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Abstract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learn and master the trivium, is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premis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nalysis of preschool psychology textbook content to reflec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to reveal the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ore features of "the view,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with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deepen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問題提出
在幼兒教師教育轉型的背景下,學前心理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其教材的選擇和使用則成為了認識和了解兒童的著力點,更為核心的是通過教材內容的分析我們能夠真正面對“兒童是什么”的焦點問題,以何種兒童觀去看待兒童、發現兒童,才能從根本上理解兒童,才能對兒童教育進行認識。筆者從理論層面入手,以教材內容分析為載體,間接反映學前心理學教材中所蘊涵的對兒童的認識,進一步挖掘科學兒童認識觀的核心價值。
2 資料收集與方法
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梳理學前教育思想發展脈絡,從1979年-2015年的時間段中以主流教材為線索選擇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學前兒童心理學教材進行分析。研究采用內容分析法,以教材為分析單位,以此來透視對兒童認識的發展轉變。
3 內容分析
3.1 學前心理學的復蘇
“”徹底歪曲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針和管理體制,學前教育遭受巨大創傷。在失去發展方向的情況下,學習借鑒蘇聯教育經驗起到了積極的復蘇作用,但也出現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不夠、生搬硬套的問題,過分強調集中的知識性學習。學前心理學教材的知識結構以“夠用”為基,教材落腳點主要放在陳述兒童基本的心理特點,闡述基本理論知識,著重介紹理論流派、年齡階段特征,及認知、情感的發展特點,只說明對兒童的已知層面,幾乎所有的知識點都以理論講述呈現,教材的理論性強,旨在對學前兒童心理學發展的來龍去脈作清晰的梳理,明確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意義。
3.2 學前心理學的探索
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穩定發展,我們開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學習蘇聯教育經驗,關注并收納世界各國的學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補充胎兒的發展,對兒童成長的人文環境做剖析,研究兒童的社會性,強調全面認識兒童。
通過對33本學前心理學教材的分析(圖1),發現在理論知識體系構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識在教材中仍占有較大比重,教材發展定位在“強基”。33本教材在呈現兒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識點時,都以核心概念(含義、基本特征)、兒童在這些核心心理現象上的年齡特點的固定模式進行闡述。理論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識點上略以簡單一兩句話所呈現的案例加以解釋,案例在整個章節中出現的比例不超過5%。教學更多關注教師主導作用,過分強調計劃性的學習,機械劃一、重教輕學。教材使用只滿足于快速學習理論知識,短期就能頂崗任教,或符合市場需求,出現學前教育的市場化、社會化,兒童教育的小學化、成人化,實行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學前教育事業在穩固前進的同時又處于盲目發展的階段。
3.3 學前心理學的立體化發展
國家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教師專業化標準》的頒布實行,讓我們看到對兒童的理解要與時俱進,要向更多“未知層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進。33本教材充分闡述國內外專家對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流派,關注兒童不同方面的發展,將兒童腦發育、神經系統發展、身體生長發育和動作發展進行整合闡述,確保在認識兒童心理之前對兒童生理和身體有一個總體框架學習,明確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聯系的客觀關系,旨在給予我們一個全面、完整的兒童。
由此,學前兒童心理學教材注重與幼兒園實際結合(圖2、圖3),強調對兒童認識的發展性和專業性,能夠指導實踐工作。因此教材的資源進行了優化和整合:
3.3.1 兒童社會性、兒童游戲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兩項學習內容:(1)社會性發展。獨生子女的養育狀態導致孩子在社會性能力發展上的欠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增加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相應社會技能和社會認知內容的了解和學習符合,更好時代需求。(2)游戲。兒童期的活動載體是游戲,補充兒童游戲相關知識能更好地將所學落實到幼兒園的實踐教育中。
3.3.2 實踐、實訓增強
教材中兒童案例增多,課后補充練習,每章節增加兒童發展的實訓項目,教學形式多元化,豐富更多對兒童的感性認識,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更鮮活、真實的展現兒童。
3.3.3 新主題板塊的增加
根據幼兒在園生活環節和一日常規的觀察,增加兒童學習品質、創造力發展、幼兒期問題行為等一系列的主題板塊,逐漸打破以前層層深入的理論體系,開始嘗試以兒童實際生活游戲為線索進行整合式的知識呈現,關注幼兒實際出現的行為和情緒問題,著眼于幼兒園生活,更好地促進了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
3.3.4 立體化資源的整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能夠大量、及時地搜集到全球范圍內兒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區等資源去探索一個動態發展的兒童,變知識堆積為知識、能力、專業三位一體的優化學習,突破兒童認識的瓶頸。
4 結論
隨著學前兒童心理學教材內容的改革和豐富,隨著對兒童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學前兒童心理學教材的編寫暗含了一個在觀察認識兒童時應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學兒童認識觀的核心價值:
4.1 兒童:作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識內容逐漸從單一理論闡述過渡到理實聯系雙向融合,從書本經驗過渡到游戲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強調對兒童的認識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長規律。兒童具有自然屬性,兒童的快樂和幸福,是在自然狀態下獲得的。在自然中,兒童的生命充滿生機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賦予,忽視童年自身的價值,剝奪兒童享受童年的樂趣,就是剝奪兒童的生命權。
