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班級學風建設具體實施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貫徹執行中央及省市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我校依據《沙洋縣中小學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制定了《西湖小學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在學校各個崗位推行了以“常規管理精細化”主題的活動。
活動實施分四個階段進行:(一)全面動員,宣傳發動。學習《沙洋縣中小學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西湖小學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營造“深反思、抓細節、促質量”的濃厚氛圍。(二)制定細則,完善制度。各科室、各年級、各學科按照學?!斗桨浮?,針對學校精細化管理內容、要求,全面梳理,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落實細節,開展工作。(三)推進實施。從管理流程的啟動、分配、監控、評價等細節形成連續的流水線,建立精細化管理責任制。(四)檢查驗收,考核評價。通過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使學校的教職員工管理、學生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項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促進了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優化了辦學軟件,提升了學校的品質和形象。在“管理精細化”主題活動中,西湖小學逐漸完成了跨越式發展,開始走向“精品化”和“特色化”。
精細化管理的實質就是:“小事做細,細事做精”。這里,側重匯報我校精細化管理中,在“建美麗校園、建魅力教室”兩個方面的具體做法。
一、創建美麗校園 營造文化氛圍 凸顯蓮文化特色
為促進學校發展的特色化、精品化,我校在創建美麗校園活動中,緊扣一個“特”字,以“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育人有特長”為策略;以“蓮文化”為元素,以“精細”為抓手,對“教室樓道、櫥窗報欄、香樟樹林、路徑路燈、干道墻體”等校園景點進行了重點建設,以此帶動了西湖小學校園環境的全面發展、深度發展。
1、翻新“教室樓道”:整個教學樓,從1到4樓,每一層樓道,每一間教室,都以“蓮”文化為校園文化,置古詩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安置玻璃宣傳牌,主題:是“勵志”和“安全”。東西臺階,置6塊小標牌——“輕聲、慢步、靠右行”,時時提醒學生上下樓梯的禮儀常規。整個教學樓,從樓道到教室到辦公室,共同營造出校園濃郁的文化氛圍,凸顯了我校的書畫特色。
2、改造“櫥窗報欄”:對 15米的報欄和40米的櫥窗從頭到腳進行改造和美化,使陳舊的設施煥發新的活力和青春。是師生展示書畫成果、彰顯個性的園地和窗口。書畫作品定期交流展示,?,F了我校的書畫特色。寫一手好字,畫一幅好畫,在我校全體師生中蔚然成風。
3、建設“學生成長林”: 杉樹樹是我們學校的一道風景。怎樣讓它成為育人的教材,作為學生的成長林。主題為:“杉樹林情懷”。在林間置1塊不銹鋼標牌和兩條標語,設置了景觀座椅,把這片樹林建設成為“學生成長林”,讓杉樹成為學生寄托情懷的空間。
4、刷新“干道墻體”:在教學樓、學生食堂的南北兩端的干道墻體上,置有6塊巨幅宣傳標牌。根據所在功能區的位置,配以適當的宣傳主題。這些文化標牌,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真正體現了“讓每一面墻都說話,讓每一棵樹都育人”的人文環境理念。
三、創建魅力教室 構建高效課堂 提升教學質量
我校在“創建魅力課堂”活動中,以“高效課堂”為中心,以“少教多學,精講精練”為策略,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1、常規管理精細化
常規管理做到“六化”——“優化”“細化”、“強化”、“詳化”、“明化”、“實化”。
(1)、優化管理制度。(2)、細化領導分工。(3)、強化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實行“四備”、“三定”?!八膫洹薄獋浣逃虒W理念、備教學策略和方法、備教育教學過程、備課堂訓練設計?!叭ā薄〞r間地點、定教學內容、定中心發言人。(4)、詳化備課要求。提倡導學案。體現“少教多學”和“合作學習”的理念。(5)、明化備課檢查方式。(6)、“實化”檢查督促過程。常規管理重在落實,重在檢查。教務處加大教學中的“備、教、輔、批、考、研”等六個環節工作的抽查力度,實行月檢查制度。一月一檢查,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小結,一月一評比。
2、氛圍營造精細
(1)、環境標志顯魅力。積極營造濃厚的課堂文化。做到讓“每一堵墻”成為“無聲的導師”。
①、精心制作班級名片、寄語。教室環境布置要體現“三化”——教化、詩化個性化。具體做到:前有國旗、班級格言、班級公約、班級之星等;后有主題鮮明、色彩豐富的黑板報。在圖書角、學習園地等板塊,設置特色專欄——心愿樹、炫我風采、溫馨班級日志等。每個板塊由師生共同構思、設計、布置。
②、教室、門窗干凈整潔,桌凳排列整齊,勞動工具擺放有序。學生衛生習慣好,體貌端莊、衣著得體,無吃零食、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等不良行為。
(2)、制度建設揚魅力
確立班級公約,約束學生言行。在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實際,制定班級公約、日常量化管理制度等激勵機制,增強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3、教學質量精品化
在“魅力教室、高效課堂”活動推進下,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飛速發展。2018年六年級統考在沙洋縣中心校中獲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績。這凝聚著全體教職工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
一,公關策劃目的
1,通過本次校慶活動,總結我校發展的歷史經驗,展示我校育人成果,進一步明確學校發展方向,也加強廣大校友之間的聯系,增進和尋求社會各界對學校的了解和支持,提升學校在社會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2,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激勵和鼓舞全校師生員工的熱情,加強學生對學校的了解與認識,形成榮譽感和自豪感.同時也促進學校在新時期各項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3,借助本次活動,發揚以史為鑒,展望未來,本著“展示成就,擴大影響,凝聚力量,促進發展”的原則.
4,通過十周年的校慶活動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
二,慶典活動時間計劃
(一)啟動階段(2011年3月——2011年10月)
1,邀請領導,來賓,校友.
2,編印校友錄.
3,起草校慶文稿,印制文字資料.
4,召開新聞會,在各種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
5,登記接收禮品和錢物并進行展示.
6,隆重舉行建校50年慶典.
7,組織各類校慶相關活動.
8,充實完善校園文化建設,設計好校徽,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方案.
9,完成校慶籌備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二)籌備階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聯絡站,設立校友網站,編輯《校友通訊錄》.
2,編印《學院校史》,十年校慶紀念冊,編輯《校慶專刊》,制作光盤(專題片),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
3,舉辦十年校慶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宣傳報道,拍攝校慶專題片.布置校史陳列館.
4,組織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學校大門與德育墻,修建校慶標志物,修整美化校園環境.環境美化,校舍整修.
5,組織文藝活動排練和師生活動布展.
6,開展“師生同唱一首歌(校歌)”活動.
7,組織實施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8,繼續籌集校慶活動相關經費,設立專項基金.
9,聯系落實領導題詞,確定重要領導,來賓和重要校友名單.
10,制訂校慶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11,完成學校校慶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三)慶典階段(2012年2月——校慶日)
1,成立校慶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校慶籌備委員會
名譽主任:
主任:
副主任:
下設校慶活動辦公室
主任:
2,研究確定校慶日和校慶規范名稱.
校慶時間:2012年3月10日
校慶規范名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
3,召開各工作組組長會議,各小組選定工作人員.
4,各組根據工作職責提出工作方案報校慶領導小組審定.
5,在校內外營造迎校慶氛圍,致校友的一封信.
6,啟動校慶活動經費籌集工作.
7,研究確定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三,總體要求
開展文體活動,可以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緩解大家的緊張工作節秦,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倡導健康的文化生活習慣,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文體活動方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文體活動方案1一、活動主題
培育班級文化,構建和諧班集體,精心打造良好育人環境。
二、活動指導思想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基礎文明建設和學風建設為抓手,以班級文化建設為重點,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創新實踐形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建設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逐漸形成文化積淀,形成班級文化與個性發展、社會實踐、時展相結合的態勢,進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學生文明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參加對象:高一、高二各班級
四、活動時間:4月至6月
五、活動內容及目標
班級文化主要指班級內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觀念、班級風氣、學習風氣、人及環境和行為規范等,是一個班級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集中體現。班級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一)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主要包括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建設。通過建設健康、幽默、富有特色的教室、寢室、活動場所等環境,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各年級內的班級要積極、創新地開展班級、寢室文化建設活動,加強班級和寢室的環境、衛生、秩序、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如: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參與班級、寢室布置并定期更換,讓每一堵墻都“說話”等活動,形成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環境。學生辦將在四月底進行教室、寢室檢查評比。
(二)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各項制度的建立、完善與創新是建構和諧班級、凝聚班級人心的根本保證。要依據學生特點和班級人員構成的狀況,建立完善班風建設制度、文明建設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團學活動制度、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制度等班級制度,努力進行班級管理制度創新。如:(1)班級口號、班級形象、班級公約、班徽、班歌等班級制度文化;(2)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包括班級公約、獎懲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約束學生的言行;(3)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實行崗位輪換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學生辦將在四月底進行制度文化建設的檢查評比。
(三)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1、班級基礎文明建設方面。
基礎文明對學生而言,主要是指學生的校園公德和文明禮儀等精神文明因素,其內容涉及每一位同學語言、行為、衣著、環境、秩序、勞動、勤儉等,要求做到語言文明,講究禮貌,舉止從容,文雅端莊,衣著整潔(穿校服)得體,愛護環境、講究衛生、講究秩序、遵紀守法、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等等。班級基礎文明建設的重點如下:
(1)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每天讀報課進行思想教育,并有詳細記載,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德育環境;
(2)扎實推進校規校紀教育,努力形成人人講規則、個個守紀律的遵守制度優良氛圍;
(3)認真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班級人文環境;
(4)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切實加強以學生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就業安全和心理健康為重點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努力建設穩定有序的班級安全環境。
(5)全面開展“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兩型社會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節約意識。
2、班級學風建設。
學風是指學生的學習風氣,包括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氛圍、學習的風格和學習的方法等內容。它是學生集體或個人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帶有傾向性的、穩定的態度和行為,具體表現在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上。班級學風建設的重點如下:
(1)經常性、規律性的學風教育。
(2)加強課堂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課堂教學制度。
(3)加強考風建設,嚴肅考試紀律,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和誠信教育。
(4)加強學生我愛我校實踐教育。
(5)強化以技能比武為抓手,推進學科競賽。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參加社團活動等。
3、班級特色活動建設。
班級特色活動要求各班級結合本班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從觀念意識、行為活動、學習習慣、能力培養、才藝特長等方面確定一個特色主題,通過獨特的管理和活動方式,形成班級特色。如:微電影制作比賽等
學生辦將在六月份進行評比,此項評比重在平時的建設,平時檢查情況占60%
六、活動要求
1、加強指導,狠抓落實。
各年級、班級要充分認識“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重要意義,廣泛宣傳,深入發動,進一步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和覆蓋面,確?;顒禹樌⒂行虻亻_展。狠抓落實,反對各種形式的虛無主義、形式主義。各班級要結合本專業實際成立“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工作小組,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組織落實,要有活動進度表。實施方案于4月15日前上報學生辦。
2、創新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各班級要結合時代特點、專業特色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班風、學風、文體活動以及班級特色活動為主要內容,創新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班級文化活動,提品位創特色,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約束功能及熏陶功能。要通過開展不同風格的班級文化建設,增強班級成員之間對班級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團結向上、互幫互學、生動活潑、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良好校園班級文化氛圍,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3、加強考核,表彰先進。
