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農業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態農業產業化顧名思義就是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前提,根據當地的生態區位優勢來選擇適合的農產品,將此農產品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和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來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換句話講,生態農業產業化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市場需求為導向,本地生態資源為依托,逐步實現生態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
二、貴州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優勢
1.政策優勢
“十一五”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明確了貴州要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走綠色生態、優勢特色、高質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在科技的強力支撐下,貴州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全省農業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億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長到2013年的5434元。
2.科技優勢
形成一批生態農業技術創新、應用研究、示范推廣的人才隊伍團隊,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服務體系。共有各級各類科技特派員11474人,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覆蓋全省2/3的縣市區。建立了茶葉、藍莓、辣椒、草業等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個;建設了“貴州農經網”、“貴州省農業科學院12316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平臺”、省級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等信息服務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
3.環保優勢
貴州省是全國貧困大省,工業發展極為緩慢,全省大型工廠寥寥無幾,廢水、廢氣和廢物的排放量也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很小,對天氣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低,土壤中所含的農藥、化肥等污染物業幾乎沒有,這就對開展生態農業產業創造了巨大的環保優勢。由于人們的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有機食品受到了人們的強烈追捧,貴州省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并且南于不需要對環境進行治理,生態產業的成本會很低,這有助于提高市場的競爭能力,也有助于促進貴州省工業產業的發展。
4.環境優勢 由于貴州省工業發展緩慢,對環境的破壞較少,自然生態環境相對保存的較為完整,對貴州省開展生態農業建設提供良好的基礎。全省森林覆蓋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立體性氣候和復雜多樣的地貌、低緯度高海拔的環境適合農業生態化的發展,這個環境優勢是其他各省不曾擁有的。
5.時間節點優勢
在新形勢下,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將豐富我國農業的轉型戰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全國來看,日前生態農業產業化主要集中在富有區域特色的清潔食品生產與加工、綠色環保產業、生態觀光旅游、廢棄物循環利用、生態肥料、可降解膜、生物農藥產業化等方面。進入21世紀以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全球的共同響應,可持續農業的地位也得以確立,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無論是在規模、速度還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三、貴州省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劣勢
1.資金劣勢
資金短缺是貴州生態農業建設的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于建設的初期,財政未能獨立,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持。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項日遲遲未能付于實行。
2.市場劣勢
貴州省農村的市場化發展緩慢,農民參與度很低,這和貴州省農村的交通不便利有很大關系,農民忙于生產很難有時間去市場販賣,鄉鎮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緩慢,無法將農民與市場相聯系,不能給與幫助。所以想要發展生態農業產業,提高農民的收入,就必須與市場緊密聯系,調整農業生產模式,發展農業經濟的市場水平。
四、貴州省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建議
1.加大對科技和資金的投入
針對貴州省落后的工業化水平,政府需要鼓勵企業加大對生態農業的科技和資金的投入,提高生態農業產業的科技水平,加快生態產業的研發速度,盡早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貴州省的工業化水平。同時政府應該對建設生態農業化企業進行一定的優惠措施,籠絡更多人才為企業提供幫助。同時對相關農民進行生態產業技術培訓,努力培養本土技術人才。
2.改變觀念,樹立生態發展觀
貴州省發展落后的關鍵在于觀念的落后,所以在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中必須改變以往觀念,對本省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努力改變農民的落后思想,削弱落后觀念的不良影響,統一思想,與時俱進,樹立符合實際的生態發展觀。
3.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貴州省發展生態產業的基礎在于環境的巨大優勢,所以不管企業為了發展生態產業采取何種措施都不能破壞環境。高度重視環境建設工作,比如加快斜坡改梯田和中低產良田改造工作進度;加快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轉變的進程,加快生態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工作等。
生態農業觀光園肇始于西方發達國家,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日本、美國、法國、西班牙已成為旅游的時尚。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形式的觀光園,后來出現了農業觀光園的新形式———復合式農業觀光園。[1]農業觀光園既不同于單純的農業生產,也不同于單純的旅游業,具有集旅游觀光、農業高效生產、優化生態環境、生活體驗和提升社會文化功能于一體的顯著特點。[2]農業觀光園一方面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旅游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豐富了傳統旅游業的內容;另一方面,觀光農業以旅游經營為手段,使農業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功能的多元化。農業觀光園賦予了農業、旅游業新的文化內涵,符合現代生態旅游的主題要求。觀光農業園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規劃、設計、修建農業景觀與設施為手段,以輸出觀光、休閑、采摘、購物、品嘗、農事活動體驗等旅游功能為目的,實現了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以及人們消費方式的創新,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思路、新模式,也是我國現代農業中一項具有發展前途的特色產業。
二、生態農業觀光園發展的問題
(一)主題創意不明
由于生態農業觀光園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處于規劃、投資、建設不同階段的項目漸次增多。以安徽省17個地市為例,21世紀以來,農業生態觀光園呈加快增長之勢。觀光園主題脫胎于鄉村旅游模式,主要分為觀光休閑度假類、科技展示教育類和綜合類。研究表明,安徽省內農業觀光園缺乏主題創意,產品重復雷同現象明顯,地級城市觀光園多數為郊區依托型,游客吸引半徑有限。
(二)生態實踐偏離
“生態”是觀光園的生命之源。全國各地農業觀光園普遍冠之以“生態觀光園”,體現生態理念。但是在規劃建設、園區運營中普遍存在“不生態”現象。第一,貪大求全。現在的園區越建越大,千畝以上不足為奇。大面積征地,擾亂了原有的農業生產空間和農民既有的生活生產秩序,本身就是一種“不生態”的表現。例如,設計單位把園區當作藝術來做,進行功能區劃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體育競技一應俱全,生態園區空間范圍的無限加大,超出了其依托鄉村環境的承載閾值,自然生態失衡也就在所難免。第二,人為活動載荷過大。由于片面追求客流量,農業生態觀光園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因為人類活動密度的加大,能源資源輸入增多,廢棄物降解載荷加大,一旦超過環境的自我消解閾限,觀光園區即會面臨光熱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圖1)。第三,任意嫁接移植外來物種和外來建筑。農業生態觀光園總是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之中,然而許多園區不選擇當地優質植物品種,而任意大量引進外來物種(其中,不乏國外物種),外來物種受氣候、土壤條件的限制,培植難度大,抑或成為破壞地方原有生態的罪魁禍首;園區建筑也存在形制、體量、風格方面的“不生態”現象。許多園區構建大體量、高密度的建筑,或移植外來建筑形式,譬如,皖中肥西的園區引進徽派建筑,也有直接移植歐式建筑。以上兩個方面說明了農業生態觀光園存在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的雙重失衡。[3]
(三)市場論證缺位
農業生態觀光園不是農民自發組織的單位,大都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所以必須要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重組合。而經濟效益是投資方持續經營和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所以,市場分析和預測以及營銷策劃都要未雨綢繆。有些園區夜郎自大,自認為園區面積遼闊、資源獨特、環境優美、交通便捷,但是沒有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投放市場后很快就以失敗而告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其一,區位弱勢。盡管有些園區交通便捷,但距離客源市場較遠。在產品同構的背景下,吸引半徑不會延伸至預測的客源市場。其二,景區遮蔽。由于許多農業生態觀光園距離著名景點較近,而自身又未經過精心包裝和營銷,園區往往未能和著名景區有機連接,僅僅成為其游客過往通道而已。其三,形象遮蔽[4]。同一類型的生態園占領先機,其品牌形象早已深入游客的心中,所以游客對于同質新產品難以產生好感。其四,競爭激烈。由于生態觀光園紛紛上馬,引致園區競爭異常激烈。
三、農業生態觀光園發展對策———生態實踐
