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納米材料研究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光催化;汽車尾氣;路面;降解
Current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Nanophotocatalysts
Applied on Pvement
Li Peilin1, Zhou Yan1
(1.Chongqing ZhiXiang Cuseway Thnology E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400060)
Abstrac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nanophotocatalysts Applied on Pvement are reviewed.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n bituminous pavement has many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attention of the future investigation on the nanophotocatalysts should focus on forms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Photoeatalysis; Automobile Exhaust; Pavement; Degradation
中圖分類號:K47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半導體光催化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環保技術,光催化是指光催化劑吸收光后對物質所發生的光化學反應,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促進有機物的合成或分解,自1972年日本東京大學藤島昭等人發現現受輻射后的TiO2 電極上能發生持續氧化還原反應以來[1],半導體光催化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已被成功應用于工業廢氣廢水的降解處理[2-7]。由于汽車尾氣排出后首先接觸的是路面,若能將光催化劑負載于路面,利用陽光凈化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則能成為一種新型防治汽車尾氣污染的方法。
1.光催化降解汽車尾氣機理分析
光催化劑在吸收光線能量后,可將吸附于表面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硝酸鹽等,從而實現對汽車尾氣污染物的降解。下面以二氧化鈦為例介紹光催化劑對污染物的降解過程:二氧化鈦受紫外線激發后生成光生電子與空穴:
光催化材料表面吸附的O2與和反應生成具有強氧化性的活性氧:
、及可與TiO2上吸附的水分子或氫氧根反應,生成,它具有強氧化性可將表面吸附的污染物徹底氧化[11-14]。白天是汽車出行的高峰期,而光催化劑在紫外光或自然光條件下催化效率更高,因此白天能夠產生更好的降解效果。光催化劑降解污染物所形成的產物會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由于納米光催化劑材料表面在光線作用下會生成親水基(-OH),使表面產生超親水性[15-17],超親水表面使污染物很容易被雨水沖刷干凈,從而產生自清潔效應,有利于恢復材料表面催化降解功能,實現再生利用。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汽車尾氣污染愈發嚴重的今天,國內外對路面納米光催化降解汽車尾氣污染物技術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納米光催化材料的應用形式主要借鑒了在墻體中的應用形式,摻加方式主要有三種:(1)將TiO2加入水泥中做成水泥超薄面層(2)將水溶性TiO2直接噴灑到混凝土表面(3)在水泥混凝土固化前撒TiO2。日本作為最先研究這一領域的國家,在應用方面投入了很多研究,在東京,由Kawasaki重工有限公司生產的Folium光催化劑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公路路面、隧道、高速公路隔音板和收費站、建筑物外墻等,起到了光催化降解汽車排放尾氣、自清潔等作用[18]。在美國,通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有水泥和光催化材料混合而成的薄層,制成光催化水泥和光催化混凝土,使大氣污染物如NOx、SO2分別氧化成硝酸、硫酸而隨雨水排掉[19]。
室內研究表明優質TiO2可以達到對NOx200m3/m2·day和對游離有機物(VOC)60m3/m2·day的凈化效率[20]。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研究了納米TiO2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應用時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耐久性,還進一步評價了當路面受到油污、塵土以及除冰鹽的影響時減污能力的下降趨勢,研究表明路表污染物能使材料光催化性能產生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油污的影響程度最大[21]。在荷蘭和比利時,都開發出了添加光催化劑的混凝土磚,鋪設在路面上可有效降解汽車尾氣的污染[22]。
在意大利米蘭用光催化劑與水泥的混合漿料涂覆了一條7000m2的馬路,檢測表明對空氣中氮氧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可達60%,長期使用后測定路面對氮氧化物的降解效率仍可達到20%以上。日本仙臺使用噴灑技術在瀝青路面噴灑納米二氧化鈦,由于路面形式采用的是大孔隙瀝青混凝土,應用一段時間后,在路面孔隙力還能保留一部分二氧化鈦,因此還能保持一定的光催化性能[23]。
目前,國內對光催化材料在道路上的應用也進行了少量研究。東南大學錢春香等人將納米TiO2水溶液噴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實現了在水泥路面負載光催化劑。2005年3月在南京長江三橋橋北收費站廣場鋪設了6000 m2的光催化試驗路,試驗結果顯示該路段對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合物有明顯的消除作用。他們還對比研究了負載型納米TiO2 應用于瀝青混凝土表面和水泥混凝土表面對氮氧化物的降解作用,得出水泥混凝土負載的光催化劑具有較好的光催化功能,而瀝青混合料由于TiO2不易滲透到混凝土內部,且瀝青混凝土顏色較深,故光催化功能較差[18] [24]。東北林業大學陳萌等通過硅烷偶聯劑改性TiO2制備了納米光催化劑溶液,然后應用到大孔隙瀝青混凝土結構表面,可實現降解汽車尾氣污染物的目的[25]。
3.存在問題與展望
在道路表面應用納米光催化材料由于其所具有的誘人的環保價值和社會價值,已經成為路面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國內外所進行的研究表明在道路上應用光催化材料能有效降解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但在研究與應用中,仍有諸多問題需要克服:
3.1光催化材料在路面上的應用形式
關鍵詞: 手印顯現;納米材料;發光材料;潛在手印;上轉換
納米材料是納米技術領域中被研究最多、應用最廣泛的部分.一般認為,納米材料顆粒為1~100nm.隨著納米科技的發展,將稀土納米發光材料應用于手印顯現的相關研究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稀土納米發光材料的發光強度高、光穩定性好,能夠對手印顯現的檢測信號起到放大增強的作用,使顯現后的手印和客體背景之間產生較大的對比反差,有利于提高手印顯現的對比度.稀土納米發光材料的顆粒尺寸較小、比表面積較大、粉末外觀細膩,能夠反映出更多的手印細微特征,有利于提高手印顯現的靈敏度.稀土納米發光材料的表面修飾方法豐富且技術成熟, 能夠操控稀土納米發光材料的表面性能, 進而調節納米粉末與手印物質及客體之間的吸附狀況,有利于提高手印顯現的選擇性.鑒于此,本研究采用溶劑熱法合成出了性能優良的 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并將其應用到傳統的粉末顯現技術中、對傳統顯現方法進行改良,使傳統顯現方法兼具高對比度、高靈敏度.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試劑
氧化釔(99. 99% )、 氧化鐿(99. 99% )、 氧化鉺(99. 99% )、 濃硝酸( 優級純)、 硬脂酸( 分析純)、氫氧化鈉(分析純)、油酸(分析純)、 氟化鈉(優級純)、 無水乙醇(分析純)、 三氯甲烷(分析純),實驗中使用的水均為去離子水.
