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首先,樹立為低碳經濟服務的新理念。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低碳經濟的今天,我國的金融業應該要樹立這樣的意識,并盡可能地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使更多的資金能夠流入到與低碳經濟相關的各個行業中去,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其次,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綠色金融”其實就是低碳金融,是服務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金融機構應對研發生產環保設施、從事生態保護建設、開發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綠色制造和生態農業的企業提供傾斜信貸、保險等金融支持,而對污染企業進行金融限制的政策和制度,以達到有效引導資金向環境良好企業流動的效果。
第三,商業銀行可以嘗試低碳信貸創新業務。銀行未來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應給予一定的信貸傾斜,重點關注能效技術評估,大力支持諸如新能源等行業的發展。由于環境總容量是有限的,于是污染物排放指標具有價值,通過轉讓能產生收益,因此,商業銀行能夠容許將其作為抵押物來申請貸款。特別是對于一些環保企業,可能沒有抵押擔保品,申請銀行貸款也比較困難,這時完全可以把這種排污許可證作為抵押品,來為環保企業進行融資。
第四,積極開辦CDM項目金融服務。CDM是國際上開展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是市場化解決氣候變化的理想機制。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可以聯合國際專業機構,為國內減排項目提供CDM項目開發、交易和全程管理實施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第五,努力開展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銀行業承擔信貸資金配置的碳約束責任,保險業承擔規避和轉移風險的責任,機構投資者承擔環境治理的信托責任,碳基金承擔碳市場交易主體的責任。通過這些機構的共同努力,實現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目前,世界銀行已經設立了8個碳基金,總額高達10億美元。
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指出,所謂的低碳建筑,就是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降低碳排放量的建筑。它相對于普通建筑,可以更好的實現節能減排,降低建筑能耗。諸多報告指出低碳建筑應該是與傳統建筑相比必須達到至少80%的溫室氣體減排要求的一類環保經濟型建筑。同時,我國也對于低碳建筑進行了界定,指出該類建筑是一種能夠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型建筑。建筑節能具有很強的商品外部性,在推廣低碳建筑改造的過程中必然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因此可以說發展低碳建筑是一個動態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效的政策導向和激勵是發展低碳建筑基礎。好的激勵政策能夠正確引導人們客觀看待低碳行業,并給予低碳建筑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科學構建衡量低碳激勵政策的評價方法,正確選擇政策評價工具,能夠有效的保證低碳建筑的經濟效益,為政府實施各類激勵政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基礎。政策的提出能夠對低碳經濟有一定的輔助和扶持作用,但政策能否正常運行,能否真的帶來收益性效果,我們還需要借助政策工具來評估其績效。我們可以通過幾種視角來對低碳經濟政策的績效進行評價。
2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論
我國也在運用不同的政策評價工具來衡量低碳政策的有效性。例如投入產出模型,凱恩斯系數等,希望能夠證明低碳建筑與社會經濟之間的積極關系。筆者認為,建筑的碳排放量表現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因此可以以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計算建筑各階段的碳排放量,通過各階段的碳排放量對比,使決策者明確低碳建筑。生命周期理論是指產品從興起到結束,即從自然中來再回歸自然的一個過程。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是從建筑的起步設計、施工,再到使用,最后廢棄拆除為止的一個過程。由于建筑項目的技術復雜,建造周期較長,并且風險高,因此,對建筑進行生命周期劃分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建筑劃分為4個階段,規劃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維護,拆除階段。規劃設計階段,包括了建造前期的圖紙設計,建材選擇,交通運輸。施工階段和拆除階段可以由不同的施工方式來計算,運營維護階段包括了建筑使用過程中對各種類能源的消耗。近年來,國內相關領域通過運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基本對四個周期做出了一定的評估。大多數學者認為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運營維護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大約在81%左右,此階段的碳排放量大多集中于供暖,照明和燃氣等設備的運行。而其他階段所占的碳排放比例相對較低,規劃和施工階段,大約占10%~15%,而拆除階段的碳排比率不超過20%。低碳建筑的核心就在于碳排放量比普通建筑少,建筑材料也大多運用環保綠色材料。通過該種計算方式可以有效的證明一個建筑是否符合低碳建筑標準,以及低碳建筑的優勢所在。如果一個建筑在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綠色環保材料,并且對其運營維護進行合理管理使得它的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的普通建筑,那么就可以有效證明該建筑屬于環保低碳建筑。因此以生命周期為理論基礎,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出每個環節的碳排放量,從而針對實際指標來研究相應的技術,制定相應政策法規。
3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碳排放量計算
我們可以通過一棟建筑四個階段的碳排放量之和來計算該棟建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假設CO2排放總量是E,周期內的四個階段的碳排放量分別為設計規劃階段Em,建筑施工階段Ec,運行維護階段Eo和拆除階段Ed,那么就能得出:E=Ep+Ec+Eo+Ed由此可以得出單位面積的年碳排放量,即CO2排放量評價指標C:C=E/(S*Y)其中,S代表某棟建筑的建筑面積,Y代表使用年限。(大多數資料表示,我國普通房屋的使用年限均為50年,即Y=50)以上兩個等式,不僅可以讓決策者明晰的看出每一階段的碳排放量,并且根據此數據制定相關政策,同時也可以作為衡量普通建筑和低碳建筑差異的標準之一。由于低碳建筑的碳排放量比普通建筑要小,等式中的總排放量和單一階段的排放量成正比關系,所以假如在某一階段融入了低碳技術使得碳排放量下降,建筑的總碳排放量也會隨之下降。建筑周期過程中四個階段均屬于變量,我們可以通過針對每一個階段的碳排放量進行詳細的計算,來推斷出建筑的哪個階段需要引用低碳技術,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首先,在第一階段設計規劃中,我們可以將其Ep分為兩個部分,由于設計規劃階段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選擇和運輸,因此,我們可以使:EP=Em+Et其中Em代表各種建筑材料在用量選擇上的CO2排放量,例如水泥,玻璃,混凝土等。Em=Σδmi*δiδmi表示第i種建筑材料的用量,表示第i中建材單位CO2的排放系數。由于運輸過程中,與材料的重量,運輸工具類型和運輸距離相關。因此Et代表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所釋放的CO2量。Em=Σδmi*Li*ηδmi同樣表示第i中建筑材料的用量,Li代表第i種建材的運輸距離,而η則表示建材相對應的運輸工具的CO2排放系數。第二階段,是建筑的施工制造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建筑施工量,以及建造過程中不同建筑方式的碳排放量來計算第二階段的碳排放總量,而此處的不同建筑方式是指在建造過程中所需的不同工種,例如打地基,施工地照明,樓層建設等。由此得出:Em=Σβci*σci表示該工程的建筑施工量,σci相應施工方式的單位CO2排放系數。第三階段則是當建筑建設完成之后,開始正式運營維護的階段。由于運營過程中,CO2的排放主要取決于建筑運行過程中的能耗,因此我們可以將能耗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電能消耗量,即針對照明,電器運行等一系列的消耗。另一類則是化石能源消耗量,即采暖,燃氣等一系列能源消耗。由此可以得出:Eo=Y*(Qe*fe+Qg*fg)Qe代表年耗電量,fe表示電力所產生的碳排放系數;Qg表示年耗氣量,同樣fg代表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最后一個階段是拆除階段,與上述同理,也可以通過不同的拆除方式來劃分并且計算。Ed=Σβdi*σdi其中,βdi代表拆除建筑所需的施工量,σdi代表不同的拆除方式的單位CO2排放系數。
4我國的低碳政策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為目標。以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為抓手,以節能減排為主線,以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管理,全面推進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堅持綠色發展,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將建設成為三峽庫區生態發展示范區。
二、工作目標
年3月底前,做好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各項迎檢準備工作,按期完成創模規劃任務,持續鞏固和提高27項創模指標,達到創模工作規定的要求,以優美的環境、整潔的市容市貌和完善的檔案資料,迎接省調研評估及考核驗收。
年4月,申請省環境保護廳進行現場調研和技術評估,力爭6月通過省級環保模范城市考核驗收。
三、主要任務及責任分工
(一)鞏固及完善各項創模指標,確保達標。
在全面推進創模工作,鞏固提高已達標指標的同時,各責任單位要突出重點、狠抓難點,根據任務分工,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按照考核驗收要求進行整改完善,確保各項指標達到驗收要求。
(二)認真整改創模規劃項目,確保充分發揮效益。
各責任單位要對照創模規劃,全面自查創模規劃項目及措施的實施情況,確保按期完成任務。對已竣工投入使用并通過驗收的項目,要確保正常運行,穩定達標排放;對已竣工投入使用,尚未驗收的項目,要在確保正常運行,穩定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及時申請驗收;對在建項目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爭取盡早建成投入使用,發揮效益。
(三)認真收集整理創模資料檔案,真實反映創建成果。
27項創模考核指標,包含經濟、社會、環境建設和管理等多方面內容,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項指標數據要真實合理,符合邏輯。各責任單位要確定專人,集中一段時間,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明確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任務分工及做好檔案資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秭政辦發〔〕183號)要求,按照《縣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檔案資料收集清單》內容收齊,匯總本單位創模指標的檔案資料,并完成單項指標的基本情況、數據匯總、專題報告的編寫,做好考核驗收相關指標的統計、整理工作。資料收集時間跨度為年至年度,對工作具有連續性的,還應延伸時間跨度,以確保能說明考核指標達標情況或規劃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創模規劃所列環保項目要按照《環保項目資料收集清單內容》進行資料收集。全部資料統一使用A4紙張打印。
(四)認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濃厚氛圍。
創建環保模范城是縣委、縣政府堅持科學發展,實現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提高全縣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的一件實事。新聞媒體單位要根據已經制定的創模宣傳方案,廣泛深入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努力提高全縣人民的環境意識。要通過層層發動,廣泛宣傳,充分調動全縣各單位和全體市民參與、支持創模工作的積極性。要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宣傳活動,激發廣大群眾的環境保護熱情。各新聞媒體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創模工作,營造濃厚的創模氛圍,使創模活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五)認真開展創模考核現場和市容整治工作。
