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醫學檢驗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糞便 檢驗
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廢物經腸道排出成為糞便。因此糞便檢查對許多疾病,特別是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蟲病的診斷與療效監測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糞便一般檢查
正常糞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纖維素、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細菌、無機鹽和水等組成。
1.1 參考值
顏色與性狀 正常成人的糞便為黃褐色成形軟便;嬰兒呈黃色或金黃色不成形糊狀便。
1.2 臨床意義
1.2.1 黏液膿血便 細菌性痢疾糞便多為黏液膿血便,阿米巴痢疾糞便呈暗紅色果醬樣,以血為主,有特殊腥味。
1.2.2 稀汁樣便 見于各種感染性腹瀉或非感染性腹瀉,尤其是急性腸炎。
1.2.3 柏油樣便 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50~70ml即出現柏油樣便,其隱血試驗為陽性。
1.2.4 米泔樣便 呈白色淘米水樣,見于霍亂、副霍亂患者。
1.2.5 鮮血便 見于直腸、結腸息肉和腫瘤、肛裂及痔瘡等。
1.2.6 白陶土樣便 見于阻塞性黃疸。
1.2.7 球形硬便 見于便秘。
1.2.8 扁平帶狀便 見于直腸或狹窄。
1.2.9 胨狀便在堅硬的糞表面附著少量黏胨,為痙攣性便秘的特點,如潰瘍病出血、胃炎出血、食管靜脈曲張破裂等;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類似的糞便。
1.2.10 凝塊樣便 為脂肪及酪蛋白消化不全所致,呈蛋花湯樣外觀,多見于嬰兒消化不良。
1.2.11 綠色便 因腸蠕動過快,膽綠素尚未轉變成糞膽素所致,多見于嬰幼兒腹瀉。
1.3 注意事項
1.3.1 標本取材時應注意留取異樣部位的糞便,采集后應立即送檢。
關鍵詞:臨床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進行血常規檢測的400份血液樣本,其中男217例,女183例,年齡26歲-64歲,平均年齡為(45.1±4.9)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告知其晨起空腹,抽取其4mL靜脈血,分別盛放于不同試管中,并將其每名患者的血液樣本平均分成2分,之后進行如下操作:①將EDTA-K2抗凝劑稀釋成不同濃度比例,分別為1:10與1:50,之后分別加入患者的血液樣本中。②分別將平均分好的血液樣本放置于5oC環境中,放置約30min后使用邁瑞BC6800儀器對其中的一半進行檢測,放置約2h后對另一半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
①不同比例抗凝劑對檢驗結果的影響。②不同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分析數據,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不同比例抗凝劑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經過檢驗可知,與1:50的抗凝劑相比,1:10抗凝劑的各指標含量明顯較低,差異顯著(P0.05)。
2.2不同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經過檢驗可知,與放置2h后相比,放置30min后的PLT含量明顯較高,WBC、RBC與HGB含量明顯較低,差異顯著(P0.05)。
關鍵詞: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檢驗質量;影響因素;控制;溫度;稀釋比例
血液細胞檢驗是臨床診斷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涉及的主要檢驗指標包括紅細胞(RBC),白細胞(WBC)和血紅蛋白(HGB)等;血液樣本較易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干擾,從而失去活性[1]。目前臨床檢驗工作中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較差,不僅對患者的病情判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延誤患者的治療工作,導致臨床診斷風險問題的發生[2]。因此對血液細胞檢驗方法進行探索,并對檢驗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尤為重要。為進一步提高我院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本研究以100例患者的血液樣本為研究對象,探討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控制方法,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解放軍92493部隊醫院接受血液細胞檢驗的健康體檢者100例,納入標準:自愿參加研究患者;不存在精神類或是精神疾病遺傳史;意識較為清醒,能夠積極主動配合各項工作;非過敏體質者;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疾病者;臨床資料丟失或是不全者;存在臟器功能嚴重損傷者;存在交流障礙者;存在器質性病變、免疫系統疾病或是血液系統疾病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齡19~74歲,平均年齡為(45.46±6.29)歲。本研究工作的開展符合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標準。
1.2檢驗方法
