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安全培訓學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上半年培訓工作完成情況
1.舉辦了2期專用線道口工培訓。
2.舉辦了2期營業線施工監護人員培訓。
3.舉辦了軌道檢查儀、電子水準儀操作、使用、數據處理及分析培訓班。
4.舉辦了3期集中修施工路工及雇工安全教育培訓。
5.舉辦了一期營業線施工防護員培訓(補培)。
6.舉辦了一期焊軌技術培訓。
7.舉辦了2期新監控終端及工務安全生產管理培訓。
8.對新調入人員進行了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9.根據段領導工作要求,組織了全段防護員、工班長防護知識強化培訓。
10.組織對2018年以來新取證防護員進行了防護知識強化培訓。
11.組織對高鐵崗位線路工、橋隧工進行專業知識及應急強化培訓。
12.組織對參與營業線施工人員進行相關制度培訓學習。
13.組織了全員《集團公司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219、220號文件學習培訓考試。
14.組織對2020年度添乘人員進行了電氣化作業安全培訓考試。
15.組織開展了鐵路環境安全整治培訓及考試。
16.組織了上半年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考試。
17.利用釘釘網課對新職人員進行崗前資格性培訓。
18.組織開展了全員勞動安全教育培訓。
19.組織開展了防洪防脹培訓考試。
20.承辦了集團公司職教管理人員培訓。
21.承辦了集團公司工務系統高鐵崗位線路工技能競賽。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加強工作指導,發揮好三級教育網作用。一是制定下發了《工務段2020年度職教重點工作安排》,明確了年度重點工作和培訓計劃,為進一步推進年度職教重點工作的落實,主管副段長在全段工作會議上進行了總結和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為深化落實年度職教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加強培訓工作調研,有針對性地指導和組織培訓。針對高線車間職工技術素質提升和探傷工培訓缺失的問題,由主管副段長帶隊,到高線車間和探傷車間進行座談調研,幫助解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針對高鐵技術力量薄弱,探傷回放人員不足的實際,通過組織開展“名師帶徒技術傳承”的方式,加強對崗位需求人才的培養。三是加強車間班組職教標準化建設。結合段標準化驗收組的成立,加大對車間班組培訓和落實“四個一”情況檢查指導力度和頻次,每季對車間班組職教培訓管理進行一次全覆蓋檢查驗收,促進了車間班組職教培訓和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四是圍繞培訓工作重心下移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調動發揮車間、班組教育網培訓職能,落實抓好“三新”人員崗前安全教育培訓,特別是針對疫情期間人員聚集有傳播病毒風險的實際,在組織開展全員勞動安全、防洪防脹等專項培訓的過程中,職教科積極調整培訓措施,按班組分批次組織學習,并利用手機APP平臺上傳培訓視頻課件,組織職工利用手機進行輔助學習,保證了培訓工作的有效落實。
2.把控安全重點,強化關鍵崗位人員培訓。一是強化“三新”人員培訓。牢牢把握“崗前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的工作底線,按照“三新”人員培訓管理辦法,組織對59名新職及80名零星轉崗、調入的人員進行了崗前安全和業務培訓,并利用釘釘網課的形式對59名新職人員進行了崗前資格性培訓。二是強化施工安全培訓,強化對工班長、防護員、施工監護人員培訓,嚴格培訓過程控制和結果考核,對培訓考試不合格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的人員堅決不予注冊,確保關鍵崗位人員業務素質達標。三是強化對自輪運轉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結合新型應急起復器的使用、施工及防洪期間運行安全,組織開展了兩次軌道車司機培訓及應急演練,突出抓好軌道車司機標準化作業能力培訓。四是落實開展“敬畏規章、執行標準、夯實基礎”專項教育,下發了活動方案,以“四納入、一競賽”為抓手,一是將規章制度專項教育納入年度行車主要工種三年輪訓;二是將規章制度專項教育納入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三是將規章制度專項教育納入車間班組月度學習計劃;四是將規章制度專項教育納入機關干部送課到一線活動;組織開展規章學習與法律知識競賽,以此來促進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
3.適應崗位作業要求,扎實開展適應性培訓。一是加強新技術培訓。隨著工務維修作業方式和手段的更新,各種高精、高效能的檢測儀器、小型作業機具投入使用,針對車間反映在機具維修使用上存在的問題,段職教科積極與線路科、計量科聯系,采取由段專業管理人員、專業維修技術人員和聘請廠家技術人員授課的方式,對精密儀器、小型工機具操作使用人員進行培訓,先后舉辦了軌檢小車使用維護培訓、膠粘、焊補、打磨技術培訓以及工電配合知識專項培訓,通過培訓提升了儀器設備操作、使用、維護技能,提升了維修作業質量。二是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在落實抓好勞動安全、防洪防脹培訓的同時,圍繞安全施工和《集團公司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的頒布實施以及段預警信息內容,印制學習資料,錄制視頻課件,組織開展全員學習培訓,并分崗位組織對工班長、防護員以及2018年以來新取證防護員進行強化學習培訓,全力做好職工人身及行車安全卡控。三是深化職工崗位作業技能培訓。根據《工務段一線操作技能崗位人員輪崗實訓管理辦法》及人事科抽調人員安排,制定下發培訓方案,組織對19名輪崗職工進行車間和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為確保培訓的有效落實,段職教科加強檢查指導,對培訓存在嚴重問題的卓資山線路車間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重新培訓,并將車間職教副主任納入甲二類考核。總之,通過不斷的強化培訓,有效的促進了安全生產的穩步推進。
4.以競技促提升,深化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活動。一是以組織開展車間團體技能競賽為依托,每季組織開展一次車間團體對抗賽,上半年組織了焊軌和高鐵線路工技能對抗賽。二是以提升職工業務技能為重點,組織開展了線路工、探傷工、軌道車司機技能競賽,并承辦了集團公司Ⅱ類高鐵線路工技能競賽,獲得了第2、3、4、5、7名的好成績。
5.加強教材課件開發,充實完善教育培訓資源。為豐富段、車間、班組培訓資源,在去年獲得集團公司教材課件開發優秀單位的基礎上,為合理有效地用好獎勵經費,起草下發了《工務段關于開展教材課件評比和授課能手比賽活動通知》,在全段范圍內征集培訓教材和課件,同時,為促進活動的開展,職教科將活動與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課件開發和專業管理干部送科到一線活動結合起來,指定專業科室人員圍繞職教科精品課程庫進行開發,選擇優秀專兼職教員圍繞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課程進行錄制,在此基礎上,鼓勵大家結合作業和培訓要求編寫和開發教材,用于補充和完善手機平臺和車間培訓資源。二是根據職培部、工務部要求,認真編寫了《高速安規》和車間、班組安全培訓講義編寫,如期完成了《高速安規》的編寫上報,并對安全培訓講義進行了二次修訂。
6.加快推進職教培訓管理信息化建設。一是推進《鐵路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職工技術檔案電子化管理工作,根據職培部工作要求,積極落實開展職工信息采集和崗位資格確認考試,為確保工作能夠如期完成,在組織職工培訓信息系統操作使用人員培訓的同時,由各車間參培人員對本車間職工信息進行了采集和錄入,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了各項資料的錄導工作。二是積極發揮手機APP平臺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手機平臺開展輔助培訓,上傳培訓視頻課件,組織職工利用手機平臺開展學習和考試,確保了各項培訓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
7.強化職工法律法規、網絡安全和事故案例教育培訓。以《勞動法》、《鐵路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事故案例以及網絡安全管理為重點實施培訓,將法律法規、網絡安全和案例教育常態化納入車間月度學習計劃,經常性地做好安全警示教育,通過不斷的強化學習,深挖細剖安全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慣性問題和違法違紀行為,使職工深刻認識到違章就是違法,從而樹立牢固的法治觀念和安全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崗位責任感和防范處理事故的能力。
8.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管理考核。一是加強段及車間職教管理人員和專職技教員、兼職教員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專職技教員、兼職教員隊伍。二是加強兼職教員考核力度,按照授課任務完成情況實行動態考核管理,對8名未按要求完成培訓授課任務的兼職教員扣發月度獎勵津貼并進行了考核通報。
9.加強段培訓基地高鐵實訓場和車間小型練功場建設。一是對段職工培訓基地進行改擴建,結合高鐵實訓場建設要求,重新規劃設計了段基地建設方案,為使方案更貼合段建設要求,段長、書記多次組織專業科室人員召開建設方案審核會,并且邀請廠家來段面對面進行了協商,完成了方案的制定工作。二是加強車間小型練功場建設,對車間在建小型練功場進行指導,以滿足職工日常作業檢查、鋸軌、打孔、打磨、應急加固等演練為重點,配置作業流程圖,確保年底前主要行車工種車間練功場覆蓋率達80%以上。
