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大學生課堂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課堂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課堂教學

        第1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一、課堂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使師生互動產生積極的效果,可以采用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創造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以講授為主的師生互動。雖然以教師講授為主,但與學生的參與并不矛盾,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例如,筆者在講解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專業課程《國際商務談判》中關于價格談判內容時,經常設置日常生活中的小案例,讓同學參與模擬,以體會價格談判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之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評價學生的模擬實況,得出的結論學生會牢牢記住。這種方式必須要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要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各種提問方法的應用關鍵在于問題提得好壞、提出的時機合不合適,這些均關系到互動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必須課前精心設計和準備,教師在問題提出后,有的需要當時解決,有的需要留給學生課下去解決,或者是為以后教學的需要而設。對于需要當堂解決的問題,比較簡單的可以請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可參與討論并進行恰當的點評。而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才能完成作業。例如,在講授《財政學》課程時,筆者一開始就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大作業,要求學生關注財稅領域的熱點問題并在以后課程中進行適當的討論。當時正值“兩會”期間,筆者便假定每一位學生現在就是與會代表,那么就本課程所涉及的研究領域設計并提出相關議案。該作業的布置,學生不僅要隨著教師的講解去學習課本知識,更要關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以往單純的講解都有很大不同,做題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學生大量查閱相關資料,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不再刻板地就書言書,放開了學生手腳,與傳統作業相比應該更有難度,但學生的熱情卻非常高,積極準備相關資料,大都選擇該課程緊密相關的財政政策效果進行較為宏觀的研究。隨著課程內容的進一步學習,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加強,并逐步篩選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筆者再根據學生提供的研究內容將他們具體分組,由單個材料準備進入集體討論分析階段,并形成個人的分析報告和小組分析總報告。之后抽專門時間展示各小組研究結果,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踴躍發言,因為準備充分,加上自身的興趣,使得每一場討論都精彩紛呈。隨著更多同學加入討論,問題也被逐漸展開,由此及彼,由現象及本質逐層剝開。最后主持討論的教師一定要認真細致地就同學們的發言做總結性點評,既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問題、厘清問題的解決思路,同時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而需要教授的內容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2、以研究探討為主的師生互動形式。這主要針對本科高年級學生,在專題性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采用。這一階段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已相當完善,但實踐能力相對薄弱,高年級學生尤其是面臨就業的大四學生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就非常急迫。該方式除了教師在教授過程中積極引發師生互動以外,還可以讓學生擔當課堂的“主角”,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創造式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輔導者。探究式、開放式及創造式的教學方法對于設計的問題一般是學生不能馬上回答出來的,要全面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必須在課下經過制定工作計劃、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積極思考組織討論、相互合作等過程,最后以書面報告和口頭報告的形式來完成。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高質量地完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總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具體的階段性任務,并有計劃、分階段的完成,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撰寫研究報告,必要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部分文獻資料,引導學生正確快速檢索資料。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學生是一種典型的將理論研究應用在實際問題當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一個抽象的問題變為簡單,同時能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國民經濟是密切相關的,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為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提交書面報告上,只有在學生完成任務后,讓學生自己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展現在課堂上,并展開討論,才能進一步體現探討式教學的優越性,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志。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更為突出,學生擔當的是“教師”的角色。學生的研究成果讓學生自己講授出來,學生講授方法和講授手段可以由學生自己決定,也可以由教師指定,期間需要開展的討論、交流也由學生自己來組織,教師只能是過程中的參與者或給予一定的指導。筆者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國際商務談判》和《國際貿易地理》授課中,便嘗試運用這種方法。其中,國際商務談判課程內容是實務性、可操作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為鍛煉學生組織、協調、表達能力,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設置案例情景,讓學生親自模擬商務談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語言表述的嚴謹性、邏輯性,與同學、老師交流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解決問題的途徑等方面都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此外,面臨跨入社會的學生,一定要培養與人交流和合作的品格,通過這種途徑考核學生,他們必須在同學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努力,才能獲得課堂的成功,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感受合作共贏帶來的快樂。只要學生認真參與,努力探索,教師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同時,更要鼓勵學生用多媒體方式將成果全部展示出來,在給出的相關選題中形成若干個研究方向,學生也隨之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由組長負責,從討論到成果展示每個組員完成的工作量均有記錄,這樣可防止個別組員坐享其成,小組內部成員分工由自身進行,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個體能動性和組員各自的特長,也就可以激發參與的興趣。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很多課程有自身特點,從書本內容看,似乎學生自己就能看懂,不需要教師逐章逐節講解,所以有些同學拿到課本后,自然會產生隨便看看的心理,這給授課教師會產生壓力。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現有課本知識,同時注重開拓同學的視野也非常重要。一般現有的課本都是以前的知識總結,相對比較成熟系統,但隨著技術不斷快速進步,尤其是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要求教師時刻給學生補充新知識。由于大學教育仍然沒有摒棄應試教育的模式,有些學生還是用分數來作為評價,這同樣會給教學改革帶來阻力。

        為了解決以上常見問題,一是要求教師在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符合教學基本要求,又要重點突出,難易適度;二是要以基本的、困難的、前瞻性強的知識點為主,通過這些知識點的講授,使學生能夠掌握方法,從而能夠舉一反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三是基本內容要明確主線,易于掌握,難點內容要深入淺出,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聯系起來;四是對于前瞻性的內容要有可持續性,能夠引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要做到以上幾點,必須要求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課本內容不應該完全一樣,更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將相關文獻上的內容融合、歸納并加以提煉。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迅速,在課本內容的設置上,還要考慮到相關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拓展,避免過多地講授已經過時的東西,而要引入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趨勢。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科學設置,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科學的知識體系,還能夠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心科學研究和科學技術的新成果、新發展、新應用以及新趨勢,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同時也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第2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認可度 大學生 課堂教學行為 評教

        [作者簡介]林宜玉(1965-),男,貴州黃平人,凱里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職業與成人教育。(貴州 凱里 556000)李浩泉(1968-),男,四川廣元人,華中師范大學在讀博士,凱里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史。(湖北武漢 430079)

        [課題項目]本文系凱里學院“十一五”規劃課題2009年度一般項目“大學生不同認可度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比研究”的最終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0910)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8-0176-03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國內高校普遍采用各種形式的大學生評教?!皩W生評教就是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的評價活動?!北M管學生評教在教育界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有的學者認為“學生評教是和教學督導制度、領導聽課制度、同行聽課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等構成高校內部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而有的學者則認為“學生評教的科學性本身受到置疑”,但目前學生評教已在諸多國內大學盛行并被作為考評教師的重要手段則是不爭的事實。本研究采用實證的方法,通過對大學生評教不同認可度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自然觀察,并通過量化分析,試圖為學生評教的合理性尋求到令人信服的證據。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來自中國某地區的三所高校。這三所高校近三年(2006~2007、2007~2008與2008~2009三學年的第二學期)參與評教的教師分別為:A校,524名、562名、621名;B校,425名、432名、445名;C校,345名、356名、367名。分別剔除各校新調入或調出(包括外出學習)人員,各校三次評教均參與的教師數量分別為504名、416名及338名。然后利用各校近三年“WEB網上教務辦公管理系統”中學生評價教師的評價資料,通過分別計算各校近三年各教師所得評價分數的標準分的平均分(因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以班級為單位,故不宜將其各自的得分直接相加,于是就通過計算標準分的方式使各位教師在不同班級所得的標準分可以相加;又因每位教師所任教的課程門數不一樣,故通過計算各自的平均分,從而使各位教師在各校范圍內可以排序),然后在各校范圍內排序(在排名中發現,可能是由于公共體育課程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任教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師認可度普遍較低,為了保證觀察對象的代表性,特剔除這部分教師,故三所學校參與排名的教師人數分別為472名、392名和320名),前30%為認可度高的教師,后30%為認可度低的教師,三所學校分別得到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為142名、119名和96名。這樣三所學校共計得到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為357人。最后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分別抽取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各10%,得到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各36名,共72名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教師40名,女教師32名;1~5年教齡的30人,6~10年教齡的24人,10年以上教齡的18人。這些教師任教的課程涵蓋人文、社會、自然諸學科,任教年級覆蓋大一至大四各年級,在職稱、學歷、職務等分布方面也不存在差別。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制《課堂教學行為觀察表》,該觀察表根據柳夕浪教授《課堂教學臨床指導》一書中對課堂管理行為分類的相關內容編制而成,旨在考察大學生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中在目標導向、激勵與強化、組織構造、課堂秩序、教師的領導方式與課堂氣氛五個維度上是否存在差異。它共有16個題目構成,均為選擇題,并都采用五級記分法。