安徽和合生態農業觀光園(以下簡稱和合生態園),位于廣德縣經濟開發區趙聯路南端廣祠高速南側,距市中心5公里。毗鄰浙江省長興縣和江蘇省宜興市;距上海220公里,南京170公里,處于上海3小時經濟圈,地域條件十分優越。和合生態園是一家集農、林業種植、特色養殖、生態旅游三大產業于一體的市級農業和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0年3月已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園區內生態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較好。四周分布著滿目青山的森林資源和國家小二型水庫一座。目前已完成了大型梅園、128個品種的桃李園,彩色苗木園、玉蘭園、無公害蔬菜園、生態養殖區、垂釣中心、竹園等8大游覽區域的種植和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建設和運營是多學科理論與實踐的集成,園區具有集約生產功能、集中旅游功能、綜合效益功能。所以,核心是要把規劃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即立足于“農”與“旅”最佳結合點上,根據生態學、經濟學理論,應用造園的原理和技法,最終實現園區生態、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5]
(一)生態規劃立園
1、空間規劃
“梅園”和“竹海”是和合生態園用地規劃面積最大的兩塊。而農業生態觀光園要彰顯皖南獨有的自然、人文特色,可以輔之以江南丘陵茶園、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即,合理處置竹海、梅園、茶園、田園等觀光景點的用地規劃問題。和合生態園內合理配置建筑用地與農業用地。農業用地是生態園的主體(包括田園、茶園、竹海、梅園、水域等),而建筑用地只是輔助旅游活動、住宿、餐飲、娛樂的場所,二者比例要協調合理。即,用地最終結果不能戕害生態園之“農味”和“生態味”。
2、建筑規劃
目前,和合生態園正處于規劃建設之中。建筑必須依托自然地理現狀和地域文化背景。[6]其一,從和合生態園地形地貌來看,可以因形(地形)就勢(地勢),遵循自然地形地貌的規律,進行建筑物布置建設。其二,從和合生態園地域文化背景來看,廣德地處皖東南,皖、浙、蘇三省匯合之處,中原文化、吳越文化、徽州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所以建筑物風格的選擇應問政于民,而不在于個人偏好或采取自上而下模式,或追求時尚,一味模仿徽派建筑特色的專家模式。其三,材質選擇也應該遵循地方文化生態。多選擇木材、竹材、石料作為建筑材料,色彩搭配與自然協調,即以原色調為主,盡量規避水泥、鋼筋大體量建筑的出現。
3、景觀廊道規劃[7]
廊道是園林式農業生態園游憩和觀景路線。其一,延伸方向遵循自然規律,按地形地貌起伏變化設置線路,忌人為裁彎取直,或隨意變通路線。其二,道路與觀景有機連接,讓道路成為觀景的通道(視覺廊道),做到曲徑通幽、移步換景、柳暗花明之妙。其三,宜選擇石材作為鋪路材料。
4、能源和廢棄物規劃
新能源使用是和合生態園生態設計的生命供給線。其核心是注意低碳環保設計,嚴格限制高耗能設施。一方面盡量考慮太陽能利用,包括直曬式太陽能熱水器,光伏發電照明利用,特別是景觀燈可以采用太陽能燈。另一方面考慮建設沼氣站,主要解決有機物垃圾處理問題,同時提供高效有機肥料。沼氣可以供應灶具,還可以供沼氣站附近照明,也是特色景觀。最后,注意污水凈化和處理系統的建設。可考慮把園區生活污水凈化處理后融入自然水系;或者另外鋪設新的排水系統。
(二)生態文化興園
1、文化空間規劃和合生態園文化載體空間主要在建筑。建筑在文化方面的體現有形制、體量、風格、布局等。建筑形制要求與自然渾若天成,反對大面積平整、開挖原有地貌;建筑體量與生態園協調,以小體量村落房舍為主(包含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建筑小品等);建筑風格采用具有廣德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通過民間調查和地方志查閱的綜合形式獲得;建筑布局宜適當集中,散而有神。反對過分集中、城市化發展的傾向。
2、文化內涵規劃和合生態園內涵文化表現形式為民俗活動、農事活動、手工技藝、科普教育等。為彰顯文化生態的自然特性,規避人工化痕跡,民俗活動、農事活動、手工技藝表現形式宜與時令吻合,即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的農事活動與江南物候契合;手工技藝展示與農閑一致;民俗活動與中國和廣德地方傳統協調;科普教育、現代農業科技和生態園理念協調等。
(三)生態經濟強園
1、產品時間、空間策劃
竹海、梅園、茶園、田園等觀光景點遵循自然規律。從時間考量,梅園———冬、春季;竹海———四季;荷塘———夏季;歲寒三友———冬季。從空間考量,合理規劃竹海、梅園、茶園、田園等觀光景點。既有空間連續、又有合理分工。
2、產品系列策劃[8]
產品系列策劃包括觀光產品類、休閑產品類和參與產品類。
(1)觀光產品類———基礎。把握時令特征,有序開放梅園、茶園、荷塘、竹海、田園等主要觀光旅游產品。
(2)休閑產品類———提升。包括休閑農莊和生態保護區。休閑農莊是和合生態園高端產品的特色,集商務、會議、度假、娛樂于一體的旅游產品。依托亞洲綠色論壇永久會址,吸引高端學術、商務、休閑客戶入住。但,同時也可以兼營適合中、低端客戶休閑度假需求的產品,如家庭、情侶包租客房等。充分發揮生態保護區的休閑度假功能。生態保護區包括核心區、緩沖區和邊緣區三部分,科學合理安排邊緣區的旅游活動項目。包括濕地公園和親水廊道等,主要吸引客人親臨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放松愉悅心情。
關鍵詞:永吉縣;農業;生態環境規劃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1-0013-1
1 指導思想
本文以現有自然資源為依托,以發展生態環保型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現代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再造秀美山川”為目標,從農村能源建設、生態工程建設、綠色產業化基地建設、綠色家園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建設、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設、地力培肥等方面講解了未來5年永吉縣農業生態環境規劃治理做法與目標,力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全面提高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努力把永吉縣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美麗的生態縣。
今后一段時期,永吉縣治理農業生態環境總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以“再造秀美山川”為目標,以現有自然資源為依托,以發展生態環保型效益經濟為中心,以現代高新技術為支撐,大力抓好農村能源、生態工程、綠色產業化基地等項目的建設。
2 奮斗目標
永吉縣生態農業建設總的目標是: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提高農產品檔次,深加工層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力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全面提高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努力把永吉縣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美麗的生態縣。
3 采取措施
3.1 生態綠色家園建設工程
計劃2011年-2013年,在口前鎮建設生態農場綠色家園一處,主要內容是:建設太陽能采暖房300棟;太陽能畜禽舍800m2,太陽能淋浴室100m2;標準“四位一體”生態溫室10棟;養殖畜、禽、魚,種植經濟林、綠色蔬菜等。年可出欄肉牛50頭、豬300頭、魚20t、無公害綠色蔬菜45噸,節約優質煤150。總收入50萬元。
3.2 星星哨水庫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對星星哨水庫灌區進行渠道護砌、整修和示范區建設,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節水250萬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頃,直接經濟效益416萬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計劃 2011年-2015年,在全縣實施地力培肥工程。通過秸稈直接還田和飼料過腹還田、過池還田,廣積有機肥,五年培肥3萬公頃農田。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縣“沼氣工程”項目
計劃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設農村沼氣池1000個,縣級沼氣服務網點1個,鄉村沼氣服務網點26個,加強沼氣建設后續管理工作,保障農村沼氣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3.5 環境綜合治理工程
計劃于2010-2011年在永吉縣岔路河鎮建設一座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100平方米,購置安裝設備儀器88臺(套)。項目建成后年處理各種污水540萬立方米,處理生活垃圾7萬噸,生產有機復合肥3萬噸。
3.6 永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
2011年投入300萬元,完成建設永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對全縣農業生態環境及農產品進行監測。
3.7 大力發展以無公害、綠色、有機為主的現代農業
按照“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的要求,引導農民積極、有序的發展“三品”產業。使糧食生產持續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遵循“認證與監管并重、數量與質量并舉”的方針,認真抓好“三品”認證和監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縣西陽鎮狼頭村狼頭屯農村清潔工程建設
2010年-2011年,把永吉縣西陽鎮狼頭村狼頭屯建成農村清潔村,建設內容包括家園清潔設施、田園清潔設施和村公共清潔設施三個方面。建設目標為把“三廢”變“三料”形成“三益”,以“三節”促“三凈”實現“三生”目標。即:以村為單位,推進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廢)向肥料、燃料、飼料(三料)的資源轉化,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通過集成配套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等實用技術和工程措施,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和清潔家園,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三生)的目標。
南澗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現有茶園10.6萬畝,2011年生產各種茶葉379.8萬千克,產值7577.34萬元,其中實施糧茶間作套種的達3.2萬畝,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實踐證明,實施糧茶間作套種不僅能改善茶園生態環境,還能顯著提高茶園經濟效益,是一項符合經濟、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茶園建設技術。現將南澗縣糧茶間作套種立體生態農業規范化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一、糧茶間作套種模式
采用糧-茶的種植模式發展糧食和茶葉生產,根據海拔1800-2400m的山區實際,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麥類、豆類及蔬菜等輪換種植。
二、園地選擇
茶樹生長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一般要求降水量在1500mm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年平均溫度在14℃以上,極限溫度不低于-5℃。選擇氣候條件適宜、ph值為4.0-6.5的酸性土壤、土層深厚、適宜種茶的常耕地進行茶樹種植。
三、種植及移栽
1.確定種植溝
