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兒童心理輔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核心家庭已成為社會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區中兒童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突出表現在心理復雜、厭學、脾氣暴躁、情緒障礙、自閉癥、多動癥、性早熟等方面,這些問題也越來越成為阻礙和制約孩子發展的一個瓶頸,成為影響個人成長、家庭幸福、學校和諧、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盡管心理健康理論研究水平發展迅速,但無論從學校、家庭還是社會來看,傳統的心理輔導及治療模式似乎已經難以適應和解決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二、研究的依據及必要性
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定義為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情緒、身體、智力等方面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
兒童時期是個性發展和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時期。個體早期的經歷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兒童個性初步形成期(7~10歲),利用此時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針對兒童成長時期遇到的心理障礙采取及時的綜合干預及個別輔導,能夠有效消除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降低心理障礙的程度。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導、宣傳,學校以學生團輔、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兒童心理問題的預防,但作為兒童主要的生活環境之一的社區的機構資源較為匱乏,也影響了其社會化程度。受傳統文化認知因素的影響,很多國人對于兒童早期心理亞健康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科學合理有效的專業性干預和治療,包括學校和家庭都存在這種認知偏差,其集中表現為部分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師人員配備存在較大問題,加上師資力量、水平有限,導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虛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低下,執行情況嚴重縮水,難以應對和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需求,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兒童健康發展,也影響對心理亞健康群體的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生長環境對兒童青少年在認知、情感、行為等社會化方面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以兒童社會工作創新理念將家庭、學校、社區和社工機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為主并結合社區工作、家庭治療等相關專業方法,針對性的對兒童開展綜合干預工作,對兒童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干預、再造和調試并提供各項支持性、保護性、補償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調節服務,將潛在性的問題加以遏制,逐步糾正認知及心理偏差,解決和恢復兒童功能性失調所帶來的問題,幫助兒童擺脫心理困擾。
三、干預對象概況與方法
(一)研究的對象。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對成都市錦江區東升社區內出現心理偏差的部分兒童。
(二)研究的方法
1.問卷分析法:通過問卷,歸納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環境資源及時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與策略;
2.學習觀察法:在問卷分析法的基礎上,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對出現心理偏差傾向的兒童進行重點觀察,對家長進行專業知識的講授;
3.小組工作法:與社區社工站合作,根據年齡分層及心理問題的類型進行分組,通過“心理障礙自診”“人際交往指導”“溝通與情緒管理”“理解與包容”“行為習慣培養”“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組活動,客觀地引導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4.個案分析法:對于特殊兒童個案,全方位多視角診斷其產生心理障礙傾向的成因,對癥下藥,制定干預與矯正方案。
(三) 綜合干預與輔導措施
通過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社工機構四位一體聯動機制,多管齊下,相互配合,優勢互補,運用各自的資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視角對兒童開展綜合干預。
1.學校。學校提高教師及家長心理障礙的診斷與干預水平與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課程教學質量,強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宣傳引導和團輔工作,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如開展心理情景劇表演、心理健康講座、成立學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過觀察學生課堂課下的行為、情緒等表現,班主任及時進行跟蹤觀察、干預并談話;
(2)以課堂問卷、家訪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發現并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順勢利導,通過課堂上給予學生心理品質、行為進行正面鼓勵;
(3) 心理教研室專職教師利用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團輔工作,通過情景互換、角色互換、策略訓練等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深切體驗,通過活動了解、選擇、判斷和整合客觀的社會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內外刺激源選擇性地內化為自身素質;
(4) 充分利用家長會和家訪的機會,通過舉辦講座、座談、經驗交流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家長講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兒童心理健康防治組,主要由學校心理咨詢老師、熱心家長及兒童問題專家組成,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2.社區
(1)社區加強兒童心理健康宣傳,邀請華西附二院心理專家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義診,兒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動;
(2) 成立社區兒童互助組織、小組,通過小組協作,群體式參與增強互助能力,如小小業主委員會,圍繞兒童心理健康定期開展相關活動。
3.家庭
(1)家長以身作則,以積極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諧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圍,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處,增加溝通,增進親子關系;
(2)家長通過學習兒童心理保健知識和接受相關培訓,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調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問題并與學校、社工一道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障礙,擺脫心理困擾;
(3)家庭中互換角色,體驗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對方。
4.社會工作機構
(1)社工工作機構定期開展相關活動,如成長關愛小組、親子活動等心理保健活動;
(2)以積極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過開展小組工作對兒童進行團輔治療,對于特殊兒童則建立案主檔案,進行個案輔導;
(3)承認兒童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價值,重視來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嚴等基本價值觀念的前提下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厭學、孤僻、自卑、膽怯、逆反等“問題心理行為”,我們通過多種情景互動模擬、小組工作方法等形式進行積極引導和教育。
四、效果評估
通過問卷及訪談調查,選取了成都市錦江區東升社區兒童(5-15歲)24名“問題兒童”,針對其心理偏差及行為特點進行重點觀察對比以及進行的一系列綜合干預與輔導后,79.1%的兒童心理健康值達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擺脫了心理困擾,都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21.9%的兒童部分存在行為異常、人際關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礙、情感異常等心理障礙,將長期跟蹤觀察,逐步解決控制。經過我們項目的開展和對項目的實施效果的認真的總結,總結出綜合干預對于社區兒童有以下積極的影響:
(一) 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通過一系列綜合干預與輔導,在學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處理自身與環境的適應性問題,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自信活潑的學習生活態度,對于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收到了很明顯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親子關系。對于家長來說通過一系列培訓和系統知識的講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體驗,幫助青少年兒童形成特殊品質,幫助兒童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長們轉變了教育觀念,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也改進了教育方法,增進了親子能力,營造寬松的家庭環境,逐步探索平等與孩子“交往”,以更加靈活、變通且具有彈性的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走出權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觀念誤區,同時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教育促進。將現代兒童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付諸于實際、結合社區和家庭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區工作等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服務于社區家庭,有效推動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和社區工作專業的發展。社會工作者隊伍將專業特長帶進社區,將所擁有的理論運用到了實踐并獲得實踐的經驗,其價值得到了體現;從實踐中提升兒童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推動我國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學的不斷發展。
(四)促進社區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的形成和發展。社會工作方法的創新模式可以促進社區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的形成和發展,拓寬和加深服務領域;為其他社區相關機構組織提供現實可操作性經驗和借鑒;為現階段我國社會工作者和相關機構、組織,創新發展現代社會工作方法提供了一個平臺,有效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推動現有組織和機構的專業化與職業化建設要求,促進現代兒童社會工作和社區工作創新型建設。
五、兒童心理問題干預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當前,我們應該認識到的是我國對于兒童心理問題干預與輔導的整體水平較低,需要進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設一支專業知識扎實,水平較高的專業化隊伍是當務之急。
(一)兒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適應。我國心理學近些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實際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適應,離老百姓很遠,不夠平民化,尤其與學校、社區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需要開發出更多系統的具有連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雖然很多地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對于兒童以及社區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亟待發展和支持。
(二)專業機構資源及人才緊缺。目前我國針對于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預與輔導的專業性機構較少,主要由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老師來完成,但由于總體研究水平有限,個別機構技術力量仍無法滿足求助者的需求,社會工作者及老師的專業水平也有待提高,這就導致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學校及家庭重視不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壓力增大,父母有時迫于生計從而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愈發凸顯。學校雖然都有開設心理咨詢室,但由于師資力量、水平有限,導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虛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質量低下,執行情況嚴重縮水,難以應對和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需求。家庭和學校的忽視將不利于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現,也影響對心理亞健康群體的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針對兒童發展時期的需求,我們對兒童心理健康綜合干預提出一些建議。
(一)社區積極開展各種親子活動,以改善親子關系,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寬容理解,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創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氣氛,促進和諧家庭與社區的建設。
(二)加強和提高學校及家庭關于兒童心理健康的素質教育水平,切實發揮心理咨詢室和輔導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長期心理素質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周活動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體驗有益于青少年兒童形成特殊品質,提高兒童處理新鮮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納外界環境的能力,培養兒童獨立意識。
總之,我國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綜合干預與輔導及相關的教育模式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相關組織機構及整個社會的給予關注和支持,同時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對與兒童心理健康有關的因素進行整合,強化社區、學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預、教育模式、輔導模式,針對性的對兒童開展一系列工作,將是兒童社會工作發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人文學院)
本項目由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資助 項目編號:201213672005
參考文獻
[1]申繼亮、李虹等編著:《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張慶林:《國外關于社區對兒童和青少年影響的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原因;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鄉,需要成人或委托監護人照顧的年齡在16歲以下的兒童。留守兒童現象是中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并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這些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在學習、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不同問題,而心理健康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
1、自卑。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遇到困難時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尤其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自卑感會增加和泛化。
2、孤僻。農村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時往往有失落感,在短時間里不愛說話,有些自閉;在學習和人際關系上遇到的煩惱較多,他們主要向朋友而不是向父母傾訴,長此以往會導致他們對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
3、任性。農村留守兒童一般是由爺爺奶奶隔代監護,由于爺爺奶奶年紀較大、文化程度偏低,再加上過于溺愛,留守兒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出現偏差、逆反,在行為上,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傾向。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1、父母教育缺位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和父母交流的機會,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戀需要得不到滿足,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心理上的敵意和焦慮。監護人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輩大多溺愛孩子,往往無暇顧及留守兒童的情緒變化,易使孩子養成刁頑任性的不良個性和行為。
2、學校教育不足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直接影響他們的成長。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大多數學校對于寄宿學生沒有配備專門的生活老師,留守兒童在學校很難得到學習以外的關懷;農村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機制存在偏差,教好幾個差生,不如帶好一個優生;學校辦學條件差,相當一部分學生寄住在學校附近的親戚家中,在學校和親戚之間形成一種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監護失控。
3、社會教育不良
當前,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有效幫助的機構太少,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少年兒童的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少年兒童的教育與成長發展在社區教育中還處于真空之中;社會對一些娛樂場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農村留守兒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對策
1、完善家庭教育
充分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改變那種只要給孩子留下更多的錢,讓孩子有實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對孩子負責,也是自己辛苦打工價值體現的錯誤觀念,使其充分重視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發展;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系,除了生活、身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除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等方式;要時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和交流,以及時了解子女的發展和變化。
2、加強農村學校教育
學校應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增設特色課程,將心理輔導課程和法制課程納入必修課程,開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強自立教育,提高留守兒童自理自助能力;教育留守兒童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培訓,使其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并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包括保育員的選用、培訓、管理方式的改進、相關制度的落實等,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居住和生活條件。
3、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全社會要給農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就學機會,以盡量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政府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化父母在子女監護和教育方面的職責;在學校設置方面合理布局,盡可能縮小農村小學或教學點的覆蓋范圍;社區居委會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補充監護。
參考文獻:
[1]熊磊,石慶新.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教育對策[J].教育探索,2008,(6).
