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醫藥科學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科學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藥科學研究

        第1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生物醫藥研究方法;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1-0139-02

        廣東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大省,生物醫藥產業已被國家和廣東省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之一[1]。廣東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培養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生物醫藥領域基礎及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服務和管理工作,因此他們應認識生物醫藥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具體的實驗操作技能,具備一定的創新素質,以適應生物醫藥相關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所謂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學家或發明家那樣,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有驚人的發現或偉大的發明,只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老師,不死記硬背,敢于標新立異,大膽思維質疑,有所發現,有所發展地掌握所學知識,即是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體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很多,其中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堅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努力和探索,選取以學生為主體、適應行業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行業實際對接的教學方法,建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

        因此,在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基礎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的同時,廣東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又為生物科學專業大學三年級本科生開設了側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專業限選課程《生物醫藥研究方法》。從2010級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開始授課,至今已完成了四個年級的教學工作,經過四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學主管部門對于用人單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中獲得一致好評。下面就已經開展的課程教學探索進行具體介紹。

        一、充分l揮教師科研優勢,構建優秀教師團隊

        由于方法學的內容比較枯燥,加上課程沒有實驗課,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因此課程選擇具有豐富科研經驗的教師承擔教學工作,由三位左右的教師組成授課團隊,分別講授不同內容。參與授課的教師全部主持過省級以上課題,主講教師需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合教師個人科研經驗,以生動具體的實例從選題、實驗設計、觀察、總結四個階段為學生全面介紹生物醫藥領域研究的流程、關鍵問題和注意事項。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具體為學生介紹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從道德、能力和安全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明確作為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質,即嚴肅的治學態度、嚴密的科學手段和嚴格的工作作風,為大四的本科畢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集中介紹組織學、電生理學、藥理毒理學及分子生物學等生物醫藥研究中的常用技術,并具體介紹其在科研工作中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學科前沿發展和最新技術手段。同時利用6個學時的授課時間為學生集中介紹各級基金項目的分類和具體申請方法,課題標書的構成和書寫要點,以及申請課題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加具體和直觀的印象。課程內容設計和教材使用上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照本宣科,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同時,通過課程教學,也讓學生對于教師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的了解,鼓勵有興趣的學生直接參與教師課題組的科學研究,完成從基礎、專業知識積累到專業實踐訓練的過渡。

        二、結合課程特點,確立以互動式教學為特征的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是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2]。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如何提高生物醫藥研究方法這門課程課堂的教學效果,一直是課程授課教師們研究的主要課題。為激發學生的求知渴望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授課教師們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加強師生的課堂互動。結合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生物醫藥研究方法課程的授課教師注重強調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采取以學生為中心、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如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師完成理論內容講授后,由學生自由分組,通過查閱文獻結合個人興趣自選生物醫藥研究領域相關課題,根據選題查閱相關的參考文獻,了解該課題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擬訂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并撰寫科研標書。在學生標書設計中強調課題的創新性和應用性,特別鼓勵學生挑戰傳統科研思維,進行大膽新穎的課題設計。課后,授課教師根據分工,分別和不同小組選出的學生負責人通過網絡、電話及面談等方式進行溝通,對學生的選題和標書撰寫進行具體指導,包括題目的文字表述是否準確,研究內容與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的相同性和創新性,擬采用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的可行性。通過標書撰寫的訓練,使學生基本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為其今后從事生物科學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標書撰寫完成后,學生還要根據課題標書內容制作相應ppt,隨后在課堂上由每組學生用ppt進行匯報。除課程授課教師外,邀請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具有豐富科研經驗的教師作為評審,根據學生的標書和ppt匯報提出問題,由學生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協作精神。這種互動式教學方法明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要更好地完成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互動式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創新性教學的能力。因此,生物醫藥研究方法的授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在完成教學一線工作的同時積極向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名師請教,在四年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使授課形式更趨合理,教學能力不斷提高。通過教學過程中的授課準備和與學生的交流,教師的知識儲備也相應增加,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意的想法,有利于激發教師的科研思路,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相長。

        三、建立以檢驗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的考核方式

        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是考核。改變傳統標準化筆試試卷形式的單一考核方式,學習和借鑒國外大學考試模式,樹立以能力為核心的考試觀念[3]。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對學生進行綜合成績評定。總評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組成,各占50分。其中平時成績中課題標書撰寫占30分,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標書立論依據、研究方案和標書寫作中的分工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和協作能力。ppt匯報占20分,由幾位評審教師根據各組學生ppt的內容、制作與板書運用、Z言表達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幾位老師分數的平均值作為學生的最終成績,增加了考核的公正性。期末考試以學生解決研究中具體問題的能力為考核重點,從實驗分組、每組所需實驗對象數量計算、統計分析等幾個方面設計應用題來考查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減少基本理論和概念的考試比重。

        綜上所述,生物醫藥的授課團隊通過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實現師生互動的教學實踐,使學生對生物醫藥領域的前沿動態和研發趨勢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備查閱文獻、完成創新性科學實驗設計和撰寫課題標書的能力。但學生在提出問題及深層次的科研問題討論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因此要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應進一步設計和完善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的方式,以構建適應市場需要的生物醫藥特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曹蓓,胡煒,李海燕.優化產業布局 完善創新機制 推動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3,(9):48-52.

        [2]于浩淼.互動式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推動作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1):141-143.