環保創模驗收現場準備及整治重點包括十個方面:
一是重點工業企業環保管理。總體要求企業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竣工環保驗收、排污許可證等環保手續齊全,環保設施配套到位、運行正常規范且穩定達標排放,排污口建設規范、標志明顯齊全,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管理規范,環保檔案資料齊全、運行記錄完整、專柜保存,環境管理制度健全且嚴格執行,廠區及周邊環境整潔。
二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特別是縣城一水廠、二水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到位,水質100%達標。水源保護區建設規范,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將標志牌及圍網等建設到位。沿途無垃圾,不得有排污口、游泳、垂釣、放牧、泊船以及與供水無關的設施。
三是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縣城及各鄉鎮污水處理廠要求廠區環境整潔、管理制度健全、設施運轉正常并有完整運行記錄,污泥處置規范、記錄完整。
四是生活垃圾處理場運行管理。縣城及各鄉鎮垃圾填埋場,要求處理規范、處理設施齊全并穩定運行、記錄完整,垃圾收集清運及時到位。
五是機動車環保檢測場所。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資質證件齊全有效,檢測設備符合規定要求,尾氣檢測電腦資料保存完整。
六是環境質量檢查現場。環境空氣自動站正常運行,監測站化驗室、儀器設備及應急裝備完好。
七是環保項目建設。重點是納入《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修訂本)的項目,主要包括縣城污水處理廠(二期)、縣城垃圾處理場(二期)、香溪河流域綜合整治示范工程(二期)、周坪垃圾處理場、楊林橋污水處理示范工程、縣惠農食品有限公司污水處理項目、木林森電子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工程。在建項目施工現場要規范,進度要加快;完工項目要做好調試、運行,及時申請驗收。
八是危險廢物收集與管理。醫療機構、工業企業、汽車修理行業中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危險廢物的管理、收集、貯存與處置規范。
九是綠色創建及中小學校環境教育。綠色學校全面開設環境教育課程,全縣中小學校有統一的環境教育專題教材。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全面開展,并取得成效。
十是市容環衛與綠化。現場檢查的重點是縣城及城鄉結合部,總體要求是:河流等水體水面清潔,無漂浮物垃圾;岸坡整潔,無垃圾雜物;路面平整干凈,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全面開展縣城環境大整治,鞏固國家衛生城創建成果,確保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省級考核驗收。
四、實施步驟
結合我縣創模工作實際,迎接省環保模范城市考核驗收分五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年2月)。
召開全縣迎接省級環保模范城市考核驗收工作動員大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對照標準,找出差距,明確各鄉鎮、各部門工作任務及責任。縣創模辦組織各責任單位開展創模資料收集整理培訓,督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快做好迎檢工作。協調各責任單位加大創模工作宣傳報道力度,營造濃厚的創模迎檢氛圍。
(二)綜合整治階段(年3月)。
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對照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指標和實施細則,以及創模規劃進行自查,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任務完成到位,確保各項考核指標全面達標。各責任單位要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明確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任務分工及做好檔案資料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縣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檔案資料收集清單》及《環保項目資料收集清單》內容收集資料,匯總本單位創模指標的檔案資料,并完成單項指標的基本情況、數據匯總、專題報告的編寫。在3月20日前報縣創模辦(縣環保局702室)。縣創模辦完成檔案整理工作,完成縣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創模規劃實施報告的編寫。縣廣電局完成創模專題片的制作。縣創模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及各項準備工作情況的匯報。
(三)調研評估階段(年4月)。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申請省環保廳組織現場調研和技術評估,邀請專家組進行現場調研和技術評估。
(四)整改完善階段(年5月至6月)。
針對專家組現場調研、評估指出的問題與不足,以及自查自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限期全面整改,同時發動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鼓勵廣大市民對創模工作進行社會監督。
(五)考核驗收階段(年6月至7月)。
整改任務完成之后,申請省環保廳考核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創建環保模范城是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為確保順利通過現場調研與技術評估及考核驗收,縣政府將抽調專人組織專班,集中辦公,具體負責創模迎檢的組織協調、督促和指導。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各有關單位也要成立相應工作專班,加強督促檢查,狠抓落實,切實負起責任,確保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驗收合格。
(二)加強協調配合,狠抓難點落實。
縣創模辦要加強創模工作的協調,各責任單位要結合自身工作特點,研究制定好本單位、本系統創模專項整治和迎檢工作方案。要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層層落實工作責任,保證各項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各有關單位要通力合作,針對目前創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組織專項整治活動,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的環境難點、熱點問題,改善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群眾對環境保護的滿意率。要及時提供全面反映本單位、本系統創模以來環境保護工作所取得重大成效的背景材料、稿件或新聞線索等。
【關鍵詞】低碳經濟 碳基金 貨幣政策 低碳城市
一、引言
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發展低碳經濟已達成全球共識。低碳經濟首次由英國提出,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要特征,通過排放較少溫室氣體以獲得較大產出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低碳金融旨在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服務,為低碳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如碳保險、碳基金和碳交易幣種的確定等制度安排。
當前我國的碳基金主要以“綠色信貸”為主,為倡導節能減排、產業升級、保護環境等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但近來國內一直存在通貨膨脹壓力,CPI居高不下,國家為控制通貨膨脹,采取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為21%,貸款基準利率高達6.31%。這使得銀行的可貸資金大量減少,同時銀監會還嚴格控制貸款規模和貸款比例,使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加大,嚴重影響到開發低碳項目企業的資金規模,進而影響到處于起步階段的低碳產業的發展。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種新型的碳基金,這種碳基金是建立在高通脹和緊縮的貨幣政策背景下,在國家的支持和銀行、企業的參與下,結合地方發展特色的一種新型資金融通的模式,以減小貨幣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該種碳基金較單純的“綠色信貸”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專業性,使得開發低碳項目的企業更容易取得所需資金,更加有利于低碳產業的發展。
二、碳基金的發展現狀
(一)國外發展現狀
2001年,英國政府投資成立了碳基金公司,幫助工商業和公共部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走向低碳經濟社會。2008年,歐盟議會成立并通過決議,支持成立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GEEREF),為環保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美國頒布了《美國清潔能源和安全法案》,建立氣候變化適應基金,給州一級、地方和零散的社區項目提供資金,幫助各社區適應氣候變化。世界銀行也分別建立了多種碳基金,2000年建立原型碳基金(PCF),投資覆蓋24個位于全球發展中國家和轉軌國家中不同部門的低碳項目;2004年建立社區發展碳基金(CDCF),主要針對世界上落后的國家和地區;2004年建立荷蘭碳基金和意大利碳基金;2005年建立丹麥碳基金和西班牙碳基金;2006年建立傘形碳基金;2007年建立歐洲碳基金,幫助歐洲國家履行《京都議定書》和歐盟《排放額交易計劃》的承諾等。德國2005年建立碳基金為有意購買交易證書企業提供種服務,同年日本也建立碳基金用于購買《京都議定書》規則下的減排量,以完成本國的減排目標量。
(二)國內發展現狀
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碳金融產品種類較為單一,主要是商業銀行參與的“綠色信貸”。目前國內有一個碳減排證賣方基金,即中國碳基金,其核心業務是為中國CDM項目的減排量進入國際碳市場交易提供專業服務;2007年7月,我國成立中國綠色碳基金,用于支持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專業造林減排基金;2010年西寧國家低碳產業基金與江蘇省低碳示范區在武進正式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2010年11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在“綠博會”分論壇―――“綠色經濟投融資發展論壇”上表示,可以考慮設立中國的碳基金,專門用于碳排放權的收購交易,從事節能減排的投資活動。還考慮借鑒國外經驗,由政府給予環保節能項目一定額度的貸款貼息,對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服務實行有區別的監管和稅收激勵。
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國碳基金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并不深入、廣泛,并且沒有與中國當前的高通脹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國情相結合,來探索新型碳基金的構建。另外,為低碳產業融資的主要途徑“綠色信貸”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嚴重制約著低碳產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一種新型的碳基金,減小貨幣政策對資金信貸的影響,更好地為低碳產業服務,加快低碳經濟的發展進程。
三、新型碳基金的構建設想
(一)融資機制
碳基金不同于普通的投資基金,其具有公益性的特點,且存在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的問題,所以拓寬碳基金的融資渠道具有重大意義。目前碳基金資金的來源有主要兩個:一是公共部門,如政府、公益組織等;一是私人部門,包括企業和個人。公共部門設立碳基金主要在于通過碳基金的運作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不管是強制性的還是非強制性的。而私人部門更多地是想通過設立碳基金來購買或出售碳排放量,以達到盈利或避免高額罰款的目的。
新型的碳基金通過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共同按比例出資。考慮到當前中國的經濟環境與國家采取的貨幣政策,可采用政府出資設立、銀行與企業參與并考慮地方發展特色的方式,逐步引進市場機制。保證政府在基金份額中的多數地位,以保持政府對基金政策的主導作用。另外,除了基金的初始投入,政府在未來還可以通過征收稅費的方式獲得持續的資金供給,這樣就為企業發展低碳產業提供了更為有效的資金保障。
(二)監管機制
