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生態修復的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修復的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態修復的內容

        第1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資源循環利用景觀改造

        礦山廢棄地是指在采礦活動中被破壞、未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廢石堆廢棄地、采礦坑廢棄地、尾礦廢棄地、其他類型廢棄地[1]。礦山廢棄地的出現,導致區域環境的污染和景觀的破壞,礦山地質災害和安全隱患,以及礦區地下含水層破壞和土地資源的浪費,甚至是引發其他社會矛盾[2]。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制定相關的法令和法規強制對礦區采礦后的土地進行修復。傳統的廢棄地景觀營造主要是植物種植或簡單的一些土地改造,側重于對惡劣場地的處理和增加植被。隨著現代的技術和新理念在礦山修復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人們更注重廢棄地的再利用和資源的循環使用,運用生態學,美學以及其他學科要建立一個能夠自我維護、運行良好的完整生態服務系統[3]。因此,廢棄地的生態修復及景觀再造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一、礦區廢棄地的改造模式探討

        1.對待礦山廢棄地態度的轉變

        通過對國內典型案例的綜合分析(表1)單一復綠型、綜合治理型和資源循環利用型三個典型階段。我國礦山廢棄地的改造20世紀50年代開始,但80 年代后,研究工作才有了長足發展,并逐步開始建立法規,并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修復項目,可能由于單一復綠的模式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原因,使得相當一部分工種項目生態修復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后,生態景觀設計理念開始進入廢棄地改造領域,改造方式從單純的生態復綠進入綜合治理階段。土壤整治,植被恢復,微生物技術以及其他工種措施,成功地運用于礦山廢棄地綜合治理,并出現了一些優秀案例,如神府東勝礦區,唐山南湖公園等。隨著現代工業藝術及生態美學思想的演變,資源的循環利用在礦山廢棄地改造與利用得到了體現。

        表1礦山廢棄地改造模式分析樂

        2.礦山廢棄地改造方式轉變

        在改造方式上,現代礦山生態修復和改造已逐漸從傳統的復綠層面向生態景觀層面過渡,運用的技術手段和表現手法也越來越多樣化,生態修復過程更注重模擬自然,尤其是地貌、地形、水文、生態等,依靠自然、人工促進的修復過程,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綜合開發和廢棄地的文化藝術價值再現。

        從改造策略上看,現代景觀營造更加注重場地特征的挖掘與表達,注重場地文化的傳承與再現,展示自然與技術的關系,探索廢棄物的景觀特質及觀賞價值,以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從改造方法上看,現代方式常常采用生態恢復與景觀改造相結合,更注重區域的整體設計和自然模擬設計,如美國礦山廢棄地修復技術“師法自然生態修復法”[4]。

        二、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與景觀構建原則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全球范圍內的確立,人們更注重對礦山廢棄場地精神的挖掘,對于場地遺留物及廢棄物的處理,從場地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角度重新審視礦山廢棄地的態度和改造。因此,如何在礦山修復中變廢為寶,實現礦山廢棄地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每位景觀規劃師將面對的重要問題。

        1.自然生態式修復原則

        傳統的生態修復模式一般是基于人為干預下“水平梯形坡面,直渠排水”的地形設計,修復后景觀不完全自然地協調周圍環境,水土保持效果也不好,而且需要長期的人工養護。因此,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推崇一種在新理念下的生態修復模式——“師法自然生態修復法”。 其基本內涵是:應用現代 3S 技術對擾動區或周邊地形、地貌、水文、氣象、氣候等條件進行詳細了解和調查的基礎上,運用系統理論、應用數學,應用計算模擬等先進技術,設計出一種近似自然地理形態的人工修復模型,并按照設計模型施工的一種生態恢復方法[4]。它強調整個修復后的生態系統必需能夠自我維護,自我保持,功能逐漸增強。

        2.安全生態的原則

        植物景觀規劃礦區生態修復和景觀營造的核心內容,對修復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植物景觀規劃設計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景觀,增加生態多樣性,保護環境敏感區;根據立地條件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植物種類與植被群落,構筑有地域區系和植被特征的礦區生物多樣性格局。利用鄉土植物來增加景觀的適應性和地域性,選擇耐污能力、抗病除害能力、抗寒能力能力強,根系發達,莖葉茂密的植物,同時也要加強地帶性植物的引種馴化,適當引進國內外特色優良品種。

        3.特色景觀元素的處理和利用

        礦區景觀營造要反映礦區的地域自然和景觀特色,,景觀元素的適應性改造與循環利用是切實有效的途徑。如澳大利亞墨爾本疏芬山是將廢棄礦區改造為戶外博物館的實例。杜伊斯堡的攀巖公園利用料倉高大厚實的混凝土制成了攀巖墻,墻面上被礦石撞擊和摩擦形成的劃痕和溝槽成為了登山愛好者們自由攀爬可以利用的天然錨點。

        三、礦山廢棄地景觀營造內容及方法

        通過在進行礦山修復與景觀改造工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清理廢物;(2) 加固或清除危險建筑物和浮石;(3) 堵塞危險洞穴,填充礦坑;(4) 用門和石暾封堵坑口、礦井;(5)覆蓋表土;(6)植被恢復。

        1.廢物(污染物)處理

        礦山廢棄地殘留著許多礦業污染物,比如煤炭礦區的重金屬污染物、多環芳烴等。 場地的污染凈化是修復工作的基礎,通常廢棄地污染較輕或對環境不產生較大影響的區域可以進行工種處理。對受到污染的表土和其他污染嚴重的有毒有害物質完全移除;深層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固化措施,即在污染上壤的上面,覆蓋一層瀝青,然后再鋪置新土,進行植被修復。

        2.地表痕跡的處理和再利用

        采礦過程留下的人為遺跡,如廢棄的礦渣、尾礦、礦坑等,可以通過藝術加工等處理方式,保留下來。表2,通過國內礦山廢棄地改造案例總結了礦坑的常見改造與利用方式。

        3.植物景觀設計

        在礦山廢棄地景觀重建的初始階段,植物的選擇至關重要。從景觀層面對礦山廢棄地進行獨具特色的植物選擇與種植設計,既可作為改良土壤、美化環境、恢復生態環境的先鋒,又具有對硬質景觀的柔化協調、空間造景功能。下面重點探討一般礦山廢棄地的環境條件下,植物種類選擇的原則:

        3.1選擇適應栽植地段立地條件的適生種類,括抗旱、耐濕、抗污染、抗風沙、耐瘠薄、抗病蟲害,甚至可以考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的種類;

        3.2優先選擇當地優良的鄉土植物和先鋒植物;

        3.3優先選擇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固氮植物;

        3.4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前提下,考慮到植物的色、香、形等,滿足造景需要。

        四、結束語

        礦山廢棄地的出現,導致了區域環境的污染和景觀的破壞,礦山地質災害和安全隱患,以及礦區地下含水層破壞和土地資源的浪費,甚至是引發其他社會矛盾。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不能只強調技術和手法,還應該注重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從法律法規執行的力度和方法上下功夫,使礦區的生態修復在為輔助管理下自我修復和維護,回歸自然,構建穩定的生態系統。

        表2礦坑的改造與利用方式

        參考文獻:

        [1] 楊曉艷,姬長生,王秀麗. 我國礦山廢棄地的生態恢復與重建[J]. 礦業快報, 2008,10(10):22-24.

