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資源與環境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2001年8月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以來,我國大部分高校都相繼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是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促進教育與國際接軌、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強化學生英語應用和促進學科與學術前沿融合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筆者自2005年起承擔了農業資源利用本科專業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對促進和提高該課程雙語教學效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體會。
一、《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教學的重要性與目的
21世紀,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人口、資源、環境和糧食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在人口眾多的我國尤為突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作為農業院校的傳統專業,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涉及資源、環境與糧食三大問題,因而,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在新世紀就被列為了國家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農業資源與環境學》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主干課程,考慮到該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學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被學校列為了首批雙語教學課程。教學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幾方面:①了解全球和我國資源的分布特征、利用現狀、開發模式以及管理對策;②熟悉農業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導致的各種環境問題以及全球環境變化對農業資源利用、開發的影響;③弄清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的發展趨勢與未來的發展方向;④掌握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的中英文對應的專業術語、專業詞匯,并能熟練地查閱相應的文獻資料,為了解國際發展動態和與國際接軌打下基礎。WWw.133229.coM
二、《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
氣候、土壤、生物、土地、水和礦產等自然資源,既是農業生物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和環境條件,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社會得以安定和經濟得以發展的基本保證。《農業資源與環境學》涉及的內容較廣,因此影響該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
1.學生前期所修課程。《農業資源與環境學》涉及的教學內容較多,既有自然資源方面的,又有環境科學領域的內容,同時還包括了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部分內容,因此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所修課程對其教學效果有明顯的影響。如前期已經修了《農業氣象學》、《土壤學》、《生態學》、《植物學》、《土地資源學》等課程,可以明顯的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一些術語較熟悉,再對照中英文材料就容易理解。
2.學生的英語水平。《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課程是以中英文配合教學為主的,學生的英語水平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度和效果。抽樣結果顯示,學生通過大學四級英語考試的,考試成績的優秀率達到100%;大學四級英語考試成績在300~420分的,考試成績的優秀率只有72.8%;而當大學四級英語考試成績低于300分的,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很多部分不能理解,跟不上教學進度,考試成績優秀的不到20%。因此,在進行雙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是較高的,否則,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3.教師隊伍的配備。《農業資源與環境學》涉及了資源、環境類的內容,兩個領域的內容都非常多且廣博,因此,必須要要配備合理的教師隊伍,包括《資源學》、《環境科學》、《土壤學》、《生態學》、《土地資源學》等學科的教師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以便各方面的教學內容有相應的教師進行講授,保證教學內容切合學科發展的需要和講授最新的知識點,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促進教學效果。
4.教材的選定。教材是老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進行預習、復習、鞏固的基本條件,沒有合適的雙語教材,雙語教學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針對普通高校的雙語教學課程,教材的選用既要是流行的知名教材并且是充分體現前沿技術的,又要是語言生動而內容淺顯易懂的,否則對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沒有明顯的幫助。目前我國引進的原版外文教材數量有限,因此,根據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學生的情況,組織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自編了教材,比較適合學生的需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提高《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
1.強化教師的英語水平和促進教學水平提高。雙語教學是用外語(主要是英語)來講授專業課程,用母語來輔助理解的一種教學方式。作為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老師的英語應用水平應該達到一定的要求,最好是具有國外留學、訪問(半年以上)、工作的經歷,《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雙語教學的教師配備中具有國外學習、訪問經歷的教師2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英語的應用和口語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教學效果良好。教學水平是決定雙語教學的關鍵,教學水平的提高除教師需有多年從事教學的經驗外,老師還必須全身心投入教學,關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才能達到理想的雙語教學效果。同時,還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培訓,因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多,且該學科領域的知識更新快。
2.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適時調整中英文授課的比例。雙語教學的首要目的還是要以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為主,在采用雙語教學時要因材施教,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不同屆別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差異和接受程度,適時地調整使用中英文教學的比例,如在講述農業生產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時,考慮到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就以中文為主,教學效果較好,同時還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并進行階段性地反饋,隨時修正教學方向,一切以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專業知識為目標。
3.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生的英語水平直接關系著雙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要給學生信心和鼓勵,學校要結合學生英語能力的實際情況,采取激勵機制和嚴格措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學生借助英漢詞典,學生每天抽出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閱讀相應的英文教材;要求學生的作業和試卷必須是英文表達;要求學生不斷地閱讀、背誦和聽說,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老師在課程教學的前期,可適當的放慢進度,讓學生逐漸進入到雙語教學的角色,給學生一個適應階段,隨著課程的深入進行,加大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比例,逐漸改變學生背誦和抄寫教材原話的習慣,培養學生靈活的英語表達。
轉貼于
4.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學互長。雙語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考驗,承擔雙語教學工作的老師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僅用母語教學的課程要大得多,對其要求也更嚴格,同時,一般也是學校優秀的骨干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能還是有很多不足,因此,要改進雙語教學,也得改變舊有的評價手段、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形成良好的評價機制和導向機制,激勵教學雙方,以引導和促進雙語教學效果的改進。
參考文獻:
[1]馬增林,高志杰,李丹.我國高校實施專業課雙語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6):169-170.
[2]楊毅.構建中國高校本土化專業課雙語教學模式論析[j].科教文匯,2010,(5)(上旬刊):45-46.
[3]張毅芳.《國際市場營銷》雙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廣場,2010,(4):224-226.
[4]李文麗.雙語教學的效果分析與改善途徑[j].遼寧教育研究,2006,(6):61-62.