        3.研究步驟。第一階段為設計《課堂教學行為觀察表》。目的是尋求最能代表一般教師的又易于觀察的課堂教學行為,并對各種準備觀察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概念界定。第二階段為實施觀察。首先確定觀察對象和實施觀察的具體要求。首先是統一培訓觀察員,觀察人員主要選取班級中品學兼優的學生,以便于在自然的課堂教學背景下進行觀察。通過統一每一位觀察員對課堂教學行為中所準備觀察行為概念的認識,使每一位觀察員所記錄下的課堂教學行為盡量做到同質,并告知必要的觀察方法、技巧等。其次是確定具體準備觀察的課堂。要求所觀察的課堂教育活動類型都必須是新授課,而不是復習課、實驗課、練習課等其他類型。同時要求同一位觀察員對每一位觀察對象觀察3次,然后對每位老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記分取平均值。第三階段是回收觀察表,并分析資料。第四階段為個別訪談。通過對某些觀察對象的個別訪談,尋求相關現象的深度理解。

        三、研究結果

        1.差異系數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評教認可度低與高的差異系數(CV值)均在0.05~0.35之間,表明該樣本的離散程度較理想。大學生評教認可度低組的CV值在組織構造與課堂秩序兩個維度超出0.05~0.35之間,表明該樣本的組織構造與課堂秩序兩個方面的離散程度較大。

        2.顯著性檢驗。從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評教不同認可度高與低的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在目標導向、組織構造、課堂秩序和領導方式與課堂氣氛四個維度在統計學意義上存在顯著差異,而在激勵與強化這個維度則在統計學意義上差異不顯著。在此僅作簡要分析,詳細分析見下文。

        四、分析與討論

        1.目標導向問題。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目標是“具體教學過程的結果和學生的行為準則,它是學科課程目標與具體教學內容的結合和具體化”。確立教學目標,分析課堂教學任務,并恰當地陳述教學目標,對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測與反饋矯正,實施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向與調控,這是課堂組織管理的首要環節。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接受知識的特點,大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呈現給學生明晰的目標,使學生知道該掌握什么,達到什么要求。否則,一節課后學生不明白教師教學的旨意何在。表2目標與導向的研究維度之所以出現顯著差異,就是大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對于教學目標明晰的教師,大學生認可度就高;反之大學生認可度就低。

        2.激勵與強化問題。如表2所示,大學生評教認可度高、低兩組教師在0.05的顯著水平上沒有差異。我國有句名言:“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睕]有顯著差異只能說明大學生評教認可度高、低兩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在0.05的顯著水

        平上無多大區別。大學生是有情感、理智和充滿需要的。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需要激勵與強化。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20%一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能力就有可能發揮到80%一90%,以至更多。”在大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努力探求激勵與強化機制十分重要。這是因為激勵不僅可以鼓舞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進行自主學習、課外自學和創新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因激勵而培養起來的勇于進取、樂于競爭、善于合作、奮發向上的精神,也是現代大學生面對激烈的就業形勢急需的重要素質。

        3.大學課堂的組織構造問題。大學課堂的組織構造對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有決定作用。課堂的組織結構決定了課堂的內部張力,課堂是否有一定的凝聚力與活力,是否圍繞目標展開的關鍵在于師生對于課堂的組織構造。當今大學課堂普遍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由于師資力量與教學條件的限制,高校擴招規模大,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目前高校的班額普遍較大。按照統一標準、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分科教學,具有整齊劃一、“批量生產”的特點。在課堂上,一個班額的教學集體,真正專心聽講的就是坐在前面幾排的學生。由于班額大,不利于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壓抑個性的缺陷也暴露得越來越明顯。有必要對高校班級組織進行改良,重新構造,包括改革單一的集體授課、同步學習方式,將全班同步學習與分組學習、個別學習等基本組織形式交替運用,揚長避短,動態管理。

        4.大學的課堂秩序問題。課堂秩序是指“學生在可接受的限度內遵循的,對于特定課堂事件取得成功所必要的行為”,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保持和維護的課堂紀律。只有“遵守規則”,才能“秩序井然”。教學中的“序”,有時間序、空間序,更有社會秩序。有序,才有效率。課堂秩序的管理有個適度的問題,需講究一定的管理藝術。一節課50分鐘,如何導人,如何展開,又是怎樣結束的,這里存在著各個環節先后順序是否合理的問題,還關涉時間分配是否經濟。它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生成績密切相關,是課堂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課堂秩序是在建立明確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沒有適宜的課堂規則,就無良好的課堂秩序,可見,課堂規則不是可有可無的。對于課堂規則的分析不僅要著眼于它的條文內容是否合理,而且要考察它是如何生成、如何執行的。課堂違紀行為是指那些不遵守課堂規則,如上課看小說、睡覺、遲到、早退、逃課等。不能正常與教師、同學交往或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它在大學課堂上帶有相當的普遍性。各種違紀行為的出現將不同程度地干擾教學的進程,引起課堂秩序的混亂。教師要有效地加以制止,以促成學生參與正常的課堂學習。要求班干在上課前首先檢查出勤情況并向任課教師匯報,嚴格課堂教學日志的填寫,認真記錄沒有出勤的學生姓名。學生請假應及時向任課教師說明,教師要認真確認后方能簽名。

        5.教師的領導方式與課堂氣氛問題。領導方式與課堂氣氛是指大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授知識和信息的方式,常常分為民主型、專斷型和放任自流型三種形式。在民主型的領導方式下,學生喜歡學習,喜歡與任課老師配合,課堂互動性強;在專斷型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會感到挫折、沉悶,并對教師產生一定程度的反感;放任自流型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學習不穩定,紀律松弛,沒有合作,推卸責任,呈現高校課堂無組織、無紀律、無目的的特點。在高校課堂管理過程中,部分教師習慣于決定一切學習計劃、目標,并控制學生的一切行為,不時地顯示或證實自己的權威性,因此習慣一言堂、滿堂灌,造成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教師過于嚴肅。目前全國高校逃課現象都很嚴重,與教師的課堂領導方式不能說沒有關系。有關研究表明:“大學課堂基礎課的逃課率25%以上;專業課的逃課率20%;哲學、歷史等公開課的逃課率達到了50%。大學生中有逃課經歷是82%,經常逃課的占11%。”高校教師應該養成民主作風,傾向于與學生一起共同設立學習目標,擬訂學習計劃,師生間經常討論,共同維持課堂秩序,使課堂氣氛活躍。加強師生交往與生生交往,只有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交往才能使課堂教學既促進大學生成長,又促使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做到教學相長。蕭伯納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后每個人還是只有一個蘋果;然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盄只有營造交往的課堂氣氛,才能讓大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讓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課堂心理氣氛的不同,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個性的發展、社會化的進程產生不同的影響。

        五、研究建議

        第一,評價教師應采用標準分,以使評價趨于合理。第二,對學生評教認可度低的教師,有關部門應該關心他們的課堂教學組織行為的發展,使之向有利于教學質量提高的方向發展,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第三,學生認可度低的教師應該主動自查、自省課堂教學組織行為。第四,評教要關注公共體育學科的特殊性。第五,高校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具有復雜性,學界應重視對它的研究,以提高育人質量。

        [注釋]

        ①顧明遠教育大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07.

