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和健康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致感 同伴依戀 心理健康 中介效應
分類號:B842
1、問題提出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日益成為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焦點。留守兒童(left-behind children)指因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長輩、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兒童,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特殊群體。處于父母親情相對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兒童,體驗到的心理沖突和壓力可能比一般農村兒童更嚴重,因此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更大。Jiang Qin和BjornAlbin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和社會行為方面;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留守兒童青少年在抑郁、焦慮、敏感、偏執等心理癥狀上的檢出率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青少年。王鋒生等人對SCL-90測試結果進行元分析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較非留守兒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可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多樣化且不容樂觀。
對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戀和同伴依戀是影響其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依戀關系的存在與青少年的同一性發展、情緒能力及社會行為均有一定的關系,對自尊和社會適應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在個體發展的一些轉折期尤為突出。留守兒童因與父母的“情感剝奪”,其人際關系從以父母為中心轉向以同伴為中心,同伴關系逐漸成為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主要方面。據Bowlby的依戀理論,人們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可以歸因于對某一對象情感依戀的受阻。同伴依戀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戀不僅與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有關,同時與積極情緒顯著正相關;同伴依戀更是預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
目前,心理健康領域普遍采取一種于健康有益的研究方向,即健康促進模型,探討個體的積極品質對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心理-致感”是美籍心理學家Aaron 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個核心概念,具體指個體對生活的總體感受和認知,是個體內部穩定的心理傾向。它綜合體現了個體對內外環境的應激、應對壓力所具有的資源以及對生活意義的感知,表達了個體擁有的一種普遍、持久、動態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包括三個內容:(1)來自個體生命歷程中內外部的壓力是結構化的、可預測的、可解釋的(可理解感);(2)個體能夠取得資源來應對這些壓力(可控制感);(3)這些壓力是有挑戰性的、值得為之投入的(意義感)。三種成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國內外大量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高心理一致感個體往往體驗到較低水平的焦慮、抑郁、生活壓力,更可能靈活地采納適宜的策略,以適應特定環境的需求,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顯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的個體。李瀅、劉俊升2010年的研究發現,心理一致感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之間發揮著重要的中介調節作用。國外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華裔留美大學生等不同群體的同伴依戀和抑郁水平間起著不同程度的中介效應。
作為心理健康問題亟待解決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心理一致感的特點及其與同伴依戀、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如何?本研究以此為切入點,探討內部保護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戀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和作用機制,以期為制定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和研究證據。
2、方法
2.1 被試
選取重慶市一所城市學校、一所農村學校,整群抽取370名留守學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級分別為141、140,46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試的年齡介于12歲至1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4.11±1.01歲。剔除漏答錯答問卷后,最終獲得有效問卷327份,有效回收率為88.4%。
2.2研究工具
2.2.1 心理一致感量表簡版(Sense of Coherence-13,SOC-13)
由Antonovskv在1987年編制,包蕾萍、劉俊升修訂。心理一致感量表由可控制感分量表、可理解感分量表和意義感分量表組成。量表采用7級評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修訂結果顯示,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61;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6,校標關聯效度理想。
2.2.2 父母、同伴依戀問卷修訂版(The Inventory of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
由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編制的自陳量表,包括父親、母親、同伴依戀3個分量表,各25個題目。從和依戀對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質量、憤怒和疏遠程度來全面評估青少年的依戀關系。量表采用Likert5點評分,1代表絕大部分不符合或很不符合,5代表絕大部分符合或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個體的依戀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訂版,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IPPA問卷中同伴、父母依戀三個分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O.92、0.94、0.93。
2.2.3 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極盛在2005年編制,包括強迫、偏執、敵對、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十個因子,共60個題目。量表采用5級評分,得分越高表示個體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研究結果表明,10個分量表重測信度在0.716~0.905之間,同質信度在0.601~0.8577之間,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間;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在0.7652~0.8726之間,內容效度比較理相。
2.3 研究過程
施測前對施測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測試時間、指導語等注意事項。施測時嚴格按照既定的施測程序以班為單位集體進行。問卷統一發放,統一收回,施測時間約為40分鐘。
2.4 數據分析
將原始數據匯總,通過TXT建立數據庫,導入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3、結果
3.1 留守兒童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統計
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同伴依戀得分性別差異顯著(t=-2.624,p
3.2 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與心理健康總分的相關分析
留守兒童同伴依戀總分及三個維度、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總分的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研究中采用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進行調查,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相應的問題或癥狀越多,整體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由表2可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與同伴信任、同伴溝通、同伴依戀和心理一致感呈顯著正相關,與同伴疏遠呈顯著負相關。因此,促進同伴依戀,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對增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積極作用。
3.3 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對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為考察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同伴信任、同伴溝通、同伴疏遠和心理一致感為預測變量,以心理健康得分為結果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同伴信任、同伴疏遠和心理一致感依次進入回歸方程。方程F(3,323)=18.006,p