        第2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論文摘要:生態修復是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破壞,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身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修補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

        通渭縣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項目于2004年被列入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試點項目,經過3a實施,項目區內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林草覆蓋率從52.30%提高到60.29%,農戶人均純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態、經濟系統開始良性循環,該項目的實施為本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初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基本情況

        通渭縣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項目是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實施期為2004—2006年,項目區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氣溫3~5oC,適宜各類生物生長,屬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三副區。該地區為石質山地,項目區轄隴陽、北城、寺子3鄉,12個行政村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為農業人口,農業勞動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總面積93.30kmz。完成封禁面積56.25km2.人工補植9Ohmz,人工種草277.5Ohm2,設立封禁工程圍欄5km、標志碑5座、標語牌9O個、封育區“四至”邊界標志界碑600個;新建管理房3間、示范養殖圈舍150座。布設植被監測點5個、氣象觀測點1個、徑流泥沙監測點1個,選擇監測典型農戶60戶。

        2生態修復成效

        生態修復是指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破壞,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身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修補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

        該項目實施后,項目區水清、山綠、水土流失減輕,群眾的思想觀念轉變,實現了生物、產業趨于多樣化,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測算,到項目實施年限末期,林草覆蓋率從52.30%提高到60.29%;監測區年土壤侵蝕模數由1430t/km。·a降為964.40t/km項目區內農戶人均純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農、林、牧、副各業產值結構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變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結構調整為農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飼養殖數量6000多(只),實現牛、馬、豬、兔、雞、鴿等多元化養殖。各產值機構有了較大變化,土地利用結構更加合理,使區域生態、經濟系統開始良性循環。該項目的實施為本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初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幾點啟示

        3.1科學規劃,對位配套措施是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是一項系統工程,直接關系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科學規劃。在生態修復技術措施運用上,以保護和利用水土資源為核心,依據“源于自然,還于自然”的思想,為大自然恢復其自我修復能力創造條件,對位配置各類措施,以封為主,封禁、補造、撫育、管護并重,工程、生物、農藝措施相結合,生態修復與群眾脫貧致富相結合的原則。使項目區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隔離區,減少或禁止人、畜活動對生物群落的干擾和破壞,促使土壤質量正向發育,生態系統自我調控能力向健康狀況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2加強組織、建章立制、加大宣傳是生態修復工程順利實施的基礎

        生態修復是新時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重大戰略調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生態修復的組織領導和部門協調,專門成立項目執行領導小組,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工作人員,明確和落實各部門的責任權屬。制定和頒布有關項目建設的法規及管理制度,對生態修復區林草及其設施的管護管理提出具體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廟會等多場合、多形式、多渠道對農民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印發傳單、公告、宣傳畫及日歷和手冊。為生態修復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證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3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整合項目,為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涉及農、林、水、環保、畜牧、財政、扶貧、科技等諸多方面,綜合性很強,我們利用中央資金的主導作用和退耕還林草的機遇,深化投資管理機制改革,整合項目資金,統籌兼顧,合理規劃,相互配套,鑲嵌實施,達到資金技術、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資金發揮最佳使用效益。在項目建設中,與相關部門在工程實施、科研和監測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強合作,全面提升生態修復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態修復進度。在管理上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部門之間“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各投其資,各計其功”的工作機制。為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3.4立足實際,政策引導,狠抓落實是實施生態修復的關鍵

        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資源的開發必須符合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使其得到休養生息。必須按照“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科學,遵循市場規律”的原則,堅持川臺河谷區發展全膜覆蓋玉米、淺山區種植馬鈴薯、深山區發展畜草產業的種植結構調整思路,大膽探索,積極挖掘本地資源潛力,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大力發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藥材等富民產業。通過政策引導,利益驅動,解決了許多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使支柱產業開發和扶貧攻堅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通過生態修復,既滿足了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條件,又確保了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生態修復能力的體現根本在于徹底控制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一切干擾因素和防止水土資源的污染,關鍵是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和封禁成果管護。為此,要采取以下強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監督執法網絡。縣、鄉、村、社四級執法網絡組織機構健全,并逐級簽訂監督管護目標管理責任書,做到責、權、利絕對明晰。

        ②依法具體落實“三區”劃分與“三權一案三同時”制度,嚴格管理,獎懲兌現。加強修復成果管護。

        同時,對水保預防監督執法的檢查情況納入鄉鎮年終綜合考核評比的內容,推行獎勵機制,以管促封。使生態修復效益能夠正常發揮。

        3.6合理布設監測網絡,為生態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監測工作所獲取的基礎數據,對于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的研究及評價意義重大,根據基礎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評價體系要求,合理布設監測網絡,采用實地定點、定時,多方位、多層次、多目標、多樣點統計調查的方法進行。著重做好以下監測內容:

        ①蓄水效益監測。定點觀測和統計徑流、土壤侵蝕、泥沙變化、流域降水量等數據,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態效益監測。林地監測:采用多樣點抽樣調查法。草地監測:選用不同草地類型,采用刈割測定生長量等,分析評價了項目實施后的生態效益。

        ③社會效益監測。通過布設網點社經調查,采用分層抽樣的調查方法,以定點觀測和典型農戶調查結合,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后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根據監測結果與效益分析評價,為同類地區生態修復的科學研究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第3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生態修復是生態環境治理的一項新舉措,最早開展于20世紀末,主要通過封禁治理等措施,充分調動生態系統的演替與自我恢復能力,逐步修復被擾動和損害的生態系統(土壤、植物和野生動物等),使其恢復到接近于它受干擾前的自然狀態,即重建該系統干擾前的結構與功能有關的理化和生物學特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對開展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的地區進行社會、生態、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是檢驗生態修復效果的關鍵,可以為進一步開展生態修復提供理論指導與現實依據。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可依據區域特征和治理目標進行構造,其特征主要表現為:在時間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速度和趨勢,在空間上反映生態經濟系統的整體一布局和結構,在數量上反映治理的規模,在層次上反映流域系統的功能和水平。這樣的指標體系就不只是單指標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評價、解釋和決策等功能的有機體系}2,。構造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客觀性。評價指標選擇以生態理論為基礎,所選指標能夠全面、客觀、真實的反映生態修復的基本特征和整體水平。指標必須客觀存在,能夠真實反映該區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影響。指標的名稱和含義要客觀而明確。

        (2)主導性。不同地區的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所產生的效益也不盡相同。在進行評價時,應選擇最為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

        (3)獨立性。指標意義必須明確,且具有完全獨立的內涵。各指標在統計上獨眾,相互之間關聯度小。指標間不存在因果、矛盾、交義、重復關系。單個指標反映生態修復區域的一個方面,同一層指標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反映生態修復的特征和本質。

        (4)可操作性。指標選取要同時兼顧科學性與可操作性,某些指標在當前階段能夠給予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生態學上的闡述,而在實際獲得過程中很難實現,因此,指標的選取應充分考慮是否容易獲得。評價指標必需的數據要容易獲得、必需的計算方法容易操作,不運用計算復雜、采集困難的指標。