        [3]史楠,劉柏霞.應用型本科課程考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2):115-117.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Based on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WANG Hui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pharmaceutic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第2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2、建立假設。

        3、實驗并觀察。

        4、得出結論。

        5、交流討論。

        第3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2、準備好皂角米、桃膠、雪燕。

        3、將皂角米、桃膠、雪燕用冷水浸泡24小時左右,建議分開泡發,便于分揀。

        4、桃膠和雪燕都是植物的分泌物,泡發時會析出雜質,中途換3、4次水。

        5、去除所有雜質,清洗干凈,瀝干水份。

        6、將鮮銀耳浸泡20分鐘,撕成小朵,備用。

        7、紅棗去核。

        8、鍋里加水,加入皂角米、桃膠、雪燕、紅棗。

        9、加入鮮銀耳。

        10、大火煲開后再煮3分鐘左右。

        11、轉小火煲30分鐘。

        第4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依據語文教學標準以及圖像媒體和文字媒體在接受方面的不同規律,在教學中巧妙、策略地利用插圖,突出發揮其輔助功能,就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文本的全方位理解,激發想像力,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課本插圖; 有效使用; 主次分明 ; 使用策略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漂亮的插圖。對于課本插圖不同方式的使用,在達成教育教學效果方面,表面看、短期看差距不大,實質上卻大相徑庭。如果在教學中巧妙、策略地利用插圖,突出發揮其輔助功能,就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教科書中插圖的作用

        1 插圖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先導.老師在講讀課文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圖中的情物,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一文,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并提出問題(1)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書屋呢?(2)魯迅當年是怎樣在這個書屋學習的呢?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會急于想知道結果,渴望學習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2 插圖好象是學生的課后輔導教師

        插圖有助于學生課外自學課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良好的自學習慣等.課堂上學生不可能把教師所授知識點滴不漏的全部掌握,而插圖可幫助學生回憶課堂內容,從而起到查漏補缺全面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的功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習插圖,引導學生把插圖和課文聯系起來,指導學生用課文語言描述插圖內容,用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如一文,按方位順序看圖,從哪些地方看出辦公室簡陋,并運用文中語言描述.如一文,按方位順序看圖,回憶課文內容,并且用課文語言描述插圖,這樣一來,學生就復習了所學內容,課上課下相輔相成.

        3 插圖可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通過觀察插圖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插圖可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水平同時根據插圖用語言描述它,有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謂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具體地說就是: 每幅插圖都蘊涵著一個生動小故事.教師可結合實際讓學生口述他所理解的插圖或用語言描述下來,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使用插圖教學的意義

        新課程的改革順應了時展的需要,在課程目標、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革。隨著教材內容的日益豐富,插圖也有了極大的改觀,并在教學中賦予了新的意義。

        1 通過插圖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觀察“語文素養的冰山模型圖”我們可以發現,使用插圖教學對培養語文素養是由很大好處的。通過插圖教學,實質上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與和諧的發展。如在《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課中,將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合理引用到課堂中,并正確引導學生觀察、欣賞,從而拓開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并通過學生的仔細觀察,讓他們說說纖夫的衣著、外貌、神態,并有效引導學生通過看圖中的“帆”等景物,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并說明任務的生存環境,從而挖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最終,從總體上達到語文思維、語文知識、語文感悟、語文技能四者的結合。

        事實說明,插圖教學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它能夠將挑戰性的開放學習環境與問題情景相結合,誘發、驅動并支持學習者同時對學習的內容和過程進行反思與調控。”

        2 通過插圖教學使教師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隨著語文課程內容的不斷更新,人們社會思想意識的不斷變化,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也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向今天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轉變。但改變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學習態度,使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改變教學過程的方式最終凸顯了語文教育的特點:關注人文精神,加強言語實踐。插圖教學則體現了改變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3 通過插圖教學使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貫徹到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和“教學建議”中。它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培養學生圖解合作的精神,并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插圖教學就可以通過插圖這一載體,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通過大家互相合作,共同指正,從而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就如我們先前提到的《我有一盒彩筆》的課例一樣。讓同學們自己做小老師、小專家,通過對比圖文,大家一起合作指出插圖的不合理之處。并讓學生按詩的要求來自己創作插圖,而創作的過程則是一個自主探究的過程。這種過程不僅僅體現了學生的懷疑精神、探究精神,更體現了學生的求實精神,從而形成真實的科學精神。

        4 通過插圖教學為教師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提供了可能。

        《新課程標準》改“教學大綱”為“課程標準”,標志著語文課程與教學將實現時代轉型。對“課程標準”的新內涵,專家們提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它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課程)的開發者,即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充分說明教科書知識一種教學工具。而在語文課程多元化的今天,我們不難發現語文教教材的多元化使我們的教材插圖也多元化。從以前的黑白色的教科書到今天色彩斑斕的教科書;從以前單一的教材插圖到今天包括攝影、水粉、油畫、卡通等多種形式的教材插圖深刻的說明了我們教材不但具有開放性,同時又具有活力。

        那么,有了開放、活力的教材之后,我們又應該怎么運用它們來改變我們的語文課堂?插圖教學就是答案。除了上述提到的《我有一盒彩筆》這一課例外,《小小的船》這篇課文的教學也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知道學生認真看圖,引發學生想象,太托學生思維。讓他們想象如果使自己坐在月亮船上,會看到什么,會想到什么?然后根據教學安排要么畫在紙上,要么填在書上。這種有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完全將精力集中于課文內容上,從而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

        結語: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合理運用課本插圖,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

        參考文獻:

        [1] 張鳳鳴. 淺談小學語文插圖的作用[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0(03)