3.4 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戀和心理健康水平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為考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戀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具體關系,使用溫忠麟、張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對間接路徑“同伴依戀-心理-致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中介效應檢驗。首先,檢驗回歸系數c是否顯著。以同伴依戀為自變量,心理健康得分為因變量做回歸,得到同伴依戀對心理健康水平的總體效應,路徑c的標準回歸系數顯著(β=-0.310,p
4、討論
4.1 留守兒童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與心理健康的特點
留守兒童的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別差異檢驗結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戀水平高于男生,這與以往的多數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因為留守兒童在與同伴進行互動交流時,受到傳統社會文化對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個體自身的性別角色認同的影響。與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認同感更多源于親密關系。她們會接受來自同伴較多的關懷和接納,表現出更高的同伴依戀。女生的心理一致感顯著高于男生。我們認為,心理一致感受到個體年齡、成熟度以及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處于青春期的女生發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夠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對事物的可控制感較強。同時,女生擁有更多的同伴依戀等社會支持資源,積極的社會支持可以提供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增加歸屬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別差異不顯著,這與以往的部分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較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且自身情感細膩、敏感脆弱;另一方面,女生又比男生身心成熟,擁有更好的人際支持資源。因此,面對留守現狀的男、女生,各有其優勢和特點,其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了相對一致性。
4.2 留守兒童同伴依戀、心理一致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研究發現,同伴依戀、同伴信任與心理一致感顯著正相關;心理健康得分與同伴依戀、同伴溝通、同伴信任顯著負相關,與同伴疏遠顯著正相關;心理健康得分與心理一致感顯著負相關。據Bowlby的依戀理論,個體在早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內部工作模式”(intemal working models)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戀對象(如同伴)的不斷出現,而不斷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會化影響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頂點。據此,我們認為同伴依戀與同伴信任對留守兒童的心理一致感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增強個體的同伴信任和依戀程度,可以改善留守兒童對生活意義的感知,促進心理一致感的發展。由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戀及其三個維度均與心理健康得分呈顯著相關,是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顯著正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離對其存在顯著負向預測作用。來自同伴的情感關懷和社會支持,使得留守兒童體會到信任感和親密感,從而促使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總體認知更加積極,進而影響個體的情緒調節及行為方式,最終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從改善同伴信任和心理一致感入手,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理一致感作為留守兒童的一種積極的內在品質,在同伴依戀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存在著重要的中介作用。同伴依戀和心理一致感顯著正相關,兩者相互影響。同伴依戀為留守兒童提供積極情感和社會支持,促進心理一致感的發展和成熟。反之,心理一致感水平較高的個體更傾向于建立和發展同伴依戀。同伴依戀和心理一致感兩者共同促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同伴依戀的直接影響,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一致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心理傾向,而是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個體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各種挫折和壓力是心理一致感形成的重要條件。留守兒童屬于青春期的弱勢群體,心理一致感水平可能較低,從而影響其在同伴依戀和心理健康水平間的中介效應程度。
5、教育建議
留守兒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戀及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為我們全面了解和把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新的視角,并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啟示。
首先,為促進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應重點關注兒童自身的積極品質。從心理一致感角度出發,通過培養留守兒童對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義感,增強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為維護心理健康的內部保護因子和遠離心理問題的免疫因子。已有研究發現,部分留守兒童具有較高的心理彈性,能夠在留守情況下較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從同伴依戀的角度出發,積極引導留守兒童主動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培養對同伴的信任和溝通,產生勇敢的交往行為,使其注重發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會關系——同伴依戀,構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因此,學校應針對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開展多種團體輔導和人際互動活動,引導他們掌握人際交往技巧,與他人建立起親密關系,增強其同伴依戀的發展,從而促進心理健康。此外,鑒于留守兒童的性別差異,教育措施應充分結合兒童發展的普遍性和特異性,因材施教。最后,留守兒童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動態性,因此要針對留守兒童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進行持續性的教育干預和引導,以真正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時期尚處于發展階段,遠沒有達到穩定和成熟,本研究采用橫斷研究探討了留守兒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戀及心理健康的關系,三者的關系隨留守兒童的成長發展將出現何種變化,還有待于未來縱向研究的驗證和充實。
6、結論
(1)留守兒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戀性別差異顯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對社會支持和心理控制感的研究,提出現存問題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說明研究社會支持、心理控制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影響模式
一、 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
1、 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通常是指來自社會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等給予個體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的系統。社會支持作為一個普遍概念對人們來講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無理解上的歧義。國內學者從三個角度歸納了對社會支持的定義:①是從社會互動關系來定義社會支持,典型的定義為:社會支持不僅僅是一種單向的關懷或幫助,它在多數情形下是一種社會交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互動關系;②是從社會行為性質來定義社會支持;③是從社會資源的作用來定義社會支持,如來自于社會關系的幫助、人們聯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網絡中成員間的資源交換。
2、 社會支持的分類
社會支持分為六類,具體包括:①物質的幫助。②行為的援助,如分擔體力勞動的工作。③親密的交往行為,比如傾聽、表示尊重、關心、理解等。④指導,如提供幫助、信息和指導。⑤反饋,如提供有關他們的行為、思想和感情的個人的反饋。⑥積極的社會交往,如參加娛樂和放松的社會交往。
國內學者把社會支持分為三個方面: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個體的利用度。從社會支持來源的角度來看,社會支持的構成分為兩大類:縱向來源(如父母、教師等)和橫向來源(如同學、朋友等)總的來說,目前學術界對社會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其一是客觀、現實的可見的支持,實際社會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質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務;其二是主觀的、體驗到的或情緒上的支持,領悟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個體感到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和滿意程度。以上兩類有關社會支持的理解上的差異,實際上反映了研究者們的學科差異和出發點不同。