1.2 NaYF4: 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合成
稱取0.8807g氧化釔、0.3941g氧化鐿和0.0383g氧化鉺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20mL硝酸,加熱并攪拌使氧化物粉末溶解,繼續加熱至近干,揮發掉過量硝酸得到稀土硝酸鹽粉末.將稀土硝酸鹽粉末用80mL無水乙醇溶解到500mL三口燒瓶中,然后升溫至78℃并回流,在磁力攪拌下向三口燒瓶中緩慢滴加20mL含1.1900g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滴加時間約為30min.滴加完畢,繼續恒溫回流40min,得到白色懸濁液. 將懸濁液減壓抽濾,用水洗滌2次、乙醇洗滌1次,濾餅在60℃干燥箱中烘干12 h.向一燒杯中加入10mL水、15mL無水乙醇和5mL油酸,攪拌后形成均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0.9577g 稀土硬脂酸鹽前驅體和0.2099g氟化鈉,混合物在超聲輔助下充分攪拌.將此懸濁液轉移到水熱合成反應,向產中加入氯仿-乙醇混合溶劑, 離心分離產品得白色粉末.將該粉末用水-乙醇混合溶劑洗滌3次.將洗滌后的粉末放入60 ℃干燥箱,得到稀土硬脂酸鹽.向一燒杯中加入10mL水、15mL無水乙醇和5mL油酸,攪拌后形成均一溶液.將此懸濁液轉移到水熱合成反應,離心分離產品得白色粉末.將該粉末用水-乙醇混合溶劑 洗滌3次.將洗滌后的粉末放入60℃干燥箱向中烘干12 h,得到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
1.3 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表征
采用TECNAI2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美國FEI公司)觀察納米材料的尺寸形貌;采用X Pert Pro型多晶X射線衍射儀表征納米材料的晶體結構;采用LS-55型熒光光譜儀檢測納米材料的上轉換發光性能.
2 結果與討論
2.1 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表征
下圖為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TEM照片.可以看出,納米材料的微觀形貌為球形,尺寸均一,具有良好的單分散性.經測量,納米顆粒的平均粒徑約為70nm,其尺寸完全滿足手印圖1 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TEM照片顯現的需要.
2.2 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用于手印顯現
粉末顯現法是利用汗液、 油脂等手印遺留物質與粉末之間的吸附力,使粉末吸附于手印遺留物質表面, 從而實現潛在手印的顯現.從理論上推斷,將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用于手印顯現能夠有效提高顯現的對比度、靈敏度.本研究將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應用于傳統粉末顯現法中,并與使用市售熒光粉末的顯現效果進行對比,考察手印顯現的對比度、靈敏度.
2.2.1 對比度的考察
本研究分別使用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以及市售綠色熒光粉末對玻璃表面的潛在手印進行顯現,并考查兩種手印顯現方法的對比度。如圖 4 所示,使用上述兩種粉末顯現的手印都可以在各自激發光的照射下發射出明亮的綠光,乳突紋線部位與黑色客體背景之間的對比反差較大,紋線清晰連貫.以上現象說明,使用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和市售綠色熒光粉末,均可以明顯提高手印顯現的對比度.
2.2.2 靈敏度的考察
本研究分別使用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以及市售綠色熒光粉末對玻璃表面的潛在手印進行顯現,并考查兩種手印顯現方法的靈敏度.使用市售綠色熒光粉末顯現手印,只能觀察到很小一部分汗孔特征,使用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粉末顯現手印,能夠明顯觀察到汗孔特征,清晰度高.以上現象說明,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本身細小的顆粒粒徑有利于保護細微特征不被掩蓋,進而使手印顯現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3 結論
采用溶劑熱法在水-乙醇-油酸的混合溶劑中合成出性能優良的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該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的微觀形貌為球形、單分散性較好、平均粒徑約為70nm,晶體結構為六方NaYF4晶型,在980nm紅外光的激發下能夠發射出較強的綠光。將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成功用于常見光滑非滲透性客體以及某些滲透性客體表面汗潛手印的粉末法顯現,該顯現方法除了具備傳統粉末顯現法操作簡便、省時高效、適用性廣等優點外,還具有靈敏度高、對比度強等一系列優點.使用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顯現的手印紋線清晰連貫、細節特征明顯、對比反差強烈,鑒定價值較高.因此,本研究中合成的NaYF4:Yb,Er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在很多真偽鑒別實踐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詹求強,劉靜,趙宇翔,等.多光子發光的稀土上轉換納米顆粒在生物光子學中的研究進展[J].激光生物學報,2013,22(1):13-25
1.1納米材料的鑒別和表征
目前,由于不斷有研究工作揭示出與納米材料相關的風險。企業為規避監管,可能不會宣稱其產品使用了納米材料或者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應用了納米技術。因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早在2006年就將納米產品從Ⅱ類升級為Ⅲ類,并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慎的考察。因此,企業并不以納米技術作為其產品的主要宣傳點,在這類情況中,由于納米物質具有某些優異性能,或者在生產工藝中需要采用納米技術,從而可能產生一批沒有貼納米標簽的,實質上的納米產品。對于此類產品,在技術審評工作中,首先要求審評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從企業遞交的注冊資料中準確判斷產品中是否有納米物質成分,或者在生產中采用了納米技術。為了準確鑒別醫療器械中是否使用了納米材料,證明等同性非常重要。化學成分的相似性并不足以證明納米材料的等同性,因為納米材料是否呈現出特定性質可能取決于納米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形狀,和(或)納米材料的來源(供貨方)。當判定了產品確實是納米產品之后,對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把握,需要具備必要的納米表征手段知識。對含有納米材料的醫療器械的生物學效應的試驗和評價要求對納米材料進行全面表征。因為納米材料的毒性,不僅取決于其化學成分,也與其粒度(粒度分布)、長徑比、形狀、表面形貌、表面電勢、表面化學、親水(疏水性)、團聚(聚集)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對于某些產品,可能需要根據掃描電鏡、透射電鏡、原子力顯微鏡、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等表征手段所獲得的圖像和數據來判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應該根據納米材料的類型和形式,以及器械的預期用途來選取表征方法。對特定物理化學參數的表征通常可采取多種方法。單一的表征方法可能無法提供對于參數的準確評估(例如:粒度分布、表面成分)。在該類情況下,如果可行,可能需要采取補充方法來對需要表征的性質進行充分評估,即采用兩種獨立的表征方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用不同的方法獲取的有關特定性質的結果不能直接進行對比。例如,正如指導性文件所指出的,對于粒徑測定,應至少采用兩種顯微鏡技術(例如:透射電鏡和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為了對使用納米技術的醫療器械進行可靠的表征,需要毒理學、物理學、化學、工程學和其他專業領域的專家之間的跨專業合作。
1.2納米材料劑量
