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光伏年度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光伏產業正在重塑格局,代表著光伏產業新勢力的晶科能源、隆基股份、華為等幾家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超越或接近細分領域的前期領跑者。
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出貨量為1.6吉瓦,凈利潤3.133億元,同比增長514.31%,首度成為全球單季銷量冠軍。在光伏逆變器領域,華為跨界入場,僅用3年時間,就成為行業第一。一直專注上游的隆基股份,一季度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417.59%,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產品制造商。
光伏新勢力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光伏產業的整體回暖。在201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產業迅速回暖,2015年國內新增裝機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今年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14萬千瓦,同比增長41.7%。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光伏新勢力的崛起,一方面受益于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是企業抓住機遇,利用后發優勢、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的結果,有利于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躲過一劫
光伏新勢力能夠迅速成長并實現趕超,后發優勢是一個重要因素。最典型的是晶科能源, 2006年晶科能源成立并以一個跟隨者的姿態先后進入硅錠、硅片、組件領域中。彼時,受無錫尚德創始人施正榮在2005年成為首富效應的吸引,國內一大批企業進入光伏領域,晶科能源只是其一。
2008年,多晶硅價格一路瘋漲,現貨市場價格突破500美元/公斤。這讓光伏產業的下游企業苦不堪言,一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需要進入上游,以獲得主動權,另一部分則通過簽訂長期訂單來穩定多晶硅供給價格。當年,英利斥資24億元投資成立六九硅業有限公司,進入多晶硅領域,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
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介紹,當時有太多的企業涌進上游,雖然政府提供了優惠的電價,但晶科能源沒有很強的項目經驗和競爭優勢,決定還是要“等一等”。不僅如此,2010年,晶科能源還將已經簽訂的長單中的一半轉讓給其他企業。
但恰恰就是這個“等一等”的決定,讓晶科能源規避了日后多晶硅價格的暴跌風險。2011年,光伏市場風云突變。由于多晶硅、光伏組件產量增加太多,而太陽能市場卻有所萎縮,供給遠大于需求,以致全產業鏈庫存嚴重。當年 10月,多晶硅現貨報價25萬-30萬元/噸,跌破成本價。
同月,德國光伏企業太陽能世界公司的美國分公司(Solar World)聯合其他6家生產商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與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美國商務部于2012年10月裁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及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15.97%的反補貼稅;同年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此項裁定,做出最終裁決。
多晶硅行業于是重新洗牌。部分前期投入多晶硅的企業不得不停產,簽訂大量長單的企業則背上了沉重的成本負擔。比如,當年砸下重金的英利,受多晶硅投資拖累影響至今。而曾經紅極一時的江西賽維則因豪賭多晶硅,最終破產重組。
晶科能源不僅成功躲過一劫,還先后拓展了南非、印度、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避免了對歐美市場的過度依賴。2011年,1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中,晶科成為僅有的兩家盈利企業之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2015-2016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出貨量4200兆瓦,全球排名第三。
在中盛光電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陳曉冬看來,認為“雙反”調查是一種倒退。他笑言美國公司是“飛機墜毀怪地心引力”,試圖通過設立貿易壁壘來渡過光伏產業的冬天,而不是從技術和成本上謀求自身提高。事實上許多中國公司已經想到對策,即將生產廠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只要產品不在中國生產,便不在抵制的范圍內,可以規避這個問題。
對于當下光伏產業身處的“外需低迷、產能過剩、價格跳水、補貼下降、雙反調查”的多重夾擊的境況,作為一站式太陽能電力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中盛光電倒顯得處變不驚。陳曉冬認為,光伏產業所面臨的危機是短期的,離撥開云霧見晴天的日子也許并不遙遠。而在陳曉東積極樂觀觀點的背后,則是中盛光電自身十足的底氣。
多云轉晴
“事實上,光伏的價格正在趨向合理化。”陳曉冬介紹說,過去光伏產業的泡沫多出現在多晶硅這一環節。降價前的多晶硅廠商產能有限,供不應求,這使其有了議價的優勢,毛利非常高。在大幅降價中,晶體硅產業鏈上降價幅度最大的就是多晶硅,降了約70%左右,切片和電池降了50%,相較之下,中盛光電所處的下游組件僅降了34%~40%。“過去下游的日子比較苦,現在正好反過來了。”陳曉冬說。
補貼下調在短期內會影響需求,造成光伏產品價格降低,但與此同時也使得光伏產品更加能夠被消費。“當人們發現安裝一個太陽能組件如此便宜,以至于沒有政府的補貼也完全能夠承受時,也就看到了實現上網平價的可能。”
太陽能市場長期存在著一個發展邏輯圖,即太陽能的價格會越來越低,傳統能源的價格會越來越高,直到有一天二者交匯,傳統能源仍會繼續走高,太陽能則會先下行然后實現反彈,但仍不超過傳統能源。這種上網平價的概念已經在一些地區實現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日照條件和傳統價格不同,所以上網平價也存在先后。
陳曉冬認為降價是健康的,上網平價會給價格帶來彈性,也會帶來更多需求。政府補貼下調短期內對行業而言不是好事,但卻有效加速了價格的下調。“兩三年前的研究報告認為今天的價格要再經過兩三年的調整,現在已經提前到達了。”陳曉東表示價格的下調有效地支撐了全行業的裝機量,他預測未來一年的價格穩中有降,不會出現去年的大幅度降價。“之前大家還有泡沫可擠,現在利潤率已經很低了,下游的組件和系統制造商還有超過10%的毛利,上游的企業甚至已經達到零毛利,甚至虧損。除非現在有新技術出現,能夠大幅提高太能晶體硅的轉匯率,否則價格將會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
在陳曉東看來,光伏公司利潤低除了降價的原因之外,日臻成熟的太陽能技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太陽能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晶體硅的轉換率上,轉換率高意味著每塊電池板輸出的能量便更多,對系統供應商而言,投入同樣的成本,效率更高,可以得到利潤的改善。目前對晶體硅的研究還在持續進行,業界對轉換率的進一步提升普遍持樂觀態度。
