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漁業資源損失評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損失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漁業資源損失評估

        第1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關鍵詞:漁業資源;休漁措施;禁漁制度

        Abstract: China has 1/4 of the world's marine fisheries, abundant fishery resourc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marine fisheries, fishery resources in China is slowing sharply, facing exhaustion.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ina began to use the moratorium since 1995, it is a closed system, achievements, problems coexis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oratorium system, analysis, evalu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ummer fishing moratorium.

        Key words:  fishery resources; Moratorium; System of fishing

        中圖分類號:DF413.4 文獻標識碼:A

        伏季休漁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保護漁業資源的一種制度。因其確定的休漁時間在三伏季節,也稱伏季休漁,是我國在漁業資源管理方面采取的覆蓋面最廣、影響面最大、涉及漁船漁民最多、管理任務最重的一項保護管理措施。

        我國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實施概況

        早在1955年,國務院《關于渤海、黃海及東海機輪拖網禁漁區的命令》,并明確規定禁漁區的范圍,以保護渤海、黃海和東海的漁業資源。

        1995年,農業部正式宣布對黃渤海實施伏季禁漁制度,修改原有休漁制度,并重新規定每年7-8月在東、黃海實行全面休漁制度, 禁止拖網和帆式張網漁船進入北緯27度以北至35度以南的黃、東海生產;9-10月拖網漁船可在機動漁船拖網禁漁區線向東平推30海里線以東的海域作業, 但須實行幼魚比例檢查制[2] 。

        1999年,休漁范圍擴大至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休漁時間延長至90天[5],此后,休漁時間逐漸延長,休漁作業類型不斷增加,休漁范圍逐漸覆蓋到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2009年,農業部新伏季休漁制度,于當年實施。新制度把休漁期開始時間提前到5月中旬[2],進一步延長休漁時間,其中黃渤海三個月,東海三個半月,南海兩個半月[5]。2012年伏季休漁的安排為:北緯35度以北的黃、渤海海域伏季休漁時間為6月-8月;北緯35度至26度30分的黃海和東海海域休漁時間為6月1日-9月16日。此外,定置作業休漁時間不少于兩個半月。

        我國伏季休漁制度在十多年中不斷調整優化,休漁范圍逐步覆蓋我國全部海域,休漁時間有針對性延長,休漁作業類型轉變為除單層刺網和釣具以外的所有作業類型,在伏季休漁力度以及捕撈強度控制上明顯有所增強。[2]

        伏季休漁制度績效分析

        2.1漁業資源部分恢復

        首先,該制度保護了產卵群體及幼魚群體。許多經濟魚類集中在伏季產卵,伏季休漁制度恰好避免捕撈作用對產卵群體的破壞,休漁期后,產卵高峰基本結束,保證了產卵群體正常產卵及仔稚魚的孵化生長,為群體中幼體的補充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礎。

        其次,增加漁業資源密度,改善種群結構,取得較明顯的資源增殖效果。數據顯示,實行伏季休漁制度后,東海帶魚、鰻魚產量明顯增加,其中帶魚單位親體補充量指數平均值為4.26,分別比1990-1994年的2.57和上世紀80年代后期的2.93提高65.8%和45.4%,幼魚密度指數增幅為39.3%[2]。

        2.2 海洋生態環境改善

        伏季休漁使海底環境免受干擾,有所改善。譬如,底拖網、蝦拖網作業時破壞魚類幼體資源,反復拖曳使海底荒漠化,綱索攪動海底泥沙及有害物質,嚴重擾動海底生態環境。實施數月的休漁,一方面保護了底棲生物群落,使海洋生物能量在自然條件下流動轉換,實現物質能量在自然條件下由低級向高級的轉化流動,也保證了海洋物種的多樣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漁業資源的群落結構;另一方面,有利于修復底棲生態環境,保護海底環境和沉性卵生物資源。

        2.3 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

        休漁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漁業經濟效益:第一,伏季休漁保持海洋捕撈總體穩定,部分經濟種類漁獲產量、質量提高,產值增加。數據顯示,我國帶魚捕撈產量2008年比1994年增加了35.8%,小黃魚產量增加了244%[5], 休漁前捕獲的帶魚平均體重僅為50-75g,休漁期過后,幼魚平均體重增至約90g,各不同時期出生的帶魚群體都可有平均20g以上的增重[2]。第二,休漁期間漁船不出海作業,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縮減大量生產成本,相對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經濟利益。有資料顯示,估計伏休期間周年生產成本降低了20%以上[2]。

        3 我國休漁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3.1 捕撈強度居高不下,仍有損害經濟魚類幼體現象

        休漁期間,漁業資源數量、質量均有改善,但休漁期結束后,開捕的捕撈強度嚴重反彈,短期內將魚類子孫一網打盡,休漁成果毀于一旦。以南海為例,每年休漁結束時,3萬漁船出海捕撈,開捕3天后,漁獲量直降約80%,漁獲物中未達到捕撈標準的幼魚占過高比例,有時可逾70%[5]。這樣,休漁制度僅在短期內養護了資源,但之后引發的資源破壞卻比以往更嚴重。可見,伏季休漁制度仍無法全面阻止資源衰退、消除損害資源的隱患,甚至使資源陷入惡性循環。

        3.2 休漁海域及時間仍需科學論證及調整

        海洋范圍廣闊且環境特征不斷變化,各環境要素間往往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格局,若不能科學制定休漁制度,全面考慮各海域間的聯系,很難取得預期效果。

        3.3 漁民增收不明顯甚至利益受損

        禁漁期間,不少漁民處于捕魚無湖、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狀態。以南海廣東為例,漁業作為漁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約占人均收入的90%[5]。漁民轉移就業難度大,而休漁制度給漁民帶來的增收遠不足彌補休漁期損失。數據顯示,2000-2006年,漁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率不到5%,2008年又降至7000元,較同期農民人均收入1.2萬元低41.4%[5]。

        4 休漁制度改進建議

        4.1從生物學角度

        加大漁業資源科學調查的投入,掌握漁業資源最新動態,并及時做出相應調整。首先,掌握不同海域漁業資源的特征,有針對性地確定最佳休漁時間、范圍、作業方式,而不是“一刀切”;其次,配合休漁制度,建立保護區,實現長時期資源養護;最后,建立生態漁業,擴大增殖放流與人工魚礁的投放規模,促進漁業資源恢復與可持續發展。

        4.2 從經濟學角度

        政府可建立休漁補貼制度,在休漁期間對漁民生活補助, 保障休漁區穩定發展;此外,政府可增加休漁區經費,確保休漁措施實施到位;為維持休漁區紀律,可制定獎懲制度,評估漁民表現,形成激勵機制,提高漁民配合制度的積極性。

        4.3 從社會學角度入手

        為取得社會認可與支持,應做好宣傳工作;條件允許時可組織技術培訓,向漁民推廣安全、科學、可持續的捕撈生產方式,從而使漁民認可并自覺遵守休漁制度,鞏固休漁措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漁業局. 海洋伏季休魚和長江禁漁的背景和成效[J]. 中國漁業經濟, 2005, (03): 23-24

        [2] 陳艷明,包特力根白乙. 中國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研究[J].河北漁業,2010,(09):47-56

        [3] 練興常. 關于調整伏季休漁制度的探討[J].現代漁業信息 ,2003,(04)

        第2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省水產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水產產業強省,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建設現代水產產業強省為目標,以保障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維護生態為中心任務,以深化水產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轉方式調結構為實現路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健全全省現代水產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增強水產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產業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生態良好、產品安全、資源節約、平安和諧的現代水產產業發展格局。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嚴格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科學有序利用漁業資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大力發展健康養殖和稻漁綜合種養。積極推進減船轉產,嚴格控制捕撈強度,促進節水減排,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

        堅持宜漁則漁。立足全省農業發展全局,根據漁業資源稟賦、市場需求和生態環境狀況,積極利用適宜發展水產養殖的水域、灘涂、稻田等資源,科學確定養殖模式、產業規模和發展重點。積極推進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發展,促進水產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現代水產產業技術創新,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水產產業,用新技術、新模式等創新成果推動現代水產產業發展,用新型經營主體、現代科學管理優化水產產業,用品牌建設、市場開拓提升水產產業,推動水產產業邁入創新驅動、品牌帶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堅持依法治漁。推動完善漁業地方法規體系,用法治破解發展中的難題、用法治護航產業發展,依法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護漁業資源、保障質量安全,為漁業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三)主要目標。

        加快發展現代水產產業,努力實現水產產業“一降低,二增長,三轉變,四安全”?!耙唤档汀奔唇档徒硬稉茝姸?;“二增長”即促進水產產業的量質同步增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份額同步增長;“三轉變”即由注重產量增長轉變為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由注重資源利用轉變為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由注重物質投入轉變為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四安全”即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安全、水生生物衛生安全和漁業船舶作業安全。

        到2020年,全省水產養殖區域布局更加優化,養殖面積達到25萬公頃,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0萬公頃,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80萬噸。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560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涉漁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為6∶1∶3。全省農民人均漁業收入達到840元以上;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550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省、市(州)、縣(市、區)質檢體系更加健全,水產品產地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建立2個省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力爭創建7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立4個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增殖放流站和馴養救護中心10個,年均增殖放流苗種1億尾以上。建設內陸漁港5個,捕撈漁船數控制在1.15萬艘以內,總功率不超過4.9萬千瓦。

        二、重點任務

        (四)完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按照轉方式調結構要求,制定、修訂完善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并向社會??茖W劃定養殖區域,明確限養區和禁養區。將宜養水域、灘涂納入養殖區域,穩定基本養殖水域。嚴格控制限養區養殖規模,科學確定養殖容量和品種。將法律法規禁止養殖以及水域環境受到污染不適宜養殖的區域劃入禁養區,撤出和轉移禁養區內的養殖設施。