我國碳基金項目剛剛起步,必須要強化監管工作,主要是對碳基金實施的項目固定或增加的二氧化碳量逐年計量和長期監測,將碳信用存儲在投資者的碳匯賬戶中,這對于促進國內碳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有必要為中國碳基金建立一套嚴格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以保證碳基金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主要可以考慮四個方面:(1)碳基金獲得撥款前必須提交工作計劃及優先劃撥領域,交由政府審批以達成框架協議。(2)企業需要定期做執行報告,向相關政府部門匯報,對社會負責。(3)碳基金管理層成員要求有廣泛的代表性。必須由分別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界、學術界等成員組成,保證管理層中有各方面的聲音,既能保證政府對基金高效運營,又能使社會進行監督。(4)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銀監會等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協調力度,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碳金融的操作辦法和法律法規,確保碳基金的規范發展。這種由政府設立并由政府管理的運營方式,既可以保證政府對基金使用的合理管理,又可以利用碳基金來配合政府節能減排的政策行動,也有助于我國“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減排目標的實現。
(三)評估機制
低碳項目的開發與推廣,不僅涉及技術改造與升級,也涉及經濟成本、社會效益等多個方面。因此,單純的技術評估不能夠決定企業能否接受碳基金的資助,更需要從經濟成本等角度,對低碳技術的應用前景進行短期、中長期的綜合評估。針對這一問題,建議碳基金管理部門主動為企業,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能源消耗量大的大企業提供節能減排咨詢。碳基金管理部門與企業的交流應涉及二氧化碳減排潛力、技術成熟度、投入產出分析等方面,這有助于企業了解自身對低碳技術的直接需求以及應用低碳技術所產生的綜合效應。以企業調查為基礎,使企業在研發、中測、產品化、產業化等各個環節,都把提高低碳技術的成熟度、經濟性、系統性作為關注重點。在對某項技術的應用前景有較大把握后,碳基金才為企業提供技術產業化的成套資金方案和金融支持。這種碳基金評估機制的實施不僅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利潤,還減少了能源成本的風險損失;促進參與碳基金項目的企業對未來法律和更高的減排目標盡早采取應對措施,實現溫室氣體的減排,達到低碳城市的建設要求。
(四)風險管理與控制
1.風險識別。借鑒國際碳基金的風險管理經驗,碳基金投資的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周期有7個基本的步驟:項目設計和描述;國家批準;審查登記;項目融資;監測;核實認證和簽發核證減排量(CERS)。前4個步驟在項目實施之前完成,后3個步驟發生在項目的CERS獲得期間。根據項目周期,CDM項目的風險,包括審批風險、審查風險、注冊風險、核證風險、CERS的交付風險、CERS的價格風險、匯率風險和國際氣候談判風險等。審批風險是指項目不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有關政策要求;審查風險是經營實體在審查項目的項目證書時,如果發現項目不符合CDM項目,就需要聽取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并對經營實體進行反復修改;注冊風險,當提出注冊申請時,如果有3個以上的專家提出異議,就需要重審。核證的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經營實體對如何進行核證缺乏系統的思路;監測結果不可靠,經營實體被取消資格和核證結果;監測、計量設備有缺陷,或者采用的不是最新的監測計量設備;缺乏對數據的管理等;CERS的交付風險是指CDM項目在開展以后,仍然會面臨不能夠足量交付CERS的交付風險。
2.風險控制。由于碳基金投資CDM項目的風險,存在于項目從開發到注冊以后,正式交付CERS后的各個不同階段。因此,在開展CDM項目之前,就要明確各方的職責,各自承擔各自的風險,實行風險分攤機制,從而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首先,項目開發階段的風險應該由賣方,即項目方來承擔。因為只有賣方最清楚項目實際情況如地質情況、安全生產情況、周邊市場需求、企業目前和未來的經營能力,以及項目的運行情況等。因此,賣方應該承擔項目的地質風險、技術風險以及CERS交付不足的風險。其次是項目的審批風險,這一點取決于項目的質量以及賣方和發改委的溝通程度,通過加強與有關機構溝通,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可以降低審批的風險。核實風險、核證風險和注冊風險可以通過選擇有資格和有經驗的中介機構,以及指定經營實體(DOE)來完成。
四、新型碳基金的預期效果
碳基金對低碳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通過利用基金支持多種類型的低碳項目來實現的。國際上20多個國家的碳基金的運作實踐已經充分證實了碳基金所能產生的作用和影響,特別是在那些碳基金建立時間較早、基金來源較穩定、基金規模較大、基金運作管理得當的國家里,碳基金起到了有效帶動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促進低碳技術進步與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市場的建立和完善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并最終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新型碳基金不僅具有一般碳基金對于低碳產業的推動作用,還可以減小貨幣政策對于資金放貸的影響,有利地保障資金的可持續供給,該基金的預期效果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帶動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促進低碳技術進步與發展
碳基金的顯著作用是其產生了對低碳節能能源投資的杠桿作用。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估計,在已經建立了碳基金的國家里,碳基金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帶動作用和刺激本國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的效果,其中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碳基金的杠桿作用比較明顯,其所帶動的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為碳基金本金的數倍、數十倍甚至更高。碳基金有效支持了節能技術的發展、創新及推廣,丹麥在利用碳基金支持熱電聯產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在利用碳基金促進低碳技術方面,丹麥、荷蘭、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成效有目共睹。丹麥的風力發電技術是世界一流的,風力發電不僅在本國得到較好的推廣應用,而且丹麥制造的風機還出口到許多國家。丹麥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碳基金的支持功不可沒。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光伏電池技術取得了長足進展,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從1994年的1.9MW增至2009年的500MW以上,這其中有碳基金的重要貢獻。
(二)促進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化
國際經驗表明,在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必要的,碳基金作為一種有效的支持政策,起到了促進節能、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的重要作用。碳基金對節能產業的促進主要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支持節能服務業的發展,比較典型的是對“能源服務公司(ESCO)”發展的支持,ESCO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市場節能機制運作的、以贏利為目的的節能服務實體,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其提供能源審計、節能項目融資、設計、工程、維護等一系列節能服務,并通過分享節能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經濟效益來獲得回報和滾動發展。二是支持節能工業基礎設施的建立,具體表現在對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制造業的投資、支持引進先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和生產技術、支持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建項目(如大型風電場建設)、支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設備的市場滲透等諸多方面。
(三)促進節能減排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近些年來國際節能的顯著表現是市場轉型、結構調整,即試圖建立長期的、可持續的節能減排市場,這已成為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為之努力的目標。在過去20多年里,碳基金是國際上采用的建立節能減排市場的重要政策之一,在最近幾年里,美國采用“拍賣式的發電激勵”方式(在該方式下,通過競爭性招標,選擇基金給予資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要求最低資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將中標),支持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其中大部分為風電,有效促進了本國大型風電的技術和設備市場的建立,碳基金對節能減排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產生了比較顯著的促進作用。
(四)實現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碳基金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各國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并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環境和其他社會效益。
美國在利用碳基金支持節能方面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有關機構對美國6個碳基金支持節能市場轉型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這些項目都實現了數目可觀的節能量。由于節能有效地減少了火電廠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些項目所帶來的生態效益相當可觀,同時還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另外丹麥利用碳基金資金,主要通過補貼、折讓等經濟激勵方式來支持多種類型的節能項目的開展,包括支持企業能源審計項目、節能示范項目、熱電聯產項目等。總的來講,丹麥碳基金的建立及其對節能的支持,產生了可觀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有效促進了本國企業、特別是能耗密集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在利用碳基金支持節能方面取得的成效也引人矚,1986~1998年,巴西為節能項目投入的碳基金資金為2.6億美元,同期累計實現節能量5.3TWh;減少新建電廠容量,節約電力投資31億美元;同時還產生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和多方面的資源節約效果。
(五)減小貨幣政策的影響
我國為控制通貨膨脹,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不斷提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使銀行的可貸資金大量減少,從而嚴重影響到低碳產業的資金來源,使得處于起步階段的低碳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建立這種靈活的創新型的低碳基金,能很好的使一些發展前途良好,產品有市場銷路,特別是有出口訂單,生產技術先進,管理運作良好的企業,得到資金支持。同時,一些高科技企業由于高投人、高風險的特征得不到有效地資金支持,該創新型碳基金可以進行投資,提高企業集群的科技含量,加強節能減排的能力,更好的為建設低碳社會服務。
五、總結
碳基金作為低碳金融的重要產品,為低碳產業提供資金支持等,促進低碳項目的開發,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有益參考。本文設想的這種新型碳基金兼具傳統碳基金的特點和功能外,又同時可以減小國家不同時期貨幣政策的影響,從而帶動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促進低碳技術進步與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市場的建立和完善等,加快低碳產業的發展。
本文對建立這樣一種新型碳基金的設想,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但相信,借鑒國外先進成果,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經過不斷改進,這種新型碳基金會更加完善,為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而促進低碳城市的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章升東.宋維明.何宇.國際碳基金發展概述[J].林業經濟.2007(7).
