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健康產業項目計劃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稅減免政策的研究,提出解決方法和建議,從而為企業有效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備案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見,為企業減輕稅負。
關鍵詞研發費加計扣除所得稅核算
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業轉型,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扶持企業發展,包括科技補助、稅收優惠、土地政策等。其中稅收優惠政策方面以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較為突出。從2008年開始,國家要求對全國所有企業重新進行評審,經科技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聯合評審,通過后頒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便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此項政策僅限于高新技術企業;相對于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則范圍更廣,只要企業從事的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重點領域指導》(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布)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都能加計扣除,而對企業本身是不是高新技術企業并未做要求,只要是居民企業全都適用。可以說相對于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稅優惠更應得到企業的重視,特別是對于重視科技創新的企業,如果研發投入較大,既可提高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又可以充分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減輕企業稅負。
一、企業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要求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科技部門及稅務部門的調查,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執行比較理想,落實也比較到位,一方面是此項政策比較明確,另一方面對于企業來說操作簡單易行。
(一)企業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要求
但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并不理想,按照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管理辦法,企業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采取備案制,共需要提供七項資料:
(1)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研究開發費用預算;
(2)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
(3)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
(4)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5)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
(6)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文件;
(7)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的情況說明。
(二)企業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存在的問題
結合上述申報要求,分析原因如下:
(1)內在因素:
①帳務處理因素:
企業自身對研發費用的財務核算不夠完善,導致最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歸集比較困難,往往在稅務鑒證的過程難度較大,最終放棄申報。如研發費用沒有按照要求單獨設項目進行核算,只在管理費用下面設二級科目研發費用;財務部門的費用核算期間與研發項目的開發期間存在差異,研發項目沒有開始但費用已經發生或研發項目已結束還有費用產生;列支的研發費用沒有按研發費用核算管理規范進行;對于研發人員工資的歸集不合理。
②制度因素:
企業研究開發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企業的研發過于隨意,沒有經過完整的研究開發程序。如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往往只是會議決定,或者領導口頭通過,沒有形成決議;研究開發費用的立項公司立項了,但沒有到科技部門備案;或者立項之后,沒有及時與財務部門進行對接,導致開發活動的發生時間與財務核算期間存在沖突;或者研發項目往往不了了之,沒有做過技術成果鑒定或成果轉化。
③企業自身考慮風險的原因:
企業對于研發加計扣除的認識還是不夠,或者政策學習不夠充分,導致政策把握不足,考慮到謹慎性原則,企業往往寧可放棄加計而不去冒險。
(2)外在因素:
①稅務風險:
在全國的很多地區,稅務部門依然扮演著比較強勢的角色,導致很多納稅人在申請稅收優惠時會比較審慎。考慮的比較全面,如少繳稅款是不是會導致稅務部門的稽查,或者會不會得到稅務部門的額外照顧等等,在這種心理暗示下,企業往往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破財消災的想法而放棄應有的權利。
②政策環境:
稅務部門對政策的宣傳不夠到位,導致很多本可以享受此項政策的企業根本不知道此項內容,或者覺得此項政策本企業不可能享受的錯誤判斷。
二、企業做好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工作的措施
針對上述內、外主要因素,筆者認為要想順利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完善企業項目研發的管理制度
企業應建立《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研發人員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必備的管理制度,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對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通過有利好。首先要規范項目立項流程:
(1)企業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必須召開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并形成決議文件,由辦公室備案。
(2)組織財務、研發、人事和科技申報部門會同有關領導進行項目立項的合同評審,確保各部門間的信息對接及立項合同或計劃書中各項目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
(3)項目立項后,科技申報部門根據項目性質報科技部門備案,并取得已加蓋項目備案章的項目計劃書。
(4)始終保持研發部門、人事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溝通協作,保證研發項目立項、技術鑒定和成果轉化過程全部參與,特別是在研發人員的配置、項目的起止日期等問題上要重點把握。
(5)對于所有立項研發項目應該有技術成果鑒定或成果轉化證明。
(二)規范研發費用的報銷行為
(1)所有研發費用報銷經辦人必須為該項目成員,且在費用報銷時填寫研發部門并注明什么研發項目。
(2)研發項目的直接材料投入必須有入庫單據,并由研發費部門領用。
(3)人事部門在編制工資表時就根據研發項目人員名單,按項目名稱進行造冊,保證研發費用人員人工的合理歸集。
(4)保證各種原始單據與研發項目真實相關,開具的發票項目名稱與研發相關。
(三)規范公司研發支出財務核算:
(1)會計部門根據項目立項合同建立研發支出――××項目輔助核算帳,按“費用化支出”、“資本化支出”分別設置明細科目,企業應利用財務管理軟件,設置研發支出四級科目使研發支出的項目歸集更加簡單明了。研發支出科目設計模板如下:
總賬科目:研發支出
二級科目:費用化支出(或資本化支出)
三級科目及四級子目:
直接人工――工資薪金及獎金、津貼補貼、社保費等
直接投入――材料費、檢測費、設備維護費、租賃費等
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折舊、長期待攤費用
設計費用――新產品設計費、工程規程制定費等
裝備調試費
無形資產攤銷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其他費用――技術圖書資料、差旅費、辦公費、研究成果費等
(2)在會計明細賬的基礎上設立各研發項目研發經費支出統計臺賬。
(3)月末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轉入“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三)有效利用中介機構
企業在每年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前,最好請專業的審計機構對公司的研發費用做專業審計,通過外部審計對公司研發費用情況做專業指導的同時既可以有效地降低稅務風險,又可以利用中介機構出具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鑒證報告》而更有利于通過稅務機關的審核備案。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體現了國家鼓勵企業加大對研發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研發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的政策導向,如企業項目立項真實存在,并按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嚴格規范財務核算,所有的居民企業將都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優惠,在提高自身研發水平和產品的科技含量的同時切實降低納稅成本,為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創業開“蔬菜超市”
今年23歲的周述釗在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學的是工程造價專業。2009年3月畢業時,他的夢想是找一份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沒有工作經驗,工作難找,畢業了也就失業了!”談起求職的經歷,周述釗連聲嘆氣。他告訴記者,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建筑企業紛紛裁員,他在人才市場奔波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工作。
