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脊椎損傷治療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脊椎損傷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脊椎損傷治療方法

        第1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新醫正骨療法;椎移;特發性脊柱側凸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FSM) o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METHODS: From 2001 to 2006, 62 AIS patients und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treatment ranged from 10-18 (mean 14.3±3.38) years old. The patients whose Cobbs angles were ≥10° and <39°,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FSM and orthopedic shoes, and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traction, physical therapy and massage.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Group A and B were 93.5% and 70.9%,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words】 Fengs spinal manipulation; vertebral displacem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0引言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青春期或骨骼成熟前發生的脊柱側凸,占整個脊柱側凸的80%,行成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1]. 如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部分患者最終可導致軀干嚴重畸形,影響心、肺功能,甚至造成截癱,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具有深遠的意義. 目前,AIS的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有新醫正骨療法配合矯形鞋的綜合治療方法和牽引、理療配合按摩治療,但尚缺乏兩種治療方法療效的綜合評價. 為評價2種療法的療效,我們設計了此實驗.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2001/2006年收治AIS患者62(男16,女46)例,年齡10~18(平均14.3±3.4)歲,分為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1例(表1 ). 通過檢查胸腰椎偏歪棘突確認發生椎體旋轉位移例數(表2),經統計學檢驗,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P>0.05). 患者入院后行脊柱站立位X線正側位片,測量Cobb角,并計數發生旋轉位移的椎體數目. 患者取直立位,用軟尺測量雙側髂后上棘高度,兩者之差為雙側髂后上棘相差值.表1一般情況和椎體旋轉位移情況(略)

        1.2方法

        治療組:患者端坐在特制的正骨矯治椅上,固定雙下肢,術者先用一只手搭患者側凸反向肩膀,引領患者向側凸方后內側旋轉另一只手掌大魚際頂住側凸椎體的棘突,沿棘突緣由上而下向側凸反方向輕推,反復多次,使其椎間小關節松動. 然后,用拇指觸診法查清棘突偏歪,確定旋轉位移的患椎,以患椎棘突左偏為例,囑患者上舉左手搭于頭上,右手抱胸,術者右手拇指頂住偏歪棘突左側緣,左手沿患者胸前搭其右肩部,囑患者前屈45°,左側彎30°術者引領患者軀體向后內側旋轉,同時右拇指向棘突偏歪的反方向推頂,可感覺患椎有椎體移位,往往伴隨有“喀”一聲,患椎復位,上述治療每周2次. 穿矯形鞋糾正骨盆代償改變:囑患者直立,比較雙側髂后上棘高度,把低側下肢全鞋底墊高,根據相差值,決定鞋底墊高的高度. 囑患者穿矯形鞋行走鍛煉,每日約2 h. 另用自配中藥袋蒸熱后囑患者放于胸、腰下熱敷,2次/d,每次約20 min,對照組:采用TR 200型脊柱牽引床牽引,牽引量按患者體質量比例調整,每日持續牽引20 min. 另采用WDCD 4100型超短波治療儀,進行胸腰部超短波治療,每次15 min,1次/d,再由按摩醫師做腰背肌按摩,每次40 min,1次/d. 治療組、對照組均以治療4~6 wk為1療程.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Cobb角

        統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的Cobb角和雙髂后上棘相差值用x±s表示,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別統計旋轉位移椎體個數為1, 2, 3和3個以上的病例數和療效為治愈、顯效、好轉和無效的病例數,采用χ2檢驗.

        2結果

        治療4~6 wk后,治療組的治愈例數、顯效例數均較對照組高(P

        3討論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是脊柱側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目前仍然病因不清,任何一種理論和假說均不能完全解釋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真正病因[4]. 脊柱側凸是一種三維空間發生和發展的畸形,脊椎的軸向旋轉是脊柱側凸的基本畸形之一. Adams在1865年就指出脊柱后凸伴一側旋轉是脊柱側凸的主要發生機制. Somerville(1952年)和Roaf(1966年)也認為脊椎的軸向旋轉是脊柱側凸的首要因素. 雖然脊椎旋轉在脊柱側凸的發病機制中的具體機制還不十分清楚,但脊柱側凸的進展、胸廓的繼發畸形及外觀的改變都與脊椎的旋轉有著重要的關系[5]. 而單(多)個椎體旋轉位移又是引起整體脊椎旋轉的主要原因,本組病例經臨床觸診檢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脊椎棘突偏歪,即有椎體的旋轉位移[6]. 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期間,因其活動量大,損傷機會多,自我保護能力差,脊柱受不同程度的損傷之后,引起單(多)個椎體的旋轉位移,造成了脊柱內外平衡失調,進而引起脊椎的旋轉,使脊柱側凸逐漸加重. 糾正了椎體的旋轉位移,就能消除或改善脊柱的側凸.

        特發性脊柱側凸臨床上根據其側凸度數(Cobb角)大小不同采用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 Cobb角

        作者發現脊柱的側凸旋轉均伴有骨盆的代償性改變,為了鞏固療效,加快治療進程,減少患者的痛苦,在糾正椎體旋轉位移的同時,穿矯形鞋把脊柱側凸下肢的鞋底墊高,這樣,患者站立或行走時能保持身體的平衡,使身體的總重心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通過視覺,特別是本體覺在大腦中的控制、反饋及調節,自動加強凸側椎旁肌的收縮,使軀干重心移向凸側,這種機體補償運動的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脊柱的側凸[7]. 熱敷中藥的應用,對椎旁軟組織、椎間韌帶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同時能進一步放松椎旁軟組織,增強手法治療的效果.

        牽引、按摩、理療等治療雖然也同樣能改善脊柱的側凸,但其在準確性、穩定性、安全性、療效等方面較新醫正骨療法還有一定差距. 尤其牽引治療對脊柱旋轉的糾正缺乏準確定位,對正常椎間關節、肌肉和韌帶有一定的副損傷.

        總之,新醫正骨療法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損傷小,痛苦少,安全性好,有顯著療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高吉昌,屈金良.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外科治療進展[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6, 13(7):965-967.

        [2]Roach JW.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J]. Orthop Clin North AM, 1999,30: 353-365.

        [3]King HA, Moe JH, Bradford DS, et al. The selection of fusion levels in thoracic idiopathic scoliosis[J]. J Bone Joint Surg(Am), 1983,56:1302-1304.

        [4]王渭君,邱勇.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5, 13(5):380-382.

        [5]鄧幼文,邱勇. 脊柱側凸畸形脊椎旋轉的影像學測量及臨床意義[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1, 4:236-238.

