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建設實施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全區教育事業穩步發展,辦學規模、校容校貌、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區現有中小學、幼兒園40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小學28所,公辦幼兒園3所。
1.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08年以來,先后爭取新農村衛生新校園、災后重建等項目資金累計2億元,新建、改擴建了一批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快,中小學實現了“遠程教育”項目全覆蓋,學校基礎設施面貌發生較大變化。
2.“兩支隊伍”建設全面加強。積極組織全區教師參加中省培訓,開展校本研修,教師業務素質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一批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推行校長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中青年教師走上了學校各級管理崗位,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3.教育質量穩中有升。積極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力開展“教育質量管理年”、課堂達標、課改成果展評和評教賽教等活動,重視教育科研和“兩考”質量管理,中考升學率和高考錄取率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4.“教育強區”骨干體系建設初見成效。李臺等3個鎮辦先后被命名為“省教育強鄉鎮”;中學、高新中學晉升為省級標準化高中;區幼兒園等3所幼兒園晉升為省級示范化幼兒園;高新小學為省級藝術教育示范學校。2004年,我區通過“普及實驗教學區”驗收;2005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2007年通過國家“兩基”復查驗收,“教育強區”骨干指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區教育發展還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教育文化體育管理職能繁雜,督導、教研力量薄弱;教師隊伍長效補充和流動機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長的選拔培養機制不夠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鄉辦學條件不夠均衡;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亟需進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增強競爭實力,都需要人力資源支撐,需要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社會務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全力振興教育事業,更好地為全面建設“科技、人才、園林、富裕”服務。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雙高雙普”、創建“教育強區”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城鄉統籌和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強化管理和加大投入為保障,以“振興教育工程”為載體,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教育改革,創建省級教育強區,實現教育全面振興。
(二)主要目標
2013年“雙高雙普”達標并通過驗收,“教育強區”骨干指標體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強區”通過省級驗收。
——學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個鎮辦建成一所中心幼兒園,城鄉社區建有配套幼兒園,消除入園難問題。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95%以上,全部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
——義務教育實現城鄉均衡。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100%達標,教育信息化普及和應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資源實現城鄉均衡配置,小學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鞏固率99.5%;打造2-3所省內知名的特色學校。
——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義務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進位。
——職業教育得到發展。2014年建成區職教中心,以大職教的發展思路,整合區內各類職業教育資源,把區職教中心打造成以現代農業教育為特色的省級示范化職教中心。
三、重點工作
(一)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兒園建設。按照“保基本、廣覆蓋、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設原則,積極爭取中省專項資金并安排配套資金,推進鎮辦中心幼兒園建設,規范城市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學前教育機構。到2015年建成5個鎮辦中心幼兒園,10所以上城鄉社區幼兒園,基本滿足幼兒入園需求,徹底消除入園難問題。
2.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在幼兒園園舍條件基本滿足入園的基礎上,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區3-5周歲兒童的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5%以上,全面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
3.實施科學保教方法。加大幼兒園管理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加強對各類幼兒園教育教學和科研的管理指導,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和城鄉結對幫扶長效機制,促進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享。
(二)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工程”
4.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抓住省統籌城鄉一體化教育發展改革試點區的有利契機,按照“城鄉一體規劃、建設標準一致、設施配置相當、師資配備均衡、服務質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全面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確保適齡少年兒童免試就近入學,著力解決好擇校和殘疾兒童就讀問題。
5.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學、設施完善、裝備合理、功能齊全、分步實施”的要求,對全區中心校以上的學校進行教育裝備均衡配置。根據有關規范標準,配齊配足實驗儀器、信息技術裝備、圖書和體衛藝器材等設施,完善部室、操場建設,建成校園安全監控及報警指揮系統,實現教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達到信息技術教學“校校通、班班通、人人會、天天用”。依托教育網,建成覆蓋全區、連接省和國家的集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和校園校舍管理、學籍管理等為一體的教育信息化平臺。