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技術,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卻難免要遇到安全隱患,例如黑客的入侵、安全漏洞和病毒傳播等。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的評價體系中,神經網絡的應用以其能夠形成非線性自適應動態系統的特點,迅速適應網絡環境,進而實現對信息的運算、識別和控制功能,提高了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的網絡安全,主要指的是針對網絡信息瀏覽和操作等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以達到提高網絡信息保密性、安全性的目的,維護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最終實現整個網絡的順利運行。我國當前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通常涉及到信息安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多個方面,而伴隨計算機網絡的日益普及,其網絡信息的安全問題更加為人們所重視。例如,對于企業而言,其日常經營活動中往往會運用到計算機網絡,因此要求網絡必須具備核心技術,對企業信息實施保護和保密,維護重要內部信息的安全性,從而維護企業利益。即便是個人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時,也同樣需要網絡對個人信息實施控制與保護,防止泄漏或被不法分子盜取,損害人民的權益和實際利益。
3神經網絡概述
3.1概念
所謂神經網絡,其模型建立的基礎,是人體腦部的信息處理模式作為參考,然后運用數學模型,模擬生物的神經元、腦細胞結構,以及其生理特征,最終模擬獲得該神經網絡模型。此后,計算機專家則以此模型為基礎,添加入編制好的學習機制,然后將其應用到實際工程中,最終開發出了感知器神經網絡模型。該模型具備了聲納波的識別功能,可用于探測潛艇位置等實踐中。經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相關研究人員在其中運用了映射拓撲性質,在計算機的基礎之上建立了映射自組織網絡模型;繼而通過分析研究生物自組織神經網絡,確定神經網絡模的實質,獲得一組微分非線性方程,然后將神經網絡應用于實際,最終形成了神經網絡的系統性科學研究,例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BP神經網絡。
3.2神經網絡的優越性
神經網絡建立的基礎是生物大腦結構和工作原理,因而屬于人工智能系統,該系統基于計算機網絡內部大量節點的關系分析,發揮出方面優越的應用性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2.1自學功能
神經網絡系統能夠進行自我學習,通過自動識別正在輸入的信息,自行為操作者總結相關的規律,進而形成聯想的模式。其優勢即在于這種對于信息的識別能力,使系統能夠在之后的工作中,進行獨立自動運作,從而縮短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現有計算機神經網絡系統,甚至能夠實現高于聯想模式的預測功能,應用于證券市場中,系統可以基于對當前股市證券、市場經濟和企業現狀的研究分析,預測其未來的效益,從而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能支持。
3.2.2優化系統
神經網絡同時還具備了自我優化的能力,可以自行提高計算機運轉能力,同時幫助操作用戶,針對某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基于此,神經網絡系統被建議應用于計算機的網絡安全評價中,以發揮其自身的優越性能。
4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中神經網絡的應用
4.1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體系的構建
4.1.1構建神經網絡體系的必要性
基于神經網絡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保護是多元化的,由于其對于環境的適應力較強,因而能夠迅速適應周圍狀況,并對自身進行調整,以降低誤差。另外,神經網絡的自我訓練使其能夠在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的體系中,實現自我總結和完善。此外,神經網絡還具備了良好的容錯性,對于一些不完整信息、噪聲等并不敏感,因而在網絡節點出現問題時,不會對神經網絡的整體保護產生影響。且神經網絡在進行自我訓練之后,能夠將正常的工作效率提升至常規的4~5倍。加上神經網絡對于結果的獲取高效快捷,因此更加便于使用,其各方面的設置也更加人性化。
4.1.2安全評價體系構成指標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級評價,其中的指標通常包括:管理安全、物理安全以及邏輯安全,具體如下:①管理安全評價指標時二級指標,分別為安全組織體系、安全管理制度、人員安全培訓以及應急響應機制;②物理安全評價指標為二級指標,包括防電磁泄漏措施、供電線路、網絡機房、容錯冗余以及設備安全;③邏輯安全評價指標同樣是二級指標,包括數據的備份、恢復,訪問的控制、軟件安全、防病毒措施、系統審計、數字簽名、數據加密以及入侵防范。
4.2實現評價指標的標準化
不同的評價指標集,對于影響因素的描述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在實施定量、定性評價時有所側重。此外,應當合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計算機的網絡安全情況作出反應,因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標的客觀對比。因此,必須保持客觀的態度,對評價指標的取值規則進行調整,以實現指標的標準化。在定量指標評價時,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結合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對其進行客觀評價與取值,進行科學的分析。此外,對于不同的評價指標,應當使用不同的衡量單位,有所側重地進行標準化處理,將取值固定到一定范圍內,通常在0~1之間。而為了實現定性指標評價,則通常會采用打分的方式來客觀評價計算機的網絡系統機型,定性指標評價標準化。
4.3基于神經網絡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構建
4.3.1服務器維護機制規范化構建
構建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體系,其首要的任務和硬件維護的關鍵,即在于服務器維護。在構建服務器維護機制規范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不當服務器所可能造成的傷害,要求操作人員時刻警醒,保證及時清除網卡冗余,調整服務器的荷載,以維持服務器的平衡與穩定。
4.3.2云主機的建立
以神經網絡為基礎建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體系,需要快速打造安全云主機,用以集成包括了云鎖服務安全軟件的所有安全防護體系,從而達到突破傳統服務器安防理念,實現對于用戶的實時安全服務效果。因此,構建過程中需要在云主機中使用很多快捷自動安裝軟件,如MYSQL、PHP、ASP等。這些軟件的共同點在于均適用于對網站數據庫的實時管控、對于站點信息的實時監控,以及對于計算機各種軟件溫度進行的調節,和WebShell病毒查殺功能。如今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系統已經首創了以C/S的神經網絡架構為基礎的應用體系,實現了計算機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遠程訪問與控制功能,從而提升了計算機網絡對于木馬、病毒和惡意代碼、惡意攻擊等危害的防御能力,起到保護計算機服務器與網站安全的作用。
4.3.3安全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建立
基于神經網絡建立起來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體系,其作用即在于在進行安全評價時,管理人員能夠提供與評價標準判定相對應的具體內容、實施范圍等信息,然后針對計算機安全狀況、信息技術的關鍵點,實施研究與分析,運用評價方法測算其安全等級。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級別評價,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生成評價因子,基于神經網絡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級別公式如下:f=(x1,x2,x3……,xi……xm)式中:xi-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中最主要的評價因子;f-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模型主體。管理人員應當結合實際,為計算機系統選取正確的評價模型主體與安全等級,進而依據系統要求,對神經網絡安全管理體系采取必要的優化措施,以做到有備無患。
4.4建立并完善評價結果評語集
基于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指標特征,可建立評價結果評語集,按照網絡安全等級差異,將該評語集劃分為四個集合:①第一等集合設置為“安全”;②第二等集合設置為“較為安全”;③第三等集合設置為“不安全”;④最后一個等集合則設置為“很不安全”。此外,還可以對這些集合附以說明,從而有效地位計算機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方式,來了解計算機網絡安全狀況,提供良。
5結語
神經網絡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評價中的應用,實現了評價體系的自動抽提功能,體現出了外推性、容錯性、適應性等優勢,滿足了計算機網絡的在線實用性要求,在有效提高計算機網絡評價客觀性、正確性的同時,為用戶提供了安全的使用環境,確保用戶能夠通過網絡獲得可靠、有效的數據信息。
參考文獻
[1]王強.基于神經網絡的計算機網絡故障診斷[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10):157~158.
