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劑學宗旨范文

        藥劑學宗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劑學宗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劑學宗旨

        第1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防治除草劑藥害

        當前,隨著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用化學除草劑已成為高效農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草劑已經象化肥一樣被廣大農民接受。但是,化學除草劑在使用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品種使用不當或施藥方法不對,給當季或后茬作物造成嚴重藥害,特別是對(瓜)蔬菜藥害非常嚴重。尤其在使用玉米除草劑的時候,正是我市(瓜)菜育苗移栽的集中期,瓜菜幼苗很容易遭受除草劑的危害,因此,為了預防和緩解除草劑對瓜菜產生的藥害,必須熟練掌握除草劑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劑量以減輕或者消除藥害。下面我就談一下關于除草劑藥害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一、除草劑使用存在的四種問題

        除草劑藥害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多種多樣,既有環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劑本身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1.選擇藥物品種不當

        主要是農民對藥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濫用導致藥害。除草劑具有很強的專一性,其防除對象范圍很小,一旦用錯就會產生藥害,對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劑就能造成藥害。如大田除草劑錯用于蔬菜田,移栽田除草劑用于直播田、拋秧田。

        2.不按說明書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劑時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總覺得使用藥量越大濃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不按規定用藥量使用除草劑,有的加大用藥量、有的施藥不均勻、要求作物苗前用藥除草卻用于苗后用藥除草等。這是很危險的,每一種農藥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如果不按說明使用,使用濃度過高或用藥量過大、用藥時間不對最容易引起藥害。

        3.使用殘留期長的除草劑

        因上茬作物使用殘留期長的除草劑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藥害。特別是一些選擇性除草劑對上茬作物安全,而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如每畝施用38%的莠去津懸浮劑350毫升對后茬玉米、高粱沒有影響,施藥后24個月內不能種小麥、水稻、谷子等,施藥后40個月內不能種黃瓜。

        4.不科學施用除草劑

        不少農戶在氣候條件不適宜的時候施藥:如高溫,高濕,雨后等天,很易引起藥害發生;還有的農民不看說明書,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劑。如使用禾大壯等類型的除草劑,稻田里必須有淺水層,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極易導致藥害。可濕性差的化學除草劑,必須要用力搖晃瓶體,使藥物混合均勻,這樣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噴藥不均勻極易對作物造成傷害。

        二、藥害的幾種表現癥狀

        除草劑造成的藥害癥狀與某些病害癥狀類似,診斷時往往造成誤診。

        除草劑的藥害表現以豆類、西紅柿幼苗、瓜類等受害最重,豆類作物受害時常表現葉片卷縮、生長點不伸展、生長速度慢、坐莢率低等癥狀,尤其是生長點及葉片表現的卷縮甚至類似于豆類的病毒病;但是此種情況與病毒病有本質的區別,這種情況可以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恢復到正常生長的狀態,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會日趨嚴重,甚至減產絕收。西紅柿幼苗受害后子葉最先表現受害癥狀是先從邊緣表現失水癥狀,并在短時間內整個葉片變干,真葉卷縮、不伸展,與幼苗干旱的反應相似。但是受除草劑為害的幼苗,澆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復。瓜類幼苗受害后,葉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葉片受害最為嚴重;但是此種情況與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現在極度高溫的情況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過補水或溫濕度適宜時可以自行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受除草劑藥害的瓜類植株葉片,即使補水也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并且受害嚴重的葉片會在短時間內失水變干,對植株的整體影響較大。

        三、如何預防除草劑藥害

        1.正確選用藥物類型

        除草劑使用范圍很嚴格,有時只差一個字,就能釀成大禍。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芐嘧磺隆和氯嘧磺隆,雖然都只差一字,卻一個是在水田用,一個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種類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劑;同種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種類的除草劑。因此,購藥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

        2.妥善保管防止錯用

        有的農戶對除草劑不注意妥善保管,導致包裝標簽脫落或標簽腐蝕,錯將除草劑當成殺蟲劑、殺菌劑施用,或不按說明施用,以至發生藥害。

        3.掌握用量和濃度

        除草劑的施用量和濃度更為嚴格,若超量施用,極易發生藥害,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濃度。

        4.施用方法要得當

        許多除草劑施用時,沾染到種子上,易造成藥害。

        5.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劑混用具有節省農藥,省工、省時、省成本等優點。但若盲目混用,則不但無增效作用,反而會使藥效降低,造成藥害。

        四、救治措施

        1.反復灌水洗田沖地稀釋排毒

        對施藥過量造成藥害的,可灌水洗田沖地,稀釋排毒,降低藥害。

        2.使用適用的解毒劑解毒:

        根據藥害的性質,可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解毒補救。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作為除草劑的解毒劑。如噴灑適度的“九二0”,可以緩解藥害的程度。

        3.連續噴水洗苗

        因使用濃度過大或葉面吸收過多而引起的藥害,可連續噴水沖洗,減少植株上的藥物濃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時摘除受害葉,增施腐熟人畜糞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進植株根系發育和新葉再生。

        5.噴施葉面肥

        葉面噴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氫鉀或磷鉀精、噴施寶等進行葉面噴施,可促進水稻根系發育,盡快恢復生長。

        綜上所述,除草劑產生藥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造成的危害是很嚴重的,只有在實際生產中熟練掌握除草劑的使用方法和劑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劑造成的藥害損失,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2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教學評價 技能提高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168-01

        1 教學評價要尊重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

        任何教學評價,總是與一定的培養目標相聯系的,并以培養目標作為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培養目標不僅規定和制約了教學計劃的內容,而且還為教學評價規定了總體標準,使教學評價標準有了依據。2000年3月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提出:“中等職業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他們應當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須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中職教育應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在建立中職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就必須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用人單位對于崗位操作技能培養系統性的要求以及專業基礎理論教學的恰當程度等。

