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寫作教學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協作式教學的原理依據
“協作教學”可以看到協作式教學歷史和概念,其主要理念如下:協作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師之間,教師與其他相關人員(研究人員,試驗人員,教輔人員,其他專業人員)就某個特定施教目標組成團隊或搭檔進行協同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他們相互協調,相互學習,互為補充,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如Knackendoffel, Robinson, Deshier & Schumaker 2000 年提出:協作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教育過程,不同專長的教師自愿組合在一起,面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探討并研究出各種方法,并在實施過程中隨時監控,及時改進。…合作教學不單純是一次具體協約教學模式,而是一整套實施程序。”具體地說,“是兩位教師同時擔任某個班級的教學任務,一同做教案,一同施教,一同監控所教班級學生每天的學習進度,保證其學習效果。” ( Barbara Flanagan, 2005 )。Jeanne Bauwens and Jack J. Hourcade, 1997 提出了三種協作教學方式:團隊教學(team teaching), 輔助學習活動(suppor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和補充指導( complementary instruction)。協作教學的基本特點是:①發揮教師的集體力量和個人特長,共同對學生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可收到互助合作的效果。②根據學生向教師學習,相互學習和自我學習的不同學習途徑,采用大班上課、分組討論與獨立學習相結合的形式,既有集體的學習,又兼顧學生的個性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③能比較有效地使用人員、儀器、圖書和設備。④教學小隊的教師還可開展某些教學研究活動,有助于提高新教師的水平。
協作式教學表達了一種理念,即系統整體的價值大于各子系統部分價值的總和。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應用協作式教學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協作工作的環境,把各學科教師組織起來,開展一系列的協作教學研究、協作備課、協作輔導及協作評價等教學活動;從而尋求并創造一種協作效應――即教學效果的非線性增長、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它不是多種教學因素簡單相加的總和,通過協作效應,一些原來沒有的或隱性的教學資源可以被開發出來,其教學效果、辦學效益的非線性的增長,是一般資源互補所不可比擬的。
2.協作式教學應用于初等學校的可行性
首先,處在計算機及其網絡發民迅猛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及寬帶網絡象昔日的謝王堂前燕了,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而電子白板也引入到了每個中、小學的每個教室,學校基本上為每個教師配備了便攜式電腦,這就為開展網絡環境下的協作式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
其次,2002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提高國民的信息素養,培養信息化人才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教師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蘇州市教育事業“十五”計劃》和《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規劃》要求“中青年教師100%通過信息技術培訓,網絡學習和備課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這就為協作式教學應用于初等學校提供了人員保證。
第三,MOODLE、E-LEARNING等各種網絡教學平臺,也為協作式教學應用于初等學校提供了技術保障,比如,筆者為了使學校的同仁更方便地使用網絡教學平臺,將據于課程式(Moodle)的網絡教學模式,改寫成一個據于班級模式的小型的教學平臺。
3.協作式教學在初等學校初步應用的實施方法和過程
3.1備課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核心,由于網絡協作教學要求擺脫傳統課堂面授“滿堂灌”和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機灌”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的備課工作量特別大。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包括導入的方式、講授的表達方式、啟發的內容、學習方法的引導、教學設計腳本的編寫、網頁的制作、相關網站的鏈接、網絡資源庫查詢以及學生學習活動、虛擬實踐的安排等等。這些內容有時是單個的教師所無法全部解決的,只有依靠集體備課的形式通過分工、協作得以解決。而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究、發揮教師團隊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最有效的備課形式,它是課堂教學的準備環節,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平臺。具體的協作教學的備課模式可以分以下幾步:
3.1.1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學校為全校教師開設一個公共的聊天室,在此教師們可以通過電子白板、語音實現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作。同時,也為每個學科的教研組開設同樣功能的聊天室,以便于教研組的教師交流信息。
3.1.2學校或教研組規定集體備課的內容和形式,比如一周一次,一次一到二節的內容。然后指定主備教師及輔助教師,當主備教師認為相關的內容需要其它學科的教師支援時,可以通過QQ、家校路路通或網絡教學平臺上的即時通信功能模塊通知相關的教師并報學校教務處備案,這樣可以讓各相關教師先行準備;然后,由教務處或教研組領導通知相應的教師在指定的時間里,登錄到網絡教學平臺的相應的聊天式進行集體備課,當然先由主備人在“學科聊天室”說課:即說教學要求、內容特點、學情分析、目標確定、教學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然后,由組員發表補充意見,全組討論,集體商定后確定集體教案。 這個討論的過程是集體備課中是關鍵點,也是體現“集體智慧”的重要環節,一場精彩的集體備課下來,就是一道富含學術營養的盛宴。最后,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基礎上,根據自己面對的學情、教學要求、自己的教學風格等,對集體教案進行再一次備課修訂,形成集眾家之長、又兼有自己個性特色的個人教案,并將其應用教學實踐,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
3.1.3將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個人教案,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的傳用備課資源頻道,以供后面的教師參考、學習。
3.1.4最終通知網絡管理人員,形成一個公認的WEB交互式多媒體教案,以供相關的教師使用。
3.2教學階段,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提出了三個層面六個度的新課堂評價標準。第一個層面是教師層面,包括親合度和整合度。第二層面是學生層面,包括參與度和練習度。第三個層面是師生互動的層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在協作式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設計、指導者和組織者。當教師帶著“本本”走進教室時,教師的主要精力已經不是講授知識點了,這個任務已經移交給了網絡,教師就能更好地與學生從多角度、多渠道建立良好的融洽的親近感情,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師,達到親其師、信其道、傳其道的效果。
