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自律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大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raining Approaches
SHE Ya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eed to learn to learn, lifelong learning professionals, college students are nation-building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of the main force, but current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is generally low, which requires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together efforts b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l,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develop a learning plan,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perfect service system, creating a self-learning environment; focu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elf-learn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approach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是獨立學習、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還是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大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1 大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1.1 社會發展的需要
如今社會日新月異,科技飛速發展,知識迅速更新,如果大學生進入社會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通過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畢業后自覺高效學習,適應未來復雜的信息社會。
1.2 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較寬厚的專業基礎,較熟練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在大學是以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老師在課堂上只是講授重點、難點、疑點,起到指導的作用,大部分的知識還需要學生在課后去學習、理解、掌握、消化、運用、研究、探索,這需要大學生的學習有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顯著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挖掘主動學習的潛能,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勤奮刻苦、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優良學習品質;才能有效地增強學習的信心,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促進整體素質的發展和提高;才能充分激發求知欲望,提升科學思維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具備較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勝任本職工作。
2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學生普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狀況令人堪憂:上課遲到早退,甚至缺課,課下不預習、不復習,忙于娛樂休閑,沉迷于網絡游戲,考前臨時抱佛腳,考試投機取巧、作弊成風,成績一出來很多不及格,要補考、要重修,甚至是延長學制,還有的到畢業了拿不到雙證……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原因:
有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他們認為中學學習是為了考大學,考上了大學就可以松懈了,可以盡情享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選擇的專業不是自己的興趣,僅是家長的意見,所以一進大學就沒有認真學習,養成自由散漫的學習習慣。
有的學生不知道要怎樣學習,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在中學他們都是被動地學習,到了大學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主動去學,他們就變得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對為什么學習、學習目標是什么,沒有清晰的概念,制定的計劃和目標也沒有指導性和可行性。
有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中學時有老師和家長天天督促學習,到了大學,靠自覺、靠自主管理,他們看到同學玩,自己就控制不住也要去玩,有的時候玩起游戲來就忘了時間,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
有的同學沒有學習策略,不知道如何利用圖書、網絡等資源去查閱相關知識,不知道課后如何整理筆記、如何分析筆記知識點的價值,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圖表。大學的學習專業課程多,學制長,各學科體系嚴謹、課程間聯系緊密,如果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經常會由于一門功課沒學好導致其他許多功課學不好。學習要沉下心來,多花時間,多下功夫,多動手,多動腦,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3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途徑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協作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它需要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持,也需要教師改變教育理念,更需要大學生自身的努力。
3.1 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習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才可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學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應該以引導者、組織者、監督者、服務者的身份,以啟發式的、討論式的、情景式的、研究式的、激勵式的方式,以輕松愉快、生動活潑、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調動潛在的學習能力,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應該以實施者、受益者、主人的身份,以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的方法自主學習,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
3.2 制定學習計劃,加強監督檢查
學習計劃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學習計劃的可執行性和高水平性直接關系到學習目標是否能夠實現,也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所以大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按照學習計劃一步步實現學習目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監督檢查,當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情緒低落、要放棄學習計劃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做到持之以恒;學生自己也要積極主動,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并細化到每一階段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每一步驟達到怎樣的學習目的,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3 完善服務體系,營造自主學習環境
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建立知識交流平臺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全面開放實驗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自主學習室和機房等,為學生自主學習、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等搭建平臺、提供便利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講座、科技競賽等活動,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3.4 注重學習策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生要充分利用開放的學習資源、自由的學習時間,采取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掌握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注重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自為能力、自律能力。堅持學習的五個環節: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后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課后反思小結。教師要指導學生抓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收集、加工、整理信息,指導學生針對不同的知識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指導學生拓展學習,加強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王平珍.地方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邢臺學院學報,2012(3).
