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心理學培訓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平時我都停流在基本應用上,然而通過此培訓,才真正的認識到自我在專業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業務 提升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學習,只有這樣隨時為自我更新,補充新識,更新觀念,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
隨著信息化快速發展,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完善自身的需要。作為名信息技術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信息技術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通過聆聽專家教授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信息技術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深入仔細的分析與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辦公軟件強大的功能,平時我只會對辦公軟件進行簡單的應用,沒有更進步去學習 ,看了視頻的解析與演示操作,深刻的認識到什么專業知識,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專家學者們奉獻了他們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水平,讓我們收獲了知識的同時,也讓我們增長了見識。我學會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竅門,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游刃有余,對今后的教育教學來說感覺受益匪淺。
回顧這么多年的教學歷程,備課無疑是經歷最多,變化也是最多的。從教學初期的盲目抄教案,到現在汲取別人的教案精華,融合自己的特點備課,這變化的過程中經驗起著很大的作用。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把握住語文教學,還是在一些環節上出現失誤,從而使有些課堂出現重復講解的現象。
近幾年國家教育部一再強調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一直困擾著我,這次師德學習使我知道了有效教學就是在課前做足準備,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備而能用并備而有效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課前有效的備課要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目標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確才會使課堂收到良好效果。
有效的備課還要把握適量、適度的教學內容。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并沒有明確規定,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能貪多失效,也不能求少圖方便。
二、導之有“方”并導之有“效”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設計有方的導入能緊扣學生心弦,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將學生帶入課堂的情境中,水到渠成,導入方能有效。
教學過程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教學內容,并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好教學語言,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不僅如此,課堂上的時間也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要調控好。雖然有時候因為課堂上的突發因素,或許是非重點內容占用了一些時間,教師一定要從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可是,教學組織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教學應使全體學生都受益,即使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寧愿減少教學內容,也不能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
三、題不在多而在精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范文 當今的社會里,壓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師的壓力與比過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課程改革、教學行為、人際關系、角色轉換、專業發展……
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學習,我明確了當前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現狀及職業壓力帶給教師的影響;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從何而來;掌握了教師職業壓力的有關理論。并從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于教師應該怎么做,應該是什么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
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并且,教師自己心里也有“一桿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于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
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并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不要斤斤計較,憤憤不平。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進人性化管理等,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總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教師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
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為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系;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解除教師后顧之憂;配備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善于鼓勵教師。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也一樣,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樣希望得到校領導的肯定、鼓勵。
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確地了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訓:“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于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復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于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于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第四,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并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五,換位思考,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第六,低調處理問題,知足常樂。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構成;面對完美的渴求在,我們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平常人的心態,告別心理困境。
四、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說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特別喜愛并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項重要措施。
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愿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艷!讓教育之果更豐碩!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讓學生的學習更優秀,讓家長更滿意,讓校園更和諧。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范文
今年三月我參加了宜昌市秭歸縣心理健康網絡培訓,經過學習,使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段時間來,我克服種種困難,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集中精力參加培訓的各項活動,順利完成了培訓預定的各項任務。