4.2 兒童:作為社會文化性存在
從教材的知識內容來看,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占據了2/3的比例,詳細對體系結構進行了完整說明,呈現了一個邏輯層次分明的兒童認識觀,為實踐提供了強大理論基礎。其次,教材已經逐漸轉變以社會動態背景下的身心發展視角來認識兒童。因此,對兒童的認識必須以一個有著具體社會文化背景的個體來看待。兒童接受文化的影響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一個能動的創造過程。兒童文化是一種以兒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來決定其價值和標準的文化,是兒童內隱的精神生活和外顯的文化生活的集合。這些背景經驗對孩子的學習與發展,甚至是心理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4.3 兒童:作為關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關系性的存在。在關系中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得以有效發生,兒童的生活得以展開。這種關系其本質就是兒童與家長之間、兒童與教師之間、兒童與兒童之間一種本真生活的體現。我們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兒園、社會來單獨看待兒童的發展,而應該在三位一體的架構下更好地去認識兒童、理解兒童。
4.4 兒童:作為權利主體
在學前教育實踐中,真正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兒童的教育,即基于兒童的視角來設計教育活動,教育活動中應考慮到兒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認知特點”。傾聽兒童的聲音,有利于激發兒童主體能動作用,發展他們初步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兒童的自尊感、責任感和權力感等等。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探討了建構主義觀在體操教學領域的發展,從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及其教學設計出發,闡述了體操教學的基本規律,對基于建構主義的高校體操教學進行設計,同時對該設計的具體運用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 建構主義 體操 教學 思考
一、引言
自九十年代末期建構主義傳入我國至今已接近二十多年,人們對建構主義理論的理解不斷加深,并逐漸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教學設計是研究教學目標、制定決策計劃的教學技術學科[1]。應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一般教學設計研究較多,但在體操教學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從其基本理論出發結合體操教學特點,對基于建構主義體操教學設計進行思考。
二、建構主義的基本理論及其教學設計
(一)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2,3],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該觀點最早由瑞士哲學家、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4]。他提出了認識是一種以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觀點。人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順應”“遷移”三個過程,認知個體就是通過這三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當個體能用現有認知結構去同化新信息時,處于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而現有的認知結構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就被破壞,而修改或創造新認知結構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認知結構向其他方向遷移,尋找新的認知對象。人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這三個過程逐步建構起來,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
(二)建構主義教學觀的特點
表1將建構主義教學觀與傳統的教學理念,在體育課程與教學的本體論、知識論和方法論上,作了簡單的比較,可以清楚認識立場。
三、建構主義觀下的教學
建構主要教學觀的“外部輸入―內部生成”、“個體建構―社會促成”兩個維度的方法論思想對我們思考體操教學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體操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把體操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把個體知識轉化為身體技能;把社會經驗轉化為思想觀。
(一)體操教學基本規律的認識
1.對體操認識觀的建構
體操的認識觀是指人們對體操運動的基本看法和概括性認識,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產物。體操認識觀的形成并不是外界強加的,而是以體操知識為載體,經過主體的主動建構而形成的。
2.體操運動技能的建構
運動技能就是人體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學習而獲得的運動方式[6]。只用運動生理學的知識來解釋運動技能的一系列問題是不夠的,它涉及許多心理學的問題。
(二)建構主義觀下的體操教學設計[7]
根據建構主義的基本理論[8]和體操教學特點,對體操教學進行的設計進行思索:
1.技能式體操教學設計
以培養學生運動技能為主的技能式體操教學模式是針對傳統體育課將教學環節分為課程開始、課程準備、課程進行和課程結束四個階段,在不同環節采取不同措施,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好地掌握體操運動技能,培養學生對體操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
2.探究式體操教學設計
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的自主學習式體操教學模式,是依據體操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學生主體認真觀察、反復思考、不斷練習、切身體驗的特點,在教師科學指導下,通過學生能動的創造性學習和練習活動,實現學生自主性發展的教學模式。例如在雙杠的滾杠動作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實況錄像、演示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和自身示范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通過多種角度主動尋求和發現動作技能形成的特點和規律,積極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學生產生很高的自主性。
3.自主學習式體操教學
