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讀書筆記怎么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數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在語文學習中經常應用,如果將讀書筆記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將會加強數學“雙基”的鞏固和提高,同時還會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勇于創新的能力。數學讀書筆記具體寫些什么內容呢?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練習。
一、總結性寫作
當你學完一節或一章后,可以把這一節或一章學到的知識進行概括、總結。特別是在一章學習結束后,詳細地寫一個總結性讀書筆記,是對這一章節的數學知識的歸納整理,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深化和歸納概括能力;也可以總結自己的自學方法、合作學習收獲、老師引導啟迪等;還可以總結歸納出那類題型的計算方法技巧,某個概念如何理解運用等等。如,七年級某學生在學習相反數一節后,其中這樣寫道:“……‘互為’二字讓我費了多少年的功夫,今天同學一句話使我恍然大悟。上午老師講的時候,老師舉互為倒數的例子說明互為相反數的意思,其實,我在小學里學習互為倒數時根本就沒有弄明白,當然難理解互為相反數呢。在做習題時,我問了同桌,他說:‘你是我的同桌,我也是你的同桌,這就是‘互為’嘛。’這使我茅塞頓開……”
二、困惑性寫作
學生在一節或一章的學習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惑,有的可能解決了,有的可能沒有得到解決,學生可以把一些典型的困惑寫出來。困惑如果解決了,是如何解決的,如果沒有解決,又是什么原因呢。比如,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讀書筆記中這樣寫道:“我今天碰到這樣一道要求簡便運算題:25×378-780×2,我看了很久,沒有發現有什么特殊性,我問了旁邊的同學,不屑一顧地丟給我一句話:就用乘法分配律做。我看了很久就沒有發現有一個相同的因數,怎么用乘法分配律呢?我怕別人笑我笨,不好繼續詳問就直接計算了。”
三、探索性寫作
在這一節或一章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比如,你發現了與以前的什么知識有聯系,或者做什么習題更方便簡潔,或解題方法有多種,或者探究出什么樣的規律,或者你發現了那些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等等,從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積極去探索,勇于去創新。如,七年級一位學生學習七年級教材上3.1節后,她在讀書筆記中這樣寫道:“……數學真有趣,有時它好像在跟你做游戲,當你掌握了它的游戲規則時,你會發現它的無窮奧秘。今天我們在課堂上推出了(a+b)2=a2+2ab+b2,我不知是哪根神經把我引入到想(a-b)2=?最初我也想借圖來找答案,但怎么也繪不出類似的圖,后來我想到前面學的減法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于是我把(a-b)2轉換成[a+(-b)]2就迎刃而解,直接得出(a-b)2=a2-2ab+b2,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把旁邊的同學嚇了一跳,不知所云。”
一、教師魅力,播撒閱讀興趣的種子
“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教師一定得有豐富的知識,要愛讀書。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而應致力于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母語。形成深厚的漢語積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知識,體會真情,更要以自己豐厚的知識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以生動風趣的語言開啟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學習語文的快樂:以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種享受。總之每堂語文課都力求精彩,使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師的魅力和學習語文的樂趣,在他們心中播撒語言的種子,植入“我要向老師學習”、“我要讀書”的欲望。
二、自由閱讀,孕育課外閱讀的興趣
現代教育十分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表達。“自由閱讀”就是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不受拘束,不受限制,這是學生課外閱讀的起步之舉。
為了使學生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課外閱讀,我們首先要在校內督促閱讀。每周安排一節課外閱讀課,允許學生自由選定自己喜歡的內容,無拘無束地閱讀。或朗讀或默讀,或精讀或略讀,或快讀或瀏覽,……只要他們高興閱讀即可,這樣就發揮了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性,激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此外,教師還要和家長溝通。使之了解讀書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孩子,為孩子買書、借書,并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三、推薦書目,激發閱讀的興趣