[2]黃孝華.國際碳基金運行機制研究[J].武漢理工學報.2010(4).
[3]韓野炬.國際碳基金與中國清潔發展機制[A].中國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論壇.2007.
[4]李怒云.宋維明.何宇.中國綠色碳基金的創建與運營[J].林業經濟.2007(7).
[5]李怒云.實踐低碳生活,建設宜居城市--中國綠色碳基金的建立與運營
[6]吳鳳菊.我國低碳基金的運行模式研究.2010.
[7]沈瑾.低碳金融在我國發展現狀及前景評析.北京2010.
關鍵詞: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1 綠色建筑及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綠色建筑, 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 集資源高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為一體,推崇健康的生活理念。綠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實現低碳排放, 并綜合考慮到減少垃圾生產、降低能源的消耗等因素, 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建筑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綠色建筑又被人們稱為可持續建筑。
綠色建筑有三個特點。一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種資源,并且是高效利用。二是強調人類居住地的舒適度和環境質量。三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可持續發展實現的不僅是社會可持續發展, 并且要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
2 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熱點問題分析
2.1 綠色建筑工程缺少必要的政策保障體系
盡管早在上個世紀末我國已經針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環節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來保證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活動的監督實施, 但是仍然缺乏強制性的規定條款來約束綠色建筑工程的節能減排,這就導致現階段的消耗浪費以及廢氣廢渣等環境污染的現象。在技術實施標準化的問題上,雖然國家已經出臺 建筑節能設計的強制性標準,然而對于其中的工程施工監管以及建筑材料應用的標準,國家卻沒能給出具體的規范細則。這使得綠色工程建設開發商執行起建筑節能設計的強制性標準來,通常浮于表面,刻意去規避不利于他們獲取更多利潤的規范操作。
2.2 管理部門缺乏協調性
在綠色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門不僅包括建設管理部門,同時涉及到財政部門、人事部門、民政部門以及勞動部門等。所以在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多個單位共同管理的局面是客觀存在的,而其問題在于這些部門中并沒有牽頭擔責的負責單位,所以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同時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管理人員素質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突出地體現在管理人員缺乏與綠色建筑相關的知識理論與實踐,這個問題的存在導致了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與能力較低,無形中也給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并且影響了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
2.3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我國在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建設中對國外的許多先進經驗進行了借鑒,并結合自身的特點使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這些內容主要包括《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等。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當前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仍有較大的片面性與局限性,綠色建筑技術評價的適應面還僅僅停留在奧運建筑、住宅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等層面,在針對不同建筑類型所作出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本身的系統性以及全面性相對缺乏。同時評價體系的內容也只是局限于對環境的保護方面,而對經濟價值、健康價值、社會價值所作出的全面評價相對缺乏。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當進一步根據國情對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作出完善,從而為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與支撐。
3 加強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具體措施
3.1 通過法律政策的完善來加強管理部門宏觀管控能力
政策體系的完善是確保綠色建筑以及綠色建筑管理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通過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能夠對政府的行為與決策進行有效的規范,從而減少因為政府不當干預而對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產生不利影響。在此過程中,一是要重視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首先要通過對法律手段的運用來對市場行為作出規范,并在對建筑主體的權責關系進行理順的基礎上進行責任追究制度與理賠制度的完善。并且要重視對咨詢服務業的應用與扶持并促使其發揮出應有作用,同時要建立起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與資質管理體系。其次要對相關法規作出修訂。如在《城鄉規劃法》與《建筑法》等法律中加入與綠色建筑相關的內容,對已經有這部分內容的法律法規也要盡量進行補充與完善。再次有必要進行綠色建筑認證、評估、標識制度的建立,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分級評定,從而對市場的消費決策起到引導作用; 二是要加強執法力度。當前我國的大部分民眾對建筑業法律法規的了解十分欠缺,同時建筑人員也存在知法犯法的情況,所以不僅要重視對綠色建筑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綠色建筑監督機制,同時要落實法律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門而言必須對法律權威性作出維護,通過違法必究來保證綠色建筑標準的落實。
3.2 加強協調統籌,發揮建筑管理部門主導作用
對當前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部門協調進行加強對于形成強有力的綠色管理建立體系意義重大,在此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建立專門獨立的綠色建筑組織。通過對我國國情的結合建立起專門獨立的綠色建筑管理組織可以有效的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管理質量,綠色建筑管理組織隸屬于當地建設委員會并有工程管理局負責,主要職務包括制定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發展戰略以及標準體系,組織綠色建筑交流學習與研討并對綠色建筑工藝和材料進行推廣,同時幫助評估機構進行認證與評估工作; 二是積極進行綠色建筑交流平臺建立,從而促進綠色建筑的合作與交流。我國綠色建筑以及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對國外經驗做出借鑒,在此過程中加強與國際間的合作和交流對推動學習國外在綠色建筑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通過綠色建筑交流平臺的建立可以推動我國綠色建筑以及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發展。
3.3 積極進行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構建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嚴守準入關。在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中,準入制度的實行十分必要,在此過程中要重視評估指標的建立,如果一方面不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則應當對下一步評估進行直接取消,從而從根本上杜絕非綠色建筑項目的進入; 二是評價體系要確保操作的簡單化,即評價體系的構建要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如果過于復雜則會直接影響評價體系的推行和應用。三是根據地區實際制定相應標準。我國各個地區在社會習俗、居住環境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中也有必要體現出地區差異性; 四是加強對評價工作的監管。加強對評價工作的監管能夠有效地規范評價工作行為,防止舞弊現象的發生,所以我國可以通過對國外成功經驗的借鑒來建立具有獨立性的監管機構并對管理行為作出評估以保證評估體系的專業、公平、公正和公開。
4 結束語
綜上,當前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勢頭較好,綠色建筑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但是在綠色建筑的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加強對此方面問題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把問題解決好,保證我國綠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惠菁.綠色節能建筑技術在亞熱帶地區超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建筑學報,2009(09).
