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

        第1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摘 要 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理念在體育學科中的貫徹落實,本文就針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與發展策略進行了探討。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學生了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要注意積極探索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框架、注意積極構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注意提高學校的體育師資水平等三項有助于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的策略,以期能夠為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體育核心素養 內涵特征 發展策略

        近些年,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為了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理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有效踐行,各科教師紛紛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就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在本學科教學中的具體化進行了研究。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理念在體育學科中的貫徹落實,本文就針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與發展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為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 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

        要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策略,首先必須要明確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

        (一)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

        素養,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通過一定的訓練活動或者是實踐活動所獲得的能力或者是技巧,是訓練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結果,是經由后天培養而獲得的有助于自我發展和社會適應的能力和技巧的總稱。而與此相對應的,學生的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對于學生而言,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某一學段教育的過程中,經由后天的教育活動所逐步形成的有助于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適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根據2016年9月我國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可知,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涉及了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主要的方面,其從本質上解讀和闡釋的是“培養什么樣的學生”這一教育基本問題,是針對教育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等多個方面所提出的具體要求。

        因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指的就是經由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學生所獲得的有助于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適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體育學科中的具體化,同時也是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從本質上來說,其解讀和闡釋的是“在體育學科,或者是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什么樣學生”的問題。因此,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必須要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體育學科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界定。通常來說,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體育學科的特點,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通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了解并掌握體育與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素養;通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和方法,具備一定的體育運動素養;通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

        (二)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特征

        概括來說,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主要具備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首先,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具備差異性的特征。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差異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國青少年學生的核心素養相較于國外青少年學生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要注意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教育實際,在學習國際先進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體系;二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核心素養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一定要從體育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多維健康觀著眼,結合體育學科的特殊性,來促進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發展。

        其次,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具備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征。體育教育教學活動貫穿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育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系統的、連續的、不斷發展的有機整體,各個階段的體育教學之間不但是相對獨立的,同時又是縱向聯系的。與此相對應的,學生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系也是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的,即:一方面不同階段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體系應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和教育目標等有所不同,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另一方面,不同階段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應是層層遞進、相互銜接的一個完整體系,要能夠體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和發展之間的連續性,要能夠確保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具備綜合性的特征。根據上文所闡述的體育核心素養的概念可知,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指的并不僅僅是學生的體育知識水平、體育運動能力或者是體育態度等相關內容的某一方面,而是多項內容的整合,既包括了學生的體育知識水平、體育運動能力,又包括了學生的體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情意表現等多個方面,是學生個人發展各方面要求與體育學科之間的全面整合,因此,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是針對學生個人發展的各個方面所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具有綜合性的特征。

        二、 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策略

        結合上文所分析的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為了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特結合現階段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提出了如下椎愎賾諮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策略:

        首先,要注意積極探索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框架。基于不同學段的體育教育實際,積極探索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框架,并在此基礎之上,將該階段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指標體系具體化、明確化,是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實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有效培養的基本前提,也是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切實踐行核心素養理念的重要保障。因此,學校相關領導和體育任課教師應認真分析本學段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和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家和社會發展對個人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將兩者結合起來,積極構架適合本學段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框架體系,以促進核心素養理念在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踐行,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其次,要注意積極構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l展要通過日常的體育教學實踐才能夠得以實現。因此,要實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與發展,僅僅只具備了一個抽象的、理論性的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框架是不夠的,還應注意在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框架和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而在構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時,為了確保所構建的課程體系的科學性,一定要注意如下兩個問題:一是,在構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時,應從教學目標、內容標準以及教學建議和質量標準等四個方面入手進行綜合的考慮,以確保將核心素養的理念切實貫徹落實到學校體育教學的方方面面;二是,在構建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體育課程體系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評價標準和學生學業質量標準兩種評價標準并駕齊驅的問題,這樣不但不利于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與發展,甚至還會對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消極的影響。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全面考慮學校體育教學實際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標準和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評價與學業質量評價有機的融合起來,構建一個科學的、綜合的評價體系,以免給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尤其是學校體育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最后,要注意提高學校的體育師資水平。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是依靠學校體育任課教師來得以實施和推進的,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依靠學校體育任課教師才能夠得以貫徹和落實的。因此,學校體育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影響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與發展,學校應注意通過鼓勵教師進行在職教育、積極開展教學研討、組織開展與核心素養相關的交流學習等方式,來促進學校體育師資綜合素質的提升,以盡可能的為核心素養理念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貫徹落實和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提供師資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兵,謝軍,龍建新,等.核心素養―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J].青少年體育.2016(12).

        第2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關鍵詞】校本評價;學科素養;健康發展;評學互動“3H” ;“水精靈”評價

        引言

        校本評價”是以學校為中心的評價或以學校為主體的評價。它是以學校為主體,在學校層面充分發揮學校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通過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評價,促進學校發展的一種評價活動。學校體音美教育擔負著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藝術素質以及思想和文化素質的重任,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科素養培養和提升的搖籃。十一五期間,學校完成了全國“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小學體藝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該課題歷時五年,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學校在體音美課程開發與實踐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提高了學校教師尤其是體音美教師的科研水平與能力。從2009年開始,在學校進一步重視體音美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我們開始探索體音美課程評價方式,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記錄學生的學業成績;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的抽考和參與集體活動成績兩方面來實現對體音美教師的考核。至此,選擇“小學體音美課程校本評價研究”,則是為了完善以前的評價體系,一是以評促教,規范體音美教學、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二是以評促學,提高學生體育、藝術素養;三是以評促改,完善音體美課程質量監測機制、推進素質教育;四是提升學校整體發展,讓學生終身受益。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確定在研究階段內以學校在校學生和體藝教師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時間:本研究時間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啟動準備階段(2013年8月―2014年2月);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14年3月――2017年4月);第三階段總結評審階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分析法:查閱教育心理學、體音美新課程標準等相關資料,了解小學生身心特點與體音美學科特點及教學目標,總結、整理國內外關于小學體音美校本評價的研究成果,形成適合小學體音美學科教育的校本評價理念。

        1.3.2 調查法:通過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了解當前小學體音美學科教育的現狀及問題,探索適合小學體音美學科的一系列完整的評價體系。

        1.3.3 案例研究比較法:立足學生體音美學習情況,結合體音美教師教育教學、特色活動、教學評價等,在體音美教育教學中進行實踐、比較,形成適合小學體音美學科校本評價的途徑和方式。

        1.3.4 行動研究法:將體音美課堂教學與課程評價結合起來,增進二者的相互反饋功能,使次課題研究價值進一步體現。

        1.3.5 敘事研究法:真實的記錄下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個鮮活的故事。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水精靈積分校本評價促學生學科素養健康發展。

        “水精靈”是學校的吉祥物,學校將水精靈標志作為學生學業水平評價媒介,動員所有科任老師力量,共同關注學生習慣,激勵學生形成自主進取的意識,爭做“學習有活力,行為能安雅”的小水精靈。學科教師以學校為藍本,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學科“水精靈印記伴成長”的評分細則和標準。評價等級并頒發相應等級(藍、紅、黃色)的水精靈。“黃精靈”見證我成長; “紅精靈”見證我進步;“藍精靈”見證我超越。逐漸成長為“健康、安雅、靈動”的陽光少年。

        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核心能力和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在前期實踐研究過程中,學科教師結合自身學科特點,研究的重點有所側重:體育學科主要從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探索校本評價;音樂學科側重于從技能方面挖掘合理有效校本評價模式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評價;美術學科更關注促學生習慣養成的校本評價。

        2.1.1 水精靈印跡――學業積分校本評價促習慣養成。

        根據學科特點,學生有課堂練習作業,要上大課,美術學科教師從作業多元化評價進行研究,在為期兩年實踐研究中,探索出了一系列作業完成度與作業校本評價體系。

        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作業的現狀,學生非常喜歡美術課;70.4%的學生認為影響美術作業無法完成最主要是工具準備不充分,23.8%學生認為作業時間不夠; 83.4%的學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自我評價,由此可見:美術作業評價多元化勢在必行。

        其次通過文獻研究法,以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為參考,將評價方式劃分自評、互評、師評,其中加強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比重,這是一種有益的探索,運用行動研究構建學校美術作業多元化評價體系:

        2.1.1.1 學生自我評價方式。

        2.1.1.1.1 循序漸進的“水精靈印章評價積分制”。

        采用“表情自評游戲”吸引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用畫“笑臉”“哭臉”“辶場崩錘惺芷蘭劾秩ぁ2⑾蜓生發出評語征集,師生共同探討作業最簡單的評語,得出“九字真言評語”――構圖大、色彩美、心情好。制作成“水精靈積分評價印章”。這種評價獎勵機制讓學生感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相應的肯定。