一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小組將對各年級內班級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各班級要注意活動素材的搜集,待活動結束后認真總結,寫出書面材料報學生辦,學生辦將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表彰,并納入本年度學生工作目標管理量化考核。
文體活動方案2一、參加對象
區政府大樓及區行政服務中心(東、西座)的工作人員。
二、俱樂部的內容及形式
根據機關黨員干部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文體活動不同的性質特點,主要組建2類7個俱樂部:
(一)運動類:
1、太極拳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太極拳運動愛好者組成太極拳俱樂部,主要形式是邀請專業教練定期召集訓練,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并為日?;顒拥拈_展提供場地保證。
2、健美操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健美操運動愛好者組成健美操俱樂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請專業教練定期召集訓練,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并為日常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保證。
3、乒乓球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乒乓球運動愛好者組成乒乓球俱樂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請專業教練定期召集訓練,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并為日?;顒拥拈_展提供場地保證。
4、象棋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象棋愛好者組成象棋俱樂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請專業教練定期組織訓練,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并為日常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保證。每年舉辦一次內部象棋切磋賽。在此基礎上,挑選象棋高手組建機關象棋隊,適時與其他隊伍進行聯誼賽。
(二)文藝類:
5、攝影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攝影愛好者組成攝影俱樂部,采用與__攝影協會聯辦的形式,定期邀請專業攝影師,為俱樂部會員授課,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不定期組織作品評析活動,對當中的優秀作品,由攝影協會送參各級攝影比賽。適時組織會員開展攝影采風活動。
6、書畫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書畫愛好者組成書畫俱樂部,書畫俱樂部主要由書法和美術兩個興趣班組成。采用與__書法、美術協會聯辦的形式,定期邀請書法、美術老師,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不定期組織作品評析活動,對當中的優秀作品,由協會送參各級書畫比賽。適時組織會員開展寫生采風活動。
7、聲樂俱樂部。
招募機關單位的聲樂愛好者組成聲樂俱樂部,聲樂俱樂部主要由吉他和合唱兩個興趣班組成。邀請專業教練定期組織訓練,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并為日常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保證。在此基礎上,挑選優秀人員組建區機關的樂器隊、合唱隊等,適時組織隊員參加各級比賽。
三、組織方式
每個俱樂部根據實際情況組建,區直屬機關黨工委負責做好活動的策劃、組織和發動,以及俱樂部的日常管理、協調和服務;區文體旅游局負責聯系師資,提供活動的基本設備、設施、協調公共文體場所的使用,并做好師資隊伍的管理,對教學過程進行指導,對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協調大院內場地和設備的使用。各俱樂部在業余時間組織開展活動,活動所需的資源相關單位應予協助提供。
四、推進計劃
(一)宣傳發動。7月份,組織發動廣大機關黨員干部報名,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指定專人具體跟進落實,要加強黨員干部的認識,廣泛深入發動,積極做好推廣,并于7月24日前將報名情況報機關黨工委。
(二)組織實施。7月下旬完成俱樂部的組建,各俱樂部制定好活動方案及相關制度,并將會員名單、方案和制度等資料報區直機關黨工委、區文體旅游局。
(三)活動開展。各俱樂部于7月31日前召集會員組織第一次俱樂部活動,隨后各俱樂部按照方案及制度有計劃開展活動,并將有關的活動簡訊和活動圖片報區直機關黨工委、區文體旅游局。
文體活動方案3一、舉辦單位:_____大學生
二、比賽時間:200_年_月__日
三、比賽地點:活動中心
四、參賽對象:_____學生
五、參賽規則:某某專業各班級分別派出代表隊
六、團體大項
1、袋鼠跳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四隊參加,每隊10人,全部由男生組成。每支隊伍平均分為2個小隊記為A,B,相向各排成一縱隊。比賽開始前,每組A隊的第一名隊員將布袋套至腰部,聽裁判員發令后向B隊前進,中途布袋不得脫離雙腿,至B隊時脫去布袋,由B隊隊員套上布袋向A隊前進,如上述循環直至最后一名隊員。最終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
道具:每組所用布袋均為同一規格,用明顯的標記劃出各隊的起跑線和跑道線。A,B兩隊起跑線間距離30米,每條跑道寬1.2米。
詳細規則:比賽過程中,如有摔倒可以自行爬起,但布袋必須始終套在腿上,如有滑落必須重新套上后方可繼續比賽。從開始脫下布袋交接,至下一名隊員的布袋完全套好前,整個交接過程必須在跑道端線以外進行,不能越線。所有隊的比賽結束后,以用時較短的次序排出前三支隊伍。
2、8字大繩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由4隊參加,每隊10人,2人搖繩,8人跳(4男4女,次序不限)。按照8字的比劃順序依次循環通過。在3分鐘內以通過繩的人次多者為勝。
道具:每組一條長約20米的長跳繩。
詳細規則:比賽前列隊在繩一端,裁判員施令后開始搖繩,并開始計時。隊員依次通過大繩。最終以3分鐘內通過大繩的人次數多為勝者。如果有隊員在中途使比賽中斷,則此人不計入成績,從下名隊員開始繼續比賽。
3、多人大繩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由4隊參加,每隊十人。每隊2個人搖繩,8個人跳(4男4女,次序不限)。在規定時間內,以8個人全部進入大繩開始計數。最終以3分鐘內計數多者為勝。
道具:每組一條長約20米的長跳繩。
詳細規則:比賽前列隊在繩一側,裁判員施令后開始搖繩,并開始計時。最終以3分鐘內大繩搖過的圈數多者為勝。如果途中有任何一名隊員沒有進入大繩,則取消成績。
4、十人九足
比賽方法:以系別為單位,共七個隊伍。每隊十人,五男五女叉排成一橫排,相鄰的人把腿系在一起,一起跑向終點,用時最短的勝出。分成三組進行比賽,抽簽決定比賽次序。
道具:每組一條長約五米的繩子
詳細規則:相鄰的人把腿系在一起,一起跑向終點,用時最短的勝出。分成三組進行比賽,抽簽決定比賽次序。
5、過桿舞
比賽方法:以系別為單位,共七個隊伍。每隊五人,三男女女。
道具:一根長約五米的桿子
詳細規則:每組隊員必須彎腰后仰從桿下走過去。若沒有碰掉桿子,工作人員把桿子挪下一級(10厘米)再開始。若有隊員碰掉桿子即淘汰出局。最低過桿紀錄的隊伍獲勝。每隊按順序進行比賽。
七、團體小項
1、齊心協力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由四隊參加,每隊三人,兩男一女,次序不限。每支隊伍三個人站成一縱列,所有人的左腳固定在一支長條木板上,所有人的右腳固定在另一支長條木板上,這樣一隊三人行走時就必須同時邁動左腳或右腳。在裁判員施令后參加的數隊一齊向終點跑去,最終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
道具:每隊兩條相同的木板,每個木板寬25cm、長100cm,在板上均勻固定三條尼龍繩環,以便將隊員的腳固定在板上。用明顯的標記劃出起跑線、終點線和跑道線。起跑線和終點線間距離50米,每條跑道寬1.2米。
詳細規則:比賽前由裁判檢查各隊隊員的腳是否已牢固的固定在木板上。檢查完畢后,各隊就位在同一起跑線上。裁判員發令的同時,各隊成員按照本隊的跑道一齊邁步沖向終點。裁判在發令時一并開始對各隊分別計時。每隊通過終點線的標志是,兩只腳中較后的一只所在的木板的后沿越過終點線。
如果某隊在比賽中摔倒,可自行爬起,但不得脫離木板。如果某隊在比賽中脫離木板,必須在脫離時立即停下,并在重新固定后繼續比賽。比賽中各隊必須沿本隊的跑道線行進,不行越線。如果本隊的木板越線,比賽成績無效。
所有隊的比賽結束后,以用時較短的次序排出前三支隊伍。
2、端水梅花樁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由四隊參加,每隊四人,兩男兩女,男女間隔。比賽開始后,第一個人從起點處的水桶中向自己的水盆中倒滿水,然后端著水盆沿著用磚塊鋪成的小路向終點跑去。到達終點后將水盆中的水倒進指定的水桶,然后持空盆沿直線返回,將臉盆交給下個隊員,再由下個隊員完成同一任務。四個人循環輪流。從開始計時,當起點處的水全部被運送到終點后這一隊的比賽完成。當所有隊完成比賽后比較每隊運到目的地的水量,以多者為勝。當水位相差不足1公分的,以用時短的取勝。
道具:用明顯的標記劃出起跑線、終點線和跑道線,起終點間距離30米,每條跑道寬2米。用50塊磚以一定間隔,擺成具有一定行走難度的蜿蜒小路,目的是使運動員因為控制平衡而把水從盆中灑出。兩條跑道間有1米的間隔,而且磚塊擺法必須一致。起跑線外放置兩大桶水,要保證比賽時間內不會將起點處的水運空。終點要放置兩只大空桶,要保證比賽時間內不會將桶裝滿。水盆要小號的,而且必須是足夠牢固的輕質塑料盆。每隊所用的盆和桶的規格必須一致。
詳細規則:比賽前由裁判檢查各隊起點處的桶里是否已裝有相同量的水,并檢查終點處的桶里是否有剩水。檢查完畢后,各隊人員站成一縱列就位在同一起跑線前。
裁判員發令的同時,各隊第一名成員自行將桶里的水倒入臉盆,并開始進行搬運。倒水時必須由該次搬動的人員自己倒,有其它隊員協助的將取消成績。
行進時必須按順序和規定路徑,一次一只腳踩一只磚塊,任何一只腳不得落地,一只腳落地一次加5秒,但在重新上磚塊之前不再加秒。從哪里落地的必須從哪里上磚,如果有一塊磚被有被踩到,加10秒。
四個人必須依次輪流搬運,不得插隊、跳過,如果有這類事件發生,取消成績。
任何一隊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示意裁判比賽完成,一旦示意該隊的計時就停止,之后該隊的任何隊員不得向終點的桶中倒入水。所有隊的比賽完成后先比較各隊終點處的水量多少,如果差距較大,以多者為勝。如果差距不大,水位差小于1cm,則以用時較短的隊伍為勝。
3、呼啦圈跑
比賽方法:每組比賽4隊參加,每隊3人,2名女性在起點1名男性在終點。比賽開始前,每隊第一名參賽隊員將呼啦圈放至腰部,聽裁判發令后一邊搖動呼啦圈一邊向終點線前進,到達終點后將胡拉圈傳給終點處的隊員,并由以相同的方式跑回,再傳給起點處的隊員向終點跑去,最終完成比賽。跑動過程中盡可能保持呼啦圈不要落地,最終用時最短的隊員獲勝。
道具:每名隊員所用呼啦圈規格一致。用明顯的標記劃出起跑線、終點線和跑道線。起跑線和終點線間距離50米,每條跑道寬1.2米。
詳細規則:跑動過程中呼啦圈也不能觸地。如果呼啦圈觸地后,必須在原地停下,重新將呼啦圈放至腰間方能繼續進行比賽。呼拉圈未觸地時手臂不得觸碰呼啦圈。傳接呼啦圈時必須在跑道端線以外。所有組的比賽結束后,以用時較短的次序排出前三名優勝者。
八、參賽方法:以系為單位組織報名的參加比賽
九、獎勵方法:
設團體冠亞季軍各一個。其余為優勝獎。
十、經費預算
十一、其它事宜:凡參賽隊請接受大會統一指揮,隊員服從裁判,本規定未盡事宜,解釋權歸主辦方。、
文體活動方案4一.活動目的:
(1)為了更好的配合新一屆主席團的工作,加強學生會各部之間的聯系,活躍學生會內部的氣氛;
(2)發揮文藝部各個成員的特長,提高各成員的能力,增強校園的文藝氣息;
(3)發現學院內更多的文藝人才,為下一次文藝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二.活動主題:
(1)環境工程學院學生會內部聯誼活動
三.參與人員:環境工程學院全體學生會成員
四.活動時間:三月中下旬
五.活動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三樓多功能廳
六.活動內容:
(1)向主席團申請并聯系各部門,聽取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2)對活動以各種形式進行宣傳;
(3)邀請各部門準備聯誼的節目,表演節目可以請外援但必須是我院同學;(每部一至兩個節目即可)
(4)節目中穿插游戲,游戲主要以各部門為小組進行,這樣可以加強部門內部的團結;
(5)在活動結束后可以獎勵表現突出的同學;(可為下一次迎新晚會發覺人才)
(6)活動的經費,服飾,場地布置等由商討決定。
文體活動方案5一、活動名稱:
沖出重圍、穿越火線
二、活動簡介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地點:
(三)參賽對象:
(四)活動項目:
參與方式:本次活動共分四組,每組15人、每隊選出一名隊長,在接到任務后,隊長和隊員充分發揮大家的智慧,廣納建議,制定作戰計劃,共同協商協作,制定本隊口號并把每個隊員安全順利的護送至比賽終點。本次活動以最終計時時間最短的隊伍為獲勝者。
1、突出重圍
比賽賽距:30米
需要道具:PVC防滑地墊或其他用品
游戲方法:在起點處,由第一名隊員向前搭放“小地毯”,后面的隊員不斷地把身后的“小地毯”傳給第一個隊員,共同踩著“小地毯”前進30米,要求腳不能觸地,待全部到達終點后迅速進入下一個游戲“穿越火線”。
游戲規則:(1)參賽隊隊員在起點線外準備。(2)比賽過程中只要有腳觸地的情況,均視為犯規。并按觸地次數對比賽用時給與增加(每觸地一次加15秒)。(3)全員通過后迅速進入穿越火線區域進行穿越。
訓練意義:本游戲旨在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戰略戰術,訓練團隊內部的協調能力。
2、穿越火線
道具要求:網繩、框架
游戲方法和規則:全員必須穿過密密麻麻用網繩編織的火線區域。
游戲的意義:整個游戲凸顯的就是團隊合作,無論多么好的網一個人是不能保障通過的,而大家認為很難過的網,在大家的合作下也都順利通過了,可見團隊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些看似無法做到的事情,在合作好的隊伍中都是可以完成的,這個道理讓大家在游戲中能認識的更深刻。
3、向著勝利開火
需要器材:氣球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現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F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F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現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
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F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現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現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課程改革以來,我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學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我們將以此為動力,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主體性教育體系,再創沙崗學校的新輝煌!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認真按照《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F將各項工作做以匯報。
一、學校概況
蓋州市沙崗學校是2004年中小學合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校三址(兩所村?。,F有32個教學班(主校區中小學各12個班,兩所村小各4個班),1050名學生(中學377,中心小學601,希望小學41,西五小學31),107名在崗教師。
二、創新德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堅持以德為本,立德樹人。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規實施細則》,《養成教育實施方案》,《星級班級評比實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確保了各項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工作中,以養成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開展感恩勵志教育。通過感受親情故事、實踐親情行為,開展感恩母親教育活動,創辦感恩教師手抄報,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報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開展節假日傳統教育。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雷鋒在我身邊”、“祖國在我心中”、“同抒校園情,共筑中國夢”等系列教育活動;以國旗下講話、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征文,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道德認知,提高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
