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專業學科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整合的優點
(1)實驗室設備利用率最大化,避免設備的重復購置。傳統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主要使用分光光度計、水浴箱和玻璃儀器,與化學實驗教學相似。因而實驗室整合后儀器共享得到了充分實現。
(2)打破院系界限。
(3)實驗室空間位置得到充分利用。整合后對課程作統籌規劃,因而減少了實驗室閑置,目前化學分析實驗室是滿負荷運轉。
(4)減少實驗室教學輔助人員配置。
(5)減少常用化學試劑的重復購置。生物化學實驗一般為小量實驗,有時甚至是微量實驗,所用化學試劑相對較少。實驗室整合后可減少試劑浪費。
2整合的缺點
(1)實驗室無法滿足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需要。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中的通用技術,是學生將來進行醫學科學研究的必備手段。而現行化學分析實驗室硬件水平無法滿足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要求。
(2)實驗室與教研室的分離嚴重制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為海南省重點學科,又為我校碩士點建設支撐學科,我校從2014年開始承擔碩士研究生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工作。同時,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實驗室,教學實驗室同時也作為教師科研場所。教研室與實驗室的長期分離,極大地制約了教師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師的課題研究需要到校外實驗室進行,這與未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在學校中的教學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難以開展。目前生物化學實驗與其他3門實驗課程整合為一門化學分析實驗課程,課程負責人為化學分析實驗室負責人,課程規劃、實驗室規劃都由課程負責人負責實施。然而化學分析實驗課程中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仍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教師負責教學。每次課程大綱修訂、實驗教學項目更改都需要由課程負責人跨院系召開不同教研室教師會議,難以實現多部門協調。部分生物化學實驗內容嚴重落后,學生畢業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識不多。而如果由授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設計、實驗項目更新,又很難得到實驗室的支持。例如近年來被認為在實驗教學中有效的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目前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尚未開展。
(4)實驗室規劃及設備更新受到嚴重影響。由于實驗室規劃和設備更新都由課程負責人提出并執行,因而難免受到負責人本身專業背景的影響。近10年來,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所需儀器僅對分光光度計進行了更換,而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所需設備沒有添置和更新。
(5)實驗室教學輔助人員的培養受到嚴重影響。由于實驗室目前隸屬于藥學院,因而生物化學實驗員無法參加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的集體備課以及教學任務、科研課題的承擔,嚴重影響實驗員的職稱評定和專業能力提高。
(6)成為急診醫學等新辦專業評估的硬傷。新辦專業首屆學生畢業前,教育廳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評估。而近年來新辦專業評估時對醫學院校沒有獨立生物化學實驗室提出較多質疑,這會影響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7)教學實驗室在課余向本科生開放受到影響。盡管學校提倡開放實驗室,促進大學生創新實驗開展。但實驗室的開放需要實驗教學人員和工作人員配合,因而目前進行的大學生生物化學創新實驗并沒有在化學分析實驗室進行。
(8)教研室和實驗室工作協調困難。由于教研室與實驗室隸屬不同部門,涉及的跨院(系)實驗室較多,而學校規定教職工獎金津貼由各院(系)獨立核算,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實驗室之間工作協調困難。
一、加強學習促進落實
進一步組織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部室管理員學習了《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實施方案》和《陜西省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評估指標體系》,對照評價體系中的六個一級指標和二十四個二級指標,圍繞提出的六方面建議,結合學校發展規劃重新進行了梳理,細化了各項目標任務,明確了辦結時限,增強了規則整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1、成立了學校發展水平督導整改領導小組。
組長:
同時在政教處設辦公室,由***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督辦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
2、將《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61督導評估得分表》中失分指標內容整理印發各處室,進一步看準問題,吃透標準,議清措施,促進落實。
二、對照落實逐一整改
對照自查后,學校決定對反饋整改建議中,近期能及時整改落實的務必于12月31日前落實到位,對整改條件不成熟或有一定困難的,等條件成熟后及時予以落實。
1、關于“檔案管理”工作。一是學校依照今年新督導體系,對原有檔案偏目分類進行適當調整,使檔案與新體系保持一致。二是明確各處室、部室、教研組的檔案管理制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三是聘請檔案管理專業人員對學校檔案管理員、各處室負責人進行檔案收集、分類、歸檔、裝訂、檢索等知識培訓。
2、關于“部室建設及使用”工作。一是學校將在縣局現代化學校建設的總體規劃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逐步完善理化實驗室、音樂室等部室內設,提高利用率,充分發揮部室教育教學的作用。二是加強部室人員專業培訓,鼓勵和支持部室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并把部室管理員培訓列入本校培訓的重中之重,以提高部室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關于“學科平衡問題”。一是學科方面,著力加強教師崗位聘任制落實,尤其是在數學、英語等學科上,加強專業教師配備,注意薄弱學科的教研和學科常規工作的細化落實,竭力改進課堂無效或低效的教學行為,倡導“探究性”學習機制的運行,從“教”與“學”兩方面下工夫解決學科短腿現象。二是專業水平方面,充分發揮市、縣級教師、名師,學科帶頭人、新秀的典型引路示教作用,強化校本研訓,落實“人人都是培訓者”的研訓策略,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三是繼續抓好省、校兩級實驗課題的研究,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的引領作用,鞏固和推廣好已形成的學科教育特色與模式,力爭在研究中有所創新,在解決薄弱學科問題上有大的突破。新晨
4、關于“教育教學時效”的問題。一是要立足校情,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適當壓縮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二是通過校本培訓、業務進修、學歷提高,提高教師的“工作力”。三是通過探究性學習機制的運行,落“四自四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論文摘要:論述了開展專業建設評估在樹立學科、專業特色,明確專業建設的目標與方向中的積極作用。
1整合教學創新思想,加強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評估體系研究
