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調查基本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 法學實踐教學中的社會調查方法 淺談社會調查在人文地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社會調查在災后安置規劃中的應用――以舟曲為例 社會調查在高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 社會調查在人文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項目主導的社會調查在培養社會學應用型人才中的成效、困境與對策 社會調查中的倫理限制 淺談社會調查方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三學期制”模式下法學本科社會調查課程的改革 以探究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社會調查方法”教學改革 反思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社會調查研究 學前教育男教師專業成長困境的社會調查 破解中國社會調查的統計迷思 社會調查,錢與的關系 社會調查的種類和方法 訴前社會調查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提高社會調查法效率的對策研究 關于社區衛生服務的社會調查 淺論社區矯正前的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的“真情實意”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2-09-18.
⑵ 韓東 . 法學實踐性教學的價值與基本運作,赤峰學院學報( 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J]. 2008,( 5) : 102 - 105.
⑶ 周剛志、張小羅. 論模擬法庭課程的設置與實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 2) .
⑷ 中國民商法律網:學術上盲目創新是淺薄的表現(孫笑俠)[EB/OL]. 2012-09-20.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調查;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實效性
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針對性,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小組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開展了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圍繞《思想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專業,深入農村、學校和社區,開展村情、校情和社情調查。學生在社會調查活動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并在每個學期末進行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評選出獲獎作品,進行表彰。任課教師每個學期都會對社會調查進行總結,不斷找出不足,總結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大學生社會調查教學模式。
一、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內涵、意義和構成因素
“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是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要求,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社區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調查活動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
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組織大學生以深入社會實際,參與社會調查,讓大學生們了解校情、民情、社情,一方面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客觀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促進了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第二,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可以將學生的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主觀和客觀、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社會調查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洞察能力、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創造和創新能力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和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通過開展大學生社會調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增強了教師教學改革的意識,提升了教學、科研以及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作為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包括五個關鍵因素: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學評價。[1](P.36)其中,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操作程序包括:調查準備階段、調查實施階段、調查研究階段和調查總結階段。實現條件是指能使社會調查活動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和學生的調查能力和水平,調查的方案、內容和方法,調查的體制保障等等。目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需要從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大綱、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大賽三方面入手。
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所謂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是指大學生正確、全面使用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在明確的問題意識引導下,選擇調查題目,設計研究方案,搜集分析資料,獲得理性認識,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目前,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1.調查準備階段,有些學生的選題過大或過小,過大的題目學生難以把握,有的過小的題目而又沒有實際意義。2.調查實施階段:大多數學生對于常用的社會調查方法不能熟練應用,表現在很多學生不能掌握訪談的技巧,無法深入展開訪談;觀察不夠細致,不能準確把握觀察點;不能正確設計問卷,難以把所要考察的問題轉化為問卷中的調研指標。3.調查研究階段: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對調查資料進行有效地審核、分類、匯總;多數學生不會使用 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甚至有些學生使用最為機械的筆算方法進行統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4.調查總結階段:部分學生對調查報告的撰寫缺乏清晰地認識,他們不知道如何規范地撰寫調查報告。對報告的結構、報告的語言、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在學生方面。應該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使學生對社會調查的內涵、類型、程序、方法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應該明確社會調查工作的具體程序:(1)確定調查課題;(2)設計調查方案;(3)收集資料;(4)整理分析資料;(5)撰寫調查研究報告。學生對每一項程序的工作方法要有明確的認識,比如:學生應該掌握以下幾種常用的調查方法:(1)問卷法;(2)訪談法;(3)觀察法。[2](P.67)在選擇課題時,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研究能力的高低和興趣愛好,選擇難易程度合適的課題。選題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代表性原則,選取現實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熱點問題。二是可行性原則,所選主題能有可操作性,學生也有發揮的余地和自由度。三是社會調查的內容既要緊扣教學重點,又要貼近客觀的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切忌選題過于寬泛,大而無當。要“小題目做大文章”,專談一、二個問題,便于剖析。
在師資方面。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該聘請校內外實踐教學的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培訓教師,并在課時與經費上給予保證。并使這一做法制度化、常規化。
在學校方面。高校各部門應相互協調,創新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為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的培養提供制度保證。在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培養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可能會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與手段。這時,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協調學校各相關部門,為這一舉措提供必要的設備支持。
三、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2005年初,、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以下簡稱“05方案”), “05方案”中規定,要從本科《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為了落實中央關于實踐教學的要求,我們對教學大綱作了調整,制定了《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實施方案。社會調查實施方案從社會調查的內容、時間,調查報告的要求、題目、評分標準、會序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說明,可以說方案為任課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參加報告會提供了有效指導。但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仍然發現,在社會調查實施方案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社會實踐教學目的和任務、社會實踐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社會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方式及過程要求、考核方式方法與評分要求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為了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教務處、學工部、思政部、教學小組以及任課教師應該相互協調,統籌規劃,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調查活動實踐教學大綱,以更好地推進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的開展。新的實踐教學大綱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調查的目的;2.社會調查的計劃安排;3.社會調查基本要求;4.參加社會調查活動原則;5.社會調查活動成績考核標準;6.社會調查理論知識學習提綱;7.社會調查報告完成的基本程序;8.社會調查活動選題指導;9.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結構;10.社會調查報告格式要求等等,一個較為豐富和完善的社會實踐教學大綱將使《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社會調查更加有序進行,并產生積極效果和有效作用。
四、進一步豐富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內容,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
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作為一個展示社會調查成果的一個平臺,可以使大學生在總結自身社會調查經歷中不斷升華自己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廣度,增強對社會的認知,而在這個平臺上,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從而能夠使大學生彼此得到新的靈感、新的視角,能夠使大學生得到多維度的社會經驗,增強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使自身的潛力得以發掘!
