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城市發展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國國民經濟近些年發展迅猛。從世界的角度來看,也是少有的幾個保持高速增長的國家。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變得更加重要。城市作為人們生活的載體,如何解決它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了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同時,大量的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也給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超級大城市帶來了方方面面的挑戰。另外,那些正在興起的中小城市。更需要借鑒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總結來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
基于以上的思想,本文從分析城市發展中帶來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人手,以生態經濟學為基礎。討論分析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城市發展的生態環境現狀與原因
目前我國城市發展還更多地依賴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這就意味著要大量的消耗能源和資源。同時。由于城市的不斷擴大,也吸引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這也進一步加大能源與資源的消耗量。資源需求的增加和過度開采,直接導致能源危機、資源破壞和生態環境退化,并進一步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啟動離不開各種方式的投入。怎樣的投入、多大的投入才是最經濟的投入,這就需要生態經濟學的理論來證明。
城市中的生態環境問題還包括大氣、水、土壤的污染問題,地下水資源問題,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人口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生態問題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目前城市的發展,也會成為將來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引起城市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能源過度利用
這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最大問題,經濟增長的很大部分靠的就是能源的耗費。中國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已經嚴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一些擁有相對豐富資源的城市,這一狀況尤為嚴重。眾所周知,能源與資源的消耗不僅僅是單純的能源問題,它涉及更多的是生態環境問題。大量的能源與資源的開采是不是會超出環境的承載范圍。開采過程中會不會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能源與資源在使用后會帶來什么樣的環境污染與破壞,這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超出生態環境的承載范圍來污染、破壞。又會制約城市的發展。
(二)人口不斷膨脹
城市吸引了眾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的激增引發了諸如就業、居住、城市交通問題以及其他由于貧富差距過大產生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加劇了地下水位下降、溫室氣體增加、城市污染等生態環境的惡化。
(三)政府的環境政策體系不健全
首先,政府對城市發展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的預見性不強。即對重大問題的政策調控和干預能力不強。處罰和監管力度不夠。其次。在對大眾的環保意識培養上,沒有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及相應的引導。人們過于追逐物質利益。環保意識卻相當淡薄。
二、生態經濟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生態經濟的出現為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從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局面的出現成為可能。并進一步為解決城市發展、建立和諧社會帶來解決的途徑和希望。
(一)生態經濟的內涵與意義
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和經濟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其中較權威的定義是著名生態經濟學家Robert Costanza給出的:生態經濟學是從最廣泛的意義上闡述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也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許多最緊迫的問題(包括可持續發展、酸雨、全球變暖、物種滅絕、財富分布)。生態經濟學的目的就是要拓展這些交叉領域,將現代經典環境經濟學和受生態學影響的學科都納入其子學科之列,同時也鼓勵用新方法來考慮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聯系。
生態經濟融合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具體形式。包括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循環經濟。其實質和核心就是生態經濟。王松霈曾提出。生態與經濟協調理論是生態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并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他提出了生態經濟學的三個基本理論范疇: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平衡和生態經濟效益。其中生態經濟系統是載體。生態經濟平衡是動力,生態經濟效益是目的。
(二)與生態經濟相結合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
1、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或取締城市中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部門或行業。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減小第一產業比重,穩步發展第二產業。將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促使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2、建立健全的政策環境體系。首先要建立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及時的應對機制,規范整個經濟發展環境并加大監管力度。在法律上規定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范圍與強度。給定城市發展需要遵守的生態與經濟的政策體系。不應只看重經濟的發展而忽略生態環境的保護。也不應因噎廢食放棄經濟的發展。而應該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應加大宣傳并全面普及,樹立正確的城市發展觀。
3、加強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加大創新研究,更高效地利用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的短缺能源。能源問題是城市發展的大問題,解決好能源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另外。選擇合適的清潔能源對緩解城市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城市周圍促進生態農業,城市市區推廣生態社區。在城市周邊,建立綠色農業示范區,不僅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同時可以把剩余勞動力進行轉移,促進小城鎮建設,緩解大城市各方面的壓力。與生態旅游結合,建設生態景點、度假旅游、農產品加工整個產業鏈,帶動城市周邊地區的迅速發展。建成農業旅游“衛星城”。社區的環境就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城市的環境,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優化社區,使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們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自覺維護這個環境。這樣的社區逐步擴大就會帶動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進步。
摘 要 闡述了中國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現狀,指出了民族體育旅游發展存在的相關問題,并且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描述,為了確保此發展前景的實現,提出了一些發展的對策供有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 民族體育 旅游 現狀 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能力結構升級,人們更加追求旅游所帶來的快樂,這一趨勢助推了我國旅游業的迅速。作為旅游業形式之一的體育旅游產業異軍突起,既迎合了當前居民的消費觀,又提供了廣闊的健身娛樂的消費空間。實踐證明,發展體育旅游不僅能為體育產業拓展巨大的發展空間,還能為旅游業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動力。然而我國民族體育旅游發展卻遠不及其他旅游項目,并且體育旅游也必須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方能展開。目前,具有民族體育特色的旅游開始受到了國家的全面重視,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值得開發與利用,以此促進我國經濟全面發展。