        第2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內科疾病手法治療脊柱平衡

        內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去往往重視相關內臟病變自身,而相對忽略脊柱病變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治療重點是藥物或手術治療為主,但治療結果并非總隨人愿。有學者認為很多內臟疾病的產生其實與脊柱受損有關,而通過對脊柱的治療,這些病證常常能獲得治愈或好轉[1、2]。1997年以來,我們通過整脊手法配合藥物電火花療法治療51例因脊柱病變伴發內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臟器功能障礙者,取得了較好療效,從而也證明了上述論點。現將有關資料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51例患者中,男32例,女19例;年齡最大者66歲,最小者21歲,平均年齡41、3歲;病程3~6個月者2例,7~12個月者5例,13~24個月者15例,24個月以上者29例。病證涉及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病變,其中支氣管哮喘1例,心率失常4例,高血壓癥4例,頑固性失眠7例,慢性胃炎16例,胃、十二指直腸潰瘍10例,頭痛癥9例;有外傷史者31例,外傷史不詳者18例。發病部位主要在下段頸椎及上、中段胸椎,單處椎體發病32例,多處椎體發病19例。

        1.2臨床表現

        1.2.1內臟病變的癥狀和體征:原有單一或多臟器病變癥狀和體征以及內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如頭暈、頭痛、失眠、健忘、耳鳴、煩躁不安、心慌、氣短、氣急、上腹疼痛、惡心嘔吐、腹泄、便秘等。

        1.2.2脊椎小關節錯位的癥狀和體征:51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局限性頸、胸、背疼痛及沉重不適感,脊椎病損處一側或二側明顯壓痛,病損錐體相鄰二個棘突左、右偏移,棘突間隙增寬,部分病例在脊柱兩側病損段可摸到條索狀肌束,X線或CT檢查:除少數病例可見小關節骨質增生、兩側小關節突不對稱等改變外,多數病例無陽性體征。

        2治療方法

        2.1整脊手法糾正和治療小關節錯位,方法如下:先以掌揉法或拇指揉法在病損脊椎痛點處行自上而下輕松柔和按摩數遍,以使棘突、橫突處附著的肌肉韌帶松弛。而后根據病損脊椎的位置分別采用不同的整脊手法。頸椎小關節錯位者,囑患者端坐,頸部自然放松。醫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頜,使病人頭部上仰并側轉,先緩慢側轉移動2~3下,放松頸肌,再等頸部及頭部轉到最大角度時,定點拇指瞬間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此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嗒”聲;胸椎小關節錯位者,囑者者端坐,雙手自然下垂。醫者兩手自患者雙肩外側環抱患者上胸,雙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上端,手指交叉相握,患者略向后仰,背靠醫者右膝,頭置于醫者右肩,醫者上身略向前傾,右膝頂住患者背部的患椎脊突,在患者呼吸未了時,醫者雙手用力往后下方擠壓,右膝同時往前上方頂推,此時可聞及關節復位“咔嗒”聲。

        2.2藥物電火花療法采用深圳通寶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HZY―Ⅱ型多功能電火花治療儀,藥物以維生素B族類注射液或中藥當歸注射液為主。在整脊手法結束后于脊椎兩側痛點處分別注射有上述藥液等組成的混合液1~2ml,同時在針柄處施加高頻電火花1~2分鐘。注意注射時針尖快速通過皮下,逐層進針,回抽無血時方可注藥。

        3治療結果

        3.1診斷標準診斷標準要求既符合內科各91《按摩與導引》2001年6月第17卷第3期(總99期)ChineseManipulation&QiGongtherapy.June2001,Vol.17,No.3

        單科疾病診斷要求,同時又有脊椎小關節錯位表現。51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要求。

        3.2治療標準療效標準主要從內科病癥消除情況和脊椎小關節錯位位置恢復情況等為主要參考因素。分為痊愈:內科疾病癥狀消失,脊椎小關節錯位位置恢復正常;顯效:內科疾病癥狀減輕,脊椎小關節錯位位置恢復較穩定;好轉:內科疾病癥狀減輕,脊椎小關節錯位位置恢復不穩定;無效:內科疾病癥狀無改善,脊椎小關節錯位位置無改變。

        3.3治療結果上述治療方法一般每周1~2次,10次為1個療程。本組患者中,痊愈18例,占3529%;顯效24例,占4706%;好轉7例,占1373%;無效2例,占392%;總有效率達9608%。

        4典型病例

        文某某,男,48歲,干部,1999年4月2日診。間斷失眠、多夢2年,復發加重3個月。2年前因車禍致間斷失眠、多夢,難以入睡,入睡后多夢不斷,醒后難以入睡,曾經間斷性中西醫治療,效果不顯。近3個月來,上癥加重,伴頭痛,頭暈,健忘,煩躁不安,神志恍惚,納差神疲。內科診為失眠癥,口服中西藥未見成效。檢查見:顱腦CT(-),EKG(-),頸椎CT示“C5~6骨質增生”,胸椎CT示T2壓縮性骨折”,體檢觸診見C5~6壓痛(+),C6棘突向右偏歪。經用上法治療1次,當晚睡眠即有明顯改善。共用上法治療4次,睡眠即告正常,半年后隨訪至今,未訴睡眠困難。

        5討論

        內科疾病產生的原因有多種多樣,脊椎損傷可能是其中之一[3、4]。美國人貝爾墨認為,脊椎是人體的控制器,一旦大腦和軀干之間“精神沖動”的正常傳導出現障礙,則可能導致多種疾病。脊椎是人體的支柱,有保護內臟神經等的作用。由于脊椎損傷、勞損、蛻變或長期處于某種不良等因素,造成頸、胸脊椎失穩,引起頸、胸脊椎小關節錯位,進而產生無菌性炎癥,容易導致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功能受到損害,甚至累及相應脊神經根,壓迫或損害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從而出現內臟諸多相應疾病癥狀。

        中醫學認為,行經脊椎部位的督脈,督率周身陽氣,為人體健康之本。脊椎的任何損傷病變都會導致督脈正氣不足,經絡不通,氣血不暢,陽氣減弱,進而陰陽失調,引發各種病癥產生。

        整脊手法針對脊椎小關節錯位引起骨錯筋挪,出現的筋肉損傷和各種內科相關病癥。以手法復位為主導,局部按摩為輔助,糾正脊椎小關節錯位,并使之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整脊手法治骨治筋,能緩解痙攣,松解粘連,調節陰陽氣血,改善血液循環;藥物電火花療法在治療頸、肩、腰、腿疼痛上療效顯著[5、6]。其用于脊椎小關節錯位,主要作用在于高頻電火花治療儀通過高頻放電形成的高電壓、低電流,在病灶周圍形成一個高頻電場,使肌體病灶范圍內帶電顆粒產生帶有良性擴散的均衡震動,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提高受壓組織代償和抗病能力,促進無菌性炎癥的吸收和消散。整脊手法和藥物電火花療法二者協同作用,通郁閉之氣,消雍聚之邪,散瘀結之腫,進一步提高治療疾病的效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脊椎小關節錯位引起的內科疾病,其錯位體征極其細微,有時常規X線檢查并無特殊改變,故臨床上一些內科疾病經長期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考慮本病存在可能。在具體治療上,治療手法宜“輕、巧、和、緩”,用力要“穩、準、狠”。

        參考文獻1.張長江.脊柱相關疾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

        2.余宗南.胸椎小關節整復法在內科病中的應用.中國骨傷,1999;12(1):59

        3.王啟承.淺談手法推拿在治療內臟疾病中的應用.甘肅中醫,1999;12(5):46

        4.劉廣慶.推拿調理脊椎治療內臟疾病.按摩與導引,1999;15(6):46

        第3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論文關鍵詞:黃鱔,主要,病害,診斷,治療

         

        1、黃鱔細菌性腸炎治療方法

        此病的癥狀:病鱔行動遲緩,全色發黑尤以頭部是最明顯,腹部出現紅斑,紅腫,輕壓腹部有膿血流出,腸內無食,局部或全部充血發炎。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0克。②加強飼養管理,不投喂腐爛變質飼料,及時清除殘餌,防止水質惡化。③發病季節每50千克黃鱔用磺胺噻唑5克或呋喃唑酮1克拌餌料投喂,連喂35天。④治療需采用內服與外用藥物相結合,外用藥物常用12ppm漂白粉或10ppm生石灰,也可用0.20.3ppm禽用紅霉素潑灑全池。⑤每50千克黃鱔用大蒜250克,分別搗爛溶解,拌餌料投喂,連喂35天。