        2.1.1.1.2 在學生自評中滲透綜合評價。

        印章評價主要是對學生智力因素的評價,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評價美術作業更多是內心的解讀,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上臺展示作業,自由地表達感受和想象,用簡短的話語表達對作業的感受,使聽者看畫入境體會。

        2.1.1.2 教師鼓勵評價方式。

        用鼓勵式評語評價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成功的激勵比失敗的挫折更有效,對作業評價以鼓勵性評語為主,盡可能發現優點,淡化缺點,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1.2 合理有效的學科技能校本評價促核心能力提升。

        2.1.2.1 “水精靈的印記的課堂教學評價。

        音樂學科更加關注對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在課堂學習習慣形成性評價方式的基礎上,通過“水精靈的印記―音樂課堂評價表”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這種過程性評價方式是日常的音樂教學中落實,是公平評價每個學生的重要依據。

        2.1.2.2 學期中舉行班級音樂會。

        以“班級音樂會”形式進行活動評價。可以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以個人、小組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演,為學生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華提供了舞臺,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以自評、互評、師評的評價表格進行評價,評價標準是水精靈星級評價。這種評價關注了所有學生,不會有片面性或是只關注音樂素養好的學生。

        2.1.2.3 學校期末音樂學科考核測評(見后面“三抽”考核的校本評價)。

        綜合三方面對學生音樂學習的評價,對學生一學期音樂學習的足跡,公平全面的進行評價。這種質和量的統一、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更能全面、公平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確立了以過程評價、階段評價、學期末考核評價“三位一體”的一整套評價體系。(見圖表1)

        2.1.3 多種方式的學業校本評價促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

        體育課堂是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培養的陣地和搖籃,是彌補其它學科無法完成教育內容。在實踐研究中,主要通過學科課堂積分評定方式,診斷性評價學生的態度與參與與情意與合作。體育學科的教學主要在室外進行,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尤為重要。通過實踐研究,從學生對積分評價內容的認同程度和積分評價方式的滿意度。設計了問卷,借助問卷星平臺調查,獲得100%的有效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超過80%的題目都得到了60%以上的認可率,綜合評定《小學體育積分評價內容與標準》在學生心中認可度較高,學生認為方案合理。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67%的題目都得到了60%的認可率,學生對于積分評價方式的與閃亮超星星的滿意度高。

        綜上所述,通過問卷調查得出學生對于評價內容的認可度高,對于評價方式的滿意度高。通過實施新的評價方法以及與學生進行溝通后,學生上課更能主動規范自己的行為,課堂組織更加有序,練習積極性增強。

        通過學科的校本評價,學校整理出一套水精靈積分綜合校本評價。并用于小組合作學習中。

        2.2 評學互動“3H”模式校本評價模式促課堂結果結構更優化。

        2.2.1 基于學校培養目標――培養“健康、安雅、靈動”的陽光少年。

        健康:體魄強健,樂觀開朗,學生身體健康,每個孩子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掌握必須的運動技能,能精通一項傳統體育項目。

        安雅:文雅高尚,儀表整潔;能誠實守信,團結友愛;能尊重不同文化與個體差異,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靈動:富有創意,形成個人學習風格;能夠創造性的思維,并能手腦協調;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像科學家一樣探究,像藝術家一樣表達!

        從學校培養目標上看:體藝學科在對學生培養目標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 建立評學互動“3H”課堂教學校本評價模式。

        2.2.2.1 “3H”的含義:“3H”即“三匯”(會、慧、惠)“三和”(和、合、活)。會――學會會學;慧――智慧慧心;惠――惠己惠人;和――和諧;合――整合;活――活用。 “3”――含有“三商”的意思,即智商、情商、靈商,常用智商IQ、情商EQ 和靈商SQ三個詞來表示個體人之間的差異。

        2.2.3 課程改革,評學互動。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可以從師生兩個不同的角度,多渠道地提供教學質量反饋信息,使評價更全面,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采用“以評促學,以學論教”的校本評價方式,把課堂教學的重心從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轉移到正視學生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發展上來,真正達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4 在不同的學科和不同的課型下學生的學習角色各有側重,確立了學生課堂學習角色后,必須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并予以優化,真正達到的“三和” 課堂(和諧的課堂、整合的課堂、活用的課堂)。

        2.2.5 學科學科評學互動“3H”課堂教學校本評價。

        學科教師結合學科特點,設計“創設情境,以評促思――引導探究、品評互動――梳理總結、評賞延展”的流程,從而使學生課堂學習角色的確立和教學策略的優化促達到 “三匯” “三和”。從而促進學生“三商”的發展,實現健康、安雅、靈動的發展。

        2.3 “三抽”術科校本評價促課堂質效提高。

        為全面了解術科教師教學效度,學生學習情況,穩步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學校學科考核實行三抽:一是抽班:對任課教師所帶班級中抽一個班;二是抽人:在抽到的班級中抽10人;三是抽內容:在任課教師編寫的學科教學計劃中抽取相關考試項目,是必考項目;同時還有學生問卷等。學校在制定方案上不斷修訂來術科專職考核評價方案。

        考核體藝學科及學科專職教師。獎勵指標以集體競賽獎勵(以實際輔導為主),在總分值的基礎上累加,最多不超過10分;學生安全考核評價(20%);課堂上學生出現安全事故1例的,扣除10分,扣完為止。學科質量考核(60%);3、學生問卷(20%)從術科教師任教班級中抽選一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隨機抽取10名學生進行學科質量考查,考查內容依據課標、教材和教學計劃隨機選定。

        考核評價程序: 任課教師提前準備好“學科質量考核”相關內容, .考核小組提前通知考核具體時間和考核班級、學生名單。任課教師協助考核小組準備器材,通知學生,按時完成考核。考核小組第一負責人匯總考核成績。

        通過三年的實踐,對體藝28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100%(表圖4――7)。

        2.4 十大精品課程校本評價促社團活動蓬勃發展。

        為了探索校本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建設優質校本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積極性,學校特進行“十大優秀校本課程”評選。以校特色隊、二課堂課程(教師個人或教師團隊)的等68個社團為評價范圍,擬定校本評價標準對評選出的“十大優秀校本課程”進行全校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在68個社團活動中,評出的十大精品校本課程,體藝學科位居榜首,占前五名。

        另外,體藝學科課程的校本評價作為班級評價重要指標占80%,每學期結束,學校課程部都會體藝課堂教學、體藝活動、體藝競賽等方面征求科任教師意見,對班級進行考核。

        3 結論與建議

        3.1 “水精靈”成長印跡的校本評價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全面提升。

        3.1.1 學科校本評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既能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又能夠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學科學習潛能,更能積極主動參與評價,不僅關注了學習結果的評定,而且還關注了學習過程的評價,從而充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更能體現本校的育人目標(健康、安雅、靈動),同時,也深受學生的歡迎。

        3.1.2 學生積極參與,促進了學生健康發展,全面、科學、系統的評價方式,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能積極、大方的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學習習慣氛圍好,更大程度的促進了學生對學科知識技能的掌握,也能積極參與各項社團活動,還主動參加學科比賽活動。實現體驗學科參賽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達到了校本評價的目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科學習的成就感。

        3.1.3 學生的個性心理得到了調控,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負擔,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感受愉悅、滿足和自信,感受成長的快樂。學生的學科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愿意表現自己。

        3.2 提升了師生的學科素養 。

        3.2.1 以“評”促教的“3H”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質效不斷提高。

        3.2.2學生喜歡:喜歡現在的“奇跡小組”,在組里每個人都要管事,非常喜歡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3.2.3教師欣然接受:在模式探索中,著力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讓學生逐漸掌握基本的學科學習的方法,課堂上充盈著自主平等交流的氛圍,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評價,促進了學生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促進了師生學科素養的提升,教得輕松實在,學得輕松高效,師生共同成長。

        3.2.4專家的評價:評學互動“3H”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教師“教得有品位,教得有滋味”,學生“學得有意義,學得有意思”。課堂呈現出師生積極互動、交流對話和合作探究的狀態。學科課堂逐漸將主動權還給學生,以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教師努力做到“以學定教”,最終打造一個和諧的課堂,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3.2.5評學互動“3H”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營造了創新契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提高了教學藝術:激發學生潛在的認知興趣,增強獲得成功的體驗感;拓展教學時空: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諧友好、融洽誠信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3.3 探索出的體音美學科課程校本評價體系,雖然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多次接待了外地和本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兄弟學校的觀摩學習,但此項研究不會停止,還要不斷完善,接受專家的建議,申報十三五的重點課題,讓校本評價更具有校本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 崴 賈匯亮.校本評價的理念與方法[D].教 育 理 論 與 實 踐.2004(4).

        [2] 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1999.

