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免疫學在醫學中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教學做評用”一體化;平面設計;項目
1.引言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也稱作視覺傳達設計,是創造性思維與藝術表達的融合,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達的方式,運用符號、圖片、文字和色彩等視覺元素,通過多種表現方式創造出用來傳達觀念和信息的視覺表現。[1]
平面設計是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核心方向之一,課程主要涉及招貼設計、包裝設計、出版物排版等典型工作任務,每門課程對應學習掌握不同的設計軟件,每個項目要求在“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模式下完成富有創意、內容豐滿、形式新穎的作品,達成設計任務。
2.“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計
我院平面設計類課程已經開設多年,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發現了此類課程的教學弊端。
2.1 學生缺乏積極性
以往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沒有更好的監管辦法。在教師演示時很難控制學生注意力、走神現象嚴重,等到操作時再查書上的步驟,失去了教師演示的意義,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差。
2.2 不能學以致用
以往教學模式學生的工作任務主要來自于書本,書本上的設計任務完成了就是學會了,這就造成了學生只會模仿課本的例子,難于發揮想象力,操作技術不全面,不能承擔修改和變動的任務,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2.3 設計缺乏創意
創造性源于個人的積累,學生專業基礎參差不齊、人生閱歷淺、對藝術作品的鑒賞和感悟力低,這就要求教師的講解更加生動、教學內容涉及范圍更加廣泛、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教學任務更加體現時代氣息和創造力。
針對這些弊端,課題組成員展開新一輪行業企業調研、畢業生調研和在校生調研,參考職業資格規范,重新梳理了平面設計教學模塊的課程體系、核心工作崗位及典型工作任務,修訂了相關課程的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整理歸納和反復推敲,提出“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方案。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典型工作任務載體,師生共同完成教、學、做、評、用等教學環節,實現提高學生鑒賞、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3.“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現
3.1 教師教――教師主導
3.1.1 課程準備
首先確定課程培養目標,分析相關企業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引入課堂的教學項目,制定新型課程標準。要求教學項目來源于企業一線,教師每年每門課程至少開發2-4個教學項目,項目設定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由單一到綜合循序漸進。根據教學項目的工作任務,進一步確定工作角色。大多數平面設計類項目都可以分為產品設計、素材采集與處理、產品制作、印前處理等任務流程,據此劃分不同角色,可供小組分配使用。
教學項目設計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適度拓展教學內容,即在項目實施中增加設計原理、表現技法、平面構成、色彩構成、文化內涵、創意原則、運營模式等行業崗位應知應會的內容,為學以致用打下基礎。[2]
教師積極建設課程資源,根據教學項目和教學模式編寫新型教材,本專業平面設計類課程已經先后出版教材5本,結合實際崗位需求設計教學項目,包括實用性、趣味性、創新型教學項目20余個。不斷完善網絡課程資源,開發教學項目視頻、動畫、課件、講義、行業信息、參考資料等。博客、QQ、微信等多渠道與學生保持溝通無障礙,利用與學生的互動和信息反饋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改善教學。
3.1.2 任務提出
課堂上,教師首先根據教學項目提出具體要求,任務流程和技能操作等不易說清的問題可使用教學視頻或錄屏視頻,并發放項目指南。每個教學項目都配有項目指南,介紹該項目的教學目標、能力要求、角色分配、學習建議和學習進度,提供教學資源、參考資料或相關網站,供學生分析和實施任務時使用。教師定期布置自主設計任務,主題由學生自主確定、學生獨立實施并展示作品,提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1.3 任務分配
學生收到項目指南,熟悉項目具體要求以后,教師將精心設計的一個或多個情境化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分配并對任務分配情況進行詳細登記,以便任務實施過程的跟蹤和落實。[3]
3.2 學生學――學生主體
3.2.1 任務領取(選取)
學生在明確項目具體要求后,以小組為單位領取任務或選取任務,并參考項目指南中的角色劃分進行角色任務領取,每個人需填寫角色任務單,小組組長需填寫小組任務單,任務單將記錄任務的完成過程和結果,并附有任務考核評價欄。
3.2.2 任務分析
學生收到角色任務單后,要對自身角色的主要任務進行分析和討論,組長最終確定每個組員的角色任務,制定整體項目解決方案,強化團隊協作精神和口頭溝通能力的培養,組長將根據角色任務難度及完成情況,給出組員小組考核成績分數或名次。
3.3 師生共做
平面設計類教學項目的實施要特別注意作品的實用性、觀賞性和獨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指導不能一味要求“一致性”。
任務實施:
在教師指導下,每位組員制定自己的角色解決方案,完成具體的角色任務并進行自評,之后與組內其他成員的角色任務進行連接,共同完成教學項目。組長組織進行小組評價后,上交每位組員的角色任務單和小組任務單,準備項目演示和答辯。各組在答辯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后,最終做出項目綜合評價。
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運用尤為重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合適的角色、講究的教學方法,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除了應用常見的項目驅動、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外,還要著重使用趣味教學法和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4 師生共評
課程評價由評價形式、評價范圍、評價方位形成師生全方位立體評價體系。
3.4.1 形式多元
評價方式由一元轉向多元,平面設計類課程特別適合過程考核、技能測試、作品展示、項目分析和設計、課程設計等多種形式評價學生。定期舉行作品展,將學生自主開發的作品進行公開布展并講解,給學生搭建一個相互學習、提高鑒賞力和創新力的平臺,可給予一定獎勵或計分。
3.4.2 范圍多元
評價范圍由一元轉向多元,樹立以“綜合能力測試”為中心的現代考核和評價觀念,分別從職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方面全面的評價學生。特別是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等能力的考核,占總成績的比例有所提升。
3.4.3 方位多元
評價方位由一元轉向多元,分別從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方位公正客觀的評價學生。同時引入技能大賽考核機制,選拔部分學生參加校級、市級乃至國家級技能大賽,根據技能大賽的級別以及獲獎級別將給予不同等級的獎勵,并可申請免試。
3.5 師生共用
3.5.1 與其他課程模塊相結合
平面設計類課程要達到學以致用,還可以和其他模塊相結合。例如和網頁設計類、軟件設計類課程相結合,進行網頁或軟件的界面設計,就可以合理其他模塊的產品布局、豐富產品內容,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效果。現學院已開設界面設計課程,使平面設計類課程應用到其他領域。
3.5.2 校企合作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利用學院技能社團和創新創業工作室,積極參與社會設計項目投標,接受企業訂單,為作品明碼標價,實現自我價值,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又有利于其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創作水平[1]。我系已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完成網頁維護項目3個,宣傳冊設計項目2個,裝幀設計項目2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設計水平,還創造了產值。
4.“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效果
平面設計類課程應用“教學做評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不僅發揮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增加了“評”和“用”,“評”使學生加入到評價機制中來,為學生創造了相互學習、開闊眼界的機會;“用”拓寬了專業發展方向,架通了學生和企業之間的橋梁,使學生學以致用,提高了教學質量,為企業輸送大批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奕.對平面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4(03):146-147.