一、中國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的現狀
我國旅游事業和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是體育旅游事業發展的基礎。“十二五”時期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時期,我國旅游事業和體育事業蒸蒸日上,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交叉滲透產生的一個新的領域,開始蓬勃發展。
(一)民族體育旅游市場的體系已初見雛形
當前中國民族體育旅游業迅猛發展,已成為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民族體育文化旅游已深入人心。據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后,國內體育旅游業的生產總值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游客參加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旅游人數占85%以上,人們對城市化的旅游開始慢慢變淡,轉向生態旅游,追求大自然的綠色,原始地球風貌的旅游。這些旅游一般存在于少數民族居住地方,那里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政府為了刺激當地經濟,往往會投資大量的資金來建設交通道路,住宿等基礎設施刺激當地的旅游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儼然成為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一顆新星。
(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發力度不夠,結構不合理
一般而言,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種類全,花樣多而且品位高,但是在景區進行表演的時候并沒有完全展現出來,開發的項目比較少,有的只是在很少的一些項目中開展體育表演。民族傳統體育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內涵,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性的規模效應。比如廣西景區中已開發了三十多個項目,初步形成了一些市場規模,但是實際上廣西擁有的140多項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再比如湖北,先已開發攀巖、野外探險等刺激類項目,但是這些項目只是針對年輕人,而對于其他群體并沒有考慮進來,限制了體育旅游市場整體方向的發展。
(三)基礎設施還沒完善,專業人才匱乏
體育旅游業發展水平與城市化水平關聯比較大,目前我國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呈現非均衡的特征,尤其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更是發展不平衡,城市化整體水平較低,這些地區基礎設施嚴重欠缺,并且長期的破壞性旅游造成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影響了可持續發展。另外,體育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是經營和管理人才。當前我國在體育旅游方面的人才上是非常缺乏的,還沒有一所專門培養體育旅游專業人才的高校,嚴重阻礙了我國在民族體育旅游項目的持續穩定發展。并且近幾年新起的體育旅游項目攀巖、滑雪等,到現在還沒有加入到旅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專業人才的缺失導致了體育旅游服務中經營管理和素質都達不到要求,間接影響了民族體育旅游的長期健康發展。
(四)市場經濟化管理的規范化、法律化程度不足
少數民族地區的企業規模小、營銷手段和方式陳舊,導致當地的市場機制并不是十分成熟,再加上我國體育市場管理的法律上還不完善,也沒有出臺什么法律法規進行合理的規范,這樣造成了民族體育旅游市場化管理的規范化與法律化程度明顯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需要制定相關法律進行規范化發展。
二、中國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的前景
民族體育是一種快樂、文化、健身等多種功能綜合一體的旅游資源,發展民族體育旅游業不僅有助于豐富居民業務生活,更能促進經濟建設,其發展前景相當開闊,巨大的開發商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進行投資。因此,在國內民族體育旅游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刻,制定有利于其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對于明晰其發展前景至關重要。
首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應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交通環境的建設,大力開展人才培養項目,政府應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吸引外資,做好旅游項目的區域規劃。其次,借助旅游風景的自然資源優勢,豐富民族體育旅游項目。可以在著名景點結合實際向游客展示民族體育文化,充分發揮各地民族體育項目的優勢,開發民族體育旅游,舉辦各種體育競賽活動或民族體育活動,構筑民族體育、旅游、經濟、文化、生態的產業群體。然后,聚焦政策,整合資源。政府制訂出管理措施,建設相關的綜合服務站,進一步提升當地體育旅游的專業性,把民族體育疊加到旅游業上,將雙方的力量科學組合,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再次,完善設施與安全保障措施,讓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前景更加開闊。項目負責人和企業都應十分注意安全因素,對于一些存在風險的項目,做好一定醫療急救準備,告知游客不要因為價格而忽視了意外保險。最后,生態環境保護。本來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是其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是近些年來破壞的比較嚴重,因此加強保護理所當然,因此,民族體育旅游開發利用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肖瓊.城鎮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社區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研究[J].工業城市發展研究.2011(1):74-78.
[2] 陳同先,謝忠萍.體育旅游市場開發的功效探析[J].體育科學.2012(2):74-78.
【關鍵詞】借殼上市 京藍科技 重組
一、案例
2014年6月18日,京藍控股與天倫控股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協議受讓天倫控股持有的天倫置業3000萬股,轉讓總價合計3.5億元,并在當年7月17日辦理完成過戶手續,占總股本的18.65%,成為黑龍江天倫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原控股股東天倫控股持股8%,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由張國明變更為梁輝。
該事項屬于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控股地位,從而獲得對上市公司殼的控制權,上述股權轉讓之后,代碼為“000711”的股票,由“天倫置業”更名為“京藍科技”。
二、重組經過及相關收益分析
京藍控股成立于2013年10月,主營業務是投資管理等,由于公司主營業務的性質,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財務報表中資產總計為4887.2千萬元,負債總數為3.6萬元,其資產主要由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構成,負債率較低,而公司并沒有收入,虧損116.4萬元,可見成立時間短,且無法滿足連續盈利三年的要求,公司想要進入資本市場,借殼是首選。選擇000711,京藍控股給出的理由是看好天倫置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及長期投資價值,將通過進一步資本運作,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天倫置業的持續經營能力,與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分享天倫置業未來發展所創造的價值。而就天倫置業本身來講,其本身是民企,且具有市值小、股價較低同時業績不佳等特點,適合作為殼資源。
京藍控股在協議受讓天倫置業股份時,每股價格是11.68元,而公司因相關事宜停牌之前最后一天的收盤價僅為6.47元,相當于溢價80%來獲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明顯的溢價受讓股權部分為1.56億元。借殼時溢價支付的投資能否收回,一方面源于資本市場對該事件的反應,另一方面源于公司重組之后的經營情況是否改善。重組之后復牌,000711的股價整體保持著上升的趨勢,最高達到每股28元,是自天倫置業上市以來的最高價。如果以每股28元來衡量借殼上市后原股東所持股份價值的增值,價值共計2.77億元。而借殼費用的本質可以認為是殼公司控制人從借殼中獲得的利益,是轉讓殼公司控制權的隱形對價。結合上述計算過程,可以得出京藍控股借殼天倫置業會使得公司有超過4億元的利益,一方面是受讓股份時支付的明顯的溢價部分,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進行股權受讓以及各種資本運作的行動形成的市值的增加。可見,資本市場給出的反應是認可公司的重組,公司的原股東由于這次重組而受益,但是運營情況如何還需要繼續分析。
三、企業經營狀況面臨危機