        現有評價指標存在的問題

        (1)指標不全面:目前的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評價指標體系中,所選指標大多只能反映生態修復的個別方面,不能涵蓋全部內容。如治理程度、林草覆蓋率、土壤侵蝕模數,側重反映水土保持效益,忽視了生態效益的其它方面。

        (2)指標停留在靜態層面:目前對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效益的評價都是用若干指標分別進行的,即對在工程實施后單個評價指標的變化進行分析,然后通過指標值的變化程度來衡量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實施后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絕大多數研究采用治理程度、林草覆蓋率、土壤侵蝕模數三個指標來反映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效益。盡管這三個指標可以直接而準確的反映修復區域的治理效果。但是,僅靠這三個指標為基準的效益評價并不能全面客觀的反映修復區域生態系統的演替情況,不能保證生態系統今后一直保持良性發展。修復目標應該能夠動態的衡量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征,關注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功能和特性。

        (3)指標缺乏普適性:目前關于生態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以具體的特定生態修復區域為研究對象而展開的,針對不同修復區域的獨有特征篩選的,建立的生態效益指標體系具有較強的區域局限性,不具備普遍適應性,難以推廠一到更為J’一泛的空間范圍中。

        評價指標與標準

        1評價指標

        評價體系由生態基礎性、生態結構性和生態適應性三部分組成,生態基礎性包含治理程度、上壤侵蝕模數、林草覆蓋率三個指標;生態結構性包含鄉土植物比例、群落結構層次、植物多度三個指標;生態適應性包含抗逆性、生長勢、病蟲害狀況三個指標。評價體系共分二層,即口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指標結構如表4一l所示:杜評價標準評價結果用百分制表示,并分為優良、達標、未達標三個等級,即目標層中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評價綜合指數、準則層中三個模塊以及指標層中各個指標得分都用百分數表示,百分數與生態修復等級劃分存在對應關系,如表4一2所示:

        生態修復評價方法與程序

        當面臨類型多樣含義豐富的內容決策時都要進行比較、過程主觀因素起著主導作用,因此,采用傳統方法難以解決。判斷、評價、最后做出決策。此這些決策系統的各因素間難以完全采用定量的方式進行描述,此時必須將問題轉化為定量問題。層次分析法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常用方法。層次分析法作為系統分析的數學方法之一,可以充分兼顧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有步驟、有層次、全方位的解決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決策問題。

        1評價建模方法

        應用層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待解決的問題清晰化、條理化、層次化,構造一個層次分明的結構模型。一般分為上面的目標層,下面的指標層和中間的準則層。同一層次指標隸屬于上一層指標或影響上一層指標,同時又支配下層指標或受下層指標影響。上層為目標層,是評價的最終目標,通常只含有一個因素。下層為指標層,含有若干具體指標。中間為準則層,可分為一層或多層,當準則層指標過多時應進一步分解出子準則層。牡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專門對復雜多因素問題進行條理化、層次化,依據其本身的屬性和相互關系構造出幾個層次。主要分為四個步驟:¹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º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由各層判斷矩陣計算出被比較元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¼計算出總元素組合的權重,并對總體進行一致性檢驗。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設某層有n個因素,X一{xl,x2,……,xn},要比較它們對上層某一目標的影響程度,確定在該層中相對于某一準則所占的比重(即把n個因素對上層某一目標的影響程度排序)。比較時取卜9尺度。用aij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一于第j個因素的比較結果,則aji習/aij,A是成對比較矩陣,具有下列性質:aij>0,aji二l/aij,aii=l。層次分析法中所要構造的成對比較矩陣都是正互反矩陣。其中1一9的含義見表5一l2,4,6,8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影響介于相鄰等級之間。成對比較矩陣A若同時滿足:aij>o,aji=l/aij,aii一1,則稱為互反矩陣。例如,一個正互反矩陣z的構造如表5一2所示。以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為基礎構造判斷矩陣,再根據判斷矩陣計算本層各指標重要性次序的權值,可以歸結為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問題,對于判斷矩陣B,有以下公式:式中,A為B的最大特征值,w為相應于A的正規化特征向量。解決問題時常用求和法或求根法來計算特征值的近似值。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利用靦ax與n之差檢驗一致性,其一致性指標為Cl.,公式為:顯然,n值的增加會加大判斷誤差,因此使用隨機一致性比值CR.=Cl.瓜.L一般認為,當C.R.<0.10時,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則就需要進行調整,直到具有滿意的一致性為止。一致性檢驗通過后即可計算出各層次下各個指標的權重。

        幻權重計算結果由于認知的差異性,不同專家構造的成對比較矩陣的數據也存在著差異。評價系統評價的結果必須具有較強說服力。本研究將專家構造的所有矩陣得到的權重匯總,計算出最終的權重向量。把不同專家構造矩陣得到的權重向量一一對應,去掉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將剩下的權重取均值,這樣得到一組權重,而該權重某一向量的所有權重的和可能不為1,因此我們還進行了歸一化處理,歸一化完成之后得到的權重向量即可作為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評價體系的權重向量。水上保持生態修復評價體系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的眾多因素構成的復雜系統,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權重確定較為合理。本文將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評價體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指標層為具體可操作指標,包括治理程度、土壤侵蝕模數、林草覆蓋率、鄉土植物比例等9個指標。以評價目的為出發點,同時考慮各指標評價體系中的作用,山具有豐富水土保持工作經驗的水保工作者構建矩陣,通過計算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結果如表5一3所示

        2計算方法

        (l)各層分值計算:¹準則層、目標層以下指標分值計算指標層各指標需進行無量綱化處理。_卜層指標可以在下層指標分值基礎_卜結合權重,通過加權求和或求積得出。加權求和公式如下:º目標層分值計算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評價分值采用綜合指數法得到。根據指標分值和權重逐層計算得出其分值,最后的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評價得分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出:計算出的目標層得分即該區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綜合效果。

        結論與討論

        第4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經濟功能

        在安全得到初步保障后,城市河流的經濟功能逐漸引起重視,它是指水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所發揮的功能,包括供水、交通運輸、農田灌溉和

        水產養殖等作用。

        景觀功能

        河流景觀側重水景觀,以水為中心軸線向兩岸擴展,包括水域景觀、過度區域景觀以及岸上景觀等。現代城市河流是由若干人工設施和自然存在物共同組成的集合體,各種組成部分形成密不可分的系統關系,充分研究發揮這些系統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并加以利用,可大大增強河流景觀建設的效果。

        生態環境功能

        生態環境功能主要指水維持自然生態過程于趨于生態環境條件的功能。一個完善的城市河流生態體系,應該具備改善水質及水體的自凈能力、調節局部水溫變化、維持水生態系統的平衡、保持生態多樣性等功能要求。現代的城市河流修復不僅要考慮河流生存的需要,更要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安全,因此,如今河流整治工程必須兼顧安全、經濟、景觀與生態環境等多重功能,其中安全、經濟性是基礎,景觀、生態性是體現現代人追求“自然”、“親水”的基本要求。與河流的自然狀況,以及分析河流整治狀況與生態系統的相互影響;1989年,Pabst提出了河流的自然特性盡量要靠外界的自然力來恢復的理念,強調河道要有生態自然修復的功能;1991年,日本開始推行重視創造多樣化河流形態的“多自然型河流建設”。于此同時,國外也開展許多大型的生態修復工程實踐,如1987年,德國萊茵河流域管理委員會提出了重塑萊茵河的生態,使魷魚重新回到萊茵河的“萊茵河蛙魚2000計劃”,隨后萊茵河保護國際委員會(工CPR)又進一步制定了“萊茵河蛙魚2020計劃”;在密西西比河上,Juliann等[5〕在CapeGirardeau附近主河槽內對大型無脊椎動物進行了研究,John等對河上游魚類的時空分布進行了研究;1987年,為解決斯凱恩河(SkjernRiver)的水環境問題,丹麥通過了退耕2200公頃,恢復河流洪泛區地的決議,并于2002年基本完成修復工程。