【關鍵詞】不同學制;護生;自律性;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599-01
大學生自律性是指大學生自己對自身進行管理以及對自身的認識和把握,包括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涉及到教室、宿舍、社團組織和圖書資料等。[1]自律性的發展對于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它是在人們在后天的環境中,隨著認知的發展和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我校自2007年開始同期招收護理四年制本科、三年制專科和三二分段制專科學生,并于2009年開始招收護理五年制本科學生。為了了解不同學制護生自律性存在的差異,采取針對性培養的對策,特展開此項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選擇護理學院2008級四年制本科、三年制專科、三二分段制專科和2009級五年制本科的新生共20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76人,男生24人,均為19~21歲的全日制在校生。
1.2 研究工具
運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在校期間遵紀守法的現實表現以及生活中的行為認知等與道德、學習、生活自律性相關的問題。采取集體測量的方式進行解釋和指導,收回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為100%。
1.3 數據處理
所有資料數據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方法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自律性現狀
3 討論
3.1 護理專業學生自律性現狀分析
通過對上述數據及材料的分析,以及對現實生活中護理學院學生的觀察,我們發現護理專業的學生99%都能夠做到愛護學校公物,86%都能夠做到杜絕考試違紀行為,95.5%能夠做到不吸煙、不酗酒以及97%能夠做到不參與打架和賭博等,但是對于上課認真聽講、主動安排學習計劃并參加晚自習方面大多數同學不能夠堅持做到。
從道德、學習和生活自律性三個方面分析,我們發現五年制和四年制本科的學生在道德自律性和學習自律性方面表現突出,尤其是本科四年制的學生,96%自律性符合標準;三年制和三二分段制專科的學生在學習自律性方面表現較差,但有44%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78%能主動打掃寢室衛生并保持整潔。
由此可以看出,本科學生在道德自律性和學習自律性方面表現突出,而專科學生相對散漫,并且不能主動完成學習過程,處于被動狀態。三二分段制的學生沒有接受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各方面自律性相對較差,但是社會適應能力較強。本科四年制學生在校期間由于課程安排比較緊密,業余時間較少,因此能夠接受較規范的專業引導,各方面自律性較好。
3.2 護理專業學生自律性培養對策探討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對于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能夠使學生在沒有外界限制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采取某種方式控制自己的行為。[2]培養人才首先是人的培養,只有能自律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才能遵紀守法嚴于律己,才能成功。只有能自律的學生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最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個人素質、健康的身心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自律性,要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和認知教育。道德自律性的形成不僅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大學生道德自律性培養中要堅持正面引導為主,對學生提及的社會消極現象進行辯證地分析,用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事實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運用案例教育法,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認識到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擁有高尚的品德更能抓住成功的機遇。讓學生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專業知識,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今后的發展和努力方向,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自律性。
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自律性,從思想上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高中到大學期間角色的轉變,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大學生活,改變學習方式,化被動為主動,逐漸培養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可以讓學習成績提出,方法得當的高年級學生做講座指導,專業導師對教學方法做正確的解釋,對學習方法做正確教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律性。
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自律性,鼓勵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從活動中培養興趣,熱愛生活,用實例教育學生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可以促進身心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自律性。
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自律性,輔導員和專業導師的管理和教育至關重要。管理者通過行為影響力給學生提供值得學習和效仿的模式并轉化為自身行為的一種力量,并以良好的自律性給學生樹立榜樣,并時刻關注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于不守紀律的學生,首先要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展教育工作,從學生的優勢入手,進行鼓勵教育,以此種自律性帶動整體自律性。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正確的教育和管理指導,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自律性,達到學生的最終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宏偉. 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對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影響. 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6,(5):102-103
[2] 邱普先. 缺乏自律性的學生之特點及培養策略.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24(2):104
【關鍵詞】高校學生工作規律性實效性滲透
學生是一所高校的主體,學生工作則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教育、管理、服務等直接使命,輔導員要始終站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不斷深入探索教育管理對象以及學生工作自身的特點及規律,使學生工作更具針對性、時效性、創新性。以下分三個方面淺談學生工作。
一、學生工作的階段性
以學生在校學習的階段可將學生劃分為新生、畢業生以及中間部分(專科一年、本科兩年),將學生以此劃分有助于我們把握中心、突出重點、強化特色。
1.新生
一名學生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升入大學。憧憬、茫然、希望、沖突等心理是新生所特有的。對于他們的塑造與培養則要從“心”入手,以“適應”二字作為工作的切入點,以入學教育為契機,從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去關心他們,使其心理達到一種相對的穩定。在入學教育的組成部分中,專業教育與組建班委會又是重中之中,扎實的專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重新審視自己,樹立目標、改進學習方法。其次科學的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直接關系到班風的問題,班委隊伍的組建方式有多種,輔導員指定的方式一般適用于新生階段。這種方式可以基本保證班委質量,有利于貫徹輔導員的工作思路,存在的弊端是不利于競爭,班委之間不一定和諧,輔導員在工作中的對策是強化群眾對班委工作效果的考評,盡可能的增加班委透明度。為學生創造良好、和諧的班級氛圍,促進班風、學風。
2.中間部分
中間部分主要指二三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對學習生活的環境已基本適應,建立了相對穩定的人際圈,隨著新鮮感的退卻,容易產生惰性,部分學生甚至會產生消極的心理,一個班內的個體或平行年級的各班之間差別性逐步顯現,針對以上呈現的特點,輔導員要及時掌握班級主流思想動態,深入了解學生個體思想變化,充分利用學生第二課堂的陣地,結合專業有創新性的開展活動,調動其積極性,培養團隊精神,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專業教育,打好堅實的專業基礎。
3.畢業生
由于近年來擴招等問題,畢業生要面對來自社會、家庭、就業等各個方面的壓力,再加之個人專業、能力、發展方向不同等特點,容易產生浮躁、慌亂的狀態。為了幫助他們緩解壓力,解決好各種矛盾,正確的對待擇業問題,此階段的教育管理要從全面整體的模式轉變到個體進行指導的方式。在做好大量信息性工作的基礎上要從主觀心理及客觀現實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
二、學生工作的層次性
以學生在校學習所獲得的學歷、學位可將學生基本劃分為高職生、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幾個層次,將學生以此劃分有助于我們結合幾個層次的不同培養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人才。以下僅就本科生、專科生進行簡單分析。
1.專科生
專科生的高考成績一般都在二本線以下,大多數學生學習基礎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容易產生分心、厭學等情緒,但這部分學生思維一般都比較活躍,動手能力比較強。掌握以上這些特點后,幫助他們先為高考打包再重新審視自己,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及階段性目標。輔導員可充分利用班會、宿舍、班干部會議等平臺不同范圍的開展思想教育。