        (五)優化水產區域布局。推動水產產業區域布局與資源稟賦、生態類型相匹配,水產產業要素投入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相銜接,水產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任務相結合。平原地區以池塘為基礎,以名優品種為重點,打造水產產業的優勢和集中發展區。丘陵地區以池塘及大水面為基礎,以地方特色品種為重點,打造特色水產養殖基地。攀西地區發揮光熱資源優勢,打造特色苗種繁育基地。盆周山區及西北高原地區發揮冷水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造特色冷水魚產業基地。稻田資源豐富的地區,注重差異化發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一鄉一品”“一村一品”養殖基地。

        (六)優化水產養殖方式。因地制宜發展池塘健康養殖、大水面生態養殖、稻漁綜合種養、流水養殖、工廠化養殖。穩定池塘養殖規模,確保綠色生產用水,加快推進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提高養殖生產能力,到2020年改造池塘3.33萬公頃。合理確定湖泊、水庫等水域內養殖規模,積極發展大水面生態養殖與增殖,堅決取締施肥養魚和超標準網箱圍欄養殖,到2020年建設百萬畝江河庫區生態漁場。積極利用低洼地、下濕田、冬囤水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到2020年建設6.67萬公頃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

        (七)優化水產養殖品種結構。穩定發展大宗水產品。積極引進國際優良水產種質資源,加強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名特優品種、高附加值品種、低消耗低排放品種,提高養殖綜合效益。實施漁業種業提升工程,構建現代化良種研發繁育體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強水產原種保護,強化水產苗種和種質資源進出口監管。

        (八)促進水產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漁業新型業態,推動水產養殖、加工、物流、休閑等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提高綜合效益。積極引導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加工保鮮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支持開展水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平臺建設。鼓勵發展訂單銷售、電商等新型營銷業態。積極發展餐飲、垂釣、水族觀賞、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等多種休閑業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傳統漁文化為根基,以捕撈及生態養殖水域為景觀,建設美麗漁村,打造休閑漁莊。深入開展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創建活動,到2020年創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30家。完善多渠道漁業產業融合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工商資本開展漁業產業各環節服務,全面提高漁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九)加強品牌及經營主體建設。挖掘水產品生產區域特質、工藝特點和文化底蘊,加強漁業品牌建設,支持區域性公用品牌、重點企業自主品牌、重要水產品品牌培育壯大;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水產品,加強“三品一標”產品防偽標識使用和發證后監管。加強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促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以培養養殖大戶和家庭漁場為重點,扶持壯大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產業聯合體,加快發展多元化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漁業組織化程度。

        (十)深入推進漁業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品種培育、生態高效養殖、病害防控、營養與飼料、精深加工等產業技術研發,構建現代水產產業技術體系;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組建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快搭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水產科技創新轉化平臺(基地)。加強新型職業農漁民培訓、官方獸醫(漁業)培訓、水產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增強農漁民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漁業從業人員素質。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推進機械化、智能化設施設備和現代信息技術在漁業領域中的應用,推進水產養殖節水減排,推動水產產業發展逐步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

        (十一)扎實開展水產技術推廣。推進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推行以推廣機構為主,教學科研單位、企業、專業合作社共同參與的一主多元服務模式,形成以公益性技術推廣機構為主體,科研單位、協會、合作社、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技術推廣體系。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組織開展科技下鄉、農漁民技術培訓等活動,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推廣,打通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

        (十二)強化水生動物衛生安全監管。加強水生動物防疫站能力建設,完善漁業官方獸醫制度,推進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監督執法。做好漁業鄉村獸醫備案和指導工作,壯大漁業執業獸醫隊伍。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完善疫情報告制度,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三)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持產管結合,強化產地監管職責,落實生產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大力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鼓勵和引導養殖節水減排改造,開展養殖水質監測和養殖用水農業灌溉綜合利用,支持養殖循環用水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深入開展健康養殖示范場和示范縣創建活動,到2020年新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00個以上、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5個以上。加強質量安全監督執法,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隱患排查力度,擴大監測覆蓋面。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加強市縣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水產品檢測能力建設,在涉漁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站配備水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加快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修訂。嚴格監管養殖用藥,針對重點養殖品種,開展硝基呋喃、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養殖過程中違法用藥行為。加強市場銷售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督促市場開辦者落實水產品市場準入、信息公示、監督抽檢及快速檢測等責任,監督水產品銷售者和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格履行進貨查驗記錄、不合格水產品退市等義務。

        (十四)加強漁船安全生產監管。深入開展“平安漁業示范縣”創建活動,加快漁船安全監管平臺建設,開展安全生產交叉大檢查,最大限度減少漁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推廣使用漁業標準船型,加快老舊漁船更新改造,強化漁船安全設施配備,提高抗風險能力,促進漁船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十五)強化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強化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完善水域突發污染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健全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制度,科學評估漁業損失,依法進行調查處理。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誰損害誰修復”原則,建立健全漁業生態補償機制。涉水工程應開展漁業影響專題評價,制定漁業資源補救方案,嚴格落實補救措施。

        (十六)加強漁業資源保護。嚴格執行禁漁期制度,嚴厲打擊電、毒、炸魚和使用“絕戶網”等非法捕撈行為。根據我省水域和水產資源實際,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夯實漁業資源保護基礎。大力開展魚類增殖放流,加強增殖放流管理,完善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機制。大力開展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宣傳,嚴格水生野生動物的馴養、捕撈、運輸和經營利用行政許可,強化“三證”(人工繁育證、特許捕獵證、經營利用許可證)管理。強化涉水工程建設項目涉漁影響專項執法檢查。積極推進天然水域捕撈漁民轉產轉業,逐步降低江河捕撈強度。

        三、保障措施

        (十七)加大財政支持。各地要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大對水產產業的投入力度,支持加快建設現代漁業園區、原良種體系、質量安全體系、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等。按規定落實漁政執法、漁業資源保護和無公害認證、水產品質量監管經費等保障政策。

        第3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一、以轉變增長方式為切入點,猛促海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針對海洋經濟仍未跳出資源依賴型的小圈子,產業層次不高、發展質量不強等實際情況,我們把海洋經濟結構性調整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順應國內外漁業經濟發展潮流,突出發展水產品加工、船舶修造、臨港物流、濱海旅游等二三產業,鞏固提高養捕第一產業,加速構筑一二三產業重點突出、協調發展的新型產業結構。第二產業,重點引導水產加工企業在注重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加快技改步伐,拓展加工領域,提高產品檔次,開發新特產品,使加工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全市加工業實現產值15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引導漁業企業強化“工業強企”理念,根據各自實際上項目擴規模,抓投入搞技改,全力實現以漁促工、高新轉型。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漁業企業增上或改造工業項目36個,總投入達到38億元,三星造船、神飛造船等項目的正式運營,使漁辦工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全年漁辦工業產值達到45.2億元,增長28.6%。第一產業,重點加強變向轉軌,捕撈業在抓好近海捕撈的同時,堅持向大洋漁業挺進。全市投資3.6億元用于大洋漁船更新改造,先后新建或改造漁船91艘,全年完成大洋捕撈產量6萬噸,實現收入5億元,成為捕撈業強力增長點。全年捕撈產量達到68萬噸,實現產值36億元;養殖業著力克服“3.4”風災造成的巨大災害,引導有關企業積極引進龍須菜等適宜品種,加大扇貝、牡蠣、鮑魚等品種養殖規模,全市共投入40萬方水體用于鮑、參等品種繁育,培育鮑魚苗8000萬頭、海參苗5億頭、大菱鲆苗1000多萬尾、牙鲆魚苗500多萬尾、貝類苗20多億粒、河豚苗200多萬尾、星鰈苗200多萬尾,為彌補災害帶來的損失打了堅實基礎。全年養殖產量達到58萬噸,養殖產值達到72.8億元,同比增長9%。第三產業,重點加快規模膨脹,全力引導有關漁業企業立足優勢,全力做大做強濱海旅游、海洋航運等“朝陽產業”,鳳凰湖開發進一步深入,好當家集團愛國教育基地初具規模,威頓游艇旅游公司的王島開發進入實質論證,這些為全市漁業第三產業進入“黃金期”創造了有利條件。全年漁業三產收入達到6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二、以建設“平安漁業”為突破口,猛促海洋漁業執法監管到位。一是積極開展“護漁2007”行動。以漁業資源管理為重點,深入企業漁村碼頭駐點開展捕撈許可證年審、漁船年檢工作,先后成立6個工作組、18個工作點,極大方便了生產單位和廣大漁民。全年共對5000多艘漁船的捕撈許可證進行了年審,開展漁船初次檢驗49艘、營運檢驗5029艘,年審率達到97.9%,從而確保了漁船安全適航。二是積極開展“2007海盾”行動。先后組織開展了養殖用海專項執法大檢查、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等活動,并對我市在建或已完工的用海工程項目進行跟蹤檢查,全年共檢查各類用海項目1015個,出動執法人員1245人次、執法車423輛次,查處非法占用海域案件8起,成功調處海域糾紛8起,使全市海域開發使用管理走上了有序、有度的健康軌道。三是積極開展“平安漁業”建設行動。把漁業安全生產放在漁業工作之首,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全省漁業百日安全大檢查”等活動,實行陸地檢查與海上檢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全年先后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6次,出動檢查人員800多人次,共檢查漁港碼頭2510個次,檢查漁船3968艘次,辦理漁船進出港簽證4257艘次,查處違規漁船1617艘次,配備安全設備436件(個)。同時,堅持宣傳教育與安全培訓到位,發放各類漁業安全明白紙等資料4000多份,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各類船員2464人次,為“平安漁業”建設夯實了基礎,全年僅發生漁業安全事故3起,經濟損失32萬元,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三、以方便基層漁民為總抓手,猛促服務質量完善提升。我們牢固樹立“服務勝于一切”的思想,把優質服務貫穿于海洋與漁業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一心一意為基層辦好事,認認真真為企業辦實事。一是全力搞好“漁技入戶”服務。選派4名專業技術人員進駐尋山集團、泓泰公司等單位開展海參、魚類、貝類等水產育苗及養殖生產科技入戶駐點服務,并以點帶面將服務范圍輻射到駐點周邊企業漁戶,充分體現漁技推廣的社會公益效能。與此同時,組織漁技人員開展科技下鄉與咨詢服務,重點對全市沿海高效養殖品種育苗與養殖技術、魚病防治、HACCP防控體系建立等進行全方位指導。全年開展科技下鄉活動50余次,對30多個漁業實體提供500多人次的無償技術咨詢服務。二是全力為海洋漁業重點項目服務。針對2007年涉海涉漁重點項目多、規模大、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等實際,我局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將工作重心前移,做到提前介入,實施全程服務。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漁業重點項目,根據項目需要及時間要求,在項目實施前積極做好海域勘驗、測量、繪圖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在項目實施之后,從海域測量到勘驗評估,從海環評價到使用論證都全程參與熱情服務,只要項目需要就不講條件、不惜代價地予以全力支持。全年共受理用海申請63份,完成2萬米岸線、1萬多畝海域測量工作;配合山東省海事司法鑒定中心出海150多人次對100多家養殖業戶近5000畝養殖海域資源狀況的調查、走訪、勘驗、評估;組織完成了赤山集團碼頭擴建二期等7個大項目的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和海域使用論證的評審工作,大大加快了大項目的履約率和開工率。三是全力為漁業經濟爭項目爭扶持。我們立足自身職能和漁業發展需要,組織精干人員跑部進省,主動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匯報工作、協調溝通、搞好銜接,爭取對*漁業給予重視和支持。今年以來,先后申報了“中國科協”金橋工程項目2個,以及捕撈燃油補貼、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漁業資源修復計劃、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等漁業項目8個,全年共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7億元,超年計劃8.5倍,位居全省縣級首位。