當孩子們產生了初步的閱讀興趣時,我們還要有計劃地安排一些指定篇目進行閱讀。這些內容可根據不同的學段安排經典童話、名著、隨文篇目,等等。
低年級適合安排經典童話,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還有一些低幼拼音讀物和拼音美繪本的《綠野仙蹤》、《小王子》等。高年級適合推薦中外名著,如《三國演義》、《魯濱遜漂流記》等,還有與課文內容銜接的文章,如《十萬個為什么》、《城南舊事》、《愛的教育》等。
另外還可推薦訂閱《好孩子》、《世界兒童》、《兒童文學》、《中國少年科學畫報》等刊物,讓每個孩子都有數著指頭等待刊物的急迫心情,讓定期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通過推薦閱讀,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閱讀,使他們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活躍了思維,提高了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為今后更廣泛、更深入的閱讀打下深厚的基礎。
四、多彩筆記,享受閱讀過程的快樂
課外閱讀可以不論內容、不論形式,但有一點是必須強調的――“不動筆墨不讀書”。低年級要學會勾畫自己喜歡的語句,高年級要學習做讀書筆記。
低年級學生勾畫語句后要反復誦讀,練習仿寫。三年級起可逐漸教學生幾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1,摘錄好詞佳句,寫寫自己喜歡的原因;2,寫出所閱文章的提綱、大意,寫寫自己讀懂了什么,了解了哪些知識:3,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4,綜合以上要求去寫。掌握方法后,可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筆記,每次所寫內容不要求多,但必須有意義、書寫工整。
光做文字性的筆記,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我們可以結合小孩子喜歡畫畫、喜歡鮮明色彩的特點,讓他們在筆記上畫點自己喜歡的插圖、花邊,使筆記像手抄小報一樣精彩,吸引人的眼球。視覺的美感也會使他們愛上讀書、做筆記。當然,老師一定要講清筆記內容和圖畫之間的關系,千萬不可做成畫報。
觀察中發現,學生愛讀不愛寫。為了讓“不動筆墨不讀書”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我常常組織讀書筆記展覽。每次展覽后,那幾篇優秀的讀書筆記總會在班里傳閱,有人欣賞筆記的形式,有人摘抄其中的精華……相互比較后,班里掀起一股新的讀書。
五、知識競賽,感受課外閱讀成功的喜悅
《藍鯨的眼睛》讀書筆記
偶然看到一本書《藍鯨的眼睛》,薄薄的,封面藍色的海浪,藍色的鯨,深深的藍色彌漫著全書,莫名的憂郁吸引了我。故事不長,卻感人肺腑,一口氣讀完,感覺鼻子酸酸的,眼睛濕潤了。
這是一個憂傷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個即將失去光明的小女孩意外得到了閃耀著藍光的神奇的藍鯨的眼睛重新獲得了光明,當她得知是一個少年因愛慕她而挖了對漁民來說代表神一樣的藍鯨的眼睛時,她天天守候在海邊準備還給藍鯨。藍鯨失去了眼睛開始對漁民展開瘋狂的報復,為了不讓悲劇上演少年獨立一人駕船出海,以生命為代價償還他的過失。
我佩服少年敢于承擔責任的勇敢,但小女孩和藍鯨之間相互的愛更讓我感動。人類和大自然的生靈之間需要互相尊重和愛護,就像善良的女孩與藍鯨那樣,以純真的心對待彼此,才能和平相處,充滿愛。如果沈石溪和動物之間沒有深厚的友情,怎么能寫出這么精彩的動物小說?如果史帝夫·歐文與鱷魚沒有深厚的情誼,又怎么成為“鱷魚先生”?一個個事實告訴我們,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自己。動物是有靈性的。我曾經看到過一個關于銀線蛇報恩的故事:一位善良的士兵救助了一條母銀線蛇,有一天,他的帳篷被一群狼襲擊,這時成千上萬條銀線蛇來幫忙,狼群被擊退了,但那條蛇卻死了。動物對幫助過它的人會報恩,同樣對傷害過它的人進行報復。一個人殺了一頭公象,鋸了象牙,把象埋了,最后象群找到了這個人并把他押到公象死的青溝踩死了。
《藍鯨的眼睛》猶如一面鏡子,照耀著我們。愛藍鯨、愛動物、愛大自然、愛那善良的女孩,只有彼此相愛,世界才能充滿生機和關愛。
《藍鯨的眼睛》讀書筆記
前兩天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藍鯨的眼睛》,這本書里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并且語言優美。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丁零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只失去孩子的豹為了救一只素不相識的失去媽媽的小鹿而被獅子咬得遍體鱗傷。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感動得我熱淚盈眶,本來豹是小鹿的天敵,可是豹這時并不饑腸轆轆,當小鹿遇到危險的時候,豹好像看到自我的孩子——一只可愛的小豹被獅子無情地吃掉,豹就舍身相救,結果獅子被豹趕走了,豹卻受了重傷,豹說:“如果媽媽不回來了,我做你的媽媽,好嗎?”