        ②李文霞.試論高校學生評教制度的改進[J].教育與職業,2009(33):155.

        ③蔡連玉.“學生評教”一種過度闡釋的制度[J].江蘇高教,2009(1):78.

        ④⑧余文森.新課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192.

        ⑤陳孝彬.教育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66.

        第3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入警大學生 課堂教學 職業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2-0056-02

        職業情感是一種職業價值觀,是個體對所從事職業的滿意度和認同程度的綜合反映。積極的職業情感和職業態度是個體感受職業幸福的基礎和源泉,也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為加速推進部隊人才戰略工程,進一步提高部隊人才的整體素質,國家每年通過大學生入警考試遴選經過高等教育培養、具有良好素質、品學兼優的高等學校畢業生,為部隊注入新鮮血液。入警大學生是部隊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部隊院校在入警大學生崗前集訓階段除了要完成基本的強化訓練及教學任務之外,還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平臺,緊貼邊防部隊使命開展職業情感教育,深入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使大學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之前樹立牢固的職業情感。

        一 入警大學生職業情感的現狀及成因

        1.入警大學生職業情感現狀

        入警大學生是部隊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是否擁有濃厚的職業情感關系到部隊的核心競爭力能否得到穩步提升,關系到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幸福。筆者從事部隊教育教學工作,利用帶實習和基層掛職鍛煉的機會走訪了一些基層單位。通過與基層單位相關負責人的溝通交流得知,大部分入警大學生走到工作崗位之后,能夠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一部分人甚至已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和模范典型。然而,根據基層單位的反饋信息來看,還有部分入警大學生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強烈的職業情感。部隊院校應當在入警大學生崗前集訓階段積極開展職業情感教育,利用課堂教學平臺積極培養其愛崗敬業的職業情感品質,不斷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促使入警大學生將滿腔的熱情轉化為無限的工作動力,早日成為部隊建設的骨干力量,肩負起部隊建設的重任。

        2.原因分析

        第一,入警大學生缺乏明確的職業定位。職業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性工作,明確的職業定位能夠讓個人能力和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職業定位不明確是弱化入警大學生職業情感的重要因素,綜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就業形勢嚴峻的影響。自從實行高校擴招政策以來,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增加,一部分入警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如隨從考研熱、考公務員熱一樣把走入警營作為一種就業渠道。(2)對軍人的崇拜心理。軍人堅毅、隱忍、剛強的特性在人們心中塑造了威武神圣的形象,一些大學生僅僅因為幼年時期對橄欖綠的追尋和向往而選擇投筆從戎。(3)自我認識不足。一些大學生認為部隊基層工作較為基礎,自己接受了多年的學歷教育,一些工作對于自己的實際水平、實際能力而言過于簡單。崗前集訓作為入警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第一課,是大學生從警生涯的起點,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內著力轉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強化其職業認同感至關重要。

        第二,崗前集訓院校對入警大學生職業情感教育力度不足。(1)重知識學習而輕情感教育。入警大學生崗前集訓效果的評價指標是軍事和文化課的考核成績。受考核成績導向性的影響,一些教員的知識本位觀念更強,在課堂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職業情感教育的滲透,即使偶有教育,教育內容也略顯枯燥空洞,教育方式缺少靈活性,難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2)師生思想交流的弱化。部隊院校實行教學和管理雙軌制,學員隊干部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教員主要擔負教學任務。一些教員認為自己主要負責教書,至于學生的思想和德育教育應由學員隊干部或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員去開展,與自己關系不大,因此很少主動與入警大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此外,教員與學生在課堂上相處時間有限,課后溝通交流的機會不多,客觀上導致師生思想交流的弱化,疏于對學生進行職業情感教育。

        二 引入職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最大的區別就是,教師面臨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學生希望老師是情感豐富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書機器。教學活動如果缺少情感,學生獲得的知識則是空洞的教條。因此,教師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在教學中融入職業情感教育可以創造師生情感交流的機會,能夠有效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是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

        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師的永恒追求。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情感教育是教學效果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豐富的職業情感教育是形成良好教學效果的必要保證。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融入情感教育,則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更高,會緊跟教師的思維,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職業情感教育,讓情感教育成為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催化劑。

        3.是促使學生形成濃厚職業情感的助推器

        大學生初入警營,對未來的職業還缺少完整的認識,負責崗前集訓的相關院校是入警大學生透過迷霧探視未來職業的第一扇窗口。教員應當在教學中滲透職業情感教育,讓入警大學生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形成濃厚的職業情感,這對學員個人的長遠發展及邊防部隊的未來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 在課堂教學中強化職業情感教育的對策

        1.在知識傳授中滲透職業情感教育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員不但要教授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要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情感因素。入警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最直觀認識來自負責崗前集訓的教員,教員對入警大學生職業情感的影響不可估量。除了思想政治課教員之外,其他教員也要把職業情感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把情感教育作為一項常規教育納入課堂活動中。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具備積極的職業情感,工作熱情才能被激活。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是共享性,教學活動主要是師生共享的交往活動,教員應積極培育入警大學生的職業情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2.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示范性

        榜樣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優良的示范最具有說服力,因為它符合人們的模仿、從眾等心理特點,易于接受。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發揮榜樣力量的作用,在教學案例選取過程中充分考慮示范性作用,將發生在部隊中的先進典型、先進思想、先進事跡作為教學范例,在入警大學生隊伍中廣泛推廣,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引導他們去學習和效仿。

        3.通過基層教學實踐增強情感體驗

        多數大學生都是懷著“鴻鵠之志”的雄心步入警營的,但他們在參加崗前集訓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部隊基層,對如何更好地勝任未來的職業感到迷茫。學??赏ㄟ^基層教學實踐的形式為入警大學生提供到部隊基層單位參觀的機會,增強其情感體驗。組織基層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與入警大學生開展職業經驗交流會,為他們解釋在職業上的疑惑,讓他們了解未來職業的神圣之處,使入警大學生在內心深處意識到穿上這身橄欖綠就應樹立職業觀念,理性地、心平氣和地、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

        4.教學督導組把職業情感教育納入到評價體系

        知識傳授所產生的效果往往會更快、更直接地展現學校的教學成績,而職業情感教育產生的效果需要在學生今后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逐漸顯露痕跡,因此,學校教育多偏重于認知教育,忽視職業情感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職業情感。學校教學督導組應在評課時把教員是否在教學中融入職業情感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督促教員重視職業情感教育,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提高了素質,又使其在課堂中得到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

        參考文獻

        第4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自主學習;課堂組織教學策略

        目前,在中國外語學習環境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但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生人數眾多,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課堂互動較難實施。這樣的教學較難有理想的效果。其教學現狀很難讓學生有足夠的外語技能儲備來應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目前社會要求培養出的外語人才既要有專業知識和文化內涵,并且要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我國的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外語教師,外語教學不僅僅是把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需要培養學生一定的文化內涵及運用知識的技能,將學生的潛在能力、學習熱情激發出來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1、 自主學習的內涵

        什么是自主學習? 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各有說辭。Holec (1981) 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Zimmerman ( 1989) 認為,當學生在動機、元認知、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他的學習是自主的。Little (1991)認為,自主學習“從本質上說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判性的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如果學習者能夠獨立地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內容和方法,并確定自己的一套評估體系的能力,那么對于就業形勢再怎么嚴峻,也會從容面對。