        [3] 李雁冰.課程評價論[M].2002.

        [4] 梁秀清.中小學校本評價的梳理與評述.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6) .

        [5] 彭鋼.促進發展:校本評價的核心價值取向閉.教育發展研究.2005(9).

        [6]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 季瀏.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8] 黃顯良. 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應注意的問題[J].體育教學.2006.(05).

        [9] 萬能艷.體育活動類.活動課課程化實踐研究[D].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0] 萬能艷.運用自制小器材創建“全腦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新世紀學校體育改革探索[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

        [11] 張細謙 曾懷光 韓曉東.中日美體育學習評價的比較[J].體育學刊,2001,(6):80-83

        [12] 邱亞玖.體育與健康課學生學習成績評價體系的探討[J].體育成人學刊,2004,Vol.20(3):21-22

        [13] 李立峰 何俊.中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成績考核評價方法研究[J].體育師友,2006,6:36-40

        [14] 趙明仁 王嘉毅.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 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3):4.5.

        [15] 肖川 薛輝.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S]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02―132

        [16] 《有效的學生評價》[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34

        第3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關 鍵 詞:學校體育;卓越體育教師;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7)02-0091-05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re makings of

        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 Jin-p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 Core makings a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abilities to handle education process complexity and unpredictable problem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specialized basic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nd innov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to plan core makings as the top-level design of excellence cultivation action, to cultiv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ho are provided with good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le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produce a demonstration effect, through such practical exploration as course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in-depth fusion,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o as to boost the study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ore mak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enha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core making

        在知R呈現方式和教育的本質未發生根本改變的今天,學校體育教育質量提升的首要因素取決于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近年來,我國體育教師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相關改革研究持續深入,培養質量得到階段性提高,但也存在教師培養適應性和針對性不強、教學理解能力培養不足、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降、教學方法實踐創新能力不夠、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2014年9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標志著教師教育階段性發展理論的深入,為全面提升教師培養質量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何謂卓越?教育改革賦予卓越的內涵是什么呢?核心素養又如何進入教師教育視野,并實現與卓越教師培養有機銜接呢?核心素養教育又如何支撐卓越教師培養呢?目前在體育教師教育領域對卓越概念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更沒有一個具體的可參考的相關文件[1]。關于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研究國內更是鮮有。

        早在2006年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根據人才培養的社會需要,提出了“身心兼修,魂魄并鑄”[2]育人理念,并在科學化與時代性的背景下提出了運動技術規范與教學技能扎實的人才培養規格。2015年東北師范大學圍繞何謂“卓越”、如何“卓越”等核心命題,實施了“可持續發展、協同發展和特色發展”的教師教育發展戰略和綜合教學改革行動計劃。本研究依托《“尚武強身、崇德修身”下卓越體育教師創新模式》課題,圍繞修訂課程計劃、優化教學過程和構建實踐平臺等內容進行探索。

        1 卓越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內涵

        卓越體育教師是指優秀杰出的體育教師,其具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和“教以致道”的境界,為核心素養體系構建提供教育變革背景支持和理想信念,反映了體育教師教育主動適應教育變革的一種理想追求;相對學科而言的,特指對原有領域的知識體系突破與超越,與同行相比具有“出于其類,拔乎其萃”涵義。

        “核心素養”是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反映,特指人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測情境的關鍵能力[3]。東北師范大學原校長史寧中[4]認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最終要落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上。所謂學科核心素養,就是指學科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而對體育教師來說,就是對體育學科知識掌握和運用的深刻、透徹和前沿的程度,反映對原有方法體系的突破與超越能力。核心素養考量著體育教師是否卓越。

        核心素養是評價卓越體育教師的可操作、可觀察的指標體系,是對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它豐富與完善素質教育命題,具有可理解、可操作、可觀察和可評估等特點[5]。因此,將核心素養作為卓越教師培養的頂層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教師核心素養是深厚體育專業知識與學科理解能力、教學創新能力的綜合反映。若從三維視角來說明,那么核心素養(CQ)=長(L)×寬(W)×高(H),L代表運動技能精湛、W代表理論基礎深厚、H代表高度社會責任感,卓越體育教師核心素養就是高度社會責任感、理論基礎深厚和運動技能精湛3個維度的綜合反映。

        1.1 高度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是教育理念、教育情感、教育智慧和教學風格等的綜合體現。在學校體育領域,近十幾年來有關課程與教學的頂層設計及相關改革并沒有帶來實際效果,面對長期令人擔憂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強調體育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對課程實施安全問題困擾,強化勇于擔當的創新精神;面對學校體育邊緣化的尷尬局面,培養樂于教學、樂于奉獻的精神,才可能破除學校體育改革的瓶頸。

        1.2 理論基礎深厚

        理論基礎是否深厚制約教學理解能力,決定卓越的教育智慧培養。學者柳海民[6]提出卓越教師理想規格,即在知識結構上,通識性知識“要博”、本體性知識“要精”、條件性知識“要美”、實踐性知識“要用”。對于卓越體育教師而言,包含教育學、心理學等通識性知識“要博”、運動人體科學本體知識“要精”,體育課程、教學與訓練條件性知識“要美”、體育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等實踐知識“要用”,這些核心素養教育將直接決定教師能否“會教”、“教會”、“教好”和“教透”的能力。

        1.3 \動技能精湛

        運動技能作為體育教師的身體符號,其對運動肢體支配和控制的熟練程度和智慧程度表達了高超技術的內涵,制約教學風格和藝術。對于卓越體育教師而言,精湛運動技能包括運動競賽、運動訓練與管理、技戰術創新等核心素養。作為卓越體育教師只知運動技術規范和相應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從運動技術角度,只會講解、示范、糾錯技術的體育教師已經不能滿足學校體育發展需要,運動技能學習中動作速度、速率、力量、軌跡、節奏及其實戰能力,已經成為卓越體育教師內在的、剛性的需求。

        2 核心素養教育體系的實踐探索

        2.1 學科理解能力培養的路徑

        對于體育教師而言,精湛運動技能是促進學科理解能力高低的關鍵要素,是決定卓越與否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素養,課程設置必須首先為精湛運動技能培養提供保障。課程是核心素養教育的核心載體,是實現分類指導的基本條件,“是教育事業的核心,是教育運行的手段”[7]。當前體育教師教育質量問題“不是教學本身的問題,而是課程設計問題”[8]。

        1)強化運動技能課程核心地位。

        2002年修訂的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課程計劃“重理論、輕技能”傾向,導致運動術科教學課時被大幅度壓縮和學生運動技能下降。以專業主干課的田徑、體操為例,由兩年4個學期的12學分240學時壓縮到1年兩個學期的6學分72學時(2002年后每學分為18學時),專選課時由2年4學期14學分壓縮到3個學期分。2013年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課程計劃修訂。運動術科突出專業基礎課程中田徑、體操、足球、籃球、排球等課程價值和地位,恢復兩年12學分的課程計劃安排,并通過“零學分”設置課余運動俱樂部,彌補運動技能強化過程中訓練時間不足問題。

        2)制定運動技能等級考核標準。

        運動技能等級考核標準是實現卓越教師培養的第一步,是“教師教育的根基,具有激勵、鑒定識別及專業認證功能”[9]。通過制定體育學院本科生運動技能等級考核標準,強化運動技能等級考核,提高學生運動技能。考核內容加強對技術動作關鍵與風格考核,主要指標包括技術動作規格中的速率與速度、負荷強度與動作準確性、動作美感與節奏性,動作協調性與力量性,包含比賽作風等。

        3)強化身體素質訓練。

        2013年學院針對男生體型偏胖、女生偏瘦、運動能力普遍下降等問題,開展“強化身體素質,提高育人本領”專項活動;制定《身體素質達標畢業考核標準》,并納入《東北師范大學本科課程計劃》之中,規定“每學期末進行身體素質測試”,畢業生需要通過合格標準6次以上,方可有資格申請教育實習和畢業申請;其次為強化體能,學院要求教學日歷把“課課練”作為教學督導的常態指標,并配備相應體能教練指導課課練。同時設立年度學院“最強身體獎”,激發學生參與身體素質訓練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4)創建競賽平臺,延展運動技能。

        首先,組織制定《運動項目術科考試比賽結業制度》,通過“體育賽事周周制”營造氛圍,制定“教學比賽與結業考試相結合”相關辦法,通過比賽帶動訓練,通過訓練提高技能;每學期初公布田徑室內賽,武術教學賽,足、籃、排球賽,體操表演賽等賽事;完善各形式運動競賽機制,以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武術、體操等重點項目,充分發揮教學比賽的牽引作用,提高運動技術和實戰能力。其次,加強課內課外的互動,通過舉辦專業教學比賽、教師技能比賽、模擬課堂教學與訓練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與運動技能相關的競賽能力、訓練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再次,通過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夏令營和冬令營等活動,將學生運動技能培養拓展延伸到課堂之外,強化競賽組織和訓練指導能力。