后來,周述釗參加了重慶市沙坪壩區舉辦的SIYB創業培訓班,經過10天的學習,他學到了公司經營管理、項目計劃書籌備等創業知識,并萌生了自己創業當老板的念頭。
周述釗在考察中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他認為發展無公害蔬菜很有市場前景。周述釗信心十足,向父母借了4萬元,于2009年9月初在沙坪公園附近的居民小區租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門面,開辦了一家“無公害蔬菜超市”。
兩次創業夢“流產”
雖然“蔬菜超市”擺放的蔬菜都是專門從綦江、九龍坡等地農村收購的無公害蔬菜,但由于經營面積小,品種單一,來此購買的人并不多。“我總結第一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成本核算。”周述釗說,開店之初,店面裝修花了2萬多元,購買的子秤花了5000元。前期的投入資金過多,導致流動資金少,無錢采購蔬菜,在經營的一個多月中,他每天幾乎都要虧300至400元,生意慘淡時,最多每天要虧800多元。由于無法承受較貴的房租,他只好關門停業,周述釗的第一次創業夢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流產”了。
雖然遭到打擊,但他心中的創業夢并沒有泯滅。事后,他在父母的支持下,再次投入4萬元,在工人村鬧市區租了一間100多平方米的門面,經營的商品由單一經營蔬菜、水果擴展到了肉類、魚類等。這一次,周述釗為節約成本,沒有請工人,他經常凌晨3點多鐘就起床到農家和蔬菜基地進貨,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多才入睡。在經營三個多月后,他因無周轉資金,只好再次關門,兩次創業投入的8萬元資金就這樣打了水漂。
真誠感動超市老板
兩次創業失敗后,周述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不知自己的出路在何方。雖然遭受重創,但他心中依然裝著自己的夢想。去年年初,在朋友的介紹下,周述釗在一家超市當上了生鮮部助理。經過幾個月的實踐,他學到了許多經營和管理方面的知識。5月初,始終不服輸的周述釗決定再次創業。
在朋友的介紹下,周述釗來到井口鎮的一家超市尋求合作。聽了周述釗的創業故事后,老板被他的真誠感動,免費拿出100多平方米的賣場供其使用。經營中,周述釗還是打特色牌,他不但賣無公害蔬菜,還標明了每種商品的營養特點。走差異化經營之路,讓他經營的店面回頭客增多,生意漸漸有了起色。憑著良好的信譽和質量保證,目前,他已在6家超市設立了賣場,經營范圍向市內的高校和大型餐館擴展,每月盈利有2萬多元,并解決了32名困難人員就業。
欲建蔬菜基地助農增收
“我們將開發旅游項目,進行農產品深加工,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談到下一步的打算,周述釗表示,該公司將在沙坪壩區1至2個村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他的想法是,與農民簽訂蔬菜種植協議,由農民出土地,公司出技術,安排大學生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再回收他們生產的農產品,這樣不但可以解決更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還可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蔬菜基地建好后,都市白領還可到基地種菜,體驗農家生活。
讓市民網上“逛農貿市場”
農機化發展進入新階段,進一步優化裝備結構,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建設現代農業的內在需要。發展特色農機,實施農業機械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能夠有效解放和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近年來,市農機化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重點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同時穩步發展特色農機,因地制宜拓展農機推廣新領域,有效促進了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隨著現代農業的加快建設,特色農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特色農機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在全國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為新起點,進一步增強發展特色農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政策扶持、法律保障、項目帶動和市場引導的作用,不斷優化裝備結構,調整發展布局,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繼續保持我市農機化工作的領先和示范地位。
二、特色農機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以服務現代高效農業建設為宗旨,指導思想: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為主線,以先進的農業機械為載體,全面推進農、林、牧、副、漁各業農機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著力強化政策、科技、裝備、人才“四大支撐”努力構筑優質糧油、現代園藝、特種水產、健康畜牧“四大產業”體系。”期末,總體目標:以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為重點。全市糧食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90%以上。園藝業、水產業、畜牧業等特色農機化的發展取得新成效,建成東部水產、南部食用菌、西部畜牧業、丘陵山區茶葉等四個萬畝(平方尺、頭)種養業機械化示范區。每年扶持發展2個以上規模、高效龍頭企業或農機服務組織。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取得新突破。特色農機化作業水平年遞增3-5個百分點。
注重宏觀調控、引導;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穩步推進;堅持優化結構、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堅持農業機械與農藝相結合,基本原則:堅持發揮市場對農業機械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并舉,速度、質量與效益并重,實現我市農業機械化健康協調發展。
三、特色農機發展的重點環節和主要內容
1.加快發展園藝業特色農機化。以“”省茶葉生產機械化示范推廣基地建設為契機。全面提高茶葉生產全過程的耕翻、施肥、噴灌、修剪、采摘、加工、包裝、儲存保鮮等環節機械化水平,積極推進名優茶生產、加工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形成茶葉生產、加工全程機械化、標準化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加工質量,提升茶葉品質和效益。圍繞“食用菌三年倍增計劃”進一步推廣經濟、適用的新型農機具,推進食用菌“周年化、工廠化、集約化”生產,示范推廣培養料翻堆、上料生產機械的使用。
2.突出發展水產、畜牧業特色農機化。隨著我市農業結構的逐年調整。生產的產業化和技術的工業化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發展優質、環保、低耗、高效、安全的農業機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和關鍵性技術。圍繞水產畝效益三年增千元工程”積極推進漁業生產機械化,重點扶持河蟹、青蝦等高效特種水產的管道增氧、投餌、飼料儲藏、池塘清淤等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重點建設2-3個高標準千畝水產機械化養殖示范、推廣基地和機械化良種繁育中心,切實提高產前、產中、產后機械化服務水平,提高養殖產量,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漁業收入。加大畜牧業生產機械化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我市畜牧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清潔化、機械化水平。
3.有序推進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設施農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成果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溫、光、水等自然資源,使動、植物處于最佳的生長狀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設施農業規模將逐步擴大。由于設施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設施內高溫、高濕、通風差,勞作環境相對較差,因此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設施農業的產量、效益,必須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機械化。要從勞動強度最大、占用勞動力最多的耕整地作業環節入手,積極推廣大棚耕作機械化技術,開展設施栽培中的育苗、定植、植保、施肥、灌溉、收獲等環節新機具、新技術的示范、推廣。
4.穩步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一是要繼續加強糧食生產環節機械化。重點扶持高速乘坐式插秧機推廣,適當控制步進式插秧機發展;加快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的推廣步伐,積極推廣應用農作物秸稈全量還田、秸稈撿拾打捆機械等新機具、新技術;加快高效、機動植保機械和大功率收獲機械的更新換代,提高農機作業效率和效果。二是要積極推進糧食產前、產后農機化發展,不斷提高種子加工、糧食低溫烘干、優質稻米精深加工等農機化作業水平。按照因地制宜、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加快推進的要求,加強農機、農藝結合,以油菜機播、機收等示范為重點,通過開展技術試驗集成,加強培訓宣傳,逐步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四、為特色農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加大投入。
農民投入為主體,進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補充”農機化投入機制,加大對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激發社會各界發展農機化的積極性。重點對特色農機推廣、農機專業組織發展、農機產業化和農機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扶持。