里面還有一個故事是“藍鯨的眼睛”,也十分優美動人。藍鯨在一次意外失去了它的眼睛,這雙眼睛在海里漂啊漂,被一個失明的小女孩撿到了,她失明的眼睛立刻重獲光明。由于藍鯨失去了眼睛,變得十分瘋狂,經常打擾漁民,小女孩的爺爺把藍鯨的眼睛給埋在土里,小女孩找啊找,找到了這只眼睛,洗去了這只眼睛上的一切污漬,這只眼睛又歸于了小女孩。
這本書里的故事真有意思,我都不舍得把它還回去了,期望小朋友們有時間也讀讀這本書吧,它會給你帶來別樣的感受。
《藍鯨的眼睛》讀書筆記
今天,我讀了《藍鯨的眼睛》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冰波主要寫了一個年輕人為了使一個雙目失明的小女孩看見,冒著風險為她尋找一顆藍鯨的眼睛。
在一個偏僻的小漁村,里面的人們都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卻有一個小女孩,她什么也看不見,之后一個年輕人為了能讓她看見,就用鉤子把藍鯨的眼睛勾了出來,小女孩終于能看見了,可藍鯨卻開始了他瘋狂的報復行動,年經人很慚愧,用一把鋒利匕首刺穿了他的胸膛。小女孩得知他手里拿著的眼睛正是藍鯨的眼睛,她想,我要把眼睛還給藍鯨,女孩在海邊說:“是我惹下的禍,就由我一個人來擔當。這一次我愿意做誘餌,只要以后的漁船不再受到它的侵擾。報復我吧,藍鯨!我等著你來。”晚上,小女孩的爺爺把那只眼睛給埋了,女孩大驚失色,趕緊從土中挖出了那只珍貴的眼睛來到海邊等待藍鯨,這次,藍鯨終于來了,它將自己的眼睛送給了小女孩。讓小女孩的眼睛永遠恢復光明。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年輕人,他駕船來到海面上刺穿了自己的胸脯的`行為和知錯能改的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藍鯨的眼睛》讀書筆記
我讀了趙冰波的童話故事《藍鯨的眼睛》,腦海里聯想翩翩。
1.讓閱讀成為樂讀
在閱讀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深深知道:只有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對閱讀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情感體驗,孩子們才樂于參與,再加上教師的循循善誘,在興趣中去學習,在學習中發現興趣,從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整合統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實現閱讀教學最好的途徑。
1.1 感興趣的才是最想學的
在我們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文本是提供給我們的素材,它起到的作用是舉一反三。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放手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與文本語言去接觸,在與文本的接觸交流中去感受,去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地讓學生自由閱讀,適時進行鼓勵"你讀懂了什么?""你能比上次讀的好嗎?""誰能超過他?""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一千個讀者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我的設計,讓孩子們覺得閱讀是一個自由的、平等的、活性的、愉快的過程。仿佛在不經意間或游戲中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如在教學《將相和》這篇課文。三個小故事穿起來兩個大人物:廉頗和藺相如。解釋課題時,我讓孩子們說了將和相在古代的官位及行使的權利和職務。質疑孩子們:將軍和丞相,一文一武,互不干涉,怎么會有"和"呢?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后,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找每一個小故事中的人物的表現,找出來后,再回到課文的題目,然后讓學生說出"不和"的后果。在此時,學生們已經水到渠成地讀懂了文章的主旨,也更愛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閱讀的快樂,閱讀的成功,促使他們更愿意去與人分享。
1.2 低下身子,與孩子共鳴閱讀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自由閱讀,作為老師,也要走到孩子們中間去,正確指導孩子們閱讀。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充分利用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方向,突出授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則會根據教師的提問,有選擇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上,使自己的思維處于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對話文本。當平等在課堂上體現時,孩子們才會與你同享閱讀的快樂。如學習《再見了,親人》一課,當學生讀到"大嫂"那一段時,有同學就提出:大嫂為了給志愿軍戰士挑野菜,怎么不注意安全呢?我進行了正面的引導與討論,介紹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因為朝鮮人民把志愿軍當成自己的親人,不惜犧牲自己。而本課也只是選了幾個極有代表性的事跡,真正的有無數這樣的事情,充分體現了中朝人民的友誼,這就是閱讀的代表性。
2.課內加課外,雙效二合一
從執教的十幾年經驗中,我深有感觸,課堂閱讀教學,只是閱讀的冰山一角,所選課文也只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而課外閱讀才是大陣地,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好比人的雙手,只有合作起來才能完成拍掌的動作。所以,常常有家長問我:"怎樣寫好作文?有沒有捷徑?"我說:"除了閱讀,還是閱讀,不讀書永遠寫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我會經常給孩子們介紹一些名人、名言、名著。當教課文《景陽岡》時,武松高大形象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時,我會恰和適宜地說:"同學們,《水滸傳》中像武松這樣的英雄還不少,想去認識他們嗎?下去自己讀一讀吧》"幾天后,不少同學就與我交流梁山108將的故事了。我想興趣已點燃,于是我又趁熱打鐵,舉行了一些有關水滸人物的故事會、手抄報。孩子們個個都成了小水滸迷。當這些閱讀有一定的成績時,我及時進行了中肯評價,后來孩子們特別注重此類課外閱讀活動。同時,我還注重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讓孩子們學會略讀和瀏覽,一目十行,隨著課堂閱讀教學的內容的學習,給他們推薦相關書籍。如學習《猴王出世》建議大家讀《西游記》,學習《魯賓孫漂流記》推薦他們讀同類的歷險記文章……這樣,孩子們就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閱讀。讀完文章后,還要學會寫讀書筆記。我要求做的讀書筆記有兩種,一種是常規讀書筆記,一種是自由設計的個性讀書筆記。當有個性化的游優秀讀書筆記出來時,我就展示給全班同學參觀,這樣達到了榜樣作用。同時,我也與家長取得聯系,家長在家中也督促孩子,明天閱讀不得少于一小時,日積月累,孩子的閱讀能力大大提高,知識面也不斷開闊。