        第4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1 概念和內涵

        1.1 海洋生態補償

        海洋具有整體性、流動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或者海洋生態建設都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即:一片海域的環境資源破壞會損害周邊海域環境和經濟利益,生態破壞的后果需要由周邊海域分擔;另一方面,一片海域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可以增加周邊海域的環境和經濟利益,生態環境建設者無法獨自享有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成果。在海洋環境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類似的外部性普遍存在,并導致環境和經濟利益關系的扭曲,增加了海洋生態保護的困難,損害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和諧。海洋管理同樣需要建立海洋生態補償機制來調整相關利益關系。從政策角度,可以把海洋生態補償定義為:“以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協調發展,實現海洋可持續開發利用為目的,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激勵海洋環境資源保護行為,調節海洋環境資源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關系的公共制度”。

        1.2 生態系統方法

        生態系統方法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的全面方式,是一個按照生態學原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生態系統管理進行思考和制定行動計劃的框架。在研究或實踐中,生態系統方法被賦予多種不同的定義。《生物多樣性公約》認為,生態系統方法是土地、水和生物資源綜合管理的戰略,是促進它們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一種公平的、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能重視生物組織結構、有機體的基本過程、功能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在海洋管理領域,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則認為,生態系統方法為海洋和海岸帶管理決策提供了一個綜合框架,與傳統的基于單個物種或者單一問題的分散管理不同,運用生態系統方法的海洋管理綜合考慮了相關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特別是影響海洋資源利用的人類因素。

        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上,生態系統方法被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概念正式被提出,并在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等組織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迅速成為研究和管理實踐的熱門。海洋為實施生態系統方法提供了比陸地更多的機會,生態系統方法在海洋管理中,特別是在海洋漁業管理中,得到了更多重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等國家均在各自的海洋政策中明確提出實施生態系統方法,運用生態系統方法已經成為海洋管理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2 在生態系統方法框架下構建海洋生態補償運行機制

        2.1 構建生態補償機制是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的要求

        200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上提出了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的12條原則,其中的4條原則與生態補償直接相關:

        (1)生態系統管理者必須認真考慮和分析管理行動對周邊生態系統的實際和潛在影響。這條原則強調應充分認識資源開發利用的外部性問題,即實施生態補償的緣由。

        (2)應在經濟背景下理解并管理生態系統,包括a、減少不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市場扭曲現象;b、運用獎勵措施,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c、盡量使生態系統的成本和生態效益內部化。這條原則明確表達了采取必要手段糾正因外部性導致的利益關系扭曲,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補償思想。

        (3)管理決策應該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選擇,特別是當地的居民和社區的權利應該被公平和公正的考慮。此原則涉及了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范圍界定問題,無論補償主體還是補償對象都是利益相關者。

        (4)在適當的空間范圍上實施生態系統方法,其地域范圍應反映生態特征而不是行政范圍,通常包括從流域到海域的廣闊地域。這條原則為界定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的空間范圍提供了參考。

        從這4條原則可以明確的看出,實施生態系統方法要求運用生態補償手段。

        2.2 構建海洋生態補償機制需解決的基本問題

        構建生態補償機制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一是界定生態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二是選擇補償途徑,三是確定補償標準。構建海洋生態補償機制同樣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2.2.1 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的界定

        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的界定是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是要解答誰補償誰的問題。其基本思路是分析某一海洋開發或保護活動如何改變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找出其利益相關者;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都是利益相關者,補償主體包括破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群體和分享因他人的貢獻而增加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群體;補償對象則包括原本享有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受到損害的群體以及對恢復和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有貢獻的群體。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分類有很多種不同的體系?!拔覈:Q缶C合調查與評價專項”課題“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研究中把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分成了食品生產、原料生產、氧氣提供、基因資源提供、氣候調節、廢棄物處理、生物控制、干擾調節、休閑娛樂、文化用途、科研價值、初級生產、營養物質循環和物種多樣性維持等14類,并提出了計算各類功能的方法,可以據此分析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進而根據他們的利益增損關系界定補償主體和補

        償對象。特別要強調的是,由于海洋資源本身具有的整體性和流動性特點,利益相關者的范圍可能很廣,從制定易操作的生態補償政策的角度出發,需要把利益相關者限定在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的地域范圍之內。

        2.2.2 補償途徑的選擇

        補償途徑指的是實現生態補償的手段,通常包括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傾斜、環境資源稅費、智力型投入、項目實施等。選擇補償途徑應結合海洋資源開發活動的具體形式、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的特點等,并確保補償效果具備持續性。上述補償途徑都曾在陸地生態補償實踐中得到應用,也完全可用于海洋生態補償。海洋生態補償中,應主要考慮選用財政轉移支付和環境資源稅費兩種途徑。

        2.2.3 補償標準的制定

        補償標準是實現生態補償的依據,制定補償標準是要找出能被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共同認可的補償額度,以達到改善或恢復生態服務功能,有效矯正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環境和經濟利益分配關系。各種補償方式都涉及到補償標準問題,其中,討論較多的是資金形式的補償標準。

        理論上,補償標準應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市場價值來制定,但由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量化方法本身不成熟,而且量化的結果通常是天文數字,所以,其研究結果無法直接用于相關政策制定和實踐。已有生態補償理論研究和實踐中,補償標準通常用機會成本法、恢復成本法等方法計算,海洋生態補償標準的制定也可以參考這些方法。現有海洋方面的收費政策、陸地生態補償實踐也為制定海洋生態補償提供了參考。

        由于生態補償標準涉及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人們的意識等多方面,采用理論方法計算的補償標準在實踐中往往難被接受。實際上,通過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雙方“討價還價”達成協議的補償標準要比根據理論價值估算確定的補償標準更加可行。

        3 構建渤海生態補償機制的初步設想

        渤海海域是目前我國污染最為嚴重的海區,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最近幾十年,渤海受污染的海域總面積持續增加,特別是海水質量劣于三類水質的海域面積增長較快。渤海生態系統也退化嚴重,近幾年的監控結果顯示,渤海的生態監控區生態系統均處于亞健康或者不健康狀態。海洋環境惡化及其引發的環境災害嚴重危害了海洋產業的發展。實踐表明,傳統的海洋管理模式不能勝任渤海管理,無法有效解決渤海所面臨的種種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管理渤海被提上議事日程?;谏鷳B系統的渤海管理是一個對渤海及其沿岸區域,并涉及入渤海河流流域的綜合管理,影響渤海生態環境的人類活動是其管理核心。如前所述,實施生態系統方法的海洋管理中生態補償不可或缺。針對影響渤海生態環境的主要人類活動及造成的主要問題,提出生態補償運行機制建設的初步設想。

        3.1 陸源污染物

        大量的陸源污染物排放入渤海并累積是導致渤海水質惡化的最主要原因。渤海陸源污染物主要來源分三類,一是對海直接排污口,每年通過各類排污口直接排入渤海的污水高達40億t左右,占入渤海陸源污染物的20%~30%;二是入渤海河流,以河流為載體的陸源污染物是渤海主要的污染物來源,其比例占50%以上;三是村鎮和農地地表徑流,這類污染物主要是氮和磷,占入渤海氮和磷總量的4%~10%。