        然而,由于我國的外語教學長期以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很高,絕大部分學生還不具備獨立承擔自主學習責任的能力。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怎樣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國2007 年9 月教育部新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的 “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這一目標使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對傳統教學模式轉型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越來越多。

        筆者認為,課堂是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或創造真實有效交際需求的關鍵場所。那么教師是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良好習慣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主導因素,對外語教師進行課堂策略指導很有必要。本文擬從教學組織策略的實施角度來探究有效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要素。

        2、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是學生外語實踐的重要場所。正因為外語課堂具有特殊性,課堂互動本身作為一種語言交際活動,是學生語言實踐的極好機會。英語課堂應是一個充滿“話語交流”和“問題提出”的場所,英語的學習通過“真正涉及交際的活動來提高學習效率”。涉及到活動,教師必須得設計出具有話語交流的課堂互動。因而,高效的課堂組織是課堂教學的生命。

        課堂上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課堂組織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師的態度、意圖和組織技巧。課堂組織包括教師角色的選擇、指令的給予、活動的組織方式、如何對待精力不集中或無組織無紀律的學生、上課學生人數多的課堂組織方式、對教學步驟的控制方式等。課堂教學組織的是否有效要依賴于教師的角色、課堂活動的互動模式及教師科學合理指令給予和指導。

        2.1.. 教師的角色。在現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拋開傳統的教師為“教學統帥”的地位,應積極迎合現代教學理念做好以下六個角色:組織者;控制者;檢測者;啟發者;參與者及信息源。

        (1)組織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過程,適當給予幫助,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幫助活動有懈怠的學生,幫助提前完成任務的學生?;顒雍蠼處煈茚槍W生活動的情況給予恰當的評價。

        (2)控制者。教師對教學的適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能恰當地控制活動設計的主題,課堂活動的節奏和時間,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和高速完成。比如,閱讀教學中開展跳讀、掃讀活動時,教師明確閱讀活動的時間。在全班活動中,教師發揮控制作用,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機會。在復述活動中,教師應控制所練習語言項目的使用以保證復述的準確性。

        在課堂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活動是經常用到的課堂組織策略之一,教師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設計和組織學習任務的開展。在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清楚準確地交待活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及目標,必要時加以演示,使學生能明白應該如何開展活動。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把握時間,力求尊重學生差異,實現資源整合,確保實施環節的緊湊。

        (3)檢測者。課堂教學中教師兼有評估學生活動的任務。作為一個檢測者,教師有兩件事情要做:糾正錯誤和組織反饋。糾錯應使學生清楚錯誤所在,又不傷其自尊。反饋應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正確的反饋應側重學習上的成功與進步,以創造“成功定向”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口語課堂中,學生在表達過程中,教師應給與積極關注和鼓勵,但同時留心學生表達錯誤的語句,若是個體性錯位,課后單獨糾正,這樣不會打擊學生在班級表現得積極性。反而會讓學生感受到關注而激發他(她)的學習熱情。若是群體性的表達錯位,教師應在當堂課結束前歸納糾正并布置相應輔助練習,這樣就會給下次課堂活動奠定良性基礎。

        (4)啟發者。當學生不清楚如何開始一項活動、不清楚如何開展下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就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激勵。例如,當一個學生不能回答教師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給予提示,幫助其找到答案。當學生的回答過于簡短時,教師可以啟發其擴展和解釋自己的答案等。

        而教師最好的啟發方式就是應用在課堂上應用提問策略,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好的問題會讓學生展開思維,提能夠鼓勵全體(或大多數)學生參與思考和討論。所提的問題要能使大多數學生都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來回答問題;對難度較大的問題采取自由處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學生的語言的或非語言的暗示,諸如困惑的表情、似舉非舉的手勢。這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與學生間相互啟發,安排圓形或半圓形的座次,創造有利于學生參與的環境。

        教師不單單要在方法上擔當好啟發者這個角色,還要在情感上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這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啟發給課堂活動營造了人性化的氛圍。所謂“感人心者,莫過于情”。老師在課堂中貫穿尊重、信任、溝通、關心、贊美等情感激勵手段,尊重他們的人格并給予他們的公正評價。老師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教師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舉止,與英語主題相配合的動作等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

        (5)參與者。課堂活動開始以后,教師不是無事可做。除了環視、監控、給予幫助之外,教師可以參與到活動之中去,作為活動的一員,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并及時發現小組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適當的點撥,使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更深刻地理解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在整個教學課堂組織上,教師要注意學生分組的差異,資源整合。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完成任務,這時教師與學生們是平等的參與者,不再是控制者。

        (6)信息源。盡管“罐子―杯子”的授課方式受到廣泛的批評,教師仍不失為一個課堂上最直接的知識源,與教學材料起同等作用。教師要及時充電時常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方面的幫助。輔助學生儲備好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培養學生主動爭取教師和同學們幫助的習慣。

        2.2. 課堂互動模式。課堂活動的互動方式一般分為四種:班級、小組、同伴和個人。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多參與,因為沒有學生足夠的參與,學習就不可能發生。在全班活動中,盡可能減少老師說話時間,增加學生的活動時間。在同伴活動中盡可能地避免兩個成績較差地學生組成對子,他們會因為自身知識水平原因而無法完成任務。無論任何活動,時間均不宜超過15分鐘。課堂交際活動的設計要基于對學習者有真正的學習價值的考量出發,為活動所搜集的課外材料、設計的活動形式、討論的熱點主題等,都必須是為學習者能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這一目的服務,不能只是為了填充課堂中的多余時間。對學習者無甚獲益的活動理應被排除在課堂之外。課堂交際活動包括具體的任務、緊湊的實施環節、清晰的目標,學生參與其中,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培養良好的思維技巧,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筆者在從事教學活動事件中總結了以下的課堂活動設置:任務競賽型課堂活動;開放性討論活動; 互評型活動;分工合作性及組組互動交流型課堂活動。

        2.3. 指令給予。教師在對課堂進行設計活動時,讓學生對自己所要參與的活動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解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和義務是成功開展活動的前提。這就要求教師交待指令要清楚,尤其是當學生初次接觸某項活動的時候。指令的語言應盡可能地簡練明了,容易理解;解釋活動時配以演示;必要的情況下可用母語布置活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忙于完成事先設計好的眾多教學任務,在45分鐘的時間里不斷變換著教學環節,不斷下達著新指令,而且課堂指令模糊不清,這會讓學生無所適從。試比較,教師在閱讀課上說“請同學們把這段文章自己讀一下。”和“請同學們在五分鐘時間讀完這篇文章并回答出‘文章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科技發展對人的負面影響’。效果一想便知。明晰的課堂指令,會讓學生學得更有目標、更有信心,也會逐漸樹立教師的信譽,最終實現提高課堂效益的目的。另外,教師的課堂指令清晰與否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關系教師在學生中的信譽。如果一位教師告訴學生,“最早完成這一任務的同學或小組將得到老師的點名表揚及平時成績加分”,結果教師后來忘記了自己的許諾,不僅會打擊等待教師表揚的學生的積極性,還可能給學生留下“這位老師說話不算數”的壞印象。因此,教師的課堂指令不應過多,不可輕易地發指令,需要發的指令一定要簡明扼要,指令發出后要親自檢查落實,并給予個別或全班性的評價??梢哉f,課堂指令是教師信譽之所系,是課堂效益之保障,是學生信心之源泉。