        國內外河流生態修復研究進展

        1國外研究進展

        人們對河流的生態環境修復的認知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在德國Seifert首先提出“親河川整治”概念后,EmstBittmann于1965年首先在萊茵河用蘆葦和柳樹進行生態護岸實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Schlueter認為河流近自然治理要在滿足人類對河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保護或促進河流的生物多樣性;1980年,瑞士州河川保護建設局將生態護岸法發展為“多自然型河道生態修復技術”,對河流的治理重視恢復植被和建設自然護岸[3];1983年,Bidner提出河流整治首先要考慮河道的水力學特性、地貌學特點

        2國內研究進展

        國內開展河流生態修復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有關生態河流治理理念方面,董哲仁首先提出了“生態水工學”的概念,指出改善河流生態系統、修復河流生態環境的工程措施及思路德孫宗鳳認為生態水利是我國新時期水利建設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如何把生態建設和水利工程建設有機地融為一體;孫東亞等在流域尺度的河流生態恢復研究中,指出我國現階段河流修復中的首要任務是遏制流域內引起生態系統退化的水污染。在河流生態工程實踐方面,尤其是河道生態護坡的工程應用上,我國在近二十年來做了許多嘗試,如工程中分別采用了植被護坡、格賓網石籠(蜂巢網箱)護坡、生態袋護坡、連鎖式鋪面磚護坡、土工格柵+固土種植基護坡、三維土工網墊護坡、混凝土植生塊護坡、綠色混凝土護坡、土壤固化劑護坡等。總結國內外的城市河流生態修復研究現狀可知,當前國內外展開的河流生態修復工作仍著眼于河流某一方面的功能,如國外在兼顧景觀的同時,更側重生態修復和重建等方面的工作,而國內則較多地考慮護岸措施生態化,對于生態修復理念與生態功能實現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城市河流生態修復方法研究

        由前述的河流功能劃分內容可知,生態功能與景觀功能己然成為現代城市河流建設的兩大重要評價指標。

        1生態功能修復

        河流生態系統中較為重要的物理組成包括河岸、淺灘、潛流帶和生物棲息地等,它們是河流生物生存及完成河流生態過程的基質,其穩定和健康發展對城市河流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河流生態功能的修復工程應具有相對完整性和系統性,需涵蓋河流的形態、水體水質、生物群落及棲息地等修復內容。

        (1)河流形態修復

        自然河流的橫斷面通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主河槽、洪泛區和高地邊緣過渡帶(見圖1)。

        河流形態修復的主要目標是構建近自然型的多樣性河流形態,它是流域生態系統生態環境的核心,亦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基礎。對于河道形態多樣性的修復,高永勝等針對我國目前一些中小河流健康受損的實際情況,提出從縱、橫兩方面來提高河流形態多樣性的修復方法:在縱向上,修復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創建深潭一淺灘序列;在橫向上,構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區在內的多樣性斷面形態,并采用生態型岸坡防護結構,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質化。

        (2)水質修復

        水質的修復可分置換凈化水和河流水體內修復兩種方式,其中凈化水可通過城市污水集中處理、濕地修復工程等方式獲得;而水體內修復可采用能夠增強河流凈化能力的相關技術實現,如曝氣、引水稀釋、添加試劑、生物操控、恢復水生植被、水體內生物強化等;另外還可以通過底泥疏浚、底泥污染物控制等方式實現河流水質的凈化效果。

        (3)生物群落恢復及棲息地修復

        河流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恢復包括水生植物恢復、底棲動物、浮游生物、魚類等。在河流的形態及水體水質得到改善后,河流生物群落的恢復就變得相對容易,可通過自然恢復或進行簡單的人工強化,必要時采用人工重建措施。另外,恢復河流的生物群落還需要對生物棲息地進行改善,如營造適合生物生存的河流環境和形態,如多樣化的流速、彎曲且深淺不一的河道、合適的水深、溫度和生態狀況。

        2景觀功能修復

        河流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河流景觀與一般意義上的園林景觀、地理景觀不盡相同。河流的景觀側重水景觀,以水位中心軸線想兩岸擴展,包括水域景觀、過渡域景觀及岸上景觀等。,圖2為河道景觀構成示意圖,可見,現代城市河流是由若干人工設施和自然存在物組成的組合體,而研究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并在具體的景觀設計中予以應用,則可以大大增強河流景觀建設的效果。在城市河流景觀建設時,要根據河流所處的位置,結合城市規劃,遵循格局連續性、自然和人文相結合、共享性、整體性、可持續性等原則,確定合理的景觀布局。具體構建思路為「17〕:(l)查閱分析河流修復前后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準確地定位城市河流功能;(2)在滿足城市未來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確定景觀設計的主題和亮點;(3)綜合考慮河流的功能多樣性要求,對河流進行合理的形態規劃;(4)完善運行管理措施,以保證景觀的可持續性。

        第5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生態系統;水土保持;修復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城市水環境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維護城市生態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城市快速化發展,我國城市水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一些不法企業和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導致城市當中的一些湖泊、河流失去了生態調節功能,給城市環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影響了城市居民生活條件的提高。國家對水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采取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和對策措施。幾年來,治水理論有新的發展,治水實踐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就有關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1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態系統是由一切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的一個動態平衡系統。水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載體,又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介質。在滿足人們對水的各種不同需求的同時,水利工程還應滿足水域生態系統完整性、依存性的要求,恢復與建設潔凈的水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經濟建設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重視不夠。對水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利用,導致江河斷流、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過度圍湖造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劇了洪水災害;不注意生態保護,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江河湖庫淤積。近年來,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治水思路調整的重要內容提了出來。人類既要適當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須主動適應洪水,協調人與洪水的關系,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因此要約束人類自身的各種不顧后果、破壞生態環境和過度開發利用土地的行為,從無序、無節制地與洪水爭地轉變為有序、可持續地與洪水協調共處。認識到生態環境用水的重要作用,提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既要滿足經濟用水、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慮生態用水、環境用水。

        2 堅持合理開發水資源,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配置工作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用水不再僅僅要求滿足于飲用水,對用水的綜合欲望顯著增加。同時,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畜牧養殖業、農業產品深加工業也隨之發展,加大了用水量,原有水源滿足不了現狀要求。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地暴露出來,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夏秋季節的內澇,突出問題是干旱缺水。水資源承載能力問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

        了出來,并賦予了越來越豐富的內涵。

        首先,搞清楚水資源承載能力,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水資源承載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流域或區域內,其擁有的水資源能夠持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并維系良好的生態系統的能力。如果經濟社會發展在水資源承載能力以內,就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經濟社會發展超出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就會失去必要的物質基礎,就會造成生態的破壞,發展就是不可持續的。