2.本科生
本科生相對專科生入校后能夠更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加之個體學習基礎扎實、學習能力較強,輔導員只需從思想上給予引導、學習上給予指導。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利用班級活動引導鍛煉大學生,達到“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主、生活自理”的教育目的,培養大學生“愛”的品質,體會團隊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意識。
三、學生工作的群體性
按照學生在校期間思想、生活、學習幾個方面呈現的不同特點歸類,形成了貧困生、心理疾患生、骨干生與后進生等一些學生群體。研究掌握這些學生群體的特點會使我們的工作更具實效性。
1.貧困生
在高校中貧困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除了緊張的從事學習,還要為學費、生活費操心。因此此項工作會呈現出以下特點:(1)數量呈上升趨勢,使工作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長期性。(2)貧困生心理差異較大,一部分從小養成勤奮好學、艱苦樸素的優良品質,一部分因自卑而孤僻的學生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影響了學業。(3)社會資源協調利用不夠,工作時要掌握“獎、貸、助、補、減、免、勤”的特點及額度,使資源最大化的利用,為各類不同情況的貧困生提供物質幫助。(4)貧困生的思想工作有待加強,要物質精神雙重關注,開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貧困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克服自身的依賴性。工作從以上角度出發,最終使這一群體能夠健康成才。
2.心理疾患生
在學生入校后整體安排對新生進行心理測試,對于指數相對較高的同學要注意其思想發展動態,對于嚴重者要尋求學院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專業教師給予干預,對于較輕者或學生突發事件出現的心理問題者,輔導員應當適時適當的給予干預指導,要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
3.骨干生與后進生
關鍵詞:重修班學生;學習狀態;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100-02
學生考試掛科并重修在大學是很常見的,特別是理工課院校更是司空見慣。重修對于一部分大學生而言,已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掛一門、兩門甚至三門課的學生比比皆是。有人戲言,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掛科就意味著要重新學習所學課程并交納一定的重修費。重修的學生類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由于基礎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即學習能力弱或學習方法不得當而導致不能理解和掌握所學科目的學生,即所謂學不懂的學生,這是多數人;第二類是智力好、聰明但沒有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學習,即貪玩的學生;第三類是由于病休、出國、需要提升平均績點(GPA)等個人原因造成重修的學生。重修課普遍被安排在下午最后兩節(第九、第十節課)、晚上、周末等各個院系學生共有的“業余時間”。以西安理工大學大學2013年春季學期英語重修課為例,現有英語(A1)、(A2)、(A3)、(A4)四門重修課,面向全校學生,每門課各兩個班,共有四位教師授課。其中英語(A3)、(A4)以高年級學生為主。分別被安排在周三、周四晚上以及周六和周日上午上課。
一、重修班學生學習狀態分析
1.普遍底子薄,基礎差,基本功不過關。例如,英語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猶如構建高樓大廈的磚塊。大學英語重修課中,許多學生存在詞匯量明顯過小的問題,教學大綱中規定的許多基本詞匯意思沒有掌握,甚至不認識。而老師則需要講解某個單詞的第二種意思或更多引申和比喻意思,這使得課堂互動變得很不順暢,甚至很難。另外,學生對英語詞組、習慣搭配、典型句型、結構的應用表現生疏,個別語法現象完全混淆,文化背景知識匱乏。
2.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目標太低,只是一味求過。學生沒有以重修為契機,把夯實基礎,打好基本功,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和欠缺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而是抱著“過了就好”的心態,缺乏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學習動力不足。還有些學生認為重修課無非是老師老調重彈、不愿聽,對重修課缺乏激情,態度敷衍了事。
3.學習方法和策略欠缺,個人學習能力有限。重修班中許多學生不知道怎么有效地學習,例如:很多人沒有個人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中記筆記、課后復習鞏固等教學環節被很多學生省略。另外,在大量的閱讀材料面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重點不突出。個人自學能力不強,完全依賴老師授課的內容,缺乏鉆研和拓展精神,知識面非常局限。
4.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學是顯得很被動,推一步,走一步。沒有外部的推力,就原地踏步,停滯不前。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主動學習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不強。個別學生惰性和玩性很強,整日沉湎于網絡游戲,完全屬于“游戲人生”,僅僅滿足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會主動查閱課外資料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空白。只是在考試臨近時,期待老師劃出考試范圍后,“趕鴨子上架”,才被迫學習,個別學生連這也懶得做,萌生了考試作弊的念頭。
5.重修班上課出勤率低,曠課時有發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如下。①其他課程與重修課發生課程沖突,導致學生面臨選擇和取舍,最終放棄了“不重要”的重修課。②學生本身自由懶散、自律性不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隨性而定,心情好時上課,不好時逃課,節假日更是如此。自我管理約束能力較差。③課程內容一成不變,枯燥乏味,內容缺少變革和革新。④學生自卑心理作崇,認為上重修課丟人現眼,更何況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一起上課,面子丟不起,所以學生只在最終考試前一兩周才露面,一探考試重點和范圍。
6.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學生處理現有課程與重修課的關系能力略顯不足。重修班的許多學生“身掛多彩”,多門課不及格,需要重修。例如,個別學生在同時重修英語(A3)、(A4)兩門課,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一方面要學好現有的新課程,還要上好重修課,這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無疑是一個巨大考驗和挑戰。一部分學生無法駕馭這種局面,常表現出焦慮、彷徨、力不從心或顧此失彼。甚至破罐子破摔,任其自由發展。例如,英語(A4)重修班大部分學生英語四級未過,還面臨著參加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重任。這大大考驗著學生應對多重壓力、挑戰自我的能力。還有一些大四的學生面臨找工作和上課的沖突和壓力。
二、解決途徑
1.明確目標,加強自律,振作精神,重拾信心。作為重修班的學生,要摒棄自卑害羞的心理,面對現實,樹立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的思想。堅定信念,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約束自己的行為,克服自由散漫的壞習慣,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從小事做起。如:不請假、不遲到、不早退、不逃一次課,實現上課出全勤。抵御外部環境干擾,樹立自我管控理能力。積極、樂觀面對每一天,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2.刻苦學習,努力鉆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①端正學習態度、勤奮學習,制定高效和周密的學習計劃。如:計劃盡可能詳盡至每一個小時。嚴格遵循學習計劃,從而使自己變得有據可依,有事可做,不虛度每一天。②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是成功的秘訣之一,往往可達到事半功倍。如:課前要預習,帶著問題上課;學會聽課和做筆記,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并與老師互動;課后要復習鞏固,溫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刻苦鉆研的精神和自學能力,猶如給你插上雙翼,讓你飛得更高,看得更遠。③學會利用圖書館和網上資源。使自己的知識面更加開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從而為進一步科學研究奠定基礎。
3.應對壓力,自我調整。面對重修課與新課并存的壓力,要學會解壓。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對事情要按輕重緩急、從易到難的順序處置;化不利為有利,為我而用。遇到問題,不恥下問,虛心向同學、老師請教,使自己以最佳的狀態上好每節課。向每堂課要效率。堅定學習信心,抱有“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信念,磨煉意志,逐漸適應、調整,從容面對各種壓力。
4.高校重修班的學生心理脆弱,總覺得低人一等,再加上學習基礎薄弱,需要老師的格外關心和呵護,特別是在學習上需要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耐心幫助,在精神上需要老師的大力鼓勵和支持,增強信心,從而讓學生樹立不畏艱險,不懼困難,不怕挫折的精神,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例如:作為老師,要多說些給力和鼓舞士氣的話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學業指導要耐心、盡心和貼心,更要專業。
雖然高校重修班的學生來自全校各個院系不同年級,學生背景不同,學業基礎水平層次不齊,個人素質各異,但是在我們了解了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后,并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提高措施,加大重修班的管理力度,再加上師生的共同配合,重修班的教學質量一定能得到保障并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志君.重修教學初探[J].高教與經濟,1997,(4).