        2、黃鱔赤皮病的治療方法

        此病多為捕撈或運輸造成外傷,細菌侵入皮膚而引起。其癥狀為體表局部出血發炎,尤以腹部和兩側最明顯,呈塊狀,春末夏初為發病高峰。其防治方法:①用漂白粉兌水全池潑灑均勻,使水呈1ppm。②5%10%食鹽水洗擦患部或把病鱔放入2.5%的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

        3、黃鱔爛尾病的治療方法

        此病由氣單孢菌中的一種細菌引起。病鱔尾部發炎充血,繼之肌肉壞死腐爛,以致尾柄或尾部骨肉爛掉,尾脊椎骨外露。此病在密集養殖池和運輸途中容易發生,嚴重影響鱔魚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這種病一旦發生,治療十分困難。因此,應切實注意以防為主。防治方法:①注意鱔池的水質與環境衛生,避免細菌大量繁殖,可減少此病的發生及危害。②此病可用0.24ppm呋喃酮全池潑灑.③此病可用0.25單位/毫升的金霉素浸洗消毒效果良好。

        4、黃鱔毛細蟲病的治療方法

        病鱔時常將頭伸出水面,腹部向上。其他癥狀同棘頭蟲病。經解剖肉眼可見后腸內有乳白色細小如線的毛細線蟲,體長為211毫米,其頭鉆入腸壁粘膜層,破壞組織,導致腸中其他病菌侵入腸壁,引起發炎潰爛,如大量寄生可引起死亡。防治方法:①藥物、清塘,用0.05ppm90%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可預防此病。②每50千克黃鱔用90%晶體敵百蟲57.5克拌飼料投喂,連續喂6天,③把獸用敵百蟲片〈0.5克/片〉用水浸泡后碾碎拌飼料混合使用0.1%、濃度,連喂6天。④用貫眾、荊芥、蘇埂、苦楝樹根皮等中草藥合劑,按50千克黃鱔用藥總量290克(比例為16:5:3:5)加入相當于總藥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l/2,倒出藥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將第二次藥汁拌入飼料投喂,連喂6天。如鱔池內兼患有棘頭蟲病,此法也可治療。

        第4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中西醫;腰椎間盤突出癥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027-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多發、常見的骨科疾病,其病程較長,容易復發。此種病癥常常會致使患者出現腰痛、坐骨神經痛,主要的臨床癥狀是腰痛、腿痛,從中醫學的角度,將其歸于腰痛或者是痹癥的范疇[1]。目前,諸多學者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發病原因是椎間盤出現退行性病變,再加上勞損、損傷、著涼或者是受寒,損害纖維環,髓核突出,神經根受到壓迫或者是刺激,使得神經根受到壓迫或者是刺激,造成神經根局部水腫、充血,致使患者出現運動障礙、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癥狀[2]。目前,臨床上對于此種疾病所采取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非手術治療法,現選取我院從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的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從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共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16例,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最小的是29歲,最大的是77歲,平均年齡是(49.2±1.4)歲;病程最短的是5天,最長的是9年,平均病程是(4.1±0.4)年。本組患者排除合并脊椎結核、腰椎骨折、腫瘤、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排除脊髓明顯壓迫,二便失禁患者等。

        1.2 治療方法 本組116例患者,給予其激素治療,靜滴地塞米松,每次5mg,每天1次;250ml甘露醇(濃度是20%),靜滴40ml復方丹參注射液+500ml葡萄糖(濃度是10%),脫水7天后停藥。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治療,藥方:黃芪30g,牛膝、杜仲、狗脊、續斷各15g,白芍、桂枝、當歸、川楝子各10g,甘草6g.用水煎服,每天1劑。連續服用10天,然后間隔1-2天,再繼續服用10天。如果患者血虛嚴重,則加量當歸;如果患者腎虛嚴重,則給予羊藿;如果患者陽氣虛,則給予患者黃芪;如果患者疼痛嚴重,則給予患者制草烏、制川烏;如果患者下肢麻木,則給予患者雞血藤。除此之外,給予患者針灸治療,取患側腎俞、環跳、昆侖、委中、大腸俞、夾脊穴。具體方法:取患者的俯臥位,消毒腧穴,直刺進針,留針15min-30min,每天1次,連續針灸10天,與中藥同步。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消失,功能恢復正常狀態,直腿可提高70度,可以正常工作;顯效: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輕度下肢或者是腰部癥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狀態,可以參加原來工作;有效: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但是不能正常進行原來工作;無效: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沒有改變,甚至加重。顯效率=治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資料中的全部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χ±s)來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來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

        2 結 果

        在本組的11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治愈58例,占50%,顯效32例,占27.6%,有效21例,占18.1%,無效5例,占4.3%,顯效率77.6%,總有效率95.7%,見表1。

        3 討 論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于腰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后,椎間盤受脊椎縱軸的外界作用力,如牽引力、扭轉力及擠壓力,縮減髓核的含水量,失去彈性,隨之出現椎間隙變窄現象,周圍韌帶出現松弛。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跌仆勞損、風寒濕邪,致使經脈不利、氣血凝滯、腰膝不堅、腎氣不足,主要的臨床癥狀是腰痛、下肢痛,在勞累以及腹壓增加后,癥狀加重,當休息片刻后,癥狀有所減輕[3]。

        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原理,去除病因,消除炎性改變,解除痙攣、壓迫,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力,有效恢復機體動態平衡。目前,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上多采取保守治療方法,緩解臨床癥狀。對本組的11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中醫治療,是根據祖國醫學辨證治療的方法,祛風除濕、補氣血、止痹痛、益肝腎,中藥藥方中,桂枝、白芍、黃芪、當歸具有益氣養血的作用;牛膝、杜仲、狗脊、續斷具有強筋壯骨的作用;川楝子、當歸、紅花具有行氣、化瘀、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另外,給予患者針灸治療,可以舒筋通絡,恢復氣血,消除肌肉痙攣、緊張,消除局部炎癥,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西藥治療,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抑制炎癥,局部消腫、消炎,有效鞏固療效[4]。

        據相關資料報道,通過非手術治療方法,可以使得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0%。明確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給予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法,使得絕大多數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在本次的研究中,通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治療顯效率達77.6%,治療總有效患者111例,所占的比例是95.7%。由此可以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此種治療方法可以改善椎管狹窄和小關節結構,有效促使血液循環,修復損傷組織,加速功能重建,消炎、消腫,提高治療效果,見效快、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是臨床諸多治療方法中最為安全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兵,李碧瑤,鄭慶山,等.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11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雜志,2011,30(3):210.

        [2] 陳建偉,馬濤,等.腰椎問盤突出癥兩種藥物保守治療的療效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3):161.

