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景觀設計的構成要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園林空間;景觀;園林植物;營造作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4)08-0136-01
園林植物是園林空間景觀設計的一大重要要素,它的應用能讓園林空間變得更加美觀,景觀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從園林空間的構成來看,山、水、建筑和植物是四大基本構成部分,缺一不可,植物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美觀和綠化,既能提升園林的環境效益,又能優化其社會效益,促進園林建設事業長足發展。為此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一定要合理應用園林植物,堅持營造原則,切實確保園林空間景觀設計的合理、高效性。下面對園林植物在園林空間景觀設計與營造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正確、合理的營造手法作詳細論述。
1.園林空間及其構成要素
所謂園林空間,實際指具備了山、水、建筑和植物四大基本構成要素的空間組合結構,具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等特點。從園林空間的定義上分析,其實質其實是一種環境布局,亦或是人類對環境的一種設計形式。
園林空間的構成要素很多,除了山、水、建筑、植物四大基本要素之外,還包括其他裝飾物。以園林植物空間為例,設計者在設計園林綠地時,主要以喬木做設計要素,其圍合程度由喬木高度決定。園林綠地空間設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但主要體現在氣候季節上。園林空間景觀設計按照植物外部形態對其進行分類,主要可分為灌木、藤本、竹類、花卉、草皮等六類。為了進一步優化園林植物空間設計效果,提升園林美觀價值,正式設計時,設計者要準確把握好基面、垂直分隔面、覆蓋面、時間四大維度,以此確保園林植物空間景觀的美觀性。
2.園林植物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的作用
如前言所說,園林植物是園林空間景觀構成要素之一,對園林空間景觀起重要的營造作用。比如中國古代的古典園林,設計者在設計時不僅十分重視要素配置,還重視空間組合,體現出了錯綜復雜之美。又如中國現代園林,空間營造尤為注重技巧,設計者嫻熟的應用技巧變化將現代園林韻味加深,杜絕了園林設計的平淡無奇。總的來說,園林植物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可豐富園林景觀,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
園林植物不僅形體多變,還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所以在園林構景中,設計者都會應用園林植物來輔助其他構景要素,達到構景完善的目的。如:植物與地形結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者加深地形帶來的空間感;與島嶼、堤岸設計相結合,可突出水面層次,強調色彩;與建筑相結合,可盡量軟化建筑輪廓,改善建筑具有的突兀的空間感。
2.2可協調園林景觀環境
除了可被當做園林空間景觀營造物使用之外,園林植物還承擔著園林空間協調的重任。隨著綠化園林的推出,綠色逐漸成為現代園林的基本色。從色彩心理學分析,綠色雖然能讓人心情愉悅、舒暢,但過多的、雜亂無章的綠色則會獲得反效果。所以在園林景觀營造中,設計者不能一味的、毫無章法的應用綠色植物,而是要重視植物材料、大小、形態的選擇,盡量滿足園林空間設計的協調性要求。
2.3可滿足園林構圖要求
園林植物的應用可充分滿足園林空間景觀設計的各種不同構圖要求。比如自然山水構圖宜采用三五成叢式結構,協調規整環境宜采用成行成排式設計方式。花壇、花叢等植物適合在開朗空間里使用,這樣更能烘托出園林的風景氣息。
3.園林植物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的應用
綜合以上內容的分析與論述,我們得知園林植物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占有地位,能有效提高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下面,筆者結合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現狀,對景觀設計中遇到的以植物為主的空間景觀設計方式作詳細分析。
3.1開敞空間營造
開敞空間具有視線一覽無余,無私密性特點,對于該類空間的營造,設計者在應用植物這一設計要素時,要盡量選擇低矮型植物,因為低矮植物具有伏低特點,不會阻礙人的視線,并且能高度體現出園林空間的明快、開朗感。開敞空間頻繁使用的低矮植物有:草坪、斑斕小花卉、矮小灌木叢等等。
3.2封閉空間營造
園林景觀設計中,封閉空間營造要注重植物的高度與密度控制。封閉空間具有的特點私密性、屏蔽性。人的視線所及之處并不多,因為周圍植物、建筑等會將視線圍合、遮蔽。一般情況下,封閉空間營造多采用高大植物,如雪松、海桐等。
3.3覆蓋空間營造
所謂覆蓋空間,實際指由高大、濃密型遮陰喬木構成的頂面圍合空間,具有較好的通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人們安全感、歸屬感。該類空間的營造要重視植物或數木樹冠的厚度,其厚度不同,所營造出來的空間通透感便不同。
3.4重視植物的毒害性
要提及的是,盡管大多數植物應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之后,都能為人們帶來視覺與精神上的享受,并配合周圍構景要素,營造出或安靜、或明朗的感覺,但個別植物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園林設計者必須正確掌握各種植物的不同特點,避免毒害植物誤用。比如在應用觀賞植物時,可大量使用鄉土樹種,這樣既能保證健康,又能促進鄉土樹種聲場發育,快速形成園林植物景觀。
4.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的一部分,也是園林景觀基本構成要素之一,在園林景觀營造與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鑒于園林植物的重要性,筆者建議園林工作者在空間景觀設計中嚴格做好植物應用管理,綜合考慮植物花期、習性、體形、體量等多個因素,切實做好園林植物設計,以此挖掘出園林植物的更多空間造型,以及更多可塑性。
參考文獻
[1]德嘉.園林植物景觀配置 按傳統造園手法取裁植物景境(上)[J].園林,2012(02).
[2]蔡景偉.園林植物與濱水景觀要素的空間營造研究[J].現代園藝,2012(08).