        2.2 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的路徑

        教學創新能力是對原有學科知識、方法和手段的突破與超越,依托教學過程優化實現課內外深度融合。本研究以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翻轉”和“勤動”為目標的教學路徑構建,提高學生處理復雜問題和不可預測情況的能力。“轉”是指轉變教學方式、轉變課堂類型、轉變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課上“滿堂灌”,課后“一片空白”教學方式;“動”是課前動腦、課中動手和課后動心,創設“第二課堂”,強化實踐學習和互動學習。

        1)基礎理論課程網絡化教學方式。

        以信息技術推動教與學的方式變革。整合課程資源,加強Bb(back propagation,反向傳播)網絡教學輔助平臺建設,弱化課堂講授,把體育基礎理論中的概念、方法、規律、原理通過視頻、圖片等直觀素材加以展示,引發學生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創設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環境,實現基礎課程與主干課程的課前閱讀、課中討論和課后思考的全覆蓋。通過網絡實現課外學習的跟蹤指導,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Bb網絡教學輔助平臺設立課程“問題導出、目標與關鍵詞、PPT課件,價值主張和啟示、課外閱讀、課程視頻、互動空間、共享資源和知識測驗”等欄目,“問題導出”實現課前的“動腦式”預習,課堂以問題分析和前沿討論為主,課后思考有熱點空間、互動空間和測驗空間,拓展課外學習資源,有效延伸課堂學習。

        2)問題引領的小班化直觀教學方式。

        以問題導出方式設置常識性、現實性的訓練與教學專題來探究基本原理,提高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能力。建立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的直觀教學實驗室,班級人數限于20人以內,保證師生互動頻度與深度,便于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強化運動解剖學、\動生理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等核心課程的實驗課時比例,優化實驗課的直觀教學和體驗教學,實現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1∶1配置,強化基礎理論實驗教學。

        3)運動技能體驗式教學方式。

        轉變以往技術學習從完整到分解、從示范到講解、從原地模仿到行進間重復練習的灌輸式教學,通過APP平臺和便攜式Ipad創設具有挑戰性、探究性和啟發性情景,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激發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對運動技術的學習內省。如田徑跨欄教學中以“假如我是劉翔”為主題,分析8步改為7步上欄技術的區別,并設置以下課前問題:一是搜集信息,8步改成7步的動因和原理是什么?二是討論和實踐,課堂上學生實踐操作7步上欄與8步上欄的區別?三是課后思考,劉翔體能狀況是否適合7步上欄?7步上欄技術在同水平的國際優勢在哪?劉翔的跟腱斷裂與7步上欄是否有關系?帶著這些問題,學生開始跨欄學習的體驗之旅。

        4)學位論文的問題發現研究方式。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及指導意見》,突出核心素養中的問題意識培養:一是延長論文撰寫時間至3個學期,學生在第6學期模擬教學后進行師生互選和開題報告,以問題發現為切入點,帶著問題在第7學期的教育實習中進行實踐研究。第8學期進行論文撰寫與答辯。二是論文選題側重于體育學科中課程與教學、訓練與科研、競賽與組織等領域有爭議實踐問題。研究內容避免大而泛,應具有問題性、時代感、創新性和可行性。三是論文研究方法側重于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歸納式的實驗研究,減少或回避演繹式的文獻研究,強調對一手資料和數據進行質性分析與定量統計,以體現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高度社會責任感培養的路徑

        1)“半軍事化”學生管理與“陽光”教學管理聯動機制。

        學院建立教務委員會與學生工作組聯動機制,倡導以軍人風貌風紀規范學生,以軍人精神教育學生,以軍人作風感染學生;以專業課堂學習與“第二課堂”相聯動,專業實踐與志愿服務相聯動實現“以體育德”;專業比賽與課外活動相聯動,實現“以體育智”,加強學風、考風與教風的有機結合。一是制定《教務委員會委員輪流值班制度》,監督與指導體育學院本科學生早操訓練與日常教學。營造富有青春氣息、充滿激情、鐘情教育、大膽探索、孜孜以求的“陽光”學習環境,打造勤奮向上的學風;以“形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創建安靜的無手機課堂”活動為切入點,強化課堂教學管理。二是實施“三規”教育,即規則、規范與規劃。通過隊列隊形訓練、集體操練八極拳、每周升國旗儀式和詠讀《弟子規》等早操活動,培養學生服從、責任、榮譽的意識,強化行為規范;營造“陽光”考試環境,設置“陽光”考場,創造公平、公正的考風。三是制定《體育學院本科生學業導師制》,發揮專業教師在本科生專業學習、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的引領作用,為學生自主“選專業、選課程、選教師、選進程”提供建議,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2)創建“1+1”城鄉一體化式教育實習模式。

        基于城鄉教育資源的巨大反差環境,探索有益于學生責任感教育實習模式。2014年實行本科生“1+1”城鄉一體化體驗式教育實習活動,即在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學校和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學校各實習1個月,就是讓學生認識國情,激發學生投身教育熱情,淬煉高尚教育情懷,促進教育情感的生成。

        3)強化正能量,內化社會責任感。

        通過周末影院播放例如永不放棄的《卡特教練》、畢生支教的校友《馮志遠》等勵志型電影,營建校園教學文化傳播正能量,把學習成績、勵志成才與報效祖國緊密相連,把每學期設在田徑館的陽光考試模式與誠信教育相結合,把年度教學比賽與集體榮譽感培養、舞龍舞獅等民族傳統體育表演與民族自豪感相結合,使社會責任感培養落到實處。

        2.4 實踐探索的啟示

        1)豐富教育內涵,強化社會責任。

        在以自我主義為中心的西方教育理念,“大寫的自我”的社會關系忽視了個體的責任,導致“斷根教育”[10],因此懷特海《教育的目的》中強調教育應該具有神圣性,而所謂神圣性就是培養受教育者的“責任感和崇敬感”[11]。

        對體育教師而言,社會責任感首先是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一種擔當,表現為在精神與意志、身體與心靈之間創設有效途徑,最大限度實現體育對人的“至善”影響。其次,社會責任感是卓越為師的教育情感使然。教育情感是確保教師長期投身教育事業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是保持教育熱情的源泉[12]。從2013―2016年的4屆本科學生為期10周的反差性教育實習活動可以看到:學生從了解城鄉體育教育資源和面貌的巨大落差中,感悟到了體育教師肩上的責任與使命,感受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具有“了解疾苦、懂得奮斗、學會珍惜、勇于擔當”的教師品質,再次,教師教育要培養學生善于擔當的體育智慧、勇于擔當的體育情懷,要善于通過言傳身教滲透體育對人的精神和人格教育價值,突破體育學科在教育體系中唯生理性改造功能的狹隘化認識和理解,豐富體育的教育內涵。

        2)轉變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理解。

        必須轉變以往的記憶性教學方式,減少記憶性概念和理論內容的課堂講授,轉向以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增設問題設置、課前搜集、課堂討論、課后整理等教學環節促進知識轉化,強化教學理解能力培養。

        教學理解能力包括對職業理解、學生理解、學科理解、課堂理解等4種能力。職業理解能力要求掌握從教必需的體育教學知識,具備體育教學設計、實施、評價、反思和研究能力。學生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地位和人格,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科學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準確掌握學生身體狀況,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學科理解能力要求熟悉體育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發展前沿和學科思想,對運動項目的本質有準確把握,精通體育項目技戰術教學的方法和手段。課堂理解能力要求了解教師、學生、內容、方法、環境等課堂構成的基本要素,能夠運用運動生理學、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準確把握各要素的特點及相互關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體育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自覺反思體育教學問題,不斷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的內在動力。

        3)監控身體素質,強化技能訓練。

        作為一名卓越體育教師,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高超、精湛運動技能的前提。一是體格訓練。身體健壯、肌肉結實、姿態端莊、形體勻稱、體重適宜是身為人的基本要求,要密切關注學生身體各項指標,尤其是男生體重、身體維度的變化;二是強化身體素質訓練,保持專項體能的良好狀態。運動技能作為身體認知的高級表達形式,承載著運動文化與智慧。高超、精湛的運動技能是卓越體育教師的“護身符”,高超、精湛的運動技能才能實現課堂“超越”。因此必須加強課程中體能訓練的強度和頻度,注重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和靈敏等素質的協調發展,強化專項運動的體能訓練,為培養精湛、高超的運動技能學習做好身體準備。