        [2] 謝學瓊. 充分利用課文插圖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思想品德新教材第七冊教學之我見[J]. 云南教育. 2001(Z1)

        [3] 柯一冰. 課本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 海峽科學. 2008(05)

        [4] 丁喜梅. 課堂教學 因插圖而更精彩[J]. 新課程(中). 2011(01)

        第5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在小學數學改革發展的今天,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孩子們的數學素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要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實踐運用中,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把數學素養逐步培養成為孩子們的一種修養,一種自然的習慣。

        一、有趣的課堂是培養數學素養的前提

        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是孩子們力求接觸、認識、研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是探索實踐活動中發生發展起來的。它是認識欲望,是學生參加學習的直接動力,也是自覺能動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學生如果對數學發生了興趣,他就會酷愛數學的學習,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醒的感知,激發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從而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那么在設計課堂的時候,我們必須力求保持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好好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學數學的樂趣,燃起他們心底對數學的喜愛之情,調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學習了七巧板后,同學們運用七巧板自由的拼出各種各樣有趣的圖案,他們會不高興嗎?這樣的課堂他們會不喜歡嗎?他們的喜歡不就是他們數學素養形成的前提嗎?

        二、神奇的課堂是培養數學素養的基礎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常常發生疑問或感到驚奇,對數學時時有一種奇妙的感受,那他一定能學好數學。課堂中,我們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有意識的制造一些懸念,提供補充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孩子們一起領略數學的神奇,為培養數學素養打下基礎。如,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課前請同學們準備各種不同的三角形,分別量出每個角的度數標上。上課后,第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報出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度數,請老師猜第三個角的度數是多少。每次老師都能對答如流,準確無誤。同學們一定會感到驚奇。于是,你就可以讓孩子們帶著疑問,放手他們親自實踐發現規律。通過他們的觀察、操作、計算等不同的方法,終于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的結論,很快揭穿了“老師總能猜對”的秘密。隨后又推導出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度數。終于發現多邊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邊數-2)的規律,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數學的神奇。

        只有走進數學,你才能了解數學,才能感受數學的神奇。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更是要關注孩子們的好奇心,為他們提供具有奇妙感的數學素材,產生數學神奇的效果,從而有效激發孩子學好數學,為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打好基礎。

        三、有實用價值的課堂是培養數學素養的目的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現代數學絕不是純粹的數學游戲,不是單純的計算,不是束之高深的性質、定理、法則,更不是虛無縹緲的推理判斷,現代數學是一種直接用于數學的生活技術。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將數學與生活溝通,創設學習數學的生活情境,孩子們就會感受到:數學就在我的身邊,我就生活在數學之中。這樣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想了解數學,研究數學的愿望,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

        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很自然地從生活實際引入:“有件事想讓同學們幫忙,這把椅子搖搖晃晃的,需要加固一下,這跟木條在哪里釘較合適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最后有三種釘法(一種是橫著釘,一種是豎著釘,一種是斜三角釘)。我微笑著說:“感謝同學們給我想了這么多辦法,現在我們就來實踐一下,哪種方法最好?”一個同學上來了,把橫著與豎著釘的都拉動了,可怎么也拉不動斜三角釘的。又一個同學上來了,斜三角釘的椅子仍然絲毫未動。最后連號稱“大力士”的同學也沒能把它拉動。同學們終于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接著,同學們列舉了大量的事例證明,如三腳架屋頂,高壓電線鐵塔,一座座斜拉橋……深刻領會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神奇的作用。這不就是學習數學,培養數學素養的最終目的嗎?

        四、美的課堂是培養數學素養的催化劑

        第6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氣象科技史;學術成果;繼承;發展;評介

        張靜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史的專業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氣象文化與氣象文獻研究,有著扎實科研水平和豐富的科研實踐,發表了一系列與氣象文化相關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氣象學思想》等),參與了國務院重大古籍整理項目《中華大典?地學典?氣象分典》的編纂。《氣象科技史》(以下簡稱“張著”)是張靜教授多年來相關研究成果的結晶。張著勾勒了始于遠古,止于20世紀中期的世界氣象科技發展歷程。著者在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基礎上,以人類對大氣現象的認識、利用及干預為線索,從氣象科技史的不同側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氣現象認識史、大氣光象認識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氣預報發展史、物候學和氣候學發展史、氣象儀器發展史等專題性研究,并對中國歷代重要氣象人物和氣象典籍進行了勾稽和介紹,傳播了前輩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該書文獻豐富、考證嚴謹、結構完整,將氣象科技史的學術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南京氣象學院(后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因“氣象”立校,以“氣象”強校。中國氣象史志研究會成立之初掛靠于該校,儼然該校是國內外氣象科技史研究重鎮。該校以王鵬飛教授、陳學溶教授等為首的氣象學家們于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氣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該校氣象科技史研究的傳統,發表了《王鵬飛氣象史文選》、《中國近現代氣象學界若干史跡》等氣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該校成立了氣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該校的科技史碩士點也利用自身特長,突出科技史的氣象特色,該校的氣象科技史研究是傳承而又發展著的。張著是該校氣象科技史研究繼承與發展的成果,是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的又一重要學術成果。