抽取所有受檢者空腹靜脈血液樣本10mL,分別放于不同試管中,并將血液樣本平均分成3份,①不同稀釋濃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加入不同濃度的抗凝劑,使血液樣本對應的稀釋度為1:5000和1:10000。②22℃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放置時間分別設置為0.5h、3h和6h);③低溫放置(-5℃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放置時間分別設置為0.5h和3h。結束后采用BC-6800血液細胞分析儀(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樣本中WBC、RBC、HGB和血小板(PLT)值。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χ-±s)表示,組內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稀釋濃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5000稀釋后的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均低于1:10000稀釋的樣本(P<0.05)。見表1。
2.222℃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22℃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0.5h、3h和6h的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和PLT比較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RBC、HGB呈現逐漸升高趨勢,PLT呈現逐漸下降趨勢,WBC在放置3h的檢測結果高于0.5h和6h(P<0.05)。2.3低溫放置(-5℃條件下)不同放置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5℃條件下,放置0.5h的血液樣本的WBC、RBC、HGB均低于放置3h,PLT高于放置3h(P<0.05)。
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不僅導致對檢驗結果的錯誤解釋、誤診,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進一步檢查,增加了病人的醫療費用,因此,應引起臨床檢驗工作者和醫師的重視。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主要分為分析干擾(體外影響)和生物學影響(體內影響)兩大類。了解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值得我們深究。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機理對生理病理過程的影響:按照藥物藥理作用,藥物首先是對檢驗生理病理過程產生影響。比如咖啡、可待因、杜冷丁、平痛新和消炎痛等藥物能使膽總管開口處的括約肌痙攣,從而導致血、尿中的淀粉酶含量明顯升高。這在用藥后3~4小時影響最大,24小時后消失。大量服用維生素C者,使尿中葡萄糖、膽紅素、隱血、亞硝酸鹽呈假陰性。酚噻嗪等藥物可使尿膽原呈假陽性,服用奎寧可致尿呈堿性,使尿蛋白呈假陽性。維生素A、D,蛋白同化激素、速尿等可使膽固醇檢驗值升高;而甲狀腺素卡那霉素則可使膽固醇檢驗值降低。
對特定組織的親合影響:某些藥物對特定組織有特殊親合力,可引起相應組織的損害,如抗凝藥肝素能促進組織脂蛋白酶的釋放,引起血液甘油三酯顯著下降。治療震顫藥物左旋多巴可使測定尿中酮體的顯色異常,掩蓋原來的反應,難以判斷結果。青霉素及紅霉素弱酸性藥物經腎排泄時可競爭尿酸分泌部位,而使血液尿酸濃度增高。雙氫克尿噻、速尿、利尿酸等藥由于對腎臟有保鈉排鉀作用,可使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明顯降低,故對鉀、鈉電解質化驗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干擾檢驗程序與方法:藥物對檢驗程序與方法的干擾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藥物產生的藥理學效應,比如半胱氨酸可干擾硝基鹽試驗,導致血中酮體的假陽性。酚酞可干擾酚磺酞排泄試驗,使尿液變成品紅,同時使酚磺酞排泄變快。吡嗉酰胺可與硝基氰化物作用使尿變為紅棕色而影響尿酮測定。青霉素類可使紅細胞非特異性結合IgG和白蛋白。另一類是藥物或其代謝物對檢測方法直接產生干擾。服苯琥珀后尿呈桔紅色;服氨苯蝶呤后使尿呈藍綠色,如維生素可使尿液變成黃色??诜犹幬锖?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且主要由尿排出,如果尿液呈堿性時,尿液變紅色。呋喃妥因可使尿液呈棕色。呋喃唑酮可使尿液呈橙棕色。利福平口服后在肝臟分解成乙酚基代謝物,呈橙紅色,可使尿液以及糞便、痰液、淚液、汗液呈橙紅色。合理預防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措施隨著我國醫藥市場的不斷創新研制,新特藥不斷應用于臨床,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也必將更加廣泛而且復雜。為了合理預防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我們提出了一些措施。
藥品檢驗工作與信息查詢相結合,充分利用全國各地公布的假劣藥品信息資源,對藥品質量不穩定、質量公告頻次較多的企業和品種進行跟蹤檢驗;藥品檢驗工作與快檢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快檢技術的初篩作用,對發現質量可疑隨即檢驗;藥品檢驗工作與臨床用藥相結合,確定重點單位、重點品種,做到檢驗工作有的放矢。抓實驗室能力建設,提高檢測能力。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確保檢驗檢測工作質量;要開展技術比武等多種形式能力實驗,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高檢驗人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大實驗室建設,加大設備投入,盡快提高檢驗能力和水平,適應藥品檢驗工作的需要。