        第5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椎管內腫瘤;手術切除;臨床效果

        作者單位:352100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寧德市醫院神經外科、骨科

        椎管內腫瘤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因生長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因腫瘤位置特殊,給早期確診治療帶來困難,隨著診查手段的進步及顯微手術的應用,對椎管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1]。現將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神經外科、骨科收治33例臨床診治情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30~68歲,平均45歲。頸椎管4例,胸椎管9例,腰椎管14例,骶椎管6例。硬脊膜外20例,髓外硬膜下8例,髓內5例。

        1.2 臨床表現 ①頸段椎管內腫瘤表現為頸肩痛,雙上肢疼痛、感覺障礙,本組1例患者2年前有小腦星形膠質細胞瘤手術史。②胸段椎管內腫瘤患者大部分表現為胸背痛,胸腹部束帶感覺,單側或者雙側下肢根性疼痛,肌張力增高。③腰段、骶椎椎管內腫瘤主要表現為慢性腰痛,下肢反射性痛,麻木、無力現象,本組患者感覺障礙4例,運動障礙5例,括約肌功能障礙1例。

        1.3 輔助檢查 33例均行脊椎正側位片X線檢查,顯示脊椎退行性變,部分椎體骨質增生,2例椎間孔擴大。12例行CT掃描檢查提示:脊髓增粗或移位5例。33例均行MRI平掃及增強掃描,全部發現病變,并明確診斷部位。腰穿腦脊液動力學檢查顯示完全或不完全梗阻12例(36.4%),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10例(30%)。

        1.4 治療方法 手術具體方法依據腫瘤性質及脊髓位置關系而異,術前簡易定位(標志物用X光或MRI定位)。以腫瘤部位為中心,行正中入路切口逐層暴露至椎板,用磨鉆和銑刀將椎板切除,暴露硬脊膜外腫瘤組織,在顯微鏡下操作下切除硬脊膜外腫瘤。髓外硬膜下腫瘤入路相同,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打開硬脊膜,顯微鏡下小心剝離暴露硬脊膜下腫瘤組織,一般境界較清,完整或分塊切除腫瘤。髓內腫瘤操作經脊髓后正中切開,星形細胞瘤界限不清,根據顏色、硬度行瘤內分塊大部分切除。本組25例,行椎板切除減壓術,8例行椎板復位,椎弓根螺絲釘固定,維持脊椎的穩定性。

        2 結果

        2.1 病理結果 本組患者神經鞘瘤15例(45.5%),脊膜瘤10例(30.3%),星形細胞瘤3例(9.1%),脂肪瘤2例(6.1%),室管膜瘤2例(6.1%),轉移性腫瘤1例(3.0%)

        2.2 治療結果 15例神經鞘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1例。10例脊膜瘤8例全切,2例次全切除。脂肪瘤及轉移性腫瘤均全切除。2例室管膜瘤全切1例,次全切1例。3例星形細胞瘤均次全切除。手術全切除率達78.8%,術后2例出現不同程度輕癱癥狀(較術前加重)。本組無手術死亡。

        3 討論

        椎管腫瘤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15%,70%~80%腫瘤為良性腫瘤,椎管內腫瘤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早期癥狀輕且多樣化,臨床體征不典型,多被誤診為頸椎病,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等[2,3]。本組有12例早期被漏診及誤診,誤、漏診率達36.4%,椎管內腫瘤可以發生在脊椎內任何節段,但以胸腰椎多見,本組23例占70%。根據本組資料,疼痛為首發癥狀,患者頸椎、胸椎及腰椎酸痛、束縛感,較為固定皮膚感覺障礙時,應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在輔助檢查方面,X線和CT只能起到提示作用,MRI已成為診斷椎管內腫瘤的首選方法,腫瘤在MRI不同序列的信號特點及強化成像,能清楚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范圍與脊髓的關系,還可對腫瘤的性質作初步判斷。在診斷過程還應與腰椎間盤突出癥、脊髓空洞癥、脊椎結核、脊髓蛛網膜炎、頸椎病等鑒別。

        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已成為椎管內腫瘤的首選治療方法[4]。一旦明確診斷,應盡量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除脊髓的壓迫和改善脊髓的功能,在不增加脊髓功能損傷的情況下盡可能全切除腫瘤。腫瘤在硬脊膜外無需切開硬脊膜,暴露瘤體直接切除;腫瘤在髓外硬膜下的剪開硬脊膜,將瘤體暴露用絲線牽引,分離出穿過瘤體的神經纖維再予以切除。髓內的腫瘤應用顯微外科技術,注意保護脊髓血液循環,最小程度牽拉脊髓,減輕手術對局部脊髓血液循環的破壞,以利于術后脊髓功能康復,不勉強全切除,術后配合綜合治療,達到進一步提高椎管內腫瘤的手術療效。

        脊椎生物力學實驗證實脊柱后柱結構的完整對維護脊椎穩定性有重要的意義。后路手術及椎板廣泛切除會影響椎體穩定性,利用椎弓根螺絲釘固定技術,對于保持椎管內腫瘤術后患者脊柱的穩定性可起到很好的作用。本組有8例患者(近2年來)采用此項技術,術后經X線、MRI檢查均無松動及斷裂現象。

        參 考 文 獻

        [1] 馬維虎,劉觀,徐榮明,等. 椎管內原發腫瘤的手術治療.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7,17(1):2427.

        [2] 林智敏,蘭周華,林錦波,等.53例椎管內腫瘤臨床治療與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12):369370.

        第6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腰椎管狹窄并骨質疏松癥;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8(c)-0050-02

        腰椎管狹窄癥的發病原因為腰椎管、神經根管或者椎間孔狹窄將馬尾神經擠壓,而導致了許多的癥狀,如腰腿疼痛、嚴重的間歇性跛行,甚至導致患者喪失行動能力而臥床不起。治療該疾病的重點在降低椎管的壓力,緩解馬尾神經的壓迫,保持脊椎的穩定性,并且避免出現并發癥。該疾病的發病人群一般年齡較大,許多患者本身存在骨質疏松的情況,或者合并各種基礎性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塞等,因此在治療上存在許多實際的困難,其也是需要醫療人員研究的課題[1]。為探討腰椎管狹窄并骨質疏松癥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的效果,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該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腰椎管狹窄并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的手術治療過程,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總結治療經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2例腰椎管狹窄并骨質疏松癥患者,男21例,年林偉55~75歲,平均年齡為(61±2.4)歲;女11例,年齡為57~76歲,平均年齡為(62±1.8)歲。上述患者的病程為(3±12)年,平均病程為(3±1.2)年。在對病情進行診斷時,患者均進行了磁共振或者CT檢查,拍攝到了其腰椎正側位和雙斜位的具體情況,患者的腰椎管狹窄的部位均超出2個。根據腰椎管狹窄原因的不同,上述32例患者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先天性原因 由于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出現的先天性椎弓峽部不連接及滑脫、先天性脊柱裂的患者8例;②骨病或創傷原因 其他骨病或者創傷累及脊椎而引起的腰椎管狹窄的患者5例,如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骨炎湖綜合其他創傷等;③退行性原因 由于關節突增生、肥大,并逐漸向椎管內部聚集,黃韌帶肥厚,椎間盤退化、或相關機能退化、后縱韌帶鈣化、椎管后壁及側壁的骨及周圍的纖維組織出現增生而引起的腰椎管狹窄的患者19例,在總數中占有較大額比例。

        上述患者的均存在情況較為惡劣的腰骶部酸困情況,無法長時間站立,或者在行走之后,病情更加嚴重,并表現出雙腿酸脹、腫痛、麻木、感覺遲鈍、發涼等癥狀,在臥床休息后癥狀及有所緩解,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則會出現雙腿感覺功能退化、肌力逐漸弱化,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現象[2]。