協作式教學,本身就體現了就包含了整合的概念,從傳統意義上講,在有限現的45分鐘的時間內,如果需要其他教師走進課堂為課堂教學服務,這是不現實的,但是借助于網絡,通過集體備課,使這樣的整合成為現實。比如,當物理教師講授密度的概念時,學生對于“當體積一定時,密度與質量成正比是錯誤的”這樣的語句不易理解,此時,主講教師可以點擊相應的視頻讓數學教師出現在電子白板上,由數學老師來講授正比函數中的K與密度的關系,就很容易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了。一句話,通過使用屏幕錄制軟件(比如CamStudio、HyperCam等)、視頻錄像等多媒體技術,可以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將課堂教學中需要使用的視頻、聲頻預先準備好,并做好相應的WEB交互式教案。這至少使得課堂教學在技術上達到了整合的要求。
協作式教學是基于傳統教學,又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以對于學生層面的參與度和練習度是很容易掌控的。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布置課后作業,而學生提交作業既可以是傳統的紙質的,也可以是以電子形式的。這樣對于電子形式的作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對作業作出實時反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有利于學生的家長實時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
一堂好課應該充分體現其自由度。協作式教學的課堂教學恰恰能使自由度得到充分的體現。因為基于網絡的協作式教學,其教學內容的呈現主要方式是網絡,而網絡教育資源可以將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并輔之以時間倒置、時空踴躍等呈現方式。為需求各異的學生獲取信息提供方便,這可以極大地滿足他們激發動機、體驗感知、領會創新、交流鞏固等認識要求,開拓學生思路,令學生思維高度活躍,引發創新火花。
一堂好課還應該體現其拓展度。拓展度是師生在時空和容量上的互為拓展,是知識流動發展的渠道。基于網絡的協作式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拓展到家庭,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后選擇在課堂上還沒有透徹理解的內容進行再學習,與教師和同學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再次的探討和學習。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在網絡上對于教師準備好的相應的提高內容進行自學。
關鍵詞:《漢語拼音方案》;語文教學;普通話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0-0301-01
《漢語拼音方案》自公布以來,應用于語文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小學、兒童入學,先學拼音,后學漢字的初期階段,《漢語拼音方案》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國通用的課本,一些地區自編的課本,一些實驗用的課本,沒有不編入漢語拼音教材的,足見漢語拼音在教學教材中運用之何其廣泛。本文擬就有關《漢語拼音方案》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及作用作一淺嘗性地探討。以下就是《漢語拼音方案》在語文教學上的主要應用表現:
一、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漢語拼音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對初學寫作者而言,學了拼音初步以后就進行拼音寫話,是提高寫作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初學者把自己想寫的東西用拼音拼寫下來,從而養成不怕寫作的良好習慣,打下自由寫作的基礎。2.教師應提倡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話”,反對用他人的字句“作文”。從漢字“作文”入手學習寫作,不僅由于漢字不夠用而限制了寫作,往往還會養成一種習慣:只能用讀過的文章中間的字句來編織,不能用自己的言語來書寫。一提起筆,就只想到現成的文章中去發掘和搜集材料,不善于動腦,自我造句。如此,長此以往,就會養成“抄襲”作文的不良的習慣。通過以上兩種有關漢語拼音在寫作方面的輔助作用的展現,我們不難發現,漢語拼音在提高寫作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充分發揮漢語拼音的輔助作用,才能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有助規范和推廣普通話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將普通話教育跟漢語拼音教育和漢字教育結合起來,這種以“拼音、識字、普通話”三合一的教學體系,充分展示了《漢語拼音方案》在語文教學中的優越性。漢語拼音本來就是規范化的普通話教育,漢字注音的目的是認讀漢字,可是注音能使漢字讀音統一于普通話的標準讀音,這就為普通話的推廣提供了基礎。只要避免采用半文半白、不文不白、不合規范化的文章,“三合一”的語文教學體系可以通過分詞連寫全部注音的讀物來實現。
學校是推廣普通話重要場所,語文教學更應以普通話為主導,每一位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生識字的同時,也要重視普通話的教學,而這兩者又離不開應用《漢語拼音方案》來給漢字注音和用拼音字母拼寫漢語。因此,我們要更好地發揮《漢語拼音方案》的作用,積極倡導和推廣普通話,是當前語文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漢語拼音注音有助于學生認讀漢字
漢語拼音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注音字母所發揮的作用也就這一項,拼音字母的第一件工作也就是繼承這個作用。一個小學生上了一年學,就能應用拼音字母讀出漢語的每一個音節、聲、韻、調等;上了兩年學,就能更趨熟練,拿出字典就能自己解決漢字讀音的問題。可見,漢語拼音在學習認讀漢字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漢語拼音不僅是教學漢字的助手,還是自學漢字的導師。利用注音認讀漢字,對初學者是十分必要的,對其他階段的學習者也很必要。對兒童和文盲來說,注音是開蒙學習漢字的鑰匙,這叫“注音識字”;對學完常用漢字的小學、初高中學生來說,注音是幫助學習更多漢字的指導,這叫“生字注音”;對已經熟悉通用漢字的大學生、知識分子們來說,注音是認讀生僻字和罕用字、校正讀音和幫助記憶的手段,這叫做“難字注音”。眾所周知,漢字的字數很多,對其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淀的過程。在常見的漢字以外總會時時遇到不常見的漢字,即使是漢字學者也要在字典上隨時查閱一些不常見和一時遺忘的漢字。因此,直音法和法切法都有缺點,只有利用漢語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才是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可見,《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行在識讀漢字方面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四、有利于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閱讀能力
漢語拼音課文的進度和教學方法參照應用文字各國的經驗,不使漢語拼音的學習受漢字牽制,漢字課文按照漢字特定的進度和教學方法,也不使漢字的學習受到漢語拼音牽制,充分利用漢字和拼音的對照讀物,使學生在不因漢字攔路而降低閱讀速度的條件下,從主要閱讀拼音逐步過渡到主要閱讀漢字,最后能夠完全閱讀漢字。對于初讀者,可以首先通過拼音閱讀大量文章,將一些不認識的漢字跳過,在看懂讀物上拼音的基礎上,對全文進行理解。在理解整體內容之后,再分批地、逐步地擊破認識漢字的難點。如此反復,漢字在適當的大量閱讀中反復遇見,不知不覺中會熟悉起來,這樣認讀漢字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覺,提高了閱讀效率。
總之,《漢語拼音方案》頒布實施以來,在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生活和國際交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輝煌的功績,得到了人們的積極肯定。漢語拼音將繼續在小學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繼續提高學生認字能力,繼續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漢語拼音方案》50多年來實施的實踐證明,漢語拼音具有進一步研究貢獻社會的潛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在教育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同時,深入研究漢語拼音,努力將漢語拼音對社會的貢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蔣仲仁.《漢語拼音方案》在教學上的應用[J].文字改革,1983(6).