組織開展應急檢驗工作。藥品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反應,緊急從技術上找出內在原因,或者確定用藥質量,是藥檢機構經常面臨的檢驗任務。一方面加強應急檢驗的組織管理,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有效地處置好突發事件。另一方面應加強應急演練,為應急藥品檢驗開通緊急綠色通道,全力以赴做好應急藥品技術監督的保障工作。
發現與臨床癥狀不相符合的可疑結果,根據病人的用藥情況,共同分析有無藥物影響的可能性,盡力將干擾降到最低程度,為臨床診療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最多方面的,往往導致實驗結果與臨床癥狀嚴重不符。為減少藥物對檢驗結果的分析干擾,檢驗工作者應該熟悉可做檢驗項目詳細的操作程序,對有藥物干擾的實驗方法,應該用特異性好的方法或作實驗方法的改進??傊?為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率與精確性,相關人員要忠實履行職責,以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為主線,提高科研能力,實現藥品檢測工作新跨越。
1.1醫院管理制度方面因素。醫院對臨床醫學檢驗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質量控制力度不夠、核對制度不嚴格、責任落實不到位、檢驗數據和文件管理模式落后與制度不佳等因素均可以使得臨床醫學檢驗的結果出現偏差;臨床醫學檢驗技術難度高、專業性強而且工作強度大,醫院缺乏相應緩解壓力、獎勵優秀的措施也是影響其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
1.2實驗室方面因素。實驗室醫學檢驗的醫療器械老化破損或是更新不及時導致其精確度和可靠度嚴重下降從而影響了檢驗的質量;實驗室的檢測環境不達標或是不符合標準實驗室的要求和規范導致檢驗結果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實驗室試劑未按要求保存或過期變質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1.3檢驗人員因素。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未嚴格執行檢驗操作規程而操作、由于不了解注意事項而對醫療儀器器材的使用方法不正確、對檢測過程的記錄不完整或記錄錯誤、與臨床醫師溝通不暢等;檢驗人員對檢驗知識缺乏深入地理解以及自身的安全意識不強,容易出現操作失誤或是混淆檢測項目等問題;由于檢驗工作強度和責任很大,導致檢驗人員由于壓力過大或是過度焦慮緊張而工作失誤率上升。
1.4患者方面因素?;颊呒捌浼覍偈芙逃潭鹊突蚴菍︶t生不信任而導致其在就醫過程中不配合以及不按囑咐的要求保存和送檢樣品,從而導致檢驗結果失真;同時患者的年齡、性別、遺傳因素、疾病狀況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會影響檢驗結果。可見,和諧的醫患關系同樣也是臨床醫學檢驗過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2應對問題的質量控制措施與對策
針對臨床醫學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若干問題,筆者分別從臨床醫學檢驗前、中、后三個方面對臨床醫學檢驗的質量控制的措施辦法進行了總結和歸納。
2.1臨床醫學檢驗前:首先,最重要的是醫院相關部門要完善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管理的規章制度,例如:醫院要嚴格落實檢驗實驗室的清潔衛生和儀器試劑的保存和更新制度、對檢驗人員加強檢驗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并增加相應的緩解壓力、懲罰錯誤、獎勵優秀的措施制度等。其次,在進行臨床檢驗前要對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完整的收集患者的基本資料情況如性別、年齡、病情及禁忌癥等,并詳細耐心地告知患者檢驗采樣前的注意事項。
2.2臨床醫學檢驗中:在臨床醫學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是想要詳細的了解并熟知檢驗的注意事項和醫療儀器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嚴格執行檢驗操作規程而進行操作。同時還要定時地對醫療試劑和器械進行相應的保養護理或是更新措施,以保證臨床醫學檢驗過程的有效進行。此外,在檢驗采樣的過程中,檢驗人員一定要保證患者的正確采樣,如果患者需要空腹一定要空腹采樣。
2.3臨床醫學檢驗后:在臨床醫學檢驗完成后,要對檢驗結果進行核實和審查,建立數據庫,并將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檢測結果的信息輸入數據庫,同時檢驗單及報告均應備份存檔,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健全文件管理系統。此外,還要制定具體的臨床醫學檢驗的操作手冊,建立起統一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將其制度化和規范化。而且檢驗人員和臨床各個科室的醫師和護士要加強交流,并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臨床知識和檢驗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檢驗工作的效能。
3小結
臨床醫學檢驗與疾控中心其他類別的檢驗工作不同。理化、微生物檢驗所面對的檢驗樣品為食品、水質、化妝品等產品,所進行的檢驗為依照國家標準方法進行的產品檢驗。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所面對的是礦山、工廠、企業的廠房、機械等,所進行的檢驗為依靠儀器采集、監測操作現場的職業危害因素。而臨床醫學檢驗所面對的檢驗對象均為人 - 從業人員、病人及健康人群,所進行的檢驗為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生化、免疫、細菌、病原等檢驗,故而,疾控中心對所進行的臨床醫學檢驗更應謹慎。