6.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力營造校園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提高校長文化自覺意識,引導學校把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設推動學校主動發展。要在價值文化、活動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設一批“書香校園”、“墨香校園”,實現校園文化人文氣息濃郁,教育內涵豐富的目標。
(三)實施“高中教育提質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對高新中學、中學的扶持力度。每年從教育費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化解高中辦學債務;安排專項經費,資助和獎勵高中優秀學生、優秀教師;給高級中學在人、財、物等方面充分的辦學自,對學校在人才引進、教師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8.激活辦學機制。進一步激活高中辦學機制,鼓勵和支持各中學根據本校實際,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和內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長公選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規范和完善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實行崗位管理;建立教師能進能出、輪崗轉崗機制,暢通教師進出渠道;完善內部分配績效制,完善激勵和監督約束機制,促進目標責任的落實,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按照普通高中內涵優質發展思路,引導高中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出名師、育英才、創特色、上水平為關鍵環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因材施教,推進分層教學,集中優質師資,強化質量管理,教育質量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進位。增加升入國家名校優秀生數量,走優質特色發展之路,在省級標準化高中的基礎上晉級省級示范化高中,引領全區教育水平整體提高。
(四)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工程”
10.規劃新建區職教中心。按“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對區職教中心選址新建(原校址劃歸張家崗小學擴建),重點解決目前職業教育辦學條件落后,場地校舍不足,設備設施和實訓基地匱乏等問題。完善職教師資補充機制,出臺地方性行業準入制度,探索建立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促進職業教育良性健康發展。
11.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采用“政府主導、部門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學校、鎮辦聯動”的辦學機制,有效整合我區各部門職成教機構,將技校、勞動、農業、財政等部門的員工培訓、農民培訓和入區企業的職工培訓統一整合到區職教中心,形成以職教中心為龍頭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并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這一品牌優勢,創新辦學思路,把區職教中心建成以現代農業教育為特色的省級示范化職教中心,發揮科技示范、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和社會服務等多種功能。
12.加強城鄉成人教育機構建設。加強鎮辦農技校和農科教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健全以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村化技術學校、農村中小學校、其他培訓機構為基礎,覆蓋區、鄉、村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工作,社區教育內容豐富,開展活躍,效果良好。
(五)實施“兩支隊伍建設工程”
13.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教師實行歸口管理,統一由教育部門按規定調配。建立教師隊伍常態補充機制,確保學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開展。審慎、穩妥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進入、輪崗交流、培訓培養、退出分流”機制,實行教師動態管理。完善教師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制度,制訂多層次、全方位的崗位管理細則,實行分配向一線教師和農村教師傾斜的激勵機制。
14.推進校長任用制度改革。校長是實現教育突破性發展使命的關鍵。中小學校出現校長崗位空缺一律實行公開招聘,按照“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進行。推行校長任期制和期滿交流制度,每屆任期三年,任期屆滿后,重新進行聘任,在同一學校連續任期時間原則不得超過兩屆。加強校長隊伍后備力量的選拔培養。
15.加強名師、名校長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名師帶動計劃”,認真做好名師、名校長的選拔、培養、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斷壯大名師、名校長群體。按照三年一屆、動態管理的要求,逐步擴大數量,帶動校長、教師隊伍提高整體素質和水平。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制定優惠政策,以優厚待遇招聘引進一批外地名師和名校長。深入開展“中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活動,加強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隊伍建設。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長、名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為主體的高素質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隊伍。
(六)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制定《區“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為載體,探索出具有本區特色的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教學,推行探究式學習,培育推廣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創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課程教學管理、創新高效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評估機制,推進教與學兩個方式的根本轉變,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17.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和精細化管理。建立健全區、校教育科研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科研規劃和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和校本研究,有效解決新課改和提高教育質量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認真落實新課程計劃,教師全員參與校本研修,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積極推進學校規范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強力推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藝術體育類和文化建設類等特色項目學校2-3所。