[2]胡北辰.創新教育在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4(03):185-186.
[3]趙家敏.“教學做評一體化”任務型教學設計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1):105-106.
關鍵詞:醫學免疫學;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在學習任何學科的過程中,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換句話說,只有對所學學科提起了足夠的興趣,才能在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有接受新知識的動力,對于新知識心向往之,才能夠為以后在該學科上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1]。由于醫學的學科特殊性,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絆腳石,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非常容易發生因為遇到困難就退縮心理的現象,甚至有些同學直接就失去了繼續學習醫學免疫科學的興趣,這種狀況的發生對醫學免疫教學形成了無形的阻礙,所以如何將枯燥的醫學免疫教學變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科,是當下醫學免疫教學工作人員需要探討的問題。
1為醫免疫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始就會為后續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對于剛剛接觸免疫教學的學生來說,第一節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先導性作用,如果在醫學免疫教學中能使學生在第一節課時就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對于緒論課講師的要求也要有高標準,需要選擇一些有經驗的、能夠以自己獨特的講課方式吸引學生的教授進行學生第一堂課的入門講解,讓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科激發起足夠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克服對醫學免疫學科的學習障礙。在緒論課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將醫學免疫學科的特殊地位向學生介紹清楚,明確該學科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案例對醫學免疫學科的重要性進行解釋,并向學生展示出醫學免疫學科在保障人類健康方面的杰出貢獻。疫苗的發展時間很短,但是醫學免疫中的各種研究成果卻層出不窮,通過對醫學疫苗的新學生進行上述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對疫苗醫學產生敬仰心理,提高學習積極性。第一堂課是否成功直接與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熱情相聯系,所以就需要醫學免疫的教育工作者充分發揮出創造力,在最大程度上開發出學生對疫苗醫學的興趣。
2將高科技技術和多彩的語言環境應用到教學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等高科技技術已經走入了課堂,在醫學免疫學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醫學免疫學科中的重點難點通過生動形象豐富的感官效果傳達給學生,使枯燥乏味的學習更易被接受。通過多媒體教學中的動態演示等可以幫助學生將一些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另外,在講師進行醫學免疫學的講解時,應該注意講課的方式方法,因為醫學免疫學科本身就有一定的刻板性,如果講課教師在講課時不注意方式方法,只會更加增添學生對學習醫學免疫學的抵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講課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對醫學免疫學中的知識進行講解,發散學生思維,增加課堂活躍度,使學生在潛意識中提高對醫學免疫的學習興趣。
3結合實際例子對醫學免疫進行學習
實踐出真知,在任何學科的學習研究中實踐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醫學免疫的教學學習中結合一些與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實際例子,既能夠開發出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潛能,又能對學生在醫學免疫學科中的不良學習情緒進行改善[2]。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對所學知識提出相悖問題,從而增大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科的探究,讓學生不只是因為學習而學習,更是因為興趣研究而不斷接受新知識。
4通過免疫醫學歷史發展的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每一種學科都有自己的發展史,醫學免疫學也不例外,發展需要汗水和智慧做鋪墊。通過在醫學免疫學習中加入一些醫學免疫發展歷史,讓學生更加了解本學科的發展過程和發展中遭受的困難的坎坷[3],從而使學生在感受歷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發展過程中經歷的波折和成功的喜悅,例如向學生講述加拿大免疫學家斯坦曼為了醫學免疫事業的發展將自身的疾病投入到科學實驗中并且最終成功延長生命的事跡,通過這些歷史事跡的影響,加大學生對醫學免疫學的學習興趣。
5改善教學評價方式
在傳統的醫學考試測評中,大多側重點都在對學科理論性知識點的考察,學生多只通過生硬的記憶來應對考核,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了解這些知識并且熟練的對這些知識進行應用。針對這種現象的應對方式是改良現在醫學免疫教育的考核制度,在合理的情況下增大平時表現成績的比例,激發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熱情,并且對在課堂上對思維活躍的同學加以激勵。在課堂中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討論,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形式中獲取新知識。
免疫醫學的學生是免疫醫學發展的后備軍,只有后續部隊的穩步發展才能讓免疫醫學未來的研究發展之路獲得保障。由于免疫醫學學科的特殊性質,造成了部分免疫醫學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的消極心理的產生,但是相信通過教學工作者對免疫醫學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方法進行不斷完善,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一定會激發起學生在免疫醫學學科中學習熱情和研究積極性,為我國的醫學免疫事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艷艷.赫爾巴特教育思想對當今教學改革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11,1(9):54-55.