[2]葉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6,(27).
[3]Robert H. Bradley, Robert F.Corwy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
關鍵詞: 農村留守兒童 教育現狀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農村主要勞動力在農閑時節大量涌向城市,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留守兒童”。伴隨這一現象而來的便是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本次調查針對被訪對象的不同身份設計兩種問卷,問卷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卷二針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他們或是留守兒童的祖輩,或是父輩即父母的親朋好友,還有一部分是留守兒童的父親或母親一方。問卷一共發放200份,收回196份,有效問卷為186份;問卷二發放200份,收回172份,有效問卷為152份。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筆者基本掌握了在監護人監護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并就如何解決好兩者之間的矛盾及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武山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問卷的分析
1.監護狀況
一是隔代監護型(有106人,占57%),由祖輩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隔代監護人年齡大、身體弱,造成對留守兒童監護不力。隔代監護人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身體較好的,還要承擔家里的勞動任務,繁重的勞動和家務,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很好地照顧留守兒童;身體不好的,有些反倒需要留守兒童對他們予以照顧。二是親朋監護型(有57人,占30.6%),即把孩子托給親朋好友:姑舅、叔嬸或要好的朋友。他們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旨在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對于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心理與精神上的需要卻關注很少,一切順其自然發展。三是同代監護型(有13人,占7%),即由于沒有上面兩種條件,或其他各種原因,監護的責任就讓予了與留守兒童同屬一輩的孩子,這根本就談不上家庭教育。同代監護人無法樹立家長的權威,生活閱歷和經驗都比較少,在對問題的認識水平和處理能力上與留守兒童相近,所以被監護人在心理上不承認監護人的監護地位,無法樹立家長的權威,給同代監護家庭教育帶來了困難。四是由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方監護(有10人,占5.4%),這種監護方式也不利于在兒童心中形成健全的父母權威形象,導致留守兒童無法借助這種權威形象的影響開始正常的社會互動來逐漸健全和完善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2.家庭教育狀況
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有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給予個人的感情的交流和愛的體驗是最多的,為個人一生的社會化奠定了基礎。幾乎對所有人來說,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對個人早期社會化甚至一生的社會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①但是,對缺失父母關愛的農村留守兒童而言,他們在監護人的照顧下能否享有同在父母身邊一樣的關懷呢?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得出:將留守兒童的學習輔導放為第一位的監護人占63.2%,25.0%的監護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但是,44.2%的監護人輔導不了留守兒童的學習,6.5%的監護人從來不輔導,只有36.3%的監護人經常輔導留守兒童的學習。53.4%的監護人認為照管孩子最困難的方面是學習輔導,16%的監護人認為與品行不好的孩子交朋友是他們覺得最困難的事情,30.4%的監護人認為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品德的培養是最困難的方面。就監護人是否主動教師咨詢孩子的學習情況這一問題,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只有20.8%的監護人經常向教師咨詢孩子的情況,46.8%的監護人偶爾咨詢,32.4%的監護人根本沒有去過學校或者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情。
在農村留守兒童看來:53.3%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時最大的影響是學習沒有人指導監督,28.9%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最大的影響是生活沒人照顧。對留守兒童學習態度的調查數據統計表明:80%的留守兒童都愿意聽老師的話刻苦學習。
3.監護人與留守兒童心理溝通狀況
兒童階段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不能及時地把握留守兒童的心理取向,進行行之有效的溝通,就不利于留守兒童身心的發展,更不利于兒童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就監護人平時是否與留守兒童有談心溝通的習慣這一問題進行數據統計得出:53.2%的監護人有空時才問問孩子,溝通一般,只有30%的監護人會選擇經常和留守兒童談心,還有16.8%的監護人則從未和孩子談過心,甚至覺得和孩子很難溝通。對監護人認為孩子有心里話時會和誰講這一問題的統計表明:31.2%的監護人認為留守兒童會和自己的同齡朋友講,28.6%的監護人認為留守兒童會將心里話告訴他們。
遇到困難時36.3%的留守兒童傾向于靠自己解決,29.7%的留守兒童選擇向老師求助,17.6%的留守兒童選擇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僅有16.4%的留守兒童選擇向自己的親戚求助。據統計,當他們犯錯誤時,60%的留守兒童偶爾會受到家人的打罵,21.3%的留守兒童幾乎沒有受到家人的打罵,15%的留守兒童從來沒有受到家人的打罵。
二、武山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通過以上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武山縣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監護人教育能力低下。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53.4%監護人認為照顧孩子最困難的事情是輔導留守兒童的學習,53.3%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時最大的影響是學習沒有人指導監督,這就構成了留守兒童期望監護人指導監督學習與監護人無力對留守兒童輔導學習的矛盾。這是由于監護人自身文化欠缺,留守兒童的父輩或祖輩,大多數文化素質較低,思想觀念和教育方法落后導致(見表1)。
其次,監護人與留守兒童心理溝通不足。53.2%的監護人有空時問問孩子,溝通一般。有16.8%的監護人從未和孩子談過心,甚至覺得和孩子很難溝通(見表2)。這就是說有70.0%的監護人沒有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與留守兒童有心理上的距離。由此,我們得出監護人只注重留守兒童外在的物質生活,沒有深入留守兒童內心觀察其微妙的心理變化,在監護人照顧下的留守兒童,多半還是沒有享受到家庭般的關懷。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獨。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多,留守兒童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導致其產生自我封閉、缺乏自信和自暴自棄的心理,進而產生感情脆弱和形成消極孤僻的性格,這是極不利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隔代監護人與留守兒童年齡相差懸殊,代溝明顯,兩代人之間難以溝通,這種矛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愈加明顯,特別是處于叛逆期的兒童尤為突出。由于老年人對年輕人缺乏理解,加之兩代人之間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導致有的孩子一天甚至幾天不和老人說話,而老人也對此習以為常。第二,親朋監管的留守兒童難以找到歸屬感,寄宿在監護人家中的農村留守兒童總是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作為監護人對留守兒童也比較冷漠,缺少關愛和交流,更有甚者,居然打罵和虐待孩子。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留守兒童有的脾氣暴躁、逆反心理強,有的膽小怕事,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
由表3我們可知:僅有16.4%的留守兒童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向自己的監護人求助,這足以證明監護人和留守兒童的溝通嚴重不足。36.3%的留守兒童選擇自己解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及監護人深省的數據。年齡處于8―13歲之內的留守兒童,有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有的處于從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主要靠感覺和模仿來認知整個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在本身就缺失家庭關懷的情況下選擇自己解決,其解決方式能真正排除他們心里存在的困惑和疑慮嗎?其解決方式是正當合理的嗎?是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嗎?29.7%的留守兒童向老師求助,那么老師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和援助就尤為重要。
最后,農村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不豐富(見表4)。63%的留守兒童都把課余生活用在做家務和農活上,既沒有趣味活動又沒有什么興趣培訓班可上,與城市兒童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有著天壤之別,這是農村地區沒有城市的優越條件的一個事實,豐富的課外活動除了能讓孩子掌握一種技能、充分發揮智力因素外,還能使孩子通過學習帶動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農村留守兒童單調的課余生活,不僅不能啟迪他們的智慧,激發他們的興趣,鍛煉他們的技能,積累知識,反而無法完成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
三、武山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做好學校工作
在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得力的情況下,學校是留守兒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幾乎都落在學校和教師的身上。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在監護人由于自身有限的條件無力對留守兒童進行學習輔導的前提下,監護人與教師的互動十分不足(46.8%的監護人偶爾咨詢,32.4%的監護人根本沒有去過或者認為是不關他的事情),但是對于遇到困難除了傾向于依靠留守兒童自身解決外,很大一部分留守兒童都依靠于教師的幫助,這種矛盾的出現就更要求學校做好相關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優化其寄宿條件,有效地發揮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功能。其次要增設相關的課程,為留守兒童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在教師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知識教育的同時,監護人與教師之間通過學校設置的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輔導課程進行真正的對話,從而增強監護人與教師的互動,加強監護人與留守兒童之間的心理溝通與互動。但是,目前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極差,很多教學活動根本無法開展,也沒有為遠處的學生和父母雙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提供寄宿條件。由于經費的影響,大部分學校既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配備心理教師,還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對留守兒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質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此外,學校很少召開家長會,和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互動幾乎沒有。學校對留守兒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這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學校和教師的教育。