18.擴大教育幫扶交流合作。在城鄉學校之間、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積極組織開展對口支援、結對幫扶、交流服務、網絡支教等活動,提高農村薄弱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在繼續抓好與北師大教育培訓中心、寶雞中學、交大附小等機構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再選擇一批省內外知名中小學、幼兒園進行教育交流合作,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七)實施“一體兩翼建設工程”
19.理順教育管理體制。單設教育局和文體局,理順教育管理體制,增加機關領導職數和人員編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職能。切實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大力轉變工作作風,努力創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機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20.加強教研、督導機構建設。推行“以教育行政為主體,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導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管理運行機制。加強教研室和督導室硬件建設,建成省級標準化教研室和督導室,配足配齊各科教研員和專職督學,設立教研督導專項經費,保證教研和督導機構能夠充分開展工作。
21.充分發揮教研、督導機構作用。充分發揮教研室對教育教學的指導引領作用,全面建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指導教學、評價教學的教研指導機制;完善教育督導機制,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評估與監測相結合、監督與指導相結合,定期對各類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進行督導和評估,保障教育質量快速提升。
(八)實施“教育經費保障工程”
22.確保教育經費投入。強化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行為,不斷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并向學前、高中覆蓋。依法保證教育經費投入的“三個增長”,確保教育財政支出達到或超過公共財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項目資金列入區財政預算,及時足額撥付到位。
23.科學統籌資金使用。在保證日常運轉經費需要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安排專項經費,著力解決教育發展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問題。統籌城鄉、校際之間教育經費,重點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對各類資金進行規劃整合、板塊整合、項目整合,捆綁使用,發揮資金最大效益。
24.加強教育經費資產管理。加強教育經費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教育資金監管制度,不斷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進一步完善財務監督制度,健全學校財務會計和資產制度,推行校務公開制度,規范學校經濟行為,防范學校財務風險。財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財務管理辦法》,探索為學校方便快捷服務的新機制,充分尊重學校采購教育教學用品意愿,納入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學校經費,做到及時、全額撥付學校,在教育局的監管下使用,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四、計劃管理與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實施方案》是貫徹落實省《實施意見》和區《決定》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創建省級教育強區的重要措施。區上成立由政府區長任組長,區委、區政府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各鎮(街道辦)、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區創建教育強區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部署創建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教育局,由主管副區長擔任主任,教育局局長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同時,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半年一次例會,研究解決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工程類項目要落實項目推進責任人,對改革類項目要確定項目指導責任人,同時明確項目單位的主體責任。
(二)加大宣傳,正確引導。
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充分發揮群眾尊師重教的積極性,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為加快教育改革創建教育強區營造更加寬松的氛圍。教育部門要加強作風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全社會積極營造尊師重教、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加快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三)分類指導,逐步實施。
《實施方案》涉及各級各類教育,是未來幾年我區教育改革創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要堅持科學規劃、統籌管理、分步實施的原則,有計劃、按步驟地統籌推進。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分類、分項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列出工作計劃和推進時間表;教育部門要加強《實施方案》推進工作的協調與溝通工作,敦促相關部門履職盡責,促進工作落實;要加強對《實施方案》實施的過程性指導,特別是對改革類項目要組織專業人員深入項目單位,實行面對面的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推進中出現的偏差,確保既定目標的實現。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對《實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實省《實施意見》中出臺的各項政策,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住建、人社、編制、宣傳等部門和單位,要從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眼,盡全力為《實施方案》的順利推進提供便利和優惠,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需要向上溝通協調的要積極主動爭得上級主管部門的理解與支持。