關鍵詞: 行動研究 高中英語寫作課 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師行動研究是近年來新引進的一種教學理論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以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Dave Ebbutt)由此可見,行動研究實際上是教師對日常教學的一種反思,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研究。它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是進行反思教學的有效方法。
教師行動研究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可以簡單描述為: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在一個問題從發現到解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提出一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分析問題的成因;制訂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實施方案;按照實施方案進行教學實踐;調查和評估實際教學效果;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從中發現新的問題,準備下一個研究課題。
在多年的英語基礎教學中,我們一直面臨一個教學難題: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與語言運用能力不相符合。很多學生處于會讀不會寫、會聽不會說、會考不會用的學習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盲目而被動,缺乏成就感的學習使他們中的一部分漸漸失去了激情,英語教學成為一潭死水。面對這一現狀,筆者以英語寫作為突破口,發起行動研究,探尋造成學生寫作能力低下的真正原因,制訂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訓練計劃。學生經過系統、科學的寫作訓練,逐步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并最終熟練準確地運用英語知識,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一、發現問題
寫作是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根據多年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監測和成果評價,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甚至對英語寫作存有畏懼心理,無法連貫表達主題,句式單一,詞不達意,漢語思維在英語寫作中隨處可見。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得出三個影響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結構篇章的能力、詞匯運用表達能力和英語語法的學習水平。其中,前者是個人文學素養的體現,一般來說,漢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能夠做到內容充實,結構完整。后兩者則屬于外語學習的范疇,直接受到學習效果的影響。
除了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之外,教師的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對高一、高二兩個基礎年級14位英語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是隨機的,64%的教師(9人)只有在試卷點評時對某一個特定問題進行說明,如普遍的語法性錯誤,審題偏差等;14%的教師(2人)在講評時直接忽略寫作模塊,只有22%的教師(3人)對學生進行過寫作方法的指導,但缺乏系統的策略教學和訓練。至于評分后的學生習作,師生雙方都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很少進行修改和重評,導致相同的錯誤反復出現,問題一直存在。雖然學生寫的文章不少,但能力卻得不到提高。
二、制訂方案
基于上述對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應該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入手制訂解決方案。
1.夯實語言基礎,進行以語用為目的的詞匯教學。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側重于語言的應用目的,將詞匯和語法教學放到情景練習中進行。同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英漢比較,體會英語和漢語在詞匯涵義、詞語搭配、句式變化等方面的異同,摒除漢語影響,形成英語思維。
2.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為英語寫作積累必要的寫作素材。雖然英語寫作沒有漢語寫作要求高,但作為非母語的寫作,要充分、準確地表達主題,實現交際目的,適當發表個人觀點,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詞匯、句式結構,甚至是一些相關的英語文化。這些都是寫作素材的構成要件。事實證明,通過閱讀積累的詞匯比單純記憶而來的詞匯在寫作中的運用率、準確率更高。這是因為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詞語運用的模本,有語境的詞匯學習是最有效的。
3.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寫作指導,其中包括對語言素材的甄選整合,篇章結構的安排,過渡詞的使用,主題句的撰寫等。寫作策略既可以通過專門的寫作課進行輔導、訓練,又可以滲透在以其他任務為主的課堂上。這種滲透式的策略教學應該是指向明確的,即學生能夠準確獲知學習內容與寫作技巧相關聯,并將其主動運用于英語寫作當中。
4.創新寫作點評模式,強化評后習作的修改過程,改變寫作教學的不合理現狀。教師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批改的作文呈現給學生的只是一個分數,學生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更無從改進。寫作的評改模式可按“教師示范—學生自改—小組互改—教師反饋—改后重寫—成果展示”幾個環節進行。這種評改模式既緩解了教師的批改壓力,又促進了學生間相互學習和自我反思,提高了欣賞水平和鑒定能力,在修改的過程中領悟提高,在成品中體驗進步的喜悅。
5.開展各項寫作訓練,循序漸進,加大學生的訓練量。除作業和習題中的命題作文外,還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嘗試不同的寫作形式。如周記、演講稿、通知、課堂報告、校園新聞短訊、賀卡等。將英文寫作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既可以增強英語寫作的實用性,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實施方案
為了有效實施行動方案,我們制訂了為期四個月的行動計劃。在16個教學周中,每周安排1節寫作課,進行專門的寫作訓練和小組評改。甄選英語美文,推薦給學生課后閱讀;要求學生建立英語素材本,積累自己在閱讀和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好句子和詞匯,并在每周的最后一節課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以周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學校生活,向老師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師通過批改和回復周記,及時了解學生的問題、需求,給予必要的幫助。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每個月舉辦一次寫作比賽,由學生自己評選出優秀作文,整編成冊,作為學習典范發給學生。在第8周和16周時,進行兩次問卷調查和寫作測試,評估學習效果,期間根據問卷調查和測試結果對方案進行一定的改進和調整。
四、效果評價
1.從調查問卷中看。在活動中期和末期兩次調查問卷的數字對比中,我們發現:第一,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對寫作產生興趣。第二,學生的寫作方式發生了改變。從毫無章法到開始使用一定的寫作策略,寫的時候更有信心。第三,在新的評改模式下,學生樹立了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在遇到疑難時不再逃避甚至放棄,而是主動向同學或老師求助,解決問題。
2.從測試結果中看。學生寫作的平均分呈上升趨勢。從整體上看,拼寫、動詞堆砌、時態混亂等低級錯誤大幅度減少,結構更加合理,語言趨于規范。素材本的建立使學生的語料庫大為豐富,句式多樣,幾乎每份試卷中都能出現至少一個可圈可點的好句子。更為可喜的是,平時所講的詞匯、短語在寫作中隨處可見。這說明,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以語用為目的的語言知識教學開始取得成效。
論文關鍵詞:以發表為中心;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改革