        2 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現今中職學校技能人才的培養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對于中職學校畢業生的現狀進行分析,在企業的角度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專業知識不充分,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對的綜合素質欠缺。當今社會,技術發展迅猛,提高各方面能力和素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導致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也是中職學校教學評價中存在誤區。

        (1)重終結性評價,輕過程性評價。忽視教師教學過程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反映在備、教、輔、改、考、管、研等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程度及質量上。重終結性評價而輕過程性評價,可能導致教師只重教學而輕教研。

        (2)重教學效果的評價,輕育人效果的評價。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承擔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任務,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該兩者兼顧。重教書輕育人的誤區,教育評價也失去意義。

        (3)重獎懲性評價,輕發展性評價。在教學評價中,要強調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倡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動性,激發教師的成就動機。獎懲性教學評價與發展性教學評價并不是相互獨立或相互排斥,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兩者的作用都不容忽視,必須有機結合。

        (4)重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輕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社會評價。學校對教師教學評價指向往往與社會的認同不一致,校內的評價制度與社會的評價標準、方法脫節,這樣將導致我們培養出來的合格學生得不到社會認可。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評價主要是評價教師的教學因素,如:教學行為、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成績,而不考慮課程本身的地位和屬性,忽視了該課程在學生職業能力形成中的作用。

        (5)有些中職學校的教學評價制度在“投入”評價和“產出”評價、定性和定量評價等關系上處理不夠合理,有的教學評價模式過于抽象或復雜、可操作性不強等等。

        3 教學評價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為核心

        在專業學業評價標準的制定中,應樹立能力本位的職業教育觀,突出職業學校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密切結合專業特點,發揮專業優勢,形成專業特色。因此,在教學評價中堅持如下原則。

        (1)反映能力本位的主導性原則。在教學中實行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在此期間應采取項目貫穿始終的動手能力的訓練,要以工作現場為條件,以實際的任務做驅動。要把能力點作為重點,不單單只追求理論和知識的完整性。

        (2)教學形式的拓展性原則。接受在各個場所和環境下開展教學。除了專題講授之外,核心能力的培養還應該體現在各種課程模塊中,貫穿在各種課外活動、生產實習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

        (3)教學組織的多樣性原則。要實現專題性教學和滲透性教學相結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培養培訓。

        (4)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原則。學習者能力的強弱在不同的模塊項中都能顯現出來,即使在用一個模塊項中,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利用的熟練程度也能說明高低。所以,對學習者來說,已經具備的能力點不必重復學習和訓練。

        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對于中職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高意義重大,同時教師的教學評價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學校應從組織領導、規章制度、監控督導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從而推進教師教學評價工作順利進行。良好的教師隊伍和一流的教學設施,并不一定應能培養出一流的學生,學生應是教學質量中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職業教育必須在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步入社會后增強他們的職業流動性和適應性并尋找新的出路。讓學生在今后的職業活動中受益終身,在任何的社會變化、職業變換面前都能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Z].(2005-2006).

        第3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 高職綜合英語 教學改革 必要性 有效策略

            由于中國的高職教育僅十余年的歷史,屬于起步階段,造成許多高職院校的綜合英語課程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英語專業設置,難以體現高職英語教學自身的特色,而且有的高職院校起步于中專學校,起點較低,綜合英語的課程設置不甚成熟,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或者與本科英語專業學生相比不具備就業競爭優勢。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進行改革的理論基礎,最后給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改革的必要性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改革主要是由高職綜合英語教學現狀、傳統英語教學低效的影響以及高職綜合英語自身特征三個方面決定的:1.高職英語綜合英語教學現;2.低效的傳統英語教學影響;3.高職綜合英語自身特征。

            二、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改革的理論基礎及有效策略(一)理論基礎。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論進行的:構建主義理論和高職課改理論。

            構建主義理論。構建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認知主體,認為學生不應該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依托,通過新舊知識雙向、反復的相互作用構建自身知識體系。同時,構建主義還認為學習是師生、生生間相互協作的過程,良好、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真實、有效的語言情境以及融洽、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

            高職商務綜合英語中的許多教學任務本身就需要學生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來完成,因此可以說,構建主義理論符合高職綜合英語強調語言實用性的特征。高職課改理論。高職院校以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高職商務綜合英語教學既要重視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技能的培養,如聽、說、讀、寫、譯,還要注重學生在商務環境下開展商務活動專業技能的習得,如商務談判、商務函電等,同時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組織、策劃、協調、創新、隨機應變等能力,以幫助學生解決在日后的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高職課改理論主要包含“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和“因材施教”兩個原則。

            (二)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準確定位課程。要進行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準確定位高職綜合英語這門課程。教育部明確規定,高職綜合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管理、服務和建設的一線高等技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因此,高職綜合英語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教學中心和主人,為他們多多創設英語語用情境和操練機會。創新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多為“滿堂灌”、“一言堂”,整節課教師都是在講臺上長篇大論,很少有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的激發。因此,高職綜合英語應創新教學模式,導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進科學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豐富教學手段。語言教學容易枯燥、乏味,豐富的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他們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和氛圍。在高職綜合英語課堂也可以以新奇、刺激的多媒體為依托,通過光鮮的圖像、動聽的聲音、生動的影像模擬或再現真實語言場景,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言運用當中。另外,多媒體網絡的知識大容量性、實時性、交互性、針對性等特點更能兼顧學生不同的層次和特點,做到差異化教學。例如商務函電部分,就可以讓學生運用多媒體網絡通過收發e-mail的形式進行詢盤(inquiry)、報盤(offer)、還盤(counter offer)、接受(acceptance)、簽訂合同(signthe contract)等商務流程。

            (三)和諧師生關系。

            俗話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根據二語習得情感過濾學說,影響學生二語習得的最大因素是焦慮,而輕松的交際氛圍可以削弱或降低學生的焦慮情感,使他們滿懷喜悅、充滿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統一。一個春風般微笑、一句溫暖的問候、一道贊許的目光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在心中蕩漾起努力向上的漣漪。