3、 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模型
關于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機制的研究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社會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無論個體是否面對壓力情境,高水平的社會支持總伴隨著良好的良心狀況(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社會支持只是在人們面臨較高的生活壓力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它使人們免受或較少地受壓力事件的影響,保持和增進健康(緩沖器模型)。在這兩種理論的指導下,人們隨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結果卻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會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無論個體是否面對壓力情景,高的社會支持總伴隨著良好的身心狀況;無論個體的個性因素如何,無論個體已有的社會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夠增加社會支持,就必然能夠導致抵御心理壓力的能力的提高,從而幫助其整體健康的提高。這一論點在社會孤獨者與高社會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證實。
4、 未來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實證研究針對某一特定群體,尤其以大學生和老年人為主來揭示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但不同研究群體的研究結果是否可以推廣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顧各類社會群體來加以驗證。其次,由于個體是社會關系中的個體,社會支持的來源是錯綜復雜的,而且,不同社會地位的不同群體其社會支持的來源也不盡相同。因此,相比社會支持的來源而言,個體所獲得不同方式的社會支持更應該為探討和分析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的著眼點。最后,社會支持通過內部機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獨感等內部因素影響心里健康的,同時也作為重要的環境變量在人口統計學變量與心理健康之間扮演中介作用,但三者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人口統計學變量、外在環境(如社會支持)、內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質等)和心理健康之間復雜關系的探討,應成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點。同時,應建構內外因素影響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漸趨向中國本土化。
二、 心理控制感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義
所謂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有些人會積極、愉快、主動地應付困難處境而同時另一些人則表現出消極態度的一種假想的內心狀態。在該理論中心理控制源被認為是有關個人性格及/或行動與事件結局關系泛化性期待。對有些人來說,事情的結果被認為是與付出的努力息息相關的,因此每當他們從事重要工作時,他們會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類
心理控制感分為內控和外控型,內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敗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內控傾型往往與積極地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相聯系,體現在社會活動、信息搜索、警覺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卻覺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虜,認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運,他們花很多的時間祈禱、賭博或等救濟,而不是積極地爭取所期望的目標。這類人稱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運,失敗歸因于社會、運氣或他人等外部因素。這類人正性情感少,負性情感多,精神癥狀多,總體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西方文獻中關于控制感與心理健康之間關系的研究大體上分為兩條線索。一條線索集中在內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條線索著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內在(自我)控制感的許多研究認為,內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調節壓力的決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夠減低主觀壓力感,但也有不同發現。例如:有研究報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總能減低壓力,有時情況剛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實際的控制能力低會導致更大的問題。那些平時認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當他們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時表現得更加脆弱;著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認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發生不可控失敗,感覺也不會太好,因為一切都不是個人力量能夠改變的。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外在控制感比內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還有研究認為,即使不面臨不可控失敗,相信個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對外在控制感的不同發現是:如果過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會使一個人喪失努力的動力而坐失本來可能的控制機會,從而導致負面的心理感受。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精神衛生;壓力;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395.6 B 8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11-1334-03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tr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WANG Hai-Jun*, LIU Jun-Guang, CHEN Jing. * Divis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tres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schools. MethodsSix hundred and fourteen students in a county senior high 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were sampled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nd self-designed life stress questionnaire.ResultsAltogether 52.4% of investigated subjects had mental disorder, mainly being mild. The stud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had higher objective life stress and subjective life stress than the healthy students. The six kinds of life stress were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cluding the stress of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others' expectation, study burden, parentag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fellowship (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Pressure;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高中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其心理具有成熟與幼稚、獨立與依賴、自覺與盲動等諸多矛盾并存的特點,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一方面他們承受著學業、高考競爭的壓力,肩負著家長親朋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生理上的成熟可能會引發各種心理沖突。調查發現,北京32%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
近年來有些學者研究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提出生活壓力可能影響心理健康[2]。因此,該研究通過對河北省某縣高中生進行調查,進一步研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壓力的關系,以期為學校心理衛生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典型調查的方法,選擇河北省某縣的一所示范性中學,有5 000余名在校寄宿生,近年來學生高考成績在河北省處于領先水平。在該中學高二、高三年級中隨機抽取10個班,共調查669名學生。回收有效問卷614份,有效率為91.78%。其中男生302人,女生312人;高一學生372人,高二學生242人。