在此期間,我自學了網絡課程,聆聽了專家的視頻專題講座,即和,對心理健康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以后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次培訓活動主題鮮明,重點突出,任務明確,安排得當,使我在思想認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在這次培訓中,本人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將學習情況及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升了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心理健康培訓總結。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少到多,由淺入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如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并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培養。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中,我們不僅了解到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還學習到了怎樣進行職業倦怠的自我調適的方法,同時還掌握了教師怎樣進行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
二、通過培訓,懂得了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理。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培訓總結。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圣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培訓,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過這次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在培訓中,老師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陳舊的話題,但細細體會、琢磨他的話語,覺得很有分量。這也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在這次培訓中有幾項任務是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做一些東西,雖然說我們現在還是學生,但是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很有難度。因為我們不知道現在學生的想法是不是還和我們一樣,做出來的學生演示文稿會不會完全符合我們之前作的單元計劃。其實這就是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并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于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未來教育需要專家型的教師,而不是教書匠,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一切工作都需要實踐來證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本次培訓精神作為指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文中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
1.PMHP項目的具體操作流程
PMHP項目的核心工作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聚焦于低年級兒童和尚未根深蒂固的問題,因為兒童期的心理發展狀況是青少年期、成年期心理發展的基礎,許多個體心理問題的出現與兒童期的心理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從低年級的兒童入手,通過有效的、系統的篩查程序,盡早確定兒童有無問題,并開展積極的、適當的干預,以避免兒童期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嚴重化和固化,及早加以解決,在嚴重問題出現之前做好預防干預工作。[4]PMHP項目的具體操作流程包括檢測與篩查、干預輔導和效果評估三個部分。第一步程序是檢測與篩查。這個工作由心理學專家和社會工作者完成,在開展PMHP項目的學校,心理學專家采用兒童情況調查表(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m,簡稱BIF)、課堂適應量表(the Classroom AdjustmentRating Scale,簡稱CARS)、健康資本調查(the Health Resources Inventory,簡稱HRI)等心理學量表或問卷,并結合觀察、記錄等手段對學生身心發展狀況進行檢測與篩查,把那些存在心理與行為問題或問題傾向的兒童篩選出來,當然,心理學量表或問卷需要家長和教師配合完成。第二步程序是開展干預輔導。這個工作由心理學專家、社會工作者和非專業的兒童助理共同完成。其中,非專業的兒童助理負責直接干預兒童,一般情況下,一名兒童助理負責10~15名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人際交往、學習困難、課堂行為問題等進行每周1~2次的干預活動。干預形式包括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干預活動包括:講故事、做游戲、做手工、繪畫、遠足等。第三步程序是效果評估。效果評估工作主要由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完成,評估的手段主要是相關量表的測量、兒童助理的評估、教師對兒童進步的評價和家長的反映四個方面。[5]
2.PMHP兒童助理招募與培訓
PMHP項目由于推廣得非常迅速,僅靠專業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很難完成這么多學校和兒童的心理干預預防工作,因此,PMHP項目招募并培訓了大量的、非專業的兒童助理參與到項目中來。所以,PMHP項目的工作成員主要包括:專業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和非專業的兒童助理,且有明確的工作分工。具體的分工是:專業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主要開展項目的策劃、組織、領導等工作,比如,介紹與宣傳PMHP項目的理念、對兒童進行心理測試與篩查、制定PMHP工作計劃、對非專業人士的招募、訓練和督導等。非專業的兒童助理主要負責干預措施的具體實施。[6]關于兒童助理的招募、選擇與培訓是PMHP項目的重要工作。首先,兒童助理招募的對象與條件。不同的地區招募兒童助理的對象也不完全一樣,有大學生、有社區志愿者、甚至以有孩子的媽媽為招募對象。一般而言,PMHP招募選擇兒童助理時,不是依據是否有高學歷、是否有專業背景,而是依據個人素質、經驗是不是適合開展兒童心理行為的干預工作。其假設是兒童助理干預兒童的效果更多地取決于個人素質,而不一定是正規的學歷教育或先進的專業訓練。在對兒童助理培訓時,完全地強調和兒童建立溫暖、包容性關系的重要性,這種假設對所有兒童都適用,無論其是否存在問題。[7]其次,兒童助理的培訓與督導。兒童助理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先前也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因此,被招募為PMHP項目的工作人員之后,在正式開展工作前,都需要接受PMHP的培訓。培訓次數為10次左右,每次約1.5小時。培訓的內容包括:兒童心理發展、關系建立、提問技巧、學校適應問題干預技巧與限制、矛盾情緒處理等,培訓的形式主要有觀看兒童干預的錄像、演講與討論、模擬干預等。不僅在開展工作前兒童助理需要接受培訓,在正式開展兒童干預的過程中,兒童助理也需要定期接受督導,督導也是通過觀看錄像、討論等形式開展。
3.PMHP重視干預教師與家長
PMHP不僅針對學生進行直接的干預,還要對教師和家長進行干預,這個工作主要由心理學專家和社會工作者完成。一是針對學校和教師的干預。主要通過與校長、教師、校醫等學校員工進行會談。PMHP專業人員向學校員工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PMHP項目,讓他們了解PMHP的理念、操作流程及相關技巧。同時,PMHP專業人員也會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PMHP專業人員會深入課堂聽課,觀察了解兒童在課堂中的表現,了解教師的教學策略與課堂管理技巧。也會與教師討論課堂中兒童的行為表現、課堂中所出現的情況及其應對方法,并給教師提出一些課堂教學與管理策略的建議和在課堂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通過這些措施,給兒童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更好的學校教學氛圍與環境,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針對家長的干預。這主要由PMHP專業人員與家長會談而進行,會談既有與單個兒童的家長,也有家長團體會談,即把所有需要干預的兒童家長組成輔導團體,進行會談。會談的主題有兒童規則意識、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系、尊重孩子與樹立權威等等,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兒童情感、行為發展等發展的特點與規律,讓家長有意識地改善家庭情感環境和教育方式等,以協助PMHP項目的順利進行,促進對兒童的干預效果。三是開展PMHP專業人員、教師和家長共同會商。教師介紹兒童在學校的各種心理與行為表現,家長介紹兒童在家庭的心理與行為特點,讓家長、教師和PMHP專業人員更全面地了解兒童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表現,共同商討干預措施,這些措施效果良好。
二、PMHP項目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PMHP項目在美國及世界各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心理問題的預防與干預取得了積極的成效。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那么,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從PMHP項目得到哪些啟示呢?