2.做好政府工作
我國是一個政府主導型社會,政府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根本。政府在發揮著中堅作用的同時,更應協調好學校、家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縮小農村和城市的經濟差距,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地方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農民大量進城務工的重要原因是城鄉巨大的差距,所以加快農村的城市化進程也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又一舉措。其次,加強戶籍制度改革。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不僅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和農業的發展,而且不利于我國農業人口城市化。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大大增加了父母把孩子帶在身邊照顧的難度,迫使多數父母放棄了這種想法,從而在農村出現了過多的留守兒童。政府應大力推進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為重點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的二元戶口性質,實現公民身份平等。最后,政府應頒布相應的優惠和鼓勵政策,改善農民工的就業和生活環境,使外出務工人員可以享有與城市人口平等的權利和社會利益,在家庭經濟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讓他們的子女能留在他們的身邊就近上學。筆者相信,現代化的推進會逐步弱化甚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系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從而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3.做好家長工作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要從長遠角度考慮整個家庭的發展,要考慮到孩子的前途是整個家庭的前途。父母雙方都外出時,有條件的父母要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使孩子時刻能體驗到父母的愛與關懷,這是最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留守兒童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家庭教育來說有很大的影響。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比母親更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勇敢、獨立、果斷的個性品質影響著孩子的交往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對孩子個性、學習成績、成就動機、性別角色的形成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父親的言傳身教,尤其有助于女童形成對異性的正確認識。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外出父母,要慎重尋找考慮和確立孩子的監護人,要看被委托人是否具備監護能力,尋找和確立最為合適的監護人,細致地落實孩子的被監護問題。同時,平時要勤與孩子交流溝通,也要勤向監護人了解孩子的動向,要對孩子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4.做好農村社區工作
農村社區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以小城鎮為中心地,以自身為腹地,具有一定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口群體,并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的社區類型。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少年兒童的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與成長在農村社區教育中尚處于“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基層學區和共青團組織可牽頭,聯合當地婦聯、村委會共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監護體系,或在農村社區開展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工程,在課外把各村的留守兒童集中起來,為他們輔導作業、進行心理輔導、開展一些游戲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關愛幫扶活動,通過農村社區招募大學生志愿者,組成專門的幫教隊伍,為留守兒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農村社區可以建立專門的留守兒童維權中心,留守兒童的父母可以在留守兒童維權中心登記注冊,中心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及其親生父母進行訪談溝通,共同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注釋:
①參見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88.
參考文獻:
【關鍵詞】留守兒童;社會工作;增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約有3000萬青少年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留守兒童的問題更加突出,學習情緒不良,行為認知明顯,人際溝通技能呈弱化趨勢,生活技能比較差,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化,還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我們通過開展心理輔導、學習技能提升、人際溝通、生活本領提升等增能活動,為留守兒童點亮心靈的燈。
一、留守兒童的概念界定
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父母開始向城市轉移,把年幼的孩子留在農村與老人一起生活。盡管我國目前對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很多,但對于留守兒童的概念卻沒有十分明確的界定。筆者結合社會工作專業的背景知識,認為留守兒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農村的由祖輩或者親戚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
二、社會工作視角下的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一)教育問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值得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一般來說,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成績平平的問題。從學校教育來看,留守兒童學習的場所大都是離居住地較近的農村,難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從家庭教育來看,留守兒童大都是與祖父母一起生活,而祖父母由于自身年邁,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夠對孩子的學習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導與監督,導致留守兒童不把學習放在心上,缺乏學習興趣,對待學習任務草草了之等。
(二)心理問題。
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重要場所,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留守兒童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在認知、學習、行為和人際交往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較突出地表現為自卑心理、學習壓力大、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緊張等,他們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與呵護。可父母常年外出工作,祖輩對留守兒童的照顧一般只停留在保證孩子生命安全,滿足吃飽穿暖,卻忽視孩子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留守兒童內心的想法缺少合適的方式去表達,極易出現情緒性問題,進而引起心理病變。
(三)行為問題。
留守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主要體現在道德品行上,留守兒童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如何才能進行良好的社會化?這是一個令人堪憂的問題。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外出工作,無法陪伴在子女身邊,往往出于補償心理,想在物質方面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彌補對孩子的虧欠,無形之中使這部分留守兒童養成奢侈浪費、好吃懶做等不良習慣。此外,監護人大多數的祖輩或者親戚,他們很寵愛孩子,對待孩子的過錯,未能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一味的溺愛孩子,導致他們容易出現道德失范,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
(一)個案工作方法。
個案工作方法是處理兒童問題常用的方法,社會工作人員在開始服務之前,要全面搜集留守兒童的個人資料,充分了解其家庭環境,運用綜合的專業方法,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在輔導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其人格,運用同感的手法,表現對他們的真誠與關懷,耐心聆聽他們的傾訴,協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二)小組工作方法。
小組工作方法可以使留守兒童在小組活動中擁有歸屬感與成就感,獲得自我表達和宣泄的機會,并且自己開始嘗試解決問題,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針對留守兒童群體,社會工作人員可以把地理位置相對較近、興趣愛好相似、性格相近或者互補的留守兒童組織起來,舉辦一些學習小組、興趣小組、人際溝通小組等活動,讓留守兒童通過參與小組活動,提高自信心,并且增進與父母和監護人之間的感情。針對監護群體,社會工作者可以把監護人集中起來,傳授現代教育兒童的理念與方法,鼓勵其與留守兒童父母經常保持聯系,形成“監護人—父母—社會工作人員”三者有效聯動機制,攜手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
(三)社區工作方法。
首先,留守兒童社區工作的開展需要政府的經濟支持和社會的大力配合,合理利用農村社區現有的資源,為留守兒童提供一些可以學習、活動的場所,如體育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這些不但可以擴展留守兒童的知識面,而且為他們的課余時間提供了安全的活動中心。其次,社會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喚起社區里的人們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此外,在處理留守兒童問題上,還要加強社會組織與社會福利服務的互補性,建立一個高效的留守兒童社會服務體系。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一個現實問題,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社會工作是一門以助人自助為宗旨的學科,社會工作方法與留守兒童問題又具有契合性,因此從社會工作視角介入留守兒童問題,開展個案社會工作,能夠解決特殊留守兒童的困難;通過小組社會工作,可以培養留守兒童性情,提升學習積極性;進行社區社會工作,亦會增強留守兒童社會適應能力,對于他們的良好的社會化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編寫.社會工作實務(中級)[M].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2]宗蘇秋.試論社會工作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介入[J].科學之友,2010,(03).