從整體結構上講,教學創新體系是由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知識傳播和知識應用等諸多系統組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的網絡系統。而專業建設評估體系研究是整合教學創新思想的基礎。從我院發展的實際角度來看,筆者認為“乘教學質量之東風,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狠抓學科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院辦學層次”的關鍵在教學創新,關鍵在專業學科建設,關鍵在人。目前我系開展教學創新體系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知識的創新及應用——教學創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識的傳播——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內容研究。而這兩個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學質量年”的基本任務和中心工作。專業建設評估和教學創新活動緊密而有機的結合是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關鍵和根本途徑,所以在專業建設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專業評估和教學創新研究。對于工商系,應著重研究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評估及其發展的主要內容,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工商管理類專業發展方向和目標
主要研究專業發展方向是否明確,對重慶當前和長遠經濟建設及社會科技發展有無意義、作用;在重慶市內、國內有無特色、有無影響,該學科的發展處于何種地位,在國內外處于何種發展水平,其學術成果如何,獲獎項目、級別如何。
1.2工商管理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主要研究各專業師資隊伍的思想素質、學術水平,在國內或行業同學科中的學術地位,人才培養能力與發展潛力;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整體實力;擬定培養計劃措施及執行情況,形成專業學術帶頭人、后備學術帶頭人、梯隊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1.3工商管理類各專業實驗室建設
主要研究與專業發展相匹配的儀器設備數量、質量及自制儀器設備的水平;現有儀器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實驗室面積能否滿足教學科研要求和實驗人員隊伍配備狀況。
1.4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科研建設
主要研究各專業學科領域中外期刊、鑒定項目、出版專著教材、獲獎項目的數量與級別;目前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及經費;科研成果推廣及應用情況,學術交流與學術氛圍;科研成果是否推動了科學理論發展,科研項目是否有理論意義,科研經費轉化為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等方面。
1.5工商管理類各專業教學改革與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專業學科建設規劃是否合理可行;教學計劃、大綱是否齊全、優化,教學檔案、科研管理是否規范有序,優良學風班活動落實情況,管理人員所占比例;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是否有計劃、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現代教學技術、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如何,本專業內在發展潛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類各專業人才培養狀況
主要研究各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能力結構及人才培養數量與質量的關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評估體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加大力度,擺脫由傳統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識教學、輕創新研究、重分數、輕能力培養、將教學和創新相對分離開來的影響。重視和加強教學創新研究在專業建設評估工作,以及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專業建設評估和教學創新能夠真正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2以專業建設評估為契機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學科、專業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開展專業建設評估工作,理清專業建設工作思路,找準市場定位,突出工商管理類專業特色,為繼續開展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系在“教學質量年”中,以開展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這4個專業建設評估為契機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學科、專業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2.1塑造系的辦學思路和特色
在院辦學思想指導下,經系務會研究確定我系辦學的具體思路與特色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為主,工商與公共管理相結合,體現管、經、工兼融優勢,突出企業經營與現代管理技術,強化學科特色”。以上簡稱為“1212”思路即:“一個為主,兩個結合,一個體現,兩個突出”。
2.2工商管理學科建設思路與特色
我系學科建設思路與特色為:(1)工商管理學科是我系所依托的主干學科,以工商管理為龍頭,市場營銷與旅游管理為兩翼,體現工商為本,形成專業優勢互補與群體推進的格局,把本學科辦出特色;(2)公共管理學科是我系又一重要支撐,以土地資源管理為重點,兼融房地產經營管理,結合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學科優勢,堅持聯合辦學之路,把本學科辦出特色。以上簡稱:“一個依托,一個支撐,優勢互補,群體推進”。
通知規定,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自發文之日起撤銷學位授權;評估結果為“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即日起要進行為期2年的整改。
據悉,今年1月召開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該評估結果,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會上強調,要健全授權審核機制,實現常態化授權審核,健全授權點動態調整和強制退出機制。
根據通知,評估結果為“不合格”、被撤銷學位授權的學位授權點,5年之內不得重新申請。2016年招生工作結束后不得招生,在學研究生按原渠道培養、授予學位。評估結果為“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自發文之日起進行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結束后暫停招生。整改結束后將接受復評,復評結果為“合格”的恢復招生,復評結果達不到“合格”的撤銷學位授權。限期整改和撤銷授權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其同一學科的碩士學位授權點繼續行使碩士學位授權并招收碩士研究生。
2014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制定《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辦法》,要求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是我國學位授權審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每6年進行一輪,獲得學位授權滿6年的學術學位授權點和專業學位授權點,均須進行合格評估。