《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社會調查報告比賽在學院領導的重視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組織比賽的經驗。在比賽中,教師和學生分工協作,有詳細的評分標準,有非任課教師組成的專家和評委,有知識搶答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形式,有對獲獎學生的表彰和鼓勵,最重要的是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每一次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都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但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發現問題,希望進一步完善社會調查報告比賽,更好地推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中,評委人選可以不僅僅局限在思政部,可以打開視野,聘請其他院系的專家、教師、輔導員,這樣一方面充實了評委隊伍,另一方面又擴大了社會調查活動教學模式的影響力,重要的是在不同部門的支持下、參與下也可以使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比賽逐步完善。
政治理論課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論素養。當然,完善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還有很多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堅持長期實施,進一步完善其具體環節,加大對其實施的支持力度,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果,以此來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功能和效應。
參考文獻:
關鍵詞:社會調查;領導干部信息化能力;關鍵步驟
一、引言
當今社會,科技迅速發展,社會調查作為一種研究工具,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它不僅應用于經濟管理、數學、教育、生物、醫學、心理學,而且還應用于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滿意度調查、薪酬調查等方面。另外,它也越來越受社會工作者的青睞,成為他們了解社會、研究社會現象、研究對策的最好工具。做好社會調查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界政府部門的重視,因為社會調查結果越來越成為政務部門工作實現科學化管理的基礎。正像同志所說“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實事求是”、“深入實地”的調查研究才是正確之路。
社會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是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途徑;它是制定、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依據;它是密切黨和政府與社會公眾聯系的橋梁。
社會調查研究的學科性質可以用四句話表述:社會調查研究是一門方法性學科;社會調查研究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社會調查研究是一門應用性學科;社會調查研究是一門帶有認從論的學科,它包含管理學基本原理和統計學,基礎學科是統計學,所以涉及很多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對社會調查數據統計分析過程中,必須應用的統計學知識和方法。之所以說社會調查包含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是因為在社會調查的組織實施過程中貫徹著管理學的思想,如社會調查目標確定、調查計劃制定、實施調查的組織監督與實施、調查工作的控制與調整、調查工作總結等,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構成了社會調查的完整過程,而且還體現了管理學在社會調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做好社會調查的管理工作是實現社會調查目標的重要保障。
二、社會調查的關鍵步驟
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調查有著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序,這種固定程序具有內在的邏輯結構,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選題、準備、調查、分析和總結。
關鍵步驟一:選題。選一個合適的調查問題在初學者看來并不困難,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從程序上看,選擇調查問題是一項社會調查活動的起點,是整個調查工作的第一步,調查問題一旦確定,整個調查活動的目標和方向也就隨之確定,調查問題選擇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調查工作的成敗,決定著調查成果的優劣。因此,應當對選題階段的工作給與高度的重視。選題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現象、問題和焦點中,恰當地選出一個有價值的、創新的、可行的調查問題。二是將比較含糊、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調查問題具體化和精確化,明確調查問題的范圍,澄清調查工作的思路。
關鍵步驟二:準備。如果選擇調查問題的意義在于確定調查的目標,那么準備階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為實現調查的目標而進行的道路選擇和工具準備。所謂道路選擇是指為達到調查的目標而進行的調查設計工作。它包括從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體技術的各個方面。就像實施一項工程之前必須進行工程設計一樣,要保證一項社會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調查目標的完滿實現,也必須進行周密的調查設計。這里所說的工具準備,主要是指調查所用的測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問卷的準備,當然,同時還包括調查信息的來源――調查對象的選取工作。
關鍵步驟三:調查。調查階段也被稱為收集資料階段或調查方案的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具體貫徹調查設計中確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調查設計中所確定的方式、方法和基礎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在這個階段,調查證往往要深入實地,接觸被調查者,調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實際問題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組織和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會現象的復雜性,或者由于現實條件的變化,我們事先所考慮的調查設計往往會在某些方面與現實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或偏差,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和彌補,發揮研究者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關鍵步驟四:分析。分析階段也被稱為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實地調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的審核、整理、統計、分析。就像從地里打下的糧食,要經過很多道加工工序,才能成為香甜可口的食品一樣,從實地調查中所得到的眾多信息和第一手資料也要經過調查研究者的多種“加工”和“處理”,才能最終變成調查研究的結論。這里既有對原始資料的整理、轉換和錄入計算機等工作,也有利用各種方法對資料進行分析的工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加工、處理得方式及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統計分析,這是由現代社會調查的特定方式、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資料的性質所決定的。