[3]曹自愛,武迪,張肖蒙.社會工作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介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3).
[4]唐夢雅.社會工作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介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05).
【關鍵詞】留守兒童 原因 對策 建議
一 背景與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長輩、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兒童。由于大多數留守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獨自生活,這樣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文化氛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長期的生活中,他們的需要和情感常常無法得到親人及時的關注。在長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響下,許多農村留守兒童因“情感饑餓”而產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諸多心理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對他們的社會行為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容易使其誤入歧途。因此,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和諧校園問題,已經是一個很現實且嚴峻的問題。
二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1.監護不力、管理不到位,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許多問題
由于較長時間父母不在身邊,年邁的祖父輩文化水平不高,既沒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藝術。而有的親戚和朋友的責任心更差,許多只是口頭應承而已,形成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盲區,導致留守兒童出現許多問題。
2.父母在外,缺乏親情撫慰,導致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偏差
由于不在父母身邊,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缺乏與父母之間深層次的感情溝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孤獨、自卑、精神壓抑、性格孤僻,不愿意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從而導致行為習慣較差,并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
3.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導致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
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孩子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在生活、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不少孩子認為“讀書沒用”。
4.學校、家庭不合拍,導致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盲區
留守兒童在家中由祖輩或者親屬照看,在學校讓老師、學校監管。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由學校完成的,并不取決于家庭。但是學校在許多時間、空間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不能代替家長,從而造成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諸多不便。這樣,孩子在學校可能是一個好學生,而在家中卻是另一個樣子。
三 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實行留守兒童寄宿制
確保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孩子的有效監管,解決對留守兒童管理監護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實際問題。父母不在家,學校的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
在寄宿制學校中,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責任實行全方位管理,教師既做到教書育人又扮演“父母”的角色,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直接關心和臨時監護人無力輔導功課等問題。
2.開展“三個一活動”
即:一個老師管護一個留守兒童,一個學校領導掛鉤一個村莊,一個優秀學生帶動一群孩子。解決留守兒童缺乏親情撫慰,導致出現心理偏差、學習成績差、安全等問題。
(1)發動全校教師與留守兒童組成“一對一”管護對子,做他們成長保護人,要求老師要主動與留守兒童外出務工的父母、在家監護人溝通,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多開展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做家訪,在生活上細心照顧、學習上悉心指導、心理上耐心疏導,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2)農村社區還有許多不利于留守兒童成長的環境,如游戲廳、錄像廳、網吧等。教師應采用多種方式教育學生,使學生認識到沉迷于網絡、游戲的重要性。
(3)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群體活動對于他們影響非常大。在群體里有和他們同齡的同伴,相似的年齡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們可以在同伴之間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一個溫暖、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對于留守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
3.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配置心理輔導室,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作用,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1)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認真負責,不但要教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于留守兒童,還要教會他們以書信、電話的方式來加強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導他們學會把生活和學習中的苦樂告訴父母,使情感得以抒發。
(2)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對“留守兒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系、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習動機和態度。為他們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作詳細記錄,對他們不正常的行為表現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并進行有關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的關懷。
(3)留守兒童因父母的遠離,使得他們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溝通,缺少了父母的賞識,缺少了來自父母的壓力,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內心孤獨。心理輔導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當中去,到學生的家庭中去,經常和這些學生進行情感和語言上的交流,以填補他們缺少父母呵護的空白。同時,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比如給他們過生日,讓每一同學都來關心、關懷他們,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和自卑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4.積極推行家長學校的建設,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解決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對留守兒童教育偏差的問題
(1)設立家長熱線,保持學校與家長、臨時監護人的密切聯系,特別是在出現特殊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與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溝通。
(2)定期對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教育孩子的知識培訓,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交流管教孩子的方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5.建議
(1)目前農村學校的生活設施比較簡陋,不利孩子的成長,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從硬件設施方面改善學生寄宿條件,讓孩子們有健康成長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現將XX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未成年人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措施認真貫徹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凝聚未成年人保護合力。市委、市政府及各相關部門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把《未成年人保護法》納入“七五”普法規劃及重點普法目錄。相關職能部門各盡其職、各負其責,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發展進步。發揮校園陣地作用,不斷提升校園安全防范能力,同時強化檢察、審判、司法職能,創造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治環境。
(二)強化宣傳教育,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在公共場所和網絡平臺,廣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營造濃厚普法氛圍,市級媒體機構播發相關稿件、公益廣告16000多次。二是加強隊伍培訓。以“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定期組織普法、執法隊伍開展專項培訓,市檢察院、市法院組建專班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進課堂教師團隊培訓。三是加強課堂教育。全力推進法治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活動,將法治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通過聘任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法律顧問,開辟法治教育第二課堂,專題講授《未成年人保護法》1000多次。四是加強實踐指導。開展“法治文化校園行”、“法治進校園”、“檢察院開放日”等行動,通過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參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護能力。
(三)推進社會治理,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一是優化社會文化環境。在有條件的縣市區推進“四館一中心”、農家書屋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面向未成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工作,近年來取締經營性娛樂場所147家,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1100余件,查處網吧相關違法行為186起,刪除、封控涉“黃賭毒”類有害網絡信息6萬余條。二是優化校園周邊環境。開展校園周邊治安隱患排查1000余次,妥善化解涉校糾紛133起,整改安全隱患323處。持續開展“護蕾行動”,在中小學、幼兒園設立“護學崗“,增設交通警示牌,扣留、責令整改非法改裝、改型接送學生車輛。三是優化校園內部環境。進行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整改安全隱患300多處。積極開展市級“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四是優化社會用工環境。持續開展用人單位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和執法監察工作,未發現使用童工及侵害未成年工合法權益情況。積極開展“兩后生”職業技能培訓。