為了提高高職應用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益,近三年,筆者從解決學生寫作動力性困難入手,以發表為中心改革高職應用寫作教學。這項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所教班級學生參加應用寫作任務或內容真實項目一百多個,寫作欲望、興趣、積極性和水平明顯提高。學生初步具備了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寫作素質和語文素養。
動力性困難是當前高職學生寫作的主要困難,其次才是能力性困難。所謂動力性困難即寫作興趣、寫作熱情、寫作自發性和寫作積極性方面的畏難情緒。喚起、維持、增強學生寫作的內驅動力,無疑應成為寫作教學極其重要的出發點和關鍵點。否則,離開了學生這個寫作主體的積極性,培養寫作能力就無從談起了。而這正是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以發表為中心”改革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就能夠有效喚起、維持、增強學生寫作的內驅動力,真正實現“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轉變,并在解決其動力性困難的同時,逐步解決能力性困難,提高應用寫作教學效果,增強應用寫作能力。
本文所說“發表”為廣義,即運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向公眾表達意見,包括在刊物上登載等。所謂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就是以發表為樞紐,緊扣學生的寫作內驅動力——發表欲,以從口頭到書面、從音像到文字、從課堂到課外、從模擬仿真到實際項目的多層級發表活動貫穿始終,以發表學生的應用寫作作品為契機,以激發、鞏固、升華其創作欲、發表欲和創造性為抓手,以提高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為宗旨和依歸,形成具有鮮明高等職業教育特征的應用寫作教學模式。WWw.133229.cOm
總之,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教學時空已延伸到課外,其教學內容已經拓展到專業學習、校園生活、個人職業生涯等諸多方面,其教學方法已經擴大到最新的現代信息技術領域,對于提升高職應用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借鑒意義。
多層級發表案例
高職學生寫作基礎普遍薄弱,寫作興趣、水平等參差不齊。要激發大多數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必須為所有學生創造發表作品的機會,然后再逐步引導學生走向更高級別的發表。以發表為中心的高職應用寫作教學采取多層級發表方式,形成富有親和力的“發表網絡”。一方面,鼓勵學生細讀應用文本,既要學會欣賞,又要敢于懷疑,破除發表的神秘感、神圣感;另一方面,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陣地,使發表成為可能。這就是一級到四級發表:一級發表限于小組當中。當同學互評作文時,就是學生作品初次得到發表的機會。二級發表是在全班同學或兄弟班同學范圍中進行。或口頭宣讀,或分文種舉辦佳作專刊,或開展求職信應聘書比賽,或舉行校園解說詞征集活動,等等,千方百計為學生增加發表機會,拓寬發表范圍。三級發表是投稿到校報、校刊上。四級發表是向各級刊物推薦佳作,或者讓其作品應用到現實中發揮應有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熱情。這四級發表均突破了傳統作文教學中的讀者缺位現象,出現了除教師之外的非嚴格意義上的其他真正讀者,“作品”被人“閱讀”了。筆者將其歸納為“當眾表達:被閱讀”。
案例一:筆者舉行了某學院學生勤工儉學崗應聘書比賽,通過以賽激趣,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結合典型文本的細讀,學生獲得了應聘書寫作的基本常識和寫作要求。教師現場引導每個學生合理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應聘崗位目標,寫出凸顯個人特色和亮點的應聘書。隨后進入多層級發表:首先,在小組內小范圍發表,互相傳看,提出修改意見建議,進行初次完善;其次,推選出小組中的代表作在全班范圍內宣讀或展示文本,相互交流,品評優劣,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進行再次完善;再次,結合學生所學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要求全班學生將經過師生反復修改定稿的應聘書,以真實、美觀的包括完成了封面、版式設計等在內的應聘文本形式,在校內公開展示;最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應聘書送呈相關部門,爭取適合自己的勤工儉學崗。
本案例完整地體現了多層級發表的各個層級,最大限度地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至少兩次的發表機會。應用寫作的指導過程與文章產生和運用的實際過程完全一致,與專業相融合,與校園相融洽,直接管用,頗能激發學生的應用寫作積極性創造性。
案例二:筆者利用自己兼任指導教師的學院社團報《旖旎風報》開辟應用寫作專題文苑,為學生作品的發表提供陣地。同時,還將《旖旎風報》交流到湖南城市學院等高校,擴大了學生作品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本案例主要在三級發表和四級發表上著力,擴大讀者面,拓寬作品被閱讀的時空,增強作者的寫作效能感和成就感。
案例三:筆者將學生在課堂上細讀2008年第5期《應用寫作》上《對一則消息的修改及思考》所提出的質疑和修改建議進行綜合、深化,寫成論文《從一則消息病例看消息的寫作——〈對一則消息的修改及思考〉的補充》,發表在2009年第4期《語文學刊》上,使學生找到了自信,讀寫興趣大增。
本案例由文本細讀中的質疑所生,師生合作,深化提高,撰文公開發表,既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了學從問出,學貴有疑,又實現了多層級發表,激發了學生的應用寫作動機。
項目式發表案例
高職應用寫作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學作文,大多可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與專業結合更緊,越來越多地與仿真乃至實際項目相結合。因而高職應用寫作中的“發表”的意義并不止于“當眾表達:被閱讀”,而更進一步延伸為“項目開發:被采納”,從而彰顯高職教育的職業性,體現應用寫作的高職特征。幾年來,筆者結合所教班級專業,有計劃地開展項目教學。2007~2010連續4年,將拍攝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題片、黨建宣傳片、湖南省益陽市安化二中信息化校園建設經驗宣傳片、益陽市大通湖漁場對外形象宣傳片等真實項目引入教學,組織引導學生制定策劃方案、搜集整理素材、撰寫解說詞、參與拍攝制作。
案例一:2007年,學院接受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需要拍攝專題片,筆者受命承擔此項任務。筆者結合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將這個真實的項目引入課堂,帶領學生學習撰寫專題片拍攝策劃方案、合同、解說詞,并與學生所學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緊密結合,圓滿地完成了拍攝制作任務和應用寫作教學任務。
本案例充分利用了自己學院的應用寫作項目,融專業學習、學院工作與應用寫作于一體,任務項目實在而富于挑戰性,師生都感覺受益匪淺。
案例二:2008年,湖南省益陽市在益陽市安化二中召開益陽市信息化校園建設經驗推介與現場觀摩會,會上需要安化二中以宣傳片的形式系統總結、具體介紹該校信息化校園建設的成功經驗與作法。筆者參與該項目的拍攝工作,主要承擔解說詞撰寫。筆者搜集了解大量信息材料后,將此項撰寫解說詞的任務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細讀學院迎接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題片解說詞、觀看宣傳片,掌握專題片解說詞撰寫的要領,根據安化二中所需宣傳片的具體情況和撰寫要求,確定框架、充實內容、反復修改,形成解說詞初稿。并將校方、拍攝機構的討論修改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組織部分學生一起修改完善,最終定稿,獲得校方、拍攝機構和活動參與者一致好評。
本案例已經將應用寫作的真實項目拓展到校外,任務項目難度更大,周期也比較長,更多地是在課外完成。一些學生不僅參與解說詞的撰寫,還主動參與拍攝及后期制作,無論專業學習還是應用寫作,學生都感覺遠勝單純的課堂教學。
案例三:2009年,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漁場拍攝對外形象宣傳片,筆者參與此事。一方面,將這個項目引入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帶領學生學習策劃方案、合同、解說詞等應用文,另一方面,主動介紹學院專業師生承攬對方所轄企業品牌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業務,并結合這些教學產品說明、設計說明、廣告文案等學生急需、專業性較強的應用文種,較好地發揮了應用寫作教學服務專業學習,服務人才培養的作用。