        其次,必須看到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可以大大提高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為此,提出了一系列帶有方向性的對策措施。

        3 增強公眾的水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意識

        不斷增強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生態理念和法制觀念。列入工作計劃,大張旗鼓地宣傳生態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及時報道和表揚先進典型。

        各級教育、宣傳、勞動及其它有關職能部門要重視生態系統方面知識教育、培訓,面向社會、面向基層,讓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人心,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建設變成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建設。堅持專門隊伍和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工作思路,積極發動、組織和引導人民群眾參與環保工作,形成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廣泛群眾基礎。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制度,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項目應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繼續實行有獎舉報制度,積極探索調動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機制。

        4 做好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幾點建議

        4.1 充分重視水在生態建設中的作用

        水是生態建設的首要制約因素,生態修復怎樣才能持久進行?經濟社會如何持續發展?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根本在于搞好水利水保等基礎設施建設。重視水利水保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配置、合理開發、有效利用水資源,協調好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搞好水資源的利用是實施生態修復的關鍵和保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生態修復這一新思路、新舉措落到實處。

        4.2 明確思路,扎實推進水生態修復工作

        制定出水生態修復規劃。抓好試點,逐步推進。水生態修復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在不同的區域,水生態修復的建設內容各異。因此,要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不同地區、不同自然地理和經濟社會條件、不同水土流失類型區,實現生態自我修復的措施、效果和有效途徑,為大范圍開展水態自我修復工作積累經驗。要貫徹落實新的治水思路,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建議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生態修復經驗,擴大范圍,大力推廣。

        4.3 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水生態系統修復是通過一系列工程與非工程措施改善被破壞的水生態環境,使河流水體生態功能得以恢復。包括河道生態修復、濕地生態修復以及其他水域生態修復。

        ①河道生態修復主要包括河道特征、植物護坡、水生植物耐污凈污等修復,恢復河道自然生態功能。

        ②濕地一般是指低于地面的低洼區,有儲蓄徑流、改善小氣候、除毒凈污的生態功能,也是水生動植物生長棲息的場所。然而由于人類活動影響,導致湖蕩濕地面積日趨減少且淤積嚴重,水污染的影響使水體富營養化加劇,加之外來物種的侵襲,致使濕地水域水草大量繁殖,嚴重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繁衍,水生態平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湖蕩濕地功能喪失殆盡。可通過建立濕地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等濕地保護措施來保護濕地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

        ③除河道、濕地外還存在一些小型水體,如公園、水塘、居住區景觀水體等。目前這些水體周邊垃圾成堆、水面泡沫漂浮、藻類滋生,嚴重影響市容景觀品位。為使這類水體的生態功能得以修復,改善人居環境,一方面:通過控制污染源、嚴禁廢污水進入;采用曝氣設施、人工水車、噴泉等增加水中溶解氧濃度凈化水質;人工打撈或藥物除藻和清淤等工程措施。另一方面:通過宣傳發動,增強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得人人珍愛“碧水、藍天”。

        4.4 突出重點,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做好水污染防治和“兩控區”污染防治工作。要把水環境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深入開展各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在農業上:降低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利用生物工程開展農林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對畜禽養殖業實行舍飼管理,減少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生活上:建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制度,設立污水處理設備,推廣綠色產品,實行綠色消費,清除白色污染。在生產上: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推行使用先進的生產工藝,降耗節水節能,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并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

        第6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土壤環境學;土地資源管理;教學內容改革

        作者簡介:趙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曹銀貴(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講師。(北京 100083)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學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項目編號: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6-0079-03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改革創新,培養目標定位為以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為目標,以“3S”技術與工程技術為手段,以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理復墾、保護管理為研究核心,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計算機、測繪等基本技能,能在國土、城建、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管理、土地估價、土地規劃、房地產經營開發等工作的中高級專門人才。[1]該專業分別于2008 年、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專業依托學校地學、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學科優勢,強化了具有明顯工程特色的“土地整理復墾與生態修復”、“土地資源評價與利用規劃”、“土地集約利用技術與工程”的學生能力的培養。[2] 2009 年,學校為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啟動新一輪本科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以此為契機,從優化課程設置、加強教材建設、突出實踐教學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建立了“通識基礎課 + 學科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專業主干課 + 實踐必修課 +公共選修課”循序漸進式課程和實踐教學體系。專業基礎課增加了土壤環境學、土地生態學、土壤地理學等環境科學、生態學背景的課程。

        土壤環境學是一門環境科學與土壤科學之間的邊緣交叉學科,是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環境科學的興起逐漸發展起來的,著重于研究土壤污染的發生與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遷移轉化規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方法等等,以及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等方面,是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3,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下簡稱“我校”)開設該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大學二年級學生,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現有的土壤環境學教材知識結構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并不太適用,為使“土壤環境學”符合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需要,更好地滿足土地資源管理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需求,必須對現有“土壤環境學”課程教學內容體系進行調整和優化。

        一、“土壤環境學”教學特點

        1.內容多

        現有“土壤環境學”內容體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土壤基礎知識、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第一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組成、結構、性質(物理、化學性質),是學習后面內容的理論基礎知識,對沒有土壤學背景的學生來說,這部分課時量需要較大;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包括土壤環境背景值、土壤環境容量、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來源與分類、特點、土壤污染動力學過程(遷移轉化規律)、土壤污染監測與評價等內容;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防治與修復包括土壤污染修復概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有機污染修復技術、放射性污染修復技術及其案例分析等內容。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教學內容非常多,而該課程安排學時量為32學時。

        2.知識面窄

        從上一節“土壤環境學”主要教學內容可以看出,整個內容體系除了前面的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外,其他內容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發生、遷移轉化、防治與修復等,也就是說土壤污染與修復是該課程的主題內容。從土壤環境學的環境科學發展背景來看這一知識結構體系是不難理解的,土壤環境學是隨著環境科學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并作為環境科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成為環境科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3,4]因此,目前大多數的土壤環境學教材主要是面向環境科學專業并以上述內容為主體知識結構。除了土壤學基礎理論知識外,教學更側重于講授土壤污染的發生和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遷移轉化規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方法等。[4]

        從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角度來看,當前的“土壤環境學”教學內容顯然知識面太窄。此外,隨著環境科學向著重視生態環境研究方向發展的趨勢,土壤環境學研究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與擴展,土壤生態環境與生態保護研究也同樣受到重視,并獲得重要進展,例如土壤環境退化研究,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鹽漬化、酸化以及土地的非農業侵占等。土壤環境學應成為融合土壤環境學基礎理論,土壤污染與防治,土壤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質量評價、規劃和管理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5]曲向榮[5]對土壤環境學內容體系試圖做了些調整嘗試,將土壤污染與修復的內容進行了適當壓縮,增加了一章關于土壤生態保護與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鹽漬化、酸化等)的內容。

        3.實踐性強

        “試驗實踐”是“土壤環境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學生在掌握土壤環境學基礎理論的同時,還必須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如土壤及其植物樣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樣,土壤理化性質室內分析試驗,土壤中常見污染物的調查、分析及污染評價,土壤修復技術操作觀摩等。其教學不能僅僅是傳授基礎土壤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利用土壤環境學知識與方法來發現和解決治理土壤環境問題。因此,土壤環境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二、“土壤環境學”教學內容體系重構