此外,我校堅持每周開展主題教育班、團、隊會。寓無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動之中,逐步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開展“知禮儀,懂感恩,踐行弟子規,誦讀國學經典等活動。將良好行為養成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廳廊文化,弘揚國學,讓學生近距離學習、了解并踐行傳統文化,學經典,懂禮儀,做文明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被評為市傳統文化基地校,并在蓋州市實驗小學參與了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展示)。
3、班級管理實行日檢查、周評比、月總結,每月按比例評出星級班級和星級學生予以表彰。注重評價過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體教育功能,注重評價結果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4、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堅持晨跑和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一校三隊”和書法、美術小組活動訓練,有效開展社區實踐活動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
1、統籌國家課程。
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課程規定,開齊開全國家課程,保證課時,不隨意增加和減少。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增強課程的綜合性。注重小學、初中課程的相互銜接,明確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課程標準要求。從強化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入手,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強化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學氛圍。
1、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落實課程計劃:
(1)信息技術每周1課時,課時安排編進課表,選聘信息技術掌握熟練,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輕教師兼職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根據課表按時授課,確保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利用信息技術能力得到增強。
(2)研究性學習采取分散形式落實,各學科結合學科實際,制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開展實踐活動。如文科根據沙崗實際情況布置的污水處理問題和垃圾污染等社會熱點現象進行的社會調查,理科開展測量、升華凝華現象等實驗探究。另外結合重大紀念日,班級園地等學習板塊,編制手抄報,舉行口語交際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這樣即保證了課時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熱情,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3)社區服務教育結合,母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集中開展。
(4)社會實踐與勞動技術教育,按照蓋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的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集中進行教育。
(5)小學設專職書法教師,開設書法課,有書法活動室,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開展書法興趣小組活動。
3、整合地方課程、完善校本課程。具體實施安排如下:
地方課程
小學1-6年級,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2課時。
中學7-9年,開設魅力遼寧,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每周1課時。
由于師資緊張,在地方課程師資安排上均采取兼職的方式,小學的魅力遼寧,人與自然課程主要由思品學科教師兼任,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分別由信息學科和綜合學科教師兼任。中學上述四個學科分別由地理學科、思品學科、生物學科、歷史學科教師兼任。這樣即保證了地方課時,又兼顧了學科間的聯系。
校本課程
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晨會、班團隊會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
小學
1-3年級:以《弟子規》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4-6年級:以《安全與健康》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中學
七年級:《中小學生文明禮貌》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八年級:《中小學生自救自護常識》為主要內容,每周總計1課時
九年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每周1課時。
結合本地經濟文化發展實際,為了讓學生了解家鄉發展變化,激發熱愛家鄉情懷,初步擬定編擬以沙崗地方志為主要內容的《美麗沙崗》校本教材。同時根據沙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還確定編擬《西瓜大棚栽培實用技術》和《葡萄大棚栽培與管理技術》兩本校本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為建設家鄉,富饒家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進一步推進教學方式改革。
組織全體教師召開課改專題會議,學習研討《遼寧省全面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明確課程課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強課程意識。
2、大力推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幾年來,我校一直在倡導主體參與式教學,推行導學案授課,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師教為學生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學生,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目前,多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了適合本學科新授課和復習課等多課型的的導學案教學模式,中學各學科已經在合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了學科教學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切實提高課堂實效。開展以學科教學模式研究與小課題研究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問題即課題的研究思路,從教學自身實際出發,以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講求小而實,杜絕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組為研究單位開展教研活動,具體操作流程為:個人說模---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聽評研討,另外通過公開教學,學科模式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課例研討,專題研究,公開教學采取全體參與方式,學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進行。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促使教師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進步。
五、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問題
1、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科學規范。作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主校與分校、小學與初中如何做到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是需進一步探索解決的問題。
2、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需進一步完善。
新教學樓尚未竣工投入使用,專用教室數量和面積嚴重不足。
3、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還存在條塊分割狀體,從內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標系統、保障系統和評價系統,確保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4、主體性教育還有待完善。我校主體性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但主體性教育綜合體系還未形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生活的主體、社會活動的主體,需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構建彰顯學校特色文化的課程體系。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規定保證均衡性的前提下,還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和選擇性。更要突出課程的特色,才能因時因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同時特色文化課程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
2、加大教與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中心小學鄉村少年宮將全面貫徹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精神,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和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以提高學生健康體質為出發點,以校本課程為工作重點,扎實開展鄉村少年宮建設和相關系列活動,努力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目前,小學師生中形成了“全員參與、全面開花、體藝并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學校成立了鄉村少年宮專項組織機構,下設辦公室,采取多項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措施,加強廣大干群和學校師生對這一新生事物的認識。一是分級分層次召開各種大小會議進行宣傳動員。及時傳達上級文件、宣布實施方案、觀看先進學校的視頻資料、領導小組成員作動員講話,使開展鄉村少年宮活動的目的意義、目標要求、預期效果等做到人人皆知,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動員作用;二是充分利用有效的宣傳陣地。通過板報、櫥窗、校園廣播等媒體宣傳“我運動我快樂”、“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等理念;三是建立家長、學校長效聯系機制。通過家訪、電話、網絡、發放宣傳單等多種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爭得了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二、健全機制,強化管理
1.創設整潔、優美的少年宮環境
我校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積極開展綠化、美化、凈化工作。自覺地把鄉村少年宮建設同學校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創建整潔、文明、美觀、舒適的育人環境。一是狠抓了清潔衛生管理,堅持做好了每周大掃除、天天小掃除和時時常保潔工作;二是狠抓全體師生的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利用教職工會、周會、班會等時間,通過宣傳教育、文明勸導、體驗活動等方式將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制度化、經?;?三是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修繕栽植了校內綠化帶,裝飾校園文化墻,辦文化宣傳墻報,各班級開辟學習園地,完善了相關的標牌。
2.建章立制,強化各項管理。
⑴制定了“五有”、“四定”、“三落實” 管理制度?!拔逵小奔从杏媱?、有制度、有檢查、有總結、有專人負責;“四定”即定內容、定地點、定時間、定人員;“三落實”即活動保障落實、管理評價落實、發展目標落實。此外,還建立了“學校統一領導、班主任積極配合、科室負責人具體實施、全體教師人人參與”的活動實施管理體系。這些制度和管理體系的出臺,有力地調動了師生開展健身娛樂活動的積極性,使“鄉村少年宮”活動在扎實、緊張、有序的氛圍中進行。⑵落實保障措施,確?;顒釉鷮嶉_展。時間保障:結合市局關于鄉村少年宮活動的要求,學校以每天下午1個小時的大課間以及音體美學科教學為主,進行項目訓練,既不影響課程目標,又把少年宮活動項目融入其中,做到有機結合。輔導保障:我校針對活動項目多、輔導教師少的現狀,采取了多項保障措施:動員全體教師各展其能、各盡其材、共同參與;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為老師,既拓展了自己的項目內容,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動員社會力量融入其中,聘請了德才能兼備的志愿者擔任校外輔導員,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到了每個學科、項目活動都有一名教師或輔導員全面負責、督促、指導。使得少年宮活動逐步趨于規范化、學科化,努力實現活動過程最優化、有效化。
三、協調發展,成效良好
目前,“少年宮”活動已成為全校師生人人喜愛、全員參與的活動。我校通過將特色體育活動和藝術活動納入學生日常活動,強化活動的過程與管理,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使每個學生的體育特長和藝術特長均得到發揮,形成了人人掌握體育技能和藝術技能的良好氛圍,培養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極大豐富了校園生活,受到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競爭,集體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繪畫小組: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學習畫畫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作畫的耐心和毅力,磨煉了孩子的意志,由簡入繁,循序漸進,讓學生初步學會了繪畫的方法,掌握了對色彩的理解及運用,。
書法小組:學生能正楷臨帖,簡單筆畫臨寫,能初步掌握楷書顏體基本筆畫的寫法,能寫出像樣的作品。
合唱小組:學生能在指導老師的指揮下,合唱一些簡單的曲目。在大隊活動時表演了大合唱,獲得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舞蹈小組:學生掌握了舞蹈基本功技巧、身韻練習。能與老師合作跳一些集體舞、交際舞等。
科技小組:培養了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開展活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誦讀小組:學生在日常閱讀中,通過閱讀交流,樹立了遠大理想,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生能自主誦讀一些經典篇目和文學常識,掌握了一些誦讀方法和技巧。
腰鼓、鼓號小組: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熟悉一些樂理知識,熟練掌握各方面的技巧。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濃厚的熱鬧氛圍和精彩的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數智小組: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今后的打算
1.進一步完善鄉村少年宮機制建設,加大工作力度,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把我校“鄉村少年宮”建成示范基地。
2.加強師資培訓,加強對外學習交流,學習兄弟單位先進經驗,把我校“鄉村少年宮”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3.繼續發展自身的優勢,努力創造條件,使我?!班l村少年宮”開展的項目逐漸完善。
關鍵詞: 音樂課堂教學 藝術實踐 實施方案
一、音樂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結合的意義及現狀