        為減少陸源污染物人海,除了運用傳統的嚴格執法監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等手段之外,還應運用生態補償,用經濟激勵機制,鼓勵減少污染物排放行為。針對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我國建立了“排污收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十一條規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準排污費”。從實施情況看,由于排污費價格偏低,該制度的激勵力度不足,對限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有限。建議對現有“排污收費制度”進行改革,提高收費標準,突出生態補償的內涵,建立以排污單位為補償主體,地方政府作為人充當補償對象的生態補償機制。

        3.2 海洋生態用水

        海洋生態用水是為滿足海洋特別是河口生態系統正常的生態過程和生態功能所需要的入海淡水。近幾十年來,由于入渤海生態用水減少,渤海鹽度的空間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導致渤海自然系統發生較大變化,對魚類、蝦類的洄游產卵、育幼等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入海生態用水減少已成為導致渤海生態系統健康狀態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入渤海河流流域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本身短缺,要求流域減少取水量以增加入海生態水量,勢必要對流域原有的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枯水期,這種影響尤其明顯。渤海對入海生態水量的需求與流域生產生活用水(主要是農業用水)需求之間就形成了一對矛盾,必須在流域發展農業和其它產業和放流人海之間做出戰略選擇。在決策用作增加生態流量之后,就需要研究生態補償制度,特別對流域在枯水期增加生態流量應給予補償。應在海陸統籌的方針指導下,研究增加人海生態水量的生態補償標準和實施規劃,建立流域和海域、內地和沿海之間的用水生態補償機制。

        3.3 濕地圍墾和圍海造地

        以海水養殖為目的的濕地圍墾和以城市建設為目的的圍海造地導致海岸帶濕地大面積喪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03年,渤海累計圍海面積高達3000平方千米,修建海堤近2 600 km。濱海城市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圍海造地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僅曹妃甸圍海造地一期工程圍填海面積就達11.95平方千米,天津濱海新區建設預計圍填海面積超過200平方千米。圍墾和圍海造地對發展沿海地區經濟有一定貢獻,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海洋污染、物種生境喪失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降低,存在一定危害。

        為控制濕地圍墾,山東省在2007年出臺了“退漁還濕”的生態補償政策,該政策對于減少濕地圍墾,保護和修復海岸濕地有積極意義,值得在環渤海地區推廣。此外,建立自然保護區也是保護濕地的有效手段。保護區一旦建立,依照相關條例,區內原有的捕撈、養殖等經營性用?;顒訉⑹艿较拗疲數鼐用竦睦鎸⒉煌潭仁艿接绊憽谋Wo區管理現狀看,由于缺乏新的就業渠道,當地居民違規在保護區內開展養殖和捕撈活動的現象并不鮮見。為緩解這對矛盾,應該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對放棄保護區內海域經營活動的居民給予補償,其補償途徑以政府幫助就業轉移為首選。

        圍海造地是完全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方式,國家對一般的填海型項目收取海域使用金。從實踐情況看,收取海域使用金標準往往很低,與所填海域本身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相差甚遠,不利于控制圍填海。海域使用金是國家作為所有人出租海域使用權,向承租人收取的租金,不屬于生態補償金。應專門針對圍海造地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這一生態補償機制中,用海單位是補償主體,地方政府充當補償對象,補償途徑以資金補償為主,補償標準可參照圍海造地區域同期用于商業開發的土地價格。

        第5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一、建立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促進海洋經濟快速發展

        據國家海洋局的《2005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6987億元,相當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4.0%。其中,海洋漁業總產值4402億元,占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的25.92%;海洋交通運輸收入2940億元,占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的17.31%;濱海旅游業收入5052億元,占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的29.7%。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海洋支柱產業,占主要海洋產業的比重近四分之三,其中濱海旅游業位居各主要海洋產業之首。海洋經濟總體水平在世界海洋國家中已處于中上水平,一些海洋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海鹽總產量和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蟬聯世界第一。同時,我們也應看到2005年我國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的產值分別只占到海洋產業總產值的4.81%,4.35%,產業規模不大,增長幅度緩慢;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洋化工業、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的產值分別只占到海洋產業總產值的0.28%,6.42%,1.72%,1.20%[1]。這些海洋新興產業規模整體偏小,帶動效應不足,產業效率低。要使我國海洋新興產業獲得快速發展,應制定恰當的產業政策,不斷優化海洋產業結構,科學、合理地進行產業布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大力扶持新興海洋產業。要使海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必須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著力建設一批海洋產業區和新興海洋項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優勢明顯的海洋產業帶,提升海洋經濟整體競爭力。促進海洋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聚集力和帶動力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升,形成特色鮮明、輻射面廣、競爭力強的海洋產業聚集區和產業集群。

        2、對新興海洋產業,國家應在資金投入、稅收優惠、科技協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動海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海洋未來產業技術儲備的研究,促進海洋未來產業的發展,逐步開發海洋清潔能源和深海采礦業、海洋信息產業、海水綜合利用。不斷開拓新興的海洋空間利用領域,不斷形成海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4、在大力扶持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方面,對海洋第一產業,在保障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協調發展的同時,海洋捕撈漁業要努力保護近海資源,積極發展遠洋和外海漁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延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促進海洋漁業從產量型向效益型轉變。調查開發新的漁業資源,積極推廣名優新品種和生態養殖模式,要加強海洋生物技術開發研究,逐步向海洋農牧化發展。

        5、積極調整并發展海洋第二產業。著力培育港口運輸、臨港工業、船舶修造、海洋能源及其利用等主導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要進行結構調整,優化港口布局。通過優化布局和資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港口體系。適當加大投資規模,積極吸納國外和民營資本,加快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步伐,進一步緩解我國能源短缺的壓力。

        6、繼續大力發展海洋第三產業,加強旅游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建設,優化濱海旅游資源,培育發展集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歷史文化、都市體驗為一體的濱海旅游業,使濱海旅游產業再上新臺階。

        二、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提高海洋產業的競爭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海洋科技創新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經濟與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當今,世界絕大多數臨海國家都把開發海洋定為基本國策,競相制定海洋科技“開發規劃”、“戰略計劃”等,把發展海洋科技作為戰略性投資,擺在向海洋進軍的首要位置,把海洋科技作為世界新技術革命最重要的內容來對待。中國是海洋大國,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提高海洋產業的競爭力,是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對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當前,我國海洋經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與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顯得不十分協調,這已成為影響海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制約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面對世界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有計劃有目標地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和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海洋產業這個中心環節,促進海洋綜合開發。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海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的快速升級,提高海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經濟增長方式從海洋資源消耗型向海洋資源節約型的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的關鍵:

        1、海洋科技創新要高起點發展。要在吸收和采用國際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礎上,組織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發展我國的海洋高新技術,特別是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科學養殖技術;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海洋產業循環經濟利用技術等方面。為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海洋科技創新要面向市場,加大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海洋產業的高新技術成果,要從科學上的可行性,設備、技術和開發的可行性,經濟效益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規范技術交易,加強技術市場的中間環節,建立情報、信息、、風險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等中間機構。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根據市場發展對海洋產業和產品的需求,提業發展和產品開發的技術支撐,保證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的銜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推動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

        3、科技創新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要根據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及技術發展、資金投入等方面的能力,確定相關領域和重點發展技術,聯合攻關重點海洋科技創新項目,提高海洋科技創新的整體水平。

        4、加強海洋科技資源配置和人才培養。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人才是關鍵。應及早研究并采取對策,通過健全海洋教育培訓體系,營造讓大批優秀的青年海洋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優化海洋科研人才結構,培養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海洋科技隊伍。

        5、加大對海洋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為海洋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利用市場機制,大力拓展投資渠道,積極推進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外資資本參加開發海洋,增加社會力量對海洋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

        6、加快科技創新機制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成熟的海洋科技成果和國際先進的海洋管理理念和手段,擴大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使我國在海洋科技創新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完善海洋災害預警機制建設,走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國是世界上海洋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是臺風及風暴潮災害多發區,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海洋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僅次于內陸的洪澇和風沙等災害。據國家海洋局公布的《2005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05年中國海洋災害頻發,影響范圍廣,沿海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全部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2.4億元,較2004年增加約5倍,為1949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年[2]。近年來,我國海洋災害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海洋開發和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和完善海洋災害預警機制建設,研究評價海洋災害對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研究各類海洋災害的特征、分布規律、發生機理,采取積極的措施和對策防御和減輕海洋災害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包括海嘯預警在內的海洋災害預警機制和海洋防災減災應急響應系統,該系統在海洋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現有的海洋防災、減災預報系統,與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國家應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系統和海洋防災減災系統,爭取把海洋潛在災害損失降到最小,為海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全面服務。

        1、加大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的資金投入。應將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納入國家、地方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加大資金投入,使海洋災害應急機制的日常運作和信息化建設所需經費得到保障。切實做好應對災害突發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需要和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進一步確立海洋預警預報服務系統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建設項目和預報災種等,使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系統在預防和減輕海洋災害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完善海洋災害監測系統、預警系統和海上應急救助系統。國家海洋局應會同有關部門和省、市建立相應的信息交流機制和協調機制,強化對海洋災害日常的監測和信息報送、,實現海洋災害預警預報遠程會商系統,積極開展多種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方法的開發與應用。通過這些系統,提高海洋災害的監測技術水平,及時監測海洋災害的發生、發展、移動和消亡,迅速傳遞災害信息,有效地指導防災和救災工作。建立網絡互聯、信息共享、科學有效的防范體系,加強指揮協調,逐步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體系。