1.1 因過去臨床醫學檢驗在疾控中心承擔的檢驗工作中所占份額較小,故而檢驗人員相對較少。近幾年由于衛生事業改革的開展,疾控中心的工作重心轉向防病工作,臨床檢驗專業的畢業生慢慢開始進入疾控系統工作,檢驗、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1.2 已經在疾控系統進行了很多年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計量認證工作,僅包含了中心的微生物、理化檢驗,按照計劃定期參加能力驗證考核工作。傳染病病原學檢驗、性病、艾滋病、結核病檢驗每年參加衛生部的盲樣考核,麻疹、風疹病毒免疫學檢驗每年參加省級的考試、考核工作,其余的臨床醫學檢驗現均未納入認證考核工作。
1.3由于基層疾控中心的臨床醫學檢驗不像醫院那樣,檢驗項目全而廣,僅進行與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計劃免疫工作相關的醫學檢驗。成本核算、檢驗項目的局限性等使得大多數疾控中心未如醫院般大量購置現代化的全自動血液分析、生化分析、血氣分析、免疫分析等大型儀器設備,僅有衛生部配發專用儀器、半自動老式儀器,或借助試劑盒進行手工檢測,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要求。
1.4質量管理未全面規范開展,參加衛生部、上級主管部門考核項目時能按考核要求進行質控,而未參加考核的檢驗項目基本上僅按成品試劑盒要求進行盒內陰、陽性對照試驗,無外部質控對照,無相應的質量控制規范文件、方法等。
2 基層疾控中心臨床檢驗管理模式探索
現今的醫療環境要求實驗室的工作應具有有效性、準確性、時效性、經濟型和安全性,而實驗室的檢驗項目、檢驗技術、分析儀器、實驗人員等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這就對實驗室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1建立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實驗室管理文件,定期審核和修訂以保證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轉和不斷完善。
2.1.1依據 ISO15189: 2003《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國際標準,對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進行科學的質量管理,完善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積極準備參加 ISO15189 實驗室認可。
2.1.2結合基層疾控中心的工作實際,盡可能的將ISO15189 實驗室認可納入現在疾控系統廣泛開展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計量認證之中,以節約有限的人力、物力,減少浪費。
2.2積極參加臨床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活動,同時完善實驗室室內質控,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對實驗室從分析前、分析中到分析后的全面質量控制。
2.3在人體健康的評估中,臨床實驗室是不可缺少的部門。如高血脂、高血糖、HBsAg 攜帶者等往往可早期發現。
2.4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特別是一些傳染病流行時的診斷工作也離不開臨床實驗室的檢驗。2003 年 SARS暴發流行時的診治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2.4.1基層疾控中心的臨檢實驗室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流感、手足口病、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現在依然是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危險因素,因而臨檢實驗室工作在疾控系統應得到充分關注。
2.4.2人群計劃免疫疫苗接種后對傳染病的防治情況如何,接種效果評價是近年來亟待開展的一項工作,疾控中心的臨檢實驗室應盡快開展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水平滴度檢測工作。
2.5資源是實現實驗室工作目標的基礎,沒有資源作為保證,任何形式的組織目標都會成為空中樓閣。如實驗室的檢驗周轉時間工作目標非常明確,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沒有自動化的儀器、設備,就不可能滿足醫師盡快返回報告的要求; 如果沒有既了解實驗技術,又熟知臨床、預防醫學的檢驗技師,就不可能達到對預防、治療提供咨詢服務的檢驗工作目標。沒有相應的儀器設備,就無法開展相關的檢測項目; 沒有人、財、物等資源保證,實驗室就失去了實現其工作目標的基礎。
2.6實驗室生物安全,是近幾年被頻繁提到的一個問題。我們不會忘記 2004 年實驗室 SARS 感染事件的深刻歷史教訓。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在進行標本接種、涂片、染色、鏡檢、培養、鑒定、生化、藥敏、血清分型等不同試驗操作時都會暴露于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危害因子中,而且無法判斷標本中所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所以更應牢固樹立實驗室安全責任意識,逐漸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實驗室安全氛圍。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收集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中心衛生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進行臨床醫學檢驗的患者,共412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6例。實驗組,男100例,女106例。對照組,男97例,女10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檢驗,實驗組在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采取質量控制措施。