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分為學位授予單位自我評估和教育行政部門隨機抽評兩個階段,以學位授予單位自我評估為主。每一輪評估的前5年為自我評估階段,最后1年為隨機抽評階段。隨機抽評的學位授權點按專家評議意見認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參評專家認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1/2(含1/2)以上的參評專家認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不合格學位授權點。未抽評的學位授權點按學位授予單位自我評估結果認定。自我評估為“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合格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
教育部表示,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是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監督的重要手段,對保證學位授權點和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該專項評估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委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和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實施,主要檢查學位授權點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完備性,包括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和質量保證等。
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不合格名單):
一、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東北大學:統計學;同濟大學:法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管理;華南理工大學:法學。
二、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首都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黑龍江科技大學:數學;聊城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西安財經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
三、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北京交通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博士(領域:電子與信息);河北農業大學:工程碩士(領域:項目管理)、公共管理碩士;河北醫科大學:護理碩士;遼寧大學:工程碩士(領域:計算機技術);遼寧醫學院:口腔醫學碩士;遼寧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領域:化學工程);大連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吉林大學:教育碩士;北華大學:翻譯碩士;佳木斯大學:工程碩士(領域:材料工程)、口腔醫學碩士;哈爾濱商業大學:工程碩士(領域:計算機技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藝術碩士;河海大學:法律碩士;廈門大學:教育碩士;福建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農業碩士;江西農業大學:工程碩士(領域:計算機技術);濟南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山東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曲阜師范大學:農業碩士;山東財經大學:工程碩士(領域:項目管理);煙臺大學:工程碩士(領域:電子與通信工程);河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河南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信陽師范學院:工程碩士(領域:化學工程);武漢紡織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工程碩士(領域:項目管理)、工商管理碩士;華南理工大學:藝術碩士;四川大學:教育碩士;成都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貴州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環境工程);昆明理工大學:農業碩士;云南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化學工程);西北大學:教育碩士;長安大學:旅游管理碩士。
學位授予單位主動提出放棄授權的學位授權點名單:
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新疆大學:光學工程。
二、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北京大學:資產評估碩士、出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清華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險碩士;北京理工大學:國際商務碩士;北京工商大學:旅游管理碩士;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商務碩士、保險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南開大學:資產評估碩士;天津大學:應用統計碩士、保險碩士;河北工業大學:國際商務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河北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材料工程);山西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材料工程);大連理工大學:會計碩士;吉林大學:資產評估碩士、審計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東北師范大學:風景園林碩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東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碩士;華東理工大學:中藥學碩士;第二軍醫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浙江大學:旅游管理碩士;中國地質大學: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華中師范大學:工程碩士(領域:材料工程)、工程碩士(領域:項目管理)、工程碩士(領域:物流工程);中南大學:國際商務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工程碩士(領域:工業工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西南交通大學:資產評估碩士;西北大學:旅游管理碩士。
論文摘要:工程教育認證制度通過設定專業標準和連接專業準入制度,可有效提高高校工程專業教學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應從提升專業內涵、嚴格認證標準、建立銜接機制、加大專業學會參與等方面強化工程教育認證制度。與傳統學科相比,環境工程專業具有基礎口徑寬、方向分散和教師工程經驗缺乏等特點,應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從持續培養教師工程能力、強化學校專業特色等方面進行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
目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工科在校生約700萬人,居世界首位。但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課程體系陳舊、實踐教學偏少和教師缺乏工程經歷等問題,導致學生專業面窄和實踐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工程教育認證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對相關專業進行認證,可有效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業的重視[1]。