3.閱讀的目的——學以致用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我不由得暗自沉思:難道他們沒有在寫讀書筆記?于是,我悄悄地走近身邊瞧一瞧,十幾分鐘過去了,本子上新增加的內容不多。怕影響其他同學寫作業,將他們叫到走廊仔細詢問才知道:不愿意集中去書寫,想在自己喜歡的時候抄寫。可是檢查在即,怎么可以讓他們“為所欲為”?不行,耽誤了檢查怎么辦?恩威并施之下勉強完成,質量當然不高。事后我不禁反思:課外閱讀本應是孩子們的一件樂事,怎么成為了一種負擔?教研活動中我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原來,孩子帶著完成任務的想法去讀書,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可又不得不去做。勉為其難的事不會有多大的效果,最多也只是應付應付老師、家長,完成交代的任務。其次,本次的大量補寫,孩子本已厭倦本次的作業已成為他們消極怠工的一個有力的證明。
思來想去,我感覺周圍也有許多像我一樣唯恐學生的閱讀量不夠,趕不上其他班級的成績的老師,總是要求孩子結合課外讀物,做相應的摘抄或寫讀后感。有時還專門為學生配了摘抄本,如《讀書筆記》,《經典誦讀收獲》等,讓孩子對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行記錄,并以做讀書筆記的篇數多少來檢測孩子課外閱讀的完成情況。經過了這件事,我的認識有了提高:無興趣的讀書抄寫,這其實是一種對孩子閱讀行為的干涉活動。極有可能因為我們的好心而阻擋了孩子的閱讀的腳步。為了學生能長久地保持閱讀熱情。因此,我認為好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進行培養。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大家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活動最重要的內在推動力,而閱讀興趣則是需要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有意識地予以培養的。例如,老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讀書體會講明課外閱讀的好處;也可以邀請高年級優秀學生給本班孩子談談課外閱讀的經驗。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此外,平時要善于誘發孩子的閱讀要求,用圖文并茂、裝幀新穎的書籍去吸引孩子。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教師可采用講半個故事的方法誘發孩子去讀完整的故事;也可用先看電影、電視節目的方法引導他們去讀原著;或用先提孩子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從書里去找答案等等。對能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這樣在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好的閱讀氛圍。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才能啟動思維、激感,才能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思想。這樣,學生內心才會產生一種想傾訴的愿望,進而自覺地會將它們傾訴于筆端。我覺得這樣的讀書筆記遠遠勝于老師看管下的機械抄寫。除此外,也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舉辦朗誦會、故事會、討論會,或組織表演活動等一些生動活潑的形式來激發孩子的閱讀的熱情。
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采用靈活多變的、科學合理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即人們常說的“授之以漁”,也就是“交給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認真閱讀,否則就走馬觀花地瀏覽一下;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這樣的讀書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比如:批注法;討論法;摘抄法等等。
三、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部分學生很容易出現選擇性錯誤,只看漫畫、兇殺、偵破等方面內容,對健康有益的讀物視而不見。久而久之,閱讀就不會帶來好的引導。因此,教師與家長的正確指導對小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認為,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讀經典兒童讀物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會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草房子》,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2.讀有時代特色的兒童暢銷書。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比如,楊紅櫻的“馬小跳”和“笨笨豬”等系列故事,以成為眾多小學生夢中的主人公。3.讀經典中外名著小學生多讀經典作品,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學知識,提高文學修養,也能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能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人生底蘊,引導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經典名著閱讀,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新課標中推薦了一些經典篇目,還給教師留下了推薦的空間。我們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具體的經典作品閱讀計劃,提供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四、“讀”以致用,樂在其中
