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械制圖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教材處理;養成習慣;激勵學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224-01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其他專業課的學習。但是要學好這門課程,除了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外,還要具有相當的空間想象能力。而大部分學生是初中流失生和學習較差的學生,他們恐學、厭學且不自信,不肯也不善于動腦,更不用說空間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作為教師只能也必須面對現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教學進行適當改進,讓學生學有所得,學到一技之長,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下面對《機械制圖》教學談幾點改進方法。
一、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也是如此。讓學生知道《機械制圖》的內容和重要性,切實感到必須學好并且能學好,如果做到了這一點,肯定會為學生學好《機械制圖》打下扎實的基礎,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機械制圖》課內容雖多,但都是有共性和規律的。為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要注意一下幾點:
1、講《機械制圖》的作用和重要性:“一個表達,兩個依據”〔表達了設計的意圖,是加工和檢驗的依據〕。到了工廠,必須按圖加工零件,只有讀懂圖紙才能正確選擇加工機床、毛坯、加工方法、刀具、量具、切削用量等,才有可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同時圖紙又是檢驗零件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據,所以圖紙是機械行業共同的技術語言,所有信息與表達都由圖紙來傳遞的。
2、《機械制圖》所講的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個特性,一個規律;兩種方法,一個能力。”“三個特性”既真實性、積聚性、類似性;“一個規律”既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兩種方法” 既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 “一個能力” 既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內容不多,關鍵是要學精、學通。
3、知道學習《機械制圖》的方法。首先學好并遵循制圖國家標準,制圖國家標準是使圖紙成為工廠共同的技術語言的技術保證,我們必須從圖紙幅面、字體到尺寸標記、規定畫法等熟練掌握并嚴格遵守。再者就是要做到“聽、練、看、思”。“聽”就是認真聽老師講課,“練”就是做好練習,“看”就是多觀察,在大腦中多儲存一些形體,“思”就是在觀察的同時多投影,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二、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處理以更加適合學生
課堂由老師來組織,課堂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把每次所講的圖形都能涵蓋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并講清楚該知識點在教材中的前后聯系和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這樣學生才樂意學、主動學。
例如:基本體表面點的投影,這節課本身比較空洞、抽象,學生不感興趣,。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每講完一種基本體表面求點都很自然的穿插基本體切割的內容,利用點的投影十分容易求畫出切割體的投影,這是表面求點的具體運用,也使知識得到了拓展,并為以后學習基本體切割作好了理論支持。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到表面求點的目的,所以學習興趣大大提高。
《機械制圖》教材往往通篇講解圖樣的畫法,卻很少總結;學生不會,也不愿意主動去總結,這樣學生不知道哪是知識點,更不用說對知識點的掌握了,所以總結的任務就只有老師了。好的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好記,樂于記。例如:講剖視圖時總結為“剖、移、投、標”。這四個字把剖視圖的畫法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了。讀到這四個字,學生很自然地想到:“剖”就是把被表達的物體假想地剖開,“移”就是移去剖切面與觀察者之間的部分,“投”就是移去后再投影,“標”就是標記剖切位置和剖切符號。這樣的總結和提煉十分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三、使學生養成好的讀圖、繪圖習慣養成
重復的行為就能形成習慣,良好的習慣就能導向成功,所以成功也就是簡單的事情反復地做。學習制圖更需要養成好習慣:
1、繪圖時正確、熟練使用繪圖工具的習慣。即綜合使用三角板、圓規畫平行線、垂直線、角度線、圓的等分線等。2、嚴格遵循制圖國家標準的習慣。即“粗線細線分明”,“實線虛線清晰”,“線形條條準確”。3、邊畫邊溜的習慣。繪圖時一邊畫一邊溜。“溜”,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借助三角板或曲線板順勢走線。畫線“先定基準,后畫輪廓”,量畫尺寸“先定位,再定形”。投影繪圖“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四、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因此,在教學之初我們要結合教具、空間等引導學生建立空間坐標系,然后再配合基本概念、投影規律,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單一沉悶的課堂教學是學生最厭煩也是最缺乏思維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教學效果也最差。因此,教師應使教學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在繪圖時能互相啟發,充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學習機械制圖的興趣逐漸增強,就會自覺地把時間向該課程上傾斜,多畫多練培養繪圖技能。
二、利用教具變抽象教學為直觀教學
在制圖教學中,抽象的三視圖、剖視圖學起來有些費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模型、實物、掛圖等直觀的形式將抽象教學表現出來,讓學生親眼見,就比較容易學習和理解掌握了。例如,在講授組合體的形體分析這節內容時,首先讓學生觀察一些最基本的形體,如長方體、棱柱、棱錐、圓柱、圓錐,對照實物,找出對各個基本體所對應的視圖,將思維從空間向平面轉換,指導學生把組合體的復雜圖形分解為簡單圖形的組合,為識讀和繪畫組合體視圖打下良好基礎。這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把握投影規律,理清實物各元素與圖形及線條的對應關系,使投影要素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痕跡,有效地培養學生空間思維想象力,提高識圖繪圖能力。