城市群眾文化活動公園作為一個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公園以“市民、自然、休閑、健康、藝術、文化、享受”為主,充分體現服務市民和藝術享受的理念。充分體現公眾參與原則,在于當地群眾互動的前提下充分了解當地社會文化、文脈與價值觀。城市文化活動公園做為整體城市環境建設的一部分,要與社會形態,文化形態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找到一個元素將當地社會形態及人文文化貫穿并保持整體化。這既是推動歷史文化進入市民生活的創新形式,也是對提高城市人文文化和人文景觀歷史保護與利用的有益探索。
二、城市群眾文化活動公園景觀設計要素
城市群眾公園景觀設計的要素包括景觀設計的素材和基本知識兩部分來探討:
(一)景觀設計的素材要素
1、人性設計觀。群眾是城市的主體,是文化的繼承者、自然的維護者,城市群眾公園景觀設計觀念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完善大眾的需求,超越功能意義的設計,進入到人性化設計。是對人生存的城市的社會形態、人文背景及文脈、當地文化元素的提煉。是對人類生活空間與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與人類的多樣性和發展性相符合,并肯定形式的變化和內涵的多義性。
2、文化創新。這里的文化創新,不是指拋棄原有的文化去創造新的文化類型,而是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是元素的貫穿,將當地重要文化——民俗藝術抽象或具象的將其提煉打散,與其他藝術融合以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多元素的景觀發展要求景觀設計強化地方性和多樣性。它包括根據地域中社會文化的構成脈絡和特征,尋找地域傳統的景觀體現和發展機制以演進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地域的文化傳統,將地域傳統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與景觀現實及未來發展相結合,使之獲得持續的價值和生命力。
3、處理好文態與生態的關系。景觀是自然與文化系統的載體,科學地規劃與建設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是生態與文態有效結合的過程,生態建設和文態建設始終貫穿于景區規劃建設的整個過程,城市群眾公園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如名勝古跡)有密切聯系,規劃建設好城市公園要巧于利用自然和善于結合古跡,將千古留傳的文化古跡在自然生境中演繹。
(二)景觀設計基本要素
所有的景觀都是通過景觀要素來體現的,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體、鋪地和景觀小品。
1、充分考慮應用地形特點,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觀元素的基礎。景觀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響總體規劃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2、植被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觀設計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種大、小喬木等。巧妙合理地運用植被可以成功營造出人們熟悉喜歡的各種空間。對植物材料的顏色、外形、規格、葉型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再進行搭配組合,這樣才獲得了理想的景觀效果。
3、道路設計是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骨架、網絡。景觀道路的規劃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觀面貌和風格。例如,我國古典園林,講究峰回路轉,曲折迂回,而西方古典園林,講究平面幾何形狀。景觀道路要求組織游覽線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觀道路本身就是景觀一部分。道路中地面鋪裝它不但體現設計上的美觀和層次性更是交通視線誘導包括人流、車流的體現。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對環境的識別性。
4、設施景觀是景觀設計尤其是室外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把它稱為“城市家具”。它主要指各種材質的公共藝術雕塑或者與藝術化的公共設施如垃圾箱、座椅、公用電話、指示牌、路標等。是城市景觀營建中不容忽視的環節,所以又被成為“設施景觀”。設施景觀應該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設施和設備,并考慮外觀美,以增加環境視覺美的趣味。
構成藝術在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西方現代繪畫流派中構成主義思想的深遠影響以及荷蘭風格派的熏陶。經過德國包豪斯時期的系統總結,其理論體系不斷走向成熟與完善,內容也得到了極大地充實。概括的來講,構成藝術就是在遵循相應的審美規律的前提下,對各種造型元素和手法進行再定義。通過創造組合,形成新的造型藝術詞匯,從而達到感性的視覺藝術效果,為人們創造一種新的藝術形象及視覺秩序。構成藝術的核心思想是運用抽象的藝術形式,對人們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在現代藝術設計領域,構成藝術是所有藝術設計的基礎,是感性情感與理性思維的完美結合。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體現在景觀設計的結構布局、景觀元素的形體表現以及色彩運用等方面。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通過不同元素的組合,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來探尋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同時,構成藝術對現代景觀視覺形態的表達方式進行了豐富和拓展,從而滿足了景觀設計的功能需求以及人們多樣化的視覺審美需要。
二、構成藝術的應用原則
在現代景觀設計作品中,大量地應用構成藝術,其設計成果帶有明顯的構成藝術設計感。構成藝術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有以下幾個基本的原則:
(1)以人為本,突出現代景觀設計的主要功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環境優美的休閑娛樂、放松精神的場所。現代景觀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因此,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滿足人的視覺需求為指導。在滿足人們對景觀功能要求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構成藝術造型元素,合理的進行設計,實現景觀設計的功能性和視覺效果相統一。
(2)協調統一,這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各種基本造型元素的應用能夠在景觀設計中達到統一協調;景觀設計中的景觀元素內容應該與其整體風格和諧統一。若將現代景觀設計看作是一個整體,那么各個構成要素都屬于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了創造出景觀設計的整體美感,其組成要素必須保持為一定的對比調和的協調狀態。雖然不同風格的景觀設計作品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在整體設計上應該保持和諧,在風格上保持一致。以上兩個方面不僅要求在景觀設計中要正確地處理景觀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還要使構成元素在對比調和上實現統一協調。
(3)體現地域特色,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確保景觀設計元素能夠充分融入周邊環境,與環境相互協調。在景觀設計中應該巧妙地結合地域特色,體現出不同城市的特征。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利用構成藝術設計的手法,將城市的獨特元素合理地融入景觀設計中。對現有的景觀元素也可以進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使其以新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充分體現出地域特色。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弘揚地域文化,也有助于增加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提升現代景觀的藝術價值。
三、構成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構成藝術,使景觀設計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現代景觀設計通過構成藝術理論體系為基礎,從新的視角探索更為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擴充現代景觀視覺表現形式方面,可以起到極為明顯的積極作用。同時,構成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從整體景觀的結構布局到具體景觀設計元素的形體表現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有助于改善現代景觀設計效果,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室外環境空間設計的要求。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構成藝術,景觀設計中構成元素的合理物化。構成藝術的基本造型要素包括點、線、面、體、色彩等,其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的本質就是把這些構成藝術中基本元素合理巧妙的物化為具體的景觀設計元素,再按照構成藝術的設計法則進行巧妙的排列與組合,形成具有獨特構成設計美感的景觀設計藝術。這是現代景觀設計中構成藝術應用的要點之一。所以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構成藝術,應該對其基本元素進行系統的分析。