        3. 結語

        在中國外語學習環境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知識的給予方面都是有限的,學生不可能僅通過課堂學習就獲得有關目標語的所有知識,并用目標語進行自由交際的。這就需要教師好好利用課堂策略,利用好激勵手段、提問方式并要組織有方有效。不管什么課型,是聽說還是閱讀、寫作甚至是復習,沒有教師的有效組織,任何活動都不會起到應有的效應。因此,教師有必要掌握課堂策略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安排課堂活動,尤其要注意教師的角色,如何組織課堂活動的互動模式和指令給予。只要掌握了教學策略并運用得當,學生潛在能力、學習熱情就會激發出來,自主學習能力就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Joan Rubin Irene Thompson 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M]

        江慶心. 論教師介入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J]

        梁洪蘭.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師生角色定位 [J]

        劉書林 劉春燕 林躍武 英語教學新概念[M]

        束定芳. 外語課堂教學新模式芻議[J]

        王篤勒,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趙亮. 教學設計與大學英語教學過程模式構建[J]

        作者簡介:

        第5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 有效課堂教學 藏族大學生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Backgrou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ly-used language, shows its importance in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 major way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is attending English classes, whether such classes are effective is worth considering.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features in the following ways: structure-based, examination-oriented, and teacher-centered. Most students just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eachers in class, with few chances of doing communicative works with thei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Students are accustomed to that the teacher just reads the texts or sets an example or presents grammatical points etc. It can be a very common occasion that students keep silence when the teacher asks questions, then the teacher ha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ll by himself (herself), and then move forward. Such inefficient teaching mode forms big obstacle to th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Th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studying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in Tibet due to its special soci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Tibetan-Chinese-English teaching mode. Tibetan students’ English level is weak compared with others. Because most Tibetan students are from remote areas, they are mind-occlusive,conservative and very shy. Many students are passive, easy to be nervous and anxious in class,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tak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teacher even when they meet with problem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author finds that some Tibetan students have the negative thought of giving up English learning. So, teachers for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are facing greater difficult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We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ir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trying to help foster confidence and courage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to make sure an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 Methods of creating a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2.1 Establishing Students-centered Classroom

        More students-centered activities mak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As shown in the research of Zhou Xing & Zhou Yun (2002), the students-centered classroom may provide mor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arget knowledge, which prompt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better. Therefore the teacher should shift the teacher-centered classroom into students-centered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meet students’ needs and expectation.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play active role in the class, teachers should be aware of students’ personal factors, needs and motivation etc. Only when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factors of their students mentioned above and develop the teaching approache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can they make English teaching more successful.

        Most Tibetan students are shy and timid, they are afraid of speaking in public for fear of making mistakes and being laughed at. And this requires the teacher to take the difficulty level, pattern and assessment form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eacher should modify the demands to Tibetan students and be always encouraging to protect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in learning. For example, the assessment can be done at first in the form of a short piece of writing instead of a speech to ease their anxiety.

        2.2 Organizing various classroom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design various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the forms of dialogues, role-plays, daily words test, listening to the radio, interview, scenario simulations, group discussions and story-tellings etc. Interesting topics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in designing effective activities. The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what th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know about and are able to carry out. For example, activity design can be added with some Tibetan factors, like Tibetan food, dance, songs, culture, customs or the comparison of Tibet with other cultures. The teacher should not adhere too much to the textbooks but try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opics and facilitat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actively.

        2.3 Ensuring 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Class

        Teachers should raise the Tibetan students’ interests for interaction. A good question from the teacher can motivate the students to answer. When teachers give more open questions to students, and allow them to answer without any limitations, thus they may have desires for interaction.

        Teachers should make sure that all the students have opportunities to take part in the interaction. When designing the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try to design various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enlarge students’ interaction space and approaches. Only in this way, it can promise an effective interaction is of significant value.

        2.4 Implementing different functions in classroom

        As Richards (1994:23) points out,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cide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ffects the role of students. In an effective classroom, the teacher is clear about what roles he/she plays while organizing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Only proper roles of the teacher can make the teaching effective, some roles are listed in the following:

        1) Teacher as an Instructor

        When teaching, the teacher plays the role of an organizer and instructor, which are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role the teacher has to play (Harmer 1992). When do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instructions given by the teacher appear to be very important. Only if the instructions are clear can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nd what feedback they should give at the end of the activity. The teacher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students’ reflection, and use Chinese to repeat the instructions again to ensure that all the students have understood what they have to do.

        2) Teacher as a participant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know what they have to do, the teacher could talk with students whose English is better to set a model for the others. Sometimes teacher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When the teacher acts as a participant,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will be more relaxed. This can help reduce students’ anxiety and raise their confid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also contribute to a bette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teacher can get to know the progress and give students effective guide when they hav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Moreover, this can give students a chance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 someone whose English is better than them.

        3) Teacher as an Adviser

        Teachers may act as an adviser during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when they find the students need suggestions as they fac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When students are doing discussion, the teacher can walk around the classroom, giving advice, offering help or giving guidance. And the teacher can encourage some students who are always sil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4) Teacher as an Assesso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obs of the teacher is to assess students’ work and to see how well they performed in the class. Teachers need to evaluate students’ work and according to which they can give students advice and encouragement. This kind of feedback helps students to see what mistakes they have made so that they can be corrected. The teacher can also know more about the students’ learning by assessment, and then make timely adjustment to their teaching ways and contents to ensure an effective teaching.

        3 Conclusion

        Effective classroom activities are useful and important for Tibetan student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ee that various students-centered and interactive classroom activities can enhanc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output and play more active roles in class. And teachers for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should be more aware of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do that, teachers should als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to adjust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choices of activities.

        Reference

        [1] Harmer,J. The Longman Hand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2.

        [2] Richards,J.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崔允墎.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羅登勇.淺談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外語教研,2010.29:83.

        [5] 王鑒,申群英.近十年來我國“有效教學”問題研究評析.課程與教學,2008.10:39-43.

        第6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軍事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方法

        軍事理論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國防意識,提高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對提高我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群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軍事教師在開展軍事理論教學過程中,要綜合大學生的實際問題特點,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對此,要做到一下幾點。

        一、重視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大學生軍事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質量。現階段的大學生軍事理論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國防建設課程、軍事思想建設、武器以及戰爭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是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囫圇吞棗,沒有明確教學重點與層次。這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 整體效果。當代大學生大學生有著鮮明的個性、注重自身權利與地位,思想較為活躍。因此在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就要完善課堂教學內容。

        第一,教材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學軍事理論課程內容較為豐富,但是課時相對較少。因此軍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的過程中,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統籌,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如教師進行國防力量建設內容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國防生》、《特種兵》等電視劇的講解與分析,提高學生的國防責任與義務。

        第二,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契合熱點事件。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國際軍事也是變幻莫測,但是在對大學生開軍事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學內容落后的問題。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減少落后信息的傳遞。教師在開展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把熱點事件作為切入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通過具有時代意義的,現實的真實的國際走向、軍事力量以及名人傳奇等事件,提高學生對軍事理論課堂的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在軍事理論學生中的參與度。如在教學過程中,大到基于、問題開展授課,小到建筑施工過程中挖掘出炮彈等角度開展學習。在課堂教育過程中,要通過恰當的引導,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愛國情懷的培養。

        二、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完善軍事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

        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豐富的、靈活的教學手段,可以為互動內容教學模式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把軍事理論教學模式與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有效的融合起來,可以加強軍事理論教學內的覆蓋范圍,提高其系統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幾種教學手段。