1.繼續穩定糧食生產機械補貼政策。按照省農機購置目錄。高速乘坐式插秧機每臺補貼2萬元,步進式插秧機每臺補貼0.3萬元;大中型拖拉機(50馬力以上)每臺補貼0.5萬元;60馬力以上高性能收獲機械每臺補貼1.5萬元;秸稈還田機械每臺補貼0.15萬元;高效植保機械每臺補貼0.06萬元;糧食低溫烘干機械每臺補貼2萬元;秸稈撿拾打開捆機每臺補貼1萬元。
2.不斷加大特色農機補貼力度。重點對園藝業、水產業、畜牧業、設施農業等優勢、新興產業特色農機購置進行補貼。補貼對象為我市具有較大規模、較高的種養水平、較好的聲譽、較高產品知名度、較好的發展前景的種養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對連片實施管道增氧的水產養殖示范基地進行重點補貼。
3.加快扶持發展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積極發揮農機服務協會作用。引導農民通過機具、技術、資金等要素的合作,建立農機專業協會、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公司(隊)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中介服務組織,培育壯大經紀人隊伍,規范農機中介服務市場。由機具中標企業或供應商組織機具供應。機具補貼程序由農戶、農業企業提出申請(農業企業須同時申報項目計劃書)由所在鎮(區)農機主管單位審核,補貼的機型由市農機主管部門根據省、市確定的補貼機具類型為主進行選定。報市農機主管部門批準實施。市補資金在項目實施結束并經市農機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由市農機主管部門直接補貼到農戶和農業企業,財政部門負責補貼資金的監督管理。
五、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強化技術培訓。
加強農機化技術培訓,隨著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的逐步推廣。提高廣大農機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充分發揮機械效能尤為重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總結近年來農機培訓工作經驗,根據人員素質、發展數量、產業特性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充分發揮基地和大戶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因地制宜組織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廣大農民對特色農機、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和運用水平。要全面加強農機管理和服務專業隊伍建設,切實為特色農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保障。
本文以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為例,調查該學院180名藥學類本科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程度,提出對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問題思考和建議,助力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關鍵詞:
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
一、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從國家層面來看,從2012年開始,教育部就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用來促進高等教育轉變思想觀念,全面提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1]2016年,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寄予厚望和指導,為高校營造了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從醫學院校層面來看,藥學的學術發展及醫藥相關產業鏈的進步同樣需要創新,創新創業教育對藥學本科生也同等重要。醫藥事業關系到人類健康的發展需求。從學生角度出發,藥學本科生要在原有的專業知識上創新發展,才能不局限于原有的知識體系與就業框架,讓醫藥行業生生不息。創新創業教育助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二、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藥學本科生對創新創業相關知識了解較少。調查顯示,92.53%的調查對象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夠拓寬就業渠道,在就業形勢緊張的今天,有效地緩解了就業壓力。88.36%的人相信,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在就業時更能凸顯自身的優勢。然而,調查結果發現,僅有29.41%的調查對象對創新創業有所了解,絕大部分人(70.59%)都不太清楚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調查對象中十分了解我校或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相關措施和政策的僅有8.29%,有所了解的人只占總人數的35.74%。藥學類本科生對創新創業方面普遍認識不到位。主要原因:藥學類大學生更傾向于“技術型”,而非“創新創業型”,普遍傾向于從事藥學技術類工作,很少主動吸收;學生普遍傾向于醫療單位就業,對創新創業方向和政策認知度較低,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上普遍缺乏針對性指導;學生了解的創新創業知識未能與自身藥學專業相結合,缺乏專業性、針對性指導。[2]
2.校園創新創業教育氛圍不夠濃烈。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上,僅有16.32%的學生認為學校足夠重視該方面教育,并積極傳播相關方面知識;65.16%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偶爾推出創新創業類相關活動,但校園里并沒有感受到創新創業的教育氛圍。分析認為,目前學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活動較少,形式傳統單一,學生參與度不夠高;學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凝練成一套教育體系;學校在創新創業指導上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比賽或者活動上,普遍缺乏實踐性,實戰平臺較少;學校傳播創新創業知識的渠道有限,氛圍不夠濃烈。
3.缺乏實踐經歷豐富的創新創業導師。大部分藥學本科生偏向于直接就業,找一份與藥學相關的工作是理想的就業選擇。只有13.56%的人認為藥學生創業應選擇與藥學相關的專業,能把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在創業實踐上。更多的藥學生偏向于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風險較低等領域進行創業。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方面知之甚少,又缺乏創新創業導師可以提供咨詢參考。學校也尚未提供創新創業專業課程,在創新創業領域學生處于“無導師”狀態;學生接觸到的教師普遍為藥學類或者思政類等領域教師,并無實踐經歷豐富的創業導師可以提供創業指導或者創業咨詢服務。
4.“大班式”教學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大班課堂授課模式不利于創新創業的發展。藥學專業的“大班式”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個人的創新思維發展。同時,授課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也存在著疑問。學校目前的考核制度主要由卷面考核組成,對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75.34%的人希望教師在授課中能推陳出新,開創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新的授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要跟上社會的需要;59.24%的調查對象表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知識也應當與時驅進。
三、對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1.加強校企聯動,培育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藥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校企聯動搭建起了一座實踐的橋梁。從2014年至今,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與廣東潤和生物公司共同打造“潤和班”,由學院和企業領導共同擔任該班級的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創新就業,實習轉化為就業率較高,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有助于學校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醫學院校應該為藥學類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創造契機,一是拓寬大學生創新創業渠道,與校企聯合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二是嘗試啟動“校企見習計劃”,企業提供崗位給非畢業班學生見習,定期組織學生“走出去”到藥企參觀學習;三是加強校企聯動,學校與企業“一站式”培養人才,根據市場需求培養創新型人才。[3]
