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基礎護理實訓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基礎護理實訓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基礎護理實訓報告

        第1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摘要】:通過基于護理職業崗位開展細菌學綜合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術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幫助學生完善護理職業素質所要求的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從事護理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全面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病原微生物,實踐教學,改革

        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要求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護理專業學生未來從事的工作要求學生既要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要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好習慣,具備實事求是、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感。

        病原微生物學是護理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1病原微生物學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與臨床醫學中感染性疾病密切聯系的醫學基礎課程,主要研究與人類疾病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學特性、致病性、檢測方法以及相關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實訓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病原微生物學實訓課不僅是學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學實驗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術的一個學習過程,同時也是鍛煉學生觀察、思維、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護理專業的學生通過實訓課,可以更好的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對病原微生物具備感性的認識,在理解和鞏固微生物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實訓基本技能。增強無菌觀念,培養實事求是、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因此,開展好病原微生物學實訓教學對培養護理專業學生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病原微生物學實訓課主要以細菌學為主,其系統性不強,內容零散繁多,例如:細菌形態和結構的觀察、革蘭氏染色、培養基制備、細菌接種、消毒滅菌、細菌的藥物敏感性試驗等。各試驗之間相對獨立,似乎都沒有直接的聯系,學生對這樣的實訓不易感興趣,不利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傳統的病原微生物學實訓教學模式為:課前預習—課堂實訓—提交實訓報告—教師評閱。先由教師向學生介紹實訓原理、方法,以示教為主,然后,學生被動地按照要求去做,往往是用已知的標準菌株來驗證理論,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忽視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主體的學生在這種舊的教學模式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常出現學生不重視預習、實訓時不動手、課后不認真總結,抄襲實訓報告、有些學生在微生物實訓課上,無菌觀念不強,取菌液時滴在實訓臺上也不消毒,工作服隨意放置,上完實訓課不消毒洗手就直接到食堂吃飯,對實訓室的生物安全重視不夠等不良現象。

        2基于護理職業崗位的病幫派微生物學綜合實踐教學改革

        針對當前的情況來看,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實訓教學活動的主體,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護士職業崗位的要求,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院病原微生物學課程組開展了基于護理職業崗位的細菌學綜合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從病原生物學實訓中較為散亂的細菌學各論入手,把細菌學總論及各論的實訓內容有機地合為一體,將以往總論教學中“細菌形態觀察、革蘭染色法、培養基的制備、細菌的接種與人工培養、細菌生化反應、細菌生長現象的觀察、藥物敏感試驗、消毒滅菌”等實訓與各論中“化膿性球菌及腸道桿菌的分離鑒定”實訓項目重新整合為兩個實用性強的綜合性實訓項目,改為“臨床標本病原性細菌的分離鑒定”和“環境中細菌的分布調查與消毒滅菌”。更方便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微生物學基本的實訓技能。

        2.1臨床標本病原性細菌的分離鑒定

        教師針對某種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和防治給出典型的臨床病例,如皮膚的化膿性感染、感染性腹瀉、敗血癥等臨床常見感染性疾病。學生可選擇感興趣的病例以小組為單位,從標本的采集與處理、培養基的制備、微生物分離培養開始對所分離到的微生物進行形態、生化、及毒力方面的鑒定,測定所分離到的微生物對抗生素敏感性,要求學生自己準備,自己操作,自己總結,自己分析。實訓全過程教師只作引導,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訓圍繞病例進行,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加強與臨床的緊密聯系,縮短基礎與臨床之間的距離,為學生以后臨床學科的學習和從事臨床工作打好基礎。

        2.2環境中細菌的分布調查與消毒滅菌

        老師帶領學生做關于手、實驗室地面、桌面和空氣中細菌的調查,在采取各種消毒措施后進行對比,驗證消毒滅菌的效果和影響因素。通過實訓,使同學們認識到細菌無處不在,加強學生的無菌操作觀念。

        實訓結束后,學生還要完成詳盡的實驗報告,包括實訓設計方案、實訓操作程序、實訓材料及預期的實訓結果、正式實訓的實施步驟、實訓結果的觀察和記錄、對實訓結果的整理和分析等。實訓報告的撰寫也可以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為將來科技論文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綜合性實訓項目中,始終注重強化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如顯微鏡油鏡的正確使用、接種針的使用、細菌的培養法、各種無菌操作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3結語

        通過綜合性實踐教學,可使學生把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結合起來,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術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幫助學生完善護理職業素質所要求的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從事護理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全面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麗華.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護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討[J].全科護理,2009,7(10):925-927.

        [2]楊朝曄.高職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3(9):64-65.

        第2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1.1調整課程內容,突出課程地位

        近年來,根據社會熱點與行業動態,我校對老年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作了適當調整,改變過去部分學生選修老年護理課的方式,將老年護理列為必修課。

        1.2理實合理分配,遞進式開展老年護理實訓

        在調整理論教學計劃的同時,更加注重老年護理實訓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在老年護理課程學習目標和課程內容選擇上,我校將老年護理教材與護理專業整體教學計劃有機結合,實行“養老機構見習—校內外實訓—養老機構頂崗實習”遞進式工學交替教學,突出技能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1.3納入中醫養生,契合老人所思所想

        1.3.1慢病調養,穴位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技術非常適合老年人慢性病的調養。通過強化學生中醫保健技術訓練,如穴位按摩、耳穴療法、穴位注射等,針對性地滿足老年人養生保健的迫切需求,使祖國醫學得以傳承和發揚,符合《中國護理事業規劃發展綱要(2011—2015年)》中加強中醫護理的要求。

        1.3.2藥食同源,養生簡便

        專家指出,中醫藥對促進老年人健康長壽有獨到之處。以傳統醫學之藥食同源理念,在中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納入中醫飲食營養學的相關知識技能,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技能訓練效果,使學生樂于承擔老年護理工作,能將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滲入日常老年護理工作之中,獲得職業成就感和社會認可。

        2校內外聯合,強化技能

        2.1校內實訓,練技能提素質

        2.1.1建立校內老年護理實訓室,理實一體多元教學

        我校以現代養老服務理念為基礎,根據老年護理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建設并不斷完善符合實用性、適用性原則的老年護理實訓室(模擬老年病房),以提高校內實訓效果,落實老年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實訓室內配備各種老年人專用的生活和康復鍛煉設備,綜合利用情境體驗、角色扮演、小講課、案例討論等教學方法,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2.1.2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充分體驗身心老化