【關鍵詞】多媒體;醫學免疫學;教學;應用
在醫學院校的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由于學科體系的復雜性及知識的抽象性等原因,導致學生掌握必要的醫學免疫學知識相當困難。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生動的圖像、聲音等信息直觀的傳遞給學生,可以使書本上的知識簡單化,具體化,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了醫學免疫學的課堂教學效果。作者結合多年的多媒體教學經驗,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醫學免疫學教學質量進行如下探討。
醫學免疫學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醫院免疫學的內容知識性強,理論抽象,然而學生對抽象的內容興趣不大。如果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把抽象問題具體化,使學生能夠直觀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多媒體教學能夠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難以表達的內容生動形象直觀的顯現出來,能夠讓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涉及機體免疫應答的內容時,如果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感覺很難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感到相當吃力。然而應用多媒體教學時,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把T、B淋巴細胞如何識別抗原,如何活化、增殖、分化產生免疫效應產物等過程形象的表現出來,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印象,使他們很容易就理解了這一復雜的過程,從而增加了學生對醫學免疫學這門課程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加課堂的信息量:由于高職高專學制為3年,授課時間少,教學任務重,使包括醫學免疫學在內的一些醫學基礎課程的課時受到壓縮,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充實教學內容,節省教學時間。多媒體可以利用圖像聲音等媒介傳遞信息,能形象具體的表現出免疫學中各種現象、情景和過程,進而能有效揭示它們的本質與內在聯系,不但可以縮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時間,而且使教師的授課時間比傳統的掛圖及板書大大的減少,這樣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許多課外的內容,用各種相關的資料來豐富課本的知識,使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大大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
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就讀于高職高專的大學生,學習能力普遍較差。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通過聲音和圖像等技術,生動的展示醫學免疫學抽象的知識,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根據醫學免疫學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內容巧設學習情境,把重難點清晰的展示給學生,并且講解過程中要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去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使其由被動的去學轉變成主動的去學。
提高教師的個人能力:多媒體在學校的普及與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向傳統的“五個一”(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并迅速成為發展現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1]。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別人先進的經驗、方法和技術,擴充自己的知識,提升個人的業務水平。作為教師也應當積極的推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和自身素質。
多媒體應用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注意保證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解決一些傳統教學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但一定要記住,多媒體再好也只是教師手中多種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千萬不能忽略。教學是一門藝術,好的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要能夠把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廣博的知識,通過激情的講解和師生情感的交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教學成為一個雙向反饋、不斷調控的過程[2]。因此,教師切忌把多媒體當成教學的全部,在教學整個過程中安坐于電腦前,單純的操縱機器,卻不關心學生的感受。而應當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盡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用麥克風、激光筆及肢體語言等與學生進行交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注意概括內容突出重點:3年制高職高專免疫學教學中,由于教學課時的有限性和學生學習能力較差的特性,教學內容必須要高度概括并突出重點[3]。再加上近年來免疫學的快速發展,內容更多、牽涉面更廣。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概括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就會導致學生學習負擔加重,進而減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能夠熟練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強化重點,并且要克服平鋪直敘面面俱到的缺點,使講授的內容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注意幻燈片播放的速度:多媒體教學由于極大的縮短了板書的時間和增加課堂信息量,這就必然導致講解速度和學生筆記之間的矛盾。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必須調整節奏,不能過快,要加強與學生進行目光的交流,能使所有學生都感覺老師在對自己講課,并且要及時的對學生的信息進行反饋。在課堂上幻燈片的切換不能過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閱讀和記錄時間,當重點地方需要記錄的內容較多時,可以進行重復講解,還要做適當停留,給學生留出做筆記的時間。
綜上所述,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具有許多傳統教學沒有的優勢,對高職高專醫學免疫學的教學帶來許多好處。因此,只有認清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及多媒體教學中的注意事項才能很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慧芳.多媒體教學軟件的設計與制作[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
關鍵詞:醫學免疫學;數字化平臺;教學創新;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3-0091-02
一、引言
醫學免疫學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主要研究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免疫功能異常所致的病理過程和機制、疾病預防診斷以及治療等,是溝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學科的滲透,醫學免疫學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大量臨床應用、疾病診斷、生物技術知識緊密聯系,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其抽象深奧的內容和復雜多樣的聯系,使得很多學生學習較為困難,而醫學免疫學又需要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等三方面得到提高,使得醫學免疫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一個難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大量數字化教學資源得以在教學中得到應用,給醫學免疫學的教學帶來革命性意義,很好地滿足了醫學免疫學教學的需要。下面,本文就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數字化平臺的應用進行淺要的探討。
二、數字化教學平臺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適應性
1.數字化教學平臺的特點。數字化教學平臺是基于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的互聯網流媒體技術系統,數字化教學平臺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和網絡環境,為教學資源的制作、使用、存儲、管理等提供全套支撐,以滿足數字化教學的需要。首先數字化教學平臺擁有龐大的、易于管理的資源庫,能不斷積累、存儲、集中管理教學資源,實現視頻、音頻、文字、實物展示、文檔等多種資源的存儲和管理。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能滿足實時、互動、場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的需要,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遠程教育、評估展示等。同時,結合直播、點播、錄播系統,還能滿足大規模教學、多層次教學、個體自我學習、公共教學服務等方面的需要,獲取豐富的應用效果。