1.2 方法 調查問卷主要由3部分構成,包括個人基本情況、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生活壓力問卷。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主要包括性別、年級、文/理科、城市/農村生源、是否班干部、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單親家庭、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等。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為王極盛教授編制[3],共60題,包括10個因子:強迫、偏執、敵對、人際關系緊張、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感、適應不良、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平衡。10個因子分別由6道題組成。每道題采用5級計分法,即無為1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3分,偏重為4分,嚴重為5分。如果心理健康總均分或因子分
生活壓力問卷,是參考相關文獻自行編制而成[4],涉及13種生活壓力事件,分別屬于6類生活壓力:他人期望、學習負擔、學業成就、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壓力。詢問近6個月內有無發生過生活壓力事件,若發生過為1分,未發生為0分,累計總分即為客觀生活壓力水平,若發生過生活事件,則詢問主觀生活壓力水平,“無壓力”為1分,“較小壓力”為2分,“一般壓力”為3分,“較大壓力”為4分,“非常大壓力”為5分,累計總分即為其主觀生活壓力水平。分數愈高表示主觀生活壓力愈大。
在班主任配合下,調查人員組織學生利用自習課以無記名方式填寫調查表,并當場收回。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要求受測者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認真填寫。
1.3 統計分析 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數據,然后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
2.1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對心理健康整體水平分析發現,有32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占52.4%;其中以輕度為主,有43.49%存在輕度心理問題,8.31%存在中度心理問題,0.65%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即心理障礙)。10個因子都有一定比例學生存在問題,其中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強迫、學習壓力感、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緊張、焦慮;對于10個因子的重度心理問題,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焦慮、學習壓力感、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緊張、敵對。見表1。
2.2 高中生生活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 客觀生活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用生活壓力事件的累積數量表示每人的客觀生活壓力的總體水平。614名高中生在近6個月內都有2個及以上客觀生活壓力事件。根據心理健康量表總均分將所有的學生分為心理健康組和有心理問題組,心理健康組的客觀生活壓力水平為(8.00±2.20),有心理問題組的客觀生活壓力水平為(9.61±1.85),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經趨勢χ2檢驗,隨著生活壓力事件的增多,有心理問題的比例有升高的趨勢(P<0.001),提示客觀生活壓力水平對心理健康有影響。見表2。
2.2.2 主觀生活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有心理問題組的主觀生活壓力均值明顯高于心理健康組,分別為(2.58±0.68)和(1.82±0.70)分(P值
2.3 心理健康相關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除了生活壓力外,考慮其他因素可能影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性別、年級、文/理科、生源地、是否單親家庭、是否獨生子女、是否班干部、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對待心理問題的態度。將這些因素和他人期望、學習負擔、學業成就、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師生關系6個方面的主觀生活壓力水平作為自變量,心理健康量表總均分作為因變量,用后退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性別、班干部、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對待心理問題的態度和各類生活壓力均與心理健康有關(P值均<0.05),男生、非班干部、身體健康自我評價較差、對待心理問題態度不積極、各類生活壓力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均比較差。見表4。
3 討論
614名高中生中有52.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輕度43.5%,中度8.3%,重度0.6 %,在強迫、學習壓力感、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緊張、焦慮這5個因子方面心理問題比較突出。以往調查報道,高中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在10%~30%之間[5];北京中學生3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本次調查的高中生有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52.4%,原因是該中學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精英云集,可能競爭較為激烈,學習負擔重,而且父母的期望相對較高,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重。這與劉超正等[1]在示范性中學中的調查結果類似。雖然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中輕度和中度占很大比例,但也不容忽視,如不及時進行心理調節予以緩解,可能會導致心理障礙。因此,在學校衛生工作中應高度重視重點/示范性學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客觀生活壓力和主觀生活壓力水平都高于心理健康學生;來自學業成就、他人期望、學習負擔、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這6方面的生活壓力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隨著生活壓力事件的增多,有心理問題的比例有升高的趨勢。由于高考是高中生所要面臨的重大生活事件,所以與高考相關的壓力(學業成就、他人期望、學習負擔、師生關系)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有影響[6]。高中生尚未完全獨立,心理還不成熟,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父母,因此親子關系也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高中生對人際交往一方面渴望,另一方面由于同學間激烈競爭的存在,他們又想回避,這種矛盾的存在使同伴關系成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2]。
多因素分析發現,男生、非班干部、身體健康自我評價較差、對待心理問題態度不積極、各類生活壓力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差,可見生活壓力能否引起心理問題還與其他因素有關。男生比女生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可能是因為女生的心理平衡能力高于男生,面對挫折和煩惱時,女生比男生更善于發泄[1]。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可能本身心理素質比較好,且有較多社會工作的鍛煉,所以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小。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與心理健康有關,原因是身體健康自我評價差的人有可能確實身體狀況無法適應繁重的學習任務,或者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卑,而自卑心理調整不當也會產生心理問題;身體健康自我評價好的人,相對體力充沛,且比較自信,出現的心理問題較少。以什么態度對待心理問題以緩解生活壓力對于心理健康至關重要,主動緩解心理壓力者,較少有心理問題;而采用消極應對方式者,較多有心理問題,這與Steiner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因為消極應對和逃避會導致更多的問題。
在調查中,有些學生還反映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不重視,沒有相關的咨詢和指導,以至于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往往求助于朋友、同學和家長。Smith等[8]研究也顯示,在出現心理問題后僅有33.3%的學生能獲得有效幫助。
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生活壓力密切相關。學校衛生工作者應加強認識,同時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并考慮其他一些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
4 參考文獻
[1] 劉超正, 李冠鳳, 李彩霞. 示范性中學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6, 26(4): 25-28.
[2] 方雙虎, 胡海燕. 高中生生活壓力、應對方式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寧波大學學報, 2007, 29(2): 30-35.
[3] 王極盛, 李焰, 郝爾實. 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社會心理科學, 1997,13(4): 15-20.
[4] 方雙虎, 胡海燕. 高中生生活壓力基本特點研究.中國學校衛生, 2006, 27(5): 420-422.
[5] 張敏, 王振勇. 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1, 15 (4): 226 - 228.
[6] 李英華, 孟憲鵬, 龐靜, 等. 北京市東城區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健康教育, 2007, 23(3): 173-176.