        借助現代化設備———高級著裝式老年行動模擬裝置,使學生親歷老年期變化,突破因年齡跨度大而產生的理解困難,即體驗式教學,這對于年輕健康的學生學習老年護理課程有著特殊作用。(1)行為體驗:讓學生置身于校內模擬老年病房中,引導其感受與普通病房的共性及差異。在此基礎上,讓其穿上著裝式老年行動模擬服或老年偏癱模擬服,真實體驗老化或肢體功能障礙導致的行動不便以及日常生活障礙。學生體驗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實訓成果。(2)內心體驗:角色體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書寫體驗報告(實訓日記),鼓勵學生內省,在實訓日記中記錄自己的思考及發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實訓教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通過這樣的體驗和思考,不少學生不僅老年護理技能得到了明顯強化,而且老年護理服務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2校企合作,知感恩悟需求

        2.2.1了解行業現狀,提升職業價值感

        第一學年末,安排全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要求學生選擇老年公寓、醫院老年病區、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機構或場所,初步接觸各種不同健康狀況的老年人,調查養老服務現狀和老年人身心需求,親身感受老年護理事業的重要性以及我國養老形勢的緊迫性,從而提升其職業價值感,激發學生愛老、敬老的內驅力和學習老年護理知識技能的動機。

        2.2.2主動走上崗位,獲得專業成就感

        第二學年,在護理專業開設老年護理課程,選拔有實踐經驗的護理教師承擔教學任務,集體備課,統一制訂授課計劃和實訓計劃。我校團委與市義工委、養老機構合作,根據老年護理授課計劃合理安排校外老年護理實訓,共同實施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工作,并將實訓重點定位于關愛、護理低能、失能老人,讓學生以志愿者身份與老人一對一結對,定期去養老機構開展以生活照護、交流談心、環境衛生改善等為主要內容的志愿者服務,教師現場指導,學生每次服務后記錄收獲與體會,從付出中獲得認可。

        2.2.3推行工學結合,把握行業發展動態

        第三學年,依托我校老年護理校企合作平臺,安排全體學生有計劃、分批進入養老機構實習,開展老年護理工學結合,使學生真實體驗就業崗位,鞏固理論知識,提升老年護理綜合能力與人文素養,為就業做好準備。我校以本地區級老年頤養中心為校企合作重點區域,成立老年護理產學研合作基地,通過師資互派和雙向掛職鍛煉,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致力于共同培養、培訓實用型高素質老年護理人才。在該基地實習8周后,學生對老年護理的認知發生了巨大轉變,培養已初見成效。在此基礎上,我校即將與全省各地的養老機構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并嘗試逐步開展“訂單式”培養,為學生就業開辟更多途徑。

        3創新評價體系,循環反饋實訓效果

        以浙江省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方案為引領,我校對老年護理實訓評價體系進行改革,由單一評價模式轉變為多元化評價模式,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

        3.1關注過程,促進教學相長重新編印

        校內實訓手冊,要求學生將實訓過程中重點環節的內心感受寫成書面報告,教師審閱后按標準給予相應分值。將其中的典型案例作為教學內容,樹立榜樣,有利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教師還可以學生感悟作為教學改進切入點,找到素質教育突破口,將正能量注入學生內心,達到教學相長。

        3.2素質養成,態度技能并重改革

        實訓考核重技能操作的傳統,對學生實訓過程中的表現、成績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作出評價,側重對實訓過程的觀察、記錄、反思。態度與技能考核各占50%,以達到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調控學習過程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培養合作和互助精神。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主體和參與者,無形中提升了職業素養。

        4總結

        第3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情景模擬;護理專業

        1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院校合作和工學結合是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5],要體現高職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3個關鍵環節。院校合作、工學結合模式要求高職院校充分利用學校、企業的資源,在開發校外實訓基地的同時,加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以臨床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逐步做到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統一[6]。

        1.1模擬醫院工作環境,實現教學與臨床無縫對接

        根據我校實訓中心的占地面積,模擬醫院樓層布局,建立內科(含傳染病區、評估檢查室等)、外科(含ICU、手術室)、婦產科(含產房)、兒科(含PICU)、急診科、五官科等實訓場所。按功能劃分為教學做一體的訓練區和情景模擬區,承擔基礎護理以及內、外、婦、兒、急救護理教學等。情景模擬區以情景模擬中心為主體,周邊分布有模擬病房、模擬治療室、模擬產房、模擬手術室、模擬重癥監護室、模擬社區和模擬傳染病區等,均按照醫院及社區實際進行設計,具有通道,分為多區域。情景模擬區擁有高級無線護理專屬綜合智能人,全部場地均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信息化互動教學系統,可進行臨床各科疾病的模擬評估、急救、治療及護理教學,再現臨床真實情景,縮短教學與臨床的距離,實現無縫對接。

        1.2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配備硬件和軟件設施

        實訓中心建設不僅要有實用性,還要體現先進性。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校內實訓中心設施不完善,學生動手機會少,而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醫護人員的要求更高。因此,借助實訓中心開展教學是現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硬件建設,擴大實訓場地面積,建立可進行情景模擬教學的實訓室;另一方面,積極引進信息技術,購置進口高級智能模擬人、虛擬靜脈輸液系統、虛擬急救系統、虛擬胎兒分娩系統等,并與信息技術公司聯合開發仿真教學及管理軟件,積極推廣教學過程與臨床護理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目前,情景模擬中心的模擬病房中有高級智能模擬人及配套的吊塔、監護儀、除顫儀、輸液泵、微量泵等,可設置不同病例進行情景模擬教學;模擬產房中可利用虛擬胎兒分娩系統模擬順產或不同難產情景進行教學;模擬ICU中可利用模擬人及周邊設備進行不同疾病重癥監護教學。所有這些場地的教學過程均可通過網絡在遠端教室同步呈現,初步使虛擬仿真教學與臨床實際接軌。同時,實訓區建立了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的多功能教室,內部安裝多媒體教學設施及實訓設備,可拍攝教師講授和示教操作的全過程并投放到大屏幕上。教師邊講課邊示教,學生邊學習邊操作。實訓中心實行開放制度,學生在實訓教師指導下可以隨時入基地練技能。

        1.3營造人文環境與職業氛圍

        以護理專業文化為基礎,在校內實訓中心營造濃郁的護理文化氛圍,讓“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根據護理職業特點布置實訓中心,從專業、美學、心理學角度來精心設計。如在模擬產房和待產室分別懸掛“生命使者”“產婦的守護神和合作伙伴”牌匾,在走廊和各實訓室內張貼南丁格爾誓詞、歷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照片、醫學生誓詞、名人名言以及漂亮孕婦和可愛寶寶的圖片,營造溫馨輕松的氛圍,使學生一進入實訓中心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與人文關懷,激勵學生“篤志博學、醫技精良”,在潛移默化中具備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另外,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師生嚴格遵守實訓室的要求,統一著裝,營造真實職業氛圍。應用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及人文關懷能力。