學生在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后,我們要引導學生“讀”以致用,摘抄書中優美的語句用于寫作,運用讀書獲得的知識應用于日常學習生活。如學生讀了有關防震、防火知識類的書,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演練;讀了《十萬個為什么》,就可以讓他們分專題作介紹;讀了《三打白骨精》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給他們表演的舞臺,讓他們感到讀書的作用大。因此更喜歡讀書、讀好書。
四、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
關鍵詞:學習習慣
素養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語文教學要“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著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要讓學生養成哪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
一、良好書寫習慣
寫字,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且是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體現。俗話說:字如其人。
(一)向學生提出要求。
讓學生形成這樣一種習慣:只要提起筆來,就要端端正正的一筆一畫地寫,力求做到姿勢端正,筆劃清晰,結構合理,美觀大方,行款整齊。
(二)開展活動激發他們想練好字的欲望。
請學校書寫優美的老師開設書法講座,給學生推薦好的字帖,師生練字比賽,每期一次書法比賽,優秀的作業展覽,讓書寫優秀的同學書寫班級標語等活動。
(三)老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練字。
老師批改作業時由兩部分構成,如“A+優”,“A”代表作業好,“優”代表書寫好。書寫有進步的在后面加畫表情來鼓勵。平時作文修改,書寫也占了10分;考試時作文分數也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學生作文質量考核成績,一部分是學生的書寫狀況成績。
二、課前預習的習慣“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說明作好準備的重要性
入學之初就要求入學之初老師就要求學生養成預習習慣,并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預習:
(一)查找生字詞。
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查找出不認識字的音和不能理解的詞的義。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字詞。老師在上課之前抽查,同學之間也可互查。
(二)作者作品常識。
要求學生利用一切資料去查閱了,上課時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三)要初步讀懂課文讓學生讀課文時思考:寫了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的?自己先找出答案。
(四)深入讀課文還要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出自己”即去欣賞文中優美的詞句,這些詞句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讀出問題”即去推敲、去質疑,能提出問題最為可貴。
三、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觀察是啟迪學生思維的最基本的途徑。自然、社會、生活中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學習的素材。
(一)要教給學生觀察自然、社會、了解現實生活的方法。
“處處留心皆學問”。使學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就向茅盾先生所說的那樣,“無論到哪里,都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覺,把你的所見所聞隨時記錄下來。”
(二)引用名人語言激勵他們。
老舍先生說:“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
這樣的記錄很重要,它能鍛煉你的文字表達能力……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沒有這些積累,就寫不豐富。這樣日積月累肚子里的貨就多起來。”
(三)勤寫日記。
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隨時記下來,形式可靈活多樣。要求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真正做到“吾手寫吾心”,把學生優秀習作選編到班刊里。
四、勤于背誦積累的習慣
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記憶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要提高語文素養,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必須養成。因此,老師要給學生安排定時、定量的誦讀內容,使學生日有所讀,日有所獲,從而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不僅背課內的,還要被課外的。
(一)提出要求。
每周背誦一首課外的詩詞;每天記一句名言;完成課后要求背誦的,還有老師要求背誦的。
(二)開展背誦積累活動。
每期進行一次課外古詩詞積累賽;以星級評價方法督促學生去背誦積累:凡是背課文必背的可以得到一顆星;又背了課本中老師要求背的可以得到三課星;每期背誦名言警句100句可得到一個月亮;又背誦課外古詩詞20首的可以得到兩個月亮;又背課外5篇課外的課文可以得到一個太陽。
五、良好的口語表達的習慣
21世紀,社會對人的素養將會要求更高,特別需要的是個人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要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有了良好的口語表達,有助于學生盡快的適應社會。
(一)課前開展三分鐘演講。
位同學都依序號進行,講后由學生來評議,主要從內容、表情、感情、語態等方面評價。既要指出優點,又要指出不足之處。演講不錯的推薦到學校國旗下演講。
(二)多開展語文活動。
根據語文課的實際情況,開展演講比賽,辯論賽,課本劇的表演,讀書報告會,實行“小先生”制度。
