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強直性頸椎的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強直性脊柱炎 葡萄膜炎 治療
資料和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2月收治AS伴發葡萄膜炎患者21例,男20例,女1例。觀察指標:觀察臨床特征、眼部特征、X線或CT檢查的腰椎片、胸片、骶髖關節與頸椎片等。實驗室檢查包括人類白細胞抗原B27(HLA-B27)、血沉、C反應蛋白(CRP)及類風濕因子(RF)等。
診斷標準:①前葡萄膜炎診斷標準:急性前葡萄膜炎為突然發作的虹膜炎或虹膜睫狀體炎,即睫狀充血、疼痛、畏光、塵狀角膜后沉著物、前房閃光和炎性細胞漂浮、瞳孔縮小、視力下降,并發白內障為后天獲得性后囊下晶體混濁,繼發青光眼為至少兩次眼壓>21mm/g,且有因高眼壓導致的視力損害。②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采用1984年修訂的紐約AS診斷標準;影像學表現為雙側骶髖關節炎病變程度>2級或單例骶髖關節炎病變程度為3或4級。符合影像學標準和1項以上臨床標準者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治療方法:急性期前葡萄膜炎患者給予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糖皮質激素和雙氯芬酸鈉眼液滴眼,睡前涂糖皮質激素眼膏,對于前房或纖維素滲出及積膿者,混合散瞳劑散瞳,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mg,隔日1次,待炎癥消退后,僅用糖皮質激素眼液滴眼;對于黃斑囊樣水腫或滲出者行球周注射地塞米松5mg,隔日1次,口服強的松,初始劑量30~40mg/日,3天后減量,于2~3周后停藥。
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0.0,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治療前、后最佳視力比較采用分層X2檢驗。
結 果
眼部特點:21例發病年齡為18~55歲,平均35±12歲;19例(90.4%)已由風濕病專科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此后伴發葡萄膜炎。3例(14.2%)葡萄膜炎發生于典型強直性脊柱炎臨床表現之前,16例均有葡萄膜炎復發史。7例(33.3%)為單眼受染,14例(66.6%)為雙眼受染,但均為單眼交替發作。就診時,均為單眼發病,為急性前葡萄膜炎表現,其中3眼前房積膿和纖維素樣滲出,5眼可見前玻璃體細胞,2眼并發白內障,1眼伴發青光眼。葡萄膜炎持續時間10~80天,平均22±10天。
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特征:出現典型強直性脊椎炎臨床癥狀年齡18~38歲。19例(90.4%)腰骶部疼痛中,有1例(52.4%)腰椎活動受限,2例胸廓活動受限,10例頸椎僵痛,有2例膝關節、2例髖關節、1例肩關節、1例肘關節均受累。X線或CT檢查顯示均有骶髖關節炎。19例HLA-B27陽性(90.4%),RF陰性,ESR升高10例(47.6%),CRP>10mg/L者9例(42.8%)。
治療情況:藥物治療后眼部充血,角膜后沉著物,前房浮游炎癥細胞及纖維素滲出和積膿等癥狀消失,玻璃體無炎癥細胞漂浮,無黃斑囊樣水腫。本組17眼(80.9%)治療后最佳矯正視力≥1.0,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0.15,P<0.01)。
討 論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伴發葡萄膜炎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髖關節炎主要表現為腰骶部疼痛,早期多為隱痛,難以定位,除脊柱受累外,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等也可受累,但一般不具有特征性。X線影像學檢查中應特別注意骶髖關節的改變,對高度懷疑強直性脊柱炎但又無典型X線改變者應隨訪觀察。對于以前葡萄膜炎為首發癥狀來診患者,尤其青年男性,要詢問腰骶部疼痛史,應行相應的輔助檢查,以免漏診[2]。
強直性脊柱炎伴發葡萄膜炎,目前尚無理想的實驗室檢查方法,ESR加快和CRP升高僅提示葡萄膜炎可能合并全身性疾病,HLA-B27陽性提示與本病相關[3],但非特征性。注意與幼年性慢性關節炎、Reiter綜合征、牛皮癬性關節炎及炎性腸道疾病等相鑒別。強直性脊柱炎伴發葡萄膜炎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療后,視力均有提高。葡萄膜炎癥狀通常在治療后1個月緩解,絕大多數預后良好。
參考文獻
1 張乃錚,曾慶馀,張鳳山,等.中國風濕性疾病流行情況的調查研究.中華風濕病學雜志,1997,1:31-35.
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 AS;護理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以中軸關節病變為特征的一種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臨床上以彎腰痛、脊柱畸形強直、彎腰活動障礙為主要特征。隨著病情的進展,最終可導致脊柱關節活動受限,功能逐漸喪失[1]。AS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其治療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癥,緩解癥狀,控制病情的發展,保持關節功能,防止出現畸形。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患者做好各項護理工作,是使病情得到控制的關鍵。
1、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特點
據國內統計,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發病率較高,約占人群的0.1%一0.3%,90%患者為男性,男女發病比約為lO一14:l,以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發病多在15歲以后,20~4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2]恰是男性的青春發育期,起病緩慢,主要為腰痛和腰部僵硬感,非對稱性下肢關節腫痛。癥狀在靜息時反而加重,活動后可緩解。夜間腰痛可影響睡眠,嚴重者在睡眠中痛醒,需下床活動疼痛緩解后方能入睡。此外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癥狀發作與緩解交替發生的現象[3]。
2、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方法
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特點,多數AS患者對疾病教育、功能鍛煉、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s)以及病情緩解藥等治療措施反應良好[4],同時應加強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對控制疾病進展,降低復發率和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起重要的作用[5]。
目前判定療效一般按《最新國內外疾病診療標準》進行。臨床常用AS治療藥物有一線藥,即非甾體類消炎藥;二線藥,即慢作用藥,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雷公藤多甙(T);三線藥,即糖皮質激素,以及抗腫瘤壞死因子(TNF)a生物制劑。在美國有3種TNF2a靶向抑制劑,即Inflixinb、Etanercept和Adalinmmab[6]。這3種生物制劑均是針對TNF的,在作用上有相似性。Hgliximab[7]國內翻譯為英夫利昔,商品名為remieade(類克),國內無同類產品。在臨床被證實對AS患者是有效的。Etanercept:國內翻譯為依那西普,商品名是Enbrel,已國產化,稱益塞普。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關鍵是控制炎癥,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僵硬,保持生理功能,并盡可能避免治療所致的不良反應。
3.護理學進展
3.1. 心理護理
AS好發于青壯年男性,20歲左右為發病的高峰期。這些患者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致殘。AS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8],患者往往會悲觀失望,意志消沉,思想負擔較重。另外,AS起病早期往往癥狀輕微,容易被忽視,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不良后果的出現。AS除脊柱、關節受累外,還可累及心、肺、眼、腎臟以及神經系統?;颊叱霈F自卑、焦慮、多疑、失望、抑郁等負面影響。As患者的心理護理以心理疏導為主,蔡秀珍[9]等對81例As患者采用sAs和SDs進行評估,并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心理護理前后比較患者SAS、SD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護理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滿意。因此,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必須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本病的有關知識,宣傳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對本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治療和預后有所了解。并指導患者重視疾病,正視心理問題,學會自我調整來保持樂觀的情緒,正確處理與單位、社會和親人的關系,使患者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疾病。同時,AS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病人出院后還需按時隨訪復診,這個過程稍有不慎會導致前功盡棄。醫護人員要幫助患者對該病予以足夠重視,充滿信心,積極配合。
3.2. 藥物護理