2.數字化教學平臺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適應性。醫學免疫學是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是構筑學生醫學知識結構體系,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課程,由于其內容抽象、概念繁多、交叉性強等特點,一直是學生基礎醫學學習中的難點課程。很多學生在學習醫學免疫學后,甚至對基本理論都無法正確回答,僅只是為應付考試而機械地記憶一些知識點,真正能掌握知識并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生較少,能具有創新思維發現并提出新問題的學生更少。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需要更多地關注于實踐需求,注重學生個性、專業、基礎上的差異,激發學生求知欲,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感知與領悟力。尤其是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的聯系,更應當作為醫學免疫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將醫學免疫學中的理論、觀點與相關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適當以臨床應用為導向進行討論式、引導式教學。數字化教學平臺不只是簡單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只是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而是一個以校園網絡為硬件基礎,以各類應用系統為軟件支撐,把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服務相關的信息資源全面數字化,利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對資源進行整合和集成,最終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拓展構建起的一個數字空間,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能很好地解除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滿足醫學免疫學在理論知識、實踐應用方面的需要。
三、醫學免疫教學中數字化平臺的應用策略
1.利用數字化環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數字化教學平臺所構筑的數字化環境,有效地實現了數據資源與應用系統的集中,實現資源的整合、優化與管理,龐大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系統,能為醫學免疫學教學提供豐富的空間,更能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堅實的基礎。醫學免疫學有很多理論性的內容,這些內容較為抽象,同時醫學免疫學又有很多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在這種情況下,醫學免疫學的課時通常又較少,存在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極容易造成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重點不突出、難點不透徹等現象極為普遍,極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數字化平臺,教師可以更好地將學科知識的聯系、教材內容前后知識的聯系分析出來,把握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形成學生更容易接受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僅只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而其他內容則可以讓學生通過數字化平臺自學,利用知識框架通過自我搜集、材料閱讀、相互學習等方法,開拓學生的思路和視野,這樣既能形成全面性、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又有利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醫學免疫學的知識有著極大的幫助。
2.利用數字化資源在知識傳授中滲透能力培養。數字化教學平臺根據教學需要,整合了大量資源,包括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教學資源、素材、數據、軟件、文獻、案例、試題等,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國內外資源,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字化平臺滿足學習、交流、練習需求,能充分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做學習的主人和自我學習的主體。數字化平臺的優勢在于其豐富的資源和多樣的利用方法。醫學免疫學中存在大量抽象的、生硬的概念和理論,而很多東西又需要學生記憶。同時,醫學免疫學還需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抽象知識的傳授極容易造成學生的疲勞感,更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帶來弊端,利用數字化平臺,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去思考、討論、分析,使學生能觸類旁通、學會質疑、學會聯系。這種資源多樣性、集成性與交互性的優點,能極好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將文字、圖像、聲音結合于一體,拓寬學生的感知空間,獲得更為形象、直觀的感知效果,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尤其是過程的展示、聯系的分解、細節的放大,更能避免僅局限于邏輯思維的對知識的掌握,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復雜過程和知識。
3.利用數字化科研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字化平臺能根據學科培養方向和內容,整合學科相關科研基礎數據、文獻資料、研究方法、技術資源、軟件組合等,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科科研資源的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通過數字化科研平臺,還能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研究中,更好地開展研討和交流,促進學生運用學科知識進行實踐與創新探索。醫學免疫學是一門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很多內容都需要實驗的輔助,一方面能驗證理論知識,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由于課時及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實驗課還無法滿足醫學免疫學實踐教學的需要。利用數字化平臺,可以事先讓學生對一些病例和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如免疫缺陷、移植免疫、腫瘤免疫等內容,當學生掌握了一定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自我分析、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如果再結合數字化平臺的交互能力,還能起到更好的補充、修正、引導、啟發作用。而在具體實驗方面,對于一些無法實時完成的內容,也可以以問題為中心,利用數字化平臺,讓學生圍繞某一問題查找資料、收集資料,并借助于相關實驗分析材料獲取初步的實驗思維,再結合具體的實驗操作將多個實驗整合為一個實驗快速有效地進行驗證,如免疫球蛋白分離純化鑒定實驗,就可與血清提純、免疫印跡等實驗整合,使學生通過實驗獲取更為多樣的能力。
[關鍵詞] 本科生;醫學免疫學;理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0(a)-0141-03
《醫學免疫學》作為一門生命科學中的前沿學科,其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涉及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多個領域,是各醫學類專業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礎醫學課程。由于醫學免疫學的理論內容抽象、概念較多、系統性強、難以理解,且與其他學科如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及臨床醫學聯系緊密,加之免疫學新理論和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它成為醫學生感覺較難學的基礎醫學課程之一。學生在開始學習時還充滿熱情和興趣,但隨著學習的進展,免疫相關概念的增多、發生機制深入,越到后面學生越感到聽不懂、學不進,導致學生逐漸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敗感和失落感。如何在免疫學教學中深入淺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是每一位授課教師在教學上需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改革和創新,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1 設定培養目標
針對本科不同專業學生特點,以教材為主設置教學內容醫學院校本科的不同專業具有各自的培養目標,專業不同學習的側重點就不同,對于各門課程的要求也有差別。《醫學免疫學》對于各個專業的教學要求也不一致,在學院教務處的領導下,根據專業特點編寫Ⅰ、Ⅱ、Ⅲ模塊的教學大綱,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讓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使他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以現有教材為依據,由于醫學免疫學這門學科理論與新技術發展迅速,就講解的內容是否脫離教材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83%的學生希望不脫離現有的教材[1]。對于他們來說,醫學免疫學這門學科抽象、深奧,如再脫離教材進行講解,就更難理解,依據教材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有據可尋。同時,根據教材編寫《醫學免疫學學習指導》[2],為同學歸納總結知識要點,省去同學課堂筆記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更注重知識的理解。當然,對于發展日新月異的免疫學,任何一本教材的內容都會與最新的發現和進展有差距,對于學有余力渴望學習更多更深免疫學知識的學生,可以通過第二課堂、講座、課后輔導、網絡共同學習等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以教材為主的基礎上精簡教學內容。本科生已具有前期課程知識基礎及自學能力,醫學免疫學理論教學學時相對較少,《醫學免疫學》課堂理論教學內容應適當刪減。授課教師可指導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章節,課堂上詳細講解必須掌握的重點章節。例如在學習“免疫器官”一章時,在解剖學和組織學的基礎上,教師只需對要求掌握的內容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復習并自學;而對于“抗體”一章,作為基礎免疫學重點,則要詳細為學生講解概念、結構、生物學作用等重點和難點內容。同時,讓基礎醫學各學科知識優化組合,讓各種相似相同的概念做到學科交叉但避免過多重復。例如:醫學免疫學有關凋亡信號轉導的內容,會在細胞分子生物學和病理生理學中詳細講解,有關基因重排的內容,在生物化學中也會詳細講解,在講解這些內容時,可讓同學回顧或者在其他學科詳細學習。