        2虛擬仿真護理實訓中心的應用

        2.1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針對基礎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科護理、體格檢查等各項操作,教師在示教室講解示教后學生分組進入實訓室訓練,每組由帶教教師指導,并實施“導生制”帶教模式。根據在校學生多、指導教師少的現狀,選拔優秀學生作為“小導師”,每人帶教10個學生,利用中午、晚上等課外時間,有計劃、按順序進入實訓室訓練。嚴格“小導師”的選拔和培訓,采用末位淘汰制和量化評優制,激勵其不斷進取,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我校“導生制”的實施作為護理實訓的一大亮點在全校推廣,相關研究課題獲河南省教育廳立項,多篇相關論文已發表并獲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一、二等獎。實施情景模擬教學模式,依托情景模擬中心開展內、外、婦、兒科護理等臨床專業課程教學。以案例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結合病例進行情景模擬,通過遠程傳輸讓更多學生觀看,并通過回放進行針對性討論,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多項情景模擬方面的研究獲得了河南省“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及市廳級獎項。實行競賽選拔制,以賽促學、促教、促練。一年級學生通過層層選拔進入“小導師”隊伍,二年級通過逐級競賽選拔技能操作水平高的學生,作為參加國家和省市級比賽的培養對象,因材施教。課題“護理專科生綜合實踐技能競賽的改革與創新”獲河南省醫學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學校支持教師加入教育部新成立的“標準化病人(SP)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并出資培訓了SP培訓師,不久將實行SP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2.2優化護理專業實訓課程體系,開發實訓教材

        課程是教學的載體,建設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實訓課程體系,是實現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7]。課程體系應涵蓋基礎護理技能和專業相關技能,學校教師可與臨床專家合作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護理專業實訓教材。同時,構建多元化技能考核評價體系,包括以下3方面:(1)考核內容多元化,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還考查其學習態度、人文素養、人際溝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文關懷能力等[8];(2)考核方式多元化,根據教學內容不同,采用口試、筆試、現場操作、提交見習或實驗報告等方式全面考核學生綜合素質;(3)成績評價多元化,不以一次考試確定學生成績,采取平時測試、階段性測試、期末測試相結合方式。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模擬臨床工作過程,構建以綜合性設計性實訓為主的多站式技能訓練與考核評價體系,將健康教育貫穿于各項技能訓練中。如對助產專業學生采用多站式技能訓練,分為產前檢查站、產程觀察站、接生技能站、新生兒復蘇及護理技能站、產科護理技能站、母乳喂養技能站、計劃生育指導站。對臨床實習學生要做到自始至終全程監控、全方位評價,使學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切實提高操作水平。

        2.3建設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發揮學院護理專業教師和行業兼職教師的優勢,完善教學團隊建設。聘請具備豐富臨床經驗、扎實基礎理論知識、精湛操作技能的護理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保證學生實訓質量。加大教師培養力度,針對專職教師對臨床新技術、新進展等不了解現狀,通過派出學習、舉辦各種臨床新技術新項目培訓班等,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同時,組織理論教學培訓班,不斷提高兼職教師教學能力,實現專兼職教師在知識結構、教學能力、臨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有機融合。

        2.4開放護理實訓基地,實現資源共享

        開放護理實訓基地,拓展社會服務功能。一是承擔衛生機構護理職業技能培訓任務,為本校周邊地區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級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專業助產技能培訓,為周邊社區人群提供基本急救知識、生活護理、居家護理、終極關懷專題講座。二是發揮護理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站的作用,為下崗人員、務工人員提供專業護理知識培訓場所及考證基地,提供充分的師資技術和服務保障,組織專家對基礎操作項目和專科操作項目進行考核認證。三是為本市衛生系統護理競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等提供設備和場所。

        第4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一體化實訓室;建設與管理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learn -do" integrated care and training roo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a Jinping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925,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room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o carry out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t constructs a multifunctional training room including multimedia teaching, demonstratio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which is imitating the hospital’s ward in the environment, location, overall arrangement and device configuration. This room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eaching-learn-do" integrated mod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actice training of teaching and clinical work. What’s more, opening training room can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ed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為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2006]16號)文件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實用型”高技能護理人才,近年來我院基礎護理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教學做”一體化就是將教學場所直接設在實訓室,師生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培養的一種教學模式[1]。實訓室是“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實施的基礎場所,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建設一個理實一體化的護理實訓室,因此,我們按“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要求進行基礎護理實訓室的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1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建設的重要性和要求

        1.1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建設的重要性

        實訓室是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場所,在實踐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核心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它要求針對每一個教學內容和工作任務設計教學實踐環節,保證每一個實踐內容都能進行實驗實訓,使學生通過實踐消化知識、訓練技能、形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職業思想和職業道德[2]。因此,一體化實訓室建設和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它的建設水平和教學服務能力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一體化實訓室為“教學做”一體化創設了條件,為崗位技能培訓搭建了平臺。

        1.2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建設的要求

        護理實訓室建設的原則是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職業教育理念,建設一個貼近臨床,設置布局仿真醫院病區環境,采用全真實訓設備,實訓項目、流程的設置都與實際工作過程一致的一體化實訓室。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均在實訓室完成,要求教學場所必須具備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訓教學的設備和條件。

        2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建設和管理情況

        2.1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建設

        2.1.1 實訓環境建設

        近年來我院投入800多萬元改造和擴建護理實訓室,建成2個高度仿真的模擬病區,面積達800多平方米,可容納2個實訓小組共60~70人同時上實訓課。實訓室分為兩個教學區域,一個用于理論教學和示教的多功能示教室,另一個用于實訓的模擬病區,集多媒體教學、示教與反示教、課內外實訓、同步錄像等多功能于一體。模擬病區布局按醫院病區模式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身臨其境,盡快進入護士角色。設有護士站、模擬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治療室、準備室、庫房、衛生間等。護士站設有計算機、醫療文件柜及各種醫療文件記錄單、病歷架、電子病區一覽表(具備呼叫及對話裝置)。模擬病房配備醫院病房標準用物,設有中心吸氧、中心吸引和呼叫裝置,共有50個病床。每個模擬病區還有1個多媒體示教室和1間無菌操作、輸液練習室。

        2.1.2 實訓設備建設

        購置了大批先進、并與醫院實際匹配的儀器設備,如全自動洗胃機、中心供氧及吸引裝置、吸痰機、注射泵、輸液泵、心電監護器、心電圖機、超聲波霧化器、氧氣霧化品、床上洗頭盤、心肺復蘇以及各種操作練習模型等。為減少學生練習各種注射時引起損傷,我們購買了大批靜脈注射模型、臀部肌肉注射對比模型、皮內注射模型、皮下注射模型等,讓學生在這些注射模型上練習熟練后,再相互做真人注射練習。還配用一次性消耗用品如導尿包、灌腸器、口腔護理包、各種注射器、留置針、胃管、吸氧管、吸痰管等,醫院用什么我們就配備什么用于操作實訓。這樣學生就能使用全真或仿真的儀器設備進行各項技能訓練,提高訓練效果,使實訓練習與臨床工作實現“零距離”。