As臨床治療用藥主要有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藥、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生物制劑等,上述各藥常聯合應用,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反應、肝腎毒性、神經系統和骨髓抑制等[10]。AS的發展是慢性過程。疼痛和僵硬感通過適當的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會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不能隨意減量或停止服藥。醫生應指導患者掌握藥物的作用、注意事項和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及其處理方法[11~14],肖征字H1等強調對于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應堅持服藥2個月左右,待癥狀完全控制后可減少劑量,以最小有效量鞏固一段時間再考慮停藥,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用藥中斷或不良后果。劉委等[15]總結As的治療護理關鍵是早期診斷和康復治療,明確診斷后就應堅持正規的藥物治療。治療應以早期治愈,中期控制發展,晚期改善癥狀,綜合治療為原則。
3.3. 飲食護理
注意生活規律以及飲食衛生,戒煙戒酒,給予高蛋白、高纖維素、富含鈣、鐵等易消化食物,多進食肉類、蛋類、奶類、蔬菜及水果等,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墒澈谀径鸁蹼u、黃芩燉雞、豬腰煮杜仲等補氣、養血祛風除濕通絡之品。飲食宜多樣化,保持營養均衡。
3.4.康復護理
對于AS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正確有效、適度的功能鍛煉,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關節的活動功能,取得更滿意的效果。
3.4.1 醫療保健操
3.4.1.1 鍛煉時間
有關的機體功能鍛煉編輯成的醫療保健操,包括床上伸展運動、膝胸運動、貓背運動、腹部運動、轉體運動、轉頸運動和擴胸運動,根據患者受累關節的部位不同,而選擇適合患者的訓練方法。每天訓練3次,時間安排在起床后、午睡前、晚飯后各1次,每次訓練20~30min。訓練強度以患者感覺輕度疲勞為宜。根據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采用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方法。個別患者因疼痛而臥床不起,不愿活動,這樣只能使病情進展加快,醫務人員應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
3.4.1.2 鍛煉方式
鍛煉要循序漸進,活動以不引起第2天關節癥狀加重為限,活動前應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減輕疼痛,防止肌肉損傷,隨著病情的好轉,逐漸加強運動。醫療體操和功能鍛煉是根據患者受累關節的部位不同,選擇適合患者的訓練方法,要持之以恒,注意循序漸進,以患者耐受為宜,如活動后晨僵減輕,疼痛未加鶯,則可逐漸增加運動量,若活動后疼痛不適持續2 小時以上,則提示活動量過大,應適當減少活動強度或在一段時間內增加休息[16]。每日進行脊柱及髖關節的屈曲與伸展鍛煉2次。具體的鍛煉方法有[17]:(1)擴胸運動,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擴胸訓練,防止胸廓僵硬,影響呼吸;(2)頸椎活動:緩慢做左右側屈、前屈、后伸、旋轉活動;(3)腰椎活動:站立位彎腰、左右旋轉,后伸,臥位三點式、五點式挺腰和燕式鍛煉;(4)俯臥鍛煉,利用自身重力矯正脊柱、髖關節的屈曲畸形; (5)靠墻直立或扶其他固定物做屈髖屈膝下蹲運動。
3.4.2 其他運動方式
另外,散步、游泳、太極拳、氣功等,均可達到鍛煉的目的。應指導患者認識正確行為的重要性,維持脊柱的功能位,患者應仰臥睡硬板床,枕頭的高度以能保持頸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于增加上胸椎后突為度,一般10cm左右,枕頭盡量放在頸中段,枕部應盡量少枕枕頭,不能在膝關節下墊枕[18]。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坐、行、立的姿勢,坐位時盡可能挺直并坐垂直的硬靠背椅,坐或站立時不要彎腰屈背并經常變換位置,看書、讀報時要使書報與視線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頸椎久仰、久俯[19]。疾病活動期應減少活動,適當休息,不要長時間墊高疼痛部位,避免長期彎腰工作以及脊柱負重和創傷,如提重物等,以免造成脊柱畸形。
3.4.3 早期鍛煉重要性
早期的功能鍛煉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特別是青年患者來說顯得非常重要,青年人肌肉纖維、關節韌帶的彈性好,可塑性強,加之代償功能強,早期并持之以恒地進行鍛煉,能最大限度地維持肌肉、關節的柔韌性,防止因局部肌肉長期痙攣、僵硬、關節退化而出現的脊柱強直,是減少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最重要措施[20]。
3.5.中醫辨證護理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AS的病機主要是腎督虧虛、肝腎不足,加之風寒濕熱之邪侵襲肌體所致。中醫在辨證論治、分期治療、專方治療、中成藥治療、外治療法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時以祛風濕藥合用活血化瘀藥為主。護理過程中注意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中藥湯劑以飯后半小時溫服為宜,每日2―3次,每次l00一200ml,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等不良反應[21、22]。劉亞東等[23]認為“醫食問源”,正確食用藥膳,不僅利于身體營養補充,還有利于減少心理問題發生。黃朝紅等[24]強調AS患者應根據中醫分型給予不同飲食,寒濕型宜用溫熱之品.湯菜中町加姜、胡椒等以溫絡通經、助熱散寒止痛,忌食生冷瓜果。血瘀型宜用補氣、養血通絡之品,如黑木耳燉雞、韭菜炒肉幺幺等。忌食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局部熱敷可減輕癥狀,也可配合針灸、中藥熏蒸等治療以緩解病情[25]。
4.小結
強直性脊柱炎目前病因未明,尚無特效治療,一旦出現韌帶鈣化或關節強直,病變將不可逆轉,從而使受累部位功能喪失,且As患者對疾病認識程度不同,因此對患者進行因人而異的衛生宣教與護理非常重要,在治療過程中加強臨床觀察和護理,及早發現和處理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實施有效的個體化護理,能有效提高AS的療效。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懂得如何保持和恢復脊柱和髖膝關節的活動度,解除肌肉痙攣疼痛,對控制癥狀,防止畸形,降低復發率、致殘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科通過疾病知識宣傳手冊、建立強直性脊柱炎規范的健康教育內容等方式普及相應的知識,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心理狀態用相應的康復措施和護理方法,使患者遵從醫囑,完成療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給予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及時準確的健康宣教及功能鍛煉指導是患者步向康復之路的關鍵,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李兆申,梅長林.內科學與野戰內科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803-804
[2]黃烽.從循證醫學角度看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6,10(5):256-260.
[3]元麗棠.強直性脊柱炎護理36例.實用護理雜志,2003,9(10):18-19.
[4]黃烽.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的新探索.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1。7(7):19.
[5]施春香.健康教育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上海護理,2010,10(6):17-20.
[6]Van der He,de D,Han C,DeVlam K,et a1.1nfliximab imp roves productivity and redu eeaworkday los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Arthritis Care Res.2006,55(4):569-574.
[7]Boonen A.Van der He,de D,Severens JL,et a1.Markov model into the eostutility over five years of etanercept and infliximab eompamd with usual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nkylosings1)0ndylitis.Ann Rheum Dis.2006,65(2):201-208.
[8]王紅敏,吳春葉.軍隊強直性脊柱炎護理體會[J]:醫藥雜志,2011,23(4):151-152
[9]田曉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護理[J].醫學信息,2013.26(15):79―80
[10] 王莉莎,黃烽.生物制劑在炎性關節炎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7.16(15):115l―1154
[11] 王雙雙。劉凌昕,張永文.等.強直性脊柱炎辨證施護.中國中醫急癥。2007。16(6):762~763
[12] 蔡秀珍。羅燕玲,林彩霞.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13):2097―2099
[13]李彩,牟瑩。鄭五秀.中西醫結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護理[J].中國中醫骨傷雜志,2007。15(4):67~68
[14]原小利。王小青,李文園,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家庭護理干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345
[15]劉委,何貴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治療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35):3205―3206
[16]陶婧,唐躍瓊,屈麗.護理十預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狀態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28-29.
[17]寧寧.骨科康復護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80-81.