2 框架式導課
本校所用《醫學免疫學》教材全書分五篇共二十三章,各章節的內容看似彼此相對獨立、沒有任何關聯。如第二篇“免疫分子與免疫細胞”包括免疫球蛋白、補體系統、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細胞因子、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淋巴細胞及抗原提呈細胞等七章。第三篇“免疫應答及免疫調節”則包括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免疫調節和免疫耐受等內容。如果按部就班,一章接一章的依次介紹,學生不僅學起來常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不易理解。其實基礎免疫學章節的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完全可以通過內在的聯系串聯起來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強調免疫是機體對“自我”和“非我”的識別, 抗原作為刺激機體的起始物,免疫應答作為“識別和排除”的核心,免疫系統則是整個免疫應答的物質基礎。有了這一基本框架后, 讓學生在學習免疫學的基礎知識都緊緊圍繞這一框架來展開, 從開始就了解免疫知識結構的系統性, 使局部知識與整體相聯系。在每次新課的導課過程中, 都讓同學重溫這一系統的框架, 明白在這個框架中已經學習了什么、將要學習什么、將要學習的內容和已經學習的內容之間的關系、將要學習的內容在整個免疫學中的位置。這樣從整體去闡述局部,再從各部分又回歸到整體。那么每次課的內容都不再是孤立的,每一章節都不再單一。有了這樣整體思維過程,學生的學習更有目的性,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學習起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3]。
3 三級案例啟發式推進教學
醫學免疫學許多概念和知識點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難理解性,結合案例的啟發式教育在授課時能明顯提高學生興趣。一級案例首先選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例如學生都知道的預防接種,引入免疫的概念、預防疾病的原理、抗原的性質、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等,再就是注射青霉素之前的皮試,在講解的過程中多進行引導漸進式提問,例如“針對這一現象,你覺得是為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你認為有哪些可能性?”,“請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試著解釋一下這一現象”或“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看法?”;隨著知識的積累,二級案例的選擇可以進一步地結合臨床,在教學中把學生已感知到的臨床現象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從現象到本質,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學內容富有特色。例如在講述“MHC”內容時,先提出器官移植會存在哪些問題,再來幫助學生分析移植排斥出現的原因,即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者與受者的組織相容性。什么是決定兩者間的組織相容性呢?緊接著引入組織相容性抗原的概念,隨即提出了MHC的概念。將基礎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利用推進式提問達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從現象到本質,將感性認識轉換成理性認識,提高學生學習趣味性。第三層次的案例則是目前免疫學最新的技術進展,特別是免疫新技術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如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技術生產的單克隆抗體、細胞因子、黏附分子、生物導彈、基因工程疫苗等,以及利用這些技術為臨床提供的服務,包括開發新型藥物、“免疫”細胞治療等,特別是在一些眾所周知醫學難題如控制惡性腫瘤、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病、延緩衰老等方面發揮作用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醫學免疫學的積極性隨著教學的推進通過三級案例的啟發,讓學生建立合理知識結構,不斷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極發展想象力,初步建立科學思維能力[4]。
4 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提高授課效果
針對醫學免疫學理論性較強、概念較多、內容抽象等特點,我們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達到教學目的。
4.1 多媒體應用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以適應新形式下醫學教育的需要成為必然。通過PPT、flash等軟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免疫學相關圖片、免疫分子結構圖模式圖、免疫學動畫、臨床病案等,并結合適量文字,盡量將幻燈內容做得通俗易懂,將需要掌握的內容歸納總結展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表現力豐富、共享性好、知識組織形式更佳等特點。但多媒體無法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式有其無法替代的優勢,例如板書,即時書寫各堂課提綱性內容,并保存到課堂結束,有利于抓住學生學習思路并突出重點、難點;即時書寫重要內容、數據及手繪的簡圖等,例如在講解免疫球蛋白結構時,在黑板上手繪簡圖,邊繪邊講,當圖繪好,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水解片段就一目了然,這是其他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
4.2 擬人化教學
擬人化教學是讓語言形象生動起來的重要手段。使用擬人化的方法,不僅易于應用形象思維激起抽象思維,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帶來學習的樂趣,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醫學免疫學的研究內容之一是研究免疫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將人體比作一個國家,免疫系統就相當于維護這個國家和諧穩定的軍隊(免疫防御)、清潔工(免疫自穩)和人民警察(免疫監視);在講到五類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時,在機體抗感染過程中將IgG比作的“主力軍”,將IgM比作“先頭部隊”,將SIgA比作“邊防軍”。
4.3 充分利用常見物品舉例
例如在講授抗原表位時,以手邊的書本、粉筆盒、筆等物品來講解抗原與抗原表位之間的關系;在講授免疫球蛋白的結構時,教師高舉雙臂,可將整個人體看作一個免疫球蛋白,兩肘關節以前部位就是可變區,其中手掌則是超變區;在講授抗原抗體之間的結合時以“鑰匙和鎖”的關系來進行舉例等。
4.4 制作教學模具
在講授免疫分子時,教師在課堂上都會有事倍功半的感覺,僅僅通過語言和平面圖總是難以讓同學理解結構復雜的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MHC等,而這些內容又直接關系到后續教學內容的理解。根據免疫分子模式制作其立體教學模具,讓同學們看得見摸得到。學生看到形象具體的模具勝于教師模糊空洞的說教[5]。
5 多種方式評估反饋教學效果
教學反饋行為,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對教學活動的反應[6]。在《醫學免疫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后,再把學生接受信息的狀況,通過課堂提問、單元測驗、課間課后交流等多種反饋途徑加以掌握,評估教學效果,并調整教學策略和調控教學過程。學生的及時反饋,是教師改進教學的很重要的依據。這樣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對重要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點撥、啟發。《醫學免疫學》教學課時少、進度快、要求高,評估并反饋教學效果,增強師生互動,讓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真正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教學互長”。
[參考文獻]
[1] 高燕,張蘭英,鄔于川.臨床本科醫學免疫學教學方法的調查及改革思考[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7(4):348-350.
[2] 許琰,吳虢東,寶福凱. 醫學免疫學學習指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陳永文,吳玉章. 《醫學免疫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J]. 現代醫藥衛生,2007,23(9):1414-1415.
[4] 張才軍,王玲. 《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12):181-183.
[5] 尹曉林,盛贊. 淺議如何提高免疫學教學效果[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 16(8):986.
【關鍵詞】:醫學免疫學;教學;多媒體技術
[Abstract]: The Immunology is the relatively rapid development of cutting-edge science, the course content relates to the molecular, genetic level, student learning is difficult, so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has been for many years, and have achieved better learning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the strengths and deficiencies, the aim of better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more conduciv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expand two-way development.