        二、謀篇布局的邏輯性與內容的完整性

        張著是一部綜合性著作,內容涉及氣象通史和氣象專題史的諸多方面。該書結構合理,條理清晰。

        (一)謀篇布局的邏輯性。認識是實踐的基礎。該著先是敘述從古至今人類對天氣現象(風、雨、雷、電等)、大氣光象(暈、虹、寶光、海市蜃樓等)認識的歷史過程,接著展開人類對天氣現象的利用與干預(風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氣預報發展歷史進程的研究。只有在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在過程中總結規律并利用,才能預測未來天氣狀況,為生產與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過觀察云的顏色及其變化、風向與風速的變化等歸納天氣變化的規律和預報氣象的方法等。古人通過觀察動植物的變化,石頭、炭、琴弦等對大氣濕度的感知來預測晴雨。早期的天氣預報就說人們通過觀測天象、物象等變化的個體的經驗總結。這些經驗的總結都離不開對物候與氣候的觀察與認識,所以著者在天氣預報發展史的后一章內容中,補充闡述了物候學與氣候學的發展歷程,增強了該著的邏輯性。

        (二)內容的完整性。該著在天氣現象認識史和大氣光象認識史中,詳細敘述了每種現象的觀察認識史,每種現象的認識史都包括觀察、記錄、命名、分類和現象成因的探討。在每一章節的編寫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闡述了中西方的各自發展歷程。

        人類最初的氣象觀測以目測為主,隨著觀測的深入,氣象觀測儀器逐一誕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紀的氣象理論比較零散且主觀,著者在書中第3章給我們列舉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氣象儀器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之后的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大氣認識理論。現代意義上的天氣預報也是源于氣象觀測工具的發明。著者另辟一章,敘述了氣象觀測與氣象儀器設備的發展史,補充了前幾章中氣象儀器部分的內容,使得該著的內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獻征引多途

        該著匯集和綜合了大量珍貴的文獻,參考文獻有古籍、國人的研究著作、論文還有國外氣象文獻等。古籍包含了歷代史書、歷代文人文集、還有歷代農書、歷書等;研究著作、論文有氣象史志、氣象學家文選、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辭)等;國外的氣象文獻不僅有氣象研究專著,還有氣象年報等。多方面的資料使得該著資料輯錄翔實,文獻征引多途,體現出該著內容的嚴謹與豐富。如:古人對海市蜃樓的觀察與認識。著者指出,古人所記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晉書?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北夷之氣如牛羊群畜穹廬,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對海市蜃樓的描述記載。舉例了元末楊r的《觀海市記》中:“春夏見,秋冬少見。大霧之后,天晴見,天陰不見。微風見,無風不見,大風不見。風微急,其見也速而巧。風微緩,其見也遲而拙。”對海市蜃樓現象出現的季節,以及其出現的氣象條件,并提出海市蜃樓與風速有關的敘述。此外,張著介紹了西方人對海市蜃樓的記載,如英人合信說撰的《博物新編》中的“空中船像”。文獻的引用,分別引自三種不同文獻的記載,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國家,體現了該著旁征博引,文獻取用多途的特點。

        研讀之后,筆者認為,張著如果能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涉及,將會帶給讀者更多的啟迪。

        第一,該著在梳理中國氣象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對西方氣象科技的發展作了整理,雖未在章節中對中西方的氣象科技發展作比較研究,但讀者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開辟章節,系統整體的討論二者的不同,并對二者不同的原因進行簡要分析,會讓讀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說的那樣,“所謂史者,不論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基本具有兩個部分,其一為史實,歷史事件與史事述評,其二為對史情的發生、演變與影響的分析。”第二,該著的編寫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課程的開設,學生在做研究或寫作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怎樣搜集資料這個難題,如若著者在書的附錄中可以跟讀者分享搜集資料的經驗與心得,該書則更具教材意義。

        綜上所述,該著是我國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又一重要學術成果,該著視角獨特、立足史料、考證嚴謹,系統地探討了氣象科技的發展歷程,也傳播了歷代氣象學家的科學精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與學術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靜.方以智《物理小識》中的氣象學思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 《氣象分典》編纂委員會. 中華大典?地學典?氣象分典[M].重慶:重慶出版集團,2014.

        [3] 張靜.氣象科技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第7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方法;獸醫藥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5-0087-03

        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為目標的研究性教學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然而,目前動物醫學專業的大學生面對繁多的理論課程,多數是被動地應付,缺少主動學習意識。如何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并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畢業后能快速適應新形勢和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要求,是困擾教學的主要問題之一。圍繞這個問題,有許多解決方法,其中研究性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輔以教師的指導,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既能使學生系統掌握本學科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1]。因此,特別適于動物醫學專業大學生的教學過程。本文以“獸醫藥理學”這樣一門有代表性的專業基礎課程為例,探討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建立研究性教學的理念

        獸醫藥理學是動物醫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在臨床上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具有教學內容多、教學時數少,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特點。教師上課“滿堂灌”,學生下課背課本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不但無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獸醫藥理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而且不會靈活運用和創新,收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開展研究性教學,有利于教會學生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因此,開展研究性教學,首先要從三個方面建立研究性教學的理念。

        1.教師應轉變傳統理念。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體,對學生的關注較少。教師自己也習慣于認為自己應該知識淵博,所謂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研究性教學是借助于問題或案例進行的一種開放性學習,不僅問題和案例對教師來說是新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途徑也不是唯一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成為一個學習者。因此,教師在開展研究性教學時,應轉變自己的心態,深刻理解教師的主要作用不是回答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而是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

        2.教師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于動物醫學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主要目的應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不同教師講授同一門獸醫藥理學課程,即使采用相同的教材,其效果也不會完全相同。有些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考完試也就忘記得差不多了,到臨床應用時仍然要去翻書,但有些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在臨床上遇到相關的病例就會聯想起來。根本原因在于授課教師的臨床經驗、對課程的研究程度、授課方法與理念的不同。教師在進行獸醫藥理學課程教學時應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課本上的內容,而要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研究性教學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選擇和確定與課程相關的專題或病例進行研究,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大膽實踐的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學習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1],因此,尤其適合運用于獸醫藥理學課程教學中。

