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程標準培訓總結與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本學期,結合第八次課程改革,確立的學習重點是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著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在教學上,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每個學生都會遇到的,開始畫什么,畫到什么情況下停止,這些往往困擾著每一個學生,不只是初學者。其實,復雜深奧的學問,往往是靠簡捷方式來表達的。色彩繪畫雖是用筆調色,其實是依靠素描造型,素描是通向自然、通向心靈的最直接通道。所以從一開始就反復強調整體素描關系在色彩表現中的重要性,我讓學生從學畫之初就牢牢樹立整體觀念,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這是打開藝術大門的鑰匙之一。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绷η笞屛业拿佬g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比較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英語周活動”,大型“英語劇”表演,“小學部師生手工制作發(fā)明展覽”等等;同時還有許多的宣傳動。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于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己心中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健康 服務
我國從1999年開始試點實施課程改革,江蘇省從2005年開始實施新課標,我們參加了各級各類的培訓,認真學習和領悟了課改的理念,根據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開展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自進行新課程改革以來,通過本校的實踐和對其他市、縣學校的調查走訪,了解到中學生的體質狀況在逐年下降,動作技能完成情況欠缺,國家體育后備人才儲備量在急劇下降,學生的近視率占85%左右,有20%左右的學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本人結合教學實際和理論學習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課改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革思路受日本影響,結果涉他國后塵;
2.學校領導和家長思想認識滯后;
3.教師的領悟課改精神和落實不到位;
4.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檢查和反思不到位。
針對以上不足,本人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重新審視課標的理念,制定新的新課程標準
本人經過幾年的體質測試數據統計分析,發(fā)現青少年的體質狀況在逐年下降,國家意識到學校體育教育課程結構存在問題,于是聘請專家調研思考,尋求解決辦法,課改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制定了《體育與健康》新的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我了解到制定新課標的專家和教授,大部分是從日本留學歸國,而日本政府也已早就意識到他們的體育課程改革是失敗的,日本學生的體質也是在逐年下降,而我們的專家在制定《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時,還是在借鑒日本的思路,步日本的后塵,這就給我國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埋下了失敗的種子。只有重新審視新課標的理念,尋找課改的不完善之處,制定與我國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相適應的《體育與健康》新的新課程標準,才能滿足于師生的需要,解決實際問題。
二、轉變校領導和家長觀念。推動課程改革到位
國家選拔人才的機制決定著學校以應試教育為重點,一切為了高考,這是大勢所趨,不是以體育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牽涉到招生和政績;而家長關心的是子女成績,牽涉到考取大學和將來就業(yè)。重視文化學習,淡化素質教育的意識,深深地根植于他們的思維之中,大都認為體育是副科,無關緊要。另外一些學校對體育的關心和投入不夠,體育課的位置不能擺正;家長只要子女成績好,身體無病就行,上不上與上不上好體育課都無所謂,上了體育課有時還造成運動損傷,反而影響學習。以上思想和觀念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向前推進。因此本人認為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學校負責人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把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作為學校的第一要務,也是為培養(yǎng)未來社會的合格人才承擔應有的責任;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家長引導,高考不是學生的唯一出路,關鍵是培養(yǎng)子女的綜合能力。借此通過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讓領導和學生家長了解體育的積極功能和作用,改變他們思想中對體育的陳舊認識,積極配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課改的精神落實到實處。
三、領悟課改精神,積極探索教學新思路
在課改實施過程中,一部分教師不能突然接受課改新觀念。還有一些年輕的教師感覺無從下手。原因之一就是新課程標準只是出臺了指導性綱要,提出以模塊教學為主,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內容和進度,而是由各個學校根據自身的場地、師資和學生的情況自主設置相應的模塊內容和教學進度。原來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按部就班,教學井然有序。而現在許多體育教師不能領悟和落實課改精神,只能依葫蘆畫瓢或者摸著石頭過河,無所適從,導致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下降。有的課雖然能滿足學生的運動需要,但課堂管理又成了問題,變成了放羊式課堂,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吃苦耐勞精神下降。身體素質也隨之下降。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研究課改精神,仔細琢磨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合實際和可操作與評價的模塊教學計劃,而不是單純?yōu)榱苏n改而課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總結和思考,發(fā)揚可行和適合的方式方法,改進不足和不合適的,探索出符合自己學校和學生特色的教學新思路。
四、加強交流、考核和反思。使新課改改出新成果
《體育與健康》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后,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建立相應的機制定時定期地組織各級學校的領導和體育教師學習和交流。所以了解不了教學實際,不能及時得到課改第一線的反饋信息,從而使那些在課改中取得成功的經驗得不到發(fā)揚光大,還有那些在課改中困惑迷茫的老師得不到直觀學習的機會。所以我認為要改革這方面的不足,做到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還要逐級進行考核,量化計分,公布排名,對課改成效好和差的單位及個人進行表揚與批評,以此來促進課改深入開展和落實到位。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科以從化市教育局“關于2009年我市教育工作意見”和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2004學年度下學期工作要點”為依據,遵循學校的中心工作,抓住重點,繼續(xù)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和理念,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優(yōu)化這一中心工作,發(fā)揮發(fā)展性評價的杠桿作用,認真總結新課程實施一年以來的得與失,對以探究為核心的學科教學特征進行反思,努力提高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做好“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結題工作。
1.本學期將著力建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和教師提高的發(fā)展性評價體系。樹立新的教育評價觀,能促進科學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促進科學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并推動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實施并取得較大的成效。
2.認真落實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結題工作的實施意見。成果形式主要是研究報告、論文,或者是與評價有關的教學敘事研究、教學案例研究和教學反思等。在4月1日前向局小學科學學會上交成果文章,爭取于6月30日前填報“結題成果申報書”,上送廣州市小學科學教研會參加廣州市教育局成果評審。
(二)、以“新課標新理念——學習與反思”為主要教研內容,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1.“反思、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學期教研工作的主題詞。本學期要對新課程實施一年多來的學科教學進行反思,對以“做中學”、“動手做”為特征的探究學習理念進行深入的思考,嘗試提出以“思中做,做中思”為特征的探究教學理念。
2.參與“探究教學——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優(yōu)秀課評比活動。
3、積極參與市新課程研討課的交流活動。研討課應對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對如何指導學生探究科學的途徑作新的嘗試,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體現學生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讓學生初步養(yǎng)成科學探究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
4.參加市小學科學教師科學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競賽活動。本學期,參加“廣州市小學科學教師實驗室管理及實驗技能培訓”和“2009年從化市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技能競賽”活動。3月5日前報名及做好準備工作。
(三)、做好參加廣州市小學生第二屆“科學小星星”探究成果匯報展示及評比活動的準備工作。成果展示時間:5月21日星期六,地點:待定。
三、活動安排表:
周次
活動內容
人員
備注
1
科組業(yè)務學習
科組人員
2
市教研室學期工作會議科學、自然
科學教研會成員
教育局
3
定科組計劃、上報“實驗室管理及實驗技能培訓”名單
科長