國際上有3項關于工程教育學歷的國際性協議,即《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和《都柏林協議》。其中《華盛頓協議》簽署時間最早、締約方最多,是世界范圍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國際認證協議,也是另外加入兩份協議的基礎[2]。目前《華盛頓協議》的簽約成員包括美國的abet(美國工程與技術教育認證委員會)、英國的ecuk(英國工程委員會)等13個組織,另有德國和印度等5個國家的認證組織為準簽約成員。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始于2006年,當年成立的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截至2011年,可進行認證的工程專業數量已從4個增加到10個。
工程教育認證制度是工程專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雖然其不直接進行工程知識的生產和傳播,也不直接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管理和雇用,但它通過設定專業標準為工程專業人才和就業市場實現無縫銜接,在二者間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盡管“認證”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其對工程專業的專業主義理想的實現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學校的學術組織的特性和知識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基本功能,為專業發展和專業認證提供了科學的基礎、提供了專業人員的準備和文化萌生的制度環境。工程教育認證則通過規范學生的知識、技能與道德標準,為其進入工程專業領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導。認證制度與工程專業準入制度相連接,為專業市場的控制和專業地位的確立提供了基本“門檻”,反過來為學校教育功能的實現提供了質量先導,促進了學校專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教育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一、工程教育認證的目標和內容
根據《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章程》,我國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目標是:構建我國工程教育的質量監控體系,推進我國工程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質量;建立與注冊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構建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聯系機制,增強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促進我國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提升國際競爭力。
工程教育認證的根本目標是保證和加強畢業生培養質量和促進高校通過修改教學計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達到上述目標,認證機構需具有以下特點:(1)建立明確的學術質量定義以供被評估學校和教學計劃去努力實現;(2)要求學校和教學計劃必須提供關于學術質量和學生成就的一致、可信的信息以保持公眾的信心和投資;(3)鼓勵學校為改變和所需的改進而進行自我審查和計劃;(4)采用適宜的、公正的組織化政策和步驟進行決策;(5)對其認證活動進行自我審視和檢查;(6)擁有和保持可預見的和穩定的資源。
認證機構需制定鑒定標準,以有效地保證學校或教學計劃的質量:(1)與學校適應的專業教學目標,提出學生進行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質和道德;(2)合理的課程體系,通過理論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和畢業論文等培養方式,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3)合理的師資結構和持續的教師發展政策;(4)充足的支持條件,包括教學經費、教學設施、信息資源和校企合作;(5)學生發展管理體系,包括招生、就業和學生指導等方面;(6)教學管理制度,可進行過程控制與反饋;(7)全方位的質量評價體系,包括內部評價、社會評價和持續改進的措施;(8)針對專業特色,提出具體化的專業標準。
為通過專業認證,學校需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規定,進行下列活動:(1)定義待評估專業的目標;(2)設計課程幫助學生達到這些目標;(3)根據學校和職業的標準評估學生的學習產出。
二、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建設的發展方向
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對工程的專業化進程和工程的專業制度的建立具有根本性、戰略性的重要作用。結合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的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建設,我國可以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大力推動我國工程職業的“專業化”建設,使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和工程師注冊制度盡快形成“專業”的內生機制,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
1.進一步提高對專業本質和內涵的認識。對于工程教育中的“專業”特質和專業性問題,國內一些知名學者進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建議。朱高峰認為工程專業人才應接受包括道德養成、能力訓練、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的全面素質教育[3]。文輔相和楊叔子等均提出改變工程教育中過窄的專業導向,建立起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并重的雙重教育目標,讓專業人才的成長建筑在較寬的知識面上[4]。對目前比較狹窄的工程教育目標體系進行基礎性的調整,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倫理道德和責任教育、社會發展和工程影響等納入專業教育的目標體系,為專業人才的發展和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2.建立符合專業本質內涵和發展規律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作為對認證對象的狀態和符合教育目標的程度作出價值判斷的基本依據,認證標準具有統一性、標準化和先導性的特征,對被評對象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意義和規范作用。美國工程教育認證的第一個標準,就強調工程專業標準的規范性和開放性的統一,避免阻礙工程教育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初步確立了全國工程教育的認證的組織體系,制定了工程教育認證的評價原則、認證標準和程序。
3.建立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師注冊制度的銜接機制。美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州工程師注冊制度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這兩個制度的結合是工程專業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工程教育為工程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和訓練,為工程師“入職”設置了最低“門檻”,工程師注冊制度受到國家的市場庇護,與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相對應,保證了工程將促進公共安全、福利和健康作為最高目標的專業理想[5]。因此,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師注冊制度的銜接將為我國工程專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4.進一步發揮工程專業學會的作用。作為專業發展的基本組織結構,專業學會可體現專業自律和共同治理的精神。目前,我國工程專業認證制度建設的基本模式是由政府推動的、包括專業組織在內的多方參與的聯合模式。這一模式具有在改革初期高度集中、快速推動和解決重大問題的優勢。與之相比,工程專業學會主導的認證機構專業性更強,更能及時反映行業對工程教育質量的需求,應為未來的發展方向[6]。
三、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對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的啟示