1.以點為形態基礎
視覺形象中無論何種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由點構成的。在藝術設計中,“點”所代表的并不僅僅是圖像學中一般意義上的點,還包括了體量相對較小的藝術形態。在藝術設計作品中,“點”元素的應用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對于現代景觀設計而言,“點”可以是一株植物、一個雕塑,也可以是存在于環境中的一個景觀小品。作為所有藝術設計中最為基礎的構成元素,點是現代景觀設計的形態基礎。通過對“點”狀的景觀元素的合理應用和設置,能夠有效體現其審美價值。在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同時,也能夠突出景觀設計的重點,對人們的行進路線進行引導。
2.以線為視覺語言
無數個點連接在一起,就可以構成線。因此,線可以看做是點的集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可以將線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以垂直線、水平線和斜線為代表的直線,以及自由形態的曲線。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不同類型的線的表現形式會帶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如廣場中的直線可以給人以宏偉的感覺,通過軸線強化后,更能夠增強景觀設計的莊重感,而道路的幾何曲線和植物的自然曲線在景觀中能夠表現出一種休閑、輕松的風格效果。
3.以面為整體效果
在幾何學的定義中,線的運動軌跡就形成了面。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面的形態也包括了點和線的許多具體表現。作為一種構成元素,面的應用直接影響著整個景觀設計的效果。從景觀設計的整體上來看,構成藝術中“面”的應用是針對景觀用地規劃的設計。通過對景觀中各種要素的分配和組合,結合景觀節點及軸線,將不同的景觀功能“面”連接在一起,體現出一種整體性的視覺效果。如抽象幾何狀的面能夠表現出一種簡潔、有序的審美感,而自然曲線形的面則能夠帶給人一種舒適、自然的感覺。除此之外,構成元素中“面”的應用還體現在景觀設計中某個具體元素的形態與應用。如在具體的景觀節點設計中可以利用“面”來組織景觀元素,進行合理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面”的大小對比、形狀對比的景觀視覺效果。
4.以體為三維形態
構成藝術中的體元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隨處可見。可以說,大到景觀中的景觀建筑和景觀雕塑,小到花鏡、灌木乃至一把長椅,都是“體”這一構成元素在景觀中的具體應用。在現代景觀設計中,“體”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景觀元素進行展示,強化景觀的藝術效果。因此,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該將“體”作為景觀設計的主要形態,來豐富景觀設計藝術的表現形式。
5.以色彩為基礎內容
色彩是構成藝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不同的色彩以及色彩的搭配,能夠使得同一種景觀元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人們對于色彩有著非常強烈的感受。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對色彩進行合理的應用,能夠豐富人們的情感,對景觀環境的氛圍進行烘托,還可以充分表達景觀設計的整體意圖,強化景觀設計的特征。另外,在對色彩元素進行應用時,需要關注色彩與景觀元素的立體結構和時間變化的關系,確保色彩能夠與周邊的環境相互協調。如在景觀設計中要特別注意不同的植物在四個不同季節中因為時間的變化而呈現的不同顏色與其他景觀環境的相互協調關系。
(1)構成藝術在貫穿整個景觀設計過程中的統一
構成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是多層次的,為了體現現代城市的審美要求,在景觀設計的構思立意層面上就應該體現出構成藝術的特點,并且將這種構成設計意識表現在景觀設計的整體布局和細節的處理之中。尤其是從景觀設計的結構框架到景觀節點的造型設計上,都要巧妙地應用構成藝術進行統一。
(2)構成藝術在景觀設計的時空關系表現上要應用合理
構成藝術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不僅要充分考慮景觀設計的各種平面形態,還要重點考慮景觀設計的立體形態和色彩關系。從形態的角度看,構成藝術的表達形式包括了景觀各個元素的形體、肌理效果、光影關系等;從時空角度看,構成藝術則包括了景觀各種要素在平面上的構成關系,景觀元素之間在豎向立體空間上的構成關系,景觀元素的色彩對比構成關系以及景觀元素組織成的各種大小空間的對比構成等。通過構成藝術的不同層面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可以達到豐富景觀設計藝術形式的目的。
四、結語
關鍵詞:街道;景觀;設計手法;地域文化;香格里拉縣
1 街道景觀的要素和特點
影響小城鎮街道景觀的因素多種多樣,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動態景觀以及街道的空間構成要素等等。因此,抓住主要影響要素,控制次要影響要素是規劃設計的最終目的。街道連接城市各個功能區域,其特點通常有以下3種類型:①由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所產生的街道個性;②由街道本身的特色所形成的街道個性;③由人們的活動方式所形成的街道個性。
2 香格里拉縣街道景觀設計實踐
2.1 現狀分析
目前,街道存在“臟”、“亂”等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很不齊全,比較典型的有標示系統不完善、交通混亂、功能分區不明確,嚴重影響街道景觀的整體和諧,不利于審美和體驗。根據現場勘查情況可分以下幾點:環境質量差、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地域特色受到破壞。
2.2 影響因素分析
一是,秘厚重的藏傳佛教。香格里拉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屬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的核心區域,噶丹松贊林寺位于香格里拉縣境內,是云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有著“小布達拉宮”的美譽[1],對云南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也有著巨大的影響。二是,極具特色的地方景觀風格。香格里拉縣擁有噶丹松贊林寺、虎跳峽、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石卡雪山以及藏民家訪等獨特的人文景觀。三是,外來文化入侵。隨著香格里拉的逐漸對外開放,外來的干擾因素越來越多,我們應保持并傳承地域文化。
2.3 設計原則
景觀規劃設計是一項協調人與環境關系的工作,旨在創造更適合人類居住、對環境更友善的人地關系[2]。規劃設計當中兩個重要的環節是尋求對使用者需求的滿足和協調人與環境關系。結合香格里拉縣地域實際,筆者認為,在對其街道景觀進行設計時應掌握以下原則:設計遵從自然、設計尊重人、設計尊重本土文化以及保護文化生存的土壤等。
2.4 香格里拉縣街道景觀設計手法運用
2.4.1 街道景觀保留手法的運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做好香格里拉縣街道景觀設計中的“保留”。一是,保留原有村落肌理,適當更新表達形式(圖1)。二是,保留原有的農田機理,提高景觀利用價值。三是,保留本土元素和文化。舉例來說,香格里拉縣街道的行道樹可以利用高山柳、藏柳以及云南櫻花等鄉土植物,中間和兩側的綠化帶可用本土所特有的灌木類或花卉類植物,輔以少量園林小品作為點綴,形成色塊、花帶以及花徑等綠化形式,通過植物造景的手法把主要街道的軸線刻意的引向標志物。
2.4.2 景觀元素直接運用。豐富、精致的景觀離不開公共設施的設置。包括路燈、座椅、垃圾筒、路標等設施。筆者建議,在公共設施的設計上可運用景觀元素的直接運用與再創造的手法,將藏族門簾上的符號運用到設計中,通過對景觀元素的提煉簡化,加入到一些細部的設計中以達到與整體環境相協調[3]。
2.4.3 本土文化元素的象征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街道廣場設計須以文化的脈絡為背景,文化是歷史的沉淀,存留于景觀中,融會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對市民的觀念和行為起著無形的影響。因而文化是街道景觀之魂,而街道的小品對體現街道景觀文化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符號,總是能喚起人們的共鳴,給人以親切感,它在向人們傳達著歷史的文化(圖2)。
2.4.4 風格不變形式創新手法的運用。街道景觀設計中最為重要的構成元素是建筑。筆者認為,在對街道兩側建筑設計時,保留能夠展現歷史風貌的景觀元素,吸取舊建筑獨特的藝術特征和精神實質,提煉出具有藏族特色的元素融入新界面之中,加以表現(圖3)。