[18]熊恩富.強直性脊柱炎的康復治療.中華臨床康復,2002,7(13):191.
[19]盧艷華,王栗梅.應用氨甲喋呤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護理32例.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7):25-26
[20]呂紅.青年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康復的護理對策.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2):203.
[21]李擁軍.中醫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研究進展[J].江蘇中醫藥.2007.39(1):63~65
[22]魯焱.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與護理[J].湖北中醫雜志。2007,29(4):45
[23]劉亞東,劉彬.中醫飲食對強直性脊柱炎心理干預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3):359―360
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困難插管;配合
脊髓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在治療方法上很多學者認為一經確診就應考慮手術治療[1]。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后期引起關節融合,脊柱骨質硬化,頸椎活動度小,全麻后及術中術后因頸部被動活動有發生骨折可能,增加手術風險。術中配合好麻醉做好氣道困難插管及擺放合理安全至關重要。我院在經過充分的討論和準備后,對1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頸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取得成功?,F將手術配合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男,67歲,518163。因雙下肢乏力近1年,加重半雙手發脹1月入院。頸椎MR:頸3~7節段后方突出壓迫脊髓,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專科檢查:頸椎活動度前屈15°,后伸25°,左右旋轉各約30°左右。診斷為:頸椎病(脊髓型)、后縱韌帶骨化、強直性脊柱炎。擬行頸后路手術。采用視可尼可視喉鏡全麻下插管成功后,使用石膏床合理安置俯臥位。手術取C2-T1棘突縱行切口,逐層切開,行C3~C7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程順利、生命體征平穩、手術時間125 min。
2手術配合
2.1術前訪視 術前參加病歷討論、訪視患者,患者因強直性脊柱炎引起頸部僵硬、活動不利,讓患者平臥于床上了解其可平臥程度;左右轉動頭部及作低頭、后仰動作,了解其頸椎受累程度,提前做好術中安置物品準備。如術中安置欠妥,全麻后頸部被動活動有繼發骨折可能。匯報手術醫師討論后,配合醫師準備石膏床。將患者安置于石膏間床上,取仰臥位、準備醫用石膏數卷,溫水一盆,張口狀態下,貼合患者體型做出石膏床,開窗顯露出頭面部 ,烘干后在石膏床內及邊緣墊上棉紙,試用后合適于手術當日帶入手術室。
2.2術中配合
2.2.1配合 接患者入手術室時,帶一薄墊置于胸下,頸托固定頸部。入室后連接心電監護,左上肢建立靜脈通路,使用延長管兩根加長靜脈管道方便術中操作,推床上進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將石膏床蓋于患者頭頸胸腹部,空隙處墊好棉墊、ㄠ墊,額部、下頜、雙側髂前上棘處貼上泡沫敷料,防止壓瘡。石膏床下緣與雙下肢接觸部位使用棉墊隔開,雙眼涂金霉素眼膏后貼貼膜保護角膜。協同醫生、麻醉師一起,連同石膏床將患者保持軸位整體翻于手術床上,患者俯臥于石膏床內。膝下墊ㄠ墊,雙側小腿抬高、雙踝處墊圓枕。兩臂置身體兩側向后方牽引,兩肩部使用寬膠布牽拉固定,充分暴露切口,抬高床頭約35°。術畢將推車推于床旁,頸托放置于推車上和頸部切口平齊。一人負責保護好頸椎,保持軸位整體翻身,取下石膏床,佩戴頸托,檢查受壓皮膚,無壓瘡。
2.2.2翻身時管道管理 患者行留置導尿、深靜脈穿刺 、動脈穿刺 ,身上貼有心電監測電極 ,將與皮膚接觸部位的管路、線用棉紙包裹后固定于皮膚上。在翻身之前,將管道整理好,動靜脈通路從三通連接處分開,連接留置針端管道置于患者手心內,心電監測導線取下,導尿管固定妥善后放于兩腿之間,防止翻身時拉脫。翻身后立即連接各種導管,檢查是否通暢,線路是否理順 、受壓,導尿管從腿下穿出固定于床邊。
2.2.3麻醉配合
2.2.3.1器械準備 術前與麻醉醫師溝通,了解患者屬于困難插管,選擇視可尼可視喉鏡下插管。準備好吸痰管、生理鹽水、石蠟油、吸引器,同時配合麻醉師準備好應急時需使用的插管設備、急救藥品等,包括困難喉鏡、光棒、纖維支氣管鏡、喉罩、冷光源等,檢查物品的性能完好。熟悉氣管導管的型號 ,以便麻醉醫師更換導管時能迅速準確的傳遞 。另外需備好氣管插管導管芯、牙墊、膠布、插管鉗等。
2.2.3.2插管時配合 插管時麻醉醫師站在患者頭側,巡回護士站在患者右側,雙上肢妥善固定,麻醉醫師給藥時護士輕扶輸液上肢以防給藥時躁動,誘導完成后,麻醉醫師運用視可尼可視喉鏡插管,期間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匯報。插入氣管導管后,配合麻醉醫師連接麻醉機管道,縮短患者的缺氧時間。遞3M絹絲膠布,協助扶持氣管導管 ,協助麻醉醫師固定 。
3體會
3.1外科手術治療已成為脊髓型頸椎病的重要手段[2],而強直性脊柱炎病變后期造成的繼發性姿勢改變,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風險。因此滿意的手術能保證患者安全,減少手術并發癥,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手術室護士需掌握評估患者的方法,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頭部支撐過度或不足都會使頸椎受力增加而發生頸椎骨折的危險,必須保證術中墊物不滑動變位。根據患者體型所制作的石膏床能滿足患者頭部有穩妥的支稱且面部不、氣管導管不被扭曲,同時又便于術中觀察。
3.2困難氣管插管是麻醉醫師棘手的問題,插管失敗可能導致嚴重缺氧與二氧化碳蓄積,甚至腦缺氧不可逆性損傷。有文獻報道認為>1/3的嚴重麻醉相關并發癥是由氣道管理不當引起的[3]。而麻醉醫師目前人力不足,尤其是很多醫院還沒有專職的麻醉護士,因此,手術室內護理人員是麻醉醫師的得力助手。在術前應向麻醉醫師了解患者氣道情況,術中協助備好困難插管的工具,做到隨手可取萬無一失。處理困難插管插管需要一個團隊,通常麻醉醫師在困難插管時注意力集中在插管上,作為巡回護士不僅及時傳遞困難插管的用具,同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如血壓、心率及脈搏氧飽和度變化。手術室護士如何配合好麻醉醫師做好氣道管理以及困難插管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巖,李幼輝,陸剛.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術前心理狀況調查及心理干預效果觀察[J].鄭州大學學報,2013,48(1):141-143.