(四)落實關愛幫扶,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一是完善“控輟保學”機制。采取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適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貧困生資助等多種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近三年以來,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5%以上。經常性開展適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二是關愛特殊群體未成年人。在全市各鄉鎮積極選配兒童督導員、村(社區)兒童主任。探索建立留守兒童活動基地,目前依托枝江市掛牌了2個留守兒童活動基地。積極開展建檔立卡留守兒童“雙結雙促”關愛幫扶工作,組織師生與留守兒童、困難兒童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幫扶關愛10918人次;團市委開展暑期關愛留守兒童“希望家園”活動,關愛留守兒童超萬人人次;市民政局定期為全市孤兒發放生活保障金及慰問金。三是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立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和青少年維權觀測站,打造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及服務團隊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為967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心理輔導。每學年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20節次,實現有條件的學校心理咨詢室全覆蓋,為15350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四是提供司法援助和救護。市司法局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青少年維權崗,開辟綠色通道,確保未成年人得到及時、便捷、精準的法律援助。五是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團市委通過“希望工程”系列助學濟困活動,爭取助學資金500余萬元;市婦聯組織女企業家協會、關愛單親家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愛心助學、公益朗讀等活動,先后為困難兒童及家庭捐款捐物40余萬元。
(五)提升教育質效,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一是抓好教育教學改革。啟動研學旅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高中招生考試以及新高考等教學改革;出臺義務教育學校“賦能提質”新八條,促進教育質量提升;完成普通高中高一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及選科走班工作;深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改革,與企業合建實訓基地9個,聯合冠名辦班培訓學生460余人;推進特殊教育學校開辦高中班,實現12年免費教育。二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標,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推動生態小公民向生態好市民的轉變。夷陵區、枝江市“生態小公民”活動獲全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高度肯定。三是抓好健康教育與健康管理。結合“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4.25”全國計劃免疫宣傳日、世界衛生日等各類宣傳日活動,開展結核病、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重點傳染病專題健康教育。每年開展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體檢健康檔案。每年秋季學期開展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和補種工作,2019年,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率100%,補證111人,補證率100%;補種275針次,補種率98.21%。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缺乏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聯動機制。目前我市未保工作各部門職責相對分散,工作銜接困難。例如家庭教育,教育、婦聯、村(社區)等單位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時,普遍反映缺乏專業力量;而我市家庭教育專家志愿者自發組織的公益講座,卻難以組織家長參加。這就需要我們將碎片化的未保職責和資源整合成自上而下、系統化的機制體制,形成多部門聯動的“反應堆”。
二是未成年人“四道防線”存在漏洞。近三年來,我市均審理過被告人為未成年人、被害人為未成年人的案件,反映出我市未成年人“四道防線”存在漏洞,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層面更加重視。主要表現為監護人缺失、缺位,學校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安全,社會網絡不良文化沖擊大,群眾法律意識淡薄。
三是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有待加強。由于監護人監管不力、關愛缺失,留守兒童易出現感情失落、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健康失保、安全失防、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等情況。我市雖然已建立“三留守”群體關愛聯席會議機制,開展了“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行動,但物質層面資助偏多,精神層面關愛不足,還需在滿足留守兒童心理需求、學業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精耕細作、落細落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責任機制,協調各部門將問題、信息、經驗鏈接共享,增強全社會共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力。
(二)進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護防線。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采取多種形式繼續辦好家長學校,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發揮好學校主陣地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法治社會環境,全力推進《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鼓勵群眾及時舉報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督促監護人明確自身職責,引導未成年人遠離危害、防范侵害。
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相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國很多地區的小學心理教育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并且進步很快,在師資培養、教材建設、活動開展、課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績。不過,在普及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不少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雖然開展了不少年,但一直難有突破,落入一種刻板的模式中,常常是僅僅滿足于照著教材上上心理教育課、擁有一個心理輔導室(或心理咨詢室)并定期開展輔導就行了。隨著師生對心理教育的新鮮感逐步退卻,心理教育越來越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缺乏實效性。這不由使我想到了學習理論中的“高原期”現象。在動作技能的練習曲線中,人們發現開始進步快,但隨著練習時間或次數變化,中間常出現一個明顯的、或長或短的停頓期,即高原期。突破這個高原期后,動作技能才可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突破“高原期”的策略是加強對動作技能的再認識,積累更多的背景材料,尋找新的興奮點。①面對這些停留在沒有多大進展、只在平面推移的“高原期”的小學心理教育工作,如何盡快幫助他們逾越障礙,尋求新的突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對照本校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只有盡快改變心理教育中不恰當的活動觀、輔導觀、主體觀、視角觀,才能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小學心理教育,從而找到新的工作起點,走出“高原期”,提高實效性,全面推進小學心理教育深入開展。
一、活動:從感知走向感悟。
活動,是心理教育的靈魂。雖然國內的小學心理教育實踐時間并不長,但在眾多專家和一線教師的努力鉆研下,心理教育的活動模式、活動內容、活動原則、活動目標等日益豐富,各種活動指導書籍也紛紛出臺,有力地指導著學校心理教育工作。不過,也許是我們對心育活動的特點未能領悟到位,也許是多年來受學科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學校的心理教育活動帶有明顯的的感知色彩和唯理性傾向,它們有的是采用導入知識、理解知識、鞏固知識的教學模式;有的是照搬拋出問題、引導討論、教師總結的討論模式;有的是引進圍繞主題,集表演、討論、宣泄等活動形式為一體的班隊會模式等等。大家似乎都覺得只要學生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掌握了一些心理調控技能,就能做到心理健康。
其實,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水平并非呈正比,即便是心理學教授,也很難說其不會產生心理問題。心理教育活動的功能應該是通過活動啟發學生“健心”的智慧,從而維護心理健康,優化心理品質,開發心理潛能。因此,這種活動和學科活動、班隊活動是不同的。它不應過份強調知識的傳授,而應該創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有一種心靈的頓悟,從而激發他們“健心”的智慧。
如為了讓學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一般教師是讓學生回顧父母關愛的行為,或讓父母和孩子共同對話,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固然也能取得一些效果,但孩子說出的感激之言總讓人覺得有些做作。而有位教師卻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為期一周的“護蛋行動”,每個學生從家里拿出一個生雞蛋,每天帶在書包里小心保護,不能使其破碎;教師在學生的雞蛋上作上標記,看誰保持完好的時間長。起初,學生不以為然,認為這“太簡單了”。誰知,一天不到,許多學生帶的雞蛋就破碎了。其后,學生開始小心翼翼地對待自己所保護的雞蛋了:把雞蛋用棉花或軟紙厚厚地包裹起來,放在書包里的不易碰撞的地方;到了班上,書包不再像以往那樣隨便亂扔亂放了;騎車碰到坑坑洼洼的地方,不再像以往那樣“勇猛”地沖過去了,而是下來推著走過去;心里時常記掛著這個雞蛋,不時地從書包里拿出來檢查一番,到“護蛋行動”結束時,學生都深有感觸:“真不容易!”將一個雞蛋保護一周尚且如此,把一個幼小的嬰兒撫養成人呢?此時,學生對父母撫養子女的艱辛有了真切的情緒體驗,并因此對父母產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不難看出,精心設計的“護蛋行動”比一般的討論、回憶效果好多了。實際上,感悟性的活動在國外的心理教育活動中比比皆是。如“合作方塊”游戲,參與者在沒有任何交流的情況下完成方塊的組合、拼裝工作,讓其體驗合作的意義;“神奇的麥克風”活動,學生角色扮演組織者、詢問者、故意破壞者、督促者等,以體驗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等等。我想,當我們的心理教育教師對心理教育活動的特點有所把握的話,肯定也能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感悟性活動,從而使學生對活動感興趣,對“健心”感興趣。