關鍵字: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預防措施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高歌猛進,網絡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提升了人們群眾的獲得感,但是網絡技術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安全漏洞,隱藏了很多安全隱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計算機網絡中暴露的漏洞開展攻擊和入侵,截獲用戶敏感信息、核心機密,傳播計算機病毒、破環計算機系統,這些惡意行為一旦成功,將產生嚴重后果,小的而言將付出經濟代價,大的而言將付出安全代價。因此,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與防范,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能力是目前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課題迫切要求。
1計算機網絡安全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數據資源被廣泛應用,在很多企業中大數據已經帶來了客觀的經濟價值,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安全威脅一直存在,并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帳號竊取,核心資料泄露等安全威脅一直存在。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企業需要應對和解決的頭等大事,在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環境下,用戶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很多用戶安全意識薄弱,很容易受到網絡安全的攻擊和威脅,機密信息如帳號、密碼信息泄露,機密信息被篡改、系統被攻擊癱瘓,2013年是我國遭受網絡攻擊最平方很受損失最慘重一年,發生了多起重大的網絡安全事故,例如棱鏡門事件、路由器后門事件、APT攻擊、DDOS攻擊、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信息泄露等等,這些安全事件的發生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嚴重損失高達高達5000億美元,同時安群威脅還造成了嚴重的輿論影響,不利于社會穩定[1]。
2計算機網絡管理的主要內容
2.1計算機組網管理:計算機組網管理是這個網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當計算機需要進行組網時,需要設計組網方式、網絡的承載能力、網絡功能的設計以及網絡地址的劃分等基礎性工作,當網絡建設方案敲定后,開始進行網絡的組網,計算機網絡組網首選是要核對網絡的組網用途、承載能力等,然后進行實施[2]。2.2網絡維護與安全管理:一旦網絡組網完成,下一步就是對網絡進行維護、監控和安全防范,其中安全防范是這個網絡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并且需要持續推進的工作。安全管理的內容非常廣泛,大到網絡安全的防火墻、病毒防范等,小到用戶賬號、密碼的申請與用戶行為日志的監控。總的來說,網絡安全主要問題表現在如下幾點:2.2.1企業內容人員不按規定操作,非法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一線人員對計算機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計算機操作也變得嫻熟。很多員工不遵守安全管理規定,存在僥幸心理,思想麻痹大意,同時企業對員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考核問責不嚴厲,員工違規操作,導致了嚴重后果,付出了沉重代價。2.2.2外部人員的非法入侵。由于很多企業自身的計算機網絡的維護水平不夠,需要尋找網絡運營商等第三方廠家進行進行網絡維護,第三方廠家的維護人員由于自身安全意識薄弱,對網絡進行誤操作,導致網絡癱瘓,也存在第三方廠家的維護人員動機不存,竊取核心機密進行出賣,獲取非法收益。2.2.3電腦病毒、木馬的破環。在互聯互通的網絡世界里面,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存在被攻擊和破壞的可能,邪惡與正義一直在較量,出現了很多病毒,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了攻擊,帶來了很多威脅,產生了很大影響。2.2.4自然因素的損壞。存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導致了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損壞,例如因火災、水災、地震等因素導致的計算機網絡設備的損壞,這些因素將導致計算機網絡設備的損壞、數據丟失等嚴重后果。
3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通過上述的歸納,網絡安全無時不在,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產生活,網絡安全防范是企業健康運營的重要內容,一旦網絡受到威脅,將威脅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嚴重的情況將導致整個網絡癱瘓,重要數據被竊取,導致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后果。因此應該加強網絡安全防范,筆者認為應該在如下幾個方面開展網絡安全防范,提升網絡安全防范能力,確保計算機網絡持續健康運行[3]。3.1加強網絡內控管理體系,提升人員安全意識。很多網絡安全出現問題,都是由內部員工進行了非法操作進行的,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內控你健全,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薄弱,因此應該加強企業內部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形成網絡安全考核問責機制,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增強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形成問責、考核、獎懲并舉的安全機制,營造分清氣正的網絡安全運營環境。3.2加強外部企業如供應商的安全管理。對外部的訪問者進行流程化的網絡安全管理,對申請的帳號進行嚴格把關,形成安全管理考核機制,對操作進行日志管理,執行嚴格追責。3.3提升網絡硬件安全等級,當前的網絡安全威脅,需要加強安全防范,提高網絡安全防范登記,比如建立防火墻,防火墻是目前網絡安全防范體系中比較重要的安全設備,提升防火墻硬件的數據安全等級,從而提升網絡安全的登記,防火墻通過利用硬件和軟件技術結合來防范網絡安全攻擊。通過對不可信的安全行為進行鑒別和攔截,建立防火墻安全日志,同時對網絡進行內外隔離,通過建立級聯組網方式將內網和外網進行隔離,提升網絡的安全防范登記。通過防火墻技術實現數據包的過濾,同時可以對特定的網絡端口進行禁止訪問,防止非法的登入、連接與訪問。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志,對網絡安裝軟件進行監控,對不安全的軟件進行訪問攔截。3.4信息加密和對網絡進行限制訪問。通過采用鏈路加密、節點加密和端對端加密對網絡進行加密。通過鏈路加密技術對網絡網絡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加密傳輸的數據報文,同時收到后進行解密,這樣就防止了數據被竊取,鏈路加密是目前非常常用的加密技術,但需要消耗一定的網絡性能,為了保障網絡安全,消耗一定的性能也是可以的。當傳輸的的信息需要經過多個節點時,通過節點加密技術對信息在每個節點傳輸時進行加密,保障信息數據中節點上以密文形勢呈現,提升了數據安全級別。對網絡進行限制訪問,能后有效的進行安全防范,在計算機網絡訪問中,有的是要訪問文件、有的是操作數據,按照文件、數據重要性和區域性對網絡用戶進行限制,分門別類的進行訪問控制,按照安全規則進行,提升網絡安全級別。3.5加強網絡病毒的防范。病毒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威脅中比較廣泛和嚴重的網絡威脅,一些簡單的網絡病毒可以通過殺毒軟件可以進行識別,但是很多比較復雜的病毒不容易被殺毒軟件識別,此時需要及時、頻繁的對網絡病毒庫進行更新,不斷擴大病毒庫,這樣就可以及時的識別新型病毒。網絡病毒的防范還需要用戶具有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很強的安全意識,通過良好的操作防范病毒攻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可行的。3.6加強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網絡安全需要人力支持,人才是關鍵,形成一直網絡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重要前提。國家需要在職業技術院校開展軟件安全專業,并進行扶持,網絡安全專業的人才目前來說非常欠缺,需要學校與社會培養相結合,將理論技術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培養過硬的網絡安全人才服務網絡安全防范陣地。3.7加強網絡設施備份,形成容災機制。少部分的網絡安全威脅來之于自然因素,例如火災、地震、磁盤損壞等,雖然這種網絡安全威脅發生的概率低,但一旦發生損失缺很嚴重,基本失去了恢復的可能,通過建立容災備份機制,特別是磁盤的備份如熱備、冷備等,對重要數據的物理設施進行備份,一旦發生了網絡安全威脅,如地震,斷電等情況發生,啟用備用機制,保障網絡在最低時間恢復,保障網絡正常、健康運行。
4結束語
網絡安全防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安全防范的內容復制、覆蓋面廣,需要我們攜手合作,不斷提升網絡安全防范的技術能力,突破技術瓶頸,研發更高級別的網絡安全設備,不僅僅如此還需要我們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提升網絡安全防范意識,要從軟和硬兩個方面來進行網絡安全的防范,同時國家還要出臺網絡安全防范的制度標準,法律規范,將預防與懲戒落到實處,還有,需要我們加強合作與交流,不斷學習先進國家的安全管理理念與方式,,充實安全管理內容,加強安全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為安全防范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引用:
[1]吳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有效防范措施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164-165.
[2]李海文.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問題的探討[J].青春歲月,2015(9):256.