筆者受現代醫學的發展理論的啟發,自擬補腎化瘀除痹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顯著?,F將2006年2月~2008年2月診治本病64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64例均符合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準,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齡20~30歲 38例,30~40歲 17例,40歲以上 4例;病程3個月~3年;伴有眼部癥狀的8例,伴有心臟表現的3例,伴有神經系統表現的2例,肺病表現的1例,腎臟表現的0例;血沉(ESR)增速37例,C反應蛋白上升49例,合并貧血7例,類風濕因子(RF)陽性0例。全部病例均對骶髂關節進行X線攝片,X線改變:Ⅱ級異常37例,Ⅲ級異常21例,Ⅳ級異常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治療方法:予補腎化瘀除痹湯治療?;痉剑汉问诪?0g,熟地20g,桑寄生30g,狗脊15g,羊藿10g,牛膝15g,威靈仙15g,秦艽15g,木瓜15g,雞血藤30g,丹參15g,白芍20g,生白術20g,甘草10g。頸椎受累而頸痛肢麻者加葛根20g,羌活15g,桂枝10g;胸椎受累而背痛者加羌活15g,骨碎補20g;腰椎受累而腰痛強硬者加巴戟天20g,杜仲15g,川斷15g;伴有坐骨神經痛者加白芍40g,元胡20g,獨活15g;遇寒受風加重者加青風藤30g,制附片6g;遇熱加重者加忍冬藤30g,地龍15g;局部頑麻者加白芥子15g,南星10g;氣血虛弱者加黃芪30g,阿膠20g;晨僵明顯或有畸形者加穿山甲15g,全蝎10g。每日10劑,水煎2次,取藥400ml,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1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判定標準[1]:①治愈:關節疼痛、腫脹消失,活動功能恢復正常,實驗檢查正常。②好轉:關節腫脹,疼痛減輕,活動功能好轉。③未愈:關節疼痛及腫脹無變化。
結 果
治愈36例(56.3%),好轉22例(34.38%),未愈6例(9.38%),總有效率90.6%。
典型病例
患者,男,22歲。2006年10月16日初診,患者腰及右髖關節疼痛3年。雙下肢有沉重感,在當地診所按“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癥狀略有好轉,但時輕時重。近年來病情明顯加重,行走困難,并以腰、雙髖、雙膝關節疼痛為甚,腰骶僵硬,活動受限,無發熱,經常乏力。查體腰椎各方向活動受限。雙側骶髂關節叩擊痛,雙坐骨結節及膝關節有壓痛,雙髖關節屈曲60°,伸屈均受限,“4”字征陽性。診斷為強直性脊椎炎,證屬腎督虧虛,痰瘀痹阻,治以補腎壯督,蠲痹通絡。予補腎化瘀除痹湯加減,服藥30劑,疼痛大減,能下床散步,治療1個月,腰及雙髖等關節無明顯僵痛,功能明顯改善。繼服2個月,并配合功能鍛煉。患者痊愈。
討 論
強直性脊柱炎也屬免疫性疾病,其主要損傷肌腱附著點和滑膜[2]。在整個發病過程中,免疫系統是否被啟動激活,是發病的關鍵,而近年來研究發現何首烏、熟地、羊藿、狗脊、桑寄生、牛膝等大部分補腎中藥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應,調解內分泌系統,抗氧化等功能,雞血藤、丹參等活血化瘀藥有調解微循環的功能,威靈仙、秦艽、木瓜等抗風濕中藥亦有抑制免疫反應作用,故合用更利于調解免疫反應,另白芍、生白術、甘草具有補氣血作用[3]。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30-31.
【關鍵詞】 微創; V型截骨; 分次矯正; 強直性脊柱后凸
Minimally invasive V-shaped osteotomy for the correct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kyphosis//TIAN Hui-zhong,MA Yuan,LVXia.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the 6th Affill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Wulumuji,Xinjiang 830002,China
Abstract:[Objee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V-shaped osteotomy instead of traditional operative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ankylosing kyphosis.[Method]The C-arm X-ray was used under the local anaesthesia to select the space of osteotomy,the length of incision were 6~8 cm and only exposed one interlaminal space,the width of laminar V-shaped osteotomy were 8~10 mm.The operating table was changed from reverse V to type after finished osteotomy,the space of osteotomy would be automatica ly closed and replaced,if the space could not be automaticly closed,careful manipulation would be applied to close it.The bone mass of osteotomy was used in posterior bone graft of lamina.Postoperation,stric and standardized regulation were performed to send the patient back to ward.The fractional manual corre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of hyperextended plaster vest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ly 2 weeks after operation.[Result]Fifty patients of this group acquired more satisfied results except 1 case appeared recurrent deformity due to early removing of the plaster vest.[Conclusion]Minimal damage,lower medical expenses(without internal fixation)and satisfi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V-shaped osteotomy is a very effective method.It has advantages of Mutual intercalated V-shaped osteotomy space and better stability after reduction,posterior bone graft of lamina and external fixation of hyperextended plaster vest,therefore,all patients can acquire the bone graft fusion afer 6 months.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V-shaped osteotomy; fractional correction; ankylosing kyphosis
本組在用傳統方法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術560例的基礎上,從1995~2005年采用“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矯正強直性脊柱后凸”的手術方法,該法主要用于后凸角小于80°Cobb’s角的輕度畸形患者,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微創式截骨術不用內固定器械,切口小,僅暴露截骨間隙,保留了周圍的筋膜、韌帶,肌肉組織不受損傷,術后反應小,傷口愈合快。術后分次手法矯正和石膏背心外固定,能保證良好的嵌插復位和植骨融合堅固?,F將本組50例的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95年7月~2005年7月,應用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矯正強直性脊柱后凸的手術方法,治療輕型(<80°Cobb’s角者)強直性脊柱后凸50例。男45例,女5例,男女之比為9∶1;年齡范圍16~40歲,平均28.5歲。