(1)臨床醫學檢驗前的質量控制。檢驗部門在拿到檢驗標本時要認真審核患者的基本資料、受檢項目、標本采集時間、標本采集方式等,確保檢驗標本的基本信息準確無誤??茖W合理的選擇即將進行的檢驗項目,檢驗項目的選擇應該兼顧安全性、科學合理性、針對性、時效性和經濟性等多項要求,為后續工作做好鋪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最新的檢驗方法,與臨床醫生充分進行溝通,在保證診斷結果準確性的前提下,選擇步驟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做好檢驗準備工作,充分提高資源利用率。醫護人員認真對待每個環節,從標本的采集工作到核收結束,都必須小心謹慎的操作,避免實驗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檢驗結果。做好樣本采集工作,不同檢驗所需的樣本不同,根據患者的個體要求,在不影響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把握最佳的采集時間,進行樣本采集。采樣的最佳時間即代表性最強的時間和陽性率檢出的最高時間段,總體來說就是保證檢查結果有效的時間。大多數患者需要進行采血,選取合適的采血,止血帶使用時間通常不超過一分鐘,穿刺成功后即松開止血帶,對血液樣品進行顛倒,防止出現血凝塊。在樣本的傳送過程中,提供合適的光照和溫度等,防止樣本出現變性而影響結果,保證樣本的安全,以防出現污染。嚴密包裝高危性標本,防止傳染他人。在適宜條件下保存不能立即檢驗的樣本。在檢驗方案確定之前,醫護人員與患者加強溝通,結合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由于對自身疾病缺乏了解,部分患者可能會對疾病產生恐懼心理,失去信心,醫護人員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密切關注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消除患者的抵觸情緒,鼓勵患者放松情緒,樹立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檢驗,有利于疾病的好轉。
(2)臨床醫學檢驗中的質量控制。加強數字化管理,定期維護檢驗設備。保證檢驗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定期維護和檢測設備,掌握工作狀態。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有關儀器定期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并保存檢測合格證書。實驗試劑在檢驗過程中必不可少,采用計算機管理試劑,大大提高試劑的使用效率,彌補人工管理可能出現的失誤,保證供應良好,儲備得當。根據具體的儀器性能選擇合適的試劑,按照規定流程,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做好準備工作。檢驗人員需要詳細掌握檢驗的注意事項和檢驗儀器和試劑的使用方法,并且嚴格遵守檢驗操作規程。加強制度管理,保證管理有章可循,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監管,賞罰分明,充分調動科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實驗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防止試驗環節出現任何問題,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3)臨床醫學檢驗后的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后,對檢驗結果進行核實和審查,建立數據庫,并將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檢測結果信息輸入數據庫,同時檢驗單及報告均應備份存檔,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健全文件管理系統。臨床檢驗報告多且復雜,如果管理不善,易導致檢驗單丟失,影響患者診治。對檢驗報告單進行妥善保存,便于復查檢驗結果。檢驗人員和臨床各個科室的醫師和護士要加強交流,并不斷地加強自己的臨床知識和檢驗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檢驗工作的效率。
2結果
2.1檢驗結果準確度比較
對兩組患者檢驗結果準確度進行比較,實驗組出現5例數據不明確,檢驗準確率為97.57%。對照組出現21例數據不明確,檢驗準確率為89.81%。實驗組的檢驗結果準確度高于對照組,P<0.05。
2.2滿意度比較
對兩組人員的工作滿意度進行比較,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54%,對照組的滿意度為90.29%。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關鍵詞: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問題;對策