用于毒理學研究的劑量水平通常是以質量濃度為基礎。然而,納米材料的多個屬性可能會影響其毒理性質。普遍認為,除了質量濃度以外,還應使用包括表面積和數量濃度在內的其他參數來充分表征納米材料劑量。在確定用于納米材料體外研究的毒理學相關的劑量時,應該考慮可分沉淀物的可能性。小納米顆粒(例如:水動力學直徑<40nm)與培養細胞層之間的接觸主要取決于擴散和對流力。由于沉降力的額外影響,在細胞培養基中形成的稍大的納米材料和納米材料聚集體的沉淀速度更快。這些因素,以及與蛋白質和培養基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直接接觸培養細胞的顆粒的數量。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評價可分沉淀物出現的可能性。若有必要,應開展對于體外細胞劑量的分析性或計算性評估。目前,對介質中的劑量(分散/溶液濃度)或實際的納米顆粒細胞攝入/接觸量是否應該被用于劑量本身的表達還存在爭議。
1.3納米材料參照樣品
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可獲得適合的參照樣品。參照樣品指擁有一項或多項特性參數、具有足夠可重復性的已經確認的材料。可利用該材料或物質對儀器進行校準,評估測量方法或為材料賦值。納米尺度參照樣品的最初研發重點在于將其用于校準試驗儀器,而不是作為生物響應基準進行參照樣品研發。開發一種廣泛接受的參照樣品,包括在適合不同的試驗系統的陽性對照與陰性對照納米顆粒方面達成共識,已經成為納米材料風險評估的一個關鍵性要求。雖然參照樣品對于評估醫療器械中應用的納米材料至關重要,但是因為存在實際困難,研發進度還是很慢。認識到納米材料代表性樣本的可用性對于納米物質安全試驗的可重復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ISO/TC229nm技術委員會已提出使用“代表性試驗材料”,并且正對其進行討論。代表性試驗材料的擬議定義為“來自同一批的物質,在其一個或多個特定性質方面具有同質性和穩定性,被認為適合于開發用于針對除已表現出的同質性和穩定性以外的性質的試驗方法”。目前這種方法已被應用于OECD人造納米材料工作組的納米材料安全性試驗合作項目,該項目使用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代表性納米材料庫中的代表性納米材料來進行。
1.4納米材料樣品制備
納米材料體積小,并且其物理化學特性可能發生改變,這使得與宏觀(非納米尺度)顆粒或化學物質的試驗相比,納米材料的樣品制備會遇到重大的挑戰。帶來挑戰的因素包括能加強納米材料反應性的表面性質;聚集或團聚顆粒的形成;納米顆粒在通過水合作用,部分溶解或其他過程的分散中發生的轉變;以及低濃度水平污染物對納米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毒理性質的強烈潛在影響。如同其他類型的試驗樣品,納米物體有可能吸附到容器表面。因此,確認標稱濃度非常重要。對于研發針對含有納米材料的醫療器械的可靠的樣品制備方案來說,必須認識到這些問題。相比于使用常規材料的醫療器械,解決這些問題也許需要極大提高直接針對樣品制備的研發力度,并制定處理策略。由于其獨特的表面性質,納米材料對用于樣品制備的技術表現出極強的敏感性。顆粒之間以及顆粒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影響顆粒的分散。分散的納米材料不一定呈現單分散顆粒的形式。呈聚集形式的單分散顆粒(由強結合或強融合的顆粒組成的顆粒)和呈團聚形式的非單分散顆粒(弱結合顆粒,聚集體,或兩者的混合體)可以出現在以液體、粉末和氣溶膠形式出現的納米材料中,除非通過表面電荷或立體效應進行穩定化處理。因此,樣品中納米材料的分散狀態和粒度分布可能隨時間變化。這一屬性對于制備浸提液和(或)儲存溶液和劑量分散溶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pH值、離子強度或分子成分的輕微調整就可能顯著改變顆粒分散度。基于該原因,受試品的穩定性對于在生物評價中獲取具有代表性的和可重復性的結果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納米材料的樣品制備可能包含對于制造商生產的或供應商提供的材料的表征,以及制備用于動物試驗或體外實驗的儲存溶液和劑量溶液。制備細節可能根據給藥途徑和遞送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5納米材料對于生物相容性研究試驗的影響
將納米材料用于試驗系統時,必須認識到需要測定的一些性質可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周圍環境(例如:組織培養基、血液/血清、蛋白質存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納米材料本身發生暫時性改變,如通過獲得/脫落蛋白涂層,形成納米顆粒團聚/聚集,或納米材料其它方面的變化。由于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納米材料的特性,因此會影響納米材料的毒性特征。因此,納米材料應完全根據制造出來的形態/組成,以及最終用戶所接收的形式(如果該形式包含自由納米材料)進行表征。最后,還應該對最終產品中的納米材料進行評價。對于生物安全性評價,需要將納米材料分散在適當的介質中進行評價。這些介質與納米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可嚴重影響到納米材料在試驗系統中的表現。應該在試驗過程和試驗結果評價過程中考慮該因素。納米物體在生物環境中很容易將蛋白質迅速吸附在其表面,形成所謂的蛋白質“冕暈”。據報道,冕暈是由兩層結構組成,內層是由強結合的蛋白質組成,而外層是由快速交換的分子組成。蛋白質冕暈并不是靜態的,可能根據納米材料所處環境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作為有機體內的異物,納米材料的歸宿為從被吸收、分布、代謝到排泄/消除。眾所周知,納米材料表現出與其對應的常規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力學、化學、磁學、光學或電學特性),因此,可以合理的期望納米尺度材料會影響生物學行為,并且生物學行為會引發在細胞、亞細胞和生物分子層面(例如:基因和蛋白質)包括細胞攝取的各種不同反應。因此,與由常規材料引發的毒理學反應所不同的各種毒理學反應可能在接觸到納米材料后才會顯現。應該注意的是,不僅蛋白質會以冕暈形式參與這個過程,而且脂質也會參與這個過程。因此,毒物動力學研究應被視作針對含有納米材料的醫療器械開展的毒理學風險評估的一個部分。當接觸到生物環境的時候,納米材料會與蛋白質發生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的定量和定性水平取決于生理環境的性質(例如,血液、血漿、細胞質等)和納米材料的特性。同樣,當接觸到試驗介質的時候,納米材料也會與周圍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并且/或者也會對環境產生干擾,這取決于其本身的性質和所接觸的條件;跟相應的常規材料相比,它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因此,對于任何被設計用來對醫療器械進行生物學評價的試驗方法,對其進行專門的驗證是十分有必要的。試驗方法的選擇將取決于納米材料的特性。在納米材料的毒性試驗中,有幾個已知的風險因素應該避免。對納米材料的毒性和最終結局了解的還不多,所以一些未知的隱患還會在將來逐漸顯露出來。由于納米材料的毒性試驗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所以公開透明變得至關重要。潛在的生物相互作用不是直接取決于分子的濃度或數量,而是取決于納米顆粒本身。在納米毒理學中,劑量反應關系的單位可能不是傳統意義的質量單位,而可能是以納米顆粒的數量或者他們的總表面積來表示劑量。除了表征以外,還應該以文件的形式記錄下實驗條件的詳細情況。
2納米材料標準化工作
關鍵詞 納米材料;功能紡織品;應用與運用;研究進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TS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1-0002-01
1 我國納米材料與功能紡織品的發展現狀分析
1)我國納米材料的發展現狀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分子領域已經逐漸深入到人類的生活中,納米技術的出現代表了人類生活的另一個里程碑,我國納米技術在紡織行業的使用剛剛起步,納米紡織品在防雨防水,防紫外線,耐磨等方面有著其他紡織材料不可比擬的作用,因此我國的科學家在開發納米技術的方面一直在努力,不斷開發功能性超強的納米紡織品,為我國創造最大限度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我國的功能紡織品帶來變革,不斷提高紡織品的功能附加值。目前我國功能紡織品領域的納米技術應用已經逐漸擴散,展示出十分明朗的前景。