音樂課堂教學是常規性教學,是學生獲取音樂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在課堂上,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通過課堂這種組織形式,再加上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課堂教學分兩部分,一是老師的教,二是學生的學,如何將這兩者有效地結合,使教師能在日常的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把自己的知識、技能、教學理念、育人觀念和思想精髓、情操通過各種手段、途徑,讓學生掌握、領悟,從而得到升華,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技能等,進而使教學相長,這是課堂教學的目的。當然這是靠長期的、多次的教學環節才能達到的目標,僅靠一兩節課是難以完成的,日常的每節課都只是基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基本素養、知識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學生的基本素質又是課堂教學質量能否保證、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所以,首先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與手段提高教師的基本素養、知識結構、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如讀碩、讀博、外出進修學習、交流等,同時,我們要抓好日常教學管理,優化教學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育人環境,使高素質的教師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己之所長,為學院的課堂建設及培養運用型人才發揮所能。在學生課堂學習這個環節上,除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外,更重要的是樹立學生主動自覺地獲取知識的觀念,通過老師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具備了這個條件,加上一個好老師的教,再有好的學習環境的保障,就沒有學不好的道理。
藝術實踐是音樂類學生展現自我,獲得舞臺、講臺、社會性活動鍛煉,從而提高專業技能與教學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把課堂學習所獲得的知識、能力具象化,通過多種表現手段來體現,與社會相聯系,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可,體現自我價值的主要途徑。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很強的藝術,每一位學習音樂,特別是音樂表演的學生要想在專業上得到提高,使自己的專業技能與表演能力日臻成熟,都必須通過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鍛煉自己,這是學習音樂表演的共同規則。相信任何一個音樂類院校,包括師范類院校的音樂專業,肯定都把藝術實踐這一塊作為重頭來抓。至于具體的實踐方式、實踐途徑,相信不同院校各有自己的一套。
我在紹興文理學院從事聲樂教學工作已有十年,懂得音樂的學科特點,深知音樂技能的獲得只有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相結合才能使學生得到鍛煉與提高,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音樂的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是教師、學生共同探索、學習、提高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兩大重要環節,缺一不可。如何探索出一條有效的發展途徑,使音樂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使老師、學生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從而培養出應用型的,適合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中小學音樂教育、社會性音樂活動需要的人才。結合當前學校提出的地方型院校應立足當地,狠抓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戰略目標,在音樂學院領導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下,我結合音樂學院當前的實際,制定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與藝術實踐活動的計劃并付諸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收到了明顯的績效,受到了很好的社會評價,也引起了學校的高度重視,為音樂學院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如:很多年已沒有舉辦的每學年兩場教師音樂會,教師公開課活動,學生月末音樂會,出臺新的學生技能課考試制度,學生聲樂鋼琴伴奏結對子制度和學生五項全能比賽及學生舞蹈專場比賽,視唱練耳PK賽;還有為提高音樂廳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師公開課教學及學生的舞臺鍛煉而緊接著要實施的技能課老師音樂廳授課活動、音樂廳開放日系列活動等。事實證明,這些措施的實施是行之有效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二、具體內容、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舉辦教師音樂會
為了鞏固和提高專業技能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擴大我院在學校和社會上的影響力,特舉辦教師音樂會,音樂會已于2007學年第一學期開始舉辦了五場,絕大部分技能課老師都登臺表演,部分通過公開課的形式也一一展示,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統一部分技能課教師的思想認識,讓其積極主動地、自覺地加入到教師音樂會中來,讓其明白這項措施的實施是為了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技能課教學,提升我們學院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而并非給老師無理加壓。
(二)開展教師公開課
教師公開課是檢驗、測評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學相長的重要環節,我院近幾年也有過幾次公開課的展示,但好景不長,且大都停留在為應付學校的檢查,個別老師去聽聽課完任務交差的層面上,沒形成制度與規格,達不到公開課的影響與效果。為此,為提高我院教師的授課能力與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相長,我院已于2007學年第一學期開始開展教師公開課活動,力爭把這項活動辦出規格與特色,長久地開展下去。通過前四次公開課教學活動,我們發現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公開課的公開性和示范性還不夠。
(三)舉辦學生月末音樂會
以前我院學生演出及藝術實踐活動也不算少,但魚龍混雜,沒有名目,大多屬聯歡性質,為演出而演出。為規范教學,提升學生音樂會規格,打造學生音樂會品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加強學生藝術實踐,鍛煉學生的演唱、演奏能力,我院已于2007學年第一學期開始舉辦學生月末音樂會,到目前共舉辦了13期,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與提高。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節目表演形式比較單一,大多數是獨唱、獨奏,重唱、重奏及集體性節目少,要發動老師組織并輔導學生,并提高節目質量。
(四)學生聲樂鋼琴伴奏結對子制度
為提高學生鋼琴伴奏水平,解決長期以來聲樂考試鋼琴伴奏難解決的難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將來從事音樂教學及社會音樂事業的需要,我院擬定于2007學年第二學期實施鋼琴伴奏結對子制度。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要學生克服消極懶惰及依賴心理,從我做起,每個學生都要學會簡單的鋼琴伴奏,最終具備基本的鋼琴伴奏能力。
(五)學生五項全能比賽
五項全能比賽是師范類音樂專業學生的常規賽事,但我院自辦學以來從未有過。基本的五項是指聲樂、器樂、舞蹈、自彈自唱及朗誦,各院校也根據各自的特點會略有調整,我院也結合自己的特點,制定出有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特色的新的五項全能,即聲樂、器樂、舞蹈、自彈自唱或合唱指揮(任選一樣)、上音樂課五項,上課這一項是我院的特色項,也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項。據此,為培養出全能型的,在社會上有競爭力的,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人才,我院定于每學年在學生中開展五項全能比賽一次,2008學年5月份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主要問題是由于這是音樂學院辦學以來第一次,部分老師和學生對此項比賽的認識不足,參加報名比賽的學生人數少,主要是做好宣傳和對有條件參與此項比賽的學生的發動及輔導工作,讓比賽能夠保質保量地按時進行,完成預定的目標與計劃。
(六)技能課考試制度
音樂學院以前一直是每學期期末考一次試,這是不利于學生技能水平提高的,特別是現在的學生,進校時專業技能水平就低,再加上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不高,有的學生一學期就練習那么一兩首考試曲目應付期末考試,練習量遠遠不夠,專業技能水平如何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出臺新的技能課考試制度,目的是以考試促學風,使教學相長。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技能課期中考試,且還是聲樂、器樂,不論是年級高低均為兩首曲目,期中加期末成績的平均分就是該門課該學期的成績。該項制度已于2007學年第一學期實行,大大促進了教風學風建設。
(七)舉辦學生舞蹈專場比賽
舞蹈課是音樂類學生的基本課程,舞蹈這門技能也是學習音樂的學生,特別是學習音樂教育及聲樂表演的學生必須具備的技能。我校自開辦音樂專業以來從未舉辦過舞蹈專場比賽。為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能水平,促進舞蹈課教學,我院定于2008學年第二學期中后期舉辦首屆舞蹈比賽,以后每兩年舉辦一次。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該活動中來。
(八)視唱練耳PK賽
視唱練耳是一門理論兼技能課,是學習其他的專業基礎課,該門課程學習直接影響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且學習起來十分枯燥,見效慢。為提高我院的視唱練耳教學,激發同學們的視唱練耳學習興趣,增加該門課的趣味性學習,我院于2007學年第二學期第十五周舉辦視唱練耳PK賽一次,以后每學期定期舉辦,以年級為單位,由學生組織,教師做評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開拓教師、學生的思維,要求創新,教師愉快地教,學生愉快地學。
(九)技能課老師音樂廳授課活動
為提高音樂廳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師公開課教學及學生的舞臺鍛煉,我院決定于近期開始實行技能課老師音樂廳授課。音樂廳授課應在正常的上課時間,將對愿意參與音樂廳授課的技能課老師進行統計排序,按所排時間上課,這將對教師實行公開課教學有很大鍛煉,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舞臺、感受舞臺。
(十)音樂廳開放日
為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舞臺實踐與鍛煉的機會,我院定于每周的星期二晚上6∶30―9∶00為音樂廳開放時間,該時間段內每一位音樂學院的學生都有資格參加舞臺實踐與鍛煉,如參與鍛煉學生人數多,規定每位學生占用舞臺及鋼琴的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如遇該時間段有演出及其他講座、教學活動,則應服從其他演出活動所需,該開放日也隨之取消。
除以上常規性的教學與實踐活動外,學院還經常承接一些省、市、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的晚會演出活動及慶祝性演出活動,多渠道開辟教師及學生的實踐舞臺,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三、具體實施方案、實施計劃及可行性
(一)教師音樂會
1.音樂會每學期一次,時間定在每學期的第八周,如遇特殊情況另做調整。
2.原則上要求擔任聲樂、器樂教學的教師都要參加,對于不愿參加音樂會的技能課老師可以公開課的形式體現(公開課由教學領導和教學委員會綜合評定,納入年終考核,方式與理論課教師的公開課同)。
3.音樂會表現形式不限,可以是聲樂或器樂專場,也可以是聲樂和器樂綜合,表演形式也不限,可以獨唱(奏),也可以重唱(奏),要求形式多樣,要求保證表演質量的同時,也要有可看性。
4.演唱(奏)曲目不限,節目及曲目數量可根據音樂會的時間靈活調整。
5.音樂會地點在院音樂廳,也可根據需要在學校鐵城科教館或體育館舉辦,如條件允許,也可在紹興大劇院舉辦。
音樂會原定每學期兩次,于每學期第五周和第十五周舉辦,效果不錯,但部分老師反映壓力太大,故改為每學期一次。
(二)教師公開課
1.公開課活動每學期一次,時間初步定在每學期第十一、十二周完成,取名“公開課周”。
2.公開課對象為全體理論課老師及不參加教師音樂會的部分技能課老師,同時也鼓勵和歡迎其他技能課老師參加(對參與者加分獎勵,納入年終考核)。
3.公開課老師填表排序排時間,填報上課內容及授課對象,由教學領導及教學督導組成員統一評定,分優、良、中、合格、不合格五檔,納入年終考核。
4.公開課形式及內容教師自定,要求授課教師要有充分準備,力爭達到最佳效果。公開課歡迎其他老師和學生旁聽。
5.公開課地點――多媒體教室。
上公開課的同時希望有較高科研水平與科研能力的老師不定期地舉辦學術講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術觀與科研觀,把以往的好傳統繼續下去。
(三)學生月末音樂會
1.音樂會定于每學期每個月末的一周舉辦,具體時間見通知。
2.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專業特長在學工辦自愿報名,填報演唱(奏)曲目及演唱(奏)形式、班級及指導老師,最后由節目審查組老師審查決定音樂會名單及節目。
3.音樂會必須體現所教所學,與其無關者不準上此音樂會。
4.音樂會主持人在學生中產生四人進行培養,男女各二人,輪流主持。
5.音樂會地點――演播廳。
學生月末音樂會至今已舉辦了13期,使大部分學生得到了鍛煉與提高。
(四)學生聲樂鋼琴伴奏結對子制度
1.由于大三、大四年級是主修生(聲樂、鋼琴、器樂),所以大三、大四年級采取自由結對的形式,可以一對一,同時為發揮部分鋼琴伴奏水平較好同學的優勢,也可采取一個對多個的形式。并將配對結果由各班班長負責交教務科存檔,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
2.為鼓勵大一、大二年級同學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同時也為避免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存在的矛盾,決定一、二年級實行成績結對制。就是以每學期期末鋼琴考試成績為依據,第一名和第二名結對,第三名和第四名結對,依次類推。
3.由于一、二年級每學期期末鋼琴考試成績會有變動,故結對對象每學期也會變化,應以每學期初教務科公布的結對名單為準,一經確定,不可隨意更改。
因為學生鋼琴伴奏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甚至不會伴奏,這就直接影響到部分學生的聲樂演唱和成績,所以亟待解決的是要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勤奮練習,提高水平。
(五)學生五項全能比賽
1.定于每學年第二學期中期舉辦五項全能比賽。
2.為適應學生將來就業,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均可自愿報名參加。
3.五項比賽內容必須健康向上,體現所教所學,要有藝術性和規范性,上課項內容及形式自定,但要體現中小學音樂課或社會性音樂課的特點。
4.各賽項的評委由全體或部分任課老師擔任,本著“三公”原則,依據綜合分由上到下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單項獎五名(每項各一名),該比賽不設優秀獎。
5.初復賽比賽地點、時間依據專業性質靈活調整。
6.評選出六名選手進入總決賽決出一二三等獎。總決賽現場,(除上課項外)各賽項評委老師分四組坐定,選手依序號逐項比賽,評委逐項打分,最后加上上課項得出總分,決出名次,單項獎取每項的最高分,現場頒獎??倹Q賽要營造出良好的氣氛,要有觀賞性。
7.總決賽地點――演播廳。
舞蹈專場比賽、視唱練耳PK賽、技能課老師音樂廳授課活動、音樂廳開放日等的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前面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音樂學院已有多媒體教室數間,音樂廳、錄音棚、排練廳,以及上百間教師和學生琴房,為課堂教學、學習和公開課、音樂會和學生的各種比賽提供了場所保障。音樂學院領導對項目的實施、教學改革給予了大力支持,全體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參與積極性高,這為各項目的實施與開展提供了保障。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2004年3月27日袁貴仁副部長在一個培訓會議上正式提出的。陜西省的校本研修始于2010年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校本研修的意見〔陜教師201069〕69號文件》中提出來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升教師專業水平,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每五年完成360學時的繼續教育任務”,均衡基礎教育資源,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的全面發展。
開展校本研修有何必要?