6
上報第二屆“科學小星星”探究成果
科學、自然教師
教育局
8
鰲頭鎮(zhèn)“探究教學—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優(yōu)秀課例評比活動
科學教研會成員
教育局
9
課例研討活動
綜合科教師
10
新課程研討課交流活動
科學、自然教師
聯星小學
14
實驗室管理及實驗技能培訓
科學、自然教師
省教育學院
16
填報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結題成果申報書
科學、自然教師
教育局
【關鍵詞】高中英語 農村高中 課程意識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B-0028-02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新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有良好的課程意識,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課程意識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對課程各個要素的認識,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對課程的理解。主要包括課程目標意識、實施意識、資源意識、評價意識、反思意識五個方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 2012 年起,已實施新課程標準5年,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在實施新課程標準過程中,對英語教師的能力、課程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的狀況,從實證角度研究農村高中課程意識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廣西區(qū)持續(xù)推進新課程改革、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fā)展、提升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為此,筆者做了以下研究方案: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的問題。本課題屬于個案研究,以廣西玉林市農村高中為研究樣本,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1)影響廣西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的因素;
(2)提升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的建議。
(二)研究對象。課題研究對玉林市 5 所農村高中的 62 名英語教師進行調查,被調查者的性別、學歷、教齡等信息分布如表1。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察法,共發(fā)放調查問卷62 份,回收有效問卷 62 份,調查問卷設計為 5 個維度,分別是課程目標意識、實施意識、資源意識、評價意識、反思意識。問卷選項分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還算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五個答案分別記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統計人員將收集的數據輸入計算機,并采用 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討論
(一)影響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的因素。具體如下:
1.課程目標意識。調查問卷中第 2 題,第 3 題,第 5 題,第 6 題和第 7 題是關于課程目標意識的題目,將采集的數據與教師基本信息表(表1)的各個因素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 2 所示。
分析結果表明:工作經驗是影響農村教師課程目標意識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2.課程實施意識。通過分析結果得知(表3)教師所接受的培訓數量是影響課程實施意識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教師工作經驗對其的影響也較明顯。結果與影響因素的多變量分析結果相一致。其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效應則無法達到顯著水平。
3.課程資源意識。如下文表 4 教師課程實施意識的多變量分析表所顯示,教師的工作經驗是影響教師課程資源意識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教師培訓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課程評價意識。從分析結果可得知,沒有任何影響課程評價意識的因素。受長期以考試為導向的應試教育影響,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對考試評價的目的和功能沒有足夠的科學認識。篩選和選擇的評價概念依然深深“扎根”于大多數教師的心中,這妨礙了對考試評價的熱情,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5.課程反思意識。
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教師的工作經驗、培訓次數等因素對教師課程反思意識有重要影響。此外分析表明性別,教育背景,教學年限和培訓時間因素對教師的課程意識有顯著影響。相比男教師,女教師的課程意識優(yōu)于男教師。教齡達 6 年至 10 年的教師的課程意識低于工作 11 年至 20 年和 20 年以上的教師的課程意識。教師培訓對課程意識的影響是顯著的。
(二)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存在的問}。具體如下:
1.傳統教學觀念仍然影響教學。調查與訪談的結果表明,大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他們不僅教學生如何學習,而且教他們如何表現和發(fā)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健康個性。他們知道傳統的教育課程側重于教授知識和技能,而新課程目標更關注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發(fā)展,教授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然而,雖然小部分教師知道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依然不能順利實施。
2.新課程意識轉化能力較差。與傳統課程相比,新課程為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課程實施空間。大多數農村高中英語教師都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處理新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沒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與其他英語教師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缺乏新課程轉化意識。
3.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資源意識較差,教學硬件設施滯后教學需求。在調查中發(fā)現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已經認識到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重要性。但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課程資源意識上表現出很大的差異。許多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反映,學校缺乏教學資源,不能為教師提供足夠的教學設施和技術支撐,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能力有待提高。
4.課程評價意識單一。新課程背景下,評價標準呈多元化,評價主體不僅是學校和教師,學生和家長也包括其中。農村高中的大多數英語教師已改變了課程評價方法,并試圖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以成績來衡量教學效果的大背景下,農村高中學生基礎差,學生家長極少參與到課程評價過程中,評價也缺乏深度。此外,以成績來篩選和選擇學生的評價舊觀念,對部分老師仍然具有影響力,新課程中倡導的三維目標在課程評價中仍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三、提升農村高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的途徑
(一)完善教師培訓機制。從數據中可知,農村高中英語教師的工作經驗、教育背景和培訓時間對教師的課程意識有重大影響,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培訓次數少,特別是年輕教師的工作經驗不足,需要通過培訓提升課程意識,相關教育部門應為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建立新的培訓體系。學校應考慮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如此操作,節(jié)約了培訓成本,又利于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培訓體系。
(二)建立各種有效的課程評價機制。課程評價是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幫助教師實現新課程目標的科學方法。然而,上述研究告訴我們,目前課程評價是嚴重阻礙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因素,目前的課程評價體系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違反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所以建立各種有效的課程方法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主觀評價應與客觀評價相結合。隨著課程評價理論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世界各地的教育學家普遍認為,量化的客觀評價不能反映課程目標,也不能描述個體的影響和社會發(fā)展。這是因為高中英語課程的實施是非常復雜的,必須要踐行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的理論。
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也很重要。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實際上是對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學習過程的反思與總結。自我評價可以鼓勵學生多思考,發(fā)展自我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成就,而同伴評價可以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具合作精神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做簡單的培訓,給學生提供量化評價標準和評價工具,還可以做一個示范來指導學生評價自己的表現。