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能力為主的探究式體操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從體操學科的自身特點和現實生活情境中選取探究主題,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通過使學生主動設問、形成并驗證假設,去獲得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支撐跳躍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心理,結合支撐跳躍本身的特點,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問題提出之后,要引導學生分項研究,深入思考,鼓勵他們展開想象和聯想,引導學生練習。通過利用這些方法進行訓練,使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得到自由拓展、重組和升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達到自主進行意義建構的目的[9]。
四、結論與建議[10]
把建構主義教學觀應用于體操教學時,首先應該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完成新知識的意義建構,讓學生去建構新知識本身蘊涵的潛在意義。把建構主義教學理念運用于教學中時,要時刻圍繞著怎樣讓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學習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自主的、能動的、富于創造性,進而解決體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林憲生.教學設計的概念、對象和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0(4):3-6.
[2] 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傅統先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 Anne Jordan, Eileen Schwartz, Donna McGhie-Richmond. Preparing teachers for inclusive classroom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9(25):535-542.
[4]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3-9.
[5] 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74-81.
[6] 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5:184-192.
[7]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體操教學模式探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29-130.
[8] 陶尚武,郭磊.運用建構主義觀進行體操教學設計[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9):114-115.
勒溫否定了刺激-反應的公式,而認為行為可表示為人和環境的函數,行為是隨人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color]
這個環境不是純客觀的環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說的行為環境,因為行為環境實際上是意識中的環境。勒溫的所謂環境叫做心理環境,是僅僅對行為有所影響的環境,他稱之為準環境。
準環境被區分為三種,即準實在的環境、準社會的環境和準概念的環境。僅舉一例說明準實在的環境,其他兩種環境的意義就可以類推而知。他說:“比如一個兒童知道他的母親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園中的游戲的行為便可隨之而不同,可是我們不能假定這個母親是否在家的事實存在于兒童的意識之內。”這就說明勒溫的心理環境有別于科夫卡的行為環境。
勒溫將人和環境描繪為生活空間。這個生活空間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實,而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為在某一時間內的有關事實。
必須指出,勒溫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學原有的知覺研究范圍。他要致力于人的行為動力、動機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為格式塔心理學開辟了新的園地。他以為環境的事物對于人不是無關痛癢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負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絕的。這個一引一拒是與人的需要有關的。
勒溫把需要區分為基本需要和準需要。饑思食、渴思飲,這種生理需要屬于前者;寫好了信要投郵筒,畢業臨近要寫論文,這種需要屬于后者,是勒溫研究需要時的主要對象。
根據勒溫的學說,一個人有所需要,便產生了一種心理的緊張系統,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達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滿足了需要,然后緊張系統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復。
為了證明這種緊張系統的存在,勒溫的弟子蔡戈尼克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來比較對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許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預測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應的緊張系統已經解除,就不易回憶起來了;反之,不許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緊張系統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實驗結果證明其預測的正確,所謂蔡戈尼克效應就是指這個結果。
奧夫西安克娜進一步研究代替滿足。她也采用阻止實驗,命令兒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兒童是否還想試做前一工作呢?實驗證明,凡是性質相似,難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試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關于代替滿足的研究還有助于了解正常兒和低能兒的人格差異。正常兒對兩種類似工作所引起的兩種緊張系統,可以互相溝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滿足。8、9歲的低能兒在同樣的條件之下,很難有代替滿足。
據克普克的實驗,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幾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產生代替滿足,還想試作的百分比為86~100。但同時,低能兒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滿足。他若覺得自己不能踢球到遠距離去,便滿足于作踢遠球的姿勢。
勒溫根據這種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動力說,低能兒的人格系統比同年齡的正常兒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較高。譬如就正常兒而言,a和b兩個系統雖有界線,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齡的低能兒而言,這兩個系統或可很為一體,代替滿足為100%,或可互相隔離,代替滿足為零。