        1.2 治療方法

        在進行手術之前,患者需要進行CT掃描或者其他影像學的檢查,醫生制定好合理的手術方案。手術時需要檢查好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醫療耗材到位。對患者做好消毒工作后,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者靜脈復合麻醉。患者的胸、髂部需要使用軟墊高度稍微抬起,并取俯臥位。在病變節段的中心位置為入路,行切口,將估摸剝離,并出棘突椎板、小關節突及橫突根部,確認腰椎狹窄的具置。在情況較為嚴重、狹窄程度較深的一次,將黃韌帶切除,并將椎板內增生的部位和已經出現內聚、增生、肥大的關節突一并清除。再對主板后壁以及側壁中已經變厚的纖維組織、腰椎間盤突出和后縱韌帶的骨化部位進行徹底清理,擴大根管,以降低壓力。在椎板后方的正中部位需要使用專門的椎板咬合鉗在追內進行潛行擴大操作,使馬尾神經的壓迫解除。再將切口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設置負壓引流管。在縫合時,需要將腰背肌筋膜與棘上韌帶進行縫合;將側椎板與上下關節突軟組織徹底剝離,在使用骨鑿在其表面進行粗糙處理,并沖洗干凈,再已經切除的同種側椎板骨質足量的移植于該部位,將腰背筋膜與棘上韌帶仔細縫合,避免移植的骨塊位置移動,而積壓到脊髓,最后對手術的外部切口進行常規縫合。手術結束后,患者需要臥床靜養,靜養時間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而定,一般約為3個左右,經過CT掃描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證實植入的骨質已經與組織完全融合,才可以進行一般的日常活動[3]。

        2 結果

        32例患者的手術切口均1期愈合,恢復情況良好,沒有切口感染的情況,植骨質移植后,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排斥反應,愈合時間為2個~4個月,平均愈合時間為(3±0.5)個月。在經過手術治療后,使脊椎的穩定性增強,消除了病因,32例患者中,腰部及下肢的疼痛、酸腫、麻木等癥狀完全消除的患者28例,癥狀明顯改善的患者4例,治療效果較為理想。

        3 討論

        3.1 治療的基本原則

        患者在診斷后,確診屬于腰椎管狹窄并骨質疏松癥時,需要進行CT掃描、磁共振或者X線等影像學檢查,以確認椎管狹窄的情況,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在原則上,一般先實施保守治療,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確認無效后可以轉為手術治療。常規的治療方法較為豐富,如椎管減壓、釘棒系統固定、椎間盤摘除、椎間隙及椎體周圍植骨術,但是其缺陷在于手術操作較為復雜,患者適應性不佳,身體損傷大,且手術成本較高。也存在許多不適合手術的情況,如患者存在全身性的關節退變,則不適合進行創傷較大的手術[4]。

        3.2 該組實驗中手術方式的優點

        該組實驗中進行的手術具有以下優點:①適應廣泛:該手術方適用該病情發展的各個階段,對患者自身體質也沒有特別的要求;②操作簡單: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一側,進行椎板切除,并對椎管進行潛行擴大,再切除已經骨化的椎間盤及后縱韌帶等,有效降低椎管所受到的壓,從而形成完善的神經通路[5];③對患者的身體損傷小:手術過程所需的時間及麻醉時間均較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約為300 mL,對患者的身體損傷也較小;④成本低:手術過程中不需要通過拍片進行定位,無固定,不僅降低手術傷口的感染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手術的成本。

        [參考文獻]

        [1] 郭含軍,郁有來,朱亞平,等.雙側腰椎板間環形減壓治療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癥96例[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0):45.

        [2] 葉斌,陳友燕,馬輝,等.不同方法治療老年型骨質疏松癥患者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35(11):1096-1098.

        [3] 尹書東.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53例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72-73.

        [4] 張慶林,馮彩燕,李江,等.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2):46-47.

        第7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后路手術內固定  治療  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若是急性暴力所致,多病情嚴重,可是全身復合傷的一部分,則應積極進行綜合治療,以挽救生命。如果是單純脊柱骨折,則按骨折的分類和穩定性,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治療。根據脊柱骨折分類判斷脊柱穩定性及影像學明確脊髓有無受壓和受壓的部位是制定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無神經損傷的穩定性骨折或相對穩定性骨折如單純壓縮骨折、輕度爆裂骨折或安全帶損傷可臥硬板床,酌情進行閉合復位,積極進行腰背肌鍛煉,4~6周后輔以外固定使病人早期活動,這類骨折經保守治療均可有良好效果。不穩定骨折或伴有神經損傷病人,多主張及時手術治療,解除椎管內壓迫,重建脊柱的穩定性。

                【后路手術內固定】

                1)Harrington器械內固定術

                組成  Harrington棒由上鉤、下鉤、C形環、撐開棒(或壓縮棒)組成。最初用于治療脊柱側凸,后經改進,增加加壓棒,使Harrington裝置更加完善,廣泛用于脊柱骨折,至今仍公認為治療胸腰椎骨折伴或不伴截癱的有效治療方法。特點是簡單安全,軸向撐開力強,對脊柱序列嚴重錯位或多節段骨折療效尤佳。但對前中柱作用小,固定階段長,可有斷棒、脫鉤的缺點。

                適應證  前縱韌帶完整的脊椎骨折脫位與爆裂骨折均可采用撐開棒;對有后凸畸形的不穩定骨折,有人用加壓棒。固定范圍是骨折脊椎的上、下2~3個節段。固定段太短則固定不牢,太長則又使腰椎活動喪失。而植骨融合只限于骨折脫位節段。

                注意事項  ①放置上鉤的最佳位置是胸椎的下關節突,放置下鉤的最佳部位是腰椎的椎板上緣。②Harrington棒適當彎曲,以適合脊椎的生理弧度,避免脫鉤。但Harrington棒在骨折處稍前突或加上Adward套棒,可發揮良好的三點擠壓作用,維持過伸位,使前縱韌帶緊張,使骨折、脫位復位。③不應過度撐開使骨折復位,以免造成脊髓損傷。④如單棍放入,可致脊柱不穩,癥狀加重。⑤最好同時做植骨融合。

                并發癥  主要有脫鉤和斷棒,發生率在20%~40%,其原因多為技術性,如將Harrington棒插在兩層骨皮質間或Harrington棒未適當彎曲,使承受的矯正應力過大,此外,骨質疏松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預防措施  ①可增加多根經椎板下鋼絲固定,也可經棘突根部貫穿鋼絲固定。Harrington棒與節段性鋼絲合用是較理想的力學系統,兼有二者之優點。②改良的 Harrington棒和椎弓根螺釘結合在穩定性、抗軸向載荷和抗旋轉方面均優,實際上結合了Harrington棒、Djck釘及角度螺釘3種內固定器的優點,具有短節段、三柱、三維內固定的特性。 