        4)突出實踐環節,強化教學創新。

        根據體育學科特點和學生“動性”學習特點,創設多種學習知識和訓練技能的方式,形成實踐中、互動中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展示匯報、質疑辯論等課內外深度融合學習方式。以實操性能力為本位教學模式的構建,有效解決了基礎理論課程邊緣化問題;要延伸專業教學過程鏈的長度,延展專業教學空間延展,提高了學生的教學理解能力和學生專業體育與健康科學指導能力;拓展直觀教學范圍,促進體育科學研究興趣,培養本科生科研思維。

        5)完善教研制度,強化互動交流。

        明確核心素養教育的價值,保證卓越培養的中心地位,恢復集體備課制度,推出“教研活動例會制”“公開課程輪流制”“教研立項獎勵制”等制度,弱化對教師的各種教學檢查、考核“監控”,強化教師在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與指導。發揮教學骨干的引領作用,通過教授展示課、副教授公開課和講師觀摩課等形式,強化教師間的教學對話與信息互動,為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及時反饋信息,發現問題和不足,做到及時改進。

        6)建立主講制度,強化骨干作用。

        強化基礎課程和主干課程教學,增配教學骨干教師,制定《青年教師導師制》,提高教學創新能力;優配傳統、優勢和特色項目訓練方面的骨干教練員,專業教師必須擁有國家級健將運動水平或運動訓練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課程講授必須由教授作為主講教師,并由主講教師組建教學團隊,討論制定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和階段性考評內容,并組織和監督授課。

        總之,卓越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教育是多主體、多因素合力的結果,不是一所大學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各方共同探索、共擔責任和協同培養;同時,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恰當處理素養與基礎知識、核心素養與基本技能等概念之間的界限。核心素養形成,絕不能單純地依賴課堂教學改革來提升知識和技能的水平,而要培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機理性探問與反思習慣;不能依賴對體育知識技能的機械化記憶與表面化理解,而要內化為對身體運動的人文悟性與思維方式,要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學習自覺,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推動我國體育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巍. 探討卓越教師的標準及其培養路徑[J]. 科教文匯,2015(1):21.

        [2] 何勁鵬,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鑄:論體育課程的本質屬性[J]. 體育學刊,2010,17(2):50.

        [3] 張華. 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 全球教育展望,2016,345(4):11.

        [4] 史寧中. 推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J]. 中小學管理,2016(2):21.

        [5] 柳夕浪. 從“素質”到“核心素養”――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 教育科學研究,2014(3):11.

        [6] 柳海民,謝桂新. 質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師培養與課程設計[J]. 課程?教材?教法,2011(11):98.

        [7] 菲利普?泰勒. 課程研究導論[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11.

        [8] 余文森. 解讀教與學的意義[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4.

        [9] 趙進. “標準本位”的體育教師教育構建的研究[J].體育學刊,2010,17(6):59.

        [10] 樊美筠,王治河. 呼喚“有根”教育――對建設性后現代教育“根”性的思考[N]. 中國教育報,2016-04-07.

        第4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臨河里小學圍繞“馨香致遠,為學生的美好人生奠基”這一核心辦學理念,以奠基學生的“香遠素養”為目標,構建符合學生需求的多元化、層次化、個性化的“香遠”特色課程體系。學校以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圍繞道德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健康素養、藝術素養構建具有臨河里小學特色的“香遠”課程體系框架。

        圍繞育人目標和馨香致遠五大素養體系,將原有課程分類整合后確定為兩大門類五大領域。兩大門類指學科類課程和融合類課程。五大領域指道德與修養、語言與人文、科學與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兩大門類和五大領域縱橫交錯,形成了立體的課程體系。

        學科類課程包括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發展性課程三類課程,三類課程直接指向本領域特有的學生培養目標。基礎性課程主要指國家學科課程,包括的五大領域課程分別是品生、品社;語文、英語;數學、科學、信息、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拓展性課程指分領域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屬于必修課程,它包括的五大領域課程分別是經典誦讀,十德樹人;翰墨飄香、青遠閱讀、繪本閱讀;趣味數學、電腦繪畫;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班級合唱、京劇、口風琴。發展性課程是指以培養學生特長為目標的精品課程,屬于選修課程,它包括的五大領域的課程分別是古代名人勵志故事、小主持人、校園小導游;漢字起源、千字文故事、英語故事、童話劇;科技小發明、單片機;功夫扇、空竹、圍棋;爵士、琵琶、葫蘆絲、陶笛。

        融合類課程屬于多學科的綜合課程,直接指向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融合課程共分四大板塊,分別是清香課程、韻香課程、茗香課程、書香課程。清香課程之保健與養生,使學生感受季節變換,了解自然常識,知曉節氣時蔬,開啟健康美好人生;韻香課程之中國京劇,通過手眼身法、唱念做打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穿梭在京劇文化中,做小小的國粹傳播使者;茗香課程之中國茶文化,使學生聞茶香、品茶味、知茶禮、懂茶藝;書香課程之經典名著閱讀,使學生徜徉在經典之間,浸潤在名著之中,從小與好書相伴、與圣賢為友。

        W校的課程開發在圍繞核心理念進行頂層設計之后,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和社會資源,通過挖掘內部潛力,巧用外部資源共同開發課程。課程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課程建設上,我們還會且行且思,不斷完善,爭取讓學生在學校里得到最大的發展。

        第5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1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基礎教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在實施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課程內容特別強調書本知識。課程內容復雜、難、偏、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它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2)課程實施的目標過多,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不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缺乏創新實踐能力。(3)教育教學評價過分強調篩選和選拔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發展的作用,忽視了過程評價,評價內容僅限于學業成績,不考慮綜合素質的評價。評價方法單一,過于定量和書面化,忽視了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忽視了學生在評價中的自我評價。

        1.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2.1偏重傳承知識而忽視滲透文化

        就極端情形而論,“知識教育是一種以知識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知識教育的教學過程以教科書為中心,教師將客觀知識最大限度地、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將顯性知識結構內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知識型教學模式存在著幾個問題:一是知識與文化的分離。我們只能看到知識,卻看不到創造知識的人和包含知識的整個文化。二是教學與教育的分離。教師只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忽視人的全面修養。三是讀書與做人的分離。學生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和考試,忽視了綜合素質的提高。

        1.2.2偏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知識

        偏重知識理論價值的教學觀,是以邏輯實證主義認識論為基礎的,持絕對主義科學觀,歐內斯特將它歸結為“舊人文主義”。舊人文主義認為純知識本身就是價值,科學的內在價值是其嚴謹性、邏輯證明性和結構性。在教學目標上,強調學科結構、概念層次和嚴謹性,使學生通過學習能領略科學的內在價值。學生接受嚴格的邏輯思維訓練,形成完善的個體認知結構,教師的作用在于有意義地講授、解釋并傳遞學科結構。這種教學結構把教學內容圈定在學科內部,片面單一,造成的結果是學科知識過度挖掘,考試題目越偏越離奇,學生的實踐能力卻幾近喪失。

        1.2.3有合作學習形式而無實質內容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分組學習的方式。有的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小組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也需要分組討論,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質量。

        2改革的對策

        2.1課程的內容和實施應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所有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這是人類的社會性。要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必須了解社會,適應變化的社會,解決各種問題,甚至用自己的創造力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與他人溝通;特別是在當代社會,獨生子女的社會情感,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尤為重要。

        2.2學生的身心健康應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

        學校教育不僅要注重書本知識,還要注重身體素質。在體育鍛煉中,要培養學生的堅韌、友好、合作、民主、競爭的價值觀。校園足球在今天得到大力推廣,它的定位不僅在于增強身體素質,而且在于追求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學校教育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變成信仰。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陽光和樂觀。熱愛生活、自信、自尊、自強;包容他人,學會與他人相處好。

        2.3改善教學評價手段

        明確“教學評價”的目的和意義,在教學中采用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的多元性、互動性、動機性、診斷性和程序性;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體驗,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強調與教學過程有關的態度和行為,評價對體育和健康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體育技術的應用和體育參與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進步,提倡“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相結合。

        2.4在教學中處理好兩個結合

        2.4.1知識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

        文化教育是知識教育的擴展,它將教育內容從知識擴展到整個文化,它不僅強調學生應該學習靜態知識,還應受到學科文化的充分影響,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

        第6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由道德素養、教育理念、專業知識素養、專業能力素養等內容構成。而高職體育教師中存在著教育觀念滯后、文化素養欠佳、專業技術面窄、教學方法單一、科研能力和自主創新意識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采取轉變教育觀念、豐富自身知識素養、提高專業技術等途徑來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師 專業素養 現狀分析 發展策略

        當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育發展關注的焦點。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從教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使自己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成長過程。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專業素養的提高,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核心。因此,研究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構成,掌握發展現狀和改進策略,是提高高職體育教學水平,保障高職體育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