(三)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應將課程意識轉化為課程行為。課程意識指導的課程行為對新課程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思想和行為不一致的現象,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將他們的課程意識轉化為課程行為。
(四)通過教師自我反思的內在機制提高課程意識。通過研究課程反思意識對課程意識的影響,筆者發(fā)現農村高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
首先,新課程背景下,我國對專業(yè)教師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反思教學已經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成為一位終身的學習者和研究者,促進教師發(fā)展自我意識。
其次,反思教學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所以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持續(xù)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反思教學,因為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只是使用一種方法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農村高中英語教師應有目的地將幾種方法結合到教學實踐中,以獲得最大化的效果。
一、中學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內容的設計思路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地理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現有的地理教師的素質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求。同時,地理新課程也突出強調了教師培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傳統的過分追求地理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追求地理知識的掌握,注重結果而忽視教學過程,把知識的記憶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的地理教師培訓內容已不適應地理新課程教師培訓的要求,必須賦于新的內容。具體的設計思路為:
1.培訓必須以地理教師的發(fā)展為中心,以培養(yǎng)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與社會責任感為主要目的
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和人生價值的確定,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主動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同樣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應確立以教師發(fā)展為本的培訓理念,以促進教師全面發(fā)展提高為培訓的核心,體現教師教育新觀念,使教師在知識、能力、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得到提高,促使教師形成自我提高的內在機制,提高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認識水平和適應能力。在培訓中應始終著眼于地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既體現對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也要使教師在接受新思想和形成新觀點方面有所進展,還要滿足教師個性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價值需要。
2.注重培訓過程、突出學員在培訓中的作用,體現師生新理念
傳統的培訓,培訓者一般采取的是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以灌輸的形式注入,使被培訓者獲得現成的答案。地理新課程培訓倡導平等參與的理念,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員與學員要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發(fā)現,實現教學相長。教與學實質上是一種交往中的統一,在教學中要積極誘導學員主動學習,提倡和注重學員的體驗、探究、參與、合作、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必須遵循這一規(guī)律,使培訓過程成為培訓者與被培訓者以整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統一。在培訓中要善于把握地理課程標準與新教材及地理教學現實的有機聯系,有意識地讓學員在培訓中感受過去的、體驗當代的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員的參與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強化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重新定位培訓者與被培訓者在培訓中的角色
傳統的地理教師培訓過分地強調管理和封閉,從而使培訓行為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培訓者在培訓中的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的傾向,嚴重剝奪了被培訓者的自主性,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導致了他們對培訓者的怨恨和抵觸情緒,雙方關系有時處于沖突與對立之中,嚴重影響了培訓的效果。新課程強調學生的體驗、探究、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強調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讓學生獲取學習方法、感受學習過程、改進知識的有效遷移與重組。地理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的主要任務是導學、導讀、導看、導思,給予學生更多自學、自讀、自說、自練和自做的機會。因此,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中也要努力使被培訓者在培訓中感受這種學習的主動性,誘導他們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為此培訓者在實施培訓中,必須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樹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訓者不應是培訓過程的主宰和統治者,而是培訓中的一員,其重要作用是主導創(chuàng)設寬松的培訓氛圍,構建培訓中的平等師生關系。
4. 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
學習方式改變了,也要求地理教師培訓的教學方式作出調整,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地理教師繼續(xù)教育教學,應把培訓的過程當成參與者的主動構建的過程。通過設計一項重大地理任務或地理問題以支撐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成為活動的主體;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支撐地理教師的探索思考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與分享中學習同行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重組。改變傳統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研究性、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5.改善知識結構、轉變教學活動方式
新地理課程的綜合化打破了學科的界限、淡化了學科本位意識、體現了知識的交融和統整,使各學科內部互相滲透。這就要求在中學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教學內容設計中“以人的全面發(fā)展”構建多元化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注重地理教師自然和人文知識等綜合知識的提升和應用,改善地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同時要培養(yǎng)地理教師與別的學科教師間交往與合作的技能。在培訓中參與者以開放的心態(tài)向他人傳遞自己的經驗,通過小組分組討論,大家分享每一個參與者討論問題的內容和要點;通過設疑問難讓參與者分擔各自的問題,形成研討的氛圍;參與者對每一位經驗表示肯定與鼓勵,從同伴的肯定和鼓勵中獲得繼續(xù)探索的勇氣。
6.培訓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技術
新技術、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術是實現地理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的直通車,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本次課程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課程內容中,要加大信息技術的培訓力度,培訓地理教師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fā)和整合能力,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俺浞职l(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工具?!?/p>
7.積極參與課程資源開發(fā),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探索水平
教師要積極參與地理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以保證地理新課程的實施。因此,在培訓中要培養(yǎng)地理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一切為學生可利用的地理課程資源的能力,并成為地理課程資源的引導者;使地理教師不僅要會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參與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運用,而且要研究自己,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建構新的培訓課程體系
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的內容應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為先導,宏觀上把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內容,微觀上強化對地理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研討,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點和使用要求,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教材的特點,并結合地理教師的群體特征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構建培訓課程體系。
1.以通識培訓為主題