公司2012年微利219.87萬元,2013年及2014年都虧損千萬以上,按照規定,公司從2015年3月11日開始正式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從2015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數據來看,已經虧損5.46億元,虧損額是2014年同期的17倍左右,公司在面臨暫停上市的巨大壓力下,為了保殼,2015年采取了一系列行動。
四、“保殼”措施
(一)“定增”預案未通過,又施“剝離”
2014年8月,京藍科技公布定增預案,擬向京藍控股、盈創嘉業等五名特定對象以不低于5.88元每股定增不超過2.38億股,募資總額不超過14億元,用于收購遠江信息等項目,意圖切入智慧城市領域。其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京藍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盈創嘉業擬合計斥資9億元參與認購。因北京楊樹創投持有遠江信息18.92%股權,而楊樹創投的實際控制人也是梁輝,此次定增募資收購股權其實已構成關聯交易。而就在完成易主,并推出定增預案的同時,京藍科技還宣布終止向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子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說明其資本運作的方式變化很大。不過,此次定增最終未能通過證監會審核,在2015年4月被否決。定增失敗之后,京藍科技選擇通過剝離已經無法給企業帶來利潤的主營業務來實現當期收益的增加,避免暫停上市。
(二)京藍重組,擬出售部分資產及子公司,集中資源發展優勢產業
從2015年6月24日到9月30日,停牌三個多月的京藍科技宣布重組方案:公司擬將除尚未支付的吉源煤礦收購款以外的商業地產板塊及煤炭、礦業板塊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剝離出上市公司,交易價格約4.02億元,由前大股東、現公司二股東天倫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海口啟潤接手。本次出售資產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除尚未支付的吉源煤礦收購款以外,上市公司直接持有的與商業地產板塊和煤炭、礦業板塊相關的資產和負債:其他應收款、投資性房地產、短期借款、應付利息及其他應付款;二是上市公司持有的商業地產板塊子公司股權;三是上市公司持有的煤炭、礦業板塊子公司股權。雙方根據評估資產確定交易價格為4.02億元。京藍科技意圖通過本次交易,將近幾年利潤不斷下滑的主營業務、發展前景不明的商業地產業務和煤炭、礦業業務剝離,同時獲得較多現金,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優勢產業,推進業務轉型升級,開拓信息系統集成服務、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銷售、綠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和投資運營等業務,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三)停牌延期,重組繼續
既然上述措施并不能夠保證公司彌補前三季度的虧損,京藍科技還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以爭取盈利。公司于11月18日再次停牌,擬向烏力吉等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內蒙古沐禾金土地節水工程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且初步定于12月18日復牌。但是公司在2015年12月16日公告稱,該重組事項將要延期兩個月,原因是中介機構要開展盡職調查等工作以及合作雙方繼續就具體條款的進行協商。
園林園林專業市場需求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動城鎮人居生態環境改善。我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在綠化環境方面差距巨大,說明園林行業的投資和發展仍將持續。很多發達國家的人均綠地面積都在20-40平米,高的達到了60、70平米。而我國2014年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僅約為15平方米;在城市綠化覆w率方面,美國主要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在60%左右,2014年我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約為40%。結合以上兩個指標表明,我國綠化水平仍明顯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我國城鎮化和綠化水平提升之路方興未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驅動園林投資的“政策”作用在“十三五”發展民生的大背景下會更加重要。中國未來5-10年仍將在城鎮化和綠地指標提升的雙重作用下實現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的高增長。
一、園林產業的發展前景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是園林產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中國是近20年來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另外,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大大促進園林材料產品消費。城鄉居民園林材料消費將由禮品消費、集團消費為主轉向日常消費,同時家庭綠化、私人庭院造園也將啟動,園林產業市場范圍將大大拓展。
2、城市化進程加快和行業的發展
改善人居環境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城市建設加快,許多地方進行大改造,道路拓寬、廣場建設等,在這個過程中,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居民住宅商品化市場化及房地產迅速發展,住宅區園林景觀得到高度重視,房地產項目園林建設市場迅速擴張;一些事業單位也更加注重環境景觀設計,使之與城市環境相協調,更要以人為本,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旅游業的開發也大大刺激了園林綠化行業,促使更多的新興風景名勝區迅速崛起,從而拉動園林產業的發展。
3、基礎設施建設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配套園林綠化和環境建設項目發展。近年,城市建設加快,城市道路拓寬、廣場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綠化景觀設計。
4、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
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為園林產業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隨著民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政府對環保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將大大促進了環境建設和園林建設的發展,從而拉動園林產業。
從中長期來看,作為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的趨勢分析,發達地區園林業仍將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園林業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
二、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
在園林的企業中,不同性質的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層次有所差異。二級以上園林資質企業,一般需求研究生學歷層次,相關園林的研究所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對社會中大多數企事業單位而言則更傾向錄用大專層次的人才,因為大專人才更實在、更穩定、更能從事基礎性工作。另外,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內的用人單位對園林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特點。廣州深圳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對園林人才的需求量明顯較大,且高層次人才與大專人才需求量同等重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會隨之加大。
園林專業產業鏈包括園林設計、園林工程、園林養護管理等技能環節,并具有相對應的崗位群,其職業目標定位于每一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練專業技能及較高技術應用能力的初始崗位和發展崗位,對應設置崗位有資料員、制圖員、園林規劃設計員、城市綠地設計員、園林建筑設計員、園林設計師等。可細分如下:
可見,當前的城市綠化行業對園林專業人才需求具有穩定的發展需求。
三、就業前景分析
從用人單位要求統計圖上看,招聘企業給出的工資面議占90%;3-5年工作經驗要求的最多,占比42%;大專學歷要求,占比31%。園林專業的起薪在3000元左右,3-5年工資5000元,最高工資可達到1.5萬元以上。園林專業的薪資隨著工作年限以及工作經驗的增長其工資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從用人單位對學歷要求的情況分析上看,不同學歷層次要求的園林專業崗位具有良好的階梯段分布,高職大專的人才需求占有很大的份額。
當前,北上廣深以及全國不少一、二線城市,己經形成了很高的園林綠化效果,也是很多園林企業重要的發展陣地,而數量龐大的三、四線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相對顯得薄弱,大量園林市政項目正待開發,這也正是各園林企業積極發展拓展的方向和空間,因而園林專業人才將大有可為。
四、結語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形式下,市場對園林專業的人才有巨大的需求。
關鍵詞:陜南;生態屋面;效益;機遇前景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136-03