[5]陳寧夏.論影響普通高校雙語教學效果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0,(11):130,58.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農業領域;應用;農業區劃
前言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作為上世紀中后期的產物,其集合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遙感技術、環境科學、地理學等諸多學科,通過調用地理空間數據庫,根據實際需要建立起地理模型用于空間分析,得到科學的地理數據,從而為決策服務。目前,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農林生產、交通運輸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生產和規劃決策提供參考。
1 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地理信息系統功能的實現過程依次為:地理數據的采集、數據分析、地理決策和應用。一般來說,地理信息系統由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庫系統和人員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只有每個部分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地理信息系統高效運轉。
1.1 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系統包括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主要由存儲器、中央處理器、顯示器及其他用于數據存儲和傳輸的介質,為系統的運行提供基礎支撐,而軟件部分則主要負責系統數據分析。
1.2 地理數據庫系統
地理數據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地理數據的檢索、查詢等操作,同時提供數據維護的功能,為地理信息系統的運行提供資源支撐。
1.3 人員
在自動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人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視,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相關人員組要包括系統管理人員和用戶兩部分,其中系統管理人員是維持系統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是系統工作方式而用戶則決定著地理信息系統信息產品的發展方向。
2 地理信息系統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農業生產系統高度依賴于周圍的資源和時空環境,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同時促進農業發展與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農業生產管理、農業生態環境監測以及病蟲害預防等工作。實際工作中,要達到以上的目的則需要大量的空間數據信息支撐,不但要完成數據的采集,還要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以便做出農業決策,因此傳統的數據管理系統就顯得捉襟見肘,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給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歐美發達國家將GIS用于農業生產在技術上已經較為成熟,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環保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農業領域應用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應用方面包括:國土資源規劃決策管理、農業資源調查管理、災害預控、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土壤侵蝕監測、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農業生產規劃、農業估產、農業生產潛力分析等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2.1 土地資源規劃與決策
土地資源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應用領域,因此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的地理定位等基礎信息必須準確無誤,并且實時性強,從而使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向著信息化、可視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通過應用GIS可完成對基礎地理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存儲,并按工作需要隨時查詢檢索數據,通過軟件分析為土地資源決策和發展方向預測提供客觀依據。當前,我國耕地面積逐漸減小,違規占用耕地的行為比比皆是,為保護耕地,規范土地的使用,應用GIS勢在必行。在傳統土地資源管理中一般存在若干個規劃土地信息系統,每個系統負責處理特定的數據信息,因而需要多個部門之間合作完成,而應用GIS后通過數據模型和數據交換框架的建立就可將多種數據信息存儲在同一系統中,利用數據協同技術統一數據標準,從而為決策服務。
2.2 農業區劃
農業區劃是GIS在農業領域的典型應用,其應用方式是將GIS與現有的社會經濟數據和自然資源數據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分析形成農業區劃統計圖件。另外,為使區劃圖更直觀和定量化,可綜合利用GIS和遙感技術,將遙感的結果呈現在GIS區劃圖中。
2.3 農業資源調查
對農業資源展開調查,建立農業資源統計數據庫可為從事農業經濟活動提供科學參考。通過地理信息系統一方面建立起由土壤圖、氣象圖等組成的數據庫,另一方面將圖形與數據庫有機結合起來,用計算機管理這些圖形和數據,從而推動農業資源自動化管理。基于GIS的農業資源調查和管理系統可以使數據更新更加及時,查詢檢索速度更快,而且在數據圖形使用時可以更直觀地展現給客戶。
2.4 農業生態環境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在農業生態環境管理上的應用主要包括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環境污染防治等。對環境監測來說,由于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強大的建模功能,故可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環境監測工作的需要有目的地建立起區域農業生態環境模型,對區域內農業生態環境的變化進行模擬,使農業生態環境模型呈現動態的變化,便于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對環境影響評價和污染防治來說,由于污染源具有區域性、流動性和呈梯度變化等特征,用傳統的方法使得結果可能會以偏概全,而應用地理信息系統使得反映出的信息量更加真實,從而有助于實際工作的順利開展。
2.5 農業災害預測與治理
對農業生產中可能出現的災害進行預測和控制,對已經發生的農業災害進行治理是提高農業生產產量的重要舉措,通過將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系統和計算機系統結合起來,對農業災害進行評測,從而為政府及農業相關部門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具體來說,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特性,經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演變分析可得出某種災害在該區域內的演變規律和空間分布特點,同時可對災害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有助于提前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大面積受災。另外,對于已經有災害發生的區域,根據地理信息系統提供的空間信息數據可得到受災區域面積和受災程度,從而大概計算出受災帶來的經濟損失。
3 結束語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發展農業是解決十三億人口吃飯問題的重中之重。毫無疑問,在農業領域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有助于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除上述幾點外,地理信息系統在農業領域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這就需要人們不斷開發,以使地理信息系統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璐,翟義欣,王菲.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發展及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5,24(增刊).
關鍵詞:農業經濟;農業發展;現狀;可持續發展;實現方式
農業資源是農業經濟得以實現的基礎,通過對水域、空氣、土壤、氣候和植被等農業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這是確保農業生產得以提高的重要基礎。只有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才能確保農業資源實現永久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對農業資源的保護,從而確保子孫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實現土地、水和動物資源的永續利用,在經濟、技術和環境上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滯后于工業的發展,而且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經濟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由于我國農業發展的總體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效率較低,投入產出不協調,而且農村存在著大量的勞動力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更多的關注,已成為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1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