2.搭建藥學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為例,藥學院“一站式”培養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2016年4月,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與多家單位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加上廣東醫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園等平臺,實現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助力藥學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實現大學生“論文出自生產線、科研走進操作間、創業依托孵化器”,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激情,效果頗豐。2015年,國家大力倡導孵化器建設。針對藥學類本科生,應該打造一個有藥學專業特色的專業型創業基地。[4]輔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有潛力的創新創業項目;學校應該為藥學類本科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建立多元化創新創業教學環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推廣力度,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創新創業重要性的認識;在創新創業方面,各類創新創業的比賽不能局限于項目計劃書,還需要有“實戰”平臺。[5]
3.試點開設“卓越藥師班”,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校可先試點小班教學,開設首個“卓越藥師班”。教育大計,以生為本,小班教學,才能卓越培養。在2012年11月9日,教育部、衛生部了《教育部衛生部關于批準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確定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125所,改革試點項目178項,已經確立了卓越醫師的精英培養模式。高校面向藥學類本科生,開設“卓越藥師班”。除綜合課程,專業課、創新創業課等相關課程進行小班教學,配備“卓越藥師班”專業課程導師、創新創業導師;班級成員需在大學期間每年完成或者參與科研創新項目或者創新創業項目;常態化增設創新創業、英語口語課程等指標,“精英化”培養藥學本科生。“卓越藥師班”等小班教學模式可作為藥學本科生精英教育,提升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一個改革方向。
4.健全創業項目導師制度,推動大學生項目落地。以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為例,每年許多企業負責人到學校開講授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在特定的創業項目上,配置項目導師制度。一方面做好“引進來”工作,引進優秀的企業人員擔任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第二方面鼓勵藥學專業教師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的教學模式,選派學校教師“走出去”到優質企業掛職學習,深入了解企業發展和行業前沿;建立創新創業拓展班,設置創新創業獎勵資金,大學生自由組隊完成某一創新創業項目,由企業導師進行創業指導,進行實戰演練,發掘種子項目,推動項目落地。
四、小結
目前,藥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還尚且一個起步期,高校若能全方位的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戰略規劃,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培育社會精英的同時也必將助推學校的自身發展。
作者:李思 劉偉東 李寶紅 單位:廣東醫科大學藥學院
參考文獻:
[1]薛成龍,盧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間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回顧與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02).
[2]王愛俠,趙梅.藥學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芻議[J].科技風,2015,(04).
[3]吳啟迪.推進大學教育創新適應并引導社會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03,(2).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創業教育 旅游專業
一、創業教育的定義
創業教育是什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創業教育作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第一本為學術性護照,第二本為職業性護照,第三本創業教育護照能證明個體的事業心和開拓能力,這一說法其實最早由美國著名學者柯林·博爾先生提出,創業教育在此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等同的地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在研討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時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機構或個人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它為學生靈活、持續、終身的學習打下基礎。”結合以上觀念,創業教育其實就是指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及創業技能的活動,即是培養大學生的適應社會生存能力和進行自我創業的方法和渠道。創業教育在大學生中開展,就是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的一部分內容,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開拓大學生就業渠道和建立健全民族創新體系的深謀遠慮,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重要功能的擴展。
二、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實意義
(一)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緩解就業壓力的必然選擇。
近些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隨著高校擴招而迅猛增長,據有關部門最新統計,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已經達到了699萬,比去年2012年增長了19萬人,是有史以來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大學生就業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形勢。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招生數量和畢業生人數也在不斷增長,地方上還要與本科和中專旅游專業畢業生展開競爭,眼前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但從長遠來看,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創業教育的加強勢在必行。相關研究顯示,如果有10%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就能有效地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若有30%的大學生自主創業,那么就能產生創業帶動就業的局面。故此,只有增強大學生創業教育力度,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帶動大學生就業創業水平提高,才能使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就業水平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二)學生培養目標的重大轉變,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我國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2002年清華大學等9所高校作為試點才開始嘗試創業教育,嚴重缺乏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長久以來,我國培養的大學生僅局限于基本就業、升學深造、考取公務員等比較狹窄的就業方向,創業帶動就業是順應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是“以人為本,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就業理念。
(三)轉變旅游專業人才能力培養方式,適應旅游行業發展要求。
旅游行業的旺盛需求使職業適應性較寬泛的旅游產業產生了大量創業機會,而旅游中小企業主要是旅游創業的實體形態,這些企業已遍及各個城鎮,有著比較大的發展前景,如鄉村生態旅游,現已逐漸成為休閑旅游度假旅游、生態旅游和特色旅游的主體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基層旅游創業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缺口,旅游專業創業教育迫在眉睫。現今,旅游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質人才,單一技能人才向復合型人才,科班型人才向創業實踐型人才轉變。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育只能根據這一發展趨勢征服旅游創業教育領域。
三、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業的認識及準備。
相關調查顯示:詢問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什么是創業,為什么要創業?結果統計出,71.1%的人認為創業就是創立公司,34.3%的人認為創業是從事科研發明,這就充分說明,很多學生認為創業是社會精英所從事的事業,有點高不可攀,但有52.5%的人認為在自己的本職崗位做出一定成就也是創業。在回答為什么要創業的問題時,70.2%的人認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22.1%的人認為是為了更好地就業,與此同時68.6%的人認為創業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在創業相關知識儲備方面,90.4%的人曾經讀過一本以上的創業圖書,在是否有過社會實踐方面,52.7%的人從事過收銀員、推銷、發放傳單、家教、服務員、導游等兼職工作,或多或少地磨煉過自己的意志。關于創業意識,92.4%的人表示如果條件允許可能去創業,7.9%的人表示創業只是畢業后的事情,有2.3%的人堅定自己不會去創業。畢業后若沒有理想工作,僅17.3%的人會立刻選擇去創業,其他人或選擇降低擇業標準或參加各類職業培訓或升學深造。
(二)女生創業意識不足。