        3.學生改變學習心理與學習習慣。任何的教學過程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研究性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提出了挑戰。研究性教學的順利進行,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習慣的改變。獸醫藥理學研究性教學過程從臨床病例或相關的專題開始,學生的作業沒有現成的標準答案,需要去進行調查研究,并查閱一定數量的專業文獻。對于習慣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學生來說,參與教學、積極思考、大膽存疑、完成沒有標準答案的作業是他們面臨的新的挑戰,而且從被動聽講到主動參與對話,學生也需要跨越心理界限。所以,在開展研究性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課程學習本身不僅在于學習知識,還在于掌握學習并運用知識的能力,應學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充分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激發學習熱情,真正發揮研究性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3]。

        二、在獸醫藥理學課程中開展研究性教學的探索

        1.病例分析教學。病例分析是一種將獸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的有效方法,具有以案釋法、教學相長、注重分析、培養能力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病例中,培養獸醫專業學生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病例的選擇與組織是病例分析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我們嘗試的病例分析教學方法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本課程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要求每一位學生到動物醫院尋找某一個或某一類典型病例,通過觀察動物醫院醫生在這些病例診療過程中的藥物使用情況,結合理論教學內容,仔細分析所用藥物的種類、應用方法、原因、效果等。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文獻,了解目前針對該疾病的藥物治療原則、影響因素、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然后提出應用藥物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根據以上資料,讓每一位學生撰寫完成一份某疾病治療中的藥物應用分析報告。

        第二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析報告,按不同病例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在一起分析、討論后,將同類分析報告綜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整理,最后研究小組共同或指定專人撰寫病例分析報告。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各研究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強調了各研究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

        第三階段:匯報研究成果階段,由各小組推薦匯報人,向全班匯報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回答來自同學和教師的提問,并盡可能讓研究小組成員都有發表自己見解和意見的機會,同時允許小組之外的學生提問并展開討論。最后由教師對研究情況進行歸納總結。這個環節重在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應變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研究病例涉及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對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歸納,并可聯系實際,對當前知識點進行深化與遷移。

        第四階段:考核評定階段。由教師根據病例分析報告、匯報表現、答辯情況進行評分,各部分均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最終對學生在本環節學習中的表現給出評價。

        在這樣的病例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做出決策和選擇,解決特定病例中藥物選擇使用的問題,進而從中獲得某種經歷和感悟,而且要引導學生探尋特定病例的復雜過程及其背后隱含的各種因素和發展變化的多種可能性[4]。使學生通過對這些病例用藥的分析,把所學獸藥知識與真實病例系統地聯系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研究興趣,還使學生認識到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藥物選擇、應用的靈活性與多變性,并初步掌握一般疾病治療的原則,為他們今后合理應用獸藥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2.專題研究教學。專題研究教學模式是以研究組織教學,將科學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養融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從事課題研究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4]。

        培養學生的動態思維,動態地學習并運用獸醫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各種臨床實際問題是獸醫專業大學生應具備的重要素質,專題研究就是直接服務于這一素質培養的重要教學方法。通過提出課題、進行準備、開展研究、匯報評價等教學過程,可以收到很好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教學效果。

        在專題研究教學中,教師提供的課題應當富有啟發性,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們在針對動物醫學專業學生開展的專題研究教學中,設計了“我校動物醫院中常用藥物應用主要不良反應調查?實際應用中如何避免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結合前一時期發生的“速生雞”事件,闡述我國現階段是否應禁止在飼料中應用抗生素作為促生長添加劑?并分析利與弊”“分析獸醫臨床用藥中聯合用藥的利與弊”“當前我國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殘留的種類、殘留的原因?如何有效控制”等多個課題供學生選擇。專題研究教學始終誘導和鼓勵學生發現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問題,而問題的解決是基于已學知識的綜合運用[4]。

        與病例分析教學相似,專題研究教學環節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學生從教師提供的若干個課題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進行調查、分析、查閱并研究相關資料,撰寫完成專題報告。

        第二至第四階段與病例分析教學相同,依然是教師根據選題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組,各組學生在各自研究報告基礎上組織討論,最后形成書面報告,并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務。在完成調查分析、組織討論、討論紀要寫作、項目報告的寫作與宣講等過程中,學生亦能很好地鍛煉組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

        三、研究性教學方法實施中的難點

        1.問題的設計。無論是病例分析教學還是專題研究教學,研究的主題均應圍繞本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學生未來工作實踐所需進行設計。它們必須難度適中,不能太難或太大,否則在規定時間內難以完成;也不能太小或不具備足夠的挑戰性,否則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要適當聯系本專業領域的難點和社會熱點問題,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4]。

        2.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掌控。教師對研究性教學過程有效性的把握亦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影響著教學過程的質量與效率,尤其是在學生剛開始嘗試運用這種新方式進行學習時,因缺乏經驗與訓練,不知道該怎么去做,這時候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顯得舉足輕重。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支持作用,而非主導作用,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的主要任務應當是精心準備,布置好研究任務,明確學習和研究的基本要求,及時解決學生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提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對研究內容涉及的主要問題進行回答與總結,對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歸納,并聯系實際,對當前知識點進行深化與遷移[5]。