通識培訓是對現代教育的基本觀念、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課改的背景、新課程與教學改革、新課程與教師行為變化、新課程與評價改革等的教育與研討,是培訓的主要任務。通識培訓是整個培訓的主題,處于先導地位,因為在地理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最后總可以在教育的基本問題上找到根源。與地理學科培訓相比,通識培訓不但能起到“理論先行”的作用,而且更能使學員對課程改革的背景、指導思想、教育觀念、內容、計劃實施與評價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握;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的關系應為“綱”和“目”的關系,“綱舉”才能“目張”。通過通識培訓,使地理教師完成對新課程理念從“陌生到熟悉,從困惑到相信,從觀望到嘗試,從理論到實踐”的認識過程,從而達到理念的刷新,觀念的變革。
2.以地理新課程標準、新教材分析為重點
將地理課程標準的解讀、與新教材的個案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代表性,突出針對性。了解地理新教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編寫思路、結構、內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點,探討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首先,地理課程標準解讀是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整個培訓階段的核心。這是由于地理課程標準集中體現了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但不是最高要求,主要是對學生在經過某一學段之后的學習結果的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guī)定;它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消極教授者,而是教學方案的設計者,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其范圍涉及認識、情感、與動作技能三個領域,而不僅是知識方面的要求。因此,學習和研討地理課程標準,深刻理解領會每條標準的含義是培訓的重點所在。其次,教材分析是培訓的基礎。地理新教材是在統一標準下所編制的“一綱多本”的“產物”。因而教材分析從屬于課程標準解讀。全國的實驗教材有多種版本,沒有必要一個版本一個版本地去分析研究。培訓中在堅持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主要內容的前提下,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哪些地方是如何體現課程改革綱要與地理課程標準精神的,探討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地理教學策略。
3.以案例研究為手段
案例教學是整個培訓階段必不可少的內容,組織學員到本地區(qū)新課改實驗區(qū)考察并進行案例分析研討,親身體驗、了解新課程實驗區(qū)的實驗情況;或者是播放國家級實驗區(qū)的課堂教學錄像或聽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示范課后進行案例分析研討,使學員所學的理論得以升華,通過這種案例研究的手段使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用通識培訓和地理學科培訓中講授的理念方法,指導具體的課堂教學,搭起一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橋梁,這樣才能使培訓獲得較大的收益,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4.以更新與充實專業(yè)知識為前提
地理新教材在內容和結構上為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教與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手段,更新與充實專業(yè)知識是地理教師培訓的前提,學員不但要掌握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了解地理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與學術前沿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使學員掌握研究新的地理教學思想??偨Y教學方法的能力。
三、確定有效的培訓方式
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應以促進教師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發(fā)展的實現需要一個有效的培訓過程,培訓過程由培訓內容決定。新課程地理師資培訓方式的創(chuàng)新,就是培訓方式要與促進地理教師發(fā)展的培訓過程和決定過程的培訓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選擇培訓方式必須有利于地理新教材的實施,有利于課程改革的進行。與傳統的培訓形式相比,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最大的特點體現在倡導平等參與式培訓。因此,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必須改變單一的培訓方式,實現多種方式的優(yōu)化組合。
1.集中培訓與案例研究相結合
集中培訓是將學員集中到培訓機構所在地以講授與研究宏觀的問題為主,幫助教師了解課程改革的背景與理念,提倡培訓者與教師的平等對話,提倡教師對同樣問題從不同層面進行思考,多角度的審視問題,既要發(fā)揮專家講座的優(yōu)勢又要積極倡導“參與-分享”和案例研究的培訓方式,通過參與研討交流,將參與者中蘊藏的大量豐富而現實的事例挖掘出來,共同分享,使培訓者在參與中發(fā)現自己,肯定自己,發(fā)現別人、肯定別人,親身體驗地理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學會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提高參與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應把培訓場所移到教學第一線,結合地理教師的教學實際,從教學實踐出發(fā),以專家的研究課、地理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全體地理教師的教材分析課、實驗區(qū)的優(yōu)質地理教學錄像帶等為載體,進行教學案例研究,指導地理教師積極探索與實施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進行審視與反思,增強教研、教改意識,將科研與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以造就學習型、研究型地理教師。
2.“自修-反思”與專家指導相結合
學會反思,促進地理教師個體的內心驅動,是教師成長的關鍵。在培訓中只是讓教師吸收新理念,不指導教師運用所學習的理論進行積極的思考,吸收得再多也是無效的。從地理教師隊伍的現狀看,很多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不愿意或是不會反思自己、洞察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這就要求培訓機構在指導地理教師自我學習的同時進行自我反思,幫助地理教師將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并付之行動,從“對行動進行反思”和“在行動中反思”兩個角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想過去從未想過的問題,在自覺反思的基礎上幫助地理教師學會學習。當然,反思必須以全新的教育理論為基礎,而地理教師的自學資源、自學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須與專家指導相結合,適當地組織地理教師集中聽取各級專家對課改新理念的解讀,介紹地理新課標、新教材特點,提出教學、評價建議等,這些都是地理教師進行良好的自我反思的前提。
3.培訓者培訓與地理教師全員培訓有機結合
培訓者的師資質量是地理新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培訓機構一方面要選派地理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級的新課程培訓者培訓,另一方面應從本地區(qū)培訓基地、教研機構、一線骨干教師中遴選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進行主講教師的培訓,組成地理新課程師資培訓專家組,通過對專家組教師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承擔起地理教師全員培訓的教學任務。同時在每一輪全員培訓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質量應進行全程監(jiān)控,對所有培訓者的工作情況、教學效果等實行量化考核,聘請那些教學態(tài)度認真、培訓模式新穎、教學效果好的培訓者承擔下一輪培訓的教學任務,這樣通過培訓者培訓與全員培訓的有機結合才能優(yōu)化地理新課程培訓者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培訓質量。
4.校本培訓與機構培訓有機結合
[關鍵詞]課程改革 在職教師 師范生 職業(yè)技能 微格教學
[作者簡介]李學杰(1966- ),男,遼寧沈陽人,周口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和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河南 周口 466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師范生教學技能發(fā)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9SJGLX253)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4-0066-02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提高等對教師教學所應具備的理論素質和職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育改革第一線的執(zhí)行者,廣大教師是否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扎實的職業(yè)技能,能否適應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教學要求,成為各級教育機構和高等師范院校教學改革關注的焦點。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我們從2010年至2012年對河南省某市中學教師教學基本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針對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探尋并提出具體可行的培養(yǎng)策略,培訓和強化在職教師及高師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提高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師資教學水平。
一、調查目的、內容與方法
1.調查目的。通過調查分析,旨在了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教師對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基本內容或要求的了解狀況和職業(yè)技能的運用狀況,能否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環(huán)境,進而為加強教師教學技能訓練,提高在職教師和高師學生教學能力提供參考,為地方教育機構和高師院校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培養(yǎng)策略。