不同類型的社會調查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性研究側重于單、雙變量的描述統計和推論統計,解釋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主要依賴于雙變量和多變量的相關分析、回歸分析,以及事件分析等多種量化分析方法,而探索性研究則往往傾向于定性分析方法。
關鍵步驟五:總結。總結階段的任務主要是撰寫調查報告,評估調查質量、應用調查成果。調查報告是一種以文字和圖表將整個工作所得到的結果系統、集中、規范地反映出來的形式。它是社會調查成果的體現。撰寫調查報告也可以說是對整個社會調查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從調查的目的、方式、到資料的收集分析方法,以及調查得出的結論、調查成果的質量,都要在調查報告中進行總結和反映。同時,還要將社會調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應用到實踐中去,真正發揮社會調查在認識社會現象、探索社會規律中的巨大作用。
在本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調查報告時要考慮以下問題:調查報告的主題是否符合時代的要求;調查報告的整體機構是否完整,各部分的安排是否符合一定的邏輯順序;檢查觀點是否明確,表達是否準確;檢查引用的材料是否恰當,是否有說服力;通讀全篇報告,檢查語言是否流暢,圖表的制作是否清晰美觀。
三、實例說明社會調查的關鍵步驟
為了更好地說明以上關鍵步驟的具體內容,下面舉一個實際的社會調查準備階段產生的社會調查規劃的例子作為參考:
第一步:選題。根據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社會調查的需要分析,本例是黨校中對干部信息化能力的調查,希望根據本次調查獲得三方面信息:一要了解領導干部對信息化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二要了解領導干部現有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三要了解他們對已開的信息化課程的滿意度及意見。學校根據調查結果,作出相應的課程更新與調整,更切實地滿足領導干部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需求。確定了調查目的后,確定調查題目為“領導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調查”。
第二步:準備。根據調查目的和題目,進行調查前的準備,首先,確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時間,調查實施部門和具體人員職責,確定調查方式;其次,確定調查工具,即調查問卷;再次,進行相應的調查前培訓。
調查方式可以有多種,包括訪談、座談、電話訪談、問卷調查等,本例因為調查的人員比較多,希望了解的信息比較普及,所以選用調查問卷調查的方式。
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制定需要非常科學的方法,問題不能太多,最多讓填寫答案的人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問卷涉及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并要覆蓋要調查的內容。語言要簡潔易懂,盡量減少專業用語,如果有專業用語,需要加以說明。
調查前的培訓工作,是針對實施調查的工作人員進行的,主要是要講解如何進行調查前的指導語的陳述,如何輔助調查,還要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如何處理的培訓,這個培訓關系到是否能獲得全面而真實的調查數據。
第三步:調查。實施調查期間,需要認真執行計劃中的步驟,調查員要組織好被調查的學員,宣讀調查問卷填寫規則,并負責說明解釋。最后,收回整理調查問卷并統計回收率。
第四步:分析。統計分析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進行,當前,用于社會科學調查比較好的統計軟件有SPSS(Statistical Packagefor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圖形菜單驅動界面的統計軟件,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操作界面極為友好,輸出結果美觀漂亮。SPSS采用類似EXCEL表格的方式輸入與管理數據,數據接口較為通用,能方便的從其他數據庫中讀入數據。其統計過程包括了常用的、較為成熟的統計過程,完全可以滿足非統計專業人士的工作需要。
第五步:總結。調查報告是整個社會調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描述了整個調查工作,也體現了調查結果。通過調查結果,提出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一些結果的產生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下面是該實例準備階段的規劃文檔。
對黨校學員的信息化能力調查規劃:
第一,調查目的:領導干部信息化水平是否達到一定標準,讓學員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應達到的標準之間的差距。另外,通過對學員信息化水平的調查,給黨校計算機課程設置和課程的側重點提供依據。
第二,調查標題:領導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調查。
第三,調查范圍:在黨校學習的全體學員。
第四,調查時間:入校初期(培訓前)和畢業前期(培訓后)。
第五,調查內容:(詳細內容請參見“信息化能力調查問卷”)(略)。操作系統的基本操作能力;辦公軟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應用能力;局域網組件、維護、管理的能力;現代網絡媒體的使用(物聯網、微博);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網上購物、預訂機票和酒店);數字圖書館的使用和信息檢索能力;辦公安全管理能力;工作計劃進度管理軟件Project的使用能力;社會調查與統計軟件的使用SPSS;常用軟件的使用能力(如殺毒軟件、壓縮軟件winRAR、備份軟件gost、PDF閱讀器、聊天軟件QQ或MSN、圖片處理軟件、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多媒體播放器);常用辦公設備的使用(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數碼相機、移動存儲設備);綜合應用能力。
第六,調查形式:調查問卷(或電話訪談)。
第七,調查統計、分析內容:根據培訓前調查確定哪些知識需要確定為信息化能力培訓課程的重點內容;分析培訓后調查問卷結果,與培訓前的調查問卷比較,得到培訓效果評估結果;分析哪些培訓內容完成較好,哪些培訓需要加強,哪些內容需要調整。
第八,調查數據分析軟件:SPSS。
第九,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讀者是校級領導、教務處、計算機教研室教師。
第十,組織調查部門及人員:計算機教研室教師及教務處教學管理人員。
從這個例子看出,要想實現高效的社會調查,必須從兩方面入手,既要抓好組織實施社會調查的管理工作,又要運用好統計方法和統計軟件,具體內容要經過深思熟慮,問題設計要有能體現顯示情況,并能反映正確的信息。規劃必須周密,盡力將社會調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在規劃中設計出來。只有將五個關鍵步驟的工作都認真執行了,才能夠得到預期的結果。
四、總結
社會調查是一個實踐過程,每一步驟都至關重要,關系到整個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具體表現在:數據來源的代表性、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數據處理結果對問題或情況的說明性、解釋性,最終關系到根據調查結果作出的決策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社會調查制度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以下簡稱社會調查制度)是指在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刑事訴訟程序中,在法院判決前,由專門機構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專門調查分析,并在對其人身危險性進行系統評估后制作出書面社會調查報告,該報告將會成為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作出決定或者裁決的重要參考因素。