[7] STEINER H, ERICKSON SJ, HERNANDEZ NL, et al. Coping styles as correlates of health in high school students.J Adoles Health, 2002, 30(5): 326-335.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關系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8-0151-01
高中生心理存在一系列的負面問題,這對于自我效能產生消極影響,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一 自我效能的認識
自我效能的概念就是個體應付不同環境的挑戰或者是面對新鮮事物過程中的一種總體性的自信心,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生理健康和所出現的疾病現象。反而言之,低自我效能對人體的健康、疾病并不具有明顯的抵制作用,甚至會導致疾病和負健康的增長,加快病情的進展。因此,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非常重要。
從高中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高中生是一個剛跨過青春期,逐漸進入青春期末端的人群,這個年齡段的高中生心理呈現出緊張、叛逆、復雜等情況,是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的共同時期。在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對外界的事物和挑戰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因此可能會出現不能較好應對的局面。就此,筆者針對某高中學校的各個年級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自我效能調查的研究,希望能夠從這些數據中收集高中生的心理情況和自我效能意識情況,從而得出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關系,為以后的高中教育心理工作的展開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 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研究實驗過程
1.研究對象
本文從某城市的某重點高中隨機從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自我效能表,共存在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大約為5~10分,得分越高說明自我效能越強。自我心理健康表,其涵蓋了偏執、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感、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平衡八個項目。每個項目是10分,超過50分以上的說明具有心理問題,分數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所采取的應對方式問卷采用肖計劃編制的應對方式問題,其中涵蓋了50個項目,其中包含了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六個因素。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以班級為團體單位進行測試,針對各個班級的測試結果數據進行統一的整理,并利用科學統計軟件針對其所有數據進行分析。
4.結果統計與分析
第一,性別對高中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的影響。利用雙因素二元飽和模型針對高中生自我效能、心理健康、性別、年級之間等多方面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發現各個因素在年級之間并沒有顯著的差異性,但是在性別中某項項目具有顯著差異。男生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高于女生,男生在遇到一些問題時采取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女生要多,女生大多數采取了逃避的方式。這一問題表明,在同齡人中,男生要比女生的心理健康和承受事物打擊能力要強很多。
第二,對不同單親家庭以及正常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分析,相關數據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和正常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差異性。單親家庭的孩子所得出來的分數普遍高于正常家庭。這一數據說明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第三,針對學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對比后發現,對心理健康能夠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是正面影響具有很多,其中包含了幻想、自責、躲避、學習壓力感、交流、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敏感、求助應對方式等。在這些因素當中,偏執、敵對、人際關系敏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抑郁、交流、學習壓力感對學生產生了正面影響。
5.總結
男生和女生自我效能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相關數據表明,男生的自我效能非常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女生的自我效能較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其原因在于男生和女生在青春期階段,男生具有很強的優勢,但女生隨著生理的不斷變化會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從傳統的文化影響角度進行分析,男生在社會中扮演一個強者、主體的角色,但是女生在社會中扮演一個被動、情緒化和易依賴的弱勢群體。因此,男生從傳統觀念中形成了自信意識強,具有較強優越感的自我效能,相反,女生的自信意識就不是很強,從而影響到心理健康水平。從單親家庭和正常家庭的角度分析,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所感受到的溫暖較少。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整篇文章的數據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性的關系。因此,筆者建議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校開設各項心理指導課程,能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和諧校園;大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J515.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2-0130-01
一、前言
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教育界和人們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無論是對大學生個人的成長,還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分析和探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非常必要的。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
二、和諧校園建設下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表現:
(一)難以適應角色的轉換
作為一名新入學的大學生,將面臨著從中學到大學的角色轉換和適應問題。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人際關系和教學模式等,許多新生往往表現出難以適應,從而產生困惑的心理情緒。
(二)家庭經濟困難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家庭經濟問題已成為當前許多大學生都普遍面臨的問題。從而導致了許多經濟困難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貧富差距也隨之拉大。在學校中一些家庭富裕的學生與貧困的學生容易形成鮮明的對比,容易造成那些貧困學生的心理失衡。
(三)感情困惑而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當前談戀愛的大學生日益增多,戀愛的動機和目的也日趨復雜,而且感情往往比較脆弱。許多大學生一旦遭遇戀愛的挫折,感情就會一落千丈,甚至有的因感到絕望而產生報復的心理。
(四)不良的人際交往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由于成長環境的因素,當前許多大學生都不善于與人交往,從而導致他們難以適應大學生活,容易產生心理緊張、情感壓抑和孤獨等心理問題。
三、和諧校園建設下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
和諧校園建設下,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多變。但總體可分為外界因素和大學生自身因素,而外界因素又包括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兩方面。
(一)社會外部因素
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從而導致人們感到工作壓力大、精神壓抑以及身心疲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不良的社會現象給大學生造成了許多心理矛盾,加上由于大學生思想不成熟,缺乏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產生了理論與現實的矛盾,而這些矛盾未能得到及時化解就容易給大學生造成心理健康問題。
(二)學校外部因素
從中學進入到大學,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學習環境以及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要求大學生們在集體生活中學會獨立自理自己的生活。然而,當前許多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的因素,往往難以適應集體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產生寂寞孤獨和焦慮。學習環境和教學方式的改變,給許多大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帶了諸多心理上的壓力。
(三)大學生自身因素
進入大學生之后,許多大學生對未來有了美好的憧憬。然而,現實與理想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讓許多大學生難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陷入痛苦的旋渦中。尤其是社會上的一些腐敗現象造成了許多大學生心理扭曲,從而產生偏激的心理問題。除此之外,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內部因素。
關鍵詞:
現代健康的含義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三個方面,由于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代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不容樂觀。依據心理健康的標準,分析了當代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提出了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調適策略。
現代健康的含義并不單純指身體沒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概念是:一個人在生理上疾病或身體虛弱癥狀,并且在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也處于完好狀態。
