、信息交流及顧客購物帶來極大方便等。
目前輔信息營銷也有多種形式:(1)電子郵件營銷,全球有2億多電子郵箱地址,可以根據用戶的地區屬性或其它屬性進行分類,如中國用戶、美國用戶、上海市用戶、湖南省用戶等,將各類信息發送到用戶的電子郵箱。(2)信息營銷:將各類信息到全球2000多個中英文的BBS和供求信息網、黃頁、電子櫥窗、中英文搜索引擎,如goole,yahoo等。(3)短信息營銷:將各類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發送到用戶的手機,建立手機用戶信息數據庫,可根據不同的屬性對用戶進行分類,再發送信息。例如娛樂公司可以不定期的給喜愛音樂的用戶發送歌曲排行榜、最新影視、明星動態等消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世界零售業的巨頭—沃爾瑪,在信息營銷方面做得是相當成功的。可以說,沒有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沒有先進的信息技術,就不可能有今天這個零售業的龐然大物。沃爾瑪在信息技術的運用方面,投人了大量資金,始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世紀SO年代初期,沃爾瑪已經建設完整科學的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又投資7億美元由美國休斯公司發射了一顆商用衛星,建立了一個衛星交互式通訊系統,實現全球范圍內連鎖店的即時信息管理。借助該系統,公司總部得以同數千家連鎖店和幾十家分銷中心保持實時聯絡。全球4000多家門店網絡可在1小時之內對每種商品的庫存、上架、銷售量全部盤點一遍,并通知貨車司機最新的路況信息,調整車輛送貨的最佳線路。總部的會議情況和決策都可以通過衛星傳送到各分店,也可以進行新產品演示。這種以衛星技術為基礎的數據交換系統的商品配送中心,將自己與供應商及自己的各個店面實現有效連接,大大提高了沃爾瑪的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益。世界上發達國家一般商業企業的商品配送成本占其銷售額的5%左右,而沃爾瑪由于使用了以衛星技術為基礎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的商品配
送中心,其商品配送成本只占其銷售額的3%。僅就這一項,沃爾瑪每年比競爭者就節省下近8億美元的商品配送成本。沃爾瑪也十分重視開發與利用信息資源,尤其是市場信息和顧客反饋信息。沃爾瑪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數據庫,比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還要大,并時時保持數據庫的更新。
從沃爾瑪的成功中我們可以總結經驗,企業在信息營銷中既要具備強烈的信息觀念,又要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營銷信息系統和有序、高質的信息運行機制,充分開發和利用信息來發展壯大自己。
4營利性信息營銷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盡管人們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需求,但信息一般不被看作商品,傳統的信息服務基本上是無償的,也正因為沒有經濟利益的驅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一般都是公益機構,各類圖書館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甚至于在互聯網相當普及的今天,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FREE,即自由與免費,信息暢通無阻,一切服務免費,盡管有部分垃圾信息。但隨著信息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以及人們信息意識的逐步提高,信息將不再是免費的了。生產和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們占有和利用信息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如今,人們的信息需求趨于多樣化和社會化,信息開始進人市場流通并成為商品,從而導致了大規模信息市場和營利性信息營銷的興起。
信息市場是一種新興的市場形態,在其中流通的主要是信息、信息產品和各類智力型服務。信息企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通過各種銷售渠道和銷售策略將生產的信息商品銷售給用戶,最終使信息商品被信息用戶吸收和利用。目前國內信息市場已初具規模,進人市場流通、交換的商品包括:(1)資料提供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是圖書館、信息部門向用戶有償提供的文獻資料的借閱、復制、索取服務。(2)大眾傳播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有各種類型的廣告產品服務,公開營銷的報道各種信息的目錄、索引、文摘、數據庫、音像制品及其他信息服務。(3)定向查詢型信息服務,這是根據用戶信息需求,通過信息檢索工具或系統檢索信息,并提供給用戶,如定題服務。(4)研究、咨詢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是以信息研究為基礎的課題論證、科學預測、市場調查、技術監測、以及科研、工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資訊服務,其信息產品一般是各種分析、總述、預測和咨詢報告。(5)技術開發型產品與服務,主要有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數據遠程處理與傳播服務、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服務、信息網絡工程服務、信息軟件服務、數據庫生產服各及相應的信息產品。(6)中介、經紀型信息服務,包括各種類型的中介、和信息經紀服務,如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務、產品廣告,以及相應的信息產品。