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積極主動通過產業轉移拓展空間布局
產業轉移是國家發展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憑企業自身發揮主體作用難以完成,必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在財稅、金融、土地等方面政策扶持作用。
行政區域劃分,是產業轉移的最大障礙。為了打破條塊分割、行政壁壘,必須由國家牽頭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總體布局,制定區域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單位。區域政府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國家有關區域協同發展(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產業轉移政策(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為指導,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環境優先、結構優化、自愿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明確各自功能定位為前提,以產業轉移升級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深化區域融合發展,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產業集中布局,逐步構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結構優化的現代產業體系。要聯合制定區域規劃和轉移有關政策,完善公共服務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引導轉移產業向園區集中,促進產業園區規范化、集約化、特色化、集團化,增強重點地區產業集聚能力。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嚴格產業準入、突出節能環保,制定產業轉移目錄和相關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分別建立區域協作領導機構,制定差別化區域產業政策,充分發揮好各自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并結合“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支持企業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項目產業轉移。
二、政府助力企業發力共同推進產業園區對接協作,延伸區域產業發展鏈條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這一重要指示,為區域產業轉移對接指明了方向,為延伸產業鏈條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建立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是產業轉移生命線的新鮮血液,機制是園區產業升級,解決要素市場滯后問題的制度保障。沒有健全的保障機制,產業轉移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勢必功倍事半。承接產業轉移的當地政府,要以區域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依據,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以承接產業轉移園區、產業聚集區為支撐,建立產業轉移有激勵、落地協作有優惠、產業對接有扶持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倒逼機制,為重大產業轉移項目落地生根提供保障。
二是企業自主對接園區融合。產業轉移,除了需要政府搭臺之外,必須由企業自主對接才能唱大戲。企業要結合區域不同區域資源稟賦特點,在實踐中總結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生產鏈對接、技術無縫對接、員工技能對接等方面的鮮活經驗,努力通過產業對接提高自身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的騰飛。
三、園區產業集群進行機構兼并優化重組,通過加強“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確保產業轉移落地生根
產業轉移至園區后,如同栽樹一樣,必須挖好坑、填好土、澆滿水,才能落地發新芽、長新根。基于此,區域內承接地政府要支持企業間戰略合作和跨行業、跨區域兼并重組,加大投資力度,嚴格行業監管、產業準入,改善基礎設施,強化財稅、金融等服務,營造出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硬環境”和“軟環境”。
關鍵詞:生態小區;現狀性分析;地域特色;技術增量方案
隨著人們對綠色環保、生態低碳等理念的認識逐步提高,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生態小區作為一種生態型建筑群,目前在學術界還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社會上存在許多不同的稱謂,如綠色小區、生態住宅、綠色住區、綠色建筑等,進而造成認識不清。這些稱謂雖然不同,但表達的基本內涵有相互重疊之處[1]。我國于2001年頒布《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強調生態小區應以保護自然資源,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與周圍的生態環境相協調為主題,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06年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并在2019年修訂推出新國標,定義綠色建筑為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這些相關研究奠定了生態小區的理論基礎,擴充了生態小區的內涵。至今,全國各地不少省市對生態小區進行了長久的探索與研究,也各自執行著富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標準。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成都、重慶兩地引領的川渝地區在各行各業有著越來越多的深度交流,關于生態小區,對兩地各自標準條文的對比研究將有利于實際工作的開展,能更好地推動生態小區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1川渝兩地標準的發展歷程
重慶市的生態小區標準起源于2005年,當年,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編制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技術規程》。2007年、2015年、2018年及2020年分別進行了四次修訂,標準名稱后改為《綠色生態住宅(綠色建筑)小區建設技術標準》[2](下文簡稱重慶地標),表明生態小區的體系逐步向綠色建筑體系靠攏。四川省的生態小區標準與重慶同步,2005年,原四川省建設廳了《四川省綠色住區評審標準》。2020年,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文《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及生態小區評價工作的通知》,并了《城鎮園林綠化及生態小區評價技術細則(試行)》[3](下文簡稱四川地標)。
2標準對比分析
2.1評價體系對比
重慶地標和四川地標擁有迥然不同的評價框架。重慶地標沿用了2019年版綠色建筑新國標里的全新體系,即“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五大指標體系,輔以“提高與創新”一大加分項,從以人為本的建筑性能出發,結合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指導建設高質量綠色建筑為核心目標,充分體現了“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的初衷,以及“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同時,在綠色建筑標準的基礎上,針對每個技術版塊增加了帶有重慶地方特色的生態小區專項要求,每個章節版塊均分為綠色建筑專項要求及生態小區專項要求兩個部分,并各自獨立設置對應的達標分數要求。也就是說,重慶地標對生態小區的認定是在綠色建筑的基礎上,再滿足生態小區專項要求部分。綜合兩個部分的要求,對五大指標體系的權重進行分析,發現“資源節約”與“生活便利”分值比重較高,分別占總分值的28%與21%,詳見表1。與重慶地標不同,四川地標采用了以技術專業為版塊的劃分方式,技術版塊分為“規劃設計與場地布局、建筑設計與質量安全、資源節約與節能技術、智能化與運營管理、園林綠化與環境質量、物業管理與文化建設”六個部分,并且未設置提高與創新的加分項。在這六大指標體系分值分布上,“園林綠化與環境質量”“資源節約與節能技術”得分比重較高,都超過20%,具體情況見表2。
2.2前置條件對比
在川渝兩地標準的一般規定里,對生態小區評審的前置條件作出了規定,從不同的維度對這些前置條件的異同進行梳理,具體情況見表3。
2.3共通性條文梳理
川渝兩地標準在結構體系、分值權重分布上雖然有較大差異,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重慶地標條文共計164條,四川地標條文共計112條,其中相同或相近條文共計87條,這部分條文從需求入手進行梳理,主要包含以下7個方面,即安全耐久需求、規劃提升需求、資源節約需求、環境舒適需求、智慧生活需求、綠色生態需求以及物業管理需求,這七大方面需求均滿足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訴求,符合建設項目高質量發展的方向[2](圖1)。安全耐久需求:這是居民選擇住宅、感受高品質住宅的根本前提。川渝兩地的標準均從建筑本身的結構安全耐久、室外空調機位設置的安全合理性、門窗構件部品的牢固耐久程度、室外環境中針對老人幼兒的安全防護提出了提升性的指標和要求。規劃提升需求:兩部地方標準中,都主張從規劃設計入手,提高小區的綠色性能。從場地生態規劃而言,反對大拆大建,強調保護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和植被等;從交通組織規劃而言,都提倡完善周邊公共交通系統,助力綠色出行,強調無障礙和人車分流設計;從配套設施規劃而言,通過完善周邊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設施,讓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資源節約需求:小區運營使用中的資源節約內容主要包含了用水能耗、用電能耗和燃氣能耗三個方面,兩地標準均針對用水能耗及用電能耗作出相關提升要求。如通過分級水表的計量、非傳統水源的回收利用等來節水,通過高效節能設備的運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護能耗的提升等來節電。這些提升要求使得相關用水、用能設備在確保居民正常使用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碳排放。環境舒適需求:主要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舒適性,即光環境舒適性、聲環境舒適性和熱環境舒適性。兩地標準通過對室內采光效果的要求,提升了建筑的采光效果和居民的居住舒適感;通過對室內外噪聲的分貝值的要求,以及隔聲材料的推廣運用,對建筑室內外噪聲提出了較高要求;而室外熱環境作為之前版本標準中常常忽略的內容,在這兩部新的地標中都作為了較為關注的重點,通過室外園林景觀的合理搭配,以及建筑的整體布局,可有效降低室外熱島效應,提升室外活動場地的熱舒適性,提高居民生活舒適感。智慧生活需求:兩部地標各以較大篇幅或獨立章節的形式,將智能化相關內容融入到各自的標準體系中,兩地標準均以智能化設施為手段,從社區安全、居家便捷、信息管理三個維度提升了小區品質,使得居民能夠直觀地感受智慧生活帶來的變化與革新,同時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小區的安全指數。綠色生態需求:作為高品質、高質量住宅小區,最易感受的便是景觀園林屬性,景觀園林的綠色生態打造同樣也是居民對高品質住宅的核心訴求。兩地標準均在景觀園林上作了大量要求,從宏觀上對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指標提出要求,在局部及細節設計中對喬灌木的配比、植物的適宜性等提出要求,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園林景觀設計指導意見,在觀賞性、實用性上都大大地提高了小區的品質,改善了居民的居住體驗。物業管理需求:兩部地標分別用了一個整章節和一個分章節來介紹物業管理的要求,在這些對物業管理的要求中,各項操作規程、應急預案讓小區的運營更加規范,對小區設備及公區定期檢查維護則讓小區的品質得以維持。