目前我國相關司法解釋已經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會調查進行了規定,各地也在實踐中探索著這一制度。但是,從這些規定也可以看出,我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會調查制度。各個部門都針對本部門的具體情況作出了規定,但整體上沒有銜接,缺乏完整的梳理與清晰地系統。社會調查主體規定得比較籠統,而且缺少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的統一規定。社會調查報告的性質和作用在我國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釋中規定得也不完善。法律以及司法解釋規定得抽象和不完善導致了實踐中司法部門在實施社會調查時的不統一。
目前,結合我國實際建立統一、規范的社會調查制度已成為必然趨勢,筆者認為其核心問題主要有:
一、社會調查報告的性質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證據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具有關聯性,而社會調查報告反映的是犯罪人的背景材料和接受幫教的條件,并沒有證明犯罪事實本身。因此我們認為社會調查報告不是證據,控辯雙方也不能在法庭上對其加以質證。但如果公檢法機關發現律師和委托的社會調查員提交的社會調查報告有比較大的分歧,則可以另行委托其他社會調查員進行社會調查并提交報告。社會調查報告是經過調查后作出的書面報告,是司法機關作出決定或者裁判的重要參考因素,其應該具有準法律文書的性質。隨著社會調查制度在我國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應該制定出規范社會調查報告的統一格式和必備內容。
二、進行社會調查的主體
1.社會調查主體應具備的條件。社會調查主體是通過走訪相關人員、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生活、學習、社區以及其他關系所在地等進行實地調查,從而掌握該未成年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并作出書面社會調查報告的人。因此其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應當對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情況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應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工作;應當具有一定的法律專業知識。
2.社會調查主體的范圍。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律師無論是從自身條件還是從為未成年人辯護需要的角度看都應當進行社會調查,并向司法機關提交社會調查報告。但為避免律師只是從對未成年人有利的角度提交報告而出現報告不準確和不全面的情況,公檢法部門作為未成年人司法程序中的控訴方和裁判者,也應當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背景情況。依照我國目前司法解釋的規定,控辯雙方都可以提交社會調查報告。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在公檢法部門形成專門針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調查的系統性制度。以我國實踐看來,各級共青團的權益部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及未成年人保護辦公室中具有一定條件的工作人員可以擔任社會調查的工作,他們有相關專業知識,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有與青少年工作密切相關的工作經驗,同時又能保證中立性,公檢法部門可以委托其進行調查。還要特別指出的是,2004年社會工作者被載入中國職業標準目錄并逐步專業化。社區的一項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管理和監督。隨著這個職業走向正軌,社工也就比較適合進行社會調查工作,而且社區在法庭作出判決后可以根據社會調查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未成年犯罪人進行社區矯正。
3.社會調查主體的法律地位。調查主體的法律地位關系到其在刑事訴訟中的身份,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涉及其履行職務的職權保障,決定其制作的調查報告的屬性,影響其調查職能的充分發揮。應盡快從立法層面明確界定調查主體的法律地位。賦予調查人員等同于鑒定人的訴訟參與人身份,以使調查人員能以正當的名分參加訴訟,獨立自主地提出調查報告并接受各方質證。
三、社會調查開始的時間
雖然目前在理論和實務界比較熱衷于討論審前社會調查,但是筆者認為,律師和公安機關委托的調查員應當自偵查階段就要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社會調查并提交社會調查報告。因為社會調查報告反映的是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該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險性,可以作為偵查機關決定是否取保候審以及檢察機關作出是否批準逮捕以及是否起訴決定的重要參考因素。
四、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
未成人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的個人背景材料,另一部分是據此提出的建議。個人背景資料包括基本情況和背景情況。個人基本情況指的是未成年人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生理和心理情況、性格特點、是否在校讀書等情況,背景情況包括走訪未成年人的家庭學校、社區以及關系密切的朋友等了解到其的家庭情況、在校表現情況、社區對其的評價以及社會交往等情況,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情況;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以及實施犯罪行為前后的表現等情況,受害人遭受犯罪影響的程度、對犯罪人的態度以及是否與犯罪人達成了刑事和解等。社會調查報告中應當盡量附有證明這些客觀事實情況的相關文件。社會調查報告中的建議部分是指進行社會調查的律師和社會團體中的調查員依據調查的情況向司法機關提出處理該未成年人的建議,主要包括是否應當取保候審,是否應當被不予批準逮捕,是否可以酌定不起訴,是否可以對未成年人從輕、減輕、免除刑罰或者適用緩刑等。
五、社會調查報告的作用
在偵查階段,社會調查報告可以作為公安機關訊問未成年人和決定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適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非羈押強制措施以及檢察機關不予批準逮捕的重要依據。在審查起訴階段,社會調查報告可以成為檢察院是否酌定不起訴的依據。在審判階段,社會調查報告可以作為法院決定對未成年被告人從輕、減輕處罰、判處緩刑等輕刑的重要參考依據。法院作出裁判后可以根據社會調查報告提供的信息對未成年人進行幫教。在執行階段,執行機關可以根據社會調查報告采取針對特定未成年犯罪人的矯正方法,盡快消除其危險性,使其成為正常健康的公民。
一、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在社會調查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高校還是按照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重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機械灌輸。課程教材本身比較厚,知識點也比較多,大部分課時安排的是課堂教學,留給學生完成作業、課外實踐、課堂討論的時間非常有限。學生主要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這些條條框框,匆忙應付期末考試。通過考試中學生回答問題的狀況,筆者發現了較多問題:如對“典型調查”和“個案調查”的概念與特征經常搞混,張冠李戴,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兩種調查方式的根本差異,純粹依靠機械記憶而產生這種概念混淆的狀況;又如對“調查方案的設計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一問題的回答,許多學生把老師在多媒體課件(PPT)上列出的提綱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卷面上,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感觸和理解做進一步闡述,甚至有些學生連關鍵點都答不全,這明顯是死記硬背的后果,而非自己的親身感悟,要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對于一些沒有明確答案而需要自己發揮的題目,如對“你認為在訪問調查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的回答,一些學生根本不知如何去答,要么了了幾句,要么一片空白。這些都說明,學生通過一學期的課堂學習,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師浪費了激情和精力,學生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學費),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沒有達到良好的“投入——產出比”,不得不說這對雙方都是一種資源浪費。那么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師課堂講授的方法與社會調查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性質出現了錯位和偏差。實際上,社會調查這門課程具有最大、最典型的一個特征,就是——“實踐性”,這種實踐性包含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際受益。