        1.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體育教師應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崇高的人生理想及正確的價值取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點:(1)熱愛自己的職業。這是體育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品質。體育教師要能夠理解體育教學工作的特點及社會意義,從內心深處熱愛本職業,進而敬重自己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訓練、課外活動、競賽等工作中去。(2)熱愛自己的學生。這是教師熱愛體育事業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順利開展體育工作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只有真正做到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有助于教師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3)具備優秀的品質。體育教師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健的體魄、穩定的情緒、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做到為人師表,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

        2.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對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起指導作用,所以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才會有現代的教育。具體而言,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社會適應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豐富的專業知識。(1)學科知識。這是能夠勝任體育教學的教師首先應具備的學科知識。體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內容很廣,有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體育教師對這些運動項目的知識與技能都要系統地掌握。隨著社會的進步,體育教學中不斷新增了一些教學內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不斷“充電”。(2)教育知識。體育教師應了解和掌握體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體育教育原理性知識,它是促進教師把體育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條件之一。在當代,體育教師應掌握和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知識,進行輔助教學。(3)實踐知識。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應把課堂教學知識、教育學、心理學中的各項原理,同體育教師個人的實踐經驗加以結合,一并運用于體育教學當中。

        4.精湛的專業能力。(1)教學能力。體育教師首先應具有制訂教學計劃的能力,其次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示范能力,另外,在教學中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成效等進行評價和反思。(2)組織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能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別、個性、身體素質等,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或安排集體活動,糾正學生的動作,保證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體育教師還應具有組織課外活動的能力,組織和指導班級之間、專業之間、學校之間的各種體育比賽,并能在比賽中勝任裁判。(3)科研能力。高職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把教學研究與日常教學結合在一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思考和探究,從教學中發現問題,并發展為研究課題。在研究中教學,通過經常研究和反思,進一步改進教學,創造出不同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現狀

        1.教育觀念滯后。有些教師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在實際體育教學中仍是以“教師”為核心,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由于在課堂上缺少表現的機會,失去興趣和快樂,從而被動地學習。另外,學校對教師業務素質比較重視,但對教師的觀念更新不夠重視,學校在對教師評價時也只看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2.文化素養欠佳。高職體育教師普遍體育技能較好,但文化素養欠佳,主要表現為基礎知識、教育類知識欠缺。究其原因是許多教師平時只重視專業技能學習,而忽視了文化理論的提高,這直接影響了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

        3.專業技術面窄。有些體育教師只對某些體育項目重視,如球類,因而這些項目技術掌握得比較好。但對另外一些運動項目,如體操、武術不喜歡,不重視,因而運動項目技術掌握得不熟練,而且在工作中又缺少對這些項目的練習,當教師遇到教授這些項目時,講解與示范不到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必然就差。 轉貼于

        4.教學方法單一。在體育教學中,許多體育教師還是采用舊的方法,我講你聽,我做你看,方法單一,使學生的個性受到壓抑,教學效果也差。

        5.科研能力和自主創新意識差。高職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人不多,有些教師認為上好課就行了,沒有時間去搞研究。原因是部分體育教師工作量大且研究意識淡薄,不能自覺進行教學研究。談及教學改革,雖說近幾年高職體育教學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不大。部分教師認為改革創新是領導的事,缺乏內在動力。即使有些教師想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但又不知從何下手。

        三、提高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策略

        1.轉變教育觀念。首先,高職體育教師可通過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學校也可邀請專家介紹最新體育研究成果,使體育教師了解體育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及時調整、提高自己的教學觀念,并將新的教育理念付諸實施;其次,學校、體育教研室要指導、監督和激勵每一位體育教師將先進理念落實到教學中去,進行指導性的聽課,明確改革的策略;最后,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以教師為主的灌輸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引導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2.豐富自身知識素養。讀書是儲備知識最好的方法。體育教師要經常閱讀各種體育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優秀書籍;學校應提供最新的體育專業書籍及各種體育報刊、雜志,便于教師了解最新體育教學動態,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參考;體育教研室應定期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內容和心得,通過讀書不斷積累專業知識和提高個人文化底蘊。

        3.提高專業技術。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體育運動技術及自己薄弱的體育運動技術,平時要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刻苦練習,必要時應接受專業培訓,有針對性地練習所欠缺的體育技術。

        4.提高教學經驗。體育教師要利用校內資源,同事間相互學習,定期互相聽課,分析彼此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觀摩名師、優秀教師的課,借鑒好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體育教研室每周可進行教學交流會,分享教學心得;體育教師要多和其他院校老師進行教學研究和交流,以獲得最新的體育教學成果與教學方法。

        5.增強教師的創新能力。體育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方法的研究,設計出新的體育教學方法,并用以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師要勤于動筆,將研究成果寫成文章,并在校內、外刊物上進行發表,一方面可供教師自己閱讀、思考;另一方面可以進行經驗交流和分享,有助于教師教學研究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第7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公共體育拓展運動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2C-0168-02

        近年來,我國部分高校將拓展訓練課程引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中,力圖通過拓展訓練的教育理念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拓展在企業培訓領域已日趨成熟,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推崇,對于拓展運動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越來越多。在學界現有高校拓展訓練的研究中,對學校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課程理論體系構建研究較多,而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深層次的行業化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及實踐教學設計研究幾乎沒有。因此,如何針對性地進行公共體育拓展運動項目的課程教學設計,適應當代職業教育發展教育理念,體現公共體育課程“育人”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職業教育工作者應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體育拓展運動概述

        拓展訓練,也稱拓展運動,從廣義講,拓展運動是讓人們在高山瀚海中迎接各種各樣的挑戰,從中學會應對一系列困難的能力,尤其是運動身體的各種技能應對生存危機和心理壓力的考驗,從而獲得全新體驗改變內心的認知;從狹義上講,拓展是將管理與心理游戲融入戶外運動元素,按照體驗式學習模式進行的一種團隊教育活動。拓展運動最初的功能是用于海員求生技能和求生意志的培訓。隨著現代社會的科技進步發展的潮流,人們的思維和視野的也在不斷擴展,拓展運動的功能與效果也不斷地得到挖掘、擴展,當今的拓展運動已在社會各機構廣泛開展,成了各大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項目,教育界人士也已開始對其是否合適校園開展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其活動開展的價值已遠遠超出當初的求生技能培訓。

        課題組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得出公共體育拓展運動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效果主要表現為:體驗式的拓展訓練活動給學生提供不同角色應具有的經驗與素養;團隊管理式的組織形式讓學生體會到教育學科、管理學科、體育學科、心理學科等多學科知識理論的內涵,并從中學習體驗如何去管理或配合,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而且,冒險與避險求生的探索、創新學習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尋找新的激活途徑和手段,加上多學科的理論綜合應用給學生創造豐富知識與應用的平臺。此外,拓展訓練的鍛煉價值給學生提供強壯的身心健康的基礎。

        二、公共體育拓展運動教學設計的構建

        拓展訓練活動項目豐富多彩,組織形式多樣化,活動主題靈活機動,涉及多學科理論知識等,對參與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與職業素養的養成起著積極促進作用。本文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對公共體育拓展運動定義為:拓展運動是指在一定的情景和環境條件下,以大學生體能訓練與運動保健技能為主線,結合現代與傳統體育教育教學思想理念,運用體育學科及運動項目的豐富資源開展以行業人才職業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目標的一系列的體驗式學習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活動;從功能角度,項目分為體育能訓練項目、體育游戲、綜合項目、人文理論知識。

        (一)課程教學目標。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對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包含四大領域:運動參與領域、運動技能領域、身心健康領域、社會適應領域。首先,學生通過掌握一些基本的運動技術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通過運動技術技能的學習,學會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與應用能力,通過社會、學校社團組織的文體比賽活動或老師以“主題形式”組織安排相關的課內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其次,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拓展活動過程中,在老師指導下,學生更合理更科學地明白如何應用技術技能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組織協調能力,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與個人品德修養發展的認識,并使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借助體育拓展各項目活動,養成微細品味活動過程中自己學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的習慣。

        (二)教學設計遵循原則。教學過程應結合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針對學生不同個性特點,遵循“因材施教”、“個體差異性”、“整體發展性”、“平等無分別”等原則進行課程、課堂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拓展運動對“育人”的獨特性與綜合性。

        (三)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專業化的教學目標: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導游系戶外專業學生為個案,拓展運動課程目標在圍繞上述四大領域教學目標外,還針對學生性格類型、不同個性提出具體的、特定的學習目標:(1)掌握戶外活動中常見的各種運動技能,具備組織游客共同參與活動的能力。(2)提高體能,適應旅游事業的需要,提高應急處理和安全防范能力,保障自身和旅客的安全。(3)提高戶外運動過程中包括外語在內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促進服務質量。(4)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長、身體素質等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評價方法等“處方”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運動課堂中大膽去經歷與體驗身體、心理及精神上相互碰撞的一些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回歸自我、發展自我、平衡自我,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從意識上明白“團體就是力量”。