        2.2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管理

        2.2.1 安全管理

        制定實訓室用水用電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實行實訓指導教師和學生雙重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實訓指導教師負責白天安全監督檢查,課外時間則由學生自我管理,培養學生骨干,輪換值班,每天晚上實訓練習后檢查有無關好門窗,是否關閉風扇、燈、水龍頭,設備是否斷電等,保證實訓室的安全使用。

        2.2.2 物品管理

        制定實驗儀器設備和教學物品保管制度。實訓室物品種類繁多,有固定資產、一般資產和消耗性實訓用物等。固定資產和一般資產全部登記在冊,做到每件物品有專人負責管理,并定期進行資產核查,定期進行儀器設備的保養、檢測和維修,確保儀器設備完好率。在每學期末,根據下學期實訓課時計劃和班級人數,制定消耗性實訓用物采購計劃,交教務部門審核,上報學院采購。

        2.2.3 實訓室開放管理

        實訓室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16時至21時、雙休日全天。開放方式是以小組(5~6人)為單位,將床位和實訓用物分到各個小組,由小組長統一安排和管理,學生每人每天輪流到實訓室練習1小時。開放練習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同學間相互觀摩練習,相互評價糾正,對一些共性問題由組長記錄,第二天報告任課教師進行集體解答指導;教研室每周安排1~2個下午與技能考核前派教師進行現場指導。同時,學生在每項操作實訓2~3周后,按統一的操作評分標準進行自我考核、小組長考核、教師抽查考核,做到每項操作人人達標。

        3 一體化護理實訓室運行效果

        3.1 實訓場地實景化,有利于實訓教學與臨床工作無縫對接

        模擬病區的環境、場地、布局以及設備配置都是仿照醫院病區進行建設,達到場地實景化、技能標準化、裝備現代化的要求。基礎護理的全部實訓項目都在模擬病區進行實訓,方法和步驟是:每項操作示教后,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案例情景,2人1組相互扮演護士和病人角色,操作的場景、步驟與護理崗位工作過程一致:首先到護士站查看、核對醫囑到病房評估病情,告之相關事項,做好操作前解釋到準備室準備操作用物或到治療室配藥(口服藥和各種注射操作)到病房操作操作后整理用物,物品歸位,垃圾按醫療廢物分類處理最后回到護士站進行醫囑簽名、記錄。實訓用物也是使用與醫院實際匹配的儀器設備,如吸氧操作用床邊中心供氧裝置和一次性氧管;吸痰操作用床邊負壓吸引裝置或吸痰機;特殊藥物注射或搶救時用注射泵和輸液泵;霧化吸入操作用超聲波霧化器或氧氣霧化器等。一次性消耗用品也依照醫院配備用于操作實訓,讓學生每次實訓課都置身于仿真環境,使用全真儀器設備,猶如在醫院病房、以護士角色進行各項操作及對各類患者進行護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實現實訓教學與臨床工作的無縫對接。

        3.2 實訓室集多媒體教學、示教、實訓于一體,有利于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施

        建成的實訓室分多功能示教室和模擬病區2個教學區域,集多媒體教學、示教與反示教、課內外實訓、同步錄像等多功能于一體,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因此,我們將基礎護理技術大部內容直接在實訓室上課,將理論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師生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例如在學習“體溫的觀察與護理技術”時,發給學生每人1支體溫計,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以下的學習任務:認識體溫計構造測量體溫(3種方法)檢視體溫計判斷測量結果異常體溫護理體溫計的清潔、消毒和檢查方法。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技能的訓練緊密結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3]。

        3.3 通過全方位開放實訓室提升學生綜合技能

        由于實訓課時少,學生實訓課上的練習時間有限,為讓學生盡快消化課堂上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術,我院全方位開放護理實訓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情況,對未熟練掌握的實訓項目進行練習,以達到對各項操作充分掌握和靈活運用。開放練習時學生自主管理用物,自主練習,自我評價考核,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培養了她們的團隊合作與勤奮鉆研精神,讓學生在實訓中學會了思考及解決問題,獨立完成操作,使學生的動手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開放實訓室既能充分利用實訓室的有限資源,又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還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近年來我院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得到醫院的一致好評,帶教教師評價我院實習生在動手能力、綜合處理問題和溝通能力上優于其他學校;我院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達100%。

        參考文獻

        [1] 賴穎真.“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9):46-47.

        [2] 李發榮,趙鵬.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現代職業人培養中的意義和作用[J].教育與教育研究,2011,25(4):97-99.

        第5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1.1內容的選取和組織

        臨床護理綜合技能應用課程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根據臨床護理崗位對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人才所需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參考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以護理學基本技術為核心,整合、歸納和選取母嬰護理、兒童護理、成人護理、老年護理、急救及重癥監護技術的重要知識點、技能點。通過設計典型臨床病例,依據臨床護理工作路徑劃分模塊,采用崗位導向模式組織教學,在強化學生護理操作技能的同時,加強臨床思維、人際溝通和解決臨床工作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崗位的要求,提高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能力。“妊娠高血壓疾病護理”是一個以病人入院到出院(經過治療—搶救—手術前—手術—手術后護理)的時間發展為橫軸劃分教學模塊,按病房和手術室護士(主班護士、治療護士和責任制護士以及器械護士、巡回護士)的崗位任務為縱軸進行情景設計的典型教學案例。本案例模塊劃分、崗位角色和主要工作任務詳見表1。

        1.2教學的條件和實施

        1.2.1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模擬化病房

        模擬病房是保證教學順利完成的基本條件。模擬病房最好能夠配置智能模擬人,利用模擬病房的空間、布局和設施,通過模擬護理工作情景,引導學生遵循護理程序,練習各種操作技能,觀察病人治療效果和病情轉歸,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從而達到綜合實訓的目的。