        3.教學的評價。由于沒有標準答案,解決問題的答案完全有可能超出教師的原有知識積累,教師在評價方案上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同時,由于課題最后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的,對每個組員的評價也是一個難題。因此,最后學習結束時如何評價學生工作的優劣,對教師提出了比傳統教學方法更高的要求[4]。

        4.不利于知識的系統性學習。病例分析教學或專題研究教學這類方式的學習是基于問題的解決,因此,所有的知識因圍繞該問題,而使知識的學習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對于理論性強的基礎知識,如獸藥的作用機理、體內過程等部分內容,并不適用于研究性教學。

        5.教師的投入不足。由于研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課題篩選、報告審閱、分組指導、組織討論、總結匯報時,要花費幾倍于常規課程的時間。同時,大學教師還面臨著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沖突,目前的評價體系更關注教師的科研成果,再加上目前對這種教學方法工作量的計算、教學效果評價難等問題,導致教師對研究性教學的投入不足,最終可能敷衍了事、草草收場,不能真正實現研究性教學的目標。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大學管理模式的革新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洪.研究性教學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2]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09,(12):25-28.

        [3]劉贊英,王嵐,朱靜然,張瑜,張艷紅.國外大學研究性教學經驗及其啟示[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1):68-75.

        [4]陳仕學,李宇陽.研究性教學方法在衛生法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49-51.

        第8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大學物理;網絡教學平臺;教學模式

        大學物理是醫、藥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它以高等數學為依托,涉及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采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講授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和現代通信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涌現出多種授課模式,如慕課、微課、在線學堂等,新穎的授課方式不斷吸引著當代學生的眼球。目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成為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自然科學思維方式,將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結合起來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中醫藥專業大學物理課程網絡教學的必要性

        大學物理課程在醫、藥等相關專業中,對于培養各類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物理作為一門以高等數學為依托的基礎課程,經常被大多數學生劃分成與專業不太相關的課程,因此,對于這門課程,學生往往呈現出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的被動學習狀態,甚至有很多學生為了修得學分而死記硬背知識點。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增強,醫、藥各專業都開設大學物理課程,但是分別是選修和必修課程,由于一些專業存在文理生同班的情況,致使中醫藥專業大學物理的教學工作更加困難。一方面,此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和大學二年級上學期,高等數學作為學學物理的工具此時已經學習完畢,但是由于學生對高等數學等輔助知識的學習不扎實,考試成績差,導致物理教學工作很難有積極效果。另一方面,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通常采用大班授課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師生之間缺乏交流,教師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跟進教學進度導致喪失學習積極性。此外,目前各高校普遍處在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階段,使大學物理課時不斷被壓縮,但是教學任務并未大幅度削減,這就導致課堂教學任務繁重,課堂練習時間嚴重不足,這對學生學學物理的積極性造成了嚴重影響。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有效解決目前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目前,各高校針對各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改革與探索工作,將現代網絡技術與傳統講授模式相結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材施教。以網絡學習為輔助工具的教學改革工作成為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發展趨勢。

        大學物理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網絡教學可以呈現物理過程的模擬和仿真。傳統的課堂中學生只是一味地聽教師講授,而融入網絡教學元素為學生理解物理過程和真實現象提供了有效途徑。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將物理與醫、藥等相關專業的研究性學習進行拓展和深化,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針對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特點構建醫、藥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網絡平臺至關重要。

        二、中醫藥專業大學物理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

        構建中醫藥專業大學物理網絡平臺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培養創新型醫藥人才合理搭建知識體系。大學物理網絡平臺包括“MOOC視頻學習”“知識點總結和復習”“習題課專題”“物理現象動畫演示”“答疑信箱”等欄目。

        第一,MOOC視頻學習。由于中醫專業文理科兼收的特c以及學生的高等數學基礎有限,教師在課余時間按照專業的教學特點,結合所使用的醫、藥專業大學物理教材錄制教學視頻。經過格式轉換后放置在本校網絡教學平臺中,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可根據網絡平臺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進度,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復習或者預習教學內容。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解決了不同學生課堂教學進度不同的問題。

        第二,知識點總結和復習。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總結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內容以及例題類型。從小知識點開始串聯式總結,還涉及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重要的結論和推論等。以圖、表形式形成總結和復習的綱要,在圖表中凸顯例題類型。另外,物理習題中大量的微積分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針對此情況,我們還提供微積分常用公式,這樣方便學生快速查找數學內容或進行計算。

        第三,習題課專題。鑒于某些專業文理生兼收并且高等數學基礎普遍較差的情況,教師在上習題課時就不能完全兼顧,這使得部分學生跟不上課堂進度,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習題課專題是以習題講解為主要內容的視頻,其中包括計算以及推導過程的詳細講解,便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習題學習的進度和時間,并且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進行重復播放和學習。

        第四,物理現象動畫演示。通過flash軟件制作物理實驗現象的演示動畫,可以使學生可以更直觀、生動地體會物理過程。在物理學中很多內容是不容易看見和理解的,如光的衍射現象,我們只能看見物理現象,但是實際光束是如何通過的我們并不清楚。教師如果單純通過語言描述很難讓學生產生直觀的印象,運用flash軟件就可進行實驗的模擬動畫演示,這樣可以讓學生可以更清楚光產生衍射現象的基本原理。一方面flas的演示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另一方面強化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樂趣,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物理現象的本質。