要在涉及規劃立項、土地供應、資金投入、資產處置、行政審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項上強化統籌。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和省、市、縣關于深化平安建設一系列決策部署,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進一步拓展平安校園創建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平安校園創建活力,激發師生、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平安校園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小安”為“大安”,切實筑牢平安校園建設根基,為推動我縣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內外部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平安創建意識明顯增強,平安創建工作機制基本建立,平安建設整體水平大幅提升。2014年底,全縣平安校園創建面要達到100%。
三、創建標準
校園安保組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各項創建活動有序開展,學生及家長滿意率達到98%以上。重點部位技防設施覆蓋率達到95%以上。定期開展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定期對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無治安、刑事案件,無火災、食物中毒、踩踏等案(事)件,無安全責任事故。
四、推進計劃
(一)宣傳發動階段(8月18日-8月31日)。縣教育局制定《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并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對創建活動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組織實施階段(9月1日-10月31日)。各學校、幼兒園按照創建平安校園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大力提升學校、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保能力。
(三)初驗初評階段(11月1日-11月16日)。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按照標準對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進行初步檢查驗收,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措施予以整改。
(四)檢查驗收階段(11月17日-12月14日)。縣教育局組成檢查組對全縣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進行檢查驗收,根據驗收結果確定我縣平安校園名單。
(五)總結提高階段(12月15日-12月31日)。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對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從中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校園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使學校各項安全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要高度重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將這項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總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縣教育局成立以黨委書記、局長為組長的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監察室,具體負責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也要成立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明確專門辦事機構和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本地、本校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各創建領導小組要制定具體的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層層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和責任,明確工作措施和時限要求。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要將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包括領導小組成員名單、推進計劃、創建措施以及完成時限等)于8月31日前報縣教育局監察室。
(二)建立工作機制。一是建立日常運行機制。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要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及各類臺賬,實現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二是建立保障機制。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要加大投入力度,為平安校園創建活動提供必要保障,并采取措施不斷豐富創建內涵,提高創建實效。三是建立督導推進機制。各鄉鎮中心學校、縣屬學校要制定具體推進計劃和時間表,加大指導力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縣教育局監察室要及時收集掌握創建活動進展情況,通過督導檢查、協調調度、明查暗訪、定期通報等方法,積極推進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關鍵詞 課題;災區;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3-0165-02
繼汶川8.0級特大地震后,2013年又發生4?20蘆山7.0級強烈地震。寶興緊鄰蘆山,受到嚴重波及,再次成為重災縣。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包括教育信息化設施在地震中遭受巨大損失。面對兩次嚴重震災,近年來寶興縣在災后重建中,按照“課題引領、研建結合”的方針,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重建。
1 “課題研究”探索災區教育信息化
有效、務實推進災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寶興縣成立課題組,擬定《地震災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策略研究》課題。課題申報并被立項為2013年度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術科研課題。
課題組按照研究方案,通過客觀地調查調研、收集整理、學習研究教育信息化相關政策法規與綱要、標準規范與要求、規劃(計劃),結合災區實際,探索適合災區教育信息化辦法、措施、策略。
明確災區教育信息化重建應以“統一規劃、統一標準;整合資源、多方互動;應用主導、培訓先行;注重特色、手段多樣;分步實施、注重效益;實用先進、安全可靠”為原則,重點是三通兩平臺建設。在基本掌握現狀基礎上,按不同類型、規模學校與標準要求,統一編制信息化裝備建設項目內容,規劃軟硬件,制訂實施方案。要求系統平臺要具有可持續性、擴展性,技術標準統一、校際均衡。系統構成、技術選擇先進成熟、安全可靠、與時俱進。