自我國農村實行以后,我國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其不僅使農業機制放活,而且農民生產經營擁有了更多的自,農村的生產力得到解放,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義,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實現了適應,充分的調動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使農業產值及農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農村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目前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下,由于農業機械化配置程度較低,農業投資比重較小,缺乏健全的基礎設施等,從而導致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緩慢,家庭式的生產模式,導致農業生產過程中缺乏協作性,而且生產效率低,技術落后,小農經濟特點較為突出。目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用大量高毒及高殘留的農藥和化肥,這不僅導致農產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而且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土壤結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農業受到了嚴懲的污染。由于經濟發展過程中導致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大量耕地被侵占,水土流失嚴懲,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缺乏,無法有效的發揮水利工程的效益。另外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全作社還沒有全面進行普及,缺乏健全的農村金融休息,專業化的農業人才缺乏,農業科技知識得不到很好的普及,這都制約了當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2.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方式
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加大對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力度,通過對農民科學生產進行有效的指導,從而使農業生產成本得以降低。加快農村經濟合作社的建立和推廣,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民的收益,而且可以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在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將環境建設有效的結合起來,加強對耕地的保護。在加快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的基礎,要不斷的強化對農業生產的再教育,通過政策引導和鼓勵等多種形式,從而充實農業專業隊伍,使農業專業人才能夠到基層農業部門中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加大對農業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業機械化建設的步伐。國家應采取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大對水利設施建設,更好的提高農業的生產能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性,從而打造綠色農業品牌。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方式上,不僅需要加大生態農業的建設,而且還要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從而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首先要發展開拓資源的技術,開發利用新的資源以進行農業生產,目前海洋、沙漠和某些種類的生物資源比如微生物和太空資源都有待大力開拓。其次是節約資源的技術,這是一個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理,目前農業生產中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可見開發節約資源農業技術仍有廣闊的空間。再次是保護資源環境的技術,其中包括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物種資源,研究推廣低毒低殘留化肥和農藥,加強工業三廢的治理等等。然后還可開發創新效用的技術,包括深加工和農作物廢物及牲畜糞便利用技術等。最后還有保護效用的技術,包括糧食倉儲技術,果蔬保鮮技術,水產冷凍和腌制儲藏技術等等。
2.2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與加強
農業是我們國家的基礎產業,需要受到國家法律制度的保護,需要政府從全局統一規劃統籌,建立相關的法律制度來提供農業最基本的保障措施。國家應制定關于農業發展的法律,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法律以及保護農業生產力和農民利益相關的法律,并且要認真貫徹農業法律的實施,使農業在法律保護健康持續地發展。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民打造美麗宜居的生存、生產、生活環境,為農民居民配置優越的教育、衛生資源,吸引農民留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資金投入機制,把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逐步納入公其財政覆蓋范圍。此外,還應大力發展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投入資金并給予足夠重視,運用互聯網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嘗試,大力扶持農民自主開展農業經營以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繼續研究探討“農民合作社”和“農超對接”等經營模式,引導農民提高技術、改善經營提高防御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風險。
3結語
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人均資源占有率處于極低的水平,再加之當前農業信息化和產業化都處于較低的程度水平,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對農業資源的保護意識缺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力度,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加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強農業生產中科技的含量,加快農業的信息化和產業化建設,確保農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閻元禮 單位: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
世界農業經歷了從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在此過程中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石油農業”還是發展中國家的“綠色革命”,它們在創造了農業增產奇跡同時,也帶來了土壤退化、環境破壞、病蟲害爆發等一系列農業生態問題,它們所追求的高效都是建立在能源巨大消耗和環境破壞基礎上的,以投入產出進行成本核算,“高效”的意義殆盡,只能說是一種“高消耗”的農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可持續發展思潮的涌動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引發了全球農業可持續性的思考。1991年4月,FAO在荷蘭召開的“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上所通過的《登博斯宣言》,給持續農業以新的完整定義:管理和保護自然資源基礎,調整技術和機構改革方向,以便確保獲得和持續滿足目前幾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這種持續發展能保護土地、水資源、動植物遺傳資源,而且不會造成環境退化,同時技術上適當,經濟上可行,能被社會所接受[1]。發展可持續農業是目前全球的一項共識,而集約高效利用農業資源則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農業資源利用過程中,既要維持或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的潛力,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又要保持農業生產環境的趨良性,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在判定農業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時,不能僅以農產品產出狀況為依據,判別“高效”利用的第一位標準是農業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是可持續的[2]。所以,有學者認為必須從更大范圍和尺度來界定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衡量農業資源利用高效與否的標準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節約利用資源,資源利用率高;有效利用資源,資源產出率高;投入少產出多,經濟效益高;不造成資源退化、枯竭,可持續利用資源;不污染環境,保持高質量的農業生態環境[3]。由此可見,持續農業對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提出了現實要求,而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正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2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方法
2•1比值分析法
比值分析法是一種簡便而又實用的方法,農業資源效率計算可以表達為[5]:Rec=E0-N0Ri(1)式中:Rec為廣義的農業資源效率,Ri為資源消耗量或占有量,E0為有效價值產出,No為伴隨該資源消耗利用過程產生的負面效應價值。利用比值分析法可以直接求算資源利用效率[4];還可以通過計算資源消耗系數來間接求算資源利用效率[5]。消耗系數越大,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比值分析法計算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具有形式簡單、涵義明確的特點,當所消耗的資源數量比較容易量化,其數據易于獲得,并且所要評價的對象具有同質性,形成的評價指標具有可比性時,通常會用比值分析法。但使用比值分析法的關鍵是投入要素和產出要素數量的確定以及綱量的統一。由于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中社會、生態、經濟資源的投入難于量化,也很難在投入與產出之間建立統一的量綱,因此,比值分析法在這一方面受到了限制。比值分析法通常是對單因素進行評價,不利于發現阻礙整體資源潛力充分發揮的限制因素,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農業生產系統特征,高效配置農業資源,開展相應的技術體系集成,還需結合其他評價方法展開。