一是校本研修是社會的發展的需要與國家的要求?!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薄疤岣呓處煒I務水平。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做好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干?!倍切1狙行奘墙處煂I成長的主要途徑。三是校本研修是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陜西省推進中小學校本研修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2010年底,陜西省教育廳下發了《陜西省教育廳文件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意見》(陜教師〔2010〕69號);2011-2014年底共組織校本研修“引領者“高級研修班30期。分別在旬陽縣、臨渭區和西安市召開了全省中小學校本研修現場推進會。2011年11月下發了《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陜教師〔2011〕74號),提出了校本研修應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規劃和統一領導下,由各級教研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和組織實施,培訓機構和電教部門積極配合,各中小學學校具體組織實施。2014年12月舉行了全省校本研修總結表彰會。
校本研修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礎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解決學校教育和教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目標,統籌部署、全面推進,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促進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成長,為我省基礎教育提供有質量、高水平的師資保障。
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就是以校為本,“研修”則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實現教師自身的提升。廣義說“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
校本研修的內涵是什么?
包括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校本科研和校本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校本教研包括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全體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校本科研是以教育教學問題為科研的主要內容,以解決實際問題、探索規律作為主要目標的一種科研活動。形式主要有:教育教學敘事,教育教學隨筆,教育教學案例,教案,論文等。
――校本資源開發其主體包括教師個人、教研組、學科組、與校外機構或個人。種類有課程、教材、教法與教輔等。
――校本資源利用包括政策資源、校內的課程資源、校外的課程資源、信息化課程資源。
陜西省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面向全員、整體推進。校本研修必須面向全體中小學教師,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關注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全員參與。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轄區內的校本研修進行統籌規劃、統一部署、重點下移,在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整體推進校本研修工作。
(2)區域協作、資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礎上,倡導“大校本”理念,針對許多農村學校布點分散、教師人數少、優質資源分散的實際,整合區域資源,加強校際合作,構建研修聯盟,創造性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提高研修質量和效果。
(3)以校為本、突出特色。校本研修是以學校為基本單位,旨在優化本校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促進學校整體發展的研修活動形式,必須立足本校實際,突出自身辦學特色。要將校本研修與本校教育教學實踐和師資隊伍建設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適合本校特點的研修內容、研修方式、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
(4)聚焦課堂、注重實效。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課堂,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為基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強化課堂質量評價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要將教研活動、學術研究和教師培訓有機結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訓,切實提高校本研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如何理解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從三個不同的方面為校本研修提供了路徑,也提示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方力量――教師個人、教師群體、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皩嵺`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論的對話。通過對話最終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在實踐中,我們只有充分地發揮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間的整合滲透,我們才能使校本研修獲得實效。
校本研修有哪些特點?
全員性。主體是教師,也包括學校管理人員及其輔助人員。對象為全員,全員參與,整體推進。
實效性。貼近學校實際、為了學校發展,基于教師、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解決問題的指向性明確,能夠較好地促進教育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的結合。
針對性。針對學生的發展,針對教師的個體發展,針對學校的發展。
自主性。校本研修的主體是學校和教師,其享有充分的研訓自。能自主制訂和實施研訓方案,自主選擇研訓內容和資源,自主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
靈活性。校本研修可根據學校和教師實,在內容設置、方法確定、人員組合、時間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靈活性,研訓的內容、形式、對象、時空均具有靈活性。
校本研修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學科教學研究的最新動態與成果;課程標準和教材研究;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實現;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與組織策略;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研究性學習及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與實踐等。
――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教育法規與政策;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理想與專業發展規劃;教師心理調適與情緒調控;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評價;現代教育技術與應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學藝術與教學風格等。
――教學管理與學校發展:學校辦學思想與辦學特色;學校文化建設與風、教風、學風建設;學校發展與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校本研修規劃與方案等。
――班級管理與學生成長:學生成長與身心發展;班主任工作與班集體建設;班級活動的組織與班務管理;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學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輔導;團隊活動組織與管理等。
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據研修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結合區域和學校實際情況,科學設計、靈活運用?;绢愋秃头绞接校?/p>
――基于課堂教學的研修方式:集體備課;示范觀摩;聽課評課;同課異教;微格教學;案例分析等。
――基于專家指導的研修方式:專題講座;案例點評;咨詢診斷;交流研討;名師工作室等。
――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帶新;結對互助;教研活動;專題沙龍;興趣小組等。
――基于校際合作的研修方式:對口支教;影子培訓;項目合作;基地活動;校際結對;區域聯盟等。
――基于專業發展的研修方式:實踐反思;技能訓練;教學競賽;專題(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
――基于網絡平臺的研修方式:校園網站、專題論壇、主題空間;博客寫作;QQ流等。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校本研修主體責任是什么?
統籌規劃,協同實施。校本研修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規劃和統一領導下,由各級教研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和管理,培訓機構和電教部門積極配合,各中小學學校具體組織實施。省教育廳負責全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宏觀指導,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制訂本轄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制訂縣(區)校本研修年度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指導并組織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校本研修工作。
校長的責任是什么?
校長負責,落實到人。中小學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要立足本校實際,制訂科學可行的校本研修規劃、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要將校本研修與學校發展、學校文化建設相結合。每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和年度研修計劃。
高師院校和教科研單位的職責是什么?
省上設立由省內有關高校、科研單位、師訓機構和電教部門專家組成的“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專家指導委員會”,加強校本研修專業指導。建立一個師范院校幫扶一個縣、一個特級教師(省級以上教學名師、骨干教師、模范和先進教師)幫扶一個校的支持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高等師范院校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功能,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為校本研修提供專家支持。
校本研修經費如何保障?
省教育廳提出:“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經費保障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不斷加強對校本研修的經費投入。各中小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財政部有關“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的政策,確保校本研修的經費投入,積極為全面推進校本研修創造條件。”
校本研修如何評估?
教育廳提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建立并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項管理制度,將校本研修工作納入教育督導檢查、評估與考核范疇,要把評估和考核結果作為學校、校長和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省教育廳每五年對各地、各校開展校本研修工作進行一次表彰獎勵。”
校本研修制度有哪些方面?
――方案審查制度:積極制定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過程指導制度:積極參與師徒結對,包片包校,定期咨詢專家,遵守網絡遠程指導等校本研修指導制度;
――學時認定制度: 本人申請、學校審核、教研部門認定登記,力爭按時完成360學時;
――評價獎勵制度 : 省市每兩到三年對推進校本研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與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陜西省校本研修評價的內容與途徑
――教師校本研修計劃、次數、時間、態度、筆記、考勤、做課、論文、培訓、教材和成果等;
――每位教師五年完成120學時的校本研修任務;
――通過個人申請、學校審核、教研部門認定、教師培訓機構登記;
――對按期完成每五年360繼續教育學分者,發給繼續教育證書。
校本研修活動開展的關鍵環節有哪些?
一是通過需求分析確定主題。研修活動的策劃始于分析教師需求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研修主題,結束于研修活動計劃的。
二是依據要素分析組織活動。突出研究主題與形式的針對性、活動過程的可參與性、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設性、研究主題的連續性與漸進性、關注過程的生成性、理論結合實踐的指導性。
三是通過評價分析促進發展。這種評價的作用是總結交流經驗,進行幫助和督導。
農村學校如何開展有效研修?
(1)開展遠程研修。我省面向中小學教師開通了“校本研修網”和“繼續教育網”,同時建立了“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網”,教師可以與名師在線咨詢交流,互通研修,取長補短。(2)開展自我反思研修。獨立思考,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好武器。在偏遠農村學校的教師可以調動自我學習的內在因素,促進專業成長(3)大學區研修??梢砸劳兄行男;騼炠|學校,利用良好的資源,定期開展大學區共同體研修。一是學科教師聯片研修;二是同類互助研修,確定共同的研修主題,輪流“坐莊”,定期開展研討交流活動; 三是學區內學?;ブ行蓿葱W?;虼笮5娜跣W科與學區內的名校結對子,利用名校的優勢學科組,共同開展研修活動,實現研修資源共享。(4)請進來,走出去。邀請各級“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到農村,分享名師、專家、教育資源。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舉辦的“國培”、“省培”、“校本研修”集中培訓班。
教研組長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有哪些?
――組織組內教師學習。制定本組成員的校本研修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如集中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教學經驗的學習;每期推薦一本好書讓老師自學;組織觀看優秀教師教學實錄。通過有計劃地學習,更新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教材觀。
――組織課堂教學交流。組內教師的相互聽課評課說課;優秀教師的示范課;新教師的合格課;突出某一特點的特色課;探討某一種課堂結構模式的研究課。
――組織本組課題研究。一是對上級教研部門推薦的課題或子課題的推廣應用和實驗研究。二是對兄弟學校已經出了成果的課題實驗的應用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研組自主開發教研教改課題實驗。自主開發教研課題,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找出“問題的答案”。研究和構建現代教育理論體系與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的“橋梁”。
――幫扶培養青年教師。教研組長可以在組內開展“師徒結對”,督促學習提高,“集體診斷”等方式,幫助青年教師盡早走向成熟,盡快提高教學水平,以實現全組成員整體水平的提高。
――指導教師集體備課。學科教研組長要幫助和指導本學科的各年級備課組搞好集體備課。指導備課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期教學計劃,指導檢查集體備課的質量和執行情況。
――組織學科課外活動。教研組長要思考、策劃、組織開展適合本學科特點,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本學科學習興趣,拓寬學生本學科知識面的學科課外活動。
――歸納總結教研成果。教研組長要在日常的教學和教研活動中,收集、歸納、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積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資料。在收集和積累中不斷完善,在總結和反思中不斷提高。
教師專業成長的四個階段有哪些?
適應磨合期(1-3年)的教學新手, 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學經驗。
適應發展期(4-6年)的經驗型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較強,能夠較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師,產生進一步提高和發展的欲望,教學能力與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協調發展。
反思創新期(10年以后)的專家型教師, 進入探索和創造時期,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在校本研修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么?
――專家論:只有專家指導才是唯一;
――條件論:只有走出校園才能學習;
――攀比論:只有專家才能提高自我;
――升學論:只有升學率高才是水平;
――金錢論:只有投資才能占有資源;
――推卸論:只有領導重視才能成長。
開展校本研修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且不可一刀切,全面開展,突出特色;
(2)且不可集體活動代替個人反思,要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
(3)且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尋找全面提高教師教育的新途徑;
(4)且不可以追求升學率代替研修,要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5)且不可以課題研究代替研修,要整體推進;
(6)且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7)且不可貪大求洋,要從實際出發;
(8)且不可一陣風,要形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包括本體知識、條件知識和專業能力。條件知識有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方面分成十四條。本體知識有理念與師德包括職業理解、對待學生、教學態度、個人修養專業知識包括、學生知識、學科知識、通識知識。專業能力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班級管理、教育評價、與人溝通、專業發展。
什么是教師校本研修計劃?