現代醫學中,臨床檢驗為重要內容,可為疾病診治、監測、預后評估提供準確參考依據,隨著醫療科技取得的卓越發展成就,醫學檢驗技術隨之也不斷發展,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是保障疾病有效診斷和控制的關鍵,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故重視醫學檢驗質量控制,對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醫患關系意義重大[1]。本次調查選取臨床檢驗患者,隨機分組,就加強質量控制管理與常規管理成效展開對比,現總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臨床檢驗患者200例,男104例,女96例,分別行化學檢驗、微生物檢驗、免疫學檢驗、血液學檢驗等。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間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在檢驗過程中應用常規管理方案,觀察組重視針對存在問題,制定針對性解決對策并實施,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質量控制問題:
(1)標本采集問題:受檢者飲食、運動、所用藥物均可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同時,患者地理位置、年齡、性別、民族也可影響檢測結果。采集標本時,需囑患者將正在使用的藥物停用,在安靜或正?;顒酉聦吮静杉5舨僮鞑划敚缤瓿伸o脈血采集后,將血液直接在試管內注入,而針頭不拔掉,會出現標本溶血。從正輸液的手臂血管行采血操作,會稀釋血液標本。
(2)試驗和檢驗設備問題:儀器保養不妥、儀器老化,均可使檢測的靈敏度受到影響,在準確性上出現問題;因檢驗人員水平有限,或未掌握儀器的功能,標準操作,注意事項,引發檢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如試劑更換時,相關儀器參數未改變,規范保存樣品的意識不強,誘導操作失誤,促使檢測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所應用的試劑,未按規范要求設定,有誤差事件發生。
(3)人為問題:醫療科技在近年發展迅猛,檢驗儀器漸趨高端,有越來越高的自動化程度,但仍需人來對各項操作完成。故檢測試驗中,檢驗人員操作誤差是引發結果誤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員操作誤差主要包括:樣品暴露時間過長、操作習慣不標準、樣品檢測峰面積積分存在習慣上的差異及對檢測結果的重視度不足等,均可引發不良事件發生。
(4)室間質評和室內質控:室內質控即室內質量控制,重視室內質控的開展是監測儀器設備、檢驗方法、操作環境、過程、試劑等穩定性檢測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獲取正確檢驗結果的風向標。實驗室間質量評價為室間質評,加強室間質評,可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性評價,確保結果與其他單位一致或具可比性。
(5)檢驗分析后問題:醫學檢驗中,結果的復查和審核為最后一道保障質量的防線,檢驗人員通常對先進儀器設備過分依賴,易有出錯報告的情況,如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出異常結果,未按人工規則復查,出具錯誤報告等。
1.2.2應對措施分析:
(1)檢驗前質量控制:①保證標本質量:采集樣本前,重視應用人文關懷理念,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和解釋,對病情、情緒、生理變化了解,將所需檢查項目的目的、意義、采樣和自留樣本注意事項、影響檢查因素告知,以提高配合依從,在平靜、安靜狀態下完成采集,保障了樣本的真實、合格,避免了由此引發的誤差事件。②樣品合格:嚴格執行三查七對采集,確認和核查患者信息,標本采集時,對時間、部位、、取樣方式、數量嚴格要求。如采集血樣,通常在空腹16h內,早上9:00前,患者保持平靜、安靜正常狀態進行。尿標本采集時,患者需飲食規律,避免性生活、體育運動、飲酒,女性月經后采集,需注意清潔尿道口、外生殖器及周圍皮膚清潔,以避免被經血、陰道分泌物污染。樣品一經采集,即具實效應,需及時送檢,若不具備及時送檢條件,需正確存放,以防變質或變性,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2]。
(2)檢驗中質量控制:①儀器維護:儀器正常運行在檢驗過程中意義重大,檢驗人員需做好保養和維護,定期性能評價和校準,確保性能穩定和正常運行,一旦有問題出現,需向供應商及時通知,更換或修理。同時培訓檢驗科醫技人員,防止人為操作失誤。②需保證檢驗試劑合格,對試劑保存環境、時效嚴格管理,啟用前需注意防保質期和生產日期,避免因試劑失效或變質誘導結果錯誤。建立保管和使用試劑制度,確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③提高檢驗人員綜合素養:現代儀器均為精細化操作,檢驗人員需具備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故需加強技術操作培訓和業務學習,嫻熟掌握儀器操作規程、檢測原理、干擾因素、檢測結果的圖形、數據,報警的含義及如何維護,保養調試,掌握性能評價和校準標準,防范操作失誤。同時,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與自身技術水平結合,針對患者疑問,合理做出解釋,主動與其他科室交流,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解,并與臨床癥狀結合,對結果是否準確做出評估,以使自身檢驗能力提高。
(4)積極開展室內質控、室間質評管理:檢測標本前,校準儀器,行室內質控,對儀器設備各項檢驗參數和性能檢測,正常狀態下,才可對標本檢測。如失控,需記錄,并分析原因,積極糾正,再行檢測。注意質控品精密度。重視室間質評,確保檢測結果與其他單位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1.3統計學分析