2.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和方法。(1)調查對象:2010~2012年河南省某市舉辦的中學骨干教師培訓班。參加培訓班的骨干教師來自于本地一區(qū)一市八縣74所中學。其中:市區(qū)7所,占9.46%;縣區(qū)11所,占有14.86%;鄉(xiāng)鎮(zhèn)56所,占75.68%。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40份,實際回收296份,回收率87.06%,有效問卷296份,有效率100%。(2)調查內容:教師對“新課程標準”內容或要求的了解、職業(yè)技能的運用狀況、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以及師范生踏入教學崗位后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等。(3)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調查的問題包括封閉式和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問卷形式,并結合實際問題進行了個別訪談。
二、 調查結果
1.在職教師的基本情況。被調查對象涉及的課程包括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和體育、音樂等學科。他們的學歷、職稱、教齡情況分別為:??茖W歷教師24人,占8.11%,本科學歷教師272人,占91.89%。其中中教高級教師16人,占5.41%;中教一級教師124人,占41.89%;中教二級教師148人,占50%;助教8人,占2.70%。教師教齡在5年以下4人,占1.35%;6~10年教齡的教師64人,占21.62%; 11~15年教齡的教師128人,占43.25%;16年以上教齡的教師100人,占33.78%。從中可以發(fā)現,絕大多數的骨干教師擁有本科學歷或具備中教二級以上教師任職資格,有著良好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2.職業(yè)技能的運用情況。在對教學中職業(yè)技能重要性、掌握難易的調查中,教師們普遍認為:講解、語言、提問、反饋、課堂組織等技能非常重要,導入、板書、變化、演示、結束等技能比較重要。其中運用計算機的信息技術技能較難掌握,其他依次是語言、組織、教態(tài)變化、講解、提問、反饋強化、板書、導入、演示、結束等技能。同時也發(fā)現,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方言較重、普通話欠標準。
調查中,有74.00%的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能夠有效地進行新課導入,有4.39%的教師不能自然有效或不知如何進行課堂導入。50%的教師能夠有條理、有特色地設計板書、板畫,其他教師自認為板書設計一般。有50%的教師認為授課時語言能表達清楚并吸引學生,41.89%認為能表達清楚但缺少語言魅力。43.24%的教師在教學中能結合提問、指導和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評價并做到及時恰當和全面客觀,還有5.74%的教師不能做到客觀、及時、有效地開展教學評價。54.05%的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具備一定的方法和技巧,45.95%的教師因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教學和工作中及時接受新信息的意識和改革創(chuàng)新觀念不強。所有被調查者都能夠在新課改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但能在課前和課中及時反思教學的各僅有1人,占47.30%的教師還是習慣于在課后反思。雖然對教學現象能夠有所反思,但在教學研究方面做得很好僅有12人,占8.1%,有36.49%的教師不知道如何針對教學問題開展相關的研究。
3.職業(yè)能力培訓和提高情況。實行新課程改革后,各科教材均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從框架結構上把課程按不同系列劃分為模塊或專題,在內容上和教學上對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調查中,51.35%的教師能夠依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課程標準進行教學,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但也有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的認識和學習不足,教學中不能完全適應新課程教學,仍繼續(xù)“拿新瓶裝舊酒”沿用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訪談中有些教師認為,在新課程實施中如何把改革的理論及時轉化成學習方法還掌握不好;新教師剛踏入教學崗位有著高漲的熱情、滿懷的憧憬,但缺少教育實踐、教育經驗,思想上還不成熟,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沒有很好地掌握,需要認清自我身份的改變,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體會、多總結,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師者。
在對教師接受培訓的調查中發(fā)現,在職教師對提高職業(yè)技能水平的微格教學及訓練方式不太了解的占53.04%,基本了解的占41.89%,其中年輕教師多曾接受過微格教學培訓,一些老教師則根本沒聽說過。在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能力的途徑方面,有70.27%的教師參加過計算機或教育技術的培訓和考核,43.92%仍習慣于面對面的講授模式,48.99%愿意接受網絡學習與面授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僅有7.09%的教師能夠適應基于網絡的遠程學習模式。有77.03%的教師認為終身學習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教師應當具備的能力和素質。86.49%認為今后需要利用教育技術手段和通過微格教學訓練提高自我的職業(yè)技能。調查發(fā)現,1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達33.78%,他們在培訓當中對新知識、新信息的適應和接受能力偏差,而教齡在10年以下的年青教師則接受能力較強、掌握培訓內容較快。
三、調查的反思
1.教師教育觀念和整體素質仍需繼續(xù)更新和全面提升。調查發(fā)現,在高中新課程實踐教學全面實施的初期階段,個別基層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少數教師受傳統教學大綱等影響,主觀上仍習慣于用老思維、老方式對待改革中的教學環(huán)境,思想和行動的準備不足造成對新課程教學環(huán)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應,急需對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地學習研究,切實把改革的理論及時轉化成學習方法。同時,調查中也反映出年輕教師對新形勢、新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及時和有效的。因此,若要培養(yǎng)滿足改革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素質和能力,還要從高師院校教學改革和師范生教學思想、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抓起,促使師范生在校期間了解和學習各專業(yè)的新課程標準,自覺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精神。
2.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模式仍需探索革新。當前,高師院校教育課程設置不能及時反映教育改革的信息,師范生從中學到大學的經歷使他們缺乏對新課改的充分理解,教育實習中也多以大學或中學時教師的教學行為作參照。教育理論課程的應用性、時代性不強影響和制約著他們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和教學能力的形成及提高。與部分國家教育實習相比較,我國師范院校普遍存在職業(yè)技能研究與訓練不足,“教師職業(yè)技能”課程設置不到位,教育實習時間短、形式單一,難以保證學生教學基本能力掌握等問題。近年來雖有所改善,但教學實踐的形式仍缺乏連續(xù)性和循環(huán)性,成為影響教育實踐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改革高師院校教育課程的設置,探索職業(yè)技能訓練的策略和模式勢在必行。
3.新老教師的銜接與專業(yè)發(fā)展仍需提高。新課程實踐教學中,落實課程改革標準的內容和要求,解決師范生作為教學新手的觀念沖突,加快新教師專業(yè)成熟進程,加強在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等,是各級教育機構和高師院校教學改革迫待解決的問題。高師院校應值此課改良機,深化內部管理,調整課程結構和比重,利用自身學術優(yōu)勢和良好社會形象,吸引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合格教師;利用人才優(yōu)勢和設備資源,開設各種形式“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缺乏的條件性知識,強化教師專業(yè)技能,促使師范生和在職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順利完成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專業(yè)發(fā)展需求。
四、在職教師和師范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和模式
基于對以上調查和訪談中表現出問題的反思,我們綜合分析各方面研究成果,總結并提出了以下教師專業(yè)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自學領會課程改革精神。為全面落實和實施高中新課程實踐教學,教育主管部門和基層教師應深入學習各學科新課程的相關標準,積極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加強在職教師對新課程的了解和把握。同時強化在職教師適應素質教育需求的理論自覺性,努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及時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步伐,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素質和能力,