三、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中大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頭霧水。若在教學中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借助課件或動畫轉換自如的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復雜組合體動態旋轉演示,了解組合形式,了解細小結構,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感。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大大縮短了教學時間。機械制圖這門課既直觀又抽象,一看就懂,但一動手就出問題。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該課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適當配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所謂“適當”,即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恰如其分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用好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解決問題、突破難點、強化重點,有利于理解和掌握關鍵知識點。若整個機械制圖教學過程全部用多媒體展示,看起來花哨,卻收效甚微。比如在講組合體視圖畫法這節內容時,對于比較復雜的組合體,即使使用模型展示,依然不能觀察清楚,會給學生繪圖帶來困難。這時可以采用多媒體運用課件多方位旋轉展示,便于學生仔細觀察,有助于正確繪制圖形,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所以,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與其他教學方法相互配合,以人為主,以機為輔,相輔相成,才能使機械制圖教學達到理想境界。
四、有效采用參與式教學,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學者剛接觸《機械制圖》課程時,讓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是我們成功教學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如何才能夠在課程開始之初就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呢?首先,通過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對本課程教材特點,我認為,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之初,我們需要對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系統的調查、分析。通過客觀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班級學生曾今所學的相關課程等,,以最簡單的車工和鉗工生產實習為例,如果看不懂圖,就無法生產零件,如果缺乏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的能力,就無法從事技術工作,讓學生們意識到,學好機械制圖對他們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響,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我們要積極創造愉悅的學習環境,在上課時,巧妙設計與課題匹配的情境導入新課。比如我們可以在上緒論時,教師可以把這門課程的學習與學生小時候玩的積木聯系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回憶童趣,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更好的產生師生共鳴,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學習三視圖時,我們的開課方式還可以通過小品的形式來展現,“我請大家猜猜我要的東西是什么樣子?”通過多媒體展示,告知學生這是某一零件三種不同方位的視角,讓學生猜出物品的外形。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零件的外形要稍微簡單一些,這樣學生的興趣也就容易被激發出來,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循序漸進,并對同學的積極參與給與肯定和鼓勵。教師需要切記學生的學習激情,“只可激,不可泄”。通過精心設計的一些情境,可以提高學生求知欲,活躍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對《機械制圖》課的情感體驗由有趣到樂趣,由樂趣到志趣,在愉快的學習中堅定學好課程的信心!
2靈活運用輔助教具,進行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主要包括實物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把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論和復雜空間視圖,變成形象、具體、易掌握的內容,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記得牢,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立體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圖需要學生有很好的空間想象力,這就需要借助實物教具。比如再講圓柱體切割時,可以用白蘿卜進行實物切割,通過不同的剖切位置,學生可以直觀看出圓柱切割后的變化,畫出不同的視圖,再通過多媒體展示評價,總結畫法,要比空洞地講要有趣的多,也更容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制圖中,模型也是很直觀的教具,如果有很多形體表面有孔、鍵槽,同時內部還有其它各式各樣的結構,初學時單憑想象繪制視圖的確有一定難度,展示模型便是一個很好的手段。直觀的模型教具與適當講解結合,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以使那些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講清或難于講清的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得更直觀。如我們在講三視圖、剖視圖形成的時候,可以利用動畫課件形象展示它們的形成,使學生對空間和平面兩者之間的轉換關系有更好的認識,教師再因勢利導配以板書和重點講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鑒于技工學校學生的培養特點,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在我們《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輔助教具的制作,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對學生提高制圖的興趣產生較大的作用。
3強化練習,發展學生的立體思維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需要秉持循序漸進的普遍教學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開展課程的教學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機械制圖》課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學生對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識的掌握需要用系統的概念來理解局部的細節,這就需要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各教學難點進行由視圖轉化成實物、實物轉化成視圖的習題訓練,或設計有針對性的讀圖、繪圖實踐訓練,讓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比如在“標注尺寸”的知識的講授中,教師需要通過舉出若干的例子來講授具體標注尺寸的方法和方式。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單純地采用概念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就不容易掌握具體的方法,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已知二視圖補畫三視圖也是學生不易掌握的難點,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給的二視圖分析物體的結構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關系,并想象出其空間形狀,來制作實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捏出所描述的實體,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通過多次強化練習,學生對準確地繪制和表述第三視圖的特征就會變得順理成章,空間想象力也會得到更大提高。
4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形成融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考試方式《機械制圖》是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從文化基礎課轉向專業課學習的奠基石,是專業啟蒙課程。