        3、提高海洋災害應急預案處置能力和水平。對重點區域,如海濱城市、海濱集鎮、沿岸護堤等,應具有完整的地形測繪資料,根據不同災種和地區制訂應急預警實施方案。內容包括應急監測預警報、信息、人員物資轉移、組織疏散,應急避難場所及設施的確定,救援隊伍的組建,救災預備、緊急救援支撐體系,災情調查評估、災后恢復重建措施等。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海洋災害預警預防能力、應急決策能力、應急保障能力、現場處置能力、恢復重建能力;增強公眾個體的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會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給經濟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損失。

        4、建立和健全海洋防災、減災、救災服務保障體系。海洋災害破壞力大,造成的損失巨大,人們對海洋災害的抵御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對較差,所以,建立海洋災害的保障體系十分必要。海洋災害保障體系應是以政府救災、災害社會保險和災害商業性保險為主要力量,以災害互助保障與災害社會援助作為輔助力量的多種災害保障方式并存的災害保障體系。通過海洋災害保障體系的建立,達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盡快恢復災后重建。

        5、積極開展海洋災害防治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海洋災害無國界,海洋災害預警預報系統中的許多方面,如海洋環境監測,災害信息的全球收集、傳輸和交換,海洋災害診斷分析、預報以及海上救助等方面,都需要國際間、地區間的協調與合作。減輕和防御海洋災害是全人類的事業,有必要增進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3]。

        四、強化對海洋資源環境約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海洋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的組成部分,是改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發展海洋循環經濟,不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而且是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對環境、資源的負效應也日益顯現出來,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海洋環境污染,海洋資源過度消耗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些問題已成為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已嚴重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所以,強化對海洋資源環境約束,有效配置海洋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新晨

        當前,發展海洋循環經濟就是要以海洋資源的高效與循環利用為核心,依托循環經濟技術,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形成海陸大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應主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建立健全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促進機制。國家應出臺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應從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海洋新興產業、降低能源消耗、清潔生產、保護海洋環境等方面,認識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制定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戰略規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2、發展海洋循環經濟應有重點、有層次推進。海洋循環經濟的重點應放在總體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較大,資源消耗多的行業和具有較為成熟的海水循環利用資源技術、資源再生技術的產業領域。我國海水綜合利用經過多年技術攻關,已具備產業化發展的條件,沿海缺水城市應在海水的綜合利用方面優先推進。重點發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降低成本,擴大海水綜合利用的產業規模,推動海水資源產業化的全面發展,改變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結構,促進沿海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3、支持和鼓勵海洋循環經濟技術創新。政府應及時向社會有關海洋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開展信息咨詢、技術推廣、宣傳培訓等。加快循環經濟法規標準體系建設,設立海洋循環經濟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和海洋循環經濟核算體系。

        第6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以臺灣已運轉的三部核能電廠為例,不論南部的核三廠或北部的核一、二廠,在夏天時其背景水溫均已高達29-30℃,在其排放口之溫度可高達37-38℃以上。對生活在這半公里內外的海洋生物可能會帶來若干影響及沖擊,包括改變了在此海域生活的海洋生物的成長、發育、分布,或是其群聚的組成與結構,甚至會影響到附近的漁業資源及漁民的收益。

        出水口,溫排水引起的珊瑚白化事件

        臺灣南灣核三廠的兩部機組分別在1984年7月及1985年5月開始商業運轉,為了減輕溫排水對當地珊瑚的沖擊,電廠特別興建了一個長達兩公里露天的排水渠道,以及在排放口前先抽取附近常溫海水予以混合冷卻的裝置,甚至于在排水渠道的上方,加裝抽取溫排水在空中噴灑冷卻的系統來降溫。后者因海風之吹拂會造成海岸的植被枯死而遭廢棄停用,前者則確實能降低溫排水的水溫約1-3攝℃。但因夏季時環境的背景水溫本已高達29-30℃,如再加上3-5℃之溫升,則仍超過了珊瑚容忍上限的32-33℃,因而造成位于后壁湖港南側的放流口附近局部海域珊瑚白化的現象。特別是在1998年-1999年及2007年-2008年全球發生圣嬰(厄爾尼諾)和反圣嬰(拉尼娜)現象,水溫再增加1-2℃的結果,使得珊瑚白化更形嚴重。也因此在核三廠才剛開始運轉不到幾年,溫排水造成珊瑚白化的問題,就成為臺灣眾所矚目的環境議題。

        研究表明,珊瑚白化的范圍只發生在距出水口約2-3公里南側往貓鼻頭方向的淺海水域,影響面積有限。再往南方或到五公尺以深的地區的珊瑚并不受到影響,主要是溫排水已被稀釋,以及溫水只維持在海水表層的物理現象。

        臺電也從不否認此項環境之沖擊,但卻也難再重新變更設計來降低排水的溫度,只能以長期監測及編列經費補助地方建設,投設人工魚礁,或嘗試利用排水來養殖等方法來敦親睦鄰或回饋地方。

        電廠溫排水造成珊瑚白化的問題及其影響范圍的大小在被厘清之后,已逐漸為民眾所接受,也不再成為媒體每年炒作的話題。

        入水口,珊瑚礁魚類的伊甸園

        有趣的是,雖然核三廠出水口有溫排水造成珊瑚白化的問題,但在其入水口的海灣內,其面積大約一個足球場的大小,卻形成了一個非常繁茂的珊瑚礁群聚,其原因是由于它有防波堤阻擋了因臺風大浪所帶來的沖擊,以及嚴格的安全管制不準外人進入,再加上它在汲入冷卻水時,源源不斷的流動海水帶來了充足的餌料生物,造就了入水口內枝狀珊瑚的迅速成長,提供了上百種以浮游動物及活珊瑚為主食的雀鯛、蝶魚、隆頭魚及鸚哥魚等最理想的棲息環境,特別是許多屬于罕見或少見的魚種,如蝦魚、管口魚、石鱸、板機鮭、金梭等科的魚類也常在此地出現。海洋保護區對魚類保護及復育的功效在這里可以說是充分展現無遺,使這里成為臺灣唯一真正受到保護的海洋保護區的成功例證。臺電公司自己大概也從未料到會有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例子。只可惜核三廠入水口的美景并不是一般民眾及潛水客可以進入欣賞到的,只有研究人員能通過申請在非假日的時間進入調查研究,成為在臺灣極少數真正無人干擾的對照測站,迄今也已有不少篇研究報告或論文是在這里完成的。

        臺電為了要展現他們對海洋生態保育工作的重視及努力,并協助政府及民間團體推動海洋保育與教育工作,故出資助在入水口內架設幾組海底實時無線傳輸之攝錄鏡頭,可以讓研究人員或一般民眾可以在自己家里的計算機屏幕或是到核電廠的展示館的屏幕上,觀賞到海底現場實況轉播入水口內游魚四處的珊瑚美景,一方面有助于倡導海洋保護區的功效,也可改變民眾過去對電廠只會破壞生態的負面印象。

        冷水死魚事件

        1989年11月,墾丁青蛙石(俗稱船帆石)的海面及海岸邊出現了大量的死魚,引起當地民眾及漁民的恐慌,經過反核人士及媒體的渲染,把矛頭直指當地唯一大型民間企業臺電核三廠,指責其是造成死魚事件的兇手。當然漁民也少不了要臺電補償其漁業資源的損失。但卻未料到渲染死魚事件的結果,使當地的所有漁獲物因污染源不明而嚴重滯銷,給當地漁民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研究發現,死魚事件發生時在船帆石岸邊測得的水溫竟然只有14℃,比起當時正常背景水溫22-24℃足足下降了10℃,同時所采獲的魚尸也沒有發現其它污染物的存在,所以此一死魚事件顯然只是因為冷水流入侵,海水溫度驟降,魚類因逃避不及而遭凍斃的現象。

        經過報導澄清后,逐漸平息了民眾的疑慮,恢復了當地漁市的正常交易。經歷此一環保事件,亦可突顯出長期海域生態監測,以及當公害發生時,第一現場的采證及樣本保全的重要性,也可印證裝設海下連續自動監測儀,持續監測環境變遷之重要性。

        高水溫引起的畸形魚事件

        1993年夏天在核二廠出水口旁的小溪處,被發現其中有許多的花身雞魚或俗稱豆仔魚的大鱗的畸形魚出現,其背部隆起,脊骨彎曲的。由于當時正是反對核四廠興建抗爭最激烈的時期,電廠的輻射污染也就成為最可能的原因,重金屬的污染則次之。筆者當時因為負責監測當地海域生態的魚類部份,根據現場調查并未測到有不尋常的輻射及重金屬,為了能盡快厘清畸形魚的成因,筆者所負責的物理組進行了一系列現場及室內仿真的試驗,證明畸形魚純粹是因高水溫所致,并可利用室內及現場的海水飼育試驗,證明水溫超過37-38℃即可讓該兩種魚種之幼魚畸形,當水溫恢復常溫后,多數已畸形之魚又可再恢復,其主要原因是骨骼及肌肉成長所需要的維生素C因受到高溫破壞不足所致,添加高單位的維生素C的餌料,即可使生活在高溫水域中的這兩種魚不再畸形。此一結果雖使反核人士大為失望及難以接受,但終就能以科學的研究及數據來有效地平息此一重大的環保爭議。

        第7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關鍵詞:水產養殖;新品種;引進;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353文獻標識碼: A

        前言: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市場需求,漁業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相關部門實施結構調整作為漁業工作的重要舉措常抓不懈,同時應大力引進名特優品種,并相應地引進適宜的養殖方法,豐富了養殖品種的同時,也為特色養殖增添了色彩。本文現就水產養殖新產品的引進問題與未來發展進行了探討。