文中涉及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選取的標本檢驗患者準確率為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檢驗滿意度為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醫學檢驗在現代醫學中作用顯著,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其質量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整體醫療水平[3]。引發檢驗結果出現誤差的問題較多,需行綜合分析,針對問題積極防控,以降低標本檢驗不合格率。本次調查中,觀察組針對檢驗前標本采集、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人員、儀器設備、試劑等因素引發問題的原因展開探討,并制定針對性防控對策,如重視采集標本前與患者溝通,加強儀器、設備保養和檢測,重視針對檢驗人員綜合素養加以培養,積極開展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對降低檢驗失敗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意義重大[4]。本次結果證實觀察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綜上,針對實驗室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對策,包括標本采集、檢驗儀器設備和試劑、檢驗人員等多方面管理,可提高檢驗質量。
參考文獻
[1]郝莉麗.臨床醫學檢驗分析前的質量控制〔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20):2672-2673.
[2]毛穎華.醫學檢驗分析前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1):50-51.
[3]董大光.淺談醫學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7):1143-1144.
1.1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措施
1.1.1檢驗前的質量控制①做好準備工作。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記錄,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來對其進行檢驗前的注意事項交代;②做好樣品采集工作。不同檢驗所需要的采集樣本不同,根據患者的個體要求為患者制定采集時間,對于患者符合采集要求的情況,以不影響患者疾病為前提不對其進行采樣,確保樣本的高質量[2]。
1.1.2檢驗中的質量控制①儀器設備:檢驗時先要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后需要對儀器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②試劑:檢驗使用的試劑必須準備好,在使用時根據檢驗項目的需求來使用不同的試劑,確保試劑的有效性;③數據管理:將獲取到的檢驗數據進行處理,保障數據的有效性、時效性、規范性,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參考信息[3]。
1.1.3臨床醫學檢驗后的質量控制措施①審核檢驗結果:嚴格保證工作流程的準確交接,如:錄入檢驗信息、采樣編號、審核檢驗操作儀器、完成檢驗報告單、反饋檢驗結果等一系列工作,避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②建立報告簽收制度:完成檢驗后,由專人將檢驗報告單統一送達,臨床檢驗室要針對科室的具體情況,明確規定檢驗報告單的保存方法及時間,便于對于檢驗結果進行復查[4]。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結果準確率對比從開展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開始,實驗組A和對照組B的檢驗人員都對其本組的檢驗樣本進行檢驗[5],檢驗人員需要恪盡職守,按照檢驗流程來完成檢驗項目,保障檢驗數據的真實性[6]。實驗組A臨床檢驗準確率是97.1%,對照組B的檢驗準確率是9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滿意度對比實驗組A的患者滿意度是98.7%,對照組B是92.4%,實驗組A患者的滿意度比對照組B較高一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醫學檢驗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在現代醫學中不可缺少,發揮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對于整體醫療水平有較大的影響,導致檢驗的結果發生誤差的原因比較多,在對檢驗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的時候,應該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積極的避免。臨床中進行醫學檢驗時的一些問題,在劉英杰等的研究中表明,存在非疾病因素和檢驗人員因素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為了提升臨床檢驗的準確性,讓檢驗結果具有可用性,需要對人為和物理因素的影響進行削弱和避免。
檢驗技術人員必須要能夠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每一項實驗都盡心盡責,將其中的影響因素進行規避,避免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降低檢驗結果的可用性。檢驗人員的經驗可以為檢驗提供幫助,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發現檢驗實驗的一些規律性問題,從工作中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失敗和誤差的原因,對各項實驗的細微變化給予重視,獲得經驗,這是工作經驗對于檢驗質量控制的一個非??煽康膸椭?。獲取高質量的檢驗樣本也是保障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前提,對于檢驗樣本根據檢驗項目的需求來制定采集時間和條件,確保樣本的可靠性。對檢驗室的設備儀器進行養護和管理,減少因儀器設備問題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