本課程擔當著培養學生基本工程素質的重要任務,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讀圖能力、手工繪圖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它將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機械設計類、機械制造類和工程實踐類等后續課程提供必備的制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以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職業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素質教育方面,還擔當著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工作作風的任務,對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學內容的改革
隨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理念的推出,我們應積極適應新的改革需求,對《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加大實踐的深度和力度。為此重新編制教學大綱、實驗(訓)任務書等教學文件,教材選用、教學手段等均作相應的改革,就此建立起新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突出實踐環節是這次改革的重點內容,具體在每一個環節上,按照培養目標,安排學生結合課程的內容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開發新的實踐教學資源和方法,全方位的培養學生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堅實的工程繪圖和識圖能力,創新意識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1)采用多媒體教學
以多媒體現代教育手段配合傳統的教學手段,能充分運用教學模型教具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應用多媒體技術,根據學生的規律意識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全面的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和其他等多媒體信息,并使這些信息建立邏輯連接。表達更復雜的思維和方法,生,教學信息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用于每一個學使學生產生一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機械制圖》教學足夠的技術支持,使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個簡單的圖表,“說教變為多感官刺激,使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具形象,具體,使無形為有形,使靜態的變成動態的。
應用多媒體技術不但提高了信息量而且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因為使用了大量的動畫和三維技術,使原本看起來很死板的圖表變得更加生動,也使教學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 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2)采用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
進行“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精講多練,培養能力”的教學改革試點,靈活采用了討論式、啟發式、講練結合式和目標教學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現學習轉變,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參觀、參與和自主實踐相結合
首先是參觀體會,安排學生參觀模型室、陳列室,以及校辦工廠和典型部件,對工程意識有初步認識。第二步參與體會,我們安排機械類學生,動手拆裝典型部件;通過親自動手體會,對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第三步設計體會,有了前兩步的基礎,安排機械類學生設計一部件,繪出裝配圖. 。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現學習轉變,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展現場教學,建立“教、學、做一體化”新模式
努力開拓現場教學法,將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形成“教、學、做一體化”新模式。這種教學方法是把各知識單元有效的聯系起來,從組合體到零件再到裝配體,從簡單到復雜,對機械制圖知識全面的掌握,收到很好教學效果。
(5)因材施教,關心學生的成長
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例如五年一貫制的學生,補充相關理論知識,悉心指導,百問不倦。對于比較優秀的學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組織學習小組,進一步加強尺規繪圖、二維CAD和三維CAD的訓練,為“科教杯”大學生制圖比賽作準備,力爭使其達到工廠技術員的水平。
例如在講授用輔助平面法求兩回轉體表面的交線——相貫線時,思路要清晰:先求滿足某一條件的個性特征,再求滿足全部條件的共性特征。這樣就能把復雜的空間曲線問題轉化簡單的平面問題,難度降低了,學生就容易掌握。
3、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次考試成績不能衡量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合理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對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起了很大作用
長期以來,期末考試成績是考核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的考核給教學帶來了太多的弊端,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機械制圖可以分階段進行測試,它的考試形式是靈活多樣的。以章節為單位,每個部分完成后的測試,可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并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導。每個部分的測試形式也是可以多種多樣的,筆試、畫張大作業、回答問題可以完成不同章節的測試。
4、結束語
我們的教學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要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同時又能達到本學科教學目的、要求的教學改革方案,使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作者單位:鄭州華信學院)
參考文獻:
從分析機械制圖這門學科對從事機械生產技術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出發,討論機械制圖教學的特點,研究多種教學法在制圖教學中的應用,從而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實踐教學;現場教學;實物模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35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1019601
1 引言