2.4區域性條文對比
2.4.1重慶區域性重點條文從規劃提升需求出發,重慶地標的條文別規定了對容積率和戶型的要求。重慶地標規定:生態小區容積率不應超過2.5,各住宅單元每層戶數應不大于6戶,每層不大于4戶的住宅單元戶數合計占小區總戶數的比例不小于70%。作為強制項,該條文有效控制了一層多戶式采光、通風差的單元結構,更加傾向于板式和單戶面積較大的建筑布局,從整體規劃上提升了小區業態品質。這與重慶的地形地貌特征有關:重慶屬于典型山地城市,建筑依山而建,可建設用地面積小且施工土石方填挖難度大。從資源節約需求出發,積極推進建筑產業化技術措施應用是重慶地標的一大特色,其中規定:內隔墻非砌筑比例≥50%,且預制裝配式樓板應用面積不低于單體建筑地上建筑面積的60%。此項要求充分考慮到了與時俱進的綠色及技術發展理念,以及當地建筑產業化發展程度的實際情況。此外,其他裝配式構件的選用以及裝配式建筑的打造也作為重要的得分項和加分項。而在建筑與裝修一體化方面,重慶地標規定生態小區必須采用全裝修,以減少二次裝修帶來的空氣污染、噪聲污染、材料浪費。2.4.2四川區域性重點條文從綠色生態需求出發,四川地標對垃圾處理運營的要求更高,強調了對垃圾的分類收集、垃圾桶設施設備的要求,以及從垃圾房的給排水、通風、警示到清運流線的設計要求,有前瞻性地考慮到后期生活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高了住宅小區的居住舒適性。從物業管理需求出發,四川地標用一整個章節的篇幅,對物業管理作出了較高要求。無論是從前期小區業主與物業合法權益的關系,還是運營過程中涉及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與居民的互圖1川渝標準體系中的各項需求物業管理與文化建設園林綠化與環境質量智能化與運營管理資源節約與節能技術建筑設計與質量安全規劃設計與場地布局物業管理需求綠色生態需求智慧生活需求環境舒適需求資源節約需求規劃提升需求安全耐久需求四川地標體系需求分類提高與創新環境宜居資源節約生活便利健康舒適安全耐久重慶地標體系動、綠色宣傳等,都在標準條文中為居民提供了保障。物業管理在四川地標中更具有針對性和精細性,這種情況與四川地區在引入外資企業、境外物業管理模式上,比重慶更早、更成熟有關。根據USGBC官網統計數據[4],截至2020年,美國綠色建筑LEED認定項目,重慶有69個,而四川多達124個。2.5標準條文小結按照兩地標準所體現出來的需求,列表進行總結,不難發現兩地標準的條文要求是基本相似的,但在規劃提升需求和資源節約需求中,重慶地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地標則對綠色生態需求和物業管理需求更加重視。條文對比小結如表4所示。
3技術增量方案對比
根據上述分析,在滿足綠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后,川渝兩地生態小區的主要技術增量應當集中于對項目品質的提高上。例如,為提高項目的安全耐久性,可適當提高建筑承重結構抗荷載能力,全面打造小區內無障礙通道連接;為降低項目碳排放量,應采用高效用能設備,并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合適的可再生能源;為提升環境舒適性,室內裝修材料須選擇綠色低揮發材料,保證新風系統安裝到位;為滿足項目指揮運行,可適當地對相關設備進行智能化控制和各類能源分項計量;為滿足綠色生態要求,優化室外景觀配置、合理進行遮陰設計。此外,為了滿足兩地區域性條文需求,重慶地區應增大建筑單體面積指標,同時優化開窗設置,以滿足日照、采光與通風需求;采用裝配式技術與建筑裝飾一體化技術,降低施工難度,減少廢棄物產生。四川地區應通過制定專項的廢棄物垃圾收集與回收計劃,降低廢棄物處理與回收難度;制定專項運維管理文件,加強相關人員運行維護培訓,以提高運維服務水平。
4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對川渝兩地生態小區評價體系、前置條件對比,對其共通性條文和區域性條文進行梳理,找尋隱藏在條文標準之下的地域特色及居民需求。經分析研究發現,兩地標準在章節編排方面均體現出生態小區對安全耐久、規劃提升、資源節約、環境舒適、智慧生活、綠色生態以及物業管理等七大需求的重點關注,這與綠色建筑高品質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此外,兩地地標在某些方面呈現出不同的側重點。究其原因,與兩地地理特色、本地資源、物業運營管理發展水平的差異有關。最后,根據分析內容,本文對兩地技術增量重點進行了描述,希望在最低的成本條件下,滿足高質量發展及地方特色需求。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斷發展,在現階段,重慶地標對生態小區的評審門檻更高、申報更難,這主要體現在重慶對建設行業新技術的響應更快上,生態小區的內涵有相應擴充,創新性更強。四川地標則顯得普適性更強,對物業管理和園林綠化關注更多,強調在運行階段中居民良好的體驗感和獲得感。重慶目前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將新的技術與地方情況相適應,早日把理念落地實踐;四川需要加速推進生態小區工作的開展,讓民眾對此有更多的認知和支持。這樣,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背景下,兩地的生態小區建設才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葉青.本土實用低耗———中國綠色建筑的設計策略[J].中華建設,2006(7):25-26.
[2]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綠色生態住宅(綠色建筑)小區建設技術標準:DBJ50/T-039—2020[S].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20.
[3]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開展城鎮園林綠化及生態小區評價工作的通知[EB/OL].[2020-12-04].
生態建筑是根據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以與之和諧共生為前提,運用生態學、建筑學和其他相關科學技術原理建造的與環境成為有機組合體的建筑物與構筑物。與通常的現代建筑不同,生態建筑要求從整體出發考慮建筑的生態學問題.注重系統優化和資源整合利用.以求對自然生態擾動最小,達到可循環、可再生、可持續的目的。“生態建筑”經常又被稱為“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建筑”,但嚴格地說.這三個概念只是在出發點和內涵上有相互交融的地方.在側重點上還是有所不同“可持續發展建筑”是從問題的全局整體性出發提出的,其含義較為寬泛和龐雜;“綠色建筑”側重于環保和健康,較為通俗化,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生態建筑”則更加學術化,強調利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建筑與環境問題。在規劃、設計、建造、運營、再利用乃至拆除等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整合利用資源,降低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使建筑與周圍環境成為有機的整體。實現自然、建筑與人的和諧。目前.上述三個概念正日趨統一.一般情況下可在同一意義上使用當今世界,生態建筑方興未艾。引起廣泛關注。在許多項目,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標準變得與功能、空間和形式等傳統的建筑要素同樣重要.已經深入到建筑設計的核心且影響到建筑的最后形象。生態建筑設計旨在將建筑這一人工物置于自然環境中,充分考慮其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影響和與之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以組成建筑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生態。在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建筑與所處環境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又要兼顧建筑自身系統的生態平衡伴隨著相關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在世界范圍內的漸次展開.生態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設計原則:
1.1和諧共生原則
人、建筑與環境的關系說到底還是人和自然的關系,可以表示為:人一建筑(人造自然外自然,這樣三個層次構成了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動態系統。建筑物是人用建筑材料構筑的空間和實體。是人造自然的主體部分.是人所居住和從事各種活動的穩定空間場所。作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一種中介物,建筑在空間選擇、建造施工、功能使用乃至拆除回收等全生命周期都存在著對人和環境的擾動、消耗和程度不同的影響。人所造的建筑與人所在的環境是一種互相延伸、滲透和補充的整體。僅僅考慮建筑內部的空間處理的傳統建筑觀念已經顯得不再適應當今世界建筑發展的需求.優先考慮建筑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需要.創造更為豐富的空間環境。保護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讓建筑與環境、社會融為一體、和諧共生是當今建筑活動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生態建筑設計的首要原則
1.2少費多用原則
少費多用是生態建筑又一重要原則。少費多用就是要在符合建筑全生命周期使用總量和服務功能均衡的總前提下。對資源占有和資材消耗實現最小化與減量化。優先選用可循環、可再生材料和節能減排技術,高效利用資源、資材,減少廢棄物和其他對人類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1.3因地制宜原則
生態建筑應該具有多樣性,不可能整齊劃一。由于地域特點和自然生態條件的差異.加之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平衡.生態建筑必須綜合考慮地區優勢和各種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運輸少的當地傳統材料,使用地方性適宜技術和與新能源、新材料相結合的混合材料技術。在建筑設計中.要求根據建筑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生物、材料、水資源以及周邊人文環境。采用被動式設計策略。提高對氣候、環境和社會的適應能力。滿足具有地區特色的整體生態需要。
1.4發展可塑原則
生態建筑稟持的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于建筑生態系統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和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應對策略。在基礎和管道空間預留、承重預考慮、通訊發展乃至周邊環境改善預留等方方面面.備有未來發展和改進變通的余地.體現較為充分的靈活性、可塑性和生長性