[Key words]: Immunology; 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已應用多年,是高校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普通手段[1]。所謂的多媒體技術就是一種把文字、圖形、圖像、視頻、音頻及動畫等多種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同時又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的鏈接等使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和網絡的普遍運用,多媒體技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尤其在醫學、藥學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獨特的優勢[2]。但在免疫學多年的教學體會中,除了有利的優勢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弊端,下面淺談一下在免疫學理論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應用的利與弊。
一、 多媒體技術在免疫學教學中的有利優勢
醫學免疫學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和支柱學科,涉及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分子與基因水平的知識,知識體系復雜,但前后知識具有相互關聯及系統性。為了使學生們能深刻理解分子水平上的知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顯出其特點。
1.使復雜的概念簡單化。免疫學課程中的概念很多,不好理解。比如ADCC概念,
為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單用漢字表述,對于初學者都是難以理解的,但是用圖來解釋,NK細胞殺傷靶細胞要利用抗體作為橋梁,通過免疫球 蛋白的Fc段結合,把效應細胞、抗體和靶細胞三者聯系起來,最終執行殺傷作用。若能配合Flash動畫效果會更形象的理解和記憶。
2.使抽象的分子直觀化。課程中的免疫分子部分占有的比重較大,而且是免疫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會影響學習后面的免疫應答等內容,因此要盡量講解好這部分內容。比如免疫球蛋白這章的“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分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為什么要用兩種酶來水解,水解的位點及其得到片段有何意義,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使這些抽象的分子更能直觀化,也便于理解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3.使復雜的分子機制系統化。免疫學的核心內容是免疫應答,而免疫應答首先涉及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的處理及提呈,是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但每當講到抗原提呈細胞對內源性抗原與外源性抗原的處理和提呈機制時,學生理解起來都覺得難度大,通過多媒體技術中動畫演示,一步步展示此過程,就使復雜的問題容易理解了。
二、多媒體技術在免疫學教學中的弊端
多媒體技術在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多年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1.禁錮了思維。授課中過于依賴電腦中的PPT,不利于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新的教師教學經驗少,課堂拘泥于面前的投影,發揮和講解的知識內容就較少,課程中怕講錯、講漏內容,死死盯住投影上的文字,似乎照本宣讀,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知識空間,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學生死盯著屏幕,不利于發揮主觀能動性。
2.信息量大顧此失彼。學生普遍反映PPT內容多,翻頁快,跟不上記錄,不利于做筆記。沒有多媒體時主要靠板書教學,教師邊寫板書邊講解,下面的學生也跟著教師的進程,基本上能完成筆記。但多媒體的應用卻顧此失彼,若顧著記錄就顧不上聽教師講解,影響了部分記錄速度慢的學生學習效果,往往要求課下回放投影,不懂的還要課后重新講解。
3.復習局限于PPT。對于懶惰的學生不喜歡記筆記,等下課了就要拷貝老師的課件,而課后就根據課件內容復習。熟不知課件內容簡捷、文字少,在課后不利于理解,若課件上不表明重點及難點內容,一味地按照課件復習的學生會一頭霧水,對于掌握知識點及考試答題的完整性都受影響。
三、在多媒體教學中克服弊端發揚優勢
根據以上教學體會和分析,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克服弊端發揮優勢。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不能完全靠多媒體技術,首先要給學生留足思維空間,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性思維;其次適當運用多媒體的動畫,結合板書的傳統教學模式,讓聽講與記錄融匯一體;除此外還要用教師本身的肢體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而多媒體只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重要的是充分發揮教師授課的主導性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總之,總結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使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更有利于提高免疫學理論教學的質量,有利于拓展教與學的雙向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 緒論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186-01
《病免》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如何讓學生學好這門課,更好地為以后臨床工作服務,關鍵是一方面教師應從自身做起教授好這門課程。緒論課是學生對一門課的初次接觸,是師生之間的第一次交流[1]。其講授的成敗將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熱情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教師給學生留下的美好印象,這些都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何講好《病免》緒論課,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安排緒論課的教學。
1 重點講解本課程對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教師在講緒論時,首先要向學生講解本課程對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及其在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病免》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其課程教學不僅為學生后續學習課程服務,還對學生未來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2]。另外,該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也是相當廣泛的。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超敏反應性疾病以及腫瘤等疾病的病因分析、預防、診斷和治療均需借助于該課程的理論和方法。目前臨床上出現的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都可以應用免疫學的技術進行治療,并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果。免疫學已經滲透到醫學的各個方面。同時,人們還可應用該課程的知識直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保障人們的健康。學生了解了此門課程對他們以及其在醫學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就會重視這門課程,這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 講授課程的框架結構與學習目標,讓學生對課程有個總體的認識
《病免》是兩門課程的整合,一是病原生物學;二是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又包括病原微生物學與人體寄生蟲學,病原微生物與人體寄生蟲二者都是引起人類疾病的兩大生物性因素,所以二者統屬于病原生物學的范疇。讓學生瀏覽教材目錄,了解這兩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分布。一堂緒論課,應該向學生講清的就是這門課程主要“學什么”,學生在遇到一門新課時最關心的也正是這個問題[3]。那么教師接下來的工作也就是介紹該課程的學習目標。護理學專業的學生關鍵是理解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在臨床上有效防止感染的發生[4],所以針對病原生物學部分,學習的重點是各類病原生物的致病性、感染途徑及預防原則。針對護理學專業的臨床應用方向,免疫學的學習,學生應把重點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上。重點掌握的基本概念有:Ag、Ab、Ig、C、交叉反應、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應答、超敏反應、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等。重點掌握的基本理論有:Ig的生物學特性與功能、C的生物學作用、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機制和功能、I―IV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及其防治原則、抗感染免疫機制等。通過本門課程框架結構及學習目標的介紹,學生初步了解了本門課程及將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將為以后的學習起一個引導的作用。
3 講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目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一般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方式或方法欠佳,自制能力差[5]。所以在上課之前,介紹一下課程的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十分必要的。免疫學部分知識點抽象,難理解,前后知識聯系性比較強,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給學生提出以下幾條學習建議:上課前要預習,對所講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帶著問題去聽課;上課時認真聽講,要記筆記,記下重點難點知識,并把有利于理解教材內容的知識記下來;課后認真復習,及時掌握所學內容,只有及時掌握所學內容才有利于后續內容的學習。病原生物學部分,需要記憶的知識多,且知識點零碎容易混淆。只有將零碎、易混淆的知識縱橫聯系相互比較,才能夠牢固記憶真正掌握。所以在學習病原生物學部分時,應注意在學完每一節、章之后做充分的歸納、小結,比較、鑒別知識點,在心中建立牢固的、立體的知識體系。
4 介紹考核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病免》的考核將分成三部分:包括平時考核、實驗考核、期末考核。平時考核包括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課堂活躍程度、完成作業情況等;實驗考核包括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實驗報告的完成程度及正確性;期末考核教師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出試題,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三項考核分別占期末總成績的20%、20%、60%。通過這種綜合考核的方式,既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及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
5 講好醫學免疫學概述內容,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醫學免疫學概述統共介紹了三方面的內容: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三大功能、醫學免疫學的發展與現狀。針對這三方面的內容,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講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免疫的概念,教師可以給出幾個具體傳染病的實例,讓學生根據實例自己先來概括。教師根據回答的情況引導出傳統免疫的概念。然后教師在設置疑問提出:機體的免疫力除了對傳染性異物有抵抗力之外,對其他非傳染性異物有抵抗力嗎?根據這個問題我們剛才給免疫概括的概念還準確嗎?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出現代免疫的概念。通過這種方式講解免疫的概念,同學們會深刻的認識到免疫的本質現象。
對于醫學免疫學的發展與現狀,可以向學生講解免疫學歷史上的科學成果。講解醫學免疫學的科研成果,同學們會聽得興趣盎然,頓時覺得耳目一新,將會對本課程產生積極的響應,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興趣,有了熱情與學習興趣,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緒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尚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緒論課教學方法探討[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1,23(3):93-94.