陳曉冬預測,未來的一兩年或許比較困難,但撐過去之后,裝機量會持續上行,新技術的產生會節約單位成本,光伏行業會進入新一輪發展,裝機量和利潤率都將非常可觀。
新市場補力
根據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的調查顯示,曾經日進斗金的國內光伏行業在2011年遭受重創,利潤率從139%下滑到20%,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至20%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
歐債危機是造成這個困境的原因之一。歐洲市場占全球光伏需求的80%,受歐債危機影響,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紛紛削減光伏產品補貼,政府補貼的下降直接影響光伏產品使用者的回報,這就逼迫企業降低系統價格以保證其回報。
盡管如此,陳曉冬認為主要市場的需求萎縮并不意味著光伏產業的裝機量會受到影響。
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 P I A的2011年度報告,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達28GW。這一數字在2010年為 16.6GW,增長達40%左右。據陳曉冬介紹,在光伏產業已經很火熱的2008年,當時的裝機量僅為6GW,近幾年光伏產業的增長速度非常驚人。目前全球累計光伏裝機量逾67.4GW,這意味著光伏已成為僅次于水電和風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
目前行業對于2012光伏市場裝機量持較為悲觀的看法,預測可能僅為21GW。對此陳曉東則認為,2012的裝機量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盡管成熟的市場可能會萎縮,但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不容小覷。”令光伏企業集體驚喜的是,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如今除歐洲市場以外,亞洲及美國市場也呈現擴張勢頭,中國、英國、日本、東南亞等都將成為光伏產業的新戰場。
始于技術,是外界對于中盛光電的一個評價。
一直堅持技術引領市場的中盛光電內部有一支由美國、德國和中國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共同組成的一流研發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太陽能系統效率的提升、高安全性與高可靠度產品的開發以及適合各種特殊需求和特殊環境太陽能系統的研發與應用。中盛光電的組件為并網和離網系統,晶體光伏組件從設計到生產都嚴格執行國際質量標準,最大限度地提升組件的效率,減少組件的使用空間,25年的質保期使中盛光電的組件價值恒久。2008年中盛第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軸追日系統投產,追日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簡易安裝,對地基的要求和空間的占用實現最小化的同時,極大提高電量的產出,提高投資回報,目前應用于美國里士滿1兆瓦廢水處理設備等項目中。
陳曉東表示,中盛光電將一直堅持技術上的優勢,以技術占領市場,無論是已經成熟的歐洲市場,還是即將興起的新興市場。
“輕騎兵”制勝
終于模式,是外界對于中盛光電的另外一個評價。
在光伏產業高速擴張時期,企業對上游材料需求旺盛,材料價格也因供不應求的狀況而充滿泡沫。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整合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模式成為眾多企業追逐的目標。當時若能形成完整產業鏈,則將占據巨大優勢,毛利非常可觀,最高時可以到35%左右。但當價格大規模跳水,這些企業的毛利也隨之下降到16%左右,還存在一定的存貨減值。此外過度追求垂直一體化還存在設備更新的問題。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輕資產更能適應現在的變化。”陳曉冬認為,光伏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環境決定了只有深耕環節的精細化,才能獲得持久的競爭力。當前的市場環境使專注于某些環節的輕資產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非常有利,與之前相比,購買材料的成本甚至比一體化的成本還低,無需計算產能。
市場環境的變化使中盛光電一直堅持的輕資產道路顯現了優勢。如果將垂直一體化比喻成矩形立方體,陳曉冬認為中盛光電更像是一個金字塔,專注于中下游的組件生產和系統提供,有選擇地從事少量上游業務。陳曉冬說,“中盛光電是一家謹慎的公司,我們知道泡沫不會持續時間太長,一旦泡沫被擠掉,一體化較高的公司會有更多的累贅。”
此外陳曉冬表示,中盛光電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其優秀的系統業務。中盛光電集團成立于2005年,是最早專業從事太陽能電站EPC業務的中國公司,業務涵蓋制造業務和解決方案業務兩大領域。“我們從2008年就開始做系統業務,為國外客戶提供服務。如果將整個光伏產業視為建造樓房,其他企業提供的是磚瓦,而中盛光電進行的則是設計和建筑。”
陳曉東透漏,僅安裝配送環節的利潤就可達整個光伏行業利潤的30%以上,因此許多企業正在意識到“打包銷售”比單純組件高出一倍以上的銷售利潤,逐步開展EPC業務。而在這一方面已經領先一步的中盛光電,已將其發展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布局全球與資本同行
從2005年正式進入該行業至今,公司已經發展到2500多人的規模,并且成立了歐美分公司,其中海外員工50余人。公司營銷總部設在中國南京,在泰州和南京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公司歐洲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北美總部地處美國舊金山,在意大利米蘭、法國里昂、韓國首爾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設有分支機構。“全球網絡和本地服務”的運營理念使中盛光電的產品和服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外分支架構較多,需要傾注的海外力量也比較大,對財務系統是一種挑戰。在內部控制上,中盛光電總部的資金部門負責決定各個分支與全球銀行的關系,如需支付款項,需要完成嚴格的流程,經由總部的同意。中盛光電還設有專門負責海外內控的經理,每年有大部分時間在海外的分支機構確保當地的會計流程和系統都是按照總部的SOP進行。
在普遍融資難的環境下,光伏產業的投資短期也存在一些問題,無論政府還是銀行對上游的審批貸款都非常嚴格。相對而言下游的利潤率更高,風險較低,在獲得銀行貸款上更有優勢。銀行也看到下游穩定成熟公司的盈利能力,盡管大環境趨緊,但中盛光電仍然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助力。
摘要:在全球油價持續上漲、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雙重壓力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傳統的融資方式使得風險大、投資成本較高的新能源產業受到束縛。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新能源產業融資的現狀,通過新能源汽車與風電產業中融資租賃的發展為例,提出項目融資租賃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風電 融資租賃 項目融資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1
一、新能源融資現狀