在收完小春后,大春作物種植前劃定種植溝,種植溝要求等高水平,根據各地塊的不同情況進行,并掌握“大彎隨勢、小彎取直”的原則。其劃分方法由地塊底部開始,從下往上每隔2m劃定種植溝進行預留,種植溝寬度33cm,在種植溝內不再種植糧食作物,可視作分墑的墑溝。
2.開挖種植溝
常耕地茶園的種植溝不需要像新植茶園那樣深翻深挖,但也要求挖出寬33cm,深33cm的種植溝,每畝施入25kg普通過磷酸鈣,回填部分土壤,以避免移栽后茶苗根系直接與肥料接觸而引起燒苗。
3.茶苗移栽
茶苗移栽時期應選擇在茶樹地上部停止生長,地下部根系生長較為旺盛時進行,一般是晚秋和初春兩季。但由于南澗縣晚秋和初春正是旱季,所以在7—8月份進行移栽,此時雨量比較充沛。種植密度為每畝1000株左右,即株距為33cm,行距為200cm。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茶苗成活,在定植前可以將茶苗地上部分距根頸15cm以上的主枝剪去。種植時,一手拿茶苗,按要求的株距扶在溝中,另一手將土填入溝內,使茶苗穩定溝中,土填至一半以上時,用小鋤壓緊,然后繼續填土壓緊,直至茶苗根本文由收集整理頸為止。注意每一株茶苗的根頸,要與地面相平,或者略低于地面。茶苗定植后,如遇下雨,土壤潮濕可以不澆水,晴天則應在土壤壓緊后進行澆水,爾后再鋪上一層細泥土,以減少水分蒸發,并插竹簽以標明茶苗位置,以防止農事活動過程中損壞茶苗。具體種植結構如圖所示
四、移栽后初期管理
移栽后的茶苗,在其幼苗期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必須認真細心的培育管理,才能確保茶苗健壯的生長,特別是第一、二年的管理。同時,茶樹的生育是連續相當年數的,如前期管理粗放,幼苗長勢差或成活率低,缺棵嚴重,必然影響后期生育,以致造成單產低。因此,初期管理的重點在于精心護苗,確保全苗、壯苗。第一年的任務可概括為:抗旱、除草施肥、間苗補缺、定型修剪、增施肥料和病蟲害防治。
1.抗旱保苗、勤除雜草
南澗縣茶苗移栽時間為7—8月份,此時雨量集中,但特殊情況也會出現干旱,采取鋪草覆蓋或樹枝遮蔭以及澆水等措施。勤耕淺鋤既可減少水分蒸發,又起到清除雜草的目的。
2.補苗
新植茶園的補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同年苗假植補苗,另一種是次年用當年苗進行補苗。
3.定型修剪、增施肥料
(1)定型修剪
適時定剪是改變茶樹自然生長狀態,培養健壯的骨干枝,建造分枝密集、幅度開闊、采摘面寬的必要措施,為提早形成速生高產的樹冠奠定基礎。茶樹生長至1.5齡完成三次定剪。茶樹定剪要求:剪口平滑,保留外側芽。
①第一次定剪
茶苗生長到30cm高以上,離地面20cm左右剪去主枝。
②第二次定剪
茶苗生長到50-55cm,在第一次剪口的基礎上提高15cm左右進行修剪,使苗高控制在35cm—40cm。
③第三次定剪
茶苗生長到70cm以上,留50cm—55cm,剪去以上部分。
(2)幼齡茶樹的打頂輕采
茶樹經過定剪逐步形成投產樹冠面后,便實施“以養蓬為主”的輕采,嚴格掌握“采高留低、采密留稀、采中留邊”的原則,留二葉采摘,以利于繼續增寬樹幅,培養高產合理的樹冠。打頂采以加工生產名茶和一級茶原料為主。
(3)增施肥料
幼年期茶園進行三次追肥,時間在3—9月份、10—11月份和結合茶園冬耕時施用基肥。
五、病蟲害防治
茶園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是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進行及時防治,要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為原則,以農業防治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輔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在使用生物農藥防治茶樹病蟲害時,嚴格按照生物農藥防治要求進行,同時努力掌握使用時間,以達到減少生物農藥的防治次數。對小綠葉蟬等葉部害蟲的防治,主要是及時除草、合理采摘、人工摘除病蟲葉等農技措施減少蟲源,并根據蟲情輪換用藥,適時噴施600倍白僵菌孢子懸浮液、500倍魚藤酮和1000倍苦參堿等生物制劑進行防治,使茶樹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
六、綜合效益分析
關鍵詞:農業種植;休閑;生態;發展;經營模式
建設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不僅可以改善人們平日的高頻率生活,更能夠促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發展。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結合地方特色,建設有特點、有質量的農業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由于此類生態園區是一種新興產業,在展開運作的很多方面還不是很完善。農業、休閑、生態三者有效的結合,是當今社會中一種新型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模式,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休閑度假與農業生產發展的相互融合。不少地區對于此類發展形式已經開始廣泛重視,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支援此種農業發展模式,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克服種種困難,引進先進的設備,與外界實行高科技的信息交流,多種方面同時著手,將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產業辦理得越來越好。
1發展現狀
農業種植與休閑度假相結合的理念于20世紀90年代初才正式成型,所以這種新型農業發展形式的歷史還不是很久。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經濟實力的穩步提升,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因此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重視度已經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對于農業種植與休閑度假的結合,我國對此類發展形勢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實踐性較弱。但是通過近幾年的數據顯示,此類農業的發展模式正在飛速擴張,每年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新建數量都非常可觀。目前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建設的主要形式分為特色主題、生態主題和高科技主題幾種。結合地方的自然特色與人文發展特點,開辟出最具有當地特色的模式,建立具有特色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當今社會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任何的產業都離不開信息化,農業發展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地引進高科技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建立低碳環保的生態園區。生態園區的建設地點的選擇非常重要,要突出生態的優良性,選擇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秀麗的位置,讓休閑度假的人們感受到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特色與優勢。此類生態園區的初步規劃,要突出設計主題,以游客的感受為出發點,建立符合大多數人思想的生態園區。當今農業種植生態園區的建造數目逐漸攀升,每年都會有新型模式的生態園區建立起來。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大批量建立,不僅可以讓人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去體會大自然,更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生產總值逐步增高。以當前的形勢看來,在未來建設的生態園區中,大多數的發展趨勢則會是逐步的突出個體的獨特性,拒絕雷同性較強的建設。因此要結合各個地域的區別性,充分利用地區的優良特點,實現多種項目相結合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建設上具有地域特色、風格上具有人文特色的優質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
2存在的問題
2.1生產模式不夠成熟
雖然此類新型的農業發展形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但是畢竟生產時間過短,生產模式還不是特別成熟。對于生態園區的經營理念,消費群體根本無法理解這種理念。這就要求在生態園區的工作人員對于生態園區的理解非常深刻,可以對前來休閑度假的人們提供良好的知識梳理與生態園區的介紹。保證任何工作人員被求助時都能夠及時的幫助消費者,使各個部門在協同合作的基礎上分工明確,不互相干擾,爭取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2種植項目單一
在農業種植建立的過程中,很多生態園區的農業種植項目單一,讓休閑度假的人們沒有感覺到生態園區的多樣性,對此,應該加大對于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農業種植力度,增加多樣性。讓前來休閑度假的消費者能夠在種類繁多的生態園區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讓消費者積極的參與到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中來。某一地區的生態園區的建立,都存在著共同的特點,此類雷同現象的產生,讓消費者對于生態園區的期待值直線降低。各個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都應該具備自己的生態園區特色,結合自身生態園區的地域特色,種植獨特的植被,或突出農業種植,或突出觀賞性,或突出休閑。
2.3缺乏競爭力
無論哪種方式的生態園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讓消費者在體驗的同時,找不到其他生態園區的影子。同等條件的競爭不存在競爭力,為讓自身的產業存在一定的競爭力,在行業內成為佼佼者,就一定要具有生態園區特色,獨特的自身魅力,在博弈中戰勝對手。既然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是以廣泛的人群為消費對象,那么在建設的過程中就要突出對人的重視,以人們的思想或興趣為出發點,建立一系列具有人文特色,具有人性化的項目。現在的很多生態園區都是由各種項目簡單拼湊,沒有一個完整的主題特色。針對這些問題,各個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都應該主動解決,并建立具有獨特魅力的綜合性產業。
3未來規劃
3.1出臺政策、引進高科技技術
對于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建設,應該進行一定的規劃,設計先進的經營理念。以尊重自然為基礎,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建造更貼近自然、符合消費群體思想的生態園區。農業、休閑、生態三者有效的結合,是當今社會中一種新型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模式,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休閑度假與農業生產發展的相互融合。不少地區對于此類發展形式已經開始廣泛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援此種農業發展模式。對各項的設施逐步完善,引進高科技技術,最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所需的各項要求。
3.2功能性劃分生態園區
以農業種植項目為前提,有效的結合地域的優良性,集合休閑度假、娛樂觀光、果蔬采摘等內容,建造綠色高效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將生態園區進行功能性劃分,可以大體分為植物觀賞區和果蔬采摘區。在植物觀賞區中,將林木區與花卉區進行大體的分類,讓喜歡林蔭的消費者可以在林木去里感受到森林的獨特魅力,讓喜歡花卉消費者可以看到具有地域性的花卉,感受蝴蝶圍繞身邊的美感。還有很多消費者喜歡更自然的分類,那就需要建立花叢與樹木相結合的自然感官體驗區。果蔬采摘是當下比較流行的一種消費方式,可以在生態園區內對采摘進行分類——蔬菜采摘與水果采摘。讓喜歡水果的人可以食用到無農藥添加也非常飽滿的水果,讓喜歡綠色蔬菜的消費者能夠吃到最健康最無害的蔬菜。在喧囂的城市之外讓廣大群眾能采摘到最綠色的果蔬,通過自己的挑選進行采摘,在食用時心情更加愉悅。這種構建模式在當今的生態園區中并不多見,所以結合地域特點,建立屬于自己的更有行業特色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