(一)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生產月”、綜治宣傳周、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宣傳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拓展安全教育手段和范圍,推進安全教育陣地、實踐基地、網絡平臺和信息員隊伍建設。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絡通訊等,加強學生安全家庭教育和社會宣傳,宣傳普及安全知識,營造保障學生安全的家庭和社會良好氛圍。
(二)推進安全教育課程建設。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全面實施公共安全教育課程,建立工作保障和推進機制,促進安全教育課程、課時、教師、教材、教研和考核“六落實”。確保每周有一節安全教育課,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為安全教育周。建立考核評價體系,落實教師安全教育職責,提高教師安全教育水平。把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研內容之中,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加強課程資源和教學教研課題研究,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安全教育教學新模式,強化學校安全隱患臺帳網絡管理平臺建設。組織督查調研,總結、交流和推廣教育教學成果,舉辦優質特色課程觀摩評比活動,提高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的實施水平。
(三)強化崗位安全培訓。認真學習教育部《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貫徹落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加強學校安全培訓工作有關文件精神,有計劃組織學校安全管理人員、學校負責人、安保人員參加崗位安全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四)加強應急疏散演練。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全面落實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將安全演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中小學校、幼兒園每學期至少要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做到教職員工、學生全覆蓋。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有效組織防地震、防火災、防踩踏、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校園傷害等系列演練活動,提高師生避險、逃生技能和自護自救能力。
二、深化平安創建,構建安全文化
(五)深化平安校園創建。鞏固提升“平安學校”創建成果,持續深化等級平安校園創建,提升平安校園管理水平。制定新的平安校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創建目標、任務,建立平安創建組織保障、責任追究和考評獎勵機制,不斷創新創建載體,豐富創建內涵,強化創建措施,增強創建實效,提高平安校園創建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
(六)創建校園安全文化。開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制定建設辦法與標準,培育2所校園安全文化創建示范校。堅持學校安全文化建設與平安校園創建緊密結合,重點夯實校園安全物質文化、構建校園安全制度文化、培養學生安全行為文化。會同有關部門,深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震減災等安全示范學校建設活動。
三、推進管理創新,提升能力水平
(七)加強安全防控機制建設。嚴格執行中央綜治辦、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意見》和公安部、教育部制定的國家標準GB/T29315-2012《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等文件規定,不斷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投入,將“三防”建設納入學校標準化建設。努力構建新型校園安防體系,加強重點要害部位視頻監控、消控、報警等技防設施規范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和“人機互動”。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及保障制度,完善事故預警、應急救援、善后處置預案,推動落實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完善校園安全警示標志設置。主動協調配合綜治、公安等部門開展“護校安園”行動,加強校園及周邊地區巡邏防控和治安排查。健全完善學生人身傷害校方責任險和學生人身意外傷害險制度。
(八)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聯動機制,健全完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臺帳制度、報備制度和掛牌督辦制度,做到隱患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推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規范化和管理信息化。及時總結推廣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經驗,教育局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各學校必須每月進行1次校園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
(九)強化組織保障和隊伍建設。按照國務院《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配齊配強綜治安全管理干部,重點加強全市學校特別是民辦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建設,每所中小學、村完小、幼兒園按上級文件規定要配齊配強專職保安人員和專職門衛,加大安保經費投入,配齊裝備器械,落實工資待遇,加強教育培訓,改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充分調動綜治安全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十)強化信息報送和檔案管理。切實履行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職責,嚴格執行省教育廳有關學校安全事故報告規定,杜絕遲報、瞞報、不實報現象的發生。建立安全工作記事和分析制度,加強安全數據檔案管理,做好相關數據統計、報送、分析、建檔工作,規范檔案材料的收集、分類、整理、成冊、入柜管理。
四、突出工作重點,構建長效機制
(十一)有效預防學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加強宣傳引導,開展警示教育,建立每日提醒警示制度,在學校門口醒目位置設置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牌,利用每天上、下午放學前最后一節課下課前5分鐘,開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警示教育。持續開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優質課征集評選活動,充分利用當地新聞媒體,通過家訪、《告家長一封信》、手機短信等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學生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責任意識。推動建立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制度和聯防聯控機制,主動提請當地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及村(居)和社區,廣泛深入地開展重點水域、路段安全管理及排查巡查,設置安全警示標牌、減速帶、隔離帶、防護欄等設施,努力降低學生溺水和交通事故發生率。
(十二)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深入開展“清剿火患”行動,嚴格落實消防安全條件、隱患排查整改和日常管理制度措施,強化消防安全“標準化”、“戶籍化”管理和火災風險評估。明確學生宿舍、實驗室、圖書室、食堂餐廳等重點部位、重點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設立單位消防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崗位人員,加強防火巡查和應急疏散演練,開展消防安全優質課征集評選活動。全面提升學校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提高火災高危和消防重點單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十三)強化飲食衛生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教育部、衛生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規范衛生操作規程。健全完善食堂衛生許可證、健康證、食堂配送、索證、登記與食品留樣、記錄等管理制度。采取聯合行動,定點采購、食品督查、督辦及整治力度,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周邊無證經營飲食攤點衛生安全整治,嚴把“五大關”,確保五個100%,即:嚴把培訓關,確保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100%;嚴查食品采購進貨關,確保定點采購率100%;嚴把食堂辦證關,確保食堂辦證率100%;嚴把隱患排查整改關,確保排查問題整治率100%;嚴把事故責任追究關,確保事故責任處置率100%。大力杜絕學生食物、飲水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全市師生飲食健康、安全。
(十四)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認真貫徹落實省綜治委《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精神,充分發揮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專項組及辦公室的作用,統籌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交通秩序、文化娛樂場所、食品市場、網絡詐騙和“打非治違”、“護校安園”等專項整治行動,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堅持前端管理、源頭防范,實現預知預警、預防預控,主動提請當地黨委、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強化校園周邊易肇事肇禍、有潛在暴力傾向的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刑滿釋放人員、有性格缺陷行為的偏執人員和重點上訪人員的排查、救治、幫扶、管控,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經常開展管制刀具、器械收繳行動,有效預防和控制侵害學生及學生打架斗毆等涉校涉生暴力案件的發生。
(十五)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制度,及時調處、解決不穩定、不安全隱患及突出問題,依法處置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健全完善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機制,引導師生依法逐級反映訴求,及時排查、分析、研判教育系統存在的突出矛盾糾紛,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學校、班級綜治安全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學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防止網絡詐騙和傳銷。加強問題學生和教職工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行為管控和臺賬管理,及時排查化解可能發生的師生矛盾糾紛。
五、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通過繼續推進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示范村建設,整合農村信息資源,拓展信息方式,健全信息服務體系,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大力發展各類適農、惠農、助農信息產品,多形式、多渠道為農民提供有效的綜合信息服務,讓農民共享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成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總體目標
實施農村信息化建設“121”工程(即圍繞一個平臺、推進兩項工程、培養一支隊伍),有組織、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園區農村信息化建設。到2014年,率先建成完善的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力爭達到泰州市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示范村建設標準,農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顯增強,信息技術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農村信息化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工作原則
1.堅持統籌兼顧,整合資源。整合信息資源和信息化隊伍,實現網絡互通、資源共享。
2.堅持政府引導,需求主導。緊扣新農村建設需要,以開發應用系統為核心,提高信息化工作的針對性。
3.堅持服務三農,講求實效。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經濟實用的信息化產品和服務。
4.堅持突出重點,試點先行。重點加強應用系統特別是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選擇條件比較成熟、群眾需求比較強烈的村居先行開展,分步實施,整體推進。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和諧園區”城鄉統籌綜合信息服務和管理平臺
以“和諧園區”城鄉統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主要載體,整合信息資源,建成園區綜合信息服務和交換平臺。
1.建立農業監測預警系統。建立集農產品監測、動物疫情、植物病害、天氣災害等功能的監測預警系統,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各類監測預警,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實現農村產業信息化。推廣信息網絡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環節的標準化、智能化和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控制信息化程度,以及農產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保護生態環境。
3.推動電子政務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面向農民的公共信息咨詢服務系統、村務綜合管理系統,促進農村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會服務事業快速發展。
(二)推進農村綜合信息示范村建設工程
按照農村綜合信息示范村建設標準,加快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點建設。一是建立綜合信息服務站;二是建成園區、村級網站。
(三)推進農民上網工程
加大農民上網培訓力度,提高農民使用計算機和利用網絡知識的能力;建立農民上網培訓點,所有村擁有農民上網培訓基地,選擇條件成熟的村建立農民上網培訓點,到2014年,爭取超過一半的農民
會上網。
(四)加強農村信息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按照農業部《關于做好農村信息服務網絡延伸和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建立一套長期、科學、規范的培訓、認證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園區農業信息人員的業務素質和信息服務能力。采取現代遠程教育、現場教學和集中培訓等方式,結合農村信息服務站的建設工作,加強對操作者、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信息專業人才的培訓。通過培訓達到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信息的“三會”要求。同時,鼓勵農村信息化平臺的維保服務進行外包,減輕信息化專業人員的壓力。
三、實施步驟
園區農村信息化建設分三個階段進行,具體計劃如下:
(一)調查摸底階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調查范圍:森北村、漁行村、運河居委會
調查內容:以村居為單位,在整合現有涉農信息資源基礎上進行調查摸底。被調查村居全部要達到信息化示范村建設要求,基本實現農業綜合信息服務網絡進入轄區內所有行政村、80%的種養殖大戶;所有的行政村熟練掌握利用農村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村務公開、資產管理、人口管理等基本農村社會管理,并獲取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信息。
(二)學習培訓階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在總結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各村居實際情況分批次對村居主要負責人、操作人員、部分村民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內容以信息技術應用及信息設備維護、管理為主。