2.整合教育類課程,強化師范生對基礎教育的認識。為了深化高師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范生對基礎教育的認識,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在課程功能上,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學會學習,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與此同時,進一步更新觀念,樹立與基礎教育改革相匹配的科學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等。其次,在課程結構上,改變以往過于強調學科知識的課程結構,進一步凸顯教師教育課程的綜合性、選擇性、均衡性。第三,在課程內容上,強化職業(yè)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加大通識課程與選修課程改革的力度,實現專業(yè)學科知識教育與教育科學知識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段教師發(fā)展的現實要求。進一步明確不同類別知識結構和學科素養(yǎng)。最后,在課程實施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走出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的誤區(qū),倡導學生積極參與以及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重視師范生現代教育觀念、綜合素質、專業(yè)特長、課程開發(fā)以及教學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結合新課程教學內容和中小學教學典型實例,整合高校教育類相關課程,豐富高師院校教育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時代性和應用性。結合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及時把各科學科教育學課堂搬到中小學教室,吸收在職教師教育教學的經驗,幫助高師院校在校生及時了解基礎教育的實際,促使他們及時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從而更加有效地向專業(yè)化發(fā)展。
3.革新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加強師范生教學體驗。借鑒國外為成為新教師的師范生在實習期間提供專家指導、建立教學技能跟蹤檔案和每年不間斷地進行教育實習等教師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管理的成功經驗,合理安排教育實踐時間,使教育實習活動從“集中短期完成”改成“長流水式”,改變國內高師院校教育實踐時間短、形式相對單一、教育實踐階段過分集中的現狀。同時,促使師范生深入了解基礎教育實際,吸收在職教師教育教學的成功經驗,通過積極主動地反思自身的教學,努力在教學實踐中驗證理論學習并運用理論來促進實踐,促使自身的教學能力更有效地向專業(yè)化發(fā)展。
4.利用微格教學系統,加強教學模擬訓練。微格教學作為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師范生和在職教師職業(yè)技能的系統方法,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huán)境,它使準備或已經成為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通過理論學習、提供示范、編寫教案、教學實踐、評價反饋、修改教案、再實踐、再反饋、再評價等循環(huán)形式,被訓者在教學和訓練當中將教育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使教學技能呈螺旋式上升,從而不斷地得到深入和提高。因此,“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反饋評價”微格教學訓練模式成為在職教師和師范生在校期間迅速提高職業(yè)技能最有效的途徑,對教師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用行動研究,“教、學、研”融合一體。行動研究是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以自身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困惑作為研究對象,立足教育現場,在教育情境中解決教育教學實踐問題而采取的一種研究方式。教師通過“行動”和“研究”的雙重活動,觀察與記錄教育實踐情況,反省教學研究結果,將教育實踐、研究和學習有機結合,從而謀求教師教育行為的改善,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專業(yè)水平發(fā)展,進而達到改進教學實踐工作,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
6.建立教師發(fā)展檔案,促進角色轉變和專業(yè)發(fā)展。成長記錄袋是為師范生和培訓在職教師教育成長設立的一種記錄方式和策略,是評價教師教學成果的動態(tài)發(fā)展依據。為教師建立個人成長發(fā)展檔案,可以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過程中的行為,匯集和總結教師職業(y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證據與材料,從而有效解決師范生作為教學新手的觀念沖突,加快新教師專業(yè)成熟的進程,幫助師范生和年輕教師盡快地走向崗位、反思教學,迅速成長為教學隊伍的骨干力量。
[參考文獻]
[1]郭友.新課程下的教師教學技能與培訓[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17號)[Z].2001-06-07.
[3]李惠男,王彩霞.師范生微格教學訓練模式現狀分析及教改設想[J].中國電力教育,2010(33).
[4]肖川.教師與新課程共成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又一學期結束了,做好學期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大家怎么看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南聦W期工作總結教師,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閱讀吧!
下學期工作總結教師(一)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4、6班的物理教學任務,在此期間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教研活動。
為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教研活動,向老教師學習和交流取長補短。
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發(fā)現《物理新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此,我不斷教學理論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課標,明晰的目標,從而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學期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
本學期,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實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不斷提高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課后認真寫反思,記下自己執(zhí)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提倡自主性學習,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fā)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期考成績優(yōu)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別為……
四、改革評價方法,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學期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用分數來評價學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如學習熱情,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等,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另外,我又與同組的朱老師、吳老師承擔了本校的青少年電子制作比賽的輔導,并且在整個比賽過程,參賽學生發(fā)揮穩(wěn)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人也因此被評為“優(yōu)秀輔導教師”。
通過我一學期來不斷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學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以后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下學期工作總結教師(二)
本學期來,我按照教學大綱的精神,認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中,我努力的做到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多討論的方式開展課程。在不斷的摸索教學中,總的來說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現將本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重視學生課外調查活動的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大多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多數課程都是學生身邊的事物。在開展課程時,我都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調查,讓他們通過訪問,上網收集資料等方法來完成課程的學習內容。這樣的學習方法不但讓課程活動活起來,而且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一學期下來,學生訂立計劃的能力、分析的能力、統計收集的綜合能力都比上學期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滲透了許多的動手操作項目,這些項目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活動,我會與學生一起在互聯網上收集相關的制作材料,并讓學生在假期期間合作完成自己喜歡的項目。一學期下來,我班同學的手工制作與小發(fā)明都有了豐碩的成果。制作的人造衛(wèi)星、小鳥的家、民居等非常精致。
三、重視把知識學以致用,增強實用性
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大多很有實用性。例如:有的環(huán)節(jié)就設計了綠化改造工程。在課后,我都讓學生回家一一對照綠化規(guī)范的要求,認真檢查自己家庭的綠化不足,深入思考改進的措施
四、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能動性
綜合實踐活動它不是“可教的”課程,而是“可做的”課程,是實踐性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性的課程,學生是課程實施的重要主體。為了要突出學生主體,我在活動中努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從活動主題或課題的提出,到活動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動實施,以及活動的總結、交流與評價,都盡可能讓學生自主活動,我則有效地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適當的指導或引導。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活動課程的一種特殊發(fā)展形態(tài),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備受關注,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實復雜性大量存在,在實施過程中,我也迷茫、憂慮和擔心,但是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綜合實踐活動會實施得越來越好!