            (四)改革評價體系。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考試成績是唯一衡量一個學生成績好壞的標準,因此才有了“高分低能”“啞巴英語”的出現。分層考核不但可以保護成績較弱學生的自尊心理,還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自他評結合則可以保證和維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良性循環。通過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學生可以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在以后的學習中做到揚長避短,或開展自主學習,彌補不足,從而使學生更有效地得到全面發展。

            三、結語

        高職綜合英語是高職學生專業技能提高的基石,尤為重要。

            雖然高職綜合英語教學改革也是摸索著前進,但是亦不可盲目,應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合理的策略為指導,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更新觀念、積極總結、加強實踐,才能達到教學相長、行之有效的效果,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技術型、專業型、復合型高級英語人才,同時,為以后的教學和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第4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1 基本情況

        2011年度全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綜合統計工作共統計了所屬17個區縣的1 210所學校,其中小學585所,中學625所;在校學生數103萬人,其中小學53萬,中學50萬。

        至2011年底,全市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儀器器材設備總金額為26億元,生均2 537元,其中小學為1 617元;中學為3 472元。2011年全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總投入5.9億元,生均為572元,其中小學為399元,中學為715元。

        2 主要統計指標

        2.1 每百名學生配備計算機數量

        如圖1所示,全市每百名學生配備計算機數量小學23.3臺,比去年增加2.1臺;中學40.9臺,比去年增加5.2臺;初中38.6臺,比去年增加6.4臺;高中47.8臺,比去年增加2.2臺;完中40臺,與去年持平。

        2.2 配備多媒體設備的普通教室比例

        全市配備多媒體設備的普通教室比例小學為99%,與去年的持平;中學為96.9%,比去年的96.4%上升0.5%;初中為97.3%,比去年的96.7%上升0.6%;高中為96.2%,比去年的95.2%上升1%;完中為96.1%,比去年的97.1%下降1%。

        2.3 全市各類專用教室儀器設備器材金額占總金額百分比

        如圖2所示,計算機室占總金額的比例最大,小學近1/3,中學超過1/4。

        2.4 計算機及網絡設備金額

        全市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總金額:小學為8.12億元,比去年7.89億元增加0.23億元;中學為14.9億元,比去年14.7億元增加0.2億元。

        2.5 教育技術裝備當年投入金額

        全市教育技術裝備當年投入總金額小學為

        23 339萬元,比去年的17 896萬元增加5 543萬元;中學為36 116萬元,比去年的30 209萬元增加

        5 997萬元。

        各區縣教育技術裝備生均投入金額見圖3。

        2.6 圖書總金額

        全市圖書總金額,小學為2.2億元;中學為3.97億元。全市校均圖書總金額,小學為37.6萬元,比去年的31.7萬元增加5.9萬元;初本文由收集整理中為54.1萬元,比去年的46.8萬元增加了7.3萬元;高中為95萬元,比去年的85萬元增加了10萬元;完中為70.8萬元,比去年的66萬元增加了4.8萬元。

        2.7 圖書投入金額

        全市圖書投入總金額,小學為2 323萬元;中學為3 476萬元。全市校均圖書投入金額,小學為3.9萬元,比去年的3.7萬元增加了0.2萬元;初中為5萬元,比去年的4.6萬元增加0.4萬元;高中為6.0萬元,比去年的6.1萬元減少了0.1萬元;完中為7.8萬元,比去年的6.6萬元增加了1.2萬元。

        3 主要特點

        3.1 信息化建設繼續保持增長

        每百名學生配備計算機數量、計算機和網絡設備金

        轉貼于

        額等幾項與信息化建設相關的統計指標繼續穩定在較高的水平。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總金額與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儀器器材設備總金額之比小學為92:100、中學為85:100;計算機數量的凈增長率小學5%,中學2%;反映出本市中小學校信息化硬件建設繼續保持較高的水平。

        3.2 普通教室多媒體設備繼續保持高的增長率

        從統計數據看,今年在去年的高配備率上繼續有所提高,總金額凈增長率小學18%,中學7%。反映了多媒體設備的已經進入更新換代的周期,資金投入相對較高。

        第5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針灸療法; 局部阻滯; 穴,夾脊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原發于肌肉、肌腱、筋膜等結締組織且以疼痛為特征的癥候群[1],是引起腰背痛和頸肩痛以及關節周圍痛的常見病,肌筋膜觸發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是MPS的主要臨床特征之一。MPS的治療方法眾多,如肌肉牽張和冷噴霧療法、肌內封閉[2-3]以及針刺[4-5]等,尤其針灸在鎮痛方面效果明顯。我們在臨床上觀察應用夾脊穴為主配合肌筋膜觸發點針刺治療腰背部MPS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標準

        111 診斷標準[2-3] (1)病史:突然發作的肌肉過用或跟隨發生的短暫時期后的腰部疼痛;反復和慢性過用受累肌肉而引起的肌痛;不明原因的肌痛。(2)肌肉觸痛點和痛點處周圍常可觸及痛性拉緊的帶狀或條索狀結構。(3)肌肉觸痛點(觸發點)伴有其特征性的遠處牽涉痛。(4)受累肌肉的運動和牽張范圍受限及肌力稍變弱。(5)快速觸診和針刺痛點(觸發點)可引起局部顫搐。(6)壓力和針刺痛點(觸發點)可引發疼痛和牽扯痛。(7)睡眠不足時可加重。

        112 納入標準 (1)符合診斷標準者;(2)年齡20~60歲;(3)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 排除標準 (1)器質性和其他功能性病變,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結核、腰椎退變、強直性脊柱炎、腰椎轉移灶、腰肌勞損、精神性疼痛等;(2)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者;(3)有藥物過敏史,或對針刺、注射過敏者;(4)同時服用與本病治療有關的其他藥物者;(5)有情感或精神障礙者;(6)妊娠婦女;(7)不合作者。