3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及文化氛圍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在進行相關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地域實際,從民族、地域中尋找到傳承的亮點,恰當地將各種顯型的和隱型的文脈符號運用于街道的各景觀構成要素中,在新與老之間找到最適合的切入點,使城市的歷史注入新的生命力,得以延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偉國,高穎,陳玉娟.近鄰型風景旅游集鎮規劃的若干問題剖析[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5
2 胡芬,袁璐.宗教旅游研究綜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道路兩側一定范圍區域內的景觀也是城市道路景觀的重要構成要素,甚至成為道路的特色景觀.例如深圳濱海大道、珠海情侶大道依海而建,東莞大道路過多處山體,寬闊的海面、秀氣的小山都令人心曠神怡.此外,道路兩側的建筑物格調(如北京長安街和上海外灘兩側的建筑)無疑也是道路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從近幾年來的設計及實施經驗來淺析,如何運用園林藝術來營造高品質的城市景觀形象。
一、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1、歷史性原則
城市景觀環境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往往給人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也為城市建立獨特的個性奠定了基礎。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遺產,同時也要向前發展。對于傳統和現代的東西,我們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尋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要求的內容、形式與風格,塑造新的形式,創造新景觀的形象。
2、持續性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主張不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體的和長期的環境代價,堅持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相統一。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要運用規劃設計的手段,如何結合自然環境,使規劃設計對環境的破壞性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并且對環境和生態起到強化作用,同時還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節約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3、整體性原則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第一,從城市整體出發,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體現城市的形象和個性。第二,從道路本身出發,將一條道路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統一考慮道路兩側的建筑物、綠化、街道設施、色彩、歷史文化等,避免其成為片段的堆砌和拼湊。
4、連續性原則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連續性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視覺空間上的連續性。道路景觀的視覺連續性可以通過道路兩側的綠化、建筑布局、建筑風格、色彩及道路環境設施等的延續設計來實現。
(2)時空上的連續性。城市道路記載著城市的演進,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進、文化演進和人類群體的進化。道路景觀設計就是要將道路空間中各景觀要素置于一個特定的時空連續體中加以組合和表達,充分反映這種演進和進化,并能為這種演進和進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城市道路景觀的設計布局特點
點:十字交叉路口、門戶節點,休閑平臺。
線:機非隔離帶、中央隔離帶、人行道、兩側綠帶。
面:由點、線景觀加上機動車道及外部建筑環境因素構成的景觀面。
構成景觀道路形象的基本要素
比例:地形、景觀石、構筑小品、景觀建筑、植物等之間的比例關系協調統一。
尺度:更加細微到鋪裝材質、苗木規格、小品構件對于人體本身的視覺感受恰到好處。
對比
包括道路景觀縱斷面及橫斷面的天際線之間的差異,追求園林藝術小中見大的效果。
均衡
一般來說市政道路由道路中心線左右對稱,市政綠化道路設計基本上要求左右對稱,但是不追求絕對的對稱,由于植物個體本身存在差異,所以十字交叉口,門戶節點的設計及其主景配景之間的關系達到均衡的景觀效果。
韻律
市政道路景觀基本上呈現細長的線性狀態,通過一些比如:綠籬,造型植物,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植物重復有規律的排列,達到形態優美,整潔的景觀效果。
園林藝術設計的應用:
園林藝術手法通過地形、鋪裝、小品、植物的季相造景等創意與工程技藝的融合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城市環境景觀。
綠化設計
由于道路上行人數量較行車多,應盡量少用草坪,除行道樹外,其它形式的綠化適合采用帶花池的花壇、灌木等,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長特性,做到春天春花絢爛、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秋色濃濃、冬季松柏常青。設計中還要考慮綠化中的燈光效果,使綠化不會在夜晚顯得漆黑一片。
步行道路景觀設計
步行道路的出現給城市帶來了很多生機,其景觀設計在考慮上述幾種情況之外,應格外強調個性化、人性化、趣味性、親切性的特征,要充分注重自然環境、歷史文化、人與環境各方面的要求。運用鋪裝色彩及鋪裝細節的處理達到人賞心悅目,安全整潔的。
設施設計
步行道的設施設置要考慮在其中人群的多種使用需求,如停車場、自行車停車位、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導游圖、座凳等,設計應尺度親切、布局合理。
小品設計
關鍵詞:城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人性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化社會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也導致城市污染日益嚴重。小區環境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優秀的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能滿足當今人們追求生活品質和精神需求的愿望。因此,我們在進行小區景觀設計時要把自然風光融入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
一、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演變
傳統古典園林景觀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結晶,是中國優秀人文景觀的象征。我國古典園林可以劃分為北方皇家園林和南方私家園林兩大類。利用自然的地理位置,設計者最擅長用寫意的藝術手法來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經歷和富有創造力的主觀想象。因此,傳統園林便充滿了文人所特有的浪漫飄逸和質樸無華的氣質。它在形式上和實用上有別于西方園林景觀設計,主張人工美與自然美的結合,達到“詩情畫意”的審美效果[1]49。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無論是官員官邸還是寺廟都是為人的實踐活動服務的。現代人性化的園林景觀設計是在中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才有了今天設計上的成就并取得了寶貴的設計經驗。中國現代園林景觀大部分是通過借鑒西方的建筑經驗而來。西方建筑與中國傳統園林景觀在建造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以系統化設計和人性化的科學分析為理論基礎,以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的休閑區、交通道路、智能化設施和綠化設施等人性化設計為服務宗旨。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小區建設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這雖代表了如今快節奏的時代特征,但存在形式單一,缺少人情味以及造型呆板的缺點,與中國古典園林建筑手法背道而馳。現代園林景觀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了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為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注入新的設計形式,如在小區景觀設計中可以借助山水、構筑物、植物圍合、雕塑小品、噴泉等元素,增添居住小區的園林意境,為小區園林景觀增添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和繽紛多彩的色調。小區園林景觀中的各類植物,不僅有綠化環境的作用,最為重要的是具有凈化空氣、愉悅心情的作用。現代園林景觀是傳統園林景觀與人性化景觀設計之間的紐帶,共同促進了人性化園林景觀在小區中的發展與應用。近年來,園林景觀設計發展趨勢逐漸偏西化,許多小區景觀設計忽略了當地獨特的地域性文化背景。很多高檔小區在建造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盲目追求奢華之美,以材料是否昂貴及形式是否西化來衡量園林景觀設計的好壞,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這種景觀設計缺少實用功能,增加了維護成本,過分追求裝飾和形式美,就會違背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原則。現在,許多小區在景觀設計過程中缺少多元化設計精神,沒有發掘出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資源,尤其是對當地民間優秀藝術元素的丟棄。在景觀設計中,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除糟粕。景觀的藝術形式不僅與風土人情有繼承關系,還與社會文化和社會綜合發展趨勢相聯系,所以它是動態的。很多小區在細節設計上缺少優化這一環節,例如宅旁空間狹小,休閑、娛樂、健身等場所沒有起到串聯全區的紐帶作用。