將信息當作一種商品來經營有時并不容易,信息經營者經常會碰到一些難題,這主要在于信息不同于傳統商品的特性:信息是一種因人、因時而異的特殊商品,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信息價值的轉移十分容易并且具有無限可復制的特點;信息供應與信息需求之間的匹配難度較大,很難進行市場定位;信息營銷最終是要實現信息的價值,而信息價值的實現有其自身的規律和過程。因此,信息經營者在實際營銷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信息商品的特殊性。以優質資訊取勝的中國資訊行在“賣”信息方面積累了獨到的經驗,也啟發了信息企業的思路。
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資訊行()是一個專業從事收集、處理、傳播中文商業信息的高科技企業,擁有非常豐富的信息和網絡產業經驗。經過7年發展,已成為海內外中文資訊的主要提供商,該公司的定位是“信息銀行”。
信息銀行的概念來源于傳統銀行,就是經營信息的機構,從事對信息進行儲存、放發、承兌、保密和分析研究等業務。它實際上是提供有償服務的網絡數據庫,具備處理信息的職能、銀行職能、研究職能三種職能,以突出信息的實用性和價值性為特色。經營方式主要是會員制方式,會員以有償方式到提供商站點獲取信息。“信息分享,收益共享”是信息銀行的核心。
中國資訊行網站日前建成了最大的網.上中文信息銀行。該網上信息銀行由22個數據庫構成,包括經濟信息庫、商業報告庫、統計數據庫、金融證券庫、環球商訊庫、上市公司庫、企業產品庫和科技成果庫等,內含幾十億漢字的海量信息,并以每天150萬字的速度不斷擴充。其系統及其升級版本把零星散落的信息匯集起來,通過“對用戶有償使用”等方式產生經濟效益。
信息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其銷售運作過程與傳統商品的經營是有區別的。中國資訊行在7年的發展歷程中,對于如何將原始信息變成有價值的、可以售出的信息商品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可以幫助信息擁有者整合信息、包裝信息、推廣信息直至賣出去。下面從信息技術與信息內容兩方面對中國資訊行的服務作簡要介紹。
強大的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檢索技術、數據庫技術是資訊行運作的基礎,它體現在三個方面:(1)具備大量數據的處理能力。該公司在北京有一個近200人的數據處理中心,每天24小時連續處理大量數據,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50萬字以上。(2)擁有最好的數據庫檢索技術,高速海量的中文全文搜索引擎是整個數據庫平臺的核心,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查找所需信息。(3)很好的網站集成技術,因為公司網站既提供信息服務,還有相關服務。當然,隨著數據量和訪問量的擴大,高效的負載分布技術也是必需的。
信息內容方面,中國資訊行鎖定“為商業用戶提供中文商業信息”的方向,提供大量的實時新聞、報告、法規等。目前國家經貿委已經把他們的經濟研究報告放到中國資訊行的網站為大家所共享,外經貿部文告也通過中國資訊行在海外及網上作獨家,新華通訊社將其英語實時新聞通過中國資訊行網站向外,還有國家信息中心、中國銀行、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以及臺灣中央新聞社、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香港地方報紙和電視臺等近百家權威信息機構和媒體紛紛加盟信息銀行。正是由于這些機構的加盟,中國資訊行才能創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業信息平臺。資訊行提供個性化的全球新聞服務,相當于一個全球新聞監視系統,還提供遠程商務洽談室。這是由會員申請開設的,完全按主題進行討論。同時推出的還有網上商品交易會、金融服務、商業工具、商業知識培訓系統等。值得一提的是,資訊行在2000年推出的中文商業信息特區。它是對網上數據庫服務的拓展,為會員提供全方位的商業服務。通過建立一個開放的商業交流空間,為發展電子商務營造有利空間。在該信息特區內,用戶可進行直接的商業交流:商業信息、查詢商業機會、接受在線培訓等,還可以在商務洽談室進行遠程商業談判。該特區的會員都擁有一張信息卡,可以在各分銷公司購買,此卡是進人特區的“護照”。
資訊行利用豐富的數據庫作為產品,已經在香港地區確立了本行業老大的地位,擁有的用戶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金融管理局、美國銀行、恒豐銀行、大和證券等知名企業。它的成功表明:信息就是財富,對搜集來的信息進行探加工,并在網上有償,不僅贏得了用戶的歡迎,而且也給信息提供商帶來了不菲的經濟利益。
盡管難以統計它的具體規模,也不完全了解它的潛入途徑、隱形之體及逃逸軌跡,但顯然,我們常是隱隱感到它――“熱錢”就在身邊。
這種來去迅捷的逐利性投機資金,正越來越引起中國貨幣管理及經濟管理當局的警覺。
據官方研究機構人士透露,4月末,國務院召集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就“熱錢”問題及相關監管進行討論研究,雖然會上僅是聽取各部委意見,并未對“熱錢”問題給出明確政策意見,仍可看出當前形勢的嚴峻性。
今年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539億美元,而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FDI)僅為688億美元。按此數據粗略估算,今年首季不可解釋的資金流入達到約851億美元。
這一單季的不明原因資金數,甚至超過了以往一些年份的年度數據。“熱錢”的龐大體積已經浮出。
“熱錢”幾多