1引言
隨著陜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逐步增長,工業及民用建筑日益密集,植樹量不斷增加,綠地面積不斷擴大,然而土地資源是有限的,這樣就使可建綠地面積越來越少,只能采取見縫插針的形式為零星綠地植綠,從鋪滿道路樓房的城市內地區找到的綠化空間己接近極限。這樣保留的零星可建綠地已遠遠跟不上時展的步伐,這就要求綠化工作向屋頂綠化進軍,來提高綠化環境質量。實施建筑形體與自然配合的生態建筑,生態屋面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2國內外生態屋面建設現狀
2.1國外生態屋面建設現狀
國外很早就開始了生態屋面的研究與實施,在德國、瑞典、日本、 新加坡、 加拿大、 美國等國家,屋頂綠化已經成為有限的城市空間提高綠地率最有效的方式,并且有些國家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在德國,政府采取和業主共同出資進行屋頂綠化的辦法,如政府補貼25%的生態綠化費,在城市重點地區內,對建筑所有權者實行5年內固定資產稅減50%的特殊措施;日本東京早在2001年5月修訂的城市綠地保護法中提出了“屋頂綠化設施配備計劃”。東京規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積超過1000m2者,屋頂必須有20%以上的綠化覆蓋率;美國芝加哥為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利用生態屋面為城市降溫等。
2.2國內生態屋面建設現狀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生態屋面技術。如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地區城市屋頂綠化指導書》及《北京市屋頂綠化地方標準規范》;深圳市編制了《深圳市屋頂綠化實施辦法》。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加速,生態屋面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建設生態屋面,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已經成為一個生態環保的必然趨勢。而陜南秦巴地區在屋頂綠化方面剛剛起步。
3生態屋面的發展效益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發展效益
發展生態屋面可以獲得生態、社會和經濟這三方面的效益。一是生態效益。美化人居環境,通過屋頂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滯粉塵等功能凈化空氣;調節城市氣候,在夏季對室內環境隔熱保涼,在冬季對室內環境隔冷保暖;二是社會效益。生態屋面可以使住在城市的人們保持著與自然的聯系,尤其是在高樓聳立的城市繁華地帶,它能夠帶給人們少許的心靈慰藉,可以拉近鄰里之間的距離,給人們提供一個更為寬松舒適的交流環境;三是經濟效益。生態屋面最顯著的優點在于它能夠使其所在的建筑物增值[1]。房屋的所有者可以以此獲取更高的租金,與此類似,酒店生態屋面建筑,以及能直接通往屋面的或者看得見的收取更高的費用等;在那些土地價格昂貴的中心地段上,可以使用生態屋面在一定情況作為增加建設高度、面積和密度的交換條件等。
3.2存在的問題
3.2.1屋面荷載
屋頂的承重問題是建造生態屋面最關鍵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國家《城市園林綠化技術操作規程》(DB51/510016-1998)、《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D50207-2002),要使屋頂花園得到快速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屋面荷載問題。屋頂花園的荷載主要有活荷載和靜荷載兩種。屋頂花園的活荷載主要是指人和修檢工具設備的重量,這方面要預計到極限值的出現。活載較為確定,對一般的私人住宅,可按普通的上人屋面1.5kN/m2;對規模較大的,有可能進行集會或小型演出的可取為2.0~2.5kN/m2;對于處于城市中心主要道路兩側,如可能成為密集人群觀看節日游行等則應按2.5~3.5kN/m2考慮;靜荷載主要包括植物荷載、種植土荷載、排水層荷載、水體荷載以及其他荷載,如植物荷載約為127kg/m2;假山、置石可按實際山體的體積乘以0.8~0.9的孔隙系數,再按不同石質換算成每平方米的荷載。
屋頂荷載的減輕,一方面要借助于屋頂結構選型,屋頂應采用整體澆筑或預制裝配的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作結構層,有的是用隔熱防滲透水材料制成的“生態屋頂塊”[2]。減輕結構自重和結構自防水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減輕屋頂所需“綠化材料”的自重,包括將排水層的碎石改成輕質的材料等,如減輕種植基質重量、選用輕質植物、優化景觀設置等。
3.2.2屋面防水材料
防水層處理是生態屋面建設的前提因素。因為屋頂綠化植被長期保持濕潤,并有酸、堿、鹽的腐蝕作用,會對防水層材料造成破壞,同時植物根系也會侵入防水層,破壞其結構,勢必會造成房屋滲漏,這樣很難找到漏點,難以根治。這就要求生態屋面首先要解決好防水問題,防水材料要經得起一般性沖擊和摩擦[3]。傳統的防水材料主要是剛性的混凝土和砂漿、柔性的瀝青卷材以及高分子改性瀝青卷材等。然而,剛性的防水材料盡管密度大、抗拉強度低、極限拉應力小,但易受混凝土或砂漿的干濕變形、溫度變形和結構變形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其剛性防水層亦易受結構層的變形而開裂;柔性防水材料熱穩定性不好,高溫易產生瀝青流淌起包,且不利于建設種植屋面和屋頂花園,低溫易產生脆性開裂。冷鋪復合乳化瀝青混凝土是以乳化瀝青、水泥以及消石灰為粘結材料的一種半剛性的防水材料,克服了剛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的缺點,保留了剛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的優點,剛柔并濟。生態屋面系統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結構形式,目前一般情況是按照美的標準去設計和布置生態屋面,這樣土體和植物對建筑物會產生不均勻的荷載,影響屋面防水層及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拋棄美的標準,注重荷載傳遞,是屋頂花園設計的一個新思路與方法。
3.2.3日常管理
生態屋面是對該屋頂所處地理位置、氣溫、降水、風速以及植物物種的初步嘗試。在屋面施工后的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對防排水、屋頂景觀小品、種植植物的生長情況的觀察,在植物澆水和施肥上采取適當措施,一般是澆水原則是少澆勤澆,及時清理落葉和枯枝,預防水管道堵塞,經常修剪植物枝葉等[4]。
4陜南秦巴山區生態屋面發展的機遇與前景
4.1發展機遇
抓住發展機遇。“十二五”時期,陜南面臨著加快發展的全新機遇。建設美好陜南。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步伐,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步伐更快、社會發展協調同步、人民幸福指數提升”三大戰略目標,著力打造生態、秀美、富裕、安全的新陜南。
生態屋面作為一種低能耗、高效率的建筑方式,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的一種生活訴求。它的建設和發展,不僅給人們帶來生活上的進步,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和諧發展,而且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人口規模擴大、交通擁擠、空氣污染、環境惡化、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等,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可以漫步在屋頂花園里放松自己、恢復精力和體力[1]。
4.2發展前景
陜南北依秦嶺,南為巴山,中間是低山丘陵和漢江-月河盆地,為南暖溫帶、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地表水資源量383.5億m3,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水能總蘊藏量占全省總量的56.9%,是優良的水電梯級開發地區。種子植物有2000余種,藥用植物900余種。陜南是陜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產區,是西北茶葉最大產區,柑橘、板栗、核桃等林特產品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是陜南最大的優勢。“千里秦嶺、千里漢江”,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發展環境更加優美,秀美陜南已成為全省響亮的名片。漢中的黎坪、華陽,安康的南宮山、瀛湖,商洛的金絲峽、牛背梁,已成為陜南特色鮮明的旅游精品景區。旅游新亮點不斷呈現,生態、休閑類景區廣受青睞,自駕游成為主流,陜南已成為全省休閑假日游的勝地。
生態屋面的發展,必將帶動相關行業、產業的發展,如觀光族游業、綠化苗木培育業等相關行業,都將分享生態屋面還來的巨大的契機和商機。盡管生態屋面的發展還有很多制約因素的存在,但隨著人們意識的逐漸進步,生活水平的日趨提高,政府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扶持力度的加大,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生態屋必將走向成熟,成為陜南秦巴山區綠化行業的新起點,新亮點,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間。
5結語
生態屋面是一種全新的生態建筑,是人與自然的進一步融合。陜南秦巴山區有著區域優勢,人文優勢,生態屋面建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與發展前景,必將成為一個新興的綠化產業,帶動社會人文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智勇,金萍.我國屋頂花園發展的意義、態勢與前景[J].改革開放,2010(6).
[2] 李偉杰.屋頂花園荷載問題探析[J].價值工程,2011(20).
[3] 史丹,姜會洪,李娜娜.沈陽市屋頂綠化可行性探究[J].現代園林,2006(12).
[4] 童明杰.關于屋頂花園綠化特點與措施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9(28).