六、閱讀積累的習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凡是那些除了書以外什么也不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他還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再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一)營造讀書氛圍。
讀書需要良好的環境,也需要便利的條件。鄉村學校,書籍就只有靠老師捐點,同學們湊點,組成班級圖書角。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師生共同讀美文。
(二)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
閱讀課外讀物,認為精彩的積累起來。每周必須做三篇讀書筆記,學習小組督促檢查。老師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供大家欣賞。
(三)開展讀書報告會。
把全班分成多個讀書小組,每個小組開學初訂好本期閱讀計劃,并每隔兩周開一次讀書報告會,依次向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
學生有了這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素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到高一級學校也會適應得很快。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生的重要,我們相信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獲益匪淺,也許會受益一生。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218-01
我國從古代就非常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中所講的“善學”、“不善學”,就是說學生有沒有適合自己學習的學習方法,是否具備科學有效的自學能力。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要求絕不只是要學到了什么,而是強調要學會怎么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學會生存》一書如是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些都充分說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設法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指導學生正確掌握語文學習規律,培養他們自學能力
學習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一樣,都有自己的獨特規律。高中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一些語文學習的規律,他們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探究,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掌握規律并擁有一定主動權,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他們應該知道內因推動規律。我們的學生要明確學習的動機和目的,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地發奮學習,掌握語文學科知識,養成良好的語文自學能力。他們要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克服各種困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促進。內因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內驅力,科學的內因一定能夠促進一個人潛能的發揮,成就事業。恩克斯,中學沒有畢業就棄學從商,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堅持自學,發奮努力,最終成為偉大的革命導師。只上過三個月小學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同樣是自學成才,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我國著名科學家華羅庚,也就是初中畢業,卻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24歲的時候就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堅持就有收獲。
其次,學生要明白理解規律。理解規律就是要把學習和思考有機結合,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就好像是在收獲,而思考就如同是加工和消化,二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但是,學生在學習中常犯的錯誤就是學而不思,學而不問,只會死記硬背,不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并消化后再收獲,如此掌握知識一定不會牢固。因此,我們對學生不應該只是傳道、授業和解惑,更應該指導他們掌握理解規律,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多學、多問、多思,閱讀文章時必須字斟句酌,做到字斟其義句酌其旨,有效培養各自的閱讀能力。
另外,學生還要掌握溫習規律。溫習規律就是要理解“學習”的涵義,把“學”與“習”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多學多練,既學也練。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后,還要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溫習、回味、練習和實踐,這樣才能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比如閱讀教學,我們就要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閱讀所學課文,從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生字新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各個方面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及時完成文后的閱讀練習,并能夠通過合作探究,解決疑難問題,切實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指導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貯備知識的一種有效形式就是做筆記。單憑大腦儲存來積累知識是不夠的,學生還要經常做筆記來輔助記憶。做筆記是一個有效的好習慣,馬克思在完成《資本論》前,就做了一百多本筆記和手稿;列寧《關于帝國主義》的讀書筆記多達六十多萬字。因此,我們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做筆記,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