2•2生產函數法
利用生產函數進行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是指通過生產函數的建立與參數的求解,將實際觀察值與生產函數所要求達到的水平相比,來反映資源利用效率,并且分析各投入要素對產出的影響大小[6~9]。其基本表達式為[10]:Y=f(X1,X2,…,Xn)(2)式中:Y表示某一農產品的產出量;X1,X2,…,Xn表示參與該農產品生產的n項資源投入;f是投入轉化為產出的函數關系。在所有的n項資源投入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還有一些是當前條件下無法觀測的。通常研究的是可控投入對產出的影響,而把不可控和不可觀測投入作為一個隨機擾動項,因此,農業生產函數又可以表示為[10]:Y=f(X1,X2,…,Xk)+ε(3)式中:前k項投入表示可控投入;ε為代表隨機擾動項的隨機量。利用生產函數進行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內容包括:利用生產函數模擬出固定投入下的理論最大產出,采用實際產出/理論產出來評價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效率;采用同樣原理評價固定產出條件下最佳生產過程與被評價生產過程投入量之間的關系;采用農業生產函數中的系數(產出彈性),評價各投入要素對產出的影響;計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通過把除要素投入以外的其它所有因素對產出的綜合影響均看作科技進步的作用,常以余值或殘差的形式來評價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生產函數方法是針對同一農業部門(或單位)而言,不同農業部門(或單位)借助于回歸分析技術各自建立的生產函數模型是無法進行比較的。生產函數法是目前分析科技進步效果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但是它不能反映科技投入是如何影響科技進步進而影響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這樣就容易導致人們對科技投入的忽視,最終延緩科技進步。
2•3包絡分析法
包絡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Chares和Cooper等人在1978年提出的,主要采用數學規劃方法,利用觀察到的有效樣本數據對決策單元(DecisionMakingUnits,DMU)進行生產有效性評價。DEA法用一組輸入———輸出數據來估計相對有效生產前沿面,這一前沿能夠很方便地找到,生產單位的效率度量是該單位與確定前沿相比較的結果。應用DEA法可以進行農業資源相對生產效率評價[11]及農業技術效率評價[12]。應用DEA法進行農業資源相對生產效率評價時,需要考察不同農業生產區域(作為決策單元),選取它們的主要投入指標作為輸入,選取一些主要的產出指標作為輸出。應用模型求各決策單元的最優解θ*,值為1的決策單元對應著最高的投入產出效率,從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的角度,它們構成了投入產出效率最高的一類農業生產區。由于行業投入產出的效率高低總是相對的,總可以將DEA有效的決策單元剔除,再對余下的單元進行DEA評價,以確定在余下的農業生產區中哪一個行業的投入產出效率最高,且構成一個類別(對應的θ*值為1)。經過有限多輪的DEA評價,就可以將不同發展水平的農業生產區按投入產出效率的高低自然而客觀地分成不同的類[13]。在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中當某些數據不易于直觀獲得,尤其是評價對象結構較為復雜時,DEA法顯出其優勢。利用DEA模型進行評價可以得到一些相對性的結果,有利于具有相同類型的部門(或單位)之間進行對比,同時也可以對于同一部門不同時間段進行對比與評價[14]。該法主要用于多投入,多產出系統的相對效率的評價。其與生產函數的區別在于所估計前沿面的差別。生產函數的前沿面是一種理論前沿,代表一種理想狀態,而DEA的前沿面是一種相對有效生產前沿面,具有實際意義。但是DEA方法評價的結果只是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相對高低,并不能說明相對效率低的原因,還需要結合其他方法來找出提高效率的對策;同時,有關DEA的模型大多沒有考慮實際生產過程中的隨機不確定性,因此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間會產生一定的偏移。在這一方面,國內外的許多學者正在進行研究與改進,如Banker[15]和肖渡[16]等把統計方法引入DEA,提出了用最大似然估計法處理DEA中的隨機性;O1esen和Petersen[17]使用可信度域的分段線性包絡方法提出了概率約束DEA模型;Cooper[18]等把滿意度概念引入DEA,提出了滿意度DEA模型等。
2•4能量效率分析的評價方法
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體系中除包括水、土、氣、生等單項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外還包括物質、能量轉化效率等一些綜合性指標。能量效率分析就是要研究系統的能量流,從能量利用轉化的角度進行效率分析。在研究能量流的過程中,利用能量折算系數把各種性質和來源不同的實際投入產出物質轉換成能流量,通過計算機和統計分析確定系統內各成分間各種能流的實際流量。對于農業生產系統,主要是研究其輔助能量投入產出以及轉化率的大小,包括生物輔助能,工業輔助能,人工輔助能,產出能等。目前能流分析方法有統計分析法、輸入/輸出分析法、過程分析法三種[19]。以輸入輸出法為例,首先測定輸入輸出實際的流量,利用能量折算系數統一量綱;在此基礎上,進行能量效率分析,分別計算各種輔助能的能量利用效率(總產出能/各輔助能投入),太陽能利用率(系統能量總產出/系統太陽能輸入),總的能量利用效率(總產出能/總投入能)以及能量投入邊際產出等;還可以利用統計的方法,對各輔助能投入與能量總產出之間進行回歸分析,尋找農業生產中的限制性因子;應用灰色系統理論的關聯分析方法對影響能量總產出的各項投入因子的重要性進行量化分析,尋找較能影響系統產出的因素;計算各種能量的投入比例,分析系統的能量投入結構,以反映能量投入效果,確定能量投入是否合理[20]。能量效率分析把各種性質和來源根本不同的物質均以能量單位表示后進行比較和數量研究,然而,不同類型能量并不可比較和加減,例如,農業生態系統輸入的石化能和生物能存在根本差異,同是石化能煤炭燃燒產生的1J能與1J電能也存在極大差異,不可作簡單相加和比較。能量效率分析無法對系統的能物流、貨幣流、人口流、信息流進行綜合分析,能量單位也不能用于表達生態與經濟效率的關聯。能量效率分析主要計算系統能量的產投比,顯示投入能對產出能形成的效率,但通常對于自然資源能量的投入(如雨水能等)考慮得比較少,因此,其分析結果得出的各種產投比并不反映自然的巨大作用和貢獻,不能表示生態效益。
2•5因子-能量評價模型
因子-能量評價模型是基于能量分析,以能量作為評價“媒介”,采用能量的形式,將諸多功能、性質、量綱等都不一致的因子置于統一的衡量指標下[21,22];不同于能量效率分析的是,它以能量運動轉化的衰減過程為評價主線,不僅是對輔助能的評價,而且更多地是對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的評價,評價過程也具有更好的層次性。因子-能量評價模型將農作物產量形成過程劃分為若干環節,每個環節加入一個資源因子,對應一個理論產量,隨著環節的深入,影響因子逐漸增多,理論產量呈衰減趨勢。通過建立因子間相互關系來尋找限制性資源因子及其定量制約程度。因子對生產過程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因子-能量損失量(相鄰理論產量的差值);因子-能量衰減率(差值與上一級理論產量的比值);資源組合利用效率(實際產量與各級理論產量的比值)。因子-能量評價模型最大的優點體現在通過“能量”作為載體,將不同類型、性質的評價對象統一在相同的量綱下,具有不同類型、不同部門、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可比性。但由于模型中的階段變量均來源于不同生產級別的農業生產力模型的計算結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無論評價思路、評價環節劃分、還是評價結果都受到農業生產力模型研究進展及其精確程度的制約。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劃分評價環節時,由于生產方式、制度及管理等因子難以量化,對應的因子評價工作難以進行。
2•6能值評價方法
能值(Emergy)是由著名生態學家Odum創造的一個新詞,其定義為:一流動或貯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種類別能量的數量,稱為該能量的能值[23]。在實際應用中通常以太陽能值為標準來衡量其它各類能量的能值,即一定數量的某種類型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太陽能的數量。將單位數量(1J、1kg等)的能量或物質所包含的太陽能值稱為“太陽能值轉換率”。能值的提出是系統能量分析在理論和方法上的一個重大飛躍。借助太陽能值轉換率,生態系統的能量流、物質流和貨幣流等,均可換算為統一的能值。因此系統研究包含了自然和經濟資源,而且這些作用流可以直接加減和相互比較,從而實現了系統生態分析和經濟分析的有機統一。能值分析已被大量用在生態系統可持續性評價研究當中。利用能值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反映農業生態與經濟效率的能值指標體系,與傳統的能量分析相比,能值分析一方面延用了能流分析的一些基本思路與方法,反映系統投入—產出的情況,而且能夠更深刻地反映系統的能量等級、環境容納能力,生態經濟效率等,從而更好地說明系統的結構功能特征。根據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構造以下常用的利用能值進行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這些指標從不同的側面反映農業資源利用系統特性,也可以綜合這些指標對系統進行效率與可持續性總體評價。能值評價方法的最終結果表現為不同農業資源在能值數量及其綜合評價指標上的差別,不同資源的能值最終以能值表示的價值來體現,從而掩蓋了不同類型的資源所包含的不同性質和類別的價值,及其相關的社會、經濟、生態服務功能。對于具有相同能值含量的石頭與金子,該評價方法最終顯示的將僅是數量相同的能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石頭與金子所包含的內在差別。