                2)Edward套棒系統  雖然Hairrington器械治療脊柱骨折脫位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兩根直的Harrington撐開棒在腰段僅能發揮縱向牽伸力,無脊柱過伸作用,對前中柱撐開力不足。因此,術后腰椎生理性前凸和椎管內徑不能完全恢復,其抗旋轉作用與矯正前后移位的作用亦較差。Moe和Denis在治療椎骨骨折中,將Harrington棒中部彎成前弧形壓在后凸的椎板上,以構成三點固定,對抗屈曲應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原有缺點。Edward綜合了Harrington、Moe、Luque器械的優點研制出改良的Harrington棒一聚乙烯套筒器械,用于治療胸腰椎不穩定骨折。該法增加了骨折復位與固定的力點,可同時矯正軸向擠壓、成角畸形、水平及旋轉移位,并起到動力性維持脊柱穩定的作用。套棒器械包括Harrington撐開棒、上下鉤、套筒3部分。套筒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外觀呈圓筒形,直徑有3種:12、14、16mm。為減少套筒在體內占據空間,從而減少殘腔,人們將Edward套筒的中心圓孔改為偏心圓孔,內徑改為略小于Harrington棒外徑,使之套入Harrington棒后接觸緊密不滑動。它具有4種應力效應:①通過牽伸作用,對抗前屈壓縮,矯正傷椎后凸畸形。②其前推力具有間接撐開作用。③傳遞側方推力,矯正側方移位和旋轉畸形。④傳遞動力性穩定,維持復位位置。

          3)Luque手術  1976年Luque首先將兩根“L”形棍對稱置于棘突兩側使成長方形,采用椎板下貫穿鋼絲結扎“L”形棍;由于多根鋼絲多節段固定,使內固定牢固,能有效控制旋轉,可避免Harrington棒的脫鉤、斷棒等并發癥。但無軸向撐開力,其復位力量較差,單獨用于胸腰椎骨折者不多,多用于矯正脊柱側凸。治療胸腰椎骨折多采用Harrington棒撐開,使骨折椎體復位滿意后,再以Luque鋼絲多節段固定好;缺點是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出血亦較多,椎板下穿鋼絲有損傷脊髓的可能,因此應用機會不多。

        第8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我是一個打工妹,最近,在公司上班下樓中,因同事在后面呼喚,我回頭答應,導致一腳踏空,從5樓的樓梯上滑摔到4樓,導致胸椎第11、12壓縮性骨折。在住院期間,我看到了一本舊雜志上面有這樣的文章,說香港影星張柏芝、楊恭如2人過去在拍攝電視片時不慎摔傷脊椎,受傷的也是胸椎第11、12節。我不明白,我怎么跟這兩位女明星受傷的部位一樣?難道這也是“明星效應”?脊椎骨損傷咋不謀而合?

        深圳 黃夢苗

        黃讀者:

        您真會聯想,連脊椎骨損傷也在考慮“明星效應”,看來也是位“追星妹”喲!至于您的疑問,這是因為脊柱受傷時往往有一個縱向壓縮的暴力,第11、1 2節胸椎和第1節腰椎正處于后凸的胸段和前凸的腰段的交界處:同時胸椎由于與肋骨相連,形成胸廓,因而相對固定,而腰椎則活動的范圍比較大,這3節脊椎又處于相對固定的胸段和靈活的腰段之間的交界處,兩個因素相加使得第11、12節胸椎和第1節腰椎處于受力最大的部位,因而在脊柱外傷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這樣的部位一旦受傷,如果救治不當,很容易造成下肢及大小便和等喪失。

        所以,對于脊柱受傷的人,在場的人員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救治方法,要用救護車轉送,不要急匆匆用出租車運送,因為出租車空間狹小,病員不能平躺,只有屈曲,這樣的姿勢容易導致脊髓和神經損傷,給患者造成終身遺憾。其次,在搬運傷員時,兩人必須平抬,另一人將傷處托起,使之過伸,動作必須協調一致,放上擔架時,傷部可用一軟墊墊起,以維持傷者伸展位。否則,如果救護不當,即使是單純的骨折,也可導致繼發性的脊髓損傷,而至截癱;對已有脊髓損傷的傷者,可增加損傷的程度,甚至可導致死亡。

        據悉,香港那兩位影星在過去脊柱受傷后。在場的人沒有慌張,而是囑傷者不要動,然后急呼“120”來救治。如果他們當時亂抬亂搬,再將傷者往出租車或小車里塞,可想而知,這2位影星也許從此告別藝術生涯。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損傷大多數都發生于交通事故、工傷、高處墜落、劇烈的體育活動等遭受暴力的時刻,而黃小姐的損傷則是下樓梯不慎踏空臺階造成的,因此,要接受這個教訓,在生活中時時注意防范。以后在上下樓梯時,必須全神貫注,一步一步踏下去,必須踏在下一個或上一個樓梯級之上,且穩妥扎實之后,再動第二步,如此“足踏實地”,就可避免外傷。另外,上下樓梯時不宜做其他事,也就是說,出門前把一切該做的事做好,回家時一切事都等到家后再去做,上下樓只管上下樓,高度集中了精力,就不至于摔跌了。如果有人喊您,或在樓梯上碰到同事或熟人,待自己腳跟站穩了再答應或交談。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防患于未然”。

        坐姿后仰135度較佳

        我的工作是天天同電腦打交道,難免天天做板凳。為了預防脊椎發生毛病,我便坐得筆直,如此,好嗎?

        北京 夏紅

        夏讀者: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這是人們過去對養生健身的要求。“坐直了,挺起胸”,人們從小也時常接受來自媽媽或爸爸的提醒。確實,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坐得筆直,如座鐘一樣,不僅可以美化外表,對骨骼和消化系統也是有利的。

        然而,前不久英國《福布斯新聞網》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卻顛覆了這一傳統思維。在北美放射線學會的年會上,英國一個由放射線學者組成的小組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發現,坐得筆直,會造成脊椎過度疲勞,使神經受到牽制,從而導致背部慢性疼痛。而對于需要長期保持坐姿的人而言,背部與地板呈135度角是理想的角度,將身體自然放松,腳與地板保持接觸,這樣的姿勢對脊椎的壓力最小。

        這項在英國阿伯丁市伍登德醫院開展的研究,參與者均為沒有背部疼痛或外科手術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讓他們分別保持坐直、趴著和135度角的姿勢。通過對儀器記錄結果的分析,研究小組負責人魏塞姆·阿廖爾·巴塞爾博士說:“當脊椎承受到壓力后,就會偏離自然的方向,分析結果證實,135度的坐姿是最佳生理角度,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90度。”

        當然,135度角的確不太好把握,且容易從椅子上摔下來,因此,人們倒不必刻意追求,只要坐著時盡量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曲線,即頸椎向前,胸椎向后,腰椎向前,身體稍稍向后傾,讓肩部靠在座椅背上,將空出的腰部墊個軟墊,身體感覺舒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這種最合理的姿勢,也不要保持很長時間,否則也會對脊柱造成傷害。

        強直性脊柱炎也遺傳?

        我的父親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前不久,我因腰背及全身關節疼痛到醫院就診,也被查出患有此病。現在,我擔心極了,難道這種病也有遺傳?若這樣,我那未出世的孩子,將來也會患這樣的毛病嗎?