2)我國功能紡織品的發展現狀分析。紡織在我國已經具有相當長時間的歷史,黃道婆發明紡織機,使我國正式走進紡織的時代,隨著歷史的推進,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的匯聚,我國紡織能力不斷提高,由棉紡織品繁衍到絲質紡織品,當時我國紡織技藝在全世界是領先的,中國絲綢也成為了我國的代名詞。走進新時代,我國人民對紡織品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對紡織品提示出了功能方面的新要求,功能紡織品應運而生,這是我國紡織業的一個里程碑發明,能夠為人民生活提供方便。
2 分析納米材料在功能紡織品方面的應用與使用
1)加強功能紡織品的防菌防臭性能。納米技術屬于微分子技術,將天然纖維中含有鋅,溴等元素的紡織原理進行納米化處理后,進行紡織處理,可以做到各種防菌防臭的作用。在紡織過程中,將不同的原料纖維進行整理解析,構成新納米分子,其中鋅、溴等微分子就能夠大大增強紡織品的細菌掉落率,或是由納米分子進行吸附作用,將危險的細菌分子吸附到自己身上,從而做到防菌防臭的目的,這項性能為人類的清潔生活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方便。
表1 抗菌效率評定
納米粉體濃度/g·L-1 菌落總數
(×10-4個/mL) 細菌減少率/%
0接觸 培養22 h
0.25 TiO2 4.32 1.68 50.7
0.50 TiO2 0.83 0.30 82.6
0.75 TiO2 0.24 0 100.0
0.25 ZnO 2.39 1.50 40.2
0.50 ZnO 2.35 0.32 87.1
0.75 ZnO 0.17 0.02 98.6
2)加強功能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人類進行紡織工作生產紡織品的一個目的就是防范紫外線的侵犯,地球上的紫外線經過臭氧層的弱化,已經變得可以被人類接受,但是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臭氧層變薄,對紫外線的防御作用減少,因此科學家研制出可以抵御紫外線的紡織品,那就是納米紡織品。納米纖維中有很大一部分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反射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對這些納米分子的活性分散,使紡織品的紫外線防御功能大大增強,目前全球對這種納米紡織品的研究已經如火如荼。
3)加強功能紡織品的防水防油性能。納米技術在防油防水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眾所周知,大自然中也存在著大量神奇的防水材料,比如蓮葉。科學家通過分析蓮葉的整體構造,并將其應用到納米技術的防水功能改良中,研制出纖維活性極高的紡織產品,通過紡織品縫隙間的納米材料,使得紡織品的表面在微觀下形成一種不平整的狀態,使得水,油不容易滲透進紡織纖維,從而達到了防水防油的目的。納米功能強的紡織品,基本上已經做到了防水防油防污,從而出現了免洗紡織品,給人類的紡織技術帶來了嶄新的變革。
3 分析我國納米材料在功能紡織品上的研究進展
1)探究納米材料在功能紡織品中存在的問題與現象。納米技術仍屬于高精尖的技術領域,所以需要更加專業的人員隊伍來進行,但是我國納米材料研制中的最大問題就是專業人員過少,對納米研制的深度不足。另外對于可以加入紡織生產的納米技術沒有廠家執行,或生產出的納米服裝不盡人意,導致納米研制停滯不前,這需要制度上的改進,全面推動納米材料的再發展。
2)分析納米材料在功能紡織品的展望與未來。隨著納米技術運用手段的不斷成熟,納米材料將不斷運用到功能紡織品中,納米材料功能豐富,而且納米紡織品輕薄透氣,較之于傳統紡織品有著極高的優勢,未來的納米紡織品研究方向就是將不同的納米技術融入到紡織業中,使得出現不同功能的紡織品,除防水防油,防紫外線,防菌外,還可以開發神奇的變色服裝,及其耐熱的服裝,這都是未來納米技術在功能紡織品的發展前景。
4 結束語
人類生活是不斷進步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科學技術的運用也隨著不斷熟練,納米技術為人類的精致化生活帶來了福音,納米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使納米技術成為新一代高性能技術,在除菌,防老化等方面都發揮了及其不俗的表現。功能紡織品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人類生活的點點滴滴,納米技術的加入使功能紡織品的實用性大大增強,發展前景一片光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納米技術將成為功能紡織品的重點發展技術,為全人類服務。
參考文獻
[1]肖琪,王瑞,徐磊,康衛民,吳凡,李明超,殷翔芝.熱處理溫度對玻璃纖維表面氧化錫薄膜光電性能的影響[J].紡織學報,2012(11).
[2]路艷華,陳宇岳,林紅,郝旭.納米二氧化鈦/殼聚糖改性柞蠶絲的結構和熱性能[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3]路艷華,王漓江,劉治梅.用于紡織品整理的低分子質量納米殼聚糖的制備與表征[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4]李曉峰,王建君,郭春秋,施艷秀.純棉紡織品納米氧化鋅抗菌整理劑的制備及應用[J].上海紡織科技,2012(06).
關鍵詞:納米 改性瀝青高速剪切 共混體系
中圖分類號:TU535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納米材料因其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以及表面效應等特殊的性能,對原材料的性能有極大的改善提高,已然成為了世界各國最活躍的研究課題之一。納米材料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為核心輻射全中國的基本格局。近年來,納米材料逐漸開始滲透到交通、水利、土建等工程材料領域。2008年,RILEM國際材料與結構協會專門成立了納米瀝青技術協會,納米材料已經為瀝青改性打開了一道嶄新的大門。
材料的選取與加工
納米材料按維數可以分為:納米粒子為代表的零維納米材料;碳納米管為代表的一維納米材料;納米層狀硅酸鹽為代表的二維納米材料;智能金屬等納米塊體為代表的三維納米材料四種。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選取價格相對低廉的零維活性納米碳酸鈣材料進行改性。
表2.1 A~C改性材料參數
表2.2D改性材料參數
加工方法為取基質瀝青質量5%的納米碳酸鈣A、B、C、D四種內摻攪拌,在170℃溫度下以5000r/min高速剪切攪拌30min,為避免實驗誤差,基質瀝青在相同的加工條件下制備。
表2.3基質瀝青主要技術指標
基質瀝青的主要指標
技術指標 單位 基質瀝青 規范要求
針入度(25℃,100g,5s) 0.1mm 71 60~80
針入度指數PI / -0.66874 -1.5~+1.0
軟化點(環球法) ℃ 50 ≥46
延度 10℃ cm 48 ≥15
15℃ 100 ≥100
密度(15℃) g/cm3 1.036 -
RTFO 質量損失 % 0.08 ±0.8
殘留針入度比 % 78.4 ≥61
殘留延度(10℃) cm 14 ≥6
針對加工制備好的瀝青按現行試驗規范進行三大指標實驗。針入度實驗取三個溫度,分別為5℃,15℃,25℃。針入度反映的是瀝青在某一特定溫度下的粘度特性,軟化點反映瀝青的高溫穩定性,延度用來評價瀝青的低溫性能。
實驗數據及處理
3.1 針入度結果及針入度指數PI
按照規范JTG 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基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進行針入度及針入度指數的相關實驗,實驗數據如表四所示,對實驗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將3個或3個以上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得的針入度值取對數,令y=lgP,x=T,按式lgP=K+AlgPen×T,進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線回歸,求取針入度溫度指數AlgPen。PI=(20-500 AlgPen)/(1+50 AlgPen)。
表3.1針入度試驗結果
25℃ 15℃ 5℃
基質瀝青 71.5 20.9 9.3
A改性瀝青 64.1 20.9 9.5
B改性瀝青 65.7 19.8 9.2
C改性瀝青 63.1 23.1 11.1
D改性瀝青 63.2 21.3 7.8
圖3.1針入度線性回歸分析
圖3.2 回歸分析結果
由上圖可以看出,A、B、C、D及原樣瀝青的回歸分析的針入度溫度指數AlgPen分別為0.0414、0.0426、0.0377、0.0455、0.0442。根據公式計算其對應的針入度指數分別為-0.2439、-0.41534、0.398614、-0.83969、-0.66874。其中,C型號納米碳酸鈣改性的瀝青PI值最小,其溫度敏感性也最小;D型號的溫度敏感性最小,因為D型號的改性劑粒徑最大,它的加入改變了基質瀝青的均質狀態,且大粒徑在加工過程中也容易沉積在瀝青材料底層,會有比較嚴重的離析現象,所以D試驗結果與基質瀝青相比,至少PI值差別并不大,沒有突出的改性效果。