《機械制圖》是研究如何運用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學科。機械圖樣是現代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文件,常被喻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因此,從事機械生產技術工作的人員,必須掌握這種語言,也就是必須具備閱讀和繪制圖樣的能力。而機械制圖教學就擔當這樣的任務,所以它是工科院校學生一門十分重要的、必修的主干技術基礎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重要課程。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的人才,是機械制圖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很好地研究,以便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課改來保證教學效果,完成任務。
要提高制圖課的教學效果,完成繪圖、讀圖教學任務,必須了解《機械制圖》課的特點:(1)抽象的投影理論和實物的巨大視覺差。我們平常看到的物體是實物的多角度投影,而正投影理論只從單一方向投影觀看,只反映了物體的一個側面,從而造成巨大的視覺差,才使得投影理論抽象。我們必須運用模型實物在空間的反復投影演示,深入淺出的講說和訓練,互相配合才能看懂投影圖。(2)立體想象力必須建立在見過各種立體的基礎上,否則想不出千奇百怪的零件。所以培養立體想象和空間想象力必須加以教具和實物輔助,要多看各種模型和實物。(3)視圖與實物的對應和轉換要強行灌輸,利用模型實物換方位看實物對應畫視圖。閱讀圖紙,要對應想象實物形狀、大小。(4)制圖標準和各種繪圖標注規定必須牢記。(5)理論緊密結合實際,要多畫圖,并在畫圖中學會讀圖。
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本課程既具有抽象難懂難學的理論特點,又有淺顯常見的實物零件,如何把兩者結合成為視圖,把常見實物用難學的圖形表達出來,又如何從難懂的視圖想象出常見的實物呢?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應進行以下課改,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2 課改配套
2.1 增加教學課時
機械制圖課有理論和抽象的想象,更有實踐和現實的圖形繪制;有投影方法,繪圖步驟,更有大量的標準和繪圖規定;理論和實踐訓練都要加強,所以必須保證足夠的課時。特別對于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來說,基礎差,接受理解能力弱,必須精講、形象地講;細講、多練;沒有一定的學時保證是不行的。我們學校從實際出發,保證重點應用型學科的教學時間,每周6課時,總學時不少于102課時,使我們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和深化。
2.2 增加習題課,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習題課,做練習畫大圖,現場教學,測繪繪圖等)時間達到1:1
讓學生多接觸實物模型和各種零件,多畫圖,培養學生畫三視圖的能力,增加學生立體感和空間想象力,同時也加強制圖標準和規定的記憶和運用。同時在畫圖中學會讀圖,要求畫8幅A3以上大圖,含零件圖和裝配圖。
2.3 增加現場教學2到4次,每次1課時
學生初次接觸制圖,對圖紙、零件、機床等都沒有感性認識,所以必須讓他們接觸了解圖紙,知道圖紙的作用;了解零件如軸、軸套、盤蓋、齒輪、螺紋、叉架圓鋼、鑄件是什么樣子,怎么加工出來;車間機床什么樣子;什么叫倒角、退刀槽、鍵槽、臺階、凸臺、鉆孔等。有了基本認識和基本知識,才能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知道所學的東西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所以我們在前兩周組織一次車間現場教學,認識圖紙、認識零件、認識機床、認識材料、認識刀具。講到組合體時,第二次現場教學,認識零件的組成、零件的視圖選擇和尺寸標注,并測繪簡單的組合體零件。第三次講零件圖時,測繪一簡單零件并注技術要求,第四次講標準件,同樣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徹,特別是對技術條件,加工方法和尺寸標注,感到所學有用,也能運用。現場教學課決不是隨便看看做做樣子,必須有內容,有準備,特別是實物、零件、刀具、機床和必要的加工演示,并留有習題,記錄等。
3 用模型、實物和自制教具教學,變抽象課堂教學為立體直觀教學
如講三視圖投影時,用自制的空間教具體系,放一個模型或零件,讓大家一起觀看,一起畫正投影主視圖,再換個方位觀看并畫左視圖,再換到上方向下看,畫俯視圖。這樣既直觀又好理解。當講到基本體、組合體時,每次都帶模型或實物零件教學,定基準,畫視圖,標注尺寸。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又變難為易,變抽象為直觀的形象教學。
4 利用多媒體先進教學手段
機械制圖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而青少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往往較差,這就使得在制圖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難點,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往往無法講得很清楚,學生也往往聽不明白。以往都是使用實物模型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想像能
力,但仍然不能很形象的表達,模型的種類和數量也不能隨著形體的不同,無限制的增多。在分析幾何形體的結構以及講解機件的表達方法時,缺乏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解組合體的讀圖時,各種類型的組合體視圖的分析過程,以往教師都是利用徒手繪制軸測圖的方法,來展示視圖所表達的形體的外形,這對教師的徒手繪制軸測圖的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新教師很難把握,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在講解剖視圖的時候,對兩個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視圖的畫法,利用掛圖也較難講清楚。
制作課件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要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也就是以人為本的觀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展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積極組織者和指揮者,教學過程中應把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有機的結合。其次,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能創設一個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構建學習所需的知識概念體系。最后,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從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觀念,能讓學生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5 從實踐出發,搞好測繪練習
測繪組合體和零件是活學活用制圖知識的方法,是鞏固和深化所學制圖知識的重要手段,很多老師怕費事而不搞測繪,造成學生動手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低下。其實只要準備好實物和簡單的測量工具,組織安排好學生是不難的。我們把測繪與學生習題課大作業結合起來搞,先測繪畫草圖,再畫大作業正規圖紙。如只讓學生抄畫習題集的三視圖,而拿到實物不會畫三視圖,是不能提高學生投影能力和審視畫三視圖能力,更不會畫剖視圖。所以必須用實物練習先畫三視圖,再畫剖視圖,再注尺寸和技術條件,才能使學生貼近工廠、貼近實際,感到掌握制圖知識的實用和重要,才有更大興趣和用更大精力投入制圖的學習和練習。
6 做好課后輔導和習題批改小結工作
機械制圖課的習題作業較多,厚厚的一本習題集,誰見了都害怕,當然不能全做,可以選擇性做。基本上2節課后都有1小時作業,否則無法保證上課內容的消化吸收和繪圖技能的掌握。如何做好習題呢?第一,及時了解學生,輔導學生,每周至少下班輔導一個晚上,回答學生的疑問,輔導他們做好習題;第二,每次上新內容結束留十分鐘答疑,消化重點難點;第三,每周集中批改一次作業,并做好每次作業的錯誤講評,糾正錯誤。使每個人知道什么是錯,什么是對,加深對投影視圖,尺寸標注、剖視和各種標準的正確應用。第四,有時間最好采用現場批閱作業,即面批,直接指出錯誤,并要求及時訂正,這樣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趙月羅.多媒體教學手段淺談[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2,(1).