教師的年度校本研修計劃包括了目標、任務、措施和步驟。具體來說包括教師對個人職業目標與預期成就的設想,針對實現目標提出的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教研科研、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任務,針對任務提出自己的措施和實施的步驟。
教師如何做個人年度總結?
依據年度計劃和一年的實施情況從思想工作、教育教學、教研科研、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特別是在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方面要進行認真梳理。要肯定成績,找出不足,有針對性的提出今后的改進意見。
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國舍恩提出“教師即反思性實踐者”的口號。1989年波斯納將之概括為“成長=實踐+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也就是教師自己主動研究自己。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梁,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心靈上的溝通。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自我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因素。
自我反思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1)教學反思。課堂教學越來越顯出動態生成性,有些課堂中的突發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象在課前很難預料到,“預設”與“生成”漸漸成為課堂教學的兩大焦點。而課后教案則較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課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課時的課堂實錄詳盡、及時地記錄下來,并對其中某些片段和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從而揚長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學的提高。
(2)反思日記。實踐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結束后,及時地記錄下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記錄下教育教學的背景、實施要點、實施效果及伴隨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體驗,記錄下發現的問題及反思后設計的假設性解決方案等。
(3)教育敘事。實踐者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獨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時地記錄下你的思考和感受。寫教育敘事可長可短,不一定長篇大論。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積攢下來的點滴敘事,經過整理、歸納、加工,就是一冊校本研修成長集。
(4)觀摩體會。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和示范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這樣可以吸取他人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這種反思可以極好使教師從自我封閉狀態解脫出來,讓教師通過鏡子來反思自我。許多教學名家常說自己的“名師”是聽出來的,其實都是他們對別人的課堂進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結果。
什么叫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師之間真誠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實質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體)。與專家引領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難實現的環節。其特點是互動,同伴之間相互影響,通過加工、改造、促進等形式,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談(對話)、協作、幫助等。實質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合作文化,是實現1+1>2的有效途徑??晒餐窒斫涷?,也可共同探究問題。
同伴互助在活動形式上有哪幾種類型?
(1)對話:交換信息,共享經驗,深度會談,探討和辯論
(2)協作:尋找伙伴,共同承擔某項實際問題研究。
(3)幫助:指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績的骨干教師指導新任教師或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師。
專業引領的實質及主要方式是什么?
第一,靠教師研修先進的教學理論,并運用于反思和互動的教學研究活動之中。這是教師從教書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經之路,教師養成學習的習慣,其實就是一種隱性的專業引領。
第二,靠專家、學者的指導。教師們在與專家的互動中,在真實的課堂、真情的參與、真心的交流、真誠的研討中,實現真正的提高。
第三,教研員的上門指導,面對面地點評和引領,安排老師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培訓。
專業引領的具體形式主要有哪些?
(1)輔導講座。就課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作專題或系列性講座,舉辦學術性報告和理論學習輔導講座,解讀新課程標準和內容,介紹課程改革對教師素養的要求,并與教師進行互動式交流。
(2)專題談話。一對一、面對面地進行專題談話。針對教師教學中的困惑,確定談話專題,擬訂談話提綱。過程中引導教師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鼓勵教師表達自己關心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點。
(3)專題式研討。外派教學骨干參加各種專題的學術會議,建立由骨干教師組成的“先導小組”,內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教學思想?!跋葘〗M”成員與其他教師組成學習共同體,以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為研討內容,重點解決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問題,比如新教材內容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等。
(4)教學現場指導。專業研究人員對教學現場指導。專業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備課(設計)、聽課(觀察)、評課(總結)等。
如何解決部分教師研修倦怠的問題?
(1)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學習理念。通過宣傳和教育,使教師樹立起這樣的終身學習理念:一個人的學習水平決定著他的工作水平,在學習型社會中,教師應當成為終身學習的先導和典范。
(2)激發研修興趣,喚醒學習內需。增強研修活動的趣味性、新鮮感、吸引力,讓教師參與進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感受成長、獲得進步,將任務驅動型的研修變為興趣驅動型、問題驅動型,逐步發展為為成長驅動型。
(3)加強團隊建設,營造研修氛圍。將學習型團隊作為教師學習的基本單位,著意營造集體學習的氛圍。運用從眾心理效應,使先學者感染后學者,實現“長板先行、短板增值、間隙加密”的團隊發展目標。
(4)建立評價機制,嚴格執行制度。要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將研修表現與崗位聘任、評優晉級、職稱評定、骨干推薦、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鉤,讓努力學習的教師在精神上、物質上都得到回報,使研與不研、修與不修不一樣,從而達到以考促研,以評促修的目的。
(5)量身制訂標準,先進促進后進。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確定不同的研修目標、內容與方式,如針對部分高級別骨干教師可以實行“首席教師”或“資深教師”制度,使之承擔傳、幫、帶的責任,發揮研修作用;對于研修消極的教師,發揮先進幫、帶后進的作用,把工作做細,耐心地幫助每一名教師走上追求專業發展的道路。
如何緩解研修中的工學矛盾?
(1)對癥下藥,解決實際問題。在研修中,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目光聚焦在課堂,研修的問題來源于教師,來源于課堂,研修的過程離不開教師,離不開課堂,研修的成果應用于教學,應用于教師,因此教師在主觀上就愿意積極參與進來。
(2)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教師的時間如此寶貴,就應該在策劃研修項目時,精選研修內容,創新研修形式,合理安排研修時間、開發出高水平的精品研修課程,讓教師在有限時間內,取得最大收益。
(3)整合多種因素,整體推進研修。各中小學校校長應以校本研修為切入點,統籌整合教研、科研、培訓、電教等多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對教學、教研、科研、培訓、信息技術等多項工作實行一體化管理,努力實現教師工作、學習、研究的一體化。這樣就會避免重復性的任務,切實減輕教師負擔。
(4)運用網絡工具,開展遠程研修。學??梢岳镁W絡實現研修的電子化管理,在網上公布研修主題和內容,教師可以在任意時間內,任意選擇研修內容,獲取海量信息,開展網絡學習,并按期提交研修考核作業。
如何突破校本研修中教師同水平重復的瓶頸?
(1)擴大名師引領,發揮輻射作用。整合區域名師資源,組織建立名師人才庫,組建名師引領團隊,制定名師支教、帶研帶修規劃和制度,充分發揮他們在區域校本研修中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對貢獻突出的學校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
(2)“請進來,走出去”。即請知名專家、名師、教研員來校講座、上課、拜師學藝;選派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參加高級研修班、攻讀教育碩士等等,學成歸來的人學習匯報,以點帶面,眾人受益,增長見識,拓寬視野,逐步改善學校的文化學術氛圍。
(3)培養校內骨干,實現長板先行。學校應立足實際挖掘教師潛力,培養校內骨干教師,增強自我“造血機能”。
(4)突破思維定勢,提高研修水平。在研修中要敢于突破思維定勢,對同一個問題,變換思考的角度、拓寬研修的廣度、挖掘問題的深度。如在觀課議課、課例研究活動中分別采用“一人同課多輪法”、“多人同課循環法”、“同課異構借鑒法”等方式,將一個問題研究深、研究透,使教師團隊專業水平實現飛躍。
教師校本研修初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么?
(1)患得患失,趨于功利。職稱與工資、獎金、福利掛鉤,有些教師參與研修是為自己的職稱評定或評優奠基。但教師的教育科研必不可少,且教育科研是一件十分嚴謹的事情,只把研修當作揚名求利的工具,在工作中就會患得患失,趨于功利,
(2)管理不力,缺乏引領。校長認識模糊,全當特色爭優,有牌即思掛,無譽則求安,校本研修變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甚至認為研修是骨干們的活兒,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專業引領,研修風氣不濃,研修變成了散兵游勇,蕭條無比。
(3)觀念陳舊,維穩維輕。部分教師安于現狀,缺乏進取心,求穩,不思變,缺乏求新、求異思想和敢想、敢干、敢闖的奧運精神,教育教學觀念跟不上新時期的高要求。
校本研修方案設計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第一、組建由校長牽頭的校本研修工作組。校長是校本研修的設計者和負責人,要充分利用校長的職權,組建校本研修工作組,具體負責研修方案的設計和研修活動的開展。
第二、實施需求評定,了解教師隊伍現狀,為提高教師教育的針對性奠定基礎。明確需求是開展校本研修的基礎。每個學校都有其自身發展的需求,同樣,教師也有不同的需求。對教師的需求評定,可以采用問卷法、能力分析法、任務分析法和工作表現分析法等。評定中,不僅要了解每個教師的培訓需求,而且要掌握整個教師隊伍的需求。
第三、方案的討論與修訂。在實施方案前,應將方案向全校教師公布,使之成為全校教師的“共同愿景”。同時,廣泛征求教育行政部門及同行和專家的意見,對方案進行必要的論證和修改。
校本研修的基本過程有哪些?
(1)問題提出。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學校和教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所以要“以問題為中心”,以問題為出發點。要在專家指導下診斷學校和教師發展中的聚焦性問題和生成性問題,把脈要定位準確,診斷要切準關鍵。
(2)目標設計。設計指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案、設想、構思、策劃。第一,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搜集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案例;第二,要遴選出關乎學校特色建設、可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問題;第三,提出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假設;第四,要擬訂解決問題的課題及研究方案;第五,要制定評價制度和激勵機制;第六,要不間斷地進行介入性階段反思。
(3)研修行動。行動是依據目標和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行動意味著改革和進步,是一次成長的過程,一個專業發展的過程。在行動中,校本研修系統的三大要素要協調運作、優化組合,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樹立“問題既課題,工作既研究,教師既專家,成長既成果”的研修觀。
(4)及時總結。一次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有組織、有管理、有考核、有激勵的校本研修活動,既要有階段性的信息整理和過程描述,也要有過程評價和對問題解決的逼近分析,還要進行反思和回歸實踐的驗證,并根據開展情況,對設計方案和理論假設進行調整或重新設計。
如何開發校本資源?
(1)開發主體包括:教師個人、教研組、學科組、與校外機構或個人。
(2)課程形式包括:
――課程選擇:指在備擇的幾種課程中選出一種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課程作為校本課程。例如書法入門。
――課程改編:指學校和教師對已有的課程進行修改,以形成一門適合自己實際需要的課程。例如生態農業。
――課程整合:指按照某個重要的主題將兩門及以上學科體系的知識或技能組織成一門新的課程。例如災后心理輔導。
――課程新編:指按照學生課程需求和可得到資源的分析,由學校確定開發一門全新的校本課程。例如校史教育。
――課程拓展:指對原有課程的優勢而進行拓展,以形成一門新的校本課程。例如唐詩欣賞。
――課程補充:指對原有課程的不足而進行有針對性地補充,以形成一門新的校本課程。例如作文寫作指導。
如何利用校本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四部分,一是政策資源;二是校內的課程資源,如實驗室、圖書館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三是校外的課程資源,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科研院所等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四是信息化課程資源,如校內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校內外的網絡資源等。
觀課議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以觀察為基礎。同事之間互相觀摩教學,主要以師生行為、課堂事實、現象、氛圍、效果為觀察要點。觀察者要記下所觀察班級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課堂信息的基礎上。
(2)教師間進行合作性議課。獻課教師和觀課教師是既平等又對立的主體間關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處境和條件、愿望和設想。
(3)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堅持以學論教。就是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方式討論教的方式,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以學的質量討論教的水平和質量,通過學生的學不映射觀察教師的教,以學考察教,以學改進教。某種意義上,以學論教是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的根本方法和技術。
(4)在同伴指導人員中明確一位大家都信任的專業人員,他能夠與人進行很好的溝通,思想開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學技能。有責任心做事謹慎,在課堂上富有創新精神。
如何進行觀課議課?