        一、當前水產養殖引進新品種存在的問題

        (一)引進品種較少

        多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把水產養殖良種的引進、移植作為水產養殖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并普遍重視發掘利用與相關目標性質的遺傳改進等工作。其良種的培育基地、實驗場等年有增加。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亦越來越大。近幾十年來,引種集中在改良本國水域水生生物的種類組成,遺傳改良本國的養殖品種和直接將引進種類投入市場。以達到提高水體的生產能力,獲得更高質量的養殖品種和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商品。因此,許多國家都加大了引種的力度。我國是世界海洋大國之一,擁有廣闊的淺海灘涂,同時,也有相當大的淡水水域??梢M的新技術和養殖種類相當多。但是,從我國引進的情況來看,數量仍然太少。特別是與農業相比,差距甚大。

        (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復引進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對外交流與合作管道不斷擴大,不少單位自行聯系,往往造成同一技術、同一種類由不同地區和單位重復引進,如虹鱒魚、羅非魚、南美白對蝦、澳州龍蝦、條文鱸、扇貝等多次從國外引進,有的因引種后的保種及純系復壯工作做得不夠,導致很快失去其經濟優良性狀而不得不再次引進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同時,也影響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三)引進新品種推廣力度不夠

        不少單位自行引進、自行試驗,品種引進后多年仍難以推廣開來,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是技術和種質資源的一大浪費。

        (四)對引進品種生態安全性的論證與評估重視不夠一些單位在新品種引進過程中不重視生態安全性的論證與評估。如某水庫引進了一種魚類品種后,對當地的土著魚類的繁衍生長造成威脅,同時還嚴重的破壞了當地漁業資源的生物多樣性。

        (五)對病害的防疫檢疫工作重視不夠。有些單位引進新品種時不注重防疫檢疫工作,帶入了病蟲害,對當地的漁業生產帶來危害。

        (六)對引進品種雜交優勢的利用認識不足。對引進的新品種不僅利用了第一代,對其產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加以養殖利用,造成其經濟性狀的嚴重衰退。

        二、水產養殖新品種引進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及發展策略

        在引進新品種時應結合產業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切忌一哄而上。在整體布局上,應堅持不影響本省水域生態系統,注重水域環境保護,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原則。既要善于總結和發揮已有的傳統技術,更要善于吸納先進的技術,加快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在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域資源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引進新品種,最大限度地為提高水產養殖水平、增加漁民收入服務。

        (一)解決措施

        1、抓好品種改良工作

        在現有漁業產業的基礎上,通過項目帶動,扶持一批條件好、技術力量強的企業和漁場,進行水產良種的保種、育種、繁育工作。搞好水產繁育工作,開展不同品種、品系之間的雜交,選育開發具有生長優勢、質量優良的雜交新品種,發展大型、高質量水產養殖。

        2、加大資金投入,搞好引進與推廣

        建立新品種養殖和繁育基地,對于豐富市場供應,增加養殖魚類品種資源,提高漁業產量以及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虹鱒魚的成功引進是一個很好的實例,要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推廣,使引進的新品種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發揮效益。

        3、以科技為先導,提高新品種養殖水平

        抓好水產技術人員和漁農的培訓,引進外省和國外的技術人才,開展學術交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科技水平。針對新品種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專家,進行聯合攻關,重點解決病害防治、營養性疾病等問題,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

        4、加大宣傳力度,培育消費市場

        通過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制作電視專題片、印發小冊子、舉辦烹調品嘗會等多元的宣傳方式,宣傳吃魚的好處。同時,發展游釣漁業,將漁業養殖、銷售和旅游業進行緊密結合。

        5、重視生態安全性的論證與評估

        引種時要切合實際,注重本地的養殖條件。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防疫檢疫工作,杜絕病蟲害的帶入。

        6、嚴格執行檢疫法規,杜絕病蟲害帶入

        水產養殖新品種的引進,對我國的漁業發展確實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也不應忽視在檢疫方面的問題。檢疫是引種中重要的一關,世界各地農作物引種中因檢疫不嚴帶進病害的例子很多,損失也很嚴重。應抓好檢疫關,防患于未然。在實施引種的過程中,應對新品種和隨其而來的所有工具、餌料進行嚴格的檢疫、消毒并隔離飼養,確定無疑后再轉入大面積養殖。特別是近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水產品流通和三資企業發展迅速,有些養殖品種是通過非正常管道而流入中國,導致一些病蟲害的漏檢,今后應加大執法力度,嚴防帶入新病原。

        7、應重視和加強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

        物種進入新環境,適應后一般會獲得長足約發展,因為新環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發展速度的天敵。因此,如果對此估計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種的結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變成壞事。如克氏鰲蝦的引種就是一個例子。克民整蝦原生長在美國南部,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大約50年前被引入我國。這種蝦生命力極強,被引種后迅速在我國淡水資源豐富的南方產稻區繁衍開來。由于其性情兇猛,喜穴居,捕食幼蟹,毀壞莊稼,對當地自然物種和埂田堤壩有危害,因此被當地的居民視為敵害。藻類引種也是這樣,在尚未對欲引進種的生態習性、生活史等各方面進行詳細的了解之前盲目進行引種會引起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如引種進入自然環境后進行侵略性生長,使原生境中的種類生長不良甚或消失,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因此,引種之前應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和論證工作,引種之前應嚴格控制養殖范圍,在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后再推廣。

        (二)今后應重點引進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及漁業新技術

        1、在立足自主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有選擇地從國外引進一些生長周期短、直推廣、質量優良的養殖種類,并通過馴化、繁育使其盡快達到產業化。一是應考慮種質的引進更新。對羅非魚,應重點引進尼羅羅非魚和奧利亞來羅非魚原種和不含卵孵化的羅非魚新種。以更新現有親魚和提高苗種生產能力。并建立相應的區域性保種中心和繁育中心。通過保種和擴種,使現有的羅非魚種質得到更新。對海灣扇貝、墨西哥扇貝、羅氏沼蝦、虹鱒、德國鏡鯉、應以引進原種(或優質種)為重點,經過保種,使現有余體得以基本更新。二是新養殖對象的引進和馴化。從國家來看,應重點和繼續引進適合我國北方海域養殖的魚、貝類以及適合我國南方海域養殖的貝、藻類為重點,并積極引進質量優良、經濟價值較高的海、淡水養殖種類。

        2、重視對海水集約化育苗以及養殖過程中的水處理設備和技術的引進,如深海抗風浪網箱與沉浮式網箱制作技術,對于一些經濟魚以及蝦貝類的關鍵育苗技術,紫菜冷凍床育苗技術,耐鹽植物,高效飼料配制和加工技術,養殖病蟲害的快速診斷與監測技術與設備等。

        3、還可考慮引進魚、蝦、貝類遺傳育種關鍵技術及干擾素基因克隆及干擾素制備技術與設備,細胞培養技術,轉基因打耙技術,營養轉化測定技術與設備,生長激素制備技術及設備,魚類疫苗制劑及制備技術。

        結語:綜上所述,做好水產養殖新品種的引進工作,應切實抓好品種改良,加大資金投入,搞好引進與推廣以科技為先導,提高新品種養殖水平。并加大宣傳力度,培育消費市場,進一步加強對生態安全性的論證與評估的重視,嚴格執行檢疫法規,杜絕病蟲害帶入,加強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水產養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第8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關鍵字:海島;孤立系統;風力發電;可靠性分析

        0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能源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風力發電是解決當前突出的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能源和最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技術[1]。目前,對風能的利用也已達到商用階段[2]。在大電網難以達到的孤立地區,如海島、牧區,以前都使用燃料昂貴的柴油發電機。而這些地區,卻有著較豐富的風能資源,在這些地區推廣風力發電已是新能源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風能總體上是一種豐富的可再生資源,發展風力發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一次能源的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然而,風能資源的地域分布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并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具有很大的不均勻性[3]。由于風速經常處于變化的狀態,從而造成風力發電機組出力的波動,且這種變化不受控制,進而難以預測。孤立風力發電系統中的風力發電機容量較小、輸配電網絡結構簡單、用戶負荷單一,這些特點使得孤立風力發電系統的可靠性對整個系統來說尤為重要。為了保證用戶供電的安全、可靠、經濟,以及對今后孤立電網的建設有更好的改進,提高供電質量,因此對孤立風力發電系統進行可靠性評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擬以東南沿海的某海島為研究對象,根據該島用電負荷和風速等數據,依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所的2005--2010年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對其孤立風力發電系統的可靠性進行研究。

        1 可靠性概念和分析方法

        所謂電力系統可靠性,是指在電力系統按照可接受的質量標準和一定的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對其不間斷地供應電能的能力所進行的度量[4]。由于電力系統的復雜性,對其整體進行可靠性的評估會有一定的困難。

        通常,電力系統可靠性分析可以分為充裕度與安全性兩個方面。其中,充裕度是從靜態的角度出發,用于評價系統持續供應以滿足用戶電能需求的能力;安全性則是從暫態的角度出發,用于評價系統承受突然擾動后繼續保持穩定的能力。電力系統規模龐大,為了更準確地進行可靠性分析評估,對電力系統進行可靠性分析時可將其劃分成三個子系統。基于電力系統的組成結構,可將其劃分為發電系統、輸電系統和配電系統三部分來進行可靠性評估:1、發電系統可靠性,是指評估統一并網運行的全部發電機組,按可接受標準及期望數量來滿足電力系統負荷電能需求的能力的度量。為確定電力系統能否保證電力供應所需的發電容量,因此衡量發電系統可靠性的指標是系統的充裕度,通常衡量系統充裕度的方法用概率方法。2、輸電系統可靠性,其可靠性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充裕度指標分為負荷點指標和系統指標兩類,兩者均采用故障篩選技術。安全性指標為了評估系統對突發故障的經受能力,其主要通過因故障引起的負荷損失量來度量。3、配電系統可靠性,它的指標主要評估的是充裕度。其典型的分析方法是故障模式影響分析法和可靠度預測分析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電力系統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實現電網大區域互聯、特高壓交直流混合輸電。由于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結構的日益復雜,從而使得停電可能會導致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所以,對電力系統進行合理的可靠性評估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依據大陳海島上的星星風電場一年的實際運行情況,針對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行規律和其配電網自身的特點,建立的它們的可靠性數學模型,用發電系統可靠性分析方法對該海島風力發電系統進行可靠性分析,證明該海島風力發電系統能夠滿足電網穩定性指標,對負荷的電力供應可以達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2 海島孤立電力系統可靠性的特點