流入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有多少?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測算方法,是用外匯儲備增加額減去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以這種簡單方法來計算,2003年至2007年的“熱錢”流入分別為378億美元、1141億美元、466億美元、6億美元和1170億美元。
但這一計算的基礎顯然過于粗略,作為判斷的依據,這個公式三個主要指標量的確定本身就存在一定爭議。2007年,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值官方數據為4619億美元,而同樣在2007年,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儲備,完成了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司)注資2000億美元,但具體操作過程并未公布于眾。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如果轉到中司的這筆外匯,是因平倉2005年和2006年的外匯掉期交易而來,那么2007年實際外匯資產的增加可能就沒有想像中那么多,但2005年和2006年的實際增加值則會高于目前官方儲備所顯示的規模。
由于外匯掉期操作過程、對中司注資方式、外匯儲備具體成分、記賬頻率、結算匯率價格、會計口徑等一系列細節均不明確,這給“熱錢”的估算帶來很大困難。國家外匯管理局肯定是最了解這一數字的機構,但這些數據并不為外人所知。
“究竟什么樣的錢才被界定為‘熱錢’,目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明博士表示,“比如,長期滯留在中國股市中的外國資本,或者是短期套利即離開的游資,以何種標準界定‘熱錢’本身就十分模糊。”
而對于上述測算公式的后兩項來說,其界定則更加模糊。首先,中國并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外商直接投資數據,商務部和外管局所公布的FDI數據會出現偏差;其次,如果以這一簡單公式計算“熱錢”的流入量,實際上隱含著這樣的假設,即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中沒有“熱錢”。但實際上,“熱錢”既可以通過轉移定價和虛假貿易等方式,也可以通過虛假投資或資本金挪作他用等方式,在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這兩種渠道下流入中國。
從數據來看,2002年至2004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分別為304億美元、255億美元和321億美元,但自2005年匯改以后,貿易順差卻開始快速飆升,2005年至2007年,貿易順差分別達到1020億美元、1775億美元和2621億美元。
“這種外貿順差激增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張明表示。
雖然目前對于“熱錢”流入中國的方式存在很多理論上的假設,但在監控過程中,由于很難獲得準確的統計數據,因此,“熱錢”規模究竟多大一直存有爭議。
張明認為,簡單根據外匯儲備減貿易順差與FDI的方法,計算得出的2003年至2007年的“熱錢”流入總規模為3161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外匯掉期、外匯準備金和中司等因素,那么,這五年來的“熱錢”流入總規模將會上升到4767億美元。而如果進一步考慮到虛假貿易的可能,這一數字將可能超過8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則認為,最近一段時期“熱錢”流入速度加快,自然有人民幣升值影響在內,但與境外市場的劇烈震蕩也有重要聯系。
“‘熱錢’的問題只是在最近幾個月隨著環境的變化顯得比較突出,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香港渠道進來的。”王慶認為,對于“熱錢”的判定不應草率地估算貿易和直接投資有多少虛假額,因為這種命題本身就難以判斷真偽。
“熱錢”去向
“熱錢”流入,一方面,享受人民幣升值收益;另一方面,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獲得回報。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約6.6%,而A股市場上證指數也從不到3000點升至6000余點,翻了一番。今年一季度,即使中國股市暴跌35%左右,不可解釋的資金流入也再次創下記錄,達到851億美元。
“熱錢”的規模雖然無法準確估算,但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研究員譚雅玲認為,從中國的角度看,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人民幣升值狀況和預期沒有變,上市公司運行情況和競爭力也未發生重大變化,則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就與“熱錢”有較大的關聯度。
在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看來,“熱錢”可能更多地流入實體經濟,特別是房地產開發領域。“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開始吃緊,但投資增速仍然很快,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另外,自去年年末開始,信貸收緊,加之國內利率水平不斷提高,企業從銀行貸款難度加大。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可能會考慮從其他途徑來借錢,而與此同時,國際上利率水平持續下降,流動性增多,因此也存在借款的意愿。”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除了股市和房市,“熱錢”的流入同樣可能出于生產、交易活動增長中需要的資金需求。在去年,隨著通貨膨脹因素愈發明顯,實體經濟的生產和交換活動,對應的名義經濟增長率非常高。按高善文估計,今年一季度經濟名義增長率應該在20%以上,比2004年最高時的18%要高。這意味著實體經濟生產和交換需要更多的資金。但信貸方面控制很緊,資金的供應趕不上資金的需求。