        第五,答疑信箱。近年來,由于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隨之不斷增加,且多數為大班授課模式,教師人數較少但承擔的教學任務繁重,由于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更新、大學物理課時逐漸縮減,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和交流的機會較少。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用網絡信箱答疑模式可以彌補以上不足。學生在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復習以及習題練習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網絡答疑信箱來解決。網絡答疑信箱能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對于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整理也起到積極的作用。復雜的公式推導和抽象的物理現象使學生在課后復習時處于被動狀態,而運用網絡答疑信箱就可以及時發送答疑內容,打破了傳統答疑模式對時間、地點、內容等客觀因素的限制。這樣的溝通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根據答疑的頻率和難易程度適當增減平時成績。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答疑信箱回復時間,盡可能做到及時高效地回復學生的各種問題。

        三、結語

        事實證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滿現代課堂的需求,并且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大學物理的教學模式應逐步向多元化、靈活化的趨勢發展。網絡教學課程的應運而生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其靈活的教學方式被學生廣泛接受,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學學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武劍,劉全龍.大學物理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1):86-87.

        [2]黃艷賓,杜紅彥,李潔.大學物理實驗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實現[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127-129.

        [3]張三慧.大學物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第9篇:醫藥科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競技體育 學校體育 必要性 可行性 競技素養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2-0046-04

        前言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舊的模式已經禁錮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繼續固步自封下去必將會引發更多社會負面問題。如何把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為我國的體育事業找尋新的發展模式,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體育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新課題。

        1 研究對象

        我國競技體育回歸學校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課題研究需要,收集和閱讀了大量國內外有關競技體育發展和學校體育發展方面的文獻資料,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E-mail和走訪的方式與國內在該領域有較為深入研究的專家、教練員、體育教師等進行交流,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2.3 問卷調查法

        通過搜集、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并結合本文的研究過程以及訪談的相關意見,制定了專家調查問卷和學生調查問卷,問卷發放及回收情況(見表1)。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說明問卷能夠較為全面、準確地反映所要調查的問題,并且具備足夠的可靠性,符合問卷調查對效度和信度的要求。

        2.4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訪問所獲的有效數據,運用計算機通過Spssl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與處理。

        2.5 邏輯分析法

        對整理的資料進行歸納、演繹、綜合等方法,結合社會學、體育學等多學科理論進行分析與探討。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我國競技體育培養模式分析

        我國競技體育的體制現狀基本上是體委系統一家獨辦,形成競技體育的單軌制,在這種單軌制模式下走出了一條“舉國體制”的獨特道路即“金字塔”式的三級訓練體制(塔底是的體育運動項目傳統校、體育俱樂部、體育運動學校;中間層是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及體協代表隊;塔尖是國家隊)。在這種機制運行下,實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總數位居世界第一位和2004、2012年奧運會金牌總數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優異成績,證明它是我國競技體育得以快速發展的致勝法寶。但是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發展,單一的舉國體制培養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資金短缺、體育后備人才減少、運動員學生文化課成績差、成年運動員就業困難、社會保障等問題的出現使得我們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才能使我國的體育事業走可持續發展之道路。

        3.1.1 資金投入

        在舉國體制下,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所需的費用全部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有調查數據證明:在培養成本上,我國一塊金牌投入是以億元為單位,也就說國家負擔了奧運冠軍從中小學校隊、各級體校直至國家優秀運動隊平均10年訓練的一切費用(即競技體育的發展完全依靠外源性的力量,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隨著競技體育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沒有能力滿足多層次的競技體育發展需求。一方面政府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各級競技體育組織要求財政撥款的呼聲越來越高,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單純依靠政府力量辦競技體育,已不符合當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國情,因此,有必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革。

        3.1.2 體育人才培養效益

        現代競技體育朝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對競技體育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競技體育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體力上的較量,而是運動員體能、技能、智力、心理等全面素質的綜合競爭。同時競技體育需要儀器設備、科研團隊、組織管理等多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據資料表明,我國目前三線隊伍向二線隊伍的人才輸送率為6.10%,二線隊伍向一線隊伍的輸送率為1.96%(見表2)。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運動訓練科技含量的不足,導致成績的提高不得不依靠大量低科技含量資源的投入,呈現出鮮明的粗放型運作方式。在經濟學收益遞減規律的作用下,保持競技水平需要的資源投入越來越多。因此,我國運動員訓練時間之長、教練、運動員比率之低、支持輔助人員之多都是世界罕見的。

        3.1.3 文化課學習

        各級體育運動學校雖然都有對運動員進行文化課教學的課程安排,但都不重視。從文化課教師師資方面看:由于工資、福利待遇以及編制的問題,很少有專業的文化課教師到體育運動學校進行教學,這使體育運動學校的教學質量普遍較差;另一方面從學生本身的文化素質來看:大多數都是小學、初中的文化水平,基礎差,再加上訓練任務重,上課時間有限,經常外出比賽等因素的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無法保障。另外,筆者對競技體校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態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見圖1)。

        根據圖1可知:喜歡學習的學生占8%,較喜歡學習的學生占11%,感覺無所謂的占54%,另有27%選擇不喜歡學習。學生在剛人體校時還能堅持學習,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看到大部分的同學不學習,也就放任自流了,形成惡性循環。而對教練員對體校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態度的調查中結果顯示;73%的教練員認為進行“體育訓練”更重要,24%的認為“體育訓練與文化課學習”同等重要。在這種出體育運動成績至上,拿獎牌爭榮譽的思想主導下,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綜合素質必然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1.4 就業保障