3.3政府及社會各界支持
相信在我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之下,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的建立一定會克服種種困難,加大投資力度,引進先進的設備,與外界實行高科技的信息交流,多種方面同時著手,將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產業辦理得越來越好。
4結束語
結合當今社會體制與經濟發展狀況,建立綠色、高效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不僅可加速農業的發展,還可以有效的結合城鄉特色,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不離開信息化社會的同時可感受到與平日繁重的工作不同的,全方位的身心放松。以當前的形勢看來,在未來建設的生態園區中,大多數的發展趨勢則會是逐步的突出個體的獨特性,拒絕雷同性較強的建設。結合各個地域的區別性,充分利用地區的優良特點,實現多種項目相結合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建設上具有地域特色、風格上具有人文特色的優質的農業種植休閑度假生態園區。
作者:賀生芳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測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1土地資源退化,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長期大量使用化肥而不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導致土壤理化性狀的劣化,土壤板結,肥力下降;這還導致土壤重金屬的污染和富集;加速土壤酸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還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大量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焚燒較多,堆肥還田再利用較少;加之周年不間斷生產,土壤自然更新受到抑制,土壤肥力下降。山林地的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也加劇了水土流失。水資源雖豐沛,但時空分配極不均衡,干季和濕季分明。節水灌溉尚未普及,土地地塊狹小及不合理的利用,河、岔、溝、渠垃圾堆積,行洪、蓄水功能削弱,水質下降。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溫度、降水波動性加劇,農業有害生物波動性爆發,冷害、干旱、澇害及臺風等自然災害及病蟲害的頻發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大影響。
1.2快速城鎮化,耕地面積減少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主城區不斷向四周擴展。隨著規劃的調整,許多村落和耕地面臨征用,農戶在拿到補償金的同時也因此失去了長期賴以生存的土地,并且后備土地資源中耕地極其有限,特別是與主城區緊鄰的吉陽鎮、鳳凰鎮以及建設中的“國家海岸”海棠灣鎮。如吉陽鎮人均占有土地面積0.39hm2,不足全國平均值的1/2,農業呈萎縮狀態。
1.3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產業鏈不完善
大量的農戶分散經營,缺乏對產品市場需求的預測和研判,往往造成增產不增收,削弱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分散經營,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很難實現,特別是在農產品的病蟲害防治上,統防統治很難實現,規范規程形同虛設,造成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形成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農產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抵御風險的能力不強。貿、工、農一體化程度低,產業鏈脫節,流通環節繁多,農戶利益受到擠壓,為了多賺錢只能以量取勝,產品質量卻難以保證,這種有重大缺陷的半截子產業化難以滿足市民對食品質量、安全的需求。
1.4城鄉收入差異顯著,導致農業勞動力喪失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與城鄉收入、公共基礎設施差距的逐步加大,加之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相比,能夠享受到的公共服務很少,原來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大量轉移進城。農村更難以留住喜歡熱鬧的年輕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數量和質量都呈現下降趨勢,對開展生態農業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2三亞市建設生態農業的對策
在新形勢下,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農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查找問題,才能因勢利導,抓住機遇,統籌規劃、創造獨具特色的生態農業。
2.1重新認識城市生態農業
城市生態農業指城區或接近城市周邊地區,充分利用和依托城市的科技、經濟和市場優勢,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現代化農業體系,它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城市農業相比,城市生態農業把生態功能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注重其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發展城市生態農業已成為城市生態體系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必然選擇。隨著三亞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吉陽鎮、鳳凰鎮許多村落已融入主城區,現有的耕地、林地已成為城市綠地和城市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發展高效的生態農業基地及獨具特色的景觀綠地(如農業公園),既能增加城市綠地率和生物的多樣性,提高城市抵御災害風險的能力,又使人們能在充斥著壓力和競爭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片身心放松的綠洲。如迎賓路許多苗圃等林地可更新成為城市的公共綠地,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同時,更好地發揮其生態環境效益。
2.2科學制定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與時俱進
科學規劃生態農業是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打造龍頭產品,避免重復建設和同業競爭,發展優質、高效、低耗、環保農業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生態農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的基礎。市所轄的鎮、場距離城市主城區、距離海洋遠近不同、地形和資源條件差異很大、當地的種植傳統和經濟發展水平也不相同,因此,要將農業規劃納入整體土地利用規劃體系當中,按照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增殖并重,考慮整體與局部、眼前與長遠的結合、典型示范與逐步推進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并不斷調整、完善、落實、提高。如育才鎮結合自身特點確定的“美麗事業”、“綠色事業”、“奔跑事業”、“騰飛事業”和“甜蜜事業”就很典型。
2.3合理選擇生態農業模式
一般認為,生態農業可分為生態農業模式和生態農業技術2個部分,前者喻為生態農業的硬件,后者喻為軟件。生態農業建設實踐表明,其核心和基礎是模式建設。因此,根據不同區域的生態、經濟條件,利用各種組合效應選擇和組建較為適宜的生態農業模式并對其進行優化,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前提。三亞市在推進一池三改的沼氣復合環模式、水田稻、漁共養、瓜菜輪作間作、山林地種植、畜禽、蜜蜂養殖、庭院熱帶果蔬立體化種養、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都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但要及時查找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進行模式示范、推廣和創新,并加強配套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在資金、政策上給予支持,從生產組織、技術示范、產品包裝、市場流通、信息服務、風險防范上狠下功夫,推動生態農業的健康、均衡、快速發展。
2.4依海興市、取財于洋
鑒于陸域發展空間狹小的現實,開發利用海洋是必然的選擇。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優先發展漁業,拓展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作為海南省重要漁業基地和海產品集散地,要積極拓展遠洋漁業,實現“造大船、闖深海、抓大魚、收大益”。還要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改變傳統的、落后的養殖模式,實現養殖模式的創新,在養殖品種、養殖條件上下功夫,如建設水產品健康養殖基地、觀賞魚養殖等。通過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健全病害防治體系,推行標準化健康養殖模式,提高產量和品質。同時,實施水產品精深加工工程,進行漁業產業價值鏈整合,實現產業鏈各環節價值增值。漁業還要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歷史機遇,將海洋旅游、濱海旅游作為海洋漁業轉移的新亮點,以休閑漁業為載體,編制規劃,建設基地,開發觀光漁業、垂釣漁業、海洋探險等特色產品,增加收入。
2.5推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實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從源頭抓起,建立覆蓋產前(原材料種子、土壤)、產中(農藥、化肥)、產后流通、貯藏、銷售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模式,就成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首先,要在國家已有的農業技術標準、規程、規范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地方配套標準等。結合現實條件,部分標準還要拔高,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其次,建立健全檢測監督機制和常態化的工作模式,全程監督。最后,針對小戶分散種植、銷售難于監管,產品質量無法保證,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難形成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要引入龍頭企業,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積極推行“以市場牽龍頭、以龍頭帶基地、以基地連農戶”的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的規模種植、計劃種植效益、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便于統一管理的質量保證、有較強市場定價權、抵御市場風險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品牌,做大做強生態農業。目前,全省已試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通過登記,將承包地塊、合同、權屬證書落實到戶,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土地的合法流轉和集約化生產打下了基礎。