觀課議課以課前說課議課為起點,以課堂觀察為基礎,以課后議課以及反思改進為核心,三個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觀課議課循環。
(1)觀課前的說課議課。與現有聽課評課活動比較,觀課議課強調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意義的理解,強調集中在一定的主題上,強調對授課教師教學風格、教學追求、教學特色的尊重,強調授課教師與觀課教師的課前溝通和互動。
(2)課堂觀察。觀課教師在課堂觀察中,不是純粹的旁觀者,而是積極主動的介入者、幫助者,要把“我”投入進去,不僅對“課堂管理行為”及效果進行觀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課后反思與記錄。觀課議課提倡“把經歷的事情說出來,把討論的東西記下來,把想到的辦法做出來?!薄罢f出來”、“記下來”是一種敘事研究,而“做出來”則是一種行動研究。反思首先是一種追問,我們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寫相關的反思記錄,也可以以敘事的方式從“教學設計”、“設計意圖”、“課堂實錄”、“課后反思”、“議課記錄”、“改進設想”等方面進行思考。在寫教學敘事過程中,可以分出教學片段,選擇某一個教學片段或者教學細節進行總結,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相關主題,將相近和相似的片斷集中進行教學敘事。
什么是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是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參與者對案例的分析、討論這主要形式的研修方法。案例研修的目標是為了獲得案例中的故事、蘊涵的困惑、解決的思路的理解,形成解決相應問題的專業能力。
組織案例研修有哪些環節?
組織案例學習和討論一般包括以下環節:第一,案例準備,尋找(或者制作)突出研修主題的案例素材。第二,討論準備,包括組織討論成員,安排討論活動,說明討論主題,通過與此相關的學習材料。第三,觀察案例。第四,討論案例。第五,回顧小結研修活動,對相關主題進行研究和詮釋,或者引出需要研修的新問題。
案例研修有哪些方法?
一是看活動對象――執教老師――的視角。他遇到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問題出現以后,他可能想怎么做?他實際做了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做?他的活動收到效果了嗎?整個活動中,反映了執教者怎樣的價值追求?等等。
二是看表達對象――案例的編寫者和提供者――的視角。他為什么選擇這個案例?他想告訴我們什么?他是怎樣選擇和組織這個案例的?等等。
三是從自身的角度看。我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是怎樣處理的?有什么差異?除了案例中老師已有的作為和自己經驗的作為,還可以有哪些作為?自己該怎么辦?等等。
什么是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以分享教學設計的方式解決教學設計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一種有效的實踐訓練方式,其思路就是:組織教師圍繞一個單元或一節課,通過任務分工,進行教學設計、交流和討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設計,在實踐和討論教學設計的活動中學習教學設計,以提高集體成員的教學設計能力。
集體備課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1)任務分工。集體備課需要所有參與者都承擔責任,要提高任務承擔者的工作質量,一是建立一定機制強化任務承擔者的責任心,提高個體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要明確任務質量標準,避免任務承擔者不負責任,敷衍了事。
(2)個體創造。個體創造的主要任務是,在深入鉆研和理解教學內容、吃透教材、廣泛收集相關資源的基礎上,提出如何認識教學內容、如何開發利用相關教學資源、如何組織和實施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真準備相關教學內容的課程資源。
(3)集體研討。操作環節包括:第一,承擔任務的教師向其他教師講述自己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理解,講述自己對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和教學環境的處理意見,并介紹自己為此涉獵和準備的相關資源。第二,接受其他成員對相關內容和主題的質詢。第三,參與教師共同對這一任務對話研討,進行思維碰撞,以完善設計方案,使其成為成員共享的集體智慧成果。
(4)個性化處理。集體成果最終需要個體實現,最后的個性化處理目的在于使設計更適合自己的學生,更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5)教后修訂完善。教后修訂和完善是一次集體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進教師比較和評估,從而提高教學設計質量,并使修訂完善的方案成為以后設計的有效的參考資料。
如何進行網上議課?
網上議課是教師圍繞課例,圍繞教學案例,運用信息技術條件展開的專業對話和交流活動。它是利用網絡幫助教師診斷課堂,研究課堂,改進課堂,豐富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
網絡議課,可以突破觀課以后議課時間不足,參與面不廣、發言不充分等到局限,開放議課時間與空間。但是,由于網絡議課具有公開透明、保留時間長等特點,作為一種新的議課方式,很多教師并不習慣和適應,因此,需要在議課的原則、內容、方式方法及技巧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 同時,需要學校建立相應網站,搭建議課平臺。
如何進行網絡論壇交流?
網絡論壇是圍繞特定問題和主題,運用網絡對話平臺展開的探討和交流活動。它是利用網絡幫助教師交流思想、切磋技藝、增進感情的有效方式,對教師專業成長能夠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利用網絡論壇方式研修,首先,必須保證論壇的內容和主題是教育方面的,或者是與教育緊密相關的;其次,要選好主持者,形成參與論壇的骨干力量和骨干隊伍;最后,要規范論壇言行,保障文明取向、教育取向、反思取向。
督導在心理學上是指對長期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職業化過程的專業指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督導工作計劃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學校督導工作計劃(一)
根據學校崗位目標及工作目標與要求,為有效地引導和促進廣大教師重視課堂教學,規范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充分發揮教學督導在學校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學校將圍繞著“教育教學質量為第一生命線”這一中心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督導教學的全過程,使教學與常規管理常規化、深入化、精細化。為促進督導工作科學有序的進行,切切實實發揮作用,特制定崗位目標督導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決執行貴州省“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五嚴規定,樹立“質量立校,質量強校”的質量意識,以規范管理為基礎,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主題,以創新為動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再認真總結過去教學工作中經驗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教學督導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實行多側面、多環節、多形式的督導,以實現對教學質量的有效控制和保障。推動良好教風,學風的建設,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標
1、完善學校“低重心運行”和“扁平化管理”的管理模式,采用學校、年級組配合督查制度,發揮學校對各年級督導作用,使我校教學水平與常規管理更上新臺階。
2、通過評教活動,努力造就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具有服務于人文精神的教師群體。
3、強化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使學校學生綜合素質更上一個臺階。
三、主要工作
教學方面:
1、狠抓有備而教,各執教教師必須帶著教案進入課堂,公開課教案必須交到教研組,教研組收集教導教科室,常規重點檢查備課教案,保證一課一教,我們將定期與不定期的組織人員進課堂聽講,查教案,并提出整改意見,切實改變部分教師中存在的為備課而備課、備教分離、重在形式、旨在備查的備課現狀,組織教師互查互評,并公布檢查結果。
2、緊盯課堂,唱響“優質、高效”課堂主旋律,減輕學生“學”的負擔,把自習時間歸還學生。這就要求促進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因此我們將強化對課堂教學的“聽”與“評”。
第一,加強教師之間的聽課與評課,推行評課制度。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評課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通過評課,才能把教師的聽課過程中的聽、看、思相互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學校每周將安排老師上課,組織其他老師聽課,任何人不得無故請假,不參加聽課。并組織老師對所聽老師的課,進行認真評課,并保留相關的記錄材料,以備縣教育局檢查。我們將進行檢查并公布檢查結果。
第二,組織教干推門聽課,還將使用照相機機進行隨堂照相,對課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對優點、長處提出表揚。
3、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不斷強化對作業的命題、批改等方面的監管,每周、每月由各教研組長、深入課堂對教師所帶班級學生的周練與作業進行定期的檢查。
4、為了加強學生的整體水平,努力提高邊緣生的綜合素質,每月定期對教師所教內容進行月考比較,在教師所帶學科的班級,考試名次排前五名的班級任課教師、排名后三名的任課老師進行公示。
5、優生是學校的教學質量考評的生命線,因此提優、強生尤為重要,為了提優、強生強化學校升學質量,為此每學科在每個學期我們將舉行校級的競賽活動(包括學科競賽、背書、默單詞等一系列活動)每班上報7名學生,進行集中比賽。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及指導老師頒發證書和獎品。
常規方面:
1、環境衛生:講究衛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優美、雅觀的校園,整潔、舒適的辦公環境是學校實施環境育人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增強衛生意識,改變環境衛生,建立嚴謹的衛生清掃制度是學校教書育人的一個重要環節。為確保全校各年級辦公室、各班教室及室外衛生的整潔美觀,給全校師生創造一個潔凈、優美、舒心的學習、工作環境,展示我校校園風貌,各年級每天組織相關人員將對教室、宿舍、辦公室的衛生清掃工作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予以公布,月底上報教導處,同時我們在每周抽調各年級相關人員對教室、清潔區、辦公室衛生進行檢查。
2、紀律: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校紀。紀律是學習的保障,好的紀律可以使校園變得文明安全,使課堂變得有序和引人入勝。每周組織相關人員對早讀課、正課時間對學生紀律進行抽查。
3、了解學生、關愛學生,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督查中發現有體罰或變相體罰現象除通報批評外,還將上報校長室,進行教育。
4、加強與學生溝通,發揮學生在教學督導中的作用。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質量的高低,歸根結底體現在學生身上。在教學工作中,要切實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及時整改,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高尚的師德修養,打造一批能力強、品味高,團結和諧的教師隊伍。
5、其他:各年級、各部各項活動的計劃及安排情況,教師簽到、坐班、請假等一些的督導工作。
學校督導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教育督導條例》,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規范辦學行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充分發揮教育督導“監督、檢查、評估、指導”的職能,將督導工作重點轉向督學,服務基層,扎實開展有效督導,不斷提升督導水平。
二、主要工作
1、積極做好教育督導的宣傳工作。
2、按照《溆浦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操作辦法》要求,切實督促學校辦好這項惠民的民生工程,讓全體學生和廣大家長共享改革開放之成果。
3認真組織學習《溆浦縣20xx年中小學績效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各項措施,完成各項指標要求,對照《評分細則》加強督導。并在做好學??冃繕丝己说馁Y料整理和歸檔工作。
4、有效開展對學校安全、德育、教學、教研、體藝21活動的督導工作,
三、主要措施
1、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督導自身建設。認真學習溆浦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編寫的《教育督導工作手冊》,理解掌握教育督導的相關理論知識,明確教育督導的內容和職責,熟悉相關教育政策文件精神,
通過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督導水平,并積極做好教育督導的宣傳工作。
2、做好各項大型檢查的牽頭、指導工作。本年主要是兩項工作:一是要按要求做好我校(鄉)“三項評估”數據匯總和檔案資料整理歸檔工作,為迎接“三項評估”市檢做好準備。二是認真落實完成《溆浦縣20xx年中小學績效目標管理責任書》的各項指標要求,對照《評分細則》加強督導。
3、積極探索教育督導工作新模式。教育督導工作要緊緊圍繞學校教學這一中心,既關注課堂教學質量,也重視課外輔導工作;既評估教師如何教,也檢查學生怎樣學;既督導教學一線,也檢查教學管理。努力從教與學、教與管多個方面研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切實為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特別是要圍繞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進行一項項落實。深入班級,強化聽評課,隨時抽查教師的教案、作業及批改情況,并做好情況記錄。要求科任教師平時測試后到教務員處進行小考登記,并隨時抽查學科測試試卷。及時與相關教師交流及時督促整改到位,每星期至少聽一個人的課,檢查一個人的教案作業,特別是對特崗教師要加強聽課、評課,并及時指導以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改革是我們的常規工作,在教導處的工作計劃中都有具體實施方案,我們將逐項檢查落實情況。總之,通過對教學工作的指導,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階段測評質量分析等常規管理工作的督導,通過對隨堂課、觀摩課、示范課的及時點評、書面反饋,形成科學嚴謹的督導制度,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規范有序的進行。
4、開展教學研究,為學校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充分發揮智囊作用。督導室成員要結合學校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積極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及時反饋教學督導工作信息。督導室成員還應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術見解撰成文章,在學校交流,供全校教師學習和借鑒。
5、積極督導學?;顒拥拈_展。一切工作要出效果,都離不開活動的開展,根據學校工作思路,本年度我校將開展體操比賽、藝術節活動等多個大型活動,我們不能只重形式不講效果,為活動而活動,要求每項活動都必須認真準備,有計劃有方案,而且每套方案必須有實效性,具有可操作性,考慮要細致、全面。尤其是兒童節、國慶節、元旦等“六個節”活動的開展是為學生施展才華搭建的舞臺。要真正使這些活動落到實處,使之收到實效。
6、學校文明養成教育的督導。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我校近幾年來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樹立“養成良好習慣、成就美好人生”的育人理念,學校督導室必須繼續督促該活動的有效開展,特別是三月份的寢室整頓必須督促到位,登記到位,以收到明顯實效。