(一)中小型項目難以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統計數據顯示①,截至2010年末,我國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平均負債比率為51%,水電行業64%的負債比率相對比明顯偏低。這說明,新能源項目獲得銀行信貸資金較為困難,主要是依靠所有者權益資金謀求發展。造成新能源項目銀行信貸融資困難的原因除了新能源項目風險大、投資周期長等因素外,還有技術上的不成熟以及投資者難以甄別項目優劣而放棄投資等因素。此外,導致國內商業銀行不愿意支持新能源項目的更深層次原因是商業銀行大都與國有大型能源公司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更愿意把資金投放到具有成熟技術和良好規模效益的傳統能源項目中,致使一些投資規模較小的新能源項目沒有機會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
(二)國際風險投資公司持觀望態度。眾所周知,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目的是盈利而不是為了獲得終極所有權,它們最終是要從風險投資項目中退出的。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還處在進一步完善階段,以上一種方式在我國資本市場上難以全面實現,風險資本在短時間內很難從風險投資項目中全身退出。因此,包括IDG、凱雷、紅杉資本在內的同際著名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對我國新能源項目的投資仍然處于嘗試階段,投資總額不超過500萬美元,對新能源項口持謹慎態度。
(三)上市門檻高,新能源企業股票籌資難。新能源企業大多足資本密集型企業,新能源投資項目具有資金需要量大、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從資金占用與資金來源的匹配關系看,發行股票是新能源企業較為有利的籌資方式。然而,由于我國《公司法》中對發行股票有諸多限制,股份公司發行新股需要經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嚴格審查,同時,增資擴股還會導致發行公司每股收益被稀釋,甚至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因此,新能源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融資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上市門檻高、上市過程復雜、融資方案審批時間長等政策。
二、新能源領域融資租賃方式實例
(一)新能源汽車領域
以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例②,隨著私車額度拍賣價突破6萬元大關,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進計劃正在加速。目前,上海私人購買電動汽車,主要采取的是部分生產廠商和4S店對客戶進行提前墊付補貼,補貼金額約為10萬元;北京的電動汽車購車補貼為12萬元。啟示推廣新能源汽車除了政府補貼之外,最關鍵的是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中國(上海)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正計劃在上海全市逐步推廣電動汽車租賃業務,租賃方式包括長租和短租兩種。
長租將借鑒德國不來梅的“共享汽車”模式,讓消費者在小區、辦公樓、商場、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就能輕松租到電動汽車。這種模式計劃采取會員制。上海國際汽車城設想在小區、辦公樓、商場和軌交站等公共場所建立電動汽車的租賃點,消費者加入會員后,就能憑卡在就近的租賃點租上一輛電動汽車,用于城市內的短途接駁。
而短租則包括一次性租賃,上海市相關部門希望長租和短租兩種方式的費用都比汽油汽車更經濟③。現階段,電動汽車作為家庭第一輛車并未完全被試駕者接受,試駕者認為電動汽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購買計劃越晚,愿意購買的比例越高。在這個過程中,租賃模式的擴大與發展將有力的推進新能源汽車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二)風電項目領域
首先據《2011-2012中國新能源產業年度報告》最新統計數據,在我國“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光伏安裝量在2011年首次突破吉瓦級達到了2.2吉瓦,一舉躍升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安裝國,同時風電新增裝機高居全球之首,達到1800萬千瓦,約占全球新增裝機的44%。這位融資租賃在該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主要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廠商租賃可以在原有合同的基礎上開展三方融資合作,同時金融租賃公司依據銷售合同的標的和付款節點,給予下游業主相應的融資。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將在2015年達到1.3億千瓦,“十二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1800萬千瓦,投資年增1400億元。風電產業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融資需求。在業內人士看來,鑒于中國風電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風電項目中設備投資占比較大的特點,風電項目已成為最適合于使用租賃融資的項目。
融資租賃不同的設計架構,給風電開發企業帶來利潤調節的可能。通過不同的租賃結構,可以實現風電項目運營公司、生產廠家和租賃公司三者之間的共贏,既加快廠家的貨款回收,又加速項目運營公司市場開拓的力量,同時通過經營性租賃等產品的應用,還可以實現項目公司財務結構的調整。
2、降低融資成本和門檻,比如風電、太陽能受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在保證基本收益之后不應有太高的利率。
根據此前工信部的光伏行業“十二五”規劃,要求中國的領先多晶硅生產商到2015年能達到年產量50000噸④,太陽能光伏組件制造商達到5吉瓦的年產能。對光伏行業而言,無論是多晶硅供應商、光伏電池組件廠商、還是電站開發運行企業,其設備投入要求大規模資金支撐,而這對金融租賃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市場機會。
國內光伏產品生產企業英利集團于2011年底投資1000萬美元在天津成立鑫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從事光伏產品、光伏電站設備等融資租賃業務,并與一家擁有340億美元融資租賃資產的美國銀行控股公司CIT成為戰略融資伙伴,為英利美國公司的商業客戶在美國的光伏項目提供融資。在光伏業內人士看來,融資租賃將為光伏產品提供更具選擇性的業務擴展模式,并充分發揮融資租賃公司特有的杠桿作用,為光伏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三、融資租賃方式總結
項目租賃是融資租賃在新能源項目融資中的應用,它是以杠桿租賃方式代替商業銀行貸款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項目公司以項目自身財產和預期的投資效益為保證與租賃公司簽訂租賃合同。租賃公司只能對簽約項目的財產或收益行使追索權,收取的租金也只能從簽約項目的經營凈現金流量或預期收益中支付。具體實施時,新能源項目公司以承租人的身份將投資項目從實力雄厚的租賃公司手中承租過來,把支付的租金及相關經營費用從項目的經營收入中扣除,其余部分就是項目公司的利潤。
參考文獻:
[1]李彬.我國新能源融資分析[J].理論界,2010,(1):13~ 16.
[2]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租賃 財經網 2012.4.16
[3]王文正 新能源汽車“進補”誰受益 浙商 2010,(13)
[4]陳榮鋒 融資租賃在發電企業的應用研究 華北電力大學學位論文 2010
注解
①李彬.我國新能源融資分析[J].理論界,2010,(1):13~ 16.