如何將能值評價與不同資源類型所包含的社會、經濟、生態服務價值建立直接的聯系,是能值分析中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能值分析評價方法在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如何準確求得各種能量的太陽能轉換率,如何揭示能值內在差異,如何建立能全面評價系統特性的指標體系將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2•7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為評價目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是較基礎而常用的方法,在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制定適當的度量指標,并依據指標間的前后、左右關系,形成有序而全面的評價指標系統,用以定量反映和衡量農業資源利用的有效性狀況,識別和診斷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和不同模式農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制約程度,藉以勾繪出農業發展的資源利用基本輪廓[25]。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基本思路為:由本底指標推算潛力指標,通過對現實生產力與潛力的對比計算出效率指標。其中,效率指標是評價值指標體系的核心和關鍵。在基本原則和思路的指導下,國內學者從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建立了類別多樣的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如李道亮等從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基本內涵出發,充分考慮資料來源和實現可能性,建立了農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和輔助指標體系[26];為便于研究分析,徐勇將農業生產系統概念性劃分為農業自然生產和經濟生產兩個相互嵌套的過程,并將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體系從結構上劃分為自然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和社會經濟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兩大類,每個大類各含五個亞類,每個亞類又分別由本底指標、潛力指標和效率指標組成,并以效率指標為基礎形成評價指標體系[25];謝高地等人則在此基礎上,按衡量標準類別將評價指標劃分為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指標、資源利用社會滿足程度評價指標、經濟評價指標、環境評價指標和可持續評價指標5個類別,而在指標層次方面,則沿用兩大類10個亞類思想,經過進一步的綜合與基礎層次歸位而設計為綜合評價指標層和基礎評價指標層兩個層次[2]。指標體系方法雖然比單純用模型方法評估更為全面,但是指標體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問題:①有些指標看似合理,但由于數據不易獲得,實際操作起來就很困難;②有些指標在選擇上存在概念模糊和交叉現象,不少具體指標之間存在較高的正、負關聯性[27];③指標數據太多,不便操作。同時,評價指標體系中權重或貢獻率的確定也是很困難的技術問題,目前國內研究中常采用層次分析法、特爾菲法等方法,有很強的主觀性。
3結語
關鍵詞: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對策;湛江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3)10-0067-02
湛江市地處廣東省西南部,交通運輸十分便利,是到海南和廣西以至我國西南的交通要道,同時也是距離南亞最近的港口之一。湛江“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近幾年來湛江各地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步,按照區域化、特色化、優質化要求,大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培育和發展水果、蔬菜、糧油、禽畜、水產等支柱產業。但是在蔬菜產業發展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提高。
1 湛江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湛江是廣東省的農業大市,蔬菜產量、內銷量、外運量均居全省前列,是全國南菜北運生產基地,蔬菜產業已經成為我市種植業的主導產業[1~3] 。全市蔬菜基地1.68萬hm2,總產量200萬t,其中外運菜基地近6.67萬hm2,年外運量超過100萬t,冬春季外運菜的生產已成為本市農民重要的經濟支柱[4]。
近些年,我市政府轉變觀念,沖破體制束縛,以市場為指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使湛江市的熱帶農業特色逐步顯現,由過去的零星分散向基地化規模化發展,規模化種植和區域化布局已經基本形成[5]。
我市有較完善的流通隊伍和流通渠道,全市已有產業化經營組織2 500個,其中種植業800個。至2010年底,全市共計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49個,其中省級示范社12個,發揮了很好的市場帶動作用。
2 湛江市蔬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科技力量不夠強、科研設備不足和科研成果不多
湛江市財政對農業投入相對較小,導致農業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目前水利灌溉設施不完善,大部分農民靠人畜力挑運澆水,農田區機耕路等交通設施不完善。蔬菜設施栽培、保護地栽培面積十分有限,專業技術人員少,從事蔬菜育種的專業人員有限。湛江市每年推出的自主選育的蔬菜新品種很少,大部分種子靠外地引進,導致蔬菜種子市場混亂,缺乏良種良法配套栽培技術。
2.2 管理體制落后、地方特色不突出
種業市場監管不規范,沒有完善的種子質量認證制度和標準,蔬菜生產基地大多比較分散,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標準化蔬菜基地少之又少,很難進行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打造不出地方特色,沒有自己的品牌。缺乏政府的統一引導,蔬菜市場價格不穩定,農民盲目追求效益,每戶種植的品種雜,也很難打造出地方特色。
2.3 農產品質量有待提高、農產品市場有待完善
湛江市蔬菜產業化經營比較落后,蔬菜生產、流通、加工、消費各環節的系統化和一體化水平較低。種植過程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從而降低蔬菜的價值。外運菜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和社會化服務跟不上,產品需求信息缺乏前瞻性和準確性,加之目前我市蔬菜市場的流通存在較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未形成較規范的流通體系。
3 湛江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
3.1 落實政策和措施,使蔬菜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以科技為先導,以產業化經營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正確領導,政策引導,合理規劃,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優化產業結構,使蔬菜產業穩步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3.2 全力打造地方特色
在現代農業中,決定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的主導因素是市場需求,而不是生產和供給,因而農產品的供給結構必須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以適應于社會的需求。我們要瞄準市場,積極引進新的蔬菜品種,挖掘適宜在我市生長的特色蔬菜,豐富我市特色蔬菜品種,使我市蔬菜產業朝著多元化發展。建立穩定、適時的優質蔬菜生產基地,提高蔬菜質量,增加出口,多創外匯,真正地為農民創收。
湛江市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特色明顯,旅游景點眾多,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立體農業、反季農業、休閑農業、旅游農業和都市農業等,將蔬菜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全力推進一些大項目和知名品牌產品。
3.3 加強培訓,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穩定壯大農技推廣隊伍,大力引進蔬菜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多種形式發現人才,在普及推廣農業科技知識中開發蔬菜技術人才,幫助他們與有關院校科研機構建立經常性的聯系,進行技術合作開發,實現優勢互補,多為他們提供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擴大視野,增長見識,鼓勵并吸納他們參加蔬菜專業技術學會、蔬菜學術技術會議、到外地學習考察等。
3.4 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為蔬菜產品銷售提供交易平臺
發展和完善市場流通體系,規范市場競爭行為,搞活流通領域,是發展蔬菜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證。要培育和增強農民的市場觀念,大力開辟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逐步形成市場網絡;要逐步改善農產品市場基礎設施,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使農產品市場設施簡陋、交易條件差、服務功能不配套的狀況有根本改觀;還要重視對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整合、改造與完善;最后要積極推行標準化分級分類和規格化包裝,與配送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業對接,制定市場信息標準,建立信息采集、渠道,健全制度,加強信息預測分析,為進一步活躍、改善市場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3.5 堅持可持續發展
通過宏觀財政手段鼓勵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的政策與活動,盡量制定合乎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宏觀政策,以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以耕地的保護最為關鍵。改善農業資源環境,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為害,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還要控制農業自身的污染源,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防止過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農用水體富營養化等。建設節約型農業,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 呂慶芳.南菜北運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熱帶農業,2012(3):21-22.