1.切實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早期檢測與預防
近20年以來,教育部、團中央等教育行政機關、黨群組織先后出臺了多部文件和系列活動措施,以加強和推進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所有大學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無論是經費的投入、師資隊伍的建設、實際工作的開展,甚至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總結,都非常重視。相對而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沒有能像大學一樣得到重視與落實。事實上,無論是PMHP的專家,還是我國的學者,都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從中小學開始,應重視早期的檢測與預防。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個體早期的心理發展狀況是后續發展的基礎,直接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方向、個性的特點和健康質量;二是高年級學生,甚至是個體成年后,所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在早期發展過程中就已經出現一些跡象,或者與早期的發展密切相關;三是重視早期檢測與預防,可以避免個體早期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固化,早期干預也容易取得成效。2012年底,教育部頒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強調加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尤其是各基層中小學校,應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實加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低年級開始,重視對低年級中小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的檢測、篩選并有效開展預防干預工作,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從低年級開展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的心理素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與成長。
2.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師資力量,推進中小學開展工作
專業的師資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條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沒有很好開展與落實,原因很多,缺乏專業的師資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學校的領導都意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因為沒有專業的師資,相關工作也就無法開展。因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但是,由于學校的編制等原因,要想按《指導綱要》的要求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短時間內是難以做到的。事實上,PMHP項目在美國開展的時候,也沒有要求各個學校都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PMHP項目的心理學專家、社會工作者和非專業的兒童助理等工作人員并不是固定屬于哪個學校,而是由PMHP項目總部招募、培訓并開展工作的。因此,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借鑒PMHP項目的部分做法,并根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師資力量,推進中小學工作開展。具體來說,這種整合是比較現實的:由各級教育行政機構牽頭并聯合各高校、協會等,整合存在于各高校、心理衛生協會等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心理學專家團隊。從各中小學校挑選一批熱心于學生工作的班主任、思品教師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培訓,組成心理健康教育兼職師資隊伍。從高校中挑選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訓,組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心理學專家團隊負責整個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對中小學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進行培訓,以及每個心理學專家都要分工負責對某一區域內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中小學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學專家指導之下,負責各自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在心理學專家指導和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帶領之下,到各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開展心理測試、團體心理輔導等活動。這樣,對于某一個中小學校而言,可以由一名心理學專家、2~3名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5~10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組成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確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與深入。
3.有效調動學校資源引導教師和家長,干預微生態系統因素
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心得1
作為一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現在再次走進校園,走進那個無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動難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轉化,從坐在教室接受知識變成了站在講臺之上傳授知識,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和驕傲的。為了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們能盡快適應教學工作,學校特地將我們送到四川師范大學參加為期1個月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這次新教師培訓內容豐富,包括對高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概論和職業道德修養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