3.2 軟化點試驗結果
圖3.3軟化點試驗結果
如圖三所示,1、2、3、4、5對應的分別為基質瀝青、A改性、B改性、C改性、D改性瀝青,可以看出C的軟化點最高,為57℃,比基質瀝青提高11.8%,改性效果比較明顯,其他幾種改性劑均提高了瀝青的軟化點。四種改性劑對軟化點的提高都很大,并且相互之間差別并不明顯,C改性效果稍微突出一點。
3.3延度的變化
按現行試驗規范試驗,測得研讀數據如圖所示,1、2、3、4、5分別代表基質瀝青、A改性、B改性、C改性、D改性瀝青。試驗溫度為15℃。瀝青的延性表征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時抗塑性變形的總能力,延度越大的瀝青其柔韌性越強。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基質瀝青的延度最大,因為其為勻相,整體性較強。在摻加納米碳酸鈣改性劑之后,因為納米粒子粒徑小,表面能高,具有一種自發團聚的趨勢。這就會一定程度產生一些應力的不均勻,宏觀的反應就是一定程度上延度的減小。其中,C改性瀝青對延度的影響較小,而B、D改性劑對延度的影響較大,延度減小了50%還多。
圖3.4針入度試驗結果
3.4 三大指標試驗結果分析
由表四以及圖一至圖四可以看出任意一種納米材料的加入,都會改變基質瀝青的性能,具體說來主要是針入度降低,軟化點升高,延度減小。為了選擇改性效果最突出的改性劑,依據實驗結果分別對各納米改性瀝青排序,結果如表3.2所示。
表3.2各改性劑試驗結果對比
試驗項目 性能數據結果對比
針入度 C
軟化點 C>D=B>A
延度 C>A>D>B
PI C>A>B>D
根據針入度越低,軟化點、延度、針入度指數PI越高的原則,由表3.2可以看出,在相同制備工藝,相同摻量條件下制備的納米改性瀝青,C型納米碳酸鈣改性劑改性瀝青的綜合性能最好,另外幾種納米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對瀝青的性能有所提高,但與C型改性劑改性瀝青相比,稍遜一籌。C的改性效果最好,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原料,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結論
基質瀝青的改性研究一直是道路建筑材料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改性劑種類繁多,改性工藝各式各樣。作為公路從業人員,需要把所做研究與前沿科技結合起來,而納米材料改性劑,無疑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方向。
活性納米碳酸鈣的加入,明顯提高了基質瀝青的各項性能,針入度降低,軟化點升高,改善了基質瀝青的高溫穩定性。納米材料之所以具有成為機制瀝青改性劑的潛力,是因為其小粒徑、大比表面積、強活性及諸如量子尺寸效應等特殊物理性能。但是,納米材料種類多種多樣,不是所有的納米材料都適合作為基質瀝青的改性劑來進行改性。
實驗證明C型納米碳酸鈣的改性效果最為明顯,明顯提高了基質瀝青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其高溫穩定性。可以選擇C型材料對其改性機理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納米;添加劑;分析;標準化;環保
中圖分類號:TE624.82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納米技術已同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一樣被稱為未來最重要、最核心的三大高新技術。為占有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的一席之地,世界上已經有30多個國家開展了納米科技方面活動,一些發達國家還制定了自己的發展計劃,如美國的“國家納米技術計劃”、歐盟的“第六框架計劃”等。同時,在納米技術方面的投資增長速度也顯著加快,如美國在2005年到2008年計劃投入37億美元,歐洲在2002年到2006年計劃投入13億歐元,日本從2003年起每年計劃投入8億歐元,俄羅斯在近年也將投資6億盧布用于發展納米技術[1-4]。
納米材料是由納米添加劑、基礎油和其他功能添加劑組成,被認為是最值得重視的納米材料之一,美國在其國家納米技術計劃中就將設計和制造能進行自修復的納米材料作為可能取得突破的長期目標。將納米材料應用于劑中,是一個全新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由于納米材料具有高擴散性、表面積大、易燒結、熔點降低、硬度增大等特點,納米材料作為材料不僅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易剪切的表面膜,降低摩擦系數,而且還能對摩擦表面進行一定程度的填補和修復。同時,納米材料中的納米性添加劑主要是非活性的單質、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納米級固體顆粒,這類物質具有高的熱穩定性、機械穩定性以及化學穩定性,在高溫、重負荷、高速等使用條件下,納米性添加劑不易發生氧化、分解與失效,也不像傳統添加劑那樣會產生腐蝕性物質。因此,納米材料不易導致金屬腐蝕,會減緩材料變質失效的速度,延長設備和材料的使用壽命。
本文簡要介紹目前國內外納米添加劑研究的情況,包括納米添加劑的主要類型、制備工藝、機理研究情況等,并簡要探討納米添加劑研究的趨勢。
1 納米添加劑研究的狀況
納米材料的研究報道很多,而且每年申請的專利技術也異常的多,為占有納米材料的制高點,發達國家開展了納米技術專利的“圈地運動”[5],但從目前有關納米技術的報道和專利情況看,納米添加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新品種、制備工藝、復合作用以及機理等。
1.1 納米添加劑的主要類型
目前報道的可作為納米添加劑的類型很多,品種也很多。但從化學的角度進行分類時,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單質,另一類是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等。表1給出了目前研究的納米添加劑的主要類型和品種[6-7]。
1.2 納米添加劑的制備工藝
由于納米添加劑具有較大的表面能,納米顆粒之間存在團聚成塊、粒徑長大的傾向,因此會導致添加劑性能大幅度降低。同時,作為油的納米添加劑,若產生團聚,將形成沉淀而析出,
收稿日期:2007-11-04。
作者簡介:馮克權(1963-),男,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1989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專業,現任杭州新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長期從事油、脂以及油脂添加劑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工作,已公開20余篇。
人們根據納米添加劑的不同結構、組成和特點,已經研究出很多種制備納米添加劑的方法,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氣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這些方法又可細分為:機械粉碎法、物理氣相法、電火花法、蒸發冷凝法、真空蒸發法、激光法、高頻電弧感應法、濺射法、高速干燥法、微乳化液法、水熱合成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化學氣相冷凝法、溶膠―凝膠法、氧化―還原法、熱分解法、超聲化學法、有機配合物前驅體法、化學氣相法等[8-10]。表2給出了常用的制備納米添加劑的方法和原理。
通過普通方法制備的納米添加劑,具有較大的表面能,固體顆粒之間存在團聚成塊、粒徑長大的傾向,從而影響穩定性和使用性能。為此,在制備納米添加劑過程中,近年來開發出表面修飾技術[11-12]。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技術是以降低納米微粒表面能為目標,同時改善納米粒子在基礎油中的分散性。目前較為通用的修飾方法包括:表面活性劑吸附法、化學反應修飾法和聚合物包膜法。表面活性劑吸附法是表面活性劑吸附在納米粒子表面,非極性與分散介質-基礎油發生溶劑化效應,從而防止或減少納米粒子的團聚;化學反應法是通過修飾劑與納米粒子進行反應而達到防止或減少納米粒子的團聚;聚合物包膜法是吸附在納米粒子表面的單體發生聚合反應或聚合物吸附在納米粒子表面形成包膜,從而阻止納米粒子發生團聚,提高穩定性。
1.3 納米添加劑的機理研究
摩擦與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因此納米添加劑機理的研究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課題。大量研究表明,納米粒子的效果非常強烈地依賴粒子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種類、粒徑大小、基礎油的類型等。人們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對數百種納米添加劑的機理進行了分析和試驗研究,對納米添加劑的機理做出了一些推測,認為納米添加劑的減摩抗磨機理主要有:滾珠軸承效應、小尺寸效應、高活性效應、載體作用和沉積膜作用[7,13],如表3所示。