實施中,一要健全組織機構,強化主體責任;二要合理引導社會各界捐贈、援助;三要補充更新、改造完善捐助設備系統;四是部份設備系統納入災后校舍房屋重(新)建項目;五是結合災后重建,使用重建資金有序、規范按規劃或分期裝備建設;六是同步實施精細化管理;七是開展必要活動促進教學應用。
基礎環境建設同時,強化教育信息化發展隊伍建設與師資培訓,注重信息資源的開發應用與共享利用。
2 課題研究推進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災后重建面臨范圍廣、系統內容多,技術含量高,更新換代快的情況。結合災后重建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其進度要求,寶興縣以課題研究為引領,應用研究成果或邊研究邊建設,研建結合推進教育信息化。
首先,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落實推進信息化責任主體。為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推進教育信息化,寶興縣人民政府成立由縣長為組長,分管教育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寶興縣教育信息化推進領導小組”;寶興縣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等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信息化推進領導小組;各學校成立了“教育技術研究室”,下設信息技術組或信息化推進組,明確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主體為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
其次,查閱文獻資料、多次到各級各類學校調研,實事求是,客觀準確掌握教育基本情況和現狀、需求。
再次,收集整理、學習研究了教育信息化相關政策法規與綱要、標準規范與要求、規劃(計劃)。通過學習,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目標、內容、任務要求。
第四,結合寶興縣實際,按照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擬定并由寶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寶興縣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13―2015)》。
第五,結合災后重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編制《寶興縣教育信息化裝備建設項目規劃與實施方案》。編制的項目規劃與實施方案,聘請了省教育廳、川大、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所專家、教授進行了評審。按照評審意見,對規劃、方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第六,按規劃項目與實施方案,依據項目的基礎、關鍵性,合理引導捐贈援建(助)、利用災后重建資金,完成或即將完成第一期信息化建設項目。這些項目主要有22所中小學校26間、學生計算機950臺,間數達到標準要求,臺數滿足最大班額學生人均1臺的計算機網絡教室;全縣38所中小學(含教學點,下同)、1所幼兒園225個教學班級、75間功能教室的數字化教室建設,其中30所中小學、1所幼兒園143個教學班級裝備交互智能一體機,占到全縣教學班級的63.56%;在試點基礎上,統一規劃建設22所中小學、2所幼兒園全千兆、有線無線全覆蓋的校園網絡系統;出口帶寬暫行500 M,實名注冊,5所中小學1000 M接入,17所中小學、2所幼兒園100 M接入,16所教學點或條件具備后50 M接入已試運行的寶興縣教育城域網(含管理資源平臺);全縣38所中小學、2所幼兒園校園安全監控系統;中小學教師人均1臺,師機比1:1的教育教學科研與管理用計算機;2所中學、3所小學通過災后重建等資金分別組建1套共計5套自動錄播系統;22所校園22套數字圖書館設備組建22個數字圖書館等。
推進信息化基礎設備設施裝備建設同時,加強了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和師資培訓;擬定下發了《寶興縣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精細化管理辦法(試行)》,對包括信息化項目系統設備在內的教育技術裝備同步實施精細化管理;組織舉辦或配合開展相關活動,促進教學應用;逐步思考并準備創建具有寶興特色教育管理和數字教育資源。
一、科學完善各項制度促進幼兒園和諧發展
幼兒園的制度需要全體教職員工共同來維護,如果制度執行者及被考核者,同時也是制定制度的參與者,幼兒園的管理就具有了更大的民主性和群眾性,同時也有了更強的可行性。
我園將通過教師座談共同討論,進一步完善各項考核制度,使教職員工對其目的有更深刻地了解,體會到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讓幼兒園有更好的發展,所有教職員工都應本著促進幼兒園發展的初衷,認同各項制度考核,并按要求去執行。
二、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大涉外培訓力度
我園是一支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隊伍,有朝氣有熱情,幼兒園會大力支持教師深造并采取學歷、職稱與待遇掛鉤的方式,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幼教資格證考試及職稱的評定等。并增設專項資金,加大教師外出學習及請名師入園培訓的力度,同時開展好園本培訓,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堅持質量強校、文化立校、科研興校、特色揚校,實施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實現縣城學區教育跨越發展。
工作目標
保二爭一,繼續在全縣小學教學改革中起領跑作用。
重點工作
1.常規管理精細化。把每一個管理環節往細了做,往實了做,讓有效的管理產生更大的效益。在備課中,杜絕出現“大頭教案”、“公式教案”、“潔凈教案”,做到集體備課和個人獨立備課、電子教案和手寫教案相結合,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融入自己的思考,正確理解教材,用新的課程理念設計教學內容和形式,力求要做到“兩個詳細”,即,突出重點的教學內容要詳細,設計的綜合作業要詳細。要把備作業當作備課一項主要內容,備好常規作業,加強特色作業設計,讓作業有些靈氣,體現智慧,融入趣味,呈現梯度。發揮考試促進教學的功效。要嚴格實行單元考試制度,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要科學組織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診斷教學問題。考完后,要客觀準確地做好質量分析,以便改進教學工作。中心校對加強各校教學質量的監測,堅持每個學期對全校區的一個或兩個年級進行質量抽測,嘗試對個別學校或班級進行隨機抽測。學校常規檢查切忌流于形式,為檢查而檢查,要記好檢查記錄,寫好檢查報告,共性的問題及時在大會通報,個性問題要私下和教師溝通,發現亮點要認真地提煉出來,供讓老師學習借鑒,在全校大力推廣。培養教師養成思考的習慣,要求教師堅持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教學敘事,教學日記等,促使其專業化成長。
2.教學研究規范化。立項課題要規范實施方案,完善相關內容,把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理論依據、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步驟、研究方法、組織分工、預期結果、文獻資料等要素弄清楚,寫明白,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計劃性,避免操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以研究課題為切入口,按照課題實施方案的計劃,逐步開展研究,切實把“組織問卷,分析歸納,整理歸檔,具體實驗,階段總結、結題報告,推廣經驗”等項工作落到實處。