二、輔導:從被動走向主動。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指出: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可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所限,往往并不過多關注自己的心理過程,一些中年級學生甚至都不能用語言正確地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心理困惑常常無法感知,更別說主動尋求幫助,解除心理困惑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哪些學生有心理困惑?我們往往無法及時了解,只有等到學生有外顯行為(很多時候是過激行為)時,才有所覺察。雖然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可也暴露出學校心理輔導的滯后性和被動性。如果能較早的把握學生心理動態,變被動為主動,及時幫助學生解除困惑,豈不可以防患于未然?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小學生的情緒是波動不息的,極易受生活事件的影響,往往瞬息萬變。有時事過境遷,他們就喜笑顏開;可也有時,困惑一直纏繞著他們,并彌散開去,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心理輔導要做到變被動為主動,必須建立一套小學生心理信息的采集與分析系統,以監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甄別高危學生群。如2001年元月,江蘇省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專業委員會和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就聯合全市十余所學校成立了“南京市小學生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中心”,運用“小學生心理信息卡”,開展每月一次的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工作,并撰寫調查月報,定期向市教委有關領導匯報,還在《服務導報》《南京教育信息報》等媒體公布。每個月的心理調查,他們都發現了一些存在心理困惑甚至心理危機的學生,最多一次達11.2%,最少也有7.8%。這些孩子有的是因為經統計分析,各因子得分遠遠低于均分;有的是因為被同學提名,覺得他們需要得到心理輔導;還有一大批是自己主動提出請輔導教師給予幫助。引起心理困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學習情況、親子關系、同伴交往、自我意識等很多方面都有。有些困惑處于萌芽狀態,對學生本人還沒有造成太重的傷害,但如果一直壓抑在心中,無處傾訴,天長日久,對其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也有一些孩子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心理危機,如某校在去年二月份的心理調查中發現有一位同學心理困惑很重,已經流露輕生的念頭。通過小學生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各校的心理輔導教師能夠及時地了解這些情況,主動地找他們交談,并幫助他們做好教師、家長工作,使歡笑重新回到孩子的臉上。他們的工作已經初步顯示出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輔導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②
當然,運用“小學生心理信息卡 ”只是信息采集的一種形式。及早把握學生心理動態的方式還有很多,如校內設“心理信箱”,鼓勵學生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將自己的煩惱寫在紙上投入信箱;在各班設立心理輔導聯絡員,請他們及時地向心理教育教師提供有心理困惑的學生資料如設置心理信箱,定時開啟,認真閱讀分析,每信必復。;鼓勵學生寫心理日記,教師在批閱時和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提高全體教師的心理教育意識,鼓勵全體教師去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等等。只要我們心理教育工作者有主動干預的意識,積極行動起來,定能使心理輔導變被動為主動。
三、主體:從教師走向學生。
“學生主體論”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理念,心理教育也要貫徹學生主體性的原則。③但在小學心理教育中,我們發現主體地位仍然被教師占領。不是嗎?在活動中,內容由教師指定,課堂由教師主持,觀點由教師給予(當然,有時我們會讓一位“小博士”替代我們來說)。在輔導中,更是如此。輔導前,不少老師只是坐在輔導室里,守株待兔;輔導中,教師更是視學生為求助的弱者,常常想當然地為他們出主意。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心理教育,既使學校心理輔導教師辛苦不已,又減弱孩子對心理教育的興趣,嚴重阻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筆者認為,心理教育工作的主體應從教師走向學生,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智慧,發動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來,在他們的實踐活動中優化他們的心理品質。對此,我們的實驗學校,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如有的學校注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心育活動。他們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活動的內容形式聽取學生意見,以學生為主角,教師淡化指導意識,只是做好協調工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計劃依據學生的信息反饋,聽從學生的意見,滿足學生的需要。心理教育活動圍繞學生進行,為學生提供解除煩惱的渠道,經常舉行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如開展一些“征集金點子”、“爭做熱心人”等活動,吸引學生參與,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濃厚的心育氛圍。
有的學校注意激發學生自我發展。他們認為心理教育不是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而是鼓勵學生自助或協助學生去克服困難,解決矛盾。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自我發展。因此他們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指導學生寫心理日記、心育筆記等,讓學生抒發自己上心育課的感受,描述自己的內心活動,傾訴自己的煩惱。甚至有的學校設立了少兒心理研究院,以開展心理小課題研究、聘請心理小研究員的形式鼓勵學生去研究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現象,既使學生逐漸認識自我,也促使他們自我疏導,深受學生的歡迎。
有的學校注意激發學生互動互助。他們相信學生雖小,但作為同一群體成員,他們互相擁有自己的生活體會,利用這種同伴經驗,使學生互動互助,對學生而言,更具有針對性、親切性、模仿性,其效果往往比教師引導更大。因此他們或是開展“快樂共享”活動,請一些心理素質較好的學生到廣播站或演播廳,向學生表述自己的開心事,向學生奉獻自己心理保健的方法等;或是開展“小小咨詢員”活動,培訓這些孩子的輔導技巧,輪流主持輔導室的工作,幫助教師輔導同學;或是組建一些心理健康狀態方面的異質輔導小組,讓孩子們在一起互動,既使他們有展示才華的機會,又可以因為同齡人之間易于溝通,取得較好的輔導效果。
總之,小學生的潛能是不可估量的,誰說在心理教育中他們只能是被動者?誰說他們不能成為心理教育的主人?當我們喚起他們對心理健康的渴望,給他們開辟自我展示的舞臺,使他們有機會向同伴奉獻自己成長的經驗,他們就會成為心理教育中最活躍、最出色的主角。
四、視角:從學生走向師生。
一、 轉變觀念 ,營造氛圍,享受平等
流動兒童進入我們學校讀書,學校便承擔起了教育責任。對于流動兒童來說,教學環境的改變,教材的差異,課程進度和難度的差異,教學方法的不同等都影響著他們學習的效果。同時,由于來到異地他鄉,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外地人”“外地學生”等身份,對于流動兒童來說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這些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學校、老師在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確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識非常重要。
(一) 轉變教師觀念,營造平等教育意識
“平等意識”是師生關系平等的前提。提高教師及教育管理人員的平等意識,是解決學校教育活動的關鍵。在我們已接收的流動兒童中,普遍出現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不理想,他們常常成為任課教師的負擔。但是,他們既然已經成為我們學校的一員,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就要對他們一視同仁。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強化師德教育,增強了教師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教書育人,尊重每一位學生,注重情感教育,平等相處,因材施教,真正將“每一名學生享受平等的教育”這一思想深入教師內心。
(二) 學校將流動兒童全部納入本校學生學籍管理體系
凡是進入我校讀書的流動兒童,我們一般要他們出示學籍卡,對于沒有學籍卡的學生,我們統一為他們建卡,將在校的所有流動兒童,不管學習情況如何,全部納入學校的學籍管理系統,使流動兒童的學籍管理體制進入了正常的教學管理渠道。流動兒童的學習成績、品德表現和教師的教學常規內容均作為教師、班級的教育教學考核的依據,流動兒童的表現也都與教師的工作實績和考核獎勵掛鉤,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責任心。
(三) 平等參與活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因此,能力提高以及競爭機會都應該是平等的。學校制度上保證每個流動兒童與我們當地學生享有平等的參與學習活動、獎勵、評優的權利。在評選三好學生、發放幫困補助金以及評選單項積極分子時撇開身份差異,而從“同是受教育者”的角度給予平等的機會。
首先,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師思想,在教師隊伍中樹立平等的教育觀,要求教師尊重每一位來校的外地學生,規范師生的言行,讓流動兒童感受到學校老師對他們的關愛,營造民主、和諧、良好的育人氛圍。我們利用教師大會、教學研討會等時機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從而形成人人懂心理健康教育,個個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園氛圍。
其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師從教學活動設計、課堂心理環境的創設、學困生的輔導入手,力求把微笑與耐心帶進課堂,把民主與競爭帶進課堂,把鼓勵與表揚帶進課堂,讓流動學生切實體驗到教師的公平、慈愛,集體的溫暖與舒適。各學科心理健康滲透點應各有側重,語文滲透點以情感、學習心理、交往為主,數學以思維訓練為主,美術以想象力、審美能力為主,體育以意志品質為主,科學以學習能力培養為主。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要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對有心理問題的流動學生更應以賞識教育為載體,挖掘孩子的潛能,使孩子在不斷的賞識與鼓勵中茁壯成長;在每學期的教室布置中也要充分體現關注心靈,重視心理健康的理念:色調柔和,搭配協調,讓人賞心悅目。有的班級取名為“心靈的家園”,有的班級設有“心語心愿”專欄,讓孩子們傾吐心聲,有的班級把家長與老師對孩子鼓勵的對話張貼在學習園地里……所有這些都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
抓好抓實團體心理輔導課,每學期年級組根據學生情況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選擇生動的教學方法,如自述法(通過自述,認識自己,了解別人),角色法(通過扮演角色,宣泄情感,消除誤會和猜疑),情景法(進入情景,測試心理反應,培養適應能力),綜合法等使學生的心靈得以舒展。如王凌云老師參加全國比賽的團體心理輔導課,以給“我已經是六年級學生了”加標點引出聯想,想到自己升入六年級后任務重了,壓力大了,學習有點力不從心。再用分組學習折蘑菇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用“多感學習法”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通過“穿越土豆”的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去克服。“一分鐘鼓掌”的活動,讓孩子們認識到“原來自己可以更好”,并體會到“給自己確立一個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就能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王老師的配樂朗誦,讓孩子們整理思緒,整裝待發,為自己的理想遠航。最后在《隨風奔跑》的歌曲中結束本次活動。這次活動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三、 心理咨詢,溝通情感,融洽關系