(三)檢查考核階段(2013年7月—2014年4月)
檢查考核階段主要采取驗收檢查和定期抽查兩種方法,驗收檢查主要是檢查各村居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各項軟件、硬件的購置工作以及人員的配備情況;定期抽查主要檢查各村居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設備維護情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農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內容新、難度大、要求高,各村居要加強組織領導,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發展。各村居要負責本區域的農村信息化推進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二)多方籌資,加大投入。
不斷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投入。加強與通信運營機構的協調配合,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整合資源、減少重復投資的原則,各村居信息化建設統一納入全區信息網絡和公用信息平臺;在信息資源開發上,充分利用綜合信息平臺,整合計生、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應用系統,與軟件開發商、信息服務提供商和社會機構合作共建信息資源和應用系統。為合理配置資源,減少重復投入,所有村居網站建設所需費用將由區政府解決,區信息中心統一扎口管理和建設,各村居配套相應的補助資金,用于其他信息化項目的應用。
(三)強化培訓,提高素質。
積極參加由區發改委、區農委牽頭,以網絡設備培訓、計算機系統培訓、網絡安全培訓、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培訓、農村工作管理及相關軟件使用等五個方面為重點,抓好各層次網絡管理人員以及信息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企業管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29-015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72
2016年3月,全國兩會通過“十三五”規劃將“互聯網+”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2016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32億人,約占全球總人口數的44%,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將達到20億。我國網民規模達7.1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1.8%,其中手機網民達6.38億,占比89.6%。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很多行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游、在線影視、在線房產等行業都是“互聯網+”的杰作。“互聯網+”的出現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新階段。“互聯網+”時代必然會對企業會計性細化的發展帶來相應的影響。
1 會計信息化的內涵
“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進行獲取、加工、傳輸、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會計信息化的普及和發展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是未來財務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方向。會計信息化工作將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與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相互融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高會計信息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 會計信息化的特征
2.1 普遍性
目前,信息化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基礎會計、會計管理及會計教育三個方面,而會計理論方面還比較滯后,沒有達到真正的會計信息化水平,現代會計工作仍然過多地依賴傳統的手工賬程序和基本的會計理論,依據信息化技術構建的會計賬務處理體系尚未很好的發展與完善,按照“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信息化工作要求,現代的信息技術應當廣泛應用在基礎會計理論、賬務處理程序、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教育等相關領域,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會計信息運作應用體系。
2.2 集成性
會計信息的集成性主要是依據虛擬數據的重新整合,將傳統會計工作的組織程序和基本業務處理流程進行相應的整合和組織,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集成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信息技術集成效應;二是在企業內部達到基本的財務工作與日常業務工作之間的相互協調,達到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和利用;三是企業與其相關經濟利益者之間的信息網絡資源。會計信息化集成性的最終結果是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數據的一致性。
2.3 動態性
動態性又名實時性、及時性,主要包括財務會計數據的搜集和處理都應該是動態的和實時的。動態性主要體現在不管是企業經濟業務發生產生的內部數據或是外部數據,一旦有相關業務發生,財務部門就應該在第一時間記錄并存儲到相應的服務器上,并及時在會計信息系統中處理;實時性主要體現在財務數據一經進入相關信息處理系統,相關的財務信息技術處理模塊及時會做出相應的數據計算、數據匯總及數據分析等相關操作,為財務會計信息綜合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綜合財務狀況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撐。同時財務信息的動態性和實時性也方便需要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經濟利益者及時獲取相應的信息,為其后續的經營決策提供參考標準和決策依據。
2.4 漸進性
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模式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具體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對傳統的會計賬務處理模式進行信息化處理,實現會計核算工作的信息化,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第二階段,能夠將基本的賬務處理程序和模式擴大到管理會計領域,實現現代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第三階段,將“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基本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方面,實現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會計技術信息化及財務分析和財務決策的信息化。
3 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3.1 現代信息化技術支撐會計工作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傳統的財務工作處理程序和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作為和企業經濟利益相關的群體,隨時都需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盈利狀況等相關的財務信息,以便為財務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依據。因此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該順應時展潮流和趨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3.2 信息化提高會計現代化水平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的賬務處理程序和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運用到傳統的會計工作中,通過構建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相對于手工會計,計算機的處理通常不會出現錯計、漏計會計事項,并且在數據的加工過程中不會出現計算錯誤,這就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另外,會計軟件的設計使得對賬表、憑證的處理更加完善和規范,促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化。
3.3 信息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手工會計方式下,由于手工處理方式的客觀限制和工作強度大,會計人員對于會計信息的分析利用程度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會計工作賦予的職責,實施會計信息化后,會計人員既有精力也有客觀條件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參與經濟決策。這樣除了能夠發揮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外,更能夠充分發揮會計的分析、預測和決策職能,使得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由事后管理逐漸向事中控制、事先預測轉變,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礎,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3.4 信息化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會計信息處理方式的改變將會影響到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方法和程序,同時對內部控制、審計等技術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將促進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探索、研究,推動其發展;另外,要求會計人員更新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術方法,從而提高其業務素質。
4 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4.1 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更多地習慣接受傳統手工記賬的模式;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當前財務工作的影響越來越大。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的認識還不充分,不能科學地將信息化技術與企業的管理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片面存在重信息化發展,而忽略了信息化軟件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優越性。
4.2 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性較差
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屬于企業的重要商業機密,綜合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盈利能力及未來發展能力等財務能力,不得隨意泄密。信息化技術下,企業大部分的財務數據都是借助網絡渠道來傳遞的,關于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真實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對現代的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安全性的一個挑戰。
4.3 會計信息化建設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開展賬務處理的時間較短,對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管理沒有形成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容易形成會計檔案的內容不是很完整或人為因素破壞,尤其是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程序后,對于電子檔案的管理應該做到萬無一失,最好在兩個不同建筑物內,并且進行雙重備份,防止一旦會計電算化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有些財務數據將無法找回,給企業的財務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4.4 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當前,我國企業既懂會計理論又熟練賬務信息技術的人才比較短缺。雖然不少企業已經將會計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賬務處理程序,但是完全熟練運用財務會計的信息技術處理工作的人才及其缺乏,如何將會計的賬務處理理論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財務工作者的業務技能和整體素質,是推動會計工作信息化處理的根本保障和基礎。
5 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措施
5.1 提高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全面促成了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推進與發展。企業的領導層,尤其是財務部門的相關領導應該與時俱進,全力以赴支持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盡可能杜絕當前部分領導層對會計信息化的片面認識,盲目認為會計信息化就是會計電算化。因此應加強信息化時代財務人員的培訓與提高,為后續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全面應用和實施做好鋪墊和基礎。
5.2 加強網絡安全建設
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大量數據都是通過網絡渠道來傳遞的。網絡的安全對信息化的建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保障。這就需要政府及企業同時做好網絡安全的相應監管和制度措施。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應建立維護網絡安全的相應法律制度,及時有效地進行網絡病毒的防范;另一方面,企業最好設置專業的網絡安全管理人員,加強網絡安全培訓意識和技術,定期進行網絡安全維護,并且制定信息系統授權訪問和身份認證制度,明確信息使用者的安全級別和身份標識,提高財務數據信息化的安全級別。
5.3 完善管理制度
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需要政府及企業有一套配套的監管和協調制度,為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做好宏觀規劃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快完善和健全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理論體系,具體是如何將財務會計的管理理論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有效結合;二是建立安全、高效及快捷的信息技術環境;三是完善與企業會計信息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健全相應的市場競爭機制和管理體制,為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5.4 加快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要求各企事業單位注重財務會計人員信息化技術的培養與提高,及時學習并熟練運用信息化技術,全面推進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和管理,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整體素養,同時也提高了企業財務部門的有效管理水平和技能。
6 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日益更新,全面促進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進程,實現會計信息化是企業管理信息化、科學化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現代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必要途徑,將為管理部門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進行科學管理決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只有在實施會計信息化過程中不斷探索,及時發現和解決遇到的困難與問題,認真分析、總結經驗,才能有效保證會計信息化的工作質量和不斷提高會計信息化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方衛東.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6).