        1.2.2教學過程

        (1)分配任務:以每班50人為例,10人為一組,共分5組,每組承擔1個模塊的工作任務。各組的角色任務包括編劇(寫腳本)、導演(安排角色和排練)、劇務(物品準備)、病人、家屬、醫生、主班護士、責任護士、治療護士等。每組選出1位組長,并配備一位指導教師。(2)資料準備:教師課前及時下發病例、相關模塊材料及任務要求。學生按要求積極準備,并通過網絡、圖書、見習等方式解決問題、收集材料。(3)課前排練:按照模塊任務和要求,各組組長組織編寫腳本、分配角色、準備物品、進行排練。(4)小組展示:每個模塊的情景教學均安排在模擬病房/手術室進行。每個模塊平均4學時,前2學時全班集中進行小組成果展示,授課教師和其他學生觀摩。(5)課堂討論:小組組長對整個準備工作和演示過程進行說明和自評,再由教師和其他各組學生進行點評,點評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儀表著裝、溝通交流、團隊合作、應變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最后任課教師就本模塊及拓展內容進行提問和總結。(6)分組練習:在展示、點評、討論和總結后,全班學生5人為一組,分為10小組進行練習,參與本模塊展示的10位學生,分別進入各小組進行指導。(7)總結匯報:每個模塊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上交實訓報告,教師進行教學總結,所有文字材料交教研室存檔。

        1.3考核方法和形式

        全部模塊完成后,進入考核階段。學生以小組(5人)為單位進行綜合實訓項目考核。考核前一天抽取病例,每班考核安排4學時,每組平均20分鐘。考核分數按照理論提問,單項操作技能,醫療文件處理,綜合職業素質(包括儀表著裝、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臨床思維、健康宣教、團隊合作、應變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的權重進行計算。

        2特色與創新

        臨床護理綜合技能應用課程的病例設計獨特,教學組織形式新穎。為全面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實際工作能力發揮了以下積極作用。(1)依據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經過治療—搶救—手術前—手術—手術后護理的過程劃分教學模塊,與護士真實的工作路徑結合,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為學生以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奠定了基礎。(2)按照病房/手術室護理崗位工作任務設計教學情景,是行動導向高職教育模式在課程中的體現,通過對學科體系的解構和行動體系的重構,提高了實訓教學的時效性和完整性。(3)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觀,組織情景教學和進行綜合技能考核,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合作性,對鍛煉他們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原有知識構建新的知識網絡以及提高職業能力和素養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3結語

        第6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實訓教學環節是具體實施的關鍵環節,必須要在操作示范、實訓指導、教學方法的運用等主要環節進行嚴格控制。

        1.1優化操作示范

        操作示范是護理實訓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它以形象的語言和規范的操作動作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印象,便于學生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和操作方法。實訓教師在操作示范過程中,要按照實訓指導教材的要求進行,力求操作正確、規范。操作示范前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包括操作的目的、重點和難點等。示范時要安排好學生的觀看位置,使每個學生都能看清楚教師的示范動作。教師在示范過程中,要邊演示、邊講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功能。在示范過程中要有“慢動作”,以放慢的速度為學生演示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在示范結束后,可以詢問學生或通過在示范過程中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學生對操作示范的理解程度,必要時要重復示范。

        1.2合理運用教學方法

        在護理實訓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水平,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可以采取一些討論式、啟發式、問題式、探究式以及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的積極性。角色扮演法和情景式教學法是通過設置具體生動的模擬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強化特定專業場景中所需的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是集設計性、綜合性、應用性于一體的一種有效的實訓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實的體驗到工作中專業角色的責任和義務,對自身的社會角色做好心理準備;緩解學生實習過程中環境、工作能力、人際關系等帶來的壓力;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獨立思考、評判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無論何種教學方法都以技能訓練為主線,以其他教學方法為輔助,合理應用,使每種教學方法發揮應有的效能,以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1.3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在護理實訓教學過程中

        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對于一些基礎的實訓內容,我們可以只給出操作原則,而不限制具體的操作流程,鼓勵學生以護理技術操作的規則為準則,以省時、省力、安全性與舒適度為原則去設計自己的操作流程,從多個角度探索不同的實訓方法。同時,也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仿真模型,使得實訓內容可以更為生動、清晰的為學生展示出來,提高教學效率。

        1.4認真進行實訓指導

        學生結合實訓教師操作示范內容,按照實訓指導教材中的內容和步驟進行練習,實訓指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的對各實訓小組及學生的實訓作全面的檢查和指導。教師主要是檢查指導學生的操作動作、操作流程以及是否違反操作原則等。在實訓指導中既要注意發現共性問題,又要注意個別差異,共性問題采取集中指導的方式進行講解示范,個性問題采取個別指導的方式講解和糾正。

        二、改變實訓考核模式,增加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評估

        實訓考核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一個重要方式,是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為了更好的檢驗實訓教學效果,保證實訓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在考核環節中建立完善且合理的考核體系,增加綜合能力考核方面的內容,如: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與患者溝通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等。以護理技能考核、小組案例考核、實訓報告冊3項指標綜合進行實訓成績評價,使實訓成績評價更具準確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綜合考核既能反饋教學信息、評價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又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理論知識、專業技能、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護理實訓考核的效果和意義。

        三、做好實訓教學檔案管理,促進實訓室各方面建設

        實訓教學檔案的管理工作,是實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學檢查和教學督導的一個重要方面。實訓教學檔案不僅反映了學生實訓過程中對技能訓練的掌握情況,還反映了教師組織實訓教學的各個環節是否嚴格按照實訓大綱和計劃的要求進行。實訓教學檔案應包括:實訓教學大綱、指導教材、教學計劃、實訓教案、實訓報告、考核成績、實訓開出率、主要儀器設備的使用維修記錄以及實訓教學工作總結等。實訓室主任要定期對實訓教學檔案進行檢查,通過檢查可以發現和找出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總結并改進實訓教學工作,促進實訓室各方面建設,從而達到保證實訓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總結

        第7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1.課程基本情況

        1.1課程性質與作用。

        《婦產科護理》是高職護理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本課程按照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基本知識體系和技能要求,主要研究正常孕產婦婦女的護理、異常孕產婦婦女的護理、婦科疾病病人的護理、婦女保健、計劃生育婦女的護理等內容,具有專科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本課程突出了婦產科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簡化醫療知識,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根據婦女的生理、心理、社會特點,運用護理程序對孕、產婦疾病病人進行系統化整體護理。學習《婦產科護理》有助于學生適應現代護理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疾病觀察能力、配合用藥能力、綜合護理能力,也為從事專科護理工作奠定了基礎。《婦產科護理》課程是實現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主干課程之一。本課程以勝任臨床護理崗位需求為目標,以護士執業考試大綱為參考,以案例教學法為主線,重在臨床能力的培養。

        1.2與前后課程的銜接關系。

        《婦產科護理》的前導課程有《人體形態》、《人體機能》、《護理技巧》、《健康評估》、《護理藥理》、《人際溝通》等課程,與《社區護理》、《外科護理》、《急救護理技術》、《兒科護理》等專業課程一起構成培養學生臨床護理能力的核心課程,并為后期臨床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3課程目標。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課程組與校內外專家一道,認真分析護理崗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本課程的特點,確定了本課程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目標。