兒童和成人的人格差異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釋了。勒溫說:“兒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動力的差異,就是兒童的人格較欠分化,同時,成人的人格卻較為僵化。”譬如新生兒的身體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體發生了反應。成人則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應。另一方面,成人的興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遠非兒童所可及。
勒溫的心理緊張系統說使他的拓撲心理學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學和動力場的概念。
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在從事體育運動時的心理特點及其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也是體育科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與體育學、體育社會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項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運動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們在參加體育運動時的心理過程,如感覺、知覺、表象、思維、記憶、情感、意志的特點,及其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和意義;研究人們參加各種運動項目時,在性格、能力和氣質方面的特點及體育運動對個性特征的影響;研究體育運動教學訓練過程和運動競賽中有關人員的心理特點,如運動技能形成的心理特點。賽前心理狀態、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等。
運動心理學這個術語首先出現于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顧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議下,國際奧委會于1913年在洛桑召開運動心理學專門會議,它標志這個學科進入科學的行列。1920~1940年,蘇聯、德國美國等國都對運動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研究。20世紀60年代以來,運動心理學受到廣泛重視,大多數國家都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運動心理學會并召開專門會議,有關的文章和書籍也大量問世,使這門科學得到迅速發展。
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技能學習、競賽心理、運動對人的意義、從事運動的動機,以及運動員之間、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運動員和觀眾之間的相互關系,心理訓練和運動心理治療方法等等。20世紀初期,研究的問題多集中在技能學習上,包括學習的分配、保持和遷移等,而后深入到運動行為的理論方面。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通過研究逐漸形成運動行為的信息程序論,層次控制論、行為系統模式論等理論學說。隨著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健康心理學的發展,運動行為的研究更深入到運動心理學聯系著技能學習與控制和技能發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從實驗室的對單個動作的研究,發展到聯系運動實踐、提高運動效能的研究。隨著運動實踐的發展更進一步擴大了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范圍,發展到有關認識,解釋和主動影響運動行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運動效能的理論性研究。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多是優秀運動員,也有青少年運動員;它也研究群眾體育中的心理學問題。各國體育界近年來對運動員心理訓練和運動員的心理選拔越來越重視。因為在運動水平越來越接近的競賽中,心理因素對競賽的勝敗往往起決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測量和心理診斷學被廣泛運用,各種心理訓練方法不斷出現。
由于運動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理論體系還不完善,例如是否應將體育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分開還存在著不同看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結合運動實踐的需要,在各體育院校、系科開設了運動心理學課程,開展了一些運動心理訓練及心理選拔的研究,但對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不多。
音樂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汲取生理學、物理學、遺傳學、人類學、美學等有關理論,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和解釋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級的音樂經驗和音樂行為的心理學分支。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如聲音的物理特征在人聽覺上的反映,音樂記憶、音樂想象、音樂才能,以及音樂技能的訓練和音樂表演的心理狀態等。由于它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各種理論重視科學實驗的根據,從而逐漸修正了音樂上的純理論推測和憑主觀印象產生的理論,并且與音樂美學的理論聯系起來,構成音樂學中的一個部分。
開拓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是德國科學家赫爾姆霍茨,1863年,他發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聲覺學說》。這部著作是以“歐姆定律”音響學理論,和繆勒的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理論為基礎的。
1883年,施通普夫發表了《音樂心理學》,把心理學的觀點滲透進赫爾姆霍茨的物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中,成為第一個把音樂心理這門學科系統化的人。他著重研究人對協和音與不協和音的感覺。在他之后,雷維斯由研究聽覺病理障礙而進入音樂心理,尤其重視音樂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雙重成分理論”。
二十世紀初,西肖爾與他的學生發展了許多測驗視、聽和運動知覺的儀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顫音等的波譜印錄下來,對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來進行單獨分析。他特別注重顫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認中存在的“正常錯覺”現象。蘇聯心理學家捷普洛夫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也頗有貢獻,他認為在音樂才能中,調性感、節奏感、音樂聽覺的觀念等是音樂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心理學上的新概念給音樂心理學很大的影響。精神分析論者把情緒與認識和記憶聯系起來,隨后又發展起來“音樂治療”。“自控”的觀點把人看成一個自我調節的生理系統,通過知覺同活動循壞的反饋作用使機體得到平衡。
當代音樂心理學的實驗成果多在音樂知覺方面。趨向是試圖將立響心理與音樂學習的心理過程聯系起來,以探索從原始到復雜的音樂行為的發展過程;研究從幼兒甚至從嬰兒的音樂行為到高度專業技藝的發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樂心理狀態的種種問題。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較多地側重于人對聲音的知覺、音樂記憶和音樂想象以及音樂感等。