[5] 楊芳.發展屋頂花園相關技術問題[J].魅力中國,2009(8).
關鍵詞:生態園林;苗圃業;改善措施;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1、為生態園林建設的河南苗圃業發展概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園林綠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達到綠化效果而且對景觀效果和生態作用要求更高。其中園林樹木發揮著大的作用。結合河南省生態園林建設以及當前苗圃業苗木生產發展狀況,對我省苗圃業發展與苗木生產進行了相應分析、歸納和研究。
1.1河南省主要的苗圃聚集地
①潢川縣是河南省具有較大規模的苗木繁殖、培育基地,由于其發展年代較為久遠,技術已比較成熟、扎實,有繁育培養小苗的優勢,其主要繁殖技術為扦插、嫁接。潢川縣基地培育的苗木種類雜而全,主要以廣玉蘭、桂花等行道樹為主。該基地是河南省稍具規模的生態園林建設的苗木基地。
②鄢陵縣的苗圃基地是政府大力支持建設的苗木培育基地,由于它的技術還不夠完善所以其主要以購置小苗木進行培育、銷售為主。主要培育的品種也是以行道樹為主。
③中牟縣苗木培育基地是新興發展起來的苗木銷售基地,主要是以草皮銷售附帶少量苗木栽植、銷售,是專門為鄭州市區綠化建設提供少量苗木補栽的苗圃地。
④城市周邊地區近年來一些集體的、個人的小型苗圃紛紛崛起,他們采取低投入、靈活多變的營銷方式占領市場,成了城市園林苗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城郊地區出現了大范圍的零碎苗圃地,這些苗圃地大多沒有較系統的管理模式。還有一些園林綠化公司自建的苗圃基地也在不斷的發展中。
1.2苗木品種不斷豐富
隨著人們經濟和生活的需要,苗木樹種有了較多的變化。根據河南省近年來綠化苗木的發展變化發現用于綠化的苗木不僅有闊葉樹種和常綠樹種還增加了許多彩葉樹種類、夏秋花樹種、鄉土樹種、珍稀優質以及優良灌(藤)木類。前幾年,鄭州市的主要園林樹種比較簡單主要是一些遮陰效果好的樹種,近幾年來樹種越來越豐富新增了許多觀賞價值高的樹種。
1.3苗木價格不斷上漲
河南地區和全國其它地區一樣近幾年來苗木價格在持續增長,2011年春季和秋季分別進行了兩次較大幅度的漲價,2012年苗木價格整體上調幅度之大令人始料未及。下面是近三年來部分苗木價格增長表:
序號 種名 胸徑 價格(元)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 柳樹 10cm 38 80 160
2 法桐 8cm 40 55 95
3 香樟 8cm 70 100 150
4 桂花 10cm 2500 3000 4000
5 銀杏 10cm 80 160 300
6 紫薇 4cm 28 50 70
7 無患子 15cm 1000 1600 2200
8 日本紅楓 D4cm 80 100 170
9 櫻花 D6cm 70 90 110
10 紅花繼木 0.8 1.1 1.5
11 紅葉石楠 0.9 1.3 1.5
通過分析了解到價格猛漲的原因為:①由于通貨膨脹引起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的上漲,苗木價格也隨之增長②園林城市發展迅速,開發力度大,并且許多城市綠化質量意識的提高同樣推高了苗市。③由于物價普遍上漲,人力物力及運費都有所提高,使苗木成本提高④行情看好直接導致賣方出現惜售心態,進一步加劇了苗木市場的緊俏狀況。
1.4苗木需求量不斷增加,苗圃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苗木需求量增加的原因:①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花木需求量增大,河南各個城市苗圃面積隨著苗木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②各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斷加大,各地積極爭創“園林城市”,特別是近些年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超常規發展,刺激、拉動了園林苗圃產業的迅速膨脹。③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對綠化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④房地產業迅猛發展,周邊綠化⑤全社會生態環境意識逐漸增強。
2、發現當代苗圃業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原因
2.1生態環境影響植物生長狀態
①環境污染影響生物的多樣性。城市在人類高強度的開發下,壞境污染日益嚴重,影響了許多植物的生長和生存,導致原有物種在很大程度上消失。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從而降低城市生物多樣性,使當地樹種越來越單一化。
②氣候影響植物生長狀況。河南省氣候特點為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長。這種氣候不利于多數植物生長,特別是對于移植回來的外地樹種。
2.2管理不當,品種雜亂
由于苗圃場經營管理理念無專業化,苗木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與手段等致使苗圃地植物品種類型較混亂。
2.3本地樹種種類較少,多數綠化需要外地引進,成活率低
前些年河南苗圃的苗木主要是以林業供苗為主,也就是鄉土樹種較多,但隨著經濟和環境的需要苗木樹種發生了很大改變,新品種和野生品種逐漸增多。河南處于中原地區是苗木的過渡地帶,氣候各方面因素影響苗木生長較慢而且漲勢業不太好,所以大多數苗木都是引進過來的,原產苗木比較少。引進的樹種需要長途運輸移植再加上氣候因素影響苗木成活率較低,影響綠化效果。
2.4生態園林的滯后性,影響了苗圃地的發展
近幾年來生態園林建設已在河南各個地區初步發展,但整體水平還沒有南方一些城市做得好。與景觀園林不同的是生態園林更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小苗木合理搭配,使園林形成邊種植邊出售的生態良性循環,實現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景觀園林比較注重景觀的美化效果,忽視了苗木的合理種植、再生產,使苗木利用出現了斷層,大型苗木較為缺乏,小苗的生長速度跟不上苗木使用速度。雖然河南一直在走向生態的設計,但真正有意義的實踐項目卻不是很多。
2.5苗木宣傳不到位,市場信息和渠道不暢
苗圃中苗木銷售范圍較窄,沒有較好的宣傳措施,市場信息和渠道不暢,銷售手段落后。在河南,苗木宣傳還沒有走向全面化,公眾對于苗木的行情關注度不夠。
3、對于各種生態園林建設中苗圃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及改進措施
3.1根據河南省本地氣候狀況進行具體分析,培育適應能力強的鄉土樹種
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各種動植物,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培育抗性強、適應性廣、養護成本低的苗木。用于城市綠化的樹種,要適應城市的當地條件。城市的空氣相對干燥,晝夜溫差小,環境污染較重,光照較弱,而且土壤板結、透氣性差、肥力差。在城市園林綠化中,不可能為了栽活一棵樹或者讓某一樹種正常生長而改造城市的環境,使城市的立地條件適應該樹種的生態特性,因此那些抗寒耐熱、抗旱耐濕、抗病蟲耐污染的樹種在城市綠化中就占有一定優勢。建議苗圃在選擇樹種的時候,著重培育一些耐干旱、節水的苗木,使其適應城市環境條件的需要。 多培育馴化本地的鄉土樹種,提高鄉土樹種的利用率。
3.2根據當地樹種進行具體分析,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苗圃的專業化,信息化
大部分苗圃仍沿用種過去粗放的生產經營形式,想要改善管理模式只有集約經營,把小育苗戶集中起來,連片形成大基地,發揮地理優勢,相互學習,及時傳遞經營信息,共同提高,才能獲得高產、穩產,形成市場,開拓新局面。培育新品種要充分了解市場行情,認真研究分析,不盲目跟風,盡量做到苗有所需,不積壓不短缺。培育高質量苗木,使每棵苗木都達到工程苗的要求標準。每個苗圃地要有自己的特色苗木,合理搭配。
3.3培育高質量的鄉土樹種,合理利用引進樹種,使其充分運用到生態園林建設中去
在現有苗木結構中,野生、半野生的鄉土樹種數量較少,對這方面的引種馴化工作應該加大力度,當地的科研單位雖然做了一些,但未能很好地與苗圃生產實踐相結合;對一些有特殊抗性樹種的研究與應用工作也應該多做,使一些特殊生境下的綠化苗木得到充分應用。結合河南當地生態環境因素,適當引進一些經濟實用的外來樹種。外來品種苗木的培育要謹慎行事。要根據需要和對當地氣候的適應能力進行分析研究,不能盲目引進導致苗木利用率和成活率較低。由此看來,規模較小苗圃應慎重發展新品種,經濟實力較強的苗圃
可選擇優良的外來樹種從事專業生產。
3.4多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生態園林建設意識。
生態園林建設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追求視覺上的美觀以外,我們更應該注重園林綠化帶來的環境效益。要實現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建設邊種植邊出售的園林綠化系統,能做到出售一批補上一批,使苗木不短缺不積壓。只有讓公眾正確認識了解生態園林建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發展苗圃業。
3.5苗木銷售應面向全國,進行多方位的宣傳。
宣傳工作主要包括省內宣傳和省外宣傳,省內宣傳主要針對省內各方面的園林綠化建設,大力推廣我省的鄉土樹種;省外宣傳主要是讓全國各地認識了解我省的特色樹種,使我省的苗圃業走向全國。宣傳的主要方式有報紙宣傳、書記宣傳、雜志宣傳、網絡宣傳等。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與完善,在網上搜尋、信息越來越方便。苗圃可通過網絡來了解當前國際、國內的業內最新信息,并將自己的商訊及時出去,隨時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及時把握業內發展的最新動態,把握苗木實時的市場行情,以便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依據市場需求來指導生產,減少盲目性。最主要的是我們苗圃場的苗木質量與信譽在各個地方有較好的評價,這樣我們的苗木出路才會越來越寬,越走越遠。