        12 一般資料 符合MPS診斷的60例患者均為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病例,男25例(針刺組12例,對照組13例),女35例(針刺組18例,對照組17例);年齡22~53歲,平均(377±970)歲;病程3~15個月。采用PEM 31軟件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針刺組和觸發點局部阻滯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治療前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針刺組 取穴:根據肌肉觸發點所在處取相應椎節的夾脊穴,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觸發點,委中、昆侖。

        針刺操作:觸發點的針刺,首先找準觸發點,讓患者指出疼痛區域,醫者雙手拇指觸摸肌肉確定緊張帶,按壓壓痛點或觸發點誘發局部痛和跳躍癥,進一步刺激以產生牽扯痛,詢問患者是否再現其主訴的疼痛。確定觸發點后,左手按住被確認的觸發點,右手持針沿手指所壓方向進針,當針刺至觸發點時,患者自述有從局部向關聯部位放射并伴有特殊。夾脊穴直刺或斜向脊柱方向刺05寸(同身寸);肝俞、脾俞斜刺05寸;腎俞、大腸俞直刺05~1寸。委中、昆侖直刺05寸。隔天1次,每次留針20min,6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2 對照組 觸發點的尋找同針刺組,用圓圈做好標記,每次局部阻滯不超過3個點,選擇距離稍遠的痛點進行封閉。藥物用20mg/L的利多卡因2mL加生理鹽水6mL,每個點注射2mL。隔天1次,每次需重新尋找觸發點進行封閉。療程同治療組。

        注意事項:針刺背部穴位和觸發點封閉時注意針刺或注射角度、方向和深度,防止傷及內臟。

        14 觀察指標 疼痛程度的評定采用視覺模擬評估法(VAS法)[6]:0分為無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16 療效判定標準[6] 采用中華疼痛學會韓濟生院士推薦的VAS加權值的計算方法:VAS加權值=(A-B)/A×100%(A=治療前VAS評分,B=治療后VAS評分)。痊愈:VAS加權值在75%~100%之間;顯效:VAS加權值在50%~75%之間;有效:VAS加權值在25%~50%之間;無效:VAS加權值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兩樣本Wilcoxon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①P

        22 兩組治療后疼痛緩解度比較 見表2。兩組疼痛緩解度中度以上的患者均占9333%,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針刺組與對照組在緩解疼痛方面的療效相仿。表2 兩組治療后疼痛緩解度比較

        23 不良反應 治療后針刺組有3例出現局部疼痛,一般在1d內可消失;1例出現局部瘀血現象。對照組有2例出現局部疼痛,3例出現局部瘀血現象,2例出現心慌,5例出現血壓升高,還有1例患者出現呼吸急促、心慌的癥狀,經急診科急救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MPS是一種慢性疼痛性病癥,發病率高,多見于成年人,最常見的病因是創傷、急慢性過度負荷及肌肉的反復過度使用。根據中醫理論,MPS病變在肌肉與筋膜,即中醫“筋”的范疇。從經筋理論來講,MPS屬經筋病,多表現為肌肉、肌腱、筋膜、關節、韌帶等組織在運動方面的機能失常,如《素問·長刺節論篇》所說“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靈樞·經筋》中言“經筋之病,寒則筋急……”,與MPS受寒后出現肌肉痙攣、疼痛加重相符合。《靈樞·經筋》中描述了本病的特征:“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其“結者皆痛”與MPS觸發點吻合,“轉筋”的描述又與肌緊張帶符合。并提出了“以知為數,以痛為俞”的治療方法,即在病變部位局部取穴之意。腰背部肌筋膜屬于足太陽膀胱經范疇,且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者,項背腰尻腘踹內皆痛”,因此對于腰背部MPS選足太陽膀胱經穴治療。選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除了應用其近部取穴的原理之外,還因肝主筋,脾主肌,故選用脾俞、肝俞治療肌病與筋病;而腎俞有溫腎陽、祛寒濕之功效;委中、昆侖為足太陽經遠道取穴。

        華佗夾脊穴為經外奇穴,位于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間,通過督脈之別聯系兩者。督脈為“陽脈之海”,足太陽為“一身之巨陽”,夾脊穴所在恰是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經氣外延重迭覆蓋之處,夾脊穴于此聯絡溝通二脈,具有調控二脈的樞紐作用,針灸夾脊穴時能起到調節兩經的整合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夾脊穴、足太陽經穴及觸發點針刺治療MPS是有效的方法,其療效與利多卡因局部阻滯法相仿,而且可以避免利多卡因的一些副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秉文腰背痛[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5-195

        [2]Simons D G, Travell J G, Simons L 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the trigger point manual[M] 2nd ed Baltimore: Williams&Wikins, USA, 1999:11-235 

        [3]Travell J G, Simons D G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the trigger point manual[M] 2nd ed Baltimore: Williams&Wikins, USA, 1983:50-230 

        [4]Chu J, Schwartz I The muscle twitch in myofascial pain relief: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other needling methods[J] 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2002, 42(5):307

        第6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志室穴;疏密波;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67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938-01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是獨立的病癥。由于解剖上及功能上的特點,第3腰椎橫突成為最易損傷的部位,故不論是在動力性損傷或靜力性勞損的腰腿痛患者中,本病是最多見的病癥之一,是積累性損傷引起的急慢性肌筋膜腰痛的一種表現。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辦公化的普及,學習和工作上的壓力,久坐引起的腰腿痛患者越來越多,而且趨于年輕化。本科室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期間,運用疏密波刺激雙側“志室”穴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86例,操作簡便,療效顯著,作者現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觀察病例共86人,全部來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期間在延吉市中醫醫院針灸科門診治療的患者,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46歲,單側21例,雙側65例。