二、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
現在,居住小區已經發展為追求“人文生態”“綠色小區”并重的家園模式。居住小區景觀環境的設計指標要求越來越高,經過設計專業人員不斷努力探索和實踐,小區中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在規劃和應用上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居住小區在解決基本住房問題的基礎上,開始逐漸重視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居住小區設計中結合生態學、環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美學等理論,力求為居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一)系統性的信息化設計與人性化的景觀設計理念
傳統景觀設計所追求的目標比較單一,只能滿足簡單的功能需求。而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要求承載更多的信息,對疏導空間、擴展余地和彈性發展場所的設計需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創造互動性較強的景觀。現代信息化景觀設計可以對當地的地形進行虛擬景觀設計,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景觀工程的仿真演示,有利于對資料收集、景觀分區、建筑材料等進行評價,這對于建構大型居住小區景觀、優化城市綠化、改善城市生態、建設人居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居住小區是人們生活的載體。優良的居住環境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人們在風景優美,設計雅致的小區中感到精神愉悅、身心放松,人們從中找到自我精神的追求,居住小區的功能得以實現。整個園林環境設計必須貫徹實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斷加強人文關懷。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是基于人機工程學原理轉化而來的,一般泛指一個設計是否具有創意,為人們帶來了哪些好的功能。這是最基本的設計體現。現代景觀設計則提倡“人和景觀相結合,并使兩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2]36。在這個前提下,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有助于園林景觀設計創造出更具有人性化的居住小區空間。
(二)生態環保與可持續性的景觀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生態環保理念、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設計理念,正是現代小區設計的新方向,設計師和有關研究者把這些理念作為設計的方法論。“生態設計又叫綠色設計,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是一種新的設計發展方向,主張以生態學的方式來思考景觀設計”[3]84。這不僅能夠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而且非常注重自然界和人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設計重新認識和協調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在此基礎上建構出更好的生態理論機制。因此,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以生態設計理念來協調人類、社會和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在充分了解本區域的自然因素、社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才能使人工造景不會破壞小區的生態系統,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僅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也提高了小區景觀設計實踐水平。景觀設計不僅僅是單純的營造人的休閑活動空間以及構建簡單的戶外活動空間,更重要的是協調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通過恰當的表現手法維護小區中原有的生態格局,確保人為活動在自然可以承受范圍之內。
(三)多元化與地域性特色景觀設計理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務設施都應具有獨特的實用功能。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發掘小區的潛能與特色進行設計。小區中園林景觀設計在擺脫傳統景觀設計束縛的同時,還要繼承弘揚傳統文化,把歷史、文化與地域等元素結合起來,通過現代多元化景觀設計元素來增添小區空間營造手法,塑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居住小區。例如,無錫惠山泥人張、唐山皮影戲等都可以作為當地的景觀設計元素,體現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意大利米蘭的孟菲斯集團的作品把多元化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本民族景觀設計風格不斷遭到西方景觀設計風格的挑戰,這對于地域景觀設計來說既是考驗又是機會,地域景觀設計應該提倡在保留本土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別國的優秀景觀設計,創造多元化的設計風格。多元化的景觀設計須加強地方性與多層次的設計原則,用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的景觀來豐富小區內的人性化園林景觀。多元化的設計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還能傳遞不同的文化信息。所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①挖掘各個地方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本土環境特征,尋找能夠體現鄉土特色的景觀元素構成設計機制;②在真實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打造出多元化、新穎的設計風格,打破陳規,提升未來居住環境。
三、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在小區中的應用
小區空間環境的組織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各類雕塑小品、休息區、植物配置以及小區主次干道、公共服務設施、建筑物等。這些要素是小區合理規劃總體布局的關鍵。人性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不僅體現在各種造景要素的構思立意、創新策劃上,而且還體現在對小區居住空間形態的塑造上,其能提高對小區居住空間環境氛圍的渲染。
(一)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在小區中的功能
首先,小區中的園林景觀以居住、綠化休閑為主要建造模式,這是因為人們每天忙碌工作,缺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而現代小區園林景觀可以實現都市文化與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的融洽關系,提供一個讓居民融入自然、放松身心的生態型的居住家園。小區中的裝置系統不僅要實現功能上的合理,也要做到造型個性化、趣味化,在功能上要分工合理,自然串聯,充分體現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所以,園林設計景觀應該符合“以人為本”的功能主題風格。因此,在園林設計中強調以人性化的服務為其主要指標,從綠化營造、燈光裝飾、節點設計、交通道路等方面來實現現代小區人性化的設計需求,讓人們重新認識園林式居住文化。設計者應嘗試新穎的組織造型,追求色彩柔和、布局活潑、富有變化的居住建筑群體,采用點、線、面相結合,力求長短結合、點面結合,注重居住建筑群外部體型與綠化形式的塑造,包括外部裝修、色彩搭配、材料質感等,這些因素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小區所要達到的功能目標。其次,表現在小區硬質設施的功能性方面。人是該區域的主體,必須以人活動的需求來配置園林景觀,避免出現偏重人工造景、不重視自然樸實之美的弊端。硬質景觀意指除了植物、水系之外的道路鋪裝以及雕塑小品等來塑造小區的居住空間,創造多層次的自然空間,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戶外活動、實現人際交往的基本功能需求。很多小區主次干路缺少盲道、輪椅走道、盲文等特殊服務設施。因此,人性化的園林景觀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古典園林的功能是為了滿足官員在官邸的休憩、游玩,現在我們不僅要滿足居民休閑游玩的功能,還要滿足居民的人性化功能需求。所以,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二)小區景觀設計的組織構成要素