[2] 劉雪晶,焦崧源.淺析會計信息化檔案安全與維護[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12).
[3] 黃浩嵐.用友T3與金蝶KIS財務、業務數據建倉技巧對比[J].財會月刊,2014,(10).
[4] 張華,艾文國.會計信息化與會計教學變革[J].中國大學教育,2011,(6).
工作安全指的是個人保住工作的可能性。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
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1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關于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各項要求,保障學校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切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努力構建安全、穩定、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年度安全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開展安全活動”為載體,以“警示教育”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強化安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大力拓寬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堅決杜絕大小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為全體師生創造一個安全、文明、和諧的環境,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面排查治理學校安全隱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立較為完善的學校安全工作體系,健全安全工作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推進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不斷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使學校安全隱患明顯減少,周邊環境狀況明顯改善,杜絕學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聲譽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確保安全工作規范化。
1.完善工作責任制度,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
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安全工作職責,動員和組織師生、家長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學校的安全工作。
2.落實教師安全培訓制度。
深入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學法知法用法的意識。上半年重點學習內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下半年重點學習內容:《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觀看學生傷害事故等案例分析錄像資料,提高分析、處理各種安全事故的能力。
3.強化安全預案制度。
根據教育局印發的安全工作各種預案,制定或修訂適應本學校的安全工作預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處置機制,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使應急工作能有條不紊的展開,要使損失能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4.強化值周值班制度。
落實每日必查與不定期檢查制度。學校值班領導、值班教師與專職保安堅持每天巡查制度,使安全工作呈現常態化。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特別做好開學初以及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等的排查和預防工作,并及時向教育局做好安全匯報工作。
5.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要嚴格按照“及時排查、各負其責、工作在前、預防為主”的十六字方針,把排查作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校每月和重大節假日前必查的基礎上,點、重點查、查反復、反復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6.嚴格執行安全工作例會制度。
每月召開一次學校安全工作例會,主要是傳達上級部門安全工作會議精神,部署學校安全工作。
7.進一步完善安全考核制度。
安全工作人人有責,關鍵在于職責明確,責任到人。要進一步完善安全責任追究制,定期報告制(含零事故報告制度),學校安全工作嚴格按照教育局的考核要求進行考評,對學校安全工作成績突出的將給予表彰獎勵;因工作不力或管理不到位造成安全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年度評優資格。
8.健全規范檔案資料制度。
要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將各種安全工作資料建檔,規范管理,為學校工作提供預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交通安全教育月)
1.開學安全教育。
組織上好開學第一課。
2.開展秋冬季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
各班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出一期專題板報,舉辦一次專題小報競賽。
3.學習《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4.國慶節前安全教育。
5.進行逃生演練活動。
十月份:
1.十一黃金周安全工作自查。
2.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
3.學習《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4.案例分析。
5.進行逃生演練活動。
十一月份:(消防安全教育月)
1.結合“11·
9”消防宣傳日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學校組織一次消防演練活動,各班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出一期專題板報,舉辦一次專題小報競賽。
2.學習《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十二月份:(法制教育月)
1.結合“12.4”法制教育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2.學習《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3.案例分析。
4.迎接上級各項檢查驗收工作,總結2018年學校安全工作。
5.整理學校安全工作檔案。
6.進行逃生演練活動。
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2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師生的和諧發展和校園的平安穩定為目標,著力學校安全工作的網絡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加強領導、突出重點、完善機制、精心組織、穩步推進,扎實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為建和諧校園、創品質教育保駕護航。
二、工作目標:
1.建立組織,加強領導。
2.健全制度,落實安全責任。
3.強化教育,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
4.全方位排查,消除學校各類安全隱患。
5.定期檢查,及時逐級匯總上報。
6.完善各種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的應急處理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
三、工作原則:
教育先行、預防為主;屬地管理、責任到人;多方聯動、相互協同;預案充足、督查到位。
四、工作內容:
(一)教育教學安全。
⑴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用科學的方法育人,注重研究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謹防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⑵由學校或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時,首要考慮的必要因素是安全,并在此基礎上周密考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⑶體育課及其它室外游戲,教師應全程指導并監督學生的活動。根據活動內容,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適量活動。
⑷課堂及活動中,學生必要使用的器材或自備的工具,教師要作出明確的要求和細致操作指導,確保學生使用和保管的安全。
⑸建立完善的學校、年級組及班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比機制,做到要求明確、督查到崗、評比客觀、公布及時、指導到位,形成學生規范有序的學生一日學習生活氛圍。
(二)食品衛生安全:
⑴加強對學校食堂的安全管理工作,規范食堂操作程序。逐條對照并落實教育部頒發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辦好食堂。重點做好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與檢查力度,堅持持證上崗、堅持落實進貨品質驗收和飯菜留樣定期送檢制度,嚴防食物中毒發生。
⑵切實做好學校各室場及食堂、宿舍的衛生保潔工作。
⑶重視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與管理工作,協調有關部門避免流行性疾病在校內流行和傳播。做好傳染性疾病的監測、控制、上報工作。
⑷定期檢查師生飲用供水,使用飲水機時要防止學生燙傷。
(三)交通、消防等生活中各類安全:
⑴充分利用各種教育陣地,對學生進行遵守交通法規及乘車安全教育。嚴禁12周歲以下兒童騎車上學。
⑵加強家長自行組織包車接送的車輛管理。要求車輛和駕駛員證照齊全,并按指定路線行近學校和泊車,不得超載。
⑶各班要堅持排隊放學制度,切實執行學校按時清校的規定。
⑷重視消防安全教育,學會使用應急消防設施。
⑸加強防溺水、防漏電、防煤氣等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師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⑹倡導健康、文明、安全學生的校外交往活動,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四)校產校舍安全:
⑴每學期開學前組織全方位、地毯式校舍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并整改排除。
⑵每個教師都應確立主人翁的思想,保持高度警惕,關心校產校舍及其它設施安全,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總務處。
⑶加強保衛工作,按時巡查校園,檢查學校各種防盜防火設施是否正常。
⑷加強對各班各室的用電管理,不準私拉電線,亂接開關,宿舍不得使用明火,師生宿舍均不得使用電爐等大功率電器。充電完畢及時切斷電源。
⑸加強對實驗室、電腦房等特殊場所的管理,按規定操作。
⑹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加強操作培訓,設置警示標志。
⑺遵守學校財務存管制度,確保學校財產不受任何損失。
⑻加強門衛的工作責任,校門口不得亂停車輛,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校園,外來人員進校嚴格履行登記手續。
(五)網絡安全:
⑴網絡管理人員加強對全校師生的安全培訓與教育。
⑵加大網絡安全設備與軟件的投入,確保校園網絡暢通,學校網站正常。
⑶加強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與管理,禁止學生進入社會網吧行為,致力提高學生對網絡有害信息的防堵能力,積極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六)預防自然災害安全:
⑴注重對學生進行預防自然災害的教育,使他們了解自然災害,增加對自然災害的認識。
⑵學校定期舉行疏散演練等,增強自我防備應對能力。
五、工作措施:
1.充分利用學校櫥窗、板報、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晨會等各種教育陣地,創造安全教育氛圍,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2.出臺各項安全檢查、記錄制度,分工到人,明確責職。
學年初各部門分別簽定安全管理責任書,落實責任,規范操作。
3.安全工作做到時時有人查,日日有記載,周周有匯總,月月有小結。
4.抓住“全國校園安全日”和“學校安全管理月”等契機,組織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把學校安全教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5.按照“規劃實施—
—檢查總結——調整提高”的步驟,積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經驗,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和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實保障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食品衛生安全,醫務室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和學校的工作布置,現將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加強校園傳染病防控的監測工作,定期向學校匯報校園的衛生工作。
牢固樹立“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觀念,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指導方針,建立和完善學校預防傳染病的監測制度,對全校學生認真做好健康狀況的晨檢工作和因病缺課統計。做好常見季節性傳染病的預防和預報工作,如:春秋兩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夏季預防腸道傳染病,夏秋兩季預防蟲媒傳染病等。協助學生科對班主任進行動員和培訓,堅持學生晨檢工作制度化,強化傳染病防控工作責任追究制。