        1.2診斷標準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診斷標準:①有突然彎腰扭傷、長期慢性勞損或腰部受涼史。②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③一側慢性腰痛,晨起或彎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難,有時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并可觸及條索狀硬結。⑤X線攝片示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18-55歲;③同意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排除標準①骨髓炎及嚴重骨質疏松患者;②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先天畸形、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及有馬尾神經癥狀者;③妊娠期婦女及精神病患者。

        1.5治療方法

        1.5.1選穴志室(雙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1.5.2針刺方法針具:0.25×40一次性無菌不銹鋼毫針。患者俯臥位,常規消毒后,直刺1寸-1.2寸,用平補平瀉手法,使患者有酸脹或麻木感即可。然后接G6805-Ⅰ型針灸治療儀,采用疏密波,使局部稍稍隆起,患者能承受為度,留針30min,10天為1療程。一般1-2療程。

        1.6療效觀察

        第7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 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使用情況;評估指標

        通過相關有效方法建立完善的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 可以實現提高藥物應用合理性以及降低藥物費用的目的[1]。作者將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及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310例患者的病歷, 對其用藥情況進行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 不僅對其中不合理的處方進行點評, 而且對病歷中的不合理藥品應用情況進行干預, 同時, 對病歷處方干預效果進行評價。

        1. 2 方法

        1. 2. 1 關于建立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組織分析 為了提高人血白蛋白用藥的合理性, 則需要做好患者病歷用藥情況評析, 保障用藥評析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并且成立了由10人構成的合理用藥評價組織, 其中包括臨床藥師、臨床醫師等, 這些人員均分別明確了其職責任務。

        1. 2. 2 關于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分析 ①由合理用藥評價組織對患者的病歷以及醫囑等進行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②通過按照其占有地位、分布指標、權重系數來獲得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

        1. 2. 3 關于多項評估指標的確立分析[2] 多項評估指標包括以下幾點:①評估適用證選擇的合理性;②評估該癥狀的藥物用法以及用量合理性;③關于藥物經濟學的評價;④評估藥物治療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1. 3 觀察指標 ①關于權重系數的確定。按照評估指標權重系數來確定人血白蛋白用藥合理性;②關于應用目標的設立。通過層次分析加權法推算出藥物應用合理數值, 當數值≥8分時, 則視為應用合理;當數值≥6分時, 則視為基本合理;當數值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310份患者病例干預前的藥物應用合理率顯著低于干預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對比310例患者干預前后藥物應用情況[n (%)]

        項目 干預前 干預后

        應用不合理 160(51.6) 52(16.7)

        應用基本合理 80(25.8) 88(28.4)

        應用合理 70(22.6)a 170(54.9)

        注:與干預前比較, aP

        3 討論

        人血白蛋白適用于以下病癥:血容量不足、低白蛋白血癥以及心肺旁路手術前或者手術后。雖然人血白蛋白對以上臨床病癥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是人血白蛋白溶液中5%是由人類血漿而制成的, 以至于白蛋白傳播病毒性疾病風險極大[3]。因此, 需要采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來降低其風險, 以減少其病毒。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知,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本院接受診治310份患者的病歷中, 人血白蛋白應用不合理占比達到51.6%, 嚴重浪費了人血白蛋白藥物, 并且影響了后期接受治療患者的最佳時間, 通過合理用藥評價組織10人對不合理處方進行點評、干預后, 310份患者病例的藥物應用合理率顯著低于干預后(P

        綜上所述, 在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背景下, 人血白蛋白用藥合理性得到顯著性提高。

        參考文獻

        [1] 呂慧怡, 范青, 于健, 等. 危重患者應用人血白蛋白的醫學評價. 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 2008, 5(4):45-47.

        [2] 陳艷秋, 孫建琴, 宗敏, 等.住院病人營養不良患病率調查與分析.腸外與腸內營養, 2006, 6(1):51-53.

        第8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基坑圍護 雙軸攪拌加固 SMW工法樁 鉆孔灌注樁  壓密注漿

        一、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況

        中國人民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后勤保障綜合樓工程位于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環島東南向NS1地塊,西側緊鄰黃興路,北側為擬建合生廣場地塊。本工程用地面積約4970m2,總建筑面積約34364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25458m2 ,地下建筑面積約8906ā,地下2層,地上17層,裙房3~4層,是一個集餐飲、住宿、于一體的高層建筑綜合樓,地下兩層為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地上一層至四層主要為公共服務用房,五至十七層主要為客房。

        1.2 基坑概況

        本工程基坑平面呈矩形,長約75米、寬約63米,基坑周長約278米,面積:4726平方米,坑底相對標高-9.550~-11.050m,基坑開挖深度9.45~10.95m,局部落深區域坑底標高-10.55~-12.25,開挖范圍內土質由上向下依次為:雜填土、粘質粉土、砂質粉土、淤泥質粘土、粘土,地基地質條件較差。基坑圍護設計單位: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申元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煙建集團有限公司

        二、基坑支護方案

        本基坑設計采用兩種圍護形式,西側、北側、東側大段采用SMW工法,南側及東側小段采用鉆孔灌注樁及三軸攪拌止水帷幕。2.1 SMW工法,為三軸勁性水泥土攪拌樁內插入H型鋼,水泥土攪拌樁直徑為Φ850,全斷面套打,插入H700×300×13×24型鋼。2.2鉆孔灌注樁直徑為900,坑底落深部位靠近圍護墻處,灌注樁直徑為1000,止水帷幕采用三軸攪拌水泥土,直徑850,全斷面套打。