作為一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但在如何組織教學,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上,還感到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通過崗前培訓幾門課程的學習,收獲很大,以前一些認識模糊的問題,現在搞清楚了,從前的一些情感體驗,如今也找到了理論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確是一門藝術,一門大學問,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鉆研。通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本次的崗前培訓最重要的是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全面的認識。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點。就我從事的飛行教員最主要的工作任務是教授學員飛行實踐技術,讓他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民航飛行員。這也就是傳道、授業。
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這也就是解惑。
作為一名飛行教員,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加上軍事化得管理,使得我們和學生可以說是朝夕相處,在飛行上又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所以隨時與學生保持者聯系,只要學生有事,都應該及時在他們的身邊。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站在學生一生發展的角度對學生負責。這個一名成功的飛行教員應該具備的。
其次,本次培訓讓我明白今后的教學除了技能以外,還應該講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訓中,幾位老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高校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們還提出了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培訓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課,通過這次課,我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自身就應該走在學術的前沿,將最前沿的知識帶到課堂,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畢業后能很快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最后,本次的培訓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對于剛剛從大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訓中,培訓指導老師也十分注意我們的這種心理的變化,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個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說是浪漫的生活態度。鼓勵我們要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
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心得2
慶幸自己可以有機會步入教師的隊伍,對于我來說有心而無力,有許多時候自己希望可以把自己懂得的東西教給其他人,可是自己學歷實在是差了很多,但是一步步走來,總算是有機會加入教師隊伍,心中的喜悅,卻不能過于表達。因為我什么都不是,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只有聽的份,看的份,其實和博士、碩士一起參加崗前培訓,還是會有那么點自卑感的。不是說他們當上教師一定比我強,只是他們能拿到高學歷,而我沒有,就證明在這方面人家都比我強。下面介紹一下崗前培訓的受益。
現在人的素質差得只有‘奴隸式’的強迫了。高校教師的崗前培訓竟然比小學生還不如,必須簽到還要用成績來控制。(每節課1點5分)真的沒辦法,因為你不這樣,這些高校教師或者還未成為真正意義的高校教師,他真的會有一大部分缺課。即使這樣,依然有缺課的,有遲到的。寒心之于,我不得不想,我們將來從教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用這種方式來控制我們未來的學生,祖國的花朵。
崗前培訓分五門課‘《高等教育學》、《高校教師心理學》、《高校教師職業能力》、《高等教育法規》、《高校教師職來道德》’
《高等教育心理學》主要以高等教育和心理學兩方面著手,主要從心理學上來幫助高等教育,了解人的學生的心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規范其行為,研究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學習等行為。其中著重講了,如果你是位漂亮的女老師,那么來聽你課的人會很多。不管學生出于什么心理,總之你講的東西會讓更多的人接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以美傳教授業,也可以算是一種輔助教學。但是可能其他的教師會產生妒忌等等的思想言論,正是‘懷壁其罪’。另外從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來分析學生,同時也分析教師自己。如何讓自己教得符合學生,如何讓學生配合著學習。因才施教,對于脾氣暴的同學,他犯錯,你當同學們面教育他,他可能掛不住面子揍你,這又何苦呢?針對其弱點進行教育教導。讓學生感受到‘愛’,抓住學生想要的,讓學生了解自己應該想要的。把學生的心理搞清楚再給學生進行教育。
《高等教育法規》法是規定人們生活活動的,維護秩序的。對于學生的管理,首先教師要懂得法,才會去遵守法。比如半夜查寢,沒收電爐子,禁止大學生結婚等等我們以往認為對的行為,卻已經觸犯了國家的法律而不自知。想想這是多么可怕。你的行為到底是‘人治’還是‘法治’。這很重要,一個不懂法的教師,你的言行一旦傳給學生,豈不是要天下大亂,誤人誤己、將來學生犯錯,說‘我們老師就是這么教的!’真是難辭茯咎。
《高等教育學》教大學生,卻不懂得什么是教育學,這能行嗎?不懂不知道高等教育的歷史發展,這能行嗎?不知道教育目標,這能行嗎?如何教?怎么教?如果不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靠自己的點墨,如何能教好學生!不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怎么教?所以其中還涉及了《多媒體CAI課件制作》。這一部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一個高校教師不僅要懂自己教得東西,還要運用現在的媒體技術,音頻,視頻乃至于一些小的動畫,都以為是高科技,可是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三言兩語,就讓自己對制作課件感了興趣,自己掌握了這些知道教學的時候,自然會讓學生不只單調的聽,還會在娛樂中學習。
《高校教師職業能力》不學不知道有不足!如何使自己具有教育能力,如何推動教師的專業化進程,如何讓學生從不感興趣到開始愿意接受,這真是個問題。教師的專業素質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可不是夾著本書進大教室給大學生‘的不的,的不的’念念書就行了。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從他的教學中舉了很多例子,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從怎么維持課堂紀律,怎么去讓自己以愛上這個行業,真正的把教書育人當成一種事業,當成樂趣來教學,而不是見到學生就頭痛,放任自流。一個沒有責任心的教師,他憑什么去當別人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我們這些新進入教師行業的新人是不是也應該思考!