1.2 ??茩z查
本組50例,胸腰椎棘突、小關節突、椎板均已形成骨性強直,而椎體間尚未產生骨化或竹節樣變,特別是其中25例在擬截骨部位的側位X線片上椎體間隙有前窄后寬、椎間孔的上下徑延長和棘突間距離增寬是選用微創式V型截骨術的絕對適應證。本組50例在術前診斷標準上均符合這個條件。50例中有5例雖然椎板后的強直骨化向上已爬到頸椎,但擬截骨部位的椎體間隙仍存在,故也符合微創式截骨的標準。根據后凸角度大小分為2組:(1)后凸角70°~80°者9例;(2)不足70°者41例。
1.3 截骨間隙的選擇
L2、3之間截骨38例,L1、2之間截骨9例,L3、4之間截骨3例。截骨形狀均為V型。椎板截骨寬度乃根據后凸角度的大小而定,8 mm寬者41例,10 mm寬者9例。
2 手術方法
2.1 麻 醉
本組50例均采用局部浸潤麻醉。
2.2 局麻浸潤技術和手術操作
由麻醉師在臺下監護病人,術者和助手在臺上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其步驟如下:患者取俯臥位消毒鋪單后開始沿棘突作皮內、皮下層的浸潤麻醉,然后切皮止血直至暴露腰背筋膜后層,在切開筋膜之前再進行椎板后肌肉層的浸潤麻醉。然后沿棘突作6~8 cm長的正中切口暴露椎板,剝離清除椎板后軟組織,用自動牽開器拉開肌肉層再進行第3層橫突間和橫突旁的深層浸潤注射,并同時對自椎間孔發出的脊神經根周圍做浸潤封閉。
2.3 臥位及切口
令病人俯臥在手術床上,后凸頂椎部位對準腰橋,將床調成反V型,使病人感到臥位舒適為準。先用C型臂X線機定位截骨間隙,然后消毒、鋪單。自背中線沿棘突切口,長約6~8 cm。
2.4 暴露椎板
在局部浸潤麻醉下,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沿棘突切開棘上韌帶,可見臨近的棘突已互相連接骨化,沿棘突兩側自骨膜下分離棘突和椎板,向外至橫突,確定擬截骨的部位和間隙,準備做椎板V型截骨。
2.5 椎板V型截骨
椎板V型截骨的標志是擬截骨間隙的椎間孔的上緣和下緣〔1〕,其次是擬截骨間隙的上一個和下一個棘突之間(圖1)。先用骨刀在椎板上刻出擬做V型截骨的形狀、寬度的痕跡。根據駝背的大小度數來決定截骨間隙的寬窄,一般截骨寬度為8~10 mm,截骨的方向略向頭端傾斜,使椎板閉合后能自然形成疊瓦式結合。
2.6 截骨的操作步驟
截骨的全過程均應使用薄刃骨刀〔2〕,要求做成整齊的刀切面,以便截骨間隙互相對合整齊無縫,不用植骨亦可融合,避免使用鈍的骨刀或咬骨鉗,造成粗糙不整齊的截骨面,使截骨后間隙不能很好地對合,有形成截骨間隙不連接的可能性。用寬的直骨刀先在預定截骨的棘突間,做橫斷性切除已骨化的棘間韌帶達椎板平面,然后再向上向外,做出V型的兩端,方向為自棘突間至椎間孔,寬度為8~10 mm,截骨線的外端其上緣為上一個椎弓根的下緣,下緣為下一個椎弓根的上緣。
圖1a椎板V型截骨術正位示意圖 1.椎弓根下緣;2.椎弓根上緣 圖1b微創式小切口長6~8 cm,V型截骨寬8~10 mm,截骨完成后間隙自動合攏,將截下來的骨條作椎板后植骨,不用內固定。
用寬的薄刃直骨刀進行截骨,先做出右側的V型截骨間隙,再做出左側的V型截骨間隙,設寬度為8 mm,進刀深度自椎板后面到椎板內側骨皮質為準。然后再用鏟刀進行刨槽清底,直達暴露椎板內側骨皮質〔3〕。自棘突間部分,先將內側骨皮質切除暴露硬膜,用神經剝離器進行分離,將椎板與硬膜間的粘連分開,然后用骨刀平骨槽的兩側將內側骨皮質切開,再用髓核鉗將其鉗出。這時應小心謹慎,避免損傷神經根和硬膜。做完一側后,將撐開器放入截骨間隙內,進行適當撐開,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對側的截骨。若不用撐開器進行撐開,待兩側截骨完畢后,常常出現自發性截骨間隙合攏,而造成清底困難,使殘留的游離骨塊難以取出。截骨完成后,取除撐開器,將腰橋放低,將反V型床調成平床,截骨間隙??勺孕泻蠑n,形成疊瓦狀靠攏,也可稍加壓力,達到截骨間隙閉合,將截下來的骨塊,做成火柴桿狀,搭在截骨間隙上。
取除肌肉撐開器,嚴格電凝止血,放置T型管引流,分層閉合切口,手術完畢。
3 術后處理
3.1 搬運病人
應由主管病房醫師和麻醉師,共同負責將病人自手術臺上搬至推車上,再自推車上搬至病床,嚴格按照平上平下的搬動方法進行搬運。以免造成術后錯位及神經損傷。
3.2 對病床及護理的要求
平板床上加有8 cm厚的海棉墊。每3 h翻身1次(即在軀干部的兩側,交替墊長枕的方法)。
3.3 其他護理
嚴格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將傷口引流管連接負壓吸引器,并觀察記錄引出的血量。待病人清醒后,應盡可能地多讓病人平臥,不枕枕頭,以利后凸的自行矯正。
3.4 手術后5~10 d進行分次手法矯正
3.5 2周后過伸位石膏背心外固定,待石膏干后可以下地活動而出院。
4 分次手法矯正
4.1 在手術后傷口無感染的條件下,于手術后5~10 d進行第1次手法矯正。手法矯正前應禁飲食,然后在杜冷丁50~100 mg麻醉下,進行手法矯正,在病人腰背部墊以適當厚度的薄枕,術者甲按壓病人的兩肩,術者乙按壓病人的兩側大腿,在杜冷丁產生麻醉作用的情況下,輕輕按壓兩肩與大腿前側,跟隨著病人的呼吸運動,輕輕顫動使病人的后凸畸形達到進一步的矯正(圖2)。這種矯正方法嚴禁使用暴力,以免發生危險,矯正的度數不求過大,應記住“適可而止”4個字。當一次矯正達不到滿意解決時,還可再做第2次、第3次,但一般只限2次以內。
4.2 分次手法矯正后,杜冷丁作用很快消失,一般病人皆無痛苦。
4.3 待分次手法矯正滿意后,給予石膏背心外固定。石膏背心外固定的方法,病人取仰臥位,腰背部墊以適當厚度的薄枕,使病人達到最大限度的矯正位。先做前頁石膏背心,待前頁石膏背心干后,再俯臥在前頁石膏背心內,上后頁石膏背心,同時將2頁石膏纏在一起,即成為完整的石膏背心,待石膏背心完全干燥,病人感到在石膏內無不舒適存在時,即可出院。
4.4 戴石膏背心可以躺臥、站立、行走,但不宜坐或下蹲,帶石膏固定6個月,X線拍片復查植骨愈合良好后,再拆除石膏。切忌過早拆除石膏,以免畸形復發(圖3、4)。
圖2a截骨術后分次手法矯正,在杜冷丁靜脈麻醉下,在病房行手法按壓1~3次即可達到完全伸直圖2b手法矯正完畢后,臥平床休息,達到矯正目的后,給予石膏背心外固定圖2c在杜冷丁靜脈麻醉下分次手法矯正圖3a術前,強直性脊柱后凸,骨性強直向上已爬到C1、2,形成全脊柱強直站立不穩圖3b截骨矯正術后,站立姿勢已得到改善,呼吸功能及胃腸功能均得到恢復圖4強直性后凸行V型截骨,未作內固定,術后分次手法矯正,效果滿意
5 結 果
5.1 作者自1961~2005年間,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治療強直性脊柱后凸560例〔4、5〕,對各種手術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篩選比較,總結出一套合理的治療方案,即對重度強直性脊柱后凸應采用截骨矯正加內固定的手術方法;而對輕度強直性脊柱后凸則應采用“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手法矯正強直性脊柱后凸”的治療方法,即V型截骨術后分次手法矯正后凸畸形,不需要任何內固定器械,只靠過伸位石膏背心外固定即可達到矯正畸形和植骨愈合的目的。
5.2 隨訪結果:本組對50例采用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手法矯正的病例作了2~10年的隨訪。在能隨訪到的35例病人中截骨部位均能在6~12個月的X線正側位片上顯示椎體間和椎板后的骨性融合,未發現截骨間隙假關節形成或骨不連者,其中包括1例因術后石膏拆除過早造成畸形加重的病例,1年后隨訪時椎體及椎板后的骨性融合也滿意。34例術后人體的重心點后移,挺胸直立,步態改善,解決了心肺功能和碳氧交換的問題。病人的精神面貌一新,消化功能也因解除了腹部的受壓現象,胃納增加、食欲好轉,營養情況明顯改善,病人的精神和體力大有好轉。
6 討 論
6.1 微創外科技術能否應用在強直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矯正術中