        “土壤環境學”是針對環境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目前主要的教材有陳懷滿主編的《環境土壤學》,王紅旗主編的《土壤環境學》(研究生用),張輝主編的《土壤環境學》,曲向榮主編的《土壤環境學》。這些教材均是針對環境科學專業而編寫的本科或研究生使用教材,多是以土壤污染與防治為主題內容。雖然曲向榮主編的《土壤環境學》對教材內容體系試圖做了些調整嘗試,將土壤污染與修復的內容進行了適當壓縮,增加了一章關于土壤生態保護與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鹽漬化、酸化等)內容,土壤沙化、水土流失、鹽漬化、酸化等諸多土壤環境問題僅僅是點到即止,篇幅較少。而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體系中土壤環境學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各種土壤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或退化機理及其調控與治理方法。為了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本文在土壤環境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知識結構需求以及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內容聯系,對其內容體系進行了重新組織與優化。主要內容由土壤學基礎理論知識、土壤環境退化與防治、土壤環境評價與管理三大部分組成,具體見圖1。

        1.土壤學基礎理論知識

        本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與發育、土壤的組成、性質,是學習后面章節的基礎和前提。按照“系統結構組成決定系統性質,系統性質決定其功能發揮”的邏輯思路,該部分內容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后面章節的內容至關重要。而本專業學生先修課程里有關土壤學基礎知識方面的課程很少,因此,在32個總學時中,分配1/4左右的學時數講授該部分。其中“土壤的形成與發育”部分在土壤地理學中有詳細介紹,為避免知識重復并節約課時將本部分內容刪掉。土壤組成包括土壤礦物質、土壤有機質、土壤生物、土壤水、熱、空氣,其中土壤礦物質、有機質與土壤性質及后面要講的土壤退化過程有著緊密的聯系,需作為重點來講;土壤生物部分壓縮,主要講授與土壤性質關系密切的土壤微生物部分,并與土壤有機質合并為一章;土壤水、熱、空氣一章內容進行壓縮和簡化,保留與土壤退化過程關系較緊密的主要內容。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容重、孔隙度、質地等;化學性質:酸堿性質、膠體化學性質、氧化還原性質等)都與土壤退化過程有著密切的聯系,需詳細介紹。經過如此調整,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種土壤環境問題的形成過程或退化原理及治理措施。

        2.土壤環境退化與防治

        這部分內容將重點擴充。主要講授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壤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或機理及其治理方法。包括土壤污染與修復、土壤沙化與治理、水土流失與治理、土壤鹽漬化與治理、土壤酸化與治理,每部分設置一個案例。該部分打破了傳統的土壤環境學只介紹“土壤污染”這一種土壤退化形式及其治理方法,把土壤污染內容壓縮,補充了其他幾種土壤退化形式,大大拓寬了知識面,更有利于土地綜合整治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結構的需求。該部分是該課程主體教學內容,安排總學時的1/2左右進行講授。

        3.土壤環境評價與管理

        本部分包括土壤環境現狀調查、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土壤環境質量預測、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土壤環境生態風險評價以及土壤環境管理。土壤環境現狀與預測評價依據評價側重點的不同,可分為側重土壤環境污染的土壤污染評價和側重于土壤生態變化的土壤生態評價以及對土壤環境特性和外部條件、土壤污染和生態在內的系統全面的綜合評價。[5]通過該部分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環境評價的內容與方法,了解和掌握土壤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與措施。

        三、實踐教學設計

        土壤環境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土壤環境學授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土壤環境學實踐教學環節,在總學時只有32個學時的情況下,本課程教學大綱設置了8個學時的實踐教學學時。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實踐學時,本文對實踐教學部分進行了重新設計。土壤樣品的野外采集與保存是大多數“土壤環境學”實踐的必有環節,由于本課程授課對象學習的“土壤地理學”中安排了土樣采集這一環節,本課程的實踐教學部分直接去掉了這一環節。在這有限的8個學時內,對土壤環境學的核心實踐內容進行實習教學,土壤污染的調查、評價及修復,即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對土壤中常見污染物進行調查、污染評價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合適的修復或治理對策,由學生自由選題,自行設計方案,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試驗,通過試驗掌握土壤中常見污染物的調查、評價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態及其影響因素,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及其原理,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

        當前土地退化問題日益嚴重,生態功能減弱或喪失,加強土地綜合整治研究工作是解決土地退化問題,恢復土地各種生態功能的重要手段。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重要、最基礎、具有生態連鎖效應的退化現象,因此,土壤環境的治理與修復是土地整治的關鍵與前提。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強土壤環境退化過程或機理及其防治的專業理論及實踐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土壤環境學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針對本科二年級學生而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教學任務是通過土壤學基礎知識以及土壤環境問題的形成及防治理論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利用這些理論知識與方法來發現和解決土壤環境問題,為土地綜合整治與管理奠定專業技能基礎,從而全面提高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付梅臣,袁春,周偉,等.我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現狀與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5,(2):26-29.

        [2]周偉,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資源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12,(2):38-43.

        [3]胡學玉.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土壤學”課程教學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82-183.

        第7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字】水土保持;效益監測;評價原則;指標

        1 水土保持效益的概念

        水土保持效益是指在一個治理區域內,通過采取綜合性的水土保持措施,所產生的對當地居民及其生產、生活直接或間接獲益提高部分的統稱。按目前比較統一的認識,水土保持效益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經濟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所產出的可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如坡耕地修梯田后比原坡耕地增產的糧食,栽果樹后生產的果品比原坡耕地傳統種植方式收益增加的部分,荒山荒坡營造水土保持林所增加的木材蓄積等。二是生態效益,指采取防治措施后使生態環境因子由劣到優的變化,如土壤抗旱力增強、晝夜溫差變小、空氣濕度增大、土壤侵蝕量減小、大風日數減少等。三是社會效益,即水土保持不僅使實施者或實施區收益,而且對實施者或實施區以外的社會區域及其成員都有益處,如防止交通中斷、流域下游免遭洪水危害、減少水庫淤積、增大土地的人口承載力、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降低風沙旱災等。水土保持這三大效益,生態效益是基礎,經濟效益是核心,社會效益是目的。

        2 水土保持效益監測的內容與程序

        2.1 水土保持效益監測的內容

        2.1.1 土壤侵蝕因子監測:主要包括地貌、地面組成物質(土壤)、植被、氣象、水文等自然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因子的監測。

        2.1.2 水土流失狀況監測: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類型、面積、分布、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強度變化情況以及對下游和周邊地區河湖庫塘泥沙淤積以及洪澇、干旱、水污染等水土流失危害監測。

        2.1.3 生態修復工程執行情況監測:主要包括生態修復區各種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措施的類型、數量、規模、分布、實施進度及實施質量,主要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小水電及沼氣池等生態能源工程的安全穩定性,補植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等。

        2.2 水土保持效益監測的程序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效益監測與評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原理、技術程序和方法復雜。

        2.2.1 前期準備階段:組建監測工作組,收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的有關要求,收集生態修復區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情況資料,以及有關地形圖和規劃文本圖件資料等,通過資料的整理分析和初步踏勘調查,深入細致地了解和掌握修復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情況,特別是生態修復工程的要求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詳細的監測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和野外監測工作細則,制定有關監測登記表格。