可見,現代健康的含義是多元的、廣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三大方面,其中社會適應性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于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而引起疾病。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相應的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疾病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焦躁、憂慮、抑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作為身心統一體的人,身體和心理是緊密依存的兩個方面。
由于工作主體對象——小學生這一社會特殊群體的一些客觀變化,當代小學教師往往在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時常會凸顯出一些諸如理想和現實發生沖突,情緒不穩定、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等不健康的表現。因此,研究當代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和心理健康的現狀,對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調適提供一些指導和借鑒,顯得十分重要。
1 當代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
我國當代小學生大多享受關懷過多、耐挫能力相對較差,甚至已經多被冠以“小皇帝”等稱號,這對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標準隨著時代變遷、文化背景變化而不斷變化,根據當代教育對象的現實情況,筆者以為,評判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標準給予著重考慮:
(1)智能良好。智能是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和運用知識、經驗、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智能良好綜合體現為兩個精神和四個能力,即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發現問題的能力、認識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緒穩定。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它的作用,既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就某種情緒狀態對人的生理健康、社會生活的影響,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去觀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是否健康或有利于自己的生活與健康:①情緒是由適當的原因引起的,一定的事物引起相應的情緒是情緒健康的標志之一。②情緒的作用時間隨客觀情況變化為轉移,在一般情況下,引起情緒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緒反應也應逐漸消失。③情緒穩定,情緒穩定表明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活動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況,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協調。一個人情緒經常很不穩定,變化莫測,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④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另一個重要標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動的和諧與滿意。愉快表示一個人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一個人經常情緒低落,總是愁眉苦臉,心情有苦悶,則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⑤情緒表達適時、適度,善于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情緒反應的強度與引起這種情緒的情境相符合。
(3)意志健全。意志就是為達到即定目標,主動克服困難的能力。一種良好的意志具備四個特點:一是目的合理;二是會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心態;三是要培養自己的堅強性和自覺性;四是要培養自己的果斷性和自制性。
(4)人格完整。人格是人在社會生活當中的總體心理傾向,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構成要素完整,無缺陷;二是人格統一、不混亂,生理上和心理上一致;三是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5)社會適應正常。心理健康的小學教師,總是能主動適應社會,人際關系和諧。他們講信用、重名譽,待人寬宏豁達,樂于奉獻。能夠正確處理和家長的關系、同事之間的關系,還要用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這眾多必須面對的“關系”決定了小學教師社會適應能力在教育教學成效上的重要意義。
(6)自我評價準確。心理健康的教師能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面對挫折與困境,能夠自我悅納,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尺度,它一方面為人們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標準,同時也為人們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2 當代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
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校園環境以及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小學教師因心理問題辭職、自殺甚至犯罪等等一些反常事件不時見諸報端。其根本原因就是是部分小學教師的心理上存在著一系列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由于存在交際困難,一些小學教師不能適當處理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不能正確處理自己眼中“差等生”身上發生的問題,甚至導致了教師與學生關系的破裂,教師與家長關系的惡化。長此下去,對小學教師工作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2)業務學習心理障礙。缺乏業務學習目標和動力,不能集中精神進行業務研究。其中有些自我調適能力差的老師甚至會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厭倦、對業務學習和教學研究工作任務感到焦慮。
(3)職稱晉升壓力帶來的各種困惑。當前正值教育系統人力資源政策改革的特殊時期,新舊績效評價機制交替。不能正確對待自身需求中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異,自我定位和自我能力評價不夠切合實際,期望值過高,就容易導致心理上的不良反應。
(4)家庭關系處理不當的問題。由于小學教師工作任務繁重,面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工作頭緒較多。在處理家庭和工作兩個問題方面平衡難度相對較大,容易出現家庭矛盾,如不能正確調適,不但會影響到個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勢必影響工作情緒和工作成效。
在以上問題中,在大多數情況下,職稱晉升壓力和人際關系復雜是最困擾著當代小學教師的主要問題,也是對小學教師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問題。
3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調適策略
小學教師危機心理事件的發生一方面與小學教師自己缺乏主動尋求心理救援意識密切相關,另一原因就是心理健康常識嚴重缺乏。因此,建立小學教師危機心理預警系統迫在眉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學校的德育目標之一,學生“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的優良品格,具有 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作為具體的規格要求。同時,把“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個性心理品質教育、心理調適能力培養”作為學校德育內容之一。同樣,作為教師,更需要首先在這些方面是健康完備的或趨于完備的。各學校和各級教育管理機構都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輔導機制。
(1)豐富教師文化生活,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良好的文化活動氛圍能潛移默化地優化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品質,不僅有利于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也能優化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還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更為和諧的運行氛圍,更有助于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處理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因此,豐富的業余文化活動能使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合作意識、意志品質等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發展。
(2)加強價值觀培育工作。人生觀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幫助教師修正自己的價值觀。消除他們在業務學習和工作上過分注重勞動回報和付出收益的消極思想。學校活動有必要與榮辱觀的教育相結合,加強“八榮八恥”認知意識,在教育學生之前能做到教師先明辨“榮”、“恥”,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3)學校的黨支部和工會等組織機構有必要通過各種活動,從服務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加強對教師的關心和關懷力度,從學校制度建設和工作意識上,逐步形成“情感留人、事業留人”的良性循環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意識。
(4)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教師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積極為教師創造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在當今各地各級學校都在積極開展的教師業務學習中,可開設必要的心理健康課程,增強教師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6)各級教育師資管理機構和學校有必要積極開展教師的心理健康調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做好心理問題預防工作。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教師心理素質的狀態,定期通過心理測量等方式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并記錄在案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可以方便及時地了解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良好的教育教學成效離不開優秀的師資,心理健康對小學教師來講更顯得重要和關鍵。只有在教師自身加強心理調適意識,學校和教育管理機構重視并組織行動,才能解決好可能出現的不利于教育教學過程健康發展的一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
[1] 韓潔,付海玲.淺談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J].價值工程,2011(4):93-97.