人對聲音的知覺包括四個要素:音高、強弱、音色和時值。這些要素是根據人對聲音的頻率、振幅、波形和時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覺各與相關的物理特征相對應。但決定某種知覺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單一的,它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強弱的感覺雖主要來自振幅,但同時也受頻率、時程、波形的影響。
聽覺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聽覺印象是一個整體,不是音波的各個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樂經驗和行為。人對聲音四個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這些能力的發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種能力發展有所偏長而成為某種類型。如音調型對音高的辨別力強,對旋律與和聲感覺敏銳;力度型對強弱及重音敏感;時值型對速度、節奏、時程敏感;音色型對音質、音凋泛音的構成感覺敏銳。不同類型的人在他們欣賞、表演、創作中都會表現出他們的特長。
音樂記憶既包括一般記憶,如知覺的、認識的、情緒的和運動的各種經驗;也包括音樂有的問題,如單音記憶、旋律記憶、和聲記憶、樂匯掌握及理論知識與記憶的關系、幾個無聯系的單音先后出現的記憶,以及記憶的音域與語言的關系等問題。
音樂記憶是音樂想象的基礎,豐富的音樂想象能力是音樂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紐在《大音樂家的聽覺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遼茲、瓦格納等大音樂家聽覺影像的記載。音樂家想象中的音樂世界,比現實世界里的音樂豐富很多。
音樂感是表現音樂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學家對音樂感的看法不同。雷維斯認為它是統一不變的素質,西肖爾認為它是一系列單個能力的組合;施通普夫認為它表現在對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亞西謝夫把音樂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愛好和個性的一種獨特性質的結合。
音樂感在個體中的表現有早有遲,表現出來的深度和廣度基于個體的音樂經驗及經驗對他的影響。對于音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從學習中獲得的問題,各家主張不一。雷維斯、西肖爾傾向于來自先天的看法,但訓練可以揭示出這種先天的潛在能力。
音樂感與音樂技能是兩個不同的范疇,音樂理解及表現的深度不受樂曲所需的技術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淺易的樂曲可以表現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樂家,尤其是音樂表演藝術家,必須具備發揮某種音樂技能的優越的生理條件,并且進行嚴格刻苦的正規鍛煉后,才能具有較高的水平。
心理語言學是研究語言活動中的心理過程的學科,它涉及人類個體如何掌握和運用語言系統,如何在實際交往中使語言系統發揮作用,以及為了掌握和運用這個系統應具有什么知識和能力。
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心理語言學是研究個體言語交往中的編碼和譯碼過程。由于研究對象的特點,它與許多學科有密切關系,除心理學和語言學外,還有信息論、人類學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語言學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50年代初,美國舉行了幾次關于心理學和語言學的跨學科討論會,促使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相互熟悉對方的理論、概念和方法。1954年奧斯古德和西比奧克合編了《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一般認為這是心理語言學的開端。此后,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蓬勃發展,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注意,心理語言學這一術語也被廣泛使用。
心理語言學有兩個主要的研究方向:行為主義的研究方向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語言學主要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和描寫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影響,當時的心理語言學家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心理語言現象。他們認為言語行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為一樣,也是對刺激的反應,是聯想的形成、實現和改變,是借強化而獲得的。這樣,心理語言學的理論基本上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言語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這個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奧斯古德。他雖然不象斯金納那樣把意義排斥在語言現象之外,引用了中介過程來說明語言的意義,但他仍堅持認為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可以解釋言語行為。
心理語言學受現代語言學理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喬姆斯基的生成轉換語法產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學界對行為主義的語言學習理論的抨擊增多,認為行為主義不能解釋言語活動中的許多現象。
以米勒為代表的心理學家把生成轉換語法運用到心理語言的研究中,認為人們掌握的不是語言的個別成分,如音素、詞和句子,而是一套規則系統,因此,言語活動不是對刺激的反應,而是由規則產生和控制的行為,它具有創造性。他們還認為心理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不是人類各種語言的不同結構,而是存在于各種語言底層的普遍規則,研究這些普遍規則如何轉化為某一種特殊的語言。
這種研究方向在20世紀60年代后已成為心理語言學研究中的主要傾向。近年來,心理學家還用一些新的語言模式來研究心理語言問題,不過它們仍屬于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