1.4 分析方法與標準化
可用于納米粒子分析檢測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透射電鏡法、掃描電鏡法、X射線衍射法、激光粒度分析法、X射線小角散射法、沉降粒度分析法和擴散系數法等七種[14]。表4給出了幾種分析方法的原理。
我國在納米顆粒的測定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已經頒布了兩種檢測方法國家標準:《納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測定――X射線小角散射法》(GB/T 13221-2004)和《氣體吸附BET法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GB/T 19587-2004)[15]。同時,也頒布了四種納米產品的國家標準:《納米鎳粉》(GB/T 19588-2004)、《納米氧化鋅》(GB/T 19589-2004)、《納米二氧化鈦》(GB/T 19591-2004)和《超微細碳酸鈣》(GB/T 19590-2004)[16]。
1.5 納米添加劑的復合作用
和傳統添加劑一樣,不同組成、不同結構的納米添加劑其主要性能也不盡相同,有的抗磨損性能好,有的減摩性能好,有的極壓性能(承載能力)好。因此,要獲得減摩和抗磨極壓性能都好的油配方或產品,就需要不同納米添加劑的有機結合。
國內外在復合納米添加劑方面的研究都有報道。例如將40 nm的碳酸鈣粒子與11 nm的稀土粒子復合加入到500SN中,測定的試驗結果見表5。其中納米添加劑加入的總量相同,磨斑直徑的試驗條件為392 N,60 min。由表5可見,兩種納米添加劑的復合,其油品的最大無卡咬負荷提高,磨斑直徑和摩擦系數都有所降低[16]。另外,有研究表明,采用納米二硫化鉬與納米金屬鈦或納米鉛的復合多層膜可以提高設備使用壽命,納米復合多層膜的滑動磨損壽命比純納米二硫化鉬膜提高4~6倍[17]。
2 納米添加劑研究的趨勢
納米添加劑的研究已經到了非常活躍的階段,我們認為選擇來源廣且價格合理的品種、穩定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并使之產業化是將來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時,納米添加劑復合作用的研究、納米添加劑產品標準化研究以及環保型納米添加劑的研究也是將來研究的重要內容。
2.1 工藝與產業化研究
納米添加劑的比表面能大,容易聚集成大顆粒,因此表現出制成的油品穩定性差,納米添加劑容易從油中沉淀析出。要獲得穩定的含納米添加劑的油品,納米添加劑的制備工藝就顯的尤為重要。總的看來,納米添加劑的制備工藝研究是將來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且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納米添加劑制備新工藝的研究,二是表面改性(修飾)技術的研究。而工藝研究的主要目標是研究出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設備要求不高的生產工藝技術,同時合成新的、效率高的分散劑和穩定劑,以解決油中納米添加劑粒子在苛刻條件下工作的穩定性。
另外,雖然國內外市場上都有納米添加劑產品銷售,但生產工藝穩定以及產業化程度高、應用范圍廣、成本低且規模化了的產品還不多見。因此,納米添加劑的產業化研究也將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面。
2.2 納米添加劑復合作用的研究
不同納米添加劑的復合可以完善所獲得的劑的性能,但一個劑配方是由基礎油和多種功能添加劑組成的,如抗氧劑、防銹劑、抗腐蝕劑等等,這就需要納米添加劑在劑配方中與其他添加劑有良好的協和作用。因此,不同納米添加劑復合作用效果的研究以及納米添加劑與其他功能添加劑的協和作用研究是研究者在未來研究中需要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2.3 標準化研究
目前已經有納米添加劑產品投放市場,但是并沒有統一的納米添加劑標準。隨著納米添加劑和納米油、納米脂研究開發的不斷深入,納米添加劑以及相應劑產品的標準化研究工作已經顯得愈來愈重要。我們認為應該開展相關產品的標準化工作,制定出產品標準,規范產品市場,使納米材料在領域的應用能夠健康發展。
2.4 環保型納米添加劑的研究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以及研究者關注的重要課題。為適用環保要求,環保型納米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也應運而生。目前環保型納米添加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采用環保型納米材料,通過合適的工藝路線以及采用特殊的分散技術和穩定技術,制備環保型納米劑[16,18]。
3 結束語
納米添加劑具有獨特的結構表征和優異的性能,在油中加入納米添加劑可以大大提高油的抗磨減摩性能,但納米添加劑能象傳統添加劑那樣廣泛用于劑配方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認為目前納米添加劑研究者應開展的主要工作是:
(1)選擇價格合理、性能優良的納米材料,進行工藝研究,確定可行的生產工藝并使之產業化。降低成本,使納米材料真正應用到普通劑配方中,發揮納米添加劑的作用。
(2)制定納米添加劑的產品標準,使納米添加劑的研究、開發、生產有標可依,避免盲目性。同時開展納米添加劑分析方法的研究,并標準化。
(3)研究納米添加劑復合作用機理,探討納米添加劑與傳統添加劑的協和作用效果,研究協和作用規律,為納米材料的配方研究提供指導。
(4)研究與開發環保型納米添加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姚文新.美國國家納米計劃實施情況[J].新材料工業,2005(2):41-45.
[2] 王宏業.日本納米技術研究戰略與措施[J].全球科技經濟燎望,2002(10):39-41.
[3] 孟強.德國發展納米技術的戰略新方向[J].球科技經濟燎望,2002(10):43-45.
[4] 喬紅斌,郭強.油納米抗磨添加劑研究現狀[J].機械工程材料,2005,29(4):4-6.
[5] 余翔,蔣文光.世界納米專利比較分析和我國納米專利戰略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4, 16(4):85-90.
[6] Dumdum J M. Grade Cerium Fluoride-A new Solid Lubricant Additive for Grease, Paste and Suspensions[J]. NLGI Spokesman, 1984,48:111-116.
[7] 王淮英,朱紅,康曉紅.納米粒子的制備技術與應用現狀[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5(2):44-47.
[8] 喻建勝,李淼,蔣渝,等.油溶性n_Cu的制備及其油抗磨添加劑性能研究[J].四川化工,2006,9(1):7-10.
[9] 胡澤善,王立光,黃令,等.納米硼酸銅顆粒的制備及其用作油添加劑的摩擦學性能[J].摩擦學報,2000(4):292-295.
[10] D Jason ,Riley.Electrochemistry in Nanoparticle Science[J]. Current Opinion in Ccolloid & Interface, 2002,7:186-192.
[11] 陳蓮英,章文貢.納米材料及表面改性研究進展[J].與密封,2004(1):107-110.
[12] 喬云林,徐濱士,李長青,等.表面修飾的硼酸鹽油添加劑的制備與分析[J].材料保護, 1997 30(6):11-13.
[13] L Rapoport. Friction and Wear of Powdered Composites Impregnated with WS2 inorganic Fullerent-Like Nanoparticles[J]. Wear, 2002,252:518-527.
[14] 吳新明,范茂松,潘兮.納米顆粒的粒徑測定[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4(增刊):69-77.
[15] 舒予.我國首批納米材料國家標準[J].牙膏工業,2005(3):64.
[16] 顧彩香,顧卓明,陳志剛,等.環保型納米材料的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6(2):106-108.
[17] Savan A. Use of Nanoscaled Mutilayer and Compound Films to Realize a Soft Lubrication Phase within a Hard[J]. Wear-Resistant Matrix. 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2000,126: 159-165.