景觀元素決定小區的整體風格,從主次景觀軸線上可以看出整個小區的設計風格。有的居住區適合用規則式的方法來規劃整體空間,有的居住區適合用自由式的景觀設計思路,要“從美學角度對空間環境構成要素進行組合規劃,不僅平面構圖舒適優美,空間風格更要從景觀要素的整體組成中考慮其設計思路和主題風格”[4]52,通過表現當地獨特的社區文化及巧妙的設計立意,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更多的樂趣。硬質材料在景觀要素中的作用表達,無非是合理運用好硬質鋪裝與其他設計元素的鏈接關系。鋪裝材料在地面上的組織與使用,可以起到分割和完善空間的作用。該項內容主要遵循了人體工程學原理以及生態環保原則。鋪裝材料在環保、質地、節能、色彩和美觀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施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區整體環境質量,充分發揮了各種要素在空間組織的作用。小區景觀設計追求的不僅僅是美感,質量和品位才是設計的關鍵。
(三)景觀設計要以節約型循環經濟為設計原則
小區中園林景觀的設計是涉及多領域的一項工程。首先考慮的就是經濟效益。狹義的經濟效益指的是景觀設計要節約成本,各項的景觀設計要降低造價。廣義的經濟效益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我們要樹立良好的經營模式,實現更好的開發效益。小區景觀設計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節能等方面的綜合經濟效益,在實踐中不斷創造新的設計原則。現在國人買套房子確實不容易,很多人為了買房子成了房奴。有的小區在設計及建造過程中為了節約成本、謀取利益,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景觀設計工程量比較大,在引用水系方面尤為突出。小區中水景應避免死水,要充分設計好給水、排水、污水處理系統。如對其施工處理不當,既浪費地面空間,又污染空氣,增加修建維護費用。
(四)園林景觀設計的空間營造原則
由于小區居民生活背景不同,其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結構等因素都會對人在空間場所中的活動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只有在熟悉了解居民潛在的、共同的交往活動需求和環境喜好的基礎上,才能塑造出好的居住區的景觀環境。可以把小區中的景觀空間劃分為私密、半私密、開敞、半開敞等空間,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休息與活動。居住空間不可或缺的活動場地包括中心廣場、兒童游樂場、老年人活動廣場等。空間營造有的傾向娛樂性質,有的傾向休閑。一切以創造出滿足居民生活和交流空間需求作為設計的最終服務宗旨。
作者:榮韜 單位:皖西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光凡.城市設計與環境藝術[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2]俞昌斌.源于中國的現代景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一、道路景觀的設計要求
道路景觀設計是道路設計的組成部分,要使道路線形優美,同自然融合與周圍環境協調,讓駕駛員有開闊的視野,車中的乘客有良好的空間環境。
道路景觀,如同一位演員一樣,必須本身具有良好的體能素質或美麗婀娜或矯健英武,氣質高雅儀態端麗,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不能僅靠化妝、服飾或涂脂抹粉。同樣一條道路的景觀,首先要線路本身順暢、協調、優美,平面、縱面、橫斷面、橋、涵構造物勻稱融洽,不能僅靠路外栽花種樹或建筑小品的點綴。一條高質量的道路,除了功能性質完善,線形、結構物等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有關規范與技術標準的要求外,各個組成要素之間要相互協調和諧,平面上的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左右偏角要互相配合,以期視野開闊,視覺連續舒順,縱斷面上升坡、降坡、大坡、小坡、長坡、短坡、凸曲線、凹曲線,半徑的大小、曲線的長短要有機配合、相互協調。使車行其上猶如行云流水起伏有致,既不單調枯燥,使人有曲徑通幽、柳暗花明之感;既不突變劇變,而又有車移景換,景色常新;既要平面協調、縱面協調、又要平、縱組合協調,平、縱、橫協調,整體協調配合,即所謂的立體三維線形的組合設計,再加上高速動態視線的透視分析則為四維空間組合設計,通過計算機仿真透視圖的分析,使路線線形平順流暢優美和諧,無脫空、突變,行車順適舒暢安全愉悅。
道路用地范圍與周邊現存地形與合乎要求的植被均應設法保護好并盡可能使其同道路和周圍環境協調,避免、減少各種修路與用路行為對自然與道路的破壞。 這些道路景觀設計的要求,對公路或城市道路都是適用的,但實際采用時在農村與城市還是有區別的。在鄉區公路上,景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將公路巧妙的融合于大自然之中并盡可能使公路本身成為一種可供欣賞的線形景觀;而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重點是根據自然、生態、社會、城市發展、街道特性、兩旁建筑性質體形、人的心理行為與美學要求進行,對自然與人工環境、景物等予以合理的利用組織、改造或藝術加工與再創造,使城市道路的環境、景觀,呈現出協調、和諧、明麗的空間走廊。 景觀設計承擔著保護自然、維護風景、凈化環境、美化視線和空間視野的重要任務。這些工作都是遵循國家、部(委)與有關地方政府的自然保護和風景維護的法律、規章及公路與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工程技術設計標準與技術指標的前提下進行的。
二、道路景觀設計的基本特點
1、構成要素多元性。從上一節道路景觀客體的構成要素分類中,可見道路景觀是由自然的與人工的、有靜態的與動態的、有平面的與立體的各種復雜元素構成。在諸多元素中,道路景觀決定了環境的性質。其他元素則處于陪襯、烘托的地位,它們可以加強或削弱景觀環境的氛圍,影響環境的質量。
2、時空多維性。從道路景觀空間來說,它是上接藍天、下連地勢;從時間上來說,道路景觀既有前后相隨的空間序列變化,又有季相、時相、位相和人的心理時空運動的時空軸。
3、景觀環境多重性。道路景觀不同于單純的造型藝術、觀賞景觀,為滿足運輸通行功能,它有自身的體態性能,組織構成。同時,它又蘊含一定的社會、文化、地域、民俗等涵義。
4、評價的多主體性。道路景觀評價的主體不同,評價主體所處的位置、活動方式不同、評價的原則和出發點必有顯著的差別。如觀賞者、旅行者多從個人的體驗和情感出發;經營者、投資者多從維護管理、經濟效益等方面出發;沿線居住者多從出行是否方便、生活環境是否受到影響等方面考慮;而公路設計者。建設者考慮的更多是行駛的技術要求機建設的可行性。
三、道路景觀的設計理念
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境的遠去,在公路景觀設計中,自然的作用應增強。景觀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設計者對自然的認識、理解,并通過設計手段加以表現,自然始終是設計的源泉。
在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的社會,個性體驗、個人理解和個人感情的投入,在道路景觀設計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也是道路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并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 而是強調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手法, 強調個人對道路景觀內涵與本質的獨特認識。
四、結束語
道路景觀首先要滿足人行道通行的功能要求,然后考慮如何體現它的商業價值。設計應該強調結合利用現狀地形,在盡可能減少工程量的前提下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和環境效果。道路景觀的設計就是要運用規劃設計的手段,結合自然環境,對場地內生態資源、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進行保護和利用,既有利于當代,又造福于后人。堅持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相統。道路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城市的標簽,在設計中,不同等級的道路或不同功能的道路需要有所區別,在設計的時候,既要體現城市的地方特色,也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問。
參考文獻:
[1]張陽 著.公路景觀學[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
[2](德)漢斯?洛倫茨 著,(日)中村英夫,中村良夫 編譯,尹家U,趙恩堂,張文魁,等 譯.公路線形與環境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
關鍵詞: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原則;對策.