下學期工作總結教師(三)
這是高三的最后一學期了,時間短,任務重。高三下學期以來,本人更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去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以便以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進行了英語學情分析
這一學年教授兩個班為理科普通班的學生,英語基礎不太理想,沒有一個學生能達到優(yōu)秀(120分)檔次,而且能及格的學生人數微乎其微。不少學生感到英語特別難學,對英語學習比較頭疼。開學之初即對學情進行了認真分析。在日常教學中認真落實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把教學計劃落到實處
本年度教學工作重心即在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上鞏固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對課本知識的復習上。三輪復習中,首輪復習是高一年級課本22個單元,高二年級課本20個單元,高三年級課本16個單元。課本復習安排是每單元課本復習用時1節(jié)課,優(yōu)化設計1節(jié)課,英語周報1課時,單元基礎知識總結和反饋1課時。平時復習中把高中英語復習語法項目中的13個專題適當融合進去。通過練習和講解,增強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和對英語用法的復習鞏固。
三、大量練習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高
課本復習是學生能力提高的關鍵。從開學之初即對課本知識點認真歸納和總結,通過練習的形式進行學習反饋。主要是各地市的模擬試卷,認真把握教學工作中的練習環(huán)節(jié)。
四、聽力訓練作好提高成績保障
征訂了兩套聽力風暴,共有80套,供學生在課上或課下時間進行聽力訓練之用。這兩套材料都是高考播音者錄制的,含金量高,所以標準的聽力材料成為學生最為得益的聽力助手。
五、擴大閱讀,培養(yǎng)英語能力
課外閱讀必不可少。給學生提供了兩個網址:一個是21世紀報,一個是ChinaDaily。網站兼顧新聞、娛樂、科技、校園、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內容。學生除了可以增加閱讀量還可以把一些精彩的文章當作范文來背誦。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豐富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六、認真批閱學生英語作文,推薦學生優(yōu)秀作品
本學期為近十個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多次單獨批閱,主要是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不管成績好壞,作為一個新老師,在工作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下學期工作總結教師(四)
高三下學期,我擔任了高三三個班的英語課教學。擔任三個班的教學工作雖然非常辛苦,但卻也是受益匪淺。下面我將本學期工作的情況全面進行一下總結。
高三(_)班是理科尖子班,承載著學校的希望和家長的重托,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做了詳細的計劃和周密的安排,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
一、了解學生,溝通交流
作為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和思想情況,才能“因材施教”有的不矢地開展教育活動。實習期間,我積極主動地向班主任了解班集體的基本情況,并通過語文老師的介紹初步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在整體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細心的觀察,熟悉每個學生的姓名,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情況。
每天提前到學校,監(jiān)督學生做操、晨讀、課間眼保健操和自修情況,確保班秩序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修改學生的英語周記、英語作文、試卷和課間跟學生的交流,我了解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成績情況,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和悉心指導,引導他們積極健康地成長。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我的英語教師工作開展得很好,深得學生的喜愛和班主任的贊揚。
二、尊敬學生,一視同仁
我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感情。我很尊敬他們,對他們一視同仁。學生都是勤奮好學的好學生,雖然有個別同學的成績不夠好,有時也不按時交作業(yè),但是我能夠發(fā)現他們的亮點,對他們進行表揚,重拾他們的自信心。學生都喜歡老師的表揚,畢竟他們還是個孩子,適時的贊揚能夠激勵他們向前走。
由于我對他們一視同仁,很多學生對我都愛戴有加,他們都喜歡向我傾吐他們的苦悶,希望得到我的鼓勵。從學生的訴說中,我懂得了教師不但要充當指導者、的身份,也要充當他們的朋友,扮演父母的角色。要成為優(yōu)秀的老師,就要尊敬學生,維護他們的人格,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三、取得的成績
所教班級的英語成績穩(wěn)居學年榜首。多篇論文和電子課件省市級獎項。
下學期工作總結教師(五)
本人在本學期擔任九年級1、2班的物理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按照開學初制定的復習計劃,對物理學科進行全面的、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復習。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努力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積極參加“高效課堂”范式教學實踐。使今年的中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給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劃上了圓滿的句號?,F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學習和業(yè)務學習,提高自身思想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
為了更好的把教學工作搞好,堅持政治學習和業(yè)務學習,自始至終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以適應以新更舊的教育狀況的需要,堅持以校為家,以教為樂,做到樂業(yè)、敬業(yè)、勤業(yè),力爭精業(yè)。
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教研活動為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業(yè)務學習、教研活動,向同事們學習和交流取長補短。本學期,組織并參加了《初中理化實驗教學課堂實效性研究》市級立項課題研究。
二、精心備課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新課程標準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大綱,課前認真熟讀新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理念的相關資料,透徹理解并掌握新課程標準,力爭在每節(jié)課前仔細閱讀然后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在上每個一節(jié)課前,精心準備、認真?zhèn)湔n,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教學中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從一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效果較好,學生的各項素質有較大的提高。新教材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都沒有過多的束縛,充分體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課前查閱大量的資料根據學生的的基礎制定教學計劃、方案、教學設計等。
三、正確把握中考物理命題思路和方向,能有效的提升復習效果
中考命題以《物理課程標準》的目標、理念、內容標準為依據,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
1、突出基礎性。
中考題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放在真實、生動、具體的情景下進行考查,使多個知識點融合在-起,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2、注重考查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問題情景的分析與解決過程來考查學生認識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注重科學探究,注重過程與方法。
中考題更加注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注重“過程與方法”。
4、注重考查學生處理和表達信息的能力。
中考題中通過文字描述、表格數據、數理圖象、曲線或統計圖、示意圖等方式呈現大量的信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選擇適當的方法,對題給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綜合。
5、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中考題特別關注環(huán)保、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社會熱點問題。此類題重視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協調發(fā)展的思想,突出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6、注重學科滲透和綜合。
考題都比較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滲透與綜合,注重不同學科知識內在融合與滲透,特別是人文思想的滲透。
7、注重開發(fā)和利用本土資源。
有了明確的命題思路和方向,我們通過制定復習計劃、上復習研討課、專題復習、復習反思等進行全面的、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復習。
四、激發(fā)興趣和調整心態(tài),穩(wěn)步提升復習效果。
九年級復習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重,學習壓力大,易出現“復習疲勞綜合癥”。在復習課上積極創(chuàng)設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
特別在最后沖刺階段要注意把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好,把握節(jié)奏,愉快復習,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努力做好針對性的疏導工作,力爭使學生能以較好的競技狀態(tài)進入考場,發(fā)揮出他們的學習和復習水平。
五、及時輔導,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利用課前或課后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當堂課或課后作業(yè)中的個別疑難問題,隨時隨地解決,不積壓問題;對于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主動問耐心聽,盡量照顧到全體學生。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學生的課外輔導也是必不可少的。
課外輔導中,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一方面我優(yōu)生差生同時輔導,難題易題都不放棄,另一方面我也針對考試要求,按照不同層次學生要達到的不同高度進行針對性地輔導。輔導工作的時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過我本人已盡到了的努力,事實證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六、加強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遵循物理教學規(guī)律和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實驗啟動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學。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啟發(fā)積極思維,提示物理現象的本質。組織好學生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此期除做完、做好教學所要求的實驗外,還利用電化教學設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及遠程教學設備開展物理實驗的教學。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大部分學生能從實驗現象中分析出實驗目的、本質,初步具備了物理的思維品質和獨立操作的能力,能獨立完成此期書本所要求的實驗,部分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實驗設備設計實驗解決實際問題。