        模塊式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安排上做到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分為三大模塊:(1)理論知識。運動保健知識、體育與旅游、運動與職業素養的關系、道德品質培養等。(2)技術方面。體能訓練,包括走、跑、跳、投、懸垂、支撐、攀登、爬越、平衡等一般發展練習的內容,對技術方面內容,一般不獨立形成教學單元,可以安排在各個數字單元之中,達到寓教于樂。(3)定向拓展類,是指根據不同性格類型,專門開設的圍繞“以運動技能為主、職業素養培養為核心”的主題形式的定向拓展、成套組合的活動項目,這類活動主要發展學生身心靈的和諧平衡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實踐性教學計劃的設計。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學校課程的專業性強、行業崗位涉及面廣,把體育拓展運動課教學內容分成體能訓練部分、游戲活動部分、綜合項目活動、人文理論知識。保留公共體育課程基本教育目標、任務、要求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相關人員對象的體能訓練技能,掌握一些游戲的組織、規則,掌握項目綜合活動的設計方案及實踐組織。同時加強學生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將職業素養教育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中,培養其嚴謹、科學、求實、靈活、創新的學習、工作作風。例如,課程中的模塊教學――綜合項目活動,依據導游系戶外專業職業崗位特點,為較好地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使“教、學、做”合一,我們根據戶外運動專業要求,選擇、設計1個貫穿整個模塊的綜合項目課程,作為訓練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主要載體。具體教學計劃設計見表1。

        表1

        項目名稱 拓展運動 隸屬課程 公共體育課程

        教學目標 1.通過體能訓練,掌握體能訓練方法、訓練動作技術技能,同時了解人體生理機能、運動養生保健等基本理論知識;2.掌握項目活動策劃報告書寫及方案設計原理,通過拓展運動活動的開展、策劃、組織等,了解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知識,提升職業綜合素質,鍛煉職業綜合能力;3.通過體能訓練、體育游戲、項目活動的訓練,拓展學生思維意識、挖掘學生內在潛力,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能力,增強學生信心

        學時 34學時(4個學時理論與30個學時實踐)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訓練要求與標準 方法 學時

        理論模塊 拓展運動的界定 了解本課程的內容、目標、任務、要求 講授法、討論法 4學時

        技術模塊

        體能訓練 掌握走、跑、跳、投、懸垂、支撐、爬越、平衡等一般發展練習 力量訓練法、平衡訓練、柔韌訓練、速度訓練 貫穿整個課程

        體育游戲 圍繞運動技能,結合職業素質培養進行游戲設計;學生掌握游戲設計的主導思想、原則、組織形式等 教師講解、示范和提示,學生參與。處方式訓練法(指根據學生個體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質等方面分組分類進行練習) 6~8

        學時

        綜合項目活動 各小組設計綜合項目活動方案,并作為小老師進行實踐操作。要求各組負責人統籌安排,充分利用各組員的特長,發揮每個個體積極性,讓學生親身體驗自己策劃、組織活動的經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主題情景教學法,示范指導法,評價考核法 14學時

        課堂總結 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點點滴滴,教師及時總結、分析、并給予學生積極正面教育,引導學生做自己獨一無二個性的同時學會融合萬事萬物,順應“以人為本,以德立人”的價值觀 貫穿整個課程

        項目活動報告的書寫 能正確編制報告,內容完整、書寫正確、清晰 教師進行總結 課后完成

        考核方法和標準 1.800、1000米是公共體育課常規考核(30 分);2.綜合項目操作(主要考查學生組織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和考查學生指導學員活動操作的過程的規范和熟練度。(30 分);3.編制報告(規范)(20 分);4.實踐過程中的學習態度(20 分)。(每小組2個學時考核含教師點評) 8~10

        學時

        分組要求 5~8 人1 組,組長、副組長各1人

        場地器材 田徑運動場、形體房秒,表、哨子、跳繩、毽子、繩子、球等

        本研究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戶外專業為例 ,遵循“因材施教”“個體差異性”“整體發展性”“平等無分別”等原則,對公共體育拓展運動課進行教學計劃設計研究,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教學方法,為高職業院校公共體育教育跟上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從而從不同角度培養適應行業實際需要的高素質、高質量應用型、綜合型行業人才,為真正達到“教書育人”、“職業教育”效果提供新視角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閆闖.我國高等院校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2]錢永健.拓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2010年度新世紀廣西高教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0JGA127 )

        第8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健康 認知能力 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休閑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質下降、肥胖、近視、休閑異化、網絡成癮、心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也隨之出現且逐步加重,體現出學生對自身學習生活統籌的失調和自身健康的重視不足。就大學而言,其育人屬性是第一職能,也是辦學特色的本質屬性和根本出發點,不管任何特色的高校,培育健康的大學生是育人的最基本要求。學生生活中的這些不良現象的存在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立足整個高等教育的宏觀視域,依照教育和人發展的客觀規律,首先從作為健康主體的學生著手,以清晰具體易于操作的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培養為起點和基礎,充分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性,多角度提高他們的健康認知水平,繼而提升他們的健康素養,提高他們健身鍛煉和衛生保健的熱情,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健康水平。

        1充實大學生健康基礎知識

        健康知識的掌握是健康認知能力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健康認知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礎。從學校教育過程來看,我國學生自幼兒園入學到大學畢業,由于各級各類學校對教材的選擇與實施上也相對缺乏規范,使學生的體育與衛生保健知識幾乎沒有一定的系統可言,重復和疏漏在學生的學習經歷中普遍存在著。體育課堂上通常以學生的身體活動為主,考試時更側重于對體能和技能的評價,對學生體育衛生保健和相關基本運動理論知識的掌握要求很低,認知目標定向模糊。健康知識的缺失導致了大學生健康認知水平發展的嚴重滯后,也間接弱化了體育智能的作用,導致他們健康知識不夠,應有的運動習慣沒能養成,身體素質的發展缺乏規劃,他們眼中學校體育的學術地位和學科形象不斷下降。

        2強化大學生健康認知觀念

        大學生健康知識的欠缺也導致了他們健康意識的缺失和認知觀念的單薄,事實上,由于長期缺乏明確認知要求的學校體育經歷,幾乎扼殺了他們的認知需求,

        淡化了或者從來都沒能培養起他們強烈的健康認知觀念,這種觀念的淡薄直接導致他們健康知識的匱乏,健康認知能力與健康素養的提升也就困難重重,這和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如果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健康觀念和豐富的健康常識,他們就會自覺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和保健方式,積極學習運動健身知識,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和保健習慣。雖然多數學生都會參與運動,但多數更傾向于選擇更具有娛樂和表現功能的項目,尤其是球類等具有游戲性的項目更受歡迎,對運動量、強度以及運動的時間一般只會憑感覺去控制,運動前后的熱身或放松很難遵循一定的健身規范,也不求去理解運動健身的生理學原理,這樣良好的健身習慣就很難養成,體質與健康的諸多問題也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大學體育教學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學生的健康認知觀念。

        3拓展大學生健康認知范圍

        大學一般都是在學分制主導下采取開放自主的選課形式,其實這種選課范圍非常狹窄,尤其是體育課主要在很多運動單項之間進行選擇,學科之間的缺乏聯系,具有融合、廣域、問題和活動課程等多項特征健康通識課程幾乎沒條件開展,更不可能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健康認知能力。這樣看似還學生以自由,促進他們興趣愛好等非認知因素的發展,實則更容易導致他們在體育認知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約束,對健康認知的無意識,也很難在各種生理現象、健康知識及人的形體美之間建立廣泛的聯系。高校健康課程的設置及各項體育活動的安排既要通過書籍、網絡、電視節目等先進的教育及傳媒形式,彌補學生過去健康知識的不足,又要斧正他們的健康認知觀念,拓展認知范圍。健康基礎知識積累的不足直接導致學生健康認知意識、觀念的不強,健康認知觀念的淡薄又造成學生健康認知范圍的狹窄,這些因素無形中制約了學生體育認知能力的發展,也直接導致學生難以形成科學的體育價值觀。大學應該嚴肅看待這一問題,把握高等教育的客觀規律,積極彌補學生過去健康認知能力的缺失,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興趣、認知技能和認知習慣著手,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更新修正學生的認知觀念,拓展他們的認知范圍,提升他們的健康素養。