環境工程是一門與土木建筑、化學工程、生物學、氣象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它通過評價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用具體的工程、規劃和管理措施,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環境與資源,使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7]。
由于環境工程專業具有交叉學科的特點,相關學科間的方法和培養模式差別很大。如污水處理工程以給排水專業的傳統工程方法為主,而城市環境規劃則與城市規劃的方法相關。盡管不同學科間的交叉可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但課程設置的深度相對母學科較淺,理論闡述較多,而實踐設置相對較少,限制了學生在該方向應用能力的深入培養。而我國企業特別是工程類企業對學生的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引起環境工程教育與學生專業發展的錯位。而工程教育認證正是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和實踐能力,使其達到工程師的基本水平。因此,應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在原有培養方案寬口徑的基礎上,針對環境工程應用的某一主要方向,如污水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廢污染防治、物理污染控制、環境設備、環境評價與管理、環境規劃等,通過提升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或規劃的廣度和深度,強化其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避免其設計多而不精的問題。
除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少數高校外,全國絕大部分的環境工程專業開設時間較短,正處于成熟前的發展階段。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本地區共有8所開設環境本科專業的高校分別為: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工學院和欽州學院。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其環境專業形成時期均較晚,均在20世紀90年代后。與迅速擴大的招生規模相比,專業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儲備相對不足。且部分教師直接從博士階段導入,與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相比,其參與企業的工程實踐和工程教育經驗均存在不足,也削弱了學生工程設計教育的效果。因此,對師資隊伍特別是青年專業教師,應建立持續改善其工程能力的制度。如支持教師直接參與工程設計、鼓勵其參加注冊工程師考試、利用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對教師進行工程能力培訓和建立有工程經驗教師傳、幫、帶指導年輕教師的機制。
與傳統的環境專業名校相比,地區高校各學科整體實力較弱,其環境專業多源于學校傳統優勢學科的交叉與延伸。以廣西為例,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和廣西工學院等學校的環境專業均從化學工程發展而來,廣西師范學院和欽州學院的環境專業均從地理學科發展而來,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則依托電子儀器專業,桂林理工大學的環境專業則從地質專業和市政專業等發展而來。不同學校的背景下,其環境工程專業培養的特色也應有所不同。通過與學校強勢學科的交叉,可有效提高學生在相關環境工程應用領域的競爭力,如化工學校可強化學生在其化學工程和工業中的環境工程治理能力,而地質學校如中國地質大學可強化學生在地學類環境工程中的能力培養,管理專業較強的高校則可強化環境評價和規劃等環境管理應用領域。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地質專業和市政專業為其傳統優勢學科,通過與上述學科交叉,該校的環境工程專業以培養廢水處理和礦區土壤修復為特色。在課程設置中,強化水處理工程的理論和實踐,并增加礦區土壤修復的選修課和實踐課程,重點培養掌握廢水處理工程和土壤環境修復工程等領域主要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畢家駒. 中國工程專業認證正進入穩步發展階段[j]. 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1):1-5.
[2] 畢家駒. 走華盛頓協議之路[j]. 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6):38-42.
[3] 朱高峰. 關于中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問題[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4] 楊叔子. 談談我對“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認識[j]. 中國大學教學,2008(9):6-7.
[5] 李茂國.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注冊工程師認證制度的基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關鍵詞:高校;學科;國際評估
一、學科國際評估的現實意義
當下,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是兩大主流趨勢。在我國,為提升科技教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對于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盡管觀點各異,但毋庸置疑的是,擁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的學科是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而鑒定學科國際地位的方式就是學科國際評估。
二、英、美、中高校學科國際評估的比較
(一)英國高校學科國際評估概況
英國的教育質量保障以政府和民間多元參與為特點,主流的學科評估對教學評估和研究評估各有側重,分別是: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機構(以下簡稱QAA)對院校進行審查;由英國官方組織(高教基金管理委員會)及其他專業機構負責實施的全國性大學科研評估(以下簡稱RAE);此外,還有如《泰晤士報》等民間機構的商業性大學排行榜。
1.QAA的學科基準
QAA成立于1997年3月,是一個獨立的、半官方的高等教育評估機構,致力于為英國的高等教育提供綜合完整的質量保證服務。考慮到教育界迅猛變化的內外部環境,QAA對原有的《學術基本標準》進行評估和修改,并于2011年12月了全新的《英國高等教育質量準則》(以下簡稱《質量準則》),于2012至2013學年正式使用。
作為《質量準則》的一部分,QAA將學科劃分為醫學、化學、工程、法律、教育研究等約50類,并將每類學科按資質框架規定的普遍標準進行具體化,制定了分學科的基本教育要求,即學科基準。基準以學習產出為主,內容包括:該學科的定義和相關信息陳述,學習某學科應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教學方式及考核方法,學生完成該學科學習時應該達到的最低學習績效標準等。評估組參照相關學科基準,并判定其為可信賴的或有限信賴的或不可信賴的。
2.RAE的評分框架
RAE是由英國官方組織、專業機構負責實施的全國性大學科研評估,其主要目的是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政府對大學的經常性科研撥款,以提高政府對大學科研撥款的透明度和選擇性,促進大學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
RAE的評估結果按優劣分級,并呈送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作為分配高校主要科研基金的依據之一。2008年的RAE設有研究成果、研究氛圍和學術聲譽三個指標,權重分別為70%、20%和10%。每個指標劃分五個質量等級(4*、3*、2*、1*、u/c),分別代表世界領先水平、國際較高水平、達到世界水平、達到國內水平以及尚未達到國內水平,各等級對應不同分值,最后加權成為綜合評價。
3.《泰晤士報》的大學排行指標
《泰晤士報》有兩種排名,一是大學按綜合情況排名,二是大學按學科排名。按學科排名采用了4項指標:教學評價――度量學科的教學質量,原始信息來自QAA等機構的學科評審;科研評價――度量學科的平均科研質量,原始信息來自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RAE的科研水平評估;入學標準――度量21歲以下入學新生中學高級水平考試A-級分數的平均數;畢業生目標――度量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