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學生中女生的數量一般占絕對優勢,不過其創業的意識、意愿、信心和能力明顯欠缺,絕大多數女生對創業沒有任何準備,相對于男生,女生在個人性格特點上缺乏敢闖、敢拼的魄力,受家庭和社會傳統觀念影響她們更愿選擇安穩工作,再加上傳統文化中的性別歧視和偏見也是制約女生創業的比較深層的障礙,例如在某些地方或企業,男性通常對女性參與社會活動持反對態度,對很多女性工作的能力持否定態度,周圍親朋好友對女性創業也不持信任和支持,沉重的心理負擔壓迫在想創業的女大學生身上,除去缺乏社會經驗,欠缺創業能力,缺少創業知識等諸多大學生創業不利因素外,貶低自身能力,缺乏應有的自信心,情緒化比較激烈,缺乏理性及耐挫折能力差等創業心理因素也羈絆著我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女生的創業步伐。
(三)創業教育與支持力度不夠。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創業教育與支持方面的現狀:(1)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創業動機絕大多數不是來源于學校的教育成果;(2)學校在創業教育方面的工作缺乏很多實質性的內容;(3)學生一般認為其父母應是其創業的最大支持者,學校和社會的作用不大;(4)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缺乏自信,不知從何將專業知識與創業相結合。(5)大部分學生缺乏創業過程中所需的基本社會交往能力。以上情況表明:首先,學校目前在創業教育方面力度有待加強,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影響;其次,相關政策扶持比較缺乏;再次,各方面的社會支持需加強,包括一些金融部門的資金、社會組織的技術、行業企業的經驗;最后,大部分學生對創業理解僅停留在表層,對創業的認識、動機、方向及創業支持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距離,這將成為其今后創業的阻礙。
(四)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足,教育形式單一、效果不佳。
相關調查表明: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排在首位的是資金缺乏;其次是創業教育的內容單一和方法枯燥,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最后是師資力量不足。另外,“創業教育活動的滿意度”方面,表示滿意的比例只有8.2%,表示基本滿意的比例只有35.7%,表示不滿意的達到了51.2%,另外很不滿意的為9.9%,不滿意的比例遠遠高于滿意的比例,說明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創業教育工作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升。
(五)旅游專業創業教育課程單薄。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將就業創業指導或職業生涯規劃課作為公共必修課開設時間不長,同時也很少開設職場禮儀、商務經貿、法律等課程,學生非常缺乏創業基礎知識。就已經開設的就業指導或職業生涯規劃課而言,課程沒有針對性,更無操作性,以紙上談兵為主。每一位學生有著不同的能力和特長,他們的就業需求也不一樣,但就業指導課程沒有辦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學生的創業知識往往來自于剛剛畢業的學生和網絡上的信息,而就業指導課給學生帶來的就業信息比較少。同時,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就業指導課以知識傳授居多,技能培養內容較少,缺乏社會實踐鍛煉,教學方法滯后,與社會需求與用人單位實際明顯脫節。
四、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對策探討
(一)營造校園創業氛圍,培養創業意識。
良好的教育氛圍是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前提條件,除了進行課堂形式的創業教育之外,還需將創業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社團等各項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創業教育的熏陶。旅游業可稱為創意產業,創業教育也可以圍繞著創意大做文章。例如: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可以進行一些創業項目比賽,圍繞著當地旅游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設計一些市場前景廣闊和具有一定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創業項目,如旅游產品開發、旅游文化挖掘、旅游運作模式創新等要求結合主題,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前提下,撰寫一份能直接轉化為經濟價值的創業項目計劃書。同樣也可以組織一些創意設計大賽,設計具有獨特性且應用性較強的創意方案,包含旅游線路規劃、旅游市場營銷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產品個性化設計、旅游廣告創意設計及旅游工藝產品外形設計等方面的創意作品等,并將較優秀的設計項目付諸實踐,轉變成現實,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業成就感。
(二)加強旅游專業創業教育經費保障和長效制度建設。
創業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離不開科學完善和保障有序的長效管理制度。只有政府、社會、高校的全力扶持,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才能得到運行良好的保障。政府部門應制定和頒布一些與旅游行業有關的創業優惠政策,全面鼓勵高校大學生積極投入創業,尤其在稅收、融資、工商注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扶助計劃等。社會應該首先為旅游專業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業氛圍,對于大學生的創業活動,社會應予以更多的關注,充分發揮旅游專業優勢,形成大學生創業強有力的保障。作為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主要基地,高校應成立針對旅游專業的就業創業指導部門,特別是在創業資金、創業渠道、創業項目等方面,還需廣泛地尋求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建立充足的創業項目和保障資金,增強對創業大學生的鼓勵和資助,要從實處支持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活動。政府和高校要制定詳細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規劃,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推動旅游專業創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多渠道地培養與引進創業師資。
一個優秀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也是旅游專業創業教育成功的關鍵,當前沒有哪所高等院校把就業創業當成專業來開設,且那些科班型、講說型的教師隊伍無法真正適應創業教育的需要,因此完全依賴高等院校培養與提高師資是不切實際的。一是動員有過創業經驗的教師,鼓勵其在教學中將親身創業經歷或體會與旅游專業知識緊密融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是規劃有序地派遣一部分教師到與旅游專業有關的企業中掛職鍛煉,充分融合到企業的創業與運營過程中,全面吸收及總結企業和行業的失敗和成功經驗,為返校后開展創業教育課做好鋪墊。三是發現和吸收在旅游行業領域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企業家(若是杰出校友效果會更好)走上學校講臺,聘請其擔任旅游專業的創業教育課程教師,用其親身經歷傳授貼合實際的創業知識及如何規避創業風險的經驗,但對于這些教師,走上講臺前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必要的,要對他們進行諸如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法規等有關師范素養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具有傳授引導修正能力。四是組織無專業區分的創業師資培訓班,請校外一些知名的創業培訓專家集中講授一般創業的理論、過程經營等知識與技能,短期內提高學校創業教育師資水平。以上四個渠道可解決創業教師缺乏的燃眉之急,但長遠來看,條件優越的高校很有必要設立就業創業教育專業,從理論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培養專業師資,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專業創業師資的保障體系。
(四)校企合作,加強旅游專業學生創業實踐教育。
高職院校在實施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應該與社會取得多渠道和多方位的密切聯系。可以在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旅游企業中建立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為旅游專業學生提供實實在在的崗位鍛煉機會,增強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將學校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當然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離不開一定的創業實踐環境。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不僅可以是真實的創業環境,而且可以是模擬的創業環境。因此,在創業實踐教育過程中,第一,教學內容應該多樣化,以案例教學為主,教學方法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小組式教學的組織形式,同時最好鼓勵學生結合實踐深入企業實崗學習。第二,加強與外部環境的聯系,把校內和校外的創業實踐教育資源用好,將足夠的實踐機會提供給學生。第三,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主要是師資),優化調整理實教學的比例,加大實踐課比例。第四,進一步加大旅游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夯實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強化學生職業素養,從而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要。第五,高職院校可以與旅游企業開展合作,從企業中獲取一定資金贊助,舉辦一些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競賽,獎勵一部分優秀學生,進而鼓勵學生的創業行為。
參考文獻:
[1]鄒伏霞.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9.3.