[2]徐小平.學分制下提高重修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世紀橋,2010,(13).
網絡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一定的網絡設施和相關的媒體資源,通過多種途徑,自主獲取信息,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1]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息化和個性化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支持。
首先,網絡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對教師知識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學習資源成為影響自主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計算機網絡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用戶之間的資源共享,而且這種資源不僅僅是文字形式的資源,還包括圖像的、聲音的、動畫的等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進行學習,實現個性化的自主學習。
其次,網絡為自主學習提供了交互空間。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指學習者在自己原有的知識背景基礎上,通過與他人交流與協作來主動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2]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下,教師難以做到與每個學生就其學習問題進行交流,使得學生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只能選擇放棄學習。然而在網絡環境下,學習者可以通過各種網絡交流平臺(例如QQ、郵件、學習論壇等)與他人進行交流或者尋求幫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遇到的學習問題,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孤獨感。
再次,網絡為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平臺。目前國外及國內的許多學校都建設起了WebCT、Moodle、Blackboard等網絡教學平臺,在該平臺能夠實現教學所需的各種業務,包括各種多媒體資源的管理、教學、交流工具、考試測驗、統計分析等。這樣的平臺將學生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聯系起來,構建起各種因素整合的學習環境,為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和開放的平臺。
二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行為分析
學生學習行為分析是教學模式設計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弄清楚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存在什么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有效的教學模式。為了了解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特征,筆者在重慶三峽學院隨機抽取了1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49份。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重慶三峽學院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行為呈現以下一些特征。
1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行為普遍存在
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普遍能夠方便地使用網絡,超過85%的被調查學生能夠從宿舍或者學校公共機房獲得網絡,說明學校為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的硬件環境。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78%的被調查學生每天的上網時間為2~5個小時,17%的學生每天上網時間超過5小時,僅有5.4%的學生表示基本不上網。而在網上學習時間占上網時間的比例中,選擇最多的是1/4~1/2,占37%,其次是1/8~1/4,占24%,還有20%的學生將一半的上網時間用于學習。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64%的學生會選擇從網上下載學習資源,這一比例遠超過傳統的從圖書館(46%)或者教師那里獲得學習資源(34%)。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選擇從網絡搜索相關資料的學生占61%,咨詢教師的比例僅為14%,這說明他們已經擺脫了傳統的以書面教材為主的學習模式,充分接受了網絡學習的模式。
2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動機需要強化
自主學習必須具備內在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自己“想學”。[3]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因素包括學習的需要、興趣和愛好等。在本次調查中,39%的學生表示進行網絡學習的原因是有知識問題需要解決,20%的學生對網上豐富的學習資源感興趣,但仍有41%的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原因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如果教師沒有布置任務,他們不會主動的進行網絡學習。可見部分學習者仍然深受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很強。
3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策略不足
自主學習要求大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自己“會學”。[4]盡管網絡已經成為信息時代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然而大學生對于如何利用好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部分被調查學生的網絡學習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學習計劃。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為學習者指明學習的方向,強化自主學習的動機,同時一個完善的學習計劃也能幫助學習者在受到其他因素干擾時能集中注意力。然而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時并不會為自己設定一個學習目標和制定學習計劃。這也直接導致部分學生極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而中斷學習。例如只有22%的學生明確表示不會被網上的新聞或娛樂信息吸引而停止學習,70%的學生承認當朋友邀請自己玩游戲時,會難以堅持學習。如何自律成為大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題。其次,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社會性不強。3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從大量的網絡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時存在困難。大多數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通過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資料,或者進入專業的資源網站(例如期刊網)通過關鍵詞查找資源,然而卻只有少部分人(35%)會選擇通過論壇發帖、在線討論等方式進行網絡求助,可見他們在遇到問題時缺乏主動向他人尋求幫助的意識。在豐富的網絡資源掩蓋下,網絡在學習中的交互作用尚未被大學生充分利用。55%的被調查者承認他們在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尋求幫助和表達觀點時存在困難。最后,大學生對于網絡上龐雜的信息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處理能力。當代大學生具有基本的信息技術水平,能夠熟練地查找資源、安裝應用程序,然而對于龐雜的網絡信息缺乏辨別的能力是他們在網絡學習時遇到的最大困難,54%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在對信息進行價值判斷時存在困難。對于查找到的資料,大部分學生(56%)的做法是復制保存下來,能夠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的學生僅占28%,還有16%的學生看過就算了。這說明大學生的信息加工方式還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這不利于知識的有效掌握。
4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差強人意
盡管網絡、電腦已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但由于上述種種學習問題的存在,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僅有37%的被調查者認同“自己所處的環境中網絡學習的氣氛濃厚”,30%的學生明確表示不認同,還有33%的學生持中立的態度。46%的學生并不認同“通過利用網絡,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的說法。可見盡管大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學習手段,但仍未能順暢地駕馭網絡自主學習,不能充分地利用網絡為學習服務,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網絡環境下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