總之,雖然自己每天上課也會坐不住板凳,也會有點犯迷糊,但是真正想做教師這個偉大職業的新人,還是應該多聽聽這些教授前輩們苦口婆心的指點。也許有一天我們在教師講臺上,會想通他們曾經說過的某一句話,原來應該這樣子理解。就像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問題,當你還沒蹋上講臺上的時候,已經有人給你解答了,而你卻從沒記起!
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心得3
今天下午開展的新教師崗前培訓受益良多。張書記和訾校長的現身說教以及實踐案例都給了我許多啟發。我對今天的培訓有以下幾點感悟。
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本次高校教師崗前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包括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高等教育法規四門課程的系統學習。雖然時間只有五天,但內容卻是充實的,對我們新教師來說更是終身受益。五天來的培訓使我收獲良多,不僅是新知識的獲得,更是對教師新的詮釋,是人生真諦的又一次升華。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學習收獲
1、對高等教育學的學習
在今年的培訓中,高等教育學老師在講課方面有了變化,大量引入案例或現身說法,使講課生動有趣,這種授課方式既給了我們很系統的知識,又調動了我們自學的積極性。通過這些課的學習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我深刻地認識到: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了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傳道授業的老師,解惑的學者。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要時時為學生著想,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關懷。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對學生要多說鼓勵的話、安慰的話、開導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冷淡的話、傷人的話。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2、對教育心理學的認識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學習教育心理學的首要任務在于揭示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質、培養自我意識、協調人際關系的心理規律,揭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心理發展與教育情境的依存關系,從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學的基礎上,提高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有助于幫助我們青年教師盡快熟悉和適應高校的教育工作,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以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全面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自覺進行教學改革。只有運用符合科學規律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孔子說過,為政與施教一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其身,如正人何?”大教育家陶行知也強調正人必先正已,“為教師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可見,教師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當做到;凡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堅決不做。教師要求嚴于律己,使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師的地步。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教育的威力和作用;才能如絲絲春雨,滋潤幼苗,對學生起潛移默化作用。在當今社會,高校教師往往表現為社會代言人,是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輸出者,而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和確立時期, 學生大多都會以教師的言行為榜樣。因此,教師在教育勞動中抱有什么樣的勞動態度,表現出怎樣的道德修為,直接熏陶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正在成長著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廣大教師的辛勤而有效的勞動,那么這個社會、國家、民族的文明過程必將中斷,人類將永遠處于愚昧無知的狀態之中。因此,教師職業是一種崇高而又神圣的職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職業之所以崇高,不僅因為它的光榮,還在于它的無私奉獻精神,更在于其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視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人生價值觀。如果一個教師能夠盡心盡力地教育和培養學生,并以自己的崇高道德品質言行一致地做學生的表率,使學生成為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之材。所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既是人民教師的崇高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也是教師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對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深遠的意義。
4、對高等教育法規概論的認識