2國際生態建筑技術走向
生態建筑技術集成體系是反映生態建筑發展趨向的綜合性指標。目前.生態建筑已在選址設計、圍護結構、采光通風、環保建材、環境控制和改善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并逐漸形成集成技術體系引領未來建筑發展方向。
2.1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集成化規劃設計
生態建筑的集成化規劃設計是一種多專業協同配合的規劃設計方法。通常是在形式、功能和成本上把生態建筑規劃設計策略與常規建筑規劃設計標準結合起來。傳統建筑師在規劃設計過程中主要是以平面圖紙進行方案展示.工程師很難使工程建設的后期效果與建筑師概念設計階段的效果保持一致.這就大大增加了粗糙設計理念出現的幾率。從2D過渡到基于BIM的3D.已經成為計算機輔助建筑規劃設計的一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世界知名建筑師和事務所運用BIM進行建筑規劃設計.為生態建筑規劃設計中的能量分析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基礎、平臺。也為生態建筑規劃設計的總集成提供了可能基于BIM的集成化生態規劃設計.要求在規劃設計伊始就植入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建筑信息模型模擬建筑物的外部圍護結構的傳熱狀態等實際建筑工程建設行為和管理運行行為.對建筑構件和系統進行綜合.使建筑物的能源、環境和經濟效益達到最佳性能表現。利用BIM技術.建筑師可以創建包含全部信息的虛擬建筑模型.在規劃設計的任意階段將其直接導入能量分析的相關軟件,以調整優化規劃設計方案.確保生態建筑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完備性。
2.2融人自然的建筑選址
基址的選擇及其分析是生態建筑活動最為重要的一環,因為它將影響隨后各個步驟的決策和結果生態建筑的規劃設計要求全面了解和充分利用建筑擬在位置的氣候地形條件、水文地質資料、本土建材特點和當地建筑習慣。基址的選擇主要是考慮位置是否適合建設和發展.有何優勢和劣勢,怎樣才能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比如,不同的地形地貌會對建筑能耗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寒冷地區。建筑適宜選擇在向陽、避風的地域。而不宜布置在洼地、溝底、山谷等凹形區域.以免冬季氣流在凹地聚集對建筑物形成“霜洞”效應。與此相反,對炎熱地區而言,將建筑選建在山谷、溝底、洼地等凹形區域則相對有利。高處涼爽氣流會自然流向凹地把熱量帶走
2.3被動式低消耗的圍護結構
伴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人類對能源的依賴與日俱增.各種資源均以很高的增長率被開發和消耗。鑒于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總量中居高不下.低消耗技術得到了業內前所未有的重視、研究。被動式的圍護結構也逐步得以運用包括建筑物的屋面、外墻、門窗和外遮陽等在內的建筑圍護結構有著直接與自然界交換熱量的重要功能。由于氣候條件的差異,各國、各地區對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性能要求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氣候寒冷地區采暖度數相對較高.其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系統的規定也更為嚴格生態建筑的圍護結構需要根據當地的的氣候特點.因勢利導.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在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建筑布局等方面契合氣候.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適應周圍環境以達到低消耗的效果。由于這種節能技術是對氣候條件被動接受.所以被稱為被動式低消耗技術.有別于傳統的將室內空間與自然相隔離主要以空調設備創造家居環境的主動技術。建筑的熱過程涉及到冬季保溫、夏季隔熱和過渡季節的除濕與通風等.是室外綜合溫度波作用下的一種非穩態傳熱在夏季.白晝室內綜合溫度波低于室外.太陽輻射通過對護結構升溫加熱向室內傳遞熱量。進入夜間,室外綜合溫度波下降,圍護結構開始散熱冬季則主要是護結構向室外傳遞熱量的過程這就要求生態建筑根據氣候特點.同時考慮冬夏熱量和熱濕過程的雙向傳遞,通過特有的圍護結構在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之間建立屏障.對相關過程進行控制和調節。通過建筑朝向安排、周邊環境布置和對外墻、屋面、門窗、外遮陽以及空間和形體的巧妙處理.以熱量自然交換方式改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冬季采集、保持、蓄存和分配太陽能.防止室內熱量外泄。夏季遮蔽太陽輻射.隔絕外熱入內以散逸室內熱量,確保當室外空間環境惡劣之時.室內空間仍能為居住者提供有效的庇護和舒適的溫度.以減少主動式采暖制冷設備的使用,不消耗或少消耗化石能源.達到冬暖夏涼、健康舒適和節省能源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被動式圍護結構在減耗節能和經濟效果上有很大差異性.何為最好.一直存在爭議。其實并不存在絕對的孰優孰劣,關鍵是看在氣候條件、經濟狀況和社會環境方面.何者更為適合和協調,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2.4環境親和的建筑材料
以健康安全和環境親和為總體要求的生態建材是未來建筑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采用清潔技術取材、生產和加工,注重廢料利用,減少污染、運輸擾動和其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建筑材料與生態環境的親和性.已經成為業界普遍接受的價值和推崇標準.由此也限定了生態建材富有特色的選擇和使用要點:
2.4.1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使用建筑和裝修材料.綜合考慮其化學、物理特性和成本效能。選用持久耐用材料,減少維護;選用本地產材料,減少運輸和能源消耗:選用毋須再加工和內含能量低的材料.避免不必要的細致加工制造和再處理:選用由再生原料制成和循環使用的材料.節省自然資源.減少固體垃圾產生量和減輕廢棄物掩埋壓力
2-4.2避免使用產生粉塵、放射性污染和導致臭氧層破壞的材料建材工業上原先大量生產使用的CFC(氯氟烴1雖在世界范圍內逐步淘汰.但其主要替代品HCFCr一氟二氯乙烷1的消耗臭氧潛能值fODP)和全球變暖潛能值(GWP)均不為零.同樣能夠破壞臭氧層,削弱對紫外線的吸收。由于紫外線B的作用,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造成皮膚癌等疾病的增加與其他鹵化碳產品類似.HCFC在高含量時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素的應急心律不齊等諸多不適一些發達國家已于2003年停止生產和進口HCFC。根據蒙特利爾哥本哈根修正案,到2030年將全面禁止對HCFC產品的使用目前,業界已開始盡量避免使用HCFC。此外.對釋放甲醛等揮發性有機混合物的化纖毛毯、復合地板和溶劑型油漆等也持審慎態度
2.4.3盡最大可能少用木材在全球生態系統中.森林的面積和積存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規模砍伐樹木獲取木材會嚴重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和生物差異多樣性損失,帶來許多自然、經濟和社會問題。目前,少用、慎用木材已經成為建筑業重要的選材理念.一系列限制性規定也逐步具體化,如:各種圍墻(包括工地臨時圍擋)禁止使用木材:永久性建筑設施不得使用木材打樁:城市一般建筑和廠礦企業禁止使用木屋頂、木屋架;室內不得使用木制地板、護墻板和樓梯;用金屬等材料制成的門窗代替木門窗;用菱鎂砼、鈣塑材料取代木材做滑升模板和定型模板等。
2.4.4積極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在生態建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包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這些材料除了擁有吸濕、透氣和保溫等功能,還具有輕質、高強、吸音、采光、防腐、防水、防火、裝飾以及快速裝配等特性。與傳統建筑材料不同.新型建筑材料采用無污染的生產技術和低能耗的生產工藝.在生產過程不得使用鹵化物、芳香烴、甲醛和含汞、鉻、鎳及其化合物的顏料、添加劑.也不以天然材料和不可再生材料為生產原料。有些新型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環保性,如空氣凈化建材、抗菌建材等;還有些建筑材料能夠依靠自身的特質自動應對自然條件的變化。例如:SMAs(記憶合金)就可以將溫度變化轉化為機械運作.能夠在嚴重變形后借助溫度的回升恢復原來形狀,從而在熱吸收、存儲和通風控制方面自動發生作用。當前。密切關注新型建筑材料信息.積極地、有的放矢地選擇和使用新型材料及其制品.已經成為建筑業內一種新的導向。
3歐美諸國的推廣實踐和評價體系
生態建筑由理論到實踐漸成體系.不少國家尤其是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建設思路、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和評估體系等方面不斷完善.相關實踐也風生水起、卓有成效在法國。爭當全球“生態先鋒”是該國前總統薩科齊公開提出的戰略目標。其實,在薩科齊任期前.法國的生態建筑就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世紀70年代,法國就成立了國家住房改善署.研究部署隨后進行的以改善居住區環境為主要內容的大規模住區改造工作.對已建和新建住房實施高效率用能標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些年來。生態建筑和可持續發展更是成為法國政府的重要工作專門設立生態產業戰略委員會.全方位統領建筑和國土規劃,構建“綠色大國”的整體藍圖.為生態建筑的研究、創新和發展提供具體的支持。2005年2月,法國議會通過《環境》,對生態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做了憲法性解釋和說明.把環境利益放到了國家根本利益的高度.將環境問題置于國家法律最高等級。2009年7月.法國議會又通過新環保法草案.法案規定.建筑業從2012年開始嚴格根據所建房屋的能耗發放建房許可。2012年9月,該國召開環境大會加速生態轉型。英國也是生態建筑實踐開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石油危機后,為了降低能耗、節省能源,英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以促進高能效技術在新建建筑和已建建筑中的應用.并制定了強制性的建筑節能標準且每四、五年修訂一次。有關標準也不斷提高。在政府的推動下.一些具體的節能技術得到應用和推廣。諸如:以地板絕熱保溫;對建筑外墻進行中保溫和外保溫:外窗采用低輻射玻璃制作雙玻塑窗等。在低碳排量建筑方面,英國政府進行細致規劃.實行激勵政策和利用稅收杠桿限制用能,撥款資助節能咨詢機構為業主和建筑設計施工單位提供咨詢服務.并在建筑科技研究和革新方面加大投入。成為研究開發綠色建材較早的歐洲國家。德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推行適應生態環境的居住區政策,在建筑節能、新能源開發和太陽能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該國是歐洲太陽能利用最好的國家之一。包括國會大廈、普通住宅、私人別墅在內的各類建筑普遍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光伏板發電.一些生態節能建筑已經可以做到能源盈余。為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供熱效能和資源利用率.