        第一,通過趣味教學手段,提高軍事理論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整體效果。趣味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課題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及幽默的教學語言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性,活躍課題氛圍,改變傳傳統教學模式;也可以充分的通過相關模型,提高學生們對軍事領域的熱愛。這種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奠定了夯實的基礎。第二,采用才法師教學手段,加強軍事理論課題互動教學模式的整體質量。啟發式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有效的課題問題,向學生拋出問題,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的教學手段。在軍事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師生互動的整體質量。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對于學生們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對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如若遇到有爭議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辯論與分析,得到最正確的答案。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精神集中能力,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第三,運用情感教學模式,完善軍事理論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軍事理論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大學生的精神、情感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分析,通過情感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情感教學有著互動性的根本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情感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對學生對相關問題的分析,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有效的互動不斷的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

        第二、加強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為軍事理論課堂教學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提供保障。在進行軍事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如若教師的自身素質能力不強,無論何種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都無法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要通過加強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包括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第一,加強教師的政治素養教育。在軍事理論課堂教學過程總,要加強教師的正式素養,提高教學的綜合質量。如今社會存在著多種不良思想與誘惑,高素質的政治素養的優秀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影響,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

        第三,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大學生的軍事理論課堂教學中含有社會熱點時事,對科技、經濟以及政治領域都有所涉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

        結束語

        大學生的軍事理論教育是一項系統的課程,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互動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加強當代大學生的自身的民族使命感以及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何政泉,郭敏,劉明荒.人學生軍事課考核評價模式變革―兼談西南石油人學軍事課的考核方式改革[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17一120.

        第7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教學設計大學生創新能力經濟學專業英語課堂教學

        1.相關理論

        1.1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

        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和先導,是為課堂教學活動制訂藍圖的過程,是針對教學需求提出解決方法,并對解決方法進行試行、評價和修改直至獲得解決問題最優方法的教學過程。一般來講,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學習自導能力。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都是由開始的陌生、產生興趣、積極參與等環節到最后的熟悉和掌握。同時,學習能力也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其中經歷四個階段:學生依賴階段、學生參與階段、學生主導階段和學生自導階段(郭成,2006)。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與具體過程包括:分析學習需求、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方法、反饋調整方案四個步驟。根據課程屬性和內容的差別,教學設計過程中各環節的重要性存在差異。但總體上,各環節間相輔相成,內部有機聯系明確到位。學習需求的分析包含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包括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發展水平;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及社會、家庭的影響等。教學內容分析則是教學內容的特點、地位和作用等。教學目標主要描述的是學生通過教學,預期產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變化。主要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教學設計階段則主要解決:教學內容的容量、重點、深度和廣度;教學內容的難點解決和檢查的方法;教學內容組織和呈現方式等。

        1.2課堂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理論

        21世紀是依靠知識創新和知識傳播,以智力資源創造財富的經濟時代。各個層面的創新是時代的核心,而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事關國家未來的競爭能力。

        高等學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把培養能力、傳授知識、提高素質、發展個性特長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去考慮。目前,大學課堂教學內容仍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方法仍以課堂講授為主。在大多數專業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受阻、思維滯塞,缺乏批判性思考的積極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國內高校評價的課程評價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片面追求成績,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造成動手能力不強、科研實踐活動能力薄弱。

        改善大學生課堂創造力不足的局面,需要進行合理的課堂設計。首先,鼓勵學生積累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開闊的知識視野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至關重要,這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根本。其次,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為四種:教學實踐結合型培養模式、產學研結合型培養模式、依托科研項目型培養模式、“分層遞進型”培養模式等。再次,構建合理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合理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制度保障。要改變把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的標準,建立一套綜合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都納入評價體系中,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核和評價。

        2.案例研究

        根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原則,應盡力使每個學生的英語素質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解決知識獲取無限性與在校學習時間有限性的矛盾,使學生從學習英語知識逐步轉換到掌握英語學習技能。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最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性,使新老知識不斷融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本校系省內重點院校,英語作文課程教學的對象是在高考第二批錄取的,錄取英語分數多在100—130之間。從2005屆—2013屆的八年間,招生規模從2005屆的2個班100名學生,擴大到了2008屆的4個班200學生。其中,文理科學生各半,文理科學生之間英文成績沒有顯著性差別。

        2.1分析學習需求

        長期以來,大學生在中小學“填鴨式”的教學法中形成的自主學習空間小、依賴性大、厭學情緒高、學習效率低的狀況延續到了大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按照教學計劃,經濟學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是在第五學期和第六學期。此時,大學公共英語課程結束,部分學生有考研的需求,部分學生依然忙于應付四、六級英語考試。此時,大多數學生都逐漸認識到了英語應用能力對于就業和升學面試等活動的重要性。這些應用能力主要包含日常英語的聽說能力和基本寫作能力。

        然而,學生自從初中開始系統學習英語課程以來,英文課程的去日?;徒鼘W術化特征始終存在。盡管在近年來中學實施新課標,大學采用新版教材,而且這些教改都在不斷增加教學內容的適用性特征,但總體的特征依然沒有實質性轉變。高考和大學四、六級考試的考核體系依然會使許多學生把學習英語模式簡化為單詞記憶和語法分析,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這兩項練習之上,大大忽略了聽力和口語的練習。更有甚者,有些大學生由于高考聽力不計分的原因,導致聽力練習極少,進入大學后根本聽不懂授課內容,學習過程主要依靠閱讀。最終這些學生選擇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選擇放棄聽力。

        多年來,雖然學生在客觀和主觀上均存在對提高英文應用能力的愿望,然而現實的考核體系卻會使學生放棄這些愿望,轉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單詞記憶、語法分析和閱讀訓練上。這樣的學習模式難以把英語真正當做一門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是當成了一門課程。

        2.2確定教學目標

        對大多數本科生來說,在大學第五學期和第六學期增加專業英語的課程不但有助于一些同學保持英語學習的熱情,而且能夠使一些尚未完全掌握自學方法的同學通過最后的課程獲得掌握自學能力的緩沖期。

        因此,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具備了多重功能。第一,使學生初步掌握部分專業術語的英語表達和具備專業英語文章的閱讀能力。第二,使學生在多年英語學習的積累和生活積累的基礎上,掌握情景口頭表達能力。第三,針對特定主題,增強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2.3設計解決方法

        在英語教學設計上,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語言情境,將有利于解決英語教學遠離學生生活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激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想象、表達、交往、創作的愿望。

        教材選定方面,為了保證專業英語的特殊性,選定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經濟學專業英語》(上、下冊)。該教材上冊以《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為主,下冊則包含《國際貿易》、《市場營銷》、《保險學》等管理類學科的內容。

        專業英語課堂內容之一是基于本科三年級學生所具備的基本語言能力和欠缺來安排。因此,在選取教學內容上,采取一半課程內容課堂講授,一半內容課下閱讀自學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述過程中,遵循結構分析為主的原則,突出強調文章寫作方法的體會和模仿,讓學生認真體會母語作者的寫作風格和邏輯思路,盡最大可能比較中英文之間的語言差異。在教生詞時,盡量規避學生機械式記憶單詞的狀況,提倡學生采用“多維聯想法”,通過單詞的近義詞、拼寫近似詞、情景相關詞等方法,還原語言環境。

        課堂內容的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要求所有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課堂展示(presentation)。這項訓練內容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基于合作的課堂展示不僅是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還是一種學習形式,教學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團結協作、共同參與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在學生的認識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在課堂展示的語言情境中,可以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共同進步。

        這項教學內容通過提高考評成績比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不限定內容和表演方式,只要求全員參與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每堂課設置15分鐘的課堂展示時間和5分鐘的點評時間。課下與同學們的交流說明,該項課堂內容受到大部分同學的歡迎和肯定。同時,大多以宿舍為單位形成的展示小組之間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更激勵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目前,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創新性得到了有效發揮,課堂展示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既有《威尼斯商人》這樣的舞臺話劇,又有《財大畢業季》這樣自編自導的青春??;還有《我是馬云》、《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模仿秀等。同學們課下認真準備,課堂上盡情發揮,活躍了課堂氣氛,改變了以往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課堂模式。