七、創(chuàng)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yè)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多鼓勵肯定學生少批評學生。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對學生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guī)與創(chuàng)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八、重視德育滲透,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科學態(tài)度教育。著重介紹了我國科學家熱愛祖國的事跡,介紹了我國歷和現代科技成就,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了其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作風。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作為物理教師要緊跟科技發(fā)展時代進步,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才能實現終身教育教學。
(一)課堂教學過于形式化
在英語教學中,有的教師注重把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教學過程,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統統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把課堂充分交給了學生,使英語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參與程度很高。但由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表面上看著很熱鬧的課堂,學生卻沒有學到多少知識,沒有達到拓展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散思維的教學目的。
(二)缺乏對課程資源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
有的教師對新教材和教學大綱的理解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完全講解課本內容,只有呆板的內容傳授,沒有知識的創(chuàng)新。教師缺乏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的意識,教學內容僅限于課本及練習冊等,致使課程資源單一。另外,有的教師不能充分駕馭教材,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價值和作用,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材掌握不夠、把握不準,不能突出教學難點和重點,導致教學目標不能實現。
(三)受現階段高考制度的影響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現階段,高考仍然是改變學生命運的唯一途徑,升學率是衡量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對學生和英語教師來說提高成績是唯一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通過大量作業(yè)和習題讓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根本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體驗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而學生為了能夠考取理想的學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探索、體驗新方法上,只能采取“拿來主義”,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以便節(jié)省更多時間。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非常不利,更不可能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了。
二、改進英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針對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教師必須進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改進措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一)提升高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過程中,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新課程改革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新的挑戰(zhàn),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掌握其精髓,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以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來確保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一是教師要通過培訓來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學習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把體驗式、主動參與等先進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二是教師要堅持自學,豐富專業(yè)知識,更新知識結構,要把自己的教學理論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并能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景,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科學組織英語教學活動,把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
(二)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使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加科學合理;要解放思想,積極和同事進行交流與溝通,學習其他教師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達到共同發(fā)展;要通過網絡來學習和借鑒校外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創(chuàng)新和完善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有什么樣的課堂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新課程改革是想通過制定新的課程標準,推動課堂模式變革,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新課程標準下的三維教學目標是:知識與能力、過程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它集中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素質教育在學科教育的運用,集中體現了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原來“滿堂灌、唱獨角戲”的課堂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在這種形勢下,筆者我進行了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模式的探索,逐漸形成了以實行分組教學為核心的自主課堂模式。
一、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品德,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為目標,尊重和落實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群體動力學原理,通過分組教學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潛能,打造活力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實現減負與高效、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特長發(fā)展的有機統一。
二、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教育技巧和藝術”。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郭思樂提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生本理念”指導下,結合我校實際提出的。該模式以信息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信息論強調人類對信息的掌握要通過建立信息、處理信息、反饋信息才能完成,即“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建構性,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先學后教、反思總結。
高中歷史自主課堂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由知識立意轉為能力立意,是以導學案為統領,以小組合作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本質,以“三維目標”為綱領,以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方向的課堂。具體說明如下:一是突出一個主體,即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這個主體;二是抓住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充分準備、課中有效實施、課后鞏固提高;三是是把握五個步驟,即課堂教學分五步推進。即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問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同學點評——教師點撥、總結提升——糾錯反思、當堂檢測。
三、高中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構建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
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和教學目標高質量完成的保證。師生關系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育。老師們要積極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主要包括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應以尊重、民主、發(fā)展為原則。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素,尊師愛生是良好師生情感關系的基礎。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
(二)抓好小組建設是構建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
小組是同學合作學習的載體,小組建設是合作學習的保障,也是自主課堂模式成功的關鍵??迫谓處煈摵桶嘀魅螀f調配合抓好小組建設。
1.合理劃分小組
小組劃分的目的在于讓每個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應以“優(yōu)勢互補、民主集中”為原則,合理規(guī)定人數,充分考慮學生基礎、性別、個性、愛好等多方面因素,使每個小組的實力盡量平衡。小組內部同伴應該能做到“同伴互助”“同伴互學”“同伴激勵”,做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2.細化小組分工
教師推選每個小組的學,學確定后要進行定期培訓。明確組長的工作職責,合理調配組員,培養(yǎng)合作氛圍,落實“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模式??迫谓處熞桶嘀魅我黄鹱龊眯〗M建設工作,針對小組成員的特點對小組的成員進行角色定位,讓不同學生擔任不同學科的科研組長,積極參與管理。
3.打造“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良好氛圍
自主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能力和意識,即學生要發(fā)自內心地想學、樂學,積極參與管理??迫卫蠋熀桶嘀魅我黄鹬Υ蛟焯厣嗉壩幕?,以外在的環(huán)境促內在的精神,營造積極思考、討論,主動學習、自主管理的班級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之形成習慣。教師要通過激勵性的評價等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動力和能量。
(三)建立系統評價獎勵機制是構建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保障
評價獎勵機制是自主課堂教學模式長期順利推行的保障。為了有效推進歷史自主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在評價過程中應堅持過程性、鼓勵性、鞭策性、合作性、差異性原則,以小組為評價單位,用量化的方式評價學生課堂學習過程。量化務必公平、公正、公開,能正確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