小課題研究要在學校全面推開。學校要重視這項工作(學校興科研)。要把小課題研究當作解決教學問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種基本途徑。在做小課題研究時,學校要把好三個關口:開題時,對教師確定的課題要把關,切忌空、泛、大;中間要進行督導,及時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好過程管理;指導教師把研究融入教學實踐中。課題是從我們教學中來的,很多時候不是刻意去做的,在平時的教學中用點心就把這項工作做了。期末做好總結,做好推廣、獎勵工作,激發老師研究的積極性。在校本教研中要堅持課例研討這一常態化校本教研工作模式。在每次研討中,要提高實效性,把每一步走實、走穩。要精心確定研究主題,有準備地進行研討,緊緊圍繞問題進行反思,在“最近發展區”進行互助,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作用,認真做好研究的紀錄,不斷總結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4.學校辦學特色化。進一步落實《縣城學區中心校特色辦學實施意見》,強力推進特色辦學工作,堅持特色辦學的穩定性、發展性、發展性。特色項目需進一步明確;教材要系統,最好和校本課程結合起來,這樣既開設了校本課程,又促進了特色辦學工作;時間、師資要有保障,要有一股韌性,不要忙時忘了,閑時做做,那樣成不了氣候;要適時檢測,督促教師做這項工作,探索可操作性的評價機制;要定期展示,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向全校師生展示,向社會展示,大力宣傳學校特色辦學項目,讓特色辦學成為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中心校在下學期要擇時召開特色辦學現場會。
5.教師成長專業化。為了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中心校在實施名師工程的同時,要下大力氣抓一般教師素質的提高,計劃用兩到三個學期的時間舉行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過關活動,涉及到所有學科。對不能按時過關的,要重點指導,反復打磨,限期過關。中心校近期要建立組織,制定方案、推敲標準,組建評委,著手有序開展這項活動。
6.幼兒園建設標準化。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樹立發展觀念、活動觀念、環境育人觀念。注重常規的過程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成效。以園本教研為主要形式,以園本課題為主要內容,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開展課題研究。認真抓好教育研究的四大環節,根據幼兒園教育對象的年齡結構,按大、中、小分組進行教研活動,確保教研質量。加強幼教教研網的建設,開通“教師論壇”“優秀教案”等專欄,創設網上互動交流平臺。創建多元教育環境,逐步實現教學設施標準化配置,改善辦園環境,努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規范化幼兒園,提高規范園所數量。中心校依據《縣城學區中心校幼兒教育考核辦法》對各園進行打分,年終評出“優秀幼教單位”。
7.教研平臺信息化。為了加強各校間的信息交流,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增強教研氛圍,我們繼續用《教育信息》,以小通訊的形式,快捷迅速地溝通各校的信息,宣傳各校的好做法,好經驗;用教研刊物《觀點》,以專題的形式,開辟“工作交流”、圓桌會議、熱點討論、校長論壇、研訓隨筆、教學反思等欄目,深入推廣各校的典型經驗;用“博客”,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倡建學校博客、班級博客和教師個人教育博客。為了促使廣大教師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交流,舉行教師教育博客大賽,并準備時機成熟,組建博客群。
8.結對幫扶制度化。進一步落實《手拉手學校幫扶實施方案》要求,通過做示范課、講座、聯考、集體備課、課例研討等形式舉行校際間教研活動,充分開發本學區的優質資源,為教師的成長搭建一個平臺,讓教師之間的觀課、議課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形成區域成長共同體。實施對手拉手學校進行捆綁式考核,被幫扶學校的辦學效益作為幫扶學校的考核內容,以此推動強校與弱校均衡發展,促進教育質量在區域內整體提高。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提倡班級手拉手、學生手拉手,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學習、成長環境,豐富學生的人生經歷,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以達到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共同成長目的。
9.基地建設品牌化。三個基地要在教研室的指導下,開展豐富的活動,做到有組織、有規劃、有課題、有研究過程,有階段性總結和成果,充分發揮基地學科教學在中心校乃至全縣的引領作用,力爭形成學校的品牌。
一、打造專業管理團隊
打造區域專業管理團隊。為適應天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好地為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和優化提升服務,2014年4月,天河區成立了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組建由幼教專業為主、計算機、英語專業為輔的高素質管理隊伍,打造區域學前教育專業管理團隊。學前教育指導中心發揮自身優勢和職能,以建立專家指導庫為切入口,以著力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內涵發展、創建特色、打造品牌為抓手,為區內學前教育發展提供專業化、特質化、且具指導性和前瞻性的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學前教育整體水平。
打造園長隊伍管理團隊。領導保育教育工作是園長的中心工作,也是園長專業能力的核心體現。學前教育指導中心緊緊抓住園長在幼兒園建設發展中的“領頭羊”作用,積極打造高素質的園長管理團隊。根據全區不同層次幼兒園園長專業水平差異,制定差異化提升培訓方案,對園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訓培訓。開設園長培訓班,聘請國內外專家講座,組建研修小組,建立新老幫帶體系,組織到園所跟崗學習,參加北京、上海、杭州、長春等地組織的高級園長班,等等,多途徑、多形式推動園長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園長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實踐證明,各種形式的培訓使園長迅速成為幼兒園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優質發展的促進者和引領者,有的快速成長為省、市、區名園長,有的甚至還擁有了自己的名園長工作室。
二、狠抓基礎常規管理
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制度先行。完善的制度是管理工作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規范管理,提高保育教育質量,天河區學前教育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且著力在“細化”上下功夫, 以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定《天河區幼兒園一日活動細則》,規范幼兒園日常管理,提高保育保教質量;制定《天河區區屬公辦幼兒園編外人員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落實優勞優酬機制,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制定《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明確區屬公辦幼兒園管理職責的意見》,理順區屬公辦幼兒園管理關系;制定《天河區民辦幼兒園管理細則》,進一步規范民辦幼兒園辦園行為。