[2]董國耀,等.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關鍵詞 直觀教學 投影規律 幾何元素
中圖分類號:G7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09-02
一、用直觀教學樹立空間概念
機械制圖是機械工程界的技術語言,是技工學校大多數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它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技校學生都是初中畢業,年齡較小,知識存儲量少,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不強,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都較為薄弱。為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優勢,把抽象的書本知識變為學生可以親身觀察分析、想象貼近生活實際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恐懼和厭煩心理,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真正要掌握的是三視圖的投影規律及作圖方法。教師運用實物或形象的模型,如:長方體、圓柱體、圓錐等,讓學生通過感官感知獲得生動的表象,形成感性認識。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基本體三視圖的做法,幫助學生樹立空間概念,逐步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畫基本幾何體的立體圖形。開始的時候并不嚴格按照軸測圖的要求畫圖,這是因為還處于培養學生興趣階段,避開理論以后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示范畫出棱柱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基本幾何體立體圖,讓學生直觀地看清這些形體的結構,從而提高他們也想通過學習畫出圖形的想法,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雖然這時候學生還不能畫出立體圖形,但是他們能通過線條的變化區別不同的面并了解了是何種性質的面,這時學生對各種基本幾何體的輪廓已經有所了解,而且初步樹立了空間概念。通過對學生直觀感覺的引導,消除對制圖課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逐步深入,引導學生畫一些簡單疊加或切割的圖形。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的差異,對學生要因人施教,確定適合技校生的學習方法。
二、用直觀教學得出投影規律
立體圖雖然能夠較直觀的反映物體的形體特征,但也不能讓學生過分地存在依賴心理。為此,教師應明確學習目的及任務,通過多媒體演示和板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是投影作圖的精髓,雖然容易記住,但是初學者不能靈活運用。教師通過制作立體直觀圖來說明三視圖的形成:用兩兩相互垂直的三個平面(正面、側面、水平面)作為投影面,把物體放在這個空間內,分別向三個平面進行正投影,然后將水平投影繞水平面和正面的交線向下轉90埃嗝嬙隊叭撇嗝婧駝嫻慕幌呦蠐易?0埃偷玫攪巳油跡餼褪峭隊懊嫻惱箍庖還倘醚脅僮鰨黽悠淅斫餑芰Α=淌υ諍詘逕涎菔救油甲魍脊蹋⒃諶油忌媳昝魃稀⑾隆⒆蟆⒂搖⑶啊⒑罅齜轎唬?對比兩個視圖后發現:主視圖、左視圖都表示立體圖的上下距離;主視圖、俯視圖都表示立體圖的左右距離;左視圖、俯視圖都表示立體圖的前后距離。教師最后做總結,立體圖一經確立,其上下、左右、前后距離就不變。這樣,直觀得出三視圖投影規律:主俯視圖――長對正,主左視圖――高平齊,俯左視圖――寬相等。同時教師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準確判斷出立體圖的方位。
三、用直觀教學解決幾何元素投影
點、線、面等幾何元素投影理論性強,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可通過講解、提問形式,讓學生建立起幾何元素的空間形式。首先,通過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的學習,學生已經熟悉投影的規律,從而使抽象的幾何元素的投影過渡到具體(有一定形狀、大小、相對位置)的幾何元素,使具體與抽象、理論與實際達到統一,進一步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效果,再分析基本體上關于點、線、面的投影就比較容易了。
在講授點、線、面投影時,首先拿出基本體,如:三棱錐,分析其錐頂A的投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點A的三視圖。再選擇底面上B點的投影,將兩點的方位關系進行比較,參照立體很直觀地分析出來。再將A、B兩點連成直線,分析直線的投影,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理解該知識點。這時教師再循序漸進從線引導到面的投影,再由面組成體,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為投影特征理論。這樣的教學過程既避免單純講解理論,又可以使學生領會學習幾何元素的目的,使他們不但理解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且知道學習后的作用,避免理論學習中無的放矢的現象,為系統分析立體投影奠定了理論基礎。
四、用直觀教學解決組合體投影難題
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形體分析法;二是線面分析法。這兩種方法對于初學者來說理論性較強,對于分析較復雜的物體學生較難掌握。學生掌握點、線、面的投影知識后,就具備了投影作圖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技巧,能夠解決一般的組合體投影問題;但是對于比較復雜的組合體問題,他們分析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除了給學生介紹前面兩種方法外,還給學生講解了借助立體圖來分析組合體的方法,為此,教學中仍可借助軸測圖來直觀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首先,確定組合體的切割、疊加步驟。對于疊加類組合體來說,要弄清該組合體由幾個基本幾何體組成,找出其中哪個幾何體是主要形體,再確定其它幾何體相對主要幾何體的位置,弄清疊加順序。對于切割類組合體來說,要弄清組合體用了幾個平面切割,各個切平面是什么位置面以及切割順序。學生結合讀圖的兩種方法分析各組成部分的形狀特點及相對位置,再結合立體圖直觀地分析投影特性。
再次,畫軸測圖使學生具備直觀的視覺,補組合體視圖或補缺線。學生掌握了畫軸測圖的方法,能較熟練地繪制軸測圖,對分析組合體的投影非常有幫助。腦海中有了立體的形狀后,分析切割或疊加組合體就比較簡單,補缺線或補視圖就很容易解決。
用軸測圖解決識圖中的問題既是遵循制圖教學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也是對機械制圖“以讀引畫、以畫助讀”原則的認真貫徹執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軸測圖解決復雜組合體投影是依據組合體由基本體組成這一原則把復雜圖形進行直觀化、程序化處理,使其條理清楚且直觀易懂,避免初學者因理論基礎不牢固導致線面分析混亂這一缺點。