        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2002年《全國體育人事工作調研報告》顯示,我國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安置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在河南、山東等8個省區,需安排的退役運動員占全部在隊運動員人數的29%,其中寧夏回族自治區待就業的退役運動員比例最高,占78%,是在訓運動員的3倍多。我國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運動員一旦離開運動隊,就面臨失業,特別是體育強省,積壓待分配的各級退役冠軍都是幾百人。目前,我國有許多世界冠軍、洲冠軍、全國冠軍,他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在各自的運動項目上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只因不是奧運冠軍,就得不到安置,拿不到就業保險,面對已走到盡頭的分配政策和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為了生存,不得不在非常底層的崗位干苦力活。競技后備人才的受教育問題、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一直困擾著體育管理部門和運動員及家庭,并越來越成為新時期影響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3.2 競技體育向學校轉移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3.2.1 競技體育回歸學校的必要性

        3.2.1.1 競技體育回歸學校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高素質體育人才戰略的需求,競技體育人才不僅要有良好的體能和技能,更需要較高的智力水平和優良的心理品質。而當下使得競技體育回歸教育,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就顯得非常必要,而通過體教結合,小學是基礎,中學是紐帶,大學生負責出成績這種培養途徑,為具有運動天賦的后備體育競技人才建立一套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體系,讓具有天賦的體育競技人才被充分挖掘出來進行科學培養,提高競技水平和文化素質,從而為我國的體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3.2.1.2 競技體育回歸學校的目的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見表3),100%的專家都認為使競技體育回歸學校的目的是提高競技人才綜合能力,位居選項的第一位;有65%的專家認為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從而減少資源浪費;另外還有30%的專家認為可以帶動校園體育鍛煉的積極性,20%專家認為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綜合這些專家的意見,筆者認為競技體育回歸學校教育,對體育運動學校和普通學校是雙贏,可以互利互惠。

        3.2.1.3 社會政治條件

        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2001-2010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指出:“業余訓練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業余訓練工作,改善業余訓練條件,堅持走體教結合的道路……積極推動各地體育運動學校與各地高等院校結合,提高辦學規格,增強辦學效益。”實行體教結合也就是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要回歸學校教育,使教學、訓練、科研一體化。體教結合既能遵循體育訓練規律,保證運動員系統的業余訓練,又遵循學校教育規律,保證運動員系統的文化教育。這種做法一是有利于兩種文化的互補和優勢的發揮,在培養體育后備人才上,教育部門有文化教育、學校管理、生源、思想教育和普及體育的優勢;體育部門有教練、運動技術、組織訓練和競賽的優勢,通過優勢互補、發揮最大效益,實現義務共盡,成果共享。所以,實現競技體育向學校教育的轉移,將是我國在新形勢下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最優選擇。

        3.2.1.4 社會經濟條件

        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制約著競技體育的發展,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從根本上決定著競技體育運動發展的規模及速度。面對當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而贊助商想到的是投入的效益和利益,在傳統的金字塔式的體育體制下,處于塔身和塔基的體系中,贊助商的投資比較少,只有在塔尖上的優秀運動員才會參與很多贊助商之類的經濟活動。如奧運冠軍林丹、孫陽、張繼科等能夠得到很多贊助商投資。也有很多贊助商認為學校校園,尤其是大學校園,是一個信息量傳播相當快的平臺,可以依托學校的名聲,校園的文化環境進行適當的商業活動來為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正是這樣的優勢才吸引了較多商家的關注,目前國內體育商品361°、李寧、安踏以及飛利浦贊助大學生足球聯賽,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等等,把越來越多的商業贊助投向學校,這就為學校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基礎。同時,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把體教結合引入到校園是我國體育事業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

        3.2.2 競技體育回歸學校的可行性

        3.2.2.1 學校具有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

        競技體育回歸學校教育與新形勢下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現代社會“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學校具備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先進理念,對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認識到位,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注重全面發展的大環境下,學校領導已經認識到辦好校運動隊,可以展示自身實力,提高學校知名度和聲譽,可以培養激勵全校師生的道德情操和拼搏精神,豐富校園文化。加大對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投入,給招收的學生運動員在學習、訓練、生活及畢業等方面給予較為優惠的政策,為學校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成才環境。

        3.2.2.2 學校具有先進的師資科研力量

        學校體育教師及教練員都是正規大學畢業,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訓練經驗,特別是部分經過大學正規培養的專業隊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運動隊教練,具有實踐和理論的雙重優勢,訓練效果明顯,有發展潛力。同時,學校本身就是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尤其是大學,不僅有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先進齊全的專業試驗室,而且擁有大批的教授、研究生等科研人才,尤其是綜合大學還擁有多學科的專家。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優秀運動隊能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能在經費不足的條件下,提高我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科學訓練水平。

        3.2.2.3 學校具有先進的運動場館設施

        大多數專家認為學校的體育事業發展建設要從體育場館、設備建設著手。這就為我們在新形勢下競技體育向學校轉移做好堅實的硬件基礎,而且現在無論從政府還是投資者也看到了學校建設的重要性,目前學校大幅度的投入體育場館建設就為我們競技體育走進校園搭建了可以利用的平臺。通過全國體育場地的普查可知(見表4):我國各大系統現有體育場地中,教育系統有55804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65.5%;而體育系統有18481個,只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2.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339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0.4%;系統有717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0.8%;武警系統有12850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1.5%;鐵路系統有1454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1.7%;其他系統有235593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27.7%。從這一結果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國現有場地大部分還是在學校教育系統中,如果能夠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學校教育系統中的體育場館設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資源的浪費,而學校場地優勢無疑對學校體育的順利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學校開展競技體育項目的訓練提供了硬件保障。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場館一部分來自各大高校,說明我國的高等院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