一是社會調查課程本身是對社會現象的調查,離不開對社會現實的了解,離不開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關注、理解和分析。然而大部分學生對現實的關注度比較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還比較膚淺,不夠深刻。當然,這與該課程的教學學期安排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作為一門專業入門課和基礎方法課,這門課程一般安排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或者第二學期,在還沒有系統學習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知識、沒有培養起對社會現實的敏感度和思維習慣的前提下,必然會因學生的閱歷不夠、體驗不深刻而造成學生對知識點的機械性記憶,學生不是通過自身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感觸而形成理解性記憶。顯然,理解性記憶相比機械性記憶將更加持久、更加牢固、更加深刻,更不容易產生混淆。
二是社會調查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不能只依靠課堂上書本知識的“填鴨式”灌輸,必須讓學生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掌握理論,運用技巧,發現問題,提高能力。但是在許多大學的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老師在唱獨角戲,學生連“龍套”都沒得跑。這種學生圍著書本轉、缺乏實訓鍛煉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僅僅停留在書本、課件上,停留在文字、圖片上,不夠直觀也不夠生動,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最終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習與運用脫鉤,影響大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實踐創造性的發揮。
二、完善建議
根據社會調查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性質與特征,也依據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的眾多問題,筆者認為想要強化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技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這些改革仍然離不開本門課程的基本特征——“實踐性”。
(一)引導學生增加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由于本門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和基本方法課,因此課程的安排大都在大學一年級,剛剛踏進大學校園的學生由于自己的閱歷較淺,缺乏足夠的社會學知識,也缺乏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往往思路打不開,視野也比較狹隘。如提問學生“如果讓你對白領群體進行調查,你準備調查哪些方面的內容”?許多學生都會回答“工資收入”、“住房”、“消費水平”等,大家的關注點僅僅局限于白領群體的物質層面,對白領群體的“文化水平”、“審美情趣”、“婚姻狀況”“人際交往”,乃至“犯罪情況”卻鮮有提及,而當老師引導他們說到還有其他研究內容時,學生才會“恍然大悟”。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充分說明了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度、了解度還遠遠不夠,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建議本門課程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借助發達的網絡信息平臺多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關注新聞焦點和熱點,更關注一些時政報道和社會評論,并通過布置課下作業,然后用課堂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搜集社會熱點問題展開分析,以期通過這種形式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而提高學生調查社會現象、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
(二)以現實案例充實課堂,避免就“方法”論“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是一門具有系統性、方法性的應用性學科,從調查課題的選擇到調查方案的設計,再到實際調查的開展實施,進而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及最后撰寫一份規范的調查報告,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和原則,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科學性和規范性,因而老師在講授每一個調查方法時必然會有大量知識點的理論性介紹。需要注意的是,老師的課堂講授不能就“方法”論“方法”,只是單一地介紹方法,還應該以豐富的現實案例生動形象地示范、展示“方法”,這樣既可以避免單純理論性知識講授的枯燥和乏味,又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每種方法在現實當中是如何運用的,更能對學生將來的親身實踐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如在向學生講授普遍調查時,可以拿2010年我們國家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為案例,向學生介紹整個人口普查過程,并向學生展示人口普查時用到的“長表”、“短表”和“死亡調查表”,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普查所具有的特征、普查的優缺點、普查的適用范圍,以及普查時應注意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另外,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并非只采用文字型案例,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向學生播放視頻案例。如許多地方電視臺都開設了“社會調查”、“焦點關注”、“新聞聚焦”等類似的欄目,實際上每一期欄目都相當于一個“個案調查”或“典型調查”,并且調查中采用的“訪談法”、“實地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查閱法”等會不同程度地得到展示,老師結合視頻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教學效果也將大大強化。
(三)實踐形式多樣化,在實踐中鍛煉提升。
以上兩個方面都屬于理論性教學方法的改革,而要真正增強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需要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雖然理論性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基礎、是實踐性教學的理論指導,但實踐性教學更能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因此,可以說實踐性教學是理論性教學的延伸,是以理論為指導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環節和手段。