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問題包括言語的知覺和理解,言語的產生,語言的獲得,言語的神經生理機制,各種言語缺陷,言語和思維以及言語和情緒、個性的關系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對學習理論、思維理論、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研究都會起很大的作用。它對工程心理、語言教學、言語缺陷的診斷和治療、電子計算機的語言識別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應用價值。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在美國開展得比較廣泛。蘇聯、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也都有心理學家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特點是力圖把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與本國的心理學傳統結合起來。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工作在中國也已經開展,目前主要是在兒童的語言獲得方面。由于漢語和其他各種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宗教心理學是研究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是介于心理學、宗教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人類很早就開始探索靈魂問題,宗教心理研究的歷史淵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臘時期,和中國古代儒家及釋家的靈魂觀。在科學心理學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學通常是作為哲學心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德國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從哲學心理學角度,對的心理根源作過詳細的分析研究。而德國宗教神學家施萊爾馬赫則從宗教神學角度對宗教感情作了論述。
到19世紀末,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開創了獨立于哲學的心理學,并通過他的《民族心理學》系統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階段的假說: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階段發展到崇拜圖騰動物階段,然后進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階段,最后發展到人道宗教階段。馮特本人被譽為西方宗教心理學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學》成為宗教社會心理學創建的標志。
在美國,馮特的第一個美國學生霍爾從個體宗教意識的發生,系統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識,從多學科的角度對宗教和教育等問題作了廣泛的研究。隨后,霍爾的學生斯塔巴克探討了宗教與道德問題,并著重對教徒的皈依經驗,特別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統的研究。
霍爾和斯塔巴克不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學”一詞,還創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學雜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學》一書出版,標志美國宗教心理學的形成。繼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之后,弗洛伊德發表了《強迫動作與宗教實踐》,對宗教心理的研究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西方學者把宗教心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創建發展時期:這一時期除以霍爾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還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問世。如勒巴的《對宗教的心理學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識》,還有神學家奧托的《論神圣》等。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宗教心理學發展的古典時期,影響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
向深層潛意識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為主義的影響較深,一度除皮亞杰從兒童心理學角度研究兒童宗教意識外,其他宗教意識方面的研究進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榮格訪問美國后,宗教心理學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學的影響,開始向無意識領域發展。這期間,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一種幻想的未來》、《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對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儀式和神話等的分析解釋。榮格的《宗教心理學》和弗羅姆的《基督教義的心理分析》,則分別代表了分析心理學和新精神分析對傳統精神分析宗教理論的修正,以及潛意識研究方面的成果。
戰后發展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宗教心理學的研究取得較大的進展。在這一時期,個體宗教意識研究得到進一步深化。奧爾波特傾向于從人格心理學角度探討個體宗教心理,他的《個體及其宗教》是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對人格同一性,特別是宗教同一性問題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書對宗教人格的研究頗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與宗教意識經驗的研究密切相關。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經驗已成為當代宗教經驗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經驗的實質這兩個問題已成為當代國際宗教心理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宗教神學家對宗教心理的關注和探索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動向。德籍美國基督教新神學家蒂利希和德國宗教哲學家布伯等人,都關心社會和心理學的關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書中,主張神是人的永恒對話者,強調通過祈禱來與神結合。蒂利希則試圖以現代神學、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來綜合清理傳統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動力》著重于人性和動機的研究,強調心理學的社會意義。
中國宗教心理學研究較少。20世紀初,個別大學和神學院曾有外籍教師作過有關宗教心理學的講座。早期的心理學家陳大齊曾撰寫《迷信與心理》一書。此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幾乎無人涉足宗教心理學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方面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
宗教心理學的內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識的內容和結構,宗教情感的特點以及宗教在個人和社會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會條件下的各種不同教派的信徒參與宗教活動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經驗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匯宗教體驗、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狀態等方面。