1由傳授式教學轉向探究式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系統的講授把現成的知識直接倒給學生,這種模式要求教師精心策劃、充分準備教案,而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缺乏主動學習的激勵,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嚴重依賴教師的講授。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選擇探究式教學來刺激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在學科領域或者現實社會中選擇研究主題,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通過自主地閱讀、調查、實驗、討論、思考等方法進行獨立地探究,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5]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發現問題,對信息進行加工。在這個過程中,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發達的交互功能和完善的教學平臺能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支持。首都師范大學“探究式學習研討班”的實踐證明,探究式學習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學會自主學習。[6]
2由封閉教學轉向開放教學
傳統的教學追求教案的精致完美,強調課堂嚴格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實施,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這樣封閉式的課堂機械沉悶,缺乏生機。而大學精神講究的是自由思維的碰撞和創新,因此課堂必須走向開放。在開放的課堂中教師不將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傳遞教材內容作為教學的根本目的,教材只是師生之間交流對話的部分材料,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補充材料,例如向學生推薦專業的知識性網站,并傳授一些網絡應用方面的技巧,幫助學生提高信息搜尋的速度,提高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效率。多元化和個性化是信息時代的標簽,教師用一套備課方案是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的,應當鼓勵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多元化、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向教科書、知識權威挑戰,形成自由思考的學習氛圍。
3由知識的單向傳遞轉向合作學習
在以教師為本位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就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單項傳遞,學生被看作是容器,教師則負責輸入知識文化。因此教師可以凌駕于學生之上,主宰整個教育過程。然而高校的教學過程不應當只是一場單純的認知過程,也不應當只是簡單地對知識的占有,高校師生之間應當是一種合作的關系,師生的共同訴求是學術探討,以各自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互動實現意見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但由于大學生上課教室不固定且時間比較自由,師生之間的交流并不方便,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在確定了共同的研究課題之后,通過網絡交互平臺,師生之間可以隨時就研究進程進行交流。這一方面有助于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逐步培養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高校教學的重點。教育的信息化不但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深刻的改革,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不但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結構,擅于提煉適合學生研究的高質量問題,另外還要求教師具備把握探究過程的能力[7],教師要有足夠的包容力去應對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提出的不同類型的問題和創新的想法,并對此進行適當的評價。因此,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也是在信息時代教師實現職業生涯發展、維系專業地位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朱品一.自主學習論[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7(2):11.
[2]沈映珊.認知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在學習觀的分析比較[J].現代教育技術,2008(13).
[3][4]龐維國.現代心理學的自主學習觀[EB/OL].http:///Article/Print.asp?ArticleID=354.
[5]許云鳳.探究式教學與傳授式教學辨析[J].教育探索,2006(7).
【論文摘要】網絡學習已成為大學生必要的學習方式,和傳統學習一樣難免存在學習適應問題,而且網絡學習的適應性涉及的因素更復雜、更新穎。網絡學習適應性的強弱不但會影響其大學生學習質量,還會影響其人生發展。以自編問卷為工具,對湖南省四所高校的1200多名在校大學生的網絡學習適應性作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處于中下水平,大學生對心身健康、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環境四個方面的適應狀況不良。
學習適應性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習條件(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環境等)的變化,主動做出身心調整,以求達到內外學習環境平衡的有利發展狀態的能力。[1]任何人接觸一種新的學習形式都有學習適應的過程,網絡學習也不例外,雖然網絡學習具有諸多優點,但其對大學生來說是一種新體驗。從傳統學習環境轉入網絡學習環境,是大學生生命發展過程中的一次轉折,大學生與傳統環境已經建立的平衡關系必然會被打破,對網絡學習環境中的人際交往、虛擬班級和虛擬文化的體驗和適應還需歲月的磨礪。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障礙作了大量的研究,對在校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研究比較鮮見,專門針對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實證研究更少。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現狀到底如何?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問題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增強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以上問題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研究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本研究主要沿用田瀾提出的學習適應性的概念,從個體自我調整和學習環境適應兩大方面來研究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在自編問卷的基礎上對湖南省四所高校的1200多名大學生作了調查研究,分析其網絡學習適應性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增強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現狀
本研究從大學生自我調整和對學習環境的適應兩方面來調查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自我調整部分包括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技術、學習能力、身心健康等五個方面,對網絡學習環境的適應包括學習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技術、交互方式、學習氛圍和學習支持等五個方面。
1.學習動機
具有強烈的內部學習動機,是大學生網絡學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能否積極地準備自己的網絡學習并實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能否對自己的網絡學習進行監控、測試、修正和評價,都是大學生具有較高網絡學習動機的具體表現。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內在動機不強,并且缺乏周密的學習計劃和明確的學習目標。只有22.2%的大學生有自己的網絡學習計劃,并能按時執行;24.6%的大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69.2%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自己主動的;50.1%的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不是學習,而是娛樂或聊天。
2.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學習的情感因素,是大學生在認知基礎上對學習及學習情境產生的情感體驗,它在學習適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