②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租賃 財經網 2012.4.16
今日投資個股安全診斷星級:
事件
3月11日,公司2009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9.22億元,同比增長58.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億元,同比增長42.20%,每股收益為0.87元,符合預期。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是每10股送5股。
評論:
在手訂單充足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憑借變頻業務、余熱余壓節能發電系統業務及無功補償產品在電網領域銷售的快速增長,簽訂訂單15億元,同比增長61.21%。轉入2010年度執行合同11億元。在手訂單已經可以保證公司2010年的收入增長在20%以上,如果考慮當年再有新簽訂單的完成,我們認為公司能夠保持2010年收入增長50%以上。
2010年新簽訂單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控股子公司北京信力筑正公司的余熱余壓節能發電業務,簽訂訂單5.3億元。由于國家進一步提高對鋼鐵、石化等行業節能減排要求的政策的推動,為該公司產品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產品市場增長空間相當大。
本部訂單略有增長,但產品結構的變化體現出公司新業務的拓展順利。變頻類產品受國家節能政策推動訂單增長迅速,其中HVC同比增長132.96%,MABZ同比增長22.33%,VFS同比增長157.67%。另外公司開始進入電網無功補償的另一新領域一串補業務(Fsc),未來新業務領域的拓展將保證公司成長性持續。訂單結構分行業更加優化,電網領域的增長讓我們看到未來業績成長點。電網領域銷售逐漸開始放量,
2009年公司SV C和FS C在電網簽訂的訂單同比增長348.84%,并有望在今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SVC在冶金、煤炭等傳統行業訂單預計2010年將恢復增長。
電網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產品銷售數量取決于市場的需求,受益于節能減排政策.公司產品收入也高速穩定提升。2009年收入增長主要來自于高壓變頻調速裝置HVc和余熱余壓節能發電系統的貢獻,雖然傳統業務SV C增速放緩.但新業務的增長依然帶來有利的增長支撐。我們認為,公司SVC增速放緩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基數已經較高,另一方面跟金融危機帶來的冶金行業訂單減少有關,未來隨著經濟的好轉,加上公司拓展SVC在電網領域的應用,該項業務依然會持續增長。
公司訂制性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特征是產品毛利率持續高位的保證。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不斷加強,投資公司原材料占比較高的上游產品如熱管、電抗器以降低生產成本等方式來穩定產品的利潤水平。而且隨著產品性能的提升,公司銷售議價能力也會提升。短期產品結構帶來的毛利率變化影響不大。
高壓變頻調速裝置HVC毛利率下滑屬于市場競爭的正常跡象。這個行業的競爭相當激烈,公司屬于新進入者,拓展期毛利率下滑是必然。不過公司變頻類產品立足高端,并實現了功率單元標準化,成本顯著降低,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毛利水平處于47%的行業高水平,我們看好公司HV C產品收入、訂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靜止無功發生器SVG毛利率上升明顯,已經達到46%。我們認為規模化效應的產生以及結構變化是該產品毛利率上升的原因。我們了解行業競爭加劇,未來可能導致價格戰明顯,公司必須通過差異化競爭來保證毛利率水平。
現金流狀況依然值得關注
受宏觀經濟不利影響,公司下游客戶銷售回款期延長。另外公司部分訂單采用的節能還款方式,可能對現金流造成一定的壓力。根據公司公告,90%的貨款回款期在6-12個月、還有10%的質保金要一年后才能收回。而隨著公司訂單增多,采購原材料墊付的資金也會增多。因此我們發現公司2009年的現金流狀況明顯弱化。不過我們判斷公司回款情況較好,主要原因在于客戶質量較高,公司產品日漸得到市場認可。而且公司部分應收帳款投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通過融信達業務可將應收帳款收回,保證了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
高端新產品進展順利
公司一直依靠優越的研發實力,不斷推出高端新品保證競爭優勢。2009年,解決神華集團錦界電廠次同步諧振的4套SV C順利投運?順利投運的南網超高壓局500kv梧州變電站35kv/210mvar光觸發SVC項目t承接了國家能源局重大裝備國產化項目10KV特大功率變頻項目,順利參與中石油西氣東輸管線24MVA變頻器研制的項目,同時參與中海油LNG 56MVA特大功率變頻器項目的研制;風電變流器研發目前已通過金風科技1.5MW風電變流器試驗平臺檢測,即將進入掛網調試階段,機車變頻主傳動系統進入樣機試制階段,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高壓、百MVA級鏈式及多電平變流器與靜止補償器研制”即將在南方電網實施。同時,公司圍繞節能大功率電力電子制造行業不斷開發新產品,光伏逆變器,故障限流器,特大電流固態開關、有源濾波裝置、地鐵儲能系統等正在研發的產品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潛力。
投資建議
智能電網的建設將給公司帶來更多的行業機會。電力電子裝置在智能電網中具備光明應用前景,榮信股份作為電力電子行業的龍頭,在技術方面、市場方面的優勢毋庸置疑,隨著電網領域對電力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公司將會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已經看到公司的儲備產品中一系列的智能電網相關設備的研制,較早的技術儲備將能夠更好的把握市場機遇。
美國電力協會的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在近期及不遠的將來,天然氣發電將保持美國第一大電源的位置,緊隨其后的是風電。
該協會的第十個年度報告按照燃料類型、位置和所有者統計了美國目前和將來的發電容量情況后指出,天然氣發電與風電是美國最主要的新增電源類型,新增裝機的近半數都是天然氣發電,這已成趨勢。且未來幾年這種趨勢還將繼續。 2013年,面臨嚴峻空氣污染問題困擾的中國修改了此前對天然氣利用的限制政策,轉為鼓勵使用的態度。
該報告指出,雖然近期新增裝機規模很大,但僅比退役的裝機規模略多。美國目前有11.7億千瓦的發電裝機,最大的電源類型是天然氣發電,占總裝機容量的43%。煤電是第二大電源類型,占總裝機容量的26%。核電、水電、風電合計占總裝機容量的24%,太陽能發電只占1%多一點。
而美國南部作為傳統上的燃煤發電重鎮,其煤電數量也在大幅減少,甚至整個北美的能源公司都被迫大幅減少它們的用煤量,主要原因包括:政府規定更加嚴格,能被允許排入空氣的碳變得更少了。而且市場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長。
杜克能源公司近年即關閉了一半的燃煤能源中心,并換成了天然氣發電站,因為他們發現用天然氣發電比用煤炭發電的成本低。
美國能源信息局(EIA)也預測,天然氣在2016年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發電燃料。而美國的能源改革始終是大洋彼岸中國關注和借鑒的目標。后者也在逐步提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
日前,國家能源局油氣司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要將天然氣培育成為中國現代能源體系中的主體能源,給了天然氣以官方層面的新定位。并提出,完善以氣代煤的財稅支持政策。通過鼓勵風氣互補、光氣互補實現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的融合發展。
因此,作為以氣代煤的主要方面以及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調峰必備,天然氣發電的地位也大幅提升。
然而,中國可借鑒美國經驗,卻無法照搬美國模式。美國依靠政策和技術進步大幅降低了燃氣發電成本,而中國由于技術與體制原因無法做到。此外,中國多煤少氣的資源稟賦也決定了中國大規模煤改氣面臨不確定性。
因此,要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中國除政策支持外,必須放開對電價和氣價的政府管制,實現燃氣發電關鍵技術突破,并打破天然氣進口限制。 中國燃氣發電地位提升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電力“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天然氣發電將新增投產5000萬千瓦,達到1.1億千瓦以上。
規劃中,天然氣發電與光伏、風電的規劃目標均附加“以上”二字,這意味著天然氣發電屬于鼓勵發展產業,相較而言,煤電則屬于限制發展的產業,“十三五”規劃目標為11億千瓦以內。
5000萬千瓦新增天然氣發電裝機構成中,1500萬千瓦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500萬千瓦為天然氣調峰電站,剩余約3000萬千瓦是集中式天然氣發電廠。
由此可見,盡管“十三五”將天然氣發電仍定調為“有序發展”,但實際上,天然氣發電在能源戰略中的地位已有顯著提高。
國家能源局油氣司下發 的《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將天然氣培育成為中國現代能源體系中的主體能源,給了天然氣以官方層面的新定位。
早在2013年,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提出了相應的能源發展目標。其中對天然氣應用的要求是:新增天然氣應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項目,限制發展天然氣化工項目;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原則上不再新建天然氣發電項目。
從“原則上不再新建天然氣發電項目”到“十三五”約3000萬千瓦的集中式天然氣發電裝機,天然氣發電已經悄悄放開。
轉變始于2014年,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600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據最新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5年中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僅為5.9%,世界平均水平為23.8%。