2.6以旅興農,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和創意農業
休閑旅游農業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風光景觀的深層次開發與旅游業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農業開發模式,是親近、回歸自然的產業。創意農業則可理解為“農業上的創意”,是用文學創造審美意境的手法,來對待、完成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對于生產者來說,豐富了農業生產的文化內涵,延長了農業生產的產業鏈,增加了附加值;對于消費者來說,滿足了只有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方能享受到的審美情趣,而且將都市人強烈的回歸自然、健體強身、陶冶情操等多種本能性需求得以滿足。未來農村不再僅僅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地方,農業的多功能性將更加彰顯,富裕起來的城市居民將把農村作為理想的旅游、度假、觀光、體驗的好去處。作為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城市,熱帶氣候及豐富的資源吸引著大批游客,在此背景下,推動農業轉型,充分挖掘農業旅游資源和文化,以旅興農,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和創意農業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契機。
【關鍵詞】南澗 農業 生態 發展思路
一、南澗地理環境與生態農業
南澗縣具有干熱退化山地環境背景這一特征,其植被稀疏、高溫、雨量少并且集中、沖溝發育、地表破碎、泥石流危害以及水土流失嚴重、松散固體物豐富等等造成了土地生產力低下,這就為南澗縣的農業發展增加了阻礙。對此,南澗縣委,政府著力打造生態農業,提出了以生產綠色、無公害和有機產品為目標,合理布局支柱產業,形成了“一片煙、一杯茶、一個核桃、一頭牛、一只雞”五大產業特點。下面,筆者就結合云南省生態農業發展以及南澗縣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對南澗生態農業發展思路進行簡要的探討。
發展生態農業是將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農業相結合,是處理好兩者關系的有效舉措。發展生態農業的目的就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條件下發展農業,實現農業的高產量、高效益、高質量。傳統的農業,只注重追求產量,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存在很大局限的。生態農業突破傳統農業的發展局限,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生態農業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將生態農業的理念進行實踐,也是有難度的。首先,必須熟知本地地理環境,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生態農業的規劃。其次,必須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和認同,只有這樣才能齊心協力發展生態農業。另外,必須重視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應用,通過技術改變傳統農業,讓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過渡。總之,發展生態農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規劃和努力。在堅持中探索,在堅持中發展。
另外,生態農業不能脫離市場,發展生態農業,必須進行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將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到地方農業發展之中去,在注重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前提上,以市場的需求作為導向,并且以經濟效益作為中心,對本地的生態資源進行依托,實行區域化的布局、系列化的加工、規模化的建設、專業化的生產、企業化的管理、社會化的服務以及一體化的經營。在農業生產和生態良性循環這一基礎之上,對無公害、安全、高效、優質的農產品進行開發,使農村和農業經濟逐漸走上自我發展、自我調節、自我約束以及自我積累的良性循環的軌道。
二、南澗縣生態農業發展思路
(一)南澗縣生態農業發展必須針對其生態工程進行規劃和布局
對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布局主要是以社會管護工程、調控水工程、土建工程以及生物治理工程作為主體的,圍繞如何進行山水調控、減緩水動力的條件,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一起組成了一種多層次防治體系,這一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基礎是“穩”,核心是“調”,根本是“固”,關鍵是“護”,只有明確這幾點,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南澗縣生態農業發展遠近結合、兼顧防治以及用在其中這一戰略目標。其主要的指導思想是:側重于南澗縣生物治理,對其土建工程進行合理搭配,并且對其社會管護進行重視,其核心問題就是泥石流的調控問題。
在南澗生態農業發展總體的布局方面,要注重生物的治理、生態的保護區建設以及配套土建工程的規劃和布局。這一規劃和布局要按照各類沖溝、溯源與谷坡侵蝕等等立地條件的類型,這里筆者所指的各種沖溝是指切溝、淺溝以及毛溝等等。對其進行分別開展不同的生態農業工程的治理。對于淺溝和毛溝的整治,要以地面綠色覆蓋以及營建生物谷坊為主,對它們的縱深發展進行控制。深溝治理和規劃,首先要修建配套的谷坊或者土建攔壩,在其穩定坡腳、泥沙回淤抬升以后,再進行防沖林建設和生物谷坊建設。在其沖溝或者寬溝的下段寬敞溝床部分,主要應該在穩定各種灘地和溝床利用上采取措施,將其和工程的導排措施進行結合,并且開展經濟林、護岸林以及防沖林的建設。
在南澗縣生態農業規劃和布局時,還應該按照其坡位、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對其調蓄水措施和整地種植方式進行合理的應用,并且將例如經濟林、薪炭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水源林等等多種的高效植物群落進行篩選和規劃,從而提高土地的生物生產力。只有將這些措施做好,將其山地進行很好的規劃,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南澗縣生態農業的良好發展。
(二)發展生態農業,必須處理好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國由來已久,這是理論基礎。另外,在工業文明時期,人們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引起了許多嚴重的自然災害,必須環境污染、洪澇、干旱等等,實踐早就證明了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因此,發展生態農業,第一個必須處理好的關系就人與自然的關系。農業要發展生態農業,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求發展,才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這就要求我國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時必須處理好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清潔、節約的綠色增長和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關系。發展生態農業經濟和社會經濟一樣,都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總之,發展農業生產,從而促進社會發展是最終的目的,而保護生態環境是基礎,三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規劃生態農業,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基礎,可以展開以下一些舉措:通過對種植業和林業生產的規劃,建立多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通過種植林業,保護耕地土壤肥力,保護農作物;根據土地具體情況發展種植業或是林業等等。
(三)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穩定的生態農業系統
狹義的農業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農業,即種植業,廣義的農業還包括林業、漁業、牧業、花卉業、觀光農業、畜牧和農業手工業。在發展生態農業時,要根據土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生態模式的構建。其一,要重視生物立體的共生型,比如可根據生物類型、生物因子的數量,劃分立體種植型、立體種養型和立體養殖型。其二,要實現有機物多層利用型,這主要是在物質中實現循環生產,實現廢物的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其三,全面規劃發展型,對生態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地了解和認識,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合理配置農業的生產計劃,以最優的種植方式實現種植結構的優化。其四,山區資源開發型,重視對山區生態環境的改變,營造良性的山區經濟,比如在水土流失地區修建防護林等等。
總之,發展生態農業是通過人力構建一個生態農業系統,它比自然生態系統更加簡單,但就其生產力來說應當比自然生態系統更高,所以,要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維護了社會效益。
三、結語
生態農業發展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思路和趨勢,在云南南澗縣中實行生態農業發展道路,應該從南澗縣的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其各方面的因素。本文中,筆者首先對生態農業概念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接著從南澗縣生態農業發展思路之明確生物生態工程原理以及云南南澗縣生態農業發展思路之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布局這兩個方面對云南南澗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進行了淺談。
參考文獻
[1] 陳欣.唐建軍.王兆騫.農業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兼論其保護途徑與今后研究方向[J].農村生態環境,2002.(01).
[2] 張玉虎.李正躍.陳斌.非作物生境在作物害蟲天敵種群調控中的作用研究進展[A].云南省昆蟲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 2009.
[3] 廖和平,洪惠坤,陳智. 三峽移民安置區土地生態安全風險評價及其生態利用模式――以重慶市巫山縣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07.(04) .
[4] 魏子涵,駱樂,蔡沛,吳迪.發展城郊型高效生態農業 走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揚州市邗江區農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0.(16).