關鍵詞:休閑農業;生態農業;科學農業;傳統農業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6-0032-2
1 休閑農業的特點
當前,我國許多地方農業發展的現狀為:人均耕地資源短缺、農業生產功能單一、農產品商品價值低廉、農民增收比較困難等。而休閑農業是農業生產、人文景觀、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融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新模式。和常規農業相比,休閑農業具備以下主要特點:
1.1 生態效益明顯
休閑農業區的綠色植被覆蓋率遠遠大于常規農業區,具有山水相依、氣候宜人、瓜果飄香、田園風光秀麗的特點。其自然資源整體協調,生態結構比較合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所以休閑農業能改善農業區的生態環境,使生物多樣性能充分發揮。
發展休閑農業,是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或自然農業的轉變和跨越。傳統農業過度依賴農藥、化肥的現象非常明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短期效益,造成化學投入品的過量使用,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成為“無安全保障”的食品。而休閑農業的生產則按照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或綠色農業的要求,限量甚至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而采用有機肥料、生物防冶手段進行生產和管理,所生產的產品為安全、營養和保健食品。
1.2 多功能性、高效性
休閑農業能解決農業生產(或產品)功能單一、產業鏈短、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發展休閑農業,可以使農業生產不僅能解決吃飯問題,還能發揮保護生態、提供旅游觀光和各種現代服務等功能。
休閑農業能夠把分散農戶和分散土地進行整合、集中并加以合理配置,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農業經濟。所以休閑農業也是一種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的農業經濟。
1.3 市場導向性強
與常規農業相比,休閑農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與城市人群的需求有更加緊密的聯系。休閑農業與城市需求之間有著更為明顯的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休閑農業的市場導向性是比較突出的,其產品的商品轉化率比較高,而常規農業的生產往往具有盲目性和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
1.4 明顯的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發展條件的差異造就了休閑農業具有很鮮明的地域色彩。首先是自然氣候差異所形成的作物和生態差異。如南方有四季常春、花團錦簇,北方有棉田麥浪,林海雪原;東部有荷塘水鄉、稻田河網,西部有草原戈壁、羊肥馬壯。其次是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的差異。如西部有草原牧歌,東部有漁舟唱晚;北方有二人傳,南方有秧歌。
1.5 明顯的休閑性
休閑是人類永遠的需要。隨著市場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人類處在嘈雜、擁擠、污染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工作緊張、身心疲憊,需要休息和調整。而休閑農業所提供的新鮮的空氣、淳樸的民風、優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農耕文化,恰好能滿足人們向往農村、回歸自然的這一需求,能使消費者的快樂、愜意以及休身養性的追求得以實現。
2 開發休閑農業的優勢
與常規農業相比較,開發休閑農業對發展農村經濟具有明顯的優勢:
2.1 休閑農業的綜合效益明顯
休閑農業在生產糧食和其它農產品的同時,還發揮著防止洪澇災害、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作用。還具有處理廢棄物、凈化空氣,為人類提供綠色自然景觀,以及發揚傳統民俗、農耕文化的功能。休閑農業既體現農業的生產功能,也突出農業的生態和生活功能,是集生產、生態和生活于一體的復合產業。
發展休閑農業能更好的發揮農業在塑造良好鄉村風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潛在作用。休閑農業不僅能解決就業,還能通過對農業資源的旅游開發,為消費者提供觀賞、品嘗、購買、娛樂、療養及度假等服務,從而獲得比傳統農業高得多的經濟回報,是傳統農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和過渡。
和傳統農業相比,休閑農業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還能把農業的生態效益、民俗文化、地域風情等資源轉化成經濟收入。發展休閑農業能加快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使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
2.2 發展休閑農業,是縮小城鄉差距、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有效手段
休閑農業為城鄉經濟社會的交流架設了平臺,拉近了農民與市民的距離,有利于城鄉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休閑農業能將農業發展、旅游開發、生態保護及農村規劃設計結合起來,能為農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廣大農民朋友通過給城市游客提供服務,其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經營理念會逐步受到城市先進文化和市民現代意識的影響和熏陶。農民兄弟的思想覺悟、綜合素質能逐步得到提高。城市居民在體驗休閑農業、回歸自然的同時,也帶來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了城市資源向農村的轉移,充實了農村發展的基礎。
總之,休閑農業是以不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永續利用的農業,是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能創造人類長遠生存條件的科學農業。實踐證明,休閑農業不論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都遠遠超過常規農業,其經濟效益高于常規農業許多倍,其社會、生態效益則無可估量。所以,休閑農業是一種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生命力,代表了農業發展的前進方向。
3 發展休閑農業應該做好的工作
3.1 做好規劃、統籌開發
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基本做到起點要高、內容豐富、特色突出。必須做到特色鮮明、功能到位,要將農業產業規劃和旅游規劃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當地田園美景、自然生態、民俗風情和農耕文化等多種資源。要充分表現農村生活風貌和豐富的鄉土文化,盡可能深入挖掘特色風土人情,多推出城市游客參與性強的農事體驗活動項目。要始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把生產、科研,生態和市場需求相融合,把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最終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2 特色突出,主題鮮明
特色是休閑農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休閑農業的魅力所在。要認真摸清可開發的優勢資源狀況和周邊地區休閑農業項目的特點,用差異化的農業生產和農村文化資源來營造自己的特色。要對其地域性、季節性、景觀性、文化性和傳統性等特色加以科學的利用。休閑農業項目的主題選擇一般要考慮以下特點:
3.2.1 要新鮮 要用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田園風光,使游客悠閑放松,滿足其回歸自然,陶冶情操的追求。
3.2.2 要奇特 要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最新成果。奇花異草、優良品種、珍稀動植物和高技術手段,能滿足游客獵奇、探密及求知的心態。
【論文摘要】都市農業是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通過都市農業的發展,促進城鄉經濟互促。本文通過對鄭州市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分析,提出鄭州市發展都市農業的重要意義,從戰略的角度給出發展鄭州市都市農業的若干對策。