高善文表示,企業資金鏈緊繃的后果就是民間高利貸盛行和“熱錢”需求加大,江浙地區民間高利貸的月息已經到了5厘,遠遠超出以往的2厘-3厘的水平。張明則認為,控制“熱錢”不能僅僅從“堵”的角度考慮,更要有“疏”的考慮,控制“熱錢”流入,除了對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加強監管,更要考慮如何打消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
而在具體措施方面,張明表示,外管局應考慮加強和海關的合作與數據共享,以判斷是否存在轉移定價的情況;地方政府和外管局應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未分配利潤和對外負債的資金使用與流向的監管;同時,還應積極加強打擊地下錢莊和加強對違規操作的商業銀行的監管。
《財經》雜志特約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在當前高通脹背景下,要治理“熱錢”必須將通脹因素考慮進去,中國必須將存款利率提升至通脹率水平之上,以保護公眾的銀行存款;對弱勢群體加大財政轉移力度;并避免價格控制。
他提出,具體操作過程中,應強化對資本賬戶的控制并提高長期儲蓄利率水平,比如,可以在兩年或更長期的存款利率中加上通脹率,其效果類似于通脹保值債券。由于“熱錢”少有長期滯留的耐性,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抑制通脹,還可以降低市場預期。
人民幣的未來
大量“熱錢”流入,押賭的前提是人民幣升值繼續。
采用什么樣的人民幣匯率策略,學界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隨著去年以來美元加速貶值,國際商品市場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價格快速沖高,從能源到農產品,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產品價格屢創新高。
基于這一背景,有經濟學家指出,應加快人民幣升值幅度,以快速升值來抑制輸入型通脹的負面影響。2008年前三個月,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超過4%,但進入4月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放緩。
隨著“熱錢”流入問題日益嚴重,決策層也開始重新考量升值策略及應對方式。特別在“熱錢”觸警后,人民幣未來的升值道路應如何走下去,成了新的難題。
麥格理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許保羅(Paul Cavey)認為,由于最近幾年人民幣一直在加速升值,政府已經很難讓國際投機資金相信人民幣放緩升值速度能夠持續相當長時間。而一旦國際資金認定人民幣匯率采用漸進式升值是一種常態,那么,中國政府希望控制人民幣升值速度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是造成“熱錢”流入的最大動力,在一些專家看來,一次性大幅升值的政策有助于打消這種預期,阻擋資本進一步流入。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究竟要一步升值多少才可以打消這種預期?即使一步升值到位后,升值預期又是否真的就此消失,這些同樣困擾著決策者。
哈繼銘認為,對于匯率政策來說,如果被預測到,那么效果就會減弱。只有出其不意的政策,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比如一次性大幅升值10%-15%,之后再宣布停止升值,這樣抵制“熱錢”和控制通脹方面的政策效果會更明顯。
另外,哈繼銘還指出,一次性大幅升值對于出口企業來說也有好處。“因為一次性的話,對一年后美元匯價就可以大致估計,在訂立合同時就可以按照這一匯率來操作,而在漸進模式下,結算匯率很難確定,如果采用近期匯率,匯兌造成的虧損可能會相當嚴重。”
雖然一次性調整并不可能讓人民幣匯率達到合理的水平,但可能有助于減輕貨幣政策執行在資本涌入方面的壓力,更有余地與其他宏觀政策和不可或缺的結構性政策一起,實現平衡發展、抑制通脹的目的。汪濤持此觀點。
內容摘要 :我國在經濟轉軌過程中順應各國政府開始全方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趨勢,積極發揮其對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推動作用,并在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初具規模的一批中小企業集群,但集群總體水平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弱。本次由美國次貸問題轉變為金融危機而引起的經濟危機重創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小企業。本文在分析危機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和危機中受到的影響即面臨的困難和機遇的基礎上,提出后危機時代分區域加強集群化建設凝聚中小企業以促進其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 中小企業 集群
不少國家的政府和經濟學家越來越重視易于建立、有利于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更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外部環境的市場價格的接受者――中小企業。自此,中小企業開始得到各國政府政策、資金、技術和信息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并涌現出一批國際著名的中小企業集群。隨之中小企業集群研究也開始成為地區(或國家)競爭力研究以及區域經濟研究及各國公共政策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問題。