        2.2.2 監測實施階段:依據制定的監測實施方案和野外監測工作細則,對項目區進行全面踏勘調查,通過踏勘調查,選定典型地塊設立固定觀測樣方,對水土流失及生態修復的效益進行長期定位觀測,并按照擬定的工作計劃,開展面上的調查或遙感監測,及時掌握項目區水土流失及生態修復的效益情況,盡可能全面地收集第一手的監測數據資料。

        3 水土保持效益的評價方法

        3.1 評價指標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可依據區域特征和治理目標進行構造,其特征主要表現為:在時間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速度和趨勢,在空間上反映生態經濟系統的整體布局和結構,在數量上反映治理的規模,在層次上反映流域系統的功能和水平。這樣的指標體系就不只是單指標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評價、解釋和決策等功能的有機體系。構造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指標的客觀性:指標必須客觀存在,符合區域實際情況,避免受人為影響嚴重的指標。

        指標的主導性:不同區域和不同治理措施產生的效益是不相同的。在具體評價時,應選擇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產生的效應進行評價。

        指標的獨立性:單個指標反映流域的某一側面,指標之間應盡力不相互重疊,不存在運算或因果關系。

        指標的可量化性:指標可以用數量表達,每一項具體數值同反映的效益內容相一致。

        指標的可操作性:指標必需的資料容易取得、必需的計算方法容易操作;避免計算復雜、采集困難的指標。

        指標的適應性:指標在用于評價流域治理效益時應有可比較性,不能受事物以外的因素影響。

        指標體系的系統性:措施之間的聯系,反映到效益指標之間也有著內在的聯系。某一指標反映問題的一個側面,相聯系的指標體系就能反映流域系統整體。

        3.2 評價指標的遴選

        由于區域的廣泛性和流域特征的多樣性,評價內容和指標的數目會隨參評流域分布范圍的變化,其變化趨勢一般是評價的范圍愈大,指標愈向具有主導作用、更為普遍適應、客觀和更易采集的指標集中。為了突出重點,又能避免以往指標選用中的面面俱到,本文按照指標或實際采用的量化指標含義相同與否,對所列參考文獻選用的指標項目進行分析、歸納。

        頻數統計分析法是統計具有工作經驗并對該領域有深人了解的學者所選指標的集中程度,因此,某指標頻度大小反映了該指標表征研究對象該方面特征的大小,客觀性、普遍適用性、主導性以及指標數據的易獲得性的大小,也反映指標的科學性、客觀性;由相互聯系的具有較大頻度的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就能夠最大程度地綜合反映對象的整體特征。為此,選擇頻度≥0.5即被選取頻率超過一半的10個指標構成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基本上反映了水土保持治理過程中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當地經濟的生態經濟系統建設的復合效果,旨在將計算評價的結果作為流域生態經濟系統建設、調整生產布局、強化環境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土地的依據。該指標充分體現了生態――經濟――社會這三方面的和諧統一。根據頻數統計分析法,確定區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內容如下:

        3.2.1 生態效益指標:治理程度、林草覆蓋率、土壤侵蝕模數。

        3.2.2 經濟效益指標: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人均純收入、糧食面積產潛力實現率。

        3.2.3 社會效益指標:人均產糧、農產品商品率、勞動力利用率。

        3.3 評價指標的算法

        3.3.1 常規國標法:根據(GB/T15774―95)《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法》預測自規劃措施實施后任一年的水土保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并用靜態、動態兩種方法進行經濟效益分析。

        3.3.2 模糊評價法:模糊評價分為單因子和多因子評價,通過對不同指標取不同權重,根據模糊集理論,每個指標的評價構成一個模糊子集,全部指標的綜合評價組成模糊集的映射,即模糊關系。

        3.3.3 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可對多目標、多準則、多層次的復雜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建立層次分析模型構造判斷矩陣、層次排序和診斷結果分析對效益進行評價。

        應用此方法評價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綜合效益,是在其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針對不用流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及修復措施,并根據研究時期內各項效益的實測、詞查或計算結果的指標值,給出各自的評價得分值,然后參照評價等級劃分標準,評價其修復水平的高低和系統建設的功能。

        4 結束語

        水土保持是多學科的綜合性工程,農、林、水、環境等部門均不同程度地涉及,水土保持是一個涉及面寬、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其效益充分表現在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如何在效益評價中體現其綜合性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第8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河道治理;河流生態;修復

        中圖分類號:TV85 文獻標識碼:A

        一、河流生態修復的重要意義

        凡事都有兩面性,在全面大力建設水利工程,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也使河流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人為產生的破壞無法避免,但是對破壞以后的合理生態進行修復卻是可以的。對河流的生態進行破壞以后的修復是一項復雜而耗費巨大的工程,如果修復好了,又具有重大的作用,不僅可以改善河流的各項功能,還能保持水土,改善氣候等等,對河流的生態環境進行及時的修復,顯得十分的必要。

        1.改善河流的生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河道治理利用河流的相關規律、河道的規律,從河流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勢利導的調整水流的位置,改善水流的條件。通過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來保證河流的灌溉、航運等功能的發揮。但是,在河道治理的同時極其容易造成只注意治理而忽視了河道治理的同時河流生態的保護問題,使得河流的生態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壞。這種破壞是極其嚴重的,使得河流內部生物的多樣性變化,旱澇災害時有發生,城市的正常供水補給受到威脅,河流沿岸的氣候產生變化,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曾經的美麗景色不復存在。

        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態恢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僅可以恢復河流曾經的活力,改善被破壞的河流的生態,還可以實現自然和人類的和諧。人們在看到了河流生態遭受到的破壞,體驗到了生態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之后,開始注意到了生態的保護,開始審視自然和人類的關系,這對河流生態修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破壞了的河流生態進行修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

        2.保證河流的功能,促使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河流進行治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證河流發揮它的最大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航運、灌溉、防洪、供水等等。治理可以使得河流達到這些要求,而要如何保持這些功能的長時間、不打折扣的發揮,生態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要素。

        在進行河道治理的同時重視河流生態的修復不僅對合理發揮功能無害,相反是大有裨益的。河流生態修復了,從灌溉的角度來說,無論在枯水期還是豐水期都能保證灌溉。從防洪的角度來說,既滿足了河流航運的要求,又不至于在雨水多的時候,無法承擔排水壓力。洪水來了,因為生態比較好,植被覆蓋有保證,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減少洪澇災害的發生。如果河流不僅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還不能減少災難的發生,更談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了。改善、修復河流的生態,在保證河流最基本功能的同時,還能促使河流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正是治理河道所期望的。

        二、河流生態修復的重要舉措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態修復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在河道治理的同時進行河流的生態修復,困難重重。河道修復不像一般的建筑施工過程那樣比較容易掌握,而是一個涉及各種地形地貌、彎曲的河道、變化的河床、已有跨河橋梁、取水建筑物、河道旁的植被等等一個立體的工程。所以要修復好河流的生態,要先規劃好河道治理的標準和規模,再進行河道治理中的生態修復,還要從多方面探討修復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比較好的生態修復效果。