都市農業是當城市經濟、社會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時,地處都市的間隙地帶及其延伸地帶,緊密依托并服務于城市,以城市生態保護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出口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化農業為標志,實現農業產業化,通過規模經營滿足都市的市場需求,建立集生產、服務、休閑、消費、觀賞為一體的,經濟、社會、生態、輻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現代農業模式。
都市農業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通過都市農業的發展,促進城鄉經濟互促,從而推動成品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產業鏈延長,促進農業向第三產業的滲透,實現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對農業現代化、城市健康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近來,中原城市群的崛起,為促進鄭州市快速發展,縮小城鄉的差距,實現城鄉產業全面融合成為鄭州市重要的戰略思路。
一、鄭州市區位優勢分析
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地處于中華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總面積7446.2km2,市區面積1010.3km2,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82km2。鄭州市總人口724.3萬,其中城鎮人口436.3萬,是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地理過渡帶,有“雄峙中樞,控御險要”之稱。鄭州市處于從東向西區梯級發展的過渡帶,各類物資資源、技術、信息再轉移的位置非常明顯;鄭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是我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境內大小河流35條,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里。在鄭州這里南北方的品種均可引種,農業發展條件良好。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據統計,鄭州市已擁有300多家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12家大型糧食、蔬菜、水果、花卉等農產品批發市場,年交易額達180億元左右,發展都市農業的市場優勢明顯。
二、鄭州市資源優勢分析
鄭州市礦藏資源豐富,其中煤炭分布較廣,耐火粘土品種齊全,鋁土儲量占全省總儲量的30%,天然油石礦質優良,是全國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鄭州市還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許多有名的土特產品,譬如:新鄭的大棗、黃河鯉魚、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廣武的石榴、滎陽的柿餅等等,這些有名的特產為鄭州開發特色都市農業項目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另一方面,鄭州市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力資源豐富,擁有雄厚的農業科技力量和綜合的科技優勢,為都市農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農業是一個復合性的功能系統,圍繞著休閑娛樂、生態宜居、體驗參與的特征,將鄭州市進行規劃建設。譬如:優質糧食生產區、生態涵養發展區、生態經濟林果帶。
三、將區位和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對策分析
1.打造都市農業觀光園區和綠色生態農業產品園區
都市農業把農業與旅游觀光與休閑娛樂融為一體,用旅游的理念來包裝和提升農業,變農業園區為旅游景區,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空間,同時注意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農業觀光園區的綠色、樸實的鄉土氣息。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賞農家景、購農家物”為主要內容的鄉村特色旅游項目。
通過發展都市農業,改善都市及郊區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鄉一體的城市景觀。新鄭奧星實業總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鄭大棗的資源優勢,將一年產值不足200萬元的企業,發展成一個綜合性的企業,公司目前集紅棗產品加工、科技示范種植為一體,年產值達1.36億元,有效的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加快鄭州市主導產業的發展
發揮鄭州市的區域優勢,調整整個區域的布局,突出發展都市農業的主導產業。優先發展鄭州的農業商貿物流業、農產品加工業、觀光農業、綠色蔬菜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水產養殖業、奶產業、林果業、以及種子種苗業。實現農業結構向區域戰略性的調整,培植農產品加工業的龍頭企業。通過加強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構筑大市場和大流通,從而提高鄭州市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占有率。
3.整體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要想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都市農業就必須提高農民的素質。鄭州市可以通過加強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一批有文化、會管理、懂經營的新型農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滿足都市農業發展的需要。
4.增加發展都市農業的科技投入
都市農業是高科技農業,發展都市農業需要加大與各大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來開發都市農業資源,研究并引進都市農業所需的設備技術和新品種,用科技作為農業技術產業的孵化器,這種合作關系將進一步加強都市農業發展的技術與管理人才的培訓,都市農業的發展為高新技術提供發展平臺,并且可以促進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示范和推廣,加快都市農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
5.增加發展都市農業的多元化投資體制
都市農業是一種高產出,并且高投入的產業,要快速發展都市農業,就必須制定相關的都市農業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財政資金、借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比重。然而僅依賴政府的投入對于都市農業的發展來說是不夠的,應該優化都市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結構,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堅持以政府的投入為導向,以社會投入為主體。政府的財政資金重點扶持現代農業的示范園,觀光、生態農業示范園和創匯農業基地的水、路、電等基礎設施,開發能產生生態效益或者社會公益性效益的項目。
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多樣化的社會資金都參與到都市農業開發與建設上來,大力鼓勵個人投資都市農業發展。擴大城市對外開放的力度,通過股份制、設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獨資或合資參與到都市農業的發展建設,用都市農業的特色經濟發展來吸引外國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實現投資的多元化。同時,像參與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過技術入股的方式對都市農業投入建設,建立國家、集體、企業、個人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以高科技來武裝農業,形成都市農業的科技配套工程,整體加快都市農業的建設水平和速度。
參考文獻:
[1]中原樓市網.把摸鄭州城市發展脈絡[J/OL].2007.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發展形勢;綠色理念;節能技術;條件
1前言
所謂的所謂的“綠色建筑”,并不僅僅是我們理解的花園式屋頂、院落院落。這里的“綠色”是一種深化了的意象,是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代名詞的一種代名詞。建筑節能就比較容易理解,指的是一棟建筑從規劃到施工再到投入使用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從規劃到施工再到投入使用的整個操作過程中,都秉承者節能的思想能的思想,在材料的使用上都是盡最大可能的節約能源、減少能源消耗能源消耗。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雖然概念不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上來說,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建筑行業的實踐與運用。有社會的地方就有人有社會的地方就有人,有人就會有建筑,因此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的課題是不會終止的建筑的課題是不會終止的。本文將從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我國建筑節能的形勢入手我國建筑節能的形勢入手,淺析當前我國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發展情況能的發展情況,并探討其將來的發展前景。