        每學期學生至少需要完成三篇作文的寫作。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學生的英文表達是最大的問題。部分學生的作文沒有什么語法問題,但使用的語句均來自于多年積累的結果,而對于新學習的句型或重要詞匯缺乏使用。另外部分學生依然存在語病、中式英語等問題。對于所有的學生作文,在進行課堂點評時都與母語作者的寫作邏輯進行重點對比,樹立學生作文寫作的結構觀,避免更多地關注單詞的使用,而忽略了寫作邏輯的把握。

        2.4反饋調整方案

        方案的反饋首先來自學生的體驗,這種信息的獲取可以通過課堂點評的形式獲得。點評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堂互動,通過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評判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與信任,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經濟學專業英語》課程最初在教學計劃中式選修課,考核方式為分散式考查。每學期選課的學生在50人左右。課堂講授內容相對固定,變化較少;發生的變化主要來自學生參與度最高的課堂展示和作文寫作,改變最多的主要是課堂展示形式與作文的寫作內容選擇,以及評價標準。舉例來說:課堂展示形式最初以個人為主,輔以2—3人的小組展示,且為自愿展示。后來展示方式改為了以宿舍為單位,鼓勵全部成員參加。展示內容也從最初的電影、小說介紹轉化為舞臺劇、生活劇表演。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表演熱情和創新能力。同時,改變了以往單純介紹性展示的照本宣科和應付差事,增強了同學們用英文進行日常表達乃至專業表達的能力。

        3.結論與討論

        合理地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對于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集中于拓展學生資助學習空間,促進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團隊精神。實踐證明,結合經濟學專業英語課堂,在課堂上增加團隊展示,增強文章結構分析,課下增加寫作練習可以實現以上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成.課堂教學設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論文摘要:基于了解學生在網上評教活動中的認識、態度、客觀性、公正度、滿意程度等真實狀況,對部分學生進行實證調查。結果顯示,網上評教工作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支持,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較積極的作用。但學生評教結果與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滿意度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說明評教結果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看法,制定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在當今日益重視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的背景下,目前國內幾乎所有高校都把學生評教納入校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評教已從紙質問卷調查人工統計和讀卡機操作,發展至目前的網上教學質量評價。由于網上評教具有學生參與面廣,統計功能強大,信息反饋及時等諸多優點,網絡評教已逐漸成為當前高校學生評教活動的主流形式],評教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學校管理層作為教學管理與改革的宏觀決策依據。由于網絡評教采取的是背對背的模式,學生可在宿舍、機房、網吧,在沒有教師及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的情況下,毫無顧慮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為了了解近期學生在網評時的真實狀況及評教結果可信度,我們進行了此次實證調查。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2009年5月,在廣州大學一、二、三年級學生中隨機發放調查問卷540份,回收322份。有效問卷322份。其中理工類學生占被調查者總數的32%,文史、經濟、管理類學生占46%,體育、藝術、外語類學生占22。從年級分布來看,一年級學生占被調查者總數的45%,二年級學生占33%,三年級學生占22。

        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滿意程度、對網上評教活動的認識及態度、教師與學生關系對評教的影響、學生對網評組織工作的滿意程度、學生個人對評價指標的看法等10個問題。本研究采用問卷法收集資料,將回收的問卷利用卓越網知彼知已問答平臺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

        (一)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滿意程度

        調查發現,只有12.4的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表示“很滿意”,77的學生認為“比較滿意”,表示“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學生分別為17和9.3。當談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進行課堂管理時,有9O的學生認為老師應該“提高教學質量,敢于創新,增加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認為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愛學生”的占68。

        (二)學生對網上評教活動的認識及態度

        如表1所示,關于網上評價的必要性,有36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無所謂”或“沒必要”。對自己在網評時的表現,有77的學生選擇了“會根據每位教師的實際表現認真勾選每一題”,選擇“隨意勾選,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完成網評任務就行”的達12,選擇“每位老師都給最高分,誰也不得罪或因為評價門次多,對網評感到很煩,干脆找人代評”的占11。在關于代評現象的調查中,只有52的學生認為班上沒有代評現象,25的學生認為班里請人代評現象在2O以上,如表2所示。

        (三)教師與學生關系對評教的影響

        92%的學生表示“不會因為教師要求嚴格而對該教師評價打低分”;909/5的學生表示“評價前,任課教師沒有明示或暗示希望學生對該門課程評價打高分”;8的學生表示“因擔心任課教師給的課程成績太低,而做老好人給教師打高分”;有17的學生感覺“教師因擔心學生評價打低分而降低對他們的學業或紀律要求”。

        (四)學生對學院的網評組織工作的滿意程度

        對于學院是否及時通知學生上網評價、補評、核對未評課原因等,9的學生表示“很滿意”,“比較滿意”的占73,“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比例達18。

        (五)學生個人對評價指標的看法

        在“評判一位老師教學是否令人滿意時,你認為哪項更重要”的問卷中,把“教師授課有個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活躍”排在第一位的學生比例最高,達47。“學生能較輕松地理解與掌握教師講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備課充分,對教學內容熟悉”排在第一位的比例分別達23和279/6,相對來說,學生認為“當學生有疑惑時,隨時可以聯系到教師獲得解答”等方面不是特別重要。

        三、分析及討論

        (一)網上評教工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支持

        廣州大學的網上評教從2003~2004學年第二學期開始??v觀幾年來的網評數據,學生的參評率逐年攀升,最近兩學期,學生平均參評率已達98以上。根據本次調查,77的學生以比較積極和認真的態度參加評教;90的學生都不會根據個人與教師關系的好惡給予評分;73學生對學院的網評組織工作比較滿意。結果反映,大多數學生都在放心地、實事求是地參與網上評教。但是,也有23的學生參與評教是出于遵守學校規定,在無可奈何情況下參與的。48%的學生認為存在有代評現象,這對評教數據的信度會有一定的影響,因而,這部分學生參與網上評教的認識尚待進一步提高。

        (二)學生參與評教,對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學校每學期召開的期中教學檢查教師座談會上,經??陕牭浇處煂W生評教的認同。教師認為,學生自始至終和教師一起共同進行教學活動,對教師的教學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學生的評教信息能及時幫助教師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學生的教學評價能從整體上反映自己的授課情況和教學效果,由于學生評價結果反饋及時,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網上評教在課堂紀律管理方面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網上評教實行的是全員評教,無形之中給教師帶來一定的約束和壓力,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進行課堂管理,注重教學的效果。在對課堂管理情況的調查中,有4的同學認為所有老師都會認真選擇課堂管理秩序,51%的學生選擇了“大部分老師會管理課堂秩序”,認為“偶爾會有老師管理課堂”的同學占42。從學生對課堂管理的滿意度來看,對目前課堂管理覺得“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調查樣本的79。可見,在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的老師是認真負責地管理課堂秩序的,學生對教師的課堂管理也是比較滿意的。

        (四)網評結果為教學管理與決策提供了較好的依據

        每學期網評結束統計結果出來之后,我們都會將學生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院和教師本人,并對網評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為領導和教學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在學校開展的特崗、精品課程、教學名師、教學優秀獎申報及教師的年終考核、職稱晉升活動中,學生網評成績已成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其中教學名師、教學優秀獎的評選,其網評成績成為一票否決的關鍵指標。

        (五)教師的素質與個性特征受到關注

        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何種表現令人滿意的調查中,學生最關注的是老師的講課技巧、專業水平和講授風格。他們喜歡授課有個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活躍的老師,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進行的《課堂教學管理狀況》調查問卷顯示,老師講課缺乏創新,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極易導致學生無心學習,是課堂教學管理存在一系列問題的癥結所在。學校在教師教學能力、個人修養、個性及風格上應下大力氣加以培養和提高。