宗教心理學研究宗教意識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專職神職人員及教會宗教團體頒布的宗教思想體系。它是一種既同宗教神學有密切關聯,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學的具體宗教心理學。例如,宗教神學中的佛教心理學或基督教心理學等。它們以心理學的原則來闡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義、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博依森、日本的鈴木大拙等。弗萊克和卡特1981年認為,這種宗教心理學尚處于它們的“嬰兒期”。
另一種是廣大信眾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對普通信眾的宗教意識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學的說明。其研究對象是:信仰群體或個人在參與宗教活動時內在和外顯的一切獨特的心理現象,各種社會性和非社會性因素對各種獨特心理現象的制約性,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互相制約關系。這種研究不同于宗教社會學對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會學側重于宗教與社會,宗教與社會政治、經濟形態、文化心理等的關系的綜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學則著重研究宗教與心理的制約關系。它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文化背景等,側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體例如,氏族、民族、階層或宗教小群體和個體的、宗教修習、宗教體驗、宗教行為和態度、信仰動機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動和交往等。
一般說來,宗教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多數集中在宗教意識的結構和功能、宗教經驗的實質和潛意識的關系、宗教神秘經驗的心理一生理基礎等方面。其中,從認知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究宗教經驗的直覺思維模式已成為一個突破口,有的學者從功能上強調研究宗教經驗的重要性有的學者在研究宗教經驗思維進程中,開始引進計算機程序模擬。由宗教社會心理學角度進行研究的選題,多數集中于宗教活動中的宗教崇拜行為、宗教態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語交流的宗教情緒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學研究的理論大致有投射理論、懼怕死亡理論和認知需要理論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論是宗教心理學關于宗教起源的傳統理論之一。認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種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蓋爾1975年的研究表明,對上帝和對雙親的態度非常酷似。宗教所關心的眾多認知問題,諸如苦難、生與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在當前宗教心理學研究中,死亡恐懼理論成為普遍受到東西方學者強有力支持的理論。學者們分析,這可能反映教會教育的影響,同“太平世界”的傳播有關。
法律心理學是研究與法律有關的各種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也稱法制心理學。它是介于法學和心理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法律心理學的思想源遠流長,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違法犯罪心理為起點的。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一些哲學家和思想家在他們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個性特點、犯罪者的行為表現等與法律心理學有關的思想。中國殷商和周朝的文獻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動機、刑罰的社會心理效力等問題。
17、18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人們開始從社會、生理、精神、遺傳、司法醫學等方面探討犯罪問題。當時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論精神錯亂和影響心理的其他障礙》、呂卡的《自然遺傳論》等。
到了19世紀下半葉,法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學首先開始成熟起來。德國的精神病學家克拉夫特·埃賓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學為名出版了專著,接著格羅斯,武爾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爾等人也相繼出版了犯罪心理學專著。
與此同時,證人證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庫里舍爾的《供詞和心理學與司法審判》、波爾杜加洛夫的《論供詞》等著作,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哈欽斯和斯萊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學》專著。
正因為法律心理學作為一門真正獨立的學科形成得比較晚,所以至今對它的研究對象和范圍還存在許多不同看法。托奇認為,法律心理學是研究審判過程和參與這一過程的人的意圖、動機、思維和情感的科學。塔普則指出,心理學家在法律問題上開展的研究“過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說,側重于犯罪審判的過程和方面,卻大大忽視了民事法庭、法律社會化和法律協商等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因而給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局限性。
蘇聯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學的組成應包括法律心理學的方法學基礎、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個部分。薩薪里馬尼雅恩則認為,法律心理學體系應由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司法心理學和改造心理學四個分支組成。中國在80年代以前對法律心理學研究不多。近年來有關研究大多數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別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綜合西方和蘇聯法律心理學界的觀點,結合中國的實際,可以對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勞動改造心理和民事訴訟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來分,還可以細分為偵查心理預審心理、審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訴訟參與人來分,則可細分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證人心理、辯護人心理、警官心理、檢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動中各有關人員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為立法提供心理學依據。