        我國的海島資源非常豐富,根據1996年第一次《全國海島綜合調查報告》的數據指出,我國面積在500m2以上的海島共有6961個(港澳臺及海南島除外,海南島本島和臺灣、香港、澳門所屬有的410個海島)其中有人居住的海島為433個,人口達452.7萬人。這些海島大多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旅游資源以及風能資源,因此對海島的開發將是今后國家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考慮到海島的交通不便,距離大陸架較遠,傳統的柴油發電已經不能滿足海島的經濟和環保發展需要,因此,海島孤立風力發電系統是既利于環保又有利于海島經濟建設的項目。

        在海島孤立風力發電系統中,本文重點關注的是確定電力系統能否有充足的發電容量來滿足用電負荷的需要。海島孤立風力發電系統的可靠性指標是發電系統的充裕度。通過前一章可知,可靠性分析方法有確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確定性方法,主要根據長期累計的發電系統可靠性資料、負荷預測資料和電源配置以及規劃設計人員的經驗來確定。概率方法,即電力不足概率法(loss of load probability,LOLP)、電力不足頻率、持續時間法(frequency and duration,F&D)和模擬法。任何估計發電系統充裕度的概率方法的基本途徑在原理上都相同,均由3部分組成,如圖2.1所示:

        圖2.1 發電系統可靠性分析原理示意圖

        將發電系統模型和發電系統負荷模型相結合形成適當的風險模型后,即可計算出一系列的可靠性指標。這些指標通常不考慮輸電網絡的約束(惟一例外的是互聯系統的聯絡線),也不反映任何特定用戶負荷點的供電不足,但能衡量整個發電系統的充裕度[5]。

        將發電系統充裕度表示為一個隨機變量,由某一時刻系統中總的發電機組運行容量和負荷功率之差決定,如式2-1所示:

        第9篇:漁業資源損失評估范文

        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發表了題為《一門科學———生態經濟學》的論文,在反思傳統經濟學的基礎上,明確闡述了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并首次提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理論”[1],標志著生態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正式誕生。生態經濟協調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無時無刻不在與生態系統發生關系,且社會經濟系統的運行始終建立在生態系統基礎上,并與生態系統構成了耦合關系復雜的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在該系統中,不斷增長的社會經濟系統對生態系統資源環境需求的無止境性與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對資源環境供給的局限性構成了連續發展過程中貫穿始終的矛盾,該論斷同樣適用于海洋生態經濟這一特殊復合系統。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隨著人類對海洋認識的不斷加深,人類社會開始了以捕魚、海運、鹽業等為重點的初級海洋產業發展時代,國內外關于海洋生態結構、功能、生物生產力、食物鏈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不斷增多,海洋經濟學研究也逐漸萌芽。20世紀90年代,海水養殖的普及、海洋油氣資源的大面積開發以及海洋旅游產業等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促使人類進入了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時代。然而,隨著人類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產業的規模化推進,海洋生態系統運行狀況卻愈加惡劣,人為因素引起的海洋災害不斷增多,海洋資源枯竭、水域污染與生境破壞日益嚴重,海洋自然凈化能力、平衡能力不斷衰退。鑒于海洋經濟增長與海洋生態保護矛盾的日趨尖銳,20世紀90年代后期尤其是進入21世紀,國內外對于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不斷增多。

        縱觀已有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研究,國內外學者研究對象涉及到沿海國家、沿海城市、海岸帶、海島、濱海、近海、海洋、漁場等眾多地理空間區域,研究視角大多從海洋(包括沿海、海岸帶、海島等研究對象)的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出發,基于海洋經濟需求與海洋生態供給這一根本矛盾,形成了多種海洋生態與經濟發展關系模型和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型,并在海洋生態經濟綜合協調管理措施上不斷創新突破,研究成果日漸豐碩,為海洋實際開發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支持??偨Y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國內外關于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主體研究邏輯思路為:以海洋的生態經濟價值貢獻為起點,剖析當前海洋生態經濟矛盾和危機,評估海洋生態安全及產生問題根源,構建海洋生態經濟關系模型,進行海洋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提出海洋生態經濟問題協調、治理或綜合管理的辦法與措施。所運用的研究方法涵蓋:系統分析方法、生態經濟學方法、地理學方法、數學模型方法、地理信息系統方法、管理學方法等。由于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研究起步較晚,各方面研究目前仍處于交叉進行階段,不存在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因此,按現有研究邏輯和內容劃分,本文將該領域的國內外論文研究成果分以下五個方面綜述。

        1海洋生態經濟價值和貢獻研究

        海洋生態經濟價值與貢獻研究是海洋生態學、海洋經濟學以及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乃至人類開發海洋的基礎,國外學者關于海洋生態經濟價值和貢獻的研究已積淀了較為深厚的理論成果,并初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評估體系和方法。如Costanza等[2]在構建海洋生態經濟價值類別體系的基礎上,詳細剖析并評估了全球海洋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得出全球海洋生態經濟價值為461220億美元/a;Martinez等[3]研究了沿海區域的生態、經濟和社會重要性,提出應推進繼續海洋生態經濟評估工作,以確保沿海實現最有價值的可持續發展;Beau-mont等[4-5]識別并定義了海洋生物多樣性所能提供的物質與服務,提出該物質和服務的有效利用對海洋生態系統的運轉能夠起到基礎性作用;Kildow等[6]探討了衡量海洋對國民經濟貢獻的重要性,指出由于各國相關定義和方法的差異,以現有資料測量、比較與海洋有關的經濟活動價值仍較為困難。

        在海洋生態經濟價值和貢獻研究方面,國內學者最初主要從理論探討的角度進行定性分析,近幾年許多國內學者開始借鑒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并將生態經濟學有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的方法(如市場價值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等)引入,形成了諸多定量實證性結論,尤其是隨著2005年國家海洋局啟動“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研究計劃的實施,國內學者相繼在海洋生態系統服務概念界定、經濟屬性概括、服務類別劃分及經濟價值實際評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如張朝暉等[7]從海洋生態系統的組分、生態過程及生物多樣性等3個方面分析了海洋生態系統能夠產生和支持的生態系統服務,并將海洋生態系統服務歸納為15種類型;高曉路等[8]研究了天津市海岸帶環境的空間價值差異,并對海岸帶產業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效果進行了比較,發現天津海岸帶工業開發通常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而漁業開發則能帶來正面綜合效益;石洪華等[9]以桑溝灣為例對養殖型海洋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與價值進行了系統評估,結果表明2004年桑溝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為10.51×108元;盧霞等[10]根據TM遙感影像及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結果,采用國外學者Cost-anza分類系統和服務單位價值,估算出連云港海岸帶生態系統功能總價值為22.55億美元/a;王麗等[11]應用條件價值法對羅源灣海洋生物多樣性維持服務價值進行了評估,并指出家庭年收入、對生物的了解程度和環保意識是影響生態價值評估的主要因素。

        2海洋生態經濟問題與危機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海洋自然科學研究推進,人類對各類海洋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提高,新興海洋產業陸續崛起,然而,面對海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自然資源不斷枯竭、水域生境持續破壞的現實狀況,國外學者普遍認為海洋生態穩定運行與人口急劇上升、消費超常增長的矛盾已接近不可調和的程度,人類必須重新審視人與海洋的關系,改變海洋經濟原有粗放式發展模式,以扭轉當前全球海洋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危機。

        Costanza[12-13]認為人類活動已開始接近海洋的限制,有必要制定海洋可持續利用的共同愿景,同時提出沿海災害對生態、經濟和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其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受人類經濟利益盲目驅動的經濟體系可能正在破壞人類的可持續福祉;Clausen等[14]從跨國的角度分析了導致全球海洋和淡水魚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人口、經濟和生態因素,提出海洋和淡水魚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由此也導致了全球漁業不可持續發展的危機;Kildow等[6]認為當前海洋生態與各產業正面臨諸多困難與麻煩,亟需對海洋和沿海不同地區采取經濟、生態恢復措施。國內學者關于海洋生態經濟問題與危機的研究主要應用歸納演繹方法,從現有海洋經濟效益和生態問題兩個角度出發進行研究,涉及內容較多、層面較廣,但學者們也普遍認為我國海洋經濟需求無限與生態供給有限的矛盾愈加尖銳,局部沿海區域和海域生態經濟危機已十分嚴重。如楊金森[15]從海洋荒漠化危險、海洋產業衰退、沿海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的威脅、海洋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等多個方面系統剖析了我國海洋生態經濟系統當前正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危機;樓東等[16]在分析我國海洋資源現狀的基礎上,應用灰色系統法對海洋產業進行了關聯分析和預測,認為我國海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科技貢獻率低、海洋災害影響大,是制約我國海洋生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吳次方等[17]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我國沿海城市的生態危機在不斷加重,主要表現為大氣污染嚴重、固體廢棄物堆積、熱島效應、地面沉降、濕地消失、水資源污染與短缺、近海污染、赤潮頻發、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減少等方面。#p#分頁標題#e#