[2] 黃斌民.廣東蔬菜產業及優勢區域布局[J].中國蔬菜,2007(11):5-7.
[3] 陳淦添.湛江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11.
關鍵詞:西部;農業循環經濟;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可見,堅定走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被提到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和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的重要高度。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西部地區在我國的版圖上跨度很大,自然條件有很大差異,由于歷史的和經濟上的原因,西部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建設直接關系著我國西部乃至全國農業生態文明的整體建設步伐。
二、西部地區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制約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較嚴重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全國對森林資源進行了長達40多年大面積的掠奪性采伐,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森林遭到破壞后,涵養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氣候變得更加惡劣,會導致洪澇、干旱或沙塵暴的發生。西部地區農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長期沿襲著開荒種地的原始農耕模式,牛羊的生產絕大部分還停留在放牧式飼養上,加之個別地方由于急于發展,過度開采,超載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桿植物和草山的破壞甚至毀壞。據統計,西部地區以川滇地區天然林區森林資源破壞最為嚴重,森林單位蓄積量年均遞減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區和四川盆地周邊山區。由于森林覆蓋率過低,加之歷史上毀林濫墾、陡坡開荒,使山區失去涵養水源和調節水源的功能,加劇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區占西部總面積57%,而水資源量只占18%,水能資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趨嚴重,據統計,90年代初以來,西部地區農田每年受旱面積達86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劇趨勢。
(二)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西部地區由于歷史和氣候的原因,農業生態環境較差,加之耕地條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江河和塘庫水體的污染及部分地區水源的水質惡化;同時不合理的施肥還造成土壤表層板結、土壤酸化等嚴重問題。目前農村點污染與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與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日益突出。
(三)農業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較突出
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時我們也使用了世界化肥總消費量的31%,全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農藥殘留超標使農產品污染等問題十分突出。同樣,西部近年來,農藥施用量也呈增長趨勢,一些農藥甚至能在土壤中長期殘留,這些農藥的殘留物還可以通過水的傳遞,將污染擴散到很遠的地方,造成農產品嚴重污染。這些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直接危害國民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所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三、以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基本對策
(一)大力宣傳、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門要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活動,如舉辦專題講座、印發宣傳品、經驗交流會和采用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手段進行全方位教育宣傳,只有廣大人民群眾從思想上充分認識農業循環對于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科學道理和經濟、社會效益,才能轉變單純追求GDP的觀念,提高西部地區各級干群增強農業資源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讓農業循環經濟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廣大農民群眾之中,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等活動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農業循環經濟“3R”原則,促進農業資源循環利用
按照“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的農業循環經濟“3R”原則,西部地區盡量減少進入農業生產的物質量,節約和保護農業資源,減少土壤、水體和農產品中的有害殘留;提高農業機械、農業基礎設施等的利用效率,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如推行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變廢為寶;從深度和廣度開發農業資源再利用價值,實現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體以及動植物等資源的良性再循環。同時在農業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物產生和消費等環節,應特別重視循環型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提升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規模,逐步建立起西部農業資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環利用體系。
(三)科學規劃,探尋適宜西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模式
西部各地區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差異明顯,農業類型多樣,不同區域有不同農業生產類型,為此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不可搞“一刀切”,應根據西部地區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既要考慮整體布局,也要考慮本地特點,探尋農業循環經濟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模式,如可以在具有區域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資源條件的區域,以農村特色農業型發展模式為主,建立高效獨有的農業生態系統;在平原經濟區域可以以農業生態產業園模式和農村庭院模式為主,即在農業生態產業園內通過對一定地域空間內不同農業企業間,以及其他企業、居民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能源的輸入與輸出進行優化,從而在該地域內對物質與能量進行綜合平衡,利用農村庭院這一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資源條件,獨立地形成一個無廢棄物的循環式結構。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
科技創新是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撐,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科技創新力度,大力開發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農業技術、農林牧品種遺傳改良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綠色耕種技術、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以及大力發展建造水源涵養林、護坡林、護堤林、防風林等防止水土流失技術等。同時必須正視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容量,按照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實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工程和凈土、凈水、凈氣的“三凈田”工程;加大江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科學性、持續性,進一步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并同時做好農民的后續保障工作;創新手段,提高檢測技術技術水平,進一步制止工業污染對農業環境的損害,加大農業污染的治理力度;進一步明確農產品準入標準,完善農產品藥物殘留快速檢測系統,確保西部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完善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及法律保障制度
西部地區應加快完善現有國民經濟核算、價格、財稅、金融等與建設西部農業文明不相符的體制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法律保障制度,立法機構要組織專門人員,根據不同制度的性質和種類,加快步伐對已有的制度進行完善,對還沒有的制度加快制定,同時規范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嚴肅查處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和生態破壞現象,確實保障西部地區以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西部農業生態文明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實施,并取得積極成效。
作者:方杰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十八屆五中全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吳季松.循環經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任正曉.農業循環經濟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4]張梓太,張乾紅.論中國農業發展機制的生態化-兼論農業與生態環境關系原理[C].2007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
[5]胡美倫.對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新西部(理論版),2014(16)
[6]周立,潘素梅.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農業發展[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7]方杰.農業循環經濟: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8]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劉應洪.基于循環經濟理念的四川農業生態文明建設路經研究.發展研究,2010(12)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 生態農業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在充分發揮農業基礎性作用的前提下,既需要國家宏觀政策,也需要微觀的技術方法。走農業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基于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來決定的。