2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
2.1來自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生存和發展,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我國開始注重利用資源利用資源、勘測能源并使其投入到發展生產力的偉大使命中中。第二產業的發展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國逐漸成為漸成為“世界工廠”。由于大量能源資源的使用,并且是不合理的使用理的使用,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河流污染、樹木砍伐、噪音污染、霧霾嚴重等等問題困擾著我們霧霾嚴重等等問題困擾著我們。伴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伴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然而然而,大多數我們賴以生存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用完就沒了了。試想一下,如果資源能源用完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怎么辦辦?我們倒是不愿做這歷史的罪人。2015年柴靜的年柴靜的《穹頂之下》后,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不管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不管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都不可置否的表明一個態度——我們的環境該治理了我們的環境該治理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提出,給各個行業都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的發展方向個行業都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建筑行業。
2.2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各個階段
((1)2004年到2008年年。這四年是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起步階段階段。為了更加有效的實行綠色建筑的發展,國家采取了有個別到一般的試點推行方法個別到一般的試點推行方法。實踐證明,試點的效果還不錯。((2)2008年到2012年年。試點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綠色建筑發展開始進入普遍推行階段色建筑發展開始進入普遍推行階段。這個時候,“因地制宜”至關重要至關重要。國家給了各個省份及其地方政府一定的權利來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綠色建筑的推廣據自身情況進行綠色建筑的推廣。另外,綠色建筑的理念從設計環節就開始直至深入到建筑施工結束的最后一個環節設計環節就開始直至深入到建筑施工結束的最后一個環節,因而也更加注重理念到實踐的實際運用因而也更加注重理念到實踐的實際運用。((3)2012年至今年至今。如今,綠色建筑理念的接受人群已經從大城市擴散到小城市大城市擴散到小城市、從城鎮擴散到農村。并且對于普通人來說建筑的概念也不單單只是局限于自家住房了來說建筑的概念也不單單只是局限于自家住房了。人們對于綠色也有了全新的認識綠色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2.3綠色建筑的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近年來,國家對“綠色發展”相當重視當重視,綠色和可持續成為轉變經濟發展的主要理念。為此,但凡是政府工作會議但凡是政府工作會議,綠色發展問題都會成為關注點。國家相繼促進綠色發展的相關文件相繼促進綠色發展的相關文件,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溫床床。另外,國家的財政支出中用于促進綠色發展的部分也逐年增加年增加。((2)人民綠色意識的提升人民綠色意識的提升。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理念也更加契合人們的更高層次的需求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理念也更加契合人們的更高層次的需求。物質生活水平的高層次體驗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物質生活水平的高層次體驗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理念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色理念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3)需求帶動市場——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從建筑的第一環節設計來看筑的第一環節設計來看,具有綠色理念的設計似乎更和人味口口。怎么樣用最綠色的方式來規劃建筑是第一步,再到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盡可能的環保和節約。最后到建筑的最后環節裝修建筑的最后環節裝修,所用的家具家電是否是節能的。以上這些建筑從始至終的實施過程中這些建筑從始至終的實施過程中,綠色理念的運用帶動了一整個建筑行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整個建筑行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以說,前景相當廣闊。
3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態勢
3.1我國建筑節能發展現狀
((1)外部條件利好外部條件利好。一些西方大國在建筑節能方面已經有40多年的行業經驗了多年的行業經驗了,我國可以借鑒學習。另外,從國內的情況來看況來看,國家的政策法規為建筑節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環境,極大的鼓勵了建筑節能行業。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綠色節能意識的覺醒也倒逼了建筑節能的進步節能意識的覺醒也倒逼了建筑節能的進步。((2)內部技術水平發展內部技術水平發展。國內比較知名的企業,比如格力、美的美的、海爾等家電企業在節能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步。“一晚一度電一度電”的口號也滿足了廣大民眾的要求。發展技術的資金和人員都相對穩定和人員都相對穩定。因此,節能技術條件基本成熟。((3)核心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核心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掌握核心的關鍵技術,是發展我國建筑節能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展我國建筑節能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盡管我國在這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相比較于發展較早的西方,我國建筑節能在技術方面還存在能在技術方面還存在,核心技術不夠成熟、技術發展資金不厚、技術人員較缺失的問題技術人員較缺失的問題。
3.2我國建筑節能發展前景
公共設施和住房建筑是目前我國建筑節能發展運用的主要兩個方面要兩個方面。今后的建筑節能發展將會拓展至建筑行業范圍內的方方面面內的方方面面,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看,國家政府機構將會帶頭先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從而形成全國范圍內的鼓勵機制形成全國范圍內的鼓勵機制。另外,農村建筑節能處于尚未開發階段開發階段,研究農村建筑節能、如何在農村并且因地制宜切實有效開展建筑節能有效開展建筑節能,將會是下一階段的重點目標。
4總結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我國的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發展現在處于一個發展的關鍵節點在處于一個發展的關鍵節點。也就是說,發展還不夠完善。相關的外部條件內部條件都已經具備了相關的外部條件內部條件都已經具備了,接下來如何長足發展展,需要我們各方的努力和參與。有一點可以保證的是,我國的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勢頭良好的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勢頭良好,將來的前景也不錯,畢竟這是一個大勢所趨的風向竟這是一個大勢所趨的風向。
參考文獻:
[1]楊梅蘭.民用建筑節能技術發展趨勢[J].探討建筑技術,20122012.
[2]和海波.探討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