我國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也比較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促進法》于2003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國家將制定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國家有關部門、地方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小企業在繁榮經濟、促進增長、擴大就業、推動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改革開放后,我國涌現出了一批初具規模的中小企業集群,進入21世紀,“企業集群”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掀起熱潮,尤以浙江的“塊狀經濟”和廣東的“專業鎮經濟”發展得最好,績效顯著,但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總體水平還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弱。
本次由美國次貸問題轉變為金融危機而引起的經濟危機對中小企業的沖擊很大,尤其是我國沿海區域經濟中外向型的中小企業。后危機時代,該區域已經形成的傳統產業型中小企業集群應集中力量打造品牌和積極建設高新技術產業中小企業集群。在危機中因外向度低而受到的沖擊較小的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應加快加強集群建設,并增強外部性,承接東部和國際產業轉移。
危機前的中小企業
(一)中小企業的地位
目前國際上中小企業的地位和重要性體現在其占企業總量的絕對多數,普遍在95%以上;其產值幾乎占到國民經濟總量的一半。其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吸納就業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速生速滅、高的市場淘汰率使整個經濟保持了不斷發展進步的活力;簡單的組織和寬松的環境易于激發創新的積極性,且創新成本低、效率高;是擴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生力軍。德魯克指出,數量眾多的中小創業型企業日益取代大企業,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現代經濟的動力之源,正如1776年《國富論》后自由放任經濟的來臨和1873年的恐慌產生了現代福利國家一樣,中小企業主導的創業型社會的出現也許是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市場成熟細分,服務行業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絕對數量已經超過4000多萬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占60%,上繳稅收占50%,就業人數占75%。統計數字還表明,中小企業在我國各經濟主體中最具發展活力,全國65%的專利技術、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的新產品都是由中小企業發展來的。中小企業在繁榮經濟、促進增長、擴大就業、推動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
生產成本升高。目前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普遍上浮,未能通過銀行貸款轉向地下金融的民間市場利率更高,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大幅提高;《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用工成本也在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此外,企業資源環境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增高。
融資困難加劇。長期以來,80%的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得不到滿足,中小企業未能與銀行之間建立起信用,政府通過直接補貼、資金和項目支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底子薄,且放大效應有限。金融市場細分不夠,大銀行與相對較小的銀行服務對象和業務重疊,業務開展中的摩擦力較大,已推出的小額貸款公司即中小型金融機構試點雖然發展速度和發展勢頭良好,但總量相對較小。中小企業上市難度較大,我國的資產證券化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較低,中小企業一般不具備很暢通的路徑,無法很好地解決產業限制、技術壁壘和人員結構不足等問題。
中小企業產業不夠集中。從產業結構上看,我國中小企業從事的產業雖然有發展潛力,但并不集中,沒有進行市場整合,形成規模以上的產業集聚,未能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中小企業自身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規模小、實力弱、資信差、抗風險能力弱、管理不規范、產權制度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的體制約束,其發展困難重重,更需要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企業的通力合作,找到能揚長避短的發展模式,即集群模式來凝聚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的生存方式