一、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一)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
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既要保持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的穩定又要保證農業產品的質量。我國農產品要想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提高農業產品的質量,只有我國的農業經濟與國際接軌,才能充分發揮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和農業生態,促進農業產業化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了農村農業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促使農業資源和環境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長久發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解決了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問題,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推動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達到農業生產集約化和生態化,促進農業產業化。
(三)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資源短缺、環境惡化、人口增多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由依靠消耗大量資源、破壞環境的粗放型農業向依靠科學技術的集約型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有利于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減小了污染,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農業資源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減少對資源的一次性利用,增加他們的重復使用。同時,對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比如農業的生活垃圾可以用來建立沼氣,這樣不僅保護了農村的生態環境也減少了資源浪費,節省了資源。
二、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農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矛盾
近年來,城鎮化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農村人口的快速增加,這就使得農村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減少,農村的教育、醫療環境面臨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導致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就業困難,造成農村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資源環境惡化,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另外,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圍湖造田、毀林造田、私自開發土地等現象嚴重破壞了農村生態平衡。
(二)農業結構不合理
由于農村信息傳遞之后,信息傳播途徑有限,雖然很多地區農民不停擴大經濟作物生產來提高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短期來看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從長遠看就會導致農業結構的失衡,有些產品會出現供過于求,而一些產品會供小于求。著不僅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減緩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民素質較低不利于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農村人均資源不足,尤其是教育資源缺乏,導致部分農村孩子沒法上學,農村文化水平總體偏低,沒有一定的創新精神,也很難接受新鮮事物,尤其是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難以推廣應用。
三、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大力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和內涵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力,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國家應該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內涵進行大力的宣傳,讓農民讀懂并接受這一發展新模式,從而保證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順利實施。
(二)保護好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源
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近年來,由于鄉級土地規劃建設不合理,許多企業工廠違章擴建,嚴重的占用了農村的耕地資源,耕地資源的減少直接導致糧食減產。還因為農民生產過程中濫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地鹽堿化嚴重,耕地資源減少。國家應加大農業科技投資,幫助建設綠色生態農業。修建水庫、灌溉渠等公共設施保護農業生產用水。
(三)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經濟的必備自然條件,政府應加強對農村排污企業的治理,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植樹造林,做好對農村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四、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方向
(一)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環境對農村經濟發展做出總體規劃。再滿足主要發展方向的同時結合農、林、牧、副、漁業協調發展,共同形成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從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農業
以生態農業為基礎發展綠色農業,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出無污染、五公害的綠色農產品,隨著人們對食品營養價值新的認識,綠色農產品得到廣泛認可,經濟效益迅速提高。
(三)網上農業
現代網絡發展無處不在,可以利用網絡對農產品進行推廣銷售,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降低了生產銷售成本,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五、結束語
在現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對國民經濟的水平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要推動農業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走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始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同時要加強環境保護,實現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萬寶瑞.發展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必由之路[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0(7)
關鍵詞:農業;物聯網;智能農業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7-0250-02
1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翻譯成英文是“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可見,“物聯網”的重點就是物品與物品之間的交流,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以及計算機發展之后的第三次大規模的科技發展的時刻。在運用現代物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在紅外線探測技術的幫助下對農作物的發展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以及實時采集被測農作物的信息,這些信息將在短時間內被集合完畢發送給檢測者。這種正在建設中的新型的物聯網技術,能夠實現物理世界、計算機世界以及人類社會這三個世界的聯通以及發展,對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具有戰略意義。而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物聯網的重中之重是對信息的采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交流往往更多地依賴互聯網。而物聯網的出現也印證了這一點,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人們各種方面的需要飛速增長。而相較于互聯網來說,物聯網的優勢就是能夠將觸手伸到互聯網所不能企及的方方面面。在互聯網上,人們往往只能感受到一個非常平面的形象,但是運用了物聯網之后,人與人之間將可以全方面的感知對方,這種感知不再是單一平面的,而是立體以及三維的。由此可見,物聯網的產生將會為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帶來一次較大的改革。而物聯網也將為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可供選擇的方向。總而言之,物聯網就是通過現有的先進技術并將其運用到物品的傳遞以及監控過程中,將物品的任何細節都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的第一手傳達。以便于實現物品的交換和傳遞。智能化的物品傳達也能實現迅速的定位以及跟蹤。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將為我國的科學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平臺,讓世界的目光都注意到我國科技的進步。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對物聯網的需求則更為明顯。物聯網的發展也將給我國農業結構帶來調整,為傳統農業的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物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
在關注我國物聯網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將目光注視到歐美各國的物聯網發展,歐洲的物聯網被分為很多個層次,且在物聯網的發展過程中,農業以及養殖業的物聯網發展最為重要。為了使得農業發展過程中,農作物的發展情況被第一時間獲知,作物的生長形式、水土狀態以及是否有蟲害,這些在物聯網發展中都是需要解決的細微的問題。在信息傳輸層中,傳感器獲取各類數據的功能被放大,信息應用系統將會制定科學的管理模式以及定時定量的肥料施加都體現了對生產過程的嚴格控制。這些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歐美一些國家率先開展了農業領域的更新以及變革,實現了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大范圍使用,形成了一批良好的產業化應用模式,推動了相關新型產業的大規模發展。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其他物品在物聯網的發展,為物聯網的全方位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方面具有較大的需求,為了保證農作物在傳遞過程中的實時消息反饋,物聯網將會滲透到物品的傳輸、檢驗等多個環節,實現成本的節省以及農作物收獲之后的高效流通,在農作物物聯網這個方面還有很多功能正在探索過程中。