本案例涉及的應用寫作真實項目較多,對傳統教學的沖擊比較大,需要更大的教學靈活度,對教師的教學和指導要求也更高。師生通過這樣的項目鍛煉,就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自娛自樂”,“孤芳自賞”,而是投身火熱、豐富、變化多端的社會實踐。大家意識到,只有與活生生的專業項目、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對接,真刀實槍地干,才能收獲真才實學。
諸如此類的項目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頗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寫作需求,帶著實在的任務、項目寫作,實現寫作教學與實際應用的無縫對接。
活動式發表案例
高職校園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眾多的校園活動涉及日常應用寫作的方方面面。學生全面參與甚至主持其中的活動,為應用寫作提供了用武之地。通過公開征集方案等形式,廣大學生踴躍參加。一旦其苦心經營的活動方案的作品被校園活動所采用并付諸實施,其激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筆者稱之為“活動使用:被實施”。
關鍵詞:教學創生;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07-24
一、教學創生與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
1.高中英語有效寫作的教學創生
教學預設指的是老師根據備課的內容和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按照計劃學習知識。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創生教學和預設教學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在教學中運用創生的理念指的是在教學中不再按照之前計劃好的教學方法進行,而是進行有創造性的教學,由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寫作的內容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也可以不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而是根據語言環境確定教學方法。
2.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學創生的主要特點
1.交互性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的素材,在生活中提煉寫作的內容。交互性指的是老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中應該選擇那些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所寫的素材比較熟悉,能夠在寫作中激發出真情實感。
2.實踐性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實踐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勇于創新,讓學生能夠大膽地練習,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過程性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不能只要結果,其實,寫作教學也是學生和老師互動的環節,互動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寫作體驗。
二、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的策略
1.交互性的寫作教學策略
教學創生的特點中,有著交互性特點。在寫作教學中應該設計一定的情境,遵循寫作原則。選擇寫作素材時盡量選擇那些能夠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使寫作的內容能夠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使學生能夠建立起生活的情境,有感而發,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使寫作和生活產生一種交互性,從而使學生能夠運用交互性方法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高中英語寫作練習中,就可以選擇中國美食,將中國的美食介紹給外國的朋友。這個選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而且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在寫作時會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寫作素材也可以選擇中國的著名景點,將景點介紹給外國的朋友,這樣就能夠在英語寫作中提高學生的興趣。
2.過程性的寫作教學方法
過程性的寫作教學方法要求老師在寫作教學中,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寫作的成果,而且要充分關注學生寫作的過程,從而在過程中發現學生寫作的問題,并且能夠對學生的寫作加以指導,讓學生明確自身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介紹景點寫作時,老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先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寫作,老師進行批改。
3.教學方案導學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不能一味地隨意教學,還是要制訂一定的教學計劃;要建立學案,堅持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以完善。在寫作教學中,老師預先制訂好教學內容,才能夠提高課堂寫作教學的效率,在教學中才能夠實現教學的目標。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還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在預設教學的基礎上,運用創生教學的理念,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和老師充分互動,產生互動性的教學效果,而且不僅僅要關注教學的結果,更要注重教學過程,采用過程教學法;在制訂了教學方案的同時,在課堂上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靈活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廣超.教學創生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J].教育學術月刊,2012,(1):104-106.
[關鍵詞]開放教育本科 畢業論文 指導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2-0195-02
引言
根據開放教育本科英語(教育方向)教學計劃的規定,學員在基本修完本專業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后,進入以撰寫畢業論文為主的集中實踐環節。教學實踐設計環節即畢業論文設計是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教育方向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本文中,筆者基于近五年的畢業論文指導實踐基礎,闡述了開放教育英語本科畢業論文的特點,分析了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一、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特點
開放教育本科英語教育專業學員所寫的畢業論文除了學術性(scholarly)、創新性(original)、規范性(formal)這幾個畢業論文的基本特征外,還應體現英語教育的職業性(professional)和過程性。
(一)畢業論文的設計應體現理論聯系教育實踐原則
所謂“學有所用”,學員畢業論文的選題要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真正解決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客觀存在的問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應就“教學行為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原則面向全體學員以講座或課程的形式進行指導。整篇畢業論文至少要體現有四次教學研究記錄或教學日記;要有一次課堂教學的錄像或錄音;要有原始調查問卷,或座談的錄音等,以保證教育教學這一職業性的凸顯。
(二)畢業論文的設計應該體現過程性原則
整個畢業論文設計必須經過問題分析、方案設計、項目實施、項目評估和項目報告幾個階段。學員的研究必須針對其課堂中確確實實反映出的問題,方案的設計必須符合要求,實施階段必須嚴格監控,保證有一個月的實施時間,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研究要如實評估,項目報告,亦即論文必須符合論文的寫作規范,要體現指導過程。整個設計環節由5個環節組成:
1.項目啟動:指導教師可采用集體或分散等指導方式,介紹研究原則和研究方法,布置研究任務;