國際上中小企業成功發展的模式有很多,譬如美國小企業對新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德國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中小企業的作用;日本實行了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意大利的中小企業走出了其特色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其中可借鑒的中小企業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種:集中優勢生存方式,區域品牌生存方式,家族式生存方式,集群式生存方式,核心競爭力生存方式。其中的集群式是一個能發揮其他幾種生存方式優勢、揚長避短的平臺,集群化將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危機中的中小企業
(一)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
全球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的困難有以下幾個方面:經濟轉型預期目標未達到,融資、技術人才、技術轉型等技術力量問題、市場準入問題沒有解決。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加深及其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沖擊,全球信貸緊縮、融資市場凍結、出口收入大幅下降,進一步加劇了我國許多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緊張局面。融資難已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頭號問題。然而,目前90%的銀行新增貸款卻投向了數量不足5%的國有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央企、能源交通、電信通訊和糖酒煙草等長期依賴政府政策扶持、缺乏市場競爭的壟斷性行業,大型企業套牢了其中大部分的巨額銀行貸款資金。國內外需求不足,外貿出口受阻,全球經濟下行,直接導致國際需求下降、企業出口減少。同時,匯率上升,出口退稅率或下調或取消,尤其是一些傳統行業出口退稅率驟降。在匯率、退稅率的雙重壓力下,相當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并于2008年4月以后演變為一場波及東南沿海各省、特別是沖擊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國經濟核心地帶的幾千家中小企業成片倒閉的“可怕的產業驚恐”。到2008年底,全國7.5%、超過30萬家的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或者倒閉。中小企業發展的減速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隱患。
(二)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對恢復經濟的作用
中小企業自身的靈活性使得它們更容易根據經濟變化作出調整。UPS最新的《亞洲商業監察》調查證實,中小企業為應對經濟危機做了充足的準備和行動。超過半數的中國中小企業計劃多元化或開拓新的收入來源(64%),減少成本開支(59%),或加強現金管理(55%)。這些數據無疑顯示了中小企業對于危機的關注及適應能力――努力提升商業價值或控制成本渡過這一艱難時期,在確保業務平穩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我國未來5~10年發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說最大風險不是金融問題導致的經濟危機,而是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在一國經濟發展中要有功能分工。大型工業企業,不論是國有還是非國有,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一國工業體系、體現綜合技術水平、反映國家競爭力、保證產業安全等,而不能用來解決就業問題和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中小型企業的功能則主要是大量地安排勞動力就業,謀求社會的穩定。資本密集式的生產創造的高增長低就業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當世界市場對我國出口的產品吸納能力變得有限時,勞動力回流現象會使失業問題更加嚴重。中小企業的特征:勞動密集型,體現在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占所有從業人員總數的高比例上;體現在就業需求人數在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行業排名的名列前茅上。中小企業與服務業的緊密結合。中小企業能培養企業家精神。這些特征決定了發展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無疑,后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的未來更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的集群化發展之路
(一)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如下機遇:后危機時代,經濟尋求轉型后的增長,中小企業的發展在產業上將面臨四個可能的突破口,包括新能源和汽車行業技術改造,新材料和信息化帶動裝備制造業和房屋建筑業的改造,環保產業,生物科技新醫藥,包括新型農業。在此背景下的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建設將給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金融海嘯”打破了市場原有的競爭壁壘和結構體系,使原本由于資源稀缺性處于市場食物鏈低端的中小企業有了重新“洗牌”的機會,此時形成真正的產業集群,可以利用市場指數較低的便利條件放大結盟帶來的規模效應,從而使原本處于低端的中小企業快速上位。同時給了中小企業重新思考自己市場定位的契機,重新定位有助于發現合作伙伴,并確定自己在產業鏈中最有利和最擅長的環節,收縮其經營范圍,加強企業之間的團結,充分利用集體優勢發揮規模效應。