以往對強直性脊柱后凸的矯正手術都看作是一種破壞性比較大的脊柱矯形手術〔6〕,切口大暴露廣,后路截骨加前路松解、內固定等,必須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進行,至于微創技術能否應用在矯正這類畸形上,很少有人報道。作者從1961年至今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后凸560例的基礎上,對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矯正強直性脊柱后凸有了新的認識。認為強直性脊柱后凸小于80°Cobb’s角的病例,棘突間韌帶、小關節突關節已完全骨化強直,腰椎生理前凸消失,胸椎生理后凸加大,從側位相上看人體外形呈“蝦腰狀”,這種病人雖然后凸畸形較輕,但因人體的重心向前移位,腘繩肌攣縮,后凸畸形勢必逐年加重,最后導致嚴重的畸形產生。對這類輕病例應盡早采用微創式V型截骨分次手法矯正畸形的方法治療,使其產生正常的胸后凸和腰前凸,把人體重心點向后轉移到挺胸站立的位置上來,這將對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環功能都有很大的好處。
6.2 對微創手術的認識
有不少的醫生當進行強直性脊柱后凸截骨矯正術時,首先就在如何進行內固定上下功夫。其實并非如此,有不少的病例是不需要內固定的。只要V型截骨做的標準,就可防止術后產生側旁移位。術后石膏背心上得確實可靠,固定時間在6個月以上,X線拍片截骨間隙愈合良好,就可防止后凸畸形的復發。
6.3 內固定的不足之處
除去椎弓、椎體截骨后不穩定的病例之外,單純椎板V型截骨的病例應盡可能地少用內固定。用內固定有如下缺點:(1)伴隨著病人術后平臥能產生后凸的自行矯正,內固定常常變松失效;(2)越是跨度長的內固定(如壓縮棍等),變松失效的可能性就越大;(3)內固定能使手術操作時間延長達2倍以上;(4)內固定物的存在,給病人帶來了感染的機會和異物反應的可能性,內固定松動以后還需要再次手術擰緊螺絲,否則就變成無用的內固定,而且所有的內固定最終都需要拆除,給病人帶來二次手術的痛苦;(5)越是堅強的內固定就越對術后的自行矯正功能起妨礙作用。
6.4 不用內固定和術后分次矯正的優點
(1)不存在將來需要拆除內固定的問題。也不存在內固定松動后,還需要二次手術緊螺絲的問題。(2)這種僅做V型截骨而不加內固定的手術方法,不需廣泛暴露僅在局麻下就可完成手術的全過程,縮短了手術時間,簡化了手術操作,增大了手術的安全性。(3)手術時間大大縮短,只做1個V型間隙,只需要1~1.5 h就足夠了,截骨后給予適可而止的矯正,即可關閉切口,將病人送回病房,待以后進行分次矯正。(4)術后分次矯正,先令病人術后回病房臥平床自行矯正,必要時再在術后5~10 d做手法矯正,一般術后1~3次手法矯正,即可達到脊柱的完全伸直。(5)術后的手法矯正在病房內就可進行,只需要杜冷丁100 mg靜脈注射后即可完成此操作。一般在手法矯正后,病人安全無痛苦。(6)變大手術為小手術,使病人容易接受,不需要輸血,也不需要全麻,同樣能將病人的脊柱完全伸直,最后給予石膏外固定而出院。(7)對石膏外固定的要求:一定要給予有效的石膏外固定,要保證胸骨柄、恥骨聯合與脊柱的胸腰段(頂椎部位)3點真正起支撐作用,否則,無效的外固定能造成后凸畸形的復發。(8)這種方法對病人損傷小、花錢少、恢復快,實為一種對病人有益的微創手術。
【參考文獻】
〔1〕 姜苗,田慧中.田氏椎弓根定位器的臨床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7:448-450.
〔2〕 田慧中.“田氏脊柱骨刀”在矯形外科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15:1073-1075.
〔3〕 田慧中,李佛保,主編.脊柱畸形與截骨術[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8,639-735.
〔4〕 田慧中,王彪,呂霞,等.強直性脊柱后凸截骨矯正內固定術[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7:509-512.
我是一個打工妹,最近,在公司上班下樓中,因同事在后面呼喚,我回頭答應,導致一腳踏空,從5樓的樓梯上滑摔到4樓,導致胸椎第11、12壓縮性骨折。在住院期間,我看到了一本舊雜志上面有這樣的文章,說香港影星張柏芝、楊恭如2人過去在拍攝電視片時不慎摔傷脊椎,受傷的也是胸椎第11、12節。我不明白,我怎么跟這兩位女明星受傷的部位一樣?難道這也是“明星效應”?脊椎骨損傷咋不謀而合?
深圳 黃夢苗
黃讀者:
您真會聯想,連脊椎骨損傷也在考慮“明星效應”,看來也是位“追星妹”喲!至于您的疑問,這是因為脊柱受傷時往往有一個縱向壓縮的暴力,第11、1 2節胸椎和第1節腰椎正處于后凸的胸段和前凸的腰段的交界處:同時胸椎由于與肋骨相連,形成胸廓,因而相對固定,而腰椎則活動的范圍比較大,這3節脊椎又處于相對固定的胸段和靈活的腰段之間的交界處,兩個因素相加使得第11、12節胸椎和第1節腰椎處于受力最大的部位,因而在脊柱外傷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這樣的部位一旦受傷,如果救治不當,很容易造成下肢及大小便和等喪失。
所以,對于脊柱受傷的人,在場的人員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救治方法,要用救護車轉送,不要急匆匆用出租車運送,因為出租車空間狹小,病員不能平躺,只有屈曲,這樣的姿勢容易導致脊髓和神經損傷,給患者造成終身遺憾。其次,在搬運傷員時,兩人必須平抬,另一人將傷處托起,使之過伸,動作必須協調一致,放上擔架時,傷部可用一軟墊墊起,以維持傷者伸展位。否則,如果救護不當,即使是單純的骨折,也可導致繼發性的脊髓損傷,而至截癱;對已有脊髓損傷的傷者,可增加損傷的程度,甚至可導致死亡。
據悉,香港那兩位影星在過去脊柱受傷后。在場的人沒有慌張,而是囑傷者不要動,然后急呼“120”來救治。如果他們當時亂抬亂搬,再將傷者往出租車或小車里塞,可想而知,這2位影星也許從此告別藝術生涯。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損傷大多數都發生于交通事故、工傷、高處墜落、劇烈的體育活動等遭受暴力的時刻,而黃小姐的損傷則是下樓梯不慎踏空臺階造成的,因此,要接受這個教訓,在生活中時時注意防范。以后在上下樓梯時,必須全神貫注,一步一步踏下去,必須踏在下一個或上一個樓梯級之上,且穩妥扎實之后,再動第二步,如此“足踏實地”,就可避免外傷。另外,上下樓梯時不宜做其他事,也就是說,出門前把一切該做的事做好,回家時一切事都等到家后再去做,上下樓只管上下樓,高度集中了精力,就不至于摔跌了。如果有人喊您,或在樓梯上碰到同事或熟人,待自己腳跟站穩了再答應或交談。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防患于未然”。
坐姿后仰135度較佳
我的工作是天天同電腦打交道,難免天天做板凳。為了預防脊椎發生毛病,我便坐得筆直,如此,好嗎?
北京 夏紅
夏讀者: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這是人們過去對養生健身的要求。“坐直了,挺起胸”,人們從小也時常接受來自媽媽或爸爸的提醒。確實,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坐得筆直,如座鐘一樣,不僅可以美化外表,對骨骼和消化系統也是有利的。
然而,前不久英國《福布斯新聞網》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卻顛覆了這一傳統思維。在北美放射線學會的年會上,英國一個由放射線學者組成的小組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發現,坐得筆直,會造成脊椎過度疲勞,使神經受到牽制,從而導致背部慢性疼痛。而對于需要長期保持坐姿的人而言,背部與地板呈135度角是理想的角度,將身體自然放松,腳與地板保持接觸,這樣的姿勢對脊椎的壓力最小。
這項在英國阿伯丁市伍登德醫院開展的研究,參與者均為沒有背部疼痛或外科手術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讓他們分別保持坐直、趴著和135度角的姿勢。通過對儀器記錄結果的分析,研究小組負責人魏塞姆·阿廖爾·巴塞爾博士說:“當脊椎承受到壓力后,就會偏離自然的方向,分析結果證實,135度的坐姿是最佳生理角度,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90度。”
當然,135度角的確不太好把握,且容易從椅子上摔下來,因此,人們倒不必刻意追求,只要坐著時盡量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曲線,即頸椎向前,胸椎向后,腰椎向前,身體稍稍向后傾,讓肩部靠在座椅背上,將空出的腰部墊個軟墊,身體感覺舒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這種最合理的姿勢,也不要保持很長時間,否則也會對脊柱造成傷害。
強直性脊柱炎也遺傳?
我的父親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前不久,我因腰背及全身關節疼痛到醫院就診,也被查出患有此病?,F在,我擔心極了,難道這種病也有遺傳?若這樣,我那未出世的孩子,將來也會患這樣的毛病嗎?