城市公園以綠地為主,并具有一定的面積,由政府出資建設,歸城市綠化局管理,建成后向社會大眾開放的公園,它是人們休閑、放松的自然化活動空間。而傳統的公園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新的城市公園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將人、物、自然環境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同時兼具社會文化等多種功能,適合各個不同層次的使用者,其目的在于供廣大市民休閑娛樂,享受都市生活的樂趣。
1、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1 以人為本的原則
現代城市公園最大的一個特點是體現人與自然的充分和諧交融,因此在做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重視以人為本這一原則,強調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強調人在公園中的主體地位,而不能單純為了滿足漂亮的景觀設計樣式而設置若干障礙物。總之,現代城市公園設計中應該顯示出對人的理解與關懷,各項設施的布局應該強調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1.2 藝術與實用性原則
最初人們對環境設施的認識僅限于純功能性的實體構筑物,單純地發揮了設施最基本的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提升,現代城市環境設施已不再單純地滿足功能要求,而是更注重形態的藝術性及與整體環境的結合,其參與城市景觀構成是戶外空間環境具有公共性和交流性的元素。盡管戶外空間形式的組合和創造是城市景觀環境設計的首要因素,但作為景觀元素與公共藝術品的總和的環境設施,通過對其體量形式輪廓和材料的色彩質感以及內涵等,把握與其他景觀構成要素一起營造了戶外空間氛圍,逐漸成為整體環境中的視覺中心之一,起到發揮或重塑地域風格的效應,從中傳遞出藝術美感,用藝術魅力來促進環境育人。
1.3 生態化原則
生態化作為城市公園其最基礎的功能,也是公園建造的初衷,能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固景觀設計首先就要從生態角度的出發,要符合生態化的特點,利用喬灌等植物的復合種植,保持植物的多樣性,滿足人們對于綠色植物的鑒賞。
2、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對策
2.1 公園的地形
地形是公園的骨架,通過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園中創造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優美環境。造園講究因地制宜,對公園內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適當地保留,采用合適的處理手法使其發揮最大的景觀效益。在處理不同地形時,可根據其特點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為人們休憩、靜坐的好去處;梯形地可以設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臺階;垂直地則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2.2 公園的園路
園路是公園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公園景觀的營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組織園林空間和引導交通游覽路線,還是人們休息散步的場所。在城市公園中,需要通過對游人特征、行為、數量等的調查與預測,全面系統地考慮游人的行為特點,進行人性化的園道設計。如人們有抄近路、走捷徑的行為習慣,在布置公園游覽路線時,就應該考慮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們能迅速便捷地到達自己想去的活動空間,減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間形成干擾。又如,當公園中道路存在高差的變化時,也應盡量避免使用臺階,用緩坡代替,這樣可方便坐輪椅的使用者。
2.3 公園的植物
植物是營造公園景觀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僅可以構成優美的環境,還有襯托主景的作用。植物景觀人性化的要點,首先是合理選擇植物,應優先考慮鄉土樹種,可以體現當地的民風民俗,從而使公園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合理搭配各種喬木、灌木、花草等,為使用者提供一個風景優美的休憩處,并創造一個宜人的氣候環境。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選擇耐踐踏的草坪品種,為人們休息、嬉戲、聚餐提供便利。切忌布置純觀賞性的草坪,避免使草坪成為人們可望而不可即的風景。此外,還需要考慮公園中一些特殊使用者對欣賞植物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一些殘疾人、老人和兒童,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殘疾人接近植物;對于兒童群體,應注意避免選擇毒的、帶刺的、花粉引起過敏的植物,保證其安全、舒適性;對于盲人的欣賞需要,注意選擇一些芳香的、聲響的和樹干有質感的植物品種,讓他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感受大自然。
2.4 公園的水景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公園里的水體可以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凈化空氣,形成氣候宜人的環境。水有聲有色,有動有靜,能給人以不同的體驗。作為公園中的主要活動者,人都具有親水性,在公園中適當地設置水體,也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在人性化的水景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性,要對池岸和水體深度進行控制,處理成淺水或設置深水防護措施,保證游人的安全。同時,在因人而異,結合不同年齡的不同要求,設置不同的具有親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噴泉、水臺階、水流雕塑等,使人能與水親密接觸,增加空間的活力。
2.5 公園的設施小品
公園設施小品應遵循觀賞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有安全性和舒適性,又要能夠體現地域特色,并具有親切的尺度,能夠反映生活情趣等。設施小品也是公園中和人最貼近的要素,所以必須保證設施小品的數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證每個單體具有人性的尺度,給使用者以認同和親切感。例如座椅布置設計必須滿足人們的生理舒適性以及適度的開放與私密性。同時,人們在公園中活動,游園的安全性尤為重要。這不但依賴于必要的防護設施,還要特別注意公園的晚間照明設施。另外,必須在整個公園設置清晰、醒目、引導性強的標志牌,標明道路、設施、出入口、電話亭、廁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標示性設施。
2.6 公園的建筑及構筑物
建筑及構筑物作為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附屬要素,也可以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除了本身作為公園的景點外,它們也是為方便游人休息和觀賞而設置的景觀空間,所以其內部空間使用的舒適性也應該給予注意。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說,要求建筑內部空間尺度親切宜人,遮蔭蔽雨的效果好,視野開闊,座椅等配套休息設施使用起來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構筑物設計的方式也應根據功能不同而適宜安排,如小賣部要考慮選址及為大眾服務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園的主題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關鍵詞:色彩元素;花境設計;植物配置;景觀小品;協調統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03303
1 引言