        1.3.1知識目標。

        1.3.1.1理解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識;

        1.3.1.2掌握妊娠期監護、保健的基本知識及分娩三個產程的經過、處理和護理措施;

        1.3.1.3掌握婦產科常見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1.3.1.4理解婦產科常見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則及護理措施;

        1.3.1.5理解計劃生育的基本知識、適應癥、禁忌癥、用物準備和護理措施;

        1.3.1.6了解婦產科常見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1.3.2技能目標。

        1.3.2.1具備婦產科常見病病人的病情觀察、疾病初步判斷及觀察治療效果的能力;

        1.3.2.2運用所學知識對婦產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

        1.3.2.3運用人際溝通技巧對婦產科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訪視和計劃生育指導;

        1.3.2.4能熟練掌握婦產科手術病人術前、術后整體護理;

        1.3.2.5能熟練掌握婦產科常用護理操作技術。

        1.3.3素質目標。

        1.3.3.1具有勤奮學習的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1.3.3.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1.3.3.3具有博大愛心和高度責任心;

        1.3.3.4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

        1.3.3.5具有自學發展及創新能力。

        2.課程設計

        2.1課程設計理念。

        課程組與衛生服務行業緊密合作,通過行業調查,在專業建設的基礎上,依據高職教育理論,以護理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以護理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護理工作崗位實際任務為載體,設計項目教學,構建理實結合、教學做一體化、動態變化的適應行業發展的課程形式,充分體現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以達到以能力為本位,強化技能的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目標。

        2.2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組組織以護理行業專家和護理教育專家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對護理行業開展深入調查,主要從五個方面對課程進行設計開發。

        2.2.1圍繞行業需求及任職資格,進行課程設置。

        課程組認真分析衛生服務行業對護理專業的需求情況及任職資格要求,對護理專業工作崗位及崗位群的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歸納整合典型工作任務,依此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的規律,構建以護理職業能力遞增、工作任務難度遞增的基于護理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體現“突出護理,加強人文”的專業發展理念。

        2.2.2根據行業標準對本課程應培養的職業能力作全面分析,制定課程目標。

        從護理專業職業崗位群及其能力構成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課程屬于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培養學生核心崗位能力。本課程主要培養四個方面的職業能力,即識別常見婦產科疾病的病情并對病情變化做出判斷能力;正確進行婦產科常見護理技術操作及多項操作的護理配合能力;對婦產科常見疾病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并制定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提供健康指導的能力;具備對婦產科常見危重急病的監護及配合搶救能力。

        2.2.3圍繞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序化教學內容。

        以護理工作過程為主線,選取各主要工作階段應完成的工作任務為主項目,并對主項目按典型工作崗位進行任務分解,設置子項目即各項典型工作任務,構建課程的項目訓練體系,序化教學內容。

        2.2.4以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做一體化項目訓練方案。

        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基于護理工作過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工作任務為載體,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原則設計“項目訓練方案”,在真實和仿真的工作情境中進行教學,將理論滲透項目中,按行業實際工作要求,使項目處于動態變化中,讓項目訓練源于工作,又高于工作。

        2.2.5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以專業技術標準和職業素質為基礎的考核體系。在考試考核方式選擇方面,以一個完整的實際工作過程為背景選擇“問題”,學生自行設計并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記錄試驗、調查、資料收集篩選的結果,注重學生自我積累考核證據,實現職業素質為基礎的考核。這種考核,既是學生學習、探索的過程,又是評價、考核學習成績的依據,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質。

        3.教學內容

        3.1內容選取依據。

        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標準、護理專業發展需要和完成工作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及學生實際情況選取教學內容,既要體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要求,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按教學設計結果組織教學實施,并根據實施反饋結果對課程內容和結構進行動態調整。

        3.2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

        3.2.1課程內容充分體現職業標準要求。

        課程開發分職業能力分析、工作過程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四個階段進行。通過職業能力分析,形成實際工作任務;通過工作過程分析,對職業能力進行整合,產生行動領域;對行動領域教學化處理,創設學習情境,選取教學內容,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2.2建立課程內容遴選機制。

        本課程根據婦產科護士臨床工作的特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學內容遴選機制,與合作醫院專家共同進行課程開發。首先請市中心醫院等合作醫院一線護理人員和醫院護理專家進行職業分析,確定工作過程與工作任務,保證能夠及時吸納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緊跟婦產科護理發展的最新潮流;課程內容由教學專家和專業教師討論,再通過醫院或社區、行業專家論證后確定,然后由專業教師進行內容組織設計,從中提煉出工作任務、典型案例,由專業老師、臨床專家、行業專家和學生一起,共同實施教學,并將實施結果及時形成反饋信息,為進一步的課程開發提供依據。課程內容緊跟專業技術發展和人才需求變化的步伐,更新周期保持在12個月左右。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注意吸收國際先進護理教育經驗,并將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培養融入教學內容中,結合護理專業的具體職業需求,自主進行了《婦產科護理》學習項目的開發,整合教學內容,構建了以職業崗位工作流程為導向的教學項目,形成了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化課程結構。

        3.2.3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遵循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臨床護理工作實際流程組織教學內容,將“工作任務”和“學習任務”進行融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注重將臨床的真實情景再現于課堂,注意根據課程目標選擇和組合知識。在學院與合作醫院共建的教學平臺上,實施教學環境的循環、教學師資的循環、技能培訓循環,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學做合一。學生經過循環教學,基本能夠熟悉臨床護理的各個流程和環節,從而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綜合能力,達到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和讓學生零距離上崗就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真實護理工作任務為驅動,構建相應的項目式課程結構。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都由若干個工作任務組成。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進行教、學、做相結合,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

        3.2.4表現形式。

        3.2.4.1制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標準

        通過行業調查,與醫院護理專家一道,按照臨床護理工作過程開發了符合高職教育理念的課程標準。

        3.2.4.2與行業專家共同編寫護理實訓教程

        受湖北省教育廳委托,聯合省內一流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南醫院等)的護理專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師,共同開發并出版了《護理實訓教程》(含婦產科護理操作教程)。

        3.2.4.3制作了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

        課程組在近5年來收集制作了大量的影像圖片,在此基礎上又按序化的教學內容制作了500多張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不僅有利于教學,而且是學生自學很好的參考資料。

        3.2.4.4建立了內容豐富的課程網站

        為實現課程的開放性,課程組建立了能與學生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建立了資源豐富的課程網站,其中包括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在線互動,以及婦產科護理技能操作錄像。

        4.教學方法與手段

        4.1教學方法。

        4.1.1問題引導法。

        以問題為基礎,首先提出相關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1.2小組討論法。

        以小組為單位,先自學、查資料,進行討論,最后由老師總結、評價,提高學生的的自學能力。

        4.1.3任務驅動法。

        以完成“任務”為線索,將教學內容貫穿于“任務”之中,由學生自己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任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1.4案例教學法。