(二)美國高校學科國際評估概況
美國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專業認證和院校認證。院校認證是為了證明整所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整體實力,而專業認證主要關注那些為進入某特定專業或職業做準備的教學計劃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門職業性專業往往與公共生活、安全相關,涉及醫藥、法律、建筑、商業等,一般不涉及基礎的傳統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學科。因此,本文主要關注院校認證的評估指標。
院校認證,即高校內部的認證,其特點是根據高校的整體工作模式和高校的預定發展目標,采用定性方法評估高校,以尊重高校的多樣性和自。主要分為:院系層面的評估和學生層面的評估。
1.院系層面的評估
院系層面的評估主要是學院(系)的發展情況,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以及對圍繞學術發展的各種軟件和硬件的評價。評估范圍不僅包括人才培養,還包括科研等學術事務。評估主要著眼于該學院(系)的未來學術發展,為了提高學科的人才培養、發展、科研等綜合學術水平。這一層面的評估與我國現行的高校評估不論在評估方式還是流程方面都比較相似,但評估目的不同。美國高校院系層面的評估通常與學校的戰略目標相結合,通過評估學校的戰略目標與學校工作的進展情況,學校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以實現目標。
2.學生層面的評估
學生層面的評估一般由院校研究辦公室承擔,主要是對學生產出的調查研究,包括考試成績、基本技能、就業情況、學習成果、校友調查等針對學生個體的評估。評估結果一般為:無條件通過、基本通過、延期認證、不通過等。另外,從微觀層面看還包括項目評價、核心課程評價、學生評教等針對學術的評估,包括教師資格條件、教師調查、學校氛圍調查等針對教師的評估,以及針對財政、設備、資助的調查研究等評估環節。
(三)中國高校學科國際評估概況
1.學位中心的學科排名指標
我國的學科評估是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請參加的。根據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學科發展狀況分析及排序,又稱學科排名。2012年進行了第三輪學科評估。第三輪學科評估采用“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在前兩輪的基礎上作出較大調整。注重反映一級學科整體實力,包括一級學科范圍內的客觀指標,如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與創作、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參考國外學科評估的標準,結合我國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采用學科的“學術聲譽”作為主觀評價指標。
2.高校自發的學科國際評估指標
近年,為配合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國內幾所知名高校率先“試水”學科國際評估,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其中,清華大學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先后對環境科學與工程、物理學、電子工程等12個學科進行了國際評估。根據清華大學的評估過程和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評估口徑既涵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影響等相對宏觀的方面,也涉及教師聘任、研究方向、課程設置、育人環境等相對微觀的細節。其他高校的學科國際評估指標基本相近。
三、學科國際評估的重要指標和因素
(一)關注教育過程的輸入和產出
評估指標既考查學科的“加工”質量,也反映了學科的吸引力。如英國QAA強調學生產出(所應達到的最低學習績效),《泰晤士報》大學排名將入學門檻和畢業生發展兩項指標擺在與科研、教學并列的位置,美國的院校認證也有專門針對學生層面的評估。
(二)關注學科及院校的自身發展
除一些盈利性的商業機構外,包括英、美高校以及部分國內開展國際學科評估的高校在內,多數評估都淡化了競爭性的排名。所反映出的新趨勢是:結合學校整體戰略規劃,關注學科建設的自我完善、未來發展,提高學科內部的質量保障能力。如英國QAA學科評估原則用“質量提高”取代“問責”。
(三)關注不同學科的指標差異性
英國QAA、中國學位中心都依據學科特點設計不同的評估指標,而美國的院校評估更是從高校的某學科內部自下而上發起,充分體現差異化。除學科分類評估外,指標的重要影響程度也體現出差異性,如英國RAE分別對3個一級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
參考文獻:
[1]雷慶.北美地區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應做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改變,以源源不斷的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本文以化學教育為立足點,從全國整體性的教育變革角度出發,對化學教育專業課程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并對化學專業課程的改革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
新課程;化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
化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符合時展的化學教師,而化學教師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化學教育課程的設置,可以說,化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直接影響化學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及化學人才的綜合素質。在新的教育時代背景下,新型的化學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教學技能,而且還要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而化學教學這較強的綜合素養需要整體性的成體系的化學教育專業課程的支撐。化學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要始終以化學教育專業課程目標為中心,將學科的知識性與實用性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不僅能學到專業的知識,更能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讓知識在實踐中發揮價值。
一、化學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
化學教育專業課程可以分為四大模塊,即教育課程、專業知識、拓展性知識以及實習實踐。
1.教育課程模塊教學課程模塊主要針對化學教育專業學生而言,傳統的教學課程模塊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化學教學論,現代的教學課程模塊新增了化學教育測量與評估、化學文獻檢索等新型科目,意在增強化學師范生的知識建構,培養出適應時展的化學人才。化學教育專業除了專業課程之外,還有更加豐富的選修課,例如有效思維與學習的策略、教與學的評價、學習動機與心理學等,這些課程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建構,使得學生看見更廣闊的化學天地。此外系部還開設了諸如中學化學課程分析與解題研究、化學教學實踐等限定選修課程,這些課程不僅重視學生的化學專業基礎知識,而且格外重視化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其引領學生逐漸由化學師范生走向化學教師。
2.專業知識模塊在教育理念不斷革新的環境下,時代為教師的教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即學科性以及師范性。據調查顯示,就目前而言,全國范圍內的高校化學教育專業都設有專業必修課程以及專業選修課程,然而學生普遍認為專業課內容偏難且實用性不大。因而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所需,將化學專業課程進行精簡,根據知識的實際利用效率適度降低難度,將值得深入思考的難題列入選修課程,供少數人進一步深造。