最后,借助軸測圖來進行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除了具備其它直觀教學的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借助軸測圖進行直觀教學,能夠使得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直觀易懂,使死板的物體活動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另外,它還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教師可以不受教材、掛圖、設備等的限制,可以很靈活的因材施教,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機械專業基礎課,對于專業素質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機械制圖是一門研究圖示法和圖解法以及根據工程技術的規定和知識來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一門學科。其內容幾乎包括機械專業所有的專業知識,對新入大學的學生,不具備應有的前期知識和感性認識,是一門完全陌生的課程,相對其他課程比較難學。在制造機器過程中,無論是制作毛坯還是加工、檢驗、裝配等各個環節,都要以圖樣作為依據;在使用機器時,也要通過圖樣來幫助了解機器的結構與性能。因此,圖樣被認為是工程界的技術“語言”。經過調研發現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1)要掌握的知識多,內容繁雜,感覺沒有重點;(2)知識跨度大,入門困難;(3)空間想象能力差,三維二維之間很難轉換,特別是初接觸投影面時,投影圖的轉換理解困難;(4)眼高手低,對于教師的講解貌似都聽懂了,但是一旦畫圖便無從下手;(5)學習參差不齊,導致部分學生最終放棄學習。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學生機械專業素養,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合理制定教學大綱,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
兼顧到學校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學生都由課堂走進實驗室、設計室、工廠,制圖課堂教學課時大量縮減,并且將以往兩學期的教學內容集中在一學期完成,因此學生接觸的知識跨度相對較大,為保證學生知識能融會貫通,需要量體裁衣,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
(一)教學大綱的制定要保證基本知識內容的全面完整連貫。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的本課程指導性課程內容的綱要,決定了該課程的性質、知識點以及能力培養的目標,因此需要合理制定教學大綱。機械制圖知識點總體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國標,因為制圖是一個規范化的畫圖過程,因此首先應該了解制圖規范要求,正如一個游戲開始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一下游戲規則,然后才能玩好游戲。按照舊的教學計劃,第二部分應該是畫法幾何部分;第三部分是零件圖裝配圖的讀圖畫圖,但是以往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畫法幾何的過程中由于太抽象而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識,普遍反映很難理解。因此,教學大綱的第二部分為簡單幾何體零件上的點、線、面,從實物下手,讓學生從簡單幾何體上的點線面的學習開始。第三部分為復雜幾何體零件和裝配體及其點、線、面。這種直接從實物體引進畫法知識的方法不但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同時還緊扣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技能型的知識要貫徹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技能型知識主要體現在線與面、面與面的相交、體被面截等情況下,可以減少立體輔助視圖的輔助理解作用,增進學生對三視圖知識的直接掌握,充分貫徹以投影規律作為畫圖依據的方法,避免了立體結構在腦海中轉換成平面圖形的過程,同時此舉還大大減少了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的學習困難,因為在學習制圖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是因為空間想象能力不夠而覺得學習困難的,將空間想象能力作為學生學好繪圖基礎之上的能力發展,突破以往制圖完全依靠空間想象能力的局限,以提高空間想象力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動手能力。制圖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每個學生都必須做大量的練習才能夠真正掌握熟練繪圖,制圖練習是該課程必不可少的,因此為期兩周的測繪是學習最重要的練習也是學生制圖學習最重要的檢測手段。在測繪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對測繪模型(如減速器)進行拆裝,充分認識其結構,并清楚每一個零件結構的功能,為后續結構設計奠定基礎,然后學習使用標準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最后將模型表達在測繪圖紙上。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實物轉換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繪圖方案設計能力。
二、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一)實物教學,強化感性認識。初學制圖的學生都是大一的新生,他們剛接觸到制圖,空間想象力不夠,學習難免會覺得枯燥,采用實物教學可以給學生很直觀的視覺信息,為他們由高中普通知識到大學專業知識的學習的轉變起到很好的跳板的作用。實物教學不僅可以靠學校提供的教學模型為學生做很好的引導,而且教室便是空間體的最好的解釋,將學生自身引進空間立體中,使其身臨其境,更能夠增強其空間想象力和理解力。
(二)互動式的案例教學。在教室空間中只有教師一個人的聲音,由于視聽疲勞學生大都很難能集中精力45分鐘,因此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主要過程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思考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大家共同評價各種方案的合理性,最后決定正確方案。案例教學主要是用在標準件中,對于標準件的表達。首先讓學生對零件本身有個直觀的感受,然后采用互動式,請學生主動思考該如何表達零件結構。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標準件表達方法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案例教學是在基于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利用多媒體結合了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中體現了應用教學。
(三)邊聽課邊畫圖上課模式。制圖是個要求動手能力很強的學科,學生必須通過做練習來確保知識的掌握,為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學以致用,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知識點的需求,與對應練習題相對應,讓學生直觀明白所要解決問題,帶著問題聽課,并及時付諸實施,加深印象,避免眼高手低現象的發生。
(四)加強練習,增強學生圖、物轉化能力。對于制圖的表達方法,特別是標準件的表達可以通過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來強化,通過拆卸裝配機器零件來加強學生對實物的認識,提高識圖和機械制圖能力。同時,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通過視頻方式理解機器零件的工作原理,加工制造過程,加深其對零件的功用的理解,為后續機械制造基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從認知規律出發,堅持適時性原則