一要指導學生做聽課筆記。聽課筆記可以先從記錄教師的板書提綱開始,等到學生基本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好的聽課筆記,記錄了教師授課的思路、觀點和典型材料,也記錄了本課時重要的知識點,包括相關的字、詞、句等。當然,一定要防止學生只速記教師講的內容,而忽視思考問題的現象,絕對不可以為了完成聽課筆記而單純的記錄。盲目速記的結果,只能是“十指酸痛,大腦空空”,學生必定不會有太多的收獲。
二要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閱讀筆記要有效分析并整合所學內容,它應該是一種有創造性的活動。讀書筆記的形式很多,一可以在書上劃符號、寫批注,對文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地方等標記不同的符號,或是在文章的旁邊空白處寫小批,記錄自己的閱讀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點,方便以后查閱資料或是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二可以摘錄。就是把文中的重要事件事跡、確切的數字、精辟的論證等抄錄下來,從而積累材料。要注意在摘錄時不可以省略原文句子而用其他句子代替原文,還要注明材料的來源,以便后來運用材料時,能夠核準原材料,避免出錯,貽笑大方。三可以寫讀書提綱。就是按照文章的內容或章節,用自己的話將其基本內容和一些實質性東西扼要記錄下來。而讀后感則是讀書筆記的提升版,我們可以適時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并和他們進行必要的交流切磋,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指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
不可否認,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學習懶惰依賴性大,不會科學安排時間,學習無計劃,上課不專心,作業不獨立。這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科學用眼、用腦、用手,把學習思考、體育鍛煉以及課外活動有機結合,絕不允許學習上打“突擊戰、疲勞戰、、題海戰、消耗戰”,學生的身心健康才是教育的主旨。我們要以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閱讀訓練,有效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形成學習策略,促進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旦養成,他們的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基礎。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入手,切實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讓他們成為能夠獨立行走的人。
參考文獻: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 一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傲慢與偏見》。
這本書的作者是奧斯汀,她出自一個牧師家,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英國的鄉村,因此對那兒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她的作品大都取自她所熟悉的那些生活。
《傲慢與偏見》主要寫了達西與伊麗莎白的愛情故事。伊麗莎白是貝內特家的二女兒,書中的女主人公。她聰明、美麗、有頭腦,渴望真正的愛情。由于對達西產生了偏見,她輕易地拒絕了達西的求婚,致使二人的感情經歷了許多波折。最后她終于消除了偏見。
達西是一個家產豐富、有貴族頭銜的青年男子。他外表高貴、頭腦靈活,心地善良,即使對他的仇敵魏肯,他也十分仁慈。然而,由于他不好結交生人,使大家認為他很傲慢。在虛心接受伊麗莎白的批評后,他贏得了伊麗莎白的愛情。
這讓我知道了,一個人不能因為家里富有而變得傲慢,也不能隨便猜測別人,對別人心存偏見。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 今早凌晨1:45正式熄燈,早8:15正式起床。
是因為看小說看得很晚。《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想象以后諸如此類的事情應不會少啊,但看的應該是課內書。
其中伊麗莎白和達西使我最喜歡的兩個人。而簡使我最想成為的人。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是達西,可能是由于我與性格與他有些相似的緣故吧。一開始,他給人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好,有一種瞧不起人的傲氣,這可能與他看透了人與人的虛偽,所以覺得真正值得他欣賞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可是從小說中其他的一些人物來看,他的感覺又不嘗不是正確的呢?貝內特夫人及小說中的好幾個人物形象都有勢利卑微的毛病,而像貝內特家中的幾個小姐妹粗俗放蕩。正因為他善良真誠的品性,所以對于他所認識的人的品性有很高的要求。他很少說話,他說話時也總是帶著評論家的語氣,貝內特一家的幾個姐妹在他眼中是沒有高貴可言的,所以他的性格有一些偏激。非常自信的他在受到伊麗沙白的數落之后,逐漸明白了自己性格的弱點,所以后來也變很隨和,而且說話做事彬彬有禮。他的性格的突變是愛的結果,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由于他對伊麗沙白的愛,愛的挫折使他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從而實現了質的飛躍。他對愛情的觀念由柯斯林變成了彬格萊。在生活中,有許多男子他們不也是有著許多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嗎,可是他們總是固執己見,即使有了失敗的愛情也不去分析自己的性格弱點,讓愛情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過,這是多么的令人惋惜啊!