【關鍵詞】綠色管理;生態農業;農業產業化;技術創新;管理方法
農業是人類生產活動的基礎產業,現代社會中,農業對人類生活領域的影響日益擴大,農業發展也在日益深化。進入現代化農業即“石油農業”時代后,農業生產活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負效應,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農業生產活動與自然環境的日益沖突引起各界專家學者的關注。為了保持農業永久耕種,保護自然生態平衡,維護人類健康安全和呵護地球永續發展,人們開始反思現代農業的種種弊端和危機,生態農業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國際糧農組織在荷蘭召開“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大會并發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態農業的共同發展綱領,近年來,針對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農業生態補償等諸多問題的綠色管理逐漸成為技術創新、戰略管理、環境管理和創新管理的研究熱點,圍繞生態農業與綠色管理的應用,專家學者開展了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生態農業與綠色管理的內涵
中國的生態農業概念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出來的。盡管不同階段人們對中國生態農業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在農業中引入生態效益目標和在農業實踐中自覺運用生態學原理方面卻是一致的。綜合國內學者闡述,我國的生態農業可定義為“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學技術成就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有機結合,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的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農業綜合體系”。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全面綜合在一起,實現自然資源的能量多級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同時能將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形成大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發展模式,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綠色”一詞,是指自然界生態系統中所具有的“綠色”的抽象規定性,即節約、再利用、再循環。從自然界生態系統的特點來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樣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種有機物排泄出來的廢物都會被另一種有機物當作食物而吸收,充分體現了對資源的“經濟性”再利用。生態系統就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開放的閉路循環系統,其中的自養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構成了一個“生產—消費—復原”的閉合鏈條,實現著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高效循環利用。綠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和企業界對環境管理的關注。有關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過實施環境管理的“最佳實踐”活動,企業可以顯著降低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綠色管理的內涵不斷得到擴展,不同領域的學者采用不同的理論視角賦予綠色管理豐富的內涵。今天的綠色管理已經從環境管理擴展到了綠色技術、生態環境響應、綠色公司治理、企業的環境責任、環境利益相關者等諸多方面。研究視角也從演化適應延伸到資源基礎觀、生態響應、制度以及利益相關者等諸多理論。目前,人們對綠色管理普遍定義為以追求人類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以全社會共同參與、全過程控制為特征,多種多樣的綠色技術為手段,逐步降低人類給予大自然的環境承載負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綠色管理可以將環境的外部不經濟轉化為外部經濟,通過對從設計、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銷售、消費及至消費后產生與排放的廢棄物、毒物的數量及質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消費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負效應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等全部活動。
二、生態農業產業化中綠色管理的研究范疇
生態農業產業化中綠色管理研究范疇的界定是正確規劃和發展生態農業產業的前提,農業中的綠色管理要求農業發展要遵循生態規律,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在物質和能量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農業,使農業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過程中,實現農業經濟活動的綠色化轉向。研究農業的綠色管理就是將“綠色”要求納入農業發展的內生變量中,控制污染、保護環境,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進而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中無污染、無公害、無損害于子孫后代的“三無標準”,達到有利用于人類、生態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資源永續利用和有利于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有利于”的長遠目標。從社會化再生產的角度來看,綠色管理應涉及到產前研究、產中研究和產后研究范疇,以及這些研究范疇中的管理與服務等內容。
綠色管理的研究范疇應重點體現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與綠色技術管理創新。從農產品生產和生態經濟學的角度對農業生產模式進行選擇和管理,研究最能體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生態生產經濟協調型的農業生產管理模式是綠色管理的重點。綠色技術創新也是農業綠色管理研究范疇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飛躍,技術創新的作用舉足輕重,但綜觀農業技術創新活動和成果,發現大多數農業技術創新只是從單項工程技術層面或經濟效益層面上來研究技術創新的,而從生態經濟層面研究所見甚少。因此,要實現常規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向,不僅要追求技術創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將農業技術創新活動自覺地融入自然生態循環的系統中,實現綠色技術創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適度開發與節約農業生態資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實現農業生態經濟一體化產業集也是農業綠色管理研究范疇的重點。
三、生態農業產業化中綠色管理的方法
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實現的必然途徑,而高效合理的組織與管理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科學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實現綠色農業的基本手段。
(1)生態農業系統分析方法。生態農業作為一個系統,應具有開放性、持續性、高效性和標準化的系統功能,通過系統分析,能更好地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找出各種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態農業系統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分析技術,將大量采用計算機模擬、仿真技術,對生態農業進行系統設計、運行管理、故障診斷等日常管理。生態農業系統分析方法研究重點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研究管理系統工程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具體運用,主要包括生態農業系統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統模擬技術,系統可靠技術,系統評價技術)、生態農業系統邏輯分析方法(如確定性分析技術,隨機分析技術,結果預測技術)和生態農業系統工程技術方法(如工程管理技術,系統優化技術,系統開發技術)等。
(2)生態農業生產規劃管理。生態農業生產規劃管理應從規劃區基本情況、所規劃產業的發展情況、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規劃的總體方案(包括規劃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內容與布局)、單項內容規劃、投資估算、效益分析、風險分析、運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來研究。在進行生態農業規劃時,首先要以新觀念定位生態農業,不斷挖掘傳統農業資源(產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強對農業資源(產品)的綜合開發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施去提高農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設計。其次,以新機制運營生態農業,通過建立具有明晰產權以法人為中心的生態農業產業運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規范、有序、高效的決策機制。再次,以新設施裝備綠色農業,除了包括常規的保護性設施(鋼架大棚、溫室、太陽能溫室)和節水設施(噴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處理設備)外,還應包括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監控設施(溫度、濕度、養分、光照、病蟲害控制系統)、優良品種培育設施、農產品質量檢測監控設施、生態環境監控設施和園藝游樂設施等。最后,以新技術升華生態農業,引進與開發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和儲運的相關技術、生態農業良性循環技術和新品種研發技術等。
(3)生態農業模式設計方法。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是生態農業的實質和核心,研究生態農業模式的設計方法,就是要探討如何應時、應地來進行科學決策,選擇特定時空條件下最優的發展模式。在對生態農業設計管理的過程中,應遵循“三個確保、一個提高”(即確保農產品質量、確保生態安全、確保資源安全,提高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的原則,通過科學的設計程序進行可行模式方案選定、評價、實施和反饋管理,并為保證模式設計的科學性、準確性和高效率,還必須正確掌握和運用模式設計技術,例如基于德爾菲法的專家評估技術,博弈決策技術等。
(4)生態農業績效評價方法。生態農業績效評價是對一個復雜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多個指標信息,應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數理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和提煉,以求得其優劣等級的一種評價方法。評價的目的是發現問題、排出優劣次序、設立標桿。在收集一個高質量、內容豐富的信息源的基礎上,根據評價目的選擇適當的評價指標,結合實踐需要,確定各單個指標的評價等級及其界限,再選擇正確有效的評價方法。生態農業績效評價的指標分為確定性指標和非確定性指標,根據指標選擇正確的評價方法,對多維度、全方位、多層次的全面評價一個生態農業系統,綜合評價生態農業的績效有重要作用。