        2.3坑內設計采用兩道鋼筋砼支撐,平面采用對撐加角撐的布置形式,圍檁截面尺寸為1250×800,對撐截面尺寸為900×800,角撐截面尺寸為900×700,連桿尺寸為700×700;垂直支撐采用鉆孔灌注樁加鋼格構柱,樁直徑800mm,格構柱截面400×400。2.4基坑內建筑核心區域落深部位采用壓密注漿加固;其它落深部位采用雙軸水泥攪拌樁加固。

        三、施工環境

        3.1、基坑周邊環境

        基坑南側為3層磚混結構建筑(政院醫院),距離基坑邊約3米;基坑東南角為5層磚混結構建筑(學員宿舍),距東側基坑邊約6米;基坑東側、北側均為即將開工建設的合生廣場,無建筑物;基坑西側距離黃興路路沿石約9米,據黃興路地道約15米。

        3.2、周邊管線

        基坑西側與黃興路之間,位于人行道下部有市政給水管道、雨水管道、通信電纜,基坑東側有政院內部給水管道及煤氣管道。

        3.3、地質及水文條件

        3.3.1 基坑圍護參數見下表1:

        3.3.2 場地水文地質條件:

        (1)孔隙潛水:主要賦存在①層雜填土、②層粉性土中,場地內初見地下水埋深1.50~1.80m,相當于絕對標高+1.77~+2.40m;靜止地下水埋深1.20~1.50m,相當于絕對標高+2.07~+2.60m.表1

        (2)深層孔隙承壓水:本場地第⑦層為承壓水,根據上海市《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02)第11.1.1.2條:上海深部承壓水水位,一般均低于潛水水位,年呈周期性變化,埋深3.0~11.0m。

        (3)地下水、地基土對混凝土的腐蝕性:據勘察報告地下水對砼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

        四、施工進度計劃

        根據本工程總體進度計劃要求,圍護樁施工工期確定為60天,據此安排設備數量及工藝流程。

        4.1總體工藝流程

        基坑南側及東南角雙軸攪拌加固圍護樁土體 基坑南側及東南角圍護灌注樁 基坑南側及東南角三軸攪拌止水帷幕 其它三面SMW工法樁 坑內雙軸攪拌加固土體 坑內壓密注漿 坑內真空深井降水井

        五、主要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

        5.1雙軸攪拌加固

        5.1.1概況

        基坑工程坑內加固和南側圍護灌注樁土體加固采用雙軸水泥土攪拌樁。坑內加固采用雙軸水泥土攪拌樁φ700@500,加固深度為基坑底面以下4米內、水泥摻量為13%;加固深度為基坑底面以上3~5米內,水泥摻量為8%。水灰比0.5~0.55。基坑圍護灌注樁土體加固水泥產量為10%。

        水泥土攪拌樁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

        5.1.2質量控制要點

        ⑴攪拌樁應連續搭接施工,樁與樁的套接時間不大于10h,施工必須堅持兩噴三攪的操作順序。

        ⑵對原材料進行檢測,現場質檢員負責樁機就位,水泥漿液拌制及外摻劑量,攪拌機提升速度等各項質量檢查,檢查配合比量、注漿量、標高、提升速度等,保證滿足工藝和規程要求,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立刻整改,直至停工整頓。

        ⑶樁位移動定位后,嚴格樁身垂直度的控制,必須保證樁架平衡和垂直度,以及定位的準確率。

        ⑷施工前應檢查水泥及外摻劑的質量,樁位、攪拌機工作性能、各種計量設備完好程度。

        ⑸施工記錄做到齊全、準確真實。

        5.2鉆孔灌注樁

        5.2.1混凝土灌注樁設計概況

        本工程基礎工程樁為φ650鉆孔灌注樁,樁長45m,φ550鉆孔灌注樁,樁長27m。圍護支撐立柱下樁采用鉆孔灌注樁φ800,設計樁長22米;支撐樁上部為角鋼格構柱,格構柱截面為400×400。圍護灌注樁樁徑φ900和φ1000兩種規格,樁身長度分別24.25m和26.35m,樁身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水下C30,灌注樁主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

        5.2.2質量控制要點

        5.2.2.1埋設護筒鉆機就位。根據設計樁位放線,埋設好護筒,護筒周圍填粘土;開鉆前應縱橫調平鉆機,安裝導向套。

        5.2.2.2制備泥漿。為保證護壁質量,采用現場配置泥漿并用泥漿池儲備,儲備的泥漿量應能夠保證每天成孔施工的需求量。

        5.2.2.3鉆孔施工

        (1)開鉆前,用水平儀測量孔口護筒頂標高,以便控制鉆進深度。鉆進開始時,注意鉆進速度,調整不同地質層的鉆速。

        (2)鉆進過程中,采用工程檢測尺隨時觀測檢查,調整和控制鉆桿垂直度;邊鉆進邊補充泥漿護壁。

        5.2.2.4清孔 鉆進孔深達到圖紙規定深度,成孔質量檢查后進行清孔。

        5.2.2.5鋼筋籠安裝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鋼筋籠一次成型,根據規范要求進行自檢、隱檢和交接檢,內容包括鋼筋外觀、品種、型號、規格,焊縫的長度、寬度、厚度、咬口、表面平整等,鋼筋籠的主筋間距(±10mm)、加勁筋間距(±20mm)、鋼筋籠直徑(±10mm)和長度(±100mm)等,并做好記錄。結合鋼筋焊接取樣試驗和鋼筋原材復試結果,有關內容報請監理建筑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吊裝。起吊

        中防止鋼筋籠變形,并控制好籠頂標高。

        5.2.2.6安裝混凝土導管

        (1)導管組裝時接頭必須密合不漏水(要求加密封圈,黃油封口)。

        (2)在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閉水打壓試驗,試水壓力0.6-1.0MPa,不漏水為合格。

        (3)導管底端下至孔底標高上50cm左右。漏斗安裝在導管頂端。

        5.2.2.7水下灌注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注前必須檢查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并記錄。