        4、科學規劃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的培養路徑

        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的培養一般是通過教學過程實現的,課程建設、各種文體活動、校園文化環境等都是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理論構件。大學應采取以“健康教育”和“終身教育”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以學生選課為核心,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程建設上,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引入相關的理論知識,選擇性地和思想政治教育、三生教育、生命人體科學、醫學等學科或內容結合,嘗試開展公共體育核心課程等較為先進具有健康通識教育特點的課程和教學形式,進一步傳播健康觀念和知識,完善學校體育,嚴格健康標準。結合具體的養生保健案例,合理規劃教學內容使他們獲得愉快的健康認知與實踐體驗,進而獲得系統化的健身知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傳播基本醫學知識和養生文化,盡量拓寬他們的認知空間。在此基礎上,尤其要把終身體育觀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大學體育的生活化發展,尤其是將其和學生的休閑方式結合起來,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的健康認知活動中很自然的組成部分,保障課外活動的開展和校園文化的融入。另外,結合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健康認知方式的專題化和認知行為的藝術化也將是未來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一方向。

        第9篇:體育健康學科核心素養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體育教師信息素養

        [作者簡介]王伯金(1970-),男,吉林雙遼人,長春工程學院體育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吉林長春130012)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9-0093-02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為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一場新的革命,使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能力成為21世紀高校體育教師必備能力。但由于種種原因,多數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與當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相距甚遠,如不及時調整和充實自己,將難以勝任未來體育教學的重任而面臨淘汰。因此,培養和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信息化環境中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內涵

        步入21世紀,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與通信技術飛速發展,人類以驚人的速度走出工業文明時代,步入信息時代。與這一時代相適應,各國都提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信息時代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學習環境,其對人類學習的影響是革命的。

        “信息素養”一詞最早于1974年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他認為:“只有在利用信息資源工作方面經過訓練的人,才能稱作具有信息素養的人,他們已經掌握了利用各種信息工具的技術和能力,并能夠找到信息形成信息方案來解決問題。”信息素養從1974年被提出以來,其定義就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隨著社會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其有不同的理解,經歷了注重掌握信息技能,具有信息意識,到具有信息選擇、評價的能力并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這樣一個過程。信息素養不僅包括熟練運用當代信息技術快速地獲取信息、高效地加工處理信息、傳遞創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當代的信息技術所創造的新環境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意識、批判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參與意識。隨著信息網絡的擴張和教育信息化發展,高校體育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獲取信息社會中體育與健康信息的方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實踐,掌握科學體育健身方法,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協調發展,實現提高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目標。還要善于運用體育信息解決學習、工作等方面的問題,讓信息發揮出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讓信息成為拓展自己眼界、延伸自己思維觸角、同外界建立多邊協作的起點。

        二、信息化環境中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

        1.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為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隨著以計算機網絡為主要代表的新型教學媒體群的出現,信息化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觀與學習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個性化日益提高,教師再也不可能是知識的唯一主宰。在體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話題。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展網絡教學,這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徑,它將為培養信息時代的人才作出突出的貢獻。

        2.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自身的需要。信息時代呼喚對全民加強信息素養教育,作為教育的傳授者和知識的傳遞者――教師,更應該首先具備全面的信息素養能力。教師的教學工作重點將會是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各類信息資源來輔助學生的自主學習,信息化教學更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已經在同教師爭奪教學權威的地位,同時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結構以及評價方法等對高校體育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新挑戰。這種挑戰分別體現在教育觀念上的挑戰、教學習慣上的挑戰、新的教學情景的挑戰、對知識儲備的挑戰、信息技術的挑戰和新的學習方式的挑戰。在信息化環境中,一名高素質的高校教師應具備現代化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

        3.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未來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需要。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經說:“教學方法的最優化程序中一個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問題是合理地去選擇各種教學方法并使之達到這樣的結合,即能在該條件下,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現代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個體化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將個體活動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注重個體適應和學生的參與。與傳統的方法相比,學生個體活動的時間量明顯增加,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而不再 是被動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如電視、錄像、光盤、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手段的發展為體育教學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師生相互作用的條件趨于多元化,使學生在體育知識、能力、興趣、特長和個性品質等方面的適應性發展成為可能。體育教學中,由于傳統的教學形式(講解,示范,練習,糾正錯誤動作)的影響與局限,使得教學目標單一、學習方式單調、學習內容封閉等,這樣的教學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現代教育非常重視人的個性發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認知心理學構建起來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和需求進行教學與提供幫助,使學生的學習由過去的群體化轉向非群體化,而非群體化學習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

        4.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繼續教育的需要。信息時代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職業生活變動頻繁,人們需要不斷地、主動地進行學習以適應信息時代的快速變化。學習者只有終其一生地對自己的知識庫進行“升級”和“換代”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生存和發展。“一次性教育,終身受用”的觀念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新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速變的時代中生存、發展和成功。體育教師不可能僅僅依靠從職前教育所獲得的知識與能力去適應現在與今后的工作需要,體育教師必須不斷接受繼續教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有機會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趨勢。

        三、培養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

        1.轉變思想,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是信息機器、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網絡既是學習的媒體也是學習的資源,學習實際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體育教師要摒棄陳舊的傳統教學思想,樹立與信息時展相適應的現代體育教育觀念、體育文化觀念、體育倫理觀念、體育審美觀念、體育時空觀念和體育效益觀念。各部門應根據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進程,結合體育教育的學科特點,廣泛、深入地開展體育教育信息政策、法規、道德的宣傳教育,讓每一位高校體育教師都能深刻體會信息時代對現代體育教育和體育教師的具體要求,以此培養他們的現代體育教育意識、觀念、知識、能力和倫理道德,使其成為滿足體育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新型體育教師。

        2.加大投入,建設最優化的現代化教育教學環境。現代化教育教學環境包括硬環境與軟環境兩部分。兩相比較,后者更重要,即便擁有最現代化的設備,思維、工作和學習還是傳統的一套,現代化設備也將不能為我所用。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的發展進程相對于其他學科已明顯滯后,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體育老師自身的因素外,學校對體育不夠重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對此,高校有關部門應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為體育教學部門提供相應的軟、硬件設備等條件,使體育教師有“用武之地”,以扶持、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還應重視建設與充實各門學科的相關教材軟件,提供數字化資源。在教學環境資源的建設中,軟硬件應同等重視、協同建設。各類軟件資源包括媒體素材、教學案例、教學軟件、網絡課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等。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利用學校自行設計開發或購買的各類電教教材外,還應充分利用校園網、互聯網及其他媒介傳播。因此,“最優化”的技術裝備環境應該是在現有物質條件和師資條件下,各種技術手段的最佳組合。

        3.提高教師應用體育信息技能,培養教師復合型的知能結構。隨著信息網絡的擴張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對工作在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第一線的體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應由體育“信息源”變成“控制器”。高校體育教師作為學生體育思想和體育能力的塑造者,如果不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就很難適應體育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就不能及時把握當今體育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和體育教學的最新方法,將極大地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網絡時代信息技術普遍參與教學過程并部分取代教師勞動的情況下,具有復合型知能結構的教師有最佳適應性。各高校應提供各種機會加強培養教師形成以開拓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包括學習能力、科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調適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復合型能力結構,鼓勵教師學習以網絡知識和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使他們掌握多媒體網絡化教育環境下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和課件開發的技能,提高他們網絡教學能力和網絡課程開發的能力。高校體育教師可通過利用應用體育軟件、開發體育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材配套的一體化教材、掌握模塊組合結構的方法、運用人工智能的理論與方法為大學生提供學習信息咨詢和指導。

        4.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網絡檢索的能力。師資培訓是高校教師個體成長和學校整體發展的需要,應采用多元化學習形式對教師進行經常性的培訓。教師主動參與,把培訓與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研究活動緊密結合,旨在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和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這是教師搶占學科前沿知識高地的重要保證。對于教師履行舊角色,完成新角色轉換及促進教師教學風格與特色的形成均有積極而現實的意義。師資培訓應在內容上突出針對性與實用性,在方法上強調靈活性與多樣性。體育教師除了要注意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外,還應特別注重那些不斷涌現出的新技術、新理論、新項目、新模式、新的教育技術的繼續教育。迅速掌握現代教育思想,了解學科前沿的新知識,并將之滲透到體育教學之中,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益,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高校圖書館要高效地為教師服務,就必須使雙方能很好配合――圖書館要能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而教師要能熟練地運用信息資源。為此,圖書館要加強對教師的網絡信息檢索能力的培訓,培訓的形式可采用辦培訓班、開專題講座等,內容主要包括數據庫和光盤的檢索方法、網絡資源的搜索與下載、文獻處理方法、網絡通信方法等。

        [參考文獻]

        [1]肖國棟.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4).

        [2]張萬興.課程改革與教師的信息素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乱码激情视频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色久悠悠五月婷婷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色字幕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