機械制圖作為專業基礎課,雖不同于數、理、化等基礎學科,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知識體系入手,遵循認知規律,讓學員先掌握國家標準、投影知識、投影原理、作圖方法等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沒有一定投影及作圖基礎知識作鋪墊,即使有再先進的條件,也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因此,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首先必須把握好“適時”性原則。例如:在講授投影原理時,先用幻燈提供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兩種形式的圖,借助于幻燈本身即為投影中心,讓學員充分觀察,得到感性認識,進而再出示掛圖或播放錄像,從而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獲得理性知識。如果一開始就采用掛圖、錄像等,不論放出多么動感的鏡頭,都不能達到上述效果。再如:在講述三視圖投影規律時,因學員的空間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教者可利用教室為三投影面體系,把黑板作為V面,把地面作為H面,把學員方位的右墻作為w面。將簡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過教者引導,啟發學員思考,綜合分析木模相對于三個投影面的位置關系、大小關系、方位關系等等,然后假設將其展開攤平,進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時為了使學員能夠更直觀地掌握從空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間的演變過程,要求學員每人手上拿一個簡易的模型,如筆(作線)、三角板(作面)、橡皮(作體)、書(作三投影面體系),觀察比較,讓學員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礎上運用電教媒體放出三投影面體系,由物體、視圖總結出三面投影的規律。這種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方法,能使學員知識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學員的主體作用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直接運用多媒體課件分析得出結果,強迫學員培養學員的動手能力,開發思維潛力。先通過錄像給出各種連接形式的實物畫面及鉆孔、攻絲的工藝過程,讓學員從錄像中了解工藝過程,再由掛圖給出規定畫法,并從中了解視圖畫法細節,形成連接圖。師生似乎在共同享受著安裝機器的一種樂趣。然后,采取討論法講授螺栓連接的規定畫法,并利用活動掛圖改錯,使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真正掌握規定畫法。因螺柱連接、螺釘連接的內部結構相類似,故在講解規定畫法時,直接利用活動掛圖對其連接圖進行改錯。歸納小結時,參照模型師生共同總結其工藝過程,利用課件讓學員重點比較三者規定畫法的異同,力求使學員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釘三種規定畫法,通過測試,其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實踐證明,著眼于從教育對象的可接受性,適度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三、從學科特點出發,堅持適當性原則機械制圖教學既有直觀性,又有抽象性,必須充分認識學科特點。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適當運用多媒體優化組合,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所謂“適當性”,即用在“精彩”之處,用在激發學員興趣、有利于突破重點、強化重點之處,用于有利于內化教學內容之處。切不可以單一多媒體為中心設計教學過程,如果圖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是畫蛇添足。如在講授組合體視圖的畫法時可以采用圖像型與實物型組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組合體視圖時,先利用學員按三視圖尺寸自制的“橡皮泥”模型,師生共同分析組合部分的相對位置,組合方式。但對于相對復雜或模型未能表達清楚的組合部分,可運用CAI解決難點,由相應的三維立體圖引導學員的思維,甚至可以進入其內部進行觀察,研究哪兒有線,哪兒無線?從而進一步開拓學員的思維,拓展學員的思維空間,增強學員的空間想象力,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不恰當地運用CA1分析組合體時,教者成為CAI課件制作者和操縱者,忽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淡化直觀教學,不注重培養學員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課堂教學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必須“適當”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互滲透,揚長避短,相輔相成,才能使機械制圖教學達到致臻致美的理想境界。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其無比的優越性,但即便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仍必須尊重學員的主體性、創造性,注重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傳遞的雙向性,保證多媒體播放進程與學員思維進程的一致性。為此,在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這樣才能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落到實處。生吞活剝地接受理論,學員也許會由于動畫的閃爍引起大腦皮層的~時興奮,但知識掌握不牢固,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從認知規律出發,堅持適時性原則,掌握火候運用多種媒體,則能改善課堂結構,優化制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過早使用則欲速不達,過遲則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從而使現代化教學手段只能成為裝飾而已。
二、從教學對象出發,堅持適度性原則
現代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給我們機械制圖教學方法的改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還必須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堅持“適度”性原則,即從學員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學員的接受能力。筆者曾做過試驗,對同一內容“螺紋緊固件”采用三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大相徑庭。第一種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邊展示模型,一邊講解,一邊畫圖。由于學員們對于常見的三種螺紋緊固件的工藝過程不太了解,再加上模型不能充分表達連接件的內部結構,即使教者講得很認真,但學員聽起來仍很吃力,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測試中一部分學員不清楚這三種緊固件是怎樣連接的,教學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這種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員的可接受性,很難生動、直觀地表達其工藝過程和內部結構,教者未能適應注重對學員知識技能的培養。第二種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演示各種連接形式的實物畫面及鉆孔、攻絲的工藝過程。為了使學員能夠較好地掌握工藝過程,對立體圖進行透視、旋轉、剖切,觀察其內部結構,并同步講解其工藝過程和畫法中的注意事項,整個課堂上幾乎全部采用多媒體授課,教者沒有任何板書。雖然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課堂測試時有相當部分學員只了解工藝過程,不能正確畫出連接圖。究其原因,完全依賴多媒體,教者指指點點,學員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學員看大屏幕時問較長,大腦皮層興奮程度受抑制,造成疲勞。