        安徽 方向東

        方讀者: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AS),俗稱“不死的癌癥”,是世界性的一大疑難雜癥。該病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是一種致殘率極高的慢性全身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同時,這是一種具有家族傾向的風濕病,好發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是7:1。男性病人中半數最終會出現脊柱的強直、駝背或直背,5%~10%的病人最終會發展為嚴重的殘廢,喪失生活以及工作的能力。而女性病人多數為輕型和良性過程,她們一輩子都會-間歇地出現腰痛或關節痛,但僅有極少數病人會發展為殘廢。

        可見,這類病人在生育問題上,不能夠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應“重女輕男”。因為女孩將來患此病的概率要比男孩低得多,即使患病也多無大礙。

        為此,有關專家諄諄告誡道,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在戀愛結婚問題上,有必要了解一下對方及其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無年輕時起病的脊柱關節病。如果有的話,可以檢查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遺傳基因(HLA—B27),以免夫妻雙方均帶有同一個病的易感基因,給下一代的健康帶來隱患。

        當然,如果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孩子查到HLA—B27陽性,也不必過于擔心。若是女孩,將來患此病的概率還是很低的,即使有也很輕;若是男孩,也只是50%的可能。至于你那未出生的孩子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暫時不得知。但愿你生個“一朵花!”

        注意:HLA—B27.90%病人的這個基因為陽性,但并非有這個基因就會得強直性脊柱炎。

        “腰突”咋易引起腰椎側彎?

        最近,我因腰痛和左腿麻木到某中醫院作檢查,醫生告訴我患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并說突出物在左邊,腰椎往左側彎,左側骶髂關節有輕度后錯位,屬于“腰突”并發癥。我不明白,“腰突”咋易引起腰椎側彎以及骶髂關節錯位?另外,我們辦公室王芳突出物也在左側,腰椎卻往右側彎,疼痛麻木卻是右腿,這是怎么回事?同是“腰突”,腰椎側彎咋不一樣?

        安徽 黃晴晴

        黃讀者:

        您所說的腰椎側彎,應該說成腰椎側凸較準確。那么,腰椎為什么會形成側凸呢?這主要為腰背肌的反射性保護反應。向患側側凸稱同側側凸,向健側側凸則稱對側側凸。此名稱僅指腰脊柱而言。具體緣由,主要由椎間盤突出(未粘連型)的位置有關。如突出物位于神經根的內側(腋部),發生對側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C”形側凸:若突出物位于神經根外側,則為同側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C”形側凸。您很可能就是屬于同側側凸。其次,有的人突出物較小,或從后縱韌帶兩側突出,突出物大小不等,介于上下二條神經根之間,則可出現交替性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形側凸。

        還有的人根本沒有腰椎間盤突出也可發生脊柱側凸,這可能多與改變身軀重心有關,使重心放在健側,以減輕疼痛癥狀。也有的人腰椎平直,乃脊椎病時的保護性反應,以減輕對后側纖維環及后縱韌帶等組織的壓力。有的人長期翹二郎腿或長期打電腦做姿不正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凸。另外,臨床上還有的病人存在著腰椎后凸或過度前凸等,都與脊椎病時的保護性反應有關,望注意鑒別。

        那么,“腰突”咋易引起骶髂關節錯位呢?我們知道,骶髂關節是人體骨盆環的組成部分,分別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關節面構成,屬于人體的微動關節。“腰突”患者一旦出現脊柱側凸,必然出現患側骶髂關節長時間受到異常向上牽拉(拽),久而久之,即可造成骶髂關節錯位。臨床上有前錯位和后錯位之分。兩側臀部不平衡,患側比健側稍高。X線片顯示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高度,前錯位較高,后錯位較低。患側關節面排列紊亂,間隙略寬。

        另外,根據您的主訴,您的椎間盤突出物很可能位于神經根的外側(或稱“肩口”突出),而您的同事突出物則位于神經根的內側(或稱“腋下”突出),即神經根與馬尾成角處。所以,雖然突出物同在一側但腰椎側凸方向則正好相反。

        總之,“腰突”是主要矛盾,治愈了“腰突”,骶髂關節錯位以及腰椎側彎(凸)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何謂椎間盤突出的“個性化”治療?

        我平日身體健壯,喜歡運動。一天和兒子玩耍,將兒子拋起來用手去接后,突然感到腰部劇烈疼痛,連走路都困難了。到醫院就診,一位姓趙的主任醫生經X線和CT檢查后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和脫出,并對身邊的實習醫師說我的“突出”很有“個性”,也需“個性化”治療。請問,趙主任醫生說的腰椎間盤突出有“個性”是什么意思?

        湖北周玉炳周讀者:

        趙主任醫生說的腰椎間盤突出有“個性”可能有這樣多層意思,一是突出因人而異、因職業而異、因病而異等,如中老年人容易突出,女性容易突出,司機、電腦職業者容易突出,患有糖尿病、骨質疏松癥、脊椎側彎癥的人容易突出:二是突出部位、方向、多少上的“個性”,如別人一般是單個突出或脫出,而您則是同時“占有”;二是治療上的“個性”,即別人的治療方法比較單純,或牽引或推拿或手術,可您的治療要復雜的多,甚至要施行“捆綁式”的“階梯化”治療。

        第9篇:脊椎損傷治療方法范文

        哪一種方法也未能證實肯定有效。非類固醇抗炎藥除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外,還具有止痛效果。這類藥物應用較多,但尚未見到治療腰椎管狹窄獲得確切療效的研究。撲熱息痛影響肝腎功能,非類固醇抗炎藥可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影響肝腎功能,用藥時應注意。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肌注降鈣素(Calcitonin)可減輕疼痛,增加行走的距離[1.2.4]。

        治療腰椎管狹窄較有效的理療方法是拉力(stretching)療法、腰肌強度鍛練和無氧健康訓練。騎靜止的自行車對有些病人很有效,這種鍛練腰呈屈曲位,多數病人能耐受。用馬具設計的踏車行走鍛練,因腰椎不受力,故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也很有用。用于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包括:熱療、冰療、超聲、按摩、電刺激和牽引等方法,雖較常用,但對腰椎疾患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然而,對輔助腰椎活動和進行更強的理療做準備還是有益的,鍛練和理療較安全,可延遲手術治療,鍛練可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即使不減輕癥狀,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1-3]

        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應短期應用,以免發生腰肌萎縮。

        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用于治療根性痛的療效較差。Cuckler等人前瞻性研究了一組病人,用于減輕根性疼痛,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與實驗組(硬膜外注射激素)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僅有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

        Derby等人研究的結果表明,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好,其手術治療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差,其手術治療也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根性痛<1年者,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不能預測手術效果。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40例),24例(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10例(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Ciocon等人對3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進行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每周1次,連續3次,疼痛減輕長達10個月。硬膜外激素封閉療法治療腰椎管狹窄雖有硬膜外血腫、感染和化學性腦膜炎等并發癥,但在非手術治療中,仍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不少作者認為,具有相對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等優點[1.2]。

        2手術治療

        2.1手術指證當病人生活質量降低和因疼痛不可耐受且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治療,同時癥狀和體征應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相一致。單純影像學改變絕不能作為手術適應證。必須強調:手術治療目的是減輕下肢適應癥狀,而不是減輕腰痛,雖然術后腰痛也有減輕,手術目的是減輕癥狀而不是治愈。術后遠期隨訪中,仍有增生再長入減壓區的可能,使神經受壓癥狀復發。手術也不可能使已經發生退行性改變的椎間盤和小關節恢復正常。也不能中止脊椎退行性改變的自然發展過程[1]。

        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式文獻報告很多,基本上分為廣泛椎板切除減壓和有限減壓兩類。

        2.2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在所有受累的脊柱橫向平面,由側隱窩的外界去除椎板和黃韌帶,受累神經根在直視下從硬膜起始部至神經孔出口的整個行程行徹底減壓,所有嵌壓神經根的側隱窩行減壓,盡管臨床癥狀提示僅為面狹窄,單側神經根受壓。理由是椎管狹窄是一種多平面疾病,面減壓遠期效果不理想[1.2]