        (2)導管內使用的隔水塞球膽大小要合適,安裝要準確,一般位于水面以上。灌注混凝土前孔口要蓋嚴,防止混凝土落入孔中污染泥漿。

        (3)混凝土首灌量應灌至導管下口2m以上,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5m,不大于6m,設專人及時測定,以便掌握導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導管,必須經過測量計算導管埋深,然后確定卸管長度,使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態,并作好澆注施工記錄。混凝土灌注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得間斷。拆除后的導管放入架子中并及時清洗干凈。

        (4)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導管位置居中,提升導管時應有專人指揮掌握,不得使鋼筋骨架傾斜、位移,如發現鋼筋籠上升時,應立即停止提升導管,使導管降落,并輕輕搖動使之與鋼筋籠脫開。

        5.2.2.8拔護筒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時拔出護筒,灌注完樁頂混凝土面低于施工地面高度時,應立即回填土加以覆蓋,防止塌孔及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5.3 SMW工法樁

        5.3.1設計概況

        基坑西、北、東三面圍護為SMW工法樁,采用φ850@600三軸勁性水泥土攪拌樁內插H型鋼。樁頂設計標高-0.100,有效樁長分別為20.1米、25.1米及22.1米;內插型鋼分別為19米、21米及24米。水灰比1.5,水泥摻量為20%。

        SMW工法樁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

        5.3.2質量控制要點

        5.3.2.1攪拌樁應連續搭接施工,樁與樁的套接時間不大于12h。

        5.3.2.2樁機就位后,應對水泥漿液拌制及外摻劑量,攪拌機提升速度等進行嚴格質量檢查。

        ⑴攪拌樁采用P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三軸攪拌樁水泥摻量為20%。樁位偏差50mm,成樁直徑10mm,水灰比1.5。

        ⑵樁身采用一次攪拌工藝,水泥和原狀土須均勻拌和,下沉及提升均為噴漿攪拌,為保證水泥土攪拌均勻,必須控制好鉆具下沉及提升速度,鉆機下沉與提升攪拌速度一般在1~1.5m/min,在樁底部分重復攪拌注漿。提升速度不宜過快,避免出現真空負壓、孔壁塌方等現象。

        ⑶施工時應保證水泥土能夠充分攪拌混合均勻。樁施工時,不得清水下沉,相鄰兩樁施工間隔時間不宜超過12個小時。

        ⑷水泥土攪拌樁養護期不得少于28天。

        5.4 壓密注漿

        5.4.1概況

        工程壓密注漿范圍為標高-11.75~-15.75m及-11.75~-13.75m,注漿深分別為2m及4m。注漿間距為1.0×1.0m,呈梅花型布置,工程量共計789方。

        每孔每延米的注漿量根據施工時實際情況確定,初定水泥用量120kg/m3,注漿壓力為0.2~0.3Mpa,水灰比0.55。5.4.2質量控制要點

        ⑴根據類似工程壓密注漿工程經驗,水泥用量應不低于120kg/m3 ,水灰比應控制在0.55。

        ⑵注漿壓力控制在0.2~0.3 Mpa。

        ⑶注漿施工按跳孔間隔注漿方式進行,以防止串漿,提高注漿孔內漿液的強度與時俱增的約束性;分層進行注漿,先進行封頂注漿,然后自上而下進行注漿。

        ⑷如注漿中途發生地面冒漿現象應立即停止注漿,調查冒漿原因。如系注漿孔封閉效果缺佳,可待漿液凝固后重復注漿;如系地層灌注不進,則應結束注漿。

        ⑸注漿孔的鉆孔孔徑一般為70~110mm,垂直偏差應小于1%。

        ⑹采用自動流量和壓力記錄儀,并如實和準確地記錄。

        第9篇:藥劑學宗旨范文

        關鍵詞: 藥劑學實驗課開課現狀改革方案

        在21世紀,如何通過教學實踐開發受教育者自身的潛能來提高人才素質,培養創新意識,是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藥劑學作為藥學知識的專業課,位于藥學知識結構金字塔的頂部,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科學,也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的工藝學,我們更有必要對其進行教學上的改革。因此,我們就藥劑學課程改革進行了一些探討。

        藥劑學為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一門研究將藥物加工制成適合于醫療、預防、診斷需要的各種形式(劑型)的綜合性技術科學,其實驗課的開出率占其理論課的50%,這充分說明了實驗技能在藥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藥劑學課程的改革重點就在實驗課的教學上。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事業的改革,傳統的實驗課教學不再適應“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智慧是從動手開始的,只有親自經歷艱辛的探索實踐活動,才能使大腦變得更加聰慧,更有創造活動。”創新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潛質,開發這種潛質應當是教育本身必須擔負的功能。為使學生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品質,在實驗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

        1.藥劑學實驗開課現狀

        1.1藥劑實驗課開出率遠遠低于50%。我校實驗室與實驗器材的明顯不足,往往造成教師想進行實驗教學,卻沒有實驗室或相應的實驗器材,從而影響了教學計劃的進行。

        1.2現在進行的藥劑實驗課大部分為傳統的藥劑實驗,教學模式幾乎完全是驗證型實驗。所謂驗證型實驗,是指學生通過實驗來直接驗證已學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在這種實驗模式中,教師包辦一切,學生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得出結論,造成學生只會動手、不會動腦,“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教師給予學生的依然是灌輸式教學,機械式操作,結論性結果,相對于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參與式教學、啟發式操作、問題型結果相去甚遠,它所帶來的后果有目共睹:(1)實驗教學形式單一、內容陳舊、過程死板,學生缺乏實驗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2)教師指定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學生缺乏創造、改變實驗條件的機會,靈活性嚴重不足;(3)學生不能自己設計實驗,只是被動地完成實驗,目的性不強,實驗技能的培養達不到預期效果;(4)如此環境下培養出的學生,無法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在操作技能、創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1.3我校藥學專業起步較晚,藥劑實驗課開設時間不長;在實驗方法上基本是機械模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從思想上不夠重視,認為實驗課對自身的學業幫助不大,常常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有些學生甚至經常缺課。