通過安徽師范大學孫德玉教授的系統講解,使我對高等教育法規有了總體的認識,明確了高校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學會了運用法律法規來處理高等教育中的糾紛與維權。國家頒布的《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以確保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同時也用法律形式確保了教師與受教育者的權利與義務,使我國的教育事業朝著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方向發展。
二、幾點思考
(一)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要求教師需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爭做思想發展的領路人,未來需要終身學習,不斷創新。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應該終身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全面充實發展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當今高新技術發展飛速,知識更新速度極快,面臨著時代的挑戰,我應該不斷的尋求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只有不斷拓展,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能力,不斷的創新才是高職教育中的永恒真理。
(二)不斷摸索有效管理學生的方法
在管理學生方面,首先要有愛心和責任心,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我們要會愛學生。人的思想都是動態變化的,因此不管我們碰到的學生思想多么惡劣,都不能放棄對他的教育,要在愛心的融化下感化學生,相信他會被感動的。要對學生真誠,真誠地去和學生聊天,去分享他們的快樂。同時還要掌握學生心理,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學生。這里的貧困生既包括心理上的也包括經濟上的,00后的孩子生活環境比較優越,要讓他們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需要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適時的引導、激勵學生。引導、激勵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過程,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軌道發展,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實施不同的激勵方法。
(三)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
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義,信息化的社會來臨對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戰,課程改革為教師專業化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特別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讓我明確了本次培訓的目標、內容,力求使自己由專業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要從重結論轉變為更重過程,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多去贊賞他們、而少去批評責罰他們,要用真愛去關心他們,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時刻留意關心學生的反應和變化,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他們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在教育過程中多給學生一片屬于他們能力表現的天地,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陽光。
理解教師職業,提升自我素養。教師代表著“學生的老師”,也代表著“學生的學生”。作為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用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心理學基礎指引自己的工作。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幾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同志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他們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還提出了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通過說課的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通過班主任工作的指導,讓我從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對待學生與管理班級。一些具體的事例,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動力和熱情。在本次培訓中,尤其是教師心理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我們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通過本次學習,使我體會到教師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鉆研下去,一切為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著,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學會終身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么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我還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文/龔德輝 沈慧