[2]楊凱.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1(20).
[3]鄧清南.對高校旅游專業創業教育的探討[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
一、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編制工作
1、加強城鄉規劃編制的統一管理。*區行政范圍內各項城鄉規劃編制工作由區規劃局統一組織、指導、協調。規劃編制項目均由規劃編制組織單位統一上報區規劃局,經批準后,根據規劃部門核發的規劃編制技術要點編制設計任務書,報區規劃局審核。規劃編制成果由規劃部門負責審查,組織專家評審,履行法定報批手續。編制城市規劃、重要的城市設計、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采取招標、議標或者征集的方式,由規劃部門會同規劃編制組織單位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組織選取編制單位;選取的方案,經專家組評議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按程序報批。
2、加快建立層次分明的規劃體系。按照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在全區逐步建立以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為基礎,以控制性詳規、鎮村布局規劃和各類專項(專業)規劃為主體,以近期建設規劃、修建性詳規和村莊規劃為保障,概念規劃、空間戰略規劃、城市設計等規劃為補充的科學配套的城鄉規劃體系。
3、增強城鄉規劃編制工作的計劃性。政府編制規劃的領域主要是履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調控和引導的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重要資源、生態環境、公共事業等領域必須編制規劃,編制規劃應按計劃進行。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對規劃編制計劃進行充分研究和論證,當年的規劃編制計劃由各單位于上一年10月底報至區規劃局,區規劃局負責審查、分析匯總,上報區政府批準后,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4、做好城鄉規劃編制成果審批管理。各項城鄉規劃成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審。規劃編制成果經批準后,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應及時按照審批要求修改并印制正式成果,并將相應的紙質和電子成果報區規劃局備案。經批準的規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應報原批準機關批準。
5、做好已有規劃的梳理和利用。區規劃局應組織對全區已編規劃進行全面梳理和評估,從規劃編制的必要性、成果深度、可操作性、是否履行法定報批手續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強化對已批準規劃的利用,使規劃真正發揮其應有效益。
6、建立健全規劃評估制度。各類規劃在實施的中后期都應對規劃編制質量和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并根據存在問題和發展的新要求,對規劃實施和調整提出意見。規劃評估由原規劃編制組織單位委托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承擔。需要進行修訂的規劃,由原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根據評估結果,提出調整修訂意見,按規定程序批準后方可開展修訂。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規劃必須依法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7、強化規劃的戰略引導研究。規劃工作要結合區委、區政府重大發展戰略決策,深入分析研究區域城鄉統籌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集約型社會建設以及城市綜合交通、房地產市場調控、歷史文化保護、城鎮鄉村特色塑造等重大問題,為制定規劃目標和政策措施提供依據,切實提高規劃的戰略性指導作用。加強城鄉規劃的經濟性研究,通過合理確定開發時序、經營方式和用地指標,引導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充分發揮規劃對空間資源高效配置的調控作用。
二、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的審批管理
8、嚴格“一書三證”制度。全區范圍內的各類建設,都應當納入城鄉規劃管理,嚴格實施“一書三證”(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規劃許可制度。各鎮街、部門都要切實遵守和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未取得規劃許可手續的,不得批準用地和開工建設。
9、強化重大項目和工業園區規劃服務。對列入市、區政府年度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計劃書的產業類、基礎設施類、社會事業類項目和工業園區項目,規劃部門應明確專人進行跟蹤服務,建立快捷通道,簡化辦理程序,確保重大項目服務到位。
10、加強基礎設施規劃管理。加強城市管線設施工程、城市交通和對外交通設施工程、城市園林綠化和環境衛生設施工程、城市防災設施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管理。城市基礎設施工程規劃審批應以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為依據,未編制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基礎設施項目,不得批準用地和實施項目規劃許可。確需建設的,須進行規劃研究。經研究認為可行的,核發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待規劃編制完成后,如符合規劃則換發永久設施規劃許可證;不符合規劃的,城市建設需要或滿有效期后應無條件拆除。
11、建立規劃管理陽光運行機制。規劃管理依據和審批結果要向全社會公開,提高規劃的透明度。批準后的城鄉規劃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及保密內容之外,都必須通過城鄉規劃網、規劃展覽館等媒體公布主要內容。建設項目審批后,必須向社會公示,較大的居住片區、重大的市政工程、大型的公共建筑的規劃和建筑設計方案批準前必須向社會公示,廣泛征求意見,加強規劃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減少決策失誤。
12、加強規劃公示平臺建設。加強規劃公示的軟硬件支撐建設,抓緊籌建高水平的*區規劃展覽館,通過直觀生動的展示手段,全面展示全區各級各類規劃成果,集中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城鄉規劃網站平臺,將規劃公示欄打造成為企業和社會公眾獲取全區最新規劃和建設信息的主要渠道,集中體現規劃的“公開性”與“透明性”。規劃部門要逐步裝備城鄉規劃流動宣傳車,將流動宣傳車開到學校、社區和農村地區,宣傳城鄉規劃成果和規劃知識,擴大規劃公示的覆蓋范圍和對象。
13、健全規劃專家論證制度。完善規劃咨詢專家庫和專家咨詢制度建設,全面開展規劃咨詢、論證、評估等活動。規劃編制項目和重要項目規劃方案在批準前都應組織專家論證,提出審議意見,形成規范化的規劃決策咨詢機制。
14、強化數字規劃建設。綜合利用新技術,按照建設“數字*”的要求,逐步建立動態更新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實現規劃基礎資料的社會共享,啟用城鄉規劃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便捷、高效的數字報建、審批、監督、查詢平臺,改進規劃服務,保證規劃審批的公平、公開、公正。
15、規范制度建設提高審批效率。規劃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內部運行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明確職責分工,切實簡化和優化審批程序,公開審批標準、條件、時限及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增強規劃服務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批后管理和行政執法
16、嚴格執行規劃放、驗線制度。經規劃審批的永久性建設工程和指定的臨時性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向區規劃局申報放、驗線,經核準簽章后方可開工和建設;建設工程放線必須由區規劃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測繪單位實施,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組織建設工程放線工作。