7、加強安全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8、教師健康的心理素質不僅是學生成才的根基,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條件,更是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學校督導室要加強與教師的交流,深入到教師中去,傾聽教師的心聲和意見,及時將教師的意見反饋到學校,為學校制定人性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據。
9、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要求和想法。在教學督導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對教學的需求,及時向任課教師和學校各部門反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提高教學質量。
10、協助學校開展學期初、中、末為主的常規性教學檢查工作。
11、認真填寫各種檢查、記載表格,搞好教學督導原始資料的積累工作。認真做好各項軟件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12、按時上報學校教育督導信息,并落實到人,使之成為常規性工作,要求在信息質量上不斷提高。
13、完成學校臨時委托的各項工作。
學校督導工作計劃(三)
一、 指導思想
以打造**十大工程和創建省五星級學校,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督導室工作的指導思想。配合教務處、教科處等各職能部門,圍繞學校的各項教學教改工作,充分發揮督導室的檢查、督促、幫助、指導的職能。以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為原則,評價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和各教師的教學工作。促進教風好轉,提升教學質量。
二、 工作目標
1、教育本處室人員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各項法律法規政策,遵紀守法,為人師表,團結同志,熱愛學生,端正工作態度,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誠懇、熱情、周到、細致、主動地開展各項工作。
2、對學校教育教學日常管理工作及后勤服務工作進行督導和檢查,提出意見和建議。定期對教務處、教科處、德育處、電教處、工會、團委、總務處、年級部等處室部門的計劃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
3、 規范教師的教學過程,促進教風好轉,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4 、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事業心、責任心的增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保證各項教學工作順利實施。
5、 根據學校教師和生源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現因材施教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6、在工作過程中服務于各級領導、服務于教師、服務于學生。積極提供有利于教學工作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7、接受縣教育局的委派,及時檢查各部門的工作質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解決,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
8、按校黨委和校長室的要求,對有關處室、年級部、備課組的工作進行督察、督查、指導,及時提出建議和意見,供有關部門參考。
三、 措施方法
1、 多渠道、全方位
在未來的工作中督導室的工作要在全校的教學工作中多渠道、全方位展開。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課內、課外、計劃、教案、作業、聽課、教研活動等。在重點針對青年教師的基礎上拓展到全體教師。采取聽課、檢查、抽查、座談、引導、指導等多種形式,以其獲得準確的教學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促進教風好轉,提升教學質量。
2、 緊緊把握關鍵教學環節在做好常規教學檢查督促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期初、期中、期末、考試等關鍵教學環節及節假日等教師、學生容易松懈的教學環節的檢查督促工作,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此項工作中要積極取得各職能部門的配合與協助。
3、 監督檢查與指導幫助相結合。教學監督檢查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督導室工作要做到監督檢查與指導幫助相結合,注重指導幫助。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課堂組織等教學過程,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取得教師的認同,以便改進、完善、提高。規范教學過程。
4、 勤溝通多交流。勤溝通多交流這是做好督導室工作的基礎。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多方協調共同完成的,督導室工作涉及各個教學部門,勤溝通多交流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不但要與各教學管理部門勤溝通多交流,更要與教師勤溝通多交流、與學生勤溝通多交流。交流信息,掌握情況,協調一致,共同努力,做好各項教學工作。
5、 深入教學第一線,掌握教學全過程。督導室成員必須始終把自己置身于教學第一線,了解各個教學環節,掌握第一手資料。勇于探索,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手段,做好教改研究工作。
6、 加強督導室成員的自身建設。督導室的各個成員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和實踐技能。在教學工作中以身作則,走在大家的前列。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公平公正、盡職盡責。取得廣大教師的信賴,和廣大教師一道做好本職工作。
四、人員分工
鄧克剛:負責督導室的全面工作;制定督導室的工作計劃;及時向領導匯報督導情況 ,聯系校長室、校黨委,結合高三年級部和英語組。
胡冰:聯系教務處,結合高一年級部和化學組。
王大浪:聯系教科處,結合高三年級部和數學組。
曹迎春:聯系校工會,結合高二年級部和語文組。
畢士武:聯系校長辦,結合高一年級部音體美組。
張瓊林:聯系德育處,結合高三年級部和物理組。
王為民:聯系電教處,結合高二年級部、生物組和信息組。
吳成:聯系團委,結合高二年級部和歷史組。
張娜:聯系總務處,結合高一年級部和政治組、地理組。
本學期開展的主要工作
1. 對期末考試中成績滯后的老師和班級進行跟蹤視導。
2. 督導室由畢士武主任負責成立書畫社團。
3. 對高一、高二、高三年級老師教學常規進行不定期檢查。
4. 配合高三年級部繼續對高三老師面批情況進行檢查。
5. 陪同市縣教研室對高三年級進行教學視導。
6. 督導室全體成員都結合一個或多個教研組,及時督查了解教研組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情況。
7. 督導室全體成員本學期全部參與年級部分工和年級部管理。
8.及時按要求每兩周一次向縣局上報督學工作情況信息表。
9. 定時督查學校對上級工作布置的執行情況,督查了解傳達學習上級會議精神情況。
10. 定時督查校長及領導班子的在崗、出勤、聽課、參與教研活動等情況。
在我國才剛頒布的相關教育教學的文件中強調了,如果誰能夠掌握面向新階段的教育,誰就可以在新階段的國際競爭中處在戰略的主動位置。就當前世界總體形勢來看,不管是經濟的競爭,或是綜合國力之間的相互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互相競爭,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所以,高素質的人才,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依靠高質量的教育來進行培育的。縱觀整個世界,關注教育教學的進步,關注實施教育的改革,特別是關于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業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同國家之間的統一討論主題?!陡叩冉逃ㄒ帯吩赋觯叩冉逃娜蝿帐桥嘤哂袆撔戮褚约皩嵺`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使科學技術取得相應進步,促進社會主義的當代建設,為了承擔起培育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責任,作為承載教育重任的高等院校必須首開先河,率先采取教學改革[1]。
1 高等代數課程教學改革的原因
高等代數,是高等師范院校的數學系主修課之一,不但是中學數學的繼續教育以及提升教育,同時也是作為當代數學教學的基礎,在養成學生嚴謹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能力的同時,對于學生邏輯思維以及推理能力有著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墒牵斍暗母叩却鷶嫡n程內涵被確定的時間太早,基本上沿用的是傳統的古老教學模式,雖然多年來做了大量轉變的嘗試,但是其指導思想以及基本內容的變化很小,無法適應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無法使其應有的作用得到很全面的發揮,也就無法適應當代教學的需求。近50年以來,代數學的發展正在逐漸變快,一些新知識、新思想的持續涌現,使課程本應該趨于多元化。然而,殘酷的現狀是教材內容基本上是20世紀的成果亦或是結論。當前的代數課程教材內容過于重視“數學的純理論性”,只存在抽象的基礎理論,而缺乏理論思想的構成過程、采用的科學手段,也不對相關的發展以及應用進行討論分析,當前的課程教材內容只重視將知識當作中心,只關注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對于人文主義以及趣味性方面嚴重 缺失,與此同時,也缺少理論以及實踐的聯系,對于“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存在嚴重缺失,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而言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一定要對當前的課程內容加以整改,在教學方式上,我國高校傳統教學采用的是“教師教授,學生聽講”,這種學生被動式的授課模式,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幾乎未得到應有的改善,教學方法呆滯,課堂進而就缺少應有的生機勃勃,內容遵循的是傳統,學生缺乏探索數學知識的自由思維,無法違背教師以及書本本身內容,這與新時期應有的教學風氣是極不相符的[2],也和當前社會、科技的發展不相符合。
2 高等代數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
2.1 改革教育觀念
對于高等代數課程教學改革而言,首當其沖的就是要首先進行教育理念方面的革新,更新教育觀念、轉化思想是作為教學改革的首要要求。對于《高等代數》教學來說,根據現行的教學思想,落實好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教學思想。因材施教、進行不同類別的分類指導,成績中等的學生要求達到課程基本要求即可,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提升課堂要求,對此類學生要留一些課后思考題。充分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堅持構建終身教育的思維模式,把“學生能力培養”這一教學改革的具體思路可以落實到實處,讓學生層次較高地對學習方法進行掌握,就是要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要更為深刻地理解《高等代數》的數學思想。
2.2 改革教材內容
對于高等代數而言,并不是每一個理論知識點以及每一個數學定理都需要教師根據課本模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講解的,教師能夠“因材施教”,依照學生的水平狀況對定理的證明方式進行調整亦或是補充適當的例題,具體可以在參考同類教材的基礎之上對教材內容采取有的放矢的習題或者課外知識的拓展,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介紹相關的參考類書籍,在進行講解的同時,不能忽視吸收參考書籍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在不斷對現有教學方法進行探索的同時,要對現有教材的成功之處進行借鑒。只有據此才能不斷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勢以及不足進行相應的總結、歸納,在對當前教材的成功之處進行借鑒的同時,才可以在探索中發現適合本校大學生特色的高等代數教材,更好地對學生的代數能力和教學素養進行培養。教師必須鼓勵并且指導學生利用相關的數學軟件,展開數學實驗。要想實現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組織教學,就要采用當代多媒體教育技術,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加具體、直觀,通過圖像來對學生存在的疑惑之處進行解答,也更加直觀,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興趣有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
2.3 采用分層式教學實施改革
要采用分層式教學方法來實施改革就是要確定各個不同學生程度對應的教學目標,我們把《高等代數》課程教學大綱中最為基礎的教學要求確定為最為基礎目標,這主要適用于低層學生;把《高等代數》課程教學大綱中所有教學要求確定為層次目標,主要是運用在中層以及上層學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標,具有普適性,屬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后者是選擇性目標,具備挑戰意義,從屬于應用范圍,需要較多能力以及技術含量。目標分層需有教師親自把控,和學生之間確立準確關系,既可以達到基本要求的一致性,又可以鼓勵個體的一種發展。如表1所示。
對教學內容進行行之有效的分層是教學組成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對不同程度學生教學要求的具體表現,通過我們所使用的具體教材,除了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基本內容之外,還有一些選修內容,比如:多項式中的多元多項式和對稱多項式,行列式中的拉普拉斯定理以及行列式的乘法規則等,對這些非必修的選修內容,筆者在1班幾乎全部講解,對3班是選擇性地進行相應的講解,對于3班則是全部不做要求。對于1班,我們還建議了購買了幾本參考書,要求1班的所有學生對于相同內容的不同處理方法有一個全新認識,從而更加深刻地了解自身所學的相關知識。對于1班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還會適當增加一些平時沒有的內容,而又是代數教學過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內容,例如:在多項式中,筆者會增加最小公倍式、多項式根以及系數關系及綜合除法,在二次型中我會增加合同變換法等。除此之外,在對于例題的講解過程中,會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特色進行選擇性的講解。在1班,我會在對基礎例題進行鞏固的基礎上,補充講解一些需要綜合運用的知識性例題,我們會依照不同章節之間的特色,選取一些歷年碩士研究生的高等代數考試題目作為課堂例題的講解內容,以滿足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3]。
2.4 改革教學方式
大學生的思維發展已經走向成熟,創造熱情達到人生的頂峰階段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通過中小學十多年的數學知識的掌握學習,已經有了一定數學知識的儲存。絕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以及進行研究學習的能力,加上“問題是數學的核心”這一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問題意識的培育是非常關鍵的。讓學生從“學答”變成“學問”。將學生的問題意識分為兩個不同層面,其一是解決問題層面,其二是提出問題層面。對于解決問題層面,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圍繞數學問題,通過借助各種學習資源進行相應的主動學習,之后在同學間進行相應的交流溝通以及教師啟發誘導式教育的基礎上,自行架構起學科知識機制,最后再綜合課堂中未解決問題采取更進一步的鉆研學習,并把自身的研究成績在全班進行對應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