2002年2月19日至5月23日,我們浦東新區教育代表團一行8人,在美國馬里蘭州TOWSON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中等教育管理的學習和考察。期間我們參加旁聽了馬里蘭州教育委員會的聽政會議;深入了解和走訪了HARWAD縣教育委員會;并先后參觀訪問了HOWARD縣和BALTIMORE縣的八所公立學校,考察了教職員工發展支持中心(STUFF SUPPORT CERTRE)。期間了解了一些美國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教育寓于教育全過程
霍華得縣公立教育系統目標是確保在教學與學習方面的高質量,以使每一個學生能夠負責地參與到這個多元而且變化的世界中去。霍華得縣的教育哲學(部分)是:
我們相信
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有特殊的能力與興趣
這些是必須被重視與發展的
他們的這一教育哲學是完全從人的角度出發的,也是我國心理教育遵循的一個原則。而在美國,他們的教育全程——課程教育的總體目標和各類學科各學段的具體目標都遵循著這樣的教育哲學。
如霍華得縣制定的總體目標:
a) 學習技能目標-------學生控制、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制定并追求清晰、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計劃。
b) 思維技能目標-------學生創造性、批判性和戰略性思維以作有效決策、解決問題,達到目標。
c) 溝通技能目標-------學生計劃、參與、控制、評價自己在各種境況下的溝通過程。
d) 技術技能目標-------學生在快速多變的技術社會中理解、運用和評價各種技術手段。
e) 團隊協作目標-------學生有效地同別人協作,負責任地參與各種協作活動。
在美國學校,沒有像我們中國特意為學生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而我們今天在心理教育中著重教育和培養學生的有關心理素質,而這些素質在美國又是如何進行培養的呢?
1.社交和理解能力
美國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社交和理解能力,他們告訴孩子在社交中,理解是相互的。如與別人交談時,一定要留意別人的感覺,看著講話人的目光;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玩時不要搶,有先有后;游戲一定有輸贏,生活也一樣,啟蒙他們對失敗的平和心態;更重要的是,在別人贏時,自己要有君子風度,向對方表示祝賀。
2.情緒控制能力
美國人的情緒非常自我,他們生氣起來也非常公開。但是他們在大事上,面對誹謗,也會具有相當的幽默和風度。這些與他們在孩童時代不斷被提醒和成長的環境不無關系。美國的教育家和學校的學生輔導老師,都非常強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生氣是可以的,天下無完人,誰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但是發火時,千萬不要傷害對方,學會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想,對別人要有一份尊敬。
美國學校沒有為全體學生開設的心理學課程,但一些學校在社會學科的選修課中開設了心理學課,如“心理學入門”、“文學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等,這些選修課一般在11、12年級開設。
1.高中的“心理學入門”是對所有11、12年級的對心理學基本理論和當代社會熱點問題感興趣的學生開設的,該課程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增進對人類行為的理解以及提供更好地應對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生活所需的必要技能。學習內容主要是為解決心理學理論是如何創立的,學生學習動機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變態心理學以及變態行為,通過觀察社會精神健康機構,可以了解到它的政治的和合法的分支領域。
這門課主要為許多大學要求心理學課程的入門知識和為學生今后提供一個可能從事行為科學的職業或專業的工作機會而開設的,選修這門課的學生要閱讀所選的材料,寫出調查計劃、論文和進行實地的考察。
2.“文學心理學”則是運用心理學和文學的研究結合起來的方法,一方面啟發學生研究對當代心理學有影響的小說、戲劇、詩歌和電影上,另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主要的心理學理論如何影響文學作品的。內容大致包括:愛和關系、創造性、騷擾、一體化、性的角色、種族問題、物欲泛濫和精神病等。
課程主要用來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學生要去閱讀分析綜合和運用心理學的觀點去描繪文學作品。
3.普通心理學是一門大學預科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學習個性及其相互關系理論,考察遺傳與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理論學習強調行為主義的方法,解決有關條件、感覺、動機、壓力及情感問題。進行有關個性化心理概念影響學生對自我,尤其是態度、情感、價值認識方面的試驗。
二、心理教育突出個體性質
美國的學校教育強調“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幫助學生發展個人的價值觀、知識和能力。”,他們認為“卓越來自于多種形式”,卓越就是人盡其才,就是每個人充分地發展他的潛能。
美國教育注意身心保健相結合,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培養,并設立心理服務機構,而這些心理服務機構同樣地突出學生的個體性質。心理服務機構的主要職責:“幫助學生和家長作出關于學習的決策并且提供咨詢幫助。對于學生出現的典型的教育問題,心理專家通常通過測驗來決定學生是否需要幫助,特殊教育以及改變課程計劃等各種特殊幫助。如果家長、指導教師以及學生自己感到有必要,心理專家可為他們提供個別短期咨詢或小集體咨詢。”
我以霍華得縣各中學的“學生服務中心”為例加以說明:
“學生服務中心”是“幫助學生架立通往成功的橋梁”。它的任務是:通過示范的服務,建立學生多方面的實力和才能,去強調學生的需要,來保證學生的成功。它的目標是廣泛的及和諧的,包括:通過咨詢、健康輔導、心理咨詢和學生自我服務等,來保證每一個學生學業的成功和培養良好的社會認知態度。學生服務項目和服務為每一個學生和教職工創設一種安全的、健康的、有益的和激勵性的學習環境;學生服務也與家庭和社區合作,去支持每一個學生的成功。總之,“學生服務中心”是通過認識提高和發掘每個學生特殊的能力,去提高所有學生的學業成就;運用可以最好服務于所有學生不同需要的有效的實踐是學生服務中心職員的任務;當學校、家長和社區協作和支持每一個學生,學生就會成功;所有學生有權力在學校環境中擁有一個關心他們的成人的辯護人;學生、家長、學校職員有權力獲得尊重和尊嚴的對待;學生有權力去享有一個綜合的、廣泛的學生服務項目。