2.問題分析和方案設計:學員分析自己課堂教學中反映出的問題,設計問題解決方案;
3.項目實施:學員通過課堂教學具體實施方案;
4.項目評估:學員運用評估手段和方法,對項目的事實情況及結果進行評估;
5.項目報告:學員根據論文寫作規范,用英文寫出正文4000詞左右的項目報告,同時提供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所有原始材料。
在整個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項目啟動是整個論文寫作的理論基礎;問題分析和方案設計確定論文研究方向;項目實施是論文實用價值體現的關鍵環節;項目評估是對論文學術價值的提煉;項目報告是對整個寫作痕跡的保留。這五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層層遞進。
二、撰寫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畢業論文寫作對于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的學員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除了完成一般畢業論文所要完成的各個環節以外,英語專業的學生還需用英文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想順利完成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學員要從論文的選題、時間安排及寫作心態三方面同步著手。
(一)選題問題
開放教育學員本身寫作水平不高(大多學員學歷為中專),面對論文選題往往要么望而卻步,要么求大求空,無法駕馭論文寫作。要解決畢業論文選題難這個問題,在具體的畢業論文指導實踐中,指導教師則需著力推進“兩個兼容”原則。該原則有利于學員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并學以致用。
1.原則之一:教學實踐和學術研究兼容。由于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的學員大多數是中小學一線教師,有著相當豐富的教學經驗,駕馭本專業與自己工作實踐聯系緊密的論文選題會相對來說容易得多。其次,學員對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思考,整理和提煉教學心得,再用于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這樣的論文很有實踐性和指導性。最后要注意在強調聯系教育實踐的同時,也不能輕視了畢業論文的規范性,學員通過英文寫作鍛煉了英文寫作技巧,同時也對論文寫作的規范要求進行了寫作實踐。
2.原則之二:個人特長和實際情況兼容。學員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時還要考慮自己的特長、綜合知識水平、學術科研能力和客觀條件。學員最好選擇自身擅長并且有一定興趣的題目。擅長能表現出學員對該論題有較深的認識思考及一定的實踐經驗,能降低寫作難度,更充分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素材充實,個人見解深刻,針對性強。指導老師可幫助學生對歷年的論文題目進行歸類,然后就每一類給出具體實例,讓學員親身體驗,和學員共同探討,尋找自己感興趣、熟悉或是能駕馭的題目。歷年論文題目基本可劃分為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學生心理研究、學科思想、學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二)時間問題
由于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學員大多為成人或在職中小學英語教師,工作負擔沉重,家庭生活壓力大,在完成工作任務和照顧好家庭之余用于論文寫作的時間就非常有限,因此時間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是畢業論文按期按質完成的重要保障。畢業論文的時間安排表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學計劃中留出用于畢業論文寫作的時間本身就非常有限,且由于是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面臨畢業,論文已無延期上交的可能性,因學員自身不夠重視或工作忙等原因最后只能選擇放棄論文答辯的現象屢見不鮮。為改變這一無論是學員還是指導教師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筆者建議首先學員應當重視畢業論文的寫作,畢竟三年所學,畢于所寫。學員應當處理好學業與工作的關系,充分、高效地使用業余時間進行論文方案的實施及撰寫,對寫作過程中的困難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耐得住寂寞,忍得下艱苦。其次,作為指導教師則應確實把握好論文寫作的每個環節,運用E-Mail、手機等現代化聯系方式,或告知學生可進行雙向語音或視頻聯絡的網址(例如雅虎通、QQ、MSN等)充分與學員進行有效溝通,指導到位,引導學員逐段完成論文,漸入佳境。按時間安排逐項完成各項寫作任務還有賴于指導教師對學員的階段性檢查,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
(三)心態問題
學員積極的寫作心態,是畢業論文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積極心態的創立離不開指導教師的培養和學員自身養成。
1.指導教師要為學員設置成功目標。在長達半年的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在學員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導致論文寫不下去時,應不厭其煩地進行鼓勵。為了使畢業論文順利完成這一遠景目標變得不那么遙不可及,指導教師可以對遠景目標進行分解,放在每一個寫作階段,逐一完成,使得遠景目標的實現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
2.學員對自己的論文寫作應持積極心態。積極心態是一種對任何人、任何情況或任何環境所把持的正確、誠懇而且有建設性,同時也不違背法律、道德和人類權利的思想、行為或反映。積極心態有利于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下圖是柳州市廣播電視大學2005-2011年部分畢業生畢業論文心理狀況調查表,可以反映出由于持不同心態的畢業生參加畢業論文寫作會產生的不同結果。
柳州市廣播電視大學2005-2011年部分畢業生畢業論文心理狀況調查表
上表顯示的狀況是不能令人放心的,這樣的心態必然會引發教學、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混學、浮學現象嚴重,缺勤、論文抄襲、拼湊等現象屢禁不絕。這些與上述消極心態有直接的關系。在艱辛的畢業論文創作過程中,學員應抱積極心態,把自己遇到的種種失敗看成人生經歷的寶貴財富。不論怎樣,堅持下來,就是最大的勝利。在近五年的指導畢業論文的實踐中,筆者發現具有積極心態的學員寫作目標明確,動機強,遇到寫作困難時善于動腦筋、想辦法,寫作進展速度快。而具有消極心態的學員在進行畢業論文的創作時,往往遇難而退;面對種種寫作困難采取逃避或是蒙混過關的辦法,其結果往往是論文不能按時上交,延期畢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堅持“兩個兼容”原則指導學員選題,合理安排論文撰寫時間,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撰寫心態,能較好地體現電大開放教育培養“實用性、應用性”人才的辦學宗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當前畢業論文寫作的尷尬狀況。畢業論文是一個極其艱辛的實施過程,只要學員合理安排好論文寫作時間,保持積極的寫作心態就能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參加論文答辯,達到個人的學術研究高峰。
【參考文獻】
[1]黃芬香.開放教育文科類畢業論文評價模式的構建[J].中國遠程教育,2006(4):34-38.
[2]施小平.試論高校畢業論文(設計)的全面質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3]曹文榮.遠程教育畢業論文指導方法研究――基于上海電大畢業論文指導的實踐[J].研究與交流,2007(5):11-13.
[4]王正東.流程型開放教育畢業論文(設計)追蹤管理模式[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25-127.宋立平.畢業論文寫作指導[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12.
[5]杜祥培,尹躍妮,歐陽中萬.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3(9):75-77.
[6]司景萍,高志鷹.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43-46.
[7]顧冀梅.關于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課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12):164-165.
[8]鄭秀戀.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問題及對策[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9(3):436-439.