(二)中小企業集群的含義和分類
中小企業集群是指為了獲取外部經濟和對外競爭優勢等目的,以企業間非正式契約關系和產業鏈或者供應商一客戶關系等聯系形式,尤其以發達的專業市場作為企業間內部要素的聯結方式,大量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區,從而形成的一種具有長期協作與競爭關系的地域性中小企業集聚體。企業集群的成員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產品的供應商,下游渠道的顧客,提供互補產品的制造商,及具有相關技能、技術或共同投入的其他產業的企業,還包括提供專業培訓、教育、信息、研究與技術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機構。按照產業內容性質,中小企業集群可以分為傳統產業型中小企業集群、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集群和資本與技術結合型中小企業集群。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一般遵循區位型集群―貿易集散地型集群―勞動分工型集群―創新型集群―功能齊全的工業區的路徑。
中小企業集群發展模式包括以下幾種:空間聚集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依托專業市場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中衛型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網絡型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依托企業集團的“小巨人”型集群發展模式,虛擬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呈現出由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演進的過程。
(三)集群化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之路
集群內部經濟效應主要體現在:集群內存在規模經濟,可降低交易費用;易形成“集群―資源吸引―集群擴張―加速資源吸引”的良性路徑依賴循環,促進集群內企業的迅速成長;集群內的互相促進與學習、頻繁交流與信息共享有利于集群內的知識和技術較快擴散和推廣。
集群外部經濟效應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的共享效應;競爭力效應,包括產業集群較強的持續競爭力和產業集群競爭中應對沖擊的能力;區位品牌效應;政策效應,有利于企業向政府爭取改善交通、能源、環境等基礎條件設施,便于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法規和實施監管。
集群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好的發展平臺,不僅形成了企業的強弱合作,更是集聚眾企業的優勢,形成集群的整體競爭優勢。結合了各種優勢的集群將在未來更長的發展道路中帶領無數的中小企業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以上的困難和機遇,用集群凝聚中小企業,可以使原本處于低端的中小企業快速上位,放大結盟帶來的規模效應。同時給了中小企業重新思考定位的契機,確定自己在產業鏈中最有利的環節,加強企業之間的團結,充分利用集體優勢發揮規模效應。
后危機時代集群化對策
基于模仿成本與成功集群發展的潛在利益比較,國民經濟可劃分為三類區域,針對不同的區域,實施集群戰略時,應采取不同的政策。
(一)已存在發展良好的企業集群的區域:東部沿海地區
江浙的塊狀經濟和廣東的專業鎮經濟等傳統產業中小企業集群,及深圳以計算機及外設制造產業、通信設備制造產業、充電電池產業、平板顯示產業、數字電視產業、生物制藥產業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小企業集群都屬于這類區域。
對于這類區域,實施拓展集群戰略比較合適,可以通過支持產業組織的發展,幫助企業形成一個共有的前景,創造共同的利益并追求新的機會。加強集群品牌建設是重中之重。集群要保持競爭優勢,不僅需要做大產業,更需要做強企業,使企業產品品牌效應更強烈。首先政府鼓勵和扶持領先企業建設企業品牌,由省級名牌到國家級名牌再到世界級名牌,逐步提升,并通過組織專業性展覽會或博覽會、在各種媒體做宣傳廣告等方式來宣傳介紹本地,起到提高集群知名度的作用,然后發揮其示范效應和擴散效應,吸引更多企業投身到品牌建設中,在集群內形成一個品牌梯隊。同時要加強地方政府對集群品牌的宣傳力度和監管力度。
加強產學研的結合,中小企業集群有利于中小企業克服很難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創新過程中的所有技術問題的局限性,并降低市場競爭環境下中小企業獨立完成技術創新會面臨的開發周期長和投入成本高等市場風險。發展較成熟的中小企業集群可以通過購買、合作開發、折股等多種形式吸引企業外的力量參與企業的技術創新,加強產學研的結合,保持原有傳統產業型中小企業集群優勢并適時促進其升級的同時,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型中小企業集群。
(二)已存在一些小規模企業集群的區域:中部地區