二、進一步開展學生衛生防病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健康教育工作。
針對傳染病流行特點,學校將大力開展愛國衛生活動,保持校園和班級環境衛生整潔。醫務室將認真進行衛生防病知識宣傳,通過健康教育專欄、廣播、專題講座、班級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疾病預防知識,提高師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四月份擬定協同學生科和教務處,由醫務室牽頭開展“預防艾滋病”專題知識講座,主要面對中專一年級學生,地點擬定在學校階梯教室。
五月份開展一次心理健康輔導,主要針對我校高考學生,擬定由張麗老師主講。下學期還將安排開展“預防肺結核”專題健康講座,并對新生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爭取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增強學生預防疾病意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認真進行學生門診登記工作。
做好醫務室衛生消毒工作,確保師生用藥安全和醫療用品安全,努力提高工作服務質量,日常工作中發現異常情況時積極配合班主任與家長聯系,妥善處理好各種情況。
四、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工作。
通過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知識、衛生知識的培訓,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能夠深入大家的心田,讓食堂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能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醫務室和總務處將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去年已經開展了兩次有關培訓,效果很明顯,擬定下學期開始還將開展一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還將進一步施行食品衛生監督和管理,從源頭抓起,建立經營者采購食品時索取產品合格證制度,嚴把進貨渠道關。協同總務處把好食品采購、儲存、餐飲具消毒、食品留樣等主要工作環節,強調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才可以上崗,不得供應涼拌菜,禁止向學生出售變質的食品和“三無”產品,依法強化學校食品衛生后勤管理,讓學生吃上放心的飯菜,堅決控制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繼續加強和完善食堂的軟件建設,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配合總務處做好進貨臺帳的查驗工作,將材料及時整理歸檔。
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4為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工作,增強廣大師生的道路交通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識,減少校道路交通事故,配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大排查整頓開作順利開展,確保學生上下學秩序集中整中整治取得成效。根據_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_市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大排查大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全市教體系統開展的以“十個一”為主題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特制定學校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平安校園,交通整治先行”為主題,積極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深入學校、班級、家庭開展各種形式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全面增強師生的道路交通法制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為“平安校園”創建一個良好的交通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使學校師生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抽查合格率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合格率達100%。
主題: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安全出行
1、全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覆蓋率達到100%;
2、各班學生參與“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受教育率達到100%;
3、各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常識知曉率達到100%;
4、各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提高,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遵守率達到100%;
5、學校校園內車輛停放有序;
6、涉及小學生交通事故特別是死亡事故和明顯減少,不發生小學生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三、活動內容
學校要圍繞教體局道路交通安全大宣傳大排查大整頓工作方案總結,廣泛深入開展以“十個一”為主要內容的交通安全大宣傳教育活動。具體內容是:
1、配備一名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員。
召開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動員會。利用早晨國旗下講話時間,對全校師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動員,要求全體教師和學生必須高度重視交通安全,認真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與法規,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努力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時刻注意交通安全。
2、教授一堂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課。
開展2次交通安全教育知識講座。請交警隊的民警同志來校對學生進行2次交通安全知識講座,使學生進一步懂得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識,在思想上觀念上引起高度重視,曉之以理,付之實踐。
3、建立一個交通安全陣地。
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圖片宣傳展覽活動。
4、發放一份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資料。
各班結合《小學生交通安全常識》宣傳卡片,充分利用課間活動課、班隊活動等時間對學生認真進行宣傳教育,有些知識要背熟,學以致用。
5、開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
開展一次學生自行車安全檢查。要求自行車做到“三有”:有剎車、有車鎖、有車鈴;學生騎車必須填寫申請表并讓家長簽字同意。
6、懸掛,張貼一組道路交通安全標語。
各班出好一期交通安全知識黑板報和進行1—2次交通安全教育宣傳主題班會。
7、召開一場道路交通安全講會。
分期、分批組織全校學生觀看安全教育VCD。
8、開辟一個道路交通安全媒體宣傳欄目。
在校園內設立交通安全欄(櫥窗),展示交通安全法制常識及相關信息。
9、簽訂一份道路交通安全責任書。
學校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層層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
10、學校積極參與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志愿者活動。
開展交通手勢指揮操訓練活動。學校利用兩操、課余等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交通手勢指揮操訓練,通過練習交通手勢指揮操,加深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理解和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開展交通文明示范隊活動。學校建立校門口安全門崗制,由值班老師協助維護交通秩序。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加強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各小學要高度重視,把開展宣傳月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結合本校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和落實具體的工作措施,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予以保障。建立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聯系協作制度,成立相應的工作班子,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
2、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成效。
一是建立學校交通安全宣傳隊伍。加強宣傳,嚴格檢查。要充分利用黑板報、紅領巾廣播和宣傳櫥窗等陣地,加強對宣傳月活動的宣傳報道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方面的宣傳。
二是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制度。
三是建立違章違規幫教工作制度。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各部門既要按照分工抓好工作落實,又要協調好與其它部門之間的關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公安、學校要積極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加強對宣傳月活動的指導,認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四是提高和鞏固“十個一”宣傳活動成果。加強對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建立起小學生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學校要定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各種形式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提高中小學生交通法制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
學期安全工作計劃學校模板5一、指導思想
以_的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認真學習全面貫徹上級有關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明確學校工作“落實精細管理,追求精致教育,彰顯辦學特色,打造精品學校”的辦學目標。緊緊圍繞學校工作中心,圍繞后勤工作“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的宗旨,不斷研究新形勢,謀求新發展,進一步強化后勤內部管理,全面提高后勤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努力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力求使后勤服務“勤快、務實、優質、高效”的工作作風落到實處,使后勤工作在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方面再有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通過全體后勤人員的共同努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近年來后勤服務規范化、后勤工作科學化、校產管理制度化取得的管理成果,進一步借助發揮競爭、激勵的用人制度的驅動作用,不斷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落實精細化管理,強化各項服務的過程管理,同時加大檢查力度,細化考核標準。積極探索后勤服務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試行中不斷總結,逐漸完善和提高,努力做好,做優。繼續強化后勤員工素質教育常規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逐步實現后勤服務工作電子管理。圍繞學校工作中心,不斷改善和美化環境,積極努力開源節流,為學校拓寬發展空間添磚加瓦。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后勤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
組織后勤人員認真學習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全面貫徹_重要思想,借鑒先進的后勤管理工作經驗,統一思想認識,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干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自己的工作,凝心聚力,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意識,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平和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水平,以勝任形勢的發展和工作的需要。進一步明確后勤為教學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的宗旨,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方向,繼續發揚“勤快、務實、高效、優質”的工作作風,勤奮踏實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努力爭作奉獻。