2.1農業資源利用
在農業資源探測以及監控方面,我國可以利用衛星對土地的實時信息進行探測并將探測效果傳遞給各級監測系統,實現信息的整合以及分析,經過層層監控和分析之后,將會最大限度的農業范圍的統籌與規劃。對農作物的事實情況的把握也將會十分清晰而明了。與此同時,為了方便農作物的采集,實現農業資源信息的及時反饋,GPS定位系統也將會運用到農作物的定位之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業資源的不浪費。目前,在農業資源整合、農業資源的探測、土壤成分的檢測以及害蟲的防疫當中都使用了GPS技術,GPS技術也就是定位技術利用衛星,對大面積的農作物能起到很好的檢測作用。為了使得有機農作物的生長更加健康也有利于農作物整體的把握,而且從國外引進的新型技術也可以對農田里的各種情況都能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應對政策,對突況進行監控并且及時反饋到監控者那里。特別是如今的農業發展已經進行到一個精細農業的狀態,對由于環境變化引起的農作物的變化都需要有效的應對。在檢測區域中構建基礎網絡和安裝傳感器,用于采集水溫、PH值、電解質等等多種參數,及時的水況反應能夠將水環境參數上傳至檢測中心并進行分析。
2.2農業生態環境監控
農業生態環境監控是保證農作物安全以及生態安全的重要基礎,為了對農業生態的環境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完善的相關政策法規才能解決在生產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也對許多重要問題的解決提供模范的解決方式。另一方面,在建立農業物聯網的同時,對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構建也必不可少。因此國家必須要運用高科技手段融合互聯網實現對農業生態的自主監控,為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國的生態環境在形勢趨于變好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對環境監控方面仍然不可松懈,對大氣環境,對河流污染以及草木覆蓋程度的監控形勢都比較嚴峻。經分析研究后發現,地面監測站與遙感技術的結合是組成我國環境監控的主要手段。在前期衛星不曾覆蓋的地點進行人口測量,在無線傳感技術發展的同時開展了無數的網絡監測站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星星點點的檢測站的建設下,我國的環境檢測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這些系統依靠傳感器以及無線通信技術,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強大后備軍。
2.3農業生產精細管理
建立農業物聯網的前提是實現對精細農業的管理。只有將農業的生產環節與高新技術發展結合到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為農業的發展帶來幫助。在集成了信息技術以及GPS技術以后,農作物的生產環節變得無限透明,對農業生產信息的獲取,對生產環節的管理以及突發事情的應對決策都顯得十分智能。
3農業物聯網的技術創新
農業物聯網的技術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收集: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對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的溫度、濕度、PH值、二氧化碳含量都實現了實時監控。在上述所測數值出現超出常態的變化時,監控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并且在物聯網絡上找到解決方案,并且對作物生長環境中的設備進行調控。2)視頻監控:在物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用戶只要擁有一個手機或者電腦等等其他的移動設備,就可以實時關注自己所訂購的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也可以根據監控室內的作物實際情況實施遠程想法的傳達。3)數據存儲:在物聯網監控過程中所產生的農作物的數據往往能反應農作物生長中的種種問題從而為以后農作物的生長提供素材,在農業物聯網中實現一個檔案的存放。4)數據研究:系統將會在收集到數據之后,第一時間實現報表的制作,讓用戶第一時間感受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空間分布情況。5)遠程控制:由于物聯網的便利性以及可操作性,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農作物的監控以及對溫度、濕度的操控。6)錯誤報警:系統將會給用戶權限設定一些警戒線,超出警戒線,物聯網將會第一時間通知用戶,讓用戶能接觸到農作生長的每一個環節以達到自己的理想生長情況。
4推動農業物聯網進程的建議和展望
我國幅員遼闊,并且由于農作物生長范圍較大,因此建議物聯網建立專業的工程專項,在農業發展優勢區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應用需求,在已有試點區域的基礎上,擴大物聯網試點的范圍。與此同時,物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政府在一些措施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實行上還不是非常的完善,而物聯網又具備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為了支持物聯網的發展,政府應該在稅收等方面對物聯網發展進行減免、甚至補貼。并且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實現不同的補貼限額。物聯網技術在我國的很多領域發展還不夠成熟,但是在大環境下,我們在政策的支持下或許能夠奮起直追,與歐美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目前,在農業育秧階段已經實現了物聯網的滲透,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互諒網將會發展到農作物生長的方方面面。由于手機、pad、電腦等等用品的普及,用戶的實時監控也不再是夢想。利用物聯網技術,結合政府設立的無數監測站可全方位地掌控我國生態環境中的雨、水、干旱、大雪等等問題。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及時的預警報告,為農作物的及時保護提供了方案支持。而到了農作物成熟階段,用戶可以直接在家里實現對收割機等大型農業設備的監控以及同GPS技術對它們的位置進行實時掌握,不僅如此,強大的物聯網還能實現用戶對實時路況的掌握以便于達到農用設備資源的不浪費,為他們實現運行效率的最大化提供最大的幫助。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對收割機內部的溫度進行控制。因此,物聯網在農業發展中的前途不可限量,幾乎方方面面都可以運用到物聯網,而未來的農業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也會更加的智能,這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擁有者巨大的作用,對人工成本的降低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參考文獻:
[1]葛文杰,趙春江.農業物聯網研究與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14(7).
[2]秦懷斌,李道亮,郭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及關鍵技術應用進展[J].農機化研究,2014(4).
[3]李瑾,郭美榮,高亮亮.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及創新發展策略[J].農業工程學報,2015(S2).
[4]彭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發展策略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2(2).
P鍵詞: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循環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
生態農業是在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利用生態學科的技術和原理,進行科學的統計,把當代的科學技術和傳統的農業科學結合到一起,創建把農業種植生產、發展管理和環境保護治理有效的綜合起來的具有可實施性、效益較高的新型農業綜合體系,實現生活和生態上的有機統一,也是實現農業發展與水土資源及其環境之間協調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特別應對我國人口數量龐大,人均土地資源相對不足的國情,我國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農業是一種前景很好的發展形式。
1.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
1980年,在寧夏舉辦的農業生態經濟學術討論會中,生態農業的第一次被提了出來,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我國著名的生態學家馬世俊先生開創了生態農業研究的先河,專注研究生態農業在各地的應用以及發展生態經濟帶來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我國目前的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基礎上進行優選,尊重大自然規律,考慮環境承載力,提倡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在經濟和社會利益、生態保護的互相協調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以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駱世明教授也是生態農業領域中有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提出了生態補償制度,通過生態品牌、生態旅游發展生態農業,不僅保證了生態效益,還保證經濟效益。我國生態農業方面的發展不僅具有戰略性,同時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它在包含不同類型的生態經濟模式的同時,也包含了各種生態技術的發展模式。
2.常見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反映了生態農業的具體表現形式,生態農業的建立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腳踏實地的實踐,不斷的總結失敗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土地現狀、資源情況、氣候條件,在不同地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發展適當的生態農業模式,逐漸形成具有我國自己特色的生態農業技術,使我國的農業發展更上一層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2.1種養加功能復合模式
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需要依靠當地的農業資源,致力于發展植物種植、動物養殖、農產品的加工處理的綜合循環經濟模式,多方面進行擴展,推動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
2.2立體式復合循環模式
集種植、蠶桑、養殖為一體的立體式復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這種模式依靠當地的農業資源和蠶桑資源,致力于發展植物的種植、桑蠶的養殖,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將動植物的生產和資源的利用有效的結合起來,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3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把秸稈作為整個循環的紐帶,綜合利用秸稈飼料、秸稈燃料,以種植農作物、養殖動物作為主體,構建“秸稈、燃料、用戶”“秸稈、飼料、養殖”的循環模式,使農業循環得到更好的發展。
2.4以畜禽糞便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集動物糞便燃料、糞便化肥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利用畜禽糞便池產生沼氣,結合各種設施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畜禽的合理養殖技術,構建“畜禽糞便沼氣池肥料植物”“畜禽糞便沼氣池燃料用戶”的產業循環鏈,使當地的養殖產業和種植業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