《傲慢與偏見》讀書筆記
這是一部含有簡·奧斯汀自傳性質的電影,不過她和她的達西卻沒能在一起,他們也深深愛著對方,但簡·奧斯汀為了讓她的達西的家人過的好些,不必因為她而讓他們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故放棄了和達西的私奔,終身一人。
當初,別人向我推薦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還很排斥,將她拒之門外,卻在一個很巧合的場合,無意間看到了她的畫面,聽到了里面緩緩流淌的音樂,瞬間對她充滿了好感,以至于看了一遍又一遍,卻不會對她產生厭煩的感情。
影片多處運用長鏡頭表現,在介紹伊麗莎白的家人時,在伊麗莎白和達西跳舞時,等等,這些長鏡頭不會讓人感到冗長,煩悶,反而覺得很有趣,畫面很美,幾乎截取每一幀都可以作為桌面壁紙;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很高,需要專業很強的攝像師和有明確邏輯思維、調配能力的導演的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通過長鏡頭是可以看出這個創作團隊的綜合素質的。
《狼圖騰》讀書筆記
狼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兇狠而可怕的形象,“狼外婆”、“狼來了”,眾多的狼故事,傳送給我們的觀念就是可怕、兇狠,不招人喜歡,理當誅之。然而,讀了《狼圖騰》,觀念卻為之一新。
《狼圖騰》通過一位“知青”的講述,展示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圖畫。書中,陳陣從小喜歡觀察狼,到處掏小狼,直到把小狼的狼牙磨掉流血,最終小狼得病死去。書的最后,知青回到額倫草原祭拜草原之神騰格里,祭拜小狼的洞穴,整個過程伴隨著額倫草原生態的日益破壞,那種破壞是漸進的。本書不僅是故事精彩,它寫出了人類無意識中對大自然的侵略。人類的本意是想改造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讓自然為自己所用,但又不知不覺中毀了美麗的大草原。
蒙古的草原狼——草原民族的圖騰,狂傲不羈。它是草原之神——騰格里在草原上的使者。今天看來,陳陣不該養小狼。狼是自由的,是傲視草原的,不應該被我們圈養起來。書中,畢利格大叔說:“養了小狼觸犯了神靈。”對無神論者來說,我們觸犯的就是大自然。更何況小狼也許是白狼王的后代,人類更應該敬畏它。
讀到最后,原本以為陳陣會把小狼放回草原,讓其回歸草原幽靈的本色,可是陳陣沒有。可見我們人類的貪婪,明明知道有些東西得到了并不會有好的結果,卻要歸為已有,最后就是毀滅。小狼最終死了!到后來,額倫草原變成了圈起來的草叢圈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沒有了,狼群追逐馬群時笑傲江湖的風情沒有了。留下的是一片生態破壞后的悵然.
姜戎通過《狼圖騰》中描述的蒙古草原狼的故事,講述出他多年來所憂慮的環境與生態問題,以及他對中國國民性格的反思。可以這樣說,這是一個社會學家對自我精神的一種洗禮。它寫出了一幅畫,更寫出了一種精神!
作品得到“亞洲文學獎”評委們的關注,摘取了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大獎。鄭淵潔說,姜戎先生寫了一部曠世奇書《狼圖騰》!姜戎感到非常欣慰的同時也表示:“我始終希望自己不僅能寫出好看的故事,而且能夠超越原有的中國文學模式,使作品具有更廣泛的世界視角和普世價值。”
《狼圖騰》是作者的自我懺悔,是人們對草原所作所為的反思,也是對人與自然這一命題的深刻思考。對自然的利用并不是要改造它,而是要在遵從其規律的前提下適度地利用它。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這是這本書的主旨,也是值得我們反復品味的內容。
《狼圖騰》讀書筆記
《狼圖騰》是一本描述草原生活與生存的書,它描述了人和狼之間的關系。
在《狼圖騰》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陣陣養的那條小狼了。
起初,陣陣和楊克在黑石頭山掏到了七只小狼崽,他們從中挑出了兩只最大的狼崽,把其余的都送上了騰格里。
從此以后,陣陣便開始好好養小狼。
他讓小狼喝狗奶,精心給小狼做粥。
但是,狼吃東西的時候,陣陣卻只能在遠處看著。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狼圖騰》讀書筆記
本書由作者歷時三十余載精心創作而成。作者在蒙古額侖草原長時期地與狼共舞,曾與心愛的小狼結下了生死之情。在書中,狼的自由獨立、狼的強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撓高貴的靈魂、狼堅不可摧的團隊意識、狼的親情和友情、狼和草原萬物的關系……無不給人心靈強烈的震撼和感動。
狼在人們心里是不好的代表,是惡魔的象征,是對壞人的比喻……自從我讀完了這本《狼圖騰小狼小狼》,我對狼的看法是徹底改變了。狼的團結、不屈不撓、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怪不得蒙古人把狼視為圖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