[2] 魏強.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及防御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0(7):213-214.
[3] 劉霄.論教師心理健康的促進[J].教育探索, 2003(2):65-66.
[4] 魏強.嚴峻就業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危機應對[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9(1):167—168.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7-0059-02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加劇,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科學技術的進步,知識爆炸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工業化、都市化、人口密集化等等現代城市的特征,都可能給人們造成巨大、沉重的心理壓力,從而也給人們的心理健良帶來嚴重的威脅.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當然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同樣的威脅。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詞最早由美國精神病學家斯惠特(Sweeter W)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內部心理和外部行為和諧、協調,并適應社會準則和職業要求的良性狀態。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不斷地有新的認識。在重視生理衛生,維護身體健康的同時,將生理、心理和社會醫學并為一體。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健康概括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良好狀態和安全、安寧”。可見,健康至少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心理健康又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身體健康的保證。
(二)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
根據大學生生理特點和社會發展對青年學生的特殊要求。本研究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以下4種:
1、有明確的自我意識
這是與外界正常交往的必要條件。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正常的交往活動,對自己和對別人以及兩之間的關系都能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能“自我接納”并能接納別人”,與他人友好相處,達到人際關系和諧。
2、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這是與外界正常交往的必要條件。心理健康的人,樂于與他人交往、合作、溝通,以尊重、信任、寬容、理解的心態與人相處,不無故猜疑、嫉妒、仇視他人,樂于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同事。
3、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具備正常的智力水平、積極的學習動機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因此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能從成功中體驗到自尊、自信。不會因失敗和不勝任而經常產生困惑、焦慮、絕望等情緒障礙,而是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致力于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的學習和工作,并能從中得到樂趣,即使遇到困難和阻力,也能設法克服和排除,直至取得成功。
4、有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
心理健康的學生在一般情況下其內部心理結構總是平衡的和協調的,既有適度的情緒表現,又不為消極的情緒所驅使而導致行為的失調。能保持比較平靜的心境、清醒的頭腦和控制行為的自覺性,因而經常保持愉快、樂觀、滿足等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大學生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處于迅速變化的過程中,處于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渡時期。社會經驗相對不足,獨立生活能力不強,對自己缺乏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而且又很敏感,受到社會上流行的各種各樣思潮的沖擊,便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適應問題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在家人的庇護下,對生活事件的應對策略與生活對他們的要求很不相稱。他們在遇到某些事情難以處理時,雖然能夠對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及內在原因進行一番分析,甚至引用一些心理學理論來解釋,但最后還是不知如何解決。
(二)學習問題
主要表現為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專業興趣不濃。另外,對大學學習方法不適應。這樣就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部分同學出現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頭疼甚至神經衰弱,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更多的同學身感自尊心受挫,由過去的自負變為自卑,情緒低落,喪失學習積極性。[1]
(三)人際交往問題
有的大學生不會處理人際關系,不會與人交往。自卑孤傲,部分學生由于貧困或自我表現能力局限而產生自卑心理,也有學生自視清高產生孤傲心理,有些學生在交往中因膽小、孤僻、害怕而自我封閉;猜疑防御,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對人不信任,對人處處設防。
(四)情感問題
大學生在校園里談戀愛司空見慣。有些學生是心理空虛,以此為消遣;有些學生是迫于心理對異往的需要而談戀愛。產生許多戀愛中心理問題。例如,有的女生剛入學就接二連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請約會,因不知道如何應付而陷入苦惱之中;有的學生因看到周圍的人紛紛交友結伴而自慚形穢;有的學生因失戀而長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輕生;有些學生則是性心理方面問題。
(五)網絡心理問題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信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癮,迷上網絡游戲。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意面對面交往。這樣久而久之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其次,迷戀網絡還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性,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舉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亂語、行為怪異。[2]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人際交往能力對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人際交往能力影響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極大的需求,他們人人都渴望獲得真摯的友誼來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新的環境、新的群體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產生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因此,積極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使他們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自信,保持樂觀向上的認知態度。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大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品質,能夠很好地化解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快速地適應大學生活。反之,如果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的大學生則容易在遇到問題時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孤單等不良情緒,由于心胸狹隘,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容易形成各種壓力,嚴重地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