我校投資5萬元精心裝修布置了心理素質教育機構――心理咨詢室,取名為“心靈氧吧”,設有“個體咨詢室”、“教師辦公室”(兼“心理檔案室”)、“接待室”(兼“學生等候室”)、“團體咨詢室”(兼“測試室”“放松室”)等功能室,校園心理輔導室的建立,成了我們落實本課題研究的載體,也成了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問題疏導與監護的中樞,為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心理咨詢室成了孩子心靈的港灣室,三年來心理老師王凌云老師憑著可親、可信的形象接待并安撫了近百名孩子的心靈。她采取的心理咨詢方式可謂是靈活多樣:一是口頭咨詢,即每天固定時間接待學生直接面談,解答孩子的困惑。同時她又是班主任,與課題研究初期的主要對象直接接觸,亦有隨時隨地面談之優勢;二是書面咨詢,有些流動學生內向孤僻,害羞,就通過書面形式接收并解答他們的疑慮,這也比較適合學生中涉及隱私的心理問題;三是團體咨詢,對有共性的問題通過座談會、討論會來回答,以達一答解多疑之效。三年來,王老師在輔導過程中一直堅持三多三少原則,即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多幫助,少埋怨;適時適人采用聆聽、松弛、系統脫敏、行為改變、理情治療等技術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情誼,并對典型的個案進行耐心、深入細致的研究輔導。
四、 活動豐富,寓于實踐,全程育心
兩年來,課題組在全校老師的配合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首先,開展師生、生生互助的愛心活動,給流動學生以集體的溫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流動人口家庭生活相當貧困,其子女正在失學的邊緣徘徊。幼小的心靈承受著不應有的心理壓力。于是,在大隊部與課題組的倡議下,全校青年教師與特困流動人口子女結成助學對子,捐款捐物,指導學生學習,關心學生生活。同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骨干隊員與流動學生結對子交朋友的一幫一手拉手活動,在生活上關心,日常行為上指導,在學習上幫助,引導他們樹立自己行、幫助他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的信念,使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激勵他們積極進取,為學校、為班級爭光,為社會做貢獻。
其次,校少先隊隊部、課題組與班主任組織了多次以流動人口子女為主題的活動:如團隊輔導課《心聲交流道》讓孩子掌握傾聽和交流的方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清明時節去緬懷烈士,使學生受到一次次別具一格的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教育;班會課上特長的展示,兒童節的文藝會演等活動,以榜樣的力量促使流動學生群體的共同進步,激發流動學生的成功感和榮譽感。
再次,學校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項活動。組織兩次學生創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板報,開設一次心理主題班會,多次召開關愛身心健康的隊會。感恩教育是其中內容最豐富的一次,分三個層次來實施:首先教育學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設計了感恩主題班會、給家長寫一封感恩信、實踐一次感恩行動等活動],其次是感謝師長的教育之恩[通過“我當一日小老師”的角色體驗活動,讓學生理解老師的辛苦與勞累],最后是感恩社會[通過社區服務、義務勞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讓學生把感恩社會的思想升華為報效國家的愛國情操]。
總之,不管什么活動都努力把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在升華中踐行,獲得情感、意志、行為的和諧發展。
五、 家長學校,雙向交流,整體育人
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家庭是啟蒙教育的基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主導著學生心理的發展。它以隱性或顯性的方式將自身的價值觀念、處世態度、心理態度內化到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中,從而決定或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從開學初的家庭情況調查表上可以看到,我校學生當中70%是外來工子女,學生的父母絕大多數文化程度較低,一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還有一部分是小學文化程度甚至文盲,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30%。而家長所從事的職業多為司機、水暖建筑工人、做水果和蔬菜等小生意的商販,還有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只有個別學生家長是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多數家長文化水平有限,從事時間長、強度大的體力勞動,又忙于生計無暇管理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比較突出的兩個極端:要么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簡單粗暴對待孩子;要么過度溺愛,以物質需求來彌補孩子的情感需求,對孩子的思想問題不聞不問,放任自流。針對這些問題,社會化教育的活動離不開與家長的溝通,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們無法改變他們的家長基本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事實,但我們可以給予他們教育的方法指導,讓家長加入教育的同盟軍。家校聯系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觸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每一個層面。做好與家長的共建工作,教育者必須讓家長感覺到老師的胸懷是溫暖的,必須要真誠、友好、謙虛、平等,同時注意工作的藝術和才能,拉近與家長的心理距離。我們的經驗是:主動的祝福,使家長更尊重你;民主的交流,使家長更信任你。
1. 集體性溝通。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與學校領導、老師、孩子面對面地溝通、交流,使家長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家長全面配合學校工作,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就拿這一學期的家長會來說吧,首先由學校領導介紹學校總體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同時提出了希望家長配合學校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接著由任教經驗豐富的三位班主任,代表低、中、高三個階段,和家長們探討家校如何共同教育孩子的問題;然后由家長代表交流了各自教育子女的經驗;其中五年級學生家長結合自身做法談的“五心”教育贏得了與會家長的陣陣掌聲;最后,家長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這座現代化的學校,并和自己孩子的任課老師作了個別交流。家長會意見反饋表中,有的家長說:“感謝學校,給我們一次心與心溝通的機會,給我們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課。”有的家長說:“我一直認為‘棒頭上出孝子’,參加了家長會,我才明白我的做法是多么的粗暴,以后我要多陪陪孩子,多與他談談心了。”其次,我們還邀請專家向家長作《如何培養孩子習慣》《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等專題講座,介紹好的家庭教育經驗。我們還印發家教小報,讓學生帶回家給家長閱讀,提高家長素質,端正他們對教育的態度,使他們及時了解現代教育子女的信息。
2. 個別性溝通。班主任、任課教師發現學生身上存在問題或學生取得進步時,填寫好家校聯系記錄,通過家訪、與家長電話交談,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客觀而及時地分析學生具體情況,幫助家長全面而客觀地認識自己子女的智力、能力與性格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家訪、電話溝通等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讓孩子覺得老師打電話就是告狀,反映問題要客觀,不能報憂不報喜,真正達到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注意和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的目的。
在實踐中發現,利用移動飛信免費為家長發送信息是一種很有效的溝通途徑,班主任經常向家長發送家教知識,學生在校情況,幫助家長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和心態,幫助家長學習和掌握家庭心理輔導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雙向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增強心理輔導的效果。
六、 開發資源,拓寬視野,人文影響
任何一種教育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單一的,它的內容、形式、方法、途徑、措施、制度乃至物質依托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統一體,而一旦找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系點,便會產生強烈的連鎖反應。如我校靠近常州大學城,具有人文氣息的大學校園、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名目繁多的專業特長都是我們可利用的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另外社區文化設施的充分利用也是促進孩子心理成長的有利方式。為此,我們將大學校園和社區活動作為重要途徑開展教學。
(一) 走進大學,開啟快樂之門
不少外地家長總對孩子說:“等你將來考上了大學,我們就不用這么辛苦了。”大學,對于外地來的農村孩子來說,是一個神秘的殿堂,它在孩子們的潛意識中是那么高深和遙不可及。我校附近有常州大學、常州信息學院、常州工程學院……孩子們置身整潔而優美的環境中,領略著、體驗著那頗具人文氣息的一幕幕,心情也自然放松。他們欣賞著、感受著,完全忘卻了孤單與羞怯,興奮的笑臉上洋溢的是羨慕與滿足。“這就是大學呀?好大呀!好漂亮啊!我好希望將來也能來這兒讀書!”
(二) 大手拉小手,聆聽成長的聲音
陪同而行的大學生是熱情的,他們甚至比我們的學生更激動,似乎找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他們時而摸摸孩子的頭,時而給他們整整衣領,給孩子們講講他們小學的故事,給孩子們講講大學里上哪些課,做哪些實驗,進行哪些活動與運動等等,一路上大手與小手緊緊地拉在一起,撒下一串串歡聲笑語。心理學家說,對兒童的心靈啟迪,需要樹立一個他們喜歡的形象,這個形象所蘊含的豐富內容,最容易走進孩子幼小的心靈。與常州輕工學院一起組織開展的“放飛精彩,放飛希望”風箏比賽,使孩子們懂得人就是因為有希望才會活得精彩;“3?12”植樹節,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共同種下了兩棵桂花樹,也種下了大家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美好心愿。
一、關于孤兒與困境兒童的概述
在我國,孤兒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困境兒童”作為一個大眾比較模糊的概念,在浙江省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政策新聞會上,得到了省民政廳萬亞偉副廳長的詳細解讀。其中,流浪的未成年人,因其他原因暫時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包括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貧困家庭患重病和罕見病兒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間的兒童等,這些在人們觀念中“比較可憐”的孩子,都屬于“困境兒童”的范疇。
二、我市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現狀
孤兒和困境兒童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群體,需要政府和社會更多的關愛和呵護。我市歷來重視兒童福利工作,將兒童福利事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年都對兒童福利工作開展調研,部署研究相關工作。在新修訂的《海寧市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中,將兒童福利工作擺在與兒童教育、衛生等同等重要位置,使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有了新的目標、方向和舉措,形成了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和良好氛圍。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市兒童福利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在全省較早成立了市(縣)級兒童福利院,現址占地面積3830平方米,建筑面積2269平方米,擁有床位70張,機構內養育的孤殘兒童30多名。兒童福利院現有工作人員18人,院內各類嬰幼兒生活、學習和活動設施比較齊全,通過不斷探索創新、總結經驗,形成了集“養、治、教、康、安置”等于一體的養育體系。201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創新建立了兒童福利督導制度,建立了城鄉孤兒的生活費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確保孤兒的基本生活不低于我市平均生活水平。兒童福利院養育的孤兒年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按不低于我市上年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的70%,2013年我市兒童福利院最低養育標準為1236元/人/月;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按不低于市兒童福利院孤兒養育標準的60%,2013年為742元/人/月。機構內孤殘兒童和社會散居孤兒城鄉合作醫療保險繳費一律由財政承擔。殘疾兒童進行手術矯治、語訓、康復訓練已列入“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0—6歲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符合正常入學條件的兒童均能就近接受義務教育。