進一步完善后勤工作各項制度,認真制定落實崗位責任制。在上學年對后勤各項制度修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工作量考核。細化各環節的考核標準,完善考核評比條例。做到分工具體職責明確,考核對照有標準,以便相互監督,確保后勤服務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時定期不定期廣泛征集師生對后勤工作人員服務的態度、服務質量的意見和要求,設立意見箱,接受師生監督。
(二)切實抓好后勤常規管理
1、加強學校的財物管理。
進一步完善購物、保管、使用等財產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職責明確,帳物相符,帳帳相符,完備購物申請。繼續按慣例對各班級、各部門、各專用教室公物實行登記承包管理,兌現損壞賠償制度。
2、抓好校園環境衛生管理。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
一、新媒體時工科院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必然性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在北京大學演講時說,美國高等教育面臨新的挑戰———人文教育;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要求學生必修人文科學的課程;日本要求理工科院校大學生修習包括人文科學課程在內的綜合化的教育課程;德國理工科大學中的人文課程已經占到課程總量的四分之一。在其他國家逐漸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我國正處于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應認清新媒體時代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我國理工科院校僅培養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專業人才和高等教育培養要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相距甚遠,作為高校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讓大學生用人文之“道”引領科學之“器”。
二、新媒體時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018年10至12月,課題組對甘肅的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工業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5所學校開展了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7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6%。參與調查的男生共計317人,占總樣本的63.4%;女生共計156人,占總樣本的31.2%。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就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認知、教育現狀、學生對于當前人文素質教育的評價、新媒體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此外,課題組還與相關人文素質教育教師及學生代表進行了座談。總體來說,本次調查所獲數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代表性,可以為本課題開展研究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一)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認知不夠,學習人文知識主動性較低
很多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知識匱乏,對人文素質教育不甚了解。問卷中就“您聽說過人文素質教育嗎”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6.5%的學生知道它的含義,53.7%的學生不知道人文素質教育,接近40.0%的學生表示略有耳聞。問卷調查中的“您是否有主動涉獵所學專業以外的人文知識”這一問題,有68.4%的學生選擇了“有時會”,26.0%的學生選擇了“經常會”,僅有5.2%的學生選擇“沒有想過”。可見,理工科院校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現狀有一定的認識,大部分學生對于人文知識學習還是有意愿的。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實施有限
第一,人文素質教育實踐效果有限。針對“您是否能夠比較熟練地寫作通知、請示、總結、報告等文書”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23.0%的學生表示會,78.0%表示不會,知道一點的僅有9.0%。在調查“對于各種校園人文活動,您持什么看法”這一問題時,接近一半的學生表示“既能鍛煉能力,又能提高見識”,僅有4.3%的學生表示“對活動不感興趣”,另外45.0%的學生表示沒有印象。第二,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設置單一、內容單調。針對“您所在的學校開展的人文素質選修課程情況”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7.8%的學生表示幾乎不開設選修課程,76.9%的學生表示選修課時少、內容單一,表示選修課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生占15.3%。關于“您對您所在的學校所設置的人文類公修課持什么態度”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內容很有趣,可學到不少東西”這一答案的學生占46.5%,選擇“不重視,學習目的僅為考試”這一答案的學生占23.9%,另有28.5%的學生認為“內容枯燥,開不開都行”。可見目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有限,或者說成效不大,學生對學校開設的人文課程有一定的期望。
(三)學生對于當前學校人文素質教育評價不高
第一,學生對學校人文素質教育教師及教學手段不滿意。在調查“您認為目前學校教授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師及教學方法”這一方面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人文素質教育教師自身素質及教學方法、手段,滿意的學生占26.0%,不滿意的占68.0%,表示不好說的學生占6.0%。第二,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環境欠佳。問卷中關于“您對學校人文氛圍和校園文化生活的評價”這一問題結果顯示,“比較滿意”的學生占52.5%,“不滿意”的學生占35.7%,“非常失望”的學生占6.5%。從調查結果來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環境并未達到理想的狀態,還有部分地方亟須改進。深入調查后發現,理工科院校常常局限于“保護性”媒介素養教育,在環境布設上過于重視理工學科的發展,致使理工科院校學術人文素質教育受到影響。
(四)大學生人文經典閱讀的不足
廣泛閱讀經典作品,有助于涵育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養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達素質教育目標。但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閱讀經典的效果受到影響。一方面,大學生閱讀以新媒體為主。在調查“您主要通過哪種方式來閱讀人文經典”這一問題時,有62.3%的學生表示主要通過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而通過傳統方式閱讀經典的學生僅占到14.7%,幾乎不閱讀經典的學生占23.0%。另一方面,大學生新媒體使用時間較長占較大比例。在調查“您每天上網時間情況時”問題時,有12.6%的學生表示日均超過六個小時,有62.9%的學生表示日均超過四個小時,有24.5%的學生表示日均不到兩個小時。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大眾正在走向以新媒體為主、傳統媒體為輔的閱讀道路,這種閱讀方式有利于學生接觸大量的經典作品,助力人文素質教育。但同時,快速的閱讀、表面化的閱讀,并不利于學生從經典作品中吸收精華,涵養自身品格,使人文素質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三、基于深度挖掘的新媒體時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實踐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發展道路
當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大多數理工科院校秉持著“技能為先,素質為后”的教育觀念,將人文素質教育放在了專業教育之后。對此,理工科院校應意識到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了解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轉變教育觀念,將專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放在同等位置上。作為專業課教師,更應該兼顧自身“授業達人”和“人文使者”兩個身份,堅持把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知識傳授緊密結合起來,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品德與人格教育、誠信與責任教育、愛心與感恩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
(二)注重師資培育,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專業的教師隊伍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首先,高校可以引入專家、名師,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對本校人文學科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人文素質教育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教學水平。其次,高校管理層應立足實際,謀劃人文素質教育新舉措,關注人文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強化他們的歸屬感和使命感[2]。最后,理工科院校可選拔優秀教師,與其他文科類或綜合型院校共同合作,建立“人文素質教育教師資源庫”。如此,優化隊伍結構,為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保證。
(三)優化圖書資源,加強人文閱讀軟硬件建設
理工科院校只有在硬件和軟件建設上狠下力氣,才能創造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為人文素質教育助力。圖書館作為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內藏豐富的人文資源[3],因此,理工科院校在圖書館建設方面應積極變革,以圖書館為平臺,引導理工院校大學生閱讀人文知識和典故,通過世界讀書日、圖書館宣傳周等活動,推薦人文經典書目,使學生在人文閱讀的環境中增強人文修養,提高人文學習興趣。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素質教育氛圍
理工科院校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充實人文景觀等校園環境,使其透射出人文性、時代性和多樣性,達到促進學生陶冶性情、砥礪品行、完善人格、塑造精神的效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校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的軟硬件建設方面特別注重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對接與傳承,用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充實校園文化的人文內涵,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用主流文化價值觀引領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五)利用新媒體教育影響,拓展人文素質教育渠道
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并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閱讀行為、思維習慣。新媒體只管隨時隨地提供信息資源,至于閱讀是淺薄的還是深刻的、是碎片化的還是系統化的,則更多地取決于閱讀主體的主觀行為,而非閱讀對象的客觀存在。娛樂化也絕不是洪水猛獸,寓教于樂本是古圣先賢津津樂道的教育方式,在娛樂中尋求知識不該受到指責。對理工科院校而言,其應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和技術,豐富新媒體人文素養內容,擴大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覆蓋面。
(六)加強新媒體監管,創造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傳播的環境
新媒體從本質上來說屬于技術范疇,而新媒體監管對于順利傳播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有積極作用。所以,理工科院校要由此入手,從以下幾點創造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傳播的環境。第一,以教師、輔導員為主要力量,建立專門的教師交流平臺,培養高素質的教學團隊。教師要把握相關人文素質教育新媒體平臺的輿論方向,保證課程及推送內容的積極健康性。第二,要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干部,對他們進行定期的新媒體安全培訓,確保新媒體載體傳播人文素養知識的安全性。第三,學校的網絡安全工作人員不定期對大學生校園新媒體平臺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學生的新媒體平臺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