(二)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孔子曾說過:“獨學則無友,則孤陋寡聞”,人際交往能力不僅幫助我們提高對自身的認識,也提高了對他人的認識。在整個交往過程中,我們彼此之間可以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對方,同時也可通過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中認清了自己。交往越多涉及的面越廣,交往的程度越深,我們彼此的認識就越深刻,才能達到前面所提到的,得到他人的理解、同情、關懷和幫助,從而實現自我的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量不斷提高,人們對擁有的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也隨之增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信息的傳遞和互換,使自己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啟迪思想。
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協調與集體之間的關系。良好的集體,可以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正義感、同情心、樂觀向上等品質都是在民主、和諧、充滿關愛的人際關系中不斷地成長起來的。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能增進集體的凝聚力,成為集體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反之,則不利于個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自卑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現狀及原因
(一)大學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自卑是心靈的癌癥。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天生就有一種自卑情緒。適度的自卑能激勵人發憤圖強,取得成就;但過度的自卑則會使人墮落頹廢,自毀前程。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內心比較敏感,承受能力較差,很容易成為自卑心理的犧牲品。因為自卑,他們往往精神萎靡,喪失熱情,學習落后,成長受阻,嚴重的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大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身天資較低,或者學習習慣未能培養好,造成學習能力較弱。從小學到大學,他們的學習成績都跟不上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久而久之,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就產生了自己是“差生”、跟不上的感覺,隨著歲月的不斷沉積,就逐漸形成自卑心理。
2.家庭經濟狀況較差或家庭殘缺。由于經濟狀況較差,父母整天忙于奔波,養家糊口,無暇顧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再加上其自身的素質不高,社會地位相對低微,學生容易產生自己的家庭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或者由于家庭殘缺,使孩子缺少本該有的溫暖和穩定的生活,從小蒙上生活的陰影,產生了自卑心理。
3.學生所處環境的影響。有一些學生自身比較調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不理想,再加上某些學校或老師的處理方法不當,常常把他們視為差生,不愿也不想與他們打交道,他們的座位也排在教室的后面。時間一長,這類學生就慢慢自認是差生,從而產生了自暴自棄、放縱甚至是放棄的心理。
(二)自卑心理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
影響人際交往質量的因素有很多,自卑心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自卑的一些表現及其潛在特質會對人際交往產生潛在的影響。
1.封閉。由于自卑心理而導致的封閉性大學生,通常不喜歡與人交流,覺得交往起來過于麻煩,更多的時候寧愿把自己封閉起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出不去,外人進不來,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人際交往障礙。
2.嫉妒。自卑者的心理容易產生一種畸形的嫉妒心理,在各個方面都想爭第一,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有時候為了爭得心理上的勝利,惡語重傷別人,這也是導致與他人交往關系交惡的原因之一。
3.敏感。自卑者過度的敏感會對人際交往很不利。很多時候,對方一句很不在意的話就會刺痛到自卑者的神經。自卑者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旦聽到對方對自己負面的評價就會受到傷害,甚至憤怒,搞得對方都莫名其妙,久而久之,自卑者就很難聽到真話了,聽到更多的是一種恭維,和朋友的交往也只能停留在膚淺的層次,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
人際交往能力對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相關文章:
1.大學生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2.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105-01
人格健全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作為前提。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最新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從這一定義看,健康的內涵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且這里對“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又作了更加明確的鑒定,不難看出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是他們整個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對學生身體健康、發育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據有關方面統計,青少年心理適應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為15%~20%;高中生中為20%~25%;大學生中則為25%~30%。據統計,每三個休學的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是因為心理有問題。上述比例還呈上升趨勢。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樊富岷說:青少年時期尤其是中小學時期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也是最易產生“問題”的時期。人格扭曲不及時矯治,就會導致“人格障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變態”。其中人格、攻擊型人格等變態類型有很強的犯罪傾向。
事實上,人格完整表現為個人的需要、動機、欲望、理想、目標與行動協調一致;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發展內外不協調,便意味著心理素質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態人格。具體表現為過分的理智化,感彩缺乏,對大小事都愛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現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對情感的控制能力差,沖動性強,偏離正軌多,不能正確反映和估計環境與自我,所有這些都屬人格異常。
人格異常(即人格不健全),具體產生的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環境影響所致的:家庭、學校、社會。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關鍵,因此它對小學生的影響也是最嚴重的。俄羅斯的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國立教育研究所對84名有逃學、暴力和其他不良行為的中小學生進行調查時,發現其中有82名學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關。
在對長春市中小學110名離異家庭子女的調查中,可以看出:父母離異則導致子女心理素質差的達80%,品德行為惡劣達46%,單親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更是正常家庭的兩倍。此外,學校這個群體的部分現象也可能對中小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如教師恨鐵不成鋼、拔苗助長、教法不當,都會導致學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體地說,在現實的學校當中,仍有一部分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動輒“公布成績”“按分排座”,這便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由上述各種事例可知:中小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而這個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與之相適應,使之與中小學生的年齡、個性、情感、人際關系、承受能力都相適應。具體地說,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兩方面:
一、對中小學生來說
從小就要培養其優良的健康的心理素質,因為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中小學生整個人生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成功教育,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五自”教育,有意識地磨煉中小學生的意志,戰勝困難,樹立成功的自我意象,完善人格,以促進其身心的和諧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