3.拓展型知識模塊新課程理念弱化了傳統的學科獨立性思想,著重強調學科間動態的綜合性聯系,在學科間緊密聯系中尋求學科內容發展的豐富性以及無限性。面對中學課程逐漸走向多元化、就業形式愈加嚴峻的趨勢,高校在注重專業知識培養的同時,要提升對選修課的重視程度,將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放在突出地位。選修課程的設置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做出適當的調整,課程的內容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選修課程內容,從中發現自身的興趣愛好。
4.實習實踐模塊化學教育專業的教育見習與課堂學習同步進行,見習根據課程的進度穿插在各個學期中,見習的實際操作以中學化學課程分析、化學教學論以及中學化學實驗研究等相關理論為支撐;一般而言,教育見習集中安排在大學學習的第七個學期,見習實踐為八周,除了集體見習,學生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暑寒假以及周末進行自主性見習。教學實踐環節除了見習外,還包括工業見習、社會調查等,這些實踐活動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需要安排在各個學期中,在實踐活動中更深層次的體會課堂知識所學的深刻內涵。
二、化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
1.課程設置綜合化化學課程的設置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提升對化學教育專業知識的重視程度,兩種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機的統一,共同服務于化學教師的培養。此外,化學課程還應增加化學專業相關領域選修課程的設置,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得化學教育專業師范生不僅能有扎實的化學理論知識,還有較強的化學綜合素養,在未來的化學教師崗位能游刃有余。
2.高度重視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師的培養化學教育專業課程實現基礎性教育課程與深化拓展性教學課程的有機統一,強化了化學教育專業學生對中學化學知識的建構,加深了學生對中學化學的理解,同時促進學生對中學化學知識展開自主探索,同時,學生能根據時展的潮流對化學知識進行新領域的探究。這種緊密圍繞中學化學內容及其認知規律、教育目標與教學要求等來建構的化學教育專業課程,集中體現了中學化學教師培養的專業性與針對性,這為培養符合時代所需教師的目標的實現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以探究式學習方式為媒介促進化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化學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高度重視探究式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個人反思、積極進行集體探究合作,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反思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探究式學習方式能促進理論與知識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更深刻的掌握課堂所學,同時也能提升學生課堂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春熒.關于普通高校化學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亞太教育,2015(36)
[2]袁江,袁欣.實現化學與公眾對話———論化學公眾教育[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關鍵詞】臨床醫學 綜合能力考試 試卷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38-02
綜合能力考試是以基礎醫學課程主干學科為主的綜合考試,針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的學生進行,考試時間選取在完成基礎醫學課程學習進入臨床課程學習之前。我校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自1991年開始實行綜合能力考試,考試科目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病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這種以病理過程/疾病為導向的主干基礎醫學課程綜合考試對臨床專業的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順利轉入臨床課程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考試成績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量化指標,直接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和學習態度。因此學生成績的分析顯得十分重要[1]。通過考試成績分析可對高校教育管理質量、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測評,是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對完善考試體系,提升考試質量,指導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試題分析方法
我校于2014年2月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了綜合能力考試。本文選取南瓊試題分析系統對2010級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考試進行試題分析。試題分析內容包括試卷的整體情況、每門學科中學生對不同題型試題的回答情況、試題的難度及區分度分析。難度指試題的難易程度,是評估試卷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難度值在0至1之間。P>0.8試題太易;P
2.試題分析結果
各學科試題答卷整體分析結果見表1
表1各學科答卷整體情況
注:括號內為轉換為百分制相應的得分
3.結果分析
難度是指測驗項目的難易程度,分值越高,難度越低。七門學科試卷難度在0.65至0.82之間,能夠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區分度是測驗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七門學科的區分度分析顯示,病理生理學、免疫學和微生物學試卷的區分度分別為0.46、0.35和0.32,能夠很好地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區分。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試卷的區分度分別為0.21、0.16和0.15,基本上能夠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區分。
4.結論
尋求穩定有效的方法對臨床醫學七年制進行醫學知識考核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考試過程當中不但要遵守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的特點和培養制度,還要不斷地加強現代考試測量理論的宣傳和學習。嚴格遵循現代考試測量理論和方法,設計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對于保證教學質量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醫學專業綜合能力考試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拓展能力、運用能力,達到對學生多方面能力考核的目的。實現各學科知識的結合;基礎與臨床的結合;知識與運用的結合;教學與人才發現的結合。
通過對七門學科試卷答題情況的試題分析,找到學生的薄弱環節,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風氣[2]。同時,找到試卷試題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針對每一道小題進行分析,找到問題所在,從而為下次命題提供借鑒,能夠更準確地考查學生的水平,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反饋-矯正”,從而對教學質量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診斷和反饋[3]。
參考文獻:
[1]李凱軍,等.成績分析及其對教學管理的指導作用[J].醫學綜述,2009,15(16).