(1)大學生對網絡學習的喜好程度。只有25.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網絡學習效率很高,54.5%的大學生感覺網絡學習對自己的學習幫助很大,64.2%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不是浪費時間,50.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信心通過網絡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56.0%的大學生認為如果有機會自己將通過網絡學習提高學歷或獲取學位。可見大部分大學生比較喜歡網絡學習,但他們認為目前網絡學習的效率并不高。
(2)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大學生對網絡學習的積極性不是特別高。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坐在電腦前常常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也沒有專門安排網絡學習時間,學習無緊迫感,能主動瀏覽學習網站的學生更是少見,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教師進一步調動。
(3)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專注力。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專注力不是很強,45.3%的大學生經常因干其他事情而占用了網絡學習的時間,46.4%的大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經常被與學習內容無關的網頁所吸引。
3.學習技術
網絡學習要求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技術,能否熟練運用網絡學習技術獲取網絡學習資源,并將網上的各種優質資源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主要取決于大學生的ict技能。大學生的網絡學習技術水平有必要進一步提升:45.9%的大學生不能快速有效地利用網絡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只有5.7%的大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并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到論壇中,7.9%的大學生能及時通過網絡向同學和老師請教,10.5%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論壇和教程對自己的學習幫助很大。還有31.9%的大學生因操作水平低而不參與網絡學習,81.9%的大學生認為書本和雜志依然是自己的主要學習資源,這意味著受大學生學習技術水平的限制,網絡學習資源并沒有被大部分大學生充分挖掘并利用。
4.心身健康
心身健康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條件,具備健全、正常的心理和身體狀態,是大學生增強網絡學習適應性的有力保障,初步體驗網絡學習的大學生,容易出現身體和心理方面的不適感。調查發現:77.2%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與傳統學習相比,更容易疲勞,無法長時間堅持。57.8%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網絡上連續學習一段時間以后,眼睛和身體會有明顯的不適感。
5.學習環境
網絡學習是大學生在與他所處的網絡學習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各種有益的學習資源,并滿足學習需求的一種新型學習活動;也是大學生在數字化生存時代的一種獨特的生存狀態,是通過不斷地調節自我并與網絡學習環境相互適應的過程。網絡學習環境是大學生學習適應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從學習內容、教學策略、交互方式、學習氛圍和學習支持等五個方面進行調查。
(1)對網絡學習內容的適應。大學生對網絡學習內容的適應程度較高:有40.0%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很有趣,網絡學習內容很適合自己;46.6%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與現實結合緊密,自己能夠適應;只有21.5%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資源太少,還不如去看課本效果好。
(2)對教學策略的適應。22.8%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課程中老師授課方式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究其原因可能是網絡課程中提供的授課視頻質量不高或授課方式單一。40.4%的大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經常抓不住重點,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網絡教學中信息傳遞沒有傳統教學中的節奏性強,缺乏重點、難點知識點的強調和重復。
(3)對交互方式的適應。交互是網絡學習的核心要素,網絡學習不是面對面的教學,學生很少像傳統學習那樣可以及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網絡學習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和資源之間的交互程度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適應程度和學習效果的高低。大學生對網絡學習中提供的交互方式并不十分滿意,有40.8%的大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無法得到幫助,心情很煩;48.4%的大學生不能及時得到老師或同學對自己網絡學習的評價信息和幫助信息;還有27.5%的大學生不習慣利用網絡與老師和同學交流。
(4)對網絡學習氛圍的適應。網絡學習氛圍欠和諧:雖然有64.4%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課程中文字醒目、老師的講課視頻清晰,但還有23.3%的大學生在網絡學習中容易產生孤獨感,與老師、同學的關系一般;有41.3%的大學生在參加網絡學習后,染上了上網的不良嗜好。32.5%的大學生經常找不到老師指定的學習資料,主要原因是網絡學習環境中信息量大,如果網站缺少良好的導航和搜索工具,大學生在網絡學習中容易迷航,從而增加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的負擔。在網絡學習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有利于大學生之間進行協商、探究、分工合作、呈現自己的觀點,開展協作性的學習活動,共同分享各自的見解,并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以達到對所學內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5)對網絡學習支持服務的適應。調查發現,學生反映學校電腦太少、缺少上網的場所,雖然已有一部分大學生自購電腦,但還有52.7%的大學生因付不起網絡費用而經常不參與網絡學習。網絡學習雖然是一種自主性的、個性化的學習,但不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學習,需要學習環境中具有良好的反饋系統和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以幫助學習者做出自主決策。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也是必不可少的。網絡學習中反饋很不及時,79.4%的大學生提出的問題經常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得到回應。
二、對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評價與建議
1.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總體狀況
經過研究發現,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處于中下水平。大學生對自己網絡學習適應性的主觀評價較高,對心身健康、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環境四個方面的適應狀況不良。具體表現在:大學生沒有周密的網絡學習計劃、網絡學習目標含糊、缺乏較強的內在網絡學習動機;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網絡學習時容易疲勞、眼睛和身體容易產生不適感;大學生認為自己對老師的網絡授課方式感覺不適應,經常抓不住重點。大學生對網絡學習環境和學習技術的適應較好,而且認為網絡學習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2.對增強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的建議
學習適應本身就是大學生與學習環境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大學生自身因素是影響網絡學習適應性的內因,但不良的教學方式、不和諧的網絡學習環境等外在因素也會挫傷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壓抑其網絡學習創造性的發揮,最終影響其學習適應能力的發展、完善和提升。我們認為要促進大學生順利適應網絡學習,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考慮:
(1)創建優美、和諧的網絡學習環境