[18] 葉斌.環境友好的納米劑及其制備方法[S].CN 1919989A,2006.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NOPARTICLES AS LUBRICATING ADDITIVES
FENG Ke-quan, ZHAO Zhi-qiang
(Hangzhou Xin′gang Petrochemical Co., Ltd. Hangzhou 311600,China)
關鍵詞:納米材料 太陽電池 光催化 興趣小組
中圖分類號:N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001-01
為了更好地開展“納米科技”興趣小組,將興趣小組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實施:納米材料的基本知識及制備方法,染料敏化納米薄膜太陽電池,納米科技在光催化、光吸收等方面的應用。
1 納米材料的基本知識及制備方法
“納米科技”興趣小組剛開展時,指導學生查閱文獻的方法,為小組成員提指導學生制作太陽電池,首先制作納米二氧化鈦,有很多參數會影響到納米供相關科技書籍,指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納米概念、納米微粒結構、納米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等,啟發學生主動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納米科技的興趣。
針對小組成員是大一新生,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相對不足,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小組成員學習理論知識和常規的實驗技能,指導小組成員做一些簡單的材料制備實驗,熟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UV-Vis)、pH計等分析儀器。給小組成員布置學習任務,按期提交學習心得,督促小組成員盡快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給學生做演示實驗,指導實驗的關鍵點。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懂得科學的嚴謹性,養成多動腦筋、勤觀察現象、善于分析的好習慣。指導學生掌握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如何記錄實驗現象,如何進行實驗分析和數據處理。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理解能力、動手操作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興趣小組的實施過程中,小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檢索、聽講座、看演示實驗、動手做實驗、討論交流等方式了解納米科技,熟悉納米材料的基礎知識,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共沉淀法、水解法、溶膠-凝膠法和微乳液法等,能動手制備一些納米材料,如: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硅等。
隨著小組成員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提高,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方案及注意事項,讓學生動手做一些實驗。指導學生利用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比較各個工藝路線的優劣,討論如何設計下一步的實驗方案。指導學生記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以及一些困惑和思考。學生在做科學研究時,興趣更大,操作更加細致認真。先后做的實驗有: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并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納米二氧化鈦的的光化學性質;制備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材料,納米二氧化鈦和二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制備。納米TiO2顆粒容易團聚形成較大的聚集體,對納米TiO2進行表面改性以避免其團聚現象。納米TiO2顆粒的晶型、顆粒大小對光催化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分析影響光催化劑晶型、粒徑的因素,控制納米TiO2的晶型和粒徑。
2 染料敏化納米薄膜太陽電池
給學生介紹染料敏化納米薄膜太陽電池(DSC),DSC具有廉價的原材料和簡單的制作工藝以及穩定的性能等優勢。DSC采用有機染料來敏化納米多孔TiO2半導體,由于有機染料分子設計合成的靈活性和納米半導體技術的迅猛發展,DSC在技術發展和性能提高上有很大的潛力。
TiO2的形態(粒徑、顆粒形狀、孔隙和比表面積等),還有pH值及反應溫度和時間等。在第一階段已經做過納米二氧化鈦,然后合成染料敏化劑聯吡啶釕,染料敏化劑在太陽電池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它具有很寬的光譜吸收范圍和良好的穩定性,能有效地捕獲太陽光,并通過染料分子的吸附功能基團與納米TiO2薄膜表面形成化學鍵,使染料能夠有效地敏化納米TiO2薄膜電極。將合成的染料溶于乙醇中,配制成染料溶液。第三步配制電解質。第四步,準備好導電玻璃,將二氧化鈦薄膜印刷到導電玻璃上,然后浸泡到染料溶液中,在反電極的玻璃上鍍上一層鉑。最后將兩片導電玻璃固定好,注入電解質,密封好就得到太陽電池了。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電池,興趣很大,動手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3 納米科技在光催化、光吸收等方面的應用
指導小組成員學習納米材料在光催化、光吸收、生物、醫藥、磁性材料及傳感器等方面的應用;指導小組成員分析納米二氧化鈦的應用研究,如在水處理、氣體凈化、抗菌保潔等方面的應用;指導小組成員學習工業廢水的常規處理方法,以及催化劑的性質和應用;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將金屬離子摻雜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劑應用到光催化降解工業廢水中。
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共摻雜鋅、銀的納米TiO2光催化劑,提高納米TiO2的光催化效率。考察摻雜量、催化劑加入量等對光催化性能的影響。在處理制漿造紙工業、農藥制造、印染、化工等多種工業排放廢水方面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這種光催化技術對解決環境污染,治理環境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全球環境惡化,病毒性傳染病時有發生的今天,加強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技術更為重要。以甲基橙染料廢水的光催化降解為例,分析鋅、銀共摻雜納米TiO2光催化劑的降解效率。分析影響甲基橙染料廢水的光催化降解的因素:光照強度、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pH值、有機廢水濃度等。
4 結語
通過“納米科技”興趣小組的開展,小組成員對科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科技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了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能進行文獻的檢索,實驗方案的選擇等,能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UV-Vis)對納米光催化劑的光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能比較各個工藝路線的優劣,討論如何設計下一步的實驗方案。“納米科技”興趣小組的開展大大提高了小組成員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
通過“納米科技”興趣小組的開展,小組成員能制備出納米二氧化鈦、共摻雜鋅、銀納米TiO2光催化劑等納米材料。這種新型光催化劑是造紙、農藥、印染、化工等多種企業所需要的,為企業解決工業廢水的治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O'Regan B,Graetzel M.A low-cost, 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dye-sensitized colloidal TiO2 films[J]. Nature,1991,353(6346):737-740.