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天然氣發電是與氣化城市民生工程、天然氣交通運輸相并列的三大應用領域。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要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結合熱負荷需求適度發展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
國家電力規劃中心常務副主任吳云向《財經》記者指出,中國發展天然氣發電基于兩個邏輯:一是能源轉型的需求。中國能源處在“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雙重更替期,前一個“替代”也很重要;二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需求。中國光電、光伏快速增長,出現大量棄風、棄光現象,需要天然氣發電作為調峰電源。 難走美國路
2015年4月,美國電力供應出現歷史性轉折,該月天然氣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2016年天然氣發電比例將達到33%,超過煤電比例(預計32%)。
支持美國氣電大發展的因素首推環境政策。環境政策不僅使天然氣發電得到了迅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電。
1955年,美國制定了第一部環保方面的聯邦法規《空氣污染控制法》,此后又出臺多項法案和修正案。從而為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打開了政策通道。
美國的一系列環保政策直接或間接增加了燃煤電廠的各方面成本。另一方面,技術進步使發電成本大幅降低。
發電成本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固定投資成本(即電廠建造成本)、運行維護成本和燃料成本。美國的技術進步使投資和運維成本被大大降低,故盡管燃料成本較高,但天然氣發電的綜合成本仍然低于燃煤發電。
技術進步主要發生在輪機抗高溫材料和進氣冷卻技術方面,這些技術進步使燃氣機組的發電效率不斷提高,單位產能的建造成本隨之下降。根據EIA的2012年數據,美國燃煤機組的成本是燃氣機組的3.2倍。
氣電成本可通過電價得到疏導,使得天然氣發電企業留有邊際利潤,為氣電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000年至2005年的美國燃氣電廠興建熱潮中,美國亨利中心天然氣平均價格為5.3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期美國電廠用煤平均價格僅為1.3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包括英國NBP、德國平均進口價格和日本LNG進口價格在內的天然氣平均價格為4.2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表明天然氣價格高企并未使燃氣電廠喪失經濟性。
2009年以來,隨著廉價頁巖氣的開發,美國天然氣發電與煤電的經濟性對比發生了逆轉,新增電力裝機越來越多傾向燃氣發電。
以美國巴內特(Barnett )頁巖的開發為標志,美國頁巖氣開發帶來了廉價、豐富的天然氣。
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美國頁巖氣年產量由2000年的236.61億立方米,快速增長到2012年的2893.10億立方米,2015年1月-11月,頁巖氣產量累計為3962.74億立方米,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逾50%。
隨著頁巖氣的大量產出,美國天然氣的價格一路走低。2008年美國天然氣的價格還在1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據亨利中心數據,2016年上半年天然氣均價約為2.0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0.51元每立方米)。
受益氣價走低,燃氣發電競爭力大大增強。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估算,在各類電源中,作為基荷運行的天然氣聯合循環電廠商業成本(不計氣候變化、環境、健康等負面外部性因素)最低,僅為5.3美分/千瓦時,低于水電(6.5美分/千瓦時)、煤電(8.0美分/千瓦時)、核電(10.4美分/千瓦時),也低于陸上風電(7.0美分/千瓦時)、光伏(10.3美分/千瓦時)。
中國在環境政策上正在追隨美國步伐。2013年,同樣面臨嚴峻空氣污染問題困擾的中國也修改了此前對天然氣利用的限制政策,轉為鼓勵使用的態度。
但由于中國在燃機制造上短板,未能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數據,中國燃氣機組造價僅僅比燃煤機組低12%。原因在于全球重型燃機市場幾乎被歐美三大燃氣輪機主機制造商(通用電氣、西門子、三菱重工)壟斷,中國通過各種方法始終未獲得核心技術突破,關鍵部件仍需進口且價格較高,導致燃機設備購置和養護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觀念占據主流地位,使得天然氣發電的地位一直不夠清晰,自身也經常出現政策反復。
2004年之后環境開始惡劣,政策基調變成了大幅擴大天然氣的利用。擴大三年之后,主管機構發現中國燃煤為主的能源體系全部向燃氣轉變的話,整體匹配的成本過大,因此從2007年又開始轉而限制天然氣的利用。
到2012年,雖然又開始強調適當擴大天然氣利用,但整體基調仍然是限制的。而隨著霧霾在2013年變得異常嚴峻,就又將2012年的政策作廢。2014年時油價和煤價雙雙下降,氣價卻因政府管制而顯得過高,因此不被市場接受。而今年能源局油氣司又剛剛發文把天然氣定位為主體能源,政策基調無疑又要大幅擴大天然氣的利用。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向《財經》記者指出,中國政策變來變去,但直到今天也絕不敢提出要把煤電全換成氣電,這是由中國的資源稟賦決定的。 增長是大勢所趨
吳云向《財經》記者分析,過去制約天然氣發電有三大因素,一是調峰需求并沒有如今這樣強烈;二是天然氣供應不足,需要優先保障民用;三是天然氣價格不合理。
但隨著棄風、棄光日益嚴重,發展天然氣發電作為調峰電源成為業內共識。另一方面,天然氣供需逆轉,呈現供應過剩的風險。
以2004年底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全線商業運營為標志,中國天然氣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十年來,中國天然氣供需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中國政府工作重心一直放在設法增加天然氣供應,保障供氣安全。
這十年時間里,每到冬季用氣高峰期,天然氣供應都需要優先保證民用,工業用氣都會受到壓減。
這樣的局面已經發生逆轉。“十二五”后期,天然氣消費在前幾年兩位數的增長后,增速大幅下滑。天然氣已經呈現供應過剩的風險。
2000年-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68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高達16.0%;2014年天然氣消費增速急劇下跌至8.7%,2015年更跌至5.7%。
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與宏觀經濟疲軟、用氣行業不景氣、用氣成本上升多方因素相關;但在另一面,天然氣供應能力卻仍然在加速增長。
2014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 提出了“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的目標。
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1932億立方米。以此為基礎,未來五年每年天然氣新增消費量要達到約400億立方米,才能實現供需平衡。歷史峰值發生在2011年,新增天然氣消費量也未超過230億立方米。
天然氣發展十年,已經形成了進口管道氣、進口液化天然氣、國產氣“三足鼎立”的多元供應體系。
業內普遍認為,天然氣供應端和需求端都存在不確定性,但相較快速增長的天然氣供應能力,未來天然氣供應過剩的風險較大。
限制天然氣發電的氣源桎梏將得以緩解,而隨著天然氣供需格局的逆轉,天然氣價格也進入下行通道。
業內公認,中國天然氣價格結構不合理,存在交叉補貼的情況,中國居民用氣便宜,工業用氣貴,國外則恰恰相反,如果能理順天然氣價格結構,天然氣發電的原料成本還可以下降。
近年來,天然氣價格改革持續推進,方向指向天然氣價格全面市場化,非居民用天然氣與居民用天然氣實現并軌,政府僅管制管道部分。
今年11月,發改委通知,在福建省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改原先由政府指導價的慣例,改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為下一步全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探索經驗。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推進,有利于消除非居民天然氣承擔的不合理負擔,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及電力市場的建立,天然氣因其靈活的調峰能力,有望獲得額外的電價補償,進一步提升經濟性。
現行的電價體系下,天然氣在用電高峰時的發電價值并未充分體現。
2015年,發改委在《關于規范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出,新投產天然氣調峰發電機組上網電價,在參考天然氣熱電聯產發電上網標桿電價基礎上,適當考慮兩者發電成本的合理差異確定。
這一定價模式,仍然沿襲了成本加成利潤的定價思路,由于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尚未建立,天然氣調峰發電的市場價值并未充分體現。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現狀;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5月19日
引言