[2] 楊朝曄.高職護理專業《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建設與改革探討[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5(1):72-73.
[3] 朱宏哲.緒論課教學淺見[J].首都教育學報,2011(5):32-33.
一、醫學免疫學教學中CAI課件的使用的一些經驗
1.如何解決免疫學基礎理論邏輯性強的問題
免疫學基礎理論是在醫學基礎課程中較難理解的內容之一,主要是由于免疫學課程內容的邏輯性較強。例如在補體系統這一章節中,老師需要將補體系統激活途徑當中的各個步驟進行講解。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老師在黑板上繪出補體激活的各個環節或使用掛圖等教學輔助手段,這樣不僅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長時間的講述過程中容易使學生厭倦,直接導致學習效果欠佳。在這樣的章節,我們嘗試使用CAI課件來進行輔教學,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我們在CAI課件的制作過程中使用flash編輯軟件,將補體的激活做了一個連續的動畫,以及在補體的三條激活途徑使用了不同風格的編輯模版,再配上教師“畫龍點睛”的講解,學生不僅將補體的三條激活途徑區分的清楚,而且可以將每一條途徑的激活過程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1]。
2.免疫學知識日新月異問題的解決
現代免疫學發展極為迅速,近年來在APC加工/處理抗原的分子機制,DC與NK細胞的生物學特征,TCR/BCR識別抗原的特征及分子機制,腫瘤免疫學發生機制,新型生物療法,現代免疫檢驗技術方面取得了許多新的成就。在對學生的講授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新的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例如老師在對學生講解免疫學檢驗技術新內容的時候,由于老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未講授過或老師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未曾接觸過這種新方法,導致給學生講授后學生還是感覺到“云里霧里”。在這時,我們可以應用一些flash做一個流程動畫來解釋說明這些新技術的原理及操作步驟。因此,運用一定的CAI教學輔助手段在對這些新理論、新技術的講授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2]。
二、CAI課件開發的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和體會
1.在CAI課件的開發和使用中,不應將所有的教學章節都使用CAI課件。
如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規律等重點知識,以及那些在教學當中不便攻克的難點的教學內容和在教學中需要增加知識容量、擴大信息面的復習課、習題課等。這些課程內容使用教學課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決傳統教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彌補傳統教學所達不到的教學效果。作為一種教育輔助工具和教育輔助手段,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同其它教學方法一樣,有其使用條件,要因內容制宜,必須是特定內容。
2.應該加強多媒體設施的投資以及課件的開發培訓。
要想開展CAI教學,學校要具備多媒體計算機設施。如校園網、計算機、掃描儀、投影儀等以及各種工具軟件。有的學校沒有實施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硬件條件,也在大搞CAI課件的制作及使用,實在難為許多老師。學校在這時要克服一切困難,積極籌集資金,增加多媒體教學硬件設施,為實現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另外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努力開辟課件制作培訓的新途徑。在此基礎上,校內要搞一些課件制作評比及交流活動,并積極參加各級教研部門組織的課件評優活動,來鼓勵老師做出精品課件[4]。
3.學校教務主管部門需要制定出各學科課件制作的具體標準及要求。
例如在醫學課件的制作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6]:
造型要豐富,在CAI課件制作的各個元素的造型是學生形成的對教學內容的第一印象,它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若在CAI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注意各個元素的形象問題,這樣可以加強教學內容表達的真實性。
動作要形象,動作是課件動態表達教學內容的體現形式,也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支撐下CAI的優勢之一,然而它所表達的內容是否形象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教學內容變化過程的認識。
聲音要逼真,在醫學教育中,聲音對教學內容的表達有著特殊的作用,它不僅起到加強效果的作用,而且是直接表達教學內容的重要媒體。
顏色要協調,使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教學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是課件中最常用的方法。
CAI教學模式能較好地體現現代教育中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互動等新的教育理念,再加上其它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綜合,使這一模式運用范圍更廣,包容性更強,更能發揮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和各種教學組合的整體功效。但是,CAI教學模式也有局限性,例如每堂課信息量過大,學生不易消化等問題,所以采用CAI教學時應該建議教學單位采取每兩節課當中,其中一節用于CAI教學,而另外一節采用教師答疑的方式對學生上節課沒用理解的重點內容再次進行講解就能很好的處理好該問題。
近年來的CAI教學,使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變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再覺得免疫學枯燥難懂,學生沉浸在CAI課件教學的情境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有了顯著提高[5]。
參考文獻
[1]賓曉農等.醫學統計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手段的應用,醫學教育,2005,(1),41~42
[2]徐欣,才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改革中多媒體技術作用淺析,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0,14(4):208~209
[3]何克抗.多媒體教育的基本特征,醫學視聽教育,1998,12(1):11
[4]張德玄.生理課CAI教學改革實驗,杭州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21(1):53~54
【關鍵詞】 變態反應和免疫學;教學方法;教育改革
醫學免疫學作為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以其廣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層次性,成為溝通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無可替代的橋梁學科。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多學科的滲透下,當代醫學免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并顯示出和臨床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等諸多環節息息相關,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化緊密聯系等一系列特點,加之免疫學理論具有相對獨立性,名詞新穎概念繁多,內容比較深奧抽象,學生初次接觸時,覺得學習較為困難。因此,如何適應當代醫學免疫學發展的時代要求,針對免疫學知識體系的特點,有效提高醫學免疫學教學質量,成為醫學免疫學教學的關鍵。幾年來,我們在免疫學教學中,注重加強教學改革,對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進行培養,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優化免疫學理論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免疫學理論具有相對獨立性,內容比較抽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較多,在教學上歷來存在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如果教師為完成教學內容而滿堂灌,就會造成教師講的越多,學生得到的越少;教師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難點講不透,學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結果事倍功半,事與愿違。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出發,把握教學重點,找出難點和關鍵。并對知識結構進行重新優化組合,使之成為能為學生接受的知識框架,例如免疫應答是基礎免疫學的核心內容,以往學生反映本章理論深奧,難以掌握,為此我們在教學時,將每一種應答的基本內容設計為圖表進行歸納,把繁雜的文字敘述提煉為知識點串聯起來的框架,提供給學生最簡單、最有效的知識養分。在課堂上主要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而對其他次要內容或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則略講或讓學生自學。根據學生情況,推薦一些新版專著及相關的綜述文章作為參考,以開闊其思路和視野。這樣,一方面在不失全面性、系統性的基礎上,緊扣重點、突破難點,精辟講解,使學生學得懂,學得精;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動性。