關鍵詞:電沉積;納米鎳鐵合金;工程應力;拉伸性能
中圖分類號: K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們通過以往的實驗發現合金材料不只具有很高的強度和相對良好的塑性,同時塑性不隨應變速率的增大而下降。在傳統材料的設計中,材料的延伸率與屈服強度兩者之間具有相互制約的特性,對于大多數納米材料,提高其延伸率必將導致材料強度的下降,反之,提高其強度的同時也必將導致其延伸率的下降。本文將通過對納米鎳鐵(Ni-Fe)合金的異常拉伸性能的試驗,深入探討這種材料所具有得研究的價值,并圍繞這個材料特性,通過與常規的納米鎳(Ni)晶材料的拉伸性能對比分析,其中包括強度、塑性、應變速率敏感性等力學性能的比較,并采用SEM(JSM-560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拉伸斷口形貌進行單向拉伸斷裂表面分析,對此納米鎳鐵合金材料的拉伸性能進行進一步研究,初步研究納米鎳鐵合金的變形機制。
在室溫下,納米鎳鐵合金不同應變速率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圖[1]給出了電沉積納米 Ni 晶在不同應變速率(1.35E-5 到1.35s-1)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從圖可以看出,在較寬的應變速率范圍內,納米晶 Ni[52]的抗拉強度處于 1440 和 1916MPa 之間;延伸率最高可達 11.3%。與電沉積納米鎳鐵合金對比,納米 Ni 的最大抗拉強度較大,而納米鎳鐵合金的最低抗拉強度則較大。
圖[1]室溫,1.35E-5 到 1.35 s-1下電沉積納米晶材料的工程應變應力曲線
為了更好的對比分析兩種材料的拉伸性能,圖[2]給出納米鎳鐵合金和納米鎳晶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對比圖,其中 A1~K1為納米 Ni-Fe 合金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A2~K2為納米 Ni 晶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從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拉伸過程中納米 Ni-Fe 合金發生頸縮比納米 Ni 晶延后,而頸縮時間則比納米 Ni 晶的短。兩者拉伸工程應力-應變曲線的區別也說明由于納米鎳鐵合金中加入 Fe 元素而致使拉伸性能發生改變。初步推測這是因為納米 Ni 材料在拉伸過程相對較容易產生應力集中,使局部過快地產生變形,使材料過早地發生頸縮。而納米 Ni-Fe 合金則相對變形均勻,從而推遲了發生頸縮的時間,這也使這種納米鎳鐵合金具有與其他納米材料不同的拉伸性能。
圖[2]電沉積納米 Ni-Fe 合金與納米 Ni 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的對比關系
初步地論述了納米鎳鐵合金的拉伸性能隨應變速率(ε )增大的變化趨勢。為了能更好地觀察應變速率對納米鎳鐵合金的拉伸性能的影響,以及同納米 Ni 的對比分析,兩種材料的抗拉強度(σUTS )、屈服強度(σ0.2 )、均勻應變(εUTS )以及斷裂應變(εf )與應變速率(ε )的關系曲線如圖[3]圖[4]所示。
圖[3]電沉積納米Ni-Fe與納米Ni[52]的抗拉強度(σUTS )
和屈服強度(σ0.2 )隨應變速率(ε )的變化
由圖 [3]可以看出納米鎳鐵合金的極限抗拉強度(σUTS )和 0.2%屈服強度(σ0.2 )表現出與應變速率(ε)的依賴關系并沒有納米 Ni 晶那么明顯。在試驗的應變速率范圍內(1×10-5s-1~1s-1),納米鎳鐵合金的 0.2%屈服強度從1097MPa 增加到 1368MPa,極限抗拉強度從 1732MPa 增加到 1793MPa;而納米 Ni 晶在不同應變速率下(1.35E-5 到 1.35s-1)的 0.2%屈服強度從 876MPa增加到1307MPa,極限抗拉強度從 1605MPa 增加到 1912MPa。
圖[4]電沉積納米 Ni-Fe 與納米 Ni 的斷裂應變(εf )和均勻應變(εUTS )
隨應變速率(ε)的變化
圖[4]為兩種材料的斷裂應變(εf )以及均勻應變(εUTS )與應變速率(ε)的關系曲線。從圖可以看出,納米鎳鐵合金的斷裂應變(εf )以及均勻應變(εUTS )隨應變速率(ε)的變化規律不同于納米 Ni 晶。當應變速率逐漸增大時,納米 Ni 晶的斷裂應變以及均勻應變隨之降低,在試驗的應變速率范圍內(1.35E-5 到 1.35s-1),斷裂應變從 10.7%下降到 5.8%,均勻應變從 6.9%下降到 4.6%,這與傳統納米材料的拉伸塑性隨應變速率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而本實驗制備的納米鎳鐵合金則發現與之相異的拉伸塑性,在應變速率增大時,其斷裂應變以及均勻應變基本保持不變,當應變速率在試驗范圍內(1×10-5s-1~1s-1)增大時,斷裂應變的變化范圍為 8.5%~9.3%,均勻應變的變化范圍為 6.3%~7%。
通過試驗得出納米Ni-Fe合金與納米Ni拉伸性能對比兩點結論:
關鍵詞:金屬納米材料;激光燒蝕法;銀等離子體
1 激光燒蝕法制備銀納米粒
常規制備納米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學還原方法、電化學還原法、光還原法、金屬蒸汽沉積法、磁控濺射法、微波還原法和激光燒蝕法等等。下面針對激光燒蝕法制備銀納米粒子進行簡單介紹:這種方法是通過具有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器對固體靶材表面進行照射,產生高溫高壓等離子體,根據等離子體的特性可知,其內部具有大量的電子、原子、離子、團簇等復雜結構。
通過改變溫度,壓強和其他制備環境,可以控制等離子體形成的各種離子團簇,形成具有納米尺寸的粒子。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方法可以獲得更高純度的納米級別的溶膠,同時還能夠在表面形成具有納米級別的燒蝕坑的靶的形狀。該方法的優勢在于其對制備環境要求較低,制備的銀納米粒子均勻性好,一般以球狀形式存在。
2 銀納米粒子的特性分析
對于制備后的銀納米顆粒的特性研究只要是通過光譜法進行特性分析的,通常采用以下幾種光譜分析的方法:(1)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2)X射線衍射法;(3)電子顯微鏡。
由于金屬納米粒子對各個波段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的特點,通常對其進行特性的物理或者化學性質進行定量分析,判斷物質結構和化學組成。不同的金屬納米粒子由于表面的形狀的不同,導致其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吸收峰所對應的形態不同,另外由于尺寸上的差異其吸收峰的半高寬也不同,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吸收峰的三大特性-位置、半高寬和峰值強度表征納米粒子的情況。若吸收峰當前的位置發生紅移,證明納米粒子顆粒變大,若其半高寬變寬,證明粒子尺寸分布越來越廣泛,若峰值強度變大,表明粒子數濃度增大。對于金屬納米粒子Au和Ag納米顆粒及其外層納米可層的光學特性的研究,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法成為了研究其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之一。該方法充分利用了金屬納米粒子在紫外可見光波段具有吸收帶的特性,該特性是金屬顆粒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激發導致的。
銀納米粒子的光學性質,當入射波長遠大于金屬粒子的大小時候,在外部電場的作用下,其內部的粒子內的電子云產生振蕩,若電場頻率與內部電子云頻率一致會發生共振現象,該現象統稱為表面等立體共振(SPR)。
銀納米粒子由于它的尺寸效應,使得其表面積能夠盡可能的與微生物的表面進行接觸的概率增加,相較于傳統銀系抗菌材料相比,其抗菌特性十分顯著。
銀納米粒子也具有催化性質,主要是由于在半導體粒子表面沉積的過量貴金屬成為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復合中心,而不再是光生電子的捕獲陷阱。
3 金屬納米粒子催化,磁性,生物學等方面的應用
由于納米金屬顆粒具有的表面面積大、小尺寸、量子尺寸和宏觀隧道效應等特殊的性質,使其在催化、磁、生物醫學等方面獲得了常規材料無法具備的特殊的優異性質。
催化應用方面:由于納米粒子的尺寸小,表面接觸面積大,表面的鍵態和電子態與粒子內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足等導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多,吸附能力強,這樣的特性使得他具備了催化劑的最基本的條件。
磁性應用方面:實驗研究表明,納米磁性顆粒具有無毒無害、容易奮力的特性,同時由于尺寸和形狀的差異,金屬納米粒子具有著不同的磁學特性,納米級別的磁性材料相較于常規材料磁性會高出很多倍,在磁性材料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生物醫學應用:在醫學應用中的治療方面,由于納米化的藥物的特殊形態,使得他把病變組織與藥物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這樣可以大大增加藥效。同時納米化的藥物可以通過人體中的最小的末梢毛細血管,血腦屏障,使得藥物具有很強的靶向性,能夠最大限度的對疾病進行定點治療。
4 結束語
文章通過探討激光燒蝕銀等離子體特性分析,介紹了激光法制備銀等離子體納米粒子的方法,通過對生成的銀鈉納米粒子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化了銀納米粒子的應用前景。通過對金屬納米粒子催化,磁性,生物學等方面的應用的介紹,使人們對于激光燒蝕銀等離子技術的應用有了基本的宏觀認識。
參考文獻
[1]張志餛,崔作林.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0,10-30.
[2]張立德,牟季美.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5,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