        3海洋生態安全評估及機理研究

        為深入研究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與產生的根源,國外學者在主張推進海洋資源環境普及調查的同時,也將海洋生態安全評價與機理作為研究重點,研究成果呈現出細致、深入的特點。如Garry等[18]計算并分析了新西蘭地區歷年的生態足跡;Bolam等[19]全面評估了英格蘭和威爾士海岸線周圍疏浚物處理的海洋生態環境后果;Vassallo等[20]應用微觀泥沙和底棲生物群落評價了亞得里亞海南部沿海地區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性;Borja等[21]綜合回顧了全球河口和沿海生態完整性評價的工具與方法;Day等[22]應用GIS系統和空間分析法,對澳大利亞海域斯潘塞灣的生態分級進行了空間分布研究,為澳大利亞的海域治理提供了輔助支撐。由于海洋生態系統的持續衰退,國內學者關于海洋生態安全評估的研究也在不斷增多,現有研究大多借鑒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與模型,但研究成果通常偏重于某沿海地區或海域生態安全的現狀評價,缺乏細節性、跟蹤性、系統性的研究結論。如楊建強等[23]應用結構功能指標法對萊州灣西部海域海洋生態系統進行健康評價,得出其健康程度一般,部分海域已達較差狀態;吳次方等[17]以長江三角洲為例評價了我國沿海城市的生態問題,認為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于人類認識論、科學技術發展、資源產權不明晰和制度缺陷;劉偉玲等[24]利用生態足跡法計算出遼寧省及其沿海6市2003~2005年的生態足跡均超過了生態承載力,且生態赤字有逐年增加趨勢;王曉紅等[25]應用EwE5.1軟件對南海北部大陸架海洋生態系統演變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近20a的過度捕撈已導致生態系統和漁業資源逐漸退化;陳斌林等[26]在對連云港近岸海域進行生態環境調查和評估的基礎上,運用因果鏈分析法,闡述了社會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惡劣影響的機理;吝濤等[27]通過探討響應力與生態安全問題因素的作用機制,建立了用以分析海岸帶生態安全響應力反饋效果、反饋效率和充分性的定量評估體系,并以廈門為例進行案例分析,發現廈門整體生態安全響應力尚處在較理想水平。

        4海洋生態經濟關系模型與可持續研究

        近幾年,國外學者越來越多地應用數學模型模擬并分析海洋生態與海洋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評價各類海洋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水平,并初步形成了若干規律性總結及共識,為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如Grasso[28]分別運用動態優化模型與模擬模型建立了海岸紅樹林生態系統中森林和漁業生產的生態經濟模型,研究了兩種模型方法在解決紅樹林資源使用問題時的交叉及融合;Jin等[29]通過合并生態與經濟分析模型,開發出了用以研究沿海地帶生態經濟系統的輸入輸出模型;Verdesca等[30]從經濟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能量交流的視角出發,應用有效能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描述生態系統狀態和其經濟附加值之間關系的指標體系,并應用該指標體系對SaccadiGorolagoon海岸帶生態經濟系統進行了可持續性評價;Claire[31]深入研究了海洋保護區的生物經濟模型,但認為當前學者對海洋保護區的生態經濟關系分析結果較為悲觀;Finnoff等[32]構建了連接生態與經濟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將其應用于瀕危斯特勒海獅的替代品及配額制定,提出應改變所有人口和經濟變量以恢復海洋生態系統;Ho-agland等[33]對全球64個大海洋生態系的社會經濟、海洋產業活動、漁業和水產養殖、造船和石油開采、海洋旅游業五個方面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全球各個大海洋生態系的海洋活動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之間的關系曲線,并對64個大海洋生態系統的海洋產業活動與社會經濟發展進行了分類;Ian等[34]認為海洋生物物理與人類社會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關系,并由此提出了一個研究海洋系統的生態經濟方法和模型。

        隨著海洋生態危機與海洋經濟增長矛盾的日益尖銳,國內學者也開始意識到將海洋生態與經濟視為統一整體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依據海洋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等學科,不斷延伸海洋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的內涵,并引入多種計量模型,深入剖析海洋生態與經濟的相互作用機制,評價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水平,使研究成果不斷深入。代表性成果有:陳東景等[35]基于生態足跡指數和人文發展指數構建了可持續性評價框架,并對我國海洋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實證評價,結果顯示1991年到2003年我國的漁業資源開發以粗放投入為特征,對生態經濟系統運行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蘇偉[36]通過對1996~2005年北部灣廣西沿海區域經濟系統和水環境系統13個指標的計算,得出泛北部灣經濟區廣西近岸海域環境與經濟發展屬于協調類型;李懷宇[37]運用非線性動力學理論法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經濟系統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運用DEA法對天津市海洋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評價,得出無機氮類污染物對天津地區影響海洋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污染物,而天津市海洋生態經濟尚有潛力可挖;岳明等[38]在建立海岸帶生態經濟耦合系統模型的基礎上,以非線性動力學理論為指導研究了海岸帶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反饋機制,探討了海岸帶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同演變;狄乾斌等[39]運用復合生態系統場力分析框架對遼寧省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演進特征及其系統耦合模式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由于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的加強,1997~2005年遼寧省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所增強。

        5海洋生態經濟協調治理與綜合管理研究

        進入21世紀,西方國家更加關注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并逐步將海洋生態經濟的綜合管理納入國家日常工作范疇,實踐經驗的積累為學術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使得該領域研究成果不斷增多。如Costanza等[40]探討了海洋生態與海洋經濟的重要性及其當前面臨的問題,并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海洋生態、科學和政策之間的聯系,提出了一套海洋可持續管理的核心準則;Bene等[41]關注了海洋生態經濟系統在危險狀態下的生存能力,建立了有關海洋可更新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管理的動態模型;Cicin-Sain[42]從海洋保護區的角度回顧了沿海和海洋綜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認為海洋保護區對海洋綜合管理的有效實施意義重大;而Lloret等[43]通過對近50a來影響地中海沿岸CapeCreus區域各種生態要素的人類活動進行分析,認為在當地建立海洋保護區并不足以保證海洋資源和物種的可持續性,應將其與綜合海岸帶管理規劃相結合;Chang等[44]將海岸帶系統分為四個子系統:社會經濟子系統、生態子系統、環境子系統和管理子系統,在對各子系統內部要素進行協調的基礎上,建立了海岸帶綜合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并應用其對墾丁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進行了分析;Garmendia等[45]認為傳統自上而下的官僚管理方法并不足以解決海洋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沖突問題,提出應將不同專業知識和價值觀進行整合,應用社會多準則評價方法作為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決策支持工具,以避免管理過程中的價值沖突和不確定性。#p#分頁標題#e#

        海洋生態經濟協調治理與海洋綜合管理模式創新是近年來國內學者在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尤其是許多國內學者將管理信息系統理念與技術引入海洋生態經濟協調治理和綜合管理研究中,對以往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突破。如陶建華[46]介紹了基于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海岸帶管理模型,并將其應用于渤海灣天津海岸帶管理中;葉屬峰等[47]通過對長江三角洲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及其對海洋生態的依賴性進行深刻剖析,闡述了海洋生態修復建設對長江三角洲區域海洋生態經濟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李純厚等[48]在系統分析我國海水養殖環境質量的基礎上,總結了已有的海洋生態修復技術,具體包括物理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等;郭嘉良等[49]為實現對海洋生態經濟健康相關因素監測值系統化管理,嘗試性地構建了海洋生態經濟健康管理信息系統;陳豫等[50]在分析了數學模型的輸入、輸出和處理方法的基礎上,利用ASP.NET技術和SQLServer設計開發了一個基于數據庫的海洋生態模型管理系統;陽立軍等[51]在分析海洋生態、環境、資源和經濟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提出在海洋開發過程中需維持各要素之間的動態平衡,應當實施海洋開發的集成戰略;倪一卓等[52]以東海海岸帶綜合管理為例,基于C#語言和ADO.NET技術等構建了東海海岸帶管理協議支持工具。

        此外,為解決海洋生態經濟發展當前存在的問題,國內外許多學者還從海洋資源產權管理(如賀義雄[53]等)、海洋生態補償制度(如韓秋影[54],張繼偉[55]等)以及海洋產業升級優化(如Smith[56],朱堅真[57]等)等角度進行了研究,研究成果日漸豐碩,為海洋生態經濟矛盾的緩解提供了借鑒和支持。

        6已有研究成果評價

        縱觀國內外對海洋生態與經濟的關系研究不難看出,國內外學者都十分重視海洋生態與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其協調發展,深刻認識到現有問題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阻礙,從不同角度、不同專業領域研究分析了生態、資源、經濟在海洋系統中發展的若干重大課題,并采用各類技術支持手段、多種定量模型、各類評價指標體系等輔助工具使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的內容與方法不斷更新與完善,研究領域不斷延展,但總體而言,關于海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

        (1)理論體系尚不健全。理論研究成果是客觀實踐的主觀反映,由于現代海洋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現有海洋經濟與生態數據統計體系尚不健全,盡管已有海洋地質學、物理海洋學、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生態學、海洋環境科學、海洋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等一系列學科理論支撐,但海洋經濟增長與海洋資源消耗、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環境保護、沿海人口激增與生態容量有限等諸多社會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間的矛盾還未在整體上充分展開,海洋生態與經濟相互作用關系的本質規律尚未全面暴露,使得該研究領域的諸多基本問題不能達成統一共識,研究成果分布零散,未能進行較為系統的理論概括、形成全面的海洋生態經濟學理論研究框架體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亚洲美女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