遵從網絡教育規律,在網絡課程開發和媒體設計中從大自然的生態美中萌發靈感,把網絡學習環境營造成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優美環境,媒體色彩搭配和諧、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減輕學生認知負荷。另外強化網絡學習環境的交流功能,保持師生溝通渠道要暢通、溝通雙方要民主平等。使網絡學習社群、班級真正地活躍起來,使學生之間把學習社群作為自己生活和社交中的重要部分。[3]學習資源是網絡學習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開發適合學科教學和學生需要的學習資源,動員學生由資源的消費者向資源的生產者轉變。另一方面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聯網中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學校的電子圖書館等學習資源。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科,盡可能地開發多種類型、數量居多的資源類型供不同學習需求和愛好的學習者學習,加強網絡學習資源開發的深度,增強資源的直觀性、形象性和實用性,組建大型實用性網絡學習資源超市。[4]
(2)提供個性化、強有力的學習支持服務
網絡學習中的學習支持服務應該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學習需要和障礙,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給每位大學生建立個性化的個人學習檔案,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必要的學習服務。高校應該積極倡導、支持教師開展網絡教育的實踐和研究,并將目前精品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與實踐聯系起來,教師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把傳統課程學習和網絡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具體的學科學習中提高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能力。
(3)強化內部學習動機、加強自律學習、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在網絡學習過程中,大學生還要不斷鞏固和維持學習動機,積極準備自己的學習并隨時調整學習步調,對學習過程自行監控,測試、修正和評價,還要有較高的學習自覺性,提高“自律”意識,應該冷靜理性地面對各種誘惑,增強學習的意志力,專心地完成學習任務。在網絡環境中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尋求幫助、參與網絡討論等學習技術是大學生順利適應網絡學習的前提和關鍵,在大學生的專業課程體系中,應該設立專門的課程來培養和提高其網絡學習技能,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
經研究發現,大學生網絡學習適應性還處于中下水平,大學生對網絡學習中諸多環節適應不良,這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網絡學習質量的提高和我國網絡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所以無論是網絡課程的提供者、網絡學習的組織者還是大學生都責無旁貸,應該一起加入到有效促進網絡學習有序、良性發展的隊伍中來,共同促進我國網絡教育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瀾.我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27(2):502-504.
[2] 徐小軍.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結構、發展特點與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科所碩士論文,2004.
一,堅持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
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二,盡職盡責,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一)有明確的工作思路
積極探索共青團工作,學生工作的規律,形成明確的指導思想,清晰的工作思路,具體的工作計劃。堅持強化德育,嚴格管理,突出服務,狠抓落實的指導方針;完善學校引導,院系為主的管理體制,明確常規工作求規范,不斷創新求突破的工作思路。
(二)有扎實的工作措施,明顯的工作實效
1,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實施四項工程,成效顯著。實施理論武裝工程。圍繞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開展了我與祖國共命運等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紀念活動。
實施基礎文明建設工程。開展了誠信教育,感恩教育以及迎奧運講文明
樹新風活動,迎校慶四創一爭活動。實施大學生涯規劃工程。實施學業規劃,設計學習計劃,實現自我發展。
實施法制安全教育工程。開展了新生入學教育,國防教育和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開展了第六個學生安全文明教育月。
2,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著力做好四項建設,基礎工作日趨規范。
加強院系學生工作規范化建設。組織暑期輔導員培訓班,周末輔導員培訓班,開展了輔導員年度考核。組織了院系學生工作考核。
加強學風建設。開展了優良學風班創建。加強班集體建設。配齊配強班主任,開展優秀團支部,紅旗團總支創建。
加強典型示范建設。組織開展十佳百星學生等各種評先樹優工作。
3,在服務學生上,以學生為本,強化四項職能,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加強了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舉辦大型招聘會及專場招聘會150余場,新增就業實習基地200余個。
加強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工作。
強化了學生宿舍服務工作。順利通過全省宿舍檢查評估,獲得好評。
加強幫困助學工作。本學年共有3445名學生獲各類獎學金,助學金645。2萬元。爭取社會支持,設立獎助學金共計16萬元。為在校生累計申辦貸款2258萬元。設勤工助學崗位760個,發放助學資金53余萬元。有3600名同學參加校內勞動實踐。
4,校園文化活動方面,著力打造四大文化品牌,活動豐富多彩。組織實施兩節兩月一校一園地2211校園文化工程。組織實施周末文化工程,全年共舉辦周末文化活動600余場。組織奧運風,泰山情文化活動。組織泰山文化進校園活動。
5,大學生素質拓展方面,以強化基地建設為重點,突出四項特色工作,成績優異。廣泛開展志愿行動。組織學生參加奧運火炬傳遞志愿服務,校慶慶典服務,社會幫困助殘志愿服務,有10名同學奔赴新疆,四川,我校再次被評為山東省服務西部先進單位。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校再次被評為山東省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又上新臺階。社團活動管理規范,充滿活力。
三,嚴格要求,自覺加強作風建設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 高校人才培養 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6-0019-0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畢業生。國民學歷普遍提高的同時,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作為高校學習的學生,需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自立、自為、自律的能力,主要取決于學習主體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主學習貫穿于人的一生,是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高校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搖籃,更應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 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人存在的必然要求
學習的過程體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要學習,成人在學習,老年人也在不斷學習;工作中需要學習,與人溝通交流也要學習,為了適應這個不斷發展,知識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地進行學習。作為肩負著建設祖國重任的大學生,更要自覺地加強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自主學習能力是決定大學生個人素養的必要條件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于能力和素養上,高等教育為提高大學生個人素養創造了很好的機會。能力和素養的養成依賴于個體本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有助于個體對加強自主學習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加強自主學習主動性,形成良性循環。
3.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必然需要
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一屆政府提出了“我的中國夢”,更加激勵每個中國人發奮圖強,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肩負著建設祖國重任的大學生,為了早日實現“我的中國夢”,更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開拓創新,多為社會做貢獻。
二 高校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1.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與加強學風建設相結合