加強動態監管。通過實地調研、視導檢查等形式,對區內不同辦學主體和辦學層次的幼兒園進行全面了解,分類指導,切實解決制約幼兒園發展的實際問題,形成《天河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關于區內集體辦園和民辦園現存問題的匯報》及《天河區臨時學前兒童看護點匯報材料》等匯報材料,為幼兒園向區委區政府爭取政策及財政支持。同時,通過開展法律法規、食品衛生、消防安全等專題講座和現場培訓,進一步強化幼兒園常規管理的主體責任,增強幼兒園依法治園意識,提升幼兒園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多措并舉提升質量
開展保教質量量化考核。根據《天河區幼兒園保教質量分級量化考核實施方案(試行)》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對全區188所幼兒園進行分級量化考核,對考核獲得優秀的幼兒園在職教職工進行獎勵,對不合格的幼兒園在全區通報,督促整改。保教質量分級量化考核的全面開展,使幼兒園進一步轉變了辦園理念,規范了辦園行為,形成了科學的質量觀。
我市民族教學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上級教學部門和民族事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表現在族學校和族幼兒園的發展上。
市族學校,建于1979年,經過29年的發展,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一所教學環境幽雅,教學設備齊全,教學管理科學嚴謹的12年一貫制民族學校。現有教職工116人(專任教師95人),代課教師60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在校生1444名。該校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學校管理體制建設,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自治區義務教學示范學校、自治區現代教學技術優秀學校、自治區“三語”教學實驗基地,自治區綠色環保學校、盟級文明單位、盟級學校管理暨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校”。學生中考、高考成績都排在全盟蒙語授課學校的前列。
市族幼兒園,建于年,經過8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有教職工28名(專任教師20名),臨時代課教師7名,學歷合格率為100%,在園幼兒258名。該園是自治區一類甲級幼兒園,全盟校園管理暨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幼兒園,盟級文明標兵單位。
二、民族教學工作開展情況
(一)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內自治區民族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錫盟行署《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發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市民族教學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成立了由副市長任組長,教學局局長任副組長,教學局各科室負責人為組員的民族教學發展工程領導小組。目前,市教學局未設民族教學工作機構,暫由教學科負責開展民族教學工作。
(二)全面落實方針政策。
我局始終將民族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學,按照國家、自治區、盟級文件要求,站在民族教學事關民族發展和民族團結的高度和位置來思考,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并認真解決。
(三)認真落實民族教學專項經費。
我市財政每年撥付20萬元作為民族教學專項經費。今年月份已撥付10萬元民族助學金。月份我局向自治區申請民族教學專項資金100萬元。
(四)加大民族學生扶困助學力度。
1.落實民族學前教學階段補助資金。根據《盟語授課學前教學補助暫行辦法》要求,我局按照年初教學統計報表人數為準,受助人數為258人,春季補助資金萬元,其中%由錫盟財政支付,即萬元,每人每月補助28元,資金已全面到位。同時,我局加大對語授課學前教學補助范圍,對牧民子女免去全部保教費和管理費,對城市語授課幼兒補助每人每月元,二連財政預算補助資金達萬元,資金將于近期到位。
2.義務教學階段住宿生生活補助資金。我市財政每年安排民族助學金10萬元,補助住宿生生活費。春季自治區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費補助還未到位。
一、民族教育基本情況
我市民族教育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上級教育部門和民族事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表現在族學校和族幼兒園的發展上。
二連市族學校,建于1979年,經過29年的發展,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一所教學環境幽雅,教學設備齊全,教學管理科學嚴謹的12年一貫制民族學校。現有教職工116人(專任教師95人),代課教師60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在校生1444名。該校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學校管理體制建設,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自治區義務教育示范學校、自治區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自治區“三語”教學實驗基地,自治區綠色環保學校、盟級文明單位、盟級學校管理暨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校”。、、年的學生中考、高考成績都排在全盟蒙語授課學校的前列。
二連市族幼兒園,建于1998年,經過8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有教職工28名(專任教師20名),臨時代課教師7名,學歷合格率為100%,在園幼兒258名。該園是自治區一類甲級幼兒園,全盟校園管理暨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幼兒園,盟級文明標兵單位。
二、民族教育工作開展情況
(一)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內自治區民族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錫盟行署《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發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二連市民族教育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成立了由副市長任組長,教育局局長任副組長,教育局各科室負責人為組員的民族教育發展工程領導小組。目前,市教育局未設民族教育工作機構,暫由教育科負責開展民族教育工作。
(二)全面落實方針政策。
我局始終將民族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按照國家、自治區、盟級文件要求,站在民族教育事關民族發展和民族團結的高度和位置來思考,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并認真解決。
(三)認真落實民族教育專項經費。
我市財政每年撥付20萬元作為民族教育專項經費。今年4月份已撥付10萬元民族助學金。5月份我局向自治區申請年民族教育專項資金100萬元。
(四)加大民族學生扶困助學力度。
1.落實民族學前教育階段補助資金。根據《錫林郭勒盟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暫行辦法》要求,我局按照年初教育統計報表人數為準,受助人數為258人,年春季補助資金萬元,其中40%由錫盟財政支付,即3.612萬元,每人每月補助28元,資金已全面到位。同時,我局加大對語授課學前教育補助范圍,對牧民子女免去全部保教費和管理費,對城市語授課幼兒補助每人每月70元,二連財政預算補助資金達25.20萬元,資金將于近期到位。