        結合臨床病例,引發學生思考,通過護理程序完成任務,最后進行總結評價。

        4.1.5角色扮演法。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掌握工作過程中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1.6課堂延伸學習。

        組織各種類型的知識及技能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創造條件使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服務社會,提高實踐能力。

        4.2教學手段。

        4.2.1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課程建設的一開始,即鼓勵所有任課老師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借助學校有關資源的資助,在電子教案的基礎上,任課老師采用黑板書寫和多媒體教學結合的方式,把我們制作的教學課件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結合動畫講解。對于較復雜的內容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課件的動畫效果,化解教學中的難點,以利于學生對其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在教學方法上靈活掌握教學手段的恰當應用,不為追求形式而呆板地使用某一教學方法,把傳統的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節省時間,增強記憶效果,又能使學生更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4.2.2網絡教學手段。

        建立《婦產科護理》教學網站,將教學大綱、教材、教案、參考資料、教學錄像、教學課件、技能操作錄像、習題,以及習題答案全部上網,實行網上輔導答疑,使教學資源共享。學生可通過互聯網自主學習、自我檢測。優化教學過程,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增強教學效果。

        4.2.3課程考核與評價。

        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以專業技術標準和職業素質為基礎的多元考查與評價體系。

        4.2.3.1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除考核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外,還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查。

        4.2.3.2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除傳統的筆試考核外,還采用了技能考核、作品展示、實驗報告、論文答辯、調查報告、社會實踐等多種方法。

        4.2.3.3評價主體的立體化

        評價主體有學生、教師、校內外專家。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學生互評等形式;教師評價包括作業批改、技能考核、論文答辯等形式;校內外專家可采用隨堂聽課、學生問卷調查等形式參與考核與評價。

        4.2.3.4評價過程的全程化

        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實行階段考核與終末考核結合,醫院考核與學校考核相結合,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評價。

        5.教學條件

        5.1教學團隊。

        《婦產科護理學》課程組由8名愛崗敬業、責任感強,理論扎實、業務精湛,富有團隊協作精神的中青年業務骨干教師組成。課程組成員年齡和學歷結構合理,副高及以上職稱6人,中級及初級職稱各1人。專職教師均取得護士執業證書或醫師執業資格證書和高校教師資格證,每年利用寒暑假到醫院上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兼職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使教學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增強教學效果。

        5.2實訓條件。

        5.2.1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中心有豐富的教學實訓資源,建設有婦科檢查室、模擬產房、母嬰病房等,配有大量的模擬設備,如GMD-S551高級分娩模型、FL1004孕婦腹部觸診模型、SMF122避孕藥具操作實習教學模型等,方便學生練習的同時,廣泛用于開展社會培訓。

        5.2.2校外實訓基地。

        在校外廣泛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包括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家鄉鎮衛生院,2個老年社會福利院,與36家醫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制定巡回檢查制度,保證實踐教學計劃的落實,加強實習、實踐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完成學生接觸臨床、服務社會的教育過程,完成頂崗實習、能力導向的培訓過程。

        6.教學效果與評價

        課程改革成效顯著,學生在校經過嚴格的專業技能、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培養,形成“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即技術應用能力強、職業道德強、綜合能力強、人文素質強。很多學生因操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被實習醫院聘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校內外專家和社會的一致好評。由于《婦產科護理》課程的先進性及實用性,獲得了校外專家、校內督導的認可,在學生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及較高的評價,于2004年8月被評為“院級優質課程”,于2005年3月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7.課程特色

        7.1根據婦產科護理工作過程,序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

        本課程在建設過程中,經常與醫院護理專家一道,分析婦產科護理工作過程,并總結提煉每一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要求,依此創設學習情境,序化教學內容。這種教學設計可以很好地將教、學、做融為一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化職業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獲得的職業技能與臨床崗位要求相一致。

        7.2與行業專家一道開發實訓教程。

        我院與省內一流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南醫院等)的護理專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師,共同開發并出版了《護理實訓教程》(含婦產科護理操作教程)。以《護理實訓教程》為指導,改革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規范學生的技能訓練,使學生學、做、練與臨床護理實際接軌。

        參考文獻:

        第8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人體解剖學》說課;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資源;課程特色

        說課是指授課教師在對某課程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專家或領導,系統而概括地解說自己對具體課程的理解、所作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1],然后由大家進行評說,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筆者對高職高專護理學專業《人體解剖學》課程的說課介紹如下。

        1 課程設置

        1.1基本信息 《人體解剖學》是3年制普通專科護理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課程安排在第一學年上學期,總教學時數為108學時,其中理論72學時,實訓36學時。它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屬于醫學入門的基礎課程,也屬于生物科學的形態學范疇。教學主要任務是講授人體器官的位置、形態、結構及毗鄰關系,構成了培養學生臨床診療能力的核心基礎課程,并為后期臨床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2性質與定位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獨立的醫學基礎科學,以就業為指導,以夠用、適用為主,使本專業學生掌握適應護師崗位所需的解剖學基礎理論知識,具有靈活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處理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養成起主要支撐和促進作用。

        1.3培養目標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圍繞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模式,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2]。

        1.3.1知識目標掌握《人體解剖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人體系統和器官的位置及形態結構特征和重要毗鄰關系,為學習其他醫學基礎課和臨床課奠定基礎。

        1.3.2技能目標在能力上培養學生具備比較扎實的專科技能;能夠系統、規范地進行專科檢查、醫療記錄。培養學生對一般急癥的急救意識以及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處理能力,能夠將掌握的理論與技能轉化為從事臨床工作的職業本領。

        1.3.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不怕臟和累獻身精神,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與臨床探索精神。

        2 教學設計

        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認真貫徹執行產學結合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必先從從課前準備、課堂講授、課后總結三個環節設計,課前有預習,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對重點和難點進行周密剖析、系統闡述,突出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在精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如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啟發提問、課堂討論、情境教學等。同時在實訓教學中強調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3]。在學法上,既要授知識理論又要授學習方法,教學生看書的方法、記憶的技巧、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習慣。

        3 教材分析

        《人體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6版,根據衛生部教材辦公室《全國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編寫要求》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力求教材具備思想性和啟發性,為學習其它專業課程打下一定基礎,基本符合本專業學生的教學要求。