        2.3有限減壓方法理由是退變性椎管狹窄多為階段性,主要為黃韌帶打折、增生性肥厚、小關節和關節囊的增生以及纖維環膨出所致。在矢狀面骨性椎管常常不狹窄。因而應行選擇性的有限減壓,以保留較多的后部骨和韌帶結構,從理論上講,可減少術后發生脊椎不穩定。該操作斜行椎板切除,是將椎板外側前部斜行切除,選擇性的行單側或雙側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McCulloch[5、6]介紹的方法:后正中皮膚切口(面5cm),向兩側游離后,分別作雙側減壓,一般先行左側。距中線1cm弧形切開腰背筋膜,避免損傷棘上和棘間韌帶,順棘間韌帶和椎間隙向側方剝分離椎旁肌,單側椎板切除范圍:向上達黃韌帶起點處,向下至黃韌帶止點(連帶下位椎體上1/4椎板)。內側小關節切除至椎弓內界,以保證達到關節突下徹底減壓,對Ⅰ。滑脫同時行橫突間植骨。然后,在另一側行類似手術。這種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間韌帶的技術稱之為減壓術(Microdecompression)[6]。

        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方法與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相比較的前瞻性與隨機分組研究的結果已有報告。這兩種方法平均隨訪3.7年,其臨床結果相似。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時間較長,發生神經損傷為12%。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中26%因術中減壓不理想,不得已又改為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的術式。

        近年來,人們主張對雙平面狹窄的患者行選擇性椎板切除,應通過神經學檢查選擇其中之一為引起癥狀的平面(責任椎),可行走路前后檢查或選擇性神經阻滯。某一神經根阻滯后癥狀消失,即表明該神經根受壓。一組報告中,28例兩平面解剖性椎管狹窄中,23例(82%)認為是一平面引起癥狀,5例(18%)認為是兩平面引起癥狀,減壓手術僅在認為引起癥狀的1~2個平面進行。雖是兩平面狹窄,但僅行一平面減壓手術,術后效果與兩平面狹窄者相似[6]。

        2.4植骨融合問題近年來,對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后行融合的作用討論較多。減壓后沒有同時行植骨融合術,已有并發腰椎滑脫的報告,減壓同時行小關節全切,術后腰椎滑脫多達2倍,是術后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時行植骨融合術,使手術復雜化,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失血量,術后并發癥增多,康復時間延長,一般認為同時行脊椎融合術對患者康復無益[1]。下列因素應考慮需同時行植骨融合術[1、2、6~11]

        2.4.1伴有退行性椎體滑脫Laus等人報告單純減壓取得成功。這表明由于椎間隙變窄和增生性骨刺的作用,該階段可獲得自然穩定。然而,另有資料表明,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Postachini等人報告16例術前有滑脫,術后隨訪8.6年的結果,其中6例單純減壓,另10例同時行融合術,發現未行融合者骨質長入椎管較多,臨床效果不及同時行融合者。近年來的文獻分析資料表明,若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可獲得更滿意的手術效果[1.5]。Postacchinit和Cinotti等人發現,術后骨質增生在腰椎單純減壓未同時滑脫階段融合者較常見。

        2.4.2伴有脊柱側凸或后凸對腰椎管狹窄合并退行性腰椎側凸行廣泛減壓,有造成脊柱失穩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很有必要同時行關節融合術。但并不是所有椎管狹窄伴側凸后凸者均行融合術,是否同時行融合術,取決于4個方面:①應考慮彎曲的柔韌性。如果在側屈位X線片顯示彎曲可部分糾正,單純減壓有彎曲發展的危險。②彎曲是否為進展性,若有進展就有融合的指證。③伴有椎體側方滑脫,表明該階段不穩定,單純減壓會加重不穩定。④側凸凹側有明顯的神經受壓時,行凹側椎板和部分小關節切除,難以達到凹側神經充分減壓,擴大減壓需考慮融合術[1]。

        2.4.3同一平面復發性椎管狹窄當確定再次行手術治療時,應考慮同時行關節融合術。因再次手術需增加小關節的切除,以擴大側隱窩和中央椎管,小關節切除超過50%會導致階段性不穩,特別是小關節向矢狀面傾斜時。復發性椎管狹窄伴有醫源性滑脫時,再次手術必然要考慮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的穩定性。

        2.4.4小關節去除過多由于手術時小關節切除或切除>50%會引起不穩定,應同時行脊椎融合術,以防術后脊椎不穩或疼痛。如果至少有一側小關節的完整性保留,脊椎的穩定性就能維持。但是,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單側小關節切除后(表明節階活動性明顯增加),即使另一側完整性良好,也將會發生不穩定,單側或雙側小關節內側部分切除(<50%),對脊椎的穩定性影響甚微[13.14]。

        2.5脊柱內固定植骨融合是否同時應用內固定器械爭議較多。內固定的目的是:①糾正脊柱畸形;②穩定脊柱;③保護神經組織;④降低融合失敗或提高融合率;⑤縮短術后康復時間。因而其適應證為:①穩定或糾正側凸或后凸畸形;②2個或2個以上平面行較為廣泛的椎板切除;③復發性椎管狹窄且伴有醫源性椎體滑脫;④屈伸位X線片顯示,椎體平移超過4mm,成角大于10°時。內固定方法的選擇應以短階段固定為主,根據術者掌握的熟練程度和病人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滑脫行融合術時,同時行內固定是有益的[15~17]。

        2.6手術療效腰椎管狹窄行手術減壓的療效普遍認為較好[1.5.12]。文獻中取得療效滿意的差異較大(26%~100%),不少作者的結果表明,術后臨床癥狀改善隨時間推移又有加重的趨勢。在一組研究中,20%術后獲得短期滿意療效,平均8.2年癥狀又復發。另有一組,27%術后初期療效尚好,5年后癥狀又加重。Katz等人發現,不論減壓融合與否,75%效果滿意持續7~10年后,23%需再手術。術后遠期療效差的易患因素包括:全身一般情況差和曾行面椎板減壓。癥狀復發可以是原手術部位狹窄復發、鄰面狹窄有發展和腰痛伴腰椎不穩。相反,也有作者報告一組病例,術后平均13年的臨床結果滿意優于平均7年者[18~20]。

        2.7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

        2.7.1糖尿病對腰椎管狹窄手術減壓后的療效影響,文獻所報告的差異較大。在一組報告中,糖尿病術后療效差的比例較大,易發生術后傷口并發癥。優良率僅為42%,而無該病者為91%。另有一組報告卻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72%),無該病者為80%。有資料表明:術后減輕與活動有關癥狀的療效與無該病者相似,但對減輕下肢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的療效不肯定。這是因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本身殘留神經癥狀[1]。

        2.7.2其他因素滿意的手術效果取決于:①病人選擇適當;②術式確定正確;③術中操作精細。Katz等人報告194例手術結果,其中40例療效不滿意,認為主要原因為:①術前全身情況差;②存在多種疾患;③背部癥狀較下肢癥狀突出。④以往腰椎有手術史者,腰管狹窄術后的療效受影響。已有資料表明,在腰椎手術中發生小關節骨折是發生晚期腰痛的一種潛在因素。

        3結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Ⅴ午夜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中文字幕精品日韩综合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电影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