德國政府不斷改進建筑保溫技術規范。從原先的對單項建筑圍護結構最低保溫隔熱指標進行控制。轉向對建筑物的實際能耗實行控制。生物降解、雨水回收和廢物利用等多種節能技術也得到廣泛采用。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還以長期低息貸款面向新舊建筑物開展碳減排再開發.大批已建項目得到節能改造。能耗和碳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美國聯邦政府對發展生態建筑極為重視.不僅頒布了一系列推行生態建筑的政策法令.而且要求和鼓勵有條件的州制定相應法規。1992年.美國政府頒布能源政策法案和13123號總統令.對新建建筑的選址、設計和建設等作出可持續發展規定,要求在2010年之前實現建筑能耗在1985年基礎上降低35%地方政府的法規以美國加州推出的建筑節能標準頗為有名.該標準分為規定性和功能性兩部分,前者須強制執行,后者則為前者提供方式方法。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還相繼出臺許多激勵措施,如稅收優惠、貨幣補助、降低保險費和提供材料折扣等。此外。政府還提供一些非貨幣形式的優惠,諸如特別規劃許可、密度獎勵以及允許開發商建設更大規模項目等。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推動.歐美發達國家的生態建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相關政策法規日臻完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層出不窮。相繼建成了一批極具示范作用的新型建筑,如:德國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總部大廈.成功將自然景觀引入超高層集中式辦公建筑.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座“生態型”超高層建筑:位于英國格林威治半島上的森斯伯瑞大型連鎖店.以其獨具匠心的生態景園和整體被動式的建筑設計享有盛名.這個極具前瞻性的高品質綠色超市不僅獲獎頗豐,而且經濟與社會效益令人矚目;法國一所名為馬賽爾•塞姆巴特的中學.巧妙地將校園建設與周圍綠草、樹木和環境融為一體。
使校舍幾乎完全隱身于自然綠色之中.成為聞名遐邇的綠屋頂中學;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陶斯,佇立著200多棟建筑在半地下位置的“地球船”房屋.它們以夯滿泥土的廢舊輪胎作為墻體材料.用廢棄酒瓶填充輪胎之間的縫隙,不僅恒溫、環保,而且柔韌性和防震性極佳.堪稱一絕。這些各具特色且分布廣泛的生態建筑。通過精妙的總體設計。將自然通風采光、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品魅力和美好發展前景伴隨著生態建筑實踐的不斷推廣.有關監測和評價工作在國際上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發達國家從20世紀9O年代起就陸續開發出相應的建筑評估體系.旨在通過具體的評估計數,定量客觀地描述和評估生態建筑的節能效果、排量控制、環境影響和經濟性能。為項目決策、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標準和參考依據。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這些評價體系已從早期單一的性能指標評定轉向環境、經濟和技術性能的綜合指標評定。目前.國際上較為成熟且影響較大的生態建筑評價體系主要有:英國建筑研究組織推出的“建筑環境評價方法”(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laAssessmentMethod).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開發的“綠色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計劃”(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以及由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起并領導的,最初有14個(后來有更多)國家參加的“綠色建筑挑戰”(GBC,GreenBuildingChallenge)中開發制定-58-的綠色建筑評估工具(GBToo1)英國的BREEAM是國際上第一套實際應用于市場和管理的生態建筑評價體系.它以直觀量化的條款評分形式就CO排放、酸雨、臭氧層破壞、天然資源和再生建材使用、日照障礙、局部風環境、噪聲、煙害、濕度、環境性能、熱舒適度以及給水設備的傳染菌等諸多要項進行環境性能評估.根據分值給予評級和建筑環境標志認證在英國BREEAM的基礎上.美國綠色委員會開發出了LEED評估體系。在美國.超過99%的已認證生態建筑來自該體系。LEED是一個基于分值的等級系統,可以對不同的建筑進行標識和評估,通過所得出的分值對相關的生態設計方法進行等級評定和總分值比較。LEED系統對生態建筑的評估涵蓋了建筑選址、環境優先的采購、水和能源的使用、廢舊物處理、室內環境質量改進以及促進生態建筑創新的“持續進步”方法對每一方面和每一個得分點。LEED都提出相關的前提要求、目的和技術指導。使建筑的生態特性得以量化.達到相關要求就獲得積分.積分累加便得出總評分和對應的認證級別。這種類似于食物營養標簽的“生態標簽”。以不同的分值卡和等級,表達了一個建筑在每個分值類別里的成果,界定了項目的環境特征,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快速掌握該建筑設計團隊所采用的可持續策略。與英國BREEAM和美國LEED相比.由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起開發和制定的GBTool體系則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生態建筑評價工具.它將地區適應性與國際可比性相結合.根據國際生態建筑發展的目標提出統一的評價框架和基本評價內容.而將評估基準和權重系數交由各國(地區)增減刪節。一致的框架和不一樣的地區特征.使得不同版本的GBTool同時具備國際可比性和地區適用性.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在國家之間得以交換。為各國、各地區生態建筑的評價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平臺.推動國際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4中國的對接現狀和策略
4.1對接現狀
20世紀80年代.“生態建筑”概念被引入我國.顧孟潮先生提出的“未來的世紀是生態建筑學時代”的觀點.可以看作是我國學者對生態建筑的早期研究。9O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先后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住區發展報告》,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也相繼出臺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中國生態技術評估手冊》和《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等法規文件。2005年l0月。建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這是我國首部對生態建筑進行綜合評價的國家標準,在評價方法、等級評判上都有所創新,它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生態建筑評價體系的形成.也給我國開展生態建筑技術體系的集成研究和應用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推動然而.對照國際生態建筑的發展進程.我國的相關研究、應用和推廣尚處于起步階段。仍有許多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一是對發展生態建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觀念上沒有深入人心,忽視生態環境、盲目追求建筑規模、速度和開發利潤的情況并不鮮見;二是投人過少,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研發緩慢:三是推廣力度不大,參與度不高.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筑尚未進入實質性的實踐推廣階段:四是政策法規配套銜接不夠。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有待完善:五是與國際生態建筑領域的深度合作交流還沒有全面展開。當前。我國建筑業正處于鼎盛時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近20億mz.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面積總和.相當于全球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鋼材消耗也占全球消耗總量的40%不斷攀升的建筑總量和居高不下的建筑能耗.給我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國際生態建筑在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實踐推廣方面的長足發展和強勁走勢.則為我國奮起直追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機遇。面對挑戰和機遇。當務之急是要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生態建筑實踐.結合我國國情,通過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建筑設計施工單位和工業生產企業的緊密配合.切實做好相關應勢對接工作。
4.2對接策略
4.2.1要學習、借鑒國際生態建筑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加大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術的開發力度,認真做好本土化單項關鍵技術儲備和集成技術體系一體化研究,立足于國情,綜合考慮科技含量、發展水平和建筑造價等因素.以適用技術和適宜技術為切人點。兼顧適當的高新技術引進。選擇現代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生態建筑發展之路
4.2.2把生態建筑納入區域和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生態原則指導土地利用和開發建設.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區域和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支撐。摒棄片面追求建設規模和速度的發展思路.采用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集成設計模式.綜合考慮建筑的能源消耗、使用功能、室內環境和外部影響,在空間利用、結構配置、功能優化和景觀營造等方面與生態系統相適應、相吻合,牢牢把握區域和城市生態建設的發展方向、步驟和時序,把生態提升、環境再造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
4.2.3建立健全生態建筑法律規范、管理體制和評估體系。通過嚴格的準人制度,從源頭上防控建筑企業、工程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通過立法和常態化的管理。對建材選擇、能耗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進行規定和引導,對建筑立項、設計、施工和運營各環節實行強有力的監督:通過完善的評估體系,為決策者、管理者、設計者、施工者和使用者提供一個明確的、科學的建筑生態環境評估結果.形成業界乃至全社會對工程優劣的統一認定和準確褒貶.使環保優先逐步成為我國建筑發展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