[9]姜昕.高校遠程教育畢業論文質量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9):169.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模式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搞好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運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見怪不怪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使畢業論文回歸它的初衷,改革和創新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傳統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寫作周期太短,難于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習慣于將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寫作周期約三個月。然而,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僅僅靠論文指導教師通過短時間的突擊指導是很難見效的。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畢業論文題目,查找文獻資料,寫開題報告,制定調查方案,進行調查和資料整理,撰寫畢業論文,答辯等。如此多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消化的過程。特別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訓練,部分學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許多學生面對眾多的參考選題茫然不知所措,處于“什么題目都可以選,什么題目又都不能選”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資料,收集哪些資料,如何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什么,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學士學位,迫不得已,部分學生只好趕鴨子上架,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抄公”、“摻水”現象不時而生。
(二)就業壓力過大,論文寫作應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且這一學期又是畢業生求職的時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給畢業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崗位自然會把畢業論文放到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班,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所以無論是找到工作與否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畢業論文的撰寫。
(三)寫作基礎薄弱,撰寫論文力不從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還是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理論的支撐。沒有寬厚的知識和理論背景,就很難有什么新發現。目前學生缺乏寫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在校時各門專業課的考試又大多以試題考試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受到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即使在畢業論文寫作前,學校安排了幾次專題講座,但不少學生實際動筆時仍感覺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展開研究工作。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缺乏論文寫作能力,在論文寫作時對于自己所論的問題、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事無巨細的將一堆材料沒有邏輯聯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討了“3.8.2.1”畢業論文教學新模式,具體思路就是構建一套有理論支撐,有實踐基礎,具有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具體模式見圖1:
模式中的“3”是指開設《大學語文》、《寫作基礎知識》和《經濟文獻檢索》三門課程,開設這三門課的目的旨在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寫作基礎。其中《大學語文》安排在第一學期,《論文寫作基礎》安排在第二學期,《經濟文獻檢索》安排在第三學期。這種安排既保證了課程先行后續的合理性,同時又保證時間上的銜接性,而且也體現了大學與中學知識的延續性。
模式中的“8”是指圍繞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等八門主干專業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通過課程論文寫作達到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讀書體會、學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論文等形式均可。具體要求可視課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確定。比如剛學習《基礎會計》時,考慮是專業入門課程,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或讀書體會即可;《財務管理》可考慮案例分析,等等。專業主干課程論文時間安排與課程安排同步。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既可初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專業基礎。
模式中的“2”是指開設論文專題講座和進行一次學年論文寫作訓練,時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前半學期完成。首先,安排論文指導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講授2至3次論文專題講座,主要是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詢資料的方法、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等。隨后安排5~6周時間進行學年論文寫作,為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寫作學年論文時,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問題,事先擬定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通過師生交換意見,實現雙向選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尋求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切入點和師生之間協調的結合點。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旨在為畢業論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此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選好題。論文選題無論來自教學或科研,都應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難度太大和太小的題目都不宜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難度太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難度太小,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達不到學年論文的質量要求。題目的難度應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為基礎。其次是深入實習單位,搞好調查研究工作,學會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階段要達到畢業論文寫作前期模擬訓練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全過程。在操作上筆者建議盡可能圍繞學年論文確定的題目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升華,使內容不斷充實。理想狀態應是學年論文的揚棄而不是拋棄,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最后一學期畢業論文的壓力,使研究具有延續性,將畢業論文與學年論文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求職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組織畢業論文教學,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其一,能較好地解決目前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較好地解決求職與論文撰寫的矛盾。其二,循序漸進,分階段訓練,有利于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達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其三,這種新模式能克服原來的畢業論文環節孤立、封閉、滯后及時間不足的弱點,將平時的專業課程論文訓練、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須注意的問題
首先,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交叉性課題之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與學校日常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以及教育理念、培養目標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共識,明確思路才能提出創新的教學方案。其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指導老師、學生和教學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是動態的,是一個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規范各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難于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趙華,蔡曉波.關于提高財經類本科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學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2):23-26.
關鍵詞:中職學生;語文教學;分層教學法
? 【分類號】G633.3
語文是一門必修課,中職學生語文方面的培養將直接影響以后就業及將來生活的方方面面。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是指在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寫作、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存在水平不一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結合學生個人特征進行分層教學,從而使每個學生都獲得進步。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平行教學法不同,更加重視個體發展。這一教學方法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要求老師善于發現和培養不同學生的優勢特點,各盡其才。[1]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性不僅是為了解決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問題,更有益于發揮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運用分層教學法:
一、準備:調查個人情況 制定分層標準
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應當設定符合每個學生個人特征和職業規劃的教學方案,將傳統教學與學生個人發展結合起來,解決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分層教學是建立在對每個學生個人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才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不同個體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案。因此,進行分層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對個體學生進行情況調查。
語文老師可以結合班級班主任對每個學生家庭及性格的了解,分析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語文老師需要通過基礎知識、閱讀、寫作、口頭表達等不同專題的小測試考量出學生在語文方面的能力。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組織語言與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基礎知識運用能力、寫作能力六項。