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浙江作為推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種數據表明已開始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速增長階段轉換,經濟結構體制增效升級勢在必行。經濟調整期正是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醫藥技術、3D打印等各類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對傳統經濟模式正形成潛移默化的顛覆,推進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國務院在2010年《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重點領域。浙江省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還包括海洋新興產業和核電關聯產業,共九大重點關鍵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結合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最終形成戰略性“支柱”產業。2012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為2,520.8億元,同比增長9.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3.7%;201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為2,744億元,同比增長8.2%,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核電關聯增速超過10%;2014年1~5月,增加值達到1,119億元,同比增長7.8%,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浙江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拉動浙江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基于上市公司數據
2011年以來,浙江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浙江省陸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江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等規劃和意見文件。針對不同的行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體制機制的完善,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并且規劃引導發展;二是發展平臺提升,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三是增強要素保障,即加大財政扶持。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2011年開始,省財政設立了每年5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專項資金;然后是保障發展用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可以以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確定出讓底價;還要落實稅收優惠,支持金融創新,浙江省金融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開展未上市公司股權轉讓試點,支持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票據、可轉債等方式進行融資;最后是引進高端人才,出臺《浙江省博士后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并支持開展重大產業技術創新研究。在積極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上市公司不斷增加,本文選取在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名錄中浙江省的64家上市公司進行考察,這些企業的規模及行業地位在我國具有代表性。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企業官網和巨潮咨詢等官方網站,手動下載樣本公司各個年份的年度報告。
(一)經營狀況總體向好。從2013年64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資產負債率三個指標可以看出,企業經營狀況整體向好。具體來說,有35家企業凈利潤達到1億元,有20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海康威視甚至凈利潤達到30億元以上,大華股份、正泰電器等凈資產收益率都將近30個百分點。一半以上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都在40%以下。(表1)
(二)布局相對集中。根據本文所隨機采集的64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情況表來看,主要分布在環杭州灣地區。64家上市公司中,杭州有19家,紹興有15家,寧波有8家,臺州有6家,嘉興有5家,其他地區都在4家上市公司之內。這種分布狀況與戰略新興產業占浙江省、及各市區的比重具有一致性,據浙江省規劃發展規劃研究院公布數據統計,2011年,杭州、嘉興、紹興和寧波四個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了浙江省的65%。四個市的總量位居前四。其中杭州占23.2%。其他7個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整個浙江省的比重都未超過10%。2012年,寧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為3,030.94億元,杭州為2,955.37億元,紹興為2,074.73億元,嘉興為1,232.62億元,四個市的產值合計占了整個浙江省的67.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區域集聚性。同時,各市區也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如海洋新興產業被舟山獨占鰲頭,新能源產業則是嘉興位居第一,寧波、杭州等地則聚集了大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物聯網產業。
(三)產業內部結構相對集中。如表1所示,在調查的64家上市公司中,生物產業占6家,節能環保產業占9家,新材料產業占14家,新能源15家,物聯網產業占15家,高端裝備制造業占4家,核電關聯產業1家。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三大產業上,分別是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
二、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影響因素
(一)企業規模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由規模經濟理論可知企業的規模對企業的利潤有直接的影響,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規模。根據表1看出,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企業的凈利潤與總資產有一定的追隨關系,總資產大的企業其凈利潤也相對較大,總資產小的企業其凈利潤也相對較小。由此可見,一個企業的規模與其利潤有著正向關系。總體來說,一個企業規模越大,其單位成本會減少,產值會增加,利潤也會相應增加。(二)政府補助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府刺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是政府補助,所以政府補助可以映射出政府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由此,認為政府補助資金可以作為衡量政府財政政策的指標。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各個企業當年享受的政府補助資金都相差不大,居于幾百萬、幾千萬的水平,與企業凈利潤比較起來是一個非常微小的數據。各個企業的凈利潤確實相差甚大,各個企業凈利潤額起伏波動非常大,凈利潤最大的企業海康威視達到30多億元,而最小的只有500萬元;但他們得到的政府補助為人民幣3,903萬元和456萬元,差異并沒有如凈利潤的差異明顯,由此可以認為政府的直接財政扶持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關系,但是影響并不是非常明顯。
(三)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由表1中所呈現的各個企業稅收優惠力度即稅收返還額與營業收入的百分比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可以比較政府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稅收優惠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從表中數值看出稅收優惠與戰略性新興企業存在著一定關系,而且呈現出正相關,稅收優惠大的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也大,兩者有一定相關性,可見政府稅率優惠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效果,政府的扶持政策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稅收的優惠對新興企業的成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
(四)R&D經費投入強度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企業R&D經費作為技術創新活動實現的“血液”,是技術創新能力轉化為現實競爭力的物質基礎。每個企業都非常重視這一塊的經費投入,大多數企業都維持在3個百分點以上,但是也不乏部分企業存在偶然性,報告期的營業收入不樂觀,導致比重較大,此類企業可忽略不計。從表中可以看出R&D經費投入強度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并不如稅收優惠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大。R&D經費投入具有一定滯后性、高風險性、時間長、不確定性的投資回報率等特點。但卻是企業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三、結論及建議
從調查64家浙江省戰略性新興企業的結果看,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整體勢頭良好,企業主要集中布局于杭州、紹興等地,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是9大培育產業中的主導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作用明顯,政府補貼和企業規模的影響相對較弱,因此在產業政策完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的引導和刺激作用,適當使用政府補貼對產業的扶持,轉而運用政府采購或其他方式加強對產業的支持;同時,要注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鏈完善和產業集群的形成。
主要參考文獻:
[1]李苗苗,肖洪鈞,傅吉新.財政政策、企業R&D投入與技術創新能力——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4.8.