開展實踐性教學首先可以在課堂上實施,如在講到調查課題的選擇時,可以讓學生課下按照理論知識點“課題選擇應遵循的標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調查課題,下次上課時讓學生上臺演講,其他同學進行評論和提問,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原來課題選擇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選題不合適,后續調查過程就無從開展;又如在講到“訪問調查法”時,可以在理論知識講完后讓學生課下準備一個小游戲——“現場模擬訪問”,下次上課時在課堂上表演:表演分小組進行,每組設定自己的訪談內容和訪談環境,并安排訪問者和被訪問者等角色,圍繞中心議題開展訪談,過程中學生注意采用相關訪談技巧,力求獲得最佳訪談效果。
關鍵詞:社會調查研究 地理教學 實踐 思考
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真正的動起來,一直是教師認真研究的對象和考慮的問題,也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習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是學生的活動,因此這個過程必須靠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教師教學水平再高也是無法替代學生的學習。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必須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學習。社會調查研究法就是符合這種教學理念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就把在地理教學中運用社會調查研究法的一些心得與各位同行分享。
一、社會調查研究法的含義與作用
社會調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社會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材料的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或實驗等科學方式,對有關社會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系統的了解,并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借以發現存在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探索有關規律的研究方法。它是研究性學習專題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社會調查研究法,可以讓學生深入社會實踐,獲得某研究專題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了解明白某一社會現象,并發現新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見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該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在實踐調查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提高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我們在社會調查中采用是以訪談法和觀察法等為主、文獻法為輔的形式。
二、社會調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社會調查研究涉及到四個要素:(1)調查什么?(2)誰去調查?(3)向誰調查?(4)怎樣調查?根據這個思路,我整理了地理教材中的內容,提煉出一些容易讓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的知識點,并分成若干個模塊,作為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對象。然后根據社會調查研究的步驟開始設計安排學生進行調查。
1.確定社會調查研究專題
地理教材中內容很多,涉及到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以及農業、工業、交通、城市等人文知識。我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椒江人,有一部分來自區外的路橋、黃巖、三門、仙居、臨海、玉環、溫嶺等各縣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了農業地理中的特產作為社會調查研究的專題。
2.確定誰去調查?向誰調查?調查什么
(1)我把班級學生以他們所居住的地域劃分為9個大組,其中椒江區這個大組因為人多,繼續劃分為三個小組,共計11組。要求每一組的學生利用周末采訪當地的農民、地方上的特產專賣店和農貿市場,了解臺州特產的種類、種植條件范圍以及銷售情況等。要求進行調查的時候,每個小組的學生要調整好心態,本著謙虛請教的態度進行調查。因為調查過程中可能會遇上來自客觀的或人為的阻力,這就需要學生給自己打預防針,保持自信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2)為了讓調查順利進行,學校將給每組的學生開具一張由學校派出進行社會調查的證明,希望相關部門給予方便。
3.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方案的具體設計,解決怎樣調查的問題
在實地調查前,讓每個小組的同學集中討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案,形成初稿。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1)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2)調查內容;(3)調查范圍和方法、時間、地點、程序;(4)調查對象;(5)調查人員組成、組織結構以及安排等。方案的討論和制定是為了讓每組的學生了解調查的預設,從而解決怎么樣調查的問題。具體如:周末幾點在哪里集中、調查的具體路線、預計調查的幾個人或地點、詢問的問題、由誰做記錄等等。
4.收集資料
各組在周末實地調查過程中,要求做記錄,收集調查過程中的一些資料。
5.分析資料
調查結束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調查過程中記錄的資料以及自己的調查心得進行交流,并由一人執筆,寫出調查報告。
6.結論與建議
在周一的課堂教學中,組織每組學生派一位代言人在班級里進行了現場匯報,匯報中學生感慨有加,既闡述了自己的調查經過、得出的結論,又談了在調查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等,氣氛非常熱烈。最后各組同學一致認可用八個字來小結此次臺州特產調查的主題:山珍海味,水果之鄉。
7.理論思考與討論
社會調查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不是為了調查而調查。所以對于學生們的調查結果,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結合地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使學生的社會實踐知識遷移到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在調查出來的眾多特產中,我們選擇了玉環的文旦作為案例來分析農業區位因素。
根據調查,學生已經得出玉環文旦的分布范圍和種植條件,包括銷售區域等知識。我們把相關的知識用投影儀展示:
玉環文旦屬柑橘屬,是浙江柚類優良品種之一。
主要分布于半島上的楚門鎮、清港鎮和龍巖、密溪等鄉的濱海涂地和山麓。土壤為黃(紅)色酸性砂質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無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較均勻。
種植面積1.67萬畝,總產量在3萬噸以上。價格大批發最低每公斤3.9元(采摘期僅是2.7元,小批發4.6元),有的要賣到每公斤5.2元。
主要銷售區域:當地的企事業、單位、部門(他們習慣大量購買文旦作為禮品,曾經根村果農王志根3500公斤文旦,被縣兩個部門訂購采摘一空)以及個人;浙江省內外的一些主要大中城市,如寧波、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還出口到英國、法國、荷蘭、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銷售價格和利潤非常高。
文旦具較高的加工價值,加工附加值高,如果肉可加工成不含任何腐劑的純天然粒粒汁、原汁等系列飲品,果皮可提取檸檬苦素、果膠或制作果脯、果醬。
文旦的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C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提問:(1)根據材料,以玉環、文旦為例,說一說影響農業生產有哪些因素?