(5)生態農業農產品質量管理方法。生態農業的發展應以優化結構、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的,圍繞高效農業技術、品牌特色資源和農產品安全質量,制訂符合生態農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標準,擴大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通過產品質量等級、定量包裝、計量、包裝標識、商品條碼等手段,加強流通領域的生態農產品標準化管理,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確保上市綠色農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標準。通過建立綠色農產品質量體系把農產品的末端管理和生產過程控制結合起來,還包括探索建立與國際質量標準接軌的綠色農業質量標準體系、綠色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體系、綠色農產品質量認證評價體系、綠色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等。
通過以上的分析,本文認為綠色管理研究對于發展生態農業,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種種弊端和危機有著重要意義。而未來在農業發展中對綠色管理的研究,可從市場經濟轉型下的制度環境深入研究綠色管理與綠色效益、經濟效益的共生關系;綠色管理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市場機會,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綠色產業,也創造了創新的就業機會,同時綠色管理問題也給企業提出了挑戰。把綠色管理研究拓展到農業產業化生產的每個生產階段,為引導生態農業建設和綠色創業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王致晶.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探討[J].學術縱橫.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趙云龍.生態農業系統綜合效益評價研究動態與展望[J].生態環境.2004(4)
[3]李維安.“綠色管理”:后金融危機時代管理新趨勢[J].南開管理評論.2009(6)
[4]吳樹波,嚴立冬.綠色技術創新的特征[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在中國休閑農業發展早期的自發發展階段,多數休閑農業經營者品牌意識不強,不注重品牌建設,導致項目形象模糊,品牌影響力弱。目前,全國各類休閑農業經營實體都開始重視創意品牌策劃,注重面向鄉村旅游消費群體打造市場吸引力。品牌的終極目標是歸宿感,成功地塑造一個品牌,需要完成一個相當漫長的客體心路體驗過程。創意是品牌塑造的先期策劃,休閑農業發展歷史相對較短,歷史沉淀型品牌相對較少,因此創意設計就成為休閑農業品牌塑造的重要基礎。創意策劃完成以后,品牌塑造是一個實踐創意和履行創意的漫長過程,市場是檢驗創意策劃和品牌塑造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第一,“誠信、低碳、環保、生態”是休閑農業創意品牌策劃的基本要素。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業態,休閑農業的消費群體主要是距離較近、相對固定的人群,誠信顯得更為重要。“低碳、環保、生態”實際上是一組交叉的概念,低碳強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環保強調區域環境質量、景區環境狀況以及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生態則強調和諧、協調、綠色和安全(包括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誠信、低碳、環保、生態”都是基于解決社會焦點問題切入的,容易獲得社會認同,創意策劃一般都應考慮這些基本要素。
第二,創新具有特定文化感染力和市場沖擊力的發展理念。旅游消費者具有在旅游過程中了解文化、學習文化、體驗文化的心理需求,這種心理需求的滿足,既包括對未知文化的渴望,也包括對文化的過程感受和心理共鳴。文化感染力強調對消費者的心理共鳴,激發消費者的參與欲。因此,休閑農業的創意策劃應注意挖掘、傳承、弘揚特定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以激發消費者的參與欲和心理共鳴。例如,“絕壁上的古納西族寶山石頭城”、“城市文明尚未觸及的查濟村”、“西寧鄉趣農耕文化生態園”等,對于身處鬧市的城市居民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吸引力。市場沖擊力強調對消費者的心靈振憾。“幸福在哪里,開遠告訴你”,這一創意,很容易使你產生去開遠看看的想法;一聽到“開心農場”的名稱,可能不由自主地想去感受一下那里是怎樣使人開心的。
第三,創新具有鄉野魅力和技術含量的休閑體驗模式。休閑農業既是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實體,同時也是一種旅游資源,但它始終不能脫離農業、農村、農民這一中心主題。休閑農業的陣地在農村,田園風光、山水風景、鄉風民俗、農業文明(包括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農業技術)、鄉野風味等,都是其重要特色,立足于休閑農業的特色資源,創新具有鄉野魅力和技術含量的休閑體驗模式,對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中南百草園——清風拂面;風挾松香,啾啾鳥語;無市井之喧嘩,似山野之情趣”、“夢尋廊橋:隱藏在田野間的奇跡”、“響水湖王大姐農家院讓您體驗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等,都是較好的創意策劃。
2要素組合集約化趨勢
休閑農業的要素組合集約化,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1)作為鄉村旅游資源,休閑農業經營實體集成當地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田園風光、鄉風民俗以及農業生產設備設施和生產過程等,為游客提供了游憩度假、休閑觀光、娛樂欣賞、生產體驗、科普教育等多樣化的旅游資源,為鄉村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
(2)作為一種新興的農業產業形式,休閑農業集成整合了中國生態農業運動、庭院經濟、一村一品以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等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巧妙組合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其他農村工副業等生產經營項目,靈活運用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的獨具特色的高效益生產系統,從而體現出更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3)休閑農業重視農村文化產業或文化消費項目與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和滲透,注重將精神層面的文化內涵以物質文化和多樣化的文化表現形式展示給旅游消費者,鼓勵旅游消費者直接參與或體驗這種過程,激發其心理共鳴,實現弘揚傳統文化、繁榮農村文化事業。休閑農業以農業為依托、以農村為陣地、以農民為主體、以城鎮居民為客源,使城鄉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為環境,實現了大農業與大旅游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了更大跨度的要素組合集約化。
(4)進入21世紀后,休閑農業迅速發展,政府積極介入休閑農業的指導和引導,逐步形成了區域整體推進的特色化休閑農業集聚區,這類休閑農業集聚區主要集中在城市周邊、名勝風景區邊緣、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特色農區等,實現了地域分布上的集約化。近年來,隨著工商資本的大量投入,休閑農業經營實體積極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大型休閑農業園區占地數百上千公頃,日接待規模最高可達上萬人。休閑農業的規模化經營,有利于經營實體拓展生產性項目和規模,增加文化消費項目,規范接待條件和設施,專業從業員人管理,擴大鄉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休閑農業大品牌,實現休閑農業的整體提升。
3技術集成模式化趨勢
休閑農業繼承和發揚了中國生態農業運動和庭院經濟建設的成果,使各類休閑農業經營實體表現出明顯的技術集成模式化趨勢。20世紀80年代,受國際生態熱和環保熱的影響,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生態農業運動,生態農業的建設成果,使農業在發揚傳統農業優勢、吸引傳統農業精華的基礎上,形成了立體生產技術、循環養殖物質能量多級利用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等一系列生態農業技術,以及以基塘系統、稻萍魚系統為代表的多樣化的生態農業體系,實現了農業從單一種植或單一養殖向綜合利用資源和空間的方向發展,為休閑農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庭院經濟迅速發展,巧妙地將各類生態農業技術和生態農業體系應用于庭院生產中,形成了中國庭院經濟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庭院自凈生產系統、庭院資源循環利用系統、庭院空間綠化美化系統等,為農家樂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南方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北方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態農業模式為代表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在服務三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各類休閑農業經營實體都很注意繼承和發揚生態農業和庭院經濟建設成果,多樣化的生態農業模式或庭院經濟模式在休閑農業經營實體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和應用。與傳統的生態農業模式或庭院經濟生產模式不同,休閑農業強調模式的優化設計和要素間的量比關系,使模式具有更高的綜合效益。
近年來,工商資本投入建設的休閑農莊或休閑農業園區,一般都根據園區的面積、區位特征、地形地貌、旅游資源狀況等進行了科學的規劃設計,使園區內的種植業項目、養殖業項目、農副產品加工或其他工副業項目具有更優化的系統結構和功能,實現了產業鏈的合理銜接。同時,在休閑農業規劃設計中,根據品牌創意策劃,將文化消費項目和文化內涵與生產性項目進行巧妙的對接、融合或嵌合,使生產性項目成為承載農村文化的載體,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休閑農業的技術集成模式化發展,使各地涌現出了豐富多樣的田園觀光休閑度假模式、生產體驗果蔬采摘模式、有氧運動和素質拓展模式、農業新技術示范科普教育模式、手工藝實踐和農耕文化體驗模式、民俗文化演藝和農事節慶模式等,多樣化的模式在同一休閑農業集聚區的合理布局,為休閑農業的品牌打造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4生產建設標準化趨勢
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農業部門和旅游部門的高度關注,政府部門開始介入休閑農業產業的指導和鄉村旅游業務的規范化管理,陜西、四川、湖南等省分別制訂了休閑農業或鄉村旅游的地方標準,農業部正著手制訂《農業觀光采摘園建設規范》、《休閑農業星級企業(園區)建設規范》、《農家樂建設規范》等行業標準(規范),著力推進中國休閑農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全面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隨著休閑農業的不斷發展,在生產建設標準化方面,突出休閑農業集聚區的品牌建設以及基礎條件的改善和提高,積極推進以生產體驗、生態觀光、人文創意、生活服務為重點的產業功能區建設,不斷提高休閑農業產業的自我發展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對外影響力。在生產體驗區建設方面,強調特色產品標準化生產與示范,圍繞具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建設標準化的種植和養殖基地,配備必要的標準化生產設施,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標準化生產與示范,有不少休閑農業園區的食用農產品達到了A級綠色品標準,并能承載生產、體驗、觀光、采摘、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整體提升農業生產過程體驗服務、農產品采摘服務、科普教育服務、游憩觀光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在生活服務設備設施建設方面,注重游憩服務輔助設施建設,游憩區內建設了必要的給水排水設施、供電設施、交通設施和公共停車場等并有專人管理;休閑農業重視餐飲和住宿條件建設,具有完善餐飲設施和良好的防蠅、防塵、防鼠、防火設施,客房舒適、整潔、衛生,床上用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并形成統一風格,給游客形成了價廉物美的良好印象。休閑農業經營實體,重視農耕文明和民俗文化挖掘、保護與傳承工作,通過當地典型的農耕文化整理和展示、民俗文化演藝和傳承、傳統手工藝展示和體驗,實現創意策劃品牌化。一些大型休閑農業園區,結合農業生產過程和自然生態條件,依托生產性項目,著力打造大型農業景觀,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景觀,盡可能安排不同生產季節的特色景觀,盡可能增加園區內的游憩資源。