17、強化在建工程過程跟蹤監督管理。強化對全區在建工程過程控制,加大對建筑工程核驗灰線、核驗正負零、檢查標準層、檢查主體封頂和竣工規劃驗收五個重點環節跟蹤檢查力度。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地下隱蔽工程覆土回填前,必須進行定位測量和規劃核查。區規劃局要加快建立在建工程跟蹤檢查記錄臺帳,工程竣工驗收時,跟蹤檢查記錄臺帳不合格的工程,不予辦理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區規劃局、行政執法局要盡快聯合制定《*區在建工程規劃跟蹤檢查辦法》,對經批準的建設工程項目實行全程跟蹤核查,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違法建設行為,保證建設工程按規劃許可的內容和要求實施。
18、加強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工作。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必須包括規劃專項驗收,規劃專項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辦理工程竣工備案手續。建設項目附屬用房、公共配套設施、市政配套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驗收,對配套設施不符合規劃驗收要求的,主體工程不予通過驗收。對需整改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按整改意見整改到位,受到違法建設查處的工程,建設單位必須按處罰決定要求履行完畢;對整改后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按規劃驗收程序重新申報驗收。城市市政道路、管線等建設工程均須納入規劃驗收范圍。
19、從嚴查處違法建設行為。堅決從嚴查處違反規劃的建設行為,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嚴格按照《城鄉規劃法》和《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及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維護規劃審批的嚴肅性。區行政執法局應切實加大對違法違規建設行為的核查力度,健全規劃違法行為舉報和信息反饋制度,拓展舉報渠道,認真受理社會公眾、新聞輿論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監督,對違法建設采取公示制度,及時反饋查處結果。區行政執法大隊應單獨設置規劃執法監察中隊,負責查處違反城鄉規劃法律法規的行為,并加強執法人員的專業培訓。
20、規范違法建設查處,嚴禁“以罰代批”。要認真貫徹蘇建函規[2008]712號《關于違法建設查處中涉及重新申辦規劃許可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內容,嚴禁“以罰代批”,區行政執法局不得在行政處罰決定中采用“補辦規劃許可(手續)”的表述;建設單位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要求,申請或變更規劃許可的,區規劃局要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城鄉規劃法》和《江蘇省城市規劃公示制度》的要求和程序辦理,征詢利害關系人的意見,依法需要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完善違法建設接受行政處罰后申請或變更規劃許可的相關程序。
21、建立規劃執法聯動機制。區規劃局和區行政執法局要加強配合,建立執法聯動機制。規劃行政許可結果應及時告知區行政執法局,以便區行政執法局對項目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控。區規劃局在在建工程跟蹤檢查和規劃驗收過程中,發現違法建設問題,應及時交由區行政執法局進行處罰,區行政執法局在處罰決定書下達之前,應征求區規劃局意見。
22、建立城鄉規劃建設檔案館藏制度。區規劃局要依法履行管理城鄉規劃建設檔案的職責,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檔案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加強城鄉規劃建設檔案館建設,充分發揮檔案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中的作用。城鄉規劃編制檔案、建筑工程檔案、市政工程檔案等業務檔案均應及時收入館藏,努力構建反映城市建設歷史、門類齊全、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館藏體系。強化對竣工項目檔案的驗收和接收,加大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政府重點工程檔案收集力度。要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加強檔案管理系統軟、硬件建設,規范電子文件歸檔,促進電子檔案報送,有序推進紙質檔案的數字化。要規范檔案查閱管理,加強檔案合理有效利用,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四、進一步加強測繪工作
23、實行測繪市場統一管理。區規劃局作為全區測繪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區測繪市場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區規劃局要依法對全區行政范圍內的測繪活動進行檢查和管理,制定測繪行業規劃和年度測繪計劃;負責對區內測繪企業資質初審和年度資質檢查、對入區測繪企業資質審查備案和成果檢查;負責基礎地形圖數據綜合供圖的管理及測繪成果的動態更新維護工作;負責測繪成果應用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測量標志檢查、維護、數據統計工作;依法對測繪違法行為調查、取證和查處等。
24、加大資金投入發揮基礎測繪的支撐作用。基礎測繪是為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要積極推進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建設,提高大比例尺地形圖覆蓋范圍,建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健全地理信息動態監測網絡,要加大區內地形圖修測更新以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等資金投入,探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有償使用機制,保障全區測繪事業的健康發展。
25、加強地下管線普查和利用。區規劃局要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實施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嚴格地下管線建設審批程序,建立跟蹤測設、竣工驗收制度以及動態更新地下管線資料管理制度等長效機制,確保地下管線資料的完整性、現勢性和持續有效性。
26、逐步建立全區地理信息系統。全面開展地理信息系統研究,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中,應用數字化信息技術,針對全區現實空間和發展時間,研究建立包含基礎地理信息、規劃成果信息和有關城市綜合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統,推進基礎測繪、房產測繪和地籍測繪統籌協調,注重測繪成果的相互交流與共享,建立全區統一的地理信息系統,夯實“數字*”的基礎。
27、加強地理信息數據保密工作。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是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信息資源,屬于國家秘密,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利益。區規劃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保密制度,制定《*區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管理辦法》,加強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領取、接收、傳遞、使用、加工、保存、銷毀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嚴格執行保密措施,確保國家秘密安全,防止失、泄密事件發生。
五、進一步加強規劃設計市場管理
28、實行規劃設計市場統一管理。區規劃局是全區規劃設計市場的行業主管部門。區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在區規劃局領導下,負責全區規劃設計市場的具體實施管理工作。