2 改革免疫學理論課教授方法,注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
2.1 運用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1] 醫學免疫學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教學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規律、知識結構相互依存關系,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現知識,啟迪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加強記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們經常運用提問方式,把要講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提出,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然后圍繞問題以解答的方式授課;或者有的問題問而不答,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激勵學生大膽質疑,老師學生共同解疑。比如在講免疫學緒論時,我們采用提問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首先提出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是如何發生的?乙型肝炎如何預防等,然后簡單回答,最后小結免疫學與疾病的發生、診斷、預防、治療等息息相關,以此說明免疫學的重要性和激發學生對免疫學學習的興趣。
2.2 利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2]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載體結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載體多樣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點,它改變了“一本書、一張嘴、外加板書和掛圖”的傳統教學模式。近年來,我們在免疫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深受學生的歡迎,應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教師板書的時間,可以講授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時間和空間范圍。此外,多媒體教學應用視聽結合方式表達授課內容,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兩種功能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化深奧為簡易,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使過于理論化、抽象的免疫學理論得到更形象、直觀的闡述,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如在講解抗原提呈細胞章節時,可用幾幅帶有動畫效果的畫面,通過顏色和不同畫面出現的時間差的變化,比較形象地把抗原提呈細胞對抗原的攝取、加工處理及提呈過程展現給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3] 古人曰:“授人以魚,一食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作為身心均發育成熟的大學生,其“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又由于免疫學對初學者而言需要接受、理解、記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太多,因此,指導學習方法是必需的。我們認為給學生有意識地介紹學習方法,對幫助其學好免疫學非常重要。在免疫學學習過程中,第一是要求學生上課時注重對問題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記住相應的知識,切忌上課當“打字機”。第二是要求做好筆記。因我們所選教材的內容豐富、繁雜,有時一次課涉及多個章節內容,如果學生上課時不做筆記,或做得不好,課后將難以把握本次課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難點,這就要求學生邊聽邊在重點部分做符號,重點內容重點記,一般內容略記。重點的內容提示學生先理解聽懂,再留時間做筆記。第三是課后要求及時復習。因免疫學內容抽象,要理解的內容多,如不及時復習就容易忘記,而理不清其內在邏輯關系,學生不能在理解基礎上記憶就會感到難以記住。第四是要求階段小結。因為免疫學前后章節聯系緊密,前邊所學內容進一步為后邊的內容打下基礎,如果前邊的內容沒學好,學習“欠帳”越多,后邊的內容理解就越困難。因此,要求學生對前邊所學的內容要進行階段小結,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題;第五是指導記憶方法。因免疫學內容繁多,不好記憶,根據不同章節指導學生應用圖示、提綱、列表、對比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介紹,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相應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2.4 引入PBL教學法,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臨床免疫學的內容,如超敏反應、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腫瘤免疫等,在學生對免疫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熟悉和掌握的基礎上,我們采用PBL教學法[4],進行病例討論。討論課前將病例及問題發給學生,比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例,列出“初步考慮病人患何病?”、“發生機理如何?”、“如何進一步明確診斷?”、“如何預防?”等問題。讓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相關的知識點,自學總結,準備小組討論提綱。在PBL教學課中,圍繞病例所提出的問題,首先由組長作中心發言,然后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修正。再由教師提出新問題,讓作中心發言的學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問題比較難,學生解決不了時,教師可做適當啟發和引導,如果仍不能解決,則由教師解答。PBL教學課結束前幾分鐘內,教師做總結歸納,強調一下重點和難點。此外,課堂討論前,教師應隨機地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了解學生的主動學習情況。課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中的表現,實事求是,客觀地做出評定。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3 改進實驗課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免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實驗的開設很重要。實驗課不僅可以驗證學生在理論課學到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其科學思維能力。為此,我們增加了實用性強的實驗,并注重對實驗內容的整體安排。另外,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我們開展課外科研興趣小組活動,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圍繞某一問題查找文獻,收集資料,在老師指導下設計實驗計劃,親自動手完成相關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寫成論文。比如以免疫球蛋白的分離、純化、鑒定為主線,安排了血清IgG的提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免疫印跡等一系列實驗。這樣做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習慣和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這對日后進一步深造及科研創新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4 利用網絡資源,開展高效輕松的課后復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醫學免疫學的內容需要反復理解和記憶,我們利用學院網絡資源,建設網絡課程,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自學和復習。學生可以通過終端與網絡中心連接,將課堂上講解的多媒體課件再從教學資料中心的服務器中讀取,對不理解的環節可反復觀看。同時,可以利用網上提供的練習題進行自我測驗,檢查學習效果。對還沒有掌握的內容再進行學習。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教師工作強度,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5]。2006級學生醫學免疫學期考成績為(80.32±16.46)分,2005級學生期考成績為(72.78±21.75)分,統計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6.18,P<0.01),2006級學生醫學免疫學期考成績比2005級學生有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免疫學的學科特點,對免疫學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革,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靜,毛立群,牛秀瓏.醫學免疫學教學法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6):571-572.
[2] 程桂芝,郗雪艷,馬杰,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4,26(4):319-320.
[3] 樊曉暉,楊海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2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