除了需要考慮語文水平之外,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職業規劃方向及本職業的語文能力要求。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上不僅需要考慮到各學生本身的基礎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水平,針對中職學生身份的特殊性來說,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畢業順利進入社會搭建橋梁,培養能夠適應崗位工作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2]秘書、師范、編輯類專業的學生應當在培養語文能力、制定分層教育目標時側重閱讀理解及書面表達能力;導游、業務類專業的語文教學應側重口頭交際及表達能力等。
二、實施:考慮教學細節制定教學方案
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和分層結果不能看出,對于分層教學方案的制定主要影響因素有三個:個體本身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愛好程度、個體的語文基礎能力水平和專業就業方向對于個體語文水平的要求。[3]影響分層教學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語文老師擅長的教學方面、個體學生對于教學的理解吸收能力等,但是考慮因素過多會導致分層教學無法開展。因此,制定基本教學方案時只考慮三大主要影響因素。
三、檢驗:跟蹤進行評估 及時調整方案
平行教學的檢驗結果是單一的,而分層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檢驗結果需結合學生語文成績和職業技能水平一起衡量。分層教學的方案已包含這兩大方面,老師應定期對學生的這兩大水平進行跟蹤評估,評估方法可以是隨堂檢測或周測等定期進行的評估形式。
測試結果對于分層教學方案的實施有著重要的指向性作用。老師可以通過測試結果評估出現階段各學生在語文能力和職業技能上的進步情況。如果發現偏差應及時與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學習心得,從而調整方案,讓教學方案更能有效幫助學生提升。
C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個體能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專業水平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要想將分層教學法有效地運用進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結合個體情況分層、針對不同類別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并定期跟蹤評估調整。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平行教學的弊端,達到讓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大紅.分層教學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P19
【關鍵詞】項目化 課程設計 任務訓練 寫作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項目《高職應用文寫作的項目化教學研究》(編號:YJ13Z37)。
近年來,發展完善高職教育成為教育的熱點話題。高職教育的新目標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集中在實踐能力上不僅特指專業工作能力,還包括工作中常用的基礎操作能力和交際能力。企業也對高職人才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希望學生具備包括工作能力、專業素養和基礎能力的綜合職業能力。其中,應用文寫作課程是強化基礎能力的核心課程,對高職生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積極重要意義。由此,筆者嘗試對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革,希望能有效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研究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項目化教學法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設計和應用,分層次、分類別、全方位地強化高職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推進基礎課程改革,使課程能更好地為學生、為專業學習、為崗位發展服務。具體目標分三層:
(1)基礎目標:解決課程教學現實中學生寫作基礎差、運用能力弱等實際困難。
(2)主要目標:強化高職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推進高職院校基礎課程改革。
(3)最終目標:凸顯應用文寫作課程在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方面的雙重性質,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育人時能發揮同等重要作用。
2.主要研究內容
筆者研究高職應用文寫作項目化教學模式,促使課程更好地滿足專業需求。理順脫節、重知識輕能力等教學困難是研究重點。從職業需要出發選擇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打破傳統教材的固有結構。教學內容要少而精且實用,保證基礎知識且突出職業性、適用性、針對性。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符合崗位能力要求。力爭通過改革讓應用寫作理論知識的傳授、寫作技能的訓練與寫作素質的培養三者有機結合,尋求課程內在結構與工作具體情境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到崗適應性。
3.課程設計思路
以“工學結合”的理念為主導,開發項目任務型課程,緊密圍繞專業面向崗位和真實工作流程選擇編排教學單元。按照工作項目為主線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1)就業為導向,精選教學內容。以常用和富有專業特色的文種作為教學內容,面向就業需要,兼顧學生的未來發展,能力訓練與素質提高相結合。
(2)學生為主體,倡導主動學習。課程設計始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學過程以“學”為主,積極啟發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其學習潛能。因材施教,教學重、難點切合學生實際,真正為學生的進步創造有利條件。
(3)能力為本位,更新教學理念。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牢固樹立“能力核心論”的教學理念,以此統領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的各環節。
(4)發展為目標,注重素質教育。作為公共基礎課,教學既要滿足學生作為社會人的生存需要,還要考慮學生成為職業人的發展需要。所以,注重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和職業素養,既是課程本身的要求,也符合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
4.項目的選擇與設計
項目課程設計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選擇多元化設計方式,可以以職業成長為主線、以技能掌握為主線、以工作流程為主線等。內容要從技能、知識、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來選擇。
首先,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能力和知識,以此組構教學單元。在確定技能內容時,教師先要明確崗位工作要求學生會做什么,技能訓練的落實應明確為工作成果。針對技能確定知識內容,對應逐條列出后再根據技能要求和課時量選擇。在確定情感與態度內容時,也應從工作任務入手,確定學生完成工作時需具備的職業精神和態度品質,將其融入任務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任務執行培養良好的職業態度。
其次,課程內容的組織打破傳統章節編排,以任務形式組織,以項目為單位總匯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三方面,實現工作過程與課程內容的一致。課程設計針對學生職業需求展開,講授的是通識性理論,塑造的是參與社會交往必需的寫作和職業素養。突出培養學生在工作中寫作應用文恰當解決問題的能力,力爭打破學生缺乏寫作和交流表達能力等弱項。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進行了基礎能力鋪墊,起了及時的先導作用。
課程開發遵循實際崗位工作流程,堅持以能力訓練為核心,開發步驟如下:
(1)定位專業,明確崗位。根據就業市場和行業調研情況及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教學需求分析。調研對象主要是企業主管和一線從業人員,以此明確專業的崗位群,最終確定項目化課程研究的崗位定位。
(2)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和流程。借鑒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參考企業情況,分解崗位任務,掌握具體工作內容。之后,確定課程總體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能力、知識和素質拓展三維目標。表述應盡量細致、規范、明確,便于落實。
(3)按照工作過程整合課程內容,設計寫作項目及單元寫作訓練。對課程內容合理排序,既考慮基礎知識鋪墊,又足夠支撐學生的職業發展。
5.考核方案設計
(1)指導思想:本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強調過程性評價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注重學生的互評。
(2)考核內容與方式:
①能力考核:參照學生個人或分組參與完成項目活動的程度以及項目寫作成果,項目活動完成后的匯報展示、答辯情況;
②知識考核:期中、期末理論筆試;
③結果考核:能力考核×50%+知識考核×50%;
④課程總評成績:總評成績采取形成性評價(相互要考核能力)占50%、終結性考核(知識理論測評)占50%的方法計算,總評成績采取五級制來評定,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其中,能力考核=學生/小組自評占25%+學生/小組互評占25%+教師考評占50%。
主要研究結論
高職項目化課程開發大多運用于專業課,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一般將其簡單變形為課堂討論或小組寫作活動。筆者在研究過程中參考了一些應用文寫作的項目化教材,很多課程設計是為了完成寫作項目訓練而設置角色、創造情境。虛擬出的情境和真實的工作任務流程不一致,未真正貼合工作崗位,未能體現課程項目化的價值。應用文寫作課應按照工學結合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深入企業、結合典型工作過程,來提煉課程內容、開發教學方法、設計訓練任務。由此,筆者在課程的項目化開發方面初步獲得了研究經驗和結論:
1.課程內容項目化,盡量貼合實際工作情境。通過企業調研,了解各專業對應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及工作需具備的應用寫作能力。教師教學中應使課程內容與工作需要對接,為學生就業發展服務是高職應用文寫作課程改革的根本。
2.教學方式任務化,突出強化能力訓練。每個單元的教學服從工作情境和子項目,但又是相對獨立的任務。各文種在不同的子項目中為了滿足教學銜接均有可能交叉重復出現,但每次學習的重點不同。比如調查報告,在汽貿專業的教學中出現于兩個不同的寫作項目訓練中。第一次學習是處于客戶和市場分析的階段,需要詳細學習如何調查研究及撰寫報告;第二次學習是銷售開始的市場調查,所以這次學習主要是第一次學習的復習鞏固,僅需強化對調查材料的選擇和組織能力。這樣環環相扣式的鏈條式教學,更容易使學生掌握文中要點、突破重難點、提升寫作能力。并且寫作訓練常以小組形式開展,增加組間互評,使生生、師生之間有更充分的溝通,學生畢業后具備較強的工作環境適應性和與人交際、合作的能力。有效將應用寫作知識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加以運用,全面提升綜合素養。
3.考核方式開放化,全面、客觀、動態評價學生的表現。考核的首要原則是建立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的開放式考核體系,全面掌握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考核原則體現教、學、做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考核過程中堅持以寫作能力衡量學生成績,采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結合的成績評定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具體的考核內容包括恰當評價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評價;要評應用寫作各文中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評寫作技能和實踐運用的掌握;重視評價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交流與合作。考核形式上,改革傳統的評價方法,采用階段評價與目標評價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評價模式。課程以考核知識的應用、技能與能力水平為核心,結合課堂提問、學生課外作業、平時寫作項目成果、考試情況,綜合評價學生成績。
本研究意在提升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效果,從學生實際寫作能力、與專業教學結合的角度進行改革。最終計劃形成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方案,使應用文寫作課程可以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黃麗清:《應用文寫作七環節項目教學法探討》,《職業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黃麗清:《應用文寫作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職業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3]張科杰:《對應用文寫作課程項目化改革的思考》,《教育教學研究》2013年,第10期。
[4]李正光、劉亞玲:《高職應用文教學整體優化研究》,《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年第7期。
[5]戴士弘:《高職課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6]徐國慶:《項目課程開發主體及角色》,《職教論壇》2007年第8期。
[7]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