29、加強從業資格管理。進入本區規劃設計市場的設計單位,應具有相應的規劃設計資質,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本區規劃設計市場管理有關規定。區規劃局應盡快制定實施《*區規劃設計市場管理辦法》,嚴格把關,確保技術精良、誠信度高、履行合同能力強的規劃設計單位進入我區規劃設計市場。
30、實施項目規劃設計備案制度。規劃部門在規劃設計要點中,根據項目區位與項目的重要性,明確規劃設計單位資質要求。建設單位在簽訂設計合同前,應事先通知設計單位到區規劃局進行備案,沒有申請備案而直接開展規劃設計的,區規劃局對其設計成果不予受理。
31、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區規劃局對備案在冊設計單位建立檔案庫,設立舉報電話,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對規劃設計成果進行質量等級評定,定期向社會公示。對規劃設計單位進行行為管理,對存在不良行為的設計單位,給予不良行為記錄,并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向省(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單位注冊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通報,并禁止其進入我區規劃設計市場。
32、成立規劃設計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區規劃局要盡快籌備成立*區規劃設計協會,加強區內規劃設計單位的自我約束和規劃設計市場的自我管理,提供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強化相關專業人才培訓,逐步規范全區規劃設計市場、提高規劃設計水平。
六、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與城鄉規劃的協調
33、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鄉規劃之間的銜接。在城鄉規劃制定工作中應加強基本農田的保護,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指標,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和合理利用。依法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村規劃的相互銜接工作。要加強城鄉規劃對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的調控和指導,充分發揮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綜合協調作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訂或調整時,應征求規劃部門意見。
34、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和儲備用地規劃。要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計劃,區國土分局在安排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時應征求規劃部門意見。要增強對土地儲備、供應的調控和引導,優先儲備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5、加強對存量土地利用的規劃安排。區國土分局應加大力度盤活存量用地,努力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快批而未供、空閑、廢棄、閑置和低效使用土地的盤活工作。規劃部門應做好存量土地規劃控制和引導,保證城市規劃的實施,形成土地經營與城市規劃的良性循環,使存量建設用地得到合理利用,切實提高其利用效益。
36、規范建設用地規劃審批程序。建設項目在辦理土地出讓、轉讓申請時,必須經規劃部門審核批準并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規劃設計條件后,方可辦理有關手續。以出讓、轉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持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等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出讓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前,必須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未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七、進一步明確規劃管理的職責分工
37、明確各部門管理職能。
區規劃局、市規劃局*直屬分局、各相關職能部門及鎮街應按照職能分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全區城鄉規劃工作。
*區規劃局是受區政府委托組織實施全區城鄉規劃編制、建設工程項目規劃審批、項目批后監督管理,測繪市場和規劃設計市場管理等工作的政府職能部門。
市規劃局*直屬分局按照寧政發(2003)187號文件規定的職責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區國土分局負責組織編制和實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負責土地使用審批、監督及土地使用管理費征收等工作。
區行政執法局負責區內城鄉規劃行政執法工作。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老山林場、湯泉農場、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區和*區經濟開發區依據各自職能,按照規定負責相應的規劃編制組織和實施工作,配合做好規劃的監督、檢查工作。
區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城鄉規劃工作。
38、明確規劃編制組織及審批主體。
城市總體規劃由區政府會同市規劃局修編或調整,并報市政府批準。
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區聯合編制,報市政府批準。
城市綠地系統、地下空間利用、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防洪、排澇、抗震、環保、環衛、郵政電信、廣電網絡、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專業(專項)規劃的編制,由區規劃局會同規劃編制組織單位根據行業發展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報區政府批準。
鎮村布局規劃、村莊規劃由區規劃局會同各鎮街組織編制,區建設局配合,報區政府批準。
城市設計由區規劃局負責組織,重要地區、重點地段城市設計由區規劃局會同市規劃局*直屬分局共同組織編制,報區政府批準。
規劃編制成果經法定程序批準后,應及時報區規劃局備案。
39、明確規劃項目審批主體和流程。
按照市政府批轉市規劃局《關于理順*、六合、*三個區規劃管理體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寧政發(2004)27號】規定,進一步明確規劃審批職能。
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采取由區規劃局受理預審,市規劃局*直屬分局審批的形式。建設單位申報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統一報至區行政服務中心規劃窗口,由區規劃局預審通過后轉至市規劃局*直屬分局辦理審批,審批成果抄送至區規劃局。
各類建設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包括市政管線工程),除需上報市政府重大項目規劃審批會議決定的之外,由市規劃局委托區規劃局受理審批。
區規劃局負責在鎮、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建設項目的審批,區建設局負責國有及集體土地上個人建房的審批管理。
八、進一步加強規劃工作的領導和保障
40、建立完善區規劃項目管理制度。加強區規劃審批領導小組對全區范圍內重大、重要規劃項目的管理以及影響較大的行政處罰決定的審核,進一步完善區規劃項目管理制度,明確審批程序、審批范圍和審批要求。
41、強化規劃工作經費的保障和管理。全區各類規劃編制經費、基礎測繪經費統一納入區財政預算管理,每年年初由區規劃局編制全區規劃、測繪經費預算,經區財政局審核,報區政府批準后作為當年規劃工作經費。規劃經費實行專戶管理,按工作進度撥入專戶經費,當有規劃經費實際發生時,由區規劃局申請相應資金,區財政局審核后報區政府審批。
42、加強對規劃審批的監督。規劃部門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強化審批責任制和規劃審批責任追究制,減少自由裁量權。監察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過重點檢查關鍵環節等手段,形成完善的行政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