安徽 方向東
方讀者: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AS),俗稱“不死的癌癥”,是世界性的一大疑難雜癥。該病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是一種致殘率極高的慢性全身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同時,這是一種具有家族傾向的風濕病,好發于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是7:1。男性病人中半數最終會出現脊柱的強直、駝背或直背,5%~10%的病人最終會發展為嚴重的殘廢,喪失生活以及工作的能力。而女性病人多數為輕型和良性過程,她們一輩子都會-間歇地出現腰痛或關節痛,但僅有極少數病人會發展為殘廢。
可見,這類病人在生育問題上,不能夠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應“重女輕男”。因為女孩將來患此病的概率要比男孩低得多,即使患病也多無大礙。
為此,有關專家諄諄告誡道,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在戀愛結婚問題上,有必要了解一下對方及其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無年輕時起病的脊柱關節病。如果有的話,可以檢查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遺傳基因(HLA—B27),以免夫妻雙方均帶有同一個病的易感基因,給下一代的健康帶來隱患。
當然,如果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孩子查到HLA—B27陽性,也不必過于擔心。若是女孩,將來患此病的概率還是很低的,即使有也很輕;若是男孩,也只是50%的可能。至于你那未出生的孩子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暫時不得知。但愿你生個“一朵花!”
注意:HLA—B27.90%病人的這個基因為陽性,但并非有這個基因就會得強直性脊柱炎。
“腰突”咋易引起腰椎側彎?
最近,我因腰痛和左腿麻木到某中醫院作檢查,醫生告訴我患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并說突出物在左邊,腰椎往左側彎,左側骶髂關節有輕度后錯位,屬于“腰突”并發癥。我不明白,“腰突”咋易引起腰椎側彎以及骶髂關節錯位?另外,我們辦公室王芳突出物也在左側,腰椎卻往右側彎,疼痛麻木卻是右腿,這是怎么回事?同是“腰突”,腰椎側彎咋不一樣?
安徽 黃晴晴
黃讀者:
您所說的腰椎側彎,應該說成腰椎側凸較準確。那么,腰椎為什么會形成側凸呢?這主要為腰背肌的反射性保護反應。向患側側凸稱同側側凸,向健側側凸則稱對側側凸。此名稱僅指腰脊柱而言。具體緣由,主要由椎間盤突出(未粘連型)的位置有關。如突出物位于神經根的內側(腋部),發生對側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C”形側凸:若突出物位于神經根外側,則為同側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C”形側凸。您很可能就是屬于同側側凸。其次,有的人突出物較小,或從后縱韌帶兩側突出,突出物大小不等,介于上下二條神經根之間,則可出現交替性側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形側凸。
還有的人根本沒有腰椎間盤突出也可發生脊柱側凸,這可能多與改變身軀重心有關,使重心放在健側,以減輕疼痛癥狀。也有的人腰椎平直,乃脊椎病時的保護性反應,以減輕對后側纖維環及后縱韌帶等組織的壓力。有的人長期翹二郎腿或長期打電腦做姿不正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凸。另外,臨床上還有的病人存在著腰椎后凸或過度前凸等,都與脊椎病時的保護性反應有關,望注意鑒別。
那么,“腰突”咋易引起骶髂關節錯位呢?我們知道,骶髂關節是人體骨盆環的組成部分,分別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關節面構成,屬于人體的微動關節?!把弧被颊咭坏┏霈F脊柱側凸,必然出現患側骶髂關節長時間受到異常向上牽拉(拽),久而久之,即可造成骶髂關節錯位。臨床上有前錯位和后錯位之分。兩側臀部不平衡,患側比健側稍高。X線片顯示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高度,前錯位較高,后錯位較低?;紓汝P節面排列紊亂,間隙略寬。
另外,根據您的主訴,您的椎間盤突出物很可能位于神經根的外側(或稱“肩口”突出),而您的同事突出物則位于神經根的內側(或稱“腋下”突出),即神經根與馬尾成角處。所以,雖然突出物同在一側但腰椎側凸方向則正好相反。
總之,“腰突”是主要矛盾,治愈了“腰突”,骶髂關節錯位以及腰椎側彎(凸)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何謂椎間盤突出的“個性化”治療?
我平日身體健壯,喜歡運動。一天和兒子玩耍,將兒子拋起來用手去接后,突然感到腰部劇烈疼痛,連走路都困難了。到醫院就診,一位姓趙的主任醫生經X線和CT檢查后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和脫出,并對身邊的實習醫師說我的“突出”很有“個性”,也需“個性化”治療。請問,趙主任醫生說的腰椎間盤突出有“個性”是什么意思?
湖北周玉炳周讀者:
趙主任醫生說的腰椎間盤突出有“個性”可能有這樣多層意思,一是突出因人而異、因職業而異、因病而異等,如中老年人容易突出,女性容易突出,司機、電腦職業者容易突出,患有糖尿病、骨質疏松癥、脊椎側彎癥的人容易突出:二是突出部位、方向、多少上的“個性”,如別人一般是單個突出或脫出,而您則是同時“占有”;二是治療上的“個性”,即別人的治療方法比較單純,或牽引或推拿或手術,可您的治療要復雜的多,甚至要施行“捆綁式”的“階梯化”治療。
鼻炎班 由6項國家專利發明人蔡勝華主任親自為您講解鼻部的生理解剖、診斷和鼻內鏡的臨床應用及鼻內聞藥法。采用鼻內聞藥(20分鐘)一次性治療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藥物性鼻炎及下鼻甲肥大患者,獲國家專利申請受理(申請號:200710176980.0),配方公開。聞藥法經專家組鑒定使用安全、無痛苦、無不良反應,治療患者3~78歲,每天都有病人見習。
對患者承諾:一次聞藥保終生,如有復發者,全額退款。傳授學員過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小兒多涕癥的最新治療方法,1周治療各種鼻息肉及各種鼻炎水、鼻炎粉的制作技術,5天治療鼻竇炎的特色方劑,中藥煎汁保存180天不變質的方法,每月1日、15日開課,學費1 500元。
咽炎班 由孫老師講解咽喉的生理解剖和蔡勝華主任研制成功的系列藥物,此藥已通過臨床試驗,并獲國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申請號:200610113091.5),輕者1次,重者只需3次治療的特色方法,現在全國讓本技術,全部秘方毫不保留,傾囊傳授。每月2、日16日開課,學期3天,學費1 000元。
頸肩腰腿痛班 學習中華神針療法,是由蔡勝華主任歷經5年研究發明的一種新型針具,是治療疼痛疾病的最新方法,中華神針配合手三針、足三針中藥內服外敷,3項已申請發明專利,是臨床上具有廣泛適應證的新療法。適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骨質增生、筋骨麻木、頸、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膝關節病、各種軟組織損傷等幾十種疼痛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尤其針對慢性疼痛疾病和疑難病,確有獨特之處。配方公開,每月3日、18日開課,學期5天,學費2 000元。
前列腺炎班 學習治療前列腺炎的最新配方“前列必康湯”,已申請國家專利(申請號:200610113092.X)?,F已批復,由發明人蔡勝華主任親自講解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治療,輕者2次,重者3次治療的特色方劑,另外傳授前列腺注射法、直腸灌注法、尿道灌注法。每月8日開課,學期3天,1 000元。
靜脈曲張、腋臭班 學習由本校獨創注射術一次性治療靜脈曲張的特色藥物注射術,1次注射平坦如初,無任何不適感、不影響工作、活動。腋臭微創術是采用毫米微創術,成功解決腋臭患者的苦惱。此方法解決了手術痛苦、費用多、有瘢痕等缺點,學費1 000元,也可隨到隨學。
新特膏藥制作班 學習傳統黑膏藥、黃膏藥、紅膏藥、白膏藥、發熱膏藥、巴布膏藥的最新制作方法及特色配方,同時傳授無鉛無丹無油無松香新型特色膏藥的制作方法和配方,頸椎間盤突出,腰間盤突出,各種骨質增生,風濕骨病等幾十種膏藥配方。讓學員實際操作,配方全部公開。并贈送新型實用的涂敷機。使用時,省時,薄厚均勻,日產2 000~3 000帖。本中心供應膏藥市,膏藥基質。每月6日、20日開課。也可隨到隨學,面授1 000元、函授400元。