一、用大局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自治區黨委始終強調要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謀劃內蒙古的發展,我們也應在自治區發展的大格局中審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從推動富民強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大局來看,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任務重要而且急迫。
就重要性而言,自治區富民強區事業的幾個“短板”,都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非公有制經濟是就業的重要領域。我區就業增長率偏低。2000-2012年,全區GDP年均增長16.6%,城鄉從業人員數量年均增長1.7%。據統計,GDP每增加1億元,僅增加就業197人。就業結構偏差。2012年全區就業人口占常住人口的5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約10個百分點,一產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的比例長期超過50%,2011年降到45.9%,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1個百分點。失業率偏高。2010年全區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區16周歲以上經濟活動人口處在失業或暫無工作狀態的占10.2%(城鎮為7.5%,農村牧區為12.7%),其中呼倫貝爾市和興安盟高達20%以上。城鎮16周歲以上經濟活動人口處于絕對失業狀態的占4.8%,比同期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高出0.9個百分點。就業穩定程度偏弱。按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全區已就業人員每百人中有7.7人隨時需要重新尋找工作,其中城鎮就業人員每百人中有1.5人、農牧民工每百人中有11.9人隨時需要重找工作。新世紀以來,城鎮國有和集體單位累計損失崗位44萬個,2011年的城鎮就業人員中,國有、集體和混合所有制單位只提供了就業崗位的48.3%,個體、私營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了就業崗位的51.7%,近年來,非公有制經濟對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的貢獻率達到95%。全區2012年新設私營企業2.1萬戶,雇工16.3萬人,平均每戶企業創業成功可帶動就業7.7人;新設個體工商戶18.6萬戶,從業人員47萬人,平均每1人創業成功可額外帶動就業1.5人。非公有制經濟吸收就業的潛力非常大,目前自治區正在制定促進就業和創業的意見,也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增加就業的主要渠道。
非公有制經濟是居民增收的重要依托。相較經濟增長、居民增收是我區發展中的“短腿”。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是我區長期追求、尚未實現的奮斗目標。自治區四屆黨委三項近期奮斗目標中提出,城鄉人民生活水平要達到全國中等以上水平。自治區五屆黨委提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自治區六屆黨委提出要逐步縮小同全國發展水平的差距,包括居民收入差距。自治區七屆黨委提出到2010年前人均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自治區八屆黨委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進入全國中等行列、人均主要經濟指標力爭進入前列。自治區九屆黨委提出堅持“兩個同步”、確保“兩個達到”,即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從2000-2012年情況看,我區城鄉居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比例上在逐步縮小(城鎮居民收入占全國平均水平的比例由81.7%提高到94.2%,農牧民收入占比由90.4%提高到96.1%),但差距絕對數有所拉大(城鎮居民收入由相差1151元拉大到1415元;農牧民收入由相差215元拉大到306元)。增收是富民的主要指標,富與不富還要放在全國大盤子里衡量。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居第8位(山東25755元)和第9位(遼寧23223元)之間,我區23150元,居第10位;農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居第12位(河北8081元)和第13位(湖北7852元)之間,我區7611元,居第15位。“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召開以來,國家和各省區都在提收入倍增計劃,我區如果不能盡快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就很難實現走進前列或進入發達省區行列的總體目標,也很難講實現了富民的目標。我區公有制企業,相對集中在大能源、大冶金、大化工和一些壟斷性公用行業,強區的效果大于富民。我區城鄉居民收入長期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與非公有制經濟不發達、居民收入來源結構單一有關。2011年我區城鎮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高達67.5%,居全國第9位;人均得自經營活動的凈收入2320元,比非公有制經濟發達的浙江、廣東、江蘇、福建分別少2064元、715元、706元和671元,比寧夏都少47元。農牧民收入中,務農收入比重高達63.5%,僅次于新疆、和吉林;人均得自務工的收入僅1311元,僅高于云南、和新疆。我區農牧民收入與非公有制經濟發達的浙江、廣東、江蘇、福建的差距分別為6429元、2730元、4163元和2137元,其中工資性收入造成的差距就達到5410元、4544元、4659元和2578元,收入差距主要表現在務工收入上。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可以直接提高城鎮居民的經營性收入和農牧民的務工收入,間接提高城鄉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對我區實現富民目標意義重大。
非公有制經濟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第三產業與居民收入、對外開放并稱我區經濟發展的“三大軟肋”。自治區把第三產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擴就業、增效益的重要抓手,2002年召開推進工業化會議,2004年即召開全區第三產業工作會議,要求像推進工業化一樣推進第三產業發展。其后又數次出臺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提出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三大目標。2000-2012年,全區第三產業年平均增長15.1%,比20世紀90年代年均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發展提速的目標部分達到,但比同期GDP年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不增反降,由“十五”期間的41.9%降至2012年的34.5%,比重提高的目標沒有達到,目前比全國平均比重還低10.1個百分點;2000-2011年,我區第三產業中,傳統的交通郵電運輸業和批零餐飲業比重由55.9%降至52.6%,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比重由17.2%上升至24.1%,結構提升的目標有所體現。第三產業的增長與第三產業市場主體屬性密切相關。2012年底,全區登記注冊的117.14萬戶市場主體中,90.1%從事第三產業;從事第三產業的105.5萬戶市場主體中,97.7%屬非公有制性質;同時,111.8萬戶非公有制市場主體中,92.2%從事第三產業。單從市場主體分布上看,第三產業的主體主要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相當程度上要依靠非公有制經濟。
就急迫性而言,自治區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明顯“先天不足”,亟待“后天努力”。