        4 教學資源

        本課程組共有專兼職教師8人,兼職教師在無課時間即到醫院參加見習帶教。該團隊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具有雙師素質結構的優秀教學團隊,充分體現了院校一體、醫教結合的辦學特色。校內資源包括在校園網絡內與教材相配套的參考資料[4],題庫以及教學視頻等,校內分別開設有多個實訓室及3個大型陳列室,包括塑膠模型、人體標本,鑄型標本斷層解剖標本針灸標本甘油標本、塑化標本、胚胎標本護理實用解剖標本。校外有一所所獨立的附屬醫院和40余家校外實習基地,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實習實踐的需要,通過將校內外資源有效整合,能夠將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融為一體,充分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5 課程特色

        護理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解剖實驗課是解剖教學重要的環節,結合不同年齡段人群及人體淺靜脈的分布走行有針對性選擇穿刺部,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有一定積極作用。教師積極參與到解剖實驗課的學習中,不僅有利于解剖學內容的掌握,更會為護理專業課的學習以及護理實踐操作打下牢固的基礎。此外院校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實現了"實踐教學模式與職業技能應用能力相結合";遵循兩個原則:與臨床實踐工作、護理資格考試相對接;強化三種訓練:基本技能訓練、綜合素質訓練、實習前強化訓練。

        6 學生情況分析

        人體解剖學為新生入學后的第一門醫學基礎課,護理學專業學生以女生為主,對該課程普遍存在怕臟、怕臭、怕尸體等恐怖心理,加以解剖知識名詞、概念多易混淆、難記憶,為學習增加了一定難度。就課前準備的習題進行練習,重點知識應當課后進行總結,授課同時即教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比如:課后多看圖譜,重要人體器官結合圖譜適當繪制器官結構圖;在每次實訓課中,允許學生將自己親自解剖的尸體標本每做完一個層次的分離即進行拍攝,等到復習解階段又將圖片一張張翻看,能有效地增強復習效果[5]。鞏固記憶,評價教學效果,最后歸納總結,強調重點、突出難點,并給學生推薦相關的輔導習題集,引導學生關注本學科領域的新動態。

        7 考核及教學效果評價

        為達到教學目的,我校將考試成績分為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占60%為理論考試,實驗報告占總成績10%,技能考核占總成績20%,作業練習占10%。技能考核在實訓課程結束后進行安排。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采用隨堂反饋、理論考試、實驗考核等方式進行,該教學模式能夠比較合理的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項曉黎.口腔護理說課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08):243-244.

        [2]湯挺兵,黃陽生,錢金岳,等.新形勢下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解剖學雜志,2012,35(06):846-847.

        [3]閆錫秋.高職高專《五官科學》課程說課設計[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21):62-63.

        第9篇:基礎護理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 護理學基礎;精品課程;實踐教學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是國家教育部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1]。《護理學基礎》課程是護理專業的重點基礎課程,決定未來護理人才的方向[2],學院將《護理學基礎》列為重點課程建設,根據學校建設精品課程的有關標準,我們對該課程進行了重點建設,課程建設包括對課程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的構建等,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系列的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優化實踐教學措施

        1.1 改革課堂實驗教學

        (1)實驗操作小班化。每位教師帶教10~15名學生,首次操作從準備用物至結束,全程在教師指導進行。具體做法是:主講教師講解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項,演示操作步驟,學生模仿操作練習,教師巡視輔導,糾正不規范操作動作,實驗課下課前抽查1~2名學生,評估掌握的程度及操作中存在的問題。(2)團隊練習。主要用于學生課余練習,將各班分成5~6個學習小組,每組5~6人,設“學生小老師”1人,每組“學生小老師”由各班課余指導老師重點輔導及考核后,再有“學生小老師”帶組內同學一起訓練,并對其組員考核,部分實驗操作課學生與主講教師共同帶教,共同考核。經過3屆學生的實驗,“學生小老師”由不愿參加到積極報名參加;學生考核學生,由不認可到認可。(3)模擬情景學習。在實驗課中部分項目采用學生互為“病人”和“護士”,兩人角色互換學習,按護理程序步驟進行護理操作,最后要讓“病人”對“護士”的操作進行評價。(4)操作競賽練習。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操作競賽教學。按照知識、態度、技能目標質量評分標準和操作時間要求進行學生自評,然后學生講評,最后教師小結。

        1.2 設計嘗試綜合實踐考核

        (1)考核準備。教師統一討論準備模擬病例,學生在監考老師處抽簽模擬病例,組織組員進行病例討論,要求對模擬病例按護理程序步驟提出存在或潛在的護理問題(引起的原因及相關因素)、制定護理目標和具體措施、措施的依據、實施的人員安排等。(2)考核過程。各組分別推薦或自薦一名學生進行5分鐘的口頭匯報,主要針對病例中的護理問題,制定的具體目標及措施。接著由監考老師對其進行評價提出的護理問題、護理目標是否正確、護理措施是否合理,同時還對匯報學生的儀表、儀態、語言表達、判斷問題的思維等綜合性能力進行評價。操作考核,技能考核的學生現場5分鐘內完成準備操作用物后進行操作考核,未參加操作考核的組內其他學生筆試或口頭回答與操作考核項目有關的問題。(3)考核后總結反饋。考核結果,成績評定包括病例討論后護理問題與目標是否正確,措施是否全面、匯報表達能力、儀表儀態、團隊合作、操作技能考核、技能筆試等,各項分數綜合,取平均分,作為小組內每個成員的考核分數。整個過程結束教師反饋考核結果。

        1.3 優化臨床見習與實習前教學環節

        (1)始業教育進醫院。組織學生課間到醫院參觀門診,病人就醫環境,病區病人治療、護理環境;授課到護理程序章節時,組織學生去病房,采集病史等。通過三屆學生的嘗試,學生反應較好,部分學生寫出參觀報告中談到對所選專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改變了不喜歡護理專業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堅定其掌握基本技術的決心。(2)改革臨床實習前實訓。學生臨床實習前,采取平時集訓為主的形式,提前2個月左右,每周安排2次集訓,集訓期間采用實、“學生小老師”、指定輔導老師三方面負責制度,其形式培養自覺練習為主,但加強監督機制,如1~2周輔導老師及“學生小老師”分別或共同考核集訓效果。

        2 結果

        通過三屆學生的實驗嘗試,其《護理學基礎實踐》課程成績逐年提高,將三屆學生成績比較,其年級平均分為05屆85.22、06屆88.63、07屆90.06;及格、中等、良好、優秀率也有較明顯的變化。及格分數比例05屆有1學生,06、07屆均沒有,中等分數比例06屆比05屆有下降,其最突出的是優秀分數比例從13.67%提高到64.77%并且呈逐年提高。

        3 體會

        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設計并實施了新穎的綜合實踐考核,優化臨床見習與實習前強化實訓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在教學內容的更新及實踐教學的現代化建設方面繼續努力以使《護理學基礎》省級精品課程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天堂久久 | 你懂的网站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