[2]余波.成績分析對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4).
[3]劉戰芳.高校應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與反饋[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7,(5).
[關鍵詞]特色專業閉環系統評估監控校企合作
一、特色專業的內涵
所謂特色專業是指具備獨特的與眾不同的風格的專業,是指學校根據所具備的優勢條件,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逐步積淀形成,它具有優于其它學校的、獨特的、穩定的、具有鮮明個性特點并為社會所承認的專業風格。主要體現在:①在理念上是對專業教育規律上某個節點認識的深化和張揚;②在現象形態上是一所學校歷史上獨有品格的凝聚、獨特風貌的體現;③在建設的標準上充分體現先進性、創新性、科學性、示范性。
二、基于“閉環循環系統”的特色專業建設
高等學校建設特色專業的過程具有普遍性,這里提出一種基于“閉環循環系統”的特色專業建設一般模式,經過確定特色專業、專業建設規劃、特色專業建設和運行、特色專業建設的評價與監控、反饋調整等五個環節,完善了特色專業建設的各個過程。
下面我們從五個方面分別做具體分析闡述:
①分析專業的外部環境,科學識別與遴選特色專業。專業的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資源條件制約著同時也支撐著專業的發展,認清內部和外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盡可能充分發揮利用自己的辦學優勢,把握外部機會,避開不利因素,合理確定建設特色專業。②制定專業規劃。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指導思想與學科發展規劃,制定特色專業建設規劃,明確特色專業建設的戰略目標以及特色建設。③實施特色專業建設。這是一個具體實施的動態過程,為保證特色的培育有效性,在這個環節主要要做到三點:一是圍繞特色培育加大學校人財物等資源的投入,二是要圍繞自身的學科優勢與市場潛在需求發展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三是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大力實施教學改革,以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指導教學過程。④加強對特色專業建設過程的評估與監控。定期組織對特色專業建設的狀況進行評估,以評促建設,以評促改革。⑤實施反饋調整。反饋是“閉環循環系統”的重要內容,即將評估與監控中所獲取的特色專業建設中的有關信息及時反饋到特色專業建設的中間環節,以便及時調整建設的方案與措施,優化特色專業建設的效果。
以上五個過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為條件,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缺一不可,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三、特色專業建設的具體實踐
1.探索了一條有效的校企聯合培養特色人才的途徑。學院在拓展與地方經濟建設相適應的專業的同時,加大力度進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了一大批校外實訓基地,并根據生產一線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改革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模式。
2.緊密圍繞“閉環循環系統”建設模式,加強特色專業建設。第一步,市場調研,整合資源,打造專業群,遴選特色專業。根據學科積淀與自身特點,遴選出一部分重點專業等為學校特色專業,初步形成了以財經會計類專業為主,工、管、理、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相互支撐,結構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和一定特色專業群。第二步,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合理制定特色專業建設規劃。財經會計類專業是我校的傳統優勢專業,是學科建設的重點。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加大用信息科學技術改造和提升理,工,文專業的建設力度,把社會急需的、有學科基礎支撐的應用型重點專業作為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具體建設項目,學校加大投入,重點加強傳統學科建設,并依托上述重點建設學科的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成果,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和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努力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同時,各特色專業都結合市場需求與自身條件制定了科學的建設規劃。第三步,六項舉措并舉,強化特色專業建設運行。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以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位一體,正確處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等關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融注艱苦奮斗精神,強化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培養,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進一步強化學校特色專業建設:①科學設計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②優化課程體系;③注意分層分類施教;④強化素質教育;⑤突出實踐教學;⑥注重教師教育。從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強化了特色專業的建設效果。第四步,加強特色專業建設的評估與監控,保障特色專業建設質量。按照學校制訂的本科專業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對特色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以及質量監控體系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確保特色專業建設水平。特色專業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質量有保證,所培養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較好地適應了社會需求。第五步,及時反饋,實施調整,不斷優化特色專業的建設方案。根據專業評估與監控的情況,及時將專業評估中所得到的信息反饋到各教學院部與職能部門,各部門根據反饋意見實施調整特色專業建設規劃,不斷優化特色專業的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