(2)你認為,以后影響玉環文旦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經過學生的初步討論,加上學生之前在社會調查過程中的一些認知,學生很輕松就得出了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因素和科學技術因素。其中自然條件因素包括氣候(熱量、光照和降水)、地形、土壤等方面,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和產品消費狀況,科學技術因素包括農產品品種、生產技術、裝備以及種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勞動力等。其中市場需求因素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影響越來越大。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后,它的價值會大大提升,從而促進該農產品的種植發展。
以文旦為例分析完之后,再讓學生以涌泉的蜜橘來分析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學生們經過之前的調查,再加上課內的案例分析,基本上對農業區位因素有了很深的理解,這也達到了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目的。
三、社會調查研究法運用的效果
社會調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結如下:
1.社會調查研究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社會調查法從組建小組、討論方案、調查行動,一直到匯報,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積極主動、相互協調與合作,并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辨析別人的觀點,同時取舍、評價,進行知識重組。每位學生都可以從中體驗和感受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分享小組成功的喜悅。社會調查法的運用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既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課外知識,又使學生學會了分享和合作、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2.社會調查研究法符合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原則
社會調查的內容取之于地理教材,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相應專題的社會實踐調查,再回歸到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點,在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水平,初步具備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社會調查研究法是地理課教育的一種創新方式
地理教育要創新,必須堅持地理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而社會調查研究法的價值取向,就是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調查研究中的參與、體驗、收獲,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注重資料的搜集和分析,直至寫出調查報告;以及地理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調查結果的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知識。這個過程就體現了地理教育的創新。
四、社會調查法運用要注意的問題
1.調查不宜多
因為調查要實地去操作,還要提前做調查方案的策劃,雖然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幫助,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實行,所以調查也不宜多。考慮到學生周末的作業、休息和娛樂,所以可計劃每月一次,或一學期兩次。
2.調查內容不宜復雜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交通、調查時間等),所以調查的內容宜選擇簡單、可操作性強的主題,調查范圍應在學生居住區域范圍,所以調查內容不宜復雜。
3.需要調查評價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調查給予一定的輔導和正確的引導,切忌“放羊式”,導致有的學生會為了調查而調查的走過場,所以要進行實時的督促和評價。調查評價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的內容,“質”包括學生參加調查的態度、表現和取得的成果;“量”包括參加社會調查的時間、訪問和調查的數量和完成的內容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每個小組和每位學生一定的等級考核評價。評價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調查中。
五、結束語
社會調查研究法是研究性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地理教學中采用它,可以很好結合教材內容,將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生動、典型的材料引入課堂,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獲得知識,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社會調查中也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真正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基本思路
(1)明確社會實踐環節的教學目標。行政管理專科專業社會實踐的目的應是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立足社會實際,以訓練學生社會調查和行政工作的各種能力為首要目標,在加強學生對我國國情、民情尤其是行政管理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接受系統、科學的行政管理思維和社會調查專門技能的基本訓練,提高他們運用行政管理理論和行政管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進行社會調查的基本能力。(2)實踐教學應增強現實關聯性。遠程開放教育主要是面對基層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而非理論研究型人才。行政管理專業專科層次的學生大多來自社會生產一線,他們雖有一定的社會經驗與工作實踐,但文化基礎薄弱,對事物的認識多為低端的感性認識,難以自主地運用所學理論與方法指導社會實踐的行動、自主地在教學環節中將所學理論與科學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實踐和社會經驗有效結合[1]。因而實踐教學切不可照搬普通高校傳統教育的做法,應當結合學生實際適當淡化實踐教學的理論色彩,增強其現實相關性,使社會實踐與學生的工作實際和社會經驗結合起來。(3)實踐教學應結合學生實際,采取分層(分類)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電大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專業學生的構成相對復雜,大多數人所從事職業與本專業相去甚遠。這些不同職業的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因此,滿足其需求的路徑和手段也應當不同。在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類型細分,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的指導。
2.多元化社會實踐形式的開發設計
為適應電大開放教育辦學及其學生的特點,我們結合中央電大的相關要求,針對行政管理專業及其學生特點,開發設計了使用于不同學生人群的多種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方式,即隨崗實踐、專題調查和自選調查,并對各種實踐方式作了相應的規定和說明。(1)隨崗實踐:依托學生工作崗位就地開展社會實踐的方式。隨崗實踐主要適應于本職工作與專業對口的學生學習需求。依托學生工作崗位就地開展隨崗實踐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既有利于保證學生實踐學習時間又沒有耽誤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緊密聯系本工作崗位或本單位的實際,選擇課題,邊工作邊調查,達到以所學理論與方法指導本職工作的目的。(2)專題調查:屬于定向題目的調查,學生按照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獨立完成社會調查,以調查過程中收集到的素材撰寫調查報告。專題調查經過教師或教學機構對調查主題的確定及調查問卷的設計,使調查的對象明確、內容具體、可操作性強,調查過程可控,真正地解決了以前社會調查的實效性問題,真正使學員的社會調查落到實處。(3)自選調查:自選調查作為原有社會實踐形式進行保留,但又與原來的做法不同。以前的自選調查是針對所有學生的統一要求,現在的自選調查主要針對那些本職工作與專業不對口,但學習和工作成績優秀、綜合素質突出的學生,提倡在本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自選調查的方式。在自選調查中,要求學生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社會需求,根據自己具有的主客觀條件,自行選擇適宜課題,進行調查,達到通過實踐,加深對所學理論與方法認識的目的。
3.實施專題調查探索社會實踐改革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會計;實踐教學;實踐環節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會計是對會計單位的經濟業務從數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下文簡稱“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團總支以會計專業為主線,針對已經畢業的02級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調研和走訪工作。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期一個月,時間比以往倉促一些。參加調研的同學走訪了我校157名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及其所在單位。通過基本的問卷了解外,還同時運用了走訪和平信的方式進行聯絡。運用第一手的真實數據分析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基本情況、用人單位對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我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對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評價和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評價共四個方面的問題。