5資源利用循環化趨勢
休閑農業的資源利用循環化遵循3R原則,其中減量化(reducing)是指通過適當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盡可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污染排放的過程,這主要是針對鄉村旅游過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污染物,通過垃圾回收和集中處理實現減量化;再利用(reusing)是指盡可能多次以及盡可能多種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休閑農業是種養加結合的復合生產系統,通過系統內的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完全可以實現系統的自凈生產;再循環(recycling)是把廢棄物返回某一生產環節,作為原材料融入到新產品生產之中,如畜禽糞便作為廢棄物,可以作為沼氣生產的原料;沼渣作為廢棄物,可以用于生產食用菌等。按照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而設計的良性循環休閑農業園區,某一生產環節的產出或副產品是另一個生產環節的投入或生產原料,使得系統中的物質、能量多次循環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轉換率和資源利用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并有效防止廢棄物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在進行休閑農業規劃設計時,通過人工食物鏈設計,將多種生產性項目,通過食物營養關系連接起來,實現了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在資源利用循環化方面,沼氣發酵、食用菌生產、腐生動物養殖對實現系統內物質能量多級利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最典型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是,種植業生產的副產品和秸桿作為養殖業的飼料,養殖業生產的畜尿通過沼氣發酵生產沼氣能源,沼渣沼水作種植業生產的肥料,實現系統內的良性循環。
休閑農業重視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除對植物秸稈和殘體、動物排泄物等生物質能源的循環利用以外,根據當地特色資源情況,在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開發利用方面,涌現了許多建設典型,這類項目的引入,不僅提高了系統的生態效益,而且增加了園區景點,拓展了休閑農業的科普教育功能。休閑農業的資源持續利用循環化,以實現園區環境“凈化、美化、綠化”為主線,以建設低碳環保、環境友好型休閑農業發展平臺為目標,以生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環境美化、村鎮綠化為重點,進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稈等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通過經濟手段和市場機制,建立新型物業化管理模式。在環境凈化方面,通過家園清潔設施建設、田園清潔設施建設、社區公共清潔設施建設,實現園區環境的無污染、無廢物生產和消費。環境美化方面,在主要道路、社區設置休閑農業觀光休閑景點指示牌及廣告牌,改造各接待戶和景點與公路的連接道路,接待戶建筑物的墻面粉刷和風格化裝飾,庭院美化建設等,使休閑農業集聚區內村容整潔、村貌風格化,形成了本休閑農業集聚區的特色和風格化特征。園區綠化方面,通過項目區綠地建設,推動休閑農業集聚區的美化綠化工作;因地制宜,合理種植和配置花、草、樹木,以進一步增加村莊綠地面積,提高環境質量。
6產品優質生態化趨勢
無論是休閑農業集聚區,還是各種形式的休閑農莊或休閑農業園區,其生產性項目的產成品都盡可能實現高產、優質、安全(生態)、特色,并高度重視產品的品牌建設。據調查,2010年全國各類休閑農業經營實體依托鄉村旅游,實現年農副產品銷售總額604.2億元,平均每個經營實體通過游客直接銷售農產品44.89萬元。依托鄉村旅游直銷的農副產品,主要是各類鮮活產品、綠色食品、特色產品和各類高端農產品,其價格一般高于當地市場價,部分高端農產品的價格達到當地市價的3~8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國內有各類休閑農莊或休閑農業園區39846個,其中獲得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有11045個,占27.1%,還有不少休閑農業經營實體或休閑農業集聚區正在認證過程中。休閑農業的產品優質生態化趨勢,是打造休閑農業品牌和提升經營實體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休閑農業經營實體所推出的各類高端農產品,包括有機食品(AA級綠色食品)、特色農產品、手工藝精品等,面向中、高收入群體和鄉村旅游消費者,全面體現了產品的優質化、生態化、精細化、特色化趨勢,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7服務人本規范化趨勢
休閑農業作為鄉村旅游的基地或載體,以農業為依托,以農村為陣地,以農民為主體,以城鎮居民為客源,在長期存在城鄉差異的我國農村承載鄉村旅游業務,不可避免在文化差異和服務上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早期的農家樂,家庭主婦接待游客用餐時使用抹布擦干筷子或擦拭碗沿,導致游客心理承受障礙。近20年來,休閑農業迅速發展,服務人本規范化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1)道路建設規范化。“十六大”后是中國三農發展的黃金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建、改建272萬km農村公路,有效地改善了農村交通狀況。同時,地方政府的專項投入或工商資本投資休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實現了硬化路面通到每個接待戶或園區,而且各類休閑農業集聚區或休閑農業企業大都建設了專用停車場,園區內主要景點之間一般也都建成了硬化路面或藝術化廊道,充分考慮了游客的需要。
(2)標識標牌人性化。為了方便游客進入休閑農業集聚區或休閑農業企業,一般都在主要道路的分岔口設置了指路標牌,避免游客路途浪費時間。為了方便游客在園區內游覽,各景點間設置指路標牌和景點標識牌,注意合理配置游客觀賞途中的休息場所和設施,游憩途中適當設置景觀小品,甚至配備導游或解說人員,使鄉村旅游消費者能充分感受休閑農業的人性化服務。
(3)接待服務禮儀化。近年來,休閑農業經營實體和政府職能部門非常重視從業人員的培訓,使休閑農業的從業人員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為接待服務禮儀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加強休閑農業經營實體的接待服務禮儀化意識,部分省市開展了星級鄉村旅游點的認證工作,督促休閑農業經營實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從業人員素質培訓,提高整體接待服務水平。部分建設較好的休閑農業集聚區,建立了鄉村旅游接待中心和特色產品展銷中心,建立了良好的管理體制。
(4)簡易設施藝術化。一些建設較好的休閑農業集聚區和民俗文化村(鎮),通過“穿衣戴帽”改造原有民居,實現建筑外觀的風格化、特色化、藝術化;游憩區內的植物景觀、地面構筑物景觀(門樓、涼亭、坐櫈、柵欄等)以及景區內的基質、斑塊、廊道,都充分考慮了藝術化設計和風格化裝飾,從而形成園區整體景觀和特色文化。
(5)消費項目多樣化。休閑農業所承載的鄉村旅游,通過多樣化的消費項目,保證游客的游憩時間,多方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休閑農業一般都包含有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田園風光與自然景觀、名勝古跡與人文景觀、特色娛樂、垂釣、獵狩、果蔬采摘、會員制種植、畜禽認養、特色有氧運動、鄉風民俗或演藝觀賞、傳統手工藝實踐、農事操作體驗、特色農產品或珍稀物種觀賞、現代農業新技術示范等消費項目中的若干類,以多樣化的游憩資源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8產業經營聯盟化趨勢
休閑農業的產業聯盟能形成更大的合力和影響力,從而成為各休閑農業經營實體或同一休閑農業經營實體內的各種產業,實現優勢互補,降低經營風險,拓展發展空間,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首先,強化區域橫向聯盟,提升休閑農業集聚區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明顯區位優勢的休閑農業經營實體,一般都集中分布在城鎮周邊、景區邊緣、傳統特色農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濱水區或庫區等地。區域內先行產生效益的經營實體,往往能帶動一批后繼者從事休閑農業并承接鄉村旅游業務,從而形成休閑農業集聚區。在同一休閑農業集聚區內的各休閑農業經營實體,如果處于一種無序競爭狀態,必然導致內耗;反之,如果強化區域內各休閑農業經營實體的橫向聯盟,通過特定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統籌和管理,結合品牌創意策劃整體提升休閑農業集聚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通過合理布局和定向培育不同休閑農業經營實體的特色消費項目,通過休閑農業集聚區的規劃設計定向培育旅游資源和打造大型農業景觀,從而提升休閑農業集聚區的核心競爭力,吸引更多的鄉村旅游消費者,形成更大的市場競爭力。農業部推出的“魅力鄉村”建設項目,有力地推進了休閑農業的區域橫向聯盟。
目前全國各地已有不少休閑農業集聚區,通過村民委員會或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鄉村旅游接待中心,集中展銷休閑農業集聚區內的特色產品,統一管理區域內各類經營實體,集中調度鄉村旅游接待任務,從而形成了一種良好的運作機制。其次,推動異業聯盟,實現第一、二、三產業的巧妙融合和協同發展。各類休閑農業經營實體都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性經營項目,這些生產性經營項目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或其他工副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無疑屬于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的范疇,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其他工副業屬于第二產業的范疇。同時,休閑農業以其特有旅游資源承載鄉村旅游,實現對旅游消費者的服務,因此也具有第三產業的基本特征。所以說,休閑農業是貫穿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緊密聯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現代服務業的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休閑農業重視文化消費項目與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和滲透,以各類生產性項目和消費性項目承載傳統農耕文明、鄉土文化,使休閑農業經營實體成為傳播農村文化的特殊平臺。休閑農業推動產業集聚,以第一產業項目為社會提供優質特色農產品,以第二產業項目為社會提供優質食品和傳統手工藝精品,以第三產業項目為社會提供旅游服務和文化消費,全方位提高系統的整體功能和效益,逐步形成區域優勢產業帶或產業集群,成為促進農民致富、農業增收、農村發展的朝陽產業。
9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