        四、幾點建議

        (一)修訂現行評價指標

        根據此次調查的結果,有26.3的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不太滿意。近兩個學期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網上評價,被評為“優”的教師卻占受評教師總數的90以上。這說明評價指標體系尚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對課堂質量的真實看法。修訂現行評價指標,制定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應從學生最關注的方面入手,在評價指標中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與個性特征所占的比重。現行的評價指標雖然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等多個方面對教師提出了要求,但所有指標權重相同,沒有區分度,而且所有指標的設定都是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考慮的。應該從學生的視角修訂現行評價指標。基于高校教學的特殊性,評價指標設置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知能力[2]。例如,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的評價指標,學生的感知能力就較強。評價指標應該內在關系明確,要素內涵清晰,文字簡練,便于學生判斷。盡量避免設置一些學生鑒別能力不足的指標。

        第二,根據不同的課程性質,構建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廣州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課程類型差異明顯,因此,要對參與教學評價的課程進行分類,確保不同的課程類型設置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

        如可將課程劃分為理論課、分散性實訓課(分散在課堂教學中以訓練學生實際能力為主的課程,如大學物理實驗、素描、建筑設計、鋼琴等)、集中實踐類課(如實習、課程設計、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設計等),并分別設置評價指標。

        第三,指標的設置要充分體現以學生——教師為本的價值取向。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診斷和改進[3]。在修訂指標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和教師的意見,讓全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評教指標的修訂工作,使評價工作得到全校師生的認同。

        第9篇:大學生課堂教學范文

        【關鍵詞】安全教育: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

        1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的重要性

        目前,大學生安全事件的發生屢見不鮮,在事件中,反應出大學生安全意識、危機意識淡薄,對社會潛在的風險和危險認識不足。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的出現新的大學生安全問題,對當今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驗。當代大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這些安全知識是過去的教育和生活經驗所累積的,但是極少數的大學生接收過安全知識方面的系統教育,尤其對醫療急救、災難逃生自救、財產保密安全等重要安全常識掌握的情況較差,在日常安全行為表現出意識較弱,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極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傷害。所以,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2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存在的問題

        2.1大多數高校沒有安全教育課堂

        目前,大多數高校忽視安全教育,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設立安全教育課程。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大多組織學生利用班會、團隊活動、人防課等進行集中性的學習教育,還通過學校網站、海報、微平臺等對大學生開展預防性的滲透教育,使大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和技能,這些安全教育缺乏系統性,多是臨時性的,不定期的。

        2.2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不重視

        現目前大多數高校普遍對大學生安全教育不重視。沒有把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到教學體系,也沒有配備安全教育教學的專業教師,也沒有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專業化的隊伍進行培養,安全教育課程上課的老師多是班主任、輔導員、保衛處人員,教學的內容也沒有合理的規劃,教學的目標模糊,教學的內容也較為隨意。

        2.3安全教育教學缺少創新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學形式陳舊,通常以教師為主導灌輸式的講授安全知識,學生經常是被動地接受安全教育,學生接收安全教育知識的效果不明顯。高校的安全形勢隨著經濟發展和信息發展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現有的安全教育的內容陳舊,缺乏時效性差。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缺乏長期的研究和創新,使得目前的安全教育在推進的過程中已經顯得較為落后。

        3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的教學實踐與研究

        傳統的大學生安全課堂教學遠遠落后于現代的新課堂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課程的設計和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傳統的教學更多地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單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消極和被動地位,難以主動積極地區學習。由于長期以來忽視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研究,很難在大學生中培養全面立體的安全觀,學生也很難將學習到的科學的安全知識在日常學習中靈活應用。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課堂教學已經顯得有些落后,新時代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將學生從原來教學內容的被動接收者改變成知識的主動探尋者,也將教師從原來教學知識的傳播者改變成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教學內容的開展是由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的設計和引導下開展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學內容將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劃分模塊,在不同模塊根據教學實際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深化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安全技能。

        3.1任務引領教學模式

        任務性教學將在大學生安全教育課堂教學經常應用。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給學生下達任務,學生通過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對任務內容進行探究,自己查閱資料,完成任務布置的具體要求,再派出代表進行講解,教師進行總結。這種學習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進行討論、探究、質疑和表達。如旅游安全這塊內容,教師先把相關旅游安全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然后下達實踐任務來輔助理論教學,教師可以安排每組去沙漠、海灘、熱帶、雨林等不同的旅游目的地,讓小組為去為不同目的地的出行準備行李和制定游覽觀景安全事項。學生將主動地對出行目的地的人、環境、設備等多方面進行探究,通過準備行李和制定安全事項,樹立了旅游的安全觀念,培育了旅游的安全意識。

        3.2模擬教學模式

        模擬法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操作方式,教師創設一些具體的場景和情景,在模擬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整個模擬過程都受到老師嚴格地監督和指導,多次練習以達到掌握正確的技能為止,實現學生自主的學習安全知識。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在前期把相關突發公共安全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后,教師可以設置上海新年踩踏事件的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中,模擬在公共場所遇到踩踏時候怎么做,在一次次地嘗試學習中,教師進行不斷地糾正,最終達到讓學生強化知識的目的,最后教師要對模擬中產生的問題和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

        3.3社區合作式教學模式

        社區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國外的安全教育中經常采用。為了使得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更加真實和生動,將各種社會力量引入到大學生安全教育中去。通過目前大學和社會形成的鞏固的互利互惠的關系,將大學周邊的社會資源引入,可以邀請社內的專業人員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進行現身說法,也可以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搬入社區的場地進行教學。如藥品安全的教學內容,就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社區醫院的資源,在醫院藥品管理人員或者醫生的介紹了解購買藥品的注意事項、區分真假藥品、藥品的分類,實地觀察藥品的儲存,在專業人士的帶領和講解下,學生對藥品安全有著深入的了解。醫生也可以舉例,某些人因為醫學知識不夠,對身體出現的癥狀不加重視,導致病情延誤的嚴重后果,強化了學生的醫療安全意識。

        3.4網絡輔助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達,運用網絡輔助教學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成為一種趨勢,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與安全教育課堂教學進行協作,將是一全新的網絡輔助教學模式。網絡輔助教學可以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共享和多媒體的特征,可以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如自然災害安全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網絡游戲,地震游戲、泥石流游戲、沙塵暴游戲、海嘯游戲,通過互聯網將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的真實情境的展現出來,學生通過網絡完成逃生和互助,豐富了學生的學習,也使得學生學習中更加主動和投入。

        4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4.1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制度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制定一份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文件,以文件或者條例的形成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行制度上的保障,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目標,內容,形式進行統一的規定。高校在落實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各部門協同管理,教務部門負責安全教育課程,學生處和保衛處負責安全教育的活動,彼此協調組織工作。

        4.2建設軟硬件教學資源

        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模式不是單一的知識講授,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對大學生安全進行更好地教學,所以對教學軟硬件資源有著更高地要求。軟硬件的資源包括滿足課堂活動需要的教室場地、實踐和實訓場地、虛擬環境的模擬、教材、案例庫、教學視頻、課件等內容,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可以逐漸改變學生變動學習的狀態,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的進行設計和運用,將有助于安全教育知識內容的學習。

        4.3構建網絡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視頻公開課已經越來越受到高校學生的喜愛,已經成為當代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網絡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已經為當今教育重要發展趨勢,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將網絡教學和課堂理論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從而打破教學時間、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的眾多限制,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安全防范能力。

        4.4教學內容的改革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你懂的网站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一级精品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