畢業生對學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評價中的實踐教育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幫助這一部分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圖1中×軸上1表示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對實踐操作能力非常有幫助,2表示有所幫助,3表示說不清,4表示幫助不大,5表示毫無幫助。很明顯,學校的實踐教育對實踐操作能力還是有所幫助的。在學校每學期期末進行的校內外實習,讓同學們能夠對整個會計環節了解并且進行操作,對整個知識系統進行梳理,能夠對書本知識有所鞏固。把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我校的畢業生在踏上社會工作崗位之時,能夠比較好地、比較容易地進入崗位。實踐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具有綜合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會計這個專業更加注重實踐的操作,單單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論聯系實踐”。我校學生通過在校內的實踐積累了經驗,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了方便。可見,學校的實踐教育對學生就業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幫助的,通過實踐能夠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使我校會計專業畢業的同學在個人競爭力方面有了很大優勢。
二、會計實踐教學的組成
會計實踐教學系統是由各個教學環節要素組成的,從整個教學過程分析可知,實踐教學環節要素包括實驗課、校內實習、校外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等。
(一)實驗課
會計實驗課是在講授會計專業主課程以后,按照會計實驗課的內容和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的會計實驗室進行模擬實際會計工作的操作。會計實驗教學是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按照實際會計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根據原始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和總賬,根據賬簿資料和有關資料編制會計報表以及會計資料裝訂和歸檔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進行手工操作,又要進行計算機操作。
(二)校內實習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在課程學習到一定階段或學習結束后,到學校的校辦企業和有關職能部門(如財務處、審計處)進行實地操作練習。會計實習是對會計教學的總結和檢驗。會計實習可分為校外實習與校內實習,根據學校的條件,選擇校內實習或校外實習。選擇校內會計實習時,因校內實習單位對學校會計教學實習的內容與要求比較熟悉,有利于對學生的實習進行指導,能夠較好地完成會計實習任務。應該指出,在學校進行會計實習,不是在學校的會計實驗室進行會計實驗,這是兩種實踐形式,不能混為一談。
(三)校外實習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到學校外部企業和有關部門進行實地操作練習。在學校有校外會計實習的條件下,一般在會計專業課(如會計原理或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審計)的課堂學習結束后,按照會計實習的內容與要求,組織學生深入到企業和有關部門,進行會計工作的實習,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業和單位所處的環境和實際工作情況;另一方面,對生產經營過程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學習與掌握會計基本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實踐能力,從中進一步學習會計理論與方法。
(四)社會實踐
按照會計專業課的內容和要求以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學校課程學習結束后,組織學生到某個地區、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服務和社會兼職的實踐活動。如:在假期,組織學生到某個地區或部門進行宣傳、咨詢服務,或協助工作;或學生利用假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兼職工作,如兼職記賬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學會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五)社會調查
這是根據教學與社會的需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采用一定形式對社會進行調查的實踐活動。調查的內容,一方面是根據會計專業教學計劃的安排,對有關會計教學和會計改革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對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社會調查的形式有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和網上調查等。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主要形式,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讓學生到某個地區、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以采訪、蹲點、座談、參觀等形式。深入實際進行專項調查。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實地觀察,了解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等實際情況,了解會計工作的組織、人員配備與素質、工作環境、會計核算與會計管理、存在問題等實際情況,了解社會經濟改革、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拓寬視野,運用所學理論與方法,進行分析,揭示本質,加深對理論與方法的再認識,寫出調查報告。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增長實踐知識,鍛煉社交活動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會調查內容單一、時間較短、方式簡便、聯系面廣、耗費較少和收獲較大等優點,是會計實踐教學中一種較好的形式。
(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根據會計教學計劃安排,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為綜合檢查知識水平和考核科學研究初步能力。由學生按照專業選題而撰寫的論文。畢業論文要事前選好與專業相關的論題,題目要有實踐性(與現實相關)、理論性(與綜合認識相關)和創新性(與探討新問題相關)。撰寫畢業論文要擬定寫作步驟,包括:選定論文題目、擬定論文大綱、搜集資料、展開社會調查。通過畢業論文的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走向實際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三、如何正確處理各實踐環節的關系
在以上會計實踐教學環節中,各個實踐環節都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現實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從穩定性、保證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內實踐環節;而在校內實踐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實驗課環節。在制定會計實踐教學計劃時,要正確處理各實踐環節的關系,發揮各個實踐環節應有的作用。
(一)校內會計實驗與校外會計實習的關系
在已建立會計實驗室,可以組織校內會計實驗的條件下,校外會計學習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會計實習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環境下,為克服會計實習的困難,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穩定的符合條件的會計實習基地,或根據實習內容選擇實習單位,建立實習制度,采取相應措施,有效地組織校外會計實習。
民調,是民意調查的簡稱。其基本方法是通過抽樣調查和統計分析,在特定的調查范圍內抽取一個有代表意義的樣本實施調查,再根據對樣本的統計分析,推論出總體的狀況和結論。一個民調能否真實、準確地反映總體,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有無合理的研究設計?問題設計是否科學?抽樣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否實行嚴格的調查控制?
從廣義上說,民意調查是社會調查的一種,但從狹義來看,民意調查更側重于對社會總體輿論的關注,主題多是了解民眾的輿論評價。而社會調查主題更為廣泛多樣化,主要是社會事實、行為特征、社會關系特征等方面的調查。舉例來說,“大學生就業狀況公眾評價”屬于民調,它的調查對象是常住居民,目的是了解大學就業狀況的社會輿論是怎樣的;而“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屬于社會調查,調查對象是在讀、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目的是把握大學生就業的真實情況。
民意調查跟市場調查,其實有很多相似點,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調查的主題。市場調查主要是對市場營銷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包括對市場環境、市場狀況、銷售可能性、消費者消費需求等開展調查。舉例來說,“供水狀況居民評價”屬于民調,它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當地居民對供水服務質量、收費、監管等方面的評價和看法;而“直飲水推廣調查”則屬于市場調查,它的目的是掌握居民購買、使用直飲水的意愿,為今后銷售策略提供方向和思路。
2.目前不少政府部門會向民眾派發征詢意見調查表,這些征詢意見表能稱為民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