目前,全市有孤兒50多名,困境兒童1200多名。
三、當前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事業存在問題
(一)社會化服務網絡急需完善。
海寧市目前的困境兒童中包括:殘疾兒童、重病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家庭兒童及低收入家庭兒童等。但是,現有的服務設施較少,網絡不夠健全,難以為廣大的困境兒童及家長提供及時的、必要的服務和支持,困境兒童的社會化服務網絡建設與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需較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服務。
(二)專職兒童福利督導員缺乏
在兒童福利工作督導過程中,缺乏專職兒童福利督導員。鎮(街道)、村(社區)的督導員往往是身兼數職,在兼顧其他工作的同時需要定期的對轄區內的孤兒及困境兒童做好日常的督導評估,隨之帶來一些難以避免的困難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督導評估的力度與深度。
(三)福利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偏少
在兒童福利機構內,孤殘兒童的養護、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和社會工作等方面,需要工作人員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才能為機構內孤殘兒童乃至社會散居孤兒和困境兒童提供高水準的專業化服務。由于各種原因,福利機構難以吸引專業技術人員,導致專業技術力量較為薄弱。特別是護理崗位更無法吸引年輕人參與。因此,現有福利機構內的護理員普遍年齡較大,專業文化素質偏低,使得護理員隊伍結構日趨老化,接受新型專業知識的能力偏低。
四、我市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的建議
在倡導“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進一步推動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研究制定加強孤兒保障工作措施,完善孤兒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孤兒及困境兒童保障水平,切實維護孤兒及困境兒童基本權益,需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和慈善事業,營造關愛孤兒及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有鑒于此,根據目前我市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的現狀,探索研究我市的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和完善。
(一)完善兒童福利保障制度
1.制定孤兒及困境兒童福利政策,建立完善新型兒童福利體系。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事業的意見》,要結合本市實際,及時制定出臺我市《關于加快發展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體系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完善《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的意見》,積極做好孤兒基本生活費發放、管理、使用和監督檢查工作。要認真研究調研,探索困境兒童的具體救助范圍、救助方法和救助標準。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以家庭養育為基礎、機構服務為骨干、社區照顧為依托,城鄉一體化、組織網絡化、服務專業化、保障制度化的適度普惠型孤兒和困境兒童福利體系。
2.加大財政投 入,提高困境兒童生活水平。建立城鄉困境兒童的生活費補助自然增長機制,確保低保家庭兒童基本生活費在享受低保補助的同時,再給予不少于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補助;持證困難家庭兒童基本生活費按低保家庭兒童基本生活費的50%確定;其中持證困境家庭重殘兒童生活費按低保家庭兒童基本生活費的75%確定;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包括父母雙方長期服刑在押和勞動教養的兒童、父母雙方強制戒毒的兒童、父母一方死亡而另一方因上述等情況無法履行撫養義務和監護職責的兒童)基本生活費按社會散居孤兒標準的50%確定;一般家庭重殘兒童生活費按低保家庭兒童基本生活費的50%確定。
3.繼續落實孤兒及困境兒童教育保障政策。落實教育優惠政策,全面加強孤兒和困境兒童特殊教育工作,提升孤殘兒童教育水平。健康適齡孤兒接受普通教育,中重度殘疾適齡孤兒集中接受特殊教育,輕度殘疾適齡孤兒隨班就讀。孤兒學前教育階段免收保育費,困境兒童學前教育階段每年享受1000元教育券;持證困難家庭兒童小學、初中階段給予每人每年750元午餐補助,高中階段免收學費,并給予1500元助學補助;低保和其他持證困難家庭子女通過省招考網錄取高校的,分別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和4000元的教育救助;殘疾學生考取中專以上全日制院校的,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0元的資助獎勵。對孤兒考入大學繼續求學深造的,由市財政繼續提供生活保障,直至畢業。
4.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孤兒及困境兒童的醫療救助及康復政策。對于棄嬰(兒)及孤殘兒童醫療救治,醫療機構應開辟“綠色通道”,保障孩子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救治。同時,提高孤兒和困境兒童醫療補助力度,將孤兒和低保家庭兒童納入城鄉合作醫療保險范圍,其個人參保繳費由財政承擔。對困難家庭醫療補助按照年度住院醫療總費用限額進行補助,基本醫療費用自負部分由民政按80%的比例給予救助,社會按2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住院醫療總費用在4萬元以上的部分,基本醫療費用自負部分經民政救助80%后仍有困難的可再申請社會救助。鼓勵、支持醫療機構采取多種形式自愿減免孤兒醫療及康復費用。繼續落實“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0—6歲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并逐步向困境兒童延伸。充分發揮殘聯、醫療衛生機構、培智學校、兒童福利機構的資源優勢,在市兒童福利院建立腦癱康復訓練基地,在社區設立腦癱康復訓練站,為更多腦癱兒童和家長提供就近便捷的康復訓練。
5.引入社會工作,關注孤兒及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在兒童福利院內設機構春苗社會工作室,運用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加強對孤兒及困境兒童心理發展方面的引導。并著重為孤兒及困境兒童設計集娛樂性、教育性、康復性為一體的社工服務項目。運用社會工作專用方法,通過對孤兒及困境兒童及時開展個案、小組工作、社區工作及其他主題活動,解決他們存在的個別化及共性化問題,為他們創造一個公平、愉悅的休閑環境,幫助他們改善心理趨勢,保障心理健康發展。
6.科學解決孤兒成年后的住房和就業問題。監護人應當幫助有房產的孤兒做好產權維護工作。農村孤兒成年后,沒有住房且符合特困建房條件的,由鎮、街道幫助其解決住房困難。對符合廉租住房的城市無房散居成年孤兒和市兒童福利院集中供養的成年孤兒,在同等條件下由住建部門優先安排實物配租;符合經濟適用住房申請條件的優先解決。孤兒成年后,要按照“面向社會自主擇業”的原則,積極鼓勵自食其力。市各有關部門要把適齡的成年孤兒作為就業援助的重點對象,將符合條件的成年孤兒按照零就業家庭成員對待,并將其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范圍,提供針對和就業援助,落實相關就業扶持政策。要積極支持和幫助孤兒成年后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孤兒成年后就業困難的,優先安排到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就業。有勞動能力且處于失業狀態的,要將其列入城鎮“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和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就業扶持范圍,并按規定落實好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免費職業介紹、職業介紹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
(二)落實兒童福利工作機制
1.建立困境兒童福利工作三級網絡,完善社會化服務。由于困境兒童的構成情況復雜,他們對福利需求的差異性很大,對他們實行的福利需要進行細致的分類,提供分類給付、分類服務,如物質層面的直接給付,精神層面的間接給付,服務層面的長期幫助,健康層面的康復服務等。因此,建立和完善三級服務網絡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一級服務網絡是指在兒童福利機構內設立“兒童福利指導中心”負責對全市的孤兒及困境兒童開展系統性的管理工作,提供專業醫療、康復、心理輔導等服務,并指導在鎮(街道)建立“兒童福利工作站”,承擔工作站工作人員和社工培訓的任務,幫助孤兒和困境兒童維權等;二級服務網絡是指建立鎮(街道)“兒童福利工作站”,按照困境兒童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收集督導員工作信息、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做好維權工作等;三級服務網絡是指建立城鄉社區兒童福利督導員工作網絡,在村(社區)確定1名專職督導員,負責對轄區內孤兒和困境兒童進行日常化的督導和幫助。
2.建立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孤兒和困境兒童的福利保障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多部門參與,形成上下聯動,分工負責的工作機構。市政府協調成立孤兒和困境兒童成員單位,成員單位由市政府辦公室、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發改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市 司法局、市住建局、市衛生局、市慈善總會組成。同時,出臺《海寧市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長兼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要工作職責為:做好信息通報和交流,及時將相關信息報送聯席會議領導和成員單位;對聯席會議的各項決議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調查收集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為聯席會議決策提供依據;研究制定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政策,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孤兒和困境兒童保障問題,促進部門協作,建立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孤兒和困境兒童合法權益;承辦聯席會議的有關會議;完成聯席會議臨時交辦的各項任務。
3.加強兒童福利人員隊伍建設。兒童福利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是提升為孤兒和困境兒童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們兒童福利機構的護理人員普遍存在社會經驗豐富、事業心強但年齡老化、知識陳舊、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工作人員也缺乏系統的培訓。一是加強對機構內工作人員培訓,提升其專業水平,圍繞兒童福利工作的特點進行法律、職業道德、理論和民政部《兒童福利機構撫育工作指導綱要(試行)》相關內容等業務技能等培訓,認真執行資格鑒定并持證上崗;二是引進人才,優化專業人員配置,讓具有特教、康復、社工等專業職稱的人才進入兒童福利工作的管理服務隊伍;三是積極組織兒童福利工作督導員培訓,明確兒童福利督導工作職責、制度。同時要求督導員持證上崗,凡是擔任兒童福利督導員的,要經過民政部門或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培訓,經過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