2.義務教育階段住宿生生活補助資金。我市財政每年安排民族助學金10萬元,補助住宿生生活費。年春季自治區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費補助還未到位。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進一步細化落實校園安全責任,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強化安全措施,努力實現安全監管的全覆蓋、無縫隙,職責到位、責任到人的安全監管機制,形成“一崗雙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標
以堅決杜絕學校安全事故為目標,強化安全教育管理,逐一明確教育系統內各級網格安全責任,健全和完善學校安全管理網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全面覆蓋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加強安保、消防、校舍設施、食品衛生、交通車輛、宿舍、實驗室、教學活動、大型活動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使校園安全工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有效防范校園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學校和師生安全。
三、定崗范圍
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包含:區教體局主要負責人和其他分管負責人,局各科室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負責人;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各鎮教委;各學校幼兒園主要負責人和其他分管負責人、科室負責人及教師。
四、工作內容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原則,各鎮教委、各學校(園)、局各科室要全面落實校園安全管理責任,將責任逐級落實到各學校幼兒園、到每一個科室、到每一個崗位。全區以教體局、各鎮教委以及各學校幼兒園為單位,劃分成若干個校園安全監管網格,按照地域和業務范圍將學校幼兒園劃入相應網格,明確各網格主要負責人和監管責任人員。根據我區教育系統實際,校園安全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劃分為四級:一級網格為區教體局;二級網格為局機關科室;三級網格為各鎮教委;四級網格為各學校幼兒園。
(一)一級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
1、一級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是指區教體局為主體的縱向實名制管理體系,制定《全區學校安全網格實名制管理的實施方案》,編制《學校安全網格實名制責任表》,建立教育系統網格實名制管理信息臺賬。
2、在區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本網格學校安全監管工作。區教體局主要負責人為全區學校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網格內學校安全監管工作;班子成員為分管業務內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分管責任人和包保網格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監管責任人。
(二)二級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二級網格實名制管理是以區教體局機關各科室為主體的實名制管理體系,按照“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審批、誰負責”的要求,依據責任分工和業務職能工作,負責科室業務職能范圍內的學校安全工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各自職能范圍內主要責任人,科室成員為業務內分管責任人。
(三)三級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三級網格實名制管理是以各鎮教委為主體,制定相應的《安全網格實名制管理實施方案》,實行全員安全責任制,各鎮教委負責人是全鎮學校幼兒園安全責任人,全面負責本網格內學校安全監管工作;分管安全的責任人是直接責任人,其他成員是各自職責范圍內具體責任人,把主體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員工,編制《單位安全網格實名制責任表》,建立單位基礎信息臺賬。
(四)四級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四級網格實名制管理是以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為主體,制定相應的《安全網格實名制管理實施方案》,實行全員安全責任制,各學校幼兒園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安全的責任人和安全管理機構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其他負責人和各處室責任人、年級級部責任人、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是各自職責范圍內具體責任人,把主體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員工,編制《單位安全網格實名制責任表》,建立單位基礎信息臺賬。
四、主要任務
安全生產網格實名制管理工作以各鎮教委和各學校幼兒園為推進主體,分別以本轄區和本單位安全監管范圍內為網格實名制管理對象,制定實施方案,建成學校網格實名制管理體系。
(一)全面調查摸底。各鎮教委負責本轄區學校幼兒園、區直學校幼兒園負責本單位安全監管范圍內管理對象的調查摸底工作。各單位要對所有管理對象進行調查統計,摸清底子,確保全面、真實、準確。
(二)建立責任臺賬。各鎮教委、區直各學校幼兒園根據調查摸底結果,按照定崗、定人、定責的要求,細化落實崗位職責,層層明確所有管理對象的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建立安全網格實名臺賬。鎮教委負責建立轄區管理對象網格實名臺賬,并組織督促各學校幼兒園建立內部網格實名臺賬。區直各學校幼兒園負責建立監管范圍內管理對象網格實名臺賬。管理對象內部實名臺賬要明確每個責任崗位的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員。建立的網格實名制臺賬上報區教體局匯總,建立全區學校幼兒園安全網格實名制臺賬,并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三)加強臺賬運用。各鎮教委、區直各學校幼兒園要建立完善網格實名制管理工作機制,確保管理系統有效運行。建立崗位職責實名制即時調整機制,各單位、科室業務職能、人員發生變化,及時調整工作職責、責任領導、責任人,確保不脫崗、不空崗。新增管理對象要及時納入網格實名制管理。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網格實名制管理電子檔案庫和信息系統,實現區教體局、鎮教委、學校幼兒園三級聯網,提升崗位網格實名制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教體局成立學校安全生產網格實名制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召開動員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各鎮教委、區直各學校幼兒園也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要求,高度重視學校安全網格實名制崗位管理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健全完善安全網格實名制工作領導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