痔瘡班 講授最新療法――抹藥法、挑痔法、割痔法及消痔靈的注射方法,一次性治療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無不適感,不影響上班、活動,每月9日開課,學費800元。廠價直銷多功能電離子治療機,每臺3 000元。
因版面有限,向學員免費贈送方,上網址查看詳情。學員提前電話報名
單科學習,單科收費。全科學費5 000元。
招生辦電話:010-84074318,
13810338446(蔡勝華手機咨詢)
郵政賬號:604734019200024077
農行卡號:6228481820449153915
戶名:蔡勝華 郵編:277700
地址:山東省蒼山縣天龍花園
網址:省略
免費贈藥 短信即寄免費培訓 提前預約 疼痛麻木輕松開展疼痛科
劉吉領類風濕病研究所免費培訓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10年專業辦學,專注疼痛事業,學員學有收益,4次交流成果,全國實屬首家,歡迎驗證考查。
我們打破常規,免費辦班,先教給你治療風濕疼痛病的技術,讓你能治好病、賺到錢,等你相信我們的技術了,再來學習全套秘方,免得你花冤枉錢。
因為專業,所以領先!特色中藥,辨病加減;易學好懂,包教包會;即使不懂中醫,也能學會。以中醫帶徒方式,口傳手授,臨床為主,保證讓每個學員勝任臨床診斷治療工作,每天有病人見習,每期請大學教授講頸椎腰椎的疼痛解剖。同時講授開設??频倪\營策略,廣告策劃,以及怎樣運用法律法規保護我們自己的特色藥物及規范經營。學員有病免費治療,歡迎帶病人驗證療效。
培訓內容: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腰肌纖維炎、腰肌勞損、頸椎、腰椎、膝關節骨質增生、肩周炎、筋骨麻木等風濕疼痛類疾病。跟骨痛一次性治療。
培訓時間:每月25日報到,26~27日上課。每期培訓50人,因報名學員太多,一定提前預約。每月20日之前手機發短信至13953115183報名,注明:“26日免費培訓班”。沒報名者不予接待。特別通知:專利技術轉讓班每月11日報到,12日上課,每期限招10人,學費5 000元。為免于往返,一定要提前聯系。
免費贈藥:寫清詳細通訊地址(必須是醫療機構地址)發送短信至13953115183即可。
學員購藥:先發短信至手機15098988883,說明購藥品種、規格、數量,收到后很快回復你價格。匯款至:郵政儲蓄卡,劉吉領622188 451000 7818888。1分鐘到賬,匯款后一定馬上短信通知,并寫清楚詳細通訊地址、收件人,以免誤寄。
喜訊:10年辦學,碩果累累,是全國獨家在京召開4次學員交流會的培訓學校。劉吉領類風濕病研究所第五屆學員交流會于2011年6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會務費1 200元/人,頒發銅牌、證書。望新老學員朋友相互告知。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濟微路118號七賢醫院
郵編:250022
聯系人:劉吉領老師
手機:15810181888
招生辦電話:15098988883
醫院網址:省略
培訓網站:省略
適用中藥熏蒸療法治療的疾病較廣泛,目前臨床上運用中藥薰蒸治療較多的疾病有:
(1)頸肩腰腿痛,如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骨質增生、急性腰扭傷、頸椎病、肩周炎、一般的肩背酸痛、肌無力、風寒濕性關節腫痛、坐骨神經痛、關節退行性改變引起的關節腫痛。
(2)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病引起的肌肉疼痛、關節腫痛、肌無力、肌肉萎縮等。
(3)慢性胃腸炎虛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痛經等婦科病及消化系統病。
(4)腦血管病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后遺癥,如偏癱、局部麻木不仁、無力等。
(5)風寒襲表而見畏風寒、項背肌肉酸痛、風寒感冒以及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
(6)皮膚疾病如皮膚瘡瘍疥癬、頑固性瘙癢癥等。
當然,中藥薰蒸治療并不是對每一個人都適宜,應根據個人體質辨證用藥,用的中藥不同,其保健、治療的功效也不同。接受中藥熏蒸療法的患者應注意:饑餓、過度疲勞、飽食后不宜進行;出血性疾病、婦女月經期不宜進行;患有重癥心臟病、高血壓病等疾病,要向醫生告知,以便注意控制時間、溫度及方法。高熱,有開放性創口、感染性病灶,年齡過大或體質特別虛弱的人,禁用中藥熏蒸療法。
為什么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并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于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如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時間?
為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今年初伏的時間為7月14日,三次為一個療程,每年貼1~2個療程,連續3年;每次間隔7~10天左右。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有多種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穴位貼敷療法。還有內服湯藥、中成藥,內服藥茶、內服藥酒,食療、藥膳,藥浴、膏藥、藥熨、熱敷,濕敷、熏蒸療法、推擦療法、艾灸、針刺、耳壓、推拿、拔罐、刮痧、體育療法等。
冬病夏治主要針對哪些疾???
1.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含小兒支氣管哮喘)、慢性咽喉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復感冒、肺氣腫等呼吸道慢性疾病。
2.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骨性關節炎及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等關節疼痛性疾病。
3.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慢性胃炎(虛寒癥)等慢性胃腸道疾病。
4.某些冬季特有的疾病,如:四肢冰冷、畏寒、老寒腿等。
什么是穴位貼敷?
用中藥做成膏藥進行穴位貼敷,通過刺激人體的穴位經絡,調整陰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穴位貼敷有哪些優勢?
1.使用的藥物是草藥,不污染環境;2.防治相結合;3.內病外治;4.價錢比較低廉;5.療效好;6.副作用少。
貼敷時間有要求嗎?
貼敷時間成人應不超過6小時,少兒及敏感者應酌減。如果患者屬體質敏感者,或既往用藥曾出現起皰等反應,應縮短貼藥時間至2小時左右,或在有感覺后及時取下藥物。
貼敷效果與病程有無關系?
還是有影響的,因為任何一種治療方法的療效與病情的輕重和病程的長短有關。相對來說,病情如果比較輕或者病程比較短,再及時治療,應該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夏天貼了藥,冬天就不喘了嗎?
穴位貼敷的療效主要是一種治未病的療效。不是說就治哮喘、治鼻炎本身,而是夏天貼藥用來預防冬天時疾病的發作。因為這些病的發作往往跟上呼吸道的感染有關系,而穴位貼敷以后,可以使人體的抵抗力增強,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和次數減少,或者感染的程度減輕。
兒童能否進行貼敷?
兒科貼敷比較多,主要是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兒童是否適合貼敷兒科有專門的診斷標準,小孩貼了反而比大人效果好,因為他們的疾病比較簡單。
穴位貼敷前應做哪些準備?
貼敷前應帶病歷資料,作為大夫診斷的依據。注意保護和清潔皮膚,特別是貼敷穴位的皮膚。外出前做好防蚊準備,防止因蚊蟲叮咬引起皮膚紅腫或感染。貼敷前一天,要用溫和的沐浴產品洗個澡,祛除皮膚表面的油脂。
穴位貼敷有禁忌嗎?
疾病發作期的患者、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咳血患者、孕婦、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過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消喘膏。
穴位貼敷后應注意什么?
貼敷藥物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于藥物吸收;注意防止藥膏污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現發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