在景觀設計越來越體現人性化的今天,色彩元素作為旅游景觀的設計細節,是體現現代園林藝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而單獨存在。因此,色彩元素需要通過旅游景觀的構成要素(植物配置、景觀小品、公共服務設施等)表達出來,如何以新的形式更好的融入到設計中,做到與本地文化、使用功能及主題環境相統一是筆者分析的重點。
2 色彩元素在旅游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
色彩可以改變材料本身帶給人的感覺,在設計中盡可能的挖掘材料的自身屬性與結構,體現出材料自身的色彩個性,以此來表達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與思想。色彩元素是色彩基本單位,正確的運用色彩元素能直接反應出人們對事物的審美態度,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反之,將是視覺的審美疲勞、就色彩元素運用到景觀設計中的園林植物、園林小品以及其他附屬公共服務設施而言,其色彩元素的設計都要遵循色彩學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配置原則,運用色彩的對比調和法則,以創造出和諧美觀的園林景觀,因此,探究色彩元素在旅游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對其進行細致全面的研究,將最好的景觀作品帶給大眾。
3 色彩元素在旅游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元素在旅游景觀設計中具有靈性的表達,細膩而含蓄的向外界傳遞著無限的信息,設計師在旅游景觀設計中對景區園林植物、園林小品以及其他附屬公共服務設施中的細部設計中,要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3.1 園林植物自身色彩的運用
植物是旅游景觀構成要素中最具生命力的活體,是天然的色彩元素,其葉、花、果、枝干等都是一種美的塑造,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根據環境的變化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景觀,是城市景觀創造動態景觀的最佳選擇。植物要盡量避免一季一花、一季蕭條、偏枯偏榮的現象,注意分層次排列,自由混栽不同花期,以木本、草本花卉配置,用來彌補各自不足,以達到“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季季可賞”的效果。
花境的色彩設計則需要考慮的更多,需要考慮到植物的背景色彩,還需要考慮到植物的葉片、莖稈以及果實的色彩是否與大環境相統一。如花境設計中運用到的紫葉美人蕉,整個生長期的葉子為紫色,雖然花是大紅色,但是整體上也需要做冷色處理(圖1)。在日照市萬平口景區主廣場的花境設計中,紫色美人蕉起到了點綴、穿插的作用,草本與木本、觀花與觀葉、喬木與灌木等植物配置的多種層次性體現了植物間的組合美。即便是綠色,不同品種的植物也是有區別的,比如墨綠色、黃綠色、鮮綠色等不同層次,所以在配置時更需要考慮相鄰植物自身的葉色和花色的協調統一。
3.2 公共服務設施色彩元素的運用
公共服務設施在眾多的城市園林綠地設施中尤其重要,但有時會被設計者給忽視細節,好的公共服務設施能夠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綠地中的一排排乳白色的長條凳(圖2),安置在碧綠廣袤的綠地上,讓游客盡情游玩的同時,能夠在感到疲勞時坐到上面休息一下,在休息的同時環顧四周的美景,身心既得到放松,也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而乳白色的條凳與周圍綠地的色彩呼應,又給人以明快舒朗的感覺。如條凳的顏色為沉重的黑色或鮮艷的大紅色則給人以悶沉、扎眼不自在的感覺,再如旅游景觀中垃圾箱的設計,垃圾箱是園林環境中專為游人設置的服務性設施,個人認為垃圾箱的外形色彩也應與周圍環境相一致,應融入所放置的環境中,比如放在林木間的垃圾箱,可做成樹樁形狀;放在園林草地邊的垃圾箱可做成小蘑菇狀或山石狀;放在水邊的垃圾箱可做成貝殼的形狀或是螃蟹或魚的形狀,將好的色彩元素運用到外形別致的公共服務設施當中,既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又是城市景區園林綠地設計上的一大突破。
3.3 景觀小品色彩元素的運用
景觀小品是旅游景觀設計中的點睛之筆,一般體量較小、色彩元素單純,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對地域、空間起到美化作用。景觀小品既具有實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美感。以陜西民俗怡園景觀設計為例,它的設計原則是在原有植被和路網的基礎之上突出規劃和參與性,把現代的建筑規劃表現手法運用其中,如民俗園里的《剪紙》裝置雕塑小品(圖3),是將大紅色大膽運用到設計作品當中,色彩明快鮮活,人物栩栩如生,其中鏤空的鐵藝讓設計更為添彩,雕塑以表現陜西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為主,造型古樸,風格獨特,剪紙雕塑,以陜西民間的剪紙藝術為原型。剪紙藝術源遠流長,一把剪刀,一張紙,靈巧的姑娘們折折剪剪,美好的生活就在姑娘的手中跳動,這些雕塑既美化了景區環境特色,又提升了廣場的歷史文化內涵,它的出現給城市增添了不少動感和色彩。
再如中國青島的五四廣場的主題雕塑“五月的風”(圖4)通體為大紅色,雕塑中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對雕塑本身的色彩主要考慮的是,讓內環透亮,透出的光洗亮弧段的下面,使其色彩亮度超過弧段的立面,突出雕塑的層次肌理;色彩取向與雕塑相區別,既是同一色系,又有色相的對比;光影取向與雕塑相一致,即強弱不勻,在地上投下明暗對比的光斑。二十四基庭院燈環繞在以紅色為主色調的五月風雕塑周邊,燈具與雕塑之間形成方圓的對比,使得雕塑紅色的基調更為醒目,與對面海中可噴高百米的水中噴泉相映襯,使整個景區的氛圍顯得寧靜典雅、舒適祥和。紅色在中國是經常用來體現文化元素的色彩,將紅色運用到景觀設計中不僅讓人感覺到一種民族的凝聚力,更讓人有一種時代的氣息。
4 做到色彩元素與景觀細部、主題協調統一
4.1 要做到色彩元素與細部協調統一
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它可以裝點生活,美化環境,同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色彩元素與細部設計的協調統一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至關重要。設計時景觀細部將設計概念轉化為城市環境,確立各個部分的整體概念和性質,明確其形態和組合,確定細部設計如何與色彩元素相搭配和與相材料結合,以確立其最K的品質。
4.2 做到色彩元素與主題協調統一
色彩元素與景觀設計所表達的主題要統一于大環境,融合于整體設計之中。主題要明確,如果主題是輕快的、浪漫的、活潑的、激情的,那么色彩應該是熱烈的、有感染力的;相反,如果主題是莊嚴的、認真的、沉默的、保守的,那么色彩應該是 以灰色調為主,要根據氣氛的基調不同來達到色彩與景觀主題相統一。
5 結語
色彩元素是旅游景觀設計的藝術化表達,和諧的、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色彩元素是一種藝術化的景觀符號。成功的旅游景觀設計把自然環境色彩與人工構筑物的環境色彩相協調統一,表達了城市的時代特征和文化內涵。通過學習分析以上成功案例,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①主題統一下的色彩多樣性,在相對統一整體的色調背景下,賦予色彩新的內涵,研究新的表現方式;②綠色環保新科技的環境色彩原則,將新科技提倡的主色調運用到設計中,如將綠色植物運用到建筑外墻,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等;③堅持運用有地域文化的色彩元素,尊重并保護歷史文化元素。
色彩元素與園林植物、園林小品等構成要素所表達的主題要統一于大環境,融合于整體設計之中,在細部設計中體現人性化,努力為游客創造更加舒適化的生活空間。優美壞境的形成,不僅僅是景觀中一些有形物質如植物或構筑物等的簡單結合,而是一種有形和無形要素的融合,更確切的說,是場地中的物質要素與使用者個性和體驗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農春妮,農 偉,肖游東.景觀藝術設計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
[2]吳 昊,劉晨晨.陜西民俗怡園景觀設計[J].休閑娛樂景觀,2007(12).
[3]談佳暢.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園藝,2013.
[4]陳慶明.淺析風景園林設計中的色彩景觀應用[J].園林綠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