學風包括學習精神、學習態度、學習品格、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效益、學習環境等各方面內容。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能力,更是學風建設中需要培養的一種重要學習態度。在一份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學風調查問卷中,歸納出大部分同學在學風中主要存在四個問題:(1)大部分學生都存在1~3門掛科現象;(2)存在上課玩手機、睡覺或干與學習無關的事情;(3)學習的盲目性,不能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4)課余時間主要用于睡覺、上網聊天、玩網絡游戲。以上提到的學風問題是在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而,加強學風建設,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然需要。
2.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相結合
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從兩方面著手:(1)強化立德樹人,加強思想政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滲透,探索建立第三課堂育人模式,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自主學習的自覺性。(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調查問卷中學生提到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一是對所學課程本身不感興趣;二是老師講課不精彩,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在深化教學改革方面,可以先在校內打通不同專業之間的限制,拓寬學生選課和學習的通道,擴展學生學習知識面,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條件。加強教學和教法改革,大力創建精品課和優秀課,注重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和技巧,調動課堂氛圍。
3.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相結合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輔導員;德育
在21世紀的今天,信息技術被廣泛得應用到教學工作之中,學生獲取信息、獲得知識的渠道逐漸增多。因此,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適應新時代的變化要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辦法。這就對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更使得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當代高校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個需要重新認識的課題。
1、當代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如今大學生本身或者其周圍環境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影響學生自己的發展,而且也影響著學校甚至社會發展。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些問題的根源不外乎以下幾點:
1.1 不健康的成長環境
由于目前在校大學生已經大多是90后的獨生子女,絕大多數從小被父母寵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總是喜歡憑著自己的喜好去做任何事,從不去考慮后果的嚴重性,沒有明確的責任感。由于這些家庭因素以及時代背景因素,導致他們大多沒有獨立自主能力,受到一點挫折就開始抱怨、自暴自棄,甚至自殺。還有一些離異或者再婚家庭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應給的關心愛護,很可能因此被扭曲,性格變得脆弱或孤僻,導致在學校的種種不良表現,甚至做出各種違紀的行為。
1.2 社會不良風氣
近年來,社會上一些不好的風氣,諸如賭博、網絡游戲、等等,直接導致有些大學生日益沉迷,因為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無味的,而這些能帶給他們新鮮感,刺激感。對于尚未成熟的他們來說,這無疑會成為其最大的樂趣,甚至有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一些學生更加無心學習,嚴重的還可能會走上犯罪道路。
1.3 一些輔導員的不當行為
不可否認,有些高校輔導員的不當行為也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德育工作。例如,在大學校園教室滔滔不絕得講些要求規范,但是他們卻忘了只有以身作則,才可以讓學生信服。還有的輔導員只憑成績來區分學生的好壞,這種不健康的評判標準嚴重傷害了成績靠后的學生,甚至,有些學生因此破罐破摔。
2、高校德育工作新思路
對于以上問題,作為高校輔導員,有責任有義務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做到育人這一神圣職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以平等尊重之心解決問題
簡而言之,就是和學生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以平等的身份教育幫助他們,而不是拿輔導員的身份去要求他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傾聽他們的心聲。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該時時刻刻謹記尊重學生,平等待人。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從不會以老師的身份和他們溝通交流,而是以知心大姐的角度去和他們溝通交流,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樂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當他們工作出現問題的時候,我也不會嚴厲地批評他們,而是引導他們如何正確解決將來工作之中問題。
2.2 實施精細化管理
對于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強的。精細化管理就是追求這樣結果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種建立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結合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也是非常適用的。
也因為深知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實際操作班級管理輔導工作之時,我盡量做到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思想動態。并且,盡力參與,監控到班級事物的方方面面,以時時刻刻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我也通過制定班級具體規范,來量化處理學生的日常表現,爭取對他們形成刺激,以達到學生從他律到自律的目的,從而加強德育教育。
2.3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我認為作為一名輔導員,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班風、學風建設。這是因為良好的班風、學風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極向上,促進后進生的轉化,而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由于我所工作的學校是一所三本獨立院校,所以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除了幫助他們消除心理方面障礙外,還在每學期初指導他們制定本學期學習計劃及全班奮斗目標。針對他們的學習狀況,幫助他們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為了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我將學生依據不同程度進行搭配分組,并且進行評比,可以大大地刺激學生們的上進心,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通過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可以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基礎。同時,也相當于間接的對學生實施了德育教育。
2.4 建立和諧班級人際關系
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形成一種互信互愛、互幫互助的和諧班級環境,是輔導員的必修課。我深知,溝通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利用平時休息時間組織一些學生活動,比如素質拓展訓練和暑期義工行動。通過組織這些活動來擴展他們的交際圈,使這些90后的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寬容和理解,懂得什么是團隊精神,在實踐中體會與人相處之道。
3、結語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作。所以,采用什么樣的工作方法,什么樣的工作方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空有理論,而不管實際。也不能紙上談兵,而不落實實處。在高校德育教育之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貫徹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感染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黃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學生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
[2]辛燕.淺談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赤峰教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