值得提到的是“學生自我服務部門”中“學生服務中心”設有專職咨詢教師,同時也有學生作為學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這是一種通向學業成功的、有價值的資源。學生自我服務部門與學校工作人員、學生、家長和社區成員合作,共同定義和防止對教育成功不利的問題。(今年暑期我校協助華東師大接待了一批美國大中學校的心理學教授和專家,他們也重點關注了我校的“學生自我服務”。)
“學生服務中心”的心理咨詢致力于幫助所有學生的學習和成功。在霍華德縣公立學校系統中,大概有40個學校心理學者獲得了馬里蘭州教育局的證書,在兒童和青少年成長教育的咨詢、學習和行為評價方面有專門的訓練和經驗,使學校的心理學者成為對學校工作人員和家長有價值的來源。學校心理學者的主要任務,根據不同的需要,在每個校區都是不同的。學校心理學者給學生、教職員工和家長提供實質性的服務,包括介入、主張防止學業、學習和行為的障礙的策略,他們提供危機的仲裁或調停,當需要幫助強調一個學生在校表現不好時,提供個人或小組的咨詢,學校心理學者參與整個系統的程序去防止自殺和學校暴力。更多的是,他們將社區和家長資源聯系起來學校心理學者經常幫助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他們提供信息和實踐策略,并提出有關典型的——不典型的兒童成長方面的行為和學習的論題。學校心理學者還參與各種以學校為基礎的合作性的解決問題的團隊,包括:特殊教育、學生支援、提出有關學習和行為障礙,社會和心理的論點,組成授課性的咨詢隊,他們主動參與計劃的發展和實踐,這個計劃包括提高和保持學生學業成功的定義和評價問題。除此之外,學校心理學者還負責教職員工的培訓任務,家長培訓班等。
“學生服務中心”的部門職員以誠實的、正直的態度去實踐專業的責任。他們尊重他們所服務和支持的對象的隱私,保護所有人的公民權和人權。應該承認,美國霍華德縣高中的“學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是有效而積極的。我們所到的每一所學校,“學生服務中心”總是出現在校門內最前沿、最醒目的位置。往來穿梭其中的,拿取資料的學生比較多。影響最深刻的一次是“RIVER HILL”高中的一名學生在駕車回家途中因車禍身亡,“學生服務中心”的職員協同社區志愿人員和有關心理專家在學校內展開較大規模的心理疏導,緩解學生的緊張和悲痛的情緒。此外在我們考察的4月和5月正好是馬里蘭州和霍華德縣的SAT的考試季節,同時畢業升們也在準備填報和投遞大學申請函,“學生服務中心”顯得格外忙碌,工作人員在此時盡可能地給予必要的畢業及升學指導,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詢和服務。
馬里蘭州的每一所學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學生服務中心,就其名稱本身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教育思想——以人為本。我們在與校長、教師交談中感受到這樣一點:就是對學生以一種平等的態度來交流、施教,精心呵護學生的自信。學生的言行自由度大,只要不影響他人,你做什么都很少有人干預。對學生也很少用“不對”、“不行”來回答,都是給以積極的鼓勵。我們在Gateway school考察時,準備看一下他們對學生日常行為表現評價的一張表,這時正好有一位同學在給我們拍照,這個教師就先征求該生的意見,是否可以拿她的測評表給我們看,該生同意后老師才拿給我們看。平時下發有關測評、考試的材料都是反過來放到書桌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普通初中里設置特殊教育的班級,在Gateway school,就有專門對品行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非常現實的承認在學生中,有一部分同學是有問題的,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就需要采取一種特別的方式、方法,這是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宏觀體現。
三、心理教育的社會化
美國學校的所有教師都必須學習心理課程,掌握心理學知識,頒發資質證書,而且這是每個教師應聘的資格。心理行為是正常的行為,每個教師都有能力解決學生的簡單的心理問題,通常,心理疏導多于行為矯治。
社區的力量在美國也是充分被利用的的,美國教師通常都參加由社區等組織的社會機構的培訓,每兩年有心理學知識的統一考試。
我們訪問過的學校都有名言警句貼在墻上,例如:“成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你的見解是你最強有力的資源;你讀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變得越聰明,在決策中你的思想、見解則更加準確、有力。” “如果你能想象到它,你就能達到它。”“如果你有夢想,你就有希望成功。”這些警句給學生以正面的激勵、引導。教室的布置體現學科特點,給學生以興趣、思考,走廊上展示學生的獲獎情況、各種類型的藝術品,這種展示的布置工作有的是通過學生家長來校做義工完成的,這種形式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使家長們相信他們是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取得成功的關鍵。如今,要求家長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在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場運動。例如“家庭參與計劃”:將家長們分為幾個工作組,專門討論諸如家庭作業、增強兒童自信心、彌補文化差異這樣的問題。家長們甚至還到學校商店去服務。為了支持家長們的參與,當他們參加工作組活動的時候,一些學校教職員工幫助照顧孩子。“家庭代際閱讀模式”,主要是為了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提供給家長必要的技巧,如提供兒童早期教育、家教技巧方面的培訓。在教室里都有家長自愿者,幫助共同學習。
要求家長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業和更多地參與學校事務是共同的趨勢。關注孩子的學業是這些計劃的重要目標,但僅僅理解為讓家長幫助孩子提高學業成績就失之偏頗了。家庭的參與還強調“如果兒童在家里培養了責任感,他們在學校里也會有責任感。同樣,在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毅力、關心他人、集體觀念和做出正確的決定方面也是一樣。”家長的責任是要學會怎樣使孩子為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作好準備。
四、心理教育的法律保障機制:
1.心理醫生和教師的地位高,職業社會化程度高;
2.教師從教的基本能力高。由社會機構培訓,社區教育等,頒發資質證書;
3.再培訓機制好。學習心理課程,兩年有考試,而且是每個教師應聘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