可見整個課堂仍然沒有堅持以學員為主體,過度運用多媒體,未能注重學員繪制技能的培養。第三種方法是對前兩者進行揚棄,教者圍繞教學目的正確引導學員,不失時機地培養學員的動手能力,開發思維潛力。先通過錄像給出各種連接形式的實物畫面及鉆孔、攻絲的工藝過程,讓學員從錄像中了解工藝過程,再由掛圖給出規定畫法,并從中了解視圖畫法細節,形成連接圖。師生似乎在共同享受著安裝機器的一種樂趣。然后,采取討論法講授螺栓連接的規定畫法,并利用活動掛圖改錯,使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真正掌握規定畫法。因螺柱連接、螺釘連接的內部結構相類似,故在講解規定畫法時,直接利用活動掛圖對其連接圖進行改錯。歸納小結時,參照模型師生共同總結其工藝過程,利用課件讓學員重點比較三者規定畫法的異同,力求使學員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釘三種規定畫法,通過測試,其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實踐證明,著眼于從教育對象的可接受性,適度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機械制圖;以就業為導向;教學改革;實踐能力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深刻地感到《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要以就業為導向,適合企業崗位需求,打破傳統的教材體制,按照“夠用、實用”的原則,精選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 將生產實踐融入課堂教學,將綜合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為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深化教學內容改革
從目前出版的各類《機械制圖》教材來看,內容全且多,缺乏專業特點。如果在教學上照本宣科,內容偏多偏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使用這些教材時,應本著“必須、夠用、更新”的原則,優化教學內容。如突出學習正投影的基本理論;重點掌握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方法和繪制機械圖樣的標準規定;著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應盡量采用生產中的實際圖樣讓學生進行繪圖和讀圖的練習,使學生熟悉機件的表達方法及國標中的相應規定,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二、深化教學方法改革
1.堅持精講多練,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精講”就是在講課時要抓住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那些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比較抽象、隱蔽的知識點,要循循善誘,深析細縷、破解疑點。“多練”就是要多觀察、多動手,通過做練習、作業,檢驗精講的內容,加深對圖形的感性認識。如講授直線對投影面的各種位置及其投影特征時,對兩類特殊位置直線,只要分別講透其中一種即可,然后啟發學生進行推理,得出其余兩種特殊位置直線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課堂上把各種位置一一羅列,使學生不得要領。
2.采用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圍繞老師事先確定的某一主題,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間展開問答式的對話活動。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張揚學生個性,幫助其樹立自信心。也有利于教師實施分層教學和個別化教學。
3.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的眾多方法中,啟發式教學法最有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機械制圖》特有的實踐教學。通過繪圖不僅可以檢查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更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應用過程。學生只有經常不斷地練習,才能在繪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解決問題。這樣不僅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應用能力,還可促使學生舉一反三,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創造改造能力,利于今后實際生產中進行技術革新。
三、深化教學手段改革
1.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機械制圖》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把許多文字教材表達不清楚的內容,通過PPT或視頻進行微觀和宏觀、表態和動態相互轉化,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整個教學內容的連續過程,更突出表現教學對象的本質特征,把細致入微之處、關鍵轉變點充分突現出來。同時對重點、難點可重復播放,加長停留時間、增強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此外,利用預先設計的多媒體習題庫可以使教師根據需要多舉實例,也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較多練習。例如,講“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接受,而制作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畫面,能將投影原理、三視圖的“形成”及“展開”過程和三視圖的“看圖方法”有機地結合并清楚地展現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
2.實行模型教學或車間(工廠)現場教學
模型教學或車間現場教學是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重要輔助方法與手段。根據章節要求,由任課教師到模型室找出相應模型,給學生講解具體空間關系;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實訓的機會在車間按車間零件實物和圖紙現場教學。這種方法利用直觀模型或實物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提高作圖、讀圖能力,為學生學好機械制圖課程和今后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3.注重測繪練習
測繪練習是機械制圖課程教學重要的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除了日常制圖練習外,學生自主選擇一些簡單機械測繪,如減速器、單向節流閥、二位三通閥等,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對機械產品的直觀認識,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實際動手能力。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不論是教學手段的改進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崗位需求。因此,我們要結合學生實際與《機械制圖》課的教學特點和要求,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同時又能達到本學科教學目的、要求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使《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創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