        1.河道、河床修復,為生態恢復創造條件

        現代的河道治理一般都是運用當今時代的科學技術、材料來進行河道的治理。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固然的堅實有力,但換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這種材料的使用使得河道在洪水來臨的時候,河水是難以改道的。在河道治理的時候要注意河道的修復指的就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態,河道的自然形態一般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不是筆直的。蜿蜒曲折的河道可以使得水流的流速不同,流速不同自然的水體流動就具有多樣性,多樣性的水體流動是十分的有利于合理的生物的多樣性的,這對修復河流的生態具有積極的意義[2]。同樣,在河道治理當中,修復河床也要體現對修復河流生態的意義。河床是河流生物的棲息環境,生態河堤不僅可以防洪,還能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息繁衍。

        修復河流的生態就是要使河流的生態回到曾經那個多樣性的面貌,而生物的多樣性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進行河道、河床治理的時候就要充分的考慮到河流生態的問題,在治理的時候就著手于恢復,一舉兩得。

        2.緩沖帶修復,降低河流的壓力

        河流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脫離于陸地之外的一個存在,河流和陸地之間有一個緩沖帶,這個緩沖帶把河流和陸地緊緊地聯系起來。河流的生態破壞包括緩沖帶的破壞,緩沖帶一般是由河邊濕地,河谷等組成,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所。河道治理的時候要注意河流緩沖帶的修復,這對修復河流生態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在河流的兩個岸邊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專門設立一個足夠寬度的緩沖帶。緩沖帶的作用在平時顯現不出來,一旦洪水發生,它不僅可以起到減弱洪水沖擊的作用,還能把洪水分蓄一部分出來,大大降低了河流的壓力。緩沖帶承擔著給河流降壓的作用,還發揮著維持河流生態多樣性的作用,它的濕地、河谷等等可以給生物提供一個生存的環境,還能凈化河流的水質,為人類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空間。

        3.植被景觀修復,保持生態平衡

        過去一直認為,所謂的生態修復就是指植被的修復,今天雖然人們的認識已經發生極大的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植被的修復在合理生態的修復當中還是非常重要的。過去破壞的植被導致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無情的報復,在治理河道的時候,修復破壞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在科技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要善于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因時、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修復被破壞的植被,使得植被的覆蓋能夠恢復,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植被覆蓋水平。植被的修復、恢復可以極大的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的同時,也可減小洪水的峰值,有利于河道的暢通,是一種根本的、生態的治理方法。植被恢復了,毫無疑問的將會對生物的多樣性有益,形成一個比較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是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態修復一直以來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效果[3]。

        三、結語

        認識到了問題就要積極的去解決,即使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也要積極的探索、實踐。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態恢復是順應時展的,雖然至今理論和實踐經驗都還有不足之處,但是其重要性已經體現了出來。合理的生態修復是一個長過程的修復,涉及面廣、問題多,比較復雜。雖然如此,進行積極的探討,找到修復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方法,對河流的生態進行修復,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都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靈峰,張玉萍,鄧建綿,吳波,明海濤,王哲.河流修復技術應用現狀及生態學意義[J]. 安徽農業科學. 2009(07)

        第9篇:生態修復的內容范文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原則;安全經濟;反饋調整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水利工程建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內容,對于推動農業、水利水電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時,水利工程屬于一種改造自然的工程,其影響了自然河流的多樣性、流動性以及連續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河流生態系統的自然發展狀況,在當前自然生態環境惡化加劇的形勢下,如何協調水利工程發展需求和自然河流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1工程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在河流綜合治理中既要滿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需求,也要兼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生態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學原理,也要符合生態學原理。生態水利工程的工程設施必須符合水文學和工程力學的規律,以確保工程設施的安個、穩定和耐久性。工程設施必須在設計標準規定的范圍內,能夠承受洪水、侵蝕、風暴、冰凍、十旱等自然力荷載

        對于生態水利工程的經濟合理性分析,應遵循風險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則。由于對生態演替的過程和結果事先難以把握,生態水利工程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這就需要在規劃設計中進行方案比選,更要重視生態系統的定期定點監測和評估。

        2 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原則

        一個地區具備空間異質性,是指在這個地區的空間中,可以存在著多種不同種類的生物物種,這就意味著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良好,有利于自然生態循環的發展。若該地的空間異質性較差,就會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使得生物物種減少,生物群落密度變小,這自然就會使生態系統環境惡化。為此,在進行水利工程的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到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

        目前,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都對自然河流的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不僅會使河流中的生物物種減少,也會引起水質變化,繼而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除了要加強人工種植或養殖來增大生物群落的多樣性,還要做好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設計工作,盡可能地保持河流的原始面貌,保存其自然空間的異質性,降低人工水利工程對生物群落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3 生態系統自設計、自我恢復原則

        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指的是生態系統自身組織功能的表現形式,即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組織的意思是指某個系統按照相互默契和相互協調的原則,各自盡其自己的責任做好分內之事的同時又能和對方形成協調的有序結構。生態系統自組織的主要機理是指系統中物種的自然選擇,即生態系統之內的物種或者某些與該生態系統有一定友好關系的物種,在自然環境下尋找到能夠為自己提供相應的能源和資源,并適合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因此,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時,一定要遵循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原則,不要試圖人為地去對自然環境進行改變甚至是控制,而是要利用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和自設計的功能,讓海洋生態系統或者江河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對其生存環境進行自然選擇,以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終目的。在設計一項生態水利工程時,都要將這一原則考慮進去,尊重河流和物種的自然屬性和自然選擇,從而制定和尋找到最佳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方案。

        4 景觀尺度及整體性原則

        河流生態修復規劃和管理應該在大景觀尺度、長時期和保持可持續性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時期和局部范圍內進行。小范圍的生態修復小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體性是指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掌握生態系統各個要素間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綜合方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河道水文系統的修復問題,也不僅僅是修復單一動物或河岸植被。

        一般來講,景觀尺度由空間尺度與時間尺度兩部分構成。在河流生態修復過程中,由于水域生態系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態循環系統,其并不單單指河流中的生態系統,還包括其周邊或其他相關的生態系統,這些水文系統與生物系統相互交織,共同決定了水域生態系統的穩定。因此,在對河流水域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時,必須要從整體空間考慮,協調進行修復。

        5 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力求最終形成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河流生態系統。在河流工程項目執行以后,就開始了一個自然生態演替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并不一定按照設計預期的目標發展,可能出現多種可能性。

        除了自然系統的演替以外,人類系統的變化及干擾也導致了生態系統的調整,這種不確定性使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不同與傳統工程的確定性設計方法,而是一種反饋調整式的設計方法,是按照“設計―執行(包括管理) ―監測―評估―調整”這樣一種流程,以反復循環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流程中,監測工作是基礎。監測工作包括生物監測和水文觀測,評估的內容是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狀況及其發展趨勢。常用的方法是參照比較方法,一種是與自身河流系統的歷史及項目初期狀況比較,一種是與自然條件類似但未進行生態修復的河流比較。

        6結語

        本文主要論述分析了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設計中應當遵循的幾種設計原則,這些設計原則是從保護河流生態系統環境出發的。不可否認,水利工程建設對于改造自然,提高社會生產水平有著重要意義,但在兼顧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必須要注意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正茂,趙艷波,崔玉玲,王艷玲.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應遵循的理論與技術路線[J]. 水利發展研究. 200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成V人片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