從區位上看,我區地處內陸邊疆,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未得沿海僑鄉地利、人和之便,也未得對外開放風氣之先。從觀念上看,干部群眾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始終不如沿海發達地區開明開放。一些領導干部看待不同所有制企業眼光不同,多以發展公有制經濟為政績,以扶持國有企業為己任,對非公有制企業則任其自生自滅。發達地區人才推崇創業,浙江全省5460多萬人口,除在本省發展外,有600萬人在外地辦企業,400萬人在外地從事個體經營,其中120萬人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帶動其他省區就業2000多萬人,形成影響力巨大的“浙商經濟”。我區人才分布不盡合理,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全區大專以上學歷從業人口中,22.4%在金融行業,20.8%在黨政機關團體,17.4%在教育部門,20%在文化衛生體育科技水利等事業部門以及鐵路民航電力等壟斷企業,只有18.8%投身農牧業、工業、商貿等市場競爭性行業。從傳統上看,“一五”時期國家就開始在內蒙古布局重點項目,使我區從起點上就有較高的公有制經濟比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的能源產業、基礎原材料產業、冶金機械工業等曾經都是國家重點控制的行業,公有制主導的局面長期沒有改變。從過程上看,我區既沒有趕上改革開放之初第一波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潮流,也對上世紀90年代第二輪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機遇反應滯后,“南巡講話”10多年之后的2003年,非公有制經濟僅占全區GDP的25%,納稅僅占全區稅收總額的14.5%,全區私營企業僅3.5萬戶,個體工商業者僅55.6萬人,同期廣東已有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75萬戶。“南巡講話”20年之后的2012年,全區私營企業戶數占全國的1.4%,個體工商戶占全國的2.4%,注冊資金占全國的2.4%和2.1%。從行業上看,自治區工業經濟增長最快,同時又以資源開發和重化工產業見長,這些產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門檻高等特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個體私營資本進入工業領域,全區111.8萬戶非公有制市場主體中,只有6.3%選擇進入第二產業。
不足體現著差距,也意味著潛力。大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挖掘非公有制經濟潛力,非常有利于自治區推動科學發展、建成全面小康。
二、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正當其時
當前我區非公有制的發展,既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又有廣闊的用武之地,還能享有豐厚的經濟紅利。
從發展基礎看,“創業版內蒙古”已基本形成。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區的綜合實力明顯提高。2012年以占全國1.8%的人口創造了全國3.07%的經濟總量和3.99%的工業增加值,生產了占全國4.3%的糧食、22.1%的羊肉和24.3%的牛奶,形成每年150億斤商品糧供應能力(外調110億斤),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區和5個糧食凈調出省區之一,成為國家糧食和農畜產品安全的重要支柱。2012年我區生產了10.6億噸煤炭,占全國的29.1%;生產了259億立方米天然氣,占全國的24.2%;生產了3116.9億度電力,占全國的6.3%;生產了243.9萬噸有色金屬,占全國的6.6%,其中電解鋁179.4萬噸,占全國的9%;出區煤炭6.55億噸,占全國跨省交易量的一半以上,外送電量1337.4億度,占全國跨省送電量的18.5%。自治區經濟發展已進入快車道,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為各類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發展空間看,“加強版內蒙古”正在推進。我區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短板”,堅持揚長補短,自治區經濟實力就會在現有基礎上得到明顯增強。比如,所有制結構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足。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市場主體結構中,中小企業發展較弱。強化這些領域的發展,都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工業內部不平衡,能源工業占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增加值的48.6%,冶金工業占18.2%,農畜產品加工業占13.4%,化學工業占7%,高新技術產業占6.8%,裝備制造工業占5%,一煤獨大的局面需要進一步改變,化工、裝備和高新技術產業需要大力加強。按照目前的產能建設規劃,“十二五”后三年不少產業還將實現翻番增長。“加強版內蒙古”蘊含著重大商機,為非公有制主體參與經濟活動創造了巨大空間。
從發展導向看,“升級版內蒙古”開始啟動。我區經濟中還存在一些質量和效益問題,堅持轉型升級,自治區的經濟層次就會在現有基礎上得到新的提升。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建設五大基地目標,指引自治區相應行業的轉型升級。其中,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意味著自治區不僅要輸出火電,更要開發并輸出風電、光伏等無污染能源。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意味著自治區煤化工產業終極產品不再是傳統的甲醇,還要開發氣、油、烯烴、二甲醚、乙二醇等新一代產品。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現代裝備制造等新型產業基地建設,意味著自治區煤、電、冶金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形成,以及特種裝備、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等產業的壯大。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意味著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的深入推進,以及綠色農畜產品品質的進一步提高。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建設,意味著自治區服務業要有新的發展,旅游業在千億元規模基礎上會有新提升。“升級版內蒙古”體現著明確的導向,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和轉型升級。
從發展環境看,“紅利版內蒙古”優勢明顯。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區充分利用了資源紅利,靠大型企業等帶來的資金、技術,面向全國市場,結合豐富的能源礦產,發展資源型產業,實現了超常增長。近年來,全區每年招商引資規模達到3000億元,占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的近1/4。“十一五”時期,全區工業投資構成中,區外企業和中央企業投資已經占到1/2。依靠引進的企業、資金和技術,新世紀以來,煤炭開發規模從7000萬噸擴大到10億噸,電力裝機從1000萬千瓦增加到7800萬千瓦,全區各地依煤而電、依煤而冶、依煤而化,資源型產業在自治區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全區12個首臺(套)工業技術和裝備,以及37個國際國內最大項目,大多集中在能源、冶金、化工、機械領域。隨著大規模資源能源開發,自治區電力供應充足,能夠實施優惠電價,形成了新的成本優勢,煤—電—用發展模式在資源型和非資源型產業中廣泛應用。今后一個時期,我區資源豐富、低電價等優勢還在延續,還可以給各類投資者持續帶來要素紅利。
三、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關鍵在環境。黨的十要求“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但在現實中,非公有制經濟以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居多,既缺乏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較少得到政府的行政保護,對環境非常敏感,環境決定非公有制經濟的存亡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