如立法的社會心理前提,法的解釋、修改或廢除的社會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識、能力、性格對立法的影響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識和培養法律意識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如法律宣傳的原則、途徑和方法,法律意識的內化機制和形成過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個司法過程中,各種訴訟參與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如在偵查過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證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預審過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參與人的心理;在審判過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證人、辯護人、檢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勞動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如影響和制約勞改罪犯心理活動的一般因素;不同類型罪犯在勞改中的心理特點;勞改罪犯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心理活動規律等。
民事訴訟心理是研究在各類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司法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心理活動規律等等。
法律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追蹤研究法、民意測驗法、數理統計法等。除了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們還根據自己的具體研究課題選擇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color=#000000]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這里所說的環境雖然也包括社會環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擁擠、空氣質量、溫度、建筑設計、個人空間等等。
環境心理學是從工程心理學或工效學發展而來的。工程心理學是研究人與工作、人與工具之間的關系,把這種關系推而廣之,即成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環境心理學之所以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應用研究領域,是因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環境中的人的行為,而從系統論的觀點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統一的,二者都對行為發生重要影響。雖然有關環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環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還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許多學科所研究的課題,也是環境心理學的主要課題,主要研究噪音與心理和行為的關系問題。從心理學觀點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聲音。對噪音的體驗往往因人而異,有些聲音被某些人體驗為音樂,卻被另外一些人體驗為噪音。研究表明,與強噪音有關的生理喚起會干擾工作,但是人們也能很快適應不致引起身體損害的噪音,一旦適應了,噪音就不再干擾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響的一個因素,如果人們認為噪音是他們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對其工作的破壞性影響就較小;反之,就較大。
人們習慣于噪音工作條件,并不意味著噪音對他們不起作用了。適應于噪音的兒童可能會喪失某些辨別聲音的能力,從而導致閱讀能力受損。適應于噪音環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狹窄,對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較長時間內仍對認識功能發生不良影響,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響更明顯。
從心理學角度看,擁擠與密度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擁擠是主觀體驗,密度則是指一定空間內的客觀人數。密度大并非總是不愉快的,而擁擠卻總是令人不快的。
社會心理學家對擁擠提出各種解釋。感覺超負荷理論認為,人們處于過多刺激下會體驗到感覺超負荷,人的感覺負荷量有個別差異;密度-強化理論認為,高密度可強化社會行為,不管行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觀眾觀看幽默電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數多;失控理論認為,高密度使人感到對其行為失去控制,從而引起擁擠感。
處于同樣密度條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對環境加以控制,則他的擁擠感會下降。一般說來,擁擠不一定造成消極結果,這與一系列其他條件有關。社會心理學家還研究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學校、監獄等種種擁擠帶來的影響和社會問題。
建筑結構和布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住房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系,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于居住距離對于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房間內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響人們的知覺和行為。顏色可使人產生冷暖的感覺,家具安排可使人產生開闊或擠壓的感覺。家具的安排也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心理學家把家具安排區分為兩類:一類稱為親社會空間,一類稱為遠社會空間。在前者的情況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車站,因為在那里人們不希望進行親密交往;在后者的情況下,家具成組安排,如家庭,因為在那里人們都希望進行親密交往。
個人空間指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保持的距離。1959年霍爾把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為4種:親呢距離,0~0.5米,如愛人之間的距離;個人距離,0.5~1.2米,如朋友之間的距離;社會距離,1.2~2米,如開會時人們之間的距離;公眾距離,4.5~7.5米英尺,如講演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人們雖然通常并不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行為上卻往往遵循這些不成文的規則。破壞這些規則,往往引起反感。
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卻剛剛引起重視。1979年羅頓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條件下,空氣污染可引起消極心情和侵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