湖北省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現狀是這一區域類型的典型代表。湖北省中小企業的發展起步較晚,轉軌前由于大力發展大型國有企業、忽視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使其處于優勢地位,轉軌過程中,優勢轉變為了劣勢,才開始意識到要發展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集群起步更晚,發展較緩慢,無論規模、檔次、創新能力,還是發展環境、扶持引導措施,都與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經濟開放程度低,制約了企業集群的快速發展,除了隨州三里崗香菇產業集群、仙桃彭場無紡布產業集群等少數典型的出口導向型集群外,大多數集群都是“內源型”的。缺少出口拉動和外資推動,是制約湖北省中小企業集群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在這類區域加強集群化建設,應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初具規模的特色園區,并在成本不是很高的情況下,進行集群提升,譬如為集群中前景可觀的企業提供一定的財政鼓勵,并在專業化的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投資,為勞動力培訓計劃提供一定的補貼。湖北省的扶持重點應該放在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已取得的成績基礎之上,譬如農副產品加工業,化工、醫藥行業,石灰石、石膏礦為主要原料的建材業,以紡織、服裝為骨干的工業等。同時政府要加強組織與發達區域的中小企業集群的橫向比較研究,重點是比較在重大項目、知名品牌、產業鏈條、服務體系、信息平臺、招商引資、集群整體形象的建設和增強外向性等方面的可借鑒性,作好后危機時代東部向中部和國際間的產業轉移的承接準備。
(三)沒有明顯集群的區域:西部地區
在這些區域,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致力于提供有效的本地公共服務和培育較高素質的區域勞動力,同時制定并實施積極的小企業發展計劃,為區域提供優良的社會環境,期待“歷史性的偶然事件”的出現,來培育新的企業集群。
我國廣大的西部地區經濟不發達,集群少,當地文化中缺少勇于創新、敢于冒險、敢于開拓、不斷創業和不怕失敗的企業家精神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意大利政府針對南部地區經濟落后的現狀專門成立了“企業家精神創業社”和“青年企業家發展委員會”,大力培育當地的自主勞動觀念和創業精神。西部地方政府可利用輿論宣傳、媒體、政府財政支持等手段大力倡導人們樹立創業意識,鼓勵當地勇于冒險和不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這是推動經濟落后地區傳統產業型中小企業集群的內生性成長的關鍵。
綜上所述,后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困難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金融海嘯”打破了市場原有的競爭壁壘和結構體系,使原本由于資源稀缺性處于市場食物鏈低端的中小企業有了重新“洗牌”的機會。用集群凝聚中小企業,可以使原本處于低端的中小企業重新思考定位,快速上位。我國應基于模仿成本與成功集群發展的潛在利益,針對不同的區域―已存在發展良好的企業集群的東部沿海地區,已存在一些小規模企業集群的中部地區,和沒有明顯集群的西部地區,實施集群戰略。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對恢復經濟的作用,使經濟增長的立足點由外需轉向內需,并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可冰.國外中小企業面面觀[J].中國統計,2001(04)
2.唐志鋒.產業集群的內在機制與外部效應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02)
3.陶潔.全球性經濟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集群化作用初探[J].江淮論壇,2009(03)
4.陳群平.我國中小企業集群核心競爭力現狀及其提升策略[J].當代論壇,2009(06)
5.魯德銀.促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公共政策研究[J].經濟管理,2009(02)
6.周曉皎.新經濟形勢下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05)
7.許德友.發展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一個基于中小企業理論和中國現實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2007(05)
8.陳全功.湖北省中小企業發展任重道遠―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2003~2004年度理論研究成果綜述[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4(12)
9.孫耕田.湖北中小企業現狀及發展思路[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12)
10.郭席四.湖北省與浙江省、江蘇省中小企業發展比較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4(20)
11.鄭桂林.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是提升廣西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J].今日南國,2009(2)
12.孫艷平.國外中小企業融資外部環境現狀分析及啟示[J].事業財會,2007(6)
13.龍志和,趙勇.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狀況―“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問卷調查”研究報告之一[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3(3)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