        2.藥劑學實驗課改革方案

        2.1教學模式的改革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我國醫藥行業實用型技術人才匱乏,職業技術學校更應以培養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有現代化藥品生產技能、藥學實用技術、藥品生產經營能力,可在醫院、藥廠、藥品檢驗與藥品經營部門從事制藥、藥品檢驗、藥品營銷、醫藥管理及新藥開發工作的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為根本宗旨。

        藥劑學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藥物劑型的設計與藥物制劑制備、生產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藥物制劑質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對藥物制劑的質量進行正確的評價。教學目標是通過具體的實驗內容來實現的,實驗內容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實驗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將實驗內容分為基本技能性實驗、綜合實踐性實驗、實習基地見習三部分進行教學改革。

        2.1.1基本技能性實驗

        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儀器設備的訓練與應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基本技能訓練內容主要是粉碎、過篩、混合、溶解、增溶、助溶等操作訓練。如粉碎操作,是藥劑學中最基本的操作。粉碎的方法和車間中粉碎的器械很多,為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并能根據原料的性質、粉碎度的要求,選擇粉碎方法和粉碎器械,我們除了按教材內容進行訓練外,還結合日常生活中如元宵粉(加液研磨法)、芝麻糊(串油法)等的制作,為學生準備炒芝麻、炒面粉、糯米,讓學生自行選擇粉碎器械和方法,然后進行粉碎度的比較,得出最佳粉碎方法。這樣便既達到了訓練目的,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1.2綜合實踐性實驗

        主要發揮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處方設計、質量控制的訓練與應用,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實驗內容主要是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如軟膏劑中藥物的釋放問題。軟膏劑中由于皮膚病灶的深淺不同,要求藥物作用產生的部位也不同。有些軟膏只須在皮膚表面起作用,不必透皮吸收;有些藥物要求透過表皮才能在皮膚內部發揮療效,如治療皮炎的激素軟膏、抗真菌的癬凈軟膏;有些藥物則要求透過表皮被吸收入血而產生全身治療作用,如硝酸甘油軟膏和抗過敏類軟膏。影響藥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很多,其中基質的性質對藥物透皮吸收影響較大。為此我們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基質,讓學生自主設計處方進行實驗,將生產出的產品進行體外釋藥速度測定,最后將學生得到的實驗數據總結歸納,分析比較軟膏中藥物釋藥能力不同的原因。另外,我們利用學生愛上網的特點,還為學生準備了《中國藥典》2005年電子版,旨在方便學生查閱,及時分析、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2.1.3實習基地見習

        主要針對我校實驗室、車間儀器設備有限的實際問題,采取個別實驗到實習基地、工廠見習的方法,利用實習基地、附近藥廠的資源,保證實驗教學順利進行,達到設備共用、資源共享的目的。如滅菌制劑的生產、全自動膠囊充填機操作、氣霧劑的制備等。通過參觀見習,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藥物制劑的制成有了親身體會,開闊了視野,縮短了實驗時問,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對藥劑學學習的興趣。

        2.2實驗考核方法的改進

        實驗考核是檢查學生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一種手段,我們將學生的實驗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種方式。平時成績是根據每一次實驗得分總和來確定,實驗成績分為A、B、C、D四等,以下從五個方面進行評定:

        2.2.1實驗前預習。通過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熟悉此次實驗需采用的方法和操作步驟,

        做到心中有數。

        2.2.2實驗物品的選用。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驗內容,正確地選用儀器、設備,愛護儀器

        設備,盡量避免損壞。

        2.2.3實驗操作。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儀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謹慎、細致地

        進行每一步操作,培養學生良好的操作技能。

        2.2.4工作臺面清潔,實驗有條不紊,強調質量意識。

        2.2.5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如實記錄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有

        分析報告,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2.6在學期末進行考試,具體做法是由實驗教師擬定實驗題目,學生2人一組,

        采取抽簽方法得到考題,2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2.3加強現場教學方式

        我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帶領學生到藥廠、藥店現場參觀學習。現場教學是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補充。我們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到儀器、設備齊全、先進的藥廠、藥店、藥品研究所進行參觀,觀看操作演示;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工程師現場介紹車間的工序、布局、工藝條件,以及主要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各工序技術管理要點、質量控制等。學生開拓了眼界,彌補了書本知識的局限性,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領悟,以及對藥劑學發展趨勢的了解。

        3.結語

        3.1自主探索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進行探索活動的機會,力爭使學生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品質。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增加實踐性教學、師生互動教學,變教師獨講為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發現問題,歸納解決問題方法、規律。教師要變過去固定的練習模塊為學生的內化階段,讓學生運用自己找到的方法、規律加以應用從而強化知識的落實。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逐步消除過去教學工作中的種種弊端,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教師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大膽改革創新,不斷地進行深入實踐、研究、探索,要在一堂課中讓學生體驗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2藥劑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是一種新的嘗試,教師只有盡快形成新的藥劑學實驗教學結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才能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扎實,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注重對知識的創造性運用與發展,才能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人才。

        3.3藥劑學實驗的改革,不僅對實驗設備提出了要求,而且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拿出大量的時間,而且要保持較新穎的專業知識,過去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現在教師得有一條河。

        參考文獻:

        [1]王珊,陳璨.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9).

        [2]陳燦.實驗課教學的探索與改革――《藥劑學》實驗課教學的體會點滴[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2).

        [3]劉玉雯,余祥彬.適應藥劑學發展深化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5):2.

        [4]劉利萍,陳建軍,錢青,